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游春》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孔子游春》教案
《孔子游春》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的情节和主题。
2.掌握重点词汇和短语,积累词汇量。
3.学习如何通过文章的细节推断人物性格和情感。
4.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5.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探讨人生的意义。
二、教学准备1.复印课文《孔子游春》。
2.PPT和投影机。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引入话题,让学生对春天有何了解。
2.分享一些与春天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3.导入主题,告诉学生我们今天要学习《孔子游春》。
第二步:阅读理解(30分钟)1.学生独立阅读课文。
2.学生回答一些基础阅读理解问题,如:“孔子是在什么时候游春的?”、“孔子与他的学生们在游春途中看到了什么?”等。
3.学生对文章进行综合性阅读理解,回答一些较难的问题,如:“文章的主题是什么?”、“孔子为什么说‘花开似锦、人间如画’?”等。
第三步:词汇积累(20分钟)1.学生阅读文章,找出其中的生词和短语。
2.学生与同桌进行小组讨论,尝试猜测词汇和短语的意思。
3.教师给出正确的解释和用法,并让学生进行朗读和记忆。
第四步:个性推断和情感分析(20分钟)1.学生回顾课文,对孔子的性格和情感进行推断。
2.学生与同桌讨论并与全班分享他们的观点。
3.学生思考他们自己的情感,以及对生活的态度。
4.学生写一篇短文,谈谈他们对生活的看法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第五步:讨论和总结(10分钟)1.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他们关于孔子和人生意义的观点。
2.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思考。
四、作业1.学生完成课堂讨论中的短文写作。
2.学生复习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五、教学反思本教案旨在通过阅读《孔子游春》的文章,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情节和主题,以及探讨人生的意义。
通过优秀学生的锐意推断,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得到启发。
同时,通过复习生词和短语,加强学生对词汇的积累。
教学过程中适时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最后,通过课堂讨论和总结,加深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思考。
《孔子游春》教案
《孔子游春》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孔子游春》。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体会其中的哲理。
(3)了解孔子及其思想,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培养阅读兴趣。
(3)学会从故事中提炼道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孔子的人格魅力,尊重古代圣贤。
(2)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3)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习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孔子游春》。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体会其中的哲理。
(3)了解孔子及其思想,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2.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古代文化知识。
(2)从故事中提炼道理,联系实际生活。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1)简介孔子及其思想,激发学生对孔子的敬仰之情。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孔子游春》,激发学习兴趣。
3.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分享自己学习课文的感悟和收获。
3.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体会其中的哲理。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3.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古代文化知识,如“仁、义、礼、智、信”等。
(2)阐述孔子游春的故事,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道理。
3.5 实践与应用:(1)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谈谈如何将课文中的道理运用到生活中。
(2)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四、教学评价:4.1 课堂表现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评价学生在讨论、分享过程中的表现。
4.2 课后作业评价:(1)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关注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2)评价学生在作业中的思考深度,以及对课文道理的领悟。
五、教学拓展:5.1 推荐阅读:(1)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孔子和古代圣贤的文学作品。
《孔子游春》教学设计(精选12篇)
《孔子游春》教学设计(精选12篇)《孔子游春》篇1一、揭题:1、导入:在社会课上,我们学习过关于孔子的情况,谁说说孔子是怎样一个人?(酌情补充)2、补充并揭题:孔子很会教育他的弟子,他和弟子的关系非常融洽,常常抓住身边的一些寻常事物来教育弟子们,今天,我们要学的便是这么一个故事。
板书课题:孔子游春二、检查自学:1、介绍:同学们已经按要求预习了课文,老师请同学们用接力的方式读课文,听的同学要仔细,看有没有读准音、读顺句。
