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探索: 世界观(共16个种类)
高中哲学常识世界观方法论的归纳
辩证唯物主义
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
1.自然界的客观性
(1)【世界观】: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具体内容:①自然界先于人、人的意识而存在。②人类出现后,自然界仍然是具有客观性(注意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是对立统一(联系)的: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不断地影响改变着自然界,使自然界发生变化;但是自然界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础,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都要以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和规律为前提。
反面内容:自然界既不是神的意志的产物,也不是人的意识的产物。(唯心论)
(2)【方法论】:人们改造自然以承认自然的客观性为前提
具体内容:①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②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3)【应用范围】:说明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要改造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
(4)【关键词】自然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人类社会的客观性
(1)【世界观】: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具体内容:①从社会的产生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②社
会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客观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③社会存在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反面内容:①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的愿望、目的、动机决定的,尤其是杰出人物
的意识起着决定性作用;(客观唯心主义)②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体和人间的祸福(主观唯心主义)
(2)【方法论】:人们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
【具体内容】:①承认人类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前提。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的定义:
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即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⑵、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⑶、是最一般本质和规律的学问;
⑷、是含有阶级性的最抽象的社会意识形态。
2、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世界观、方法论的定义: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看法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
3、哲学与其他科学(非哲学)的关系:
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的学问。
4、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即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性、何为第二性的问题;也即思维和存在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问题。)
⑴、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属于唯心主义阵营;
⑵、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属于唯物主义阵
营。
6、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⑴、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
⑵、现实社会的表象和概念中能不能正确的反应现实。
7、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 的最高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发展史上的基本派别。
8、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⑴、自然界、物质、存在是第一性的,而精神、意思、思维是第二性的;
⑵、物质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⑶、物质决定意识。
9、唯物主义的主要三种形态:
⑴、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原始的自发,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某一种或某几种原始物质。
古代唯物朴素论和朴素辩证法是结合在一起的,例如"万物皆流"、"万物皆变"体现了它们的统一。
哲学与生活部分世界观与方法论归纳
必修四哲学与生活原理和方法论归纳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唯物论、认识论)
一、唯物论
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观〗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时,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二、意识能动作用原理
〖世界观〗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通过意识能动地认识世界,也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三、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世界观〗物质决定意识→〖方法论〗这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世界观〗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方法论〗这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
四、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世界观〗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方法论〗这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
〖世界观〗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方法论〗这要求我们必须在尊重规律的前提下,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统一)
五、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辩证关系原理
〖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的,尊重客观规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科学态度和革命精神结合起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与历史的统一。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正确的三观是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符合自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能够站在人们群众立场上,有利于实行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有利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是正确的三观。
【正确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含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人对世界、对人生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是人们最基本、最重要的精神支柱。三者互相渗透、相辅相成,决定着人们的理想信念,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境界,指导着人们的行为选择,关系着人们的价值判断。
【世界观】世界观是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世界观建立于一个人对自然、人生、社会和精神的科学的、系统的、丰富的认识基础上,它包括自然观、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世界观不仅仅是认识问题,而且还包括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行动。
【人生观】人生观是关于人生目的、态度、价值和理想的根本观点。它主要回答什么是人生、人生的意义、怎样实现人生的价值等问题。其具体表现为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人生观的形成是在人们实际生活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受人们世界观的制约。
【价值观】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像这种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就是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要加强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我认为应该以下几方面入手:
1.我们必须认识到大学生的价值观与他的世界观人生观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三观思想首先就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三观思想。
哲学知识点(全)
哲学知识点(全)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一、哲学的起源;哲学与与具体科学、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1)哲学起源于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认识世界(想)和改造世界(做)
【思维拓展】1、哲学和世界观研究的对象都是整个世界。这里的整
个世界包括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2、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因而哲学不仅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而且还
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别。所以,不能认为任何哲学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
的方法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是科学的
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的统一。
二、哲学的内涵: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
论的统一。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
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特别提示】哲学的基本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
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
本原(谁先有,谁后有;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
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各种哲学由于对这个问题的
不同回答,分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2)二是思维和存在有
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
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凡肯定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观点,就是可知论;凡否定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观点,就是不可知论。
哲学知识框架完整版)
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哲学基础知识)
知识
点
补充
哲学是什么哲学源
于生活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
考。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哲学的任务就
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哲学与
世界观
和方法
论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
的统一;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科学知识概括和总结。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方法论反映世界观。
哲学与
具体科
学
区别研究的范围(对象)不同。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
出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联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
么?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有两个方面内容:①思
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②思维和存
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为什
么?(依
据)
①人们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一切哲学都不能回
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哲学两大基本派别是什
么?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各自观点)
唯物
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坚持唯物主义方向;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复杂问
题简单化。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片面、孤立、静止,否认内因的根本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现时代的思想智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_世界观方法论大总结
2、联系的客观性 原理
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 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①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 性
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
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
①注意分析和把握十五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原理
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四、辩证否定观( 3 个)——第十课
原理
原理内容
1、辩证否定观原 理
辩证的否定, 是事物自身的否性。 即肯定又否定, 既克服又保留。实质是“扬弃”
2、辩证法的革命 批判精神原理 3、创新的作用
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①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推动生产关系 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③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 展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目的性、计划性、主 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重视意 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指导作用、 调控作用)
5、规律的客观性 和普遍性原理
规律是普遍的 、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不可违背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主观符 合客观、 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
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汇总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基础问题:
1. 哲学是什么?
