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硬化的视觉、听觉、躯体感觉诱发电位检测
肌电图及诱发电位意义
肌电图、诱发电位临床作用和社会价值肌电图、诱发电位所能开展的检查项目有:一、肌电图(EMG)二、神经传导速度(NCV),包括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F波、H反射三、诱发电位(EP),包括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视觉诱发电位(VEP)和上、下肢体感诱发(SEP)四、事件相关电位(P300)它们的主要临床作用:(一)肌电图:它作为一种测定运动系统功能的手段,现已被广泛用于区别肌肉力弱和肌萎缩,是肌病所致,或神经病所致,还是其他原因所致。
通过针极肌电图,对躯体不同部位肌肉的测定,可以了解:(1)肌肉病变是属于神经源性损害,还是肌源性损害;(2)神经源性损害的部位(前角细胞或神经根、神经丛、干、末梢);(3)病变是活动性还是慢性;(4)神经的再生能力;(5)提供肌强直及其分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依据。
应用于不明原因的肌萎缩、麻木、无力、肢体活动障碍等疾病的定性、定位诊断,还可作为神经损伤手术后或治疗后的监测手段,以及提供康复、伤残、法医鉴定的客观指标。
(二)神经传导速度:是评定周围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功能的一项诊断技术。
主要用于周围神经病的诊断如多发性神经病、遗传性周围神经病、格林-巴利综合征、腕管综合征、周围神经外伤等,结合肌电图可鉴别前角细胞、神经根、周围神经及肌原性疾病等。
临床运用较多的是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起病多隐匿,其临床症状的出现,往往迟于病理改变,以致确诊时病理改变已很明显,失去早期治疗机会。
神经肌电图检查对其病理改变较为敏感,可用于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早期诊断。
临床住院的糖尿病病人皆可建议行此检查,及时发现早期神经病变,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还可以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临床疗效评估及治疗方案的拟定提供重要依据。
(三)视觉诱发电位;它主要检测视觉通路的病损,在眼科广泛应用于视神经炎、球后神经炎、视神经萎缩、视神经压迫病变、多发病损,它对早期诊断、定位诊断、估计预后、评定疗效有重要作用。
多发性硬化功能系统评估简易记录
6级:四肢瘫
小脑功能
0级:正常
1级:有异常体征但无残疾
2级:轻度共济失调
3级:中度躯干或肢体的共济失调
4级:四肢重度共济失调
5级:因共济失调不能完成协调运动
脑干系统功能
0级:正常
1级:只有皮质盲、视觉失认
2级:中度眼震或其他轻微残疾
3级:重度眼震、明显的眼外肌力弱或其他脑神经中度残疾
1.5分:无残疾,1个以上FS可有轻微残疾(除大脑系统可为1
级,受累FS为1级)
2.0分:1个FS有轻度残疾(受累FS为2级,其他0-1级)
2.5分:2个FS有轻度残疾(受累FS为2级,其他0-1级)
3.0分:1个FS中度残疾(受累FS3级,其他0-1级);或3-4个
FS轻度残疾(受累系统为2级,其他0-1级),可独立步行
级为3+级
7.0分:辅助下只能步行5米以内,基本为轮椅生活,每天12个
小时以上可独自驱动轮椅及移乘(通常为联合性损害,1
个FS为4+级;个别情况为锥体束单独损害,等级为5级)
7.5分:只能移动几步,为轮椅生活,不能自己驱动轮椅,辅助下
移乘,可能需要机动轮椅(通常为联合性损害,1个FS
为4+级)
8.0分:基本为床上、椅子或轮椅生活,每天大多时间在床上,生
级及好眼最大矫正视力等于或小于20/60
5级:坏眼最大矫正实力小于20/200;4级及好眼最大矫正视力等
于或小于20/60
6级:5级及好眼最大矫正视力等于或小于20/60
大脑系统功能
0级:正常
1级:只有情绪变化,不影响残疾状态量表(DSS)积分
2级:精神活动轻度降低
多发性硬化
多发性硬化多发性硬化(multiple ltiple 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青、中年多见,临床特点是病灶播散广泛,病程中常有缓解复发的神经系统损害症状。
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sclerosis,MS)是常见的脱髓鞘疾病,患者以20~40岁女性为多。
临床病程数年至十余年不等。
以反复发作与缓解交替为其特点,缓解期长短不一。
神经系统的症状因累及部位不同而颇为多样。
多发性硬化- 疾病概述多发性硬化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也就是说它的病变位于脑部或脊髓。