(指名读)(结合正音)2、投示生字词:“泗水飘逸……嘛”(泗、凿平舌音)(澜、茵前鼻音)每个读2遍。
3、抄写生字4、课文我们已经读过,你能用几句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事?三、引导抓住重点,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指点:同学们通过自读课文,初步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在读的过程中,你觉得文中那些地方文字优美,写得特别精彩?或者能让你有所思,有所启发的地方呢?请速读课文,找找是哪几个自然段。
2、学生发言讨论,酌情引导学生概括一下所找的自然段的内容。
3、过渡导学:孔子听说泗水涨春潮,便带领弟子们到河边游玩,看到了如此美丽的春天。
4、投示:“阳光普照着大地……”5、讨论学习:⑴自由朗读,感受一下春之美⑵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你认为作者是分几层意思写出春之美的?⑶学生议论:第一层(1—2)第二层(3—4)把大自然比作一位伟大的母亲。
说一说,把什么比作什么?省略号什么意思?(还有许多美的景色)⑷指导:在每个人心中,母亲是最慈爱,也最美丽,作者如此描写春天,应该怀着怎样的情感?⑸感情朗读,(指名齐读)⑹试背。
四、学习文章第二部分:1、过渡:⑴面对如此美景,孔子内心极不平静,文中哪个词可以看出来?⑵孔子遇水而观,观而沉思,可他看到的毕竟也是平常之水啊!弟子们理解孔子为什么如此沉思呢?哪个词可以看出?⑶面对学生的疑惑,孔子说了什么?2、投示:“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真君子啊!”3、讨论学习:⑴自由读,想想每一句说了什么意思。
《孔子游春》教案设计
《孔子游春》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1 让学生理解《孔子游春》的故事内容,了解孔子的人物形象和思想品质。
1.2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1.3 引导学生通过故事,体会孔子的人生态度和教育理念。
二、教学内容:2.1 课文《孔子游春》的阅读与理解。
2.2 孔子的人物形象和思想品质的分析。
2.3 孔子的人生态度和教育理念的探讨。
三、教学方法:3.1 阅读理解法:通过阅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分析孔子的人物形象和思想品质。
3.2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孔子的人生态度和教育理念,分享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3.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孔子在故事中的言行,引导学生理解其人生态度和教育理念。
四、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孔子的人物背景,引发学生对《孔子游春》的兴趣。
4.2 阅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孔子游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孔子的人物形象。
4.3 分析讨论:分组讨论孔子的人物形象和思想品质,分享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4.4 案例分析:分析孔子在故事中的言行,引导学生理解其人生态度和教育理念。
4.5 总结反思: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谈谈对孔子人生态度和教育理念的理解和体会。
五、作业设计:5.1 写一篇关于孔子人物形象和思想品质的短文。
5.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孔子人生态度和教育理念的理解和体会。
5.3 推荐一本关于孔子或古代文化的书籍,并简述推荐理由。
六、教学评价:6.1 评价学生对《孔子游春》故事的理解程度,包括故事情节的掌握和孔子人物形象的分析。
6.2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包括观点的表达和讨论的积极性。
6.3 评价学生对孔子的人生态度和教育理念的理解和体会,以及其与自身经历的联系。
七、教学资源:7.1 课文《孔子游春》的文本。
7.2 关于孔子的背景资料和图片。
7.3 与孔子思想相关的视频资料或文献。
七、教学注意事项:8.1 确保学生有足够的背景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孔子的人物形象和思想。
《孔子游春》课堂教学教案
《孔子游春》课堂教学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孔子游春》这篇文章的基本内容,理解孔子游春的含义和价值。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学习《孔子游春》,使学生对儒家思想有更深入的了解。
1.2 教学内容文章内容概述:介绍《孔子游春》这篇文章的背景、主要内容以及意义。
孔子游春的含义:解释孔子游春的真正含义,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孔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儒家思想:通过分析文章中的儒家思想,让学生了解儒家思想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
第二章:课文阅读与理解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章,理解孔子游春的故事情节和背景。
2.2 教学内容课文阅读: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大意和细节。
重点词汇和句子解析:针对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含义。
故事情节和背景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孔子游春的故事情节和背景,理解孔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三章:课堂讨论与思考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提高他们对孔子游春故事的理解。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2 教学内容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他们对孔子游春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思考问题:提出一些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孔子游春的含义和价值。
