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伤寒论选读_第6版半夏泻心汤病机释义之我见
半夏泻心汤治验体会
半夏泻心汤治验体会摘要:半夏泻心汤是治疗寒热夹杂痞证的代表方剂,临床上广泛用于消化系统疾病。
分析了痞证的两例典型病案,体会到活用经方应正确地认识方证,而活用经方的关键在于重方义而不拘泥具体方药。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痞证;中医药疗法;活用经方半夏泻心汤出自医圣张仲景所撰《伤寒论》,是治疗“心下痞”的代表方剂,用于治疗脾胃不足、寒热错杂、中焦气机不利、升降失常的寒热夹杂痞证。
又见于《金匮要略》,“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后则条文是对前者的具体补充,二者有着相同的病机,即脾胃阳气虚弱,寒热互结,阻滞中焦,升降失调。
半夏泻心汤由半夏、干姜、黄连、黄芩、人参、大枣、甘草七味中药组成,方中干姜、半夏辛温散寒;黄连、黄芩泻热消痞;人参、大枣、甘草益气和中,诸药配伍,共奏辛开苦降、调和脾胃阴阳之功,祛邪而不伤正,是临床上消化系统疾病的常用方剂。
笔者跟随导师金国梁教授门诊抄方年余,屡见慢性胃炎宿疾患者投此方而获良效,现摘录两则典型病例以飨读者。
1病例一丁某某,男,41岁。
2008年4月3日初诊。
患者反复胃脘不适年余,时伴隐痛,多方求诊,未能获全效。
3个月前曾行胃镜检查示:慢性浅表性胃炎,Ⅰ级返流性食管炎。
现症:胃脘隐痛、胀滞不舒,伴食欲下降、口干,时嗳气,二便可,舌红苔薄略黄,脉弦细。
诊为痞证,证属胃热脾寒,寒热错杂,气机痞塞。
治宜寒温并用,清胃健脾,理气止痛,降逆消痞,拟半夏泻心汤加减:半夏9g,川朴9g,太子参20g,黄芩9g,川连4g,蒲公英30g,干姜6g,佛手9g,炒枳壳15g,沉香曲15g,白术15g,北沙参30g,乌药9g,延胡15g,白芍30g,炙甘草9g。
水煎服,日1剂,连服7剂。
1周后复诊,胃胀明显减轻,食欲渐复,无胃痛,惟暖气时发如故,遂去白芍、延胡,加砂仁、白蔻仁各7g,再服7剂,诸症告愈。
按:该患者虽然有胃脘隐痛的表现,但是仍以胀滞不舒为甚,故不诊为胃痛。
初诊,针对本例痛证,于主方中加用芍药甘草汤,盖因白芍性酸,甘草性甘,二者酸甘合化能养血敛阴,缓急止痛。
半夏泻心汤证病机探讨
半夏泻心汤证病机探讨提要:半夏泻心汤证之病机历代医家众说纷纭,其中以清代医家柯韵伯“寒热之气互结”之说影响最广。
本文认为“寒热之气互结”在理论上让人难以理解,结合古今医家论迷及我们的教学与临床经验,半夏泻心汤证之病机当是湿热内蕴肠胃略兼中气不足。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寒热互结寒热并用湿热半夏泻心汤是中医学著名方剂之一,它源于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
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有关半夏泻心汤病证之病机,自清代医家柯韵伯《伤寒来苏集》提出“寒热之气互结”观点之后,医家凡言半夏泻心汤大多没有脱离柯氏之说,包括解放以后具有权威性的髙等中医院校《方剂学》、《伤寒论》及《金匮要略》教材。
笔者经过多年的方剂教学及临床实践感到“寒热互结”之说颇多疑问,故不揣简陋,撰文略表己见。
“寒热互结”顾名思义是“寒邪”与“热邪”相互搏结在一起。
寒邪与热邪侵袭人体均会引起相应的病理变化和症状,人体内在功能失调也会产生寒或热的病理改变,进而表现出相应的寒热症状。
在人体诸多的病理变化之中,可以有寒热并存、错杂相见的情况,如上热下寒、上寒下热、表寒内热、表热内寒等。
但这种寒热并存是寒邪与热邪分别存在于人体的不同的脏腑、不同的位置以及不同的层次寒邪与热邪的性质是完全相反的,各有自己相应的病机及症状表现,因而在同一脏器、同一位置、同一层次上寒邪与热邪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如风寒或风热病邪均可侵袭人体肌表,形成风寒表证或风热表证,但风寒和风热病邪却无法同时侵袭肌表,出现风寒热表证。
因此,我们认为,“寒热互结”之说是不妥当的,再以“寒热互结”来表述半夏泻心汤证的病机更是让人难以理解。
有关半夏泻心汤证之病机,历代医家多有论述,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胃虚有热:金代医家成无己是第一位注解《伤寒论》的医家,他在其所著的《伤寒明理论》中云半夏泻心汤证为“胃气空虚,客气上逆”,认为半夏泻心汤具有使“痞消热已”之功能。
《伤寒论》名方半夏泻心汤,脾胃系统疾病基础方
《伤寒论》名方半夏泻心汤,脾胃系统疾病基础方半夏泻心汤是《伤寒论》的一个名方。
在原书的运用和我们现代运用,从病机的理解上,可以说有一点差别,原书就强调半夏泻心汤是误治以后,现在临床很少是一定说推理它误治以后,它只要是属于寒热互结于中焦,形成升降失常为核心,就可以做为基础方来治,哪怕你没有这种正气虚弱的一面,没有《伤寒论》由于误下,伤及中焦的阳气,这样它财产生寒,外邪入里化热,产生热,造成寒热互结,它寒热是这样来的。
我们现在在临床上,它不一定有这个过程,而且不一定是由表邪入里化热,既不一定是由表邪入里化热,也不一定是误下伤中生寒,本身因饮食,又有外来的因素或者饮食因素,各种因素形成有微热,苔薄黄,胃气上逆,那这就有热,这方用的时候没有明显实邪,所以他特别强调,心下痞,按之濡,用来强调没有这种积滞的实邪,如果有积滞的实邪,一种可能化热,热实互结,一个可能饮食糟粕之邪停滞,那就要用下法,消法,正由于有这个心下痞闷不舒,寒热互结,所以《伤寒论》认为,有的医生又容易把它理解是一种实邪,再用下法,一再的误下了。
所以现在来说,是根据泄泻特点,是体现出虚和寒的方面。
胃气上逆,呕吐特点,体现出胃有热的方面,上热。
寒热互结呢,从气机不能舒展,造成痞闷不舒,这种自觉症状,心下痞,按之濡,有这个特点。
