国际金融 第三章 汇率理论
国际金融第三章 汇率决定理论
第三章 汇率决定理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外汇市场均衡——利率平价理论 汇率决定的货币分析法:短期 汇率决定的货币分析法:长期 汇率决定的资产组合模型
第一节 外汇市场均衡
——利率平价理论 一、对外汇资产的需求
资产的回报率:一段时间内资产价值增加的百分数。 受货币存款的利率和预期汇率变化的影响。 案例:美元存款的年利率为Rus=10% 欧元存款的年利率为REU= 5% 现期汇率为E US/EU=0.65 预期汇率为E US/EU=0.70 计算:欧元存款的美元回报率 推导:欧元存款的美元回报率公式
当所有可自由兑换货币(用同一种货币表示) 的预期回报率相等时,外汇市场达到均衡,这一均 衡条件被称为利率平价,用公式表示为:
RU S = R E U +
E
e US / EU
− EU S / EU
EU S / EU
例:①RUS=10%,REU=6%,美元预期贬值率为8% ②RUS=10%,REU=12%,美元预期升值率为4%
一、购买力平价
绝对购买力平价指出: 两国货币的汇率等于两国价格水平(货币 购买力的倒数)的比率。 相对购买力平价指出: 一定时期内两种货币之间汇率的变化率等于 两国物价水平变化率,即通货膨胀率的差额。
二、利率平价与购买力平价:费雪效应 利率平价与购买力平价:
RUS − REU = π
e US
−π
第三节 汇率决定的货币分析法
——长期
在应用货币分析法讨论均衡汇率在长期的决 定和变化时,有三个重要的关系: 利率平价关系 购买力平价关系 费雪效应 一价定理:当不存在运输费用和人为的贸易 壁垒时,同种商品在不同国家用相同币种表 示的售价应该相同。
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第6版考研章节题库(汇率基础理论)【圣才出品】
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第6版考研章节题库第三章汇率基础理论一、概念题1.货币资产效应答:货币资产效应是一种本币贬值对经济总需求的紧缩性影响效应。
从货币理论和金融资产的角度看,本币贬值使本国货币购买金融资产尤其是外币资产的能力下降,它把较多的本国购买力转移到了相同数量的外币资产上,从而也会导致总需求的萎缩,这是“货币资产效应”。
2.债务效应答:债务效应是一种本币贬值对经济总需求的紧缩性影响效应。
本币贬值后,偿还相同数额的外债需要付出更多的本国货币。
当外债还本付息额较大时,贬值必会引起国内总需求下降。
3.贬值税效应答:贬值税效应是一种本币贬值对经济总需求的紧缩性影响效应。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农村耕地面积的减少,高新技术、设备、能源以及粮食等需求弹性很低的进口商品越来越必要。
本币贬值后我国货币购买力的较大部分将转向这些进口商品,从而导致对本国产品的相对需求下降,这实际上是本币贬值加在社会总需求上的一种赋税,称为“贬值税效应”。
4.金币本位制答:金本位制最初是指金币本位制,即以黄金为货币制度的基础,黄金直接参与流通的货币制度。
在金币本位制度下,各国都规定金币的法定含金量,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比价,由它们各自的含金量对比来决定。
在金本位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是铸币平价。
实际经济中的汇率则因供求关系而围绕铸币平价上下波动,但其波动的幅度受制于黄金输送点。
5.金块本位制答:金币本位制度发展到后期,由于黄金产量跟不上经济发展对货币日益增长的需求,黄金参与流通、支付的程度下降,其作用逐渐被以其为基础的纸币所取代。
只有当大规模支付需要时,黄金才出马,以金块的形式参与流通和支付。
这种形式的货币制度,我们又称它为金块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依然是一种金本位制,因为在这种制度下,纸币的价值是以黄金为基础,代表黄金流通,并与黄金保持固定的比价。
黄金仍在一定程度上参与清算和支付。
6.外汇汇率答:外汇汇率是以另一国货币来表示本国货币的价格。
国际金融第三章 外汇汇率与汇率制度 课件
多项选择 实行出口导向的发展中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会采取 ()外汇政策。 A. 本币高估 B. 本币低估 C. 法定贬值 D. 法定升值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外汇与汇率
第二节 汇率决定的基础与变动
第三节 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
第四节 汇率制度与汇率政策
第五节 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
汇率制度与汇率政策
1. 汇率制度
•
如果,英镑的汇价低于黄金输入点,则具有英镑外
汇收入的商人,就不在外汇市场出卖英镑,可以直 接将1英镑所包含的黄金运回国内。
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
• 宏观经济形势:
• (美国对汇率有重大影响的主要经济指标:全国采购经理指 数;耐用品订单;国内生产总值;设备使用率;失业率;先 导指数)
•
宏观调控政策与利率差异
元领取港币或赎回美元。
联系汇率制度(优点)
• 自我维护机制
• 商业银行与发钞行的套利活动 – 若外汇市场港元贬值,1美元=7.9港元
– 若外汇市场港元升值,1美元=7.7港元
联系汇率制度(缺点)
•削弱了联系汇率制国家或地区执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维持港元与美元汇价稳定的一个基本条件是:港元利率应尽可能与美元利率保 持一稳定水平,这就要求港元利率必须随着美元利率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 中国香港地区货币政策的制定必须以美国货币政策为依据,中国香港地区独立地 运用利率政策调节经济的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