我们的神经细胞有许多树枝状的神经纤维,这些纤维就像错纵复杂的电线一般,在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中组织成绵密复杂的网络。
大自然很巧妙的在我们神经纤维的外面包裹着一层叫“髓鞘”的物质,髓鞘不仅像电线的塑料皮一样让不同的电线不致短路,同时人体的髓鞘还可以加速我们神经讯号的传导。
当这些髓鞘被破坏后,我们神经讯号的传导就会变慢甚至停止。
多发性硬化症就是因为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产生大小不一的块状髓鞘脱失而产生症状。
所谓硬化指的是这些髓鞘脱失的区域因为组织修复的过程中产生的疤痕组织而变硬。
这些硬块可能会有好几个,随着时间的进展,新的硬块也可能出现,所以称作多发性。
此病的症状端视其所影响的神经组织而定,患者可能出现视力受损视神经病变、肢体无力、平衡失调、行动不便、麻木、感觉异常、口齿不清、晕眩、大小便机能失调等症状,这些症状因人而异,严重程度也不尽相同。
这些症状可能会减轻或消失,消失后也可能再发作。
是否会产生新的症状或是产生新症状的时机则无法加以预测对于为什么会产生这种髓鞘的病变则有许多不同的理论,一般认为这是一种自体免疫疾病,也就是说我们的免疫系统错把髓鞘当成外来物质而加以破坏。
个人体质或病毒都有可能促成这种免疫反应;到目前为止,医学界还找不出那一种病毒可确定为此病的元凶。
总之,其病因到目前为止仍是一个谜。
虽然到目前为止根治多发性硬化症的药物尚未被发现,但是对于控制病情及疾病所带来的后遗症仍有许多的治疗方法。
医学专业大学毕业论文-35例多发性硬化的视觉、听觉及躯体诱发电位的检测
【摘要】目的:探讨视觉诱发电位(V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在多发性硬化(MS诊断中的不同价值。
方法:35例MS患者分别进行VEP、BAEP、SEP的检查,并与临床症状体征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本组VEP、BAEP、SEP的异常率分别为77.1%、68.6%、62.9%,其中有相应视神经、脑干、躯体感觉损害者的异常率分别为94.7%、84.2%、78.6%,而无相应症状体征者的异常率分别为56.3%、50.0%、52.4%。
结论:诱发电位对MS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在确定MS的临床病灶和发现亚临床病灶方面VEP敏感性稍高于BAEP、SEP。
所以联合检测VEP、BAEP、SEP将有助于提高MS诊断的阳性率。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视觉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躯体感觉诱发电位多发性硬化(MS是中枢神经系统呈脱髓鞘改变的一组临床疾病。
病理改变的程度及临床表现的轻重并不一定完全一致,尤其是病理改变较广泛而不一定被一般的临床神经系统检查所发现。
诱发电位检查却能提供其受累组织的神经传导功能状况,进而可以发现病变范围较大而隐匿的病灶,故诱发电位检查可以提高MS诊断率及做到尽可能的早期诊断。
现将我院2003_01_01—2007_01_01住院的35例MS 患者的诱发电位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男性15例,女性20例。
年龄12~57岁,平均33.5岁。
病程6个月~4年。
有早期反复发作的视神经乳头炎19例,脑干损害19例,躯体感觉损害14例。
具有反复发作交替发生的病史。
按我国及POSER等[1]的诊断标准,临床确诊为MS 23例,近于确诊12例。
1.2 检查方法采用MEB_9104K诱发电位/肌电图仪(光电生产公司,日本,采用针电极及氯化银盘状电极,按脑电图10~20系统放置电极:①视觉诱发电位(VEP采用全视野棋盘格翻转刺激,记录电极置于Oz、O1、O2点,参考电极置于同侧耳垂。
多发性硬化的临床表现、检查、治疗和预防
多发性硬化的临床表现、检查、治疗和预防一、概述:建议就诊于神经内科。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炎性脱髓鞘为主要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病,本病青、中年多见,女性多于男性,大多数患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神经功能障碍,多次缓解复发,病情每况愈下。
最常累及的部位为脑室周围白质、视神经、脊髓、脑干和小脑。
其主要临床特点是症状体征的空间多发性和病程的时间多发性。
多发性硬化呈全球性分布,不同的地区发病率不同,我国属低发病区,估计目前全球多发性硬化年轻患者约有100万人。
流行病学与地理分布、种族差异和移民影响有关。
