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激励
第十四部分激励教学课件
–强化过程包含四个要素: • 管理者的管理手段 • 被强化的行为 • 绩效 • 强化物
–基本策略: • 正强化 • 负强化 • 消退(也可称为去强化) • 惩罚
管理学
管理学
–对管理实践的启示: • 强化理论揭示了员工行为结果反馈影响其行为的机 制,管理者在实践中应利用这一机制,更加自觉地 运用各种管理手段 • 要正确分析员工的行为类型、特点及一些情景因素, 灵活地选择表扬、奖励(正强化);预先警示、威 慑(负强化);“冷处理”(消退);批评、处分、 罚款(惩罚)等手段,有针对性地进行激励
• 激励范式模型
管理学
内容型 激励理论
过程型 激励理论
反馈型 激励理论
心理: 需要与动机
投入: 行动与资源
产出: 组织绩效
实现: 组织目标
反馈
个人回报: 利益与体验
满足: 个人需要
激励实施系统
目标与成就 兴趣与体验 人际与互动 行为反馈
思想教育
物质利益
管理学
• 激励实质上是一个心理过程 • 与内在心理过程伴生的是外在的行动过程 • 系统产出的绩效是激励的成果 • 关于上述心理过程和行动过程,积累了丰富的激
管理学
14.3 激励实施系统
• 14.3.1 目标与成就激励子系统 • 14.3.2 工作兴趣与体验激励子系统 • 14.3.3 行为反馈激励子系统 • 14.3.4 人际关系与互动激励子系统 • 14.3.5 思想教育激励子系统 • 14.3.6 物质利益激励子系统
管理学
14.3.1 目标与成就激励子系统
• 案例分析 • 实践训练
管理学
14.1 激励范式
• 14.1.1 激励的本质与作用 • 14.1.2 激励范式 • 14.1.3 激励理论与实施系统
周三多管理学__激励
二、期望理论
激励的性质
激励的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 期望理论 公平理论 强化理论 激励模式
激励的实务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认为:只有当人们预期到某一行 为能给个人带来有吸引力的结果时,个人才会采取 这一特定行为 根据这一理论,人们对待工作的态度取决于对下述 三种联系的判断: 努力:绩效的联系。需要付出多大努力才能达到 某一绩效水平?达到这一绩效水平的概率多大? 绩效:奖赏的联系。当我达到这一绩效水平后, 会得到什么奖赏? 奖赏:个人目标的联系。这一奖赏能否满足个人 的目标?吸引力有多大?
这虽然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一件事情伊斯曼却看出了其中的意义所在他认为这是员工积极性的表现立即公开表彰发给奖金从此建立起一个柯达建议制度
第十四章 激励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激励的需要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阿尔德弗的ERG理论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第三节 激励的过程理论
激励的实务
4、需要的可变性 需要的可变性是指需要的迫切性、需要的层次 结构是可以改变的 需要改变的原因
—原来迫切需要的已经得到满足
—环境的变化
28
一个男人牵着一只狗,怒气冲冲地闯进了一家 宠物店,很生气地对老板说:“我买你这只狗 看门,昨天晚上,一个小偷悄悄地溜进我的家 里,偷走了我 200 美元,可这只狗傻乎乎地看 着竟然一声都没叫。” 老板看了一下小狗,解释道:“这只狗以前的 主人是千万富翁,对于你那微不足道的200美 元,它根本就不看在眼里。”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第四节 激励实务
第一节
一、激励概述
概述
(一)激励的含义
(二)激励的过程
第十四章 激励1148
(2)工作的分配要能激发职工内在的工作热情
C+ + +
工作简单,不满意 厌倦:负激励
工作任务T
C-
通过努力,实现 目标:正激励
能力要求C
C- - -
感到力不从心,灰 心丧气:负激励
34
一、工作激励
(二)正确评价工作,合理给予报酬, 形成良性循环
工作报酬与工作绩效挂钩
35
二、培训开发激励
(一)意识到员工的潜能 (二)加强思政教育工作
围;尽可能把职工工作安排得富有意义,并具挑战性; 工作之后引起自豪,满足其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使职工达到自己激励。只要启发内因,实行自我控制 和自我指导,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就能实现组织目标 与个人需要统一起来的最理想状态。
22
补充:Z理论
日本学者威廉·大内在比较了日本企业和美 国企业的不同的管理特点之后,参照X理论 和Y理论,提出了所谓Z理论,将日本的企 业文化管理加以归纳。根据这种理论,管 理者要对员工表示信任,而信任可以激励 员工以真诚的态度对待企业、对待同事, 为企业而忠心耿耿地工作。