学生观点分享: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激发他们的思考能力。
第四章:实践活动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加深对孔子游春故事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2 教学内容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加深对孔子游春故事的理解。
动手能力培养: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孔子游春故事的理解创造力培养:鼓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有新的想法和创新,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第五章:总结与评价5.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总结学到的知识,加深他们对孔子游春故事的理解。
《孔子游春》课堂教学教案
《孔子游春》课堂教学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孔子游春》是一篇描绘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游春时与其他士人交流的典故,反映了孔子的人生态度、教育观念和政治理想。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孔子的思想,提高人文素养。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孔子游春》的背景及意义;(2)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子;(3)培养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
1.2.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2)学会分析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提炼儒家思想;(3)运用对比、归纳等方法,提高文本理解能力。
1.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孔子的人格魅力,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2)认识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3)学会尊重不同的思想观念,培养包容精神。
第二章:课文解析2.1 课文概述《孔子游春》记述了孔子与弟子们游春时的对话,展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政治理念。
课文通过孔子与弟子们的交流,传递了儒家文化的人文精神,强调了道德、仁爱、忠诚等价值观。
2.2 重点词汇与句子解析(1)词汇解析: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核心概念;(2)句子解析:举例说明孔子对弟子的教诲,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2.3 课文主题探讨2.3.1 孔子的人生态度:乐观、积极、向上;2.3.2 孔子的教育观念:有教无类、因材施教;2.3.3 孔子的政治理想:仁政、礼治、天下太平。
第三章:课堂活动设计3.1 自主学习:让学生预习课文,掌握基本知识点;3.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难点问题,如儒家思想的核心内涵;3.3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孔子及其弟子,进行情景再现,增强课堂趣味性;3.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深度等;4.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对课文知识点的掌握程度;4.3 课程总结评价:学生对儒家思想的认同度及个人感悟。
《孔子游春》教案(通用16篇)
《孔子游春》教案(通用16篇)《孔子游春》篇1《孔子游春》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语言,抒发自己独特的感受。
2、熟读课文,能揣摩课文前后的联系,感受文中洋溢着的师生深情。
教学重难点:感悟“孔子赞水”这部分内容,并以此融会贯通地理解全文。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学生通读全文,初步了解课文大体内容。
及说明:一、整体感知1、同学们已经认真初读了全文,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默读全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2、交流。
教师相机板书:泗水春景孔子论水师生谈志向二、自主选读,感悟语言1、同学们已经整体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现在请大家选读其中感受深的那一部分内容反复轻读,有什么感受?2、学生自读。
3、交流。
相机教学:a、读悟“泗水春景”。
(1)录像(春景)。
(2)配乐,教师范读。
(3)学生交流感受,相机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齐读。
b、读悟“孔子论水”。
(1)小组练读。
(2)交流读,老师要求:请同学们认真听这小组读,边听边想这部分内容,哪些词、哪些句子、哪一段落你感受最深。
(3)交流感受,相机引导学生重点读第八自然段。
(4)读词“凝望”、“意味深长”,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论水”这段话。
(5)交流对这段话的感悟,感受“真君子”的形象。
(6)欣赏“水”的动画。
(7)结合第八自然段再交流一下感受或对水还有哪些更深入的感受。
(8)齐读第八自然段。
c、读悟“师生谈志向”。
1、出示“急性子”、“温文尔雅”两个词语,练读好子路和颜回的两段谈论。
2、指名分角色朗读这部分内容。
三、感悟部分间的联系1、同学们已经熟读了课文的三部分内容,那么这些内容是怎么联系起来融成一段美文的呢?2、学生先自我感悟,然后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
4、教师交流,相机板书:景、理、行、情。
四、自主设计作业1、同学们学完了全文,如果请你做些作业,你将会自己设计哪些作业?2、学生交流,教师点评。
五、引导课外阅读1、出示“子曰:君子有九思……”。
孔子游春教案(优秀7篇)
