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备好课[1]
浅谈新课标下如何备好语文课
浅谈新课标下如何备好语文课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和前提,那么面对新课程教师怎样备课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个人的看法:一、备教材的生成价值教材是新课程的重要载体,是实现课程目标,没有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就没有对文本的正确把握,我们的教学就会偏离方向,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学生也就会不知所云,丧失学习兴趣。
所以,我们应把主要精力放在钻研教材上,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研究教材的价值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教材的价值在于生成性。
研究教材要从知识性和人文性两个方面来考虑。
教师对知识性把握一是来自于课程教材的规定,二是来自于学生实际的需要。
以《盘古开天地》为例,教师要在通读教材基础上,首先看学生应该掌握哪些生字(哪些字是难认的,哪些是字音易混的、难读的,哪些是多音多义的);掌握哪些词语(新出现的、生僻的、难理解的、与生活密切的);哪些句子(主要是含义深刻的、难读通顺的、有感情色彩的、体现修辞格的);其次看所反映的文体知识(篇章、段落、结构等),最后要看课文体现的延伸的知识(主要是学生不易读懂的),也要做充分的准备。
教师人文性的把握要从课文的内容入手,首先看思想教育的价值是从哪体现出来的,如何体现出来的;再多角度思考还可以给学生哪方面的启迪。
第二,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认识价值。
第三,跳出教材,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加强课外的联系,学科之间的联系。
要说明的是知识并不是教学的重点,主要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淡化训练,强调积累感悟,但作为教师备课必须是全方位的把握,才能灵活贯通。
教师在把握知识性和人文性的基础上,还要重点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
重难点因文而异(如,知识、情感、能力),因人而异(如,新接触的、离生活远的、含义深刻的)。
二、备语文资源的开发语文教学要注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思考课内与课外的联系,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语文的资源无处不在,但要遵循课外服务于课内,课外是对课内的补充和延伸。
就一篇课文来讲,理解的角度不同,需要的资源也不同,教师代替不了学生的需要。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备好语文课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备好语文课随着新课程实践向纵深发展,“教书”这一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教师的“教”已不再是单纯传授、讲析,而是引导、组织、参与、讨论等的综合,“书”也不再是单纯的教科书,而是所有的书,包括电视、电影、网络、报刊杂志,特别是生活这部大书。
那么新课程背景下的备课也必然发生巨变,谁来备、备什么、怎样备,这些都是教师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怎样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喜欢语文,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把新教改精神体现在教学中,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备课中,我曾成功做过以下几点尝试:一、围绕重点,重视过程一堂课要认识的字也有十五六个字,要在读熟课文的基础上全都认识,且会写其中的七八个字,真是困难重重。
既然一年级重视的是识字教学,我把备课的重点也放在了掌握识字方法,提高识字能力上。
首先是查阅资料,找找都有哪些识字方法,如图像法、记笔顺法、以旧字代新字法、换偏旁法、形近字比较法等等,另外,还了解提高识字兴趣的方法,做到心中有数后,就把这些教学方法贯穿于备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注意所用的语言是启发性的,而学生对于教师所出示的问题可能怎样想,会有几种说法,或者是可能出现的情况等等这些放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去。
同时,在把识字的方法放手给学生时,学生只要说的有道理,只要适合学生的记忆就可以给予肯定,把这些放在备课中备注栏目,把当时设计这一教学思路的想法、意图也及时写在备注栏目,让我在教学前参考时,不仅对当时的设计意图一目了然,提示了自己最初的想法。
同时,也可以结合新的情况及时加以灵活运用,丰富了我的课堂教学。
例如在备《家》一课时,针对开学才两个星期,学生认字不多,且本课又有很多词组,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教师的教学过程:找出你认识的生字朋友,读给你的四人小组同学听。
而学生学习的过程则是:学生四人小组互相学习字音;把不认识的生字朋友画下来;集体交流已认识的朋友;提出不认识的朋友请全班帮忙解决;而备注则是注意指导小组学生互相学习;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寻找适合学生自己的识字方法加以肯定;针对学生可能读错的音如zu和zhu及时加以区别。
新课改下如何上好小学语文课
新课改下如何上好小学语文课通过这次的学习,我对教育教学工作有了新的认识,素质教育应具备以下特点:一是弘扬人的主体性,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这是注重形成人的精神力量的教育;二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天赋的允许范围内得以充分发展,这是关注“差异”性教育;三是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并重,这是发展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着眼素质、加强基础、培养智能、重视德育、发展个性,教学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地、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从而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创造。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根据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力争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
