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担风雨,共享阳光——浅谈留守学生的心理辅导

合集下载

浅谈初中留守学生的心理指导问题

浅谈初中留守学生的心理指导问题

浅谈初中留守学生的心理指导问题东凡中学吴守宏在我们的学生身上有优点也有缺点,就像小果树一样,有疯枝也有果枝,疯枝不结果实。

如果把注意力放在疯枝上,疯枝越长越壮,最后颗粒无收,如果把注意力放在果枝上,果枝越长越壮,最后硕果累累。

老师目光像阳光,照到哪里哪里壮。

因此,每个学生都需要家长,老师,社会各方面的关爱,引导。

才能很好地成长——没有不良少年,只有不幸的少年。

“留守学生”缺失了父母的关爱,在这方面他们是不幸的。

这就要求我们在各方面关心,引导。

结合身边“留守学生”的问题,谈谈对他们心理辅导的问题。

一、对“留守学生”进行青春期心理咨询与辅导中学阶段正值青春发育期,是一个生理和心理发生巨变的时期,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和矛盾性明显的表现出来,如果缺乏引导,学生往往会产生惶惑与迷茫,并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因而需要适时的对他们进行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特点的辅导与咨询。

对“留守学生”而言,主要存在心理的开放与闭锁之间的矛盾问题,心理的独立与依附之间的矛盾问题,心理上的成熟和幼稚性的矛盾问题等。

要特别注意的是学生身心的变化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会产生很大影响,处理不当,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甚至会影响到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所以,作为老师应非常关注这个时期的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承担起父母的角色。

二、对“留守学生”进行个性发展与人格塑造的教育“个性即人生”。

学生的个性品质对将来的生活道路有重要影响,发展学生的个性是素质教育目标之一。

它要求我们对“留守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客观对待现实, 以促使个性全面发展,形成稳定的心理结构。

人格研究表明,中学生的行为与人格或个性因素受环境、家庭的影响。

对缺失了家庭爱护的“留守学生”而言,老师的关心就尤为重要。

老师既是是他们的老师,又是他们的家长,更是他们的朋友。

与他们平等相处才能进行无障碍的交流。

人格心理辅导的目标就是要帮助学生养成自立、自信、自尊和自强的自我品质,从而形成积极健康的自我观念,为他们以后取得人生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

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

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父母选择到城市寻求工作机会,这就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农村留守儿童。

这些留守儿童除了生活上的困难,还面临着心理上的问题,如孤独、焦虑、自卑等。

因此,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变得尤为重要。

1、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
留守儿童的家庭大多数情况下没有父母的陪伴,父母或许会在家庭经济状况稳定后回来,或者孩子到了适龄期再接到城市。

面对这种情况,留守儿童就需要克服孤独感、无助感等情绪。

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后,心理辅导师应该有针对性地引导孩子克服这些情绪。

2、创造一个温馨的心理环境
留守儿童因为没有父母的陪伴,很难体验到家庭的温暖和安全感,这就需要心理辅导师创造一个温馨的心理环境,让他们感到自己有人可以依靠和信任。

常常与孩子交流,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和情况,积极倾听他们的倾诉,提高他们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3、引导孩子发掘自我潜能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处于缺乏关爱的环境中,通常会感到自卑和无能。

因此,心理辅导师应引导孩子发掘自我潜能,相信自己能够达到相应的成就。

有效的方法包括赞扬孩子、给予鼓励,树立正确的成就感。

4、适当的心理干预和治疗
有些留守儿童无法自主地克服焦虑、抑郁和自闭等心理变化,需要专业的心理干预和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心理辅导员需要结合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选用科学而恰当的心理干预和治疗方法。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需要心理辅导者结合实际,给予科学的指导和帮助。

我们需要给留守儿童带来关爱和安全感,让他们在内心深处感受到温暖,充满信心去面对人生的挑战。

浅谈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辅导

浅谈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辅导

浅谈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辅导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加速,留守儿童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

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远离家乡到城市打工,将孩子留在农村由其他亲属或街坊邻居照顾的儿童。

