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上课内容乘法交换,结合,分配律

合集下载

(完整版)四年级:四则运算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及去括号汇总

(完整版)四年级:四则运算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及去括号汇总

四年级:四则运算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及去括号汇总!例题:3X8÷2=3×(8÷2)✔8÷2×3=8÷(2×3)✘一、交换律①加法:A+ B+ C=A+ C+ B例子:9 6 1=9 1 6②减法:A-B-C=A-C-B例子:15-9-5=15-5-9③乘法:A×B×C=A×C×B例子:1×2×3=1×3×2④除法:A÷B÷C=A÷C÷B例子:6÷2÷3=6÷3÷2二、结合律①加法:A +B+ C=A+ (B+ C)例子:6 +9 +1=6+ (9+ 1)②减法:A-B-C=A-(B +C)例子:15-1-4=15-(1+ 4)③乘法:A×B×C=A×(B×C)例子:9×5×2=9×(5×2)④除法:A÷B÷C=A÷(B×C)例子:90÷5÷2=90÷(5×2)三、分配率①乘法:A×(B+ C)=A×B+A×C例子:5×(6 8)=5×6 5×8A×B+ A×C=A×(B C)例子:5×17 5×3=5×(17 3)A×(B-C)=A×B-A×C例子:5×(8-6)=5×8-5×6A×B-A×C=A×(B-C)例子:5×24-5×4=5×(24-4)②除法:(A +B)÷C=A÷C+ B÷C例子:(9 +6)÷3=9÷3 +6÷3A÷C +B÷C=(A +B)÷C例子:9÷3+6÷3=(9+ 6)÷3(A-B)÷C=A÷C-B÷C例子:(9-6)÷3=9÷3-6÷3A÷C-B÷C=(A-B)÷C例子:9÷3-6÷3=(9-6)÷3四、去括号①只有“+”“-”算式里,括号在“+ ”后面,去括号后,括号里面所有符号不变:A+ (B+C)=A+ B+ C例子:9 +(2+ 1)=9+ 2+ 1A+ (B-C)=A+ B-C例子:9 (2-1)=9 2-1②只有“+ ”“-”算式里, 括号在“-”后面,去括号后,括号里面的所有符号变相反:A-(B-C)=A-B +C例子:9-(5-1)=9-5+1A-(B +C)=A-B-C例子:9-(1+8)=9-1-8③只有“×”“÷”算式里, 括号在“×”后面,去括号后,括号里面的所有符号不变:A×(B×C)=A×B×C例子:3×(2×6)=3×2×6A×(B÷C)=A×B÷C例子:3×(6÷2)=3×6÷2④只有“×”“÷”算式里,括号在“÷”后面,去括号后,括号里面的所有符号变相反:A÷(B×C)=A÷B÷C例子:12÷(2×6)=12÷2÷6A÷(B÷C)=A÷B×C例子:12÷(6÷2)=12÷6×2去括号法则添括号法则去括号法则括号前面是“+”号,去掉“+”号和括号,括号里的各项不变号;括号前面是“-”,去掉“-”号和括号,括号里的各项都变号.添括号法则所添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改变符号;所添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要点提示★1.去括号法则,实质要连同括号前的“+”号或“-”号同时去掉.2.去括号法则可简记为:去正不变,去负全变.3.括号前有数字因数,去括号时应把它与括号内各项相乘,切忌漏乘.4.去多重括号一般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比较简单,每去掉一层括号,如果有同类项,应随时合并,这样可使下一步运算简便,减少差错.5.添括号时,无论括号前是“+”还是“-”,都是根据需要添上的.6.去括号和添括号都是恒等变形,在数与式的运算、化简、变形、求值中经常用到,务必掌握.解题时要注意观察、比较、归纳和总结.整式的加减运算整式的加减运算是求几个整式的和、差的运算,其实质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运算的结果仍然是整式.一般步骤为:(1)如果有括号,先去括号;(2)如果有同类项,再合并同类项.。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优秀13篇)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优秀13篇)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乘法分配律说课稿(优秀1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规章制度、员工手册、创业计划、企划方案、心得体会、法律文书、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ployee manuals, entrepreneurial plan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legal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text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乘法分配律说课稿乘法分配律说课稿(优秀13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