所以主证里面,它是心下痞满,呕吐,下利,这个表反映了《伤寒论》对半夏泻心汤证病机的一个分析。
邪由表到半表半里,在少阳这个阶段,有胸胁苦满,误认为有实邪而用攻下,攻下就产生两种结果。
一个结果是邪热,外邪乘虚,由误下引邪入里,它会由少阳开始入里,入里过程当中邪正相争要化热,所以邪热内陷。
另外误下伤及中阳,阳气受损伤,产生虚和寒,所以寒和热这两组,上入下寒,胃热肠寒,交结中焦,互结中焦,阻滞气机,导致了心下痞。
这个中焦气机阻滞引起升降失常,呕吐,泄泻,由于邪郁有一定化热,所以苔黄,可有舌苔黄而腻,有这个特点。
总的它是在脾胃系统,胃肠道反应在寒热病邪互结。
再论《伤寒杂病论》中的千古奇方——半夏泻心汤
再论《伤寒杂病论》中的千古奇方——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原来还有这么深层的奥秘!源自《伤寒杂病论》的半夏泻心汤,可谓是医圣张仲景的得意之方,此方可调和肝脾、散结消痞,后世众医家临床均有借鉴,也为后世治疗疑难杂症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践经验。
现如今,很多人虽然也常用此方,但未必真正领略其中精髓,比如此方在寒热错杂证中的运用,方中人参、大枣、甘草的补益之意,都是很多人心中未明的疑难问题。
今天的这篇文章,带您解答半夏泻心汤的疑难问题!临床治疗脾胃病,最常用半夏泻心汤、柴胡疏肝散、香砂六君子汤,我们可将其称之为“脾胃三方”。
三方分别针对脾胃病最常见的三种病机:脾胃湿热、肝胃(脾)不和、脾虚气滞。
半夏泻心汤虽然属于传世经方,但对其方证病机的解释及临床应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对于寒热互结与寒热并用的传统观点,有必要进行深入分析。
一、原文旨义分析第149条云:“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
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
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本条以误治为起因,以结胸为对比,论述半夏泻心汤方证,所以原文只扼要地谈及“痞”的临床特征,即“但满而不痛”。
结合《金匮要略》“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以及第157条生姜泻心汤证、第158条甘草泻心汤证,可知半夏泻心汤证除心下痞硬外,尚有呕吐、下利、肠鸣、嗳气诸症。
仲师鲜论舌苔,结合临床经验,“苔腻”(无论厚薄、白黄)当为半夏泻心汤证重要的临床指征。
仲师论痞之形成,皆为误治所致,尤其误下,易损伤脾胃。
由此致脾胃呆滞,运化失职,湿浊内生,阻滞气机,故心下痞硬;升降失常,气机逆乱,则肠鸣;清气不升,则下利;浊阴不降,则呕吐;湿浊中阻,则舌苔必腻。
综上所述,半夏泻心汤证之病机,应为脾胃呆滞,湿浊中阻,升降失常。
二、寒热错杂问题由于仲师述证简洁,所以以方测证是学习《伤寒论》的方法之一。
《伤寒论》半夏泻心汤方证浅析
汤。 历代医家认 为半夏泻心汤是治正痞的主方 , ” 临床应用很 广
泛 , 就 半 夏 泻 心 汤方 证 作 一 浅 析 。 现
杂着其本身的内在 因素 , 发展到后期必然会联 系到一个 全身机 能的 衰退 , 故而 西医认 为类风 湿性关 节炎是 一 自身免疫性 疾 结 果 显 示 , 疗 组 总 有 效 率 9 .7 对 照 组 总 有 效率 治 66 %, 7 .7 两组经方差检验 P< .1有显著差异 。 66 %, 00 ,
柴胡证 仍在 者 , 复与柴 胡 汤。此虽 已下 之 , 不为 逆 , 必蒸蒸 而
振, 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 而硬痛者 , 此为结胸也 , 大陷胸
汤 主 之 ; 满 而 不 痛 者 , 为 痞 , 胡 不 中 与 之 , 半 夏 泻 心 但 此 柴 宜
按《 伤寒论)5 条所 述 , 夏泻 心汤证 系小 柴胡 汤证误 下 )4 1 半
也正是类风湿因子最 活跃 , F与 I 结合形成 的免疫复合 物最 R N
查见双腕关节 、 肘关 节 、 膝关节 中度 肿胀 、 压痛 , 节活 动度 中 关
度受 限, 握力 Ⅱ级 , 实验室检查 , 0 < 0 u类风湿因子( , 抗… ’ 40 , +) 血沉 5m / , 0 m h 西医诊断为类风湿性关 节炎 , 中医辨证 为督肾阳
布, 晨起僵硬 明显 , 身活动无力 , 全 并有 右小拇指 疼痛 , 畏寒恶
风 , 便清长 , 便溏 , 小 大 胃纳 差 , 寐 不 香 、 淡 , 白 腻 脉 弦 滑 。 夜 舌 苔
破坏。而笔者认 为运用报刺法治疗本病 , 因其以痛处是穴 的特
半夏泻心汤应用体会
半夏泻心汤应用体会张仲景《伤寒论》为治疗脾胃病提供了众多良方,这些方药历经千年的临床检验,疗效卓著,有很高的临床价值,至今仍被广泛应用。
《易经》泰否二卦和脾胃病坤上,象征地,乾下,象征天,地天泰卦,上坤下乾。
地在天上,乃天地相交,乾坤相互之象,上下相当,内外相得,升降相调,刚柔相济。
乾上,象征天,坤下,象征地,天地否卦,与泰卦相反,系阳气上升,阴气下降,天地不交,万物不通,所以否卦表明的否塞,仅守着表面的规矩,其实已经与大道相悖。
由上述否泰二卦的象辞我们可以看到:否卦是乾上坤下,处在这样一个状态,天地不交,阴阳不交,因此不难看出,人的诸多疾病其实就是由这个因素渐渐演变而来的,那么脾胃病如何由否转泰呢?这个具体的过程,医圣张仲景《伤寒论》已给我们一个答案。
《伤寒论》太阳篇中痞证就提到一个“心下”,称之“心下痞”。
这个心下不是指五脏的心下,而是指剑突以下,腹以上的脘域,这个脘域称为心下,正好是脾胃所居。
“泻心汤”实言其通对于痞证的治疗,《伤寒论》用的是泻心汤,共计有五个泻心汤。
治痞为什么要用泻心汤呢?这个泻不能理解为补泻,而是言其通。