第四节 汇率制度与汇率政策
第五节 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
什么是外汇 (FOREIGN EXCHANGE)
外汇与外币
• 外币
• • • 可兑换货币(完全自由兑换货币) 限制性兑换货币(有限度的自由兑换货币) 不可兑换货币(完全不能自由兑换货币)
国际金融--第三章 汇率决定理论
e t 1
• 另一种推导:
P
e
de
d
(
P
f
)
1 Pf
dP P (P f )2
dP f
dP dP f
f
eP
P
P Pf
Pf
Pf
C.一价定律与PPP的比较
(1)一价定律是购买力评价的前提条件
假定两国商品篮子符合一价定律,且权重相同,就能根据一价定律公式推导 出购买力平价公式。
CA=f1(Yd,Yf,Pd,Pf.S)
• 而资本与金融账户收支则主要取决于本国利率(id),外国利率 (if)、以及两国货币之间汇率变动状况的预期〔 (Se-S)/S 〕 , Se是投资者预期未来的即期汇率,S为当前的即期汇率,
则:
• KA=f2(id, if, Se,S) • 将上面两式综合,可得:
1.3.2国际收支说的缺陷
(1) 国际收支说不能被视为完整的汇率决定理论,因为它只是指 出了汇率与其他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着联系,而没有深入分析 各变量之间的关系,也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的结论。
(2)运用流量分析方法存在一定缺陷。国际收支说认为国际收支 引起的外汇供求流量决定了汇率水平及其变动,而根据流量分析 得出的结论常常与现实不符,例如:外汇市场上交易流量很小的 情况下汇率却发生了大幅变动,是常见的事情。
USD1 = JPY120
e1
P1 P1*
/ /
P0 P0*
.e0
150 /100 1.25 /1
.100
120
附:绝对PPP公式推导过程
某一时期两国物价的变化率:
• 则:
et e0
Pt P0
Pt P0
f f
国际金融学第三章 汇率决定理论
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主要内容
E1
P1 / P0 P1* / P0*
E0是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表达
式, E表示汇率,P表示本国的物价水平,
P*表示外国的物价水平,0和1分别表示
基期和报告期,它说明了在任何一段时
间内,两国汇率变化与同一时期内两国
国内价格水平的相对变化成正比。
3.1.1 一价定律
一价定律(law of one price,LOOP) : 假定在没有运输成本和其他贸易障碍的 完全自由竞争市场上,在不同国家市场 上出售的同质商品,由于套利的作用, 当以同一货币计价时其价格将趋于一致。
一价定律揭示了商品价格和汇率之间的 基本关系。
3.1.1 一价定律
例如,若美元和人民币间汇率是6.89人民币/1美元, 那么一件在美国的售价为100美元的棉衣在中国售价就 是689元人民币,而在中国出售的棉衣的美元价格就是 100美元,和在美国出售的价格一致。
绝对购买力平价(absolute purchasing power parity)和相对购买力平价(relative purchasing power parity)是该理论的两种表 现形式。
绝对购买力平价解释了汇率的决定基础, 相对购买力平价解释了汇率的变动规律, 两者是购买力平价理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3.1.2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两种形式
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评价
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刚 刚结束时,当时各国相继从金本位制改行纸币 流通制度,随之而来的就是通货膨胀。此时提 出该理论为金本位制崩溃后各种货币定值和比 较提供了共同的基础,为当时实行浮动汇率制 的国家恢复汇率稳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在 西方汇率决定理论中,它始终处于重要的地位。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修订版)》第三章:汇率制度理论
三、汇率制度理论发展的第三阶段
这个阶段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垮台到现在。在这种体系下, 浮动汇率和固定汇率孰优孰劣的争论仍然很激烈。浮动 汇率制度的实践并没有像弗里德曼所说的那样带来稳定 和繁荣,而是充斥了投机和不稳定。多恩布什、弗兰克 尔、麦金农(McKinnon)和穆萨(Mussa)等经济学家从 资产分析、理性预期和货币替代等角度论述了浮动汇率 的不稳定特性。与此同时,以克鲁格曼(Krugman)、弗 拉德(Flood)等为首的经济学家从货币投机冲击的角度论 述了固定汇率制度与外汇危机的必然关系。进入20世纪 90年代,国际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金融创新不断涌现, 国际资本尤其是短期资本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相当活跃, 货币危机和金融动荡频繁发生。固定汇率制度的维护者 认为这是浮动汇率制度的弊病,主张重建固定汇率制度; 而浮动汇率制度的维护者则强调货币危机是钉住固定汇 率制度所导致的,主张实现彻底、灵活的国际汇率体系。 这一时期争论的焦点是,什么样的汇率制度带来价格、 国民收入等宏观经济变量的不稳定和金融危机。