2. 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3. 哲学与具体知识的关系
4.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为什么?
5. 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什么,它们的根本分歧,各自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6. 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基本形态是什么,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有哪些典型观点?
7.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是什么,它们的分类依据是什么,它们各自的含义,典型观点是什么?
8. 哲学史上存在着哪两个对子,这两个对子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辩证唯物论部分: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1)世界的物质性世界观: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的能动作用
世界观: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主动创造性。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误意识阻碍事物发展;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使人悲观,丧失斗志。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思想意识。坚持求真务实精神,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革命热情和严谨科学态度结合起来,使主观与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世界观: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意识,坚持求真务实精神,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革命热情和严谨科学态度结合起来,使主观与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3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教学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误区辨析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简单相加。 提示: 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
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种崭新哲学,是人类认识 发展结出的丰美硕果。 2.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后,就出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提示: 错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前,就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后,就出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对立。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离不开当时自然科学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彻底解决了人们认识世界过程中所遇到的一切难
题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了哲学史上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优良传统
④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A】
分议题二:马哲的基本特征
1.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专家点评 实践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人与世界的关系方面,从实践出发解释周围世界;在历史观中,从实践出 发解释社会存在和发展;在认识论中,把实践作为全部认识的基础。
➢ 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分议题三:理解马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科学发展观
➢ 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 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复习课件-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1.哲学基本概念
”
“
”“
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哲学
世界观
区 含义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 别 不同 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 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界观
形成 哲学是哲学家自觉研究 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 不同 的结果
D
4.我希望,有朋自远方来,岁月不改其性,红尘不染其心;我希望岁月无
痕,大地不老,一路最美际遇充满诗情和画意。但从哲学角度看
(
)
①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不存在“不改其性”的朋友
②物质运动具有绝对性,根本不存在“大地不老”的现象
③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人在红尘面前无能为力,“不染其心”是不可能的
④物质的唯一特性是运动,“岁月无痕”只能是人们相互之间美好的祝愿
