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平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合集下载

平谷区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之九

平谷区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之九

平谷区“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之九规划名称:平谷区“十二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牵头单位: 中共北京市平谷区委宣传部编制单位:北京宏道大略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分为五个章节,涉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和形势、发展目标及思路、重要发展领域、重点建设项目、保障措施五个方面,规划期限为2011至2015年。

一、平谷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和形势(一)“十一五”时期平谷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稳步上升,发展空间仍然很大;音乐产业的核心地位逐步显现,产业架构雏形基本建立;部分产业空间集聚初步形成,规模效应即将开发;政府管理引导机制逐步完善,文化创意产业提高到战略层次。

(二)平谷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五大优势产业资源独具特色,文化资源积淀丰厚,产业品牌初具影响,区位条件优越便利,产业发展正遇契机。

(三)平谷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四大制约因素资源整合尚不到位,系统规划有待加强;信息流通尚不顺畅,融资渠道有待完善;宣传途径相对缺乏,品牌推广有待提高;政府投入相对不足,促进力度有待加大。

二平谷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目标及思路(一)指导思想:围绕平谷区“人文平谷、科技平谷、绿色平谷”的发展目标,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发展模式,优化产业结构、合理配置资源、转变增长方式,集聚打造具备独特优势、具备鲜明形象、具备全国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体系,促进平谷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发展原则:特色引领原则;重点突破原则;集群发展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三)发展目标总体目标:在平谷区形成以音乐产业为龙头,其他产业协调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结构体系,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平谷继房地产和物流之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第三大推动力。

具体目标:在“十二五”时期,建立1个以音乐为基础的市级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到2015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突破10亿,占全区GDP比重超过5%;到2015年,年收入2000万以上的企业数量超过20家;到2015年,音乐、奇石、书画、工艺品制作、高科技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创意人才达到100人;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数超过1万。

北京市东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

北京市东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

北京市东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二〇一一年一月序言“十二五”时期是东城区发展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是立足北京世界城市建设,推进“国际化、现代化新东城”建设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启动实施《东城区总体发展战略规划(2011年-2030年)》,夯实“首都文化中心区,世界城市窗口区”发展基础的关键五年。

《北京市东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是在北京行政区划调整的新形势下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东城区站在新起点,推动“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的纲领性文件。

本规划对“十二五”时期东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方向、重点任务以及具体措施作了总体部署,是各部门依法履行职责、编制实施年度计划和制定各项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对于促进东城区文化、经济、社会等全面提升,实现新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东城区总体发展战略规划(2011年-2030年)》;《中共东城区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本规划于2011年1月12日经东城区人民代表大会(临时)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

