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替传译中提升笔记质量的方法探究
交替传译笔记方法初探
文学界交替传译笔记方法初探柯文娣(西南财经大学,四川成都611130)摘要:笔记在交替传译中有着重要作用。
本文结合笔者自己学习交替传译的体会,探索如何做笔记才能使传译过程顺利完成。
根据吉尔的负荷模型,笔记要尽量精简。
根据塞莱斯科维奇释意三角模型理论,笔记中记下的应该是源语涵盖的意义,而不是源语本身。
另外,笔记除了记下意义之外,还要注意记下意义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交替传译笔记负荷模型释意三角模型中图分类号:G8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11(2010)05-0221-021引言在读刘敏华的《逐步口译与笔记》这本书之前,笔者对口译的笔记完全是感性的认识和切身的失败体会,没有进行过理论的思考。
反思自己之前学习交替传译的经验:做口译笔记时,写字速度总赶不上说话的速度,因此也漏听很多信息。
导致后来读着笔记进行口译时,相当困难,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想不起来前面听的内容,看不懂自己支离破碎的笔记;第二,译出来的语言翻译腔很重,甚至完全不知所云。
这样看来,笔记的错误方法直接导致了口译学习的失败。
读完《逐步口译与笔记》才发现自己笔记的根本错误:口译过程的注意力分配出了问题。
根据刘敏华的说法,交传的过程分为五个步骤:听,倾听,分析,记忆和笔记,口译。
我花费了过多精力在笔记上,没能分配足够注意力去倾听,并且忽视了更关键的笔记之前的信息处理,导致笔记没有记下精髓,毫无章法。
那么应该如何做笔记才能满足交替传译的需要呢2口译笔记应该尽量精简---吉尔负荷模型(The Ef-fort Model )如前所述,刘敏华认为做笔记只占交替传译过程的一小部分,如果花费过多精力在笔记上,必然导致其它的任务(如记忆)无法有效完成。
这一现象也可以用吉尔的负荷模型(The Effort Model )来解释。
此模型基于两个观点:第一,人只有有限的注意力资源。
第二,在做口译时,几乎要需要消耗掉所有这种注意力,甚至有时会超过人的极限,这样会导致口译质量的下降。
浅谈交替传译中的笔记
浅 谈 交 替 传 译 中 的笔 记
许 晖
( 洛 阳理工学 院外语系 , 河南 洛 阳 4 7 1 0 2 3 )
[ 摘 要] 由于人脑短 时记 忆的有 限性 , 在 交替传译 பைடு நூலகம், 口译 员必须正确使 用笔记 才能确保 口译 的成功 。本 文探 讨
了口译笔记在交替传译 中的必要性 、 口译笔记的原则、 内容和 注意事项等 , 以期能给 予1 2 译训练一些参考并给广 大 口译 爱好者和 学习者提供 一定的帮助 。 ( 关键词 ] 交替传译 ; 口译 ; 笔记 ; 译员 [ 中图分类号 ]1 - I 3 1 5 . 9 [ 文献标识码 ]A
“ 原 则上讲 , 源语发布时 间超过 1分 钟译员 就必须 求助 于 笔记 , 因为只有 ±一 分 钟之 内译 员 的 ‘ 工 作记 忆 ’ 才起 作 用 ”
信 息的文字化形式 , 而是理解 、 分析 、 感觉、 消化 、 记忆 和表 达需 要 的必要 载体。译 员的任务不是全部记录讲话形式 , 言语 发布 的速 度也不容 许他记 录全部 内容” ( 刘和平 , 2 0 1 1 : 6 4 ) 。 因此 , 口译 笔记 的内容是框架是关键词 , 是 能够提示逻辑关系 的缩 略 语, 也包 含 国家 称谓 等难 以记 录的符号等 , 但绝对 不是所 听到 内容 的简单重 复和记录。 三、 口译笔记的 内容 口译笔记 既不 是听 写也不 同于普通 的笔记 , 因此 , 在交替 传译 的过程 中 , 口译 笔 记 的内容 也应 当是 与其他 笔 记 有区别 的 。要记录的 内容 是听并 理解后 消化过 的能 提示 全句 或全段 内容 的中心词 , 而不 是未 经加工过 的原始材料 , 更不 是词汇 的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l 一 5 9 1 8 . 2 0 1 3 . 0 2 -0 7 4
《关联理论下交替传译笔记困难与应对策略实证研究》范文
《关联理论下交替传译笔记困难与应对策略实证研究》篇一一、引言交替传译作为一种常见的口译方式,其特点在于翻译者在不同的语言间进行转换,其效率和质量对于信息交流至关重要。
在关联理论框架下,交替传译过程中的笔记环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由于多种因素影响,交替传译笔记过程中常常面临诸多困难。
本文旨在探讨这些困难及其应对策略,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为提高交替传译的效率与质量提供参考。
二、交替传译笔记的困难(一)语言障碍语言差异是交替传译过程中最大的障碍之一。
翻译者需在短时间内理解源语言,并将其转化为目标语言,同时还需要通过笔记记录关键信息。
不同语言的语法、词汇、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使得笔记的准确性和效率大打折扣。
(二)记忆压力交替传译过程中,翻译者需要同时处理语言和内容两方面的信息。
记忆压力过大,往往导致笔记质量下降,甚至出现漏记、错记的情况。
(三)笔记技巧与方法不足部分翻译者缺乏有效的笔记技巧和方法,导致笔记过程中出现混乱、不连贯等问题,影响信息的准确传递。