②意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③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 动的物质器官。
④意识不仅是人脑的机能,而且是物质世 界的反映,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2.物质和运动
原理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 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和存在方式
运动是物质运动,物质 是运动的承担者
强调
误区
侧重物质离不 离开运动谈物质会
开运动
辩证唯物主义 和历史唯物主 义
高中《哲学》知识点 选修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知识点解读(选修)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考点1: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的世界观是零散的、不自觉的、不等于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注意:不能说“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考点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1)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2)联系:①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
动着哲学的发展。(注意:那种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注意:哲学的指导具有两重性。)
考点3: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2)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本原、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唯一标准。
哲学探索: 世界观(共16个种类)
哲学探索: 世界观(共16个种类) 世界观,也称为“宇宙观”,它是哲学学说中的基本概念之一。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人们在对整个世界的认知过程当中,把感觉结果经过人的大脑的逻辑(数理逻辑和物理逻辑)思维、进行去伪存真,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得到感受结果,形成人们的世界观。 世界观的根本问题是: 1、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 2、客观世界是可知和不可知的问题。 世界观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唯心主义”世界观,另一类是“唯物主义”世界观。“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唯物主义”世界观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 唯心主义世界观又分为“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两类。根据它们与所使用的“方法论”又形成“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小类。 客观唯心主义包括“客观机械唯心主义”、“客观辩证唯心主义”、“客观四维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包括“主观机械唯心主义”、“主观辩证唯心主义”、“主观四维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世界观又分为“客观唯物主义”和“主观唯物主义”两类。根据它们与所使用的“方法论”又形成“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小类。 客观唯物主义包括“客观机械唯物主义”、“客观辩证唯物主义”、“客观四维唯物主义”; 主观唯物主义包括“主观机械唯物主义”、“主观辩证唯物主义”、“主观四维唯物主义”。 其对应关系是:“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机械唯心主义”“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心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四维唯心主义”与“四维唯物主义”。 第一节 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是既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的最基本的两个哲学派别。 一、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即是把客观世界看作是虚有的“上帝”或人们的主观意识创造出来,并推动客观世界发展变化。 唯心主义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论的感受结果是“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认为“意识决定物质,意识是客观世界的本源,客观世界是意识的产物”。唯心主义的产生是由于原始人对客观世界的无知。但它发展成为“哲学体系”的社会根源却是人占有物、人占有人的剥削和阶级的产生。唯心主义成为奴隶主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奴隶阶级和农民阶级的思想工具。 1、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世界看作是虚有的“上帝” 创造出来,并推动客观世界发展变化。人们对客观世界是不可知的。 2、主观唯心主义:把客观世界看作是人的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学说
前言
一、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
二、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关系
1.人生观是人们关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人生观是世界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具体应用和表现。
