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09货币供给

合集下载

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
表14-2 - 商业银行 存款增加额 存款创造过程 单位:元 贷款增加额 准备金增加 派生存款增加额
A B C D E
1000 900 810 729 656.1
0 900 810 729 656.1
900 810 729 656.1 590.49
100 90 81 72.9 65.61
整个银行系统的存款增加总额: 整个银行系统的存款增加总额
三、货币供给的层次划分
货币层次划分的原则:以流动性的大小为依据。具体地 以 。 说,是以某种金融资产转化为现金或活期存款的能力作 为标准。其转换为现金和活期存款的成本越低、 为标准。其转换为现金和活期存款的成本越低、时间越 则流动性越强,货币层次也就越高;反之, 短,则流动性越强,货币层次也就越高;反之,则货币 层次越低。 层次越低。 货币供给口径:综合各国的情况,货币供给的分层划分 综合各国的情况, 综合各国的情况 大致如下: 大致如下: M1=流通中的现金+活期存款(以及转账信用卡存款) =流通中的现金+活期存款(以及转账信用卡存款) M2=M1+储蓄存款(包括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 = +储蓄存款(包括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 M3=M2+其他短期流动资产(如国库券、银行承兑汇票、 +其他短期流动资产(如国库券、银行承兑汇票、 商业票据等) 商业票据等) 各国具体的货币层次以及各层次的组成内容,往往因一 国经济、金融发达的程度不同而稍有区别。 。
道理同上,B银行的贷款810元最终又存入到C银行,则C银行的T形账户为:
C银行 资 产
负 债
存款准备金 +81 贷款 +729
现金存款 +810
此时,银行最初的1000元存款已增加为2710元(1000+900+810), 但存款扩张的过程还远未结束,一直继续到整个银行系统没有超额 准备金的存在为止。这一过程如表14-1所示。

阐述货币供给模型

阐述货币供给模型

阐述货币供给模型货币供给模型是指描述货币供给与货币政策之间关系的经济学模型。

在现代经济学中,货币供给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和研究中。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货币供给模型。

一、什么是货币供给?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间内,银行体系所提供的货币数量。

通常情况下,货币供给包括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发行的现金、存款和其他可流通支付手段。

二、为什么需要货币供给模型?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货币作为交换媒介、价值尺度和贮藏手段,在经济活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因此,了解和掌握货币供给的规律对于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而货币供给模型正是为了研究这种规律而产生的。

三、主要的货币供给模型1. 货币乘数模型该模型认为,当央行通过增加基础货币(即央行发行的现金)来增加市场上可用的信用货币时,商业银行将会把这些基础货币转化为更多的存款,从而创造出更多的信用货币。

因此,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乘数关系。

这个乘数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M = m × M B其中,M表示货币供给量,MB表示基础货币量,m为货币乘数。

2. 货币需求模型该模型认为,在市场经济中,人们持有现金是为了方便交易和作为贮藏手段。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人们需要持有一定量的现金。

而这个需求量取决于许多因素,如收入水平、利率、通胀预期等。

根据这个模型,央行可以通过调整利率来影响市场上的现金需求量和信用货币供给量。

3. 货币竞争模型该模型认为,在市场经济中存在着不同种类的支付手段(如现金、信用卡、支票等),它们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

当央行通过增加基础货币来增加市场上可用的信用货币时,商业银行可能会选择发行更多的信用卡或支票等支付手段,而不是增加存款。

因此,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量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乘数关系。

四、货币供给模型的应用货币供给模型在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和研究中具有广泛应用。

例如,在通货膨胀控制方面,央行可以利用货币乘数模型来预测通胀率,并通过适当调整基础货币量来控制通胀。

货币供给与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给与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给与货币供应量1.货币供给与货币供应量货币供给是指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对现金货币、存款货币等其它形式货币的供给。

货币供应量是指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供给货币所形成的、为社会公众持有的债务总量,它是反映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一定时点上的银行负债总额或资产总额。

货币供应量是一个存量概念,即某一时点的货币供应量。

2.名义货币供给与实际货币供给名义货币供给是指适应物价增减幅度在名义上增减的货币供给,它是一定时点上的货币存量。

实际货币供给是指剔除了物价变动影响在一定时点上的货币存量。

在一定的商品、劳务供给和货币供给下,如价格水平出现大幅上升,则意味着既有的货币供给只能媒介部分商品、劳务的流通,会出现明显的货币不足。

反之,价格水平大幅回落,既有的货币供给就会明显过多。

3.适度货币供给适度货币供给是指银行系统通过货币投放与信贷投放而实际注入社会的货币量与社会合理的货币需求相一致。

这个概念内涵了三层意思:一是适度的货币供给反映了适度的货币需求;二是适度的货币供给在于使实际的货币供给量与适度的货币需求量基本一致;三是如何使货币供给适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银行能否审时度势,把货币需求调整在合理的限度内,从而使货币供给趋于合理。

在现实生活中,适度的货币供给很难取得。

因为:l 银行作为货币供给的唯一闸门,从表面上看它能强制地向社会供给任意数量的币,而事实上,货币供应量是由国民经济各收支主体共同决定的,因而银行在按自己的意图供给货币的同时会受到来自社会各部门强求银行供给货币的抵触;l 适度的货币需要量与适度的货币供给量是相互依存、相互引导的,二者中任何一方因各种因素产生了波动,都会使另一方出现波动。