需要和成长需要。
(1()1)存ER在G理需论要并。不这强类需调要关需系到要机体层的存次在或的生存顺。包序括衣,、
食 认、为住以某及种工作需组要织为在使一其得定到时这些间因内素而对提行供的为手起段。作这用实际,上而相当当于这马斯种洛需理
(2) 关系需要。 论 要中的的生得理到需要满和足安全后需,要。可能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也可能
效价是指一个人对某一目标的价值估计即 该目标对他的份量
期望值指通过某种行为实现目标可能性的 (主观)估计。
个人努力 个人绩效 组织奖励 个人目标
27
八、强化理论(斯金纳)
第十三章领导第十四章激励第十五章沟通
二、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共性
都是一种在组织内部通过影响他人的协调活 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领导与管理都可能是建立在合法的、有报酬 的和强制性权力基础上的对下属控制的行 为。
区别
领导可能是建立在合法的、有报酬的和强 制性权力基础上,也可能更多地是建立 在个人影响权和专长权以及模范作用的 基础上。
第十三章领导第十四章激励第十五章 沟通
第十三章领导第十四章激励第十五章 沟通
第二节 领导品质理论
评价:
单纯的品质对解释领导来说并不充分 ,完全以特质为基础的解释忽视了情境因素 ,具备恰当的特质只能使个体更可能成为有 效的领导者。而许多非领导者也可能具备大 部分这样的品质。
第十三章领导第十四章激励第十五章 沟通
第三节 领导方式及理论
一、领导方式 专权型
1. 法1. 定法定性权力权力
5. 感召性权力
权力的来源
2. 惩罚性权力
4. 专家性权力
3. 奖赏性权力
第十三章领导第十四章激励第十五章 沟通
第十三章领导第十四章激励第十五章 沟通
第二节 领导品质理论
一、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思想素质 l 1、思想素质—— 事业心、责任感、创业精神 l 2、业务素质——管理理论、技术技能 l 3、业务技能——分析能力、决策能力等 l 4、身体素质——体力与精力 二、领导集体的构成 l 1、年龄结构——老中青结合 l 2、知识结构——管理、技术、社会 l 3、能力结构——善谋、善断、人际、组织 l 4、专业结构 l 5、性格结构
第十三章领导第十四章激励第十五章 沟通
第一节 领导的性质和作用
l 一、领导的内涵 领导 就是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
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包括三个要素: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 第七版)第14章 激励
激励的实务
需要 动机 行为(提高工作效率的行为)
激励因素
10
激励的性质
激励的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 ✓期望理论 ✓公平理论 ✓强化理论 ✓激励模式
激励的实务
激励理论
根据所研究激励角度的不同可以分为:
• 内容激励: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赫茨伯格 “双因素论”、麦克利兰“成就需要激励理 论”、奥德弗的《生存、关系、成长理论》
1、个人实际能达到的绩效取决于:个人努力的程度、 个人能力的大小、对任务的了解和理解程度。
2、个人努力程度取决于:奖励的价值、个人觉察出 来的个人努力受到奖励的概率。
3、个人所应得到的奖励应当以其实际工作绩效为价 值标准,尽量剔除主观评估因素。
4、个人对于所受到的奖励是否满意以及满意的程度 如何,取决于受激励者对所获报酬公平性的感觉。
16:42
12
激励的性质
激励的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 ✓期望理论 ✓公平理论 ✓强化理论 ✓激励模式
激励的实务
需要层次理论
属于内容激励 需要层次理论认为:
1. 需要是对行为进行激励和引导的前提; 2. 需要产生动机,动机产生行为; 3. 行为可以达到目标(需要); 4. 目标实现后,会产生新的需要。
动机
需要
2. 领导激励
• 调动人的积极性
3. 自我激励
• 个人发展
本章所讲,主要是领导激励
5
激励的性质 ✓激励与行为 ✓内因与外因
激励的理论
激励的实务
激励的作用
激励的作用:
1. 开发员工的潜在能力 2. 造就良性的竞争环境 3. 留住优秀人才 4. 吸引优秀的人才到企业来
激励理论研究
自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国外许多管理 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结合现代管理的实 践,提出了许多激励理论。这些理论按照形成 时间及其所研究的侧面不同,可分为内容型激 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和行为改造型激励理 论3大类。
