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选读――《孙子兵法·谋攻篇》

合集下载

《孙子兵法》——谋攻篇H

《孙子兵法》——谋攻篇H

《孙子兵法》——谋攻篇H以十对一,就是处于绝对军事优势。

如果对敌人占有绝对优势,孙子认为,根据用兵之法,就应该对敌人实行包围,打歼灭战。

为什么要包围,打歼灭战?战争的理想目的是实现经济、政治、军事等利益的最大化,歼灭战就是冲着这个目的去的。

绝对优势兵力是实现军事利益最大化的必要条件,一旦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加上其他的有利因素,就是歼灭敌人的良机。

在处于绝对优势兵力的情况下,完全有能力对敌人进行四面包围,使其无路可逃。

那为什么不立即对敌人发起进攻,将其消灭,而是要先围呢?因为以众击寡,胜券在握,指挥员更多的是要考虑怎样使战果最大化,同时减少己方无谓的伤亡和损失。

如果立即进攻敌人,使敌人做困兽之斗,会增加战斗的难度,加大己方的损失,使最终的战果大打折扣。

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第十九年,雅典将军德谟斯提尼率领的军队战败,被叙拉古组织的联军追逐并包围。

他们陷入重围的地方,四面有围墙,两边有一条路和橄榄树林,可以说是无路可逃,也无处掩蔽,唯有殊死搏斗才有生存的希望。

但叙拉古军队也懂得“困兽犹斗”、“狗急跳墙”的道理,并不冲进去与雅典人进行肉搏,而是收拢包围圈,从四面八方向敌人投射标枪、石块,持续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打击雅典人的抵抗意志。

因为他们知道,在自己胜利在望的情况下,与亡命之徒拼命并不值得,应当尽可能减少人员伤亡。

经过一整天的投射器射击,被围困的敌人伤亡惨重,筋疲力尽。

最终雅典将军德谟斯提尼被迫与叙拉古人进行投降谈判,在确定他们放下武器后,不会被杀死、囚死和饿死后,投降了。

因此,“十则围之”,可以说有如下考虑:第一,迫使敌人投降。

在我优势兵力包围之下,阻绝敌方的援兵和后勤保障,使被围敌人失去希望,最终无条件投降。

这是符合孙子“全争”理想的,是战术层次的“不战而屈人之兵”。

第二,使敌方发生内斗。

在我方高压围困之下,加上我方实施的分化策略,敌方内部很容易分化瓦解,发生内斗,我方坐收渔翁之利。

第三,减少我方伤亡。

孙子兵法谋攻篇探微

孙子兵法谋攻篇探微

孙子兵法谋攻篇探微《孙子兵法》这部古老的兵学名著,蕴含着深邃的智慧和战略思想,其中的谋攻篇更是备受瞩目。

它所阐述的不仅仅是军事作战的策略,更是一种普适的思维方式和处事原则。

谋攻篇开篇便提出:“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这一观点强调了战争的最高境界是不通过武力冲突就能使敌人屈服,实现“全胜”的目标。

这种理念并非单纯适用于战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也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

在商业竞争中,一家企业如果能够通过创新的产品、优质的服务、良好的品牌形象等非对抗性手段,赢得市场份额,吸引消费者,那无疑是一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策略。

比如苹果公司,其凭借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用户体验,引领了智能手机的潮流,让消费者自愿选择其产品,而不是通过与竞争对手的恶性价格战或恶意诋毁来获取市场优势。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也可以运用这一智慧。

与人产生分歧时,不是一味地争论甚至争吵,而是通过理性的沟通、理解对方的立场和需求,寻求共赢的解决方案,这往往能更好地解决问题,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接着,孙子说:“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这里明确指出了战略的层次。

“伐谋”意味着通过智慧和谋略来战胜敌人,使其在思想和计划上就处于劣势。

“伐交”则是通过外交手段,联合盟友,孤立敌人。

而“伐兵”和“攻城”则是较为直接和暴力的手段,往往会带来较大的损失和风险。

以国家之间的博弈为例,通过外交谈判、经济合作等方式解决争端,要远远优于直接的军事冲突。

而在企业管理中,领导者能够制定出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战略规划,引领企业的发展方向,这比在市场竞争中盲目地跟风和价格竞争更为重要。