货币供给量既是外生变量,又是内生变量。

外生变量又称为政策性变量,是指在经济机制中易受外部因素影响、由非经济因素所决定的变量,中央银行能够按照自身的意图运用货币政策手段对之进行调控。

内生变量又叫非政策性变量,是指在经济机制内部由纯粹的经济因素所决定的变量,不为政策所左右,社会各经济主体能够按自身的意图通过货币收付行为左右货币供给量的规模,进而影响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给量的力度及作用。

货币金融学货币供给

货币金融学货币供给

货币金融学货币供给引言货币供给在货币金融学中扮演重要角色,它涉及中央银行如何管理货币的发行和流通。

货币供给的变化可能对经济产生广泛的影响,因此了解货币供给的机制和影响因素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货币供给的基本概念、货币供给量的计算方法以及货币供给对经济的影响。

货币供给的定义货币供给是指经济体中可流通的货币数量。

它可以分为两个层面来理解:广义货币供给和狭义货币供给。

广义货币供给包括所有可以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货币,如现金、存款和其他流动性资产。

狭义货币供给则仅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和存款,也被称为M1货币。

货币供给的重要性在于它对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管理良好的货币供给可以促进经济增长,维护物价稳定和金融体系的稳定。

货币供给量的计算方法货币供给量的计算可以通过两个指标来衡量:货币基础和货币乘数。

货币基础是指中央银行直接控制的货币的总量。

它包括中央银行的现金流通和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

货币基础的计算公式如下:货币基础 = 中央银行的现金流通 + 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货币乘数是指商业银行在货币信用创造中的作用。

它反映了商业银行通过贷款和账户存款创造货币的能力。

货币乘数的计算公式如下:货币乘数 = 1 / 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是商业银行需要按照法律规定保留的存款比例。

通过货币乘数,可以计算得出货币供给量。

货币供给对经济的影响货币供给的增加或减少对经济产生广泛的影响。

以下是货币供给变化对经济的一些可能影响:1.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如果货币供给增加超过经济所需,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反之,如果货币供给减少,则可能导致通货紧缩。

2.利率变动:货币供给的增加通常会导致利率下降。

这是因为货币的增加会增加资金供应,降低借款成本。

相反,货币供给的减少可能会导致利率上升。

3.经济增长:合理管理的货币供给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通过提供充足的流动性和信贷,货币供给可以支持企业投资和消费支出的增长。

4.金融稳定:货币供给的过度波动可能会导致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增加金融风险。

现阶段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划分层次

现阶段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划分层次

现阶段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划分是指按照货币的不同流动性和使用功能,将货币分为不同的层次,以便更好地监管和管理货币的流通。

货币供应量的划分层次对于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有利于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和稳定性。

下面将对现阶段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划分层次进行详细介绍。

一、货币供应量的基本概念货币供应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经济体系中广义货币的总量。

根据货币的不同特性和功能,可以将货币供应量分为不同的层次,包括M0、M1、M2和M3四个层次。

其中,M0是最窄的货币供应量,也是最具有流动性的货币;M1和M2则包括了M0,并在此基础上加入了部分非银行机构的存款;M3则是最宽的货币供应量,包括了M2,并在此基础上加入了全部非银行机构的存款。

二、M0层次M0层次是指流通中的现金,包括流通中的人民币现钞和居民持有的外币现钞。

M0是最具有流动性的货币,具有普遍的支付手段和价值储藏功能。

M0层次是整个货币供应量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直接反映了流通中的现金支付能力和经济体系的流动性。

三、M1层次M1层次是在M0的基础上加入了居民的活期存款,也就是用于日常支付的存款。

M1层次除了包括M0的现金支付能力外,还包括了居民的活期存款,具有更加灵活的支付功能。

M1层次反映了居民在日常经济活动中的支付能力和流动资金数量。

四、M2层次M2层次是在M1的基础上加入了居民的定期存款和单位存款,同时减去了商业银行的准备金。

M2层次不仅包括了M1中的现金支付能力和活期存款支付能力,还包括了居民的定期存款和单位存款,具有更加广泛的支付和储值功能。

M2层次反映了整个金融体系中的广义货币总量,对于宏观经济调控和金融风险防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五、M3层次M3层次是在M2的基础上加入了全部的非银行机构存款,同时减去了对应的银行贷款。

M3层次除了包括M2中的现金支付能力、活期存款支付能力和定期存款支付能力外,还包括了全部的非银行机构存款,代表了整个经济体系中的流动性资金总量。

货币供给的创造机制

货币供给的创造机制

货币供给的创造机制货币供给是指某一国或货币区的银行系统向经济体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金融过程。

货币供给的主要内容包括:货币层次的划分;货币创造过程;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等。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货币流通的范围和形式不断扩大,现金和活期存款普遍认为是货币,定期存款和某些可以随时转化为现金的信用工具(如公债、人寿保险单、信用卡)也被广泛认为具有货币性质。