激励理论中的过程学派认为,通过满足人的 需要实现组织的目标有一个过程,即需要通过 制订一定的目标影响人们的需要,从而激发人 的行动,包括弗洛姆的期望理论、洛克和休斯 的目标设置理论、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模式、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等等。
什么是激励理论?
激励理论是关于如何满足人的各种需要、 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原则和方法的概括总结。
投其所好的需要层次理论
• 员工的需求大致有三种:
从心理上
一是: 权力的需要
二是: 归属的需要
三是:成就的需要
14
投其所好的需要层次理论 •员工的需求大致有三种:
从现实中:
一是: 在薪酬、福利等方面得到 公的待遇;
和谐的人际 关系和团队 士气, 35%
二是: 能够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 三是: 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友谊 良好的人际关 访谈制度 利润分配制度、 团体的接
系
纳与组织的一致、活动制度、互助金
制度、娱乐制度、教育培训制度
地位 名分权力 责 人事考核制度、晋升制度、
任
表彰制度、奖金制度、选拔
进修制度、委员会参与制度
促进个体发展的组 决策参与制度、提案制度、环境 、有
织的需要
挑战性的工作 研究委员会计划、
激励理论与应用
第十四章 激励理论研究
第一节 激励理论的发展 第二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 第三节 过程型激励理论 第四节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第十四章 激励伦理
• 二、潜能:激励的人性目标 • 潜能,指隐藏而未发挥出来的能力,即经过实践的积累和训练 后,个人或企业具备的某种可能发挥出来的潜在能力。 • 潜能的特征:未显性、发挥不充分性、可诱发性、再生性。 • 人的前能的开发受制于主客观条件: • 首先,人的潜能开发程度和水平取决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生 产关系的日臻完善。 • 其次,人的潜能开发程度依赖于主体素质的提高。
• 激励理论对管理的启迪: • 1、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引起的,而动机是由人的 需要激发的,这是客观规律。 • 2、激励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任何激励都有过 程性、时效性和局限性。 • 3、激励内容丰富,运用复杂。
第二节 激励的人性基础
• 一、需要:激励的人性对象 • 需要,是人的生命体的生存发展对环境、对象和自身活动的 一种依赖关系,是人的生命存在的一种方式,是人的现实存 在的本性。激励就是根据人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某种措 施来引发人产生某种动机、愿望和行为积极性的过程。 • 需要的合理性; • 科学意义上的合理性:合事实、合理性、合规律、合逻辑。 • 伦理学意义上的合理性:合目的,合要求、合理想、合原则。 • 企业管理满足于:1、积极参加企业活动的需要。2、主动关 心企业前途的需要。3、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4、使企业获 得共同利益的需要。
第三节 激励的伦理原则和方法
• • • • • • • • • 一、激励的伦理原则: 1、满足合理需要原则。 2、调动积极性原则。 3、竞争与和谐并重原则。 二、激励的伦理方法 1、榜样示范法 2、感情交流法 3、功绩评价法 4、企业观就是运用各种刺激手段、方法个措施,满足人的需要,激 发人的动机,开发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之 趋同于特定的企业目标。 • 激励的特点:1、激励必须有激励的对象,激励的对象有某种 或某些尚未得到满足的需要。2、激励不是外在的推动作用, 而是引导人们朝向目标活动的内在动力。3、激励效果的强弱 是一种变量,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只有从由这种积极性所推动 和表现出来的行为和工作绩效来判断。4、激励对象的要求是 多方面的,要满足这些需要,就必须采取多种激励措施。 • 激励理论模式:1、内容型激励理论,着重研究激发人的动机 的原因和要素内容。2、过程型激励理论,着重研究行为动机 的形成到行为目标的选择、确定及采取具体行动的全过程。3、 强化型激励理论,着眼于研究行为的结果,研究激励和行为的 改造、修正之间的关系。4、综合型激励理论,上述三种理论 的综合,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人在激励中的心理变化过程。