二、汇率制度理论发展的第二阶段
这个阶段贯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整个生命周期。在此期间,固定 汇率和浮动汇率派的争论始终没有停止过。以弗里德曼 (Friedman)和米德(Meade)为首的经济学家倡导了建立浮动汇 率制度的运动。米德从固定汇率制度的“米德冲突”和“二元 冲突”入手分析了固定汇率制度与内部和外部均衡及资本自由 流动的内在矛盾性;弗里德曼则从浮动汇率制度下投机的稳定 特性出发,论证浮动汇率制度的生命力。在此基础上,一些经 济学家指出钉住固定汇率制度下投机的“单向赌博”特性。特 里芬(Triffin)指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的著名的“特里芬两难 问题”(Triffin’s Dilemma),从本质上论证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必然倒台的命运。特里芬两难是指为了保证美元信誉,美国需 要维持国际收支平衡,但却使得世界缺乏国际清偿手段;而为 了供给国际清偿手段,满足其他国家越来越强的外汇储备需求, 美国需要通过持续的国际收支逆差来促使美元外流,但这又使 得美元信誉下降。与此同时,以蒙代尔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与上 述论点形成鲜明对立,从各个方面论述固定汇率制度的优点, 批判浮动汇率制度。这一时期是两种汇率制度理论学派真正形 成的时期和汇率制度理论发展的高潮。
国际金融00076第三章外汇与汇率笔记
第三章外汇与汇率一、外汇1.【识记部分】(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外汇的定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外汇的定义为:“外汇是货币行政当局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券、长短期政府证券等形式所持有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
(2)我国外汇构成我国外汇是指下列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①外币现钞,包括纸币、铸币;②外币支付凭证或者支付工具,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银行卡等;③外币有价证券,包括债券、股票等;④特别提款权;⑤其他外汇资产。
(3)贸易外汇和非贸易外汇根据外汇的来源和用途不同,可将外汇分为贸易外汇和非贸易外汇贸易外汇是指与进出口贸易有关的外汇,即有形贸易所使用的外汇。
非贸易外汇是指进出口贸易以外所收支的各种外汇,即无形贸易收支所使用的外汇。
(4)即期外汇和远期外汇按照买卖交割期限的不同,可将外汇分为即期外汇和远期外汇。
即期外汇又称现汇,是指外汇买卖成交后必须在两个交易日内交割的外汇。
远期外汇又称期汇,是指外汇买卖成交后,双方约定到一定的日期后按照事先约定的汇价进行交个的外汇。
(可以是1个月、3个月、6个月,最长可达1年)(5)自由外汇和记账外汇自由外汇是指不需要经过货币发行国批准,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可以自由兑换成其他国家货币,并可随时向第三国办理支付的外国货币及其支付手段。
记账外汇又称为双边外汇或清算外汇,是指未经货币当局批准,不能自由兑换成其他国家货币或对第三国进行支付的外汇。
记账外汇主要是用于签订了贸易协定或支付协定的友好国家之间进行双边清算,以节省自由外汇。
2.【领会部分】(1)外汇的特征一种外币要成为外汇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特征:①外汇必须是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作对外支付的金融资产;②外汇必须具有充分的可自由兑换性和普遍接受性;③外汇必须具有可偿性(2)一国货币要成为自由外汇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一国货币要成为自由外汇,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条件:①对本国国际收支中的经常往来项目(贸易和非贸易的付款)和资金转移不加限制;②不采取歧视性的货币措施或多种货币汇率;③在另一个会员国要求下,随时有义务购回对方经常项目往来中所结存的本国货币。
第三章外汇和汇率PPT课件
根据买卖期限:即期外汇、远 期外汇
即期外汇又称现汇,是 在买卖成交后立即交割,或在 成交后第一个或第二个营业日 内完成交割的外汇。
远期外汇又称期汇,是 到约定日期按合同规定的汇率 进行交割的外汇。
持有者不同:官方外汇、私人 外汇
官方外汇:财政部、中央 银行或其他政府机构以及国际 组织所持有的外汇。
远 期 汇 率 贬 值 - - - - - 贴 水 ( At discount)
远 期 汇 率 不 变 - - - - - 平 价 ( At par)
按外汇管制松严划分,有官方汇率 和市场汇率。
官方汇率指一国的货币金融管理机 构如中央银行或外汇管理当局规定 并予以公布的汇率。
市场汇率指在自由外汇市场上买卖 外汇的汇率。
私人外汇:个人和企业单 位持有的外汇。
能否自由兑换:自由外汇、记 帐外汇
自由外汇是无须货币发行 国批准,可以无限制兑换成其 他货币,或直接向第三者办理支 付的外汇。
记帐外汇是签有清算协定 的国家之间,由于贸易引起的 债权债务,不是用现汇逐笔结 算,而通过当事国央行帐户相 互冲销所使用的外汇。
货币的可兑换性
可兑换货币,即自由外汇。 可部分兑换货币,未经货币
发行国批准,不能自由兑换成 其他货币或对第三国进行支付 的货币。包括在一定条件的可 兑换货币、区域性的可自由兑 换货币。
不可兑换货币.