目录序言第一部分规划背景1一、发展基础 1二、优势条件 6三、发展机遇 6四、面临挑战8第二部分发展思路与发展目标9一、总体思路9二、指导原则10三、主要目标12第三部分重点任务13一、实施文化强区战略,强化首都文化中心区功能13(一)加强首都文化传承融合14(二)促进文化经济大发展16(三)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18二、实施高端升级战略,构筑经济高效发展新格局19(一)打造有竞争力的高端产业体系20(二)加快重点产业功能区集约发展25(三)着力提升区域经济创新发展活力31三、实施优质均衡战略,建设社会公共服务示范城区33(一)全面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33(二)努力增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36(三)积极推进公共体育发展38(四)加快科技发展与信息化建设39四、实施管理创新战略,开创社会和谐稳定新局面41(一)促进人口疏解和健康发展41(二)千方百计稳定与扩大就业43(三)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44(四)加快构建新型社会服务管理体系47(五)切实维护社会公共安全50(六)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治建设51五、实施品质提升战略,营造便捷舒适的城市环境53(一)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53(二)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55(三)扎实推进重点区域改造升级56(四)加快地下空间开发利用57(五)加强生态文明建设57第四部分规划实施59一、创新体制机制59二、加强组织协调60三、完善配套政策61四、做好规划衔接62五、统筹进度安排62六、规划实施调整63附件一:指标体系64附件二:名词解释65第一部分规划背景一、发展基础“十一五”期间,东城区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大力实施“二三六三”核心发展战略和“天坛文化圈”发展战略,顺利完成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的服务保障工作,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圆满完成了“十一五”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现代产业建设发展规划的通知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现代产业建设发展规划的通知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现代产业建设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9.08•【字号】京政发[2011]54号•【施行日期】2011.09.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现代产业建设发展规划的通知(京政发[2011]54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现将《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现代产业建设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附件: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现代产业建设发展规划北京市人民政府二〇一一年九月八日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现代产业建设发展规划目录一、新起点新发展(一)发展成就(二)面临形势(三)总体思路(四)发展目标二、加快构建首都现代产业体系(一)着力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核心竞争力(二)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先导作用(三)全面增强文化创意产业软实力(四)积极提高生活性服务业保障能力(五)应需发展都市型现代产业(六)继续限制和淘汰低端产业三、彰显首都城市功能产业新格局(一)做强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二)培育四大高端产业新区四、创新首都现代产业发展方式(一)提升创新支撑能力(二)发挥品牌带动作用(三)强化产业融合发展(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五)壮大产业资本规模(六)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七)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八)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五、保障规划实施(一)加强组织协调统筹(二)强化产业准入标准(三)保障产业空间需求(四)优化政策服务环境(五)完善规划实施机制序言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十二五”时期是推动首都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努力打造“五个之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关键阶段。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重点新城建设实施规划的通知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重点新城建设实施规划的通知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重点新城建设实施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1.10•【字号】京政发[2012]1号•【施行日期】2012.01.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重点新城建设实施规划的通知(京政发[2012]1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现将《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重点新城建设实施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附件: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重点新城建设实施规划北京市人民政府二〇一二年一月十日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重点新城建设实施规划(二〇一二年一月)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发展实施引导第三章发展建设重点第四章规划实施保障第一章总则第一条重要意义“十二五”时期是实施《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的第二个五年建设时期;是首都在新的起点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新城完善功能、提高水平、形成系统、规模发展的重要阶段。

通州、顺义、亦庄等重点新城作为调整城市空间结构、疏解中心城人口和功能的主要载体,迎来高水平建设现代化新城的重要机遇期。

充分发挥重点新城在首都现代化进程中的巨大潜力和重要作用,对于推进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发展战略,促进实现“两个率先”的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条规划范围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确定的市域城镇体系,本次规划范围为通州新城、顺义新城、亦庄新城。

同时结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大兴区行政资源整合的新要求,规划统筹研究了亦庄新城与大兴新城的整合发展,所涉及的相关内容统称为“亦庄-大兴新城”。

第三条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实现“两个率先”的战略目标,新城建设以“强化重点、示范带动;分类发展、全面推进”为基本原则,坚持规划先行、政策创新、机制适应、改革突破的基本方针,以全市统筹的产业布局带动提升新城产业层次和产业特色,以市级及新城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积极改善新城的生活服务水平,以高标准的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新城的市政及交通支撑条件,加快形成与承载首都功能相配套、与区域城市群相协调的现代化综合新城。

平谷区xxxx年政府工作报告(00002)

平谷区xxxx年政府工作报告(00002)

平谷区xxxx年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xxxx年12月29日在北京市平谷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区长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平谷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十二五‛回顾过去的五年,是平谷发展历史上很不平凡的五年,是平谷各项事业进入快轨期的五年。

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区人民,深入实施‚一区四化五谷‛战略,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实现了‚十二五‛胜利收官。

一、经济实现快速增长,居民收入大幅提高在宏观经济下行和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下,全区经济社会仍保持稳定向好的发展态势,主要指标增速领跑生态涵养发展区。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6.2亿元,年均增长10.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7.8亿元,年均增长15.4%;固定资产投资146.4亿元,年均增长13.4%;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万元和2.1万元,年均增幅超过11个百分点,以上几项指标增速均位于全市前列。

三次产业快速发展。

农业年总产值达到48.2亿元,五年增长了63.8% ,增速位居生态涵养发展区首位。

农业现代化指数达到80.5 ,正大蛋鸡首创‚四位一体‛经营模式,规模达到亚洲最大;农众物联开启‚物联网+农业‛生产新模式;峪口禽业成为中国蛋种鸡第一品牌,选育出了三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