管理学课件第十四章 激励
美国哈佛大学的威廉·詹姆士教授在对职工的激 励的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职工仅能发挥其 能力的20%--30%,而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励, 则职工的能力可以发挥到80%--90%,其中 50%--60%的差距系激励工作所致。也就是说, 同样一个人在通过充分激励后所发挥的能力相 当于激励前的3-4倍。
13
无论是激励还是动机,都包括三个要 素:努力、组织目标和需要。 动机是指诱发、活跃、推动并引导行为 指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激励是指影响人们的内在需求或动机, 从而加强、引导和维持行为的活动或过程。
14
2. 激励的对象
是组织范围内的员工或领导对象
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决定的,而动机是 由需要引起的。动机产生以后,人们就 会寻找能够满足需要的目标,而目标一 旦确定就会进行满足需要的活动。从需 要到目标,人的行为是一个周而复始、 不断进行、不断升华的循环。
3.竞争性激励
竞争性激励来自于外界的压力,行为者被动接受其作用, 常常被迫采取某种行为以符合组织要求。这是一种推力激 励,而前两者是拉力激励。
21
第二节 激励理论
根据对人性的理解,着重突出激励对象的未满 足的需要类型:
从社会文化系统出发,对人的需求进行分类, 通过提供一种未满足的需要的框架,寻求管理对象 的激励效率——需要层次论
8
四 长期的骨头
• 一段时间过后,终于有一些猎狗达到了猎人 规定的数量。这时,其中有一只猎狗说: “ 我们这么努力,只得到几根骨头,而我们 捉的猎物远远超过了这几根骨头。我们为什 么不能给自己捉兔子呢? ”于是,有些猎狗 离开了猎人,自己捉兔子去了……
9
课堂讨论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10
教师评 论
激励的概念实质作用
激励的动态过程
激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激励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和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需要不断地调整和优化激励策略和方法,以适应不 同阶段和不同情境下的需求。
激励与反馈
激励需要与反馈相结合,及时对工作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使人们了解自己的不足和优势,进一步提高工作绩效。
激励与调整
激励需要与调整相结合,根据工作进展情况及时调整目标 和计划,使激励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和需求。
激励的目标导向
01
02
03
明确目标
激励可以帮助个体明确自 己的目标和方向,使人们 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目标可衡量性
激励可以使目标更加具体、 可衡量,便于评估和监控 工作进展情况,及时调整 和改进工作计划。
目标挑战性
激励可以使目标具有一定 的挑战性,激发人们的斗 志和创造力,推动工作不 断取得突破和创新。
及时适度原则
及时适度原则要求在激励过程中把握时 机,及时给予员工所需的激励,避免拖 延和滞后。同时,激励的强度要适度,
避免过度或不足。
及时适度原则有助于提高激励的效果, 及时适度原则还能避免激励过度或不足
使员工在最佳时机得到最大的激励效果, 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员工失望、消极怠
增强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提升自我认知
通过激励,员工可以更清楚地认 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有针
对性地提升自己。
促进职业规划
激励能够促使员工思考自己的职 业发展方向,制定更为明确的职
业规划。
增强组织凝聚力
加强团队协作
激励能够强化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精神,提高团 队的凝聚力。
形成共同目标
通过激励,组织成员能够形成共同的目标和价值 观,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管理学教案——激励