IMF可兑换货币标准:
对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下支付 不加限制;
不采取歧视性差别汇率; 在另一会员国要求下,随时
名义汇率、实 际汇率和有效汇率 的区别:
名义汇率是 政府或媒体公布的 汇率;
实际汇率通 常指从名义汇率中 剔除通货膨胀因素 后的汇率;也指剔 除掉政府财政补贴 和税收减免等因素 后的汇率。
国际金融第三讲浮动汇率制度下的汇率理论
扩展:B-S model(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
1.制成品技术进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可贸易品大多为制成品,通过一价定律,
经济增长快,技术进步快的国家货币实际升值。 3.非贸易品的价格差异很大
思考:中美之间的价格结构?
第二节 利率平价说
购买力平价说揭示了汇率与物价之间的密切关系, 利率平价说则说明了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e=pa/pb
可贸易商品:可通过套利来消除价格差异; 不可贸易商品:不存在竞争,例如房地产,服务业。
可进口品:本国生产的竞争力比外国弱的产品,需要进口 可出口品:本国生产的竞争力比国外强的产品,既用于内
销,也可外销出口
开放经济下的一价定律
前提: ⑴ 商品同质;
⑵ 商品价格能灵活调整,无价格粘性; ⑶ 不包括运输成本,不存在贸易壁垒;
抛补利率平价被广泛用于说明远期差价。做市商基本上 是根据各国间利率差异来确定远期汇率的升贴水额。
在实证检验中,除了外汇市场激烈动荡时期,抛补的利 率平价基本能较好成立。
利率高的国家由于国外资金的流入,本币有升值趋势
利率低的国家由于资金流出,本币有贬值趋势
直到不存在套利:
(1+i f ) F =1 (1+id ) S
购买力平价说
(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简称PPP)
货币价值在于其购买力,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取 决于他们各自具有的购买力之比。
一、一价定律
前提:位于不同地区的该商品同质; 该商品的价格能够灵活调整,不存在价格 粘性。
如果不考虑交易成本等因素,则同种可贸易 商品在各地的价格都是一致的。可贸易商品 在不同地区的价格之间存在的这种关系称为 “一价定律”。
金融学 第三章 汇率与汇率制度 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汇率与汇率制度第三章汇率与汇率制度一、判断题1-5:√×√×√ 6-10:√√×××11-15:√√×√√二、单选题1-5:B B C C B 6-10: C D A B B三、多选题1-5:ABD AB ABCD ACD AB一、判断题1、中国人民币采用直接标价法。
2、在直接标价法下,汇率越低,则本币价值也越低。
3、我国的基准汇率有五种,分别是人民币兑美元、英镑、欧元、日元和港币的汇率。
4、不管是哪种汇率标价法,银行的买入汇率均低于卖出汇率。
5、远期汇率高于即期汇率,称为升水;反之称为贴水。
6、布雷顿森林体系属于固定汇率制。
7、浮动汇率制已成为各国普遍实行的汇率制度。
8、汇率自由浮动,可以防止国际金融市场大量游资对硬货币的冲击,对国际经济贸易活动有利。
9、英镑、欧元、美元等国采用直接标价法。
10、我国目前的汇率制度属于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
11、本币贬值,可以促进本国产品出口,抑制进口。
12、中国目前已经实现了经常账户下的人民币完全可兑换。
13、固定汇率制,即汇率保持完全固定,没有任何波动的幅度。
14、巴拿马实行的是美元化的盯住汇率制。
15、香港的汇率制度又称为“货币局制度”,是固定汇率制的一种。
二、单选题1、从长期讲,影响一国货币币值的最主要因素是( )A、国际收支状况B、经济实力C、通货膨胀D、利率高低2、以下()货币,使用的是间接标价法。