引导学生选择自己阅读感悟的精华,进行具体表述,让他们在各自品评中进一步升华认识。
二、注重教学过程的合理设计合理设计教学过程是上好课的关键。
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合理的组织教材,巧妙地安排教学环节,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合理的教学过程能使学生较好的获取知识,有利于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三、注重教学思想方法的训练语言训练是语文教学之本,我们不能理解为语文教学仅是孤零零地训练一些词句,把阅读课上成仅仅是字词的训练课。
难怪有人担心,语文课上成语言训练课是否会割裂课文内容的完整性,是否会影响思想教育和人文性的贯彻实施。
其实,坚持语言训练为本和语文教学要完成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人文熏陶是一致的。
叶圣陶先生认为:“训练思想,就学校课程方面说,是各科共同的任务;可是把思想语言文字三项一贯训练,却是国文的专责。
”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从中感悟课文所蕴涵的情感,并借助正确的课文朗读,把感悟的情感给予充分地表达,从而促进学生书面语言的形成,促进学生口语的发展。
怎样备好小学一年级 语文课
怎样备好小学语文课一.备课标。
这里我所说的备课标指的是教师首先应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学科的性质和任务,了解本册教材的编排体系和指导思想。
如果课程标准不清楚,就不可能吃透教材的精神,教学就可能出现盲目性。
吃透课标,才能抓住教学目标,抓准教材训练点。
只有根据目标对教材进行处理、加工、设计,才能把语文课教得有效。
只有了解“语文课程标准”,熟记于心,备课时才能有的放矢,心中有数,收到预期效果。
二.备教材。
备教材主要是指在钻研教材上下工夫。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教材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工具,教师只有凭借教材才能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训练。
因此,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
我认为老师在写教案之前就应该先别忙着去看教学参考书,而应静下心认真地读课文,反复地读课文,勾词句、作批注,读出自己的感受。
这是个基本的道理,但有的老师却做不到,或者干脆不这样做。
语文课是人文性、思想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要教育别人,必须首先打动自己。
要教育学生对语文有独特的感悟,我们自己就必须先有独特的感悟。
自己若没有感悟,就不可能打动别人。
(一)、熟读课文小学语文课本里的文章大都文质兼美,拿到一篇文章,老师也要像学生一样提前预习,熟读课文,解决生字词,抓住课文的重难点,有时遇到不确定的地方,一定要去查找资料,弄明白了,这样在课堂上才会做到心中有数,不慌乱。
(二)、朗读课文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也说过:“讲解是死的,朗读是活的;读赋予作品生命力;一个精彩的朗读,能让学生理解一半的内容……”要求学生去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活,教师首先自己要做到。
因此,教师自己一定要把课文读活,读三到五遍,读出自己的味道来。
(三)、读透课文读透课文,也就是要充分解读文本,正确领会文章所展现出的遣词造句的精妙,布局谋篇的用意,细细推敲锤炼文字的独具匠心,细细琢磨文章,找准切入点,以便能够引领学生感悟文本,学习运用。
因为教师自身对文本的解读有怎样的高度,就会引领学生登上怎样的高度。
小学语文老师怎样备好一堂课
小学语文老师怎样备好一堂课备好课是教好课的前提,而备课流程是非常重要的。
在新课标下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更高的要求,但同时也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如何备好一堂小学语文课。
一)备课流程:1.深入了解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
这意味着要全面了解教材,特别是对于本册内容的重点。
教师应该通读教材,了解编排内容和意图,对照课程标准,确立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目标,并制定合理的课时计划。
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特别注意集中性的语文实践活动,避免随意性。
有些活动可以提前布置,让学生有备而来。
例如,如果要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需要通过教材中的“阅读链接”和“口语交际”等部分内容来体现。
同时,教材也提出了课外阅读的建议和推荐书目,教师需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落实。
2.做好单元备课。
充分发挥教材单元对学生思想、情感、语言、思维发展的整体促进作用。
在备课时,教师应该注重单元内各部分的联系和整体性,确保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同时,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总之,备好课是教好课的前提,而备课流程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需要全面了解教材和课程标准,制定合理的课时计划,并注重单元内各部分的联系和整体性。
同时,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材的组合是按照文化主题来进行的。
在每个单元中,从课文到阅读链接再到综合研究的积累、口语交际、作等,都是围绕本单元的文化主题来设计编排的。
每个单元中的四、五篇课文在题材、体裁、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这有利于学生在比较中研究语言,认识事物。
在课后练、阅读链接、实践活动、口语交际和作的内容选择和形式设计上,教材坚持从生活到文本再到生活的原则,注重丰富儿童的生活内容,开拓儿童的生活范围,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
这样每个单元从课内阅读到课外扩展阅读再到实践阅读(口语交际、作等),始终围绕一个文化主题展开。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备好课[1]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备好课摘要:无论何时教师都要备课,但是新课程实施和新课改以来,备课或多或少的在发生着变化,教师即要备课标、学内容、学生和教学方法,还要在备课中处理好预设和生成,教师的“导和讲”跟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关系,以及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的关系。
