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
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
画面二:当乡里人家赶着牛车,挑着扁担日 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单调的生活时,西方 的蒸汽机头已经响彻天地驶入了全新的时代!
画面三:当雍正皇帝颁布“抑商手谕”,乾隆天 子津津乐道于自己的 “十全大武功” 时,英国的查 理一世和法国的路易十六正躺在断头台上,以十倍的 绝望与百倍的仇恨诅咒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材料三:雍正帝:“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
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一)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
1、农业是封建社会最主要的产业。 2、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收税、征兵、管理)
(二)具体表现
1、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时,首倡“重农 抑商”:农本商末,鼓励农业生产,限制工 商业发展。
2、西汉汉武帝推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 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 等。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
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古者税民
不过什一,……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
贫者亡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
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
问题4:上述材料反映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下的
什么现象? 土地兼并
问题5:结合教材和材料思考, 土地兼并带来什么危害?
二、“重农抑商”
重
视
农
抑制商业和手工业
业
通过下述几则材料分析,统治者为什么 要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材料一:战国时期,法家认为,商人依仗其雄厚的
财力,生活上“田池射猎之乐,拟于人君”,政治上 “交通王侯,力过吏势”,因而被韩非子视为“邦之 蠹也”。
原创5: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6.明清实行闭关政策的共同点比较,不正确的是(C ) A.其主观目的都是维护封建统治 B.都是自然经济的产物 C.都禁止一切对外交往 D.都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谢谢观看!
中西方近代历史对比
近代前夜的危机
明清之际的中国在哪些方面已经显露出危机?
中国
西方
政治
封建制度衰落
开始资产阶级革命
经济
农耕经济繁荣
完成近代工业国转变
对外关系 闭关锁国
海外殖民、奴隶贸易
思想文化 鄙薄科技,文化专制 重视科技,思想解放
课堂应用 1.皇粮国税在中国延续了2600多年, 2006年中国政府宣 布废止农业税,一般认为我国古代农业税收开始于( D )
第一单元古代的经济政策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的土地制度
原始社会形成公社共 有、成员共同劳动、 平均分配的土地制度
2.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
甲骨文中的田字
井 田
•夏、商、西周时期,一切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制 •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转
的
基 让和买卖;同时要向国王交纳贡赋。
本 特
•奴隶在贵族封地上耕种,遭受着残酷的剥削和奴役。
点 •耕地形同井字,称为井田制。
3.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 (1)井田制的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 大量的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私田不向国王缴 纳贡赋。 •鲁国的税制改革——土地由国有向私有转变。 •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 建土地所有制。
4.秦《琅玡刻石》:“皇帝之功,劝劳本事,上农除末, 黔首是富。”与该主张相矛盾的是( C ) A.宋明理学 B.重农抑商 C.工商皆本 D.封建君主专职
人教版必修二高中历史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共19张PPT)
永乐二年(1404年)正月,禁民下海。时福建 濒海居民,私载海舡(chuán ),交通外国,因以 为寇,郡县以闻。遂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 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永乐实录》卷二十七
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 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华里,并且将所 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 货物不许越界,时刻瞭望,违者死无赦。
4、根本目的: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5、表现
(1)汉朝:汉武帝打击富商大贾的势力
①措施
②原因
材料一:汉初,社会经过长期战乱,经济凋敝,富商大贾乘机 囤积居奇,操纵物价。汉武帝推行一系列经济政策,包括:货 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以及向工商业者 加重征税等。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
材料二: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
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
过吏势,以利相倾……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5、表现
(2)明清时期
①明太祖:告谕户部大臣,理财之术在于“使农 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
②雍正帝: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 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 耕稼之人”,要求官员留心劝导,让百姓重视本业。
氏族公社 井田制
所有制
(土地国有)
封建土地 所有制
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含义:重视农业,限制工商业的经济政策
中国封建社会最基本的经济政策
2、首倡者:商鞅(在秦国变法时)
农业
工商业
生产粮食布帛
脱离农业生产
本业
末业
鼓励
限制
3、原因
①商业的发展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 业生产甚至危及政权统治。
课件1: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起的作用各不相同,封建社会初期和中期积极作
用为主,封建社会晚期越来越起消极作用。明清
时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出现了“工商皆
本”的思想,冲击了“重农抑商”政策。
有一种观点认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 不活”,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应 如何正确看待农、工、商三者的关系?