2.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3.价值观包含在人生观中。价值观集中体现在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上。奉献还是索取是人生价值观的核心问题。
4.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
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看法和观点,是既唯物有辩证的。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改造旧世界和建设新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2.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和意义在于: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思想武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己的人生品位,是自己的人生焕发光彩。
第一课认识世界尊重实际
一、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A]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宇宙是物质的世界,宇宙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并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中,在时间上没有开始没有终了,在空间上没有边界没有尽头。宇宙是多样而又统一的,它的统一性就在于其物质性。
2.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事物,尽管千差万别,各有自己的特点,但是,它们都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着的。整个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是一个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着的物质世界。
3.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这是总结科学发展的全部成果,特别是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所作出的科学结论。
二、意识的本质和作用[A]
1.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就其起源来说,它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就其生理基础来说,它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就其形式来说,它是精神性的;而就其来源和内容来说,它是客观的。
哲学基础 历史观 世界观
哲学基础历史观世界观
第一部分:哲学基础
哲学的起源和发展:从古希腊哲学家到现代哲学思想的演变,探索哲学是如何从对自然界的观察中发展出来的,并逐步扩展到道德、政治和宗教领域。
主要哲学流派及其核心思想:介绍不同哲学流派如实证主义、理性主义、实在论和唯心主义,分析它们对于历史观和世界观的影响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哲学与现代科技、社会变迁的关系:探讨科技发展如何挑战传统哲学观念,以及哲学在信息时代的作用和未来发展趋势。
第二部分:历史观
历史观是指人们对历史的认知方式和理解模式,对个体和社会的意义深远且直接。本部分将深入讨论:
历史观的形成与演变:探讨不同文化和时期对历史的诠释,如西方线性历史观和东方循环历史观的差异,以及后现代主义对传统历史观的挑战。
历史观对社会和政治的影响:分析历史观如何影响国家建构、社会认同和政治决策,从而揭示历史观在塑造集体记忆和社会认同中的作用。
全球化时代的历史观变迁:探讨全球化和跨文化交流如何重新塑造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下的历史观,以及这种变迁对于世界认知和跨文化理解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世界观
世界观是指个体对世界的整体看法和认知模式,涵盖哲学、宗教、道德等多个方面。本部分将详细讨论:
世界观的多样性与共通性:介绍不同文化和宗教背景下的世界观
差异,同时探索全球化背景下共享的普世价值和世界观。
现代世界观的形成:分析科学进步、技术革新及社会变迁如何重
塑现代人的世界观,以及现代世界观对个体身份和社会互动的影响。
世界观与个人生活的关系:探讨个体如何通过形成自己的世界观
来理解和适应现代社会的复杂性,以及世界观在个人生活意义中的体
哲学与生活知识点归纳(精华)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一部分: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
一、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世界观〗: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客观物质性,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物质决定意识
〖世界观〗: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三、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或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物质)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③、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
则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四、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五、物质和运动辩证关系
〖世界观〗: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方法论〗:我们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六、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
〖世界观〗: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中,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探索: 世界观(共16个种类)