孔子游春教案(优秀7篇)《孔子游春》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一、二、八自然段。
2、理解生字词,联系上下文体会成语的意思。
3、体会第八节中孔子所说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语所蕴涵的道理,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之间浓浓的情谊。
重难点通过多媒体课件的适时自主使用,生动形象地展示水在大自然中不同的形态,使学生加深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孔子巧借水诱导弟子,教给他们做人道理。
一、揭题导入。
板书课题:孔子师:孔子是谁?同学们课前搜集了资料,谁愿意上来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
师:同学们对孔子了解的还真不少!(看网件关于孔子的介绍)师:现在春暖花开,正是出游的好季节。
于是孔子便带着他的弟子们去欣赏春天的美景啦!板书完课题:孔子游春学生活动:生1: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和思想家……生2:南京的夫子庙就是纪念孔子而建的……生3:……生n: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生读题。
二、教学活动。
1、学习第一段。
(1)、(看网件上泗水图片)现在我们随着孔夫子的脚步来到泗水河畔,你们喜欢这儿的景色么?(2)看来同学们很喜欢这儿的景色,我们来读读课文是如何描写泗水河畔美景的。
(3)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引导学生朗读“大自然多象一位伟大的母亲!…”,体会排比句的用法。
部分学生试着在有感情的基础上背诵。
你最喜欢文中哪句对春天的描写,就先把他背下来。
(4)同学也很喜爱春天的美景,把它带到了教室里。
2、学习第二段。
师:泗水河畔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可是孔子却顾不上欣赏,原来是奔腾不息的河水引起了他的思考。
由这司空见惯的河水会想到什么呢?师:看完了你想到了什么?师:我们来看看孔子想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如下:哺育生灵——有德行流必向下——有情义穿石凿壁——有志向荡涤污垢——善施教化适时引导学生体会水的特点与孔子联想到水的品质之间的联系,思考孔子对学生讲这段话的原因,明白孔子是在借水教育学生要做真君子。
六年级公开课教案:《孔子游春》教案
六年级公开课教案:《孔子游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孔子游春》这篇文章。
(2)学习并掌握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内容,领会孔子的智慧。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感受孔子的人格魅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习孔子的人品和智慧,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理解《孔子游春》这篇文章。
2. 学习并掌握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式。
3. 深入理解文章内容,领会孔子的智慧。
三、教学难点1. 分析人物形象,感受孔子的人格魅力。
2.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体会孔子的人品和智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
2. 使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感受孔子的人格魅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孔子,激发学生的兴趣。
(2)提问:“游春”是什么意思?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查找并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 合作探讨(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2)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感受孔子的人格魅力。
5.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孔子的人品和智慧。
(2)学生分享学习孔子的感悟,培养品德素养。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7. 课后作业(1)学生抄写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的准确性以及合作探讨的表现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分别扮演孔子和其他游春的客人,通过表演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孔子游春》优秀教案(精选15篇)
《孔子游春》优秀教案(精选15篇)《孔子游春》优秀教案篇1一、教材解读:本课是一篇游记,是描述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带着弟子到泗水河畔游春,巧借河水教化弟子的生动一课,表现了孔子对弟子的关心,洋溢着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孔子乘“泗水河正涨春潮”之际,适时组织弟子“游春”,并以“水”为话题,叙物明理、润物无声,善教至极;随后与弟子弄琴唱和、“手舞足蹈”、情浓至极。
文章辞章俱佳、意境深远,发人深省、回味无穷。
二、设计理念:《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其中“探究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法。
在探究学习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课文第八自然段孔子“论水”是全文的重点,也是难点。
在这一段的教学过程中,教者首先以“孔子提倡学贵有疑”鼓励激发学生通过自读、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大家讨论,而后将问题归纳、整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逐个解决(为什么说水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使教化?→为什么说水是真君子?→省略号省略了其他什么特点?→孔子论水的用意)。