一般认为货币层次可以划分如下:M1=现金+活期存款;M2=M1+定期存款;M3=M2+其他金融资产。

货币创造(供给)过程是指银行主体通过其货币经营活动而创造出货币的过程,他包括商业银行通过派生存款机制向流通供给货币的过程和中央银行通过调节基础货币量而影响货币供给的过程。

决定货币供给的因素包括中央银行增加货币发行、中央银行调节商业银行的可运用资金量、商业银行派生资金能力以及经济发展状况、企业和居民的货币需求状况等因素。

货币供给还可以划分为以货币单位来表示的名义货币供给和以流通中货币所能购买的商品和服务表示的实际货币供给等两种形式。

一、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社会效应?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不好,最好是均衡的。

1、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有强制储蓄效应、收入分配效应、资产结构调整效应、温和的通货膨胀与恶性通货膨胀、就业与通货膨胀的替代理论与滞涨、有没有不存在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

(1)强制储蓄效应,政府如果通过向中央银行借债,从而引起货币增发这类办法筹借建设资金,就会强制增加全社会的投资需求,结果物价上涨。

在公众名义收入不变的条件下,按原来的模式和数量进行的消费和储蓄,两者的实际额均随物价的上涨而相应地减少,其减少部分大体相当于政府运用通货膨胀实现的部分,如此实现的政府储蓄是强制储蓄。

如果在实际经济运行中尚未达到充分就业水平,实际GNP低于潜在GNP,这时政府扩张有效需求,虽然也是一种强制储蓄,但并不会引发持续的物价上涨。

(2)收入分配效应,由于社会各阶层收入来源极不相同,因此在物价总水平上涨时,有些人的实际收入水平会下降,有些人的实际收入水平反而会提高。

论述货币供给模型

论述货币供给模型

论述货币供给模型
货币供给模型是货币政策制定者用来预测货币供应量的工具。

该模型基于几个关键因素,包括央行的货币政策、银行贷款和储蓄行为、以及货币供应的速度。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决定了最终的货币供应量。

央行的货币政策是货币供应模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央行可以通过调整利率和购买资产等方式来影响货币供应量。

如果央行降低利率,银行会更倾向于借贷,从而增加了货币供应量。

另外,央行还可以通过购买资产的方式来增加货币供应量。

银行的贷款和储蓄行为也是影响货币供应量的重要因素。

如果银行增加贷款,那么货币供应量也会相应地增加。

但是,如果银行的储蓄量增加,那么货币供应量则会减少。

最后,货币供应速度也是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关键因素。

货币供应速度指的是货币在经济中的循环速度。

如果货币的交易速度加快,那么货币供应量也会相应地增加。

综上所述,货币供给模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货币政策制定者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够准确地预测货币供应量,从而制定出符合市场需求的货币政策。

- 1 -。

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
27
三、存款派生倍数的修正
• 派生存款创造过程决定于原始存款和派生 倍数。 • 原始存款包括现金和中央银行存款。
28
(一)超额准备金
为谨慎经营或等待更好投资机会,商业银行会 保留一部分超额准备金,发放贷款的资金减少。 • 设:e:超额准备金与存款总额之比— 超额准备 金率。派生倍数修正为:
k 1 ( rd e )
11
(二)发行基金的调拨
• 发行基金:人民银行保管的已经印制好、 尚未进入流通的人民币票券。 • 发行基金的调拨:发行基金在发行库与发 行库(总库、分库、支库)之间的转移。 • 总行拥有对各发行库发行基金的调拨权, 各级发行库必须凭上级行开具的调拨命令 执行。
12
(三 )现金发行与回笼
现金发行:从发行库进入商业银行的业务库。 回笼:从商业银行的业务库回到发行库。 发行程序: • 商业银行基层行处现金不足时,可到其在当地人 民银行的存款账户内提取现金,人民币从发行库 转移到商业银行业务库; • 经济主体从商业银行提取现金,商业银行投放现 金,人民币进入流通领域; • 经济主体将现金存入商业银行,现金退出流通领 域归行。
3
(二)货币供给量
我国货币口径: ①M0= 流通中现金 ②M1(货币)= M0+银行活期存款 ③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定期存款+ 其他存款
4
二、金融创新对货币供给与货币层次划 分的影响
• 1、货币层次的划分与经济运行的联系 • 不同层次的货币与各种经济活动联系的密切程 度有所不同。 • M0的变化主要反映并影响我国消费市场的供给 和价格; • M1和M2的变化主要和企业的行为相关,反映投 资的各个环节的变化。其中M1是现实的购买力 ,对短期经济运行反映比较敏感;M2与中中长 期经济行为的联系密切。

