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涛诗词中专有名词英译研究
薛涛诗词英译述评
薛涛诗词英译述评摘要:一、引言二、薛涛诗词的概述三、薛涛诗词英译的现状四、薛涛诗词英译的述评五、结论正文:【引言】薛涛,唐代著名女诗人,她的诗词作品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近年来,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加深,对薛涛诗词的英译研究也逐渐受到学界关注。
本文将对薛涛诗词英译的现状及述评进行探讨。
【薛涛诗词的概述】薛涛,字洪度,唐朝晚期著名女诗人,其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她的诗歌风格独特,以清新脱俗、婉约柔美著称,成为唐代女性诗歌创作的代表。
薛涛的诗词内容丰富,既有咏史抒怀,也有山水田园,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薛涛诗词英译的现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薛涛诗词的英译研究也逐渐受到关注。
目前,已经有不少薛涛诗词的英译作品问世,其中有些作品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成功传达了薛涛诗词的神韵和美感。
然而,也有一些英译作品存在不足之处,如对原文意境的把握不够准确,或者在语言表达上过于生硬,影响了英译作品的质量。
【薛涛诗词英译的述评】在薛涛诗词英译的过程中,译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原文的意境和情感。
诗词英译不仅要传达原文的意义,还要尽量保持原文的意境和情感。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深入理解原文的内涵,力求在英译作品中表达出原文的神韵。
2.尊重原文的语言特点。
诗词的语言具有独特的韵律和美感,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尽量保留原文的语言特点,使英译作品具有诗歌的韵律美。
3.注意文化背景的差异。
中英文文化背景存在很大差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克服文化障碍,使英译作品易于被西方读者理解和接受。
【结论】总之,薛涛诗词英译研究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有助于推动中西文化交流。
张正则先生英译薛涛诗赏析
张正则先生英译薛涛诗赏析作者:卢丙华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5年第05期内容摘要:张正则先生与夫人偕同夫人季国平先生一起的采用直译与意译相结合方式将中唐女诗人薛涛的部分诗英译,较好地保留原诗的形式、内容、特色和韵味,能够较为有效地避免许多误解误译。
本文就从涛诗中的传统文化词汇的英译,文化典故的英译,和涛诗英译韵律的呈现等三个方面对正则先生与夫人国平先生涛诗英译进行赏析。
关键词:张正则薛涛诗英译张正则先生感动于父亲——著名学者张蓬舟先生倾其心血,毕生致力于中唐女诗人薛涛的研究,偕同夫人季国平先生一起继承先父遗愿,继续研究薛涛,并将涛诗相继译成英文,为薛涛研究和涛诗英译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早在1948年,正则先生遵从父命,将美国女学者魏莎女士于1945年专著出版的“A Well of Fragrant Waters”全文翻译译成中文《芳水井》。
该书是最早将薛涛诗译成英文介绍给外国读者的作品。
正则先生及夫人对于美国女作家肯尼迪的译本,美国女诗人拉森的译本三位美国女诗人对薛涛诗的英译怀抱宽容,虽然认为“她们的译作和分析,似在掌握古籍和理解原作方面,稍有不足”(张正则,1995:124)但却肯定她们在西方的译介所起的积极作用。
正则先生与夫人国平与其先父对于薛涛投入的不只是数十年的岁月与时光,更是倾注了感情与心血。
关于薛涛身份的英译,正则先生不赞同美国作家称薛涛为“courtesan”意为高级妓女,不惜笔墨为其正名,称薛涛为“poem-singer(张正则,1995:24)”意为中国唐朝时出入幕府军中,以自己的才华与高官幕僚们吟诗唱和的乐伎。
下面笔者就从涛诗中的传统文化词汇的英译,文化典故的英译,和涛诗英译韵律的呈现等三个方面对正则先生与夫人国平先生涛诗英译进行赏析。
一.涛诗文化名词的英译薛涛诗词中蕴含着浓郁的中国特有的民俗文化,词汇的文化内涵意义具有不确定性,随文化、历史时期以及个人经历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英文版唐诗宋词,美到爆!
