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萎蔫综合症的病原物分离培养
棉花萎蔫综合症在山西省棉花区试新品种中的发生调查
还原 糖得 率 ( 4 5 ) 3 . 6 。而利 用稀 碱 +高 压对 棉秆 进行 预处 理 的研 究甚 少 , 研 究 中稀 碱 +高压 处 理 本 后 的棉秆 中纤 维 素 含 量 高 达 6 . 1 , 原 糖 得 率 3 O 还 达 4.4 , 4 4 其处 理效 果显 著 优于 其他 处理 , 理想 是
手 无 策 , 此 造 成 的 产 量损 失和 品质 下 降较 大 , 因 且
. -. -. -● - m + 一・ 0 -. -+ - -. -. -. _ . - . - . _. -◆ 一 . -. -. -◆ …
3 …… ( 2 王 性质 的比较
华 , ) 同预 处 理棉 花 秸 秆 结构 及 等 不
但是从 环境 保 护 以及 节 约成 本 方 面 考 虑 , 期 后 研 究应 以处 理效率 的评 估作 为 重点 , 虑 处理 溶剂 、 考 酶解残渣 的 回收利 用 等 问题 , 以提高综 合 利用 效率 , 为棉秆制备 燃料 乙醇的工业 化生产提供 依据 。
参 考 文 献
[ ]S A BC, ot M 7 AH C t A.Ehn l rdci o a a n a tao pout nf m kl e o r l i
病 子 分 离 培 养 未 能 分 离到 病 原 物 。 目前 对 其 发
无法 采取 弥补 措 施 。萎 蔫症 不 仅 在 生 产 主 栽 品 种 中连年 发 生 , 而且在 新 品种 区域 试验 参 试材 料 中也 较 多, 逐渐 成 为棉 花 上 常 态发 生的新 病 害 。 为监 测 和 了解该病 害在 山西省 的发 生发 展 , 对萎 蔫症 的发 生提 出治理 或规 避措 施 , 文对 近年 来 参加 山西 省 本 棉 花新 品种 区域 试验 的参 试材 料 进行 了部 分调 查 , 旨在 为萎 蔫症 的综合 治理提 供 参考 。
植物枯萎病的病原及其防治
植物枯萎病的病原及其防治植物枯萎病是指植物枯萎、萎蔫、黄化、死亡等症状,由于内部水分吸收不足或输送阻塞所致。
这种病害严重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发育,对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产生了负面影响。
那么,到底什么是植物枯萎病的病原,以及如何防治它呢?一、植物枯萎病的病原1. 微生物植物枯萎病的病原微生物有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细菌、真菌、病毒等。
比如青枯病是由产生青霉素的细菌引起的,棉花枯萎病则是由棉红壳腔菌引起的,土壤杆菌也是造成植物枯萎病的重要病原菌。
2. 土壤因素土壤病害是植物发生枯萎病的常见原因之一。
土壤因素引起的植物枯萎病,通常是根系疾病所导致的。
比如,土壤酸度过高或过低、土壤质量不佳、土壤中寄生虫、土壤中毒素等都会导致植物根部受到侵害,从而引起枯萎病。
3. 水分营养失调植物枯萎病的发生与环境水分的管理密切相关。
在干旱或水分过度的环境下,植物往往会出现蒸腾强度过度,无法正常吸收水分的状况,从而导致病害的发生。
二、植物枯萎病的防治针对不同的病原原因,可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例如:1. 保持土壤健康针对土壤因素所造成的枯萎病,我们可以采取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和健康度、加强灌溉管理等措施。
此外,在种植过程中,还要注意隔离病源、轮作作物、控制污染等。
2. 合理管理水分在干旱地区,可以在旱季将苗期移到放置有保湿剂的远离阳光的地方,以减少植物的蒸腾强度;在水分过剩的地区,也可以采用排水措施,以避免植株因积水而受损。
3. 消除病原对于由于微生物病原所引起的植物枯萎病,可采取多种防治措施,如使用化学杀虫剂、使用抗生素、进行生物防治等。
当然,我们还应该注意加强对种植环境的管理、遵守良好的种植习惯等综合措施。
4. 增强植物抵抗力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是预防植物枯萎病的根本措施之一。
这种做法可以通过增施氮磷钾肥料、配合使用生物肥料等,以增强植物的营养代谢和免疫能力。
总之,植物枯萎病的防治,需要针对具体病原原因,以综合行动的方式进行。
棉花枯、黄萎病如何防治
棉花枯萎病
该病主要在土壤中越冬,通过水流、灌溉水等传播,从根部 侵入棉株。高温、高湿、多雨等条件下容易发生。
棉花黄萎病
该病主要通过土壤传播,从根部侵入棉株。土壤中存在大量 的菌源是发病的重要条件。夏季高温、高湿、多雨等条件下 也容易发生。
02
CATALOGUE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的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利用生物农药
使用生物农药如井冈霉素、春雷霉素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对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 果。
03
CATALOGUE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的防治实践
品种选择
01
02
03
抗病性强的品种
选择对棉花枯萎病和黄萎 病抗病性强的品种,降低 病害发生的概率。
适应性广的品种
选择适应性强、生长稳定 的品种,减少环境变化对 棉花生长的影响。
传播有影响。
土壤环境
03
土壤的质地、pH值、肥力等因素都会影响枯萎病和黄萎病的发
病和传播。
05
CATALOGUE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防治的未来展望
加强抗病品种的选育和推广
总结词
抗病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是防治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的重要途径之一。
详细描述
通过传统和现代育种手段,选育出具有抗病性、适应性强的棉花品种,并推广种植,可有效降低棉花枯萎病和黄 萎病的发病率。
04
CATALOGUE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的防治效果评估
防治效果评价标准
发病率
评价防治效果的首要指标,发病率越低,防治效 果越好。
病情指数
反映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的严重程度,病情指数 越低,防治效果越好。
产量
防治效果好的处理,棉花的产量明显增加。
棉花枯和黄萎病的生态防治技术
及时发现
在发病初期,及时发现并 记录病情,采取相应措施 。
清除病株
一旦发现病株,应立即清 除并销毁,以防止病原菌 的扩散。
化学治疗
使用化学药剂对病株进行 治疗,以控制病情的发展 。
化学药剂的选择与使用
选择针对性药剂