全区95.6%的规模企业实现标准化生产,近80%的农民加入合作社,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农民组织化程度全市领先。

四座楼麻核桃生产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工业年总产值达到266亿元,增长了38%,解决近4万本地劳动力就业问题。

盘活闲置土地近千亩,淘汰落后产能10亿元,亩产税收从全市较低水平提升到中上水平。

房地产业实现快速发展,累计供应商品房182万平米,较‚十一五‛增长了134.4%。

旅游收入年均增长11.7%,增速始终保持生态涵养发展区前列。

平谷区十二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

平谷区十二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

平谷区“十二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序言“十二五”时期,是平谷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重大机遇的重要时期,是落实北京市城市功能定位、加快发展现代化新城、聚集新产业的关键时期。

为了促进平谷区经济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协调发展,提高平谷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增强平谷区特有文化的传播,特制定《平谷区“十二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以指导平谷区“十二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的建设和发展。

本规划周期为2011—2015年,规划范围为平谷区行政区。

本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北京城市整体规划(2004—2020)》、《北京市平谷区第三届委员会第十次、十一次全体会议工作报告》、《北京市平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及北京市和平谷区有关专项规划等。

第一章平谷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和形势一、“十一五”时期平谷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平谷区文化创意产业整体处于起步阶段,产业规模较小、所占比重偏低、发展相对缓慢。

但是,近几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政府管理机制逐步完善,全区文化创意产业总值稳步上升,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产业聚集效应初步显现,为全区文化创意产业实现超越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全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稳步上升,发展空间仍然很大。

截止到2009年底,平谷区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为11341.2万元,首次突破1亿大关,比2007年增长0.31个百分点;2009年资产总额为86273万元,与2007年相比年均增长18.4%;纳税总额为1233万元,与2007年相比年均增长5.8%。

整体来看,全区文化创意产业正处于稳步上升阶段,产值虽小,但发展空间很大。

(二)音乐产业的核心地位逐步显现,产业架构雏形基本建立。

“十一五”时期,平谷区乐器制造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乐器制造企业数量占全区文化创意企业数量50%以上;乐器产品结构正在完善,品牌影响力正在形成;乐器制造产业产值达到3.5亿元,与音乐相关产业环节正在引进与发展。

最新-北京十二五规划全文(整理版) 精品

最新-北京十二五规划全文(整理版) 精品

北京十二五规划全文(整理版)篇一:北京市十二五规划全文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2019-2019年)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序言跨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我们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洗礼的全球经济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内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首都北京在成功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之后,开始步入新的发展阶段,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风险挑战,制定科学的战略安排对首都立足新的阶段变化、向更高发展水平迈进至关重要。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是首都着眼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全面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的五年规划,是首都深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在新的起点上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重要规划。

本规划主要阐明市委市政府的战略意图,明确“十二五”期间首都发展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发展路径,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本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9年—2020年)》的批复。

第一篇新时期的战略选择第一章过去五年的发展成果“十一五”时期是北京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顽强拼搏、克服重重困难,成功举办了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盛会,圆满完成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筹办任务,积极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有力推动了全市的科学发展,“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过去五年是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最高、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

首都经济实现重大跨越。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4%,总量达到137779亿元,人均超过1万美元。

最新-北京十二五规划全文(整理版)1 精品

最新-北京十二五规划全文(整理版)1 精品

北京十二五规划全文(整理版)篇一:北京十二五规划全文(整理版)北京市十二五规划全文目录第一篇新时期的战略选择1第二篇创新驱动发展6第三篇发展惠及人民13第四篇文化彰显魅力19第五篇城市服务生活24第六篇绿色塑造未来33第七篇改革激发活力36第八篇开放实现共赢39第九篇未来五年的行动路径42序言跨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我们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洗礼的全球经济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内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首都北京在成功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之后,开始步入新的发展阶段,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风险挑战,制定科学的战略安排对首都立足新的阶段变化、向更高发展水平迈进至关重要。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是首都着眼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全面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的五年规划,是首都深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在新的起点上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重要规划。

本规划主要阐明市委市政府的战略意图,明确“十二五”期间首都发展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发展路径,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本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9年-2020年)》的批复。