答案:在坚持农业为基础地位的同时,还应大 力发展工商业;只有坚持国民经济各部门综合平 衡,按比例协调发展,才是国家富强之本。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历史时期
土地制度
表现形式
原始社会
土地公有制
奴隶社会 (商周)
奴隶社会土地国 封建社会 有制 (战国以来) 封建土地所有制
井田制
国有土地所有制 地主土地私有制 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其中,地主土地私有制是封建社会的土地主要表现形式。
1.奴隶社会的井田制是怎样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 的?它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
材料二 汉武帝推行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包括:货币官铸、 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以及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
材料三 明太祖告谕户部大臣,理财之术在于“使农不废耕, 女不废织,厚本抑末”。
材料四 清雍正帝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实行的经济政策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采用的最基本 的经济政策,其核心内容是主张重视农业生产和小 农经济,严格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 海禁政策是指明清两代严禁私人出海贸易,即 “片板不得下海”,对外贸易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闭关政策是严格限制(不是禁绝)对外贸易, 即只准在“公行”中进行,对外人在华的活动采 取了严格限制的措施。 海禁主要是对内的防范,而闭关政策则更主要 是对外的消极防卫措施。
高中历史课件专题一《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人民版必修2)
实行“海禁”政策对中国带来的最严重后果是 A.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B.使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达到顶峰 C.难以促进工商业发展 D.长期与世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
明清海禁政策的主要危害包括( ①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③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A.①②③ B.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②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④造成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 C.②③④
材料二 清政府利用“十三行”行商,避开与外商直接发生关系, 这是虚骄自大的“天朝上国”意识。
三、抑商表现之二:海禁政策
1、含义:
禁止中国人海外经商限制外国商人贸易的政策 ——闭关锁国政策 2、时期: 明清时期 3、实施原因:
根本原因: 自给自足自然经济
具体原因: 倭寇因素;台湾因素;殖民因素;官方垄断;心态因素
观点: 材料一:农本商末;(1分) 材料二:中国物产丰富,不需要进行对外贸易,中国进行对外贸易是对外国的恩惠(1分) 政策:重农抑商政策;闭关政策。(2分) 原因:①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产物; ②为了稳定社会,巩固封建统治,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确保赋役和地租的征收; ③缺乏对外界的了解,天朝上国观念的影响。(3分) 后果:阻碍了工商业的正常发展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 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和发展, 拉大了与西方国家的差距。造成近代中国落伍于西方。(4分) (2)工商皆本。 黄宗羲的观点是明清商品经济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在思想意识上的反映,有利于商品 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是历史的进步。(4分) (3)农工商之间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在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的同时,还应大力发展工商业; 只有坚持国民经济各部门综合平衡按比例协调发展,才是国家的富强之本。(2分)
36、“重农抑商”政策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是 A、适应了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需要 B、中国一向具有重视农业的优良传统 C、中国人口众多,解决吃饭问题是当务之急 D、有利于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课件
代 C.投资工商业风险大
的 经
D.经营土地风险小、获利高
济
政
策
A
第
4 4.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实行的
课 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是(
)
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
古
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代
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
的
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
经
济
政 策
B
第 5.我国历代封建王朝推行重农抑
4 商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课
C.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 ①生产力的发展(铁犁牛耕出现) 根本
经 D、都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
济 D.其根本目的是减轻农民的负担 8.下列关于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
⑵西汉:严格控制民营商业,加征重税。
8.下列关于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
政策 A 明清时期“衣食租税”的土地经营盛行,根本上是因为(
A.经济基础决定的
古 B.统治者的心态决定的
代 C.中外关系决定的
的 D.阶级关系决定的
经
济 政
A
策
第课4 8不A..正下有确列利的关于是于农古业(代的重发)农展抑商政策的评价,
B.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古C.有利于封建社会的稳定
代D.有利于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的
经
济 政
D
策
第
4 9.历史上清朝的“十三行”指 课 的是 ( )
第
14.封建所有制的束缚。(根本原因)
课
2.自然经济的限制作用。
3古代.封建政府的压制。清政府实行“重农抑商” 政的策,采取许多妨碍手工业生产和资本主义 萌经芽发展的措施如:闭关锁国等
学案10: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知识梳理】一、土地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公有制)2.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井田制(1)目的:为了巩固奴隶制统治(2)实质:。
(3)发展过程:开始于、盛行于、瓦解于、废除于。
(4)作用:是奴隶制国家经济基础,巩固了奴隶制度,它是分封制的经济前提(5)瓦解原因:①根本原因:。
②周王室衰微,兼并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关系发生变化③由于战争频繁,井田上的劳动力减少④直接原因:鲁国为代表的各诸侯为增加收入,实行。
3.封建土地所有制(1)形成确立:①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公开承认土地私有(春秋)。