世界观,也称为“宇宙观”,它是哲学学说中的基本概念之一。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人们在对整个世界的认知过程当中,把感觉结果经过人的大脑的逻辑(数理逻辑和物理逻辑)思维、进行去伪存真,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得到感受结果,形成人们的世界观。
世界观的根本问题是:
1、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
2、客观世界是可知和不可知的问题。
世界观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唯心主义”世界观,另一类是“唯物主义”世界观。“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唯物主义”世界观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
唯心主义世界观又分为“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两类。根据它们与所使用的“方法论”又形成“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小类。
客观唯心主义包括“客观机械唯心主义”、“客观辩证唯心主义”、“客观四维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包括“主观机械唯心主义”、“主观辩证唯心主义”、“主观四维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世界观又分为“客观唯物主义”和“主观唯物主义”两类。根据它们与所使用的“方法论”又形成“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小类。
客观唯物主义包括“客观机械唯物主义”、“客观辩证唯物主义”、“客观四维唯物主义”;
主观唯物主义包括“主观机械唯物主义”、“主观辩证唯物主义”、“主观四维唯物主义”。
其对应关系是:“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机械唯心主义”“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心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四维唯心主义”与“四维唯物主义”。
第一节 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是既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的最基本的两个哲学派别。
一、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即是把客观世界看作是虚有的“上帝”或人们的主观意识创造出来,并推动客观世界发展变化。
唯心主义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论的感受结果是“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认为“意识决定物质,意识是客观世界的本源,客观世界是意识的产物”。唯心主义的产生是由于原始人对客观世界的无知。但它发展成为“哲学体系”的社会根源却是人占有物、人占有人的剥削和阶级的产生。唯心主义成为奴隶主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奴隶阶级和农民阶级的思想工具。
1、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世界看作是虚有的“上帝” 创造出来,并推动客观世界发展变化。人们对客观世界是不可知的。
2、主观唯心主义:把客观世界看作是人的主观意识随心所欲地创造出来,
并推动客观世界发展变化。人们对客观世界是不可知的。
二、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即是把客观世界看作是自然规律和人们的主观意识改变客观世界,推动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
唯物主义把客观世界看作是纯质的世界,不是由虚有的“上帝”或是人的主观想象创造出来。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论的感受结果是“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和精神,物质是客观世界的本源,意识和精神是物质的产物”,承认宇宙统一于物质。唯物主义是劳动者阶级与剥削着阶级进行斗争的思想工具。
1、客观唯物主义:认为自然规律改变世界,推动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人们不能改变客观世界。客观世界是不可知的。
2、主观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主观意识改变世界,推动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人们可以改变客观世界。客观世界是可知的。
第二节 机械唯心主义与机械唯物主义
一、机械唯心主义
机械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上帝”和人们的主观意识按照机械论改变世界。
1、客观机械唯心主义:“上帝”可以按照机械论改变世界,推动客观世界发展变化。人们对客观世界是不可知的。
2、主观机械唯心主义:人们的主观意识可以按照机械论改变世界,推动客观世界发展变化。人们对客观世界是不可知的。
二、机械唯物主义
机械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自然规律和人们的主观意识按照机械论改变世界。
1、客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规律可以按照机械论改变世界,推动客观世界发展变化。人们对客观世界是不可知的。
2、主观机械唯物主义:人们的主观意识可以按照机械论改变世界,推动客观世界发展变化。人们对客观世界是可知的。
第三节 辩证唯心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
一、辩证唯心主义
辩证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上帝”和人们的主观意识按照辩证法推动客观世界发展变化。
1、客观辩证唯心主义:认为“上帝”按照辩证法改变世界,推动客观世界发展变化。人们对客观世界是不可知的。
2、主观辩证唯心主义:人们的主观意识可以按照辩证法改变世界,推动客观世界发展变化。人们对客观世界是不可知的。
二、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自然规律和人们的主观意识按照辩证法改变世界,推动客观世界发展变化。