再者,谋攻篇中还提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这一观点强调了信息的重要性。

《孙子兵法》——谋攻篇L

《孙子兵法》——谋攻篇L

《孙子兵法》——谋攻篇L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谋攻篇》
关于将帅,孙子所论颇多,在《始计篇》,把“将”纳入“五事”“七计”的战略筹划当中,与道、天、地、法并重,并指出将帅应该具备智、信、仁、勇、严五项素质,并在《作战篇》指出了将帅的重要性:“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正是一将身系国安危。

这里又进一步指出,将帅是国家的辅弼,将帅是否丰足、素质能力高低,关系到国家的强弱兴衰。

对于“周”有三种理解,一者理解为将才多不多,比如李筌注解说:“将才足,则兵必强。

”二者理解为将才素质的高低,何尧臣注解说:“周,谓才智具也。

得才智周备之将,国乃安强也。

”三者理解为智虑周密,曹操注曰:“将周密,谋不泄也。

”从上下文来看,似乎以第二种理解为妥。

上文谈到,在不同的兵力对比的情况下,将帅应如何处置,采取何种战略战术;下文则谈君之“三患”,君主要对将帅放权,发挥将帅在作战指挥中的主动性、灵活性。

这都跟将帅的素质有关,其素质的高低影响战争胜负,战争胜负进而决定国家强弱。

不过,也不能完全说其他两种理解就是错误的,因为决定战争胜负、国家强弱,首先得有足够多的将才,光是多还不行,还得有真才实学的居其位、履其责,战争是敌我之间的生死博弈,对将才的素质有特殊的要求,必须智虑周密,稍有差失,就会谬以千里,一败涂地。

而人才多寡、才具高低,都是不能截然分开的。

考历史兴衰、朝代更替,莫不与人才得失息息相关。

殷有三仁,周有八士,汉得三杰而称帝,蜀因诸葛而三分。

反之,张良、陈平、韩信,均曾事项羽,可惜项羽不能用,乃至剩一范曾也离他而去,他的失败,岂能完全归之天意?。

《孙子兵法》——谋攻篇C

《孙子兵法》——谋攻篇C

《孙子兵法》——谋攻篇C其次伐交,其次伐兵。

——《谋攻篇》要“不战而屈人之兵”,最好的就是“伐谋”一举成功,这样,军队还未开赴前线,就不费一枪一弹,不损一人一马。

次一等的是“伐交”,再次一等的则是“伐兵”。

“伐交”的涵义,大多数研究者都顾名思义,理解为相当于今天的外交战。

比如,师辈黄朴民认为:伐交,就是主张以积极的外交活动分化瓦解敌人的联盟,正所谓“伐交者,绝敌之援,使不能合也”(《武经总要》前集卷三)。

《说文解字》说:“凡两者相合曰交。

”大话兵法认为,“伐交”包含了两层涵义。

第一,伐于两军交锋之始。

这里的“伐”并不是使用武力,而是“伐谋”的继续,“上兵伐谋”,不成功,则在两军交战前再努力一番,所以说“其次”,既是时间上随后的行动,也是价值上次一等的行为。

历代一些《孙子兵法》注家也有这种理解,曹操曰:“交,将合也。

”李筌说得更为清楚明白:“伐其始交也。

”例如,曹操讨伐马超,两军对阵时,故意与其将领韩遂交马私语,给马超造成了他要与韩遂密谋的假象,从而达到离间马超与韩遂关系的目的。

第二,进行外交战,拆散敌方联盟。

类似于自然界的生物链,国家立足于国际社会,也存在着政治生态链,一国的生存、发展可能与别的国家息息相关,只有维持相对的均衡态势,才能保有安定与和平。

发生战争后,由于利益的关系,总有国家会结成同盟,或将支持、同情的票投向一方。

联盟态势的形成,最后甚至会决定一场战争的成败和国际秩序的重整。

战国时期,“合纵”与“连横”是当时重要的联盟战略,以致有人说,“横成则秦帝,纵成则楚王”(《战国策·楚一》),历史事实最终也证明,秦国的“连横”战略取得成功,最终助其统一了天下。

三国时期,魏、蜀、吴之间的三角关系如何演绎,决定着当时的力量态势,吴、蜀两弱大多数时候保持联盟关系,共抗强魏,才使三国鼎立的态势延续了几十年之久。

第二次世界大战,英美与苏联搁置了意识形态之争,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从而奠定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基础。

