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休克
合集下载
病理生理学---休克
有 腺素受体
各 种 原 因
效 循 环 血 量
兴奋
减 少
β-肾上腺 素受体兴
奋
皮肤、腹腔 内脏微动脉 、后微动脉 和CAP前括约
肌收缩
动静脉吻合 支开放
真CAP 网血流 量减少 、血流 速度减
慢
微循环 非营养 性血流 增加, 营养性 血流减
少
微循 环缺
血、 缺氧
皮肤、腹腔内脏微动脉、后微动脉和 CAP前括约肌收缩;动静脉吻合支开
放
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组织缺血缺氧
2.微循环改变的代偿意义
(1)有助于休克早期动脉血压维持
心率加快、心肌
交
收缩能力增强、
感
外周血管收缩
神
经 兴
肌性小静脉收缩
奋
心排出量增加 外周阻力增加
回心血量增加 “自身输血”
毛细血管前阻力大于后阻 力,流体静压下降,组织 液回流入血管
组织液回流进入血管 “自身输液”
• (一)按病因分类 • (二)按休克始动发病学环节分类 • (三)按血流动力学特点分类
• 失血与失液性休克 • 烧伤性休克 • 创伤性休克 • 感染性休克:常见革兰阴性菌感染 • 心源性休克: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律失常等 • 心外阻塞性休克:心脏压塞、肺栓塞、气胸等 • 过敏性休克:青霉素过敏 • 神经源性休克:剧烈疼痛、中枢镇静药过量等
2.微循环改变的代偿意义
(2)有助于心、脑血液供应的维持 皮肤、腹腔内脏对儿茶酚胺敏感,收缩明显
脑动脉、冠状动脉对儿茶酚胺不敏感,无明显改变
“移缓救急”
保证心脑血液供应
3.休克早期的临床表现
1.微循环改变机制
微
微循
酸中毒
休克(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件)
❖ 酸中毒
❖ 局部扩血管物质堆积,如腺苷、组胺 及激肽类物质
❖ 内毒素的作用
❖ 血流缓慢,血浆外渗,血细胞黏附、 聚集加重,血黏度↑,血流受阻,毛细血 管后阻力增加,血液缓慢、淤滞.
2.淤血期微循环变化
前阻力血管扩张,微静脉持续收缩 前阻力小于后阻力
微循环变化的特点: 灌而少流,灌大于流
❖ 多种毒性因子如MDF抑制心功能
(五) 脑功能改变
早期清醒且兴奋烦躁,晚期抑制
(六) 血液的变化
各种凝血因子,血小板浓度的变化。尿素氮、 酸性物质、血清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及血钾 增多
(七)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
在严重感染、失血、创伤或休克过程中,短时间内出现两 个或两个以上的重要器官功能衰竭。
3.微循环淤血对机体的影响
(1) 有效循环血量进行性↓,回心血量减少 血液淤滞在微循环(自身输血消失) 血浆外渗至组织间隙(自身输液消失)
(2) 血流阻力进行性增大↑ 血细胞黏附、聚集、血液浓缩
(3) BP进行性↓ 回心血量↓ 外周阻力↓ 心肌舒缩功能障碍,心输出量↓
(4) 重要器官供血↓、功能障碍
(三) 消化系统功能障碍
胃肠道也是休克时最易受损的器官之一 糜烂、应激性溃疡,消化吸收不良,胃肠道 屏障功能削弱,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等
(四) 心功能障碍及其机制
(非心源性休克)
❖ 冠脉血流量↓ ❖ 心肌缺氧,心肌能量供应↓ ❖ 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 ❖ 酸中毒及高钾血症→心肌收缩力↓ ❖ 心肌内DIC,引起心肌细胞损伤甚至坏死
第四节 休克的防治原则
一、积极预防休克的发生 二、早期发现,及时合理治疗
1. 补充循环血量 补液原则是“需多少,补多少”
❖ 局部扩血管物质堆积,如腺苷、组胺 及激肽类物质
❖ 内毒素的作用
❖ 血流缓慢,血浆外渗,血细胞黏附、 聚集加重,血黏度↑,血流受阻,毛细血 管后阻力增加,血液缓慢、淤滞.
