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心理学--论述题
小学教育学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育学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是指:A. 0-3岁B. 3-6岁C. 6-12岁D. 12-18岁答案:B2.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7-11岁儿童处于哪个发展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C3. 学习动机的分类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内在动机B. 外在动机C. 自我效能感D. 社会动机答案:D4.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影响儿童学习的主要因素?A. 家庭环境B. 学校环境C. 个人兴趣D. 社会地位答案:D5.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小学阶段儿童面临的主要心理社会危机是什么?A. 信任与不信任B. 自主与羞愧C. 勤奋与自卑D. 身份认同与角色混淆答案:C6.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A. 忽视B. 强化C. 尊重D. 惩罚答案:C7.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学习理论?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主义理论C. 人本主义理论D. 社会学习理论答案:C8. 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A. 讲授法B. 讨论法C. 练习法D. 记忆法答案:B9. 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皮亚杰C. 科尔伯格D. 埃里克森答案:C10. 以下哪种学习方式更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A. 接受学习B. 发现学习C. 机械记忆D. 重复练习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根据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儿童通过_________来学习。
答案:社会互动2. 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_________、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
答案:自我认识3. 学习风格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_________和倾向。
答案:独特方式4.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_________。
答案:学习过程5.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基本的需求是_________。
教育心理学论述题
2、论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第六章)答:柯尔伯格把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法改为两难故事法,进行了长达十二年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他发现儿童的道德发展普遍经历了三种水平、六个阶段的发展顺序。
(1)前习俗水平:道德的价值不决定于人及准则,而是由外在的要求而定。
第一阶段:服从与惩罚的定向。
以自我为中心,服从强权或权威,力避自己的苦恼,相信客观的责任。
第二阶段:朴素的利己主义定向。
正确的行为能作为手段满足自己并偶然满足他人的需要。
能意识到准则是与每个人的需要与希望有关系的。
(2)习俗水平:道德的价值在于做好事或尽义务,在于别人的期待与传统秩序的保持。
第三阶段:使他人愉快与帮助他人的定向。
遵从大多数人的定型意见,遵从惯常的角色行为,并能按人的意向进行判断。
第四阶段:尽义务、重权威与维持现有秩序的定向。
尊重别人与社会的期望。
(3)后习俗水平:第五阶段:墨守成规与契约定向。
为了求得一致,承认准则或期望的要求。
通常总是避免背离别人的意志与福利。
责任是以契约的形式加以规定的。
第六阶段:良心或原则的定向。
不仅遵循既定的社会法则,而且遵循自己凭逻辑的连贯性与普遍性所选择的原则。
伴同互相信赖与尊重的道德心是起主导作用的动因。
3、皮亚杰把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答:可分为四个阶段,(1)前道德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处于感觉运动时期,行为多与生理本能的满足有关,无任何规则意识。
(2)他律道德阶段,儿童表现为以服从成人为主要特征。
(3)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儿童思维已达到具有可逆性的具体运算,其道德判断有了自律的萌芽,公正感不再是以“服从”为特征,而是以“平等”的观念为主要特征,逐渐代替了前一阶段服从成人权威的支配地位。
(4)公正道德阶段,儿童的思维广度、深度及灵活性都有了质的飞跃,其道德自律意识进一步增强,开始出现了利他主义。
4、论述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与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分歧及其原因。
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5)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30分。
)1.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有成功地完成( )教学评价项目,才能进入新单元的学习。
A.50%~60%B.60%~70%C.70%~80%D.80%~90%2.道德发展阶段论最早是由( )提出的。
A.华生B.巴甫洛夫C.皮亚杰D.斯金纳3.根据加涅对技能的分类,将主动句“风吹倒了大树”改为被动句“大树被风吹倒了”属于( )。
A.动作技能B.智慧技能C.认知策略D.操作技能4.某人智力年龄是l0岁,实际年龄是8岁,此人的比率智商是( )。
A.80 B.90C.100 D.1255.以下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 )。
A.记忆力B.意志力C.思维力D.注意力6.人的健康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 )。
A.健康的人格B.健康的习惯C.健康的心理D.健康的生活7.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以( )为主。
A.主体学生B.正常学生C.异常学生D.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8.以打球、游泳等动作技巧为内容的记忆属于( )。
A.形象记忆B.情绪记忆C.运动记忆D.语词逻辑记忆9.掌握了“水果”这个概念,再学习苹果、梨子等概念,属于( )。
A.并列结合学习B.下位学习C.上位学习D.强化学习10.下列学习策略中,属于精细加工策略的是( )。
A.谐音联想法B.分散复习C.多种感官参与D.画出系统结构图11.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A.发散思维B.形象思维C.逻辑思维D.抽象思维12.( )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认为教师只是一个“方便学习的人”。
,A.梅伊曼B.杜威C.布鲁纳D.罗杰斯13.小鹏通过学习后说出“志向”的含义。
这种水平的学习主要属于( )。
A.言语信息学习B.智慧技能学习C.认知策略学习D.态度学习14.同学们正在教室里聚精会神地听课,突然从外面闯进来一位学生家长,大家都把视线转向他。
