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孔子的一生“俗事”
孔子的生平事迹和主要思想
孔子的生平事迹和主要思想孔子为自己的一生做了总结:“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本书就采用了这个时间顺序来介绍孔子的生平,我们也按照这个时间分段,来介绍孔子的生平,并借助故事和对话来介绍孔子的思想。
01孔子的家世孔子一生推崇周朝文化。
晚年,他很难过,因为他很久没有梦见周公姬旦了。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周朝礼乐文化的坚定维护者和弘扬者。
他确实是被周朝灭了的商朝后裔。
微子启和微仲衍都是纣王的兄长。
商朝灭亡后,微子启被周天子封为宋国的国君,微子启死后传位给了他的弟弟微仲衍,孔子就是微仲衍的第十四代子孙。
微仲衍把把国君的位置传给了他的儿子,即宋公,这是第2代。
宋公佑有两个儿子:夫差和傅斯,后者继承皇位,夫差和是孔子的祖先,是第三代。
正考父是弗父何的曾孙,也就是第7代。
孔父嘉是正考父之子,连做宋穆公、宋殇公两朝大司马,这是第8代。
到了木金父这一带,他的父亲孔父嘉被权臣陷害致死,只好举家逃往鲁国,身份也降为依靠俸禄为生的的”士”,这是第9代。
孔防叔是木金父的孙子,这是第11代。
叔梁纥(hé)是孔防叔的孙子,这是13代。
叔梁纥六十几岁娶了15岁的颜徵在,老来得子,取名孔丘,是为孔子。
由孔子的家世来看,这是一个逐步没落的家族,身份从王室一步步下降为诸侯、公卿和士。
实际上孔子的生母是普通百姓,没有贵族身份,因此在很多记载中,这段婚姻是不被认可的,《史记》中也把两人的结合叫做野合,所以孔子出生的时候,身份连个士都算不上。
孔子三岁的时候父亲叔梁纥去世,十八岁的颜徵在只好从大家庭里搬出来到鲁国首都曲阜艰难地生活。
更为不幸的是,在孔子十七岁的时候,他的母亲也去世了。
02十五志于学孔子的母亲虽然年轻,但对教育懂得很多。
她买了一个礼器作为孔子的玩具。
就这样,她在和孔子玩耍的时候,对礼乐产生了兴趣。
她成功地引导了孔子的利益取向,并潜移默化地向孔子传达了一种价值观,即理想社会是礼仪指导下的社会;理想的人是一个言行举止得体的人。
孔子的主要事迹简介
孔子的主要事迹简介(一)孔子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农历八月廿七~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市夏邑县)贵族。
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大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儒家文化圈及世界有深远的影响。
全中国各地都有孔庙祭祀孔子,当代作家华轩居士在多篇作品中颂扬孔丘。
(二)早年好学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葬于防。
叔梁纥死后,颜征在失去庇佑,为叔梁纥正妻施氏所逐,于是带孔子庶兄孟皮与孔子至曲埠阙里,过着清贫的生活。
孔子长大后,亦不得不为生活做很多粗活。
孔子后来曾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虽然家庭贫困,但孔子仍旧勤奋好学。
幼年的孔子常将祭祀用的礼器(俎豆)摆设起来,练习行礼演礼,作为一种嬉戏。
孔子长成后,身高九尺有六寸,因此乡人称其为长人.季氏曾飨士,孔子也前去,但为季氏家臣阳虎所绌,于是孔子返回。
(三)孔子行礼传奇,孔子年少而好礼,有一年的秋天,乌云滚滚,寒风嗖嗖,落叶从树上纷纷飘下来,随风翻飞。
这时,年少的孔丘正聚精会神的在窗下读书,由于天气太冷,他又穿着薄弱的衣服,不时地搓着手。
坐在一旁的母亲伤心地说:孩子。
歇一会儿吧!好啊!孔子同意着站起身,拿起放在桌旁的俎豆(当时行礼用的器具),不声不响地出了屋门。
母亲忙说:孩子,外面风大,天又这么冷,眼看就要下雨了,你不要到院子里去玩了吧。
孔丘一脸正色地答复:不是啊,母亲,我这是在祭祀神灵,行大礼呢!你行大礼干什么呢?母亲问他。
假如我现在不学好礼仪,长大就不知道怎么做人了。
母亲听了孔丘的话,惊异的说不出话来。
在一个礼崩乐坏的年月,孔丘的举止的确是不同凡响的。
(四)周游列国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头特别敬重孔子,根据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加政事。
孔子一生简要概括
孔子一生简要概括孔子早年生活极为艰辛,他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去世,葬于鲁国东部的防山,孔母未将墓的所在地告诉孔子。
颜氏移居曲阜阙里,将其抚养成人。
幼年的孔子常将祭祀用的礼器(俎豆)摆设起来,练习行礼演礼,作为一种游戏。
孔子的母亲在他17岁时去世,孔子希望将父母合葬。
为了打听父亲葬处,他将母亲棺殡停于路口(五父之衢),向路人打听。
后孔母的邻居曼父之母,告诉孔子叔梁纥的墓处,孔子这才将父母合葬于防山。
第二年,孔子在为母亲守丧时,季孙氏宴请士一级的人(飨士)。
孔子前往,不想却被季孙氏家臣阳虎训斥并拒绝。
但后世学者多怀疑此事有伪。
19岁时孔子为鲁国贵族季孙氏做文书、委吏和乘田等小吏,管理仓储和畜牧。
娶宋人亓官氏为妻,第二年亓官氏生子。
鲁昭公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该子便名为孔鲤,字伯鱼。
孔鲤先孔子而死,有遗腹子孔伋,字子思。
23岁时孔子开始在乡间收徒讲学,学生有颜由(颜回之父)、曾点(曾参之父)、冉耕等。
鲁昭公十七年,郯国国君郯子访鲁。
郯子博学多才,27岁的孔子慕名拜见。
韩愈《师说》有语:“孔子师郯子。
”孔子先后“问礼于老聃,学鼓琴于师襄子,访乐于苌弘。
”大约三十岁左右,最初的一些弟子来到孔子身边。
此后,孔子一直从事教育事业,他广收门徒,相传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他首倡有教无类及因材施教,成为当时学术下移、私人讲学的先驱和代表,故后人尊为“万世师表”及“至圣先师”。
三十五岁时,鲁昭公被鲁国掌权的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击败,逃到齐国,孔子便离开鲁国到齐国。