货币金融学9货币供给

货币金融学9货币供给
• 某一时点的货币供给量,由流通中的现 金与存款货币所构成,两者分别为中央 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货币性负债,流通中 的现金量的多少由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以及社会的现金偏好所决定,而存款货 币量的多少则由商业银行持有的准备金 及社会公众的资产选择行为来决定。
可编辑ppt
11
货币供给量
• 一定时期的货币供给量是由中央银行, 商业银行及社会公众等三个部门共同决 定的。如果货币乘数的变动能预测,且 其值的变动比较稳定时,中央银行就可 以藉控制基础货币的各种措施,适度地 创造或消灭基础货币量,以调整和控制 货币供给量,适应经济运转的正常需要 ,实现其货币政策目标。
5
中国现金单列层次原因
• 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信用制度还 不够发达,现金在狭义货币供应量 M1中占30%以上,流通中现金的数量 对中国消费品市场和零售物价的影响 很大,现金的过度发行会造成物价上 涨。
可编辑ppt
6
货币层次的控制重点
• 西方国家以M2为控制重点;
• M1 =流通中现金+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 • M2 =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 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 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 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可编辑ppt
17
派生存款
• 假如甲有1000元存导A银行,假如我国 存款准备金率目前是9%,那么A银行可 以将910元贷出去,假如乙得到这笔贷 款,这里将现金漏出忽略,乙将910存 到 C银行,那么C银行又可以贷出910*9 %,这样一过程持续下去。
可编辑ppt
9
货币供给和货币供给量的定义
• 货币供给量是指银行体系以外的企业、 个人及外国所握有的通货及其他随时可 自由支用的存款货币二者的总和。

货币供给及其口径

货币供给及其口径
2.但货币供给的决定不能机械地简化为一个 理论模型。
38
超额货币及其所反映的规律
引起关注的超额货币现象
1. 改革开放以来,以M2衡量的货币增长速度经
常超过经济增长速度与通货膨胀率之和。人们 称之为“超额”货币现象。 2. 其实,在国内外,对于判断货币供给是多是少, 都是把自己论证的货币需求理论模型作为标准: 如果货币供给多于根据这个货币需求函数所计 算出来的量,意味着有了超额货币;如果货币 供给少于这个量,则意味着相应的货币“失 踪”。
具体来说:中央银行购入,增加流通中现金 和银行的准备金;售出,减少流通中现金和银行 的准备金。
从中央银行来说,是较为机动的调控工具。
19
贴现政策
指货币当局通过变动再贴现率,影响商业 银行向中央银行再贴现票据的行为,并从 而调节基础货币量。
这是比较温和的调控手段。
贴现率↑→商业银行借款成本↑→贷款数量 ↓
20
法定准备金率
提高或降低法定准备率,以调节货币乘数。 通常认为,这是控制货币供给的一个作用强 烈的工具。
法定准备率↑→商业银行的放款能力↓ 货币乘数↓→货币供应↓
21
居民持币行为与货币供给
中央银行的控制工具最终是要通过微 观基础即居民、企业及商业银行的反应起 作用的。
22
居民持币行为与货币供给
D/R同H之间往往具有反向变动关系。
36
中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问题
1. 在中国是直接从货币供给能否由中央银 行有效控制这一角度提出的。
2. 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不可能有简单 的肯定或否定的回答。
37
能否既视为内生变量又视为外生变量
1.在计量经济学中,一个变量在一个理论模 型中不能同时作为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

货币供给及其口径

货币供给及其口径

货币供给及其口径引言货币供给是一个国家货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和稳定具有关键影响。

货币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经济系统中的货币总量。

货币的供给量决定了经济中的流动性和通货膨胀水平。

本文将探讨货币供给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不同的货币供给口径。

货币供给的概念货币供给是指在一段时间内,一国或地区发行的货币总量。

货币供给通常包括两个部分:基础货币和广义货币。

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包括现金和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

广义货币是指流通中的货币,包括现金和商业银行的存款。

货币供给的增加通常会引起通货膨胀,而货币供给的减少则可能导致通货紧缩。

因此,货币供给的稳定和管理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货币供给的影响因素货币供给的变动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国家的货币政策、经济增长、通货膨胀预期等等。

首先,国家的货币政策对货币供给有直接影响。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政策来控制货币供给的增长速度,从而影响经济的流动性和通货膨胀水平。

其次,经济增长对货币供给也有重要影响。

经济增长通常伴随着货币供给的增加,因为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随着经济活动的增加而增加。

此外,通货膨胀预期也会对货币供给产生影响。

当人们预期通货膨胀时,他们会增加对货币的需求,从而增加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的口径货币供给有不同的口径,主要包括狭义货币供给和广义货币供给。

狭义货币供给是指只计算流通中的货币,通常包括现金和商业银行的存款。

狭义货币供给是货币供给的较窄口径,主要用于短期货币政策的制定。

广义货币供给是指将其他金融资产(如存款证明、金融债券等)纳入计算范围的货币供给口径。

广义货币供给是货币供给的较广口径,主要用于长期经济研究和政策制定。

货币供给的口径选择取决于具体的研究目的和政策需求。

狭义货币供给更侧重于货币在经济活动中的流通性,而广义货币供给则更全面地考虑了金融资产的作用。

结论货币供给及其口径是货币政策制定和经济研究的重要内容。

货币供给的增加和减少对经济稳定和通货膨胀具有关键影响。

1、货币供给的一般模型

1、货币供给的一般模型

1、货币供给的一般模型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编写如下:在现代经济中,货币供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它对于经济体的稳定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货币供给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通过发行货币来满足经济体内需求的过程。

货币供给的稳定与充足与否直接影响着物价水平、利率水平、经济增长等一系列经济指标的变化。

货币供给的一般模型是经济学家们根据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得出的一种描述货币供给现象的模型。