2.淤血期微循环变化
前阻力血管扩张,微静脉持续收缩 前阻力小于后阻力
微循环变化的特点: 灌而少流,灌大于流
❖ 多种毒性因子如MDF抑制心功能
(五) 脑功能改变
早期清醒且兴奋烦躁,晚期抑制
(六) 血液的变化
各种凝血因子,血小板浓度的变化。尿素氮、 酸性物质、血清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及血钾 增多
(七)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
在严重感染、失血、创伤或休克过程中,短时间内出现两 个或两个以上的重要器官功能衰竭。
3.微循环淤血对机体的影响
(1) 有效循环血量进行性↓,回心血量减少 血液淤滞在微循环(自身输血消失) 血浆外渗至组织间隙(自身输液消失)
(2) 血流阻力进行性增大↑ 血细胞黏附、聚集、血液浓缩
(3) BP进行性↓ 回心血量↓ 外周阻力↓ 心肌舒缩功能障碍,心输出量↓
(4) 重要器官供血↓、功能障碍
(三) 消化系统功能障碍
胃肠道也是休克时最易受损的器官之一 糜烂、应激性溃疡,消化吸收不良,胃肠道 屏障功能削弱,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等
(四) 心功能障碍及其机制
(非心源性休克)
❖ 冠脉血流量↓ ❖ 心肌缺氧,心肌能量供应↓ ❖ 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 ❖ 酸中毒及高钾血症→心肌收缩力↓ ❖ 心肌内DIC,引起心肌细胞损伤甚至坏死
第四节 休克的防治原则
一、积极预防休克的发生 二、早期发现,及时合理治疗
1. 补充循环血量 补液原则是“需多少,补多少”
病理生理学(课件)休克PPT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早期:无明显功能障碍 晚期:脑细胞水肿
六、治疗原则
积极预防休克的发生 早期发现,及时、合理治疗:
呼吸膜损伤: 1.间质性肺水肿; 2.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可出现肺泡微萎 陷、肺不张; 3.肺泡透明膜形成; 4.肺小血管内可有微血栓。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由于广泛的肺泡和毛细血管损伤,病 人出现进行性呼吸窘迫、持续性低氧血 症、及明显发绀、肺水肿和肺顺应性降 低为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表现。
休克的微循环学说: 休克是各种强烈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引 起组织器官微循环有效血液灌注急剧下降, 进而导致组织细胞功能代谢障碍,结构损伤 的全身性危重的病理过程。
休克关键在于组织血液灌流的减少,而不是血压的下降!
二、休克的病因与分类:
(一)按原因分类:
(二)按休克的始动环节分类:
1.低血容量性休克(hypovolemic shock): ⑴ 失血性休克 ⑵ 失液性休克: ⑶ 失血浆性休克:
[微循环改变及对机体的影响]:
前阻力↓<后阻力↑
灌而少流、灌>流
微循环淤血缺氧
回心血量↓→ BP↓, 心脑血供↓
Cap.开放数量↑ Cap.内压↑
血液外渗, 浓缩, HCT↑
休克期微循环改变特点
自身输血、 自身输液停止
前阻力血管扩张,微静脉持续收缩, 前阻力 <后阻力,微循环淤血,回心血量↓;
(三) 肾功能的变化
休克肾(shock kidney)
➢休克时最易损害的脏器之一,多发生在休克 1-5天内,发生率40%-55%,仅次于肺和肝。
➢休克初期表现为功能性肾衰。 ➢休克后期肾小管上皮细胞缺血性坏死,
早期:无明显功能障碍 晚期:脑细胞水肿
六、治疗原则
积极预防休克的发生 早期发现,及时、合理治疗:
呼吸膜损伤: 1.间质性肺水肿; 2.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可出现肺泡微萎 陷、肺不张; 3.肺泡透明膜形成; 4.肺小血管内可有微血栓。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由于广泛的肺泡和毛细血管损伤,病 人出现进行性呼吸窘迫、持续性低氧血 症、及明显发绀、肺水肿和肺顺应性降 低为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表现。
休克的微循环学说: 休克是各种强烈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引 起组织器官微循环有效血液灌注急剧下降, 进而导致组织细胞功能代谢障碍,结构损伤 的全身性危重的病理过程。
休克关键在于组织血液灌流的减少,而不是血压的下降!
二、休克的病因与分类:
(一)按原因分类:
(二)按休克的始动环节分类:
1.低血容量性休克(hypovolemic shock): ⑴ 失血性休克 ⑵ 失液性休克: ⑶ 失血浆性休克:
[微循环改变及对机体的影响]:
前阻力↓<后阻力↑
灌而少流、灌>流
微循环淤血缺氧
回心血量↓→ BP↓, 心脑血供↓
Cap.开放数量↑ Cap.内压↑
血液外渗, 浓缩, HCT↑
休克期微循环改变特点
自身输血、 自身输液停止
前阻力血管扩张,微静脉持续收缩, 前阻力 <后阻力,微循环淤血,回心血量↓;
(三) 肾功能的变化
休克肾(shock kidney)
➢休克时最易损害的脏器之一,多发生在休克 1-5天内,发生率40%-55%,仅次于肺和肝。
➢休克初期表现为功能性肾衰。 ➢休克后期肾小管上皮细胞缺血性坏死,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休克
心源性
休
心泵
克
功能障碍
血管容量 血管
源性
三、按血流动力学特点分类
崇德砺志 博学敬业
低动力型休克 (低排高阻型休克)
高动力型休克 (高排低阻型休克)
心输出量↓,外周阻力↑, BP ↓,皮肤温度低,冷休克
心输出量↑,外周阻力↓, BP ↓,皮肤温度高,暖休克
第二节 休克微循环障碍的机制
崇德砺志 博学敬业
微静脉收缩 休克早期
微静脉相对轻度扩张 休克期
扩血管物质的生成及作用
失血、创伤等
肠黏膜屏障↓
革兰阴性菌感染
肥大细胞 组胺↑
内毒素入血↑ 巨噬细胞、白细胞
TNF-α、IL-1等↑ 血管扩张,通透性↑
激肽系统 激肽↑
4. 微循环变化的后果 失代偿并形成恶性循环
酸中毒 小动脉扩张 血液淤滞在cap
cap流体静压 cap通透性
➢ 失血、失液性休克 (Hemorrhagic Shock)
发病环节:血容量减少 ; 常见于创伤失血、胃溃疡出血、食管静脉出血、宫
外孕、产后大出血和DIC等;短时间内失血 20% 休克,50%死亡; 失液常见于剧烈呕吐或腹泻、肠梗阻、大汗淋漓以 及糖尿病时的多尿等。
➢ 创伤性休克 (Traumatic Shock)
了 解
休克时机体代谢和重要器官病理变化 休克的防护原则
病例分析
崇德砺志 博学敬业
病例分析
➢ 患者,男,40岁,有多年胃溃疡病史。入院前一 天解黑便2次。
➢ 入院查体:神志淡漠,血压60/40mmHg,脉搏130 次/min,脉细而弱,皮肤冰冷。入院后病人又解 黑便1次。以往血常规检查在正常范围。给予止血 治疗,输液和输血共500ml。病人24h尿量约 50ml.