二、临床表现:(一)视力障碍;(二)肢体无力;(三)感觉异常;(四)共济失调;(五)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六)神经症状和认知功能障碍;(七)发作性症状;(八)其他症状:风湿病、类风湿综合征、干燥综合征等。
三、检查:1、脑脊液检查:压力多正常,蛋白含量增高,以球蛋白为主。
主要检查有无免疫球蛋白及OB;亦可计算合并血清白蛋白及免疫球蛋白而换算的IgG index:如果大于0.7,显示脊髓内制造免疫球蛋白。
事实上,脑脊髓液的发炎细胞及蛋白质虽然升高,但若发炎细胞>50/mm3、蛋白质>100mg/dl便要考虑其他鉴别诊断。
2、电生理检查:在发现亚临床病灶方面有一定的敏感度,可协助早期诊断,同时还可以观察多发性硬化的病情变化。
3、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MRI可见病损部位有斑块异常信号。
四、治疗:迄今为止,尚无有效根治多发性硬化的措施,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抑制急性期炎性脱髓鞘病变进展,避免可能促使复发的因素,尽可能减少复发次数。
(一)、免疫干预治疗:1、皮质激素:是急性发作和复发的主要治疗药物。
2、β~干扰素:免疫调节。
3、口服免疫耐受:本药耐受性较好。
4、免疫抑制剂:能减轻多发性硬化的症状,但对于MRI显示的脱髓鞘病灶无减少趋势。
5、单克隆抗体6、血浆置换疗法(PE)7、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IVIG)(二)、对症治疗:多发性硬化的有些症状是由疾病直接引起的,有些则是由于功能障碍导致的,常使患者异常痛苦,影响日常生活,故应特别重视多发性硬化的对症处理。
诱发电位肌电图临床知识简介
诱发电位/肌电图
临床知识简介
临床诱发电位知识简介
诱发电位是指在神经系统某特定部位给予 适宜的刺激在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的相应部位 检出与刺激的有锁时关系的电位变化。 诱发电位检查是一种客观、定量检测神经 传导功能的方法
诱发电位分类:
• • • • 一、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 二、视觉诱发电位(VEP) 三、听觉脑干诱发电位(BAEP) 四、事件相关电位(P300)
③正常值的计算:确定波幅递减是计算第4
或第5波比第1波波幅下降的百分比;而波
幅递增是计算最高波幅比第1波波幅上升的
百分比;正常低频波幅递减在10%~15%以
内,高频刺激波幅递减在30%以下,而波 幅递增在50%以下。
3.异常RNS及临床意义 低频波幅递减>15%和高频刺激波幅递减 >30%为异常,见于突触后膜病变如重症肌无 力;高频刺激波幅递增>57%为可疑异常;> 100%为异常波幅递增,见于Lambert-Eaton 综合征。
(4)异常运动单位动作电位:①神经源性损 害:表现为MUP时限增宽、波幅增高及多 相波百分比增高,见于脊髓前角细胞病变、 神经根病变和周围神经病等;②肌源性损 害:表现为MUAP时限缩短,波幅降低及 多相波百分比增高,见于进行性肌营养不 良、炎性肌病和其它原因所致肌病。
康复医学与技术(医学高级):电诊断与肌电图考试题二
康复医学与技术(医学高级):电诊断与肌电图考试题二1、单选正常运动单位电位为()A.3相以下B.4相C.5相D.6相E.7相以上正确答案:A2、多选躯体感觉诱发电位检查时,表面电极刺激()(江南博哥)A.腕部尺神经B.踝部胫神经C.下肢腓总神经D.腕部正中神经E.踝部腓神经正确答案:A, B, D, E3、填空题阴部神经反射将表面电极刺激_______或_____,在尿道括约肌或肛门括约肌用针电极记录。
正确答案:阴茎、阴蒂参考解析:试题答案阴茎、阴蒂4、判断题阈值变化的标准是与健侧比较,阈值高于健侧10%~40% 时为增高。
正确答案:错5、单选感觉神经传导检查时,记录主电极距刺激电极负极距离应为() A.1~3cmB.4~6cmC.7~10cmD.10~15cmE.15~20cm正确答案:D6、填空题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检查时,刺激电极置于____或__________的不同两点,而记录电极置于肌肉的________,方能计算出两点之间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正确答案:运动、混合神经干、同一点参考解析:试题答案运动、混合神经干、同一点7、填空题人体传导最快的神经纤维是至骨骼肌的粗的有髓鞘的运动纤维,其传导速度_____m/s。
=正确答案:45~90参考解析:试题答案45~908、填空题各种物理刺激均可诱发出P电位,最方便最普遍使用的是___P。
正确答案:听觉参考解析:试题答案听觉9、多选F波的特点包括()A.波幅,潜伏时,形状易变B.波幅大于H波C.同一运动神经元的回返兴奋D.需超强刺激E.可见于任何神经正确答案:A, C, D, E10、多选直流-感应电诊断在康复医学中应用价值()A.早期检查神经异常的灵敏度不如肌电图B.有定量判断的价值C.可推测损害的节段D.不能判断损害的原因E.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和肌肉损害时此项检查均无变性反应正确答案:A, B, C, D, E11、判断题运动点远移是肌肉完全失神经支配的表现之一。