管理学教案——激励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激励的概念、原理和应用,掌握激励理论和管理方法,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组织绩效。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分析不同激励理论,设计有效的激励策略,并应用于实际管理工作。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激励的定义和重要性2. 掌握激励理论,包括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需求理论等3. 学习激励技巧,包括目标设定、反馈、奖惩制度等4. 掌握团队激励和个体激励的方法5. 能够运用激励理论解决实际管理问题三、教学内容1. 激励的定义和重要性2. 激励理论:a.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b.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c. 麦克利兰的成就需求理论3. 激励技巧:a. 目标设定b. 反馈c. 奖惩制度4. 团队激励和个体激励的方法5. 激励案例分析四、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激励的定义、原理和激励理论2.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讨论激励策略的有效性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激励技巧和团队激励方法4. 角色扮演:模拟激励场景,练习激励技巧5. 小组报告:小组选择一个激励案例,进行报告和讨论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评估学生在讨论、提问和角色扮演中的参与度2.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选择和分析激励案例的能力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激励理论和激励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4. 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激励概念、原理和应用的掌握程度六、课程资源1. 教材:《管理学原理》(第九版),斯蒂芬·P·罗宾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案例集:《管理学案例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
3. 学术期刊文章:关于激励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
4. 网络资源:管理学相关网站、博客和论坛。
七、教学安排1. 第1-2周:激励的定义和重要性2. 第3-4周:激励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需求理论)3. 第5-6周:激励技巧(目标设定、反馈、奖惩制度)4. 第7-8周:团队激励和个体激励的方法5. 第9-10周:激励案例分析八、教学辅助材料1. PPT课件:详细介绍激励的概念、原理和应用。
管理学课后练习第十四章培训讲学
1.激励2.自我实现需要3.消极强化4.轨迹控制四、简述题1.激励的作用2.进行有效激励的要求3.激励的手段和方法五、论述题1.试述激励理论的类型2.运用综合激励模式,谈如何提高激励水平1.激励激励是利用某种外部诱因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
2.自我实现需要一种使人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并完成某项工作或某项事业的欲望。
3.消极强化预先告知某种不符要求的行为或不良绩效可能引起的后果,允许人们通过按所要求的方式行事或避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来回避一种令人不愉快的处境。
4.轨迹控制轨迹控制是指人们对自己行为所造成的结果究竟是受外因还是内因控制的一种认识。
四、简述题1.⑴通过激励可以把有才能的、组织需要的人吸引过来,并长期为该组织工作⑵通过激励可以使已经就职的职工最充分地发挥其技术和才能,变消极为积极,从而保持工作的有效性和高效率。
⑶通过激励还可以进一步激发在职职工的创造性和革新精神,从而大大提高工作绩效。
2.奖励组织期望的行为善于发现和利用差别掌握好激励的时间和力度激励时要因人制宜系统设计激励策略体系3.思想政治工作奖惩工作设计职工参加管理培训激励榜样激励五、论述题1.各种激励理论可以归纳和划分为内容型、过程型和行为改造型三大类。