孔子曾与齐太师谈说音乐,闻习韶乐之盛美,三月不知肉味。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孔子生平事迹简介
孔子生平事迹简介孔子生平事迹简介1、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
英文:Confucius, Kung Tze 。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一。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后裔。
周灭商后,周成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启于宋。
建都商丘(今河南商丘一带)。
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为孔子的先祖。
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后,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姓,其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送过内乱,从宋国逃到了鲁国。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是鲁国出名的勇士,叔梁纥先娶施氏,生九女而无一子,其妾生一子孟皮,但有足疾。
在当时的情况下,女子和残疾的儿子都不宜继嗣。
叔梁纥晚年于年轻女子颜氏生下孔子。
由于孔子刚出生时头顶的中间凹下;又因孔子的母亲曾去尼丘山祈祷,然后怀下孔子,故起名为丘,字仲尼(仲为第二的意思,叔梁纥的长子为孟皮,孟为第一的意思)。
孔子三岁时候,叔梁纥病逝,之后,孔子的家境相当贫寒。
孔子极为聪明好学,二十岁时候,就已经非常渊博,被当时人称赞为“博学好礼”。
同时,鲜为人知的是孔子继承了父亲叔梁纥的英勇,升高九尺三寸(今米以上),膂力过人,远非后世某些人认为的文弱书生的形象。
并且,孔子酒量超凡,据说从来没有喝醉过。
但孔子从不以武勇和酒量等为豪。
孔子青年时代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库的小官)、“乘田”(管理牧场的小官),事无大小,均能做到近乎完美。
由于孔子超凡的能力和学识,很快得到不断提拔。
到孔子五十一岁的时候,被任命为中都宰(相当于现在的市长),政绩非常显著;一年后升任司空(相当于现在的建设部长),后又升任大司寇(相当于今天的公安局部局部长兼检查部长兼职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五十六岁时,又升任代理宰相,兼管外交事务(由于孔子升迁过快,不符合当时官员晋升标准,因此为代理宰相)。
孔子轶事和典故
孔子轶事和典故孔子行礼传说,孔子年少而好礼,有一年的秋天,乌云滚滚,寒风嗖嗖,落叶从树上纷纷飘下来,随风翻飞。
这时,年少的孔丘正聚精会神地在窗下读书,由于天气太冷,他又穿着单薄的衣服,不时地搓着手。
坐在一旁的母亲心痛地说:“孩子,歇一会儿吧!”“好啊!”孔子答应着站起身,拿起放在桌旁的俎豆(当时行礼用的器具),不声不响地出了屋门。
母亲忙说:“孩子,外面风大,天又这么冷,眼看就要下雨了,你不要到院子里去玩了吧。
”孔丘一脸正色地回答:“不是啊,母亲,我这是在祭祀神灵,行大礼呢!”“你行大礼干什么呢?”母亲问他。
“如果我现在不学好礼仪,长大就不知道怎么做人了。
”母亲听了孔丘的话,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在一个礼崩乐坏的年代,孔丘的举止确实是不同凡响的。
评赎奴隶当时在春秋时代,鲁国有个规定,凡是到国外旅行去,看到有鲁国人在外国被卖为奴隶的,可以花钱把他赎出来,回到鲁国后,到国库去报帐,国库照付。
孔子有一个学生,真的在国外看到有鲁国人被卖为奴隶了,就把他赎出来。
赎出来以后,他没到国库去报帐,别人都说这个人品格高尚。
孔子知道后,大骂这个学生,说这个学生做错了。
别人奇怪了,做好事嘛,又赎了人,又不去报帐,这不是好事吗?不是品格高尚吗?孔子说看问题不能这样看,他这个做法,实际上妨碍了更多的奴隶被赎出来。
这个人回来后没有去报帐,将来别人看见做奴隶的鲁国人,本想赎他出来,又想,我赎了以后,如果去报帐,别人就要议论:以前某某人不报帐,你去报帐,你的品格不如他。
这样,这个人就可能装作没看见,不去赎人了。
所以,这个做法就妨碍了更多的鲁国奴隶被人家赎买出来,是有害的。
落水救人有一个人掉到水里去了,孔子的一个学生跳下水去,把人救起来了,家属感谢他,给他一头牛,他就收了。
别人就议论了:下水救人还要钱?孔子知道了,表扬这个学生,说这个学生做得对,这会使更多的落水人被救。
因为救了人之后,人家给钱,是可以收的,于是再有人落水,就有人愿意去救。
孔子的生平事迹
孔子的生平事迹孔子,是我国的伟大圣人,不仅仅只是教育的代表,也更是影响力最大最广的思想家,他多姿多彩的传奇一生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孔子的生平事迹,希望对你有帮助。
孔子的生平事迹孔子(公元前551年,即鲁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479年,即鲁哀公十六年),名孔丘,字仲尼。
庚戌年戊子月庚子日甲申时,孔子出生于春秋末期的鲁国陬邑,也就是当今的山东省曲阜市。
他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集大成者,是儒家学派思想的始祖。
孔子是从宋国逃出来的殷遗贵族的后裔,宋国夏邑是其祖籍,位于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市。
孔子自小过着清贫的生活。
三岁时,父亲就离开人世。
母亲颜氏就带着他离开出生地尼山,来到阙里。
生活拮据的他,做过许多工作来补贴家用。
虽然经济上困难,但也抵挡不了孔子对求学的热情。
孔子聪明早慧,对知识非常的渴求,经常去拜访各位名师,请他们指教,向他们学习。
17岁时,孔子的母亲颜氏离开人世。
孔子多方打听才将父母亲合葬在一起。
19岁时,给贵族担任职事,管理东西。
不久,迎娶了亓官氏,后一年便有了第一个儿子孔鲤。
23岁,孔子开始招收徒弟,在民间进行讲学,开设了私人讲学之风,提出了因材施教等教育方法。