关键词:备课备好课语文教师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任何一堂好课都是精心备课而来的,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和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备课要备什么?怎么备?要处理好什么关系呢?一、备课要备什么?备课要备什么主要有以下几点:1、备课要备课程标准。
课标是教材编排的总体标准,教材如何编排都要围绕课标来进行,既不能超越课标,又不能低于课标。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只有从总体上把握住不同学段的不同要求,并依据本学段本册教材的编排特点深入的领会学段要求,认识到学段要求又体现在哪些教学内容中,备课时才会做到有的放矢,努力去完成学段要求。
2、备课要备教学内容。
备教学内容是当前教师备课花费精力最大、用时最多的重要环节。
但有些教师的备课效果不理想,原因是连课文都没读懂就急着去看教学用书和参考教案。
语文是人文性和思想性很强的学科,是重视朗读、感悟和积累的学科。
教师只有充分的朗读,才会有所感悟;教师只有充分的细读文本,才会有独特的有教育价值的发现。
因此,备课前,先不看教参,静下心来,认真的读课文,反复的读课文,像教学生读书一样,划词语、划句子、作批注,把课文读熟,读出自己的感受。
然后再来看教参,最后作出科学的教学程序设计。
3、备课要备学生。
有人说,备学生是备课的难点,难在每一个学生都是非常活跃又参差不齐的思维点。
这话一点不假,确实,有些教学的重点内容少部分学生难点于掌握,在这种情况下,就只有照顾到大多数学生。
我认为,在备学生时教师要把握学生学习的二个重点,或者叫二个薄弱环节:哪些知识点学生难掌握,哪些学生难掌握哪些方面的知识。
教学中就要尽量的把时间和精力用在这二个方面,并把前一个方面作为优先,在做好前一方面的基础上来做好后一个方面。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教好小学语文课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教好小学语文课在新课改背景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着眼素质、加强基础、培养智能、重视德育、发展个性,教学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地、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从而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创造。
那么,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教育呢?根据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一、注重把握兴趣,注重激发情感尊重学生学习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
一位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师曾告诫我:语文课一定要了解学生读书、求知和情感的需要,切忌灌输,重在引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注得教材、了解课标教师如果不真正了解教材及其编写意图,就很难确定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环节,更难掌握“放”、“收”的时机和火候,因此教师上课前应认真钻研教材、教学参考书和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弄清教材内在的联系、以及每一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哪些内容有利于实现认知目标、哪些内容采用何种方式有利于达成能力和情感目标,特别是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分清哪些先学、哪些后学,从而确定教学过程的层次,教师只有对教材、教学目标做到心中有数,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才能运筹帷幄,才能源于文本又超越文本,才能从全面去把握三、动态生成的教学1、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课堂教学的预测由于学生原有的经验、水平不同,学生学习的结果也各不相同,如果只是按原先设计的唯一思路去教学,不能很好地体现“放”的思路,教师在备课时除了要安排好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外,还要考虑学生会出现哪些情况,以及每一种情况如何应对,即要备动态生成式的课。
学生自主探究后的教学环节怎样进行,将根据出现的情况来确定,如果出现备课预测到的情况,则按照既定对策去教,如果出现了与预测相驳的情况,则与教学目标相比较,采取相应的对策去教,从而生成新的教学思路,使课堂能“放”、“收”自如。
2、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学后施教、动态生成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要展开自己的教学活动,要注意学生的发言,对不同学生发言的差异和包含的智力成分迅速作出判断,然后引起其他学生的关注,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即要上动态生成式的语文课。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学正在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要求我们小学语文老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努力进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一、教学中要转换角色,改变已有的教学行为首先,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
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就是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时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最终同学们体会到了自主交流而取得成功的乐趣。
其次,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
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的价值,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学生迷路时教师不是轻易的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辨明方向;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时,教师不是拖着走,而是点起他内在的精神力量,鼓励他不断的向上攀登。
再次,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