根据病情选择针对性的化学药剂,以达到最佳的治疗 效果。
合理使用药剂
在使用化学药剂时,应按照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进行 操作,不可随意加大剂量。
02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的生态防治 技术
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性强的棉花品种是生 态防治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的 重要措施。
抗病品种的选用能够显著降低 棉花病害的发生率,提高棉花 的产量和品质。
在选购棉花品种时,应了解其 抗病性能,并选择经过审定且 具有较强抗病性能的品种。
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能够提高棉花的抗病能力,增加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数量。
合理轮作
轮作可以减少土壤中病原菌的数量,降低病害的发生率。应避免同一种作物连作,尤其是 枯萎病严重的地块更应避免。
科学施肥
合理施肥可以改善土壤环境,提高棉花的抗病能力。应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控制氮肥的 施用量,以防止植株过度生长,降低抗病能力。
加强病害监测与预警
建立健全的病害监测网络
通过定期监测和调查,及时发现病害的发生和发展趋势,为采取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在干旱季节,应加强灌溉管理, 保证棉花的正常生长需求。
轮作倒茬
轮作倒茬能够减少土壤中的病原 菌数量,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可以采取与非寄主植物进行轮作 的方式,如与玉米、小麦等作物
轮作。
轮作时间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 情况而定,一般建议至少进行两
年的轮作。
新疆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现状及其快速分离技术
新疆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现状及其快速分离技术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之一,但近年来,新疆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频率明显增加,对棉花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主要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新疆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现状,并介绍了一种快速分离技术。
一、新疆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现状1. 病原菌新疆棉花枯黄萎病的主要病原菌是棉枯黄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vasinfectum),属于担孢菌门(Ascomycota)真菌。
2. 发病特点新疆棉花枯黄萎病主要在播种后的幼苗期发病,表现为棉花叶片出现黄化、枯黄和萎蔫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棉花死亡。
病原菌还可以通过棉花的根系侵入植株,造成维管束阻塞和整株萎蔫。
病原菌还可以通过棉花种子传播,导致病害的远距离传播。
二、新疆棉花枯黄萎病的快速分离技术为了准确鉴定新疆棉花枯黄萎病的病原菌,需要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
传统的分离方法主要是通过分离病组织、涂抹法等手段,但这些方法繁琐且耗时。
近年来,研究人员发展了一种基于PCR的快速分离技术,方便高效地进行病原菌分离和鉴定。
1. 样品采集和处理需要采集新疆棉花枯黄萎病植株的受害部位,如叶片和根系。
样品应在发病初期采集,并保持样品的完整性和新鲜度。
然后,将样品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其他细菌或真菌的污染。
2. DNA提取采用DNA提取试剂盒进行病原菌DNA的提取。
将样品切碎并加入提取试剂盒进行混合。
接着,通过离心和冻融的方式,使细胞破裂释放出DNA。
3. PCR扩增设计适合的引物,使其特异性地与目标病原菌的DNA片段结合。
将提取得到的DNA样品与引物、Taq DNA聚合酶、缓冲液和dNTP等成分混合,反应体系进行PCR扩增。
PCR扩增条件一般为94℃预变性3min,然后进行35个循环,每个循环包括94℃变性30s,55℃退火45s,72℃延伸1min。
4. PCR产物分析将PCR扩增得到的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观察PCR扩增结果。
棉花萎蔫综合症初报
时, 减产率0 5 ~2 . , . 8 5 呈现发病株 率越 高减 产 越 多 的趋 势。该 病 目前在 山西省 多个 品种 多个 地块 较
普遍 发 生。
关键词 : 棉花 ; 萎蔫 ; 生 ; 发 减产 中图分类 号 : 4 5 6 1 ¥ 3 . 2 文献标识 码 : A 文 章编号 :0 06 2 2 1 ) 50 0 —3 1 0— 3 X(0 0 0 —0 80
31 5 . 。
本课题组 转基 因抗 虫棉 育种 试验 田材 料 , 所 本 各课题 组棉花 育种试验 田材 料 , 山西省 棉花 新 品种
区域 试 验 4个 试 点 参 试 品 种 , 西 省 运 城 市 棉 区 推 山 广 品种 。 1 2方 法 . 20 年 以来 , 07 自初 花 期 开 始 不 定 期 观 察 试 验
空间 比健 株更大 ( 1 图 一C
花生产后期 调查表 明 , 发生 萎蔫 症 的材料 占参 试 材
收 稿 日期 : 0 91 —8 *通讯 作 者 2 0 — 22
2 22 . . 花朵 。 棉株发 病 后仍 可 正 常开 花 , 也有 同一
天 开放 2朵和 3朵花 的情 况 , 和正 常棉株 基 本没有
2 2萎 蔫 症 形 态 症 状 .
田萎蔫症 的发 生 。2 0 0 9年又 采 用挂 牌 定株 方法 观 察萎 蔫症 棉 株 叶片 萎 蔫 和棉 铃 异 常 之 间 的 关 系 。
22 1 . . 盱片 。萎 蔫症 棉株 株 型基 本 正 常 , 观 察 到 未
病斑 。发病初 期 叶片 平展 无 力 , 蔫 , 去正 现 一 种 新 病 本
料数 的 3 . %~ 9 . , 株 率 1 3 ~ 7. 。 96 63 病 . 50
实验四 棉花病害识别与鉴定
实验四棉花病害识别与鉴定/nyzwbl/content/sy_mh.htm南京农业大学植保学院农业植物病理学精品课程网一、目的要求掌握棉花苗期、成株期、铃期主要病害特征及病原形态,通过本实验学习,能对棉花其他病害的典型特征进行识别并掌握相应病害的鉴定方法。