还到各国去周游讲学,推广“仁”“礼”的思想,传播教育文化,开创了儒家思想。
除此之外,曾担任国家官职,与权贵斗争;虽然多次遭遇艰险,但还是有幸的存活下来。
晚年被接回鲁国,虽未得到重用,但在期间,他专心编著了《春秋》等书籍。
73岁逝世,死后葬在了泗水。
孔子拜师的故事在他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
但是他还是认为自己的知识并不是那么的渊博。
于是在他三十岁的时候,就离开了自己的家乡曲阜,来到洛阳想要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但是孔子的家到洛阳并不是那么的近的,之间的距离恐怕有上千米,于是孔子到洛阳的过程中基本上是都是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直到几个月后,终于来到了洛阳城。
准备进洛阳城的时候,他瞧见一架马车,在马车的旁边站着一位将近七十多岁的老人。
人物传记孔子
人物传记孔子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被称为“圣人”和“伟大的导师”。
他的思想和教育理念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孔子的生平和他的主要思想。
一、早年生活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出生在中国山东地区一个贵族家庭。
他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去世,于是孔子由母亲和祖母抚养长大。
孔子从小聪明好学,对于经典文化和礼仪习俗有着浓厚兴趣。
二、求学之路年轻时,孔子离开家乡,开始了自己的求学之路。
他希望能够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智慧,以便能够对社会作出贡献。
孔子游历了许多国家和城市,拜访了很多知名学者和政治家,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三、教育理念孔子非常注重教育,他认为只有通过良好的教育才能培养出道德高尚、有能力的人才。
他主张“仁爱”和“孝顺”,认为一个人应该尊敬和关心他人,同时,对父母和长辈要孝顺。
孔子对于学生的要求也非常严格,他认为学生应该努力学习,追求卓越,并且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坚持不懈。
四、政治理念孔子也是一位重视政治的智者,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政治理念来建立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
他主张君主应该以身作则,有德行,才能得到民众的支持和信任。
孔子追求的是“仁政”,即以仁爱和公平为核心的政治制度。
五、传世经典孔子的思想被整理成《论语》和《孟子》等经典著作,这些著作成为了后人学习和研究的重要依据。
他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影响了无数的学生和后代思想家。
孔子的影响力不仅限于中国,也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其他地区的文化和教育。
六、晚年生活孔子在晚年专注于教育和思考,他的门徒们也纷纷成为了很有影响力的政治家和学者。
虽然孔子未能亲身见证他的思想给中国乃至世界带来的巨大变革,但他的思想和影响力却长存至今。
总结孔子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和教育理念对于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人生经历和智慧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和欣赏。
孔子将永远被铭记,他的传世经典和影响力将继续指引人们探索真理和追求卓越。
孔子生平及主要思想
一、孔子生平及主要思想1、孔子生平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生而首上顶”,故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尽山东曲阜东南),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据史载,孔子的先世是宋国(纣王庶兄微子启的封国)的贵族,时因宋国内乱,祖先避难于鲁国。
孔子幼年丧父,所以曾曰:“吾少也贱”,但其却“十五至于学”,大约30岁时开始从事私人讲学。
51岁出任鲁国中都宰,后升任司空、大司寇。
54岁去鲁,带弟子周游列国,凡14年,曾去过宋、卫、陈、蔡、齐、曹、郑、浦、叶、楚等国,主张皆不受用。
“宝剑折断,铩羽而归”,孔子68岁回到鲁国,晚年致力于教育和对古代文献的整理,相传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撰《春秋》。
孔子精通“六艺”,与其弟子言行语录及思想保存在《论语》之中。
2、主要思想①伦理观与政治观。
“仁”为孔子思想体系的总纲。
何谓“仁”呢?在孔子看来,就是要“爱人”;“恭”、“宽”、“信”、“敏”、“惠”也为仁;“刚”、“毅“、”“木”、讷”近仁;“仁者必有勇”;“仁者无忧”。
总之,他所说的“仁”是包罗众德的最高观念,只有全部美德的总和才能构成“仁”。
因此,追求做一个完善的人,是孔子自始至终的理想。
修身需要仁,为人处世也要仁,“仁”的终极关怀是治国安民,此谓之“大仁”。
由此可见,孔子将伦理道德与现实政治紧密联系了起来。
正如儒家的宗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样,内含一种献身政治、关怀黎民百姓的济世情怀。
孔子拥护周礼,正如他所说的:“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但他眼中的礼却在含义、范围上均与西周不同,所以又表现出了对周礼改造的一面。
首先他所说的“礼”基本上是礼仪、礼制,突出了现实政治的含义,淡化了西周时代崇敬鬼神的色彩。