这样,由易到难、步步深入,重难点的突破也就水到渠成。
其中为帮助学生解决“为什么说水有德行,有情又有志向,善使教化?”这一铺垫性问题。
给学生适当提示方法,便于学生通过自主探索顺利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成功体验,提高探索学习的兴趣。
语文课程中具有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
我们对于语文材料应该有理解一致的地方,但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各人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领悟的角度等方面的差异,面对同一个语文材料,学生会有不同的理解或感受。
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语文教育需要注意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见解。
孔子的大弟子路和颜回的性格迥异,特点鲜明,教者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同是孔子的弟子,你喜欢谁呢?原因是什么?”让学生说说自己与众不同的喜好,然后自然过渡到下一环节“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志向”以展示自己独特的人生理想,也为后面理解体会“孔子关心、热爱每一个弟子”作了铺垫。
《孔子游春》教学设计(通用12篇)
《孔子游春》教学设计(通用12篇)《孔子游春》教学设计(通用12篇)《孔子游春》教学设计篇1教材解析本课是一篇游记,是描述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带领弟子们到泗水河畔赏春,巧借河水诱导弟子的故事,表现了孔子对弟子的关爱及师生间真挚的友谊。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阅读教学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因此,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贯穿一个“读”字,瞄准一个“悟”字,紧扣一个“导”字。
读是阅读教学的根本,教学中让学生默读、速读、朗读……反复读、尽情地读,读中体验,读中感悟。
其次,注重“探究学习”。
在探究学习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课文第8自然段孔子“论水”是全文的重点,也是难点。
在这一段的教学过程中,教者首先要以“孔子提倡学贵有疑”鼓励激发学生通过自读、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大家讨论,而后将问题归纳、整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逐个解决(为什么说水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使教化?→为什么说水是真君子?→省略号省略了其他什么特点?→孔子论水的用意)。
这样,由易到难、步步深入,重难点的突破也就水到渠成。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第8自然段。
2、理解生字词,联系上下文体会温文尔雅、从容不迫、深思熟虑等词语成语的意思。
3、体会第8节中孔子所说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语所蕴涵的道理,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之间浓浓的情谊。
教学流程一、简介人物,解读课题1、板书课题:孔子,学生介绍课前搜集的资料。
2、看课件(孔子的介绍)。
师:现在春暖花开,正是出游的好季节。
于是孔子便带着他的弟子们去欣赏春天的美景啦!3、板书课题:孔子春游。
学生发现课题写错,师解题(古人称之为“游春”,今人称为“春游”,意思相差不多。
)师改“春游”为“游春”。
设计意图:简介孔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思想家,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解释“春游”与“游春”,让学生感受古今用语的差异。
《孔子游春》教学设计(通用6篇)
《孔子游春》教学设计(通用6篇)《孔子游春》教学设计1一、复习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可以分为几部分?二、精读课文:1.反复轻读课文,找出你感受深的句子。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出示: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
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1)自由朗读。
(2)引导学生谈感受:这段话美在哪儿?写出了什么?(3)展开想象,练习说话:(4)指导朗读这一段话。
(5)齐读这一段话。
(6)练习背诵这一段话。
(7)泗水春景这么美丽,所以孔子带弟子到河边游玩。
齐读第一自然段。
出示:孔子凝望看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
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
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
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1)自由读,思考:这一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2)水与真君子之间有那些相似的地方?(3)“善施教化”后有个省略号,省略了什么?(水的其它特点)那你觉得能合理的补充那些特点呢?(心地善良、胸怀宽广、博学多才、孝亲敬长……)(4)从中你有什么体会吗?(孔子教育弟子做人,却没有直接进行说教,而是用水来打比方,巧妙地暗示弟子。
孔子循循善诱、很聪明充满了智慧。
)(4)指导朗读这一段话。
(5)齐读这一段话。
(6)练习背诵这一段话。
(8)分角色朗读3---9自然段。
出示:子路是个急性子,老师的话音未落就开了腔:”我愿意把车马、衣服拿出来跟朋友一块儿享用,就是用坏了,穿破了我也不会在意。
朋友之间就应该有福同享嘛。
”温文尔雅的颜回经过深思熟虑,从容不迫地说;“我希望成为——个不为自己表功的人。
”(1)自由读。
比较子路和颜回的性格有什么不同?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你能不能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有福同享”的意思?(2)分角色朗读这两段话。
六年级公开课教案:《孔子游春》教案