由于父母长期的离家工作,留守儿童面临着许多心理健康问题。

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十分重要。

留守儿童需要建立稳定的情感联系。

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留守儿童容易产生亲情的缺失感。

我们需要鼓励父母与孩子保持经常的沟通和联系,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

留守儿童需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留守儿童容易感到孤独和失落。

我们需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支持,鼓励他们参与社交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留守儿童需要学会管理情绪。

长期的离家工作使得父母无法及时照顾孩子的情绪需求,留守儿童容易产生情绪的压抑和紧张。

我们需要帮助留守儿童学会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通过良好的情绪管理来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

留守儿童需要建立积极的自我认同。

由于长期的分离,留守儿童容易产生自尊心的缺失和自我认同的困惑。

我们需要引导留守儿童正确认识自己,发展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只有通过稳定的情感联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情绪管理和积极的自我认同,才能帮助留守儿童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的挑战。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也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关注,共同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教育资源。

如何进行留守学生心理健康辅导

如何进行留守学生心理健康辅导

如何进行留守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汨罗市白塘中学杨中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间人口流动的限制被打破,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在农村出现了一群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这群儿童父母在外打工,缺少大人的关爱。

结果表明:有很多的“留守学生”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和性格缺陷,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在一些人的眼里甚至渐渐变成了“差生”的代名词。

“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值得学校、家长和社会关注的问题。

我校是汨罗市的一个边远农村中学,我班有16个留守学生,其中有一个男同学李靖,父亲常年在外经商,平时无暇顾及子女的学习生活,自小由外公外婆抚养。

上学期,母亲也随父亲外出.。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在这个孩子身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缺乏良好的竞争意识,很自卑。

突出表现为在各种活动和机会中,小到一次发言,大到学校组织的活动,都显得没有热情,参与意识淡漠。

合群困难,平时沉默寡言,独来独往,偶尔也流露出想和同学们交往的思想,但显得不知所措。

有时甚至用装怪或怪叫来引起大家的注意,可同学们反而更不喜欢他,在一次班上的调查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他最需要帮助。

通过我的观察、家访、交谈,我发现他身上的这些心理问题主要来源于外公外婆的过分溺爱,事事迁就他,缺少严格的监督,这就造成了他既胆小怕事又固执任性;补偿式的父爱母爱,每次父母回来就给他大量的零花钱,对于他物质上的要求有求必应,但对于学习基本不提,督促很少。

通过以上分析,我决定从两方面入手采取措施。

1、与家长多联系、沟通,正确对待孩子,帮助家长走出爱的误区。

我利用课余时间和他的外公外婆多次交谈,让他们明白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教会他如何解决,而不是替他做。

并通过电话与他的父母进行沟通,让他们意识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严重性,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应当让他接受正确的批评,让他认识到错误,鼓励他改正。

使他们明白:钱不能弥补自己对孩子的歉意,无节制地给孩子物质满足是在害孩子,会让孩子滋生好逸恶劳、铺张浪费的恶习。

浅谈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辅导

浅谈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辅导

浅谈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摘要】留守儿童是指父母或监护人长期在外务工,留守在家乡的儿童。

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孤独、焦虑、自卑等多种心理问题。

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显得尤为重要。

教育辅导能够帮助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提供专业心理咨询和辅导,建立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加强教育和生活技能培养,营造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可以提升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我们应该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辅导,为他们健康成长提供更多支持和帮助。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心理特点、专业咨询、家庭支持、社会支持、教育培养、生活技能、成长环境、重要性、健康发展、提升水平。

1. 引言1.1 概述留守儿童问题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无法与父母同住,在家乡或他处由亲属照管的儿童。

这一现象已成为中国农村的一大社会问题。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留守儿童数量已超过9000万,他们面临诸多困境和挑战。

由于与父母长期分离,留守儿童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关爱,容易产生孤独感和自卑心理。

缺乏父母的教育和引导,留守儿童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可能受到影响。

由于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留守儿童的社交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也有可能受到局限。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亟需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关心。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关乎他们个人的幸福感和成长发展,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势在必行。