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皮亚杰C. 斯金纳D. 荣格答案:B2.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儿童在7岁到11岁之间通常处于哪个发展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C3. 学习动机的分类中,以下哪项不属于内在动机?A. 好奇心B. 成就感C. 奖励D. 兴趣答案:C4. 以下哪个选项是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提出者?A. 班杜拉B. 马斯洛C. 维果茨基D. 艾里克森答案:A5. 教育心理学中的“观察学习”是指什么?A. 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来学习B. 通过实践来学习C. 通过阅读来学习D. 通过记忆来学习答案:A6. 以下哪个选项是学习风格理论中的视觉型学习者?A. 偏好通过听讲来学习B. 偏好通过观察来学习C. 偏好通过实践来学习D. 偏好通过讨论来学习答案:B7.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小学阶段儿童面临的主要心理社会危机是什么?A. 信任与不信任B. 自主与羞愧C. 勤奋与自卑D. 身份与角色混淆答案:C8. 以下哪个选项是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A. 行为的强化B. 认知结构C. 情绪的影响D. 环境的刺激答案:B9. 以下哪个选项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特点?A. 学习是被动的B. 学习是主动的C. 知识是客观存在的D. 知识是固定的答案:B10. 以下哪个选项是元认知策略的示例?A. 做笔记B. 复述C. 计划学习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的四个阶段。
答案: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出生至2岁),前运算阶段(2至7岁),具体运算阶段(7至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岁至成年)。
2. 描述自我效能感对学习的影响。
答案: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心。
教育心理学简答题-论述题汇总
教育心理学简答题论述题汇总1,布鲁纳的教学观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2,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原则:⑴动机原则.即学生有内在的学习愿望。
⑵结构原则.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
⑶程序原则.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有条不紊的陈述一个问题或知识结构,以提高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转化或迁移。
⑷强化原则。
教学规定适合的强化时间和步调是学习成功的重要一环.2,结合教学实际阐述建构主义的知识观1,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相反,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
2,知识并不能精确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我们并不是拿来知识便用,一用便灵。
而是需要针对具体问题情境进行再创造.3,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普遍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会对这些命题有同样的理解。
因而这些理解只能由个体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它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3,先行组织者技术及其应用1,先行组织者技术的目的.奥苏伯尔认为,如果接受学习是意义学习的话,也同样可以发展智力。
而意义学习的产生依赖于学生对大脑中。
原来有某种特定的知识的同化作用。
如果学生大脑中没有这个知识,那么,就提前输入一个知识。
这个为了促进意义学习而提前输入的知识,便是“先行组织者”;这种教学方法就称先行组织者技术或策略.2,先行组织者教学程序。
在呈现正式教学内容之前,利用三,五分钟时间,提前输入一个引导性的知识点,以同化后来学习的新的知识。
3,设计先行组织者知识的要求.作为先行组织者的知识,一是抽象性,概括性较强的上位性知识或与新学习知识具有某种相似性的知识。
4,学习动机的种类(4.1)1,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2,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3,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5,动机的需要层次理论1,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的体现。
2021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真题答案解析
2021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真题答案解析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解析】教师的组织管理水平包括组织教学的水平和组织管理学生集体的水平。
2.D【解析】说谎、偷窃和欺骗都属于行为障碍。
3.C【解析】算法式是为达到某一个目标或解决某个问题而采取的逐步的程序。
4.D【解析】奥苏贝尔认为影响迁移认知结构的三个变量是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
5.B【解析】遗传与环境是影响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6.C【解析】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任务难度,这属于外部的、不可控和稳定归因。
7.A【解析】柯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前习俗水平包括“好孩子”定向水平和权威定向水平两个阶段。
8.B【解析】心理咨询的方式有:分散咨询和集中咨询;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电话咨询、通信咨询和现场咨询等。
9.D【解析】技能能够划分为认知技能和操作技能。
10.A【解析】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教育条件和措施与儿童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和水平发展之间的关系,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是儿童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11.A【解析】因为水平的量的差异,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特殊水平。
12.C【解析】这是一种把新的观点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点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
这就是下位学习。
13.D【解析】丹瑟洛将学习策略分为基本策略和辅助性策略,辅助性策略也能够说是支持策略。
14.C【解析】使用观察法时,不容易做出精确的判断。
15.A【解析】根据影响范围的大小,动机能够划分为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两种。
16.A【解析】在问题的解决阶段,教师应该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回忆起相关的知识和规则,激活并使用以前学会的认知策略,把回忆起来的规则靠认知策略重新组织等。
17.D【解析】社会的阻抑作用表现随着年级的增高而愈加明显。
18.D【解析】实验法的一般程序为:实行初试、设计方案、施加影响、实行复测、对比分析。
19.A【解析】皮亚杰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判断行为对错是从客观责任向主观责任发展的。
小学教育心理学简答题论述题
一、简答题.1。
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
答:普通心理学是探讨人的一般心理现象,即认知过程、情感与意志活动及个性形成的规律,这些现象是所有的人都具有的;而教育心理学所探讨的是学校中师生,主要是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所出现的特有的学习心理、品格形成的心理及规律。
两者都研究心理现象,因此是相通的. 2。
简述教育和发展的关系。
答:个体的身心发展的水平与特点是教育的起点与依据,是教育的前提.而个体的身心发展又依赖于教育,是教育的产物、结果。
也就是说,教育要考虑到个体的已有的身心发展状态,考虑到学习的准备性,同时要促进个体的身心发展。
3。