1、客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规律按照辩证法改变世界,推动客观世界发展变化。人们对客观世界是不可知的。
2、主观辩证唯物主义:人们的主观意识按照辩证法改变世界,并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推动客观世
界发展变化。人们对客观世界是可知的。
在社会上,对我们影响较大的错误的人生观有:
享乐主义人生观、拜金主义人生观、悲观厌世人生观、实用主义人生观。
1、享乐主义人生观。
持有享乐主义人生观的人,主张人生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个人的物质享受和生理本能的需要。享乐主义者往往有一种与死亡抢夺生命空间的感觉,认为“人生在世,吃喝玩乐”。所以,享乐主义者往往不顾后果,眼前的享乐就是一切,包括酗酒、纵欲、贪食、吸毒。
持这一人生观的人最后往往认为人生是绝望的,对这个世界绝望(认为没有什么值得追求)、对自己绝望(反正迟早都是死)。这与我们主张从劳动和艰苦奋斗中获得适当合理的享受的观点是背道而驰的。
2、拜金主义人生观。
持拜金主义人生观的人认为:“有钱就有一切”,“钱能通神”,“有钱能使鬼推磨”,主张“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为了钱可以不顾一切,甚至可以出卖国格、人格。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该十分重视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拜金主义思想划清界限。一方面,我们鼓励诚实劳动致富并鼓励钱财的合理使用;另一方面,我们也认为,钱终究买不到一切,更不能把人生的幸福与钱划上等号,让钱财迷住了心窍,忘记了人生的丰富内容和真正意义。
3、悲观厌世人生观。
持悲观厌世人生观的人认为:世界如同梦幻,变化无常;人生苦海无边,前途渺茫;人生是无意义、无乐趣的,死亡是摆脱痛苦的捷径。
人若受这种人生观影响,遇上挫折和困难,便很容易陷入悲观绝望的状态,或者精神颓废、得过且过,或者厌倦人世、轻生妄动。这与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以信心、勇气和力量去搏击,并从中领略人生的意义和乐趣的人生态度是不相容的。
4、实用主义人生观。
实用主义人生观主张“有用就是真理”,一切只要求实用、实利、实惠。只要有利可图,他们可以背信弃义。
这种人生观在当今对青年人的影响也颇大。受这一人生观影响,人往往把钱财视为动力,把理想歪曲为“有利就想”,把前途歪曲为“有钱就图”。当然我们不能不讲究物质需要,不能不讲究实惠。但是,如果把追求物质利益作为人生惟一动力,只讲实惠,不讲原则,不讲贡献,那是十分错误的。
以上种种错误人生观,都是以“个人”、“自我”为中心的,是与以社会主义社会倡导的集体主义为出发点的人生观格格不入的,是极不可取的。青年学生要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正确的人生观应是: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在于努力掌握本领,为祖国现代化建
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正确人生观 人生的意义
人活着为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对这些问题的不同认识和态度,形成了不同的人生观。
(一)追求幸福是人生的目的。
1、我们应当怎样看待幸福呢?这就需要有一个幸福参照系。有时候我们常常羡慕别人:“瞧,人家有豪华别墅、开宝马车、穿名牌时装、吃山珍海味,真幸福极了”,其实有钱并不一定幸福。幸福生活的标准并不是那些富人们定出来的。电影《甲方乙方》中我们可以看到,有的权贵明星说:“要能像普通百姓一样随便逛逛街吃饭多好啊!”有的大款说:“要能像农民那样天天呼吸新鲜空气,自由自在多好啊!”可见,幸福快乐其实跟物质条件没有必然的联系,它只是每个人心理属于自己的歌。我们也许终生都不能大富大贵,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自己平凡普通的生活中找不到幸福,找不到健康的身体,充满活力的心,相亲相爱的家人,志同道合的朋友。
2、人生幸福三决。
88岁老人张允和,是语言学家周有光的爱人,沈从文的姐夫,在总结人生的苦难与艰辛时总结出“人生幸福三决”。一是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人非圣贤,谁能无过?如果一有过错,就终日陷在无尽的自责、哀怨、痛悔之中,那么其人生的境况就会像泰戈尔所说的那样:“不仅失去了正午的太阳,而且还将失去夜晚的群星”。二是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人们往往会为自己的过错而痛悔,但有些人,痛悔归痛悔,受伤的虚荣心还要疯狂地寻找能够掩饰伤口的更大虚荣,于是,他就情不自禁地要去惩罚别人;而那些无辜地受到惩罚的“替罪羊”或迟或早势必都要奋起自卫。这样,“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人生岂能不累?因此,“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并不是一种很容易达到的境界,它需要“胸茂万汇凭吞吐”的大器量。三是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我们常常看到这种现象:他考试作弊,没有受到惩罚,反而取得好成绩,那我为什么不能;他不遵守交通规则,跑到前边没人管,我为什么不能?他占公家便宜,领导不管不问,我为什么不能?他都敢见死不救,我又何必见义勇为,他敢贪污受贿,我又何必廉洁自律,他都敢男盗女娼,我又何必故作清高?别人做错了事,你如没能力制止、批评、帮助也就罢了,千万不要跟着他学,无论多小的事,无论能占多大的便宜,都不能去做,等到把错的当成对的,成为顺理成章的时候,后悔就来不及了。
3、快乐——人一生的不断积累
快乐在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中隐藏,
认真投入地去做事,它就会来找你。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却遇到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他们向苏格拉底请教,快乐到底在哪里?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我造一条船吧!”这帮年轻人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放到一边,找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锯倒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树,挖空树心,造出一条独木船。独木船下水了,他们把苏格拉底请上船,一边合力荡桨,一边齐声唱起歌来。苏格拉底问道:“孩子们,你们快乐吗?”他们齐声说:“快乐极了!”苏格拉底道:“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为着一个明确的目的忙得无暇顾及其他的时候突然来访。”