1.2 重要性和必要性留守儿童问题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他们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而无法得到家庭的关爱和陪伴,容易产生多种心理问题。

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迫在眉睫,而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是帮助他们有效应对心理问题的必要手段。

通过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展开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调整情绪、树立自信,从而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为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工作

为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工作

为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工作留守儿童是指父母或监护人由于工作、学习等原因长期不在家陪伴,而留在农村、边远地区或城市的虚拟空巢家庭中成长的儿童。

这些孩子与普通儿童相比面临着更多的心理困境和挑战。

为了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心理辅导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本文将探讨为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工作的相关内容。

一、了解留守儿童心理问题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留守儿童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

由于长时间离别父母,他们容易感到孤独、无助和失落。

缺少安全感和稳定性的环境会使留守儿童产生焦虑和恐惧情绪。

同时,他们还可能经历亲情缺失、自尊心受损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等问题。

针对这些心理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供有效支持。

二、建立信任与沟通渠道一个良好的心理辅导工作需要建立起与留守儿童之间的信任和沟通渠道。

首先,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感受和需求,并在接触中给予足够的关注和理解。

通过与他们亲密交流,了解他们内心世界的真实想法和情感。

同时,还可以利用专业的沟通技巧,例如倾听、表达共鸣等方式来激发他们主动表达困扰和问题。

三、提供情绪管理和调适训练留守儿童常常会面临情绪困扰,因此,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帮助他们学习情绪管理和调适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我们可以通过教授放松技巧、积极思考、情境模拟等方法来帮助他们有效地处理负面情绪。

此外,也可以开展一些群体活动如运动课程或艺术创作等,以促进落后于同龄人发展水平的孩子改善自我认知和情绪抒发能力。

四、培养社交能力与人际关系由于长期缺乏家庭环境的陪伴,留守儿童在身心发展中错过了与父母和家人互动的机会,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弱。

因此,在心理辅导中,我们需要帮助他们培养社交能力和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可以通过组织集体活动、角色扮演或游戏等方式进行互动,增强孩子们与周围同龄人相处的技巧,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来拓展社交圈。

五、鼓励父母参与除了给留守儿童提供个别心理辅导外,也要鼓励他们的父母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教育和成长中。

浅谈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辅导

浅谈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辅导

浅谈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辅导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留守儿童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外出打工、
离异等原因,不能与父母一起生活的未成年人。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
关注。

首先,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较为单调,缺乏家庭的陪伴和关爱,长期处于孤独、寂寞
的状态。

这种情况下容易出现孤独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教育者应该关注到这一点,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走出孤独。

其次,缺乏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情感联系较弱。

长期以来,他们没有机会和
父母交流互动,理解不到父母的爱和疼爱。

在情感上,与父母的关系也容易变得疏远。

对此,教育者应该引导留守儿童通过书信、电话等方式与父母沟通,建立情感上的联系。

再次,留守儿童在社交交往方面存在问题。

长期与成年人相处,留守儿童常常缺乏与
同龄人互动的机会,社交能力有所欠缺。

这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和成长都有着不可忽
视的影响。

教育者应该帮助留守儿童参加一些社交活动,让他们学会交流和合作,同时扩
展社交圈子,以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

综上所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非常重要。

教育者应该关注留守儿童的心
理问题,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引导,帮助他们顺利成长并与父母保持良好的感情联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帮助留守儿童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平衡心理健康,实现良好发展。

如何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

如何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

如何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夏店中心小学李凡凡现在农村的留守儿童居多,大部分都是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姑姑、姨妈等亲戚照理,有的甚至是几姊妹在家中相互照管。

在我们身边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农村留守儿童,这部分可怜的孩子没有爸爸妈妈的呵护和关爱,心里无形之中就产生了一些障碍,但特别是一个个的留守儿童在家里或者在学校遇到一些麻烦事时,尤其是当班主任的我们所肩负的责任和压力就更大了。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有责任有义务关心关爱班上的每一位留守儿童,让他们在同样的天空、同样的阳光下茁壮成长,将来成为对国家、对社会的有用之才。