乘法运算定律交换、结合、分配课件

乘法运算定律交换、结合、分配课件
②每个等式中,左右两边的因 数的乘积相等.
(5×4) ×6=4× (5×6) (36×84) ×12=84× (36×12)
(158×68) ×25=158× (68×25)
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 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 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如果用字母a、b、c表示两个因数, 则可以写成:
(a×b) ×c=a× (b×c)
117×3+117×7 = 117×(3+7) 24×(5+12) = 24×17
4 × a +5 × a = (4+5) × a 36 × (4× 6) = 36 × 6× 4
103 × 12
24 × 205
用乘法分配 律计算上面
各题。
20 × 55 41 × 25
我们来总结一下:
5×4=4×5
头桥中心小学6个年级的同学参加跳绳比赛, 每个年级有5个班,每班有23人参加。一共有多 少人参加比赛?
明光小学新建了一幢5层的教学楼,每层有6 个教室。每个教室放24张课桌,一共需要多少张 课桌?
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 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 4人负责挖坑、种树,有2人 负责抬水、浇树。
下面每组算式的得数 是否相等?如果相等, 选择其中一个算出得数。
25×(200+4)
25×200+25×4
35×201
35×200+35
下面每组算式的得数 是否相等?如果相等, 选择其中一个算出得数。
265×(105-5)
265×105-265×5
25×11×4
11×(25×4)
下面哪些算式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你能再举几个 这样的例子吗?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和责任。

在本次教学中,我将以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材为例,详细介绍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教学内容、目标、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

一、教学内容1.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例如,2×3=3×2。

2.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乘前两个数,再乘第三个数,积不变。

例如,2×3×4=(2×3)×4=2×(3×4)。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并能够熟练运用这两个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重点: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计算总价,引入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

2. 讲解乘法交换律: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出2×3=3×2,解释乘法交换律的含义,让学生理解和接受。

3. 讲解乘法结合律: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出2×3×4=(2×3)×4=2×(3×4),解释乘法结合律的含义,让学生理解和接受。

4. 例题讲解:给出一些例题,如5×6×7,让学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计算,并解释计算过程。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自主完成一些练习题,如8×4×3,并互相交流解题过程。

6. 板书设计: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公式和例题写在黑板上,以便学生随时查阅和复习。

7. 作业设计:布置一些有关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作业题,如8×5×2,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及分配律。在学生掌握了四则

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及分配律。在学生掌握了四则

本单元教学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及分配律。

在学生掌握了四则运算和混合运算顺序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运算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算,掌握运算技巧,提高计算能力。

教材的安排是先教学加法的运算律,再教学乘法的运算律;先教学交换律,再教学结合律及分配律;先教学运算律的含义,再教学运算律的应用。

这样安排有三个好处:首先是由易到难,便于教学。

交换律的内容比结合律简单,学生对交换律的感性认识更丰富,先教学比较容易的交换律,有利于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

其次是能提高教学效率。

交换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结合律,加法运算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乘法运算律,迁移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再次是符合认识规律。

先理解运算律的含义,再应用运算律使一些计算简便,体现了发现规律是为了掌握和利用规律的教学理念。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四则运算和混合运算顺序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运算律。

以前加法学习中的“凑十法”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口算,都为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做了准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和乘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以及乘法分配律,并应用这些运算律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2.学生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符号感。

3.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探究的乐趣、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习惯。

1.让学生在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学习活动中主动认识运算律。

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还要发挥教学内容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多方面有所发展。

教材希望学生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认识运算律并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为此,充分利用教材设计的鲜明教学线索,在发现运算律、总结运算律的时候,给学生留出自主探索的空间,为学生安排丰富、多样、有效的学习活动。