英⽂版唐诗宋词,美到爆!吉⽶⽼师说唐诗宋词简洁华丽,是中国语⾔⽂化的瑰宝,廖廖数字所传达出来的深远意境,翻译的难度可想⽽知,今天我们⼀起来欣赏下许渊冲等著名翻译家的译本,感受语⾔转换之美。
英语·诗词英译来源:⽂学报(ID:iwenxuebao)及⽹络,英语⼝语综合整理《相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Gather them till full is your hand; They would revive fond memories.《游⼦吟》临⾏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Sewn stitch by stitch before he leaves For fear his return be delayed.《春夜喜⾬》随风潜⼊夜,润物细⽆声。
With wind it steals in night; Mute, it moistens each thing.《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I look for what I miss, I know not what it is,I feel so sad, so drear, so lonely, without cheer.《登⾼》⽆边落⽊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The boundless forest sheds its leaves shower by shower;The endless river rolls its waves hour after hour.《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岂在朝朝暮暮!If love between both sides can last for aye,Why need they stay together night and day?《牡丹亭》情不知所起,⼀往⽽深。
Love once begun, will never end.《浪淘沙令·帘外⾬潺潺》流⽔落花春去也,天上⼈间。
语境分析下的薛涛诗英译研究
二、 关 于语 境
( ~) 语 境 的定 义 和 类 型
美 国社会语言学家 D . H. Hy me s 将 语境定义为八 个组成部分 , 即信息 的形式 和 内容 、 背景 和场景 、 参与
裴文指 出, 语 义和语 境关 系十分 密切 , 两者不仅相
格、 职业 、 处境 、 心情 等主观 因素所构 成 的使用 语言 的 环境 ] 。对语 境 进行 详 细具 体 论 述 的是 我 国学 者 裴
文 。他提 出语言是人 类社 会特有 的一 种语 言系统 , 它
录语境并表现语 境 , 语境 因素 渗透语 义及其 整个表 达 过程 。语境 的种种 条件 和限制必 定反 映在语 义 当 中,
从 这个意义 上说 , 语境 是 内容 , 语义 是形式 , 形式是 表 现内容 的 。 还有 , 语 义 与 语 境共 同合作 。 语 境必 须 具
的传递与接受 总是在 现实环境 中发生 的 , 并 受到现 实
环境 的影 响和 支配 , 这 种现实 环境是人 们进行 社会 交
际的基础 。社会 中凡是使用语言的人每次都是在 特定
一
、
引 言
的环境 ( 特定 的场 合 ) 、 就特 定 的范围 、 为特 定 的 目的、
语 言的现实语 义大 都是在语 境 的基础 上实 现 的, 人们 的交 际活动和语 言行 为是离不 开语境 的 , 语境 是 语 义赖以生存 的要 素。可 以说 , 没有语境 就没有文本 ,
没有语境也就 没有 翻译 。翻译种语 言甚 至多种语 言之
收 稿 日期 : 2 0 1 5 — 0 2 — 2 3
作者简介 : 于洪波( 1 9 7 9 一) , 女, 四川攀枝 花人 , 讲师 , 研 究方向 : 翻译理论与 实践 。
红笺小字走天涯——薛涛诗英译的文化意义
样 的 豪 无 雌 气 的 诗 句 , 偏 出 自 “ 个 公 卿 偏 个
欲 梦 刀 ” 元 稹 ) 扫 眉 女 子 之 口 。 唐 朝 的 扫 眉 才 子 ( 的 不 计 其 数 , 于 当 时 诗 人 王 建 来 说 , 有 “ 琵 琶 花 对 只 在 里 闭 门 居 ” 薛 涛 、 校 书 才 能 “ 领 春 风 ” 难 怪 晚 的 薛 管 。 唐 张 为 《 人 主 客 图 》 , 涛 是 惟 一 一 位 得 以 升 堂 诗 中 薛
[ 关键 词] 薛涛 ; 译诗 ; 女性主义 ; 诗笺 [ 中图分类号] H3 5 9 [ 1. 文献 标识码] A [ 文章 编号] 1 0 —3 8 (0 4 0 —0 7 —0 0 2 8 7 2 0 )4 1 6 4
T e Cu t r lI l a i n o a sa i g h lu a mp i to fTr n l tn c
中 国诗至 今 尚可读 ” 赵毅 衡 ,9 0 , 见 中 国古 诗 , ( 19 ) 可
或 者说 写 在精 美 典 雅 的笺 纸 上 的 中国 古 诗 对 于西 方
读 者 的魅 力 。
如果 说 2 0世 纪 初 的 洛 威 尔 以 薛 涛 松 花 笺 的 精
美 小 巧典 雅 来 概 括 她 所 理解 和 热 爱 的 中 国古 诗 , 那 么 , 她之 后 的 2 在 0世 纪 中 晚 期 三 位 美 国 女 诗 人 更 感
英 译 赏 析 》 其 中 入 编 的 唐 朝 诗 人 有 三 十 位 , 涛 不 , 薛
在其 列 ; 炳 星 先 生 2 0 张 0 1年 版 的 《 译 中 国 古 典 诗 英 词 名篇 百 首 》 只 有 杜 秋 娘 和 李 清 照 两 位 女 诗 人 。 中 薛 涛 在 国 内 译 界 受 冷 落 的 原 因 之 一 , 然 是 因 为 中 自 国 本 土 薛 涛 研 究 远 未 受 到 重 视 , 于 其 身 份 地 位 的 由 原 因 。 中 国 这 样 一 个 有 着 儒 教 传 统 的 国 度 , 使 薛 在 即 涛 “ 情 轶 荡 , 中 少 有 人 比 ” 清 ・陆 昶 《 代 名 嫒 才 女 ( 历