三、应对策略的实证研究(一)强化语言基本功为提高交替传译笔记的准确性,应加强语言基本功的训练。
包括扩大词汇量、提高语法敏感度、熟悉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等。
此外,多语种的学习和训练也有助于提高翻译者在不同语言间的转换能力。
(二)优化记忆策略针对记忆压力过大的问题,可采取优化记忆策略的方法。
如采用关键词记忆法、结构化记忆法等,帮助翻译者在短时间内准确记录关键信息。
此外,平时应加强记忆训练,提高记忆力。
(三)改进笔记技巧与方法为提高笔记效率和质量,翻译者应学习并实践有效的笔记技巧和方法。
如采用符号、缩写、图形等方式记录关键信息,提高笔记的清晰度和连贯性。
此外,还可以采用分段式笔记法,将信息分块记录,有助于信息的整理和回忆。
四、实证研究结果与讨论通过对交替传译笔记困难的实证研究,我们发现:强化语言基本功、优化记忆策略以及改进笔记技巧与方法是解决这些困难的有效途径。
在交替传译中提升笔记质量的方法探究
在交替传译中提升笔记质量的方法探究笔记是交替传译中的关键技能和必要环节。
本文综述了交传笔记的特点,国内资深翻译人士的观点,通过分析相关的理论书籍和研究结果,从脱离语言形式、传递信息意义方面对译员如何书写笔记、提高笔记质量、提升翻译准确性和高效性方面提出了一些方法和建议。
标签:交替传译;笔记;脱离语言形式一、交传中笔记的特点口译笔记指的是,在紧张的环境下,译员用简便易认的符号或字词快速记下有关原语的信息。
交替传译中笔记的普遍特点包括:即时性,根据笔记译员要在极短时间内传达原语信息;提示性,根据前人的长期实践,交替口译中要七分靠脑记、三分靠笔记;完整性,口译笔记不同于速记,不要求记录下所有原语信息,但是要充分体现关键词、逻辑关系、语气。
二、探究精炼、高效笔记方式的必要性口译记忆是脑记与笔记相结合的过程。
大脑本身具有一定的记忆容量。
但是,“听”和“记”二者不能同时达到最佳效果,也就是说大脑本身的可承受的工作量是一定的,听得多则记得少,听的时间长则记忆就会变得模糊。
要想同时保证口译过程听辨和记忆的高效性,在不削减听辨精力的条件下,则需要笔记来辅助脑记,使听辨和记忆达到最佳效果。
为了使笔记不过度消耗译员精力,又能充分发挥其辅助、提示作用,有必要探究一种精炼、高效的笔记方式。
三、前人研究现状释意派口译理论建立的翻译程序是:理解原文、脱离原语语言形式、用另一语言表达理解了的内容和情感。
口译的过程包括信息听辨、信息记忆、信息输出。
其中涉及到刘和平(2002)所指出口译八大技能中的记忆和笔记。
从上述理论看来,对原语言经过思维加工形成语言代码,称为“脱离语言形式”现象.成熟的译员可以通过长期的实践,形成自己独特的、便于识别的、具有逻辑内涵的语言代码,也就是经过加工后的信息。
译员的脑记可以大致构建原语信息网络,而口译笔记有助于激活该网络,提供从原语言到目标语言转化的通道和信息资源。
四、口译过程简析1、听辨阶段译员要熟悉讲话者的口语特点。
浅谈交替口译如何运用笔记
说 各的 语 言 , 也不 能 够 理 解 对 方 。 了在 时 帮 助 译 员 集 中精 力 , 使 用 时 为 其 做 提 谁 为 在
翻
d: ; a 天 dy
b: 是 ; u 但 bt
C: 纪 ;e t r 世 cnuy
2口1
能够 完 成 源 语 的 记 的 专 业 翻 译 人 才 _ 要 集 中 在 会 议 口译 、 丰 商 译 员 在 紧 张 的 氛 围 下 ,
务 口 译 、 同 口译 等 口 译 人 才 方 面 。 陪
一
些 学 外 语 的人 往 往 把现 场 口译 作 为
并 实 图形 符 号 、 向 符号 , 可 以 是 一个 或 者 几 部 分 , 不是 说 以 上 符 号 就包 括 全 部 了。 趋 也
往 令 人 羡 慕 不 已 。 而 , 种 被 视 为 “ 饭 其 作 用 都是 相通 的 , 就 是 简 便地 、 目 了 然 这 金 那 一 ( ) 用 符号 1惯
: :
行 理 解 和 解码 , 后 进 行 信 息 储 存 ( 记 辅 然 脑 以 笔 记 ) 再 在 头 脑 中转 换 信 息 , 行 信 息 , 进 解 码 , 后 创 造 性 地 用 目标 语 “ 述 ” 受 最 复 给
1: 少 , 值 ; e ln , e r a e … . 减 贬 d ci e d c e s , 一 : , , ;o, 去 到 走 t go, . …
它 流 与 融 合 , 球 一体 化 的趋 势 日益 加 强 , 全 整 容 , 只 需 要 记 录 重 点 语 意 信 息 点 和 语 言
一
S科 学 , : 社会 ;c n e s c t …. s i c ,o i y, e e
对交替传译中笔记法的初探
、
中西 方 关 于 口译 的 研 究
段信息流 , 笔记要反映这段话的逻辑脉络 , 也就是要体 现信 息
口译 研究在西方有着很长 的历史 ,最初 可以追溯到2 0 世纪
5 O 到6 o 年代 , 这一时期为触及研究阶段 . 主要 以口译从业人员谈
的流动 。 话语的连贯 主要靠词汇衔接来实现。 词 汇衔接最常见的
语 言 文 化
2 0 1 4年 第 5期
对 交替传译 中笔记法的初探
金 婷 婷
( 沈阳师范大学外 国语学 院 ,辽 宁 沈 阳 1 1 0 0 3 4 )
【 摘
要】 随着我 国改革开放 的迅速发展 , 当今社会 需要越 来越 多的翻译人 员, 这 对于 口译理论与技 巧的需求也有所提升。交替传译
完 整性往往会 连续说 上两三分钟 甚至更 长的时 间才会停下来 .
( 一) 口译 笔 记 的原 则
译 员单靠极 记忆几乎无 法确保准 确完整地 传达发 言人 的意 思 .