第一篇新时期的战略选择第一章过去五年的发展成果“十一五”时期是北京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顽强拼搏、克服重重困难,成功举办了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盛会,圆满完成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筹办任务,积极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有力推动了全市的科学发展,“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过去五年是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最高、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字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北京市人民政府2011年发布)序言跨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我们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洗礼的全球经济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内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首都北京在成功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之后,开始步入新的发展阶段,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风险挑战,制定科学的战略安排对首都立足新的阶段变化、向更高发展水平迈进至关重要。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是首都着眼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全面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的五年规划,是首都深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在新的起点上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重要规划。

本规划主要阐明市委市政府的战略意图,明确“十二五”期间首都发展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发展路径,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本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的批复。

第一篇新时期的战略选择第一章过去五年的发展成果“十一五”时期是北京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顽强拼搏、克服重重困难,成功举办了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盛会,圆满完成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筹办任务,积极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有力推动了全市的科学发展,“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过去五年是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最高、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的通知【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发文字号】京政发[2011]69号【发布部门】北京市政府【发布日期】2011.12.02【实施日期】2011.12.02【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的通知(京政发[2011]69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市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了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和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

认真组织实施好《纲要》,全面完成《纲要》提出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对推进“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本市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切实做好《纲要》的实施工作,市政府决定按照职责分工,将《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区县、各部门。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加强规划实施管理各区县、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规划实施管理的重要性,加强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监测评估、监督检查及绩效考核,不断创新规划实施管理机制,确保《纲要》落到实处。

(一)明确任务责任。

对《纲要》主要目标任务进行责任分解并制定分工方案,是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推进规划顺利实施的重要手段。

各区县、各部门要在实际工作中将思想统一到《纲要》的总体要求和发展取向上来,立足本职、突出重点、各司其责、协同配合,按照各自分工,扎实开展相关工作。

(二)完善统计评价。

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继续完善全市统计和监测评价体系,加强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领域的动态监测跟踪和分析,形成具有首都特点、体现和符合首都功能的监测评价制度。

不断健全产业发展、节能减排、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房地产市场等方面的统计监测制度,为《纲要》中重要指标和重点任务的分析评价提供及时准确的基础数据。

北京市平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北京市平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北京市平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政府二〇〇六年一月目录第一章规划背景第1条规划编制第2条规划的基本依据第3条规划期限第二章“十五”计划回顾第4条总体回顾第5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第6条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第7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第三章“十一五”时期发展条件与主要挑战第8条“十一五”期间外部发展环境变化第9条“十一五”期间平谷自身发展条件变化第10条平谷“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第四章区域性质定位第11条“十一五”期间平谷区域性质定位第五章“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第12条努力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性工作的历史性任务第13条以招商引资为重点构建开放型经济第14条建设高效、诚信的发展软环境第15条建设节约型、生态型社会第16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17条创建和谐社区、和谐村镇第六章“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第18条“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第七章功能区域划分第19条发展次区域分布第20条重点建设区第八章产业发展目标及布局第21条农业发展目标及布局第22条工业发展目标及布局第23条旅游业发展目标及布局第24条房地产业发展目标及布局第25条物流业发展目标及布局第26条商业发展目标及布局第27条老龄社会服务业发展目标及布局第九章社会事业发展目标第28条人口规模与生活空间、基础设施平衡发展第29条教育事业发展目标第30条卫生事业发展目标第31条文化事业发展目标第32条体育事业发展目标第33条科技事业发展目标第34条就业和社会保障建设目标第35条人才事业发展目标第36条法制建设发展目标第37条安全生产事业发展目标第38条信息化事业发展目标第39条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目标第40条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目标第41条民政、残疾人事业发展目标第42条档案事业发展目标第十章生态涵养目标第43条建设可持续林业生态系统第44条加强区域水环境治理第45条污染治理水平全面提高第十一章平谷新城发展方向第46条平谷新城发展目标第47条平谷城区拓展方向第48条平谷新城基础设施建设重点第49条全面完善新城公共服务设施第50条建设环保节能型城市第51条完善公共交通体系第52条维护城市公共安全第53条提高城市消防保障能力第54条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第十二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55条农村地区中心镇体系第56条中心镇功能定位第57条加快农村人口向乡镇中心聚集第58条重点建设特色农民居住新村第59条全面改善农村生活基础设施第60条提高农村教育、卫生服务水平第61条完善农村文化体育活动设施第62条推广使用新能源第63条提高农村社会福利水平第十三章“十一五”期间政府投资基本建设重点领域第64条公路体系建设第65条开发区、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第66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第67条城市功能完善第68条公共服务领域建设第69条生态建设与资源综合利用第70条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第十四章规划实施第71条认真进行规划衔接第72条科学安排政府资金第73条研究制定配套政策第74条组织实施重大工程第十五章规划调整第75条规划调整第一章规划背景第1条规划编制(1)规划启动。

