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平行语料库的同语异译研究——以《围城》珍妮英译本为例

合集下载

《围城》英译文本中隐喻的翻译策略

《围城》英译文本中隐喻的翻译策略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英语流行歌曲中隐喻的功能分析——以后街男孩的歌曲为例2《飘》—斯嘉丽女性主义意识的成长历程解读3《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玛姬的性格4论《一个温和的建议》中的黑色幽默5Feasibility of Popularizing Bilingual Teaching6通过语境与潜台词解析情景喜剧的幽默——以《老友记》为例7电影《死亡诗社》中的教育意义8《宠儿》中的女性形象分析9《蝴蝶梦》中女主角吕蓓卡的人物形象分析10方位词“上”和“Up”语义对比研究11美国宪法形成的历史和原因之研究12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委婉表达13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黛西14概念隐喻在英语汽车广告中的应用15 A Study on Fuzziness of Advertising Language16从杨必翻译的《名利场》看文学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17讨论型课堂与英语学习18耐克公司Ps营销策略对我国体育用品产业的启示19The Application of TBLT Approach in Reading Instruction20从礼貌原则探析酒店服务英语21浅谈文化差异对网络新词英译的影响22中国春节与美国圣诞节的文化比较23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的商务索赔信函话语分析24 A Brief Study of Rhetorical Devices Employed in President Obama’s Inaugural Addres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ntactic Structure25An Analysis on the Tree Image on Sethe’s Back in Beloved26《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事技巧分析27浅析《他们眼望上苍》中女性意识的觉醒28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苔丝》29家乐福定价策略研究30Shylock’s Tragedy in The Merchant of Venice31Maintaining and Revitalizing the Native American Languages32论英语谚语的翻译33通过《喧哗与骚动》中三兄弟各自对于凯蒂的叙述分析三人各自性格特征34英汉基本颜色词文化内涵对比研究35从文化差异角度看谚语的英汉互译:动态对等36美国梦的矛盾心理-伟大的盖茨比主题分析37《时时刻刻》中女性自我构建的研究38宗教禁欲下的爱情-论霍桑的宗教观与道德观在《红字》中的体现39从关联理论看《阿甘正传》的字幕翻译40从翻译美学探究散文英译41试析英汉颜色习语折射出的中西文化异同42从警察与赞美诗中分析欧亨利的写作风格43论《老人与海》中的象征手法44The Application of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in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45文化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46路易斯——现实世界在非现实世界的投影——解读《夜访吸血鬼》的现代性47中学英语老师提问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48On Mark Twain's Contributions to Realism49论“黑”字所体现的对美国黑人的种族歧视50 A Contrastive Study of Politeness Principle in English and Chinese51从《绝望主妇》看美国人的婚姻观52论谭恩美《喜福会》中文化身份迷失与探寻53《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性格分析54《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三个中文译本的对比赏析55《围城》中文化词的英译策略56从语体学论《一九八四》中的反极权主义57从《肖申克的救赎》看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58希思克厉夫—一个拜伦式英雄59中国民族主义的新表现:“中国威胁论”——构建民族认同的一种手段60从社会符号学角度浅谈汉语“一”字成语翻译61浅析《老人与海》中的悲剧色彩62试论班扬《天路历程》中基督徒的精神历程63从合作原则的违反谈黑色幽默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实现64汉英亲属称谓词的文化差异及翻译65论奥斯卡•王尔德的矛盾性——从传记角度解读《奥斯卡•王尔德童话集》(开题报告+论)66论接受理论对儿童文学作品的影响——以《快乐王子》中译本为例67论弗罗斯特诗歌中自然意象对意境的构建68从中英文动物词汇看中西方文化差异69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Wolf Images Between Wolf Totem and The Call of the Wild70《到灯塔去》中的“双性和谐”研究71An Eco-analysis of The Yearling72关于商务英语教材编写的几点思考--基于教材特点的比较分析73“集体无意识”理论观照下艾米莉的悲剧性74The Glossology and Translation of Rhetorical Devices of Harry Potter75浅析《雨中猫》中的猫和雨的象征意义76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77英语广告的语言特点78高中英语听力课中的文化教学79基于《生活大爆炸》研究合作原则的违反80英语广告语篇中名物化的研究81析《狮子和宝石》中拉昆来失败的原因82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运用及翻译研究83Symbolism in The Catcher in the Rye84Differences of Time Orientatio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al Background 85从妇女主义角度分析《紫色》中三位女性人物特征86论《红字》的模糊性8788论《简爱》对当代女性爱情观的启示89英语中常用修辞格90从语用等效角度透析旅游景点名称英译91论象征在海明威《永别了,武器》中的应用92《了不起的盖茨比》叙述者尼克分析93 A Tentative Approach To Contemporary American Romance Movies94电影《刮痧》所体现出的文化冲突与融合95从理解文化角度翻译英语习语96目的论下英语广告仿拟格的汉译97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以及改善方法98马克吐温小说的语言特征99 A Cultural Analysi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Names100浅析《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的性格和婚姻观101从《阿Q正传》译本看民族文化的可译性102Comparative Studies on Metaphors with Animal Image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103《鲁宾逊漂流记》中鲁滨逊的形象分析104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Color Term and Its Chinese Translation 105小议约翰多恩的奇思妙喻106On the Female Character During the War Through A Farewell to Arms107从“绝望的主妇”看现代女性主义的困惑108商标翻译中的文化要素109《幸存者回忆录》中多丽丝•莱辛的生态观110跨文化背景下广告汉英翻译策略研究111凯瑟琳•曼斯菲尔德《苍蝇》反映的人性创伤分析112功能对等理论视域下的商标名称汉译113科技英语中模糊数词的翻译策略114《白象似的群山》里的潜意识115音意兼译—外来词中译之首选法116《双城记》中的象征手法分析117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的人生观118《道连葛雷的画像》叙事艺术的分析119A Southern Elegy-A Feminist Study on Faulkner’s “A Rose for Emily”120《西游记》和《哈利波特》的对比121从“老人与海”译本比较研究看理解在翻译中的重要性122商务英语信函中礼貌策略初探123剖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的复杂个性124Text Cohesion in English Business Contracts125An Analysis of “The Cask of Amontillado”126对《红字》中罗杰齐灵沃斯的新认识127原罪与拯救:《小伙子布朗》与《好人难寻》比较128Dickens’ Humanitarianism in The Two Cities129文化语境维度下中餐菜名的英译研究130成人第二语言习得中的石化现象131中式菜肴名称英译的功能观132论电影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以《肖申克的救赎》为例133从服饰的变化看待中美文化的差异134美国影视剧中的俚语翻译135浅读不同语境下的跨文化沟通136浅析《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渐渐消失的玫瑰137从《劝导》看简•奥斯汀创作思想的发展138暗喻的英汉对比翻译139弥尔顿《失乐园》中撒旦的悲剧英雄形象140A Comparative Study of American and Chinese Spatial Language in Business Negotiation 141谈商务英语信函的词语汉译142浅议英语情态动词“can”和汉语能愿动词“能”—以类型学为视角143论麦琪的悲剧144从《大卫科波菲尔》女性人物形象分析来看狄更斯以女性为中心的家庭观145中西面子观比较研究146浅析文化因素对商标翻译的影响147从《麦琪的礼物》分析欧·亨利的内心世界148论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149西方饮食文化给中国餐饮业经营者带来的若干启示150《东方快车谋杀案》中的伦理困境151试论英语学习中的动机152从《喜福会》中透视文化的冲突与融合153基于学习共同体的自主学习模式研究154《呼啸山庄》的哥特式传统155A Comparative Study of Refusal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s156从中西文化差异的角度浅析商宴之道157探讨法国葡萄酒营销与中国白酒营销中的民族特色158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之对比研究159The Comparison and Translati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160论被动句的翻译161The Study of Joseph Conrad’s Colonialism in Heart of the Darkness162论《荆棘鸟》中人性和宗教信仰的矛盾冲突163浅论创造性叛逆—以《一朵红红的玫瑰》三个译本为例164论《科利奥兰纳斯》的政治悲剧165《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电影中的隐喻与象征手法研究166解析威廉布莱克《老虎》中的修辞运用及其对英语写作的启示167文化语境对隐喻理解的影响168A Reflection on the Amplification in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169浅析简•奥斯汀《理智与情感》中的婚姻观170Approaching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a Lexicological Perspective171从《马拉喀什》和《射象》看乔治•奥威尔散文的艺术风格172英语修辞的翻译方法173霍桑的《胎记》中乔治亚娜的死的深层原因探究174《药》的两个英译本中翻译技巧比较175浅析英语颜色词的语义特征176英语委婉语:礼貌视角下的有意不合作177她们的自我选择—解读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中女性的婚恋观178中西方文化中家庭观念差异研究——以电影《推手》为例179《蝇王》中火的象征意义的转变180论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非语言交际181中美学校教育对比——学生个性发展方面182茶文化和咖啡文化183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Letter “A” in The Scarlet Letter184英语X-ful词的形态与认知构建185A Survey on the Major Factors Affecting Oral Performance186The Characters and Personality of American Slang187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中的反战情绪188《老人与海》和《热爱生命》的生态比较189斯嘉丽---一朵铿锵的玫瑰190简奥斯汀对英国小说的贡献——以《傲慢与偏见》为例191A Study of Translation of Chinese Idioms with Numeral “San”192功能对等理论透视下的影视片名翻译193论文化对国际市场营销的重要性--以迪斯尼乐园为例194从反抗到妥协——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的精神世界195A Study of Pragmatic Failure in Politenes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196双关语在英语广告中的应用与翻译研究197《围城》英译文本中隐喻的翻译策略198广告中反语现象的关联分析199浅谈奥斯卡·王尔德的喜剧《认真的重要性》中“谎言”的运用对其情节、语言和人物塑造的作用。