二、材料和用具棉花病害腊叶标本、病原玻片标本、病害特征挂图或多媒体幻灯片等,显微镜、镊子等实验常规用具。
三、内容与方法一、棉花立枯病1、症状观察:观察立枯病苗。
病斑在何处产生?为什么?病斑颜色怎样?要注意病斑凹陷的程度。
受害病部位凹陷,并环绕整个嫩基,形成所谓蜂腰状、潮湿时病斑上常有明显白色丝状物,从土壤拔出常粘着土粒。
这是病原物丝核菌的菌丝体。
2、病原形态观察:有性态为瓜亡革菌[ Thanatephorus cucumeris (Frank) Donk.],担子菌亚门亡革菌属。
无性态为茄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
取人工培养的菌丝体制片镜检。
注意菌丝分枝处有何特点?分枝基部缢缩否?分枝点附近有无横隔膜?观察皿内菌核的颜色、形状。
纵剖菌核观察内外颜色是否一致。
棉花立枯病(一)棉花立枯病(二)棉花立枯病病菌二、棉花炭疽病1、症状观察:观察棉苗期炭疽病,观察病斑发生的部位,病斑的颜色、形状。
病斑是否有凹陷并具纵向裂痕?在潮湿状态时,棉苗炭疽病症明显可见,为粉红色粘质物,为病原物分生孢子团。
2、病原形态观察:有性态为围小丛壳[Glomerella cingulata (Stonem.) Spauld.et Schrenk],子囊菌亚门小丛壳属,自然条件下很少发生,无性态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 Penz.&Sacc.]半知菌亚门炭疽菌属。
取病部粉红色分生孢子团制片镜检,观察分生孢子形态、颜色。
再取病部小片病组织,置于载玻片观察,看分生孢子盘四周是否有多根直或弯曲的褐色刚毛,刚毛有无隔膜?棉花炭疽病(一)棉花炭疽病(二)棉花炭疽病(三)棉花炭疽病病菌三、棉花枯萎病1、症状观察:棉花枯萎症状一般分为五种类型,取新鲜棉花枯萎病株,观察病株病害属于下面哪种类型。
棉花抗黄萎病生理生化机制研究进展
!"!#$%"&!'()*,-犘犾犪狀狋犘狉狅狋犲犮狋犻狅狀收稿日期: 20230301 修订日期: 20230427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27021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D1400300) 通信作者E mail:李冉liran01@caas.cn;戴小枫daixiaofeng_caas@126.com棉花抗黄萎病生理生化机制研究进展张烨婧1, 陈捷胤1,2, 李 冉1,2 , 戴小枫1,2 (1.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3;2.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昌吉 831100)摘要 棉花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支柱性产业,是影响世界大宗农产品及下游纺织品贸易格局的战略性产业。
由大丽轮枝菌犞犲狉狋犻犮犻犾犾犻狌犿犱犪犺犾犻犪犲引起的棉花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上的头号病害,严重影响棉花产量与质量。
黄萎病菌侵染过程中会激发棉花植株产生一系列防御反应,如组织结构抗性变化、植物激素信号通路响应及抗病相关基因表达等。
目前,已从棉花中挖掘出大量响应黄萎病菌的基因,阐明了这些抗性相关基因通过调控生理生化反应而发挥抗病功能的机制。
本文从活性氧、防御酶、次生代谢产物和植物激素4个方面综述了棉花抗性相关生理生化作用机制,总结了棉花抗性相关生理生化反应的调控网络,为深入了解棉花抗黄萎病机制、选育抗病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 抗病机制; 生理生化反应中图分类号: S435.621 文献标识码: A 犇犗犐: 10.16688/j.zwbh.2023097犚犲犮犲狀狋犪犱狏犪狀犮犲狊犻狀狆犺狔狊犻狅犾狅犵犻犮犪犾犪狀犱犫犻狅犮犺犲犿犻犮犪犾犿犲犮犺犪狀犻狊犿狊狅犳犮狅狋狋狅狀狉犲狊犻狊狋犪狀犮犲狋狅犞犲狉狋犻犮犻犾犾犻狌犿狑犻犾狋犣犎犃犖犌犢犲犼犻狀犵1, 犆犎犈犖犑犻犲狔犻狀1,2, 犔犐犚犪狀1,2 , 犇犃犐犡犻犪狅犳犲狀犵1,2 (1.犐狀狊狋犻狋狌狋犲狅犳犘犾犪狀狋犘狉狅狋犲犮狋犻狅狀,犆犺犻狀犲狊犲犃犮犪犱犲犿狔狅犳犃犵狉犻犮狌犾狋狌狉犪犾犛犮犻犲狀犮犲狊,犛狋犪狋犲犓犲狔犔犪犫狅狉犪狋狅狉狔犳狅狉犅犻狅犾狅犵狔狅犳犘犾犪狀狋犇犻狊犲犪狊犲狊犪狀犱犐狀狊犲犮狋犘犲狊狋狊,犅犲犻犼犻狀犵 100193,犆犺犻狀犪;2.犠犲狊狋犲狉狀犃犵狉犻犮狌犾狋狌狉犪犾犚犲狊犲犪狉犮犺犆犲狀狋犲狉,犆犺犻狀犲狊犲犃犮犪犱犲犿狔狅犳犃犵狉犻犮狌犾狋狌狉犪犾犛犮犻犲狀犮犲狊,犆犺犪狀犵犼犻 831100,犆犺犻狀犪)犃犫狊狋狉犪犮狋 犆狅狋狋狅狀犻狊狋犺犲犿狅狊狋犻犿狆狅狉狋犪狀狋犮犪狊犺犮狉狅狆犻狀犆犺犻狀犪,狆犾犪狔犻狀犵犪狏犻狋犪犾狉狅犾犲狀狅狋狅狀犾狔犻狀狀犪狋犻狅狀犪犾狉犲狏犲狀狌犲犪狀犱狆犲狅狆犾犲’狊犻狀犮狅犿犲犫狌狋犪犾狊狅犻狀狋犺犲犺犲犪犾狋犺狔犱犲狏犲犾狅狆犿犲狀狋狅犳狋犺犲狀犪狋犻狅狀犪犾狋犲狓狋犻犾犲犻狀犱狌狊狋狉狔犪狀犱狋犲狓狋犻犾犲犲狓狆狅狉狋狊.犞犲狉狋犻犮犻犾犾犻狌犿狑犻犾狋犮犪狌狊犲犱犫狔犞犲狉狋犻犮犻犾犾犻狌犿犱犪犺犾犻犪犲犻狊狋犺犲犿狅狊狋狀狅狋狅狉犻狅狌狊犱犻狊犲犪狊犲犻狀犮狅狋狋狅狀狆狉狅犱狌犮狋犻狅狀,狑犺犻犮犺狊犻犵狀犻犳犻犮犪狀狋犾狔狉犲犱狌犮犲狊狋犺犲狔犻犲犾犱犪狀犱狇狌犪犾犻狋狔狅犳犮狅狋狋狅狀.犐狋犻狊狑犻犱犲犾狔犪犮犽狀狅狑犾犲犱犵犲犱狋犺犪狋犞.犱犪犺犾犻犪犲犻狀犳犲犮狋犻狅狀狊犮狅狌犾犱犪犮狋犻狏犪狋犲犪狊犲狉犻犲狊狅犳犱犲犳犲狀狊犲狉犲狊狆狅狀狊犲狊犻狀犮狅狋狋狅狀狆犾犪狀狋,犻狀犮犾狌犱犻狀犵狊狋狉狌犮狋狌狉犪犾狉犲狊犻狊狋犪狀犮犲犪犾狋犲狉犪狋犻狅狀狊,狆犾犪狀狋犺狅狉犿狅狀犲狊犻犵狀犪犾狋狉犪狀狊犱狌犮狋犻狅狀,犪狀犱狋犺犲犻狀犱狌犮狋犻狅狀狅犳犱犲犳犲狀狊犲 狉犲犾犪狋犲犱犵犲狀犲狊.犆狌狉狉犲狀狋犾狔,犿犪狀狔犵犲狀犲狊犻狀狏狅犾狏犲犱犻狀狋犺犲犮狅狋狋狅狀犞犲狉狋犻犮犻犾犾犻狌犿狑犻犾狋狉犲狊犻狊狋犪狀犮犲犺犪狏犲犫犲犲狀犻犱犲狀狋犻犳犻犲犱,犪狀犱狋犺犲犻狉犻狀犱犻狏犻犱狌犪犾犿犲犮犺犪狀犻狊犿狊狅犳狆犺狔狊犻狅犾狅犵犻犮犪犾犪狀犱犫犻狅犮犺犲犿犻犮犪犾狉犲犵狌犾犪狋犻狅狀犺犪狏犲犫犲犲狀犱犲犿狅狀狊狋狉犪狋犲犱.犐狀狋犺犻狊狉犲狏犻犲狑,狑犲狊狌犿犿犪狉犻狕犲犱狋犺犲犮犺犪狉犪犮狋犲狉犻狊狋犻犮狊犪狀犱犿犲犮犺犪狀犻狊犿狊狅犳狆犺狔狊犻狅犾狅犵犻犮犪犾犪狀犱犫犻狅犮犺犲犿犻犮犪犾狉犲狊犻狊狋犪狀犮犲狋狅犮狅狋狋狅狀犞犲狉狋犻犮犻犾犾犻狌犿狑犻犾狋,犻狀犮犾狌犱犻狀犵狉犲犪犮狋犻狏犲狅狓狔犵犲狀狊狆犲犮犻犲狊,犱犲犳犲狀狊犲犲狀狕狔犿犲狊,狊犲犮狅狀犱犪狉狔犿犲狋犪犫狅犾犻狋犲狊,犪狀犱狆犾犪狀狋犺狅狉犿狅狀犲狊.犉狌狉狋犺犲狉犿狅狉犲,狑犲犮狅狀犮犲狆狋狌犪犾犻狕犲犱狋犺犲狉犲犵狌犾犪狋狅狉狔狀犲狋狑狅狉犽犵狅狏犲狉狀犻狀犵狆犺狔狊犻狅犾狅犵犻犮犪犾犪狀犱犫犻狅犮犺犲犿犻犮犪犾狉犲狊犻狊狋犪狀犮犲狋狅犮狅狋狋狅狀犞犲狉狋犻犮犻犾犾犻狌犿狑犻犾狋,狑犺犻犮犺狑犻犾犾狆狉狅狏犻犱犲犪狋犺犲狅狉犲狋犻犮犪犾犫犪狊犻狊犳狅狉犳狌狉狋犺犲狉狌狀犱犲狉狊狋犪狀犱犻狀犵狋犺犲犿犲犮犺犪狀犻狊犿狊狅犳犞犲狉狋犻犮犻犾犾犻狌犿狑犻犾狋狉犲狊犻狊狋犪狀犮犲犪狀犱犳狅狉犻犿狆狉狅狏犻狀犵狉犲狊犻狊狋犪狀犮犲犫狉犲犲犱犻狀犵犻狀犮狅狋狋狅狀.犓犲狔狑狅狉犱狊 犮狅狋狋狅狀; 犞犲狉狋犻犮犻犾犾犻狌犿狑犻犾狋; 狉犲狊犻狊狋犪狀犮犲犿犲犮犺犪狀犻狊犿; 狆犺狔狊犻狅犾狅犵犻犮犪犾犪狀犱犫犻狅犮犺犲犿犻犮犪犾狉犲狊狆狅狀狊犲 棉花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支柱性产业、影响世界大宗农产品及下游纺织品贸易格局的战略性产业。