因为这个脘域,脾胃所居,乃半表半里;痞者塞也,气滞而不行,中实无物,非血非水,按之则濡,实乃气痞。
我们知道,胃气主降,脾气主升,反之升降失常,闭塞了,不通了,就痞塞了,就如上述一个否卦。
因此,泻心汤实际上是帮助脾胃恢复升降功能,是由否转泰之方。
泻心汤重通降、扶阳助通降:中医乃大道,而“道不远人”,“大道至简”,任何与道相背的都称之为悖。
那么我们都明白,胃归属六腑,腑气以降为顺,泻心汤助其通降,痞塞可除。
扶阳气:中医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由于阳气先虚了,仲景的《伤寒论》处处体现了扶阳的思想,半夏泻心汤原治小柴胡证因误下而成之痞证,邪在少阳,应以和解,如误用下药,则伤中阳,以致升降失常,阴阳不调,寒热互结,逆成痞证。
而该方扶持中阳,可协调脾胃阴阳。
剂量掌握要灵活仲景《伤寒论》示人以大法,一张泻心汤其实是仲景给了我们一个方法。
伤寒论第一百四十九条半夏泻心汤之我见
伤寒论第一百四十九条半夏泻心汤之我见半夏泻心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第一百四十九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
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
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隐藏在第一百四十九条当中,且是相当卑微的一条,但瑕不掩瑜,让他在所有泻心汤中独占鳌头,鳌头归鳌头,若没有伯牙子期,不过是棒槌方子而已!半夏泻心汤的药物组成是:“法半夏 30 黄芩 30 炒黄连 15 干姜30 炙甘草 15 和田大枣 12枚人参 30 (用北沙参 30克代替)”以上药量是我自己瞎编排的,很多人给我留言,讽刺我不是经方量比,说实话经方量比不一定比我的量比管用!首先我们不要痴迷一百四十九条啰里啰唆的复杂条文,背都不好背,别说应用了,其实只要记住一句话就能用好半夏泻心汤!“胃里像塞了一个拳头,憋满难受的感觉但不是痛”只要记住这一句话,就可以把半夏泻心汤用好了。
如果这个人是胃病但不是这个感觉,最好不要用半夏泻心汤,可以考虑我的胃阳煎、王加柴胡疏肝散、胃阴煎等!“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
”呕而高烧,小柴胡汤加石膏,若不这样加味,小柴胡汤白费。
此时的小柴胡加石膏汤应该重用黄芩生石膏生姜各三十克,这才是退烧止呕的关键。
“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
”少阳病下也是白下,当然还得用小柴胡汤加味和解为上,口苦呕而高烧,下有何用?又无阳明腑实证!若口苦呕而高烧伴有大便久难通,就应该考虑和并下了,小柴胡汤重用生姜黄芩加石膏川军等。
咽喉红肿也是柴胡证,若合并高烧不退,就应该用下法了,所以说小柴胡汤的和法并下法,是完全智慧的体现。
“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用白虎汤合大黄黄连泻心汤或者用小柴胡汤的和并下,都能达到和里解表的作用!“蒸蒸日上,蒸蒸而振”,阳气蒸蒸,振奋向上,所以发热会随着汗出作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胃区像塞了一个大拳头似的,痛的不敢喘气更不敢触摸,这就是热结实胸,当用大陷胸汤下之。
《伤寒论》五泻心汤之病机异同
《伤寒论》五泻心汤之病机异同《伤寒论》五泻心汤,即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均为主治痞证之剂。
痞,《释名》谓“气痞结也”,成无己注“否而不泰为痞”,乃升降失常,阴阳不调,寒热互结,虚实错杂,上下不能交泰而致。
诸泻心方大多寒热并用,补泻兼施,而有和解阴阳、调畅枢机之功。
内中有任一药以多用,有合数药于一功,错综变化,法度谨严。
前哲运用的经验历征宏搏,不胜枚举,但对其立方之本旨,犹乏完善阐述,兹就笔者的一些体会讨论如下:(一)仲景立五泻心汤共同主症为心下鞕,其成因多为胃气素虚,或治疗失误(吐、下),以致无形邪热内陷心下,因其内无痰水、宿食等实邪阻滞,与结胸(如大、小陷胸汤证),水痞(如五苓散、十枣汤证)等有本质的区别,故仲景原文明确交代:“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然前人对其病机犹有属太阳、阳明、太阴、少阳之争。
实际上,太阳为开,阳气发于外,为卫气之藩篱,证治不离乎表。
仲景指出:“表未解,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即说明表证与痞证有两种根本不同的病机。
若果为太阳误下攻痞,则论中已设桂枝人参汤温中解表主治。
阳明为合,阳气蓄于内,其为病多胃实家。
《伤寒论》说:“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内实……此名阳明也”。
“实”是邪气旺盛之意,前人又有“实则阳明,虚则太阴”之说,而痞证虚实互见,介乎两者之间,故非属阳明可知。
太阴为阴中之至阴,气化见于中焦,其病多表现在里,若误下伤阴,胸下结硬,则当予温里以为治,如理中、四逆辈。
《伤寒杂录》说:“凡言泻心者,少阳邪将入太阴也”,这里“将”字,点明泻心证并非发于太阴。
据临床所见,泻心汤痞证见于心下,约当胸之下、脘之上的膈中部位。
膈,居脏腑上下之间,阴阳表里之半,为少阳所主。
前人谓,太阳外主皮毛,内主胸中;阳明外主肌肉,内主脘中;而少阳外主腠理,内主膈中,为人体气机出入升降活动的枢纽。
如其人本质素弱,病势消极(“病发于阴”),误下之后(“而反下之”),客热下陷,虚邪上逆,升降失职,少阳枢机不利,则病变内陷,阴阳互结,遂成不交之痞(“因作痞也”,见《伤寒论》原文131条)。