平谷区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之十四

平谷区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之十四

平谷区“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之十四规划题目:平谷区“十二五”时期京平高速沿线三镇统筹发展规划牵头单位:平谷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制单位: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规划内容综述一、发展优势与制约因素(一)发展优势“世界城市”战略明确统筹目标。

在建设“世界城市”的背景下,北京市的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布局将由城市延伸到农村,城市建设的重点也逐渐由城区转向郊区,农村作为城市发展腹地的作用日渐突出。

交通区位优势创造发展机遇。

高速公路的开通有利于马坊、夏各庄、东高村三镇产业分工和布局规划,分别形成集聚效应和产业比较优势。

大量人流和资金流的集聚,促进物流、旅游、房地产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平谷全区经济的优化升级。

经济发展夯实统筹增长基础。

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大力发展,高速沿线三镇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体系,在全区的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二)制约因素:马坊、东高村、夏各庄三镇的统筹发展对于发挥高速公路的交通优势,促进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经济效率至关重要,从当前的发展阶段和区域发展要求看,仍然存在部分制约三镇统筹发展的因素,一是战略层面缺乏指导,发展思路不清晰;二是区域之间缺乏协调,合作机制不顺畅;三是支撑项目缺乏规划,统筹手段不明确。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围绕首都建成世界城市以及建设“四谷”的发展战略,以引领平谷区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线,以高速公路沿线三镇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资源状况为基础,突出内涵式、高效率、包容性的发展思路,实现区域内产业功能差别定位、社会事业统筹发展的一体化格局,提升区域经济与社会服务功能,促进京平高速公路沿线三镇及全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目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区域资源和产业发展优势为基础,合理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深化三镇及其相关辐射区域产业定位与发展,形成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的融合发展格局,打造京平高速公路沿线经济增长带和京津地区产业集聚中心,并通过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平谷整体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平谷区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

平谷区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

第一篇平谷区“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北京市平谷区教育委员会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组长:徐素芝北京市平谷区教委主任副组长:张树国北京市平谷区教委副主任成员:赵志刚北京市平谷区教工委副书记刘百清北京市平谷区教委副主任杜相茂北京市平谷区教工委副书记王福胜北京市平谷区教委副主任崔会明北京市平谷区教委副主任张子连北京市平谷区教委副主任- 2 -序言“十二五”时期是平谷区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在平谷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教育发挥着全局性、先导性和基础性的重要作用。

作为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编制好平谷区“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既是区委、区政府优先发展教育的要求,也是全区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职责、研究制定教育政策措施和编制教育年度计划的主要依据。

本规划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教育发展规划》、《北京市平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在分析平谷区教育现状的基础上,确定了平谷区“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明确了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任务、教育体制机制的改革要点以及教育发展的保障措施,是指导未来五年全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规划期限:2011—2015年。

第一章成就与挑战一、成就与经验“十一五”时期,平谷区教育系统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制定的各项指标,为“十二五”时期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主要表现在:(一)教育体系更加完备,受教育机会持续增加“十一五”时期,全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小学毕业率和初中毕、结业率分别达到99%和98%,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5%以上,3—6周岁幼儿入园率达到98%,智残儿童入学率达到98%。

全区各级各类幼儿园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区政府加强了公办幼儿园和早教中心的建设与发展,支持和鼓励民办园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公办园为主导,社会力量办园为补充的发展格局,基本上满足了适龄儿童的入园需求。