②(战国)各诸侯国先后进行变法。
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此后在我国延续2000多年。
(2)类型:①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主体)②小农土地私有制③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3)弊端:土地兼并①根源:。
②抑制措施: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均田制;明朝制定鱼鳞图册,按人丁和田亩多寡收取赋税。
③结果:一定程度上有所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二、重农抑商政策(以农为“本”,以商为“末”)1.含义:重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严格限制工商业发展的经济思想和政策2.目的:。
3.原因: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统治。
4.提出和强化:(1)战国时期:首倡“重农抑商”政策,提出农是本,工商是末业。
(2)西汉:实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等措施抑制富商大贾。
(3)明清:统治者强调以农业为本,工商为末;实行专卖、重税、歧视政策。
统治者抑商的措施有:官营;加征重税;歧视商人,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
5.评价:积极作用:在封建社会初期,保护了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及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和稳定,巩固了封建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
消极作用:①。
②。
③。
三、“海禁”与“闭关锁国”1.含义:明清政府实行的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交往的政策。
2.原因:①(根本原因):。
②(客观原因):a.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 b.明初倭寇侵扰我国东南沿海;清初,东南沿海一带的反清斗争不断。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4课
2、“重农抑商”政策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是: A、适应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需要 B、中国有重视农业的优良传统 C、中国人口众多,解决吃饭问题 D、有利于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3、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实行闭关自守 政策的含义是 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C、一根排斥西方事物 D、封闭过界固守疆域
3、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
(1)主要形式:(特点) (2)土地兼并: ●概况 抑制措施 结 原 果 因 1.根本原因: 土地私有制的存在,使土地兼
并不可避免。 2.主要原因: 封建经济的发展 北魏至唐朝前期:均田制 明朝:按人口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
3、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
(1)主要形式:(特点)
①国家土地所有制 ②地主土地私有制
2、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闭关锁国
清朝时期 广州十三行, 是唯一准许与 外商打交道的 商行。
清朝时 期的广州商 馆区。
1793年,英国人马嘎尔尼访华,乾隆帝要他行双 膝下跪之礼。马嘎尔尼最初不答应,后来提出了条 (3)这一时期清政府在对外贸易方面采取的闭关锁国政 件:将来中国派使者到伦敦去的时候,也必须向英 策产生了什么后果? 王行跪拜礼,或是中国派人向他所带来的英王的画 不仅阻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 像行跪拜答礼。最终他以单膝下跪的形式朝见了乾 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而且使中国与世界隔绝, 隆帝。乾隆帝很不高兴,接见以后,就要他离京回 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国,拒绝了英国通商要求。 乾隆皇帝在给英王乔治二世的信中说:“天 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特因天朝所产茶叶、丝帛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 物,是以加恩体恤。”把马嘎尔尼赠送的地球仪、 望远镜、铜炮、火枪、西洋船模型等礼物,当作贡 品、玩好收藏。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
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学习目标】掌握中国古代经济政策的内容。
【知识概述】中国古代经济政策的内容:一、重农抑商政策。
1、重农抑商政策实行的原因:(1)根本原因:封建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2)直接目的: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的征收。
(3)根本目的: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2、含义:是我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含义是指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即保证经济政策向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方向倾斜。
3、表现:战国时期,秦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西汉时期,汉高祖对商人征收重税,汉武帝时,实行均输平准、盐铁官营、算缗、告缗等政策,全面控制工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对工商业征收重税等。
实质:维护封建经济基础,巩固地主阶级政权。
4、影响:积极性:封建社会初期,该政策促进了农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增长,有助于社会稳定、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
消极性:封建社会后期,该政策导致地主阶级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激烈;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中国社会发展滞后。
二、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1、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1)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它使封建统治者自我满足,味于世界大势,盲目排外。
(2)封建统治者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
明初实行海禁主要是因为统治者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的统治;清初实行海禁主要是为了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特别是要割断东南沿海人民同台湾郑氏政权的联系,后来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主要原因是担心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也受统治者盲目自大观念的影响。
从根本上看,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其根本原因是由自然经济决定的。
2、含义:海禁政策是指禁止中国人与外国人在沿海的往来(强调对内);闭关锁国政策是指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强调对外)。