A、人民币B、英镑C、日元D、港元3、一国货币对国际上某一关键货币所确定的比价是()A、中间汇率B、间接汇率C、基准汇率D、交叉汇率4、在金本位制下,汇率的波动界限是()A、含金量B、外汇供求C、黄金输送点D、黄金运输费用5、在金本位制下,汇率决定的基础是()A、官方比价B、金平价C、黄金输送点D、纸币发行量6、我国当前的汇率制度是()A、盯住美元制B、完全浮动C、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D、爬行盯住制7、动态的外汇含义是指()A、国际结算中的支付手段B、外国货币C、特别提款权D、国际汇兑8、在香港外汇市场,即期汇率为USD1=HKD7.2800;三个月远期汇率为USD1=HKD7.3800,表明()A、美元远期升水B、美元远期贴水C、美元远期平价D、港币远期升水9、一国货币升值对其贸易收支产生何种影响( )A、出口增加,进口减少B、出口减少,进口增加C、出口增加,进口增加D、出口减少,进口减少10、双方买卖成交后,在两个营业日内办理交割时使用的汇率称为()。
国际金融学 (第三章)
(2) 推导贸易余额与国民收入的关系
第一步:找出本国商品出口M*与实际汇率q和外 国国民收入Y*的函数关系: 由于本国商品的出口M*是由外国对本国产品的需 求决定的,而需求函数由商品的价格 商品的价格(这里即为q)和 商品的价格 收入水平(这里即为外国国民收入Y*)决定的,因此: 收入水平 M*=M*(q,Y*) (3.1.6) 本国出口M*是外国相对价格水平 是外国相对价格水平q和外国国民收 本国出口 是外国相对价格水平 和外国国民收 的增函数。 入Y*的增函数。 的增函数
由上式可知: 1)0<m<1,说明进口支出随国民收入增加而 增加,但增加的国民收入不会全部用于进口支出。 2)线性化后的本国贸易余额函数将q、Y*假 定为外生变量。 当实际汇率q值增大(外币升值,本币贬值) 表明本国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提高,或外国产品 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因此本国出口增加, 进口减少,自主性贸易余额改善; 当外国国民收入Y*增加,则本国出口M*增加, 自主性贸易余额改善。
m
由(1)、(2)知,当我们考虑国民收入的 变动后,贬值对贸易余额的影响没有原来(不考虑 国民收入变动时)大,原因主要是贬值引起国民收 入的增加导致进口上升,这样就会部分抵消贬值的 效果。 结论:只要贬值引起的自主性贸易余额的改善 超过因收入增加带来的进口上升幅度,贬值仍然可 以改善一国的贸易余入增加带来的进口上升幅度的条件,我们从国 民收入与国内吸收的角度展开分析: 商品市场平衡条件为:H=T,即Y-A=T 问题转化为贬值后窖藏 是否提高? 贬值后窖藏H是否提高 贬值后窖藏 是否提高? 只要贬值后H↑,即国民收入增长幅度超过国 国民收入增长幅度超过国 内吸收增长幅度,贬值就可以改善贸易余额。 内吸收增长幅度,贬值就可以改善贸易余额。
第三章下:购买力平价(国际金融课件)
三、购买力平价:
在一价定律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推导出购买力平价理论。购买 力平价理论又可分为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
(一)绝对购买力平价: 1.含义:不同国家的物价水平用同一种货币计算时是相
等的。 (1)物价水平 (P):又称为一般物价水平,是指所有物品及
劳务的加权平均价格。
其中第i种物品的权数是一国对该种物品的消费支出占该国消
建立在购买力平价基础之上的长期汇率模型
各国之间的利率差异等于各国预期通货膨胀率 之差
(15-5)
R$ - R€ = eUS - e
建立在购买力平价基础之上的长期汇率模型
费雪效应
若一国的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最终会导致该 国货币存款利率的同比例上升
图15-1 表明,在时点t0 处,美国货币供给突然加速。
3.非关税贸易壁垒与政府贸易管制政策: 这些政策直接抑制国际间的商品流通。商品套利无法进行, 名义汇率就可以在偏离购买力平价的水平上长期存在。
4.非贸易商品的存在:
非贸易商品(Non-traded goods):指价格差异不能通过套利 消除的商品。一般指劳务(如理发、汽车修理、管道修理、医 疗服务)与不动产(如房屋)。
这些数据很少能对购买力平价和一价定律 形成经验支持.