然而,我们班主任应该对班上的留守儿童做些什么呢?一、多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了解其在家的情况对于留守儿童,我们要多进行家访,及时了解他们的情况,与他们现有监护人进行交流,随时了解在家的一切情况,授予他们家教的方法,让这些没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能够享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又让他们认识到有老师在关爱着他们,从而使他们从心灵深处感受到爱的温暖。

只有家庭、学校积极的配合起来,让他们形成一定的生活规律,对他们进行管教,从而才会达到更佳的教育效果。

我想,只有善于和他们交流、进行心灵沟通,让他们从监护人身上倍感亲情,这样,他们这才会在爱的滋润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耐心地把爱播撒在留守儿童心灵深处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把爱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因为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更缺少的是关爱,在学习和生活中,他们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社会的关注,所以,我们作为班主任要努力从生活上、学习上给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爱护,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

时刻留心、关注他们情绪、思想的变化,及时和他们进行沟通,给予心灵的向导。

在平时的工作中,只要我们用慈母般的爱,有持之以恒的耐心,相信我们一定能走进他们的心里,使他们从心灵深处感受到亲切、温暖。

三、留心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动机在我们的身边,大部分留守儿童一般性格都比较内向、自卑、敏感、脆弱、脾气暴躁……。

如何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

如何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

如何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或其他原因,儿童长期独自生活的群体。

他们由于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孤独感、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

为了帮助留守儿童更好地解决心理问题,进行心理辅导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心理辅导师应该通过与留守儿童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真实感受和需求。

沟通是心理辅导的第一步,也是深入了解儿童内心世界的途径。

辅导师可以采用开放式问题,让儿童自由表达感受,诉说内心的痛苦和困惑。

辅导师需要给予儿童充分的尊重和倾听,不评论或批评他们的观点。

其次,心理辅导应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当的心理治疗方法。

常用的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艺术治疗、团体治疗等。

对于焦虑、自卑等情绪问题,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儿童理解和改变自己的消极思维方式,培养积极的自我认知。

艺术治疗可以通过绘画、音乐等方式,帮助儿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内心感受。

团体治疗可以让儿童在与其他留守儿童的交流中,找到心理支持和安慰。

此外,心理辅导师还应该通过建立信任的关系,提供持续的情感支持。

留守儿童因为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容易感到无助和失落。

心理辅导师可以成为他们的依靠和倾诉对象,通过关心、理解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认同和信心。

同时,辅导师还可以鼓励儿童通过参加社会活动、与同龄人交往等方式,扩大社会支持网络,减少孤独感。

最后,心理辅导师还应该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

留守儿童由于家庭环境的变化和缺乏家长的指导,容易在学校中遇到困难。

心理辅导师可以通过与学校、家长和教师的合作,制定个性化的学习和行为管理计划,帮助儿童克服学习障碍和行为问题,提高适应能力和自信心。

综上所述,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

通过与儿童进行沟通、选择适当的心理治疗方法、提供情感支持和关注教育问题,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但是,心理辅导需要持续的关注和投入,同时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共同努力,让留守儿童获得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浅谈如何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浅谈如何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浅谈如何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教学随笔留守学生他们失去父母的关爱。

面对学习,他们失去了家长的监督,从不把学习放在心上,老师布置的作业很少认真完成。

在上课时也注意力不集中,回答问题也不积极。

他们不爱说话,平时情绪低落,对学习、生活失去兴趣,对人冷漠无情、缺乏热情、有自卑感,言语减少,抑郁心理有所表现。

他们具有自卑心理,在长时期离开父母后,这些孩子心里常常表现出不自信,同时对自己心理需要产生自抑。

孩子们的这些表现,我们怎样才能让他们和大多数同学融合在一起,对他们该怎样进行心理教育呢?我认为:一、对留守学生进行个别教育。

教师在平时适当时机对其进行思想工作,让他们知道自己现在所表现出来的一些不良思想行为,让学生能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同时教师要了解学生思想状况,便于和学生交流。