论中国古诗的女性隐喻与翻译策略_以_关雎_英译为例
作家杂志Writer Magazine2010No.12思考与言说摘要中国文学史中有一个传统,用美人与爱情故事隐喻诗人的内心活动与政治抱负和理想世界。
这与古代社会(包括中国封建社会)无处不在的等级观念有很大关系。
女人从属于男人,而男人从属于统治集团。
因此,(男性)诗人们常常扮演女性形象以抒胸中块垒,而不直露,避免伤雅失礼。
本文以《关雎》英译为例,试论中国古诗的女性隐喻与翻译策略。
认为,我们在将此类诗歌翻译成外语时,首先应当认识到它们的典型特征,即女性主义隐喻;其次应当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才能传达原诗及诗人的本意。
关键词:中国古诗女性隐喻翻译策略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有关隐喻和古诗翻译,国内学者曾有过不同的见解主张。
笔者通过研究发现,中国文学史中有一个传统,用美人与爱情故事隐喻诗人的内心活动与政治抱负和理想世界。
中国文学肇始之初,诗人们就已多方采用妇女和爱情来宣泄真实心境和对现实的不满。
在此后的中国文学历史长河中,更加涌现了不少佳话佳作,诸如爱情圆缺、仕途得失、寒秋扼腕、春意凝望,总有一个牵动人心的丰满女性。
为什么会有这种独特的现象?原因在于,古代社会,包括中国封建社会,人们的等级观念无处不在。
在社会生活中,女人从属于男人,而男人则从属于统治集团。
因此,(男性)诗人们常常扮演女性形象以抒胸中块垒,而不直露,避免伤雅失礼。
本文认为,我们在将此类诗歌翻译成外语时,首先应当认识到它们的典型特征,即女性隐喻;其次应当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即从诗歌隐喻共项出发,在概念隐喻、语篇隐喻和人际隐喻3个层面上确保传达原诗信息。
本文将以《关雎》为例,以James L egge的译文和许渊冲先生的译文作为评价对象,以此说明认识词类中国古诗特色的重要性,以及采取相应翻译策略的必要性。
二诗歌隐喻共项与诗歌翻译Halliday在分析语言功能时指出,语言具有概念、语篇和人际三大元功能。
诗歌语言是语言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一方面体现了语言大系统表达各种功能的特点,同时,又按照自身发展的轨迹,传递着各种信息,发挥着各种功能。
浅论汉诗英译中专有名词(地名)泛化
浅论汉诗英译中专有名词(地名)泛化诗歌中的地名往往与典故相关,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联想意义。
本文试图比较几位翻译家对唐诗《送元二使安西》中地名专有名词的处理。
由于专有名词词义泛化的缘故,译文可按照其功能和目的,采用音译加注释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意译作适当变通。
标签:专有名词泛化引言从社会语言学历时的观点看来,词汇是不断衍生的,新的词汇不断涌现,旧的词汇不断消亡,或者旧的词汇产生新的意义,或者在意义或情态上向对立面逆转。
词汇意义变迁的原因繁多。
林承璋归纳了四种起因:1.历史原因:随着时间的推移,物体、概念、观念等都会发生变化,如“car”原本拉丁语借词“carrus”,其本意单指带靠背的四轮马车,而现指由马达驱动,尤指载人或行驶在铁轨上的车辆。
2.社会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事物不断出现需要新的词汇予以命名。
3.心理原因:说话人的心理状态的变化可能导致语义的变化。
如说话人对乡下人抱有成见,那么“boor”这个词的意思就有可能从本意“农民”转变为“乡巴佬”之意。
4.语言的原因:英语有省略的倾向,词组由“形容词+名词”或“名词+名词”构成的往往由一个单词替代,如单词“fall”原本意味着自由地下落或下降”,而它又可指秋天,代替“fall of leaves”。
同样,语义变化有四种形式,分别是:词义的延伸或泛化(extension of meaning or generation)、词义的缩减(narrowing of meaning or specilization)、词义地位提升(elevation of meaning or amelioration)和词义情态意义贬低(degradation of meaning or deterioration)(1997:115-129)。
词义的变化给翻译中意义的确定带来理解上的误区和译文文字处理上的困惑。
本文试图讨论诗歌中专有名词(地名)泛化现象的翻译问题。
古诗英译歧义处理策略小析——以《金缕衣》英译为例
158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古诗作为中国文学宝藏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英译研究有助于向世界传播中华文明,宣扬经典文化。
因此,如何将中国古诗准确、恰当地进行翻译一直以来都是翻译界所关注的问题。
翁显良认为,古诗英译要保持其本色,即意象及加强艺术效果的节奏[1]。
许渊冲提出译诗的“三美”标准,即意美、音美、形美[2]。
胡壮麟从系统功能语法角度出发,指出翻译要寻求原文与译文的语篇具有相同的意义和功能[3]。
纵观古诗英译的研究,目前关于歧义处理的文章不多,且多数从歧义消除的角度入手。
本文以《金缕衣》英译为例,从新的视角来探讨古诗英译中歧义处理的问题。
一、关于歧义现象的研究任何一种自然语言都存在大量的歧义现象。
关于歧义的理解,不少语言学家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乔姆斯基通过深层结构来解释具有歧义的表层结构形式;韩礼德提出使用功能语法解释形式语法所难以阐明的歧义现象;格雷斯则通过语用学分析使歧义研究摆脱了单纯的语法和语义束缚[4]。
现代语义学家将歧义现象分为三类,即语音歧义、词汇歧义和语法歧义[5]。
另一方面,如果从说话者的角度观察歧义结构,也可以将其分为有意歧义和无意歧义[6]。
二、古诗英译中歧义的处理古诗的特点是短小精悍,从精炼中彰显大道理,抒发真性情。