《谋攻篇》

《谋攻篇》
译:“三军”泛指军队。春秋时期,有的诸侯国有上、中、下三军, 有的有左、中、右三军。
至此段, 至此段,孙子的全胜思想得到了一 个大致的展现。 个大致的展现。其中包括了不破之 和破中求全, 全,和破中求全,是理想与现实的 统一,与当时“去兵”“反战” ”“反战 统一,与当时“去兵”“反战”的 思想有本质的区别, 思想有本质的区别,也不能将其简 单地定义为“和平主义” 单地定义为“和平主义”。
《谋攻篇》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 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 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 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自保全胜。 “全”:自保全胜。 自保全胜 译: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将领,使敌人屈服而 不靠硬打,夺取敌人的城池却不用强攻的手段, 毁灭敌人的国家而不靠久战,必须用全胜的谋略 争胜于天下,军队不受挫,而胜利却能够圆满获 得,这就是以谋取胜的法则。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 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 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 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 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 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全国为上,破国次之:迫使敌国完整降服为 上策,攻破敌国为下策。全,保全,完整, 使动用法。 “全国”属战略,下文的“全军”、“全旅” 属战役,“全卒”、“全伍”属战斗,说 明孙子主张打歼灭战,不主张打击溃战。
(一军:12500人;一旅:500人,一卒:100人;一伍:5 人)
《谋攻篇》

孙子兵法读后感-谋攻篇之解析制胜手段

孙子兵法读后感-谋攻篇之解析制胜手段

孙子兵法读后感-谋攻篇之解析制胜手段孙子兵法读后感-谋攻篇之解析制胜手段:上一篇主要讲的是《孙子兵法》的第三篇(谋攻篇)的第一部分,上下齐心,告诉我们“知胜有五:······上下同欲者胜。

”的思想。

这一篇文章主要包括介绍《孙子兵法》的第三篇“谋攻篇”的第二部分,解析制胜手段。

一、兵法解析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攻城光茎为不得已。

修橹轒(fen)輼(wen),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闉(yin),又三月而后已。

将告负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

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意思就是:用兵的上策是以谋胜敌,其次是通过外交手段取胜,再次是使用自卫胜敌,下策是攻城。

攻城的办法是不得已的。

修造大盾和四轮车,准备攻城的器械,三个月才能完成;构筑攻城用的团城,又要花费三个月前才能竣工。

将帅相当较早愤怒,指挥士兵像蚂蚁一样去爬梯工程,士兵伤亡五分之一,而城还是攻不下,这就是攻城的危害性。

所以善于用兵打仗的人,是使敌人屈服而遭遇战不靠直接交战;夺取怪物的城堡而不靠硬攻,毁灭敌人的国家而不须旷日久战。

一定要用全胜的谋略战胜无道于天下,虚弱这样军队就在所难免疲惫受挫,而胜利可以完满地获得,这就是以计谋胜敌的法则。

孙子在这里提出了制胜的四种手段:伐谋、伐交、伐兵、攻城,并对这四种手段四种进行了不够,认为伐谋最佳,伐交差之,伐兵又差之,而攻城是不得已的。

他认为应首先争取以“伐谋”“伐交”取胜,以达到全胜的目的。

所谓“伐谋”是指兵不血刃,用谋略制胜,即“不战而屈人之兵”;而“伐交”指通过外交谋略制胜于屈服,分化敌国同盟,扩大自己盟国,迫使敌人孤立无援而最终发动战争。

还记得不但烛之武游说秦穆公吗?公元前630年,郑国遭到诸国秦晋两国军队围攻,危在旦夕。

谋攻篇 理解

谋攻篇 理解

谋攻篇理解
《孙子兵法》中的《谋攻篇》主要探讨了如何通过智慧和谋略战胜对手,以减少双方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孙子强调了战争的目标不应只是消灭敌人,而是要使敌人完整无损地降服于自己。

他提出了“上兵伐谋”的策略,即通过智慧和计谋来战胜敌人,而不是直接使用武力。

在《谋攻篇》中,孙子还强调了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好的战略。

他认为,通过智慧和谋略可以让敌人投降,这样既可以达成战争目标,又可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此外,孙子还提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思想,即了解敌人和自己的情况,才能在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总的来说,《谋攻篇》强调了智慧、谋略和了解敌人的重要性,以及战争的目标应该是使敌人降服而不是消灭敌人。