在交流中多运用同感的态度和交流的技巧加深对学生的理解。

“透过学生的眼睛看世界”,把对学生的理解和感受反馈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尊重、理解和接纳,从而抛开心理上的防范,把自己的内心世界的东西都说出来。

二、注意对学生个别差异的了解。

教师不便要了解学生的共性,更要注重了解学生的个别性,差异性;通过一对一、面对面的接触一真正了解一个学生,恰当处理学生的害羞、自卑、防卫心理带来的沟通障碍。

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唱主角”。

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教师从旁协助,提供建议。

在辅导交流过程中鼓励学生发表看法、宣泄情感、探索解决所面临问题的办法。

教师应避免说“我告诉你”之类的话,应用鼓励性、商量式的语气说话。

如“我能体会”“我能理解你的处境”等语言和学生交流。

使他们能真正感到教师对他的关爱。

四、利用集体活动进行心理教育。

留守学生由于心情抑郁,所以教师可利用班队、少先队组织的各种活动进行心理教育。

如用班队中每个同学发言,说说自己现在的想法;“我们是非常好的朋友”等交流讨论。

让他们觉得生活在大集体中,人人都相互关心,相互理解。

使他们从心理上少一些抑郁和依赖,可以满足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使学生进入特定情境,有更充分的情感投入。

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

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

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或离世等原因,留在农村家中由亲戚或祖父母照顾的儿童。

由于长时间的分离和缺乏家庭温暖,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

为了帮助留守儿童排解负面情绪,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心理辅导显得尤为必要。

一、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1.孤独感:由于缺乏家庭关爱和陪伴,留守儿童容易感到孤独,产生压抑、忧虑等不良情绪。

2.自卑感:由于生活环境的限制,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相对简单,他们往往缺乏自尊心,产生自卑感。

3.缺乏安全感:留守儿童独自在家中生活,无法得到及时的保护,容易产生害怕、不安等负面情绪。

4.情感冷淡:由于长期疏离,留守儿童缺乏亲情的体验,口、心理防御都比较严密,因而他们的情感外显不太丰富。

二、心理辅导需要考虑的问题1. 留守儿童的年龄不同,心理状态也会有所不同。

比如,年幼的留守儿童可能更容易感到孤独,需要更多的关爱和陪伴,而年长的留守儿童可能更需要和其他人分享情感,寻求支持与理解。

2. 心理辅导的方式应适应留守儿童的个性特点。

一些孩子比较活泼,喜欢互动、玩耍,心理治疗可以设置为需要他们参与的游戏或活动;而一些孩子则比较内向,害羞,心理治疗应该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真正交流达到目的。

3. 心理辅导应该逐步改变留守儿童的消极思维,帮助他们建立正面的自我形象和自我认知,消除负面情绪,提高自我价值感。

三、如何开展心理辅导1.制定个性化服务计划。

根据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制定个性化的心理治疗计划,确保每个留守儿童都得到服务的充分满足。

2.提供丰富的心理教育课程。

开展一系列适合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课程,如疏解情绪、增强自信等方面,加强留守儿童的情感交流和能力提升。

3. 开展专业的心理治疗服务。

针对不同的孩子,提供不同的心理治疗方案,比如儿童情绪管控、艺术治疗等方面,确保心理治疗的效果最大化。

四、心理辅导的标准1.丰富的心理辅导方法。

开展不同形式的心理治疗,如游戏、绘画、音乐、情境模拟等,促进儿童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理解。

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活动

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活动

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活动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父母选择离乡背井去城市打工,给农村地区带来了大量“留守儿童”。

这些孩子因为长期与双亲分离,缺乏家庭关爱和教育资源,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针对留守儿童的特殊需求,开展心理辅导活动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活动,并提供一些建议。

一、了解留守儿童心理特点在开展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活动之前,首先需要认识到他们所面临的心理困境。

留守儿童往往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孤独感:由于与家人分离时间过长,留守儿童常常感到孤独无助。