技能, 如没有经过适 当的训 练 , 记 笔记 只会 分散译员 的注意力 , 从 而影 响译员 的理解 和分析 。
( 一) 信 息加 工 理 论
般情况 下 , 逻 辑关系可 以通 过表示递 进 、 转折、 举 例等 的关联
四、 结 语
词来 把握 。( 3 ) 孤立成分。孤立成分主要是 指数字 、 专有名词等 。
通过以上的研究 。笔者对交替传译 中笔记法的重要性有 了 更 深 入 的 了解 , 并 获得 了相 关 理 论 知 识 。 笔 者 阐释 了再 笔记 过 程 中需要注意的原则和方法 ,运用科学的方法有效进行笔记 的研 究, 将在很大程度上提 升交替传译的质量。
《关联理论下交替传译笔记困难与应对策略实证研究》范文
《关联理论下交替传译笔记困难与应对策略实证研究》篇一一、引言交替传译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方式,其效率与准确性直接关系到信息传递的成败。
在关联理论的视角下,交替传译的笔记过程不仅是语言层面的转换,更是对源语和目标语间隐含意义的理解和再表达。
然而,交替传译过程中笔记的困难重重,对译员的现场表现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旨在实证研究关联理论下交替传译笔记的困难及其应对策略。
二、交替传译中笔记的困难(一)语言障碍交替传译中,由于语言习惯、文化差异等原因,译员在笔记时往往难以快速捕捉原语的细微差别和隐含信息,造成理解偏差和翻译不准确。
(二)记忆负荷过重交替传译要求译员在短时间内完成理解和笔记两个任务,记忆负荷较大。
当发言人语速较快或信息量较大时,译员容易遗漏关键信息或笔记不完整。
(三)笔记与口语表达的协调问题在笔记过程中,译员需要同时考虑记录关键信息和保持口语表达的流畅性,这需要高度的协调能力和快速反应。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笔记与口语表达的协调往往成为译员的难题。
三、关联理论下的应对策略(一)强化语言基本功在关联理论指导下,译员应加强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包括词汇积累、语法掌握和语言习惯的了解等。
这有助于提高对原语的敏感度,减少因语言障碍造成的理解偏差。
(二)优化笔记方法1. 精简笔记:在保证信息准确性的前提下,尽量精简笔记,突出关键词和结构,减轻记忆负荷。
2. 符号化:使用符号代替文字,提高笔记速度。
3. 结构化:按照信息的重要性和逻辑关系进行分类和排序,便于记忆和回顾。
(三)提高协调能力和反应速度1. 训练口语表达和笔记的协调:通过大量实践训练,提高译员在紧张环境下的协调能力和反应速度。
2. 快速反应:培养对信息的快速捕捉和处理能力,以便在第一时间作出准确翻译。
四、实证研究方法与结果(一)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收集交替传译实践中的案例和数据,分析笔记困难的成因及应对策略的有效性。
(二)研究结果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1. 强化语言基本功能够有效减少因语言障碍造成的理解偏差;2. 优化笔记方法和提高协调能力和反应速度能够显著提高交替传译的效率和准确性;3. 结合关联理论,译员能够在理解和翻译过程中更好地把握原语的隐含意义。
交替传译中的笔记问题及其应对策略的开题报告
交替传译中的笔记问题及其应对策略的开题报告题目:交替传译中的笔记问题及其应对策略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交替传译在国际会议、商务活动、外交谈判、文化交流等场合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笔记是交替传译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交替传译员需要通过笔记记录演讲者的主要内容和关键词,并在短时间内将其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展现出自己独特的思维和技能。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笔记问题成为影响交替传译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交替传译员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
二、研究内容1. 笔记问题分析:本文将详细分析交替传译过程中出现的笔记问题,主要包括漏笔、断句、字迹不清、笔记无法理解、笔记本找不到等问题。
2. 应对策略研究:本文将就上述笔记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如建立完整的记录系统、保持良好的手写习惯、提高语言理解能力、提前规划等方面进行讨论。
3. 实践研究:通过实践研究,本文将验证应对策略的有效性,并总结出最佳实践经验。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本文旨在探究影响交替传译笔记的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对提高交替传译效果、行业规范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研究对于交替传译从业者来说,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同时,这些应对策略可以在其他语言服务领域进行推广和应用,对于整个语言服务行业具有积极的意义。
四、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调研、实地观察、深度访谈等方法进行研究。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笔记问题的实际表现形式和主要原因;通过实地观察交替传译员的实际工作场景,了解笔记在交替传译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效果;通过深度访谈交替传译员,探讨他们对交替传译笔记问题的看法,并了解他们对笔记应对策略的实际应用效果和建议。
五、研究展望本文的研究方法本质上是定性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普适性有一定的局限性,未来还可以采用定量研究方法,进一步探究笔记问题对交替传译效果的定量影响。
同时,研究结果可用于教学和培训,针对笔记问题提出相应的课程和培训计划,帮助交替传译员提高笔记技能和实际应用效果。
《从工作记忆的角度研究交替传译》范文
《从工作记忆的角度研究交替传译》篇一一、引言交替传译作为国际交流中的一项重要技能,广泛应用于会议、讲座和商务交流中。
本文从工作记忆的角度出发,研究交替传译的过程及其在多语言交际中的应用。
通过探讨交替传译中的认知机制和大脑处理信息的方式,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这一技能的内在机制,并提高交替传译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工作记忆与交替传译工作记忆是指个体在执行任务时,对信息进行暂时存储和加工的能力。
在交替传译过程中,工作记忆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传译者需通过听力接收源语言信息;其次,运用工作记忆进行信息的存储、加工和转化;最后,用目标语言进行表达和传递。
因此,交替传译的过程是一个涉及多语言、多文化、多信息处理的工作记忆过程。
三、交替传译中的工作记忆机制1. 信息接收与存储:传译者需在短时间内接收源语言信息,并将其存储在工作记忆中。
这一过程要求传译者具备较高的听力理解和信息捕捉能力。
2. 信息处理与转化:在工作记忆中,传译者需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快速处理和转化,将源语言信息转化为目标语言。
这一过程需要运用语言知识、文化背景和专业知识。
3. 表达与传递:传译者将转化后的信息用目标语言进行表达和传递,以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这一过程要求传译者具备流利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影响交替传译中工作记忆的因素1. 语言能力:传译者的语言能力对工作记忆有着重要影响。
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有助于提高信息的接收、处理和表达能力,从而更好地完成交替传译任务。
2. 文化背景:传译者在跨文化交际中需具备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
了解不同文化的习俗、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传达信息。
3. 注意力分配:在交替传译过程中,传译者需合理分配注意力。
既要关注源语言信息的接收和处理,又要关注目标语言的表达和传递。
因此,注意力分配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工作记忆的效率和准确性。
4. 认知负荷:交替传译过程中,传译者需处理大量信息,认知负荷较大。
《关于学生译员笔记语言特征对交替传译影响的实验报告》范文