精神障碍的诱发电位评估与经颅磁刺激治疗的应用
精神障碍的诱发电位评估与经颅磁刺激治疗的应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生物检测中心/心理卫生中心 郑重一、前言在精神病学领域,神经电生理检测技术是重要的实验室检测和研究技术,它主要包括检测和治疗两个方面。
监测包括自发脑电和诱发电位检测技术。
自发脑电以常规的脑电图作为基础,以及由此派生出了脑电地形图、多道睡眠图等。
诱发电位技术包括感觉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
感觉诱发电位包括视觉、听觉和体感诱发电位。
事件相关电位 ( ERP ) 由感觉诱发电位技术衍生而来。
它可以对认知过程不同生理心理功能进行分离和评估,运动诱发电位是在经颅电刺激和经颅磁刺激基础上发展起来,并且运动诱发电位后衍生出经颅磁刺激治疗技术。
(一)诱发电位技术优缺点尽管目前的诱发电位在技术方面仍然存在缺陷,如比较低的空间分辨率,但是诱发电位的时间分辨率比较高,在中枢定位方面占有优势,而且阳性率高于影像学,检查结果也比较符合神经疾病的症状体征。
无创、简便、测试结果灵敏。
普通的事件相关电位对文化背景要求不高,患者容易配合,而且检查的价格便宜,能够部分解决精神疾病的临床症状,容易取得大样本的数据。
因此仍然受到临床的广泛关注和应用。
32-128 多导联诱发电位也具有较高空间分辨率(主要针对皮层)。
(二)重复经颅磁刺激 (rTMS) 治疗必要性与优势尽管新型的抗抑郁药使抑郁症的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仍有1/3的患者对多种药物治疗无效和不能承受其副作用,且不能应用于 肝肾功损害患者和孕妇 。
而传统的电休克 ( ECT ) 治疗虽然能够使大部分的抑郁发作得到迅速缓解,而且疗效超过任何一种药物,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副作用,如 麻醉、短时间内记忆损害、诱发癫痫 ,而难以被广泛接受。
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疗效和持续时间与电休克相当,而且它的副作用轻微。
因此 美国 FDA于2008年批准了经颅磁刺激用于难治性抑郁的治疗。
使经颅磁刺激有可能成为代替电休克治疗的有效手段。
肌电图及诱发电位意义
肌电图及诱发电位意义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肌电图、诱发电位临床作用和社会价值肌电图、诱发电位所能开展的检查项目有:一、肌电图(EMG)二、神经传导速度(NCV),包括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 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F波、H反射三、诱发电位(EP),包括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视觉诱发电位(VEP)和上、下肢体感诱发(SEP)四、事件相关电位(P300)它们的主要临床作用:(一)肌电图:它作为一种测定运动系统功能的手段,现已被广泛用于区别肌肉力弱和肌萎缩,是肌病所致,或神经病所致,还是其他原因所致。
通过针极肌电图,对躯体不同部位肌肉的测定,可以了解:(1)肌肉病变是属于神经源性损害,还是肌源性损害;(2)神经源性损害的部位(前角细胞或神经根、神经丛、干、末梢);(3)病变是活动性还是慢性;(4)神经的再生能力;(5)提供肌强直及其分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依据。
应用于不明原因的肌萎缩、麻木、无力、肢体活动障碍等疾病的定性、定位诊断,还可作为神经损伤手术后或治疗后的监测手段,以及提供康复、伤残、法医鉴定的客观指标。
(二)神经传导速度:是评定周围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功能的一项诊断技术。
主要用于周围神经病的诊断如多发性神经病、遗传性周围神经病、格林-巴利综合征、腕管综合征、周围神经外伤等,结合肌电图可鉴别前角细胞、神经根、周围神经及肌原性疾病等。
临床运用较多的是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起病多隐匿,其临床症状的出现,往往迟于病理改变,以致确诊时病理改变已很明显,失去早期治疗机会。
神经肌电图检查对其病理改变较为敏感,可用于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早期诊断。