棉花枯萎病
该病的发生与温湿度密切相关地温20℃左右开始
出现症状地温上升到2528℃出现发病高峰地温高于33℃时病菌的生长发育受抑或出现暂时隐症进入秋季地温降至25℃左右时又会出现第二次发病高峰。夏季大
病。
4、土壤线虫棉田土壤中线虫的活动与消长与枯萎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五、病害循环disease cycle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在面籽、棉籽壳、棉饼、病残体或病田土壤中越冬第二年棉花播种后当环境条件适宜时病
菌开始萌发从棉株根部伤口或直接从根的
表皮及根毛侵入在寄主维管束组织内繁殖
植株矮化有时与其它症
状同时出现。6、红叶型苗期遇低温病叶局
部或全部现出紫红色病斑
病部叶脉也呈红褐色叶
片随之枯萎脱落棉株死亡。7、半边黄化型
棉株感病后只半边表现病态黄化
枯萎另半边生长正常。该病有时与黄萎病混合发生症状更为复杂表现为矮生枯萎或凋萎等。纵剖病
茎可见木质部有深褐色条纹。湿度大时病部出现粉红色霉状物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
扩展直至进入枝叶、铃柄和种子等部位棉花收获后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种子等场所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源。六、防治方法和种植管理1、保护无病区田
植物检疫不从病区调种自选、
自育无病良种种子消毒处理。用无病
土育苗移栽。选用抗、耐病品种。枯萎病、黄萎病混合发生的地区提倡选用兼抗枯萎病、黄萎病或耐病品种。2、消灭零星病区田拔除和销毁零星病株
雨或暴雨后地温下降易发病。地势低洼、土壤粘重、偏
碱、排水不良或偏施、过施氮肥或施用了未充分腐熟带菌的有机肥或根结线虫多的棉田发病重。另外土壤湿度大也有利于病害发生。2、耕作栽培连作棉田年限越长土壤中病菌积累越
棉花黄萎病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棉花黄萎病及其综合防治技术棉花黄萎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危害棉花的根系,导致植株生长缓慢、叶片黄化、枯萎死亡等症状。
该病害在棉花生产中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需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来控制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一、病害的发生原因棉花黄萎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土壤、气候、病原菌和棉花品种等。
其中,土壤是影响病害发生的重要因素,土壤酸碱度、含水量、有机质含量等都会影响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
气候因素也是影响病害发生的重要因素,高温、高湿等气候条件有利于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
此外,病原菌的种类和棉花品种的抗病性也会影响病害的发生。
二、综合防治技术1.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品种是预防棉花黄萎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多种抗病品种,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的品种。
2.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可以提高棉花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在施肥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氮肥的用量,适量增加磷、钾等微量元素的供应,以提高棉花的免疫力。
3.土壤消毒土壤消毒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棉花黄萎病的方法。
可以采用化学消毒剂、生物制剂等方法进行土壤消毒,以杀灭病原菌和其他有害微生物。
4.病害监测和防治定期对棉花进行病害监测,及时发现病害的发生和传播,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可以采用化学药剂、生物制剂等方法进行防治,但应注意药剂的使用量和使用方法,以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棉花黄萎病是一种严重的病害,需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来控制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的抗病品种,合理施肥,进行土壤消毒,定期进行病害监测和防治,以保证棉花的健康生长和高产高质。
棉花出现枯萎病?几个要点看一下
棉花出现枯萎病?几个要点看一下棉花枯萎病是棉花种植期的一种常见病害。
病原为一种真菌,名尖孢镰刀菌(萎蔫专化型),主要危害棉花的维管束等部位,导致叶片枯死或脱落。
根据其危害位置的不同,也可以用不同的专门名称来分别细指。
该病害可以通过喷洒药剂或者种植管理等方式来防治。
那么,它是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枯萎病呢?棉花该病的发生与温湿度密切相关,地温20℃左右开始出现症状,地温上升到25~28℃出现发病高峰,地温高于33℃时,病菌的生长发育受抑或出现暂时隐症,进入秋季,地温降至25℃左右时,又会出现第二次发病高峰。
夏季大雨或暴雨后,地温下降易发病。
地势低洼、土壤粘重、偏碱、排水不良或偏施、过施氮肥或施用了未充分腐熟带菌的有机肥或根结线虫多的棉田发病重。
棉花采取"改造重病区、控制轻病区、消灭零无菌棉种,并杜绝病害从种途径传入;轻病区应以轮作为主;零星病区以消灭零星病株、病点为主;重病区以种植抗高产品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1、建立无病良种繁殖基地,禁止从病区引种或调种。