六年级公开课教案:《孔子游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孔子游春》,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孔子及其弟子的游春经历,了解古代礼仪文化。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学会从文中提取信息,并进行归纳总结。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习孔子及其弟子的品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懂得尊重他人,学会与人和谐相处。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
2.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3. 孔子及其弟子的品德修养。
三、教学难点1. 文中古代礼仪文化的理解。
2. 文中寓意深刻的句子解读。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相关图片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4. 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
(2)引导学生谈论对孔子的认识,引入新课《孔子游春》。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生字词,教师讲解生字词。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理解其含义。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讲解。
4.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巩固学习成果。
(2)学生分享对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悟。
5.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关于孔子游春的小故事。
6.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课文内容,以及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 过程与方法:评价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的表现,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学生对传统文化、孔子及其弟子品德修养的认同,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能体现尊重他人、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孔子游春》课堂教学教案
《孔子游春》课堂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分析和理解孔子的人物形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2)懂得尊重他人,学会倾听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通过课文内容,分析和理解孔子的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1.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分析和理解孔子的人物形象。
2. 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引导学生跟读。
(2)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孔子的认识和了解。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遇到生字词做标记。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生字词,并讲解词语的意思。
(3)教师提问,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分析和理解孔子的人物形象。
3. 课堂讨论(1)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看法。
(2)邀请几组学生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2)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尊重他人、学会倾听和理解的文章。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评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包括故事情节的把握、生字词的掌握等。
2. 过程与方法: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运用课文内容分析和理解孔子形象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估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以及在尊重他人、倾听和理解方面的进步。
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课文《孔子游春》的故事,并讨论孔子的人物形象。
2. 拓展作业:鼓励学生收集有关孔子的其他故事或名言,下节课分享给同学。
《孔子游春》教案设计
《孔子游春》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孔子游春》,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孔子的生平事迹及其对我国文化的贡献。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孔子的人格魅力,尊重传统文化。
(2)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学会关爱他人。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了解孔子的生平事迹及其对我国文化的贡献。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
(2)孔子思想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法:采用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3. 案例教学法:以孔子的事迹为例,引导学生学习其优秀的道德品质。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2. 生字词卡片:用于学生识记和巩固生字词。