这些思想对于现代战争和商业竞争都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孙子兵法》——谋攻篇B

《孙子兵法》——谋攻篇B

《孙子兵法》——谋攻篇B故上兵伐谋。

——《谋攻篇》“谋”是指谋略、计谋、谋划,“伐谋”是敌我双方进行的智力对抗,“伐”的甲骨文字形,乃是一人举戈欲击,一个“伐”字,揭示了“伐谋”的对抗性、进攻性和激烈性。

在战争中,“伐谋”与“伐兵”是相伴始终、无法分开的,所以当项羽提出要与刘邦单打独斗决定战争胜负的时候,刘邦说:“吾宁斗智,不斗勇。

”这并不意味着,军队的行动马上停下来,进行单纯的智力博弈。

“伐谋”是斗智谋,“伐兵”是斗勇力,战争本来就是斗智斗勇的社会活动,这样看来,“伐谋”把军事行动以外的活动都包括了进来。

事实上,我们今天看来,“伐谋”包括了政治战、经济战、外交战、文化战、情报战等等。

孙子认为,要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标,最理想的途径就是“伐谋”,这样得来的胜利,兵不血刃,胜于无形,真可谓“无智名,无勇功”,也是老子所说的“百姓皆谓我自然”。

划分“伐谋”的类别,有联盟与合作国家之间的谋略较量,有处于对抗、对立状态但尚未宣战的国家之间的谋略较量,有已经宣战但尚未爆发直接军事冲突的国家之间的谋略较量,有采取军事行动之前的“伐谋”,有伴随军事行动的“伐谋”,有辅助军事行动的“伐谋”。

理解孙子的“上兵伐谋”,其指导思想是不战屈敌,具体目标是“全国”、“全军”、“全旅”、“全卒”或“全伍”,应该是在敌对国家之间,在大到战争、战役,小到战斗进行之前的谋略较量。

一旦发生了战斗,有了牺牲和破坏,也就不是“善之善者”,而是次次等的“伐兵”、“攻城”了。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许许多多异彩纷呈的“伐谋”成功案例。

战国时期,晋国打算进攻齐国,晋平公派范昭出使齐国进行试探,范昭故意要求使用齐国国君用过的酒杯,要求欣赏天子之乐,都一一被齐国的晏婴和乐师礼貌地拒绝了。

范昭返回晋国,对晋平公说现在不能攻打齐国:“齐未可伐也。

臣欲辱其君,晏子知之;臣欲犯其礼,太师识之。

”这说明齐国政治比较清明,能者居其位,实力也一定不会弱。

一场战争,就这样被晏婴和乐师化于无形了。

《孙子兵法 》第三篇:谋攻篇 原文+注解+译文

《孙子兵法 》第三篇:谋攻篇  原文+注解+译文

《孙子兵法》第三篇:谋攻篇原文+注解+译文原文: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①为上,破国②次之;全军③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④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修橹⑤,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闉⑥,又三月而后已。

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⑦者,此攻之灾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⑧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

故兵不顿⑨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⑩则围之,五则攻之,倍⑪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⑫,不若则能避之。

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⑫则国必强,辅隙⑬则国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⑭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⑮。

不知军中之事,而同⑯军中之政,则军士惑矣。

不知三军之任,而同三军之权,则军士疑矣。

军士既惑既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胜;识众寡之用,胜;上下同欲,胜;以虞⑰待不虞,胜;将能而君不御,胜。

此五者,胜之道也。

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⑱;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注解:①全国:不经过战争就使敌国全部投降。

②破国:打败敌国。

③军:与下文的“旅”、“卒”、“伍”同是古代军队单位。

12500人为一军,500人为一旅,100人为一卒,5人为一伍。

④伐:打破、挫败、取得胜利。

⑤(fénwēn):古代攻城用的四轮车,用排木制作,外面蒙上生牛皮,下面可以容纳十几人,用来运土填塞城壕。

⑥距闉(yīn):闉,通“堙”,土山。

修土山以越过城墙进攻。

⑦拔:攻下城池。

⑧非战:不采用交战的方法,而采用“伐谋”、“伐交”等方法使敌人屈服。

⑨兵不顿:兵刃不钝,兵锋未损。

比喻战斗力没有受到损伤、士气没有受挫。

孙子兵法谋攻篇战略原理分析

孙子兵法谋攻篇战略原理分析

孙子兵法谋攻篇战略原理分析《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军事典籍,其中的谋攻篇蕴含着深邃的战略智慧。