3、表现:(1)明朝:实行海禁;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2)清朝:海禁、迁界;闭关锁国,只留极少口岸对外通商,由政府特许的商行统一对外贸易。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2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第 4 课 古 代 的 经 济 政 策
㈡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井田制)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 小雅· 北山 》
井田制
第 4 性质: 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课 古 代 内容: 的 (1)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 经 用,不得转让与买卖,并向国王缴纳贡赋。 济 政 (2)庶民和奴隶在贵族封地上耕种,遭受 策 着残酷的剥削和奴役
材料:(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 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第 ──摘自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 4 材料揭示哪些历史现象?对社会经济 课 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古 影响: 代 的1.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 经2.影响了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流通; 济3.严重影响了扩大再生产,不利于生产规模 政的扩大; 策 4.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
材料:(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 第 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4 ──摘自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 课 古 材料揭示哪些历史现象?对社会经济 代 的 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经 现象: 济 乾隆年间,许多地主和商人发家以后, 政 策 用赚来的钱大量买田置地,将大量商业资本 投向土地。
第四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本节知识体系
古 代 的 经 济 政 策
土地制度的演变:原始社会,奴隶社 会,封建社会
重农抑商:原因,目的,表现,评价
“海禁”与“闭关锁国”:原因、内 容、 影响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第 4 课 古 代 的 经 济 政 策
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封建土地私有制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三、“海禁”与“闭关锁国” 1.明朝“海禁”: 倭寇 (1)原因:由于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______,危及
海禁 统治,明太祖下令实行“________”。 (2)表现: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______,对外贸易只能 互市
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2.清代闭关锁国: (1)原因:为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原始积累 (2)危害: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____________, 资本主义萌芽 阻碍了______________的滋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 于世界潮流。
2.(2011 年广东惠阳中学高一段考)下列关于土地兼并的评 述,正确的是( ) ②土地兼并
①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是土地兼并现象的根源 严重影响了政府的收入
③土地兼并的加剧使自耕农纷纷破
产,两极分化激烈,引起社会动荡不安
禁止土地兼并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④历代统治者都严格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 A。宋初“田制不立”、“不抑兼并”及明代 皇帝带头兼并土地,故④项说法错误。
【针对练习】 的土地政策。”以致“到了宋真宗时期变成了‘百姓康乐,户 口蕃庶,田野日辟’的景象”。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A.土地兼并问题在宋代得到基本解决 B.宋代统治者通过不抑土地兼并政策解决了唐末五代农业 的不景气状况 )
1.“宋朝开历史之先河,采取‘不立田制’、‘不抑兼并’
C.土地兼并顺应了宋代社会发展要求,促进了宋代的长治
一、对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认识 1.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1)井田制开始实行于夏、商,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 废除于战国,它是一种形式上的土地国有制,其主要内容是: 一切土地属于国王所有。井田制瓦解的主要原因是铁农具和牛 耕的使用。
原创2: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社会问题: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 影响国家财政收入。
抑制措施:北魏至唐前期——均田制 明后期——按人丁和田亩多寡收取赋税
对下图所示内容认识正确的( )
[解析] 图中的“鱼鳞图册
”是明代登记土地的文书,
明代随着租佃制经营方式的
日益普遍化,土地登记越来
A.政府奖励垦荒耕地数量增加的状况 B.地主兼并农民土地的记录 C.农村土地专业化经营的情况
——《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永乐二年,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交通 外国,因而为寇。
——《永乐实录》卷二十七
材料三 顺治元年(1644年),清政府颁布“迁海令”,……寸板 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了望,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记》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对比中西方近代历史,我们的头脑中不由地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导言
“重农抑商”作为我国古代的一项经济政策,对于保护农 业生产的发展、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以及维持社会的相对稳 定,都起过积极作用。但是,封建社会后期,“抑商”政策也 抑制了工商业的正常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明清 时期为防止倭寇等பைடு நூலகம்侵扰,几度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 政策,使中国错失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良机,逐渐 落后于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
请思考: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雇佣③
充足资金的作坊
经营
主、商人①
利润
手工工场 ⑤
劳动
自由的劳动力②
工资
被雇佣④
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雇佣关系的出现
探究: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必修2第四课:「古代的经济政策」知识点总结
必修2第四课:「古代的经济政策」知识点总结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是考试当中的高频考点,且常以选择题和材料题的形式出现,常考的知识点为: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重农抑商”政策、“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等。