它通常包括政府或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决策、货币市场的供求关系以及货币政策的实施等要素。

在这个模型中,货币供给的大小和质量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如政府的财政状况、经济增长速度、通货膨胀水平等。

货币供给的一般模型不仅帮助我们理解货币供给的形成和变化机制,还为决策者提供了一种指导货币政策的分析框架。

通过该模型的应用,政府或中央银行可以更好地把握货币供给的控制度度,并有针对性地调整货币政策,以实现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就业水平的协调发展。

本文将深入探讨货币供给的一般模型,旨在通过对其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提供对货币供给的深入理解,并展望货币供给的发展趋势和对经济的影响。

同时,我们还将就如何合理运用货币供给模型进行决策,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思考和建议,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繁荣。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旨在提供对本文主题的概述和文章结构的介绍。

在第1.1 小节中,将简要概述货币供给的概念和其在经济中的重要性。

第1.2 小节将详细介绍本文的结构安排,以给读者提供对全文的整体了解。

第1.3 小节将明确阐明本文的目的和研究意义,以确保读者对文章的预期清晰明确。

第二部分为正文部分,将侧重探讨货币供给的一般模型。

在第2.1 小节中,将给出对货币供给的定义和重要性的详细解释,以确保读者对货币供给概念的准确理解。

第2.2 小节将详细介绍货币供给的一般模型,包括其基本原理和运作机制。

货币银行课件之货币供给35页PPT.pptx

货币银行课件之货币供给35页PPT.pptx
①央行在外汇市场上购买外汇时,便向流通中投放了等额本 币,扩大了基础货币的供给量 ②反之,反是
当央行购入黄金时,无论它是从本国购入还是国外购入,出售 黄金的人均将获得一笔等值的款项; 因此,央行在收购黄金的同时投放了等值的通货
五、我国基础货币的投放渠道
⑴央行向金融机构贷款,主要通过再贷款与再贴现 我国目前市场化的间接调控体系还没建立起来,传统的贷款仍然是基础 货币投放的主要形式; 而近年来由于央行不断强化间接调控体系,再贷款的数量呈现逐年递减的 趋势.
由B=C+R, ∴ M1=B*m1
m1的来源 ①经验统计法
②公式法m1=
C+1 c+e+ rd+rt*t
货币供给量是央行可以控制的外 生变量. ①抓住了货币供给的关键因素; ②模型因前提过于简化而需修正
决定货币供给的诸因素及其对货币 供给的影响.央行可控rd,rt;而c,e基本 取决于包括企业、单位、个人在内 的社会公众和商业银行的行为.
⒉基础货币与货币供给量在外延上的关系
基础货币不等于货币供给量,货币供给量是流通中货币的存量,它包括商业银行 和社会公众持有的现金以及社会公众在商业银行和其他存款机构的存款.
基础货币是由通货和存款准备金两部分构成.
CR
其C表示商业银行和社会公众持有的现金
C
D
R为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D为派生存款
m= C+D C+R
含义 实例
货币供给
货币流量
是由货币创造者创造货币开始 货币持有者在此之后的货币收 到货币持有者持有货币为止. 付行为应属于货币流通范畴
个人对其名义货币收入作出的选择:存入银行,购买证券,保留手 边或购买商品等不能看作货币供给,因为个人不能创造货币.

货币供给过程名词解释

货币供给过程名词解释

货币供给过程名词解释
货币供给过程是指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或减少过程,通常包括三个步骤:首先,由一国货币当局下属的印制部门 (隶属于中央银行或隶属于财政部) 印刷和铸造通货;其次,商业银行因其业务经营活动而需要通货进行支付时,便按规定程序通知中央银行,由中央银行运出通货,并相应贷给商业银行帐户;最后,商业银行通过存款兑现方式对客户进行支付,将通货注入流通,供给到非银行部门手中。

货币供给过程的关键在于商业银行的作用。

在货币供应量分类中,通货和存款货币是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中,存款货币是指客户在商业银行中存放的各种类型的存款,包括定期存款、活期存款等。

在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下,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与通货一样,充当完全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存款者可据以签发支票进行购买、支付和清偿债务。

因此,客户在得到商业银行的贷款和投资以后,一般并不立即提现,而是把所得到的款项作为活期存款存入同自己有业务往来的商业银行之中,以便随时据以签发支票。

这样,商业银行在对客户放款和投资时,就可以直接贷入客户的活期存款。

总之,货币供给过程是中央银行通过通货和存款货币的供给过程,将基础货币供给到商业银行,再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和投资,将其放大为多倍的存款货币的过程。

货币供应:经济运行的血液

货币供应:经济运行的血液

货币供应:经济运行的血液货币供应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经济体系中存在的货币总量。

它扮演着经济运行中至关重要的角色,类似于人体的血液,贯穿于整个经济系统,影响着经济的健康与稳定。

理解货币供应对于把握经济脉搏、稳定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货币供应与经济繁荣在现代货币经济体系中,货币供应是经济活动的基础,也是促进经济繁荣的重要环节。