《关于学生译员笔记语言特征对交替传译影响的实验报告》篇一一、引言交替传译是国际交流中常见的翻译方式之一,对于学生译员来说,掌握有效的笔记语言特征对于提高交替传译的准确性和效率至关重要。
本实验报告旨在探讨学生译员在交替传译过程中笔记语言特征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实验方法和数据分析来揭示这一影响。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分析学生译员在交替传译过程中笔记语言特征对其翻译效果的影响。
通过实验,我们希望找出笔记语言特征与翻译质量之间的关联,为提高学生译员的交替传译能力提供参考。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本实验选取了30名学生译员作为实验对象,其中英语和中文各占一半。
这些学生译员均具备一定的交替传译基础,但水平参差不齐。
2. 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包括一段英文演讲和一段中文演讲,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
演讲长度适中,以便学生译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翻译任务。
3. 实验过程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译员先听取一段英文或中文演讲,然后进行交替传译。
在翻译过程中,要求他们记录关键信息并使用特定的笔记语言特征。
实验结束后,我们收集了学生的笔记和翻译文本。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笔记语言特征分析通过对学生的笔记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不同的学生使用了不同的笔记语言特征。
其中,部分学生采用了简洁的缩写和符号来记录关键信息,而另一部分学生则采用了详细的文字描述。
此外,还有学生在笔记中加入了语调和情感等非语言因素。
2. 笔记与翻译质量关系分析通过对学生的翻译文本进行分析,我们发现采用简洁笔记语言特征的学生在交替传译过程中表现较好,翻译准确率较高。
而采用详细笔记语言特征的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可能因为笔记过于繁琐而影响翻译速度和准确性。
此外,加入非语言因素的笔记对翻译质量的影响并不明显。
3. 实验数据统计与分析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观察结果,我们对实验数据进行了统计与分析。
通过对比不同笔记语言特征的学生在翻译准确率、翻译速度等方面的表现,我们发现简洁的笔记语言特征有助于提高交替传译的效率和准确性。
《从工作记忆的角度研究交替传译》范文
《从工作记忆的角度研究交替传译》篇一一、引言交替传译,作为一种常见的口译形式,对于翻译人员的工作记忆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本文将从工作记忆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交替传译的特点和要求,以及如何通过提高工作记忆能力来提高交替传译的质量和效率。
二、交替传译的特点与要求交替传译,即说话者连续讲话,译员在听到一定量的信息后中断原语并转换成另一种语言。
这个过程涉及大量的语言理解和转化任务,同时需要记忆和分析语言之间的文化背景差异。
对于翻译人员来说,这一过程需要在紧张的工作环境中完成,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一)语言理解和转化在交替传译过程中,翻译人员需要快速理解原语的内容和意图,然后将其转化为另一种语言。
这需要良好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由于语言之间的差异和文化背景的差异,翻译人员还需要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二)工作记忆的挑战交替传译要求翻译人员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信息处理和记忆任务。
这需要高度的集中注意力和工作记忆能力。
翻译人员需要在短时间内记住原语的信息、分析语言结构、理解文化背景差异等,并迅速做出反应。
这需要他们具备强大的工作记忆能力来应对这一挑战。
三、工作记忆与交替传译的关系工作记忆是交替传译的核心能力之一。
翻译人员需要在工作记忆中存储和处理大量的信息,以便在短时间内完成翻译任务。
工作记忆的容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到翻译的准确性和效率。
因此,提高工作记忆能力对于提高交替传译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四、提高工作记忆能力的方法(一)训练注意力集中度注意力集中度是工作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训练注意力集中度,可以提高翻译人员在处理信息时的专注度和准确性。
例如,可以通过冥想、专注力游戏等方式来训练注意力集中度。
(二)提高信息编码和解码能力信息编码和解码是交替传译中的关键步骤。
通过学习和练习不同语言的语法、词汇和表达方式,可以提高翻译人员的编码和解码能力。
此外,跨文化交际的学习和实践也是提高这一能力的关键因素。
《交传笔记形式与口译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范文
《交传笔记形式与口译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口译作为一项重要的跨文化交流工具,其质量直接影响到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效率。
交传,即交替传译,是口译中常见的一种形式。
本文旨在探讨交传笔记形式对口译质量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分析笔记形式与口译质量之间的关系。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口译过程中,交传笔记是口译员的重要辅助工具,能够帮助其回忆、整理和传达信息。
然而,不同的笔记形式可能会对口译质量产生不同的影响。
因此,研究交传笔记形式与口译质量的关系,有助于提高口译员的笔记效率和口译质量,进而提高跨文化交流的效果。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收集口译实践中的实际数据,分析交传笔记形式与口译质量的关系。
具体研究步骤如下:1. 收集口译实践中的实际数据,包括口译员的笔记形式、口译内容和口译质量等方面的信息。
2. 设计问卷,邀请口译员对不同笔记形式的使用情况进行自我评估,并记录口译过程中的感受和困难。
3. 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探究交传笔记形式与口译质量的关系。
四、研究结果通过对实际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交传笔记形式对口译质量具有显著影响。
具体结果如下:1. 笔记形式的简洁性与口译质量成正比。
清晰的笔记能够使口译员更快地回忆起信息,提高口译的准确性。
2. 笔记的详细程度对口译质量具有双重影响。
适当的详细程度能够帮助口译员更好地理解原文,但过度的详细可能会分散口译员的注意力,降低口译效率。
3. 笔记的逻辑性对口译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逻辑清晰的笔记有助于口译员更好地组织语言,使口译更加流畅。
4. 不同口译领域对笔记形式的需求存在差异。
例如,在会议口译中,简洁明了的笔记更受欢迎;而在法庭口译中,详细的笔记可能更为必要。
五、讨论与建议基于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口译员应根据不同的口译领域和任务需求,选择合适的笔记形式。
在保证信息准确传递的同时,尽量使笔记简洁明了。
交替传译中的笔记技巧
望能够对 学习者有所裨益 。 【 关键词 】 口译笔记 ; 交替传译 ; 笔记技巧
( 4 ) 使用 回指线。 回指线一 头连着 已经记 录的 内容 , 另一头指向该 笔记是交替传译 的关键 . 可 以补充大脑短 时记忆 的不 足 , 减少记 忆负担 , 使译员有更多 的精力对原文进行梳理和分析 , 保证 口译质 量。 内容再次 出现 时所在的位置 . 可节省重复书写 的时间 . 保持笔 记的连 些E l 译技 巧是 前人提出 、 并且经 过验证 的, 因此值得 向初学者 和想 续性。适用于 内容在 同一页上 , 否则要重新记 录。 要改善笔记 、 提高 1 2 1 译质量的人推荐。 这些技巧 可以灵 活掌握 , 学 习者 ( 5 ) 使用结尾线 用斜线或者其他特定 的线条 . 明确结束 . 区分译 可在此基础上开发出适 合 自己的笔记 系统。 过和未译过的 内容 . 避免混淆 3 - 2 使用符号 1 工 具 与文字相 比, 符 号书写简单 、 快速, 且不受特定语 言形式 的干 扰。 不能含糊不清 , 否则记 录后需要判断 。 对于某一 专 笔和纸是译员的必备工具 有桌 子时 . A 4纸可 以减少 翻页所需要 符号意义应当明确 . 有时在某 次演讲者 的时间 无桌子 时. 手掌可握 的本子是必然 . 上下翻页可 以保证 内容 的 业内经常出现的内容可以创 造特定 的符号来表示 。 也 可现创某一符 号来代替 . 而不是 衔接 . 且要 比左右翻页的翻看起来方便。最好是空 白的 , 能不受约束 、 的发言 中遇到经 常出现的主题词 . 自由记录 : 带横格的会影响信息的拆 分和回读。 要划几条竖线 , 将版 面 每次都将其完整记录下来