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发现“火花”。
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
我在教学中也学到了许多知识,同时缩短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学生把我当成了他们学习的伙伴,愿意与我进行探讨、互相交流。
二、要处理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三对关系首先,要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摒弃“教师为中心”的思想,树立“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学生观。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素养必须靠自主的语文实践才能提高,同时语文学习是极具个性化的学习,“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有比较充足的识字写字的时间,读书思考的时间,讨论交流的时间。
新课改小学语文老师教学工作总结(五篇)
新课改小学语文老师教学工作总结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
经过半年的努力,学生取得一些进步,同时,我也收获颇多。
在这一学期的工作中,有成绩,也有失误;有经验,也有教训。
现就本学期的具体教学情况总结如下:一、课堂教学中,努力体现教育新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每一节课,我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并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努力____当前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创设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形成群言堂,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探究式课堂模式,挖掘教材与学生的尝试因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
此外,注重鼓励后进生,提供更多的机会给他们,使他们也能取得进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通过多途径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与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运用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年级也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所在。
由于孩子年龄小,自觉性较差,刚开学时早上来得早,很少有人自觉读书、学习,总需要老师督促、提醒。
针对这一情况,我在班内选出一名责任心较强,在同学中威信较高的学生来组织早到学生的纪律,并且一到校就组织同学们考生字,一学期下来,学生已形成了一种规律,每天早晨一到校就能按部就班的听写生字。
(二)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爱读书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年级是学生写作的开始阶段。
首先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从作文的选题入手,以写童话、想象文为主,适合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
另外,积累大量的词汇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我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借助讲故事、背诵作文片断,让学生边听边记好词好句,每天轮流。
经过一学期的尝试,学生的词汇量大大增加,对写作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加强写字指导,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
二年级的写字教学往往被老师忽视。
本学期,我重视了学生的写字习惯的培养,课堂中注意提醒学生的写字姿势和坐姿,课外也严格要求学生认真书写。
语文教学论文:新课改下教师怎样备好一堂课
新课改下教师怎样备好一堂课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建构的过程,强调在合作互助中学习,特别关注学生的主体要求,尊重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顺应学生的自我发展,鼓励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我探究的学习能力。
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备课上要狠下功夫,重新修正一下自己的思路,认真备好课。
因为,备好一堂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只有充分、详尽、完善的备好了一堂课,才能上好一堂课。
教师备课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益的高低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
教师必须花大量的精力去备好每一堂课。
可谓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而在当前“以人为本”的新时期的教育教学形势下,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发展观和学生观,因此,备课也就具有了新的灵魂和内涵。
通过参加“中国教师研修网”的网上培训,本人认真学习了韩立福博士、顾明远教授讲解的课题,根据自己十余年的教学实践,结合学习心得,谈谈怎样备好一堂课。
一、树立备课新观念为了更好的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
教师首先要树立新的备课观念,树立“以育人为本、以提高学生全方面素质为本”的教育教学观;在备课时应时刻以学生为主体地位,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体现教师是教育中的服务者,学生是教育中的被服务者;做到“心中有学生,教案中有学生。
”教师的备好课是为了教师的上好课,是为学生服好务。
所以,在新的课改下,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必须要求我们教师除了“传道、授业、解惑”外,还需要教师把角色向广度延伸,向深度扩展,以一种课程计划者、实践者、评价者的身份提出问题解决方案,付诸实施,并评价效果。
去全程、主动、合作地介入到课程开发、决策、实施、评价等一系列活动之中。
因此,教师要适合新课改的要求。
必须树立备课新观念,进行创新教育。