临床住院的糖尿病病人皆可建议行此检查,及时发现早期神经病变,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还可以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临床疗效评估及治疗方案的拟定提供重要依据。
(三)视觉诱发电位;它主要检测视觉通路的病损,在眼科广泛应用于视神经炎、球后神经炎、视神经萎缩、视神经压迫病变、觉通路的病损,它对早期诊断、定位诊断、估计预后、评定疗效有重要作用。
肌电图及诱发电位意义
(4)神经的再生能力;
(5)提供肌强直及其分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依据。应用于不明原因的肌萎缩、麻木、无力、肢体活动障碍等疾病的定性、定位诊断,还可作为神经损伤手术后或治疗后的监测手段,以及提供康复、伤残、法医鉴定的客观指标。
(二)神经传导速度:是评定周围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功能的遗传性周围神经病、格林-巴利综合征、腕管综合征、周围神经外伤等,结合肌电图可鉴别前角细胞、神经根、周围神经及肌原性疾病等。
临床运用较多的是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起病多隐匿,其临床症状的出现,往往迟于病理改变,以致确诊时病理改变已很明显,失去早期治疗机会。神经肌电图检查对其病理改变较为敏感,可用于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早期诊断。临床住院的糖尿病病人皆可建议行此检查,及时发现早期神经病变,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还可以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临床疗效评估及治疗方案的拟定提供重要依据。
在社会价值方面:肌电图检查可对对糖尿病神经病变损害、帕金森综合征、吉兰巴雷综合征、癌症周围神经病等特殊疾病的申报提供重要的依据;在法医临床鉴定实践中,在伤残等级、医疗过错鉴定时经常需要对各种原因进行测定,肌电图及诱发电位可鉴别部分真伤和伪伤、真聋和假聋等,具有重要的法律效应。
肌电图、诱发电位临床作用和社会价值
肌电图、诱发电位所能开展的检查项目有:
一、肌电图(EMG)
二、神经传导速度(NCV),包括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F波、H反射
三、诱发电位(EP),包括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视觉诱发电位(VEP)和上、下肢体感诱发(SEP)
四、事件相关电位(P300)
它们的主要临床作用:
(一)肌电图:它作为一种测定运动系统功能的手段,现已被广泛用于区别肌肉力弱和肌萎缩,是肌病所致,或神经病所致,还是其他原因所致。通过针极肌电图,对躯体不同部位肌肉的测定,可以了解:
肌电图及诱发电位意义
肌电图、诱发电位临床作用和社会价值肌电图、诱发电位所能开展的检查项目有:一、肌电图(EMG)二、神经传导速度(NCV),包括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F波、H反射三、诱发电位(EP),包括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视觉诱发电位(VEP)和上、下肢体感诱发(SEP)四、事件相关电位(P300)它们的主要临床作用:(一)肌电图:它作为一种测定运动系统功能的手段,现已被广泛用于区别肌肉力弱和肌萎缩,是肌病所致,或神经病所致,还是其他原因所致。
通过针极肌电图,对躯体不同部位肌肉的测定,可以了解:(1)肌肉病变是属于神经源性损害,还是肌源性损害;(2)神经源性损害的部位(前角细胞或神经根、神经丛、干、末梢);(3)病变是活动性还是慢性;(4)神经的再生能力;(5)提供肌强直及其分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依据。
应用于不明原因的肌萎缩、麻木、无力、肢体活动障碍等疾病的定性、定位诊断,还可作为神经损伤手术后或治疗后的监测手段,以及提供康复、伤残、法医鉴定的客观指标。
(二)神经传导速度:是评定周围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功能的一项诊断技术。
主要用于周围神经病的诊断如多发性神经病、遗传性周围神经病、格林-巴利综合征、腕管综合征、周围神经外伤等,结合肌电图可鉴别前角细胞、神经根、周围神经及肌原性疾病等。
临床运用较多的是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起病多隐匿,其临床症状的出现,往往迟于病理改变,以致确诊时病理改变已很明显,失去早期治疗机会。
神经肌电图检查对其病理改变较为敏感,可用于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早期诊断。