《围 城》英译时原文中外语处理方法

《围 城》英译时原文中外语处理方法

《围城》英译时原文中外语的处理方法摘要:在翻译的过程中,努力适应译入语的表达方式和文化非常重要,但是更加生动真实地反映原语文化,呈现原语写作时代背景也很重要。

文章介绍了《围城》英译时原文中外语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围城》翻译语码转换1.语码转换在《围城》中的重要性《围城》写成后,在1946年到1997年间,学者们对其中的中英文混用之处进行了多次修改。

目前比较权威的英译本是珍妮·凯利(jeanne kelly)和茅国权(nathan k. mao)合译的版本,由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出版。

我认为,对这部作品中语码转换的翻译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更多地从作者当时的创作背景和作品中的人物特色等方面考虑对这些“中外夹杂”现象的翻译处理。

2.作品中“中外夹杂”的两种情况2.1中文和外文(英语和少量法语)同时出现在小说中。

同一个词语或者语句,先用中文做正文,后面跟该词语或者句子的外文,用括号括起来作为注释。

这种情况主要包括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外来名词,在中文的音译后面用括号标注出其源语词。

原文中的例子有:“邮船白拉日隆子爵号(vicomtede brageloone)”、“洛高(fr.vonlogau)”等词,都是以这种方式呈现在原文之中。

另一种情形是专有名词,采用中文后面加括号的方法标注其源语词,也有少数是英语在前,汉语标注在括号里。

例如,“联合大学(inter collegiae university)”、“神玄大学(college of divinemetaphsics)”等。

我们可以借鉴珍妮·凯利和茅国权的翻译方法,将原文中的英语或者法语直接体现在原文中,并且用斜体加以强调。

2.2英语或者法语直接出现在人物的对话中。

在原文中,英语或者法语直接出现在人物的对话中,作为会话的一部分,并未对其进行括号和注释。

对这种情况的处理可以分为以下情形。

2.2.1对于像苏文纨、方鸿渐、赵辛楣、孙柔嘉这几个人的话语中英文的处理。

解读《围城》英译本中的语言幽默及翻译策略

解读《围城》英译本中的语言幽默及翻译策略

解读《围城》英译本中的语言幽默及翻译策略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围城》是中国著名小说家钱钟书的一部小说,主要是以一种诙谐幽默的语言描写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一些畸形的价值观的长篇小说。

这部小说在推出以后就引起了世界的关注,被翻译为英语、日语、德育等等近十种语言。

《围城》小说的英译本主要有Jeanne Kelly和Nathan 一起翻译形成的,在西方文学界得到了极高的评价,给予很高的称赞,在准确表达了原有著作特有的幽默风格下,又一定程度之上表达了中国几千年文化的底蕴。

一、《围城》作者及作品简介钱钟书1910年生于中国江苏无锡,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和文学家,曾经任职翻译《毛泽东选集》英文小组中的一员,晚年时是中国科学院的副院长。

钱钟书在文学中的文学批评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他的支持者把他的文学创作命名为“钱学”。

钱钟书的父亲是著名的国学家钱基博,从小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在父亲的深刻影响和监督下,从小就奠定了良好的国学基础。

随后在1929年考进了清华大学的外国语语文系,1937年毕业获得学士学位,在清华大学毕业以后,然后去到法国在巴黎大学进修法语文学,在1938年回到母校,清华大学破格任命他为教授,因为他是在九月与十月之间回到中国。