他认为应发挥礼在调和社会各阶层之间关系的作用,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
第二,他扩大了礼的适用范围。
西周时代讲究“礼不下庶人”,而孔子却主张不分贵贱的“齐之以礼”,打破了贵族和庶民之间原有的重要的一条界限。
孔子的一生经历给我们的启示
孔子的一生经历给我们的启示孔子,名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传奇,但其坚定的信念、不懈的追求和卓越的智慧使得他成为了后世敬仰的圣人。
本文将从孔子的生平经历出发,详细阐述其给我们带来的深刻启示。
一、孔子的生平经历1.早年经历孔子出生于鲁国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早年丧父,家境贫寒。
然而,他勤奋好学,自幼便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
他曾担任过仓库管理员和畜牧场管理员等职务,但始终不忘学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
2.创立儒家学派孔子在三十岁左右时开始收徒讲学,创立了儒家学派。
他提倡仁爱、礼义、忠恕等道德观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同时,他还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使得更多人有机会接受教育。
3.周游列国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理念,孔子曾周游列国,希望能得到君主的重用。
然而,他的政治主张并未得到广泛认同,多次碰壁。
在周游列国的过程中,孔子不仅深入了解了各国的风土人情,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思想。
4.晚年经历晚年时期,孔子回到鲁国,继续从事教育和著书立说的事业。
他整理了《诗经》、《尚书》等古籍,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同时,他还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弟子,如颜回、子路、子贡等,他们后来都成为了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二、孔子一生经历给我们的启示1.勤奋好学,追求卓越孔子一生勤奋好学,从未停止过对知识的追求。
他曾经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表明了他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善于从他人身上汲取智慧和经验。
正是这种精神使得孔子能够在困境中不断成长,最终成为了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我们应该学习孔子的这种精神,不断追求卓越,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2.坚守信念,勇往直前在孔子的一生中,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勇往直前。
即使面临挫折和困难,他也从未放弃过自己的追求。
这种坚定的信念使得孔子能够在逆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立场,最终赢得了后世的尊敬和敬仰。
孔子生平事迹
孔子的生平事迹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
名丘,字仲尼。
鲁国人。
孔子先世为宋国贵族,因避内乱移居鲁国。
父叔梁纥,母颜氏。
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 )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
鲁国是周公儿子伯禽的封地,素有礼乐之邦之称。
至春秋末,礼乐仍保持完好。
鲁国根深蒂固的礼乐传统对孔子有深刻的影响。
孔子幼时常以陈俎豆、设礼容为戏。
早年丧父,家境中落,年轻时曾做过管粮仓、管放牧的小官。
30 余岁时开始授徒讲学。
鲁昭公二十六年(前516 ),鲁国内乱,孔子不满季氏为首的三桓擅权,一度离鲁至齐,不久返回。
开始整理诗、书、礼、乐,招收弟子日多,影响愈大。
鲁定公九年(前501 ),出任中都宰,颇有政绩。
后升为司空和大司寇。
鲁定公十年齐鲁夹谷之会,孔子相礼,鲁国兵礼并用,收回被齐国侵占的郓、灌及龟阴之田。
定公十三年,孔子为维护公室,建议毁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等三家都邑,季孙氏、叔孙氏、费被毁后,孟孙氏以武力对抗,孔子计划失败。
以后鲁国政局有变,孔子见理想难以实现,遂带领弟子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飘泊生涯,时孔子55 岁。
孔子14 年中先后到过卫、陈宋蔡、楚等国,向各诸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均不见用。
鲁哀公十一年(前484 ),季康子以币迎孔子,孔子归鲁,时年68 岁。
鲁哀公和季康子虽常向孔子问政,但终不起用。
孔子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
其学生将其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
哲学思想孔子所处春秋时代是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的时期,孔子思想中充满新与旧的矛盾,反映了大变动时代的精神风貌。
天命鬼神观孔子继承了传统的天命鬼神观,视天为万有的主宰和人格神,认为天命主宰着人的生死,也决定着社会的治乱。
他主张“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但同时他又否定周时盛行的占卜活动,提出“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五谷生焉”,认为天命就蕴含在自然事物的运行之中。