二、熟悉学生,掌握了解学生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备课中占主导地位。
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的主体。
学生在备课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备课和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
新课改中的小学语文课堂
新课改中的小学语文课堂作者:荣文杰来源:《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3年第05期新课改中的小学语文课堂要求高效课堂,可以说,高效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务实是课堂教学的手段。
那么,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呢?一、语文教师课前精心准备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1.教师在自身素养上要有准备。
教师在课堂上面对的是一个个活泼可爱、思维敏捷、课外知识丰富的学生,要想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
教师具有广博的学识、丰厚的理论和高超的教学技能,是实现课堂高效的基础,也是高效课堂对教师的内在要求。
它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要多研习教育专著,熟悉新课标和教材教法;多学习名师的教育随笔,观看他们的课堂实录,领悟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经验;要勤练三笔字、普通话、课件制作等教师基本功,以提升我们的教学素养。
2.教师在授课教案上要有准备。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是备教材。
备课前,教师应反复通读教材,用心解读教材,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在本阶段的地位和作用,确定出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切不可在对课文内容还不熟悉的情况下,盲目看教学用书对教材的分析,禁锢自己对教材的理解。
二是备学生。
一个成功的教学设计不能脱离学生实际,教师在设计教学思路前应充分考虑到班级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能力、接受能力等特点差异,关注共性、突出个性、有的放矢。
三是备教法。
教学方法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
教师在备课时,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的学情和自己的个性特长,选择最适合本课的教学方法。
3.学生在课前预习上要有准备。
学生课前进行充分的预习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大家的共识。
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不被大家看重,有的甚至流于形式。
要让学生认识预习的重要性,如可以开展以预习为主题的班会,让大家谈对预习的认识;在课堂上多表扬认真预习的学生,让这些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谈谈预习对学习的帮助,引导大家认清预习的重要性。
新课改对小学语文的教学要求
新课改对小学语文的教学要求新课程对小学语文的教学要求不同于以往课程的要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自主学习给学生深刻的体验。
一、课前准备要充分精心的课前准备是上好课的基础。
要追求备课的高质量,必须按照本学科的教学模式备思路、备方法,做到“五有”。
“五有”即为:1.脑中有“标”:新课标是我们实施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在开学初,各年级教师应认真学习、熟练掌握所教年级的具体要求,同时又要了解相邻年级课标的要求。
做到目标明确。
2.胸中有“本”:教材是教师上课的依据。
对教材内容的编排、知识结构,前后联系,以及编者的意图,教师都必须融会贯通系统详细的掌握。
3.目中有“人”:教学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备课时务必充分考虑学生情感因素的个性差异和学生的接收能力,站在学生的角度根据学生生活经验设计教学过程。
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有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过程。
4.心中有“数”:上完课后,对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要清楚,哪些是共性的,哪些是个性的,哪些学生会有问题需要辅导,心中要有底。
5.手中有“法”:在重点探究时,教学中的重点问题,难点问题,历年来考试中热点问题,易错问题等,在分析讲解时,要精心设计好教法与学法,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二、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就是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高效率授课是对教师从效率和质量两个方面提出的具体要求,要求教师做到“五为五突”。
1.“五为”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动手实践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态度情感能力为目标,这是为了保证课堂教学质量而提出的要求。
(1)教师为主导:教师在落实教学的每一环节时,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身上,能根据学生的表情、发言、动态驾驭课堂,随机应变,从而控制教学每一环节,而不是自己唱主角学生当观众。
(2)学生为主体:知识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教师是服务员,是为学生学习知识提供支持,教学过程一切为学生,使学生会学然后再学会。
新课程标准下教师怎样备好课
新课程标准下教师怎样备好课第一篇:新课程标准下教师怎样备好课新课程标准下教师怎样备好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过去是就教材而备教材,强调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多是以教师的“解读”牵动或代替学生的“解读”,可以说学生是接受式的学习。
新课程理念指出: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建构的过程,强调在合作互助中学习,特别关注学生的主体要求,尊重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顺应学生的自我发展,鼓励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我探究的学习能力。