2、种植抗病高产优质品种,如86-1,中棉12号,苏棉1号、3号等、兼抗枯、黄萎病品种有86-6,中棉372。
3、合理轮作南方棉区采用稻棉轮作3~4年,北方棉区采用与大(小)麦、玉米轮作3~4年。
4、加强栽培管理深翻土壤,不整棉田,适时播种,无病土育苗移栽,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及时中耕、开沟排水,合理灌溉。
5、药剂防治①种子消毒:棉籽用硫酸脱绒后,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在55~60℃的80%"402"抗菌剂2000倍液中浸闷30分钟;多菌灵胶悬剂浸种,配制50千克浸种药液(用清水49.5千克加入40%多菌灵胶悬剂375克)浸泡未经脱绒籽20千克,常温下浸14小时,药液可连续2~3次。
②土壤消毒:病点周围每平方米土面打孔25个,孔距和孔深均为20厘米,每孔灌氯化苦药液5毫升,立即盖土踏实并浇水一粪勺,防止药液挥发,10~15天后翻土;或每平方米土面用70%二溴乙烷81毫升加水40.5千克浇施,两周后翻土。
棉花黄萎病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棉花黄萎病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棉花黄萎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它破坏棉花植物叶片、茎部和根系,导致植株萎蔫,
造成巨大损失。
本病由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 malvacearum(Xam)引起,强大的
感染能力,致病力强,易受外来侵染,每年都会突发,是棉花的重要病害。
防治棉花黄萎病的有效途径有三种:一是加强节气技术管理,合理控制用水量和技术
有序灌溉,以延缓病情的发展;二是做好田间的日常病虫害管理,适当加强田间棉花病虫
害预防控制,提高田间灌溉水质和肥力,增强植株抗逆能力;三是防治时要重视田埂面和
垸肥,充分防护田埂,尽量采取一次防治,减少频繁防治,以应对灾害发生,切断病源,
尽量控制病情。
另外,还要采用化学防治的方式来增强棉花的抗病能力。
药剂防治棉花黄萎病的药剂
类型比较多,如市售的抗病剂,如硝唑布洛芬,尼美辛,三乙醇胺,噻吩等,联合使用更
加有效。
此外,还需要综合使用先进技术和技术。
一是采用微生物菌剂和植物激素等新型技术,加强棉花抗病能力;二是采用植物健康状况诊断技术,准确预测棉花黄萎病的发生,及时
介入��治,有效降低病害等。
综上,针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要从节气习惯、田间管理、田埂面防护和化学防治等方
面入手,并结合微生物菌剂和植物激素,新型技术进行综合防治,以有效防治棉花黄萎病。
棉花黄萎病菌的分离及培养技术研究
编号:审定成绩:重庆邮电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设计(论文)题目:棉花黄萎病菌的分离及培养技术研究学院名称:生物信息学院学生姓名:专业:生物技术班级:学号:指导教师:江怀仲答辩组负责人:填表时间:2015 年5月重庆邮电大学教务处制摘要棉花黄萎病(Verticillium Wilt of Cotton)是一种土传性的维管束系统病害,严重影响棉花产量和质量,有人称它为“癌症”。
病害发生的关键因子,除了品种抗病性较低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外,土壤中棉花黄萎病菌的大量积累是棉花黄萎病发生流行的主要原因。
据国外报道,棉花黄萎病菌形成的休眠结构——微菌核,可以在土壤中常年存活,并成为危害侵染循环中最重要的侵染源。
在全球因黄萎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每年达10亿多美元,筛选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黄萎病最经济有效的途径之一,而品种的筛选与鉴定及相关研究都需要分离和培养黄萎病菌种。
本研究通过查阅现有文献和结合现有实验条件,采集四川简阳棉花地里耕作层土壤、棉花根际土壤作为病菌分离材料,然后用最简单有效的逐步稀释法稀释样本,并将稀释液涂布在PDA培养基上。
根据生长出来的菌落形态和颜色等特征,挑取单菌落再用平板培养法分离出纯化的棉花黄萎病菌。
然后将所得的棉花黄萎病菌用不同液体培养基对照培养,从而选择出一种最利于棉花黄萎病菌生长的培养基,以利于将分离纯化出的棉花黄萎病菌培养成可供应用的黄萎菌液,供相关研应究用。
将采集的四份土壤样本,稀释成10-1、10-2、10-3不同浓度,涂布平板和平板培养后得到了4株纯化的真菌,经过鉴定最终得到了1株纯化的棉花黄萎病菌。
然后用不同液体培养基对棉花黄萎病菌对照培养,得出淘米水培养基培养的棉花黄萎病菌以微菌核形式为主;察氏液体培养基培养出来的棉花黄萎病菌含有较多菌丝和孢子;马丁氏培养基培养出来的棉花黄萎病菌以含孢子为主。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菌分离和培养液体培养基ABSTRACTVerticillium Wilt of Cotton is one of the main diseases which affecting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the cotton. The key factor of the disease, in addition to less resistant varieties and appropriate climate conditions, the accumula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Verticillium dahliae in soil is the main reason which cotton Verticillium wilt is popular. According to foreign reports, sleeping structure ——micro-sclerotia which Verticillium dahliae formed can survive in soil all the year round and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infection source of against infection cycle. In the world, the economic loss caused by Verticillium wilt account for one billion U.S. Dollars average every year, one of the most cost-effective ways which control Verticillium wilt is filtering and using resistant varieties, while