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的关系.答:首先,动机与目的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即有动机必有与之相伴随的目的,反之亦然;其次,动机与目的又是有区别的,即作为活动动机的东西并不同时就是活动的目的,反之亦然;最后,动机与目的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
4.奥苏伯尔的三种同化模式。
答:(1)类属同化;(2)总括同化;(3)并列结合性同化。
☆.个性的性格特征。
答:(1)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2)性格的意志特征;(3)性格的情绪特征;(4)性格的理智特征。
6.教师应具备哪些特殊能力?答:(1)教师的表达能力;(2)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3)教师的教育机智;(4)教师的独创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
8.简述竞争和合作对学生学习和个性发展的影响?答:1、对学习动机的影响。
2、对学习能力发展的影响。
3、对信息交流的影响。
4、对自我情绪体验的影响。
5、对自尊的影响。
6、对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的影响。
☆常见的心理防卫机制的形式有哪些?答:(1)合理化(2)投射(3)否认(4)压抑(5)反向作用(6)转移(7)认同(8)抵消(9)补偿(10)升华☆小学生概念学习发展趋势特点。
答:(1)概念的具体性减少,抽象性增加。
(2)概念的模糊性减少,精确性增加。
(3)概念形成减少、概念同化增加.10。
鲁滨逊的SQ3R五步阅读方法.答:预习、提问、阅读、反思、复述、复习11。
教育心理学课后题答案 论述
1、遗传、环境和教育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1)遗传的作用,1.遗传素质提供了身心发展的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阶段3.遗传素质的差异,影响身心发展的个性差异(2)环境的作用 1.自然环境。
这是人赖以生存与发育的物质基础,为人的生理及其机能的发育提供必须的能量2.社会环境。
是指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创造和积累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关系的总和,时代的精神决定人的观念和意识(3)教育的作用,》1.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2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不是绝对的,而是有条件的。
2、学习、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是什么?教育作为一种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条件,制约着学生身心发展的方向和速度。
教育与儿童的身心发展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教育的外部力量转化为学生本人的需要,才能取得成效。
(p34)3、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策略。
(1)特点 1.身体方面:小学生身体发展在其一生发展中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
2.心理方面:小学生进入学校后,投入了集体生活,学习成为他们的主导活动3.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小学生的学习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而且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上进行,具有被动性和强制性特征4.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p52)4、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方法。
(1)身体方面1.身体素质方面:中学生的发育状况很明显地反映在其体态变化上。
体内机能方面:心血管系统功能稳定,肺功能增强。
神经统方面:神经系统逐步完善,脑的发展由容积、重量转向功能的完善。
性发育成熟。
(2)心理方面:第一,感知方面。
学生进入中学以后,各门学科都对学生的观察力提出了要求(p58)1、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2)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3)多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同时也给予必要的失败的挑战(4)鼓励孩子多读书,读好书(5)让学生会反思和总结。
《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遗传:是指亲代将自己的生物学特征传递给子代的生物学过程。
2、学习动机:是推动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因。
3、发展:通常是指人类从胚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身体和心理变化的过程。
4、性格: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是个性的核心。
5、记忆:是人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
二、填空:(每空1分,共15分)1、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领域里的的科学。
2、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可分为:、和。
3、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4、现代学习理论的主要派别有。
5、任何一种品德都包含三个基本成分:。
填空答案:1、小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各种心理现象和发展变化2、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3、遗传和胚胎环境影响、社会文化因素、家庭教育因素、学校教育因素4、行为主义学派的学习理论、认知学派的学习理论、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5、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先行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是(B )。
-a.一般迁移 b.顺向迁移 c.特殊迁移 d.逆向迁移 j2、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7-11岁儿童的认知发展大体上处于(C )阶段。
a.感知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3.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心理学家是(B )。
a.苛勒 b.布鲁纳和奥苏伯尔 c.贾德 d.桑代克4、信息保持时间短暂;记忆容量大;信息按刺激的物理特征编码的记忆为( A )。
a.感觉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瞬间记忆5、下列选项属于学习的是(D )。
5a.每天跑步 b.视力下降 c.装修房屋 d.不怕见生人了四、简答:(每小题5分,共25分)1、简述学习的类型。
(按不同标准分类)答: 1.(1)根据学习内容可把学习分为:运动技能的学习、认知的学习和情感的学习。