在这样的理念下,教师的角色和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那么面对新课程,信息技术教师怎样备课呢?由于现在大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还是担任着信息技术教学和电教的双重工作,许多教师从来不备课,上课的时候随心所欲、想到什么地方就说什么,学生没有积极性、目的性,学习效果差。
这当然是由一定的客观条件造成的,但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要备好课,而且备课要素不同于其他学科,它要求教师需要付出更大的精力。
我认为信息技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1、按新课程标准,备好教材。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
更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的资源,也是师生沟通的中介。
充分的利用教材,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是新课程的基本主张。
我们说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研究教材的价值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教材的价值在于生成性。
研究教材要从知识性和人文性两个方面来考虑。
知识性包括信息技术内含的知识和课外延伸的知识。
人文性是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来讲的,备教材应领会新课程的主要思想;研究新课标,从整体上了解教材的特点、把握书本的体系结构,分析新课标,通过钻研教学新课程标准,掌握教材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统观全局,抓住主线。
2、备课每一节课的教材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开放性”,即教学内容是基础而丰富的,呈现形式是丰富而开放的。
因此,我们在备课时要认真挖掘教材每一节课的资源,力图呈现丰富多彩的感知材料,给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留出一定的思维空间。
浅淡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有效备课
浅淡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有效备课我们无论完成什么工作,都需要做好充分准备,否则就会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教学亦然。
教师好比导演,如果对剧本不掌握,对演员不了解,就不会导演出生动、感人的好戏来。
因此,教学工作要获得成功,教师必须认真、充分、精心地备好课。
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该如何备好课呢?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仅供同仁参考。
1吃透课标、精读教材、细读教参、博览资料,是有效备课的基础1.1 吃透课标。
《语文课程标准》是国家指导小学语文教学的纲领性文件。
因此教师一定要在备课前认真钻研,明确各年级的目标要求与重点,并做到烂熟于心,这样备课时才能胸有成竹,有的放矢。
1.2 精读教材。
新课程理念与传统教法的区别在于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
因此,语文教师必须重视教材,吃透教材,精读教材。
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内涵丰富,见解独特,非精读难以悟其精华。
如果只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往往很难领悟其真谛。
只有通过精读,才能走进文本,做到与作者进行交流和沟通,才会个性化解读文本。
精读教材,首先要理解教材中每个字、每个词,以及每句话的读音和含义;其次,要搞清文章的结构层次、主旨乃至微言背后的大意、潜台词等;最后,要领悟文章的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特别是要深刻挖掘文章主题。
只有立足于文本,从文中挖掘出促进精神生命成长的价值主题,才能带领学生从一粒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从一朵花中找到一座天堂。
在这一方面,名师窦桂梅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范例,如教《村居》时,她紧紧抓住“安居乐业”;教《游园不值》时,她紧紧抓住“不值”;教《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她紧紧抓住“幸福”等,抓住这些散落在文本中的价值主题,及时对学生进行引领,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有位专家建议语文教师背诵文本,也是精读文本的一个好方法,我觉得这种做法可以借鉴,文章熟记在心,教学时胸有成竹,自然游刃有余了。
1.3 细读教参。
小学语文教师怎样才能备好课优选篇
小学语文教师怎样才能备好课优选篇小学语文教师怎样才能备好课 1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只有认真全身心地去备课,你才能游刃有余地上好课,才能自如地引导学生去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反之,你的课会上得一沓糊涂,学生所获无几,久而久之,又从何谈起教学质量呢?法国浪漫__作家雨果曾经说过:世界上最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还要辽阔的是天空,而比天空更加浩瀚的,是人的心灵。
语言文字不仅能记录广阔无边、绵延无穷的事物,也能微妙地表达人的丰富的心灵。
语文教师则是语言文字的传播者。
怎样用心培育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怎样用语文中蕴含的丰富情感打动学生,使他们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和优秀文化,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是素质教育为语文教师提出的新的课题。
新课程形势下的备课,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
教师备课中研究教材要从知识性和人文性两个方面来考虑。
知识性包括语文内含的知识和课外延伸的知识。
语文内含的知识即:字、词、句、段、篇、文体、修辞等。
课外延伸的知识即:社会的、自然的、伦理的、道德的等。
人文性是从大语文观来讲的,即:教材中所渗透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人生感悟、生命的意义等,即对科学、__、平等以及对生命的关爱等价值观的追求。
一、整体备课整体备课就是新学期拿到新书以后,教师要及时阅读全册教材,目的是对全册教材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全册教材训练的序列及训练的重点、人文教育及课外实践的相关内容等,做到心中有数,便于整体安排教学、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