平谷区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之十八

平谷区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之十八

平谷区“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之十八规划题目:平谷区“十二五”时期科技发展规划牵头单位:平谷区科学技术委员会编制单位:工信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规划内容综述一、“十二五”时期科技发展目标及主要任务(一)指导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人文平谷、科技平谷、绿色平谷”发展战略,坚持“科教兴区”和可持续发展,以全面建设首都生态第一区为目标,发挥科技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坚持科技工作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原则,为加快推进平谷区的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平谷区经济社会战略大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打造“生态绿谷”、“京津商谷”、“绿能新谷”、“中国乐谷”提供科技保障,全面推动平谷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二)发展目标—力争到“十二五”末,科技进步成为促进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主要途径,科技进步对农业、工业以及第三产业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其中工业贡献率达到50%,农业贡献率达到65%。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加速发展。

到2015年,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全区工业生产总值比例达到20%。

—多渠道、多层次地增加科技投入。

到2015年,财政用于科学技术的经费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

—公众知识产权意识明显提高。

到2015年,专利申请数量递增15%以上。

—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明显改观。

到2015年,培养一支能够解决经济发展中重大科技问题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科技人才队伍。

—公众科学素养明显提高。

到2015年,全区居民的科学素养达到全市较高水平。

全区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公众比例不低于10%。

—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加大科技投入,以企业为主体组建一批科技产业示范基地,初步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精干高效、纵深配置”的科技服务体系。

—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加快环保生态、医药卫生、资源利用、灾害防治、城市建设、人居环境、社会服务等领域的科技进步,提高社会保障与社会服务业的科技能力,促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和谐发展。

“十二五”平谷区都市型现代农业规划

“十二五”平谷区都市型现代农业规划

平谷区“十二五”期间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综合发展研究所二〇一一年一月目录前言 (1)一、“十一.五”回顾 (1)(一)都市型现代农业进程 (1)(二)存在的问题 (3)二、“十二五”时期面临的机遇 (4)三、产业定位、指导思想和原则 (6)(一)产业定位 (6)(二)指导思想 (6)(三)基本原则 (7)四、建设目标和总体布局 (8)(一)建设目标 (8)(二)具体指标 (9)(三)总体布局 (10)五、建设内容 (12)(一)建设思路 (12)(二)产业建设 (12)(三)基础设施建设 (27)(四)重点工程 (28)六、保障措施 (29)(一)强化组织领导 (29)(二)强化资金支持 (30)(三)完善都市型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31)(四)强化政策支持 (36)七、配套政策 (39)附表: (43)附表:平谷区“十二五”期间“三农”重点项目和工程汇总表前言“十一•五”发展,为平谷区农业实现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

面对“十二•五”时期的新形势、新要求和新任务,平谷区人民应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紧紧围绕“生态绿谷”、“京津商谷”、“绿能新谷”、“中国乐谷”的历史任务,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高端市场需求为驱动力,以世界城市和平谷新城建设为契机,探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促进产业升级的有效途径,做好“十二•五”特色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的谋篇布局,为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贡献,创造平谷区农业发展又一个辉煌五年。

一、“十一·五”回顾(一)都市型现代农业进程1.农业经济发展成效显著,都市型现代农业一些特征已经初步呈现。

据测算,平谷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进程指数为74.93,在全市13个区县中排在第2位,处于都市型现代农业进程的初步实现阶段的后期。