四川省教师资格小学教育心理学真题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40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育心理学着重研究的对象是()A.家庭教育中发生的现象B.学校教育中发生的现象C.社会教育中发生的现象D.职业教育中发生的现象2.关于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教育学是教育心理学的基础学科之一B.普通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在具体领域的应用学科C.教育心理学与儿童心理学是彼此补充的D.教育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可以相互替代3.小学生背乘法口诀表属于奥苏伯尔所说的()A.接受学习B.有指导的发现学习C.自主的发现学习D.意义学习4.观察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A.桑代克B.斯金纳C.班杜拉D.奥苏伯尔5.“学生对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遇到困难时有克服困难的意志力”,该现象是()A.学习策略B.学习迁移C.学习动机D.问题解决6.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呈()A.线性关系B.U型关系C.V型关系D.倒U型关系7.概念同化的典型方式是()A.发现学习B.接受学习C.机械学习D.意义学习 8.学习了“角”这一概念后,再学习“锐角”的概念,这是一种()A.派生类属学习B.关系类属学习C.总括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9.如果两种学习活动含有共同成分,就会有迁移现象发生,此观点属于()A.形式训练说B.相同要素说C.经验泛化说D.关系转换说10.丹瑟洛将学习策略分为基本策略和()A.通用策略B.宏观策略C.微观策略D.支持策略11.利用“意大利像一个皮靴”来学习意大利的地理知识,这种学习策略属于()A.形象联想B.谐音法C.概括D.群集12.创造性思维的三个主要特点是()A.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B.灵活性、敏捷性和洞察性C.流畅性、变通性和敏捷性D.灵活性、敏捷性和独特性13.教师引导学生把城市比拟为皮鞋店,借助鞋店摆放皮鞋的方式来解决城市停放汽车的问题,这种方式属于创造力训练的()A.局部改变法B.棋盘法C.比拟法D.清单法14.皮亚杰认为5~10岁之间的儿童出现的道德性一般是()A.他律道德B.自律道德C.互惠道德D.非道德15.个体在群体中活动增质增量的倾向被称为()A.从众B.去个性化C.社会助长作用D.社会阻抑作用16.在班集体的形成过程中,如果成员对群体的认同感增强,班级舆论形成,这时班集体就进入到()A.松散期B.同化期C.凝聚期D.形成期17.需要、动机、兴趣等属于()A.个性倾向性B.个性心理特征C.性格D.气质18.在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是()A.气质B.性格C.能力D.需要19.关于心理健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心理健康与不健康有明确的界限B.没有心理疾病就是心理健康C.心理健康是动态变化的D.心理健康是固定不变的20.下列关于师生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教师是中心,学生是主体B.师生之间是一种上下级关系C.师生之间是一种单向关系D.师生之间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21.教育心理学22.学习23.成就动机24.学习策略25.气质26.简述学习迁移的类型。
小学教育心理学简答题论述题
教心预测201604简答以及论述题1、教师的性格特征对教育、教学具有哪些影响?性格处于个性结构中核心地位,而在性格特征中占主导地位又是道德品质,因此,大部分性格特征有好坏之分,具社会评价意义。
从意义上来看教师的性格,就能发现,教师的性格特征对教育、教学有显著的影响。
(1)教师的性格特征影响学生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中小学生正处于性格形成时期,因此教师的性格特征对学生影响极大。
学生的性格特征和教师的性格特征有许多类似的地方。
由热情的教师教过的儿童,比由冷漠的教师教过的儿童乐于助人。
热情使教师成为更有效的教师,成为同情和帮助人的榜样。
因此,教师应该表现出更多的积极的性格特征,从而满足儿童的需要和激发动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产生与学生共同合作的学习气氛。
(2)教师的性格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
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师生之间思想、情感、兴趣、爱好等双向交流的过程。
教师的性格特片通过教学活动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创造一种舒适、宽松而活泼生动的学习气氛,从而使教学收到最佳效果。
反之,也可能使学生产生消极的情绪,形成不良的学习环境。
“皮格马利翁效应”实验充分证明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和热望而对这些学生表现出更多的注意、关心、亲近,从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极大的影响。
(3)良好的个性品质对教师工作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教师要提高工作效率,并使工作富有成效,就必须重视培养和陶冶自己的性格,使自己具有自信、坚强、乐观]进取、百折不挠等优良性格。
2、教师与学生为什么容易发生冲突?(师生冲突的原因)(P429)师生冲突是指师生之间的情绪对立或公开的对抗。
究其原因如下:(1)由于角色地位不同产生的师生冲突。
教师是成人群体的体现者,成人社会把权威给予教师,学生要服从权威,接受教师领导。
教师代表成人社会,他的期望要求与学生自发性生活愿望常常不尽相同。
因此,一旦教师和学生进入各自的角色,就容易发生冲突。
而且,这种由于角色地位不同所造成的冲突可能长期存在。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以下哪项不是他们心理发展的主要任务?A. 形成自我意识B. 学习社会规范B. 掌握基本生活技能D. 完全独立生活答案:D2.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小学儿童通常处于哪个发展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C3. 小学生在同伴关系中,以下哪种行为不属于积极的社交技能?A. 轮流分享玩具B. 倾听他人意见C. 嘲笑他人D. 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答案:C4. 以下哪个因素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最大?A. 家庭环境B. 学校环境C. 社会环境D. 个人兴趣答案:A5. 小学生在面对困难时,以下哪种应对策略是不恰当的?A. 寻求成人帮助B. 尝试解决问题C. 逃避问题D. 与同伴讨论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儿童的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________和自我评价。
答案:自我体验7. 小学儿童在________阶段,开始能够理解他人的观点。
答案:具体运算8. 教育心理学认为,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一般不超过________分钟。
答案:209. 小学生在同伴群体中,通过________来建立自己的社会地位。
答案:角色扮演10. 教育者应该通过________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答案:积极反馈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及其特点。
答案:小学生心理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 学前阶段,儿童开始形成自我意识,对外界有初步的认识;2) 初级阶段,儿童开始接受正规教育,学习基本的社会规范和技能;3) 高级阶段,儿童的思维能力逐渐成熟,能够进行更复杂的思考和问题解决。
12. 描述小学生在同伴关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答案:小学生在同伴关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包括被排斥、欺负等。
解决方法包括:教育儿童学会尊重他人,增强自我表达能力,以及寻求成人的帮助和指导。
小学教心真题 简答+论述
2008年7月小学教育心理学(小学及以下)试卷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
42.简述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特点。
43.简述意义学习的条件。
44.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45.简述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0分)46.试述准备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答案三、简答题41.(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研究。