这个环节可以是粗线条的,但它是必不可少的,用最少的时间,追求最大的效果。
二、单元备课单元备课就是对单元内的一组课文进行集中备课,寻找共性与个性。
因为每组课文无论从人文的角度和知识的角度都有共性,这是编者遵循学习的规律、知识内在的规律、学生成长的规律精心编排的。
因此。
我们在单元备课时就要认真阅读,发现这一共性,合理安排这一单元的教学、学习、训练,不平均使用力量,使每一篇文章各尽其用。
新课改下语文教师如何备好课
新课改下语文教师如何备好课作者:杨德文来源:《速读·上旬》2014年第04期备课就是教师为课堂教学做准备的过程。
从广义上说,教师的学习、生活都应该是这个过程的一部分,因为教师也是以自己的所有生活感受和知识储备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索的。
从狭义上说,备课是为课堂设置预案,设定程序,以完成教学任务,其书面表现形式就是写教案。
传统意义上的备课仅是狭义的一部分,把备课等同于写教案,设计的教学过程不是帮助学生解决生字词和梳理文章脉络,就是逐句逐段的分析,或是总结文章特色之类,最多也就是再加上一些与课文有关的资料。
这是不科学的,也不符合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
那么,新课改下语文教师如何备好课呢?一、备知识——丰富自己的文化底韵多年的教学生涯,使我深深领悟到,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文化底韵不足,素养不高,人文意识淡薄,没有热爱这项工作的信念,是很难有其新颖而独到的思想的,更不用说备课时能想出一些新的合理及科学的方法了。
而没有思想的语文教师,至少不能算是一个出色的老师。
因此自身的素养的提高应该是第一要素的事。
语文教师应该从多读书中充实新知识,新理念,真正做到活到老,学到老,不断提高各方面的理论修养,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要有创一流业绩的不懈追求,要永葆教育者的青春。
做到对天下事、国事、身边的事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深层次的思考,尤其是对我们教育教学上有关的人和事。
要尽可能多听别人的课,尤其是名家名师的课及报告,进行不断的梳理与总结,并能及时形成文章。
这样对于自己素养的提高是绝对有好处的。
一些成功的名家无不都是如此。
像实力派的钱梦龙老师,情感派的于漪老师,睿智派的魏书生老师,理性派的王松泉老师,都是我们学习借鉴的对象。
另外尽可能寻找一切机会多上公开课,多听别人对自己课的评论,更主要的是听取自己不足方面的。
还要向学生学习,这样才能求得师生共进,教学相长。
一桶水的观念已经跟不上现代教育的脚步了,作为教师,尤其是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具有汪洋大海的“水”才是最佳的。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如何备好课
2016.03一、什么是新课程背景下的备课《中国大百科全书》给备课下了明确定义:“语文教师在上课前的教学准备。
备课是上课的前提。
”备课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凡有几年教学经历者都知道,都能从备教材、备学生、备目标、备过程、备教法等方面说个子丑寅卯。
然而,反思我们的教学,则有一个突出的问题:语文教师很辛苦,但学生学得不快乐。
“语文教师很辛苦”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备课的有效性不大。
有的备课走进了应付检查、备课与上课两张皮的误区。
但在新课程条件下,随着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的要求,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的展示。
它的性质、功能、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它要求语文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在落实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上下功夫,在落实学生合作学习上下功夫,在防止学生的学习活动流于形式,切实提高课堂效益上下功夫,因此语文教师备课已升华为语文教师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语文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1.备课要体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
在备课时,语文教师要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内在联系。
所谓预设,就是根据教育目标和学生的兴趣、学习需要以及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教育活动。
所谓“生成”是指师生依据学生的兴趣、经验和需要,在与环境交互作用中进行有效的动态性调整,以引导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进行新知识的探究活动。
2.备课要体现尊重差异性的理念。
在备课中只有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把它当作一种资源去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潜能,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探索活动,各尽其长,各有所得,不同程度地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备课时尊重学生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首先,语文教师头脑中要始终有学生的个体差异意识。
其次,语文教师要设计分层教学教案。
教学时语文教师必须真正让学生找到自己的“位置”,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在分层教学中让学生各得其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备好课
摘要:无论何时教师都要备课,但是新课程实施和新课改以来,备课或多或少的在发生着变化,教师即要备课标、学内容、学生和教学方法,还要在备课中处理好预设和生成,教师的“导和讲”跟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关系,以及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的关系。
关键词:备课备好课语文教师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任何一堂好课都是精心备课而来的,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和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备课要备什么?怎么备?要处理好什么关系呢?
一、备课要备什么?