screen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species and related research all need to isolate and culture Verticillium species.In this study, according to search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with the existing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we collected farming soil and rhizosphere soil from cotton of Sichuan Jianyang as bacteria isolated material, and then gradually dilute the sample, and coating the dilution on the PDA medium. Based on the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colony, such as shape and color, we can pick a single colony and culture it on the medium. In this way, we can isolate and select the purified Verticillium dahliae. And then Verticillium dahliae were cultured with different liquid medium. So that selecting one of the most favorable medium for the growth of Verticillium dahliae, in order to culture the isolated and purified Verticillium dahliae into yellow wilt bacterium,for research applications.Diluting the four soil samples which collected from Jianyang, into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10-1,10-2,10-3.Plating culture after coating plate, we get four sets of purified fungi. After identification, I get a set of purified Verticillium dahliae. Then using different liquid media to culture Verticillium dahliae, finally, from the reproduction of Verticillium dahliae, we can draw a conclusion, after using Taomi Shui medium to culture Verticillium dahliae, obtained a lot of micro-sclerotia; using Czapek liquid medium to culture, obtained many mycelium and spores; using Mading Shi medium to culture, obtained many spores.【Key words】Verticillium dahliae Isolation and Culture liquid medium目录前言 (1)第一章棉花黄萎病菌概述 (2)第一节棉花黄萎病菌的形态特征 (2)第二节棉黄黄萎病发病症状 (2)第三节棉花黄萎病菌的传播及防治方法 (4)第四节研究目的及意义 (5)第二章棉花黄萎病菌的分离 (6)第一节实验材料 (6)第二节实验方法 (8)第三节实验结果与分析 (12)第三章棉花黄萎病菌的培养 (16)第一节实验材料 (16)第二节实验方法 (17)第三节培养结果 (18)第四节本章小结 (21)结论 (23)致谢 (24)参考文献 (25)附录 (26)一、英文原文 (26)二、英文翻译 (36)前言我国是棉花产量最高的国家之一,棉花种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4-5千年的印度河流域文明中。
棉花苗期枯萎病盆栽实验探索精品资料
1.1材料供试棉花品种为棉种710(市售);供试病菌:枯萎D-124(由石河子大学植物病理实验室提供)。
1.2方法
1.2.1旱芹粗提物的制备。将旱芹(果实)在室内阴干,干燥箱内50℃烘干,粉碎后过40目筛。称取粉碎后的植物样品50g,按1∶8~1∶10用丙酮超声波提取30min后过滤,滤渣重复提取3次,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少量,定容至浓度1g•mL-1,置于4℃冰箱内备用。
3结论
2结果与分析
2.1旱芹粗提液预处理土壤对棉苗枯萎病防病效果从表1可以看出,旱芹粗提液明显地提高了出苗率,促进幼苗生长,降低了棉花枯萎病发病率,防病效果为65.6%。说明粗提物对棉花幼苗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2.2旱芹粗提物灌根对盆栽棉花枯萎病的药效表2表明,旱芹粗提物灌根对棉花枯萎病的抑制作用在一定浓度下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病情指数随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在浓度为10mg•mL-1时,病情指数为11.07,防治效果达到最大值77.71%,明显高于对照药剂的相对防效27.77%。
1.2.4结果调查与统计。土壤预处理盆栽防病试验,播种后25d调查棉苗生长情况和发病率。灌根药效试验根据空白对照发病情况按以下标准记载发病级别。0级:无病植株;1级:0.1%~25%叶片发病的植株;2级:25%~50%叶片发病的植株;3级:50%~75%叶片发病的植株;4级:75%以上叶片发病的植株[11]。病情指数=Σ(各级病株数×相对级数的代表值)/(总株数×最高级数代表值)×100;防治效果=(对照平均病情指数-处理平均病情指数)/对照平均病情指数×100%。
1.2.3旱芹粗提物灌根对盆栽棉花枯萎病的药效试验。将棉种播种于装有无菌土直径9.0cm、高9.5cm的塑料营养钵中。棉花出苗后,每营养钵留苗3棵,待1片真叶展平时接菌。接种时,每钵从上向下灌入浓度每毫升1×107个的孢子悬浮液40mL[10],以灌入等量清水作为对照。接种后2h将托盘中灌满清水,保持高湿状态48h,以后常规灌水。接种后在光周期为16L∶8D,25℃,相对湿度90%以上条件下培养。待病情稳定后,将旱芹粗提液(1g•mL-1)用丙酮溶解,加入0.05%的吐温80水溶液,设置5个系列浓度(表2),每钵用40mL对已发病的棉苗进行灌根处理。以常用的枯绝(西安绿威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0.01g•mL-1(每钵40mL)作为对照药剂,以不施粗提液的处理作空白对照,每处理5盆,重复3次。