病理生理学――休克PPT课件
交感 CA
小A收缩 小V收缩* MC A-V开放 心率↑收缩力↑
外周阻力↑
促回心血量↑
心输出量↑ Bp↑
CP血压↓
组织液入血↑
血容量↑
肾血流↓
有效循环血量↓
ADS↑ ADH↑
肾Na水重吸收↑
休克早期 Bp的维持机制
4. 临床表现
本期临床表现主要与交感-肾上腺髓质系 统的强烈兴奋有关。该期病人临床表现为: 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大汗淋漓、 呼吸浅促、脉搏细速、心率加快、 血压可 、N ,但脉压减少; 尿量减少 烦躁不安
休克动因
除心脑外 小血管持
续痉挛
组织 缺血 缺氧
微血管壁
通透性↑
① 酸性产物↑
② 扩血管活性物↑
③ 内毒素↑
④ 血流变异常
血浆外渗 血液浓缩 血流缓慢
微血管对 缩扩物敏 感性反应 性的转变
微循环 前舒后阻
微循环 淤血
MC灌注 大于流出
休克II期发生机制
微循环障碍
3. 临床表现
皮肤发绀花斑
脉搏细弱频速
直 捷 通
路
微静脉
pH6.8
真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 前括约肌
动静脉 短路
小静脉
微动脉 pH7.2
2.微循环衰竭的机制
(1) 微血管麻痹扩张:
微 血
NE
(2) 血液流变学改变加剧:管反
应
①毛细血管无复流 性 Ⅰ Ⅱ Ⅲ
②微血管结构和功能受损
(3) DIC形成:
①凝血系统的激活
②微循环障碍
③ PGI2/TXA2平衡失调 ④高凝状态
第二节 休克时组织低灌流的 基本环节和原因分类
引起休克的原因虽多,各型休克特点 也各异,但重要器官微循环血液灌流量 不足是多数休克共同的发病学基础。从 生理学上循环控制的原理可知,休克时 组织微循环低灌流的基本环节不外乎影 响灌注和流出两方面:
病理生理学 - 休克
休克引起的肾功能衰竭称之为休克肾。临床主要表现 为少尿、氮质血症、高钾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
两种类型: 1、功能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由于肾血流量减少而引起的肾功能衰竭,肾实质 细胞无变性、坏死,肾血流量恢复后,肾功能很 快恢复正常,称为功能性肾功能衰竭。
2、器质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肾脏长时间缺血或毒素作用可造成肾小管坏死及其 他肾实质损害,即使肾血流恢复,肾功能也难以在 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称为器质性肾功能衰竭。
第二节 休克的发生机制
以失血性休克为例把休克分为三个时期:
休克初期
微循环缺血缺氧期
休克期
微循环淤血缺氧期
休克晚期
微循环衰竭期、DIC期
正常微循环及其调节因素:
调节: 神经体液因素--交感,受体,β2 代谢因素(腺苷、K+、H+等)----舒张
(一)休克初期(微循环缺血缺氧期、休克初期、休克 代偿期) 微循环缺血缺氧的发生机制:
三、烧伤性休克:属低血容量性休克 极 易发生DIC(组织因子入血)
四、心源性休克
两型:低排低阻型和低排高阻型 早期动脉血压明显降低 五、过敏性休克:Ⅰ型变态反应,组胺、激肽大 量产生,动脉血压急剧下降
六、神经源性休克
第六节
(一)去除病因
休克的防治原则:
积极去处引起休克的原始动因(止血、抗感染、镇痛等) (二)、纠正酸中毒
休克初期微循环变化的代偿意义:两个维持
(1)动脉血压的维持: ①“自身输血”作用:休克初期,由于交感-肾上腺髓质 系统兴奋及大量缩血管体液因子释放增多,使肌性微静脉 、小静脉和肝储血库收缩,可以迅速增加回心血量,称为 “自身输血”作用。
②“自身输液”作用:休克初期,由于微循环缺血,毛 细血管流体静压降低,组织液大量回流到毛细血管中, 使血容量得到补充,称之为“自身输液”作用。
两种类型: 1、功能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由于肾血流量减少而引起的肾功能衰竭,肾实质 细胞无变性、坏死,肾血流量恢复后,肾功能很 快恢复正常,称为功能性肾功能衰竭。
2、器质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肾脏长时间缺血或毒素作用可造成肾小管坏死及其 他肾实质损害,即使肾血流恢复,肾功能也难以在 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称为器质性肾功能衰竭。
第二节 休克的发生机制
以失血性休克为例把休克分为三个时期:
休克初期
微循环缺血缺氧期
休克期
微循环淤血缺氧期
休克晚期
微循环衰竭期、DIC期
正常微循环及其调节因素:
调节: 神经体液因素--交感,受体,β2 代谢因素(腺苷、K+、H+等)----舒张
(一)休克初期(微循环缺血缺氧期、休克初期、休克 代偿期) 微循环缺血缺氧的发生机制:
三、烧伤性休克:属低血容量性休克 极 易发生DIC(组织因子入血)
四、心源性休克
两型:低排低阻型和低排高阻型 早期动脉血压明显降低 五、过敏性休克:Ⅰ型变态反应,组胺、激肽大 量产生,动脉血压急剧下降
六、神经源性休克
第六节
(一)去除病因
休克的防治原则:
积极去处引起休克的原始动因(止血、抗感染、镇痛等) (二)、纠正酸中毒
休克初期微循环变化的代偿意义:两个维持
(1)动脉血压的维持: ①“自身输血”作用:休克初期,由于交感-肾上腺髓质 系统兴奋及大量缩血管体液因子释放增多,使肌性微静脉 、小静脉和肝储血库收缩,可以迅速增加回心血量,称为 “自身输血”作用。
②“自身输液”作用:休克初期,由于微循环缺血,毛 细血管流体静压降低,组织液大量回流到毛细血管中, 使血容量得到补充,称之为“自身输液”作用。
第十四章 休克
6 动脉血气分析 反映肺功能和酸碱平衡
pH
PaO2 PaCO2 BE
7.35-7.45mmHg
80-100mmHg 35-45mmHg ±3mmol/dl
7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
正常值75% 反映组织灌流和氧合
8 动脉血乳酸测定
估计休克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正常值1-1.5mmol/L 持续升高,示病情严重,预后不佳。 9 胃粘膜pH监测 反映组织灌注
休克持续超过10小时,易继发内脏器官损害。 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 肾:少尿、无尿、肾功衰(ARF)、尿毒症。 心:心力衰竭。 肝脏及胃肠 : 肝功能衰竭。胃肠粘膜糜烂出血 (应激性溃疡) ,肠粘膜屏障碍功能受损。 脑: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 休克→缺血→连锁反应 : 肠道细菌、内毒素移 位,大量炎性因子、一氧化氮的合成、释放等。
休克晚期
3 . 衰竭期微循环变化
(the alteration of microcirculation failure of shock)
不灌不流
微循环的变化-衰竭期-失代偿期
毛细血管内血液淤积、粘稠度↑及酸中毒 ↓ 红细胞、血小板易发生凝聚→微血栓 ↓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 血液停滞、细胞缺氧↑→溶酶体破裂→细胞自溶 ↓ 器官功能损害
扩容首选平衡盐溶液 预防休克选用乳酸钠林格氏液 已休克用碳酸氢钠等渗盐水 全血用于出血性休克 血浆用于烧伤休克 中右是最常用的血浆增量剂。低右降血粘、DIC 高渗盐抗休克
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血管收缩剂:
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阿拉明)、新福林 适用 :Bp < 50mmHg ,危及心脑血供而又不能立即输 液、过敏性休克或充分扩容仍Bp< 60 mmHg。 血管扩张剂: 多巴胺、酚妥拉明、654-2和异丙肾 必须充分扩容的基础上使用 低浓度、慢滴速 临床上常将多巴胺与间羟胺合并使用。
病理生理学课件:第十四章 休克
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一)病因学治疗 治疗原发病 (二)发病学治疗
1. 纠正酸中毒 2. 补充血容量 3. 合理应用血管活性药 4. 防治细胞损伤 5. 拮抗体液因子调控炎症反应 6. 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碍/衰竭
(三)支持与保护疗法
1.营养与代谢支持
2.连续性血液净化 清除内毒素、炎症介质等有害物质 调整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 改善微循环和细胞摄氧能力
CVP正常/升高 CVP低
Bp低/脉压高 Bp低
临床
四肢湿冷
特点
皮肤苍白
四肢温暖 皮肤潮红
发绀 厥冷、无尿
举例
低血容量性、 少数感染性休克 各型休克失代偿
创伤性、心源性、 大多数感染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
CO:心输出量 PVR:总外周阻力 CVP:中心静脉压
第二节 发生机制
一、微循环机制
微循环: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微血管的血液循环
GFR↓
少尿
晚期
持续肾缺血 微血栓形成
急性 肾小管
坏死
少尿
急性 功能性
肾衰
急性 器质性
肾衰
(3) 心功能障碍
非心源性休克早期由于机体代偿,对心脏影响 较小,但随着休克发展仍可致心功能障碍:
1)冠脉血流量↓+心肌耗氧量↑
2)酸中毒及高钾血症→心肌收缩力↓
心 力
3)MDF 、细菌内毒素直接抑制心功能
衰 竭
第十四章
休克
Shock