教材安排了“引出一个实例进行类似的实验在众多案例中概括用符号表达”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充分地观察、实验、归纳、类比,获得正确的结论。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交换、结合律》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交换、结合律》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交换、结合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交换、结合律》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两个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两个律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计算方法,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可能还需要通过具体的例题和实践活动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两个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和例题,让学生理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应用。

2.动手操作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理解。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相关课件,包括例题和练习题。

2.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实物道具,如小卡片、小玩具等,用于实践活动。

3.练习题:准备一些关于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计算。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讲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并用具体的例题进行解释。

让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利用实物道具进行计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关于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练习题。

运算律(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及分配律)教案_(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运算律(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及分配律)教案_(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运算律(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及分配律)教案_(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本单元教学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及分配律。

在学生掌握了四则运算和混合运算顺序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运算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算,掌握运算技巧,提高计算能力。

教材的安排是先教学加法的运算律,再教学乘法的运算律;先教学交换律,再教学结合律及分配律;先教学运算律的含义,再教学运算律的应用。

这样安排有三个好处:首先是由易到难,便于教学。

交换律的内容比结合律简单,学生对交换律的感性认识更丰富,先教学比较容易的交换律,有利于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

其次是能提高教学效率。

交换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结合律,加法运算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乘法运算律,迁移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再次是符合认识规律。

先理解运算律的含义,再应用运算律使一些计算简便,体现了发现规律是为了掌握和利用规律的教学理念。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四则运算和混合运算顺序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运算律。

以前加法学习中的“凑十法”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口算,都为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做了准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和乘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以及乘法分配律,并应用这些运算律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2.学生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符号感。

3.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探究的乐趣、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习惯。

1.让学生在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学习活动中主动认识运算律。

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还要发挥教学内容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多方面有所发展。

教材希望学生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认识运算律并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为此,充分利用教材设计的鲜明教学线索,在发现运算律、总结运算律的时候,给学生留出自主探索的空间,为学生安排丰富、多样、有效的学习活动。

教材安排了“引出一个实例进行类似的实验在众多案例中概括用符号表达”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充分地观察、实验、归纳、类比,获得正确的结论。

四年级数学乘法交换律教案【借鉴10篇】

四年级数学乘法交换律教案【借鉴10篇】

四年级数学乘法交换律教案【优秀10篇】在教学工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人见人爱的我分享的10篇《四年级数学乘法交换律教案》,如果能帮助到您,本文将不胜荣幸。

小学乘法分配律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内容和字母表达式,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知道它的一些应用。

2.经历从现实背景中抽象出乘法分配律的过程,通过计算、观察、举例、验证、概括、说理等活动,积累数学探究活动经验。

3.体会乘法分配律的现实背景,了解乘法分配律的作用、意义及价值,初步感受转化、归纳等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并运用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从现实背景中抽象概括出乘法分配律。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不知道同学们注意过没有,我们说的话中存在着一种有趣的分配现象。

比如说:“我爱爸爸和妈妈。

”可以把它分成两句来说:“我爱爸爸,我也爱妈妈。

”照这样“我爱吃苹果和西瓜”可以怎样说?(我爱吃苹果,我也爱吃西瓜。

)当然,也可以反过来,将两句话合成一句话来表述。

“我爱看漫画书,我也爱看故事书。

”可以这样说“我爱看漫画书和故事书。

”今天中午我吃了米饭、青菜和鱼可以怎样说?是不是挺有趣的?其实在我们的数学中,也存在着这种有趣的分配现象,想不想一起去研究?通过前几节课的探索,我们已经发现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这一节课,咱们再继续探索,看看又会发现什么新的规律。

(板书:探索与发现(三))二、探索交流,发现规律。

1、初步感知。

(1)(出示长方形草坪图)课件演示。

师:我们宝鸡的人民公园最近正在改建,大家看,这是一块草坪,工人叔叔准备在草坪的四周围上栅栏。

看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2)师:求栅栏长多少米?就是求长方形的什么呢?请同学们算一算。