3. 参考资料:关于孔子的生平事迹及其思想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与孔子有关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简要介绍孔子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结合注释,学习生字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内容,交流学习心得。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难点词语。
(2)讲解孔子的思想及其在课文中的体现。
5. 案例分析:(1)举例分析孔子的事迹,引导学生学习其优秀的道德品质。
(2)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孔子思想的感悟。
6. 课堂练习:(1)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头练习。
《孔子游春》优秀教学设计3篇
《孔子游春》优秀教学设计3篇《孔子游春》优秀教学设计3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孔子游春》优秀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孔子游春》优秀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成语的意思,并任选其中两个成语造句。
2、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
3、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2、8自然段。
二、教学重难点:1、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
2、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三、教学准备:课件四、总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生生字词教学目标:一、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成语的意思,并任选其中两个成语造句。
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名言导入,揭示课题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同学们知道这是谁的名言吗?2、孔子是什么人?你们还知道他的哪些名言?3.揭示课题:孔子游春二、初读课文1.自学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①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通每句话。
②用“——”画出本课中的成语,用“——”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体会它们的意思。
(2)学生自学。
教师巡视,适时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指名说课文中的成语有哪些。
出示成语:桃红柳绿意味深长司空见惯情不自禁温文尔雅深思熟虑从容不迫手舞足蹈(3)指导书写生字①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孔子游春3_苏教版
孔子游春【教学目标】1.精读课文,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2.体会孔子论水所蕴含的道理,孔子论志所体现的人格魅力,进一步认识孔子这位“圣人”【教学重点】感情朗读课文,感悟大自然的美丽和关于水的哲理。
【教学难点】理解春景和流水的哲理,在想象中学用课文中的句式。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揭示课题,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孔子游春》。
孔子带领弟子们去哪里游春?他们除了观赏美丽的春景,还做了什么?板书:论水——言志(孔子带领弟子们去泗水河畔游春,他借泗水来论述做人的道理,还和弟子们一起畅谈了各自的志向。
)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今天我们有幸跟随他去泗水河畔游春,去聆听他的谆谆教诲,去感受他崇高的思想和人格的魅力,相信大家一定会不虚此行。
[来源:学+科+网]精读课文:第一段:听说泗水正涨春潮,孔子便兴致勃勃地带领弟子们来到泗水河畔。
瞧,泗水河边,景色多么迷人。
2,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
齐读第二自然段。
你们陶醉了吗?听着你们的朗读,不由让我想起了朱熹笔下的泗水春景----(引读)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3,大自然桃红柳绿,芳草如茵,春光明媚,春意盎然,到处是无限的春色,到处是蓬勃的生机。
而孔子选择到泗水河畔游春,一定有他的道理。
你知道吗?孔子对水有着特别的好感。
第二段:观水:1、这究竟是一片怎样的水啊,它把孔子深深地吸引?打开课本,自由朗读第二大段,划出描写泗水的句子。
指名读句。
细细品味这句话,说说这泗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齐读,读出水的快乐,水的执着,汹涌澎湃,充满力量……2、孔子是怎么观水的呢?学生交流:“很不平静”“波澜起伏”的心情——心潮澎湃。
“动情”“陷入了沉思”——感慨万千,思绪万千。
“凝望”——孔子观水如此投入,如此专注。
3、孔子对水情有独钟——“遇水必观”。
(二)论水:这水给人启迪,这水让人沉思。
孔子游春教案_3
孔子游春教案孔子游春教案1文本(教材)是作者独特思想和体验的载体,为了让其发挥更大的功能、价值,实施新课程倡导的“生本”理念,不少老师加大了对文本价值和内涵的发掘,以增加文本资源利用的含金量,毋庸置疑,这对促进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的提高和精神的成长有着诸多益处,但如果教师不能够深入细致地钻研教材、把握教材,一味地追求个性化的理解,反而会减损了教材的价值,使阅读教学走入误区。
《孔子游春》是苏教版小学语文12册中的一篇美文,__说理透彻,浓浓的师生情谊宛若清水缓缓地流淌字里行间。
尤其是论水一段,叙物明理,内涵十分丰富、厚重。
笔者曾多次聆听多位教师执教《孔子游春》这一课,发现执教教师在教学时,在引导学生体会、领悟孔子论水的宏论时,对水和真君子间的联系把握不够准确,有的老师甚至引导学生偏离了孔子论水的目的。
