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件单元小结与测评 11
【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总复习检测 第11单元 单元高效整合 含答案
最新版精品历史备考资料
单元高效整合
知识网络·脉络清晰|框图纵览,用联系的观点牢记历史
知识整合·无障通达|专题归纳,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历史
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1.第一阶段(战后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
(1)概况:美国拥有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具有雄厚的工业实力和丰富的黄金储备,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控制国际金融和世界市场。
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国家从战争的破坏中恢复过来。
(2)原因:通过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美国大发横财,实力强大。
而欧洲在世界大战中损失惨重,处于普遍衰落的时期。
2.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后期)
(1)概况:世界经济开始向多极化方向演变。
日本和欧洲共同体与美国在世界市场上激烈竞争。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2)原因:20世纪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欧洲共同体国家和日本在许多领域赶上或超过美国。
3.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
(1)概况:世界经济呈现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
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加速了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进程。
(2)原因:生产力和国际分工进一步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三、中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关系[中外关联]。
2020届高考一轮复习通史版历史:第11单元 测评手册-答案 Word版含解析
单元小卷(十一)1.C[解析]“起初出于对政治回报的预期,富人自愿踊跃捐助”不能促进社会平等,故A项错误;“法律保障公益活动进行”只是变化的内容,不是变化的反映,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变化与雅典的政治制度是有关联的,故C项正确;“捐助成为法律规定的强制性义务”是通过民主的程序制定的,故D项错误。
2.C[解析]题干并没有体现商品经济的发展,且材料主要体现人们通过喜剧去指责和讽刺元首,这是思想自由而并非公民意识,故A项错误;人文精神是指以人为中心,也不是材料主旨,故B项错误;雅典实行民主政治,人们可以通过喜剧指责、讽刺政府元首和政府部门,体现的是思想的自由,故C项正确;梭伦改革后雅典城邦并未衰落,故D项错误。
3.B[解析]建立公民陪审法庭是梭伦改革的内容,故A项错误;由题干中“以旧居住区为政治分野的现象因此不复存在”推知是克利斯提尼改革中建立的十个地区部落,“他”就是克利斯提尼,故B项正确;废除债务奴隶制度是梭伦改革的内容,故C 项错误;在整个雅典民主时期,从来没有向公民开放一切官职,在伯利克里时期也只是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故D项错误。
4.A[解析]修昔底德认为公民不能正确评判伯利克里的失败体现了雅典公民的政治素质较低,故A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公民身份地位,故B项错误;对伯利克里胜败的认知无关道德,而关乎政治素质,故C项错误;雅典民主在一定时期推动了雅典的强盛,故D项错误。
5.A[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允许平民选举多名保民官以监督政府行为,维护平民利益。
平民保民官有权否决元老院的决议,力求为平民说话、办事,他们家门时刻开放,以便平民随时登门反映情况”可知,平民保民官的主要职责就是保护平民的利益,平民保民官的设置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故A项正确;罗马领土扩张的结果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人文精神滥觞的结果不合题意,故C项错误;法律观念升华的结果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
6.B[解析]据题干材料可知,当公共利益损害个人利益,个人可以依法提出赔偿,反映了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的核心主张,故选B。
2021版新高考选考历史(人教版专题史)一轮复习单元质量检测(十一)第十一单元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单元质量检测(十一)(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罗纳德·芬德利在《强权与富足》中指出:“一战、二战、冷战表明,要保持世界经济整体持续发展,避免冲突,世界不分裂成不同的竞争阵营,避免过度扩张、国际恐怖主义和核扩散等非常关键。
”这说明,战后以来国际自由贸易机制的建立() A.有效消除了战争根源B.满足了世界各国的国家利益C.保证了全球共同发展D.有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解析:选D。
根据材料“要保持世界经济整体持续发展,避免冲突,世界不分裂成不同的竞争阵营,避免过度扩张、国际恐怖主义和核扩散等非常关键”可知,自由贸易在推动世界整体发展,避免对立、冲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故选D 项。
2.(2020·山东高考模拟)1963年,耶鲁大学教授詹姆斯托宾说:“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钞机是一件愉快的事,而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
十年来我们在收支平衡中能够允许亏空,是因为我们的债券普遍的被作为货币接受。
”材料表明当时美国() A.外部债务大幅度下降B.利用国际金融规则谋利C.黄金的储备不断增加D.任意调整黄金美元比价解析:选B。
材料“在自家的院子里有印钞机是一件愉快的事,而黄金兑换标准给了我们这个特权”强调的是美国利用布雷顿森林体系为自己谋利,故B项正确。
3.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海外支出费用激增,国内黄金储备急剧减少。
与此同时,西欧和日本却出现了美元过剩的现象。
这可以用来说明()A.国际金融体系失去了稳定性B.美、日、西欧形成三足鼎立格局C.美元的价值逐渐下降D.美国经济实力逐步下降解析:选C。
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美元与黄金固定比价,随着美国海外支出费用激增,国内黄金储备急剧减少,美元逐步贬值,故C项正确。
4.(2020·江苏苏锡常镇四市二模)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欧逐渐联合,但是英国拒绝参加;此后,联合的欧洲大陆在经济发展中显示出了巨大的优势,1973年英国申请加入欧共体;欧元推行后,英国不肯做第一批“欧元国”;2018年英国退出欧盟。