论交替传译笔记教学_教学方法
论交替传译笔记教学_教学方法论文导读::笔记在交替传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有效的笔记能够减轻口译员的记忆压力,通过提示所记忆的内容来提高口译质量。
但是, 如果对笔记的认识不当,记笔记的方式不正确,那么将会影响口译员对原语的记忆并成为准确传译的干扰因素之一。
本文以Daniel Gile的“认知负荷模式”为指导,通过分析交传笔记的所存在的问题来探讨有效记笔记的方法,进而提出教学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学生解决记笔记问题,进一步提高口译质量。
论文关键词:交替传译笔记,认知负荷模式,教学方法作为一种口头交际行为,口译有着比笔译更悠久的历史,由于口译的瞬时性、不可重复性等特点,译员在工作中所展示出的不仅仅局限于良好的语言能力。
职业译员的培训主要包括语言能力、心理素质以及口译技巧三大模块,其中,笔记是译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巧之一,它在口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效的笔记能够减轻口译员的记忆压力,通过提示所记忆的内容来提高译出语的质量。
交替传译是口译的基本形式之一,最早运用于会议翻译,现在主要运用于如商务洽谈、外交谈判、新闻发布会以及研讨会等场合,主要是指说话人停止后,口译员开始翻译,说话和口译不间断地交替进行(任文,2001)。
会议口译中的交替传译要求口译员能够听取长达几分钟至十几分钟连续不断的讲话,光凭短时记忆,译员是无法记住所有的信息点教学方法,因此需要笔记辅助,但是, 如果对笔记的认识不当,记笔记的方式不正确,那么将会影响口译员对原语的记忆并成为准确传译的干扰因素之一。
鉴于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本文主要在吉尔的认知负荷模式指导下,通过分析交替传译笔记所存在的问题来探讨有效记笔记的方法,进而提出有一定意义的教学建议, 希望能够帮助学生解决记笔记问题,进一步提高口译质量。
一、吉尔的认知负荷模式丹尼尔吉尔于1995年提出了交替传译“认知负荷模型” (Effort Models)。
指出译员必须合理分配其有限的精力才能成功地完成口译任务。
《关联理论下交替传译笔记困难与应对策略实证研究》范文
《关联理论下交替传译笔记困难与应对策略实证研究》篇一一、引言交替传译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方式,其准确性、效率与流畅性直接关系到信息传递的质量。
在交替传译过程中,笔记作为译员的重要辅助工具,其作用不容忽视。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交替传译笔记的记录常常面临诸多困难。
本文旨在以关联理论为框架,探讨交替传译中笔记的困难及应对策略,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为提高交替传译的效率与质量提供参考。
二、关联理论下的交替传译笔记困难1. 语言障碍与文化差异在交替传译过程中,由于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笔记的记录往往需要兼顾语义与语境,这对译员的笔记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在记录时,译员需要迅速捕捉源语信息,并将其与目标语相对应,这一过程容易受到语言和文化差异的干扰,导致笔记内容不准确或难以理解。
2. 笔记速度与记忆能力交替传译要求译员在短时间内快速记录信息,同时还要保持对源语信息的记忆。
然而,由于笔记速度和记忆能力的限制,译员往往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记录所有关键信息,这将对翻译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3. 情境变化与注意力分配在交替传译过程中,情境的变化常常使译员面临注意力分配的挑战。
例如,在会议中,译员需要关注发言人的讲话内容、表情、肢体语言等非语言信息,同时还要记录关键信息并快速进行语言转换。
这要求译员具备高度的注意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三、应对策略实证研究针对上述困难,本文提出以下应对策略:1. 提高语言与文化素养为了提高交替传译的准确性,译员应加强语言学习,提高语言能力。
同时,了解并熟悉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表达方式和习惯,以减少因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
此外,扩大知识面,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是提高笔记准确性的关键。
2. 优化笔记方法与技巧针对笔记速度和记忆能力的限制,译员可以尝试采用优化笔记方法与技巧。
例如,使用符号、缩写等方式简化笔记,提高记录速度;利用逻辑关系和语义线索进行记忆辅助;合理安排笔记空间布局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译员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记录关键信息。
《关联理论下交替传译笔记困难与应对策略实证研究》范文
《关联理论下交替传译笔记困难与应对策略实证研究》篇一一、引言交替传译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方式,其准确性和效率直接关系到信息传递的质量。
在关联理论视角下,交替传译笔记成为传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然而,笔记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往往影响着传译的效果和效率。
本文将深入探讨关联理论下交替传译笔记的困难,并提出应对策略的实证研究。
二、关联理论在交替传译中的应用关联理论认为,交际过程中信息的理解和传递依赖于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共享认知环境。
在交替传译中,译员需在有限的时间内理解和分析源语信息,并将其转化为目标语。
在此过程中,笔记作为辅助手段,帮助译员记忆和整理信息,以实现跨语言、跨文化的有效沟通。
三、交替传译笔记的困难1. 笔记速度与理解速度的矛盾:在交替传译中,笔记速度往往跟不上讲话速度,导致信息遗漏或误解。
2. 笔记与口语表达的冲突:笔记过于详细可能影响口语表达速度,而过于简略则可能导致信息不完整。
3. 文化背景差异带来的困扰: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下的信息表达方式存在差异,笔记时需考虑文化因素。
4. 笔记技巧的不足:缺乏有效的笔记方法和技巧,导致笔记混乱、难以理解。
四、应对策略的实证研究1. 提高笔记速度与理解速度的协调性:通过大量实践训练,提高译员的笔记速度和理解速度,使其达到协调一致。
2. 优化笔记与口语表达的平衡: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安排笔记内容,既要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又要避免影响口语表达速度。
3. 强化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深入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以便在笔记时进行适当的调整。
4. 培养有效的笔记技巧:采用符号、缩写、关键词等方式进行笔记,减少笔记时间,提高笔记清晰度。
5. 心理调适与压力管理:交替传译过程中可能会面临时间紧迫、信息量大等压力,因此需要培养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和压力管理能力。
6. 实时反馈与反思:在实践过程中,通过收集反馈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优化传译方法和笔记策略。
从交替传译教学中得出的对交传笔记的探讨
中 图分 类 号 : G6 4 2 . 0 Biblioteka 文 献标 识 码 : c
1 交 传 笔 记 的 必 要 性 吉 尔的认知负荷模式明确地提 出, 口译 就是一个多任务处理 的过程 。译 者要 同时处理听 , 记, 产 出, 协调等任务 。尤其是在交
传 过程 中 , 发言人所讲 的语段往 往较长 , 大部分 都会在一分 钟或 者更长时间才会停顿 。如果没有笔记 的辅助 , 这些任务光靠脑力 是 难以完成的 。但是很多学生误 以为在交传过程 中 , 光靠笔记就 可以记录一切信息 了, 所 以这里需要 明确 的是笔记的作用是唤醒 译 员的记忆而不是代替译者本身 的脑力记忆 。
垄 !