《伤寒论》五种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半夏泻心汤、附子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辩证要点
《伤寒论》五种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半夏泻心汤、附子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辩证要点泻心汤出自仲景《伤寒论·太阳篇》,用以治疗太阳病误下变证的五种痞证。
痞证是指患者胃脘部有痞闷不舒或有堵塞感的一种自觉症状,不仅可见于伤寒误下邪陷,亦可见于内科杂病、温热病等。
仲景五泻心汤,首创辛开苦降、寒温并用的治疗大法。
五泻心汤既有病因病机侧重点的不同,又有虚实和虚实夹杂之异,但脾胃气机升降失调是其共同特点,故调理脾胃气机升降是治疗痞证的关键所在。
半夏泻心汤出自宋本《伤寒论》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汤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
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鞭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此为柴胡证误下后脾胃虚弱,湿热中阻,脘腹胀满,以呕为主的痞证。
半夏泻心汤为小柴胡汤去柴胡、生姜,加黄连、干姜。
本方以半夏为君,配干姜辛开温散,降逆止呕,黄芩、黄连苦寒降泻,人参、大枣、甘草健脾和胃,辛开苦降,共起降逆开结,和中泻热消痞之功。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
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
运用:本方用于寒热错杂之痞证。
临床应用以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为辨证要点。
病案举例:女,50岁,1981年3月14日门诊。
心下痞,腹胀,胃中嘈杂,矢气嗳气则舒,心慌气短,四肢肿胀,时有自汗,背痛,寒热往来,胸中懊憹,失眠,小便时黄,大便时干或不爽,苔薄黄,舌红,脉弦细微数。
此为邪热阻滞心下,脾虚气分不足。
治以健脾利气,宣通气机,用半夏泻心汤加减。
处方:半夏9克,干姜2克,黄连6克,黄芩9克,太子参9克,甘草6克,香橼皮9克,白芍12克。
5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药后心下痞,腹胀、胸闷、气短诸症减轻。
脾胃是五脏和合的中心——半夏泻心汤的运用体会
脾胃是五脏和合的中心——半夏泻心汤的运用体会脾胃是五脏和合的中心——半夏泻心汤的运用体会半夏泻心汤是伤寒论治疗痞证的代表方,它以调节脾胃气机为立法组方的要点,主治太阳或少阳病误下,脾胃功能受损,斡旋失司,升降紊乱,致使寒热错杂于中,气机痞塞,出现心下痞满之症。
由于气机的升降出入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人体五脏气机的升降出入又是以中焦脾胃为中枢的,所以半夏泻心汤实有调畅全身气机之功,为后世医家所推崇并广泛运用。
1和合是脾胃功能的集中体现脾之与胃,同居中焦,以膜相连,一脏一腑,经脉相互络属,互为表里,五行中居土,主受纳腐熟,运化水谷,为五脏六腑全身生理机能的维持提供滋养,被称为“五脏六腑之大源”“后天之本”。
脾胃和合体现在4个方面。
1.1气机升降相因升是脾气的运动特点,清是脾胃运化的水谷精,等营养物质,脾的升清,主要是指脾气对精微物质的输布、上荣、外濡;统摄血液,固摄脏器,使脏腑各居其位;对五脏气机的调畅起到斡旋的作用,脾气之升影响到下焦肝肾之气及肾精、肝血的上升与上奉。
如《暮司・经脉别论篇》所云:“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水精四布,五精并行”,这是对脾升清过程的最早描述。
胃主降浊,降是胃气的运动方向,浊是指饮食在体内代谢的产物,包括部分中间产物和终产物(糟粕)。
降浊主要包括胃气具有通降下行的特点,与脾气之升交互为用;又指胃气下降,排泄体内代谢产物的作用。
《素问・五脏别论篇》有“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
《灵枢・平人绝谷》所载:“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实,故气得上下,血脉和利,精神乃居。
”阐明了胃气下降,糟粕下行对气机调节及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
胃主降浊对人体的作用还表现在胃气降则胆木之气亦降;胃气降则心肝之火亦降等方面。
如胃气不降,“浊气在上,则生嗔胀”,“下既不通,必反上逆”。
李杲将脾胃升降相因的关系用诸临床,不仅用升阳益气之品治疗脾气不升中气下陷之证,还用以治疗胃不降浊、腹胀满、大便不行之病,正如尤在泾所说:“古人制方用药,一本升降浮沉之理。
读《伤寒论》半夏泻心汤临床应用体会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2019 年 第 6 卷第 48 期2019 Vol.6 No.48160读《伤寒论》半夏泻心汤临床应用体会冯永增(浙江省临安市锦城街道新民街226号中医针灸诊疗所,浙江 杭州 311300)【关键词】伤寒论;半夏泻心汤;临床应用体会【中图分类号】R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48.160.01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
作者张机,字仲景,是东汉末年的著名医家。