内容型激励理论则是着重研究需要的内容和结构,及其如何推动人们的行为的理论。
其中有代表性的理论有:需要层次论、ERG理论、双因素理论、成就需要激励理论。
过程型激励理论着重研究人们选择其所要进行的行为的过程,以及行为是怎样产生的,是怎样向一定方向发展的,如何能使这个行为保持下去,以及怎样结束行为的发展过程。
其主要代表理论有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等。
行为改造型理论是研究如何改造和转化人的行为,变消极为积极的一种理论。
对这个问题各学派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大体可归纳为三类:第一类看法认为,人的行为是对外部环境刺激作出的反应,只要通过改变外部环境刺激(即创造一定的操作条件),就可达到改变行为的目的,如操作条件反射论;第二类看法认为,是人的内在的思想认识指导和推动人的行为,通过改变人的思想认识就可以达到改变人的行为的目的,如归因论;第三类看法认为,人的行为是外部环境刺激与改变内部思想认识相结合,才能达到改变人的行为的目的,如挫折理论。
激励你一生的人生法则_第十四章 管理的禅境
无为而治《道德经》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石破天惊地提出“道”的概念,并提醒人们:这里所说的“道”,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道理!那个时候,天地之间还很空旷,人在这个世界上显得孤单而寂寞。
先人们对自然与社会的思考便是茶余饭后的一件大事。
这个“道”,像是一个诠释宇宙的密码,让后人揣摩了几千年。
以凡人的目光来理解,道应该是指世界的变化和规律。
所以老庄的思想精髓就是顺应自然,不强加妄为,即无为。
老子认为治理国家应该“无为而治”,又说“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干,而是要无为而为,即在顺乎自然的前提下有所为。
老子的无为而冶,也称为圣人之治,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又说:“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意思是说,圣人永远没有自己的主观偏见,以百姓的意见为意见。
这里我们倒是见到了老子那朴素的民主思想。
根据无为而治的思想,老子提出了他的理想世界:“小国寡民。
使有阡陌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车舟,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这个理想世界当然无法实现,后人也多以“消极”之说来曲解无为思想。
但是圣人终归是圣人,其智慧的光芒穿透寰宇,为历史尘埃所不能阻挡。
以史为鉴,多少前朝兴亡事,无不证明了老子思想的宝贵。
世道沉浮,王朝更替,也都说明了一个道理:统治者无为,则百姓有为;统治者有为,则百姓倒霉。
秦始皇灭六国而一统天下,文治武功似乎彪炳千秋。
但我们去关注一下当时的百姓民生,则可以用“人间炼狱”来形容。
且不说焚书坑儒用暴力消灭了六国文化,摧残了社会的文明成果,只看那万里长城与三百里阿房宫,就让多少百姓家破人亡、血泪成河!“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秦的暴政激化了社会矛盾,到了秦二世的手里就土崩瓦解了。
究竟有为还是无为,百姓心里有谱。
万里长城虽然威武,但怎能掩盖孟姜女的眼泪?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
周三多管理学第14章激励
考虑行为结果
关注行为的结果对员工的影响,根据行为结果的 好坏给予相应的奖励或惩罚。
03
激励实务
员工激励计划
01
02
03
04
目标设定
明确员工的工作目标,使其与 组织目标保持一致,激发员工 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薪酬激励
通过合理的薪酬设计,如奖金 、股票期权等,激励员工提高 工作绩效和忠诚度。
培训与发展
为员工提供培训、晋升等发展机会,可以 激发员工的潜能和工作热情,提高其工作 能力和效率。
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实施非物质激励
良好的工作环境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舒适 度和工作效率,有利于企业整体绩效的提 升。
非物质激励包括认可、表扬、荣誉等,这 些激励方式可以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提 高其工作满意度和归属感。
自主权与参与决策
给予员工一定的自主权和参与决策的机会,提高 其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团队建设与文化活动