4、脸上应当布满阳光。
生活是一个五彩斑澜的世界,有鲜花也有棘荆,有成功也有失败。“万事如意”是一个美好的祝福。我们不可能保证事事顺遂,但要做到坦然面对,该放则放,不要把一些不顺心的事总堆在心里,把乌云布在脸上,把牢骚总挂在嘴上,否则你自己会总是一个倒霉蛋,周围的朋友也觉着你烦人。要培养良好的心态,正确地对待生活,正确地对待自己,正确地对待别人。
要从内心由衷地发出微笑。在现实生活中微笑就是一种万能剂。微笑可以让我们的烦恼烟消云散;微笑,可以消除我们全身的疲乏,准备新一天的工作;微笑可以消除双方紧张局势;微笑是一种令人满意的快感……微笑是一种生活态度,微笑是一种处世的法则。
要善待自己,不要被别人坏的情绪所感染,要时刻记住,别人的不高兴与我不相干,我干吗不开心呢?做个快乐的发祥地,而不是阴霭的传播者。
在今天的社会中,心理承受能力与心理情绪调整能力是衡量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首先要有过滤能力,能把一些情绪垃圾拒之门外;其次要有净化能力,把消极因素净化掉,不要堆积在心里,更不要再去传染别人。
(二)选择高尚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可以选择的。不同的人生选择,决定着不同的人生。不同的选择表现出不同的人生态度,体现着不同的人生观。一位记者,在采访一位刑警案件时,发现刑警们争着抢防弹衣,感到不解,就问问刑警队长,“大家抢防弹衣是不是为了立功。”刑警队长说:“我们队有十几个人,就有五件防弹衣,碰上有危险的行动,去的人多,大伙就不够穿。这时,我们谁都会抢先穿上一件。你知道吗?我们队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你穿上防弹衣,你就必须冲在最前面,你就要先面对死亡!”“每次抗洪抢险,一有时间我都看电视,都很感动,洪水滔滔,解放军只想着往下跳,可也许一跳下去,一辈
子就结束了,你说,这个时候,有谁会想到立功呢?”
曾经有这样一批军人,朝鲜上甘岭战役中勇骁善战,舍身忘死,凯旋后被历史安排一北大荒务农,一搁就是40多年,这些军人出身的农民可曾滋生出些许多抱怨和哀叹?不,军人说,从死人堆里活下来如今子孙绕膝,躬耕算得什么!比起上甘岭,比起连姓名都无法留下来的烈士,今天的生活简直天堂一般,这就是我们的军人,这就是他们的人生态度。
还有一个故事,大连市公汽联营公司702路422号双层巴士司机黄大金,在行车的途中突然心脏病发作,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他做了三件事:——把车缓地停在路边,并用生命的最后力气拉下了手动刹车闸;——把车门打开,让乘客安全地下车;——将发动机熄火,确保了车和剩客的安全。他做完了三件事,叭在方向盘上止了呼吸。这只是一名平凡的公汽司机,他在生命最后一分钟里所做的一切也许并不惊天动地,然而许多的人都牢牢地记住了他的名字。是啊,人生就是这样,面对种种选择,有的人选择了勇敢,有的人选择了懦弱,有的人选择了伟大,有的人选择了渺小,有的人选择了高尚,有的人选择了卑劣。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威胁利诱,江姐含笑赴刑场,为创建新中国慷慨就义,再去高喊“从狗洞里爬出”,叛变革命,出卖同志,沦为可耳的叛徒。今天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开拓进取,敬业奉献,为人民的利益忘我奋斗。像孔繁森、郑培民那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同时也有成克杰、胡长清那样的败类,不择手段,聚敛财富,腐化堕落,身败名裂。人生的结局,往往就是这样残酷,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三)摒弃错误的人生观
1.拜金主义人生观
拜金主义,把金钱作为崇拜的对象,主张一切为了金钱,金钱是万能的,可以主宰一切,把追求金钱作为人生至高理想,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和行为准则。显然,在拜金主义的影响下,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全面、丰富的关系简化成了商品交换关系、金钱交易关系。
2.享乐主义人生观
享乐主义,就是把享受快乐作为人生最大的幸福,这种快乐指的是感官享受。应该承认,追求感官的享受是人的正常需要,但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生理享受层面,人生的内容不仅是吃喝玩乐,还包括更为高尚的精神活动。享乐主义人生目的,只是从人的自然属性出发,认为感官的快乐、物质的享乐是人生的唯一目的,实际上把人看成了自然生物,把人的多层次需要简单归结为趋利避苦、追求享乐的自然本性,是我们应该摒弃的。
3.利己主义人生观
利己主义,就是把追求个人的利益作为一切行为的原则,主张以我为中心,个人利益高于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把自己的幸福看作一切行动的目的,“人不为己”,则“天诛地灭”。利己主义实质上是推崇“个人本位”,是“人性自私论”思想在人生目的上的表现,其理论失误在于只看到了人的自然属性,忽视了人的社会性存在。利己主义是一种狭隘的人生观,是我们应坚决摒弃的。
除上述几种错误的人生目的外,还存在着诸如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权力意志主义等人生目的,尽管它们说法不一,各具特色,有着不同表现形式,但其思想根源均在于只看到了人的自然属性,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进而颠倒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因而是错误的、狭隘的。在现实生活中,这些错误的人生目的只能导致人生追求的误区,使人生失去意义和价值,都是我们应该坚决摒弃的。
(四)人应当追求高尚的品格。
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有些人认为,人们看重的是结果,才不在意你用什么手段呢?只要能达到目的就行。生活不检点也好,工作、事业上用一些阴谋诡计也好,不诚实守信欺骗他人也好……这些好像都只是道德领域中的事情,又不犯法,又不影响工作,有时候还更容易达到目的,有什么关系呢?