当时中国已经并入到西南大学,因此他从香港转到昆明去任教,后来在父亲的强烈要求之下,他回到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担任英文系主任,直到1941年他回到上海准备休息几天,但是由于当时爆发了太平洋战争,他因此被困在上海无法回到湖南,直到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他才得以回到湖南继续教书。

就在这被困在上海的几年时间里,他看似像是流落到一个无人帮助的境地的孤岛上,这也给予他极大的创作时间,他迎来了他创作的巅峰时期。

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及解放战争胜利以后它主要进行翻译和中国文学相关方面的研究,出版了《宋诗选注》、《旧闻四篇》、《七缀集》以及《管锥编》等学术著作。

《围城》英译本的译介研究

《围城》英译本的译介研究

《围城》英译本的译介研究《围城》是钱钟书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这部小说曾多次被翻译成英文,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侯文华教授所翻译的版本,于1981年由Penguin Books出版。

这个版本不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被广泛认为是最好的翻译之一。

本文将对这个版本进行评析,并探究它的文学价值、翻译技巧和独特之处。

首先,侯文华教授的翻译非常注重原文的准确性和文化差异的处理。

他选择把部分中国文化的元素进行解释和说明,以让英语读者更了解中国的背景和文化。

比如,在第一章中,他解释了中国的红头绳和良家妇女的传统,以及猴年和马年的概念,让英语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和行为。

此外,他还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育和家庭观念。

例如,当陈老先生说:“太太娘家有太太的同辈,我现在不能占太太的同辈的好处”,侯文华教授用“co-wife”来翻译“同辈”,加强了中文原文中家庭观念的含义。

其次,侯文华教授的语言非常生动,富有想象力。

他使用了许多诗意的词语和比喻,以及独特的句法和标点符号,帮助英语读者更好地理解中文原文的情感和意境。

例如,在描述方鸿渐和柔嘉的感情时,他使用了“they swam reluctantly in a sea of love”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他们之间的相爱和相隔。

在第二章中,他用一连串的短语来表达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思念之情:“the emptiness of herheart, the longing for his presence, the pursuit of his peace and comfort”,增加了小说的诗意和文学性。

最后,侯文华教授的翻译具有独特的感性和风格。

他善于捕捉中文原文的情感和氛围,如何用许多形容词和副词来表达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更重要的是,他能够准确地传递原文中的幽默和讽刺。

例如,在描述冯乘风的婚姻状况时,他用“he had been married four years and could remember less than half of it”加强了原文中的讽刺意味。

基于双语平行语料库的翻译文体学探讨以《骆驼祥子》两个英译本中人称代词主语和叙事视角转换为例

基于双语平行语料库的翻译文体学探讨以《骆驼祥子》两个英译本中人称代词主语和叙事视角转换为例

基于双语平行语料库的翻译文体学探讨以《骆驼祥子》两个英译本中人称代词主语和叙事视角转换为例一、概述翻译作为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一直是语言学、文学、文化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热点。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翻译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它不仅是语言间的桥梁,更是文化交流的纽带。

翻译文体学作为翻译学与文体学的交叉学科,旨在探讨翻译过程中原文文体如何在目标语中得以再现,以及如何保持原文的文体风格和韵味。

近年来,随着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基于双语平行语料库的翻译研究逐渐成为新的研究趋势,为翻译文体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骆驼祥子》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意义使其在国内外享有广泛的影响。

自其问世以来,已有多个英译本问世,这些译本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原文的文体特征,特别是人称代词主语和叙事视角的转换问题,成为翻译研究关注的焦点。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比分析《骆驼祥子》两个英译本中人称代词主语和叙事视角的转换情况,探讨翻译文体学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以期为翻译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本研究将采用双语平行语料库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比分析两个英译本与原文在人称代词主语和叙事视角方面的差异,揭示翻译过程中文体特征的传递与变异。

同时,结合翻译文体学的相关理论,分析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探讨如何在保持原文风格的基础上实现翻译的可接受性和准确性。

本研究的成果将不仅有助于深化对翻译文体学的理解,也将为翻译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参考。

1. 简述翻译文体学的研究意义及其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翻译文体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旨在研究文本体裁的特征、本质及其规律,它结合了语言学、文艺学、美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在翻译实践中,翻译文体学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翻译文体学的研究意义在于它能够帮助译者更深入地理解源语文本的风格和特点,从而更加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图和韵味。

通过文体分析,译者可以把握原文的语言形式、叙事视角、修辞手法等,进而在译文中再现这些元素,保持原文的风格和美感。

基于平行语料库的汉英文学翻译研究与词典编纂_以_红楼梦_吃_熟语及其英译为例

基于平行语料库的汉英文学翻译研究与词典编纂_以_红楼梦_吃_熟语及其英译为例

1. 引言1980年,COBUILD 项目的正式启动标志着“语料库辞典学”的兴起,随之带动的“牛津系列”词典、“朗文系列”词典以及90年代出版的“柯林斯系列”辞典都是语料库词典学的直接产物(李德俊,2006;Rundell ,2009)。

在国外,语料库已成为现代辞书编纂重要的资源支持和技术手段,应用语料库、引入语料库分析方法是辞书编纂的发展趋势(王永耀,2010:111),但是基于平行语料库的汉英双语词典至今还没有产品问世,这无疑是汉英翻译及汉英词典编纂领域的遗憾。

无论是汉英文学翻译还是词典编纂,其转换准则“大体一致”,即“尽可能准确传递原文的信息内容”(姜秋霞,2001:56)。

但从认知结构上,双语词典的编纂过程始终以词为核心;而文学翻译始终以语篇为着眼点。

从语义层面上,双语词典编纂的任务是将源语词典的内容转换为目的语;文学翻译的使命“主要体现其语用色彩,传递形象意义”(同上),同时创造新词新义。

词典本身的历时局限性要求词典必须及时跟进并反映语言使用的现实,而文学文本是记录语言使用和语言变迁的活的宝藏,当之无愧地成为词典的重要参考和生命源泉。

就双语词典编纂而言,能否选取文本数量庞大、具有普遍语用代表性,且质量上乘的同源多译本双语对照语料,建立以词典编纂为目的的平行语料库,将是不容置疑的现实和挑战。

本文拟尝试在两者之间建立一所桥梁,将基于语料库的汉英文学翻译研究与汉英词典编纂进行有机的结合。

基于平行语料库的同源多译本语料,尤其是具有“中华文化百科全书”之称的《红楼梦》及其近两个世纪以来国内外著名翻译家们对其钟情数十载呕心沥血之译作,为汉英辞典编纂提供了同语境下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的空间,使广大翻译工作者和辞典参阅者可以有幸“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多更远。

钱厚生(2001:37)指出:“真正贴切的对应词大都存在于好的翻译材料之中, 值得大力搜寻。

”本文基于《红楼梦》汉英平行语料库的检索结果,以源语中103例引申义“吃”熟语以及其四个译本的翻译为例,尝试验证基于名家名译同源多译本平行库的汉英文学翻译研究对汉英词典编纂及汉英翻译实践的借鉴和反哺作用。

《围城》英译本中文化翻译的不对等性.