对于同一首诗,不同的读者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产生了古诗理解上的歧义。
而要消除歧义,辨明一首诗真正的表达含义,势必困难重重。
诗人当时的想法无从考证,即使是诗人本人也极有可能是有感而发,挥笔而就的。
诗人当时的情感可能是复杂的,要表达的不仅是一种心情。
这样就给了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
读者在欣赏诗歌,体会作者感悟的同时,往往也会无意识地联想到自己的亲身经历,融入个人的主观情感,继而产生各种各样的感悟。
但不管何种理解,只要读者体会到了诗歌的美,并在读诗中满足了自己的情感需求,读诗的目的就达到了。
对于古诗寓意的理解,每位读者都有发言权。
读者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情感需求来领悟和品读诗句,从而受到思想感情上的熏陶,得到艺术美感上的享受。
从中诗双关语的英译策略看诗歌翻
山东外语教学2003年第1期(总第92期)从中诗双关语的英译策略看诗歌翻译马红军(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300071)收稿时间:2002-09-18作者简介:马红军(1966-),男,汉族,河北保定人,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在读博士生。
研究方向:翻译理论及翻译批评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比较刘禹锡《竹枝词》的几种英译文,探讨诗词双关语的三种翻译策略———注释法、明晰化(二语双关)及模仿式。
诗歌翻译是一门妥协的艺术,双关语的翻译尤其如此。
译者所翻译的只能是自己对原诗的诠释,成功与否只是程度有所差异,既没有哪种译文可以做到与原诗完全对等,也不存在最理想的或不可替代的翻译策略。
一首诗应该存在若干种策略不同、各有所长的译文。
关键词:中诗英译;双关语;翻译策略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2643(2003)0120096203 诗歌是语言最凝炼、最精粹、内涵最为丰富的一种文学体裁。
诗人不仅运用词语的表面含义抒发情怀,而且运用艺术手法改变或增加词语的意义,以激发读者的想象,增添作品的艺术魅力。
诗歌语言中,复义(ambiguity )是最常见的表现手段之一,其中的词汇复义,即双关语的运用(包括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大量存在。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刘禹锡《竹枝词》的五种英译文,探讨双关语的几种处理手法。
当然,比较不同的译文并非为了评判孰优孰劣,而是研究译文背后不同的翻译策略(Bak 2er 1998:172;Bassnett and Lefevere 1998:70)。
一尽管复义是诗歌重要的表现手法,但有关的翻译理论并不多见,即使在专讲诗歌翻译的著述中也往往是一带而过,诚如Newmark 所言,双关语的翻译既无关紧要,又举足轻重(1988:217)。
从实践层面看,译者在处理双关语等复义现象时,较为常见的做法便是直译加注,比如Nabokov 认为,诗歌只能直译,因此译文的注解及相关评注越多越好(Baker 1998:171)。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象征修辞及其英译研究——以描写菊花的诗词为分析中心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象征修辞及其英译研究——以描写菊花的诗词为分析中心冯全功内容摘要: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象征修辞有临时生成的,有约定俗成的,后者更为常见,类似于修辞原型。
本文以描写菊花的象征修辞为例,分析其典型的象征意义及其对应的英译,发现古诗中的菊花多象征隐逸人格和卓傲人格。
类似的象征修辞在对外译介过程中,要注意通过准确的措辞再现其中的互文关系与文化记忆,再现其中典型的拟人化象征话语,通过各种话语手段建构一个和原文类似的象征修辞场,发挥其象征效应。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词;象征修辞;菊花;英译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文学翻译中的修辞认知研究”(编号:16CYY00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冯全功,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翻译与修辞研究、《红楼梦》翻译研究。
Title: Symbolic Rhetoric in Classical Chinese Poems and Its English Translation: Exemplified by Poems Depicting ChrysanthemumsAbstract: Symbolic rhetoric in classical Chinese poems is usually produced by cultural conventions, which is similar to the concept of rhetoric prototype. This paper, by analyzing the symbolic meaning and English translation of symbolic rhetoric in classical Chinese poems which depict chrysanthemums, finds that: (1) most of those symbolic chrysanthemum poems