棉花枯萎病黄萎病农业防治新措施
棉花枯萎病黄萎病农业防治新措施
1.栽培抗(耐)种类是现在最有用的办法。
在棉花生产中,选用抗病种类,并用棉花电子肥进行浸种,浸种后捞出晾干即可下种。
可提高种子发芽率,使幼苗健壮。
驱避地下虫害,隔离病毒感染。
严禁从病区调入棉种、棉籽饼和棉籽壳。
2.对轻病田拔除病株,并进行土壤消毒;对沉痾田实施轮作换茬,南方可水旱轮作2-3年,北方可与小麦、玉米等禾谷类作物轮作3-4年。
及时喷施植物电子肥1号,防病菌复制侵染。
3.加强田间管理。
勤中耕,深中耕,进步地温,下降土壤湿度;开沟排水,下降地下水位;增施肥霸天下助力吸收更多残留营养。
4.搞好现蕾前的防治作业。
棉花现蕾期是棉花枯、黄萎病发作和开展的关键期,对一些带病棉田,在棉株显症之前喷洒倍加倍智能因子膜配合棉花壮枝王养分剂,进步棉株抗病性,减轻病害的发作。
(大帝)。
棉花萎蔫综合症田间消长规律观察
棉花萎蔫综合症田间消长规律观察吴霞;张林水;许爱玲;姚彤崎;李建勋;张安红;张相斌;李燕娥【期刊名称】《中国农学通报》【年(卷),期】2013(29)3【摘要】棉花萎蔫综合症是山西省棉区近年棉花产生的新病害,迄今只有粗浅的调查报告和病原菌分离报告,对其发生消长及其影响因素缺乏基本了解。
为了提出棉花萎蔫综合症的综合治理方略和措施,采用相邻对比种植方法,观察同一品系或材料前一年发病株种子与正常株种子当年发病轻重和早晚。
结果显示,发病株种子后代并不比其同源正常种子发病时间早和发病株率高,表明该病害不是通过发病株的种子遗传发病的;通过相邻对比种植转基因品种及其非转基因亲本品种,再种植大量其他非转基因材料观察,结果显示转基因品种发病较多,而其亲本品种发病极少,某些品种的差异达到极显著,非转基因材料均未看到发病。
表明该病害发生可能与棉花转基因材料有关;通过对棉花萎蔫综合症的发生观察资料与当地气象观测资料拟合分析,结果显示该病害发生可能与降雨量较小、大气相对湿度较低、蒸发量较大有关;同时通过与试验田间小气候观测资料比对分析,可能还与棉田塑膜下地面≥40℃的天数较多有关。
【总页数】6页(P97-102)【关键词】棉花;萎蔫综合症;种子;转基因;亲本;气候【作者】吴霞;张林水;许爱玲;姚彤崎;李建勋;张安红;张相斌;李燕娥【作者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3【相关文献】1.澧阳平原稻区二化螟晚稻田间消长规律观察 [J], 郭平珍;朱骏;朱芳枝;刘六一2.棉花害虫主要天敌田间消长规律 [J], 张继俊;陈志;王琪;王秀梅3.棉花萎蔫综合症在山西省棉花区试新品种中的发生调查 [J], 许爱玲;韩青龙;董哲生;赵玉红;解广田;刘建立;张林水4.棉花萎蔫综合症的特征特性及其与棉花其他主要病害的区别 [J], 马冬菊;吴霞;许爱玲;李建勋;蔡岳;张林水5.棉花萎蔫综合症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观察 [J], 许爱玲;吴霞;马冬菊;吴秀峰;沈红星;解广田;张林水;李燕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棉花枯萎病防治方法
棉花枯萎病防治方法棉花枯萎病是棉花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病害,严重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
为了有效防治棉花枯萎病,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方法。
本文将从病害的症状、病原菌、传播途径和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病害症状:棉花枯萎病的病害症状主要表现为棉花植株的叶片逐渐枯黄,植株整体生长受到抑制。
同时,植株的根系受到侵害,根部表现为褐色、软化,并逐渐腐烂。
在严重感染的情况下,整株棉花植株会逐渐枯死。
二、病原菌:棉花枯萎病的病原菌主要是一种土壤传播的真菌,属于线虫螺旋杆菌属。
这种真菌在土壤中具有一定的存活能力,能长时间在土壤中繁殖和传播。
三、传播途径:棉花枯萎病的传播主要通过土壤传播。
病原菌通过感染棉花的根系,进入植物体内,引起植物根部的腐烂,从而导致植株出现枯萎症状。
此外,病原菌还可以通过种子传播,感染新的植物。
四、防治措施:1. 土壤消毒:在种植前,可以采用石灰烧熟、甲醛熏蒸等方法对土壤进行消毒,以减少病原菌的数量。
这可以有效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2. 增施有机肥料:合理增施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的肥力和结构,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
有机肥料中含有丰富的养分和有益菌群,可以提高植物的免疫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3. 种植抗病品种:选择抗病性强的棉花品种进行种植,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目前市场上已经推出了一些抗棉花枯萎病的新品种,具有较高的抗病性能。
4. 轮作休耕:采用轮作休耕的方法,可以减少棉花枯萎病的发生。
通过休耕,可以降低土壤中病原菌的数量,减少感染的机会。
5.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可以提高棉花的抗病能力。
适当增施磷、钾等养分,可以增强棉花的免疫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6. 病害监测和防治:定期对棉花田进行病害监测,及时发现病害的发生情况。
一旦发现病害,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喷洒杀菌剂等。
以上是针对棉花枯萎病的防治方法,通过合理的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病害的发生。
在实际种植中,农民应加强对棉花病害的认识,科学种植,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为农业生产做出贡献。
棉花枯萎病的早发及防治
降雨
过多的降雨可能导致土壤 湿度过高,有利于病菌的 传播。
土壤因素
土壤类型
沙质土壤或黏重土壤可能增加枯萎病 的发病率。
土壤酸碱度
过酸或过碱的土壤环境可能有利于病 菌的生长。
土壤肥力
贫瘠或过肥的土壤都可能降低棉花的 抵抗力。
种植因素
种植密度
过密的种植可能导致通风 不良,增加枯萎病的发病 率。
耕作方式
病原菌鉴定
通过对病株进行病原菌分离和鉴定, 确定病原菌的种类和分类地位,为防 治提供科学依据。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研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传播等生 物学特性,有助于了解其侵染规律和 防治策略。