他们渴望被关注和陪伴。

2. 自尊心低下:没有父母的陪伴和安慰,留守儿童容易产生自卑情绪,低估自己的价值。

3. 情感压抑:乡村教育资源匮乏,留守儿童在学业和人际交往方面存在困难,导致情感受挫。

4. 家庭关系破裂: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部分留守儿童和家人沟通不良,亲子关系出现紧张甚至破裂。

二、创设温馨舒适的心理辅导环境为了帮助留守儿童走出困境,需要提供一个安全、温馨、舒适的心理辅导环境。

以下是一些实用建议:1. 营造友善氛围:设置专门的心理辅导场所,并布置明亮温暖的装饰;确保活动场地安静整洁,给孩子们提供一个放松和愉悦的空间。

2. 增加亲近感:引入一些恰当的游戏或群体活动来培养孩子间的相互信任和友谊;鼓励开展合作游戏,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 提供温暖参与的积极体验:组织各种有趣的活动,如手工制作、绘画、音乐、戏剧等,让留守儿童通过参与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和观念。

三、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每个留守儿童都具有独特的心理背景和需求。

为了有效地开展心理辅导活动,我们需要关注个体差异并根据孩子的特点来因材施教。

1. 理解家庭背景:了解留守儿童家庭的具体情况,包括父母离开原因、受教育程度和经济状况等,在这基础上,设计相关课程和活动。

2. 考虑年龄特点:因为儿童发育水平不同,他们对于学习方式和内容也会有所不同。

浅谈留守学生的心理教育

浅谈留守学生的心理教育

浅谈留守学生的心理教育作者:梁军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18年第1期一、初中留守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分析(一)交际心理存在问题有很多留守学生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产生严重的失落心理,很不愿意与他人进行交往,性格也相对比较孤僻,虽然有些学生有隔代监护或是代理监护,但他们因为缺乏亲生父母的关爱而产生自卑或是不良心理,有了心事只会憋在心里不会与他人交流。

而且这些学生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很多孩子会将自己封闭起来,而这样会导致学生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还会出现不良行为,影响学生健康成长。

(二)在学习上存在心理问题有些留守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缺乏较强的进取心以及求知欲,而且还有很多学生存在注意集中性差,学习效率偏低的现象,而且还有些留守学生因学习上欠缺良好的监督和指导,导致其自主性、自觉性以及自制力非常差。

(三)情绪和情感上存在问题由于留守学生长时间远离父母,缺乏对家庭温暖的感受,导致其在情绪、情感上很难稳定,这些问题的出现将会导致学生出现自卑心理,性格内向,不爱参加集体活动,对外界事物也是漠不关心的态度。

而且还有些学生出现了逆反的心理,出现应付、抵制以及消极的态度。

并且也会有少部分学生出现焦虑和抑郁的心理。

二、导致留守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在当前我国非常多的隔代监护人都将孩子视为掌上明珠,百般疼爱,甚至还存在娇宠惯纵,放任自流的现象。

而且对于那些外出的家长来说,很少对子女学习以及生活情况重视和过问,这使得很多学生的内心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因此导致学生出现心理问题。

现今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电视等文化场所不断增多,对于那些意志薄弱、天生好奇的初中生来说,很容易会陷入到不健康的网络娱乐中,甚至还会受到消极实物的隐性而产生负面心理。

受长期的应试教育影响,过渡重视学生学习成绩和升学率,只是单纯的通过分数来看学生的好坏,不仅给学生学习上带来压力,甚至还会让学生产生不公平的心理,因而产生负面心理,这样不仅仅会影响到学生学习情况,也会影响到学生未来健康成长和发展。

浅谈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疏导策略

浅谈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疏导策略

浅谈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疏导策略留守儿童是指一个或双亲在农村务工,将子女留在家乡,由亲属或他人照料的儿童。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面临着独处、情感缺失、心理压力等问题,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也面临着挑战。

本文将从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和疏导策略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留守儿童面临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孩子与父母分离的情感缺失。