symbolize reclusive and care-free personality as well as proud and upright one; (2) as regards their English translation,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reproducing the intertextual clues and cultural memories as well as personalized symbolic expressions embedded in those poems through accurate translation so that a symbolic rhetorical field can be constructed similar to that in the original poems, a field that hopefully guarantees its overall symbolic effect.Key words: classical Chinese poems; symbolic rhetoric; chrysanthemum; English translation Author: Feng Quangong is associate professor at the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58, China). His major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translation rhetoric, Hou Lou Meng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so on. E-mail: fengqg403@一、引言象征是一种典型的修辞认知手段,具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审美特征,使作者意旨的表达变得含蓄蕴藉,具有较大的回味余地。
薛涛诗颜色词浅析
薛涛诗颜色词浅析摘要我国典诗词中颜色词的使用丰富多彩,颜色词在文学作品中不仅表达颜色本意,还具有除颜色本义外话语所包含的意义和语法功能,本文以薛涛诗为主要的语料,从语言词汇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探求薛涛诗中颜色词的使用状况及诗中颜色词在颜色义以外话语所包含的意义和语法功能,为词汇史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关键词薛涛诗歌颜色词文学作品中的颜色词不仅描写了客观事物的物理属性,还因受到人们不同的经验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而表达着不同的感情态度,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着人们对“美”的认知及价值观。
薛涛诗主题丰富、诗境宽广,在女诗人中出类拔萃。
本文从语言词汇的角度对薛涛诗中颜色词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主要以诗中红色调类颜色词为例,探究其在颜色义以外的语意内涵与表意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文本材料主要选自张蓬舟先生的《薛涛诗笺》;本文中的的颜色词指单音节颜色词及以此单音节颜色词为词根所构成的复音节颜色词。
一、颜色词的总体出现频率概述据统计,张蓬舟先生的《薛涛诗笺》中共收录诗歌91篇,其中有51首使用到颜色词,约占诗歌总篇幅的0.56%,涉及红、朱、赤、绛、丹、粉、紫、黄、金、蓝、绿、青、苍、翠、碧、白、素、皎、乌、玄、墨这21个颜色词,共出现79次,约占包括诗歌名称在内诗集总字数2929字的0.027%,可见薛涛诗中颜色词被广泛运用,且色彩丰富。
《薛涛诗笺》中出现的颜色词可划分为6类,按出现个数的多少排列,分别是以下调类颜色词:蓝绿色、红色、黄色、白色、黑色、紫色。
红色调类颜色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红”“绛”“赤”“丹”“粉”都只出现了1次;这一点与“红”的社会文化意义以及《薛涛诗笺》的创作背景有关,后文将对此进行进一步分析和阐释。
二、红色调类颜色词系统薛涛诗中属于红色调类颜色词的共6个,它们是:朱、绛、丹、赤、粉。
(一)颜色词“红”“红”,本义是粉红色。
《汉语大词典》中“红”多达14个义项。
经分析统计,薛涛诗中出现“红”字用例11个,主要表示三个义项。
诗歌意象美的传递——以唐诗英译为例看诗歌翻译
了原诗的意 象(jewel steps , dew , crystal curtain , crystal 者切记要根据意象所体现的意义来进行阐释和变通 。
curtain), 把原诗中的冷漠孤独的意境重现出来 , 从而 从对诗歌《枫桥夜泊》(张继)的两个不同译本的分析 , 把读者带进以含蓄为特征的中国美的艺术中 。此外 , 可以看出注 重意象 背后的 意义 在意象 翻译中 的重
可以“窥意象而运斤”[ 3] 。 在文学作品中“象”体现为 有了进一步的感悟 , 这本身就是生命的净化和升华 ,
典型的“艺术形象” , 它来自于“自然生理性能与社会 是海德格尔理解的“诗意的存在” 。
历史性能的交融会合”[ 4] 。艺术形象体现人的本能与
理性 , 情感与伦理无休止的斗争使作品呈现或净化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性 , 就是那些不具意识的事物 ———一块陡峭的岩石 、 诗读者理解 , 就可以根据原诗的意境对意象进行调整
一棵垂柳 、落日的余辉 、墙上的裂缝 、飘零的落叶 、一 或重写 , 使译诗同样具有审美特点 。我们可以从下面
汪清泉 、甚至一条抽象的线条 , 一片孤立的色彩或是 许渊冲对诗歌《锦瑟》(李商隐)的翻译中得到启示 。