休克的概念
• 机体在严重失血失液、感染、创伤等强烈致病因素的作用 下,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组织微循环血液灌流量严重 不足,引起组织细胞缺血、缺氧、各重要生命器官的功能 、代谢障碍及结构损伤的病理过程。
病理生理学休克
比休克期影响更严重; 器官功效衰竭; 休克转入不可逆。
病理生理学Leabharlann 克第33页休克细胞学说
休克细胞学说、微循环学说重新认识
①休克时细胞膜电位改变在血压下降之前
②细胞功效恢复可促进微循环恢复
③微循环恢复后,器官功效却未恢复
④促细胞功效恢复药品有治疗休克效用。
新细胞机制主要论点
1.细胞机能代谢障碍与休克
病理生理学休克
第42页
2.细胞损伤、凋亡与休克
①休克始动原因作用
②体液因子作用
③微循环障碍引发
病理生理学休克
第34页
病理生理学休克
第35页
休克细胞体液机制
各种病因
交感-肾上腺系统(+)
儿茶酚胺等释放
微循环障碍
细胞因子、粘附分子 各种生物活性物质等
内皮细胞、白细胞 巨噬细胞、血小板等
直接损伤细胞、组织器官
病理生理学休克
病理生理学休克
第18页
休克早期机体代偿和临床表现 1)代偿: A 血流重分布; B 自我输液; C 自我输血; D 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GFR↓,钠、 水重吸收增加。 2)休克早期临床表现: 心率加紧,脉搏细速,血压下降不显著, 脉压↓皮肤苍白,四肢厥冷,尿量↓
病理生理学休克
第19页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
休克
心泵功效障碍
第10页
四、休克病理生理学机制
1,微循环学说; 2,细胞体液学说。
病理生理学休克
第11页
休克微循环学说
该学说认为不论何原因引发休克,都有 三个始动步骤,该步骤可造成交感-肾上腺 系统兴奋,释放儿茶酚胺类物质,因为微 循环对其敏感性不一样,造成微循环由缺 血 淤血 衰竭。引发各器官机能代谢 紊乱。
第八版-病理生理学-休克
组织灌流量与血压及血管口径的4次方 成正比(口径更重要)
4.细胞分子水平研究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热点从低血容量性 休克转向感染性休克,并认为休克的发生发展与 细胞损伤、血管通透性增加、促炎/抗炎细胞因子 大量释放等有关。
休克的病因和分类 休克的发生机制 机体代谢与功能变化 几种常见休克的特点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
→血管紧张素Ⅱ促使血管收缩
(3)微循环变化的代偿意义
1)有助于动脉血压的维持
①回心血量增加 ②心输出量增加 ③外周阻力增加
自身输血 “ 第一道防线” 自身输液 “ 第二道防线” 结果:血液稀释
(3)微循环变化的代偿意义
2)有助于心脑血液供应 微血管反应的非均一性(Inhomogeneity) →血液重分布
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第一节 休克的病因与分类
(一).按病因分类
失血与失液 hemorrhagic shock
创伤 traumatic shock
过敏 anaphylactic shock
心脏和大血管病变 cardiogenic shock
烧伤 burn shock
感染 infectious shock
3. A-V短路(动静脉吻合支) 组成:微A→A-V吻合支→微V 功能:平时关闭。迅速回流,无物质交换,调 节温度。
微循环的调节 A . 神经调节(器官特异性、动静脉短路调节作用)
交感神经,α受体为主。 调节微动脉和微静脉。 B. 体液调节: 收缩血管体液因素-CA TXA2 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 等。 舒张血管体液因素-如组胺、激肽、 腺苷、乳酸 、 PG 等。
1. 循环衰竭:微血管反应↓,Bp进一步↓
2. cap无复流现象: 休克晚期即使大量输血补液, Bp回升,有时仍不能恢复毛细血管血流。(白细胞
4.细胞分子水平研究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热点从低血容量性 休克转向感染性休克,并认为休克的发生发展与 细胞损伤、血管通透性增加、促炎/抗炎细胞因子 大量释放等有关。
休克的病因和分类 休克的发生机制 机体代谢与功能变化 几种常见休克的特点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
→血管紧张素Ⅱ促使血管收缩
(3)微循环变化的代偿意义
1)有助于动脉血压的维持
①回心血量增加 ②心输出量增加 ③外周阻力增加
自身输血 “ 第一道防线” 自身输液 “ 第二道防线” 结果:血液稀释
(3)微循环变化的代偿意义
2)有助于心脑血液供应 微血管反应的非均一性(Inhomogeneity) →血液重分布