请看下面一段课堂实录:师:孔子说的有道理吗?你由此想到了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生1:由‘水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我想到了黄河;由‘水和顺温柔’,我想到了桂林山水,由‘水穿山岩,凿石壁’,我想到了瀑布……师:你的想象力真丰富!生2:我觉得孔子论水很片面,“水流必向下”,只能说明水没有远大的志向,人们不是有句常话“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吗?可见,这不是君子的行为。
师:有道理!生3:孔子说水能荡涤污垢,我认为应该是藏污纳垢才对,它包庇、隐藏污点,难道是君子的行为吗?4:水不像孔子说的那样完美,比如说,泛滥的洪水曾淹没了多少农田,又让多少老百姓无家可归!生5:为什么会有洪水?我觉得人类应该好好反省,如果不是你们乱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又怎么会有洪水?……在上述片断中,学生把“水的德行”仅仅理解成“黄河”,把水的不同形态和相对应的景物联系起来,又在洪水的问题上有了争议,谈到了环保;显然,学生的这种建立在自己生活阅历和体验上的理解与感悟,已经脱离了文本主旨,甚至违背了文本主旨。
面对这种浮浅的、片面的自由发挥,教师若不适时地正确引导,课文教学则失去了对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和引导,更无法继续深入下去,因为文中的第三部分弟子们各言其志就是在建立在论水的层面上的,子路之所以悟到应该“有福同享”,颜回之所以悟到应该做“不为自己表功的人”;都是悟到了孔子论水的主旨:即要做一名像水一样的“真君子”!由于上述案例中的老师忽视了文本内容的价值取向,所以导致下一环节的教学走入了误区,可以说,这节课看似体现了生本理念,实则是失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 子游春 》 三课 时主要讲 授“ 第 师 生谈 志向” 分 , 过 分角色读孔 子 、 部 通 子 路 、 回 的 对 话 , 会 人 物 性 格 , 悟 人 颜 体 感 物 不 同的 志 向 , 点 理 解 孔 子 的 志 向 , 重 为 什 么 是 “ 年 人 能 安 享 幸 福 、 与 人 之 间 老 人 相 互 诚 信 、 青 一 代 有 远 大 志 向 ” 从 中 年 ? 渗 透 孔 子 的 思 想 , 累孔 子 名 言 和 描 写 积 人 物的成语 , 励学生从小立志 。 激 前 两 课 时 内容 是 教参 资料 详 细 介 绍 的 重 点 , 是 众 多老 师 上 课 的 首 选 。 我 也 但 认 为 , 师生论志 向” 一部分 内容起着 “ 这 升 华 文 章 中 心 的作 用 , 子 循 循 善 诱 的 孔 教 学 艺 术 、 特 的教 育 方 式 、 大精 深 的 独 博 思 想 、 美 的 真 君 子 风 范 在 这 一 部 分 内 完 容 得 以 充 分 的体 现 , 生 在 学 习 该 部 分 学 内 容 时 , 得 到 许 多人 生 的 启迪 。 能 三 、 教 学 目标 1 分 角色 有 感 情 地 朗 读 l -1 自然 、 O 9
( 学生分小组讨论 , 集体交流 )
生 : 回考 虑 了半 天 才 说 话 , 明他 颜 说 深思熟虑 , 事谨慎 , 做 是一 个小 心谨 慎 的
人。
生 : 回是 一 个 温 文 尔 雅 、 质 彬 彬 他 是 一 颜 说 个不追 逐名利的真君子 。
l蠢
霭 黪
嚣
撼
辔 % 0 薅 镰。 镪 * 魏 一 % 嘲 § 褥 强 孽
0
。
课 改 案例
辩 雏辫 l | 豫 嘲g 骺 氍 蹲∞ 琢强
一
孔 子游 春 第 三课 时教 学设 计
汉 中市龙 岗学校 小学部 陈 英
教 材 简 介 苏 教 国标 版 小 学 语 文 第 十 二 册 第七 单 元 第 二 十 三课 《 子 游 春 》 是 一 篇 文 孔 , 质兼 美 的游 记 散 文 。 者 用 生 动 优 美 的 作 笔 触 , 述 了孔 子 带 弟 子 到 泗 水 河 畔 赏 描 春 , 借 河 水 诱 导 弟 子 、 发 志 向 的 故 巧 抒 事 , 现 了 孔 子 对 弟 子 的 关 爱 及 师 生 问 表 真挚的情谊 。 文章 层 次 清楚 , 笔 优 美 细 腻 , 用 文 妙 比 喻 、 比 、 人 的 修辞 手 法 描 述 泗 水 春 排 拟 景 ; 水 明理 、 循 善 诱 、 借 循 内蕴 丰 厚 。 对 是 学 生 进 行 阅 读 训 练 、 行 语 言积 累 和 陶 进 冶 情 性 的好 教 材 。 二 、 设 计 思 路
迫。
生 : 对 待 朋 友 很 真 诚 , 福 愿 意 同 他 有 享 , 难 肯 定 是 一人 独 当 , 是 一个 坦 坦 有 他 荡 荡的真君子 ! ( 根 据 学 生 的 发 言相 机 板 书 : 慨 师 慷 大 方 、 善 好 施 、 义 疏 财 、 拘 小节 、 乐 仗 不 坦 坦荡荡 ) ③师 : 回的志向“ 为 自己表功 ” 颜 不 是什么意思呢? 是一个怎样的人? 他
五 、 教 学 难 点 孔子 博 大 精 深 的教 育 思 想 的 渗 透 。 六 、 教 学 准 备 多媒 体 课 件 、 案 。 学 七 、 教 学 过 程 ( ) 习导 入 一 复 师 : 水 河 畔 的 景 色 美 丽 宜 人 , 谁 泗 有 能 把 这 段 文 字 美 美地 背诵 下 来呢 ?找 生 ( 背诵 , 余 同 学 看 课 文 。 其 ) 师 : 入 情 入 境 的 背 诵 让 大 家 身 临 你 其境 , 谢 你 ! 感 师 : 子 遇 水 必 观 , 对 水有 着不 一 孔 他 般 的 感 情 , 谁 能 把 孔 子 论 水 这 一 段 背 有 诵 一下 呢 ? 找 生 背诵 , 余 同学看 课 ( 其 文 。 ) 师 : 子 希 望 弟 子 们 做 像 水 一 样 的 孔 真 君 子 , 君 子 的 品 行 如 涓 涓 甘 泉 流 进 真 师 生 的 心 田 , 大 家 的 身 心 都 受 到 了 滋 使 润 。 下 来 , 子 和 弟 子 们 还 各 自谈 论 了 接 孔 自 己 的 志 向 , 家 想 不 想 知 道 这 几位 先 大 贤的志向? ( ) 读 品悟 二 精 1学 习1-1 自然 段 , 、 0 6 了解 孔 子 师 生 的志向 , 析人 物性格 。 分 ①分 角 色 朗 读 1-1 自然 段 。 导 朗 0 6 指 读 , 出 子 路 的 急 性 子 和 颜 回 的从 容 不 读
师点 拨 : 回 不 为 自己 表功 , 不 是 颜 并 自己 没 有 可 表 的 功 劳 , 说 明 了 他 还 是 这 个 淡 泊 名 利 的 人 。 师 相 机 板 书 : 思 ( 深 熟虑 、 文 尔 雅 、 质 彬 彬 、 心 谨 慎 、 温 文 小 淡 泊名利 ) ④ 师 : 喜 欢 子 路 还 是 颜 回 ? 什 你 为
一
、
3 了解 孔 子 的 志 向 为 什 么 是 “ 年 、 老 人能安享幸福 、 与人之 间相互诚信 、 人 年
青 一 代 有 远 大 志 向 ” ? 4 积 累孔 子 名 言 。 、
衣 服 , 明 他 是 一 个 慷 慨 大 方 、 善 好 说 乐 施 、 义疏财的人 ; 仗 生 : 人 把 他 的 东 西 用 坏 了 都 不 在 别 意 , 明 他 是一 个 不 拘 小 节 , 斤斤 计 较 说 不 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