象美的实践方面 , 庞德进行了深入探索 。 在他看来 ,
诗中的意象蕴涵着丰富的文化意象 , “五十弦”指
对诗的翻译决不能聚焦在表达诗歌的语义和观念上 , 宫女为秦始皇弹琴 , 琴声如泣如诉 , 秦始皇不忍听 , 命
而应通过诗作者创造的意象洞察其内心 , 通过作者所 令去掉二十五根弦 , 故这里“五十弦” 指悲伤的心绪 ;
多技巧 , 比如 对原 诗意象 的“模 仿 、阐 释 、修正 和省
姑苏城外寒山寺 , 夜半钟声到客船 。
从目的论角度谈诗词中叠词的英译处理
第37卷第6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11月 Vol.37 No.6 Journal of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Nov. 2015──────────收稿日期:2014-12-08作者简介:赵快乐(1987-),男,河南驻马店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系统功能语言学。
-38-从目的论角度谈诗词中叠词的英译处理赵快乐(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工程系,河南 郑州 450121)摘 要:叠词在汉语中的使用频率非常高,从“目的论”的角度分析译者在翻译诗词中叠词时需要采用的方法和手段,达到译文和原文最接近的目的,使译文读者产生和原文读者一样的感受。
关键词:目的论;诗词;叠词;英译处理 中图分类号:H10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5)06-0038-03DOI :10.3969/j.issn.1009-9115.2015.06.010On the Reiterative in Poe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ZHAO Kuai-le(Department of Automotive Engineering, Zhengzhou Technical College, Zhengzhou 450121, China)Abstract: The reiterative is frequently used in Chines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making the translating text mostly close to the original text and to arouse same feeling with the readers, the methods and means are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Key Words: Skopos theory; poetry; reiterative; translational processing汉语特别是在古诗词中叠词的使用有助于表达中音节均匀、形式整洁,感情深切,景物描写真实。
本土诗歌的海外传播——吉纳维芙·魏莎英译版薛涛诗歌的变异研究
本土诗歌的海外传播——吉纳维芙魏莎英译版薛涛诗歌的变异研究卢婕【摘要】吉纳维芙·魏莎翻译的薛涛诗歌英译本为挖掘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审美偏好、文化差异和语言差异等导致信息失落、添加和变形的因素提供了丰富的语料.文学翻译中的“变异”虽然会导致本土文学在海外传播中遇到阻碍、扭曲和误解,但它却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意义,因为“变异”在对源语文学扭曲和砍戮的同时证明国家的或民族的诗歌和诗学元素可以激发异质文明的诗性想象,在不同的时空维度生发本土文学的“新枝”.【期刊名称】《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7(000)003【总页数】7页(P66-72)【关键词】薛涛诗歌;变异;文学翻译;吉纳维芙·魏莎【作者】卢婕【作者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6102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5.9;I046薛涛是我国唐代著名女诗人,一生作诗500余首,留存于世92首,是我国创作和留存诗歌数量最多的女诗人。
她的诗歌主要经由三个版本的专门译本被介绍到英语世界:1945年译诗85首的吉纳维莱·魏莎(Genevieve Wimsatt)译的《芳水井》(A Well of Fragrant Waters:A Sketch of the Land Writings of Hung Tu)、1968年译诗51首的肯尼迪(Mary Kennedy)译的《我与你心心相印》(I Am A Thought of You),和1987年译诗68首的拉森(Jeanne Larson)译的《锦江诗选——唐代乐妓薛涛诗集》(Brocade River Poems:Selected Works of the Tang Dynasty Courtesan Xue Tao)。
魏莎的薛涛诗歌译本因其时间最早、译诗最多、介绍最详等原因而最具有学术研究价值。
本文以魏莎的薛涛诗歌英译本为例分析中国古典诗歌经由译介在海外传播时发生的变异并探析产生这些变异的根源。
从翻译目的论角度评价薛涛诗词两个英译本