张氏此书,提出六经辩证论治的原则,使理法方药有机结合,并使辩证论治系统化,迄今仍能指导医疗实践,故世称为“方书之祖”,尊张氏为“医圣”。
半夏泻心汤是张仲景为伤寒少阳病误下致心下痞证而设,方由半夏、人参、干姜、黄芩、黄连、甘草、大枣等7味药组成。
方中半夏、干姜辛能散结,温以散寒;黄芩、黄连苦能降浊,寒以泄热;人参、甘草、大枣,甘温补益脾胃。
辛开苦降,寒温并用,攻补兼施,共奏泄热、补虚,升清降浊,散结消痞之功。
今用于多种肠胃道疾病,只要化裁得当,多能见效。
1 慢性胃炎周某,男,56岁,农民。
2017年11月10初诊。
症见:舌淡红,苔白腐略厚,脉濡缓。
主诉,胃脘胀满,痞塞不通,按之腹软,以胀为甚,嗳气则舒,不思饮食,头昏肢倦,三年有余。
胃镜报告单示:慢性胃炎伴肠化,经多方治疗乏效。
以舌脉体征所见,投以半夏泻心汤:制半夏、党参(代人参)、黄芩各10 g ,黄连、干姜各3 g ,生甘草5 g ,大枣12 g ,3剂,水煎服。
续方时体征大减,食欲初开。
诊其脉转冲和,望其舌,苔仍厚腐。
遂上方加藿香、厚朴、枳壳、苏梗各6 g ,砂仁3 g (后下),10剂。
后无续诊,半年后随访,病已告愈。
按:脘胀痞塞,多见于慢性胃炎。
无论虚实都必须着眼于“气”和“痰”,盖气滞而湿停为痰,痰阻则气滞不行,致成脘痞、食而胀满。
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调理脾胃的良方也能用来治失眠?中医经方半夏泻心汤治失眠小论2020-04-01健康学堂《伤寒论》历经近两千年的历史,岁月并没有碾压经方的光辉,反而使经方历久弥新。
这些方剂就像大浪淘沙过后剩下的金子,是医圣留给我们的瑰宝,我们要将其发扬光大。
面对此次世界广泛流行的疫情,经方再放光芒,在战疫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关于中医在战疫中的作用,很多文章都已做了详细论述,今天我们论述一下一个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名方——半夏泻心汤。
在《伤寒论》中设有专篇论述“痞”证,痞为心下(即胃脘部)胀满不适,但按之柔软,仲景所谓“但满而不痛者”,针对痞证仲景设有多个方剂治疗,但是以泻心汤为主,并与其他原因导致的心下痞做了鉴别诊断。
初学《伤寒论》之时,还为单列“心下痞”一章而困惑,“心下痞”放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全篇重点讨论“心下痞”,仔细分析原因,可能与当时疾病谱有关。
医圣张仲景所生活的东汉末年,军阀连年混战,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失所,没有良好的环境维持耕种,粮食的生产就成了当时急需解决的问题,就连当时的军队都因为没有粮食吃而解散。
因为饥荒和逃难,百姓饥一顿、饱一顿,无规律的饮食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消化功能,患脾胃疾病的人数就多。
仲景身为大医,心怜百姓,自然会为重点介绍消化系统的疾病。
半夏泻心汤的一般认识在《金匮要略》中记载了半夏泻心汤的主要症状: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呕吐、腹泻、肠鸣音亢进、胃胀,无论如何这些都是消化系统疾病最长出现的症状,仲景明显是将半夏泻心汤归为治疗消化系统的方剂。
历代医家的实践,也多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系统的疾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半夏泻心汤至今仍然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如果仅仅治疗消化系统的疾病,则限制了经方的使用,中医治病注重内部的病机,而半夏泻心汤的病机历来被认为是上寒下热、寒热错杂,寒热邪气结在胃中形成典型的症状“心下痞”。
当然上寒下热也会导致失眠,将半夏泻心汤作为治疗失眠的方剂,亦在情理之中。
浅谈我对半夏泻心汤的理解
浅谈我对半夏泻心汤的理解孟庆鸿——浅谈我对半夏泻心汤的理解痞满是临床消化系统方面极为常见的疾病,自古就有对这种疾病的认识与治疗。
《素问·异法方宜论》云:“脏寒生满病。
”最早提出对其病因的认识。
先师张仲景则创立诸泻心汤来治疗该种疾病,其中半夏泻心汤既是治疗寒热错杂痞的基础结构也是后世医家应用最为广泛的名方。
下面我就简单谈谈对半夏泻心汤的理解。
1.何为痞证?痞证是指由于无形邪气内陷心下,影响中焦脾胃升降功能,气机痞塞,以心下痞塞不舒、按之柔软(濡)、不硬不痛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临床中常常听到患者自述“胃口堵得慌”,同时用手按压无硬包或肿块。
《伤寒论》151条:“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
”本条介绍了痞证的成因及证候特点:“脉浮而紧”说明寒邪在表,汗发可解,然误用下法,引表邪入里,邪气客于心下,影响中焦脾胃正常的升降功能,造成痞证。
“按之自濡”提示病邪不是有形之邪,“气痞”说明痞的病理性质是“气滞”,针对性治疗应着眼于“气”。
此外,这也可很好与结胸进行鉴别,结胸的特点是“心下痛,按之石硬”。
2.痞证的治疗思路中医学是建立在朴素的辨证思维和取类比象的世界观之上的,因此认识疾病、治疗疾病均是通过不断地观察,取象于大自然,运用古朴的辨证去理解分析事物的发生发展规律。
痞证本身是由于邪气影响了中焦脾胃的气机斡旋功能,脾气不升,胃气不降,中焦气机郁滞。
这种现象其实与家中洗面池堵了是一个道理:如果是一个很大的东西堵住了,可以想办法将它变小冲入下水道;如果是无数细小的东西如沙子堵住了,可以先用洗洁精等润滑,然后从两个方向对它施加力量,这样会比一个方向更容易疏通堵住的位置,一旦打开沙子自然而然地就下去了。
