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处理(模糊数学)
模糊数学的原理及其应用

模糊数学的原理及其应用1. 模糊数学的概述•模糊数学是一种数学理论和方法,用于描述和处理模糊和不确定性的问题。
•模糊数学可以更好地解决现实世界中存在的模糊性问题。
2. 模糊数学的基本概念•模糊集合:具有模糊性的集合,其元素的隶属度可以是一个区间或曲线。
•模糊关系:描述元素之间模糊的关联,可以用矩阵、图形或规则表示。
•模糊逻辑:基于模糊集合和模糊关系的逻辑运算,用于推理和决策。
3. 模糊数学的原理•模糊集合理论:模糊集合的定义、运算和性质。
•模糊关系理论:模糊关系的表示、合成和推理。
•模糊逻辑理论:模糊逻辑运算的定义、规则和推理机制。
4. 模糊数学的应用领域•控制理论:在模糊环境下设计控制系统,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和自适应能力。
•人工智能:利用模糊推理和模糊决策技术,实现模糊推理机和模糊专家系统。
•决策分析:在不确定和模糊环境下进行决策,提供可靠的决策支持。
•模式识别:用模糊集合和模糊关系描述和识别模糊模式。
•数据挖掘: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在大数据中发现模糊规律和模糊模式。
•经济学:模糊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如模糊经济学和模糊决策理论。
•工程优化:在多目标优化和约束优化中应用模糊数学方法。
•生物学:模糊生物学在生物信息学和细胞生物学中的应用。
5. 模糊数学的优势和局限5.1 优势•能够处理和描述模糊和不确定的问题,适用于现实世界的复杂问题。
•可以通过合适的模型和规则进行推理和决策,提供可靠的解决方案。
•可以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复杂的问题,不需要严格的数学证明。
5.2 局限•模糊数学方法在某些问题上可能无法提供明确的结果。
•模糊数学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型和参数,需要一定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模糊数学方法的计算复杂性较高,在大规模问题上可能不适用。
6. 总结•模糊数学是一种处理模糊和不确定问题的数学理论和方法。
•模糊数学包括模糊集合理论、模糊关系理论和模糊逻辑理论。
•模糊数学在控制理论、人工智能、决策分析等领域应用广泛。
什么是模糊数学

分类、识别、评判、预测、控制、排序、选择;
人工智能、控制、决策、专家系统、医学、土木、 农业、气象、信息、经济、文学、音乐
• 模糊产品 洗衣机、摄象机、照相机、电饭锅、空调、电梯
• 研究项目 European Network of Excellence 120个子项目与模糊有关 LIFE (Laboratory for International Fuzzy Engineering Research)
Int. J. Uncertainty, Fuzziness, knowledge-based Systems
IEEE 系列杂志 主要杂志25种,涉及模糊内容20,000余种
• 国际会议 IFSA (Int. Fuzzy Systems Association) EUFIT、NAFIP、Fuzzy-IEEE、IPMU
绪论
一、什么是模糊数学 二、模糊数学的产生与基本思想 三、模糊数学的发展 四、为什么研究模糊数学
一、什么是模糊数学
•模糊概念 秃子悖论: 天下所有的人都是秃子
设头发根数n n=1 显然 若n=k 为秃子 n=k+1 亦为秃子
模糊概念:从属于该概念到不属于该概念之间 无明显分界线
年轻、重、热、美、厚、薄、快、慢、大、小、 高、低、长、短、贵、贱、强、弱、软、硬、 阴天、多云、暴雨、清晨、礼品。
•基本思想 用属于程度代替属于或不属于。 某个人属于秃子的程度为0.8, 另一个人属于 秃子的程度为0.3等.