由于亲子分离,孩子无法享受到与父母共同成长的乐趣,缺乏爱与关怀,容易导致孤独感、情感压抑等问题。

第二,独处的孤独感。

留守儿童通常生活在乡村,周围没有其他同龄人,缺乏交流和互动,容易产生孤独感和社交焦虑。

学习和生活上的困扰。

由于缺乏父母的教育和指导,留守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上会遇到困难,容易出现学习成绩下降、自卑等问题。

第四,心理压力的积累。

留守儿童往往承担着家庭的期望和责任,长时间的孤独和困难使得他们承受了比同龄人更大的压力。

为了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疏导策略。

建立亲子沟通渠道。

父母可以通过电话、信件、视频聊天等方式与孩子建立联系,并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学校和社区也可以提供定期的交流活动,促进留守儿童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第二,重视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

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可以定期组织关爱活动,给予留守儿童关怀和爱,帮助他们建立更加健康的情感关系。

提供心理咨询与支持。

学校可以设立心理辅导中心,为留守儿童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帮助他们克服心理困扰。

第四,加强教育培养。

父母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给孩子传递爱与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

政府和社会组织也应当加大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投入,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机会,帮助他们充分发展潜力。

留守儿童面临着心理问题的挑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疏导策略来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扰,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这样不仅可以改善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也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成长中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浅谈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1]

浅谈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1]

浅谈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讲稿司巷中学:七(2)班郑星一是写出所思所想1、设立“知心话”信箱。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生活上学习上有了问题没有一个可以咨询的对象,所以造成很多孩子内向,受了委屈都藏在心里,形成不合群、孤僻等性格。

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在班级设立“知心话信箱”,让孩子用笔记录自己遇到的困难,想要寻求的帮助,心理上的一些问题。

这样做有助于老师了解班级留守学生心理上的一些情况,及时地为他们提供帮助。

2、指导留守儿童给父母写信。

父母在孩子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让孩子把自己的学习情况、生活上的琐事写信告诉父母,既有助于满足留守儿童对亲情的渴求,又有助于父母了解孩子,更重要的是能加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沟通,让孩子体味父母对自己的深沉的爱,有效化解孩子对父母的不公正的怨恨。

二是说出自己的感受1、心里不愉快时就大声喊出来。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很多孩子比较敏感,看到别的同学有家长接送,下雨有父母送伞,生病有父母嘘寒问暖,可以跟父母撒娇,可以和父母一起玩,他们有着巨大的心理落差,以至于在受到一些委屈时,总觉得是因为没有父母在而受了欺负,有着强烈的自卑感,无法正确对待自己的不良情绪,此时,我们要指导留守儿童学会正确发泄不良情绪的方法。

实践证明:对着空旷的大山大声喊的方法就是有效的心理释放方式。

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把平时在班级里与同学发生矛盾的事情在同学面前说出来,大家以平和的心态,互相说说自己当时的感受,互相理解,把同学之间的小矛盾消解掉,互让一步,海阔天空,心情舒畅。

2、给父母打电话。

老师打电话前,应做好留守儿童的指导工作。

他们打电话,往往父母还未听其言,就先闻其哭泣声,说了半天,事情没说清楚,从头到尾都是哭声夹杂着话语,弄得父母误以为孩子在校受了天大的委屈,自己也不能安心在外打工;有的孩子开口就向父母要东西;还有的孩子开口就埋怨自己这边怎么怎么不好等。

对此,我们要想方设法使留守儿童与父母的通话成为愉快的交流,成为有助于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心灵健康发展的催化剂。

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

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

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我是一名农村的小学老师,我所在的学校80%以上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家长长期在外打工,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照顾。

今年我担任五年级一班的班主任,班上共39名同学,留守儿童就有25名之多,这部分学生因缺乏家教或无人管理而存在着一些问题,有的沉默寡言,有的放荡无忌,有的通宵上网,成为“问题学生”。