这个疏通方法同样适用于治疗痞证,前者适用于无形邪热留扰上焦,入里不深的痞证,以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疗之;后者适用于邪气入里伤及脾胃,脾胃虚弱,寒热错杂,以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治之。
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一、经典:《伤寒论》: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方半夏半升(洗,辛平)黄芩(苦寒)干姜(辛热)人参(以上)各三两(甘温)黄连一两(苦寒)大枣十二枚(掰,温甘)甘草三两(炙,甘平)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金匮要略》: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半夏泻心汤方半夏半升(洗)黄芩三两干姜三两人参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甘草三两(炙)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二、刘渡舟《泻心汤与心下痞》:1、“心下痞”,多反映人的阴阳上下不和,升降不利,以及脾胃失调的问题。
2、“心下痞”,的见症有三:心下(相当于胃之上脘)发生痞塞,“但气痞耳”,并无实邪凝结。
所以,用手按之濡软无物而为辨;个别患者,可见到心下突起一包,形如鸡卵大小,用手按之则消,抬手则随之而起;《伤寒论》记载的“心下痞”是没有疼痛的,但临床观察,不痛与痛两种情况皆有。
3、半夏泻心汤是治心下痞的代表方,因为半夏有治“伤寒寒热,心下坚”的特长,而成为治心下痞不可缺少的药物。
4、“心下痞”由脾胃阴阳之气不调而起(脾寒胃热)。
5、半夏泻心汤主症:心下痞,兼呕吐;生姜泻心汤主症:心下痞,兼干呕食嗅;甘草泻心汤主症:心下痞,兼心烦不安。
三、《刘渡舟伤寒论讲稿》:1、半夏泻心汤是辛开苦降甘调之法。
2、半夏泻心汤主症:心下痞、呕吐、大便不调。
3、半夏泻心汤心下痞证叫“痰气痞”。
四、张文选《温病方证与杂病辨治》:1、半夏泻心去人参干姜大枣甘草加枳实生姜汤(1)主症:胃脘按之痛,或自痛,或痞胀,必舌黄或浊。
(湿热痞证)(2)叶氏变通应用半夏泻心汤的基本手法:基本用药:半夏、生姜、黄连、枳实;湿甚阳弱,或下利者,用干姜代生姜,或干姜、生姜并用,旨在辛开;热甚者,加黄芩,芩连并用,旨在苦泄;胃阳虚者,加人参,合姜、夏,旨在辛甘通补胃阳;肝气冲逆者,加白芍,合芩连酸苦泄厥阴;或加牡蛎平肝;湿甚者,加杏仁,开宣肺气;呕痞甚者,重用半夏至一两;下利不呕者,去半夏加干姜;噤口痢,加银花、白芍、木香。
半夏泻心汤证病机探微
半夏泻心汤证病机探微【摘要】目的探求半夏泻心汤证的病机,以便更好的指导临床应用。
方法对《伤寒论》等古代文献中半夏泻心汤证的相关条文进行整理和归纳,并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及自身体会,对其病机进行详细探求与阐述。
结果半夏泻心汤证的病机并不可笼统的认为是“寒热错杂之痞证”,“胃热脾寒”是该证的病机所在。
结论通过对半夏泻心汤证病机的分析,有利于临床的诊断与治疗,对临床实践有较大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证中医病机半夏泻心汤一方源于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为治疗心下痞证的代表方剂。
然关于该方证形成的病机可谓众说纷纭,莫一是从。
柯琴《伤寒来苏集》言:“痞因寒热之气互结而成”,提出“寒热互结”乃此证病机所在。
张璐《伤寒缵论》曰:“泻心汤诸方,皆治中风汗、下后表解里未和之证。
其生姜,半夏,甘草三泻心是治痰湿结聚之痞。
”[1]汪苓友《伤寒论辨证广注》则提出半夏泻心汤是治疗“湿热不调,虚实相伴之痞”的方剂。
笔者认为无论“寒热互结”之说或“湿热”、“痰湿”之说,都较为笼统,未能阐明该病机对应的具体脏腑及其形成的详细机理,笔者根据自身对本证的领会思考以及对古代医家著作的参考与学习,提出“胃热脾寒”乃是半夏泻心汤证的病机所在。
下面便将此拙见作一具体阐释。
1 “胃热脾寒”的理论渊源《伤寒杂病论》原文第149条曰:“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
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
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也,宜半夏泻心汤。
”说明了半夏泻心汤证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少阳证误下所致。
少阳证本应投以柴胡汤以和解之法治之,然医者误用下法,则外邪内陷化热致使,热自外来。
下法亦必损伤中焦脾胃之阳气,导致脾阳虚弱,寒从中生。
清代著名医家黄元御素来倡导“中气之治”,认为脏气的升降功能都取决于中气,他在《四圣心源》中指出:“人与天地相参也,阴阳肇基,爰有祖气,祖气者,人之太极也。
《伤寒论》第45条释义之我见
《伤寒论》第45条释义之我见
刘克文
【期刊名称】《江西中医药》
【年(卷),期】1996(000)0S2
【摘要】《伤寒论》第45条释义之我见刘克文(江西省吉水县中医院3316
00)关键词《伤寒论》,第45条,释义《伤寒论》第45条"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
今脉浮,故知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高等院校五版...