孔子的一生事迹简介
孔子的一生事迹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夏邑(今河南商丘夏邑),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1、贵族出身孔子的祖上是殷商王室的后裔,宋国的贵族,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周初三监之乱后,为了安抚商朝的贵族及后裔,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贵族微子启,于商丘建立宋国,奉殷商祀,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这就是其十五世祖,六世祖得孔氏,称孔父嘉,孔父嘉是宋国大夫,曾为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孔父嘉子木金父避灾逃到鲁国的陬邑定居,叔梁纥是孔子的父亲,其官职为陬邑大夫。
2、圣人降世叔梁纥的正妻施氏,生了九个女儿却没有一个儿子,小妾为他生了长子孟皮,孟皮有足疾,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叔梁纥请求颜氏让她三个女儿之中的一个立为妾,颜氏念叔梁年老且性情急躁,于是征求三个女儿的意见,长女和次女都不同意,只有小女儿颜征在(颜徵在)愿嫁叔梁纥。
颜征在时年不满二十岁,而叔梁纥已经六十六岁,年龄相差悬殊,两人为婚于礼不合,夫妻在尼山居住并且怀孕,故谓之“野合”,孔子在鲁襄公二十二年十月(儒略历公元前551年,格里历公元前551年9月28日)申时于陬邑昌平乡诞生,孔子生而七漏,头上圩顶(yú dǐng,意为头顶凹陷),而又因其母曾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关于孔子出生年月有两种记载,相差一年,一般依《史记·孔子世家》说。
历史名人孔子的故事(精选16篇)
历史名人孔子的故事(精选16篇)孔子也并不是从刚出生就是圣人,他也是经历了一些磨难才会有今天的成就,才会成为我们伟大的圣人。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历史名人孔子的故事(精选16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历史名人孔子的故事篇1一天,孔子出游,途中他的马儿偷吃了农夫的庄稼。
农人很生气,捉住了马儿并把它关了起来。
子贡知道后,就去恳求农人放了马儿,但任凭他好话说尽,低声下气,农人却理都不理。
孔子说:“用别人听不懂的道理去说服他,就好比请野兽享用太牢(祭祀时所用的牛、猪、羊三牲,是最丰盛的牺牲),请飞鸟聆听九韶(古乐名,相传为夏禹所作,使孔子三月不知肉味的优美音乐)一样。
这是我的不对,并非农人的过错。
”于是命马夫前去。
马夫见了农人便说:“你从未离家到东海之滨耕作,我也不曾到过南方来,但两地的庄稼却长得一个模样,马儿怎知那是你的庄稼不该偷吃呢?”农人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把马儿还给了马夫。
有人听说了这件事,便来问孔子,既然你早知此事非子贡之力所能解决,为何不直接派马夫去呢?孔子笑道:“我若不让子贡去,他必定心中不服,如今不但子贡毫无怨言,也使得马夫有了表现的机会。
”圣人能通达人情事理,所以才能人尽其才。
历史名人孔子的故事篇2颜回爱学习,德性又好,是孔子的得意门生。
一天,颜回去街上办事,见一家布店前围满了人。
他上前一问,才知道是买布的跟卖布的发生了纠纷。
只听买布的大嚷大叫:三八就是二十三,你为啥要我二十四个钱?颜回走到买布的跟前,施一礼说:这位大哥,三八是二十四,怎么会是二十三呢?是你算错了,不要吵啦。
买布的仍不服气,指着颜回的鼻子说:谁请你出来评理的?你算老几?要评理只有找孔夫子,错与不错只有他说了算!走,咱找他评理去!颜回说:好。
孔夫子若评你错了怎么办?买布的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头。
你错了呢?颜回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冠。
二人打着赌,找到了孔子。
孔子问明了情况,对颜回笑笑说:三八就是二十三哪!颜回,你输啦,把冠取下来给人家吧!颜回从来不跟老师斗嘴。
孔子一生最快乐的六件事
孔子一生最快乐的六件事
1.教书育人:孔子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他最快乐的时刻之一就是看到学生们在他的教导下茁壮成长,成为有智慧、品德高尚的人。
2. 游历天下:孔子年轻时曾长途跋涉游历天下,这段经历让他认识了很多不同的人和文化,也让他更加了解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3. 与弟子们讨论:孔子常常与他的弟子们进行深入的讨论,探讨人生哲学和伦理道德等问题,这些讨论让他感到非常快乐和满足。
4. 收到求教信件:孔子晚年时,很多人会向他寻求帮助和建议,当他接到这些信件时,他会感到非常高兴和满足,因为这意味着他可以继续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影响力。
5. 与学生们分享饭菜:孔子非常注重饮食文化,他喜欢与学生们分享美食和饮料,这让他感到非常愉悦和满足。
6. 见到老友和弟子:孔子的生活中充满了很多老友和弟子,当他见到这些人时,他总是感到欣慰和快乐,这些人给了他很多支持和鼓励,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 1 -。
关于孔子的生平故事
关于孔子的生平故事一、艰难的童年。
公元前550年前,孔子的父母(66岁的著名勇士“叔梁纥”和16岁的纯情少女“颜征在”)相爱,他们冲破礼法的种种制约勇敢地结合在一起。
由于他们的结合不符合礼法,故称“野合”。
公元前551年8月27日,孔子诞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内“尼丘”山的一个山洞中(今山东曲阜城东南)。
孔子因“尼丘”而名“丘”,字“仲尼”(“仲”表示排行老二)。
3岁时,父亲叔粱纥去世,享年69岁。
其正妻施氏大权在握,孔父之妾施氏被虐待至死,其子孟皮因患小儿麻痹症而残疾,备受歧视。