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第一节 休克的病因与分类
(一).按病因分类
失血与失液 hemorrhagic shock
创伤 traumatic shock
过敏 anaphylactic shock
心脏和大血管病变 cardiogenic shock
烧伤 burn shock
感染 infectious shock
3. A-V短路(动静脉吻合支) 组成:微A→A-V吻合支→微V 功能:平时关闭。迅速回流,无物质交换,调 节温度。
微循环的调节 A . 神经调节(器官特异性、动静脉短路调节作用)
交感神经,α受体为主。 调节微动脉和微静脉。 B. 体液调节: 收缩血管体液因素-CA TXA2 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 等。 舒张血管体液因素-如组胺、激肽、 腺苷、乳酸 、 PG 等。
1. 循环衰竭:微血管反应↓,Bp进一步↓
2. cap无复流现象: 休克晚期即使大量输血补液, Bp回升,有时仍不能恢复毛细血管血流。(白细胞
病理生理学课件第13章—休克
失血失液 创伤 烧伤
感染
过敏 脊髓麻醉
损伤
心衰
⌒ ⌒
血容量减少
血管床容量增加
有效循环血 量减少 微循环障碍
休克
心泵功能障碍
微循环
•
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
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微血管的血液循环,是循环 系统最基本的结构,是血液和组织间进行物质代 谢交换的最小功能单位。它主要受神经、体液的 调节。
膜离子泵功能障碍 水肿,膜电位下降
损伤生物膜 激活激肽释放 促进MDF的生成
功能损害: ATP合成减少
形态改变: 肿胀,嵴消失, 崩解
(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
罹患百分率
MODS发生时各器官罹患几率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肺
肝
肾 胃肠道 心
1、急性肾功能衰竭
各种类型休克常伴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称为休 克肾(shock kidney)。临床表现为少尿、同 时伴有氮质血症、高钾及代谢性酸中毒。
血管壁 破损
血小板
2、临床表现
(1)循环衰竭
• 微血管反应性丧失,BP进行性下降;脉搏 细弱而频速,中心静脉塌陷
(2)无复流现象(No-reflow Phenomenon)
即使大量补液,血压回升,有时仍不能 恢复毛细血管血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 WBC粘着嵌顿及DIC是毛细血管灌流不易恢 复的重要原因之一。
3.微循环学说阶段
4.细胞与分子水平阶段
• 概念(Concept): 休克是各 种强烈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引起 的急性循环障碍,其特点是:重 要脏器的微循环有效血液灌流不 足和细胞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损 伤,由此引起的全身性危重的病 理过程。
病理生理学课件休克
微循环小血管持续收缩 毛细血管前阻力↑↑>后阻力↑ 开放的毛细血管数减少
血液经动–静脉短路和直捷通路迅速流入微静脉
灌流特点: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2021/1/12
20
微循环缺血缺氧的机制
(1)交感-肾上腺髓质兴奋(儿茶酚胺)
低容量和低输出量型休克
血压↓、减压反射(-)
烧伤和创伤性休克 疼痛刺激 交感-肾上腺髓质(+)
面色苍白或发绀、四肢湿冷、脉搏细 数、脉压减小、尿量减少、神志淡漠、 血压下降。
2021/1/12
3
休克的概念
shock是各种强烈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引 起的急性循环功能障碍,使全身组织血液 灌流量严重不足,以致重要脏器功能代谢 严重障碍和细胞损伤的全身性病理生理过 程。
2021/1/12
4
概念理解:
(1) 有效循环血量进行性↓ (2) 血流阻力进行性增大↑
(3) BP进行性↓
(4) 重要器官供血↓、功能障碍
2021/1/12
35
➣失代偿机制(Mechanisms of decompensation)
(1)回心血量减少(Decreased of blood return to the heart)
41
休克晚期主要临床表现:
•循环衰竭:血压进行性下降, 升压药无效
脉搏细速、中心静脉压↓、静脉塌陷
•毛细血管无复流 补液无效
原因:白细胞粘着和嵌塞、内皮细胞肿胀和DIC
•重要器官和功能障碍、衰竭
原因:持续低血压和血液动力学障碍