组织团队建设和文化活动,增强员工的团队合作 精神和凝聚力。
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激励机制的制定原则
制定激励机制时应遵循公平、公正、激励相容等原 则,确保激励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激励机制的调整与优化
根据组织发展和员工需求的变化,适时调整和优化 激励机制,以保持其针对性和有效性。
激励与企业整体绩效的关系
02
01
03
通过激励提高员工绩效,可以促进企业整体绩效的提 升。
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提高企业 核心竞争力。
激励可以激发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从而推动企 业持续发展。
如何通过激励提升企业绩效
设计合理的薪酬体系
给予员工发展机会
薪酬是激励员工最直接的方式,设计合理 的薪酬体系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 工作满意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尊重需要 自我实现 需要
(三)需要层次理论的贡献
第一次系统研究了人的需求与动机结构, 使管理者注意到了需求、动机与激励的相 互关系。 满足需要是有效激励的基点。
(四)需要层次理论的不足
马斯洛认为已满足的需要一般不再起 大的促进作用,但满足的界限不够明 确。 人与人之间需要的先后次序不尽相同。
二、期望理论 P432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P427
是由美国心理 学家马斯洛于 1943年提出来 的,是一种提 出最早、影响 最大的激励理 论。
自我实(一)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
需要层次论是研究人的需要结构的理论 需要层次论的构成根据三个基本假设:
(B)
简答题
领导的定义是什么?它包括哪些要素? 领导者和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请简述领导行为理论的内容 领导方式理论有哪些内容? 简述领导权变理论的内容。
第十四章
激励
第十四章 激励
第一节 激励概述 第二节 激励理论 第三节 激励的技巧
学习目的与要求
理解激励的含义,激励的过程; 掌握需要层次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 和强化理论的主要观点; 了解激励的技巧与方法。
期望理论是美国学者弗鲁姆在1964年提出的. 个人 目标
努力 期望值 我能完成 这一任务 吗?
绩效 可信度 根据绩效能 否获得回 报?
奖赏
效价 这种奖赏对我 有多大价值? 是我喜欢的 吗?
期望值:1、能得到合适的材料、足够的时间 2、有足够的技能 3、有足够的支持 可信度:1、理解绩效和回报的关系 2、信任最终评估人 3、评估过程的透明性 效价: 回报对该组织成员的重要性
第十三章 领导 复习题 填空题
领导是建立在_________权和________权以 及模范作用的基础之上。 所谓领导,就是_____、_____、_____和 _____部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选择题
某公司总裁刘华个性坚强,在工作中注重强 化规章制度和完善组织结构,尽管有些技术 人员反应刘华的做法有些生硬,但几年下来 企业还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根据管理方格 理论,刘华的工作作风最接近于: A.贫乏型 B.乡村俱乐部型 C.任务型 D.团队型
QP Q0 : IP I0
QPP QPL : I PP I PL
投入
时间 努力 忠诚 勤奋 使命感 能力 积极性 技能 …… 工作安全 尊重 薪水 员工福利 名声 责任 成就感 表扬 ……
所得
公平理论的基本观点
职工对报酬的满意程度是一个社会的比较过程。
一个人对自己报酬是否满意,不仅受到报酬的 绝对值影响,而且也受到报酬的相对值的影响。 产生公平感时心情舒畅,努力工作;产生不公 平感时,就会采取措施消除不公平感。
积极态度
消极态度 撤退 取代 补偿 抑制 退化 攻击 绝望
期望值
激励
效价
未 满足 的需要
激励力 = 效价×期望值
激励力 = 效价×期望值
激励力指一个人受激励的程度。 效价指某种预期结果带来的满足程度(奖励对 他的吸引力)。 期望值指某一行动可带来某种预期成果的概率 (达到目标的概率)。
第二节 激励理论
只有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影响人的行为 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顺序 当人的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层次的需要