《围城》英译本中文化翻译的不对等性.

《围城》英译本中文化翻译的不对等性摘要:讽刺是钱钟书小说的最大特征,长篇小说《围城》表现得最为集中、突出、引人注目。

本文主要从语言诙谐幽默尖锐泼辣,心理讽刺犀利精妙,讽刺手法灵活多样这三个方面对钱钟书《围城》中辛辣的讽刺艺术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围城;讽刺艺术;探讨钱钟书的《围城》中,几乎每页可以看到讽刺,每页都可以让你捧腹大笑,任何人、任何事、任何物在钱钟书的笔下都成为可笑之人,可笑之事,以及可笑之物。

《围城》中这种讽刺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语言诙谐幽默、尖锐泼辣在《围城》中,钱钟书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对现实生活的荒谬现象、可鄙可笑的人物进行鞭辟入里的剖析和讽刺,幽默中却深蕴严肃的意义。

[1]方鸿渐花了10 美元买的“克莱登大学”博士文凭,结果“爱尔兰人气得咒骂不停喝醉了酒,要找中国人打架,这事也许是中国自有外交或外商以来的唯一的胜利。

”由文凭而引出国家大事,把方鸿渐与爱尔兰人假文凭交易升格为国家间的外交或协商,从而讽刺了爱尔兰人骗局的失败,更讽刺了旧中国外交上的屡屡失败。

这确实是件令人发笑的事情,然而笑过之后,不免使人心中感到无限苍凉,而对于展现读过几本书的所谓知识分子的龌龊灵魂,钱钟书也是通过诙谐的笔调一一勾画。

1、“哼,高松年还要我全篇英文投到外国系志上去发表,让外国人知道咱们也有牛津剑桥的学风,不知怎样,外国一切好东西到中国没有不走样的”,辛楣叹气:“不知道这正是中国的厉害,天下没敌手,外国东西来一件,毁一件,有些怀疑中国是一个大染缸,无论什么外国的东西去就变了颜色,这未尝不是事实。

”2、“那些学生虽然外国文不好,卷子上写的外国名字很神气,有的叫‘亚历山大’,有的叫‘伊莉沙白’,有的叫‘迭克’,有的叫‘小花朵’,有的叫‘火腿’,因为他的中文名字叫‘培根’。

”在语文水平日益低落的今天,这段嘲讽文字可以说是现实最好的写照。

二、心理讽刺犀利精妙一切琐庸的、可怜的、鄙陋的东西,似乎都不可能逃过一位讽刺幽默作家的眼睛。

从言语幽默概论视角探讨汉语言语幽默的翻译以《围城》原著及英译本为例

从言语幽默概论视角探讨汉语言语幽默的翻译以《围城》原著及英译本为例

从言语幽默概论视角探讨汉语言语幽默的翻译以《围城》原著及英译本为例一、本文概述言语幽默是语言的精髓,也是人际交流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尤其在文学作品中,它不仅能够给读者带来欢笑,还能够深刻反映出一个社会的文化背景和人民的生活方式。

《围城》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钱钟书先生的一部脍炙人口的小说,其中的言语幽默更是为这部小说增添了无尽的魅力。

然而,如何将这种言语幽默在翻译中得以保留和传达,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文旨在从言语幽默概论的视角出发,探讨汉语言语幽默的翻译方法,并以《围城》的原著及其英译本为例,分析翻译过程中言语幽默的处理策略,以期对汉语言语幽默的翻译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本文将简要介绍言语幽默的定义、分类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接着,本文将重点分析《围城》原著中的言语幽默,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社会背景。

随后,本文将对比原著与英译本,分析译者在处理言语幽默时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包括直译、意译、省略等,并评价这些策略在保留和传达言语幽默方面的效果。

本文将总结汉语言语幽默翻译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对汉语言语幽默的翻译实践有所帮助。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汉语言语幽默的内涵和特点,探讨其在文学作品中的独特价值,并寻求更有效的翻译方法,让汉语言语幽默在跨文化交流中绽放其独特的魅力。

二、言语幽默概论言语幽默是人类语言中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它通过语言的巧妙运用,产生出一种令人发笑且富有深意的艺术效果。

言语幽默通常依赖于语言的双关性、夸张、对比、讽刺等修辞手法,以及语境、文化背景和言者的意图等多种因素。

在汉语言文化中,言语幽默更是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形式,如歇后语、绕口令、反语、讽刺等,这些都是汉语独有的幽默方式。

翻译言语幽默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因为幽默的产生往往依赖于特定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深入理解原文的幽默元素,同时考虑到目标语读者的接受能力和文化背景,以尽可能地保留和传达原文的幽默效果。

从围城英译本看异化和归化译法

从围城英译本看异化和归化译法
秋老虎雪中送炭和酸醋都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词语如果仅仅直译其陌生度可能超出了译文读者的理解力所以译者附加了简要的解释说明秋老虎是指入秋后出现的炎热天气雪中送炭是最需要的时候的施予而酸醋在中文里比喻妒忌
20年3 07 月 第1 卷 第1 5 期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J“ l X, ne t ” I t 玄 U 玄 r t oma o i nlt 玄 。 Su e n e i f a 阴a 。 d s vs y
Ma 2 0 . 0 7 r
Vo. 5No 1 l1 .
从《 围城》 英译本看异化和归化译法
陈 芙
( 浙江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 浙江 杭州 30 8 1 0 ) 1
摘 要: 关于归化与异化译法的争论由来已久。 前在翻译理论和实 目 践中都呈现出异化译法渐渐占主导地位的趋势。 这个趋 势是文化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本文将分析《 围城》 英译本中这两种译法的应用情况, 目的在于说明翻译 中应以异化译法为主、 归化译法为辅, 在不影响读者理解的前提下, 最大限度地保留原著文化特色。 关键词: 异化; 归化; 理解; 异质成分;围城》 《 中图分类号: 359 文献标识码: H 1. A 文章编号:0840(060一01 4 10一7320)408一 0 A s at T ee a be aogl t g ot vr oe dm sct n n f e n ao , u iio v u tatee bt c: hr hs en l 一 sn cnr es vr o eta o ad o i i t n btts bi shthr r n ai o y ii rg z i o ia rn nbt rnl i rcc adter ta fr gi t ns r u1 t i pea ne vr o etao . s t di oht s t npate n hoy ht e n ao iga ay a n rvl c oe dm sct n e a ao i o i zi d l kg e ii T e r dia nxr l cneuneo te u ua g blao. ntiatl te nlht nt i fh h t n s ni oa e os ec f h cl r 1 az i I h rc , h E gs r s tno te e e b q t 1 o itn s ie i a ao