【总页数】1页(P14-14)
【作者】刘克文
【作者单位】江西省吉水县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22
【相关文献】
1.《伤寒论选读》第6版半夏泻心汤病机释义之我见 [J], 霍炳杰
2.《伤寒论》第165条之我见 [J], 陈阔;侯东升;张涛
3.《伤寒论》第230条之我见 [J], 张传生;张国骏;孔娇
4.《伤寒论》针法首条释义 [J], 李永方
5.《伤寒论》第73条之我见 [J], 孟庆鸿;曾丽蓉;李明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六九)半夏泻心汤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六九)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汤方半夏半斤洗、黄芩三两、干姜三两、甘草三两、人参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劈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半夏泻心汤,首先我们把人参,甘草,大枣,干姜这四味药先拿出来,干姜、甘草,人参,红枣,这是张仲景用在滋补上的药,张仲景用滋阴的药,用的时候,主用人参,最轻的,生姜、甘草、大枣,比较中级的滋补就加白芍,生姜,甘草,大枣,滋补最重的就是人参,生姜,甘草,大枣。
这就是张仲景的补药。
我们所说的经方,就是经典之方,张仲景不会用其他的补药,经方是绝对处方,是治病用的。
经方很少使用中补,强补的药。
补药,可以用,将来把伤寒和金匮学得很强了,身体很好,表证一进来就去掉了,根本就不会有病。
没病的时候,可以滋补,滋补的时候,其他的药就可以参斟了。
张仲景用来治病的补药,就是人参,白芍,甘草,生姜,大枣。
用补药的时候,就是因为病情发展造成了肠胃的津液不够了才会使用的。
就象我们前面介绍的心下痞,就是被误下了,本来该发表,结果被误攻下了,造成了心下痞,肠胃津液不够了,所以,用了人参,干姜,大枣,甘草。
甘草在治疗肠胃的时候,我们一般用生甘草,不用炙甘草。
当我们发现病人有寒的时候,我们才会用到炙甘草。
甘草生用有几个好处,第一,生甘草能够蓄水。
有人会说,排水都来不及,还要来蓄水。
这里是肠胃的津液不够了,需要把补进去的津液能够蓄在里面,所以,用生甘草来蓄水。
人参加进去的时候,就不用炙甘草,就用生甘草。
第二个,主是甘草解毒,《神农本草经》说甘草解百毒。
从那个时代背景来讲,就是指解食物的毒,我们吃坏食物的毒。
所以,我们在治疗肠胃病的时候,有表证,一定要担心攻下。
这个人本来肠胃就不好,可是,又不能不吃饭。
如果吃饭,消化不好,如果停在肠胃里面很久,食物坏死掉了,这个时候,我们就会用到甘草来解百毒。
只要有甘草在里面,病人的身体就不会受到食物的影响。
张仲景在用生甘草和炙甘草的时候,考虑得非常的仔细。
对半夏泻心汤的认识1.1主治厥阴痞证《伤寒论》第149条:
对半夏泻心汤的认识1.1主治厥阴痞证《伤寒论》第149条:对半夏泻心汤的认识1.1主治厥阴痞证《伤寒论》第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它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
……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据条文分析,误下少阳柴胡汤证,阳气受损,寒饮内停,病位仍在半表半里,但病性转属阴证,因无出路,寒饮化热,导致虚、寒、热并存,中焦痞塞,出现心下痞而不痛的病证。
从临床实践来讲,半夏泻心汤常用于治疗症见口苦、咽干、恶心、呕吐等的病证,而此类病证辨病位当属半表半里。
与小柴胡汤对比而言,两方的药味差异是:小柴胡汤含柴胡、生姜,本方含黄连、干姜。
而柴胡与黄连均为凉性清热药,所以两方的主要差别在于生姜与干姜。
小柴胡汤用生姜,提示寒不重,故主治半表半里的阳证;本方用干姜,显示寒比小柴胡汤证重,故主治半表半里的阴证。
半表半里的阴证,即厥阴病,故半夏泻心汤主治厥阴病而见心下痞者。
方中干姜、半夏温中散寒、祛饮降逆,黄连、黄芩清泻郁热;心下痞主要缘于胃气亏虚,故以人参、大枣、甘草健胃除痞。
全方寒热互用,补泻并施,寒去热清虚补,气机通畅,则痞满自消。
1.2主症内涵、外延丰富主症,即疾病或方证的主要脉症。
依据前条及《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并联系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条文证,半夏泻心汤证的主症可概括为呕吐、心下痞、肠鸣、下利,其中心下痞为必见症。
临床当中,典型主症并不多见,若按图索骥,势必限制本方应用,故须深入地理解其主症的内涵与外延。
呕吐是因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引起,而胃气上逆,除呕吐外,还可见恶心、泛酸、反食、烧心、呃逆、嗳气等症状,这些可与呕吐等同看待。
心下痞为气机郁结所致,是指胃脘部的胀满感、或堵塞感,且按之柔软无疼痛。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患者对心下痞的感受各不相同。
比如胃脘进食后胀、饥饿时胀、早晚间胀等,或只要进食或进食某些常见食物,即感胃脘堵塞难受,欲嗳气、排气,或胃脘不适,却说不清楚,按压其胃,感觉胀满,不按无事等。
『古方新解』半夏泻心汤浅析
『古方新解』半夏泻心汤浅析来源:上海中医药大学作者:杨彦伟半夏泻心汤源自《伤寒杂病论》,其寒热并用,补泻兼使,配伍十分巧妙。
半夏泻心汤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各出现一次。
《伤寒论》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金匮要略》中论述:“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综合分析,半夏泻心汤的主要症状可以有在上之呕吐,于中之痞满,在下之肠鸣或泄泻。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本是“呕而发热”的小柴胡汤证,此时当以小柴胡汤和解之,医生却误用了下法,下后病机出现了两个方面的转归:一是伤及太阴脾土的阳气;二是使半表半里的热证传于在里的阳明胃腑。
临床用药,不但要针对病机,还要兼顾脏腑的生理特点。
胃属阳明燥土,喜润而恶燥;脾为太阴阴土,喜燥而恶湿,但二者同病,选药就破费周折:以凉润药清胃热,则脾不喜而难运;以温燥药暖脾土,则胃恶之而不纳。
此时选药,应当是温脾阳而不伤胃津,清胃热而不助脾湿。
所以温脾土选用了人参、干姜、炙甘草、大枣四味药,和理中丸不同的是此方用大枣而不用白术。