从翻译目的论角度评价薛涛诗词两个英译本于洪波【摘要】翻译目的论倡导者认为翻译应该从源语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译者应根据译文的目的来决定自己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从翻译目的论角度对薛涛诗词两种译本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揭示翻译目的论对两种译本的翻译的策略和方法的影响,以探讨目的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期刊名称】《重庆三峡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29)001【总页数】3页(P107-109)【关键词】翻译目的论;薛涛诗词;翻译策略和方法【作者】于洪波【作者单位】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江油 6217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5.9薛涛,唐代著名女诗人,一生著有大量的诗歌,收录于《锦江集》。
她的才华,得到了社会的广泛承认和赞许。
“夫涛诗,以诗名世,治中国文学史者,每多论述,妇女文学史尤然”[1]5。
她的诗时而表露出婉约儒雅的女性情怀,时而又表露出强烈的男子气概。
这两种情感的结合使其诗词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薛涛诗词中还体现着浓郁的中国文化和中国特有的民俗文化,如“同心结”、“合欢扇”等。
薛涛不但以诗传世,而且以“薛涛笺”和“薛涛字”闻名。
总而言之,薛涛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独特、不可替代的价值和地位。
对薛涛诗词翻译的研究不仅可以加强译文读者对薛涛本人和其诗词的了解,同时也促进中国文化快速广泛的传播。
本文试图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对薛涛诗词的两个英文译本进行初步的比较和分析,以期能更深层次地理解翻译目的论是如何影响翻译的策略和方法,是怎样对薛涛诗词翻译实践起到更有效的指导作用的。
一、关于目的论(一)目的论的形成翻译目的论是德国功能派的主要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
1971年,凯瑟琳娜·赖斯在《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一书中提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的雏形。
赖斯认为译作应该与原作在形式、内容和交际功能上对等,但同时她指出在实践中出于翻译具体要求的需要,译者应优先考虑译文的功能特征而不是对等原则。
薛涛酬赠诗英译探析
薛涛酬赠诗英译探析于洪波【摘要】薛涛,唐代著名女诗人。
在薛涛现存的91首诗词中有44首是酬赠诗。
对薛涛酬赠诗英译的研究对加强译文读者了解薛涛本人和薛涛的诗词创作都有着重要意义。
关联理论翻译观是德国翻译家Gutt将关联理论应用到翻译研究领域中提出的一种翻译理论。
关联理论翻译观认为翻译是一种明示到推理的交际活动,翻译的最终目的是要保证交际的成功。
文章结合关联理论翻译观,对薛涛酬赠诗的英译进行对比研究,以期对薛涛诗词及中国典籍的英译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Xue Tao was a famous poetess in Tang Dynasty. There are fouty-four presenting poems in Xue Tao's existing ninety-one poems. The study on Xue Tao’s presenting poems transl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help the target readers understand Xue Tao herself and Xue Tao's poetry. German translator Gutt applied relevance theory to translation study. He put forward that translation was an ostensive inference -- communicative activity. The ultimate goal of translation is to guarantee the success of communication. Based on the relevance theory, 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presenting poems translation in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Xue Tao's poetry are studied in order to provide a new perspective in the translation of Xue Tao's poetry and Chinese classical works.【期刊名称】《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4页(P144-146,150)【关键词】薛涛;酬赠诗英译;关联理论【作者】于洪波【作者单位】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江油 6217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5.9;I052薛涛,唐代女诗人。
从古诗的英译看中英语言文化的差异--浅评许渊冲先生的《天净沙·秋思》
从古诗的英译看中英语言文化的差异--浅评许渊冲先生的《天
净沙秋思》
樊艳萍
【期刊名称】《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6(023)001
【摘要】本文对许渊冲先生英译的<秋思>从选词、句式和音韵方面进行试探性的分析,探讨中英语言文化的差异,进而提出对语言文化差异的敏感和洞悉,对我们成功地对汉诗进行英译有很重要的实践意义,翻译工作者应自觉地从译入语读者的视角来思考文化内涵的传递.