2018岳麓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文档第11单元单元高效整合Word版含答案
单元高效整合(十一)
知识网络·脉络清晰
|框图纵览,用联系的观点牢记历史
知识整合·无障通达|专题归纳,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历史
一、宏观识记单元要点
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被冷落
孟子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提倡放宽刑罚,减轻赋税,虽有一定进步性,但在战乱纷争的时代,其主张无助于实现统一,距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太遥远,必然受到统治者的冷落。
2.秦朝时期:法家独尊,儒家思想遭压制
儒生依然遵循守旧思想以古议今,非议郡县制,站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
不仅不能为封建统治者服务,而且落后于社会形势的发展。
3.西汉时期:确立正统地位,儒家思想“独尊”
汉初黄老“无为”思想无法解决汉武帝时期面临的加强中央集权的问题。
董仲舒兼采百家学说,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发挥,增添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等内容,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为政治上的大一统奠定了思想基础,因而儒学获得“独尊”地位。
4.宋明时期:儒学复兴发展到理学新阶段,理学统治地位确立
在回应佛、道挑战的同时,儒学完成了更为理论化和思辨化的过程,理学产生并发展到心学,更加适应统治者统治的需要。
5.明清之际:儒家思想遭批判,传统儒学遭挑战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而政府的传统政策是重农抑商。
统治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另一方面统治者采取大兴文字狱的高压政策来压制人的个性发展。
思想领域开始出现对传统儒学的反思和批判,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
在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明清产生的进步思潮,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学艺术的发展历程。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单元小结与测评11课件
材料二
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
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 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 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 蚀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 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
——备考上高度
单元 好题
1
2017•全国卷Ⅰ•第41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
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 ”。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 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 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 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 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 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 人组成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 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2.由理论到实践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传播,社会主义运动迅速蓬勃 发展起来, 1871年法国爆发了巴黎公社武装起义,建立了无 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权,社会主义由理论发展到实践。
3.由理想到现实 《共产党宣言》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用暴力推 翻资产阶级,建立自己的统治,进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 义社会。 1917年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人类历 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由理想 变成了现实。
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 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 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 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 相反, 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 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 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 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法兰西民族。一 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山东省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十一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和文艺新人教版(含答案)
单元质检十一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和文艺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山西孝义名校模拟卷一,24)有学者说,春秋战国时期“周鲁文化说明着过去,晋秦文化改造着现实,齐国文化则预言着未来”。
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文化( )A.都具有延续性、一致性B.适应了社会转型的需要C.彰显儒家学说的适用性D.加剧了国家政治的分裂,晋秦文化改造着现实,齐国文化则预言着未来”可知这一时期文化具有多样性而非一致性,故A项错误;周鲁文化代表着西周时期“礼乐”文化,晋秦先后称霸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分封制的崩溃,齐国率先改革,客观承认土地私有,这些文化都充分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故B 项正确;儒家学说在春秋战国时期不受重视,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春秋战国不同地区的文化而不是国家政治分裂,故D项错误。