这一部分题目,题型较为灵活,除考查考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之外,关键考查对于知识的迁移能力,因此,考生需加强对这部分知识的复习与整理。
知识点总结1.演变过程(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分派劳动产品。
(2)夏商西周①特点:一切土地属于国家。
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
庶民和奴隶在贵族封地上耕种,遭受残酷剥削和奴役。
井田制:此时的耕地十分规整,成方块儿状,形同井字,被称为“井田”,这种土地国有制度被称为“井田制”。
②瓦解: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春秋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私田大量开垦,土地转让关系进一步发展,井田制遭到破坏。
公元前594年,鲁国首先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收税。
其他诸侯国也相继进行税制改革,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到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
2.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①表现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造成了社会的两极分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②抑制土地兼并目的:维护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统治。
措施:北魏到唐前期,政府实行均田制,制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买卖;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
影响:鼓励农民垦荒,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
3.“重农抑商”政策1.背景商周时期,国家曾采取鼓励政策,支持商业的发展,商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商业的发展,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政权统治等问题日益严重。
2.原因“重农抑商”政策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也是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2020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教案)第1单元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一、土地制度的演变1.概况(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2)夏、商、西周时期:井田制,土地国有。
(3)春秋时期:井田制遭到破坏。
公元前594年,鲁国进行税制改革,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4)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这一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两千多年。
2.抑制土地兼并(1)原因: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地主大量兼并农民土地,造成社会两极分化。
(2)措施:北魏到唐朝前期,政府实行均田制,限制土地买卖;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人丁和田亩多寡收税。
二、“重农抑商”1.含义:国家鼓励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2.原因:社会上出现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政权统治等问题。
3.目的: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税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
4.提出: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变法时首倡。
5.发展(1)西汉时期:汉武帝推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以及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经济政策。
(2)明清时期:封建政府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继续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加征商税。
三、“海禁”与“闭关锁国”1.明朝海禁(1)原因:明太祖担心流亡海外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
(2)表现: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2.清朝闭关锁国(1)原因: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2)表现:政府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
(3)危害:①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②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轻巧识记]1.中国古代的土地兼并问题2.古代经济政策[易错提醒]“海禁”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海禁”政策是指明清时期严厉禁止私人出海贸易,海外贸易必须在官方的主持下进行,主要是防内;“闭关锁国”政策是指明清时期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如清朝规定一切对外贸易均在广州“十三行”进行,主要是防外。
河南省淅川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导学案专题一 第四课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自主学习】一、中国古代统治者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1、含义:也叫“”、“”,都是强调要发展,限制和的发展。
2、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目的:①经济目的: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__________;②政治目的:保障国家的安全,维护的稳定,巩固的地位;③根本目的:_____ _______。
4、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1)重农:奖励农耕,劝课农桑,轻徭薄赋,奖励垦荒,兴修水利。
(2)抑商:①歧视商人,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
(举例)②实行______制度,限制民营商业范围。
③对民营工商业不断加征赋税。
④_____以前政府对商人和市场严格管制。
⑤明清时期实行“_______”政策,严格限制民间海外贸易。
⑥组建庞大的_______________,压制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5、影响:(1)积极作用:封建社会的前期以积极作用为主:①经济上:有利于____ ,推动农业经济发展,从而巩固封建国家的_______ ②政治上:有利于______ 和对农民的控制,进而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封建国家的_ _(2)消极影响:封建社会的后期以消极作用为主:长期的重农抑商政策,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它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_______ __的发展,从而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二、工商业的管理㈠概况:对于私营工商业,古代王朝通常通过的方式加以控制。