即使换算为同一国家的货币,同样的商品篮子, 国与国之间的价格相差也很大。
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有时能比较合理的解释数 据,但基本表现也同样糟糕。
购买力平价与一价定律的 经验证明
图 15-3: 1964-2000年美元/马克汇率和美国/德国的相对价格水平
t至t
t这一时期的通胀率 t
Itt It
It
100%
国际金融第三章汇率制度和外汇管制
国际金融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第三章汇率制度和外汇管制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汇率制度的概念及其分类,关于固定和浮动汇率制度孰优孰劣的传统争论,货币局制度的特点及其风险与收益,联系汇率制的运行机制,货币替代以及美元化的概念,外汇管制的概念、方式以及成本和收益分析,我国现阶段的外汇管理和人民币汇率状况。
引导同学运用汇率制度和外汇管制的相关理论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以正确看待目前世界各国汇率制度选择和外汇管制问题。
学习要点第一节汇率制度第二节货币局制度和美元化第三节外汇管制第四节我国外汇管理体制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第一节汇率制度一.汇率制度(Exchange Rate Regime/System):又称汇率安排(Exchange Rate Arrangement),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确定和调整的基本原则和方式所做出的一系列规定或安排。
传统上,根据有没有规定货币平价以及汇率波动幅度的大小,汇率制度可划分为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两大类。
二.汇率制度的分类(一)固定汇率制固定汇率制(Fixed Exchange Rate System),是指本币对外币规定有货币平价,现实汇率受货币平价制约,只能围绕平价在很小的范围内波动的汇率制度。
自19世纪中末期金本位制在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定以来,一直到1973年,世界各国的汇率制度基本上都属于固定汇率制。
第一节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度包括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和纸币流通条件下的固定汇率,发展过程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从1816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金本位制度时的固定汇率制;二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
这两种汇率制度的共同点是:①各国对本国货币都规定有金平价,中心汇率是按两国货币各自的金平价之比来确定的。
②外汇市场上的汇率水平相对稳定,围绕中心汇率在很小的范围内波动。
第一节汇率制度不同点:①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制是自发形成的;而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固定汇率制是通过国际间的协议人为建立起来的。
第3章 汇率的决定与变动
4. 贬值对利率的影响 本币贬值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外汇储备增加(固
定汇率制度) 货币供给增加 r 本币贬值出口增加,进口减少总需求增加收入
增加, r 5. 贬值对产业结构(资源配置)的影响
本币贬值国际市场需求增加、进口替代产业结构
调整接近国际市场需求结构(引起资源
配置在贸易部门、进口替代部门和非贸易
1922年瑞典学者卡塞尔(Cassel)系统表述了PPP 。
主要观点: 人们之所以需要外国货币,是因为其在外国具有购
买力,同样,外国人需要本国货币,也是因为其在本 国具有购买力。
因此,两国货币的交换比例,即汇率,主要由两 国货币在各自国家所具有的购买力决定的,汇率的变 动也是两国购买力相对变动的结果。
贬值“货币战” 争夺、瓜分国际市场 贬值“全面倾销” 对方报复贸易摩擦(贸易保护
主义;机会主义、霸权主义和无赖主义) (贬值是一种将本国经济衰退向国外输出的途径)
国际金融·第三章·23
第四节 西方汇率理论
一、国际借贷说 二、购买力平价说 三、利率平价说 四、 汇兑心理论* 五、货币主义的汇率理论* 六、资产组合平衡论* 七、汇率理论的本质及其发展
(一)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1. 贬值对经常帐户的影响 本币贬值 逆差减少,顺差增加 条件: 1) 马歇尔——勒纳条件 2) J曲线效应 2. 贬值对资本和金融帐户的影响 通过预期本币的升值、贬值影响 预期进一步贬值 资本净流出 逆差增加,顺差减少
国际金融·第三章·16
1、贬值对进出口的影响:
国际金融·第三章·27
(一)开放经济下的一价定律(理解)
1.某一商品在一国内部不同地区的价格之间的关系
前提: (1)位于不同地区的该商品是同质的。 (2)价格可灵活调整,不存在价格粘性。
第三章 汇率制度(国际金融-东南大学,徐力行)
安排;原来实行管理浮动制的中国、埃及、伊
朗以及实行单独浮动制的瑞士等国因为汇率基
本上钉住美元,波动幅度很小而被列入固定钉
住制。
由理论分析的必要,我们可以将上述八种汇率制 度归纳为三种类型:固定汇率制度、自由浮动汇 率制度和中间汇率制度,其中固定汇率制度包括 新分类法中的前两种,自由浮动汇率制度仅指新 分类法中的第八种,而中间汇率制度则包括了新 分类法中的第三至第七种。中间汇率制度的一个 共同特点是,都是在政府控制下,汇率在一个或 大或小的范围内变化,它们之间没有质的区别。 90年代以来,一些国际经济学家认为国际上出现 了汇率制度“两极化”或“中间空洞化”的趋势。 这种假说目前尚未得到验证,何况其对“中间汇 率”内涵的界定模糊,即使从理论上分析,其论 据也不充足。
固定汇率制的管理手段
调节利率 政府的市场干预(调整黄金和外汇储备) 外汇管制
货币法定升值和法定贬值。
第二节浮动汇率制度
定义:浮动汇率制是指汇率水平完全由外汇市 场上的供求决定,政府不加任何干预的汇率制 度。 关于汇率变动,有两组概念要注意: 法 定升值(Revaluation)和法定贬值(Devaluation) 升值(Appreciation)和贬值(Depreciation) 前者是政府行为,后者是市场现象。当然,有 时人们也不严格区分,笼统地称升值或贬值, 汇率上升或汇率下降。
反对浮动汇率制的理由主要有: 1.给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这正是 固定汇率制的优点)。 2.使一国更有通货膨胀倾向(使赤字国削弱物价纪律; 本币汇率下浮导致进口价格,从而一般物价的上升,而 当本币上浮时,由于棘轮效应,国内物价却不下降)。 3.汇率波动影响国内资源的有效配置(在对外部门和非 对外部们之间的配置)。 4.汇率自由波动未必能隔绝国外经济对本国经济的干扰。 这是因为在国际资本流动日益发展的情况下,使国际收 支自动达成均衡的汇率未必就是使经常账户收支达成均 衡的汇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一价定律与购买力平价的绝对形式
(一)一价定律(one price rule) 前提: 1 位于不同地区的该商品同质; 2 该商品的价格能够灵活调整,不存在价格粘性 考虑以下三种商品的价格在一国内存在差异时的情 形有何不同:
某种牌子的电视机 房地产 理发
结论:
1.