No . 07 T I ME EDUCAT1 0N Jul y
从 交替传 译教 学 中得 出的对 交传 笔记 的探讨
邵帅
摘要: 交替传译 c o n s e c u t i v e i n t e r p r e t i n g ) -  ̄求译 员能听取发 言人 不 同时长的讲话 并迅 速地进行 双语转换 , 因而 交传对 译者 的短 时 记 忆提 出了较 高要求 。而 因为人 的短 时记 忆负载量有限 , 如 果没有笔记 的协 助 , 译者 几乎不可能 完成传译任 务 , 所以笔记在 交替传 译 中的作 用可见一斑 。笔 者在 口译教 学 中, 在训练 学生进行 交传练 习中, 发现 学生往往会 陷入一些笔记上 的误 区, 这就 引发 了笔 者的思 考, 并希望通过对这些误 区的明 示和 归纳 , 能为 日后的 口译教 学提供 一点借鉴 和启示。
二用 。
3 . 2 摆脱对笔记 的过分依赖 很 多 口译初 学者忽视了短时记忆 , 误认为交传的“ 记” 都是 要 在学 习交传和进行 笔记训练 的时候首 先要搞清楚 的是 口译 依靠 笔记 。在 翻译过程 中很多 的笔 记其实是 盲 目的笔记 。很 多 笔记和一般笔记 的区别 : 口译笔记是供 口译员做交替传译时及 时 笔记甚至连 自己都 回想 不起它所对 应 的源语 信息 。因为其相 对 使用 的, 而不是供 日 后复习查看使用 。口译笔记往往采用 的是分 应的短时记忆是空 白的。针对这一 的情况 , 可 以先做一些小 的记 栏式立体化 的记 录方法 , 而不是逐行逐字地记 录。 口译 笔记 的符 忆 练习 。对一些新 闻或 口译材料进行无 笔记 复述 , 可采取 源译语 号, 缩写, 箭头等等并不是标 准化 的字符 , 有些可能是译员专属 的 均可 , 主要是训 练加 强译员 的短时记忆能力和抓逻辑分析 脉络的 独特记 录方式 。 能力 。在译员感觉短时记忆 时间可以延 长以后 , 可 以加做 几十秒 那 么在 口译笔 记的过程 中主要需要 记什么样 的信息呢 ?一 到一分钟 的无笔记小交传练 习 , 从而帮助初学者逐渐摆脱 对笔记 方 面要 记语 意, 包括 关键词 、 数字 、 技术术语 、 专 有名词 和列举信 的 依 赖 。 息等 。另一方 面要记 意义点之间的联系 , 包括逻辑关 系。如果没 3 . 3 抓主要信息 同时提高速度 有逻辑关 系的串联 , 译语就将是一个个孤立 的 、 零散 的个体 , 听众 初学 者往往抓不 住源语 的主干信息 , 总是 想做 到面面俱到 , 听起来也会觉得 雨里雾里 , 不知所云 。译 者在 听到发言人的信息 不懂舍弃 。而 当发 言人 语速 较快 或者翻译 的 内容 比较专业 时 , 便 以后 , 首 先在头脑 中就要先形成 一个清 晰的结构 , 然后再将 这一 更是显 得手忙脚乱 。针对这 一点除 了刚才所说 的要 加强译 者对 结 构体 现在笔记上 , 借助笔记再产 出有逻辑有条理的译语 。记笔 于发 言人信息 的理解分析 , 加工 处理之外 , 在训 练的过程 中可 以 记 和借 笔记 产出其实就是一个加工处理 的过程 , 这样既能使译者 先抓 主要信息进行记 录 , 看能否抓住信 息脉络和逻辑 主干而不是 自己头脑 清晰也能使读 者听得 明白。而如果 不分青红皂 白地听 急于 翻译 。同时译 者能否集中注意力 , 将精 力合 理分配也是提 高 到什么记什么 , 首先大量 的信息会给译者的心理造成极大 的压力 效率 的关键 。 和负担 , 其次有条 理地 产出便更是无从谈起了 。 同时很多初学者 的笔记速度太慢 。在记录时不够 果断, 实 战 而 口译学 习者 刚刚练习笔记 时 , 大 多感到手 忙脚乱 , 一个误 中还会纠结 于记 录的语言 ( 用 源语还 足 目的语) , 记 录 的符 号应该 区是记 录的太多 , 把过多 的经历放在 急于记下来 , 而忽 视 了 听力 是 什么等等 , 这 就要 求初学 者在保证 自己笔记熟 练的基础 上 , 不 和理解 , 听力 和笔记很难协调起来 。有些学 习者则想把 听到的信 断提升 自己的笔记效 率 , 合 理安排笔 记结构 , 从记 录所使用 的纸 息都记下来 , 这样一来会无形 中给记录和产 出都造成 了巨大 的压 笔到记 录习惯 , 一步步地走 向专业 , 从而保 证其更好 的为 口译 服 力 。另一个误 区是译员太过依赖 笔记, 对 于源语 其实没有真正地 务 。 理解 , 而只是翻译 出了笔记表面 的东西 , 出现了断章取义 , 意思曲 4 结 语 解甚至是南辕北辙 的情况 。其实 , 口译笔记应该采 取一种立体化 口译 笔记的实效 和高效性 始终是建立 在对源语 的理解 基础 的记 录方式 , 记 录时主要记 的是信息单元( me a n i n g u n i t ) , 而不 是字 之上的, 如何 让笔记更好地 为 口译 服务还要有赖 于译员对 于语 言 词 。同时在记 录的过程 中要 留有空 间 , 方便 及时进行增 补 , 注释 和文化认 知能力 的提高 。笔 者正是 出于 自身 的实践经验 以及教 等等 。应 该符合 “ 最省力原则 ” ( p r i n c i p l e o f l e a s t e f f o r t s ) , 以最少 的 学所积 累的常见交传 笔记 问题 及误区进行了初步探讨 。而 “ 交传 符号代 表尽量 完整的意 义 , 最终 一定会达 到听 、 理解与 笔记 三者 笔记 ” 这一 主题还有很 多值得探讨 的 问题 , 比如 如何继续优 化笔 之 间的协调一致 。 记, 提高笔记的效率等等 。笔者希望这一 主题 在未来的 口译研究 3 如何针对 常见 的误 区进行 交传笔记训练 领域 能得到更 多的重视从 而为 口译教 学和笔记 练习提供 更多建 3 . 1 形 成 自己 的 笔 记 系 统 设 性 的指 导 。 对于交传 笔记 的训 练应该是一 个循序渐 进的过程 。很多初 学者在最开始记 笔记的时候根本 没有 自己的笔记 系统 , 以至于在 参 考文献 : 翻译过 程 中, 大部分信 息都是 听到什 么就写什 么 , 这样做 一方面 【 1 】 梅德 明. 高级 口译教程 [ M】 . 上 海外语教 育 出版社, 2 0 0 0 很 难 跟上 发言人 , 另 一方 面 自己所记 录的信 息 自己便 很快 遗忘 [ 2 ] 鲍刚. 口译理论概述 【 M] 冲 国对外翻译 出版公 司, 2 0 0 5 了。译员应该首先创立并熟悉笔记符 号 , 笔记可 以是任何形式几 何图形 , 各种语 言字母 , 各种符 号 , 汉字偏旁 , 缩写 , 第- -# b 语, 方 作者简介 : 邵帅 , 天津城 建大学 , 天津 3 0 0 3 8 4
《从工作记忆的角度研究交替传译》范文
《从工作记忆的角度研究交替传译》篇一一、引言交替传译,作为一种重要的翻译方式,在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要求译员在短时间内理解源语信息,将其转化为目标语,并准确传达原意。
这一过程涉及到复杂的认知机制,其中工作记忆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旨在从工作记忆的角度出发,探讨交替传译的认知过程和特点。
二、工作记忆与交替传译工作记忆是指个体在执行认知任务时,对信息进行暂时存储和加工的能力。
在交替传译中,工作记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信息存储:交替传译过程中,译员需要快速捕捉源语信息并存储在工作记忆中。
这些信息包括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等。
2. 信息处理:工作记忆为译员提供了处理信息的空间和时间,使其能够在短时间内对信息进行解码、分析和综合。