例如:沈越阳同学就是其中的一个。

他父母长年在外地打工,他便由爷爷奶奶抚养。

由于老人溺爱孩子,处处依着他,养成了不好的学习习惯,经常不完成学习任务。

刘畅同学是父母在农村,自己寄宿在姑妈家,由于父母不在孩子身边,亲戚又不好过多、过严的管教孩子,最后导致该学生经常撒谎骗家长、老师,不完成家庭作业等习惯。

在学校,像沈越阳、刘畅这样的留守儿童还很多,存在的问题也很多,作为班主任,我就从以下几方面去帮助他。

1、用“爱”弥补留守生情感的缺失,为他们营造宽松的教育环境。

许多留守生,特别是女生,感情细腻,需要老师更多的关爱,一个善意的眼神,一个温暖的问候,就是消除他们心灵阴郁的“灵丹妙药”。

只要我们用的恰当,的确能受到良好的效果。

在心理我们要对留守儿童高度重视,给他们营造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既要教他们成才,更要教他们做人。

多开展活动,让留守生融入集体,在活动中培养他们尊老爱幼、热爱劳动、勤俭节约、勇于创新的好品质。

要主动关心爱护留守生的学习、生活,定期向家庭反映孩子在校表现及学习情况,努力取得家长的配合,促进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健康成长。

2、多和留守生“促膝谈心”健全他们的性格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烦恼与冲突需要倾诉的对象,需要有人能够告诉他们怎样正确对待这些问题。

由于留守生父母不在身边,即使父母有时回来看他们,但他们又对父母充满“怨恨”,从不和他们敞开心扉。

对自己的监护人,又心存“戒心”。

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他们的性格很容易走向极端,甚至对整个社会充满不信任,渐渐地性格会扭曲。

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在关心他们生活的基础上,和他们谈心,渗透对生活的认识。

共享阳光,分担风雨

共享阳光,分担风雨

共享阳光,分担风雨无论学习成绩如何,每位学生都应感受到教育的快乐.然而现在社会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少年却给我们敲响警钟.健全人格的培养才是教育的本原,才是消除高分低能、逃学、厌学等现象出现有效途径。

因此我们要走出“关爱”的怪圈,师生共同撑起一片蓝天“共享阳光,分担风雨”要让学生懂得关爱的相互性,建设真正平等快乐的班集体.教育的根本就是育人,是让孩子的童年多留下一些童年快乐的回忆,多留下一些感动的痕迹,形成健全人格,感受到教育的快乐。

然而在我们身边,却存在许多厌学、逃学的问题孩子,他们感受不到在学校受教育的快乐,享受不到集体温暖,为什么同在一个班级内,学生的感受有如此大的差距呢?这不单纯是学习成绩影响的结果。

目前许多教师、学生和家长仍旧过多的关注知识技巧的学习,忽视可以与学习相得益彰的自信、独立、刻苦、忍耐、责任心、耐挫力等意志品质的培养,而后者恰恰是学生健全人格组成的重要部分,是学习的良好推动力。

因此集体的温暖不仅仅是一次救助、一次捐款,而是教师和班级每个成员那种“共享阳光,分担风雨”的平等关系。

分享阳光固然美好,但分担风雨可不是那么容易做到。

随着社会的发展,绝大多数的家庭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因此当前的青少年学生是在优越的物质条件中成长起来的。

同时,随着“只生一个好”的计划生育政策深入实施,家长们对独生子女倾注了更多的关爱。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家长苦口婆心的对孩子说:“家里什么也不用你管,只要好好读书,我们再苦再累也情愿。

”可是父母的全力以赴并没有换来孩子的高标准严要求,现在的孩子们能够分享阳光,却不愿分担风雨。

相应的在学校里我们也很难再看到同学们齐心协力热火朝天的扫除场面,每次大小考试也总有学生忘带准考证或其他考试必需品,而此时班主任则充当了劳动监督员、考场救火员的角色,使现代班主任工作不再是从整体上整顿班级、建设特色集体等实践研究,而是被个别学生的一些小事琐事缠身,一天下来精疲力竭,因而许多老师对班主任工作有一种畏惧感并形成恶性循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