42.皮亚杰认为,具体运算阶段(7一11岁)儿童的思维主要特征为: (1)多维思维,儿童可以从多个维度对事物进行思考; (2)思维的可逆性,这是守恒观念出现的关键.守恒指儿童可以认识到客体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 (3)去自我中心,儿童逐渐学会从别人的观点看问题; (4)具体逻辑推理,这一阶段儿童能凭借具体形象的支持进行逻辑推理。
43.客观条件: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
主观条件: (1)有适当的认知结构,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 (2)新材料具有潜在意义;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又具备了适当的知识基础,那么,这种学习材料对学习者来说就构成了潜在的意义; (3)主动学习心向,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
44.(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适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45.(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①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②自我意识增强;③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④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B. 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现象C. 教育与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现象D. 教育过程中的教师心理现象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 学习理论B. 教学设计C. 学生发展D. 教师管理答案:D3.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儿童在7-11岁通常处于哪个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C4.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以下哪项属于最高层次的需求?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尊重需求D. 自我实现需求答案:D5. 以下哪个概念不属于教育心理学范畴?A. 动机B. 认知C. 情感D. 遗传答案:D(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以保持篇幅)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布鲁纳的学习过程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案:布鲁纳认为学习过程包括三个阶段: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和评价。
他强调学习者主动参与知识构建的过程,提倡发现学习,即通过探索和发现来获得新知识。
2. 描述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对教育的影响。
答案:维果茨基认为学习是一个社会互动过程,儿童在与更有知识的他人的互动中发展认知能力。
他的“最近发展区”概念强调教育应关注儿童在成人指导下能够达到的发展水平,从而促进儿童能力的提升。
3. 解释自我效能感对学习的影响。
答案: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心。
高自我效能感的个体更可能设定挑战性目标,面对困难时更有韧性,且更有可能采取积极的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教育心理学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答案:教育心理学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了解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学习风格,以便设计适合不同学习者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其次,运用动机理论激发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再次,应用认知负荷理论优化教学材料的设计,避免信息过载;最后,通过评估学习者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大全
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小学阶段儿童的思维发展处于哪个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C2. 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马斯洛C. 科尔伯格D. 斯金纳答案:C3. 以下哪项不是小学教育中常用的教学方法?A. 讲授法B. 讨论法C. 游戏法D. 冥想法答案:D4.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小学儿童主要解决的心理社会危机是?A. 信任与不信任B. 自主与羞愧C. 勤奋与自卑D. 忠诚与不忠诚答案:C5. 以下哪种学习风格不属于多元智能理论中提到的?A. 语言智能B. 逻辑数学智能C. 视觉空间智能D. 社交智能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儿童的自我意识在小学阶段逐渐发展,主要表现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自我评价;自我控制7. 教育心理学中的“观察学习”是由心理学家_________提出的。
答案:班杜拉8. 小学阶段,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_________能力,以促进其全面发展。
答案:创造力9. 根据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教育应关注学生的_________发展区。
答案:最近10. 教育心理学认为,有效的学习策略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元认知策略。
答案: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1. 小学生的记忆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强。
()答案:正确12.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完全避免使用惩罚,因为惩罚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答案:错误(适度的惩罚有时是必要的)13. 学生的性别差异会影响其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
()答案:正确14. 教育心理学认为,所有学生都具有相同的学习风格。
()答案:错误15. 教师的期望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表现,这被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小学阶段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
教育学心理学论述题和简答题
教育学论述题和简答题一、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答:(1)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教师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统率各科教学。
(2)精深的专业知识.教师须对本学科的历史、现状、未来等有精湛的研究、独特的见解、深厚的功底.(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因为各学科知识并非孤立的。
(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方面的知识。
二、试论述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答:(1)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论的训练,学会全面地、发展地、实事求是地看问题。