三、模糊数学的发展
75年之前,发展缓慢;80以后发展迅速; 90-92 Fuzzy Boom
模糊数学原理及其应用

模糊数学原理及其应用目录模糊数学原理及其应用目录摘要1.模糊集的定义2.回归方程3.隶属函数的确定方法3.1 隶属函数3.2 隶属度3.3 最大隶属原则4.模糊关系与模糊矩阵5.应用案例——模糊关系方程在土壤侵蚀预报中的应用5.1 研究的目的5.2 国外研究情况5.2.15.2.25.3 国内研究情况5.3.15.3.25.4 研究的意义6,小结与展望参考文献摘要:文章给出了模糊集的定义,对回归方程式做了一定的介绍并且介绍了隶属函数,隶属度,隶属度原则,以及模糊关系与模糊矩阵的联系与区别。
本文给出了一个案例,是一个关于模糊关系方程在土壤侵蚀预报中的应用,本文提出针对影响侵蚀的各个因素进行比较,找出影响最大的一项因子进行分析应用。
关键字模糊数学回归方程隶属函数模糊关系与模糊矩阵1. 模糊集1) .模糊集的定义模糊集的基本思想是把经典集合中的绝对隶属函数关系灵活化,用特征函数的语言来讲就是:元素对“集合”的隶属度不再是局限于0或1,而是可以取从0到1的任一数值。
定义一如果X是对象x的集合,贝U X的模糊集合A:A={ ( X, A (x)) I X x}-A (x)称为模糊集合A的隶属函数(简写为MF X称为论域或域。
定义二设给定论域U,U在闭区间[0,1]的任一映射J A: U > [0,1]A (x) ,x U可确定U的一个模糊子集A。
模糊子集也简称为模糊集。
J A ( x)称为模糊集合A是隶属函数(简写为MF。
2).模糊集的特征一元素是否属于某集合,不能简单的用“是”或“否”来回答,这里有一个渐变的过程。
[1]3).模糊集的论域1>离散形式(有序或无序):举例:X={上海,北京,天津,西安}为城市的集合,模糊集合C=“对城市的爱好”可以表示为:C={(上海,0.8)(北京,0.9)(天津,0.7)(西安,0.6)}又: X={0,1,2,3,4,5,6}为一个家庭可拥有自行车数目的集合,模糊集合C= “合适的可拥有的自行车数目的集合”C={(0,0.1),(1,0.3),(2,0.7),(3,1.0),(4,0.7),(5,0.3),(6,0.1)}2>连续形式令x=R为人类年龄的集合,模糊集合A= “年龄在50岁左右”则表示为:A={x,」A(X),x X }式中」A(x)2. 回归方程1>回归方程回归方程是对变量之间统计关系进行定量描述的一种数学表达式。
基于模糊数学的数据分析方法

基于模糊数学的数据分析方法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数据的规模和复杂度不断增加,为数据分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分析方法已经难以满足现代数据分析的需求,而基于模糊数学的数据分析方法因其能够处理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被广泛应用于实践中。
本文将介绍基于模糊数学的数据分析方法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二、模糊数学及其基本理论模糊数学是一种处理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数学工具。
常用的模糊数学理论有模糊集合、模糊关系、模糊逻辑、模糊数学规划等。
其中,模糊集合是指一个集合中的元素也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情况。
模糊关系是一个原本确定的关系变得不太确定,需要用到模糊集合的概念进行描述。
模糊逻辑是针对有限和无限的推理、决策等问题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进行推理问题的数学分析和处理。
而模糊数学规划,是将模糊集合中的参数作为规划问题的输入,进行优化计算。
三、基于模糊数学的数据分析方法1. 模糊聚类模糊聚类分析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聚类算法。
与传统聚类算法不同,模糊聚类算法允许每个元素属于多个不同的簇,并通过不同的隶属度来表示其属于不同簇的程度。
该方法可用于处理数据分类、医学诊断、图像分割等领域。
2. 模糊决策树模糊决策树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分类算法。
在建立决策树时,该算法将特征值离散化,并将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模糊表达,以便更好地处理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决策问题。
3. 模糊神经网络模糊神经网络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神经网络,其主要特点是在输入端和输出端存在模糊化的过程。