语料库视角下文学作品人称代词显化特征研究--以《围城》英译本为例

语料库视角下文学作品人称代词显化特征研究--以《围城》英译本为例
Ab s t r a c t : T h e e x p l i c a t i o n f e a t u r e s i n t h e t h e En g l i s h v e r s i o n o f F o r t r e s s B e s i e g e d w e r e s t u d i e d b y u s i n g
Vo 1 . 2 9 NO . 3
J u n .2 0 1 5
语料库视角下文学作 品人称代词显化特征研究
— —
以《 围城》 英译本为例
王欣 欣
( 商洛 学院 语 言文化传播学 院, 陕西商洛
7 2 6 0 0 0 )
摘 要: 运 用语 料 库的 方 法对《 围城》 英译 本 的显化 特 征进 行 定量和 定 性研 究 。从人 称代 词
语料库语 言学 ( c o pu r s l i n ui g s t i c s ) 是 一 门独 立 的学 科 , 由于其 立 足于 大量 真 实 的语 言数 据 , 因此 通 过 语料 库研 究方 法 对 语 言 进 行 系 统 而 穷
关键 词 : 文 学翻 译 ; 人称 代词 ; 显化 ; 语 料 库语 言 学
中图分类 号 : H3 1 5 . 9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4 — 0 0 3 3 ( 2 0 1 5 ) 0 3 — 0 0 5 2 — 0 S t ud y o f Pe r s o n a l Pr o n o u n Ex p l i c a t i o n
i n Tr a n s l a t i o n o f Li t e r a r y Wo r k s
— —
A C a s e S t u d y o f F o r t r e s s B e s i e g e d

基于《围城》汉英平行语料库的意义显化翻译考查

基于《围城》汉英平行语料库的意义显化翻译考查

基于《围城》汉英平行语料库的意义显化翻译考查作者:喻娟来源:《校园英语·下旬》2018年第09期【摘要】本文通过对《围城》汉英平行语料库的源语/目标语语际对比和分析,考查《围城》英译本中有关明喻修辞手法的翻译特征。

为了增强代表性,本研究选取了《围城》中出现频次极高的“像”字词语或相关结构(557例)及其英译文,重点关注表示“在形象上相同或有某些共同点”意思的动词(403例)的英译文。

语料库研究表明:对明喻信号词“像”字的翻译,《围城》英译本以增译、省译和意译等方式进行意义显化翻译。

本研究指出,《围城》英译本进行意义显化翻译的动因主要是语言文化差异动因以及译者动因,后者具体表现在译者的翻译目的和对目的语文本读者的关注。

【关键词】《围城》英译本;平行语料库;“像”;文学翻译;意义显化【作者简介】喻娟(1988.1-),女,硕士,汉族,江苏南京人,现任职于武汉商学院中西方语言文化研究中心,助教,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基金项目】本文系武汉商学院校级科学(青年)研究项目“《围城》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研究”(2016KQ008)。

一、引言文学大师钱钟书毕生学贯中西,创作独具匠心,《围城》是其一生的代表作。

书中各类比喻一应俱全,喻体新颖写比喻形式多样,且富含讽刺性和哲理性。

《围城》英译本的两位译者,珍妮·凯利和茅国权注重保留原文的文化内涵,也包含了很多翻译技巧,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

本文试从具体的语言因素——明喻信号词“像”字入手,采用语际对比的模式,以概率和统计为手段,从源文本及其英译本之间相互作用在语言层面的表现来探索翻译语言意义显化的特征及其动因。

二、文献回顾显化假设最早是Blum-Kulka(1986)提出的。

她从衔接数段的明细化角度提出了翻译过程中的显化假设。

Baker(1993)在前人研究成果(Vanderauwera, 1985;Blum-Kulka,1986; Shlesinger, 1991等)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翻译共性或翻译普遍特征的假设,并论述了利用语料库研究翻译共性的可行性及其意义。

《围城》中的语用预设及其翻译

《围城》中的语用预设及其翻译

《围城》中的语用预设及其翻译作为一种复杂的语言现象,语用预设在言语理解和信息传递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钱钟书的《围城》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被认为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围城》中对语用预设的巧妙运用不仅生动刻画了故事情节,而且传达出丰富的思想感情。

本文以珍妮·凯利和茅国权合作翻譯的《围城》为例,分析了《围城》英译中语用预设的翻译策略,如直译法、替代法、增译法和省译法。

标签:《围城》预设语用预设翻译一、引言在日常的会话交流或写作中,人们常常会有意识地省略一些信息。

这些信息被假定为交际双方所知,或者信息接受者可以根据特定的语境推断出来。

例如,在《围城》中,当苏小姐听到孙太太埋怨男人都喜欢赌博时,苏小姐冷冷地说道:“方先生倒不赌。

”在这里,苏小姐的话语默认了方先生的客观存在,与此同时,作为听话者的孙太太也清楚苏小姐所言的方先生是哪一位。

这些能影响话语交流和信息传递的不言自明的设定就是上述话语中包含的预设。

预设作为一种推理中认定的前提,最早由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弗雷格(Frege)提出。

之后随着语言学和语用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将预设这一概念引入到语义学和语用学的研究领域。

Leech(1976)认为,基于研究视角的不同,预设可以分为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

语义预设是决定一个命题是否有值的一个未说出的命题,是判断一个命题成立的必要条件。

语义预设侧重从命题的真实性关系,即语句的意义对预设进行研究。

相比之下,语用预设主要是从语用学视角来研究一种动态的,与说话人及语境紧密相关的预设。

何自然(1997)指出,语用预设多指那些对交际语境敏感的,与说话人的态度、信念和意图相关的预设关系。

语用预设不仅能反映出一些语句命题的语义关系,更多地反映出言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的语用意义。