(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3)加强言语训练.(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抑制定势的消极作用.(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三.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有哪些答: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关系。
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
学生尊重教师是尊重知识、尊重文化的表现,教师热爱学生应是一种热爱祖国教育事业,关心人类未来的深层次情感。
教师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地关心爱护。
(2)民主平等。
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特点。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服从于对真理的探讨.(3)教学相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四.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具体方法各是什么?答:班主任工作的具体方法是: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与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应如何相互结合,形成正向的教育合力?答:(1)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2)家庭、社会和学校相互支持,目标一致。
(3)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相互联系。
(4)加强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之间的相互联系. 六.试论美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答:美育能促进教育目的实现,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国开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国开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学习理论B. 教学方法C. 学生发展D. 教育评价2.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儿童在7-11岁通常处于哪个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3. 下列哪项不是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的主要观点?A. 学习是社会互动的结果B. 学习发生在最近发展区内C. 学习是个体的内在过程D. 教育应促进学生的发展4.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什么?A. 安全需求B. 社交需求C. 自我实现需求D. 生理需求5. 教育心理学中,以下哪个概念与“自我效能感”相关?A. 动机B. 态度C. 技能D. 情感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包括:A. 家庭背景B. 个人兴趣C. 教师期望D. 同伴影响7. 以下哪些是促进学生积极学习态度的策略?A. 建立积极的课堂氛围B.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C. 忽视学生的错误D. 反馈及时且具体8. 教育心理学中,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学生的认知发展?A. 年龄B. 社会环境C. 教育方式D. 个人天赋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9. 请简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的“信任与不信任”阶段。
10. 描述一下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教学模式的特点。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1. 论述如何通过教育心理学的视角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12. 讨论在小学教育中,如何平衡学生的个性发展与集体教育的需求。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C2. C3. C4. C5. A二、多项选择题6. A, B, C, D7. A, B, D8. A, B, C三、简答题9.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的“信任与不信任”阶段发生在婴儿期,大约在0-1岁。
这个阶段的核心冲突是信任与不信任。
如果婴儿在这个阶段得到了适当的照顾和满足,他们将发展出对世界的信任感;反之,如果照顾不当,可能导致对世界产生不信任感。
教育心理学论述题与答案
论述题1.试述成就动机理论(简述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是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把个体的成就分成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
力求成功者的目的是获取成功,所以他们会选择既存在的成功可能性又有足够挑战性的中等难度的任务;当他们面对完全不可能或稳操胜券的任务时,动机水平反而会下降。
相反,避免失败者则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因为选择容易的任务可以保证成功,使自己免遭失败;而选择极其困难的任务,即使失败,也可以找到适当的借口,得到自己喝他人的原谅,从而减少失败感。
在教育实践中,对力求成功者,应通过给予新颖且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安排竞争的情景、严格评定分数等方式来激起其学习动机;而对于避免失败者,则要安排少量竞争或竞争性不强的情景,如果取得成功则要及时表扬给与强化,平定分数是要求稍稍放宽些,并避免在公共场合下指责其错误。
)(简评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
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被认为是一种期望价值理论,因为这一理论认为动机水平依赖于一个人对目的的评价以及达到目的可能性的评估。
阿特金森重视冲突的作用,尤其重视成就动机与害怕失败之间的冲突。
该理论的特征是它可以用数量化的形式来说明。
阿特金森认为,最初的高成就动机来源于孩子生活的家庭或文化群体,特别是幼儿期的教育和训练的影响。
个人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部分:其一是力求成功的意向;其二是避免失败的意向。
也就是说,成就动机涉及到对成功的期望和对失败的担心两者之间的情绪冲突。
追求成功的动机乃是成就需要、对行为成功的主观期望概率以及取得成就的诱因值三者乘积的函数,如果用Ts来表示追求成功的倾向,那它是由以下三个因素所决定:①对成就的需要(成功的动机)Ms;②在该项任务上将会成功的可能性Ps;③成功的诱因值Is。
Ps值在0至1之间。
Ps = 1,表示确信会取得成功;Ps = 0.5,表示估计成功的可能性是50%;Ps = 0,表示确信必然失败。
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2021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3)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1.学习的主体因素,指〔A〕。
A.学生B.教师C.教学手段D.教学环境2.问一名4岁儿童:“你有兄弟吗?〞他答复:“有。
〞“兄弟叫什么名字?〞他答复:“吉姆。
〞但反过来问:“吉姆有兄弟吗?〞他答复:“没有。
〞这说明儿童思维具有〔B〕。
A.单维性B.不可逆性C.自我中心性D.抽象逻辑性3.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B〕。
A.经典条件反射B.操作条件反射C.联结反响D.习惯成自然4.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选择的任务的成功概率为〔B〕。
A.25%B.50%C.75%D.100%5.〔A〕认为所掌握的内容越根本、越概括,那么对新情况、新问题的适应性就越广,也就越能产生广泛的迁移。