临床住院的糖尿病病人皆可建议行此检查,及时发现早期神经病变,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还可以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临床疗效评估及治疗方案的拟定提供重要依据。
(三)视觉诱发电位;它主要检测视觉通路的病损,在眼科广泛应用于视神经炎、球后神经炎、视神经萎缩、视神经压迫病变、多发的恢复有重要的价值;在内科主要用于糖尿病等引起的视觉通路的病损,它对早期诊断、定位诊断、估计预后、评定疗效有重要作用。
多发性硬化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多发性硬化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MS诊断应基于临床表现、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同时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相似表现的疾病。
MS诊断需符合以下条件:2.1.1存在CNS多发病灶,具有时间多发和空间多发的特点;2.1.2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相似表现;2.1.3存在免疫介导的异常反应,如脑脊液中免疫球蛋白G(IgG)的增高和/或免疫球蛋白G(IgG)的脑脊液/血清比值(Q值)的异常升高;2.1.4具有临床分型特点。
2.2诊断流程:MS的诊断流程应包括以下步骤:2.2.1详细了解病史、临床表现和体征,进行神经系统和全身系统检查;2.2.2进行影像学检查,如MRI、CT等;2.2.3进行脑脊液检查,包括蛋白质、细胞、免疫球蛋白等指标的检测;2.2.4进行其他实验室检查,如视觉诱发电位、脑干诱发电位、视神经诱发电位等;2.2.5根据以上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制定诊断方案。
3 MS的治疗3.1治疗原则:MS的治疗应基于病情分型、病程、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等多方面考虑,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治疗原则包括以下方面:3.1.1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3.1.2控制疾病进展,减少病损形成;3.1.3改善神经功能,促进康复;3.1.4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如感染、深静脉血栓等。
3.2治疗方法:MS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康复治疗、手术治疗等。
药物治疗是MS治疗的主要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药物:3.2.1免疫抑制剂:如干扰素β、甲基泼尼松龙、丙种球蛋白等;3.2.2免疫调节剂:如胞磷胆碱、丙种球蛋白、利妥昔单抗等;3.2.3症状治疗药物:如抗病毒药物、抗抑郁药物、抗惊厥药物等。
3.3治疗进展性MS:对于进展性MS,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3.3.1康复治疗:如物理治疗、语言治疗、职业治疗等;3.3.2支持治疗:如营养支持、抗感染治疗、深静脉血栓预防等;3.3.3新药研究:如微生物疫苗、干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
多发性硬化
每次持续24小时以上,然后症状缓解,缓解时间长短不一, 在两次复发间病情稳定
原发进展型:约占10%,国内少见,男性多,起病年龄偏
大,无复发缓解特征,首次发作后就表现为慢性进行性病程
进展复发型:少见,合并复发缓解且呈慢性进行性病程,
预后较差
一个半综合征(one and a half syndrome):一侧脑桥被盖部受损。 该侧脑桥旁正中网状结构或副外展神经核受损,因病变同时 累及对侧已交叉的支配同侧动眼神经核的内侧纵束,因此出 现同侧眼球不能内收,仅对侧眼球可以外展
.
27
临床表现——常见症状体征
4、脑干功能障碍
面神经麻痹 前庭神经 后组脑神经 年轻人发生短暂性面部感觉缺失或三叉神经痛常提示
感觉异常(麻刺感、针刺感、烧灼痛)、感觉减退(麻木 或无感觉),也可有深感觉障碍和Romberg征。感觉症状通常 在肢体、躯干、头部的一个局部区域开始,在几小时至几天 内扩展到同侧或对侧区域 Lhermitte征:颈部过度前屈时,自颈部出现一种异常针刺感 沿脊柱向下放散至大腿或足部,为颈髓受累的征象
可产生单个或多个病灶,在MRI上呈对比增强
某些畸形,如Chiari畸形可有小脑共济失调、眼震等
颈椎病脊髓型:与MS脊髓型均表现进行性痉挛性截瘫伴后
索损害,鉴别有赖于脊髓MRI.