2.
一国内部商品可分成两类:一类区域间价格差异可 以通过套利活动消除,为可贸易商品(tradable goods);一类由于商品本身性质不可移动或套利 活动交易成本太高,区域间价格差异不能通过套利 活动消除,为不可贸易商品(nontradable goods)。 如果不考虑交易成本等因素,则同种可贸易商品在 各地的价格都是一致的。可贸易商品在不同地区的 价格之间存在的这种关系称为“一价定律”。
第三章 汇率理论
汇率决定理论演变发展
汇率决定理论研究的着眼点:是一国货币的汇率水平 受什么因素决定和影响。 本章讨论汇率决定的背景:实行货币自由兑换,汇率 由市场来决定的国家,纸币。 汇率决定理论是国际金融理论的核心之一,随着经济 背景和经济学基础理论的演变经历了不同的发展,主 要经历了国际借贷说、购买力平价说、汇兑心理说、 国际收支说和资产市场说几个阶段。
例1,假如在日本花100日元可以买到的商品在美国需要花1美 元,那么购买力平价便为: USD1 = JPY100 如果此时市场汇率为:
USD1 = JPY105
那么就会有人在日本买入商品再到美国卖出(套购),以获
取收益,直至使市场汇率恢复到买力平价水平,套购无利可图,
套购就会停止,购买力平价成立。
六、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分析和评价 (1)忽略了国际资本流动对汇率的影响。尽管购 买力平价理论在揭示汇率长期变动的根本原因和趋 势上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但在中短期内,国际资 本流动对汇率的影响越来越大; (2)购买力平价忽视了非贸易品因素,也忽视了 贸易成本和贸易壁垒对国际商品套购的制约。 (3)计算购买力平价的诸多技术性困难使其具体 应用受到了限制。
三、绝对购买力平价 (一)前提 1. 对于任何一种可贸易商品,一价定律成立;
2.
在两国物价指数的编制中,各种可贸易商品所占的权重相等。 (二)基本形式 两国可贸易商品构成的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
…………..(1)
变形后, e=P/P*
…………..(2)
(三)含义
•
•
意味着汇率取决于不同货币衡量的可贸易 商品的价格水平之比,即取决于不同货币 对可贸易商品的购买力之比。 现代分析中,有学者认为一国的不可贸易 商品与可贸易商品之间存在着种种联系, 从而一价定律对不可贸易商品也成立,因此 汇率是以不同货币衡量的一般物价之比。。
凯恩斯最初提出利率平价说时,主要用以说明远期 差价的决定。后来,艾因齐格又补充提出了利率平 价说的“互交原理”,揭示了即期汇率、远期汇率、 利率、国际资本流动之间的相互影响。
PPP是长期分析,利率平价论是短期分析。
二者间的关系:
中长期:货币数量→购买力(商品价格) →汇率 短期:货币(资金)供求数量→利率(资 金价格) →汇率
e P P
(三)含义
*
相对购买力平价意味着汇率的升值与贬值是由两国 的通货膨胀率的差异决定的;如果本国通货膨胀率 超过外国,本币将贬值;
1.
几点说明:
购买力平价的理论基础是货币数量说。在购买力平 价中,一般假设货币的购买能力是由货币的发行数 量决定的。在社会可供商品一定的情况下,货币发 行量越多,物价越高,单位货币的购买能力越低。 单位货币的购买力由货币发行量决定,所以货币数 量完全是一种货币现象。 绝对购买力平价还是相对购买力平价均认为名义汇 率在剔除货币因素后所得的实际汇率始终不变。
P 1 / P 0 e1 * .e0 * P 1 / P 0
…………..(4)
对于E0的选择,卡塞尔指出,不是过去任何一 个时期都是可以用来作为基期的。必须选择 “正常”的时期,即指选择汇率等于绝对购买 力平价的时期。如果基期选择不当,对目前均 衡汇率的计算就会发生系统偏离。
例2,假如某段时期,日本商品价格从100日元上升 到150日元,同期美国商品价格从1美元上升到1.25美元,
那么,相对购买力平价为:
P 150/ 100 1 / P 0 e1 * .e0 .100 120 * P 1.25 / 1 1 / P 0
于是日元与美元的汇率应由原来的: USD1 = JPY100 调整为: USD1 = JPY120
四、相对购买力平价 (二)相对购买力平价的一般形式 对上式取对数求导,推出变动率的关系:
二)开放经济下的一价定律
1开放条件下,可贸易商品在不同国家的价格比较必 须折算成统一的货币; 2进行套利活动时,除商品买卖外,还同时产生了外 汇市场上相应的交易活动; 3跨国套利活动存在许多特殊障碍,如关税和非关税 壁垒; 4如果不考虑交易成本因素,开放经济下的一价定律 是指:以同一种货币衡量的不同国家的某种可贸易 商品的价格应该是一致的: Pi=ePi*
投资于外国金融市场,每单位本国货币到期时的 本利和为(以外币表示): 1/e+(1/e×i*)=1/e(1+i*) 假定一年期满时的汇率为ef,则投资于国外的本利和 (以本币表示)为: 1/e(1+i*)× ef= ef/e(1+i*)
第二节
利率平价论