A.xxB.xxC.xxD.维纳6.短时记忆中的容量单位是〔C〕。
A.比特B.字节C.组块D.词【解析】短时记忆的容量是7±2,短时记忆中的容量单位是组块(信息的组织或再编码)。
组块是指假设干较小单位联合而成熟悉的、较大单位的信息体。
1/1210.罗杰斯在其“以人为中心的治疗〞中将“无条件积极关注〞看作心理辅导的前提之一,这表达了学校心理辅导的〔C〕。
A.面向全体学生原那么B.开展性原那么C.尊重与理解学生原那么D.尊重学生主体性原那么11.对程序教学奉献最大的是〔A〕。
A.xxB.xxC.xxD.xx12.布鲁纳对〔A〕的教学设计提出了四项原那么。
A.启发式教学B.情境教学C.合作学习D.程序教学13.〔C〕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最根本的日常课堂行为准那么。
A.课堂纪律B.学生守那么C.课堂常规D.班级日常标准14.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说明课堂气氛具有〔B〕。
A.不可知性B.独特性C.即时性D.独创性15.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心理学》论述题1、论述少年期的心理特点?少年期相当于初中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1)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
(2)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但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以具体形象作支柱。
同时,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发展,但仍带有不少片面性和主观性;(3)少年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长,可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能随意调节自己的行动。
(4)随着身体的急剧变化,他们产生了成人感,独立性意识强烈。
(5)他们开始关心自己和别人的内心世界,同龄人间的交往和认同大大增强,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
(6)他们的道德行为更加自觉,能通过具体的事实概括出一般伦理性原则,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但因自我控制力不强,常出现前后自相矛盾的行为。
2、论述性格差异的表现及其教育含义?(1)性格的特征差异:一是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二是性格的理智特征;三是性格的情绪特征;四是性格的意志特征,主要指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及坚韧性。
(2)性格的类型差异:性格可分为外倾型与内倾型两类;也可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两类;根据性格的特征差异,还可以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
(3)性格差异的教育含义:性格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性格也作为动力因素而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
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应更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
3、试论述有意义学习的主要条件。
(1)客观条件: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
(2)主观条件:首先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其次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
4、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当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
答案要点:(1)知识观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和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2)学习观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3)学生观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当问题呈现时,他们往往可以基于相关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合乎逻辑的某种解释。
5、论述小学生社会认知发展的趋势?小学生社会认知发展的趋势:(1)从表面到内部,即从对外部特征、外部行为的注意到更深刻的心理品质特征的注意;(2)从简单到复杂,从问题的某个方面到多方面、多维度地看待问题;(3)从呆板到灵活的思维;(4)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5)从弥散性的、间断性的想法到系统的、有组织的综合性的思想。
6、综合中学教育教学实际,试述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答案要点:(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7、试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答案要点: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8、简述学习动机的成败归因理论。
答: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内在性),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稳定性),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可控性);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
如果将此三个维度和六因素结合起来,就可组成六种归因模式,即能力高低:稳定的、内在的、不可控归因;努力程度:不稳定、内在的、可控的归因;任务难度:稳定的、外在的、不可控归因;运气好坏:不稳定、外在的、不可控归因;身心状态:不稳定、内在的、不可控归因;外界环境:不稳定、外在的、不可控归因。
9、简述学校情境中成就动机的构成?答: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
(1)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2)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
(3)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10、联系实际论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一)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这是根据成就动机理论提出的。
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
要想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此外,问题情境创设的方式多种多样,并应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
(二)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同时,他们还发现,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动机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动机激起水平越低。
这一定律称为叶克斯—多德森定律(简称倒“U”型曲线)。
根据叶克斯—多德森定律,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
在学习较容易、较简单的课题时,应尽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尽量紧张一点;而在学习较复杂、较困难的课题时,则应尽量创造较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尽量心平气和地慢慢引导,以免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