在一定的时期总有某一层次的需要在发挥主要的作用 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与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以 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的影响力量 减轻而已
(二)需要层次与管理对策
需要层次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社交需要 激励因素 工资和奖金 各种福利 职业保障 意外事故的防止 友谊 (良好的人际关系) 团体的接纳 组织的认同 名誉和地位 权利与责任 能发挥特长的环境 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管理对策
工资和奖金制度;工作时间; 创造健康的工作环境;住房与福利设施等。 雇佣保证;退休养老金制度;意外保险制度; 安全生产措施;医疗保健。 和谐的工作团队;协商对话机制; 团体联谊活动; 教育培训制度。 人事考核制度;职务职称晋升制度; 表扬表彰制度;责任制度;授权。 提案制度;破格晋升制度; 决策参与制度;目标管理。
期望理论的观点
人们对工作的态度取决于三种联系:
努力--绩效的联系 绩效--奖赏的联系 奖赏--个人目标的联系
期望理论与管理对策
1.确保员工对于工作的要求了如指掌。 2.确保员工拥有相应的技能、知识和方法。 3.确保组织的绩效评估制度是公平合理的。 4.确保奖金、提升和表扬对员工是有价值的。 5.明确绩效是影响回报的直接原因。
第一节 激励概述
一 、激励的含义 二、 激励过程
一 、激励的含义 P424
动机对人的行动起激发、 推动和加强的作用。 激励就是激发人的动 机,推动人的行为,使 其发挥内在潜力,为实 现所追求的目标而努力 的过程。 简单地说,激励就是调 动人的积极性的活动。
二、激励过程 P425
激奋 心情 遭受 挫折 动机 行为 达到 目的
公平理论的局限
公平与不公平是个人的主观感觉。一般人总 是对自己的投入估计过高,对别人的投入估 计过低。
四、强化理论 P434
强化理论是由美国的斯金纳提出的 强化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对外部环境刺 激作出的反应,只要通过改变外部环境刺 激,就可达到改变行为的目的。 强化的概念最早是由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 夫在研究条件反射时提出的。
三、公平理论 P433
公平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该理论是 由美国的亚当斯于1956年提出来的,是一种 侧重于研究利益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对员 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态度的影响的一种激 励理论。
公平理论
员工会进行横向比较 自己所得/自己付出 比 他人所得/他人付出; 员工还会进行纵向比较 现在自己所得/现在自己付出 比 过去自己所得/过去自己付出; 当人们感觉不公平时,就会采取措 施,减少不公平感
(C)
王先生是某公司一名年轻的技术人员,一年前被调 到公司产品开发部任经理,考虑到自己的资历、经 验等,他采取了较为宽松的管理方式,试分析下列 哪一种情况下,王先生的领导风格最有助于产生较 好的效果?( ) A、产品开发部任务明确,王先生与下属关系好但 职位权力弱。 B、产品开发部任务明确,王先生与下属关系差且 职位权力弱。 C、产品开发部任务不明确,王先生与下属关系差 且职位权力弱。 D、产品开发部任务不明确,王先生与下属关系好 且职位权力强。
强化理论与管理对策
及时强化,让员工知道如何选择行为 不能以同样的方式奖励所有的人 要多用不定期奖酬,少用定期奖酬 奖惩结合,以奖为主 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
第三节 激励的技巧
认清个体差异 使人与职务相匹配 确保个体认为目标是可达到的 个别奖励 奖励与绩效挂钩 检查系统公平性 员工认可 关怀员工 重视金钱的激励作用
强化的类型
1.正强化 是指在行为发生之后,立即用物质的或精神 的奖励来肯定这种行为。 正强化通常包括增加工资、发给奖金和奖品、 表扬、赞赏、让某人干更有意义的工作等。 2.负强化 行为发生之后,把不愉快的刺激撤销或减 少,以增加特定行为的概率。
强化的类型
3.惩罚 惩罚是指对不良行为给予批评或处分。 惩罚可以减少或阻止不良行为的重复出现, 但却不能直接鼓励良好行为的产生,并且可 能会引起怨恨和敌意,导致工作关系的紧张。 4.消除(自然消退) 通过不提供个人所愿望的结果来减弱某种行 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