【总页数】4页(P125-128)
【作者】樊艳萍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武汉,43007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59
【相关文献】
1.中国古诗意象英译的概念隐喻转换r——以许渊冲、卓振英等英译古诗词为例[J], 葛月月;尹明睿
2.再论古诗英译中的文化内涵--从《天净沙·秋思》英译文本的诗体要素看文化内涵的传递 [J], 黄宪芳
3.从《天净沙·秋思》的英译本看中国古诗英译的意境再现 [J], 马振涛
4.略谈唐诗英译的差异与重建──读《乌衣巷》英译与许渊冲先生商榷 [J], 许之所;谢艳明;
5.“三美”的展现——评许渊冲先生的古诗英译作品 [J], 顾正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 洪 波
( 四川 幼儿 师 范高等 专科 学校 ,四川 江油 6 2 1 7 0 9 )
摘
要: 薛涛诗词 中专 有名 词甚多 。 在其现存 的 9 1 首诗词中 , 有6 8 首诗词 中都出现 了专有名词。 薛涛诗词 中专有名词
英译 的研究在整个薛涛诗词英译研究中都起着重要 的作用。 文章结合 “ 功能对等” 理论 , 对薛涛诗词 中专有名词 英译 的具体
一
二 、薛 涛诗词 中的专 有名词英 译 策略分析
薛 涛 诗 词 中专 有 名 词 的英 译 应 该 遵 从 奈 达
“ 功 能对 等 ” 的原则 , 即 让译 文 读 者 能 够获 得 和 原
o f Xu e Ta o S po e t y. r Ke y Wo r d s : Xu e Ta o ' s Po e t y ;P r r o p e r No un s ;F un c t i o n a l Eq u i v a l e n c e;Tr a ns l a t i o n S t r a t e g i e s
义 的名 词或 名词 词组 。 薛涛 诗词 中专 有名情形如涉及特 定 的人 、 物、 时间 、 地点进 行 描写 和叙 述 。 在 其现 存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 1 2 — 1 2
作者简 介: 于洪波( 1 9 7 ) , 女, 四川攀枝花人。四川幼儿师 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 硕士。研 究方向: 翻译理论与 实践。
Ab s t r a c t : T h e r e a r e ma n y P r o p e r No u n s i n Xu e T a o " s p o e t r y . I n h e r e x i s t i n g 9 1 p o e ms , 6 8 p o e ms c o n t a i n P r o p e r No u n s .S t u d y o n t h e t r a n s l a t i o n o f P r o p e r No u n s o f Xu e T a o ' s p o e t r y i s o f g r e a t i mp o r t a n c e t o
A S t u d y o n t h e T r a n s l a t i o n o f P r o p e r No u n s i n Xu e Ta o ’ S P o e t r y
YU Ho n g b o
( S i c h u a n P r e s c h o o l E d u c a t o r s C o l l e g e , ] i a n g Y o u S i e h u a n 6 2 1 7 0 9 , C h i n a )
t r a n s l a t e Xue Ta o s p o e t y .Un r de r t h e g u i da nc e o f Ni d a s t h e o r y o f“ F un c t i o n a l Eq ui v a l e nc e ”, t h i s a r t i c l e p ut s
第3 0 卷 第O 3 期
2 0 1 5年 0 3 月
乐 山师 范学 院学 报
J o u r n l a o f L e s h a n N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Vo 1 . 3 0. No . O 3
Ma r . 2 0 1 5
薛涛诗词中专有名词英译研究
名 词 通常 被分 为专 有 名词 和普 通 名词 。专有 名 词指 的是 人名 、 地名 、 机 构名 和其 他 具有 特殊 含
的9 1 首诗词 中,有 6 8 首诗词中都出现了专有名
词 。在其 有些 诗词 中 ,甚 至 同时 出现 几个 专 有名 词。 如《 送郑 资州 》 : “ 雨暗 眉 山江水 流 , 离人 掩袂 立 高楼 。 双旌 千骑骈 东 陌 , 独 有 罗敷望 上头 。 ” 这首 诗 中, 就有 “ 资州 ” “ 眉 山” “ 东陌” “ 双旌 千 骑 ” “ 罗敷 ”
41
五个专 有名 词 。如果 不能 正 确地理 解 这些 专有 名 词, 将 不能正 确地理 解整 首诗词 。 在 没有正 确理 解
诗词的情况下英译诗词,将会造成译文读者对整 首诗 词 的 曲解 ,从而影 响译 文 读者 整首 诗 的理 解
和欣 赏 。 因此 , 薛 涛诗 词 中专有名 词英译 的研 究 在 整个 薛 涛诗词 英译研究 中都起着 重要 的作 用 。
f o r w a r d s e v e r a l t r a n s l a t i o n s t r a t e g i e s o f t r a n s l a t i n g P r o p e r No u n s i n t h e h o p e o f p r o v i d i n g h e l p i n t r a n s l a t i o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