大枣,甘平温润,能益气养血润燥,较之白术补益之力更缓而无伤津之弊。
清胃热选了黄芩、黄连,二药均苦寒性偏燥,可顺脾土喜燥之性。
方名为半夏泻心汤,半夏自然是重要的一味药了,半夏虽性降而味辛,辛者能升、能散,实是降中寓升,《神农本草经》谓其有:“主寒热心下坚,下气……肠鸣,止汗”的功效。
其可调中焦气机,消心下痞满,降逆气上泛,使脾升胃降的生理功能恢复而病除。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无相关信息延伸阅读:北京同仁堂安宫牛黄丸古今谈升阳举陷的神奇药----补中益气汤余秋平全面讲解《伤寒论》少阳病不可遗忘的良方--八味大发散重新解读小续命汤的地位多汗症的中药治疗麻黄附子细辛汤还能这样用从“开阖枢”理论谈活用金匮温经汤厥阴病当归四逆汤及加吴茱萸生姜汤升降散合清震汤治耳鸣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中医 2012 年 2 月第 34 卷第 2 期 Hebei J TCM,February 2012,Vol 34,No. 2
《伤寒论选读》第 6 版半夏泻心汤病机释义之我见
霍炳杰 (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中医科,河北 石家庄 050011)
【关键词】 《伤寒论》; 半夏泻心汤; 方剂; 脾胃虚弱; 寒热错杂 【中图分类号】 R222. 2; R241. 3; R289.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 2619( 2012) 02 - 0222 - 01
作者简介: 霍炳杰( 1980—) ,男,主治医师,硕士。从事中西医结 合肿瘤内科临床工作。
大论》云: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 浊气在上,则生 胀。” 由于脾胃虚弱不能斡旋一身气机,故半夏泻心汤证中可见 心下痞、呕吐、肠鸣、下利之症。 2 究其药物配伍,可看出主要病机为脾胃虚弱
半夏泻心汤方中应用人参、炙甘草、大枣益气建中,补 脾而恢复中焦之斡旋; 干姜温中散寒,散其“客气”且健运 脾阳,助人参恢复脾胃之升降; 黄连、黄芩泻其郁伏之火; 半夏交通阴 阳,同《内 经 》半 夏 秫 米 汤 之 意,意 在 交 通 阴 阳,使阴阳相交而泰。 3 病案举例
张仲景在书中 2 次提及半夏泻心汤,一是《伤寒论》 第 149 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 药下 之,柴 胡 证 仍 在 者,复 与 柴 胡 汤。 此 虽 已 下 之,不 为 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 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 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 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二是《金匮要略方论·呕吐哕下 利病脉证第十七》篇“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 之”。结合《伤寒论》第 131 条“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 痞也……”,第 158 条“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 故使硬也”及第 157 条生姜泻心汤证、第 158 条甘草泻心 汤证的论述,可 见 半 夏 泻 心 汤 方 证 发 生 的 前 提 是 脾 胃 本 虚,因下复损。主要病机为脾胃虚弱不能斡旋一身气机, 致使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本为“病发于阴”,因斡旋不利 而致气机不畅,停 滞 不 行,且“客 气 ”不 得 布 散 而 解,郁 而 化热,由此 便 形 成 了 寒 热 错 杂 的 局 面,此 即 尤 在 泾 所 谓 “积阴之下,必有伏阳”。柯琴论此方所治“痞因寒热之气 互结而成”,“寒”与“热”是 2 种性质截然相反的病邪,如 水火之不容,何以“互结”? 综上所述,寒热错杂是寒热并 存的一种状态,而非寒热“互结”为病。《素问·阴阳应象
参考文献
[1] 柯 雪 帆. 伤 寒 论 选 读[M]. 上 海: 上 海 科 学 技 术 出 版 社, 2001: 93. ( 收稿日期: 2011 - 11 - 15)
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毃
《河北中医》杂志愿与您携手共创辉煌
櫒櫒櫒毃
櫒櫒櫒毃
按: 本例主症为呕吐,虽舌红苔薄黄,但其不欲饮食, 肢冷无力,且脉沉弦无力,故认为主要病机为脾胃虚弱,失 于斡旋而致,寒热错杂之证,应用半夏泻心汤效如桴鼓。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半夏泻心汤证主要病机为脾胃虚 弱失于斡旋气机,寒热错杂乃由脾胃虚弱而致。本方益气 建中,健运脾阳,交通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毃
吕某,女,30 岁。2011 - 06 - 16 初诊。主诉: 呕吐 1 年余。每日晨起即呕吐不止,所吐或为宿食,或为清水无 臭,或仅为干呕。现证: 不欲饮食,肢冷无力,寐可、便可、 月经如期,舌红,苔薄黄,脉弦沉取无力。查血常规、肝肾 功能、腹部彩超均未见异常。中医诊断: 呕吐。病机: 脾胃 虚弱失于斡旋气机,气郁于上化热而呕,失于布散致肢冷 无力。治则: 益气建中,交通阴阳。治予半夏泻心汤。处 方: 清半夏 15 g,党参 15 g,炙甘草 10 g,黄连 6 g,黄芩 8 g, 干姜 8 g,大枣 5 枚。每日 1 剂,水煎服。5 剂。2011 - 06 - 23 复诊,药后已 3 d 未呕,饮食得进,舌淡红,苔薄白,脉 仍沉弦无力,效不更方,原方再进 5 剂。2011 - 0 7 - 03 复 诊,诸症若失,舌淡红,苔薄白,脉弦似较前有力,予补中益 气丸善后调养。
半夏泻心汤为张仲景名方,高等教育中医药规划教材 《伤寒论选读》第 6 版中将半夏泻心汤病机解释为寒热夹 杂痞不仅有热邪,还兼有寒邪,寒热错杂导致脾胃气机升 降逆乱,因此需要寒温并用,辛开苦降,调整气机[1],符合 柯琴在《伤寒来苏集 ·伤寒附翼》中论半夏泻心汤治疗 “痞因寒热之气互结而成”。
笔者认为半夏泻心汤病机的根本在于脾胃虚弱,应为 脾胃虚弱失于斡旋气机导致寒热错杂,而非“寒热错杂导 致脾胃气机升降逆乱”,理由如下。 1 对原文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