有关系。公道自在人心。品格道德是公众衡量一个人的永久标准。一个立身严谨、道德高尚的人即使不能成就非凡事业,也不至于完全失败,因为大家会信任他,帮助他;相反一个人格堕落、道德水平低下的人,也许有很好的能力,很多小聪明,能取得一时的胜利,但却不会成就大事业,赢得人们长久的敬意。可以这么说,品格道德也许不是一个人的直接生产力,但却是无形的资产和财富,也许不是成功的充分条件,但却是必要条件。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上述两类人:一种人大家都乐于与之交往合作,无论他眼下是春风得意还是仍在苦苦奋斗,因为他们身上具备大家所认同的一些美德。同他们在一起,我们放心、安全,不会受到伤害和欺骗。大家说:他们的路越走会越宽。还有一类人,占尽了小便宜,耍了很多小聪明,小手腕,也许已经聚敛了钱财或攫取了权势,但大家提起他们,却多有非议,也不敢轻易与之交往合作。因为与他们在一起睡觉都得睁只眼,谁知道他们会干出什么来呢?大家的道德准则对他不适用,他有自己独特的道德游戏规则,为了自身的利益,他不在乎别的。
恶人自有恶人磨。善良的人往往斗不过一些不顾道义的小人,因为他们无所不用其极,但终究他们会遭到惩罚的,一是碰到更厉害的对手:小流氓碰上大流
氓;二则是受到正义力量的制裁,因为这条道上越来越远,终究会碰上法律准绳。
在人的一生中,道德品格都会起作用,要么是你的宝库,要么是你前行的绊脚石。试想,如果你在二、三十岁就被人给你贴上一个不道德的标签,往后经历的路怎么走呢?先做人后做事,想成就大业者必先树立高尚的品格。
(五)树立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古代先哲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人生格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去”,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共产党人创立的纯洁、高尚、崭新的人生观,这是我们党的凝聚力、战斗力所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为人民服务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我们党处在执政地位,许多党员干部手里握有大大小小的权力。权力是用来为广大人民谋利益,还是用来为个人谋私利?面对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和渗透,是自觉抵制,一尘不染,还是随波逐流,同流合污?面对在党的政策指引下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为党的政策取得的成就由衷高兴,还是心理失衡,与民争利,甚至利用手中权力捞取好处?面对居心不良者的糖衣炮弹,是一身正气,巍然屹立,还是被收买利用,打了败仗?这些考验比枪林弹雨的考验也许还要严峻。每个共产党员都应该在人生的征途中作出合格的答案,经受住了考验,我们党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六)正确看待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1、如何对待不合群问题。
我认为不合群的现象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因为性格孤僻、封闭自我,或人品道德上低劣而让大家疏远;另一种则是因为某个人的优秀出众,或者是追求上的目标高于众人之上,不迎合众人的口味而疏于处理人际关系等,从而不被大家不理解或受人妒忌。
我们应努力处理好周围的人际关系,但这是为了发展自己的事业,而绝不可能是牺牲自己的追求和理想而去随波逐流。只要你优秀出众,肯定会被认为是不合群,但当你取得成就时,众人也一定会说:我早就知道他肯定有出息,当年人家就和我们不一样。
2、如何看待特权问题。
有位仁兄曾这样说:“别看你的工资比我高,可我的工资含金量高,我的生活比你轻松,我可以在外边吃一年饭不用付费,我出门有专车,到医院不用挂号,你行吗?”如何对待这些特权问题。
我认为这是社会轻型时期形成的一种畸形理念。随着我国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发达地区已经适应了一种初步的市场经济观念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体制框架、行为准则、游戏规则,去医院排队挂号,出门打个出租车,买东西、吃饭自己付帐,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在落后地区,有些人民的“公仆”却认为这样没出息,混得没有人样。我们在玩篮球,他们也许在踢足球。按我的规则,我说他走步了,他说:你手球了,如何交流?
但我们应当提醒这类人,你们现在的生存基础绝不是自己本身的才华能力,而是因为暂时的某种扭曲给你造成的一个畸形的土壤,这块土壤是见不得阳光的。千万不要养成这样的生存、生活习惯,将来一定要凭自己的真本事吃饭的,早点从这种得意中清醒过来吧,也许没多久,你吃饭就得自己埋单,你看病就得排队,你抽烟就得花钱!不要觉着自己风光无限,学点真本领吧!要不将来有你哭的时候!
3、自己踏踏实实,勤勤恳恳,而领导好像更喜欢溜须拍马的人,我该怎么办?
有这样一则故事。主人家养着一条小狗和一头驴。每天当主人回来时,小狗总是飞快地迎上去,又是摇尾巴又是亲热地叫唤,主人也总是高兴地抚摸小狗,小狗还伸出舌头温柔地舔舔主人的脸等等。驴子看着这一切,心中很是不快,心想,自己这么知道埋头苦干不行,活干得多还经常挨打,小狗什么也不干还挺美,看来要想办法与主人联络感情。拿定主意的驴子等主人回家入门时也大叫着迎上去,把蹄子搭在主人肩上,伸出舌头,主人又惊又怒,使劲把它推开,驴子重重地摔在地上,又被狠狠地打了几鞭子。适于狗做的事,驴怎么做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的领导可能会掌识围着自己转的“狗”,而有的领导则会偏爱埋头干活的“驴”。既然自己是“驴”,就不要勉强自己学“狗”的本领,“主人”需要“宠物”来消遣,但更需要“驴子”来干活,干好自己的活,“主人”迟早会欣赏你的。
4、如何面对挫折与失败。
大部分人在一生中都不会一帆风顺,难免遭受挫折和不幸。但成功者和失败者非常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失败者总是把挫折当成失败,从而使每次挫折都能够深深打击他胜利的勇气;成功者则从不言败,在一次又一次挫折面前,总是对自己说:“我不是失败了,而是还没有成功。”一个暂时失利的人,如果继续努力打算赢回来,那么他今天的失利,就不是真正失败。相反的,如果他失去了再战斗的勇气,那就算真正输了,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终其一生都在面对挫折,八次竞选八次落败,两次经商失败,甚至还精神崩溃过一次。但每次他都对自己说:这不
过是滑一跤,并不是死去而爬不起来。最后他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一位拳击运动员说:“当你的左眼被打伤时,右眼还得睁得大大的,才能够看清敌人,也才能有机会还手。如果右眼同时闭上,那么不但右眼也要挨拳,恐怕性命都难保!”著名的文学家海明威的代表作品《老人与海》中有这么一句话:“英雄可以被毁灭,但是不能被击败。”英雄的肉体可以被毁灭,可是英雄的精神和斗志则永远在战斗。有一句名言则这样说过:“成功是指最终实现了目标,但并不意味着从不受到挫折。成功是赢得了整场战争,而不是赢得了每一场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