谋攻,即谋划如何进攻,如何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胜利。

在这一篇中,孙子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深远影响的战略原理,对于我们在各个领域的竞争和决策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孙子开篇就指出:“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这里强调的是“全”的思想,即以保全自己、完整地获取胜利为上策。

这种思想并非是消极的避战,而是在追求胜利的同时,注重减少战争带来的破坏和损失。

在现代商业竞争中,我们也能看到类似的理念。

比如企业之间的并购,如果能够通过和平的协商和合作,实现资源的整合和优势互补,达到双赢的局面,那就是“全国”“全军”的上策。

而如果通过激烈的对抗和竞争,导致双方元气大伤,即使最终一方获胜,也可能得不偿失。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孙子认为,百战百胜并非最高明的策略,能够不通过战争就让敌人屈服,才是真正的上策。

这一观点反映了孙子对于战争成本和效果的深刻思考。

在现代社会,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通过非武力的手段,如外交、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比如一个国家在国际事务中,通过强大的综合国力和良好的国际形象,能够在不发动战争的情况下,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赢得他国的尊重和合作。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孙子将战争的策略分为几个层次,最高层次是运用谋略,其次是通过外交手段,再次是动用武力,最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

在当今的国际政治和商业竞争中,这一原理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例如,在国际争端中,通过外交谈判和政治斡旋来解决问题,往往比直接的军事冲突更为明智。

在商业领域,企业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和战略规划来赢得市场份额,比单纯的价格战和恶性竞争更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谋攻篇还强调了知己知彼的重要性。

《孙子兵法》——谋攻篇I

《孙子兵法》——谋攻篇I

《孙子兵法》——谋攻篇I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里的“十”、“五”要作为概数来理解,“十”理解为绝对优势兵力,“五”则是相对优势兵力,如果读兵书者理解为一定要十倍、五倍于敌的兵力,才是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那就是“死读书、读死书”了。

知道赵括是怎么死的吗?就是因为死读兵书!军队的众寡、强弱除了由兵员数量决定,还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多少兵力为绝对优势或相对优势。

“五则攻之”,如果五倍于敌,那就立即向敌人发动进攻。

在兵力十倍于敌时,占据绝对优势,对敌人采取包围行动,进行围歼。

围歼会面临几个问题:第一,会拖延时间;第二,要应付敌人的援兵;第三,给了敌人更多喘息和反击的机会。

但因为是绝对优势兵力,为了“全争”和“利可全”,可以多付出一些时间成本;可以分出一部分兵力去阻击敌人的援军;可以给敌人的任何抗击以及时、有力的打击。

五倍于敌,只是处于相对优势,如果也想打歼灭战,那就会力不从心。

时间拖延下去,敌人有机会逐渐调整兵力部署,修补失误和薄弱环节,增减兵力援助,我方的相对优势就会慢慢丧失;在相对优势兵力的情况下,不能迅速吃掉对方,很容易将战争打成持久战,就会陷入孙子最厌恶的“钝兵挫锐”境地;一旦敌方有兵力来援,我方很难再分出兵力去阻击,容易导致腹背受敌。

因此,在占有相对优势的情况下,应立即向敌人发起进攻:第一,打敌人个措手不及,使其无喘息之机;第二,夜长梦多,机不可失,让优势立即变现;第三,速战速决,打了就跑,等到敌人大部来援,我方已经打扫战场溜之大吉。

在现实战争中,十倍于敌的绝对优势情况是很少的,没有那个君主和将帅会愚蠢到动不动就派一支小分队去与对方的大部队相抗衡。

碰到的绝对劣势兵力,许多是敌方的侦察分队、先头部队或游击小队,而非主力,即使打赢了,也很难使敌方伤筋动骨。

因此,战争中,更多更寻常的是以相对优势或微弱优势对敌,需要采取适当的战术策略,经过一番苦战,才能取得胜利。

因而这也是兵家要重点研究的。

谋攻原文译文

谋攻原文译文

《谋攻》作品赏析原文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修橹轒輼、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

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为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

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谋攻》作品译文全文翻译孙子说:大凡指导战争的法则,(使)敌国全部降服是上策,击破敌国就差一些;(使)敌人全军全部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一个军就差一些;(使)敌人全旅全部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一个旅就差一些;(使)敌人一卒全部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一个卒就差一些;(使)敌人一个伍全部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一个伍就差一些。