这表明,平谷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一些特征已经初步呈现。

“十一·五”期间,平谷区农业实现了较快增长,农业总产值预计达到28.5亿元,年均增长10.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部分规划背景 (1)一、序言 (1)二、发展基础 (1)三、发展环境 (6)四、面临挑战 (7)第二部分发展思路及目标 (9)一、指导原则 (9)二、发展思路 (9)三、规划布局 (10)四、发展目标 (13)第三部分产业发展 (17)一、农业 (17)二、工业 (18)三、物流业 (20)四、旅游业 (21)五、商业 (22)六、房地产业 (23)七、文化创意产业 (24)第四部分社会事业 (27)一、人口 (27)二、教育 (27)三、卫生 (28)四、文化 (29)五、体育 (30)六、科技 (31)七、信息化 (32)八、就业和社会保障 (32)九、人才 (33)十、民政及残疾人 (34)十一、社会管理与服务 (35)十二、档案及广播影视 (35)十三、妇女儿童 (36)十四、法制建设 (36)第五部分生态资源环境 (37)一、生态涵养 (37)二、污染防治 (37)三、资源节约 (38)四、低碳发展 (39)第六部分新城及中心镇发展 (39)一、平谷新城 (40)二、新城分组团 (43)三、中心镇 (45)第七部分新农村建设 (48)一、城乡统筹发展 (48)二、农村社会建设 (49)三、农村综合改革 (49)第八部分区域合作 (49)一、交通体系建设领域 (50)二、生态环境保护领域 (50)三、旅游领域 (50)四、物流领域 (51)五、经济技术领域 (51)六、社会领域 (51)第九部分重大政府投资项目 (52)一、基础设施 (52)二、公共服务 (54)三、生态环境 (56)四、能源保障 (58)五、产业发展 (60)第十部分规划实施 (61)一、制订配套政策 (61)二、合理安排建设资金 (61)三、组织实施重大项目 (62)四、规划调整 (62)第一部分规划背景第一部分规划背景一、序言(一)规划编制为适应北京市平谷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根据国家和北京市政府的统一部署,2010年4月平谷区人民政府成立了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编制领导小组,采取“政府主导、专家领衔、部门协作、公众参与”的方法组织编制《北京市平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用以指导未来五年平谷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二)规划的基本依据(1)《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中共北京市平谷区委关于制定平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3)《中共北京市平谷区第三届委员会第十次、十一次全体会议工作报告》;(4)《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5)《平谷新城规划(2005年-2020年)》。

(三)规划期限2011-2015年。

二、发展基础(一)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十一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6%,高于规划目标北京市平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增速。

201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8万元,是“十五”末的两倍;实现工业总产值192.4亿元,年均增长14.8%;实现农业总产值29.4亿元,年均增长9.4%;实现旅游收入8.2亿元,年均增长19.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8.2亿元,年均增长13.5%;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6亿元,年均增长19%。

(二)产业结构逐步调整优化三次产业构成由“十五”末的14.7:42.7:42.6调整为2010年的10.8:44.7:44.5,非农产业比例逐年提高。

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

实施大桃精品战略,形成以大桃为主导的“一主多特”果品结构,有机果品基地发展到40.8万亩。

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设施蔬菜发展到2.2万亩。

推进畜禽养殖业向规模化、标准化转变,正大300万只蛋鸡项目、峪口禽业蛋种鸡养殖基地项目加快建设。

连续五年实施节水灌溉工程,农业节水效果明显。

工业经济发展壮大。

兴谷、马坊两个市级开发区发展迅速。

兴谷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27.6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66%,汽车配件、食品饮料支柱作用显著。

马坊工业园区绿色能源产业基地快速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初步形成。

峪口国能新能源产业园成功引进风力发电等新能源项目。

科技创新能力逐步提高,食品检测装备中心等一批研发中心相继落成。

品牌建设成效显著,一批区内品牌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和北京市著名商标。

第三产业全面发展。

商业流通体系逐步完善,完成商业街、北大综合市场、大华山等10个乡镇集期(集贸)市场、大桃市第一部分规划背景场等改造,和美、亚洲之星等大型商场相继开业,鼓励发展农资连锁直营店、加盟店108个,乡镇及千人村农村便利店覆盖率达到100%,城乡居民购物环境明显改善;旅游业实现全方位发展,完成重点景区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新增4家4A级景区和2家四星级酒店,旅游接待能力明显增强,“旅游富民”和促进就业效果显著,营销模式不断创新,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明显提升;现代物流业扎实起步,马坊物流基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平谷国际陆港正式投入运营;房地产业发展基础增强,储备土地11250亩,为加快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建设用地。

中卫世纪城、紫贵庄园等一批小区相继落成,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3平方米,城市环境和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三)城乡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基础设施承载力不断加强。

京平高速路建成通车,高速路联络线体系基本建成,到市区时间缩短为40分钟左右;路网结构进一步完善,公路密度达到1.65公里/平方公里,居生态涵养发展区首位;新城建成区市政道路基本完善,通行能力进一步增强;建成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8座,电网供电能力明显增强;建成京平天然气长输管线,部分地区居民用气实现与市中心城区同网同价。