备课要备什么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备课要备课程标准。
课标是教材编排的总体标准,教材如何编排都要围绕课标来进行,既不能超越课标,又不能低于课标。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只有从总体上把握住不同学段的不同要求,并依据本学段本册教材的编排特点深入的领会学段要求,认识到学段要求又体现在哪些教学内容中,备课时才会做到有的放矢,努力去完成学段要求。
2、备课要备教学内容。
备教学内容是当前教师备课花费精力最大、用时最多的重要环节。
但有些教师的备课效果不理想,原因是连课文都没读懂就急着去看教学用书和参考教案。
语文是人文性和思想性很强的学科,是重视朗读、感悟和积累的学科。
教师只有充分的朗读,才会有所感悟;教师只有充分
的细读文本,才会有独特的有教育价值的发现。
因此,备课前,先不看教参,静下心来,认真的读课文,反复的读课文,像教学生读书一样,划词语、划句子、作批注,把课文读熟,读出自己的感受。
然后再来看教参,最后作出科学的教学程序设计。
3、备课要备学生。
有人说,备学生是备课的难点,难在每一个学生都是非常活跃又参差不齐的思维点。
这话一点不假,确实,有些教学的重点内容少部分学生难点于掌握,在这种情况下,就只有照顾到大多数学生。
我认为,在备学生时教师要把握学生学习的二个重点,或者叫二个薄弱环节:哪些知识点学生难掌握,哪些学生难掌握哪些方面的知识。
教学中就要尽量的把时间和精力用在这二个方面,并把前一个方面作为优先,在做好前一方面的基础上来做好后一个方面。
4、备课要备教学方法
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保证。
前面的三个方面备好了,接下来就是教学方法的问题了。
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和讨论式教学法无论采用什么方法。
都在以学生的发展为主,选择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教师主要起到引导和点拨的作用,尤其要积极探索“先教后学”的教学模式。
二、备课要注意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所谓“预设”,就是根据教育目标和学生的兴趣、学习需要以及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的设计教育活动。
所谓“生成”,就是指师生依据学生的兴趣,经验和需要,在与环境交互作用中
进行有效的动态性调整,以引导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进行新知识的探究活动。
预设和生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可以这样说,充分的预设才会有更精彩的生成,教师在备课时,多几种假设和预见,就能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不同反应灵活应对。
当发现学生有了真正感兴趣而且有价值的事物和现象时,教师相旦打破原有的计划,调整教育活动内容;当发现原定时间不符合实际情况时,教师要顺应事情的自然发展,因势利导。
2、教师的“讲和导”跟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关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教学方法经历了由讲授法到和发式教学法再到讨论式教学法的转变,特别是新课改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教学方法的革新指明了前进的道路。
但由于过分强调和盲目追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至使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探索上出现了误区。
由于对传统教学中讲风文盛的尖批判,老师不敢讲了;把启发式简单地理解一问一答,学生跟着老师的问题转,学生的主体地位全无了;为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讨论风靡一时,好像不讨论又不能体现新课改了,不该讨论的也拿出来讨论了。
新课必并不是要改撑原来的老方法,而是吸取老方法优点的基础上倡导新的方法,同样把新的方法的优点吸取起来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以便培养出更优秀更合格的人才。
因此,我们老师在备课时,在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地前提下,要优化教学方法为我所用,为课堂教学增光添彩。
3、独立备课和集体备课的关系
独立备课一般是指在无其他人的参与下,自己独自进行的备课,集体备课一般指校内和校际同年级,同学科教师之间在独立备课后互相交流与研讨的教学活动。
无论是独立备课还是集体备课,都包括学生情况分析、
教材处理、教法选择、练习处理、教学过程师生的双向活动等。
当前,由于集体备课具有扩大见识、取长补短、资源共享等优势,越来越引起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很多学校都把集体备课作为校本教研来开展,并对推动学校教研工作的发展和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有些学校的集体备课由于方法不当,也存在着很多误区。
集体备课最好地摸式应该是:个人备课——集体备课——二次备课。
在这一备课过程中,也不宜安排主备教师,更不宜形式统一的教案,不能因为集体备课从而忽视了个人备课和二次备课。
其实,个人备课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因为只有充分的个人备课,才可能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没有个人备课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集体备课。
因此,我们教师不能因为集体备课而忽视个人备课,只要加强个人备课,集体备课才能真正出质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最终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