当货币供应充足时,经济主体更容易获取资金用于投资和消费,推动经济运行良性循环。

然而,如果货币供应过多或不足,都可能导致经济出现问题,如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不利于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货币供应的分类货币供应一般分为M0、M1、M2、M3等不同类别,每种货币供应包含的范围和意义有所不同。

M0是最具现金性的货币供应,包括所有流通中的现金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M1是M0再加上即期存款;M2是M1再加上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M3是M2再加上其他种类的存款。

这些不同类别的货币供应反映了经济中不同层次的货币流通状况,从而为货币政策的制定和调控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货币供应的变动直接影响着通货膨胀的发生与发展。

当货币供应过大时,市场上的货币过剩,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从而引发通货膨胀。

相反,当货币供应不足时,市场上的货币相对稀缺,商品需求超过供应,物价过低,从而引发通货紧缩。

为避免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央行需要谨慎控制货币供应,保持货币的稳定和流动性。

货币供应与经济政策货币供应是货币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

央行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包括控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增长、保持金融稳定等。

货币供应的灵活控制需要央行有精准的经济预测能力和有效的政策工具。

合理的货币供应水平有助于经济平稳增长,提高国民经济总量,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

总结货币供应是经济运行的血液,对于维系经济体系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控制货币供应,可以实现经济增长、控制通货膨胀、保持金融稳定等目标。

各层次的货币供给量与各类物价指数关联度分析

各层次的货币供给量与各类物价指数关联度分析

各层次的货币供给量与各类物价指数关联度分析货币供给与物价水平之间的联系一直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个热门话题。

货币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的货币总量。

通常,货币供给与其他宏观经济变量,如国内生产总值(GDP)、利率和通货膨胀率相关联。

物价指数是指一定时期内某一篮子商品和服务的平均价格,通常用来衡量货币购买力的变化。

本文将从各层次的货币供给量出发,分析它们与不同物价指数之间的关联度。

M0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内流通的所有现金和存款减去银行间保证金(M0 = 现金 + 存款–银行间保证金)。

由于M0主要是现金和银行存款,所以它对货币供应的支持程度较低。

由于其他货币形式(如银行存款)已经转移成流动性形式,因此M0与物价指数的关联度不太强。

实际上,M0与价格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相对较低,因为现金不是唯一的交易手段。

M1货币供给是指M0加上可转移存款(M1 = 现金 + 可转移存款–银行间保证金)。

M1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的货币总量,同时也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的总活跃性。

M1与物价指数的关联度较高,但并不是非常强烈。

这是因为M1是同民间的现金和存款一起计算的。

随着存款的增加,货币的乘数效应会产生,并对物价产生一定的影响。

总体上,不同层次的货币供给量与物价指数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

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并不总是导致物价上涨。

诸如政府政策、生产率提高和产品质量提高等诸多因素,都会对物价产生影响。

此外,各国货币供给因素的影响因国情各异而不同。

例如,对于某些欠发达国家来说,货币供给增加对物价的影响会更加显着。

在分析货币供给与物价关系时,还需要考虑通货膨胀率这一指标。

通货膨胀率是指物价指数在一定时期内的变化率。

因此,当货币供给量增加时,如何控制通货膨胀率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例如,如果货币供给量增加的速度过快,就会导致通货膨胀率上升,从而削弱货币购买力和经济稳定性。

综上所述,货币供给与物价指数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取决于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如政府政策、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等。

货币供应:经济运行的血液

货币供应:经济运行的血液

货币供应:经济运行的血液货币供应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由中央银行向市场投放的货币总量。

它是经济运行的血液,对经济发展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货币供应的合理控制,能够影响通货膨胀、利率、经济增长等多个方面,因此,货币供应的管理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货币供应的构成货币供应主要由M0、M1、M2和M3四个层次组成。

1. M0:狭义货币供应,也称为基础货币供应,是指流通中的现金货币和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

M0是最基础的货币形式,直接参与市场交易。

2. M1:广义货币供应,是指M0加上活期存款。

M1是最流动的货币形式,可以随时用于支付。

3. M2:是指M1加上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和其他存款。

M2是广义货币供应中的较大部分,包括了M1以外的存款,具有较高的流动性。

4. M3:是指M2加上其他流动性较低的金融工具,如国库券、商业票据等。

M3是广义货币供应中最宽松的部分,包括了M2以外的金融资产。

二、货币供应的影响因素货币供应的大小和结构受多个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需要货币供应的支持,适度的货币供应可以促进投资和消费,推动经济增长。

2. 通货膨胀:货币供应过多会导致通货膨胀,因为货币供应的增加会超过实际经济增长的需要,导致物价上涨。

3. 利率:货币供应的增加会影响市场利率,当货币供应过多时,市场上的资金供应充足,利率会下降;反之,货币供应不足时,利率会上升。

4. 外汇市场:货币供应的变化也会对外汇市场产生影响,当货币供应增加时,会导致本国货币贬值,进而影响出口和进口。

三、货币供应的管理货币供应的管理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责之一,通过调整货币供应,中央银行可以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1. 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制定货币政策来管理货币供应,包括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以控制货币供应的增长速度和结构。

2. 监管措施: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进行监管,确保其合规经营,防止货币供应过度扩张或过度收缩。