新城西扩及分组团建设扎实推进。

洳河两岸项目全面启动,北京市平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白各庄新村回迁楼完工,岳各庄城中村改造、平谷一号地破土动工,体育中心二期、特色文化展示中心等前期工作扎实开展,新城西扩态势明显;夏各庄、马坊新城分组团启动300公顷土地一级开发,67万平方米回迁楼进展顺利,市政道路、自来水厂、再生水厂、集中供热等基础设施稳步推进。

新农村面貌日新月异。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内主要道路全部实现硬化,22万农民安全饮水得到彻底解决,农村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1415吨;安装太阳能路灯12580盏,建设一批太阳能浴室、大型沼气集中供气、生物质集中气化工程,推进户厕改造,农村用能条件和农村环境明显改善;探索了8种新民居建设模式;公交网络实现农村全覆盖。

(四)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公共服务设施明显改善。

建成体育中心一期、区医院病房楼等大型公共设施,改造黄松峪中学、第一幼儿园等危旧教育设施,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行政村文化活动室及全民健身工程全覆盖。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平谷分校开工建设,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稳步推进。

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建成以区域医疗中心及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主体的三级医疗服务体第一部分规划背景系,以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为主体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失业登记、岗位开发、职业培训为主体的区镇村三级公共就业体系,以文化共享和全民健身为主体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以治安、交通、消防、卫生、生产、食品药品为主体的安全管理体系。

社会领域改革亮点频现。

率先启动了公费医疗、公立医院和殡葬体制改革,为全市全面推广积累了宝贵经验。

在全市率先取消高中阶段择校生,保障了教育的公平性和公益性。

实施了整合调整,教育和医疗资源配置更加均衡有效,空间布局更加合理。

社会管理工作卓有成效。

公共安全形势基本稳定,未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大人口”综合服务职能不断强化,流动人口管理力度加大;基层组织和社团组织管理更加规范,民政工作实现科学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

(五)生态涵养能力显著增强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十一五”期间,以年均2.71%的能耗增长支撑了年均15.6%的经济增长。

万元GDP能耗由2005年的1.551吨标准煤下降到2010年的0.8581吨标准煤,下降了44.67 %,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节能目标。

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电力、天然气等优质清洁能源利用比重明显提高;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得到大力开发利用。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新建平谷再生水厂,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8万吨,新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1.2%。

全区实现生活垃圾统一收集、统一运输、统一处理。

城区工业废水、废气排放达北京市平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标率显著提高,各类污染物排放量明显减少。

生态建设稳步推进,林木绿化率达到66.6%。

建设兴谷、滨河集中供热中心,整合城区锅炉房,空气质量明显提升,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的比例达到78.9%。

(六)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建立了城乡“手拉手”就业协作长效机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失业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分别达到93%和96%,均实现规划目标。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606元,年均增长9.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036元,年均增长10.4%。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农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步增长,教育、文化娱乐支出比重扩大,消费结构明显升级。

三、发展环境从国内环境来看,我国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

经济领域逐步转向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壮大;社会民生将持续较快改善;宏观政策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和解决重大根源性问题;产业转型与升级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消费与投资驱动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即将实施,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加快。

从北京市发展形势来看,首都北京在实现“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后,开始步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和全面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的新发展阶段。

全市将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推进城市化进程和消费第一部分规划背景结构升级,更加注重引导各区县的差异化发展,更加注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更加注重城乡协调发展和改变薄弱地区及薄弱领域发展状况。

从平谷自身发展情况来看,我区处于大有所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加快发展的黄金期。

区内重大骨干基础设施瓶颈逐步破解,都市型现代农业水平较“十一五”初期明显提升,现代制造业、食品加工、新能源等产业集群初步形成,物流、地产、高端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开始起步。

规划等基础性工作基本到位,对资本、人才等的吸引力显著增强,具备了大发展和大超越的条件。

“十二五”时期,将是全区人均GDP由4000美元上升到10000美元、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推进的关键时期。

四、面临挑战(一)经济基础相对薄弱。

平谷区经济总量规模较小,在五个生态涵养发展区居中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