19岁的孔母颜征在无法在孔家立足,带着孔子和孟皮,回到了娘家曲阜城内阙里,过背井离乡、寄人篱下、受人歧视的艰难生活。
15岁时,孔子立志做学者。
17岁时,年仅33岁的孔母颜征在因生活的折磨和社会的歧视心力交瘁而死。
二、青壮年时期19岁时,孔子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
第二年,亓官氏生子,鲁昭公赐鲤鱼表示祝贺,故孔子为其子取名为鲤,字伯鱼(伯表示排行老大)。
20岁时,孔子开始当“委吏”,管理仓库。
第二年,孔子开始当“乘田”,管理畜牧。
27岁时,孔子开始创办私人学校。
此后,孔子拥有了较高的声誉。
35岁时,鲁国发生内乱,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三家共攻鲁昭公,鲁昭公败逃。
孔子离开故乡到了齐国。
第二年,孔子得到齐景公的赏识,欲以尼溪之田封孔子,被晏子阻止。
第三年,齐大夫因怕孔子被重用,欲谋害孔子,孔子逃回鲁国。
三、政治上的辉煌公元前501年,孔子51岁时,担任鲁国首都的市长“中都宰”,政绩卓著,四方则之。
第二年,孔子升任小司空,管理司法部门。
后升大司寇,并代理宰相。
夏天孔子随鲁定公与齐侯相会于夹谷。
孔子识破了齐国劫持鲁定公的阴谋,并逼迫齐国归还了侵占鲁国的土地,取得了鲁国外交史上最辉煌的胜利。
第三年,在孔子的治理下,鲁国大治。
第四年,为巩固鲁国中央政府的权力,削弱三桓的'势力,孔子采取了堕三都的措施,欲拆毁三桓都城的城防。
三桓中,孟孙氏和叔孙氏为削弱家臣的势力,支持堕都。
孔子的故事简短概括
孔子的故事简短概括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化名人,他的故事很多,以下是一些简短的概括:
1.孔子出生时,他的父亲叔梁纥已经去世,母亲颜征在只好带着他和哥哥孟皮回到娘家曲阜城内阙里,过背井离乡、寄人篱下、受人歧视的艰难生活。
15岁时,孔子立志做学问。
17岁时,他的母亲因生活的折磨和社会的歧视心力交瘁而死。
2.孔子19岁时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第二年亓官氏生子,鲁昭公赐鲤鱼表示祝贺,孔子为其子取名为鲤,字伯鱼。
20岁时,孔子开始当"委吏",管理仓库。
第二年当"乘田",管理畜牧。
27岁时,孔子开始创办私人学校。
3.孔子鼓励学生要有独立思考能力,他非常欣赏子路的勇敢精神。
一次,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为了表示感谢,那人送了一头牛给子路,子路收下了。
孔子高兴地说:"鲁国人从此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
4.鲁国有一道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外国见到同胞遭遇不幸,沦落为奴隶,只要能够把这些人赎回来帮助他们恢复自由,就可以从国家获得金钱的补偿和奖励。
孔子的学生子贡,把鲁国人从外国赎回来,但不向国家领取金钱。
孔子说:"你错了!圣人做的事,可用来改变民风世俗,教导可以传授给百姓,不仅仅是有利于自己的行为。
现在鲁国富的人少穷人多,向国家领取补偿金对你没有任何损失;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
"。
孔子高考必考知识点
孔子高考必考知识点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思想和教育理念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在高考中,理解和掌握孔子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列举一些孔子高考必考的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孔子的生平与事迹孔子,名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春秋时期的伟大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
他是鲁国曲阜人,曾经历了艰苦的求学和教育之路,后创建了儒家学派,成为中国儒家思想的奠基人。
二、孔子的思想孔子思想广泛而深刻,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思想内容:1. 仁:孔子提出了“仁”的道德理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亲和和关怀。
他认为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2. 礼:孔子非常重视传统礼仪,他认为礼仪规范了人们的行为举止,有助于维持社会秩序和道德准则。
3. 中庸:孔子提出了“中庸”思想,即“不偏不倚,不极不端”。
他主张在生活和治国方面都要遵循中庸之道,保持平衡和稳定。
4. 教育观念:孔子非常重视教育,他认为教育是改变自己和社会的有效途径。
他强调教育要培养“君子”,注重个人修养和道德教育。
三、孔子的经典著作孔子的经典著作《论语》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一些与孔子相关的经典著作:1. 《论语》:这是记载孔子言行的记录,被视为儒家思想的重要参考。
2. 《大学》:这本书记录了孔子关于教育和道德的思想,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和修身的方法。
3. 《孟子》:孟子是孔子的学生和儿子,这本书是他的著作,讲述了他的思想和观点。
四、孔子影响的历史事件孔子的思想和教育理念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以下是一些与孔子相关的历史事件:1. 孔子的弟子们继承了孔子的学术传统,形成了中国古代的儒家学派。
2. 到了秦朝,儒家思想被当时的皇帝所采用,成为国家的正统思想。
3. 到了宋朝,儒家思想达到了鼎盛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轶事