利率平价论的基本思路: 利率平价论从金融市场的角度分析了汇率与利率之 间的关系。认为,两国间的利率差异会引起资金在 两国间的流动(套利),以获取利差收益。而资金 的流动会引起不同货币供求关系的变化,从而引起 汇率变动。汇率的变动会抵消两国间的利率差异, 从而使金融市场处于平衡状态。购买力平价说:
瑞典学者卡塞尔( G.Cassel )于 1922 年出版 了《1914年后的货币和外汇》一书,提出“购 买力平价说”。 购买力平价说的思想:一国汇率水平和变化是 由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购买力对比决定的。
汇兑心理说:
1927 年,法国学者阿夫塔里昂( A.Aftalion ) 运用奥国学派的边际效用理论提出了“汇兑心 理 说 ” ( Psychological Theory of Exchange)。 他认为,外国货币的价值不依从任何规则,而 是决定于外汇供求双方对外币边际效用所作的 主观评价。
第一节 汇率决定理论演变发展
早在18世纪,就有学者开始对汇率问题进行探 讨。 最著名的例子是19世纪上半叶英国历史上以李 嘉图为代表的“通货学派”与“银行学派”之 间持续的激烈论争。 焦点问题就是围绕英镑汇率究竟是由英镑的对 内价值还是由外汇市场供求来决定的。
国际借贷说:
1861年,英国学者戈逊(G.J.Goschen)出版 了《外汇理论》一书,以其为代表的这类观点 被称为“国际借贷说”(Theory of Internationaln Indebtedness)。 国际借贷说的基本观点是,一国汇率的变动取 决于外汇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对比。
实际汇率=ep*/p 购买力平价认为物价的变动会带来名义汇率的反向 等量调整,实际汇率不变
2.
五、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检验
•
购买力平价一般并不能得到实证检验的支持。原 因大致是:
1.
1.
购买力平价在计量检验中存在技术上的困难。
物价指数的选择不同,可以导致不同的购买力平价,而采 用何种指数最恰当尚存争议(GDP平减指数,WPI,CPI); 商品分类上的主观性可以扭曲购买力平价,不同的国家很 难在商品分类上做到一致和可操作; 计算相对购买力平价时,很难准确选择一个汇率达到或基 本达到均衡的基期年。
第二节 利率平价论
一、抛补利率平价(covered interest-rate parity, 简称CIP) (一)一个例子 假设资金在国际间移动不存在任何限制与交 易成本,本国投资者可以选择在本国或外国金融 市场投资一年期存款,利率分别为i和i*,即期汇 率为e(直接标价法),则: 投资于本国金融市场,每单位本国货币到期 本利和为: 1+(1×i)
(3) 在短期,高于或低于正常的PPP的偏差经 常发生,并且偏离幅度很大; (4)在长期,没有明显的迹象表明PPP成立; (5)现实是:汇率变动幅度远远超过价格变动 幅度。
六、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分析和评价 1. 购买力平价的理论基础是货币数量说:货币供应量 决定单位货币的购买力,货币购买力的倒数是物价 水平,因此,PPP认为,货币数量决定货币购买力 和物价水平,从而决定汇率。PPP是从货币层面因 素分析汇率问题的代表。 2. 购买力平价是最有影响力的汇率理论。这是因为: (1)它是从货币的基本功能(具有购买力)角 度 分析货币的交换问题,符合逻辑,易于理 解,表达 形式最为简单,对汇率决定这样一 个复杂问题给 出了最简洁的描述;
(2)购买力平价所涉及的一系列问题都是汇率决 定中非常基本的问题,处于汇率理论的核心位置; (3)购买力平价被普遍作为汇率的长期均衡标准 而被应用于其他汇率理论的分析中。 3.许多经济学家认为,PPP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汇率决定 理论,并没有阐述清楚汇率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因果 关系。 4.购买力平价存在一些缺陷:比如没有考虑运输成本, 资本流动,金融当局的干预,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 期,各国对进口和出口的限制不同等。
利率平价说:
凯恩斯于1923年在《货币改革论》一书中首次系统提 出远期差价决定的利率平价说(Theory of Interest Parity) 套利性的短期资本流动会驱使高利率货币在远期外汇 市场上贴水,低利率货币在远期外汇市场上升水,并 且升贴水率等于利率差异。 英国学者艾因齐格(Paul Einzig)在其1931年出版的 《远期外汇理论》和1937年出版的《外汇史》中进一 步提出动态利率平价的“互交原理”(Theory of the Ricipro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