3. 目标语生成:在理解源语信息后,工作记忆帮助译员将信息转化为目标语言,并进行语法和语义的加工。
三、交替传译的特点与工作记忆的关系交替传译过程中,译员需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进行切换,这要求其具备较高的工作记忆能力。
交替传译的特点与工作记忆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快速切换:交替传译要求译员在听到源语信息后迅速切换到目标语言,这需要强大的工作记忆来支持信息的快速处理和转换。
2. 多任务处理:交替传译过程中,译员需要同时关注源语和目标语的表达方式,以及上下文信息。
这需要他们在工作记忆中同时进行多个任务的加工和处理。
3. 长期记忆与工作记忆的互动:交替传译不仅依赖于即时的工作记忆,还需要长期记忆中存储的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等信息的支持。
工作记忆与长期记忆的互动有助于提高交替传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四、研究方法与实证分析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观察和分析交替传译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探讨工作记忆在其中的作用。
具体研究步骤如下:1. 选择实验对象:选取具有不同翻译经验和教育背景的译员作为实验对象。
2. 设计实验任务:设计包含不同难度级别的交替传译任务,以测试译员在不同任务下的表现。
《从工作记忆的角度研究交替传译》范文
《从工作记忆的角度研究交替传译》篇一一、引言交替传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是翻译工作的重要形式之一,其特点是译员在有限的时间内处理源语与目标语之间的转换。
在这个过程中,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旨在从工作记忆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交替传译的机制与特点,为交替传译的实践和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二、交替传译的概述交替传译是国际会议、论坛等活动中常用的翻译方式,要求译员在听取源语信息后,迅速将其转换为目标语言进行口头表达。
由于需要在短时间内进行信息的加工与处理,交替传译对于译员的素质和技巧有着很高的要求。
三、工作记忆与交替传译的关系工作记忆是一种有限容量的认知系统,它对信息的处理、储存和操作起着关键作用。
在交替传译过程中,工作记忆负责接收、存储、处理和输出信息,其性能直接影响着翻译的质量和速度。
因此,从工作记忆的角度研究交替传译具有重要意义。
四、工作记忆在交替传译中的运作机制(一)接收阶段在接收阶段,译员需要集中注意力听取源语信息。
此时,工作记忆负责捕捉关键信息,并将其暂时存储在记忆中。
(二)处理阶段在处理阶段,工作记忆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码、分析和理解。
这一过程需要译员运用自身的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进行跨语言和跨文化的转换。
(三)存储阶段在存储阶段,工作记忆将处理后的信息存储在短时记忆中,以便后续的输出和表达。
同时,译员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信息进行筛选和整理,确保输出的准确性。
(四)输出阶段在输出阶段,工作记忆将存储的信息转换为目标语言进行口头表达。
这一过程要求译员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五、工作记忆在交替传译中的挑战与策略(一)挑战1. 时间压力:由于交替传译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信息的转换和表达,因此对时间的要求非常高。
这给工作记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2. 注意力分配:在交替传译过程中,译员需要同时关注源语和目标语,这要求他们合理分配注意力资源。
《关联理论下交替传译笔记困难与应对策略实证研究》范文
《关联理论下交替传译笔记困难与应对策略实证研究》篇一一、引言交替传译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方式,其准确性、效率与流畅性直接关系到信息传递的质量。
在交替传译过程中,由于语言的复杂性和文化的差异性,译员常需依赖笔记以协助记忆与表达。
然而,在实际的交替传译过程中,笔记的记录常常面临各种困难。
本文以关联理论为框架,对交替传译中笔记的困难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二、关联理论下的交替传译笔记困难1. 语言转换与信息处理困难在交替传译中,译员需在短时间内完成语言转换和信息处理的任务。
由于语言差异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信息的理解和转换成为一大挑战。
此外,笔记的记录需要占用一定的注意力,使得信息处理更加困难。
2. 笔记记录与记忆负担交替传译中,笔记是帮助记忆的重要工具。
然而,笔记记录过多可能导致记忆负担加重,影响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笔记的记录速度与口语速度的不匹配也可能导致信息遗漏。
3. 语境理解与笔记关联性交替传译中,语境的理解对于信息的准确传递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语境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
此外,笔记的记录需要与语境和上下文保持关联,这对译员的记忆和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应对策略实证研究1. 提升语言转换与信息处理能力(1) 加强语言学习:提高语言水平,增强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掌握程度。
(2) 训练信息处理能力:通过模拟交替传译场景,训练译员的信息处理能力,提高信息筛选和整合的速度。
(3) 强化跨文化交际能力: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习惯和表达方式,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2. 优化笔记记录方法(1) 简化笔记符号:使用简化的符号和缩写,提高笔记记录速度。
(2) 关键信息优先:优先记录关键信息,如主语、谓语和核心内容,减少记忆负担。
(3) 合理分配注意力:在保证理解的前提下,合理分配注意力在听辨、理解和记录上,以提高整体效率。
3. 加强语境理解与笔记关联性(1) 增强语境意识:在记录笔记时,注意与语境和上下文的关联性,使笔记更加易于回忆和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交替传译中提升笔记质量的方法探究
作者:董坤
来源:《新西部·中旬刊》2014年第09期
【摘要】笔记是交替传译中的关键技能和必要环节。