高三经济解答题难题突破 货币供应问题

高三经济解答题难题突破 货币供应问题

高三经济解答题难题突破货币供应问题高三经济解答题难题突破:货币供应问题货币供应问题是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在高三经济解答题中也是必考点之一。

正确掌握货币供应问题可以帮助同学们在经济学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以下是关于货币供应问题的解答。

货币供应的定义货币供应是指在某个时间点上,经济体内居民手中持有的各种货币及其等价物的总量。

货币供应通常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商业银行存款和其他与货币流通有关的存款。

货币供应的组成货币供应由M0、M1、M2和M3四个部分组成。

- M0通常指流通中的现金,包括硬币和纸币。

- M1包括M0和居民在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

- M2包括M1和居民在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和金融机构的票据等。

- M3包括M2和各类准货币工具、包括银行承兑汇票等。

货币供应的影响因素货币供应的大小对经济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

货币供应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国家利用货币工具管理货币供应量和货币流通速度,以达到宏观经济调节目标的一种政策。

货币政策的松紧程度直接影响货币供应的大小。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对货币供应的大小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经济增长越快,货币供应也会相应地增加。

信贷市场信贷市场的状况对货币供应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当银行向企业和个人发放贷款时,就会增加货币供应。

如何解答高三经济试题中的货币供应问题在高三经济试题中,涉及到货币供应的问题通常都是从如何计算货币供应开始的。

根据货币供应的定义,我们可以使用M0、M1、M2和M3四个部分来计算货币供应。

计算过程需要注意每种货币的范围和限制。

在解答题目时,同学们需要仔细阅读题目,确定题目是否涉及到货币供应问题。

如果确定涉及,就需要明确计算货币供应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同时,在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单位换算和四舍五入的问题。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同学们解答高三经济试题中的货币供应问题,顺利完成高考经济学试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算出货币乘数m,再乘以基础货币B,就可以求出某 一时点上的货币供给量Ms。
例:已知一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0%,超额准备率为1%, 现金漏损率为30%,且该国目前流通中的现金为5000亿元,问该 国的货币乘数是多少?货币供给是多少? (1)由公式m = (c+1)/(c+r+q)可知: m = (30%+1)/(30%+10%+1%) = 3.17 (2)由于现金漏损率是现金与活期存款总额的比率,本题已 知流通中的现金为5000亿元,现金漏损率为30%,所以商业银行 活期存款总额为5000/30% = 16666.67亿元。 货币供给Ms=M1=C+D =5000+16666.67 =21666.67亿元
例2: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0%,现金漏损率为30%, 超额准备率为1%,定期存款准备金率为2%,活期存 款转为定期存款的比例为20%,则货币乘数? m =(30%+1+20%)/ (10%+30%+1%+2%×20%)
= 3.62
m = 3.62说明,央行每投放1元的基础货币就会 形成3.62元的货币供给。
负债
通货发行 +$200万
所以:
央行通过购买债券可以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或流
通中的现金,即都是使基础货币增加,货币供给量可 随之增加。即:
R、C B=R+C B Ms=B· m M
2、调整再贴现率
中央银行调低贴现率,意味着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
的借款成本降低,这会鼓励商业银行扩大贷款,从而使 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增加,扩大基础货币的投放量; 从而使商业银行准备金减少,基础货币投放量减少。
给的变动不只受货币当局的控制,货币供给还取决于
经济社会中其他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
存款货币:可用于转账结算的活期存款。 举例:如果你在某银行存有1000元的支票账户,那么 这笔存款就可以看成是货币。
∵能据此开出支票偿付购买商品。
由于“见票即付”,存款可以充当货币。
1000元存款与1000的现金具有同样的意义:都能购买政ຫໍສະໝຸດ 债券 -$200万开户银行
资产
储备存款 +$200万
负债
支票存款 +$200万
支票存款 +$200万
央行 资产
政府债券 +$200万
负债
商业银行储备存款 +$200万
当出售者把获得的支票兑现时。则:
出售债券者 资产 负债
政府债券 -$200万 手持通货 +$200万
央行 资产
政府债券 +$200万
当一国中央银行从金融市场上购入债券时,会导
致基础货币的增加;反之,出售债券时,会导致基础
货币的减少。
例如:央行从A银行购买$200万的政府债券,支付$200万的支票。 A银行把收到的$200万存入自己在央行的储备账户上。则:
A银行
资产
政府债券 -$200万 储备存款 +$200万
负债
央行 资产
政府债券 +$200万
包括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用 公式表示为: B=C+R
解释:准备金
准备金:是银行以手中现款的形式或以存放在央
行的存款形式所持有的款项或资产。 准备金R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满足法定准备金的 要求)和超额存款准备金(满足日常业务需要)。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资 产 政府债券 负 债 流通中的现金
款。
扩张后存款总额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
(1)原始存款的大小,原始存款越大,扩张后的
存款总额也就越大; (2)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高低,该比率越低,扩 张后的存款总额就越大。
假设原始存款为A,经过派生后的存款总额为D,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r,则有:
D=A/r
银行体系信用扩张后的存款总额相对于原始存款 的最大倍数称为派生倍数。一般说来,它是法定 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若用K表示派生倍数,则 K=D/A=1/r
2.如果货币供给是指M2(乔顿货币乘数模型的扩展) 则M2=现金C+活期存款Dd+定期存款Dt, 令rt为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t为活期存款转为定期存款 的比例,则此时货币乘数: m = Ms/B = M2 / B = (C+Dd+Dt) / (C+R) = (C+Dd+tDd) / [C+(r+q)Dd+rttDd] 分子、分母同时除以Dd,可得 m = (c+1+t) / (c+r+q+rt*t) 式中,r:活期存款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c:现金漏损率: q:超额准备金率:rt:定期存款准备金率: t:活期存款转为定期存款的比例。
第三节
基础货币
乘 数
货币供给模型
可转化为
原始存款
派 ② 生