孔子的轶事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中,孔子一直是极受人们推崇、尊重的圣人。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经其终生倡导和历代儒家的发展,使中国儒家学说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作为中国人的指导思想逾两千年。
由于孔子卓越的贡献和影响深远的思想,他被中国人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
孔子的伟大人格集中体现在他的圣人气质,作为中国古代私学的开创者和最伟大的教育家,这种圣人气质也在他教书育人的事例上有所体现。
下面就为大家讲几个这样的小故事。
一、君子死而冠不免子路曰:“食其食者不避难。
”子羔卒去。
有使者入城,城门开,子路随而入。
造蒯聩,蒯聩与孔悝登台。
子路曰:“君焉用孔悝,请得而杀之。
”蒯聩弗听。
于是子路欲燔台。
蒯聩惧,乃下石乞、壶黶攻子路,击断子路之缨。
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
”遂结缨而死。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路(姓仲名由,子字路)跟随孔子周游列国,为他驱车,护卫。
他和颜回一武一文,是孔子很器重的两个弟子。
他以政事见称,先在鲁国担任过官职,后来又在卫国担任了卫国大夫孔悝的邑宰,遇到卫国发生宫廷政变,以"食其食者不避其难"的态度参与了争斗,战斗中被石乞挥戈击断冠缨时,子路想起孔子曾教导他要注意衣装打扮,这样才能符合士族地位。
危机之下,子路认为君子就算是死,帽子也要端正,绝不能掉,结果他在重新结帽子下的缨带时被杀,并被剁成肉浆(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左传·哀公十五年》)。
孔子闻之,伤心欲绝,吩咐厨房把肉浆倒掉,并自此不食肉浆。
冠,就是贯,表示一以贯之,始终如一的意思。
古人把帽子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即便到死,帽子也要端正,这与古代社会礼制及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
古代有身份的人必须要带帽子,就算是百姓也要带头巾,绝不能出现不戴帽子的形象,因为古人认为不戴帽子是蛮夷的象征。
士可杀,不可辱,冠是子路身份的象征,也代表他的信仰,子路是典型的为信仰而死。
孔子十大经典故事
孔子十大经典故事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的言行故事流传甚广。
以下是孔子十大经典故事:
1. 孔子学琴:孔子向鲁国的乐官师襄子学习弹琴,掌握了琴艺后,自发地为学生们传授琴艺,提倡音乐教育。
2. 颜回尊师:颜回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他对待孔子尊敬有加,时刻遵循孔子的教诲,成为儒家学派的楷模。
3. 孔子论孝:孔子强调孝道,认为孝是为人之本,孝敬父母是每个人的责任。
4. 孔子劝顽童:孔子在路上遇到两个顽童阻挡道路,他以礼待人,巧妙地回答了顽童的问题,赢得了他们的尊敬。
5. 孔子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在陈国、蔡国之间被困,经历了长达三个月的艰苦生活,在此期间,他专注于研究学问,忘记了肉的味道。
6. 孔子周游列国: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传播儒家学说,历经艰辛,不懈推广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观念。
7. 子贡问政:子贡向孔子请教治国之道,孔子强调为政以德,民之归仁焉。
8. 孔子论君子:孔子阐述君子之道,强调君子要有品德、才华、仁爱、忠诚等品质。
9. 颜渊请孝:颜渊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告诉他,孝不仅仅是表面的侍奉,而是要从内心尊敬父母。
10. 孔子论朋友:孔子认为交朋友要慎重,要选择有品德、有才华的人为友,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这些经典故事展示了孔子的智慧、品德和教育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 ,一年 以后 四方择 之 ,就 是其他 县
的领导 都来 向他学 习,成 了当时的 样
板 县 。 孔 子 因 此 很 快 升 官 , 先 是 做 了
司空 ,主 管建筑 。然后 做 了大司寇 ,
相 当于 司法 部长 ,公安 部长 的地位 。
最 后甚 至 做 了代 总 理 。
话 ,我想 这几句 话就是 讲的你 。孔 子 说 ,如实 跟我说 来 。子 贡说 : “ 个 那
射 、御 、书 、数 开始 学 习 。
公从 齐国挑 选 了8 名漂 亮的 少女 ,都 0
穿上 了华丽 的服装 ,而且 都会跳 很 多 漂亮的舞蹈 。还将 1o 2 匹马送给鲁君 。 鲁君一 开始 ,在孔子 劝说 之下 ,还有 所 克 制 , 有所 警 惕 ,知 道 这 是 美 人 计 ,但后 来就 忍不住 要去偷 窥一 下这 些 美女和 舞蹈 。继而 干脆加 入到 美女 的娱 乐 中 ,由此 渐渐远 离 了孔子 。因 此孔 子最后 就选 择 了离开 。开始 了颠 沛流离 ,周游列 国的旅程。 孔子在 7 岁 的时候 才 回到 鲁 国。 0 开始 整理 中国的 古代文献 ,还有 精心 地培养学生 。 孔子 在7 多 岁终 年 。他一生 言传 0 身教 ,培 养 了3 0 学 生 ,更深深 地影 00 响了20 多年中华的思想和文化。 00
犬。”
猪 的 ,卖羊 的 ,价格 不允许 乱涨 。第 二 ,就是 男女不 同路行 。男走 男道 ,
女 走 女 道 ,互 不 相 碰 。 没 有 任 何 的 接
小荷才露尖尖角
孔子的第一份工作是做 “ 委
上开创 了私 人办学的先例。 孔 子在 银杏树 的下 面开始 教学 , 所以后 来把教坛 叫做杏坛。 为 了让 更多 的人接 受教化 ,孔 子 实行 的是 “ 有教无 类 ”和 “ 弹性 学 费
他 是 圣 人 ,巍 峨 耸 立 ,为 万 世 师 表 :
他 是 俗 人 , 可 爱 率 真 ,雅 俗 一 生 。
孔 子的 高矮美 丑
有谁知道孔子长什么样?