(生计算,师巡视)(3)师:谁来说说自己的算法?(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A)师:像这样算的同学请举手。

四年级:四则运算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及去括号汇总

四年级:四则运算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及去括号汇总

四年级:四则运算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及去括号汇总!例题:3X8÷2=3×(8÷2)✔8÷2×3=8÷(2×3)✘一、交换律①加法:A+ B+ C=A+ C+ B例子:9 6 1=9 1 6②减法:A-B-C=A-C-B例子:15-9-5=15-5-9③乘法:A×B×C=A×C×B例子:1×2×3=1×3×2④除法:A÷B÷C=A÷C÷B例子:6÷2÷3=6÷3÷2二、结合律①加法:A +B+ C=A+ (B+ C)例子:6 +9 +1=6+ (9+ 1)②减法:A-B-C=A-(B +C)例子:15-1-4=15-(1+ 4)③乘法:A×B×C=A×(B×C)例子:9×5×2=9×(5×2)④除法:A÷B÷C=A÷(B×C)例子:90÷5÷2=90÷(5×2)三、分配率①乘法:A×(B+ C)=A×B+A×C例子:5×(6 8)=5×6 5×8A×B+ A×C=A×(B C)例子:5×17 5×3=5×(17 3)A×(B-C)=A×B-A×C例子:5×(8-6)=5×8-5×6A×B-A×C=A×(B-C)例子:5×24-5×4=5×(24-4)②除法:(A +B)÷C=A÷C+ B÷C例子:(9 +6)÷3=9÷3 +6÷3A÷C +B÷C=(A +B)÷C例子:9÷3+6÷3=(9+ 6)÷3(A-B)÷C=A÷C-B÷C例子:(9-6)÷3=9÷3-6÷3A÷C-B÷C=(A-B)÷C例子:9÷3-6÷3=(9-6)÷3四、去括号①只有“+”“-”算式里,括号在“+ ”后面,去括号后,括号里面所有符号不变:A+ (B+C)=A+ B+ C例子:9 +(2+ 1)=9+ 2+ 1A+ (B-C)=A+ B-C例子:9 (2-1)=9 2-1②只有“+ ”“-”算式里, 括号在“-”后面,去括号后,括号里面的所有符号变相反:A-(B-C)=A-B +C例子:9-(5-1)=9-5+1A-(B +C)=A-B-C例子:9-(1+8)=9-1-8③只有“×”“÷”算式里, 括号在“×”后面,去括号后,括号里面的所有符号不变:A×(B×C)=A×B×C例子:3×(2×6)=3×2×6A×(B÷C)=A×B÷C例子:3×(6÷2)=3×6÷2④只有“×”“÷”算式里,括号在“÷”后面,去括号后,括号里面的所有符号变相反:A÷(B×C)=A÷B÷C例子:12÷(2×6)=12÷2÷6A÷(B÷C)=A÷B×C例子:12÷(6÷2)=12÷6×2去括号法则添括号法则去括号法则括号前面是“+”号,去掉“+”号和括号,括号里的各项不变号;括号前面是“-”,去掉“-”号和括号,括号里的各项都变号.添括号法则所添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改变符号;所添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要点提示★1.去括号法则,实质要连同括号前的“+”号或“-”号同时去掉.2.去括号法则可简记为:去正不变,去负全变.3.括号前有数字因数,去括号时应把它与括号内各项相乘,切忌漏乘.4.去多重括号一般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比较简单,每去掉一层括号,如果有同类项,应随时合并,这样可使下一步运算简便,减少差错.5.添括号时,无论括号前是“+”还是“-”,都是根据需要添上的.6.去括号和添括号都是恒等变形,在数与式的运算、化简、变形、求值中经常用到,务必掌握.解题时要注意观察、比较、归纳和总结.整式的加减运算整式的加减运算是求几个整式的和、差的运算,其实质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运算的结果仍然是整式.一般步骤为:(1)如果有括号,先去括号;(2)如果有同类项,再合并同类项.。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课时 乘法的分配律课件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课时 乘法的分配律课件
写几组这样的算式,算一算,再和同 学说说有什么发现?
每组两个算式中的 三个数相同,计算 结果也相同。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 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 相乘,再相加。
用字母表示是: 讨论归纳:
(a + b)×c = a×c + b×c
乘法分配律:
如果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 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乘这个数,再相加。
(6+4)×24 =10×24 =240(根)
6×24+4×24 =144+96 =240(根)
这两个算式有没有相等关系?
(6+4)×24 = 6×24+4×24
比一比,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联系?
等号左边先算6 加4的和,再算10 个24是多少。
等号右边先算6个 24与4个24各是多 少,再求和。
乘法的分配律
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复习导入
乘法交换律:a×b = b × a 乘法结合律:a×b ×c = a×( b × c)
探索新知
四、五年级一共要领多少根跳绳?
问题: 1.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想要解决问题需要用到哪些条件?
我先算四、五年级 我先算出四、五年级 一共有多少个班。 各领多少根跳绳。
►Suffering is the most powerful teacher of life. 苦难是人生最伟大的老师。 ►For man is man and master of his fate. 人就是人,是自己命运的主人。 ►A man can't ride your back unless it is bent. 你的腰不弯,别人就不能骑在你的背上。 ►1Our destiny offers not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So let us seize it, not in fear, but in gladness. ·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 因此,让我们毫无畏惧,满心愉悦地把握命运