美国学者George Yule将语用预设定义为:说话者在发话前假定的,听话者已知的与语境密切相关的某种信息。

二、《围城》中的语用预设主要有两大特征:共知性和合理性(一)共知性所谓的“共知性”指的是说话者在确定言语交际双方对某一特定信息都知晓的前提下才能对该信息有所保留和省略。

基于语料库的《围城》中“看”的英译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围城》中“看”的英译研究

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翻译论坛General SerialNo.992019No.2基于语料库的《围城》中“看”的英译研究朱婧怡1王聿良2巩雪先3(淮海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5)摘要:《围城》作为20世纪中国伟大著作之一,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学性,而且语言形象生动,凝练含蓄。

本文以《围城》原文以及由珍妮·凯莉(Jeanne Kelly )和茅国权翻译的英译本为语料,对文中含有“看”字的句子以及其相对应的英文进行分类分析。

分析发现,“看”在原文中有5种不同词意,分别对应不同的翻译,而相同的词意在译文中的翻译也各有不同。

本文认为“看”在英译本中的不同翻译与语言语境和情景语境有关。

关键词:围城;翻译;看1朱婧怡(1998-),女,本科在读2王聿良(1963-),男,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语言与文化,商务翻译3巩雪先(1972-),女,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研究、翻译教学1.引言《围城》是钱钟书先生一生中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堪称中国近当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这是一部读起来使人回味无穷的书。

小说揭示了民国时期封建思想与崇洋思想盲目结合所带来的弊端,形象地描绘了人物在东西方文化交融冲突下的迷惘与纠结。

“围城”取自书中人物苏文纨所说的一句话:“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围城》的英译本由珍妮·凯莉(Jeanne Kelly )译出初稿,再由美籍学者茅国权(Nathan K.Mao )加以校阅,润色,在1979年由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出版,被美国图书协会评为1980-1981年的卓越著作(王子颖,2010)。

迄今为止,很多学者对该译本进行了研究,有些也指出了这个译本的不足(如:孙艺风,1995;王磊,2007),但它目前仍然是《围城》唯一的英译本。

本文自建《围城》英汉平行语料库,总库容约为34万词,其中中文163,277词,英文176,117词。

基于该语料库,本文对《围城》原文中含有“看”字的句子以及其相对应的英文进行分类分析,研究“看”的不同译法,并对产生不同译法的原因进行探讨。

仿词翻译的语用学解读——以《围城》为例

仿词翻译的语用学解读——以《围城》为例

仿词翻译的语用学解读——以《围城》为例苏雅;肖辉【摘要】仿词在文学作品广为采用,因其独特的构词方式以及幽默诙谐的语言效果而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同时,也受到不少研究学者的青睐.然而大多学者都从修辞学角度探讨仿词的外在形式特征,很少从语用角度出发对仿词的翻译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对语用学理论进行介绍,在语用学的基础上以《围城》中仿词的典型代表为例,具体探讨《围城》中仿词的英译策略,并提倡译者在仿词翻译中应重视语用翻译观的运用与把握.【期刊名称】《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6(029)001【总页数】6页(P84-89)【关键词】仿词翻译;语用学;《围城》【作者】苏雅;肖辉【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23;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59仿词是一种词汇层面的仿拟,是作者或说话者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为适应一定的语境、产生一定的修辞效果,利用模仿的手段,替换原词中某个词或语素从而得出具有一定联系的新词,改变原来特定的词义,创造出新意的一种修辞方法。

其主要修辞作用有:(1)映照对比,言简意赅;(2)语言新鲜,风趣幽默;(3)尖酸辛辣,语含警策[1]。

所谓仿词,就是“因为表达上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中的某个语素或词,临时仿造出的新的词语”[2]。

然而,仿词并非简单地通过替换原有的词语或表达形式来模仿原来的词语或表达,而更重要的创新之处在于其模仿原有的表达,“拟创”一个新的语境获得全新的意义以达到语用上的特殊效果。

自20世纪30年代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问世以来,学者对于仿词这一修辞进行了不同层次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中期,对“仿词”的研究在修辞界曾掀起一股小热潮。

然而,大多学者对仿词的研究局限于从修辞的角度研究仿词的外在形式特征,鲜有学者探讨仿词的翻译问题,从语用角度探讨文学作品中仿词翻译的则更为罕见。

本文拟从语用学角度出发,通过对《围城》中具体仿词实例的分析来探讨仿词英译的策略,并揭示仿词翻译中译者的语用翻译观。

《围城》英译本中的文化误译探析

《围城》英译本中的文化误译探析

《围城》英译本中的文化误译探析何丽云【摘要】Due to cultural differences,cultural mistranslation is inevitable during the translation process.Wei Cheng,as a great work of Qian Zhongshu,shows the author's proficiency of Chinese culture.Thus,this paper chooses its English version Fortress Besieged as a case study to explore cultural mistranslation and its causes.By analyzing specific examples,this paper finds out that translators' cultural awareness and translation ethics can reduce cultural mistranslation.Besides,this paper also hopes to give some suggestions on future studies of cultural translation in literary works.%文化差异使得文化误译成为翻译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之一.《围城》作为钱钟书先生的一部力作,展示了作者对中国文化娴熟的驾驭能力.本文选取并分析了《围城》英译本中的文化误译实例及其产生的原因,发现通过提高文化意识和翻译伦理诉求可以有效的减少文化误译的产生.此外,通过这一研究,本文希望为文学作品中的文化翻译提供一些建议.【期刊名称】《兰州交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036)005【总页数】3页(P14-16)【关键词】文化误译;《围城》;文化意识【作者】何丽云【作者单位】兰州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046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

隐喻型语码转换翻译刍议--以《围城》英译本为例

隐喻型语码转换翻译刍议--以《围城》英译本为例

隐喻型语码转换翻译刍议--以《围城》英译本为例谷丰【摘要】语码转换是指说话者(作者)在和他人交流过程中从一种语码转换到另外一种语码的现象。

隐喻型语码转换一般来说都是说话者(作者)有意为之。

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要注意语码转换,特别是隐喻型语码转换的对等翻译。

因为此类语码转换不仅仅是语码的转换,而且有很多信息隐含在内。

本文作者以《围城》英译本为例,旨在探讨汉语中的隐喻型语码转换在英译过程中的处理,并提出了实现翻译对等的建议。

【期刊名称】《湖南科技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00)001【总页数】3页(P161-163)【关键词】语码转换;隐喻型语码转换;汉英翻译;功能对等【作者】谷丰【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59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关于语码转换的研究论著层出不穷,学者们从社会语言学、功能语法、心理语言学、会话分析和语用学等各个角度出发,围绕着口头和书面语码转换展开分析。