对 于 孔 子 的 相 貌 ,人 们 说 法 不 一 ,但
大多都是猜测。 纪 实频道 文化 中 国 栏 目进行 了一 次调 查。调查表 明 ,人们心 目当 中的孔子
郑 国 人 说 , 刚 才 我 在 门 口 看 到 一 个
孔 子做 大 司 空 ,大 司 寇 ( 当 相
开创私学 名声大噪
孔子 3 岁的时候 ,成 为 了一 个 自 0 由职业 者 ,他 回乡开 始兴 办私学 ,相 当于现在 的 民办学校 。以实 现他教 书 育 人 、传 播文化 的志 向 。在 中 国历史
老 师 大 吃 一 惊 ,向 他 拱 拱 手 ,说 : “ 你说 得一 点都不错 ,这 正是 文 王
曲 。”
家 始 祖 ,应 该 是 面 目温 和 而 慈 善 的
吧 。可是却有 么一个 描述 :孔子在 1 4 年的流 亡 当中 ,有一 次 ,他到郑 国的 时候 ,跟 那帮 学生都 走散 了 ,就他 一 个人在 那里等 ,他的 一个学 生子贡 跑 过来 ,他说老 师 ,刚 才我在 另外一 个
Cu t l, we健 文 谈 论 康 化I经 道
大 型 史 诗 电 影 《孔 T- 已 开 始 上 - 》
映 ,而 作 为 国 人 的 我 .]  ̄j : 的 生 f , -q 他 - , - 平或 轶 事 究 竟 又有 多少 了解 呢 7 孔 子 是 个 圣 人 ,也 是 个 普 通 人 。
制 ” , 孔 子 收 的 是 “ 修 ” ,就 是 干 束
触 。第三 ,路 不拾遗 。哪怕 钱包 丢在
路上 了,也没有一个人敢拿 的。 孔 子的 政治 才能得 到 了充分的展 示 。这 个时 候 ,齐 国就 害怕 了 ,齐景
吏” ,就 是仓库 保管 员。第二 个职 业
是 “ 田” ,就 是帮人 家管牛 羊的 。 乘 这 两个职业 ,让 他较早 接触到 了民情 民生 ,学习了管理。 接 着 ,为 了振 兴家 族和文化 ,孔 子十五 有志学 ,从 六义 ,即礼 、乐 、
一
地 打造 出来 的 。
江南 大 学 姚 淦 铭 教授 查 阅史 籍 考 证 出 :孔子 身 高 九 尺六 ,照 现在 的 算 法 , 大概 应该在 1 以上 了,体格 健壮 。 文 米9
化 中 国 主 持 人 今 波 形 容 他 是 “ 东 猛 山
男” ,如果古代 有篮球 ,他一 定可以去 到
NB 打 主 力 。 A 抬 头 仰 视 , 以 蓝 天 为 背 景 衬 托 着 的 孔
子 ,仿若顶天立地 的 巨人 。 目光炯炯 ,闪
烁 着 智 慧 的 光 芒 ,可 容 貌 却颇 为 寒 碜 , 额
圣人孔子的一生 “ 俗事,
文 .Y m 责编 1 ju1 丫丫
B 8
HE . HORION ALr H Z
头 凹陷 ,倒眉毛 、翘 胡子 ,跟 我i & f , 1 中的孔圣人形象大相径庭 。
那 么 孔 子 的 相 貌 呢 ? 既 然 是 儒
出 来 了 ,应 该 是 文 王 作 的 曲 子 。 ”
言传身教的一生
孔 子 学 问好 ,但 到 了5 岁才 做 1 了中都 宰 ,相 当于现 在的一 个县长 。 由于孔子 管理 有方 ,将 当地 治理得 很
一
于现在 的公 安部长 )的 时候 ,据 说三 个 月 ,就把治 安管理 得井 井有 条。第
,
人 ,额头像 尧 。腰 长腿短 ,腰 以下 ,
比治 水 的 大 禹 ,矮 了 三 寸 。长 得 奇 形
平 抑 物价 ,稳 定 市 场 。凡 是 卖
怪 状 ,瘦 弱 疲 惫 的 样 子 好 似 丧 家 之
城 门 碰 到 一 个 人 ,他 给 我 说 了 这 几 句
有 一 次 ,孔 子 带 着 一 帮 学 生 外
出。大家 一看 ,今天 天气 晴朗 ,老 师
怎 么一个 人带一把 伞啊 ?孔子 笑 了一 笑说 : “ 你们不 知道吗 ?今天 肯定 要 下 雨啊 。”果然 ,走 了没 多远 ,天 变 了,下起 雨来 。那 个时 候 ,孔 子就 懂 得观天象 ,知晴雨了。
实 际上千差万别 ,其 中占到6 %左右的 人 0
是这样 的 :瘦而矮 ,身高就在 1 左右 。 米6 占不  ̄4 %的人认 为 :孔子矮而 胖 ,矮而 J 10
粗壮 。
北 京的孔庙里 有一素孔子 的雕像 ,看 上去 高大威猛 ,但 如果不是导 游的介绍 , 谁也 不会想到这是按 孔子 的真 实身高一 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