本文综述了交传笔记的特点,国内资深翻译人士的观点,通过分析相关的理论书籍和研究结果,从脱离语言形式、传递信息意义方面对译员如何书写笔记、提高笔记质量、提升翻译准确性和高效性方面提出了一些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交替传译;笔记;脱离语言形式
一、交传中笔记的特点
口译笔记指的是,在紧张的环境下,译员用简便易认的符号或字词快速记下有关原语的信息。
交替传译中笔记的普遍特点包括:即时性,根据笔记译员要在极短时间内传达原语信息;提示性,根据前人的长期实践,交替口译中要七分靠脑记、三分靠笔记;完整性,口译笔记不同于速记,不要求记录下所有原语信息,但是要充分体现关键词、逻辑关系、语气。
二、探究精炼、高效笔记方式的必要性
口译记忆是脑记与笔记相结合的过程。
大脑本身具有一定的记忆容量。
但是,“听”和“记”二者不能同时达到最佳效果,也就是说大脑本身的可承受的工作量是一定的,听得多则记得少,听的时间长则记忆就会变得模糊。
要想同时保证口译过程听辨和记忆的高效性,在不削减听辨精力的条件下,则需要笔记来辅助脑记,使听辨和记忆达到最佳效果。
为了使笔记不过度消耗译员精力,又能充分发挥其辅助、提示作用,有必要探究一种精炼、高效的笔记方式。
三、前人研究现状
释意派口译理论建立的翻译程序是:理解原文、脱离原语语言形式、用另一语言表达理解了的内容和情感。
口译的过程包括信息听辨、信息记忆、信息输出。
其中涉及到刘和平(2002)所指出口译八大技能中的记忆和笔记。
从上述理论看来,对原语言经过思维加工形成语言代码,称为“脱离语言形式”现象.成熟的译员可以通过长期的实践,形成自己独特的、便于识别的、具有逻辑内涵的语言代码,也就是经过加工后的信息。
译员的脑记可以大致构建原语信息网络,而口译笔记有助于激活该网络,提供从原语言到目标语言转化的通道和信息资源。
四、口译过程简析
1、听辨阶段
译员要熟悉讲话者的口语特点。
要听懂原语内容,着重理解语言信息的篇章结构、句子逻辑结构、关键信息,根据讲话情景和背景知识理解讲话者的情感和意图。
2、记录阶段
这一阶段,译员在听辨的同时,要启动大脑的记忆机制(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
短期记忆帮助记录碎片信息意义,长期记忆记录整体逻辑和结构关系。
同时使用笔记,记录讲话者的关键信息、逻辑意义等。
3、表达阶段
译员根据脑记信息,快速阅读笔记。
这包括及时识别笔记符号、归纳主题、组织语言、及时表达。
表达阶段切忌因无法识别笔记造成口译中断。
五、以“脱离语言形式”机制为标准提高笔记质量的方法
1、分辨信息,记录关键词
在交替传译中,译员要同时进行听辨、脑记、笔记,这三个过程彼此配合。
配合默契,则记录过程流畅,配合不当,则会相互干扰。
在交替传译过程中,译员需要做的是注意力的转移。
听辨顺畅的情况下,则应将精力中心放到笔记上,在听力可承受范围内尽可能详细记录信息;当听辨出现困难,则应放弃大量记笔记,可简单记录极为关键的信息,尽可能依靠脑力。
具体的关键信息包括概念、数字、专有名词、专业术语等。
2、布置格式,理清逻辑
笔记工具是可上下开合或左右翻篇的笔记本,应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
字迹大小适中,清晰明了,方便译员自己辨认即可。
具体的格式要求为:从左到右依次记录,不要过于拥挤,上下左右都要留有一定空间,用于补充信息和更改信息;用/划分句意成分,这样可使句意清晰,帮助译员在阅读笔记时缩短信息加工的时间;用//划分意群,表示语段的结束,具体根据译员习惯而定;信息纵向延伸,一般是一个句子结束后,在下一行安排下一个句子,或者根据逻辑关系利用几行安排一个句子,区分不同的意义单位;区分新旧信息,旧信息用完后,顺手划一道长横线,或是任何表示“译毕”的简单符号,表示上面信息终结,下面作为翻译起点。
3、语言选择
笔记过程中语言的选择因人而异,毕竟笔记工作是极具个人特征的行为。
实际操作中,可以选择原语作为笔记语言,这样“听到什么就记什么”可以减少反应时间,不易丢漏信息,提高效率;选择目标语言记录的好处在于,经过大脑快速的语言转换记下笔记后,译员减少了在阅
读笔记时进行语言转化的工作量,使得语言输出更为迅速;原语、目标语混合使用也不失为有效的策略,通常两种语言各有优势,搭配使用往往是笔记工作事半功倍,以中英口译为例,谈到中英两个国家时,用“中”而非“China”表示中国更方便,用“UK”而非“英”表示英国更快捷明了。
4、符号使用
符号是口译笔记中极为高效的提示方式。
符号一般有文字符号和非文字符号。
两种符号在使用中具有一定的比例,文字符号一般记录关键信息(包括专有名称、称谓等等),非文字符号通常表示抽象的关系(逻辑关系、发展趋势等等)。
常用的笔记符号有;数学符号,例如“﹤”或“﹥”表示大于/more than 或小于/less than;惯用符号,例如“:”表示说、评论,“?”表示问题、议题;图形符号,例如“^”表示领导,“◎”表示环境;趋向符号,例如“→”表示去、达到,“↑”表示增加、升值;英文字母,例如“y”表示年,“v”表示胜利;英文缩写,例如“edu”表示教育,“buz”表示商业;中文偏旁,例如“ネ”表示衣服。
此外,还可以通过符号组合表示多重意思,例如“5y)”表示五年以前、五年来,等等。
译员在实际演练中可以不断发明、积累便于操作的个性化笔记符号。
值得注意的是,符号是笔记发挥“脱离语言形式”作用的关键。
笔记符号使口译的流程变为“文字语言-符号意思-文字语言”,这种方式大大减少译员记忆的负担,提高了翻译效率。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交替传译中,译员的角色是一个信息传递者。
合格的译员要做的是从受众的角度出发,使原语跨越不同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将加工后的信息自然舒畅导出。
笔记是口译环节帮助译员进行信息转换的关键点。
它摆脱了文字语言的束缚,将关键的意思和精神提取出来,通过直观的形象刺激译员记忆,从而使译员对符号意思进行加工,产生“语言脱胎换骨”而“意思忠实原文”的译作。
记笔记看似简单,却需要不断的实践、琢磨,以“脱离语言形式”为指导练习笔记,可以使交替口译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仲伟合1口译训练:模式、内容、方法[M].蔡小红.口译研究新探—新方法、新观念、新趋势.香港:开益出版社.2002.1651.
[2] 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3] 林超伦.实战口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4] 刘和平.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M].北京中国对外出版翻译公司,2001.
[5] 朱佩芳.实用英汉口译技巧[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6] 王斌.口译:理论·技巧·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281.
[7] 安新奎.论口译记忆[J].中国科技翻译,2004(4)71.
[8] 韩振宇.笔记在口译中的作用[J].中国科技翻译,2002.05.
[9] 蒋玉娜、吴志娟.笔记:交替传译的关键[J].科教文汇, 2008.06.
【作者简介】
董坤(1990-)女,天津大学文法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