因此,该方法比传统的神经网络更能够有效地处理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可以用于数据分类、预测、决策等领域。
四、基于模糊数学的数据分析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优势:1. 可以有效地处理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解决了传统方法无法处理的问题。
2. 更加灵活和可扩展,可以按照实际情况调整参数和方法,适应不同领域的需求。
3. 更加符合人类的思维方式,易于理解和解释分析结果。
模糊数学例题大全

模糊数学例题大全标题:模糊数学例题大全模糊数学,又称为模糊性数学或者弗晰数学,是一个以模糊集合论为基础的数学分支。
它不仅改变了过去精确数学的观念,而且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从物理学、生物学到社会科学,甚至。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些具体的例题来展示模糊数学的应用。
例1:模糊逻辑门在经典的逻辑门中,我们使用AND、OR和NOT等操作符来处理布尔值(0或1)。
然而,在现实世界中,很多情况并不是绝对的0或1。
例如,我们可以将“温度高”定义为大于25度,但24度是否算高呢?模糊逻辑门提供了更广泛的定义方式,允许我们使用模糊集合来描述这些边界情况。
例2:模糊聚类分析在统计学中,聚类分析是一种将数据集分类成几个组的方法,其中同一组内的数据点相似度高。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我们无法用精确的数值来描述数据点的相似度。
这时,模糊聚类分析就派上用场了。
它允许我们使用模糊矩阵来表示数据点之间的相似度,从而更准确地分类数据。
例3:模糊决策树在机器学习中,决策树是一种用于分类和回归的算法。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我们无法用精确的规则来描述决策过程。
这时,模糊决策树就派上用场了。
它允许我们在决策节点使用模糊规则来代替传统的布尔值规则,从而更好地模拟人类的决策过程。
例4:模糊控制系统在控制系统中,我们通常需要设计一个控制器来控制系统的行为。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并不是绝对的0或1。
这时,模糊控制系统就派上用场了。
它允许我们使用模糊集合来描述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从而更准确地控制系统的行为。
例5:模糊图像处理在图像处理中,我们通常需要分类、识别或分割图像中的对象。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图像中的对象边界并不清晰。
这时,模糊图像处理就派上用场了。
它允许我们使用模糊集合来描述图像中的对象边界,从而更准确地分类、识别或分割图像中的对象。
以上只是模糊数学众多应用的一小部分。
这个领域仍在不断发展,为解决各种复杂的现实问题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
通过学习模糊数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处理那些边界模糊、难以用传统数学方法描述的问题。
模糊控制的数学基础-1(2-16至2-30)模糊运算、分解定理

从中可见,随着实验次数n 的增加,27岁对“青年人”的频率基本稳定在0.78附近,近似可取()78.027~=A μ。
②例证法此法是扎德教授于1972年提出的。
基本思想—从模糊子集~A的有()x A ~μ的值,估计出论域U 上~A 的隶属函数。
例如:取论域U 是实数域R 中的一部分[0,100], ~A 是U 上―较大的数‖,虽然~A 是U 上的模糊子集。
为确定()x A ~μ的分布,选定几个语言真值(即一句话为真的程度)中的一个,来回答[0,100]中的某数是否算―较大‖。
如果语言真值分为―真的‖、―大致真的‖、―半真半假‖、―大致假的‖、“假的”。
把这些语言真值分别用[0,1]之间的数字表示,即分别为1,0.75,0.5,0.25和0。
对[0,100]用的αϕ个不同的数都作为样本进行询问,就可得~A 的模糊分布()x A ~μ的离散表示法。
③专家评分法(德尔菲法)该法40年代以来就已广泛应用于经济与管理科学的各个领域,典型的例子是在体操比赛中对运动员的评分,“技术好”是运动员集上的一个模糊 ,所有评委打分的平均值(有时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就是运动员“技术好”的隶属度。
这种方法也可以用来求模糊分布,在应用时,为了区别专家的学术水平和经验的多少,还可以采用加权平均法。
§2—2 模糊子集的特性及运算法则前面已讨论过普通集合的基本运算,下面对模糊子集的运算另作定义。
