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感诱发电位的临床应用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刺激次数: 200-500次
部位:上肢记录电极:上肢Erb点、C7棘突、顶叶手区 参考电极:耳垂或前额
下肢记录电极:下肢腘、T12棘突、顶叶 参考电极: 腘、 髂前上棘、前额或耳垂
其他刺激技术
一、皮神经刺激 1.评定特定皮神经功能,多用于常规神经传导检测难以进行,如股外侧皮神经
2.检测周围感觉神经传导,如SNAP缺如时,有时仍可记录到SEP
体感电位的通路
一、SEP主要由有髓大纤维传递,但前外侧柱的活动也有一 定影响
二、SEP中早、晚成分可能存在独立的中枢通路
三、经几级突触中继后,中枢整合机制使传入冲动重新同步 化,可产生相当大的诱发反应。这可解释严重周围神经病患 者,SNAP异常或消失,而SEP可相对正常或保留的现象
四、优化机制:首先到达突触的快传导纤维,可抑制慢纤维, 对SEP的产生更有利。
有研究报导皮神经刺激SEP有一定价值 Perlik(1986):27例神经根症状患者中21例SEP异常 然而Seyal(1989):发现异常率仅20% 再有Aminoff(1985):检查19例单侧腰骶神经根病患者,定位准确者仅5例
从上述研究可以显示:与肌电图和影像检测相比,皮神经SEP敏感性和特异 性均较低。作为补充检查手段,当其他电生理检查正常时,皮区刺激SEP有 时可显示较肯定的神经根功能障碍
测量及分析
潜伏期、波幅、峰间潜伏期、形态学及离散性 潜伏期+3SD作为异常标准 波幅:变异大,侧差50%以上为异常 形态和离散性较难量化分析
注意:识别成分延迟和缺如,以免将缺如早成分后的电位误 为缺失的早成分电位
上肢SEP潜伏期正常值
N9
N11
N13
N14
N20
P25

9.9
11.7
13.1
14.5
19.4
25.5
12.2
13.8
15.8
17.5
22.9

30.8
9.1
10.8
12.1
13.4
18
25.5

10.3
12
13.6
14.6
19.6
31.5
此表格黑色数值为均值,红色为上限值。 注:此表正常值未与身高相关,特殊身高,上限可有浮动(如姚明)
下肢SEP潜伏期正常值
N8
N18
N24
P40
N50
体感诱发电位 的临床应用
SEP 概述
一、定义---躯体感觉诱发电位 二、价值---可对感觉传入通路的全程进行评估 二、刺激方式---电、机械、吹气均可诱发 三、发展历史---首次记录距今已半个世纪
刺激技术
常规SEP 检测为混合神经刺激
刺激条件:短时限0.2ms,频率3HZ左右 刺激强度:10mA左右,以感觉阈值的2.5-3倍,引发肌肉弱抽动为宜
内侧丘系(脑干内) 内侧丘系交叉(延髓中央管腹侧交叉)
薄束核
楔束核
薄束(T4以下) 楔束(T4以
脊神经节
SEP波的命名
正中、尺神经
N9--肩部臂丛入口 N11--神经根进入区或后柱 N13--颈髓或楔束核 N14--枕骨大孔内侧丘系 N18--丘脑后、丘脑下部 N20--顶区
胫后、腓神经
N8--胫神经 N18--骶丛 N24-后根和后柱 P31--薄束核 N34--脑干 P40--顶区
常用检查神经
一、刺激神经: 上肢:正中神经、尺神经(腕部) 下肢:胫后神经(踝部)、腓总神经(膝部)
二、记录:表面盘状电极或单极针
三、记录部位: 上肢:Erb点、C7、皮层 下肢: 腘部、T12、皮层
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路
中央前回 中央后回上2/3及中央旁小叶后半
丘脑中央辐射(内囊后肢)
丘脑的腹后外侧核
SEP在周围神经病的应用
周围神经病: 1.病变在近端或严重,SEP有助于对感觉系统进行评价
2.通过SEP,有助于评价局灶性神经损害,但仅适用于病变太 近端传统技术难以进行时,如:股外侧皮神经引起的股痛
3.GBS:早期当远端感觉传导正常,SEP可显示近端传导减 慢,有文章报导可早于F波异常
4.可动态观察周围神经横断性损伤后的恢复情况--可先 于 SNAP出现
N18-P40 N24-P40

7.1
17.6
21.3
39.2
48.2
21.6
18
8.9
21.5
25.8
43.9
58.5
26.4
21.6
6.2
16.6
20.2
37.2
45.9
20.5
16.9

8.3
20.2
23.2
42.2
52.2
25.9
21.4
此表格黑色数值为均值,红色为上限值 注:此表正常值未与身高相关,特殊身高上限可有浮动(如姚明)
三、手术中暴露臂丛后,刺激特定的神经根,有助于判断根 与脊髓的连续性
神经根病
有研究报导: C5和6神经根损害,肌皮神经SEP可能异常; C7根损害,桡神经SEP可能异常;多根撕脱,SEP消失 L5、S1神经根病中,发现腓神经SEP波幅降低 注意:由于神经根的重叠分布,单神经根病SEP定位价值非常有限
神经丛病变
一、刺激上肢神经在Erb点、C7棘突和皮层记录,与SNAP及 针肌电图结合,有助于臂丛损伤的评价 N9减小提示节后损害,N13减小提示臂丛损害 SNAP异常,SEP正常或异常--节后损害 SNAP正常,SEP异常--节前损害 SNAP正常,SEP消失--神经根撕脱
二、在节前节后合并损伤时,SEP并不能提供更多帮助
三、皮区刺激 有作者建议可用于评价神经根的功能,但由于皮区神经根丛分布的重复性,及上 行同步性非常差,操作困难,故应用价值有限
四、脊髓诱发电位 正中神经:记录置于颈部,非头参考,记录脊髓SEP:近端丛电位潜伏期N9,后 柱电位潜伏期N13 胫后神经:记录于胸、腰,参考于膝或髂棘。骶丛电位N18,T10-L1记录腰髓灰 质电位N22,低位胸髓后柱电位N24
对于许多伴有SEP异常的神经损害,其临床价值尚不肯定
SEP有助于阐明周围和中枢疾病的病理生理改变,但有些 其异常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不强,限制其应用
在有相应临床背景下选用SEP,以加强其诊断作用。切忌 滥用,在疾病诊断中过度强调某个异常检测数值的诊断作 用。过,犹不及。
神经根病最具定位价值仍是针肌电图检查
体感诱发电位的应用总结
1.传统感觉传导的补充:可用于神经丛和根病、 周围神经病的辅助诊断
2.脊髓和脑干功能的评估
3.有助于发现MS亚临床病灶(确诊病例异常率5086%,可能病例20-40%)
4.脊髓监护
SEP在临床应用的局限性
SEP各峰的起源有待进一步阐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