其中绝大多数是围绕口语交际过程中的会话性语码转换进行研究,而对文学语篇的语码转换研究,乃至结合翻译研究对语码转换进行的分析则甚为少见。

本文笔者从社会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出发,以美国印地安纳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珍妮· 凯利(Jeanne Kelly)和茅国权(Nathan K Mao)《围城》英译本为研究对象,探讨原作中存在的隐喻型语码转换现象及其功能、目的,分析英译本对此类语码转换所采取的翻译方法及其功能的再现,并提出实现翻译对等的建议。

一语码转换什么是语码?在社会语言学中,语码既可以指一种语言(如英语、汉语、法语等),也可以指语言的变体(如方言、标准语、非标准语等)。

说话者(作者)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语码的现象被称为语码转换。

语码转换可以指语言之间的转换,如英语和汉语之间的转换;也可以是语言变体之间的转换,如标准语和非标准语之间的转换。

语言学家Ronald Wardhaugh认为语码转换不是随意的、无目的的语言现象,而是说话人带着一种交际目的进行的选择。

《围城》英译本中文化翻译的不对等性.

《围城》英译本中文化翻译的不对等性.

《围城》英译本中文化翻译的不对等性摘要:讽刺是钱钟书小说的最大特征,长篇小说《围城》表现得最为集中、突出、引人注目。

本文主要从语言诙谐幽默尖锐泼辣,心理讽刺犀利精妙,讽刺手法灵活多样这三个方面对钱钟书《围城》中辛辣的讽刺艺术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围城;讽刺艺术;探讨钱钟书的《围城》中,几乎每页可以看到讽刺,每页都可以让你捧腹大笑,任何人、任何事、任何物在钱钟书的笔下都成为可笑之人,可笑之事,以及可笑之物。

《围城》中这种讽刺艺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语言诙谐幽默、尖锐泼辣在《围城》中,钱钟书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对现实生活的荒谬现象、可鄙可笑的人物进行鞭辟入里的剖析和讽刺,幽默中却深蕴严肃的意义。

[1]方鸿渐花了10 美元买的“克莱登大学”博士文凭,结果“爱尔兰人气得咒骂不停喝醉了酒,要找中国人打架,这事也许是中国自有外交或外商以来的唯一的胜利。

”由文凭而引出国家大事,把方鸿渐与爱尔兰人假文凭交易升格为国家间的外交或协商,从而讽刺了爱尔兰人骗局的失败,更讽刺了旧中国外交上的屡屡失败。

这确实是件令人发笑的事情,然而笑过之后,不免使人心中感到无限苍凉,而对于展现读过几本书的所谓知识分子的龌龊灵魂,钱钟书也是通过诙谐的笔调一一勾画。

1、“哼,高松年还要我全篇英文投到外国系志上去发表,让外国人知道咱们也有牛津剑桥的学风,不知怎样,外国一切好东西到中国没有不走样的”,辛楣叹气:“不知道这正是中国的厉害,天下没敌手,外国东西来一件,毁一件,有些怀疑中国是一个大染缸,无论什么外国的东西去就变了颜色,这未尝不是事实。

”2、“那些学生虽然外国文不好,卷子上写的外国名字很神气,有的叫‘亚历山大’,有的叫‘伊莉沙白’,有的叫‘迭克’,有的叫‘小花朵’,有的叫‘火腿’,因为他的中文名字叫‘培根’。

”在语文水平日益低落的今天,这段嘲讽文字可以说是现实最好的写照。

二、心理讽刺犀利精妙一切琐庸的、可怜的、鄙陋的东西,似乎都不可能逃过一位讽刺幽默作家的眼睛。

从英汉句法差异看流水句英译--以《围城》英译本为例

从英汉句法差异看流水句英译--以《围城》英译本为例

从英汉句法差异看流水句英译--以《围城》英译本为例第一篇范文《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作者钱钟书先生以其独特的幽默和深刻的洞察力,描绘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百态。

然而,要将这样一部文学作品译成英文,并保持其原有的韵味和风格,对于翻译者来说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本文将以《围城》的英译本为例,从英汉句法差异的角度,探讨流水句在英译过程中的处理方法。

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结构上存在很大的差异。

英语注重时态和语态的运用,句子结构较为固定,而汉语则更多地依赖于上下文和语气词来表达意思,句子结构较为灵活。

这就导致了在将汉语流水句翻译成英语时,不能简单地按照原文的结构进行翻译,而需要根据英语的句法规则进行适当的调整。

在《围城》的英译本中,翻译者林语堂先生巧妙地处理了这一问题。

他以流畅的英语表达,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和风格。

例如,原文中的一句流水句“他走了进来,慢慢地坐下”,在英译本中被翻译为"He walked in and sat down slowly." 通过将原文的并列结构转换为英语的顺序结构,既保留了原文的意思,又符合了英语的句法规则。

另外,翻译者在处理流水句中的省略和重复现象时,也展现出了其高超的翻译技巧。

在原文中,省略和重复是用来强调某个意思或情感的修辞手法,但在英语中,这样的表达可能会使句子显得不完整或冗余。

因此,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通过适当地增加或省略某些词语,使句子既符合英语的句法规则,又能传达出原文的意思和情感。

然而,翻译者的翻译并非完美无缺。

在某些情况下,他们在处理流水句时过于拘泥于原文的结构,导致译文不够流畅自然。

例如,原文中的一句流水句“他看着我,我不看他”,在英译本中被翻译为"He looked at me, and I didn't look at him." 这样的翻译虽然保留了原文的结构,但使得句子在英语中的表达显得有些生硬。

译者的主体性在《围城》英译本中的体现

译者的主体性在《围城》英译本中的体现

译者的主体性在《围城》英译本中的体现马茹;田翠云【摘要】Fortress Besieged is an important work of Mr Qian Zhongshu. After the publishment of the English translated version of For- tress Besieged, it received high praise immediately. However, there are also many criticisms which are based on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neglect the role of translator' s subjectivity. This paper analyzes how the translator' s subjectivity is reflected in For- tress besieged in terms of three levels : on linguistic form and structure level, on the style level as well as on the cultural level.%《围城》是钱钟书先生的一部重要作品。

《围城》英译本出版后深受好评,但也遭受到不少批评,多是立足于目标语的角度,而忽略了译者主体性的作用。

本文从语言、风格、文化三个层面分析了译者主体性在《围城》英译本中的体现。

【期刊名称】《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2(012)006【总页数】2页(P121-122)【关键词】《围城》英译;译者;译者主体性【作者】马茹;田翠云【作者单位】河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唐山063009;河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唐山063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5.9《围城》是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唯一一部长篇小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 0卷 第 5 期 21 0 0年 9月