一、 模糊子集的运算法则 ① Fuzzy 子集的包含与相等设~A 、~B 为论域U 上的两个模糊子集,对于U 中的每一个元素x ,都有()x A ~μ≥()x B ~μ,则称~A 包含~B ,记作~A ⊇~B 。
如果,~A ⊇~B 且~B ⊇~A ,则说~A 与~B 相等,记作~A =~B 。
或者,若对所有x ∈U ,都有()x A ~μ=()x B ~μ,则~A =~B 。
②模糊子集的并、交、补运算设~A 、~B 为论域U 上的两个模糊子集,规定~A ~B 、~A ~B 、~A 的隶属函数分别为~~BAμ、~BAμ、~A μ,并且对于U 的每一个元素x 都有~~BAμ()∆x ()x A ~μ∨()x B ~μ=max[()x A ~μ,()x B ~μ] —~A ,~B 的并~~BAμ()∆x ()x A ~μ∧()x B ~μ=min[()x A ~μ,()x B ~μ]— ~A ,~B 的交~Aμ()∆x 1–()x A ~μ —~A 的补eg,设论域U={}4321,,,x x x x ,~A 、~B 是论域U 上的两个模糊集。
模糊数学和其应用

04
总结与展望
模糊数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模糊数学是处理模糊性现象的一种数学 理论和方法,它突破了经典数学的局限 性,能够更好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复杂 问题。
模糊数学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控制论、信 息论、系统论、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等, 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 用。
模糊数学的出现和发展,不仅丰富 了数学理论体系,也促进了各学科 之间的交叉融合,为解决实际问题 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模糊 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 解决复杂问题的重要工具之一 。
模糊数学的基本概念
模糊集合
与传统集合不同,模糊集合的成员关系不再是确 定的,而是存在一定的隶属度。例如,一个人的 身高属于某个身高的模糊集合,其隶属度可以根 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隶属函数
用于描述模糊集合中元素属于该集合的程度。隶 属函数的确定需要根据实推理规则不再是一 一对应的,而是存在一定的连续性。例如,在医 疗诊断中,病人的症状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可能存 在一定的模糊性,通过模糊逻辑可以进行更准确 的推理。
模糊运算
与传统运算不同,模糊运算的结果不再是确定的 数值,而是存在一定的隶属度。例如,两个模糊 数的加法运算结果也是一个模糊数,其隶属度取 决于两个输入的隶属度。
模糊数学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总结词
模糊数学在图像处理中主要用于图像增强和图像恢复。
详细描述
通过模糊数学的方法,可以对图像进行平滑、锐化、边缘检测等操作,提高图像的视觉效果和识别能 力。例如,在医学影像处理中,可以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CT、MRI等医学影像进行降噪、增强和三 维重建等处理,提高医学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2
模糊数学的应用领域
模糊控制
模糊数学实验报告

数学实验报告
实验序号:模糊数学日期:2013年10 月06 日
实验过程记录(含:基本步骤、主要程序清单及异常情况记录等):
1.求解相似矩阵:
相似矩阵为R2;其中c=256.8561。
n表示的是数据的个数,这里,我们选取的是50个数据,n 可以根据你选取的数据的多少进行调整。
可以根据你的数据的存储位置进行相应的改变,但必须是文本文档形式。
2.求相似矩阵的传递闭包矩阵:
传递闭包矩阵为R。
3.进行聚类分析与聚类图:
对截集的确定
d是的个数,lamd是所有组成的行矩阵。
结果如下页:
聚类的程序如下:
聚类结果如下:
聚类图:
要画出聚类图,先要将50种白酒进行顺序排列,程序如下:
排序的结果在C中,结果如下页:
聚类图的程序如下:
聚类图如下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数学是将数学的应用范围从确定性的领域扩大到了不确 定性的领域,即从必然现象到偶然现象, 定性的领域,即从必然现象到偶然现象,而模糊数学则是把数学 的应用范围从确定领域扩大到了模糊领域,即从精确现象到模糊 的应用范围从确定领域扩大到了模糊领域, 现象。 现象。