因此百战百胜,并不算高明中(最)高明的;不战而使敌人降服的,(才算)高明中(最)高明的。

所以上等的用兵(策略)是打破(敌方的)计谋,其次是挫败(敌方的)外交,再次是击败(敌方的)武装力量,下策才是攻城。

攻城的办法是不得已的。

制造了望敌军的高车和(攻城用的)四轮战车,准备(攻城用的)器械,数月才能完成;构筑攻城用的土山,又要数月才能完工。

《谋攻篇》3

《谋攻篇》3
《作战篇》: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 作战篇》 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 安危之主也。 安危之主也。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 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 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mi)军”; ) 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 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 权而同三军之任,在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 权而同三军之任,在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 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在当代中国“日本品牌”已经在相当程度上 为“欧美品牌”所取代;而且,“日本制造” 的形象也迅速在中国消费者心中瓦解。 为什么会这样?原因之一是日本企业界太过 于重视短期利益。 其次是,日本在华投资缺乏长远眼光。
《谋攻篇》 谋攻篇》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 夫将者 , 国之辅也 , 辅周则国必强 , 辅隙则 国必弱。 国必弱。 译:将帅是国家的辅佐之臣,辅佐得周详严 密,国家就必定强盛;辅佐得有缺陷漏洞, 国家就必然衰弱。
(一军:12500人;一旅:500人,一卒:100人;一伍:5 人)
《谋攻篇》
孙子曰:衡量战争取胜的一般原则是“以能使敌 国完整无损地降服于我为上策”而攻破敌国使其 残缺受损便略逊一筹了;能使敌人一军将士完整 无缺全员降服为上策,而用武力击溃敌人一个军 便略逊一筹了;能使敌人一旅将士完整无缺全员 降服为上策,而用武力击溃敌人一个旅便略逊一 筹了;能使敌人一卒官兵全员降服为上策,击溃 一卒兵众就差一等了;能使敌人一伍士卒全员降 服为上策,击溃一伍士卒就差一等了。所以“百 所以“ 所以 战百胜”虽然高明,但不是最高明的, 战百胜”虽然高明,但不是最高明的,不用武力 进攻就能使敌人降服,才是高明之中最高明的。 进攻就能使敌人降服,才是高明之中最高明的。

孙子兵法第三篇谋攻篇深度解析

孙子兵法第三篇谋攻篇深度解析

孙子兵法第三篇谋攻篇深度解析一、序言《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兵法著作,是和《三十六计》一起被誉为中国古代武林两大经典之一。

其中第三篇《谋攻篇》是一本关于战争策略的要典。

本文将对《孙子兵法》第三篇进行深度解析,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其中的内容和理念。

二、谋攻篇概述《孙子兵法》第三篇谋攻篇包括了迂回、乘势、攻城、兵车、合谋、军争共六章。

这篇书主要探讨了在战争策略中如何巧妙地取得优势和胜利。

三、迂回在迂回一章中,孙子强调了迂回战术的重要性。

他认为在战场上迂回能够出奇制胜,并使敌人陷入困境。

他提到了几种迂回战术,包括绕道、伏击和偷袭等。

他强调了掌握时机和选择合适的目标的重要性。

四、乘势乘势一章主要强调了在战争中抓住时机和利用形势的重要性。

孙子认为战争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战胜敌人的关键在于把握住时机和灵活地应对形势的变化。

他提到了坚持不懈、主动进攻和积极应战等策略。

五、攻城攻城一章主要探讨了如何攻破敌人的城防。

孙子强调了攻城需要有系统的策略和合理的部署。

他提出了包围、围魏救赵和攻坚等战术。

他还讲到了攻城时需要注意破坏城防的要点,如攻城的顺序、攻城的方法和攻城的时机等。

六、兵车兵车一章主要介绍了兵车在战争中的作用。

孙子认为兵车是一种强大的攻击工具,可以有效地破坏敌人的防线。

他强调了兵车的战术和策略的重要性,包括兵车的部署、兵车的使用和兵车的保护等。

七、合谋合谋一章主要探讨了在战争中如何进行合谋和协作。

孙子认为合谋是战争胜利的关键,只有合谋才能使战争变得有序和有力。

他提到了合谋的要求和合谋的方法,包括合谋的目标、合谋的流程和合谋的实施等。

八、军争军争一章主要介绍了军队之间的竞争。

孙子强调了军争应该以智慧和勇气为基础,而不是仅仅依靠兵力。

他提倡在军争中运用巧妙的策略和战术,如虚实相间、出奇制胜和集中力量等。

九、结语通过对《孙子兵法》第三篇谋攻篇的深度解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在战争中,迂回、乘势、攻城、兵车、合谋和军争等各种策略和战术的重要性。