3.4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3.4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3.4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案的重要性。

在此,我将根据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3.4节“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内容,为您呈现一份详细的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涉及教材第76页至第77页的内容,重点讲解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指的是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

例如:a×b=b×a。

乘法结合律指的是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例如:(a×b)×c=a×(b×c)。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理解及运用。

2.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座位排列,发现座位排列遵循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2. 讲解乘法交换律: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理解乘法交换律的意义,并强调其应用。

3. 讲解乘法结合律:同样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理解乘法结合律的意义,并强调其应用。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简单的题目,让学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解决问题。

5. 例题讲解:选取一些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解决问题。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解决问题时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心得。

六、板书设计1. 乘法交换律:a×b=b×a2. 乘法结合律:(a×b)×c=a×(b×c)七、作业设计(1)25×4×5(2)12×15×6(3)8×9×102. 请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你如何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简化计算。

小学数学教案乘法的分配律与乘法口诀

小学数学教案乘法的分配律与乘法口诀

小学数学教案乘法的分配律与乘法口诀小学数学教案:乘法的分配律与乘法口诀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小学数学中的乘法,具体来说是乘法的分配律与乘法口诀。

通过学习这两个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乘法的特性,并且能够运用到实际的计算中。

接下来,我将带领大家一起学习和探索乘法的分配律与乘法口诀。

一、乘法的分配律乘法的分配律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性质,它用于表示一个数与括号中的多个数相乘时,可以将数与括号中的每个数分别相乘后再相加。

具体来说,对于任意的数a、b和c,有以下等式成立:a × (b + c) = a × b + a × c这就是乘法的分配律。

理解了这个定理,我们可以更灵活地进行多项式的乘法运算。

例如,计算 3 × (4 + 2):首先,按照分配律,我们将3与4和2分别相乘,得到3 × 4 = 12和 3 × 2 = 6。

然后,将计算得到的结果相加,得到最终答案 12 + 6 = 18。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乘法的分配律的应用。

在实际运算中,通过将乘法拆分为多个相乘再相加的步骤,可以更简便地进行计算,尤其是当遇到更复杂的表达式时。

二、乘法口诀乘法口诀是我们学习乘法时必须要掌握的内容。

乘法口诀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计算两个数的乘积,特别是对于较小的数,更是事半功倍。