酸中毒、氧自由基、溶酶体酶和细胞因子
2021/1/12
42
(1)收缩血管活性物质--多在休克早期发挥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休克的进展期
微循环的改变
二、休克进展期(淤血性缺氧期)
淤血缺氧期 组织灌流状态
1.毛细血管前阻力降低,后阻 力降低不明显 2.真毛细血管网开放
3.微循环多灌少流,灌多于流 : 4.加上血细胞黏附或聚集,使 微循环淤血、缺氧加剧
二、休克Ⅱ期
微循环改变的机制 酸中毒 缺氧使CO2和乳酸堆积,引起的酸中毒使 血管平滑肌对CAs反应性降低
调节肽类
血管紧张素(angiotensin Ⅱ,Ang Ⅱ ) 肾灌注压下降,激活 肾素分泌 NE激活肾小球旁器的 β1受体 近曲小管重吸收增多, 远曲小管Na+负荷减少, 激活肾素分泌
促炎和抗炎 体液因子的泛 滥直接引起微 循环障碍和细 胞、组织器官 损害。
一、神经-体液机制
感染与非感染性因子侵袭机体,刺激产生多种体液因子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下丘脑-垂体-肾上 腺皮质系统
交感-肾上腺髓质 系统
体液因子主要有以下几类:
血管活性胺
儿茶酚胺 包括: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 兴奋α-受体 血管平滑肌收缩,微循环缺血 动静脉吻合支开放,组织灌流 更少,肺内功能性分流
一、休克的代偿期
微循环的改变
一、休克的代偿期(缺血性缺氧期)
缺 血 缺 氧 期 微 循 环 变 化 特 点 :
1.毛细血管前后阻力均增加, 以前阻力增加为著 2.真毛细血管网关闭 3.微循环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4.加上动静脉吻合开放,微循 环缺血、缺氧更加明显
一、休克的代偿期
微循环改变的机制
α-肾上腺素受体兴奋
局部舒血管代谢产物增多
肥大细胞 组 胺
缺血
缺氧
酸中毒
ATP分解
腺 苷
K+通道开放
血管平滑肌舒张 毛细血管扩张
细胞解体
Ca2+通道抑制
二、休克Ⅱ期
微循环改变的机制 血液流变学改变
6血小板聚集 7红细胞聚集
微血栓 形成
8微静脉白细胞附壁
9毛细血管白细胞嵌塞
微循环 阻力增加
二、休克Ⅱ期
微循环改变的机制
血容量减少 静脉回流不足 心输出量减少 血压下降
三低: CVP, CO, BP↓
一高: TPR ↑
二、休克的分类
血 管 源 性 休 克 vasogenic shock 炎症、疼痛或过敏引起的内脏小血管扩张, 血液淤滞,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二、休克的分类
心 源 性 休 克 cardiogenic shock
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
• 无复流(no-reflow)
是指经过抗休克治疗以后,关闭的毛细血管 未能出现红细胞流动和重新灌流现象。
二、休克Ⅲ期
休克难治的机制
并发DIC导致微循环和全身 循环衰竭,器官栓塞梗死, 并引起no-reflow现象 肠粘膜屏障破坏引发SIRS和 CARS
此患者发病过程如何分期?
心肌源性: 心梗,心肌病等
非心肌源性: 急性心脏压塞 心脏射血受阻
二、休克的分类
失血与失液 烧伤 创伤 过敏 感染 血管源性 低血容量性
强烈神经刺激 心脏和大血管病变 心源性
二、休克的分类
按血流动力血特点分类
高排低阻型
心输出量 总外周阻力 血压 增高 降低 稍降低
低排高阻型
降低 增高 稍降低
低排低阻型
shock
AngⅡ
内皮素 血管 血栓素 加压 素
皮肤、腹腔内脏、肾小血管收缩
β-肾上腺素受体兴奋 动静脉吻合支开放
休克代偿期微循环障碍的发生机制:
1)儿茶酚胺(CAs)增多:
血容量减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CAs↑ → → CAs +α受体→微血管收缩而引起组织缺血缺氧 → CAs +β受体→则使动-静脉吻合支开放 2)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增多: 血容量减少→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AngⅡ 增多→收缩腹腔内脏小血管,收缩冠状动脉; 3)血管加压素(ADH)增多: 血容量减少→容量感受器→神经垂体分泌ADH →小血管的 痉挛;
休克的病因和分类
一、休克的病因
失血与失液 hemorrhagic shock
创伤 traumatic shock 过敏 anaphylactic shock 心脏和大血管病变 cardiogenic shock
烧伤 burn shock
感染 infectious shock 强烈神经刺激 neurogenic shock
14
(二)按休克发生的起始环节分类
维持组织灌流量的因素 心泵
毛细血管的舒缩功能