孙子兵法读后感之谋攻篇不战而胜

孙子兵法读后感之谋攻篇不战而胜

孙子兵法读后感之谋攻篇:不战而胜孙子兵法读后感之谋攻篇:不战而胜!上一篇主要讲的是《孙子兵法》的第三篇(谋攻篇)的第三部分,知彼知己,告诉我们“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的思想。

这一篇文章主要介绍《孙子兵法》的第三篇“谋攻篇”的第四部分,不战而胜。

一、兵法解析军、旅、卒、伍是古代军队的编制,12500人为军,500人为旅,100人为卒,50人为伍。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意思就是:大凡用兵的法则,使敌国完整地屈服是上策,而出兵击破敌国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军降服是上策,而出兵击破敌军就次一等;使敌人全旅完整地降服是上策,而出兵击破它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卒完整地降服是上策,而出兵击破它就次一等;使敌人全伍完整地降服是上策,而出兵击破它就次一等。

所以百战百胜并不是最好的制胜韬略,不战而使敌人屈服,才算是其中最好的。

孙子透彻地阐发了全胜战略的思想内容。

他一气说出五个“全”字,并用五个“破”字作为反衬,给人以极其深刻的印象。

他主张对敌要尽量做到不战而战,这样才能全其国,全其军,全其旅,全其卒,全其伍,才能不战而胜。

为什么百战百胜却不是善之善者呢?因为孙子所追求的不是那种付出惨重代价的苦涩的胜利之果,而是要获得既迫使敌人屈服又使自己丝毫不损的“全胜”。

孙子认为,即使一方百战百胜,也要出动战车千辆,辎重车千辆,军队十万,还得千里运粮,这样日费千金,何况战场上双方拼杀,“杀敌三千自损八百”,所以百战百胜并不是最好的,如果“伐谋”“伐交”,不费一兵一卒就使敌人降服,这自然是最佳的选择了。

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谋略,内涵十分丰富,它包括以下内容:其一,从实行条件看,它是以强大的实力为后盾,这种实力不单指军事,还包括政治、经济、外交诸多方面。

孙子兵法谋攻篇

孙子兵法谋攻篇

孙子谋攻篇是孙子战略思想的核心,其中“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想,被各国军事家奉为圭臬。

后人也常以“十则围之,五则攻之”的说法以嘲弄那些如同赵括一般只知死记兵书,不懂变通之人。

事实上,孙子的用兵之法是建立在“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基础上,并且兵力多少并不是衡量军队实力的唯一指标,早在第一篇计篇孙子就用“道天地将法”这五大方面说明了军队实力的构成,如大明官军对女真骑兵,虽人数远胜,但战斗力远远不及。

“十则围之”是指在军队实力胜于对手十倍时,可以通过谋略、外交等方法使敌军投降或溃散,以完整的保全自身的实力。

如刘邦对项羽的垓下之围,使用“四面楚歌”的方法,成功瓦解了楚军的战斗力。

但历史上,很少有人能运用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想,总是想战败对手彰显实力,最终造成惨重结果。

如二战时希特勒在苏联主动示好之时急于求成,盲目出兵苏联造成两线作战最终失利。

因此更应注意如何保存自己的实力,在一轮轮的淘汰中最终存活,不要盲目出击,四处树敌。

另外一方面,孙子强调了认知的作用。

用人而不知人是危险的,下决定之前没有对事务进行考察是片面的,只有把自己和对手都了解清楚,才能把握住对手的缺陷,一举击破。

《孙子兵法》——谋攻篇K

《孙子兵法》——谋攻篇K

《孙子兵法》——谋攻篇K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实现政治目的的工具;战斗是实现战争目的的手段,战争的目的,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战争的样式,无论是进攻、追击,还是防守、后退,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样的目的。

因此,这些战争样式就无所谓好坏、高下之分,关键是能否更好的服务于战争目的,能否有利于最终取得战争胜利。

对敌拥有优势兵力,能够战而胜之,攻而取之,自然甚为理想。

然而,战争情势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兵力只是与敌方相当,乃至处于绝对劣势,也是常有的事情。