变性疾病: 脊髓小脑变性、运动神经元病、遗传性共济失调
15岁以后从MS高发病区移民到低发病区的人群发病率仍高, 如15岁以前移居则发病率可降低。由此提示,15岁以前与某
种环境因素接触可能在MS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
4
流行病学
3.某些民族如爱斯基摩人、西伯利亚的雅库特人、非洲 的班图人、吉普赛人无MS发病
肌电图及诱发电位意义
肌电图及诱发电位意义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肌电图、诱发电位临床作用和社会价值肌电图、诱发电位所能开展的检查项目有:一、肌电图(EMG)二、神经传导速度(NCV),包括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F波、H反射三、诱发电位(EP),包括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视觉诱发电位(VEP)和上、下肢体感诱发(SEP)四、事件相关电位(P300)它们的主要临床作用:(一)肌电图:它作为一种测定运动系统功能的手段,现已被广泛用于区别肌肉力弱和肌萎缩,是肌病所致,或神经病所致,还是其他原因所致。
通过针极肌电图,对躯体不同部位肌肉的测定,可以了解:(1)肌肉病变是属于神经源性损害,还是肌源性损害;(2)神经源性损害的部位(前角细胞或神经根、神经丛、干、末梢);(3)病变是活动性还是慢性;(4)神经的再生能力;(5)提供肌强直及其分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依据。
应用于不明原因的肌萎缩、麻木、无力、肢体活动障碍等疾病的定性、定位诊断,还可作为神经损伤手术后或治疗后的监测手段,以及提供康复、伤残、法医鉴定的客观指标。
(二)神经传导速度:是评定周围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功能的一项诊断技术。
主要用于周围神经病的诊断如多发性神经病、遗传性周围神经病、格林-巴利综合征、腕管综合征、周围神经外伤等,结合肌电图可鉴别前角细胞、神经根、周围神经及肌原性疾病等。
临床运用较多的是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起病多隐匿,其临床症状的出现,往往迟于病理改变,以致确诊时病理改变已很明显,失去早期治疗机会。
神经肌电图检查对其病理改变较为敏感,可用于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早期诊断。
临床住院的糖尿病病人皆可建议行此检查,及时发现早期神经病变,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还可以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临床疗效评估及治疗方案的拟定提供重要依据。
(三)视觉诱发电位;它主要检测视觉通路的病损,在眼科广泛应用于视神经炎、球后神经炎、视神经萎缩、视神经压迫病变、觉通路的病损,它对早期诊断、定位诊断、估计预后、评定疗效有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ale Waihona Puke 6 2OTini e , t2 0 , i 0No 1 a jnM dJ Oc 0 2 Vo 0 3
临床论丛
多 发 性 硬 化 的 视 觉 、 觉 、 体 感 觉 诱 发 电位 检 测 听 躯
张雪 青
关 键词 多发性 硬化 诱发 电位 , 觉 视
p it on 肌电/诱发 电位仪 ,在屏 蔽室 内进行 。参 照 国际 1-0 02
系 统 放 置 电 极 。 ( ) 干 听 觉 诱 发 电 位 ( AE 检 测 记 录 电 1脑 B P)
高为 7 . %,其 中临 床有视 力 障碍 的 2 69 0例 ,VE P异 常率 为
9 .% (9 2 ) 5 0 1 /0 。其 异 常 主 要 表 现 为 P 10延 长 , 可 能 是 由 0 这
电位检查 可 以提高 MS诊 断率 及做到 尽可 能的早 期诊 断 。 笔
者 应用诱 发 电位检 查测定 3 9例 M S患 者 , 现 将 检 测 结 果 报
告 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 般资 料 . 3 9例 为 我 院 1 9 9 9年 一 2 0 0 1年 的 住 院 病 例 ,有 早 期 反 复 发 作 的 视 神 经 乳 头 炎 及 不 同 程 度 的小 脑 征 、
统 检查所 发现 。 诱发 电位 检查却 能提 供其受 累组 织 的神经传
导 功 能 , 而 可 以 发 现 病 变 范 围较 大 而 隐 匿 的 病 灶 ,故 诱 发 进
2 3 诱 发 电位异 常波特 征 .