模糊是指客观事物差异的中间过渡中的“不分明性” 模糊是指客观事物差异的中间过渡中的“不分明性” 是指客观事物差异的中间过渡中的 亦此亦彼性” 或“亦此亦彼性”。 如高个子与矮个子、年轻人与老年人、热水与凉水、 如高个子与矮个子、年轻人与老年人、热水与凉水、环境 污染严重与不严重等。在决策中,也有这种模糊的现象, 污染严重与不严重等。在决策中,也有这种模糊的现象, 如选举一个好干部,但怎样才算一个好干部? 如选举一个好干部,但怎样才算一个好干部?好干部与不 好干部之间没有绝对分明和固定不变的界限。 好干部之间没有绝对分明和固定不变的界限。这些现象很 难用经典的数学来描述。 难用经典的数学来描述。
第一章 模糊数学基本概念
一、经典集合与特征函数 集合:具有某种特定属性的对象集体。 集合:具有某种特定属性的对象集体。 通常用大写字母A 等表示。 通常用大写字母 、B、C等表示。 等表示 论域:对局限于一定范围内进行讨论的对象的全体。 论域:对局限于一定范围内进行讨论的对象的全体。 通常用大写字母U 等表示。 通常用大写字母 、V、X、Y等表示。 等表示 论域U中的每个对象 称为 论域 中的每个对象u称为 的元素。 中的每个对象 称为U的元素。
称为集合A的特征函数 的特征函数。 函数 χ A 称为集合 的特征函数。
二、模糊集合及其运算 1、模糊子集 、 定义: 是论域, 定义:设U是论域,称映射 是论域
µA : U →[0,1],
~
x a µA( x) ∈[0,1]
确定了一个U上的模糊子集 ~ 确定了一个 上的模糊子集 A 。映射 µ A 称为 A 隶属函 上的 ~ ~
~
µ 的隶属程度,简称隶属度 隶属度。 数, A ( x ) 称为 x 对 A 的隶属程度,简称隶属度。 ~
~
唯一确定, 模糊子集 A 由隶属函数 µ A 唯一确定,故认为二者 是等同的。为简单见,通常用A来表示 A 和µ A 。 是等同的。为简单见,通常用 来表示 ~
~
~
~
设论域U 例 设论域 = {x1 (140), x2 (150), x3 (160), x4 (170), x5 (180), x6 (190)}(单位:cm)表示人的身高,那么 上的一 单位: 表示人的身高, 单位 表示人的身高 那么U上的一 个模糊集“高个子” 的隶属函数 的隶属函数A(x)可定义为 个模糊集“高个子”(A)的隶属函数 可定义为
A = (0.15,0.2,0.42,0.6,0.8,0.9)(向量表示)
模糊集的运算
相等: 相等:A = B ⇔ A(x) = B(x); ; 包含: ⊆ 包含:A⊆B ⇔ A(x)≤B(x); ; 并:A∪B的隶属函数为 ∪ 的隶属函数为 (A∪B)(x)=A(x)∨B(x);取大运算 ∪ ∨ ; 交:A∩B的隶属函数为 的隶属函数为 (A∩B)(x)=A(x)∧B(x);取小运算 ∧ ; 余:Ac的隶属函数为 Ac (x) = 1- A(x). -
2. 指派方法
一种主观方法根据实践经验来确定, 一种主观方法根据实践经验来确定,一般给出隶属函 数的解析表达式。 数的解析表达式。
3. 借用已有的“客观”尺度 借用已有的“客观” 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来确定,在经济管理, 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来确定,在经济管理,社会管理 中常用。 表示产品, 模糊集“ 中常用。如U表示产品,定义 模糊集“质量稳定”, 表示产品 定义A模糊集 质量稳定” 可用产品的“正品率”作为A的隶属度 的隶属度。 可用产品的“正品率”作为 的隶属度。 • 常用的隶属函数有 函数(偏小型)、 函数(中 常用的隶属函数有Z函数(偏小型)、∏函数 函数 )、 函数( 间型)、 函数(偏大型) )、S函数 间型)、 函数(偏大型). • 偏小型一般适合于描述像“小,少,浅,淡,青 偏小型一般适合于描述像“ 等偏小程度的模糊现象。 年”等偏小程度的模糊现象。 • 偏大型一般适合于描述像“大,多,深,浓,老 偏大型一般适合于描述像“ 等偏大程度的模糊现象。 年”等偏大程度的模糊现象。 • 中间型一般适合于描述像“中,适中,不太多, 中间型一般适合于描述像“ 适中,不太多, 不太浓,暖和,中年” 不太浓,暖和,中年”等处于中间状态的模糊现 象。
我们把12个气象观测站的观测值看成12个向量组, 12个气象观测站的观测值看成12个向量组 解法一 我们把12个气象观测站的观测值看成12个向量组,由于 本题只给出了10年的观测数据,根据线性代数的理论可知, 10年的观测数据 本题只给出了10年的观测数据,根据线性代数的理论可知,若 向量组所含向量的个数大于向量的维数, 向量组所含向量的个数大于向量的维数,则该向量组必然线性 相关。 相关。于是只要求出该向量组的秩就可确定该向量组的最大无 关组所含向量的个数,也就是需保留的气象观测站的个数。 关组所含向量的个数,也就是需保留的气象观测站的个数。由 于向量组中的其余向量都可由极大线性无关组线性表示,因此, 于向量组中的其余向量都可由极大线性无关组线性表示,因此, 可以使所得到的降水信息量足够大。 可以使所得到的降水信息量足够大。 用i=1,2,L,10分别表示1981年,1982年,…,1990年。aij i=1,2,L,10分别表示1981年 1982年 分别表示1981 ,1990年 i=1,2,L,10,j=1,2,L,12)表示第j个观测站第i年的观测值, (i=1,2,L,10,j=1,2,L,12)表示第j个观测站第i年的观测值, )10×12。 记A=(aij)10×12。 利用MATLAB可计算出矩阵A的秩r(A)=10,且任意10个列向 利用MATLAB可计算出矩阵A的秩r(A)=10,且任意10个列向 MATLAB可计算出矩阵 r(A)=10 10 量组成的向量组都是极大线性无关组, 量组成的向量组都是极大线性无关组,