(三)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这是根据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提出的。
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有促进作用;适当的表扬的效果优于批评,所以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表扬而非批评。
但表扬和奖励使用过多或使用不当,也会产生消极作用。
(四)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根据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在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
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成绩的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
一般而言,无论对优生还是差生,归因于主观努力的方面均是有利的。
11、联系实际如何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学生的动机水平?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同时,他们还发现,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动机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动机激起水平越低。
这一定律称为叶克斯—多德森定律(简称倒“U”型曲线)。
根据叶克斯—多德森定律,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
在学习较容易、较简单的课题时,应尽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尽量紧张一点;而在学习较复杂、较困难的课题时,则应尽量创造较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尽量心平气和地慢慢引导,以免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
12、论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一)相似性:相似性的大小主要是由两任务中含有的共同成分决定的,较多的共同成分将产生较大的相似性,并导致迁移的产生。
(二)原有认知结构:原有认知结构对迁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首先,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其次,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对迁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再次,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也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三)学习的心向与定势:心向与定势通常是指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
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即促进和阻碍,所以定势既可以表现为正迁移,也可以表现为负迁移。
陆钦斯的“量杯”实验是定势影响迁移的一个典型例证。
(四)其他因素:除前面所涉及到的影响迁移的一些基本因素外,诸如年龄、智力、学习者的态度、教学指导、外界的提示与帮助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13、试论述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如何根据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1)、深度加工材料:所谓深度加工,是指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的信息来达到理解和记忆的方法。
研究表明,如果人们在获得信息时对它进行深度加工,那么这些信息的保持效果就可得到提高,并有利于信息的提取和回忆。
(2)、有效运用记忆术:记忆术是运用联想的方法对无意义的材料赋予某些人为意义,以促进知识保持的策略。
(3)、进行组块化编码:所谓组块,指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利用贮存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知识经验对进入到短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成为人所熟悉的有意义的较大单位的过程。
(4)、适当过度学习:所谓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
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
(5)、合理进行复习:对于大多数学习而言,分散复习的效果优于集中复习。
研究表明,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的效果优于单纯的重复阅读。
14、论述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正例又称肯定例证,指包含着概念或规则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例证;反例又称否定例证,指不包含或只包含了一小部分概念或规则的主要属性和关键特征的例证。
教师在指导学生概括时,不仅要注意抽取事物本质的一面,也要注意抛弃非本质的一面,因此必须配合使用概念或规则的正例和反例。
(2)、正确运用变式: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在教学中,要提高概括的成效,必须给学生提供丰富而全面的感性知识,必须注意变式的正确运用。
(3)、科学地进行比较:比较主要有两种方式:同类比较便于区分对象的一般与特殊、本质与非本质,从而找出一类事物所共有的本质特征;异类比较不仅能使相比客体的本质更清楚,而且有利于确切了解彼此间的联系与区别。
(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为了促进知识的获得,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启发学生去进行自觉的概括,鼓励学生自己去总结原理、原则。
最常用的方法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讨论。
15、论述怎样创设有利于学生创造性产生的环境。
答案要点:(1)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2)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3)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16、结合实例谈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
答案要点:(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①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②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③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①保护好奇心;②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③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④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⑤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3)开设培养创造性课程,教授创造思维策略①发散思维训练;②推测与假设训练;③自我设计训练;④头脑风暴训练17、试述影响创造性的因素?(1)环境: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环境是影响个体创造性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