充足的血容量
按休克发生的起始环节分类
心肌病、心肌梗死等 心泵↓
疼痛、麻醉、感染、过敏等
毛细血管的舒缩功能障碍
失血、失液 血容量↓
二、休克的分类
按休克发生的起始环节分类
血容量减少, 血管床容积增大, 心输出量急剧减少 低血容量性休克 失血 失液 烧伤 ( hypovolemic shock ) 压力感受器负反馈减弱 交感神经兴奋 外周血管收缩 组织灌流减少
儿茶酚胺
兴奋β-受体
血管活性胺类
组 胺
血管活性胺类
5-羟色胺(serotonin,5-HT) 主要来源于VEC,肥大细胞 功能:收缩微静脉,增强毛细血管通透性,加重DIC
5-HT转运蛋白
(二)调节肽
内皮素 (endothelin,ET) 强大的缩血管及正性心肌肌力作用 心脏毒性作用 具有一定的代偿作用
一、休克Ⅰ期
微循环改变的代偿意义 “自身输液” 毛细血管前阻力大于后阻力,流体静压下降, 组织液回流入血管 休克时增加回心血量的“第二道防线” 微静脉
微动脉 收缩明显
一、休克Ⅰ期
主要临床表现 面色苍白 神志清楚
105/85mmHg
血压略降 脉压减小
96/min
四肢湿冷
脉搏细速
尿量减少
治疗原则:消除病因,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障碍
病
例
治疗情况:
手术探查左腹股沟处长约7cm撕裂伤口,股动、 静脉部分离断,脾破裂,遂行血管修补术和脾摘除术。术 中输血400ml。术后持续输注5%葡萄糖溶液。
术后2h血压80/50mmHg,给予肾上腺素、左旋多巴, 血压维持在85/60mmHg。术后患者神志模糊,持续无尿, 皮肤发凉。 次日7时血压降至70/40mmHg,静推肾上腺素血压不 能回升,患者昏迷,7时30分血压测不到,呼吸、心跳微 弱。7时50分抢救无效,宣告死亡。
二、休克Ⅲ期
微循环的改变 微血管反应性显著下降 微血管平滑肌麻痹,对血管活性药物反应性消失 DIC的发生
纤维蛋白原增加 血细胞聚集 血液粘滞度高
血液高凝 血液流速减慢
酸中毒
DIC
二、休克Ⅲ期
主要临床表现
循环衰竭 血压进行性下降,脉搏细速,CVP降低,静脉塌 陷 毛细血管无复流现象(no-reflow) 白细胞粘着和嵌塞,毛细血管内皮肿胀,DIC
主要临床表现 血压进行性下降
80/50mmHg
脑灌流不足—— 转向昏迷 心灌流不足—— 心搏无力 皮肤血管灌流减少——发凉,发绀
肾血流持续不足——少尿或无尿
二、休克难治期
微循环的改变
二、休克难治期(微循环衰竭期)
微 循 环 衰 竭 期 组 织 灌 流 状 态 1.毛细血管前后阻力均降低 2.真毛细血管内血液淤滞,血液 高凝 3.微循环麻痹不灌不流 4. 广泛微血栓形成,组织细胞无 血供 :
术后2h血压80/50mmHg,给予肾上腺素、左旋多巴, 血压维持在85/60mmHg。术后患者神志模糊,持续无尿, 皮肤发凉。 次日7时血压降至70/40mmHg,静推肾上腺素血压不 能回升,患者昏迷,7时30分血压测不到,呼吸、心跳微 弱。7时50分抢救无效,宣告死亡。
第三节 休克的发病机制
细胞机制 神经-体液 微循环学说 交感-肾上腺 系统兴奋,微 循环灌流不足 引起的细胞损 害和器官功能 障碍。 致休克因素 直接或间接作 用于组织、细 胞,引起某些 细胞的代谢和 功能障碍,甚 至结构破坏。
脂多糖(LPS)的作用
LPS
NO NO NO NO NO
巨噬细胞
血管平滑肌舒张
二、休克Ⅱ期
微循环改变的后果 “自身输液”、“自身输血”作用停止 毛细血管血流淤滞 流体静压升高 组 织 间 胶 体
正常时,组织间水 分大多呈胶体状态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血浆外渗,血液浓缩
二、休克Ⅱ期
微循环改变的后果 “自身输液”、“自身输血”作用停止 静脉系统容量血管扩张 血管床容积增大 回心血量减少 “自身输血”作用停 止 组 织 间 胶 体
4)血栓素增多内皮素、心肌抑制因子、血小板活化
因子、白三烯等血管收缩物质都能促进血管收缩而加重
微循环的缺血缺氧。
微循环改变的代偿意义
血液重新分布
“自身输血”
“自身输液”
一、休克Ⅰ期
微循环改变的代偿意义
血液重新分布
皮肤、腹腔内脏和肾脏 收缩明显 脑血管变化不明显
心血管扩张
一、休克Ⅰ期
微循环改变的代偿意义 “自身输血” 肌性小静脉收缩,增加 回心血量 休克时增加回心血量的 “第一道防线”
液循环,是循环系统的基本结构。
• 主要包括: (7部分)
①微动脉、②后微动脉、③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毛细血管前阻力
④真毛细血管网 ⑥直捷通路 ⑤动-静脉短路 ⑦微静脉
毛细血管后阻力
※阻力增加--血管收缩,阻力降低--血管舒张
微循环主要受神经-体液调节。 ●支配血管的神经为交感神经,以α受体为 主; ●体液因素包括全身性及局部性两大类 ◆全身性体液因素(儿茶酚胺、血管加压素、血
第七章
休 克
Sh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