下面是乘法口诀表:```乘法口诀表1 2 3 4 5 6 7 8 9------------------------------------1 | 12345678 92 | 2 4 6 8 10 12 14 16 183 | 3 6 9 12 15 18 21 24 274 |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5 |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6 | 6 12 18 24 30 36 42 48 547 | 7 14 21 28 35 42 49 56 638 | 8 16 24 32 40 48 56 64 729 | 9 18 27 36 45 54 63 72 81```通过这个表格,我们可以看到,每个格子中的数字代表了相应行数和列数的乘积。

统编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运算定律上课课件第4课时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统编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运算定律上课课件第4课时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一共有 25 个小组,每组里 4 人负责 挖坑、种树,2 人负责抬水、浇树。 例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列式: 25×4=100 4×25=100
说一说这两个算式什 么相同?什么不同?
做一做
25×4 = 4×25
你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吗? 4×5=5×4 7×8=8×7
56×19=19×56
1. 加法的运算律: _加__法__的__交__换__律__和_加__法__的__结__合__律__
2. 用字母表示为:a+b=b+a (a+b)+c=a+(b+c)
猜 想 乘法运算中有没有这样的运算律呢?
第 4 课时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R·四年级下册
每组要种5棵树, 每棵树要浇2桶水。
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 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
先计算,在运用乘法交换律进行验算。
(1)34×16
34 验 16 ×1 6 算 ×3 4
204
64
34
Hale Waihona Puke 48544544(2)126×37
37
1 2 6 验 ×1 2 6
× 37 算 222
882
74
378
37
4662
4662
例2: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要种5棵树, 每棵树要浇2桶水。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4×6×25
=4×25×6
=100×6=600(套)
答:一共要配600套课桌椅。
4.
这个游泳池长50m。他每次游多少米?
50×7×2
=50×2×7
=100×7
答:他每次游700米。
=700(米)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课时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课件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课时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课件

4.
这个游泳池长 50 m。他每次游多少米?
50×7×2 = 50×2×7 = 100×7 = 700(米)
答:他每次游 700 米。
四、课堂小结
25×4 = 4×25
(25×5)×2=25×(5×2)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 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 数的位置,积不变。 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三、运用新知,巩固定律
1.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填上合适的数。 12 × 32 = 32 ×_1_2__ 108 × 75 = _7_5__ × _1_0_8_ 30×6× 7 = 30×(6×__7__ ) 125 ×(8×40)= ( _1_2_5_×_8__ )×_4_0__
2.口算。
12×5 =60 35×2 =70 125×8=100045×2 =90 16×5 =80 24×5 =120 25×4=100 25×8填上适当的数。
(1)15×16=16×_1_5__ (2)25×7×4= _2_5__×__4__×7 (3)(60×25)×__8__ =60×(_2_5__×8) (4)125×(8×_1_4__)=(125×__8__)×14 (5)3×4×8×5=(3×4)×(__8__×__5__)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二、自主探究,发现定律
一共有 25 个小组,每组里 4 人负责挖坑、 种树,2 人负责抬水、浇树。
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25×4=100(人) 4×25=100(人)
2这5两×种4方=法4有×什么25相
同点? 有什么不同点?
一共有 25 个小组,每组里 4 人负责 挖坑、种树,2 人负责抬水、浇树。
自学提纲: (1)你是怎样列式计算? (2)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怎样验证的? (4)这个规律用字母怎么表示?

苏教版四下数学第4课时 乘法的分配律

苏教版四下数学第4课时 乘法的分配律
写几组这样的算式,算一算,再和同 学说说有什么发现?
每组两个算式中的 三个数相同,计算 结果也相同。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 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 相乘,再相加。
用字母表示是: 讨论归纳:
(a + b)×c = a×c + b×c
乘法分配律:
如果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 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乘这个数,再相加。
用字母表示是: (a + b)×c =a×c +b×c a×c +b×c =(a+b) ×c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 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乘法的分配律
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
复习导入
乘法交换律:a×b = b × a 乘法结合律:a×b ×c = a×( b × c)
探索新知
四、五年级一共要领多少根跳绳?
问题: 1.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想要解决问题需要用到哪些条件?
我先算四、五年级 我先算出四、五年级 一共有多少个班。 各领多少根跳绳。
(6+4)×24 =10×24 =240(根)
6×24+4×24 =144+96 =240(根)
这两个算式有没有相等关系?
(6+什么联系?
等号左边先算6 加4的和,再算10 个24是多少。
等号右边先算6个 24与4个24各是多 少,再求和。