棉花抗枯萎病育种研究进展
抗病品种选育
通过抗病性鉴定、遗传分析等技术手段,选育出具有较强抗枯萎病的棉花品种 。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对枯萎病有较强抗性的品 种,提高棉花的抗病能力。
合理轮作
避免连作,实施轮作制度,降 低枯萎病菌在土壤中的积累。
精耕细作
保持土壤疏松、排水良好,增 强土壤通透性,有利于棉花根 系发育,提高抗病力。
施肥管理
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 肥,提高棉花的抗病能力。
化学防治
药剂拌种
使用杀菌剂对棉花种子进行拌种处理,有效 预防枯萎病的发生。
具有毁灭性、广泛传播性、难以 根除等特点,对棉花生产造成严 重威胁。
棉花枯萎病的危害
产量损失
造成棉花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 。
品质下降
影响棉纤维的品质和长度,降低棉 花的使用价值。
增加生产成本
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进 行防治。
棉花枯萎病的传播途径
01
02
0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株 以个体 形 式 在 田间 分布 , 没有 明显 的 发病 中心 。 病株 自始至 终不 出现 干腐或 软 腐等 细 菌性 症 状l , _ 2 j 也 不 出现 枯 叶病 斑 等 真 菌 性 症 状[ , 未 出现 扭 又
缺 乏 黑红 色, 铃硬 度较 差 , 病 内容 物 较 空 虚 , 手 一 徒
要植 棉 县 进 行 调 查 , 果表 明 , 区棉 花 大 面积 生 结 本
产 上许 多品 种都有 不 同程 度 的萎 蔫发 生 , 少数 品 有
种 病株 率甚 至达到 3 . 。近 3年的观 察表 明 , 15 棉
关键 词 : 花 ; 蔫综合症 ; 离培养 ; 棉 萎 分 生理 性病 害
中 图分类 号 :45 6 1 ¥ 3 . 2 文献标 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06 2 2 1 ) 40 1- 2 1 0 —3 X(0 2 0 —0 60
棉 花萎 蔫综 合 症 ( 简称 “ 蔫 症 ” 是 棉 花 上 出 萎 )
[ 3吴 良欢 , 式 洪 ,陶 勤 南 .植 物 转 氨 酶 ( P 和 GO 5 蒋 G T T) 活 度 比 色 测 定 方 法 及 其 应 用 [ ] 土 壤 学 报 ,9 8 2 J. 1 9 ,9
( 3): 36 1 . 1 — 38
[]陈 德 华 , 长 琴 ,陈 9 杨
源 , .高 温 胁 迫 对 B 棉 叶 片 杀 等 t
花 萎 蔫症 发 病 频 率很 高 , 涉及 品 种很 多 , 产损 失 减
很 大 , 今 研 究 报 告 极 少l , 病 原 因 尚 不 明 确 。 迄 I 致 1 ]
捏 即破 , 正 常棉 铃徒 手捏 不 破 ; 株 棉铃 吐 絮 大 而 病
大迟 滞 , 即使 勉 强吐 絮也 很 难 采 摘 ; 絮 物理 性 状 棉 很 差 , 子都 很瘪瘦 , 子种仁 缺 乏胚 乳 , 有发 芽 棉 棉 没 能力 。为 了明确是 否有 潜伏性 病 原 菌导 致 其发 病 ,
社 , 0 0 1 71 0 2 0 : 2 —3 .
E ] 中科 院 上 海 植 物 生 理 研 究 所 .现 代 植 物 生 理 学 实 验 指 7
南 [ .北 京 :科 学 出 版 社 , 99 M] 19. [ ]周 冬 生 , 振 廷 ,王 学 林 , . 肥 量 和 环 境 温 度 对 转 8 吴 等 施 B 基 因 棉抗 虫性 的影 响 [] 安 徽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0 0 t J. 20 ,
棉 花萎 蔫 综合 症 的病 原 物 分 离培 养
许 爱玲 翟 晓菊 朱 荷琴。 , , ,张林水
(. 1 山西省农 业科 学院棉 花研 究所 , 山西 运城 0 4 0 ; . 4 0 0 2 中国农 业科学 院棉花研 究所 , 南 安 阳 4 5 0 ) 河 5 0 0
Pa ho e s l to n li a i n o to itS n r m e t g n I o a i n a d Cu tv to fCo t n W l y d o
[ ]陈德 华 ,聂 安 全 ,杨 长 琴 , . t 毒蛋 白表 达 特 征 与 ¨ 等 B棉 氮代 谢 关 系及 其 化 学 调 节 的 研 究 [] 中 国 棉 花 ,0 3 J. 20 ,
30( 7): O l 1 - 2.
[ ]邹 6
琦. 物生理学实验指导E . 京 : 植 M] 北 中国 农 业 出 版
1材 料 和 方 法
1 1材 料 .
曲 变形 等病 毒 性 症 状 。棉 株 罹病 初 期 叶 片略 微 ]
萎 蔫 , 色略 微褪 淡 , 叶 顶部 叶片 晴天 叶 温较 高, 手摸
. -. - . -. -. -. -. -. … +
1 1 1发病植 株 。 2 0 年 9月采 集 5个品 种 , 个 .. 09 每
XU —ig HAIXioj Ai n ,Z l a -u,Z -i HU Heqn,Z HANG L ns u i—h i
摘要 : 棉花 萎 蔫综合 症是棉 花上 出现 的新病 害 , 过 3年 4个单 位 用 P A 平 板培 养 基 多次分 离培 养 , 有 通 D 没 培养 出真 菌 性致病 病原 物。结 合其症 状及 田间表 现认 为 , 可能属 于生理 性病 害。
虫 蛋 白表 达 量 和 氮 代 谢 影 响 的 研 究 [ ] 棉 花 学 报 , J.
2 3,15( 00 5): 8 2 . 2 8- 92
[0 1 ]夏 兰芹 , 郭三 维. 温 对转 基 因 抗虫 棉 中 H 杀 虫 基 因表 高 t
达 的影 mE] 中国农 业科 学 ,043(1 :7313. JJ. 20 ,71)13—77
2 0 — 2 1 年 多 次 采 集 病 株 样 本 进 行 了 致 病 性 真 09 0 1 菌 分 离培 养 试 验 , 果 报 告 如 下 。 结
从 观 察 其 发 病 症 状 和 发 生 过 程 来 看 , 生 初 期 出现 发 在 6月底 及 7月上 中 旬 , 重 发 生 期 出 现 在 7 8月 严 、
现 的 新 病 害 ,0 9年 1 月 下 旬在 山 西 运 城 地 区 主 20 O
有 温热 感 ; 和蕾脱 落 明显增 多。罹病 中后 期 叶 片 花
萎 蔫 和 叶 色褪 淡 , 状 渐趋 不 明 显 以至 消失 , 症 结铃
逐 渐 增 多 , 面 底 色 浅 粉 色 , 期 铃 皮 红 色 明 显 而 铃 后
品 种 各 2个 发 病 株 ; 0 0年 8月 和 9月 分 别 采 集 3 21
¨ … ◆ -. _. _. … ¨ 一 ¨ … + 一 ◆ 一◆ … + … ◆ - . .
1 …… ( 周 庚 , ) 温胁 迫 对 盛 铃期 B 棉 棉 5 姜 等 高 t
铃 中杀 虫蛋 白表达 量及 氮代 谢 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