在论域U中任意给定一个元素 及任意给定一个 在论域 中任意给定一个元素u及任意给定一个 中任意给定一个元素 经典集合A, 用函数表示为: 经典集合 ,则必有 u ∈ A 或者u ∉ A ,用函数表示为:
χA : U →{0,1} u a χA(u),
其中
1, u∈ A χA(u) = 0, u∉ A
实际中,我们处理现实的数学模型可以分成三大类: 实际中,我们处理现实的数学模型可以分成三大类: 第一类是确定性数学模型,即模型的背景具有确定性,对象之间 第一类是确定性数学模型,即模型的背景具有确定性, 具有必然的关系。 具有必然的关系。 第二类是随机性的数学模型,即模型的背景具有随机性和偶然性。 第二类是随机性的数学模型,即模型的背景具有随机性和偶然性。 第三类是模糊性模型,即模型的背景及关系具有模糊性。 第三类是模糊性模型,即模型的背景及关系具有模糊性。
x −140 A(x) = 190 −140
也可用Zadeh表示法: 表示法: 也可用 表示法
x −100 A(x) = 200 −100
0 0.2 0.4 0.6 0.8 1 A= + + + + + x1 x2 x3 x4 x5 x6 0.15 0.2 0.42 0.6 0.8 0.9 A= + + + + + x1 6 0.9 1 1 1 A = + + + + + + + 1 2 3 4 5 6 7 8
c
三、 隶属函数的确定
模糊数学的基本思想是隶属度思想, 模糊数学的基本思想是隶属度思想,应用模糊数学 建立数学模型的关键是建立符合实际的隶属函数。 建立数学模型的关键是建立符合实际的隶属函数。如何 确定一个模糊集的隶属函数至今还是尚未解决的问题这 里仅介绍几种常用的确定隶属函数的方法 1. 模糊统计方法 与概率统计类似,但有区别:概率统计随机事件 是 与概率统计类似,但有区别:概率统计随机事件A是 固定不变的,样本空间中样本点数是变动的, 固定不变的,样本空间中样本点数是变动的,而模糊统 计试验中, 是固定不变的 而模糊集A*是可变的 是固定不变的, 是可变的。 计试验中,x是固定不变的,而模糊集 是可变的。
例如,我们选取前10个气象观测站的观测值作为极大线性无关组, 例如,我们选取前10个气象观测站的观测值作为极大线性无关组, 10个气象观测站的观测值作为极大线性无关组 则第11 12这两个气象观测站的降水量数据完全可以由前10个气 11, 这两个气象观测站的降水量数据完全可以由前10 则第11,12这两个气象观测站的降水量数据完全可以由前10个气 象观测站的数据表示。 xi(i=1,2,L,12)表示第i 象观测站的数据表示。设xi(i=1,2,L,12)表示第i个气象观测 站或第i个观测站的观测值。 站或第i个观测站的观测值。则有 x11=0.0124x1−0.756x2+0.1639x3+0.3191x4− x11=0.0124x1−0.756x2+0.1639x3+0.3191x4−1.3075x5 −1.0442x6−0.1649x7−0.8396x8+1.679x9+2.9379x10 1.0442x6−0.1649x7− x12=1.4549x1+10.6301x2+9.8035x3+6.3458x4+18.9423x5 +19.8061x6−27.0196x7+5.868x8−15.5581x9− +19.8061x6−27.0196x7+5.868x8−15.5581x9−26.9397x10 到目前为止,问题似乎已经完全解决了,可其实不然, 到目前为止,问题似乎已经完全解决了,可其实不然,因为如 果上述观测站的数据不是10 10年 而是超过12 12年 果上述观测站的数据不是10年,而是超过12年,则此时向量的 维数大于向量组所含的向量个数,这样的向量组未必线性相关。 维数大于向量组所含的向量个数,这样的向量组未必线性相关。 故上述的解法不具有一般性,下面我们考虑一般的解法,首先, 故上述的解法不具有一般性,下面我们考虑一般的解法,首先, 我们利用已有的12个气象观测站的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分析 12个气象观测站的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分析, 我们利用已有的12个气象观测站的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分析,最 后确定从哪几类中去掉几个观测站。 后确定从哪几类中去掉几个观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