四年级数学下册公布课“乘法互换律和结合律”教学设计及说明

四年级数学下册公布课“乘法互换律和结合律”教学设计及说明

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第 61~62 页。

教学目标1 .使学生经历探讨乘法运算律的进程,明白得并把握乘法互换律和结合律,初步体验应用乘法运算律能够使一些计算简便,并能进行简便运算。

2 .使学生在探讨乘法运算律的进程中,初步哺育学生观看、比较、抽象、归纳能力,慢慢提高抽象思维的水平,进一步发展符号感。

3 .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取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信心,初步形成主动试探和探讨问题的意识和适应。

教学进程一、温习旧知、导入新课1 .出示:你能在以下的内填上适合的数吗?28+320=320+ ;(27+138)+62=27+( + );35+ = +35。

提问:你能说出填数的依据吗?谁能用字母别离表示加法的互换律和结合律?2 .出示:在以下○内填上适合的运算符号。

4○10=10○4 ( 2○3 )○5=2○( 3○5 )。

谈话:同窗们,这两道题的○里既能够都填写加号,也能够都填写乘号。

若是填加号是依照加法的互换律和结合律;而若是填乘号,你能联想到什么呢?是啊,加法有互换律和结合律,乘法是不是也有互换律和结合律呢?3 .导入新课。

谈话:今天咱们就来研究乘法中的运算规律,第一来研究乘法是不是有互换律呢?【说明:加法的互换律和结合律是学生学习乘法互换律和结合律的基础,通过温习填数和在等式中填运算符号,一方面能够唤起学生对加法运算律的回顾,另一方面能够引起学生的联想和试探:加法有互换律和结合律,乘法是不是也有互换律和结合律呢?从而有效激发学生主动探讨乘法运算律的欲望。

同时,引导学生把加法运算律的活动体味和学习方式迁移到乘法运算律的学习中来,增进主动学习。

】二、举例验证探讨规律(一)探讨乘法互换律。

1 .情景中感知乘法互换律。

出例如题。

(略)谈话: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能列出乘法算式求一共有多少人在踢毽子吗?学生列式:3×5=15 (人)或者5×3=15 (人)。

提问:咱们明白,每组有 5 个同窗踢毽子,求3 组同窗一共有多少人,能够列式3×5 ,也能够列式5×3。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0 乘法运算律的整理与复习丨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0 乘法运算律的整理与复习丨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0 乘法运算律的整理与复习丨苏教版知识点概述在四年级下册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了许多与数学有关的知识点,其中乘法运算律便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乘法是数学运算中最基本的运算之一,而乘法运算律是指在乘法运算中,两个数相乘的结果不受乘数的顺序影响的性质。

本文将对四年级下册数学中的乘法运算律进行整理与复习,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乘法运算律的应用。

乘法运算律的分类在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中,乘法运算律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1.交换律所谓交换律,是指在乘法运算中,两个数相乘的结果不受乘数的顺序影响。