货币供给
+现金

存款总额
货币供给的一般模型
基础货币是货币供给之源,它可以引起数倍于自 身的货币供给量。 货币供给量相对于基础货币的倍数称为货币乘数, 用Ms代表货币供给,B代表基础货币,m代表货币乘数, 则货币供给理论的一般模型 :
Ms=m· B
货币乘数模型: m = Ms
B
C
R
C——现金; R——存款准备金; D——由R引起倍数增加
的存款货币。
D
基础货币与货币供给量关系图
货币供给模型的具体运用
1.如果货币供给是指M1(乔顿货币乘数模型)
M1=现金C+支票存款D,此时货币乘数为: m = Ms/B = M1/B = (C+D)/(C+R) = (C/D+D/D)/(C/D+R/D) = (c+1)/(c+r+q) 式中,c为现金漏损率,r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q为超额准备率。
3、不同存款结构对存款创造的影响 存款可以分为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对于 不同的存款,通常规定不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当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低的存款种类比重较大时,存款
货币的派生能力就较大;反之,当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高的 存款种类比重较大时,存款货币的派生能力就较小 。 4、存款的派生次数 存款的派生次数越多,存款扩张能力就越强;反之, 就则越弱。 5、客户对贷款的需求
商品,存款也能按1︰1的比例兑换成现金。
第二节
货币供给的运行机制
一、基础货币 二、存款货币的创造
一、基础货币
(一)基础货币的涵义 基础货币(monetary base):又称高能货币(high—
powered money),是商业银行创造更多货币的基础,可
以产生数倍于自身的货币供给量。
基础货币包括流通中的现金C和存款准备金R,其中R
二、存款货币的创造
信用创造(存款货币创造)是货币供给理论的基础。 货币供给之所以数倍于基础货币,是由于商业银行信 用扩张派生存款的缘故。
信用创造:商业银行在吸收活期存款的前提下,通过
贷款、投资等业务派生出更多的存款,从而扩大货币供给
量的过程。
原始存款来自哪里?
某个银行之所以能创造存款首先要能获得原始存款,而 原始存款正是来源于中央银行创造和提供的基础货币: ①中央银行把通货投入流通,人们用通货向银行存款, 这就可以增加商业银行新的原始存款; ②中央银行扩大信贷,可直接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
货 币 供 给
第一节 第二节 货币供给的涵义 货币供给的运行机制
第三节 货币供给模型
第一节
货币供给的涵义
一、货币供给的涵义 二、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
第一节
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的涵义
货币供给是经济社会中所有货币的集合;是指在某一 时点上,一国为经济的正常运行所服务的货币量。
如果货币供给量过多,超过了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贷款
外汇资产
存款准备金
政府存款
其它资产
合计
其它负债
合计
基础货币的特点:
①是中央银行的负债;
②流动性强,持有者可自主运用,是所有货币中最活
跃的部分; ③能产生数倍于其自身的货币量; ④央行直接控制基础货币,从而实现对货币供给的控 制。
(二)基础货币的投放过程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调整再贴现率 和存款准备金率来影响基础货币,进而影响货币的供 给量。 1、公开市场业务
存在提现行为或不完全提现,此时才能进行存款货币
的创造。
(二)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
为了分析简便,假设: (1)所研究的银行体系由中央银行及至少两家以 上的商业银行构成; 不存在超额准备金的情况; (3)银行客户将其货币所得全部存入银行的活期
(2)商业银行按照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持有准备金,
存款账户中,没有提现行为,结算采用非现金结算。
中央银行调高贴现率,会使商业银行减少贷款数量,
3、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当中央银行调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法定存款准备金减 少,商业银行的放款能力提高,货币供给量增加; 反之,中央银行调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会使商业银行放款 能力降低,货币供给量减少。 此外,当中央银行收购黄金、外汇或其他资产时,就象在 金融市场上购入债券一样,会使基础货币投放量增加;反之, 当中央银行出售这些资产时,会使基础货币投放量减少。
也就相当于增加了原始存款。
也就是说,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是商业银行创造存 款货币的前提,中央银行通过控制基础货币来实现对货币供
给的控制。
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
在整个银行体系中,最初吸收的存款为原始存款,其余都是
商业银行创造出来的派生存款。
原始存款,是指商业银行所吸收的现金存款或中央银行对商 业银行贷款所形成的存款。
派生存款,是指商业银行在原始存款的基础上发放贷款,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