这时,打败敌人当然还是战争的重要目的,但如果实力不足以打败敌人,在你死我活的博弈中,则“保存自己”就上升为主要的目的,必要时要“逃之”、“避之”,保存有生力量。

当兵力与敌人大致相当时,“则能战之”,勇敢地与敌人作战,可以凭着一股子锐气、胆气和豪气,震慑敌人,挫其锋芒,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可以趁敌人正因情况不明而犹疑不定时,迅速占据有利地形,发起突然攻击,打他个措手不及。

这种情形,尤其是检验指挥员的胆识和官兵的勇气的时候。

当兵力处于相对劣势时,“则能逃之”,经过一番试探性的交锋,发现打不过敌人,那就赶紧撤退;寻找敌人的薄弱环节进行打击,在敌人展开反扑或大部来援时,赶紧撤离。

当然,如果占据了有利地形,就可以进行更长时间的抗击,给敌人以更大的消耗,但也要服从总体战略,在适当的时候撤退;如果担任的是阻击任务,那不管有多大的伤亡,也要在完成阻击任务之后才能根据需要撤离。

当兵力处于绝对劣势时,与敌人实力悬殊,“则能避之”,避免与敌人进行正面交锋,避免导致无谓的损耗和牺牲。

这样的“避”,是一种主动的战略撤退,必要时牺牲一些土地,旨在诱敌深入,占据有利地形,积蓄力量,等待和创造有利的反攻时机,实现后发制人。

这样的“避”有一定的时间或空间限度,待到双方实力发生了变化,形势向有利于我的方向逆转,就是到了反攻的时候了。

“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归根结底是为了掌握战争主动权,实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根本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经典选读――《孙子兵法·谋攻篇》
原典
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修橹?M?,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

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

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

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
军士疑矣。

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

是谓乱军引胜。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译文
孙子说:大凡用兵的原则,使敌人举国屈服,不战而降是上策,击破敌国就次一等;使敌全军降服是上策,打败敌人的军队就次一等;使敌人一个“旅”的队伍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一个“旅”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卒”降服是上策,打败敌人一个“卒”的就次一等;使敌人全“伍”投降是上策,击破敌人的“伍”就次一等。

因此,百战百胜,不算是最好的用兵策略,只有在攻城之前,先让敌人的军事能力(包括指挥能力和作战能力)严重短缺,根本无力抵抗,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

所以上等的用兵策略是以谋取胜,其次是以外交手段挫敌,再次是出动军队攻敌取胜,最下策才是攻城。

攻城为万不得已时才使用。

制造攻城的蔽橹、?M?d,准备各种攻城器械,需要花费三个月的时间。

构筑攻城的土山又要三个月。

将帅控制不住忿怒的情绪,驱使士卒像蚂蚁一样去爬梯攻城,使士卒伤亡三分之一而不能攻克,这便是攻城所带来的
危害。

因此,善于用兵的人,使敌人屈服而不是靠战争,攻取敌人的城池而不是靠硬攻,消灭敌国而不是靠久战,用完善的计策争胜于天下,兵力不至于折损,却可以获得全胜,这就是以谋攻敌的方法。

用兵的原则是:有十倍的兵力就包围敌人,五倍的兵力就进攻敌人,两倍的兵力就分割消灭敌人,有与敌相当的兵力则可以抗击,兵力少于敌人就要避免与其正面接触,兵力弱少就要撤退远地。

所以弱小的军队顽固硬拼,就会变成强大敌军的俘虏。

将帅,是国家的辅佐,辅佐周密国家就会强大;辅佐疏漏,未尽其职,国家必然衰弱。

国君对军队造成的危害有三种情况:不知道军队在什么条件下可战而使其出击,不了解军队在什么情况下可退而使其撤退,这就束缚了军队的手脚。

不通详三军内务,而插手三军的政事,就会使部队将士不知所从。

不了解军中的权变之谋而参与军队的指挥,就会使将士们疑虑重重。

军队既迷惑又疑虑,诸侯国军队乘机而进攻,灾难就降临到头上,这就是自乱其军而丧失了胜利。

预知取胜的因素有五点:懂得什么条件下可战或不可战,能取胜;懂得兵多兵少不同用法的,能取胜;全军上下一心的,能取胜;以有备之师待无备之师的,能取胜;将帅
有才干而君主不从中干预的,能取胜。

这五条,是预知胜利的道理。

所以说:了解对方也了解自己的,百战不败;不了解敌方而熟悉自己的,胜负各半;既不了解敌方,又不了解自己,每战必然失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