即,对于任意实数a和b,都有a×b=b×a。

例如:2×3=6,同样3×2=6;4×5=20,同样5×4=20。

2.结合律所谓结合律,是指在乘法运算中,三个数相乘,不同的数先组合相乘的结果是相同的。

即(a×b)×c=a×(b×c)。

例如:(2×3)×4=24,而2×(3×4)=24。

3.分配律所谓分配律,是指在乘法运算中,一个数乘以括号中的两个数之和等于这个数分别乘以括号中的两个数之和的和。

即a×(b+c)=a×b+a×c。

例如:2×(3+4)=2×3+2×4=14。

乘法运算律的应用了解乘法运算律的概念后,学生需要学习如何正确地应用乘法运算律。

下面,我们着重介绍两个应用乘法运算律的例子。

例一:求出下列各式的值:1.(2×3)×4;2.2×(3×4);3.(2+3)×4;4.2×3+2×4。

根据结合律,(2×3)×4=2×(3×4)=24。

根据分配律,(2+3)×4=2×4+3×4=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课时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知识点一:乘法交换律
例题1、 24×5= 5×24=
试说出上面两式子的特点?
乘法交换律的定义是什么?
用字母表示是什么
知识点二:乘法结合律
例题2、(25×5)×2 25×(5×2)
对上面的式子有什么发现?
如何定义乘法结合律呢?
用字母表示是什么?
熟记特殊的数的乘积
5×2= 25×4= 25×8= 75×4= 125×8= 375×8=
练习
1、4×39×5 15×5×4 2×50×25
2、下面的算法对吗?
125×4×8×25×3 15×4×25×6
=125×8+4×25×3 =(15×6)×(4×125)
=1000+300 =90×500
=1300 =45000
3、476+258+24+142 4800÷5÷20
知识点三:乘法分配律
例题3、第一组第二组
①(3 + 2)×4= 3×4 + 2×4=
② 2×(11 + 9)= 11×2 + 9×2=
③(20 + 4)×5= 20×5 + 4×5=
(1)比较每组两个算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结果怎样?
左边是和的积,右边是积的和,结果相等。

(2)概括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3)用字母表示:
( ___+___ )× ___ = ____× ____+____×____。

___×( ___+___ ) = ____× ____+____×____。

练习题
1.运用乘法运算定律
(1)78×85×17=78×(×)
(2)81×(43×32)=(×)×32
(3)8×(125+70)=8× +8×
(4)102×98=( + )×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97×5×2 125×897×8 37×35+65×37 (25+22)×4
101×67 99×63 32×125 15×4×25×6
95×102 150÷25÷2 543+37+57 240÷5÷24
99×23+23 17×27+170×5+17×23
3.解决问题
(1)植树小组两个星期共植树630棵,植树小组平均每天植树多少棵?
(2)四年级同学去参观科技展览,吧160人平均分成4队,没对平均分成5组,每组有多少人?
(3)学校舞蹈队买衣服新购了23套服装,每件上衣84元,每条裤子66元,学校舞蹈队买衣服装共花了多少钱?
(4)两个工人加工晶体管,甲每小时加工24个,乙每小时加工26个,他们每天工作9小时,两人一天能加工多少个晶体管?
(5)3头牛5天吃草180千克,平均每头牛每天能吃草多少千克?
(6)下面三个加法算式,要使各个算式成立,则、、代表的数各是几? + + + + =23
+ + + =17
+ + + =15
= = =
(7)219×15+315+5×319 9999×2222+3333×3334
知识点四、连加、连减运算
例题4 120-36-24 120-(36+24)
398-172-28 398--(172+28)
9+99+999+3=
练习题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127-44-56= 136-25-65= 122-75-25= (2)1126-460-540= 1151-588-412= 1050-332-668= (3)1227-363-227= 1015-271-15= 1328-268-328= (4)173-35-15= 1181-913-87= 1027-129-27=
2、在里面填“<”“>”或“=”
(1)50-10-30 50-(10+30)
(2)90-18-22 90-(18+22)
(3)850-200-300 850-(200+300)
(4)3280-185-215 3280-(185+215)
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或字母。

(1)26+(76+b)=( + )+
(2)a+b+c= +( + )
(3)163-72-28= -89-
(4)589-( +53)= -89-
4,、(奥数题)先找出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2,2,4,6,10,16,( ),( )
(2)34,21,13,8,5,( ),2,( )
(3)0,1,3,8,21,( ),144
(4)3,7,15,31,63,( ),( )
(5)33,17,9,5,3,( ) (6)0,1,4,15,56,( )
(7)1,3,6,8,16,18,( ),( ),76,78
(8)0,1,2,4,7,12,2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