1、秦王朝:2、汉代:3、唐代:㈡消极影响:三、“海禁”的政策1、含义:明清王朝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称为“海禁”。
(注意:是禁止民间贸易往来,对外贸易在官方控制下进行。
)明清官方控制下的对外贸易,主要体现为:①朝贡贸易:A、含义:朝贡贸易就是中国政府与海外诸国官方的关系。
B、代表:郑和下西洋。
C、评价:这种朝贡贸易,往往“厚往薄来”“倍偿其价”,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而是宣扬,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的需求。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共45张PPT]
◎认知反馈
(2016·课标全国Ⅱ,2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
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
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
(2016·浙江文综,17)在古代文学家笔下,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
“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婚媾
产品基本为贵族所有 由奴隶和庶民耕种 千耦其耘
(3) 形成于商,鼎盛于西周,破坏于春 兴废 秋,废止于战国
3. 封建社会: 封建土地私有制
①根本原因——生产力进步,私 田大量产生
(1) ② 耕作井田的劳力减少(由于战争 背 等因素) 景
③周室衰微,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发 展(化公为私)诸侯视土地为私产
均田制
1.内容: 按性别、年龄把国家掌握的无 主荒地分配给农民。 2.特点: ①农民只有使用权,不能买卖;
②农民要服徭役和兵役。 3.政府实施的主要目的:促进生产、增 加税收。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历史时期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夏商周)
土地制度 土地公有制 土地国有制
封建社会 以私有制为主体的 (战国以来) 多种土地所有制
贫富分化 →激化矛盾 →危害统治
影响: ①社会矛盾激化,导致农民起义;
土地兼并的膨胀导致地方豪强势力壮大, 影响到中央集权的加强
②影响国家财政收入
③农民:贫困,无力购买手工业品 地主:地租重,使其乐于买田置地,影响
手工业再扩大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④土地兼并下的两种矛盾: 农民与地主的矛盾,封建国家同地主的矛盾
④各国的改革(直接原因)
(2)过程
课件4: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养蚕图
施复夫妇成为机户
施复夫妇二人住在苏州盛泽镇上,靠养蚕织绸生活,本
是小户人家。由于他们织的丝绸光彩润泽,在市场上卖
得很好,赚了许多银子。几年后,他们增买了三四张织
机,不到十年,积累了几千两金子,后来他们又买了两 请所思大考房:子以和上三反四映十我张国织明机朝,在雇经人济织领绸域,出成现为什机么户变。化施?复
画面三:当乡里人家赶着牛车,挑着扁担日复一日,年 复一年地重复着单调的生活时,西方的蒸汽机头已经 响声彻天地驶入了全新的时代!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 土地归公社所有,集体耕种,平均分配 2、奴隶社会——井田制 特点:一切土地属于国家、不得买卖和转让
A、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B、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
C
C、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D、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
2、明清实行闭关政策的共同点比较不正确的是
A、其主观目的都是维护封建统治 B、都是自然经济的产物
C
C、都禁止一切对外交往
D、都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谢谢观看
本课内容结束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三、“海禁”与“闭关锁国”
1、含义: ①海禁政策: 指明清两代严禁人民出海贸易 对外贸易在官方主持下进行(郑和下西洋) ②闭关锁国政策: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即只准在“公行”中进行。
严格限制
绝对禁止
海禁主要是对内的防范 闭关政策则主要是对外的消极防卫
(1)明初统治者担心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 寇,危及明朝的统治。
秦商鞅变法: 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4、封建社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主体) 农民个体土地私有制
课件6: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贾谊《新书》载:“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 而以末,食者甚众,是天下大残。”其核心观点是什么?贾谊论述此观 点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提示:核心观点:重农抑商。根本目的:维护并巩固封建统治。
三、“海禁”与闭关锁国 1.明朝的“海禁” (1)原因:担心海上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 (2)表现:明太祖开始实行“海禁”,规定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 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2.清代“海禁”与闭关锁国 (1)原因: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2)表现: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将沿海居民内迁,不许人 民片板下海,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3)危害: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 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未能得到充分发展的原因 1.封建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封闭性、 落后性阻碍和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封建统治者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 的成长。 3.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统治者通过各种手段压制私营手 工业的发展。 4.“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重农抑商政策,综合考查获取和解读 材料信息、史论结合的能力。A项观点错误。B项“商人与封君勾 结”属于误读材料,“中央集权被削弱”在材料中不能体现。D项前提 正确,但结论错误。根据“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今富商大贾, 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说明桓谭认为东汉初年商人经济 实力强,因而他建议厉行重农抑商政策,故C项正确。
知识架构
史料一 末作(工商业)文巧(华而不实),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
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阻止了中国和外界的交流,使中国 不能够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文化,使中 国落后于西方。
2016/6/27
3.影响:
从短期看:实现了自我保护,具有民族自卫性质
从长期看:这一政策助长了统治阶级妄自尊大的 心理,自诩天朝上国,盲目排外,不思进取,保 守愚昧;妨碍了我国开拓海外市场,抑制了资本 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止 了中国和外界的交流,使中国不能够学习西方的 先进科学文化,使中国落后于西方。
结果:不能真正阻止兼并 (原因?)