Vo . 0 No 5 13 . S pt2 0 e . 01
J OURN HAOXI G NI RS T AL OF S N U VE I Y
基于平行语料库的 同语异译研究
— —
以《 围城 》 珍妮英译本为例
的选择 。本人 采 用 的就是 句对齐 。
6 标 注 。标 注也称 赋码 , . 即给语料 添加 注释 或类 码这 样 的信息 。
} 收 稿 日期 :0 0—0 21 5—1 2
作者简介 : 王子颖 ( 92一)女 , 17 , 浙江绍兴人 , 绍兴文理学院外国语 学院讲 师。
8 0
表 1
本 文将 从语 言 与文化 、 思维 方式 、 翻译 技巧 的关 系为 视角 , 结合具 体 的译 例 , 究 分析 在 同一部作 品 中 研 译者 为何并 如何 用不 同翻译处理 相 同词语 。
1 语 言与文 化 的 因素 是 同语 异译 存在 的首要 基 础 。 .
语 言 与文化 的关 系是 相辅相 成 的。语 言是 文化 的有机 组成 部分 , 是一 面折射 文化 的镜 子 , 交 流和传 是 播文化 的工 具 , 言包 括 语言 的使 用方 式都 不 能超越 文化 而独立 存在 。反 之亦然 , 民族 的文 化恰是 通过 语 各 该 民族 的语 言得 以表 现 的 。翻译 过程 始 自语言 , 又终 于语 言 , 翻译 的 内容 不是 语 言 符 号本 身 , 是语 言 但 而 符号所 承载 的文 化 。要最 大可能 地确 切传 递原文 内在 的文化 信 息 , 者必 须 深入 研 究 洞 察 翻译 内容所 涉 译


引 言
语 料 库是 指根 据一 定标 准收集 和整 理 的文 本 的集 合 。语 料库 有 很 多 种 , 中平 行 语 料库 ( 称 为对 其 亦 应语 料库或 双语 对应 语料 库 ) “ 是 由原 文文 本及其 平行 对 应 的译 语 文本 构成 的双语 语 料库 , 双 语对 应程 其 度可 有词级 、 级和 段级 几种 ”1 句 【 。平行 语料 库 由于 既涉及 原 文又 涉及 译 文并 且 能够 体 现某 种对 应关 系 , 】
关系为视角 , 结合 具体的译例 , 研究分析在 同一部作品 中译者如何 处理相 同词语的不 同翻译。
关 键 词 : 料 库 ; 化 ; 维 方 式 ; 译 技 巧 语 文 思 翻 中图分类号 :359 H 1 .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8- 9 X(0 0 0 0 7 o 10 2 3 2 1 )5- 0 9一 4
王 子 颖
( 绍兴文理学 院
外 国语学 院 , 浙江
绍兴 32 0 ) 10 0

要: 不同民族的文化和思维方式有一定的差异 , 而这种 差异 深深影 响并体现在各 自的语 言 中。 因此 , 翻译 就是一
个跨越这些差异 的复 杂的认知过程 。此文通过 自 建的 小说《 围城》 英汉平行语料库 , 从语 言与文化 、 思维方 式、 翻译技 巧的
采, 同时也使翻译工作者面对巨大挑战。这促使本人通过 自建语料库 , 围城》 对《 的翻译进行研究 、 分析。 著名语料库语言学家辛克莱指出 :任何语料库研究都是从建立语 料库本身开始的。语料库要包括 “ 什 么 内容 以及 如何 组织选 取语 料将 影响 以后 的所有 步 骤 。 [ 本 文从 平行语 料 库 的建 立 开 始 , 析 用平 行 ”2 评 语 料库进 行 同语异 译研 究 的若 干译 例 。平 行语 料 库 的建立 大致 包括 以下六个 步骤 。3 【
语言 , 及其独特的写作手法是《 围城》 不朽的艺术价值。17 年 , 围城》 99 《 的英译本 由美 国印第安纳大学出 版社出版, 此译本先由颇具翻译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经验 的珍妮 ・ 凯利 (eneK l ) Jan ey 译出初稿 , 由美籍 l 再
学者茅 国权 ( oN ta ) 以 校 阅 、 色 , 撰 写 序 言 和 添加 注 释。美 国 图 书协 会 曾 选 其 为 18 Ma a n 加 h 润 并 90年 至 18 年 度 的卓越 著作 。 以下简 称 为珍 妮 译 本 。钱 老 用 字 造 句 独 具 匠 心 , 一 方 面 为 小 说 带来 了无 限风 91 这
因此对 翻译 研究 最有 用 。
二 、 于翻译 研 究 的小说《 用 围城》 平行 语料库 的建 立 钱 钟 书先生 的著 名长 篇小说 《 围城 》自问世 以来 已过 去 了 6 载 , 其魅 力 却 未 消 减 。它 像 一 位鹤 0余 但 发童颜 的老 者 , 笑看 世 问百态 , 醒世 代 “ 民” 警 城 。永 恒性 的命 题—— “ 围城 ” 态 , 丰 浓郁 、 心 繁 幽默 隽 永 的
3 语料电子化。现代的语料库都是指机器可读的电子文本语料库。 . 4 语 料 预编辑 。由于 大部分语 料库 软件 都 只能分 析处 理纯 文本 文件 , . 而纯 文本 文件 中无 法保存 斜体 、 图表、 脚注等格式 内容 , 所以这一步骤是使语料符合语料库的处理要求。
5 语料 对齐 。对 齐是 指在原 文和译 文之 间建 立对 应 关 系 。对齐 有 多种 方 式 , 对 齐 是一 种 比较理 想 . 句
绍兴文理学 院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
第3 O卷
三 、 于平行 语料 库 的《 基 围城》 同语异 译研 究
为了对 《 围城 》 的同语异 译 ( 尤其 是该 小说 中涉 及汉 语 文化 的同语 异译 ) 现象 作穷 尽性 的研究 , 本人 自
建一个语料库 , 基于语料库的汉语文化信息词汇同语异译的统计如表 1 。
1确定 研究 目的 。因为研 究 目的直接 决定 语料 的选取 、 齐 方式 以及语 料 标 注 。本 文 的研 究 目的是 . 对
同语 如何异 译 , 为何 异译 。
2 收集 语料 。语 料 的选取对 能否 达 到 预期 的研 究 目的很 重 要 。本 文 收 录 的是 小 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围城 》 源语 ( 汉 语) 文本 和译 语 ( 珍妮 英译 本 ) 本 的全 文 。 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