( ) 5例 B P异 常 者中 , 波 12 AE I
异 常 的 2例 , 表 现 为 I P 波 L延 长 , 波 形 显 示 不 清 或 波 幅 低 平 。V 波 P L延 长 波 幅 降 低 9例 , I ~V/I I > 1的 8例 , II —I I I 波 I L延 长 4例 , I II I L 延 长 2例 。 ( ) 3 — V P ~ I波 P 2 0例 VEP异 常 者 中 , 0 P 1 0波 延 长 2 1例 , 0 P 10波 的 波 幅 降 低 、 波 形 分 化 不 良或 波 形 消 失 9例 。 3 2 ( ) 3例 S P异 常 者 中 , 9的 E N
于脱髓 鞘性 变化使 视 神经 的功能 发生 障碍 , 在视 觉 传导径 路 中 ,神 经 纤 维 病 损 使 神 经 冲 动 到 达 皮 层 站 的 反 应 时 程 延 长 口 。临 床无 视力 损害 症状 的 1 ’ 9例 ,其 VE P异 常率 为
5 .% ( 1 1 ) 说 明 在 病 人 未 出 现 临 床 症 状 前 VEP就 可 早 79 1/ 9 ,
韩
璞
张 世 兰
诱 发电位 , 体 感觉 躯
诱 发 电位 , 觉 , 干 听 脑
多 发性硬化 ( S 是 中枢神 经系 统呈脱 髓鞘改变 的一组 M ) 临 床 疾 病 。 理 改 变 的 程 度 及 临 床 表 现 的轻 重 并 不 一 定 完 全 病
一
22 . 3项诱 发 电位 的异常率 分 布
在3 9例 MS病 例 中 , 3项
诱 发 电 位 检 测 均 异 常 的 占 1 . % ( / 9 , 异 常 占 5 . % 5 3 6 3 ) 2项 64 ( 2 3 ) 1项 异 常 占 2 . % ( 1 3 ) 无 3项 均 正 常 者 。 2 /9 , 82 1/9 ,
致 , 其 是 病 理 改 变 较 广 泛 而 不 一 定 被 一 般 的 临 床 神 经 系 尤
P 延 长 ,波 幅 降 低 的 3例 ,N 0P 延 迟 波 幅 降 低 的 7例 , L 2 L P 4 、 0P 0 P 6 L延 迟 , 幅 降 低 的 1 波 3例 。
3 讨论
锥 体束 和后索功 能损 害 , 具有 反复发 作交替 发 生的病 史。全
部 经 M RI 查 而 临 床 确 诊 的 M S患 者 。其 中 男 1 检 8例 , 2 女 1 例 , 龄 1 ~5 年 2 7岁 , 均 3 . 平 4 2岁 , 程 5个 月 ~4年 。 病 12 方法 . 诱 发 电 位 检 查 系 采 用 Da tc 司 生 产 的 Ke — ne 公 y
极 为 C 参考 电极 为刺激 同侧耳 垂 , Z, 测得 I V 波的潜伏 期 至 ( L) 峰间潜伏 期 (P 。 2 视 觉诱 发 电位 ( P) P , I L) ( ) VE 检测 记录 电极 为 O1 Oz 02 参 考电极 为 F 采用全 视野棋 盘格 翻转 、 、 , Z,
刺 激 , 得 P 10波 幅 。( ) 体 感 觉 诱 发 电 位 ( EP 分 别 进 测 0 3躯 S ) 行 上肢 及下 肢 的 S EP测 量 记 录 , 电 极 分 别 置 于 E b点 ,胭 r 窝 , ’ 4 , 考 电极 为 F 分 别 刺激上 肢腕部 正 中神经 C3 /C ’ 参 Z, 及 下 肢 踝 部 胫 神 经 , 得 N 1 , 0 P 4 , 0潜 伏 期 及 波 测 3 N 2 , 0 P6 幅 。 3项 检 测 结 果 均 与 正 常 值 对 照 。
期发 现视神 经 的损 害 , 示患 者存在 隐匿 病灶 。 提
在 有 脑 干 征 者 1 例 , AE 4 B P异 常 者 为 1 2例 , 异 常 率 为 其
多 发 性 硬 化 属 于 免 疫 介 导 的 中 枢 神 经 系 统 炎 性 脱 髓 鞘 病 , 神 经 、 髓 、 干 、 脑 、 脑 半 球 均 可 先 后 受 累 且 侵 及 视 脊 脑 小 大
多个 部位 , 以视神经 、 脊髓 和脑 干共 同受 累为 多见 , 以视 神 尤
经损 害为首 发症状 者居 多 。 文 3 本 9例 M S 中 , P异 常 率 最 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