2016/6/27
1.时间: (1)开始实行: 北魏 (2)发展完善: 隋唐前期 (3)瓦 解: 唐中后期 2.土地来源: 荒地和部分官田授给无地或少地农民 3.受田者的封建义务: 北魏——交纳租税、服兵役和徭役 隋唐——交纳租税、推迟服役年龄,甚至可以纳绢代役 4.性质: 封建的土地国有制 5.作用:均田制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使农民拥有少量土 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纳绢代役保证了农民的劳 动时间;使荒地得到开垦,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 6.瓦解原因:随着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和土地买卖的 2016/6/27 频繁,加之安史之乱,均田制逐渐瓦解。
4. “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的比较 :
1)其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2)海禁主要是对内的防范,而闭关政策则更 主要是对外的消极防卫措施 2016/6/27
原始社会
土地制度演变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目的
古 代 的 经 济 政 策
2016/6/27
“重农抑商”
表现
评价
原因
“海禁”和“闭关锁 国”
概况 影响
2).重农可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便于加强控制,有利 社会稳定 3).商业发展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了农业的发展; 富商大贾操纵市场物价,危害封建统治 4). “重农抑商”经济政策的实质是维护封建经济基 础(小农经济);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3、重农抑商政策的发展演变(实施):
1).战国时期开始实行,特别是商鞅首倡“重本轻末” 的治国理财思想,以后历朝统治者沿袭。 2).汉武帝推行一系列经济政策,抑制富商大贾。包 括: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以及 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 3).明清时期固守“重农抑商” ,继续实行专卖制度。 2016/6/27 4).各朝歧视商人,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贱商令)。
5).组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压制民营手工业发展。
4、对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
1).在封建社会初期(明清以前):利大于弊。对农 业、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起了 积极作用, 从根本上说重视农业是正确的。 2). 明清时期:弊大于利。这一政策严重阻碍了商品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违反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同时加剧了土地兼并,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从根 本上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落后。
(一)从重商到抑商
商周:鼓励商业 战国:抑商政策出台
(二)重农抑商政策的发展演变:
1、重农抑商政策:
主张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发展的治国理 财思想,是由战国商鞅首倡,并为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所沿 用的经济思想和政策。
2、重农抑商政策实施原因:
1).农业是封建经济的核心,能提供生存的基本保障, 稳定的赋税收入 ,保证政府财政来源 2016/6/27
1.含义:
清代严格限制官民对外交往,对外贸易只准在 “公行”中进行的经济政策。
严格限制
2.原因:
绝对禁止
直接:为了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根本: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016/6/27 客观: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
清代闭关锁国的后果:
(1)这一政策妨碍了我国开拓海外市场, 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 义萌芽的发展;
2016/海禁政策是指明清两代严禁私自出海贸易, 对外贸易在官方主持下进行的经济政策。
2.实施:
明初:“海禁”(民间) 明中后期:开放“海禁”,允许民间贸 易 2016/6/27 清初:“海禁”(禁止官民)
3.实质: 海禁政策实质上是闭关锁国政策
(二)闭关锁国政策
2016/6/27
1、土地兼并 含义: 土地向少数人高度集中的过程 方式: 抵押、买卖、赏赐、强占 根源: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土地私 有,准许买卖
实质:大地主与封建国家争夺财源 影响: 贫富分化→激化矛盾→危害统治
2、统治阶级抑制土地兼并
目的: 维护小农经济,防止社会矛盾激化;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巩固统治 措施:实行均田制(北魏隋唐) 按人丁和田亩纳税(明朝)
2016/6/27
井田制 一切土地属于国家,国王把
土地层层分封;奴隶和庶民集 1)、概念: 体耕种;耕地十分规整,成方 块状,形同井字的土地制度. 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2)、性质:
3)、实质:一切土地属于国王
4)、瓦解:
2016/6/27
3.封建社会 ——封建土地所有制
——以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1)春秋时期垦荒私有、化公为私 2)鲁国初税亩:前594年 实际承认了土 地私有的合法性
3)战国各国改革, 正式承认土地私有
2016/6/27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几种形式
以私有制 为主体的 地主土地私有制 多种土地 所有制 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封建土地国有制
封建社会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土地兼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