2.(2018湖北华师大一附中押题,24)周公将从远古到殷商的礼仪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理、改造和规范化,孔子也一再强调自己“梦见周公”“吾从周”。
但后世普遍认为儒家思想的开创者是孔子而非周公,这主要是基于孔子( )A.将血缘纽带注入到政治秩序之中B.更加注重等级规范和尊卑秩序C.将礼乐制度改造为封建统治秩序D.高扬道德自觉并关注人伦亲情,出现于西周而不是孔子所为,故A项错误;更加注重等级规范和尊卑秩序也是指分封制与礼乐制度下等级秩序森严,是孔子从周的表现而不是儒家思想核心,故B 项错误;将礼乐制度改造为封建统治秩序的是董仲舒的三纲五常,故C 项错误;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的思想,就是要求人要有高度的道德自觉,并且关注人伦亲情,故D 项正确。
3.(2018河南安阳二模,25)上表为关于古代民本思想的名句。
这说明我国古代( )A.民本思想植根于历史传统B.对神崇拜观念的淡化C.思想家关注民众政治权利D.通过隆君以实现重民,反映了民本思想有浓厚的历史渊源,故A 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对神崇拜,故B 项错误;政治权利与材料中“仓廪实则知礼节”不符,故C 项错误;隆君与材料中“贵以贱为本”不符,故D 项错误。
2018岳麓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文档第11单元单元高效整合含答案
单元高效整合(十一)知识网络·脉络清晰|框图纵览,用联系的观点牢记历史知识整合·无障通达|专题归纳,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历史一、宏观识记单元要点项目一二三四“百家争鸣”一个时代特征:大变革两大历史趋势: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社会由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过渡三种治国思想:儒家主张“仁",实行“仁政",是一种民本思想;法家主张“法治”和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道家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四大思想派别:儒、道、法、墨董仲舒的一个核心:两个目的:适应大一统和三个主张:“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被冷落孟子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提倡放宽刑罚,减轻赋税,虽有一定进步性,但在战乱纷争的时代,其主张无助于实现统一,距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太遥远,必然受到统治者的冷落。
2.秦朝时期:法家独尊,儒家思想遭压制儒生依然遵循守旧思想以古议今,非议郡县制,站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
不仅不能为封建统治者服务,而且落后于社会形势的发展。
3.西汉时期:确立正统地位,儒家思想“独尊”汉初黄老“无为”思想无法解决汉武帝时期面临的加强中央集权的问题。
董仲舒兼采百家学说,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发挥,增添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等内容,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为政治上的大一统奠定了思想基础,因而儒学获得“独尊"地位。
4.宋明时期:儒学复兴发展到理学新阶段,理学统治地位确立在回应佛、道挑战的同时,儒学完成了更为理论化和思辨化的过程,理学产生并发展到心学,更加适应统治者统治的需要.5.明清之际:儒家思想遭批判,传统儒学遭挑战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而政府的传统政策是重农抑商。
统治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另一方面统治者采取大兴文字狱的高压政策来压制人的个性发展。
思想领域开始出现对传统儒学的反思和批判,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在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明清产生的进步思潮,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8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单元质量评估十一 含解析 精品
单元质量评估(十一)(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6年安徽芜湖、马鞍山三模)在1953年统购统销之初,国家规定:“农民在缴纳公粮和计划收购粮以外的余粮,可以自由存储和自由使用……并可在农村间进行少量的互通有无的交易。
”材料反映了当时()A.农民拥有对余粮的部分处置权B.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存C.统购统销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D.国家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2.(2017届湖北黄冈中学月考)费正清在评价毛泽东的一篇报告时说:“此文有令人信服的总结。
……正像我们所看到的,他要求在政治领域扩大地方的权力和给地方更多的自主性,以利于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经济领域,他提出减少以牺牲农业和轻工业为代价的对重工业过多的优先权。
他认为一味重视重工业会拆自己的台。
”以下对于毛泽东这一报告的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已经完成B.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政治理论准备C.中共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D.科学阐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3.(2016年福建宁德二模)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对全国工业布局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其核心是在内地建设一批以军工企业为核心的工业基地,并将东部部分重工业企业内迁。
这一调整主要是为了()(导学号50520291)A.应对国际形势的变化B.奠定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基础C.贯彻落实“八字方针”D.加速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4.(2016年河南郑州三模)下图为新中国1950—1952年间的投资比重分布图,当时这种投资比重分布()(导学号50520292)A.有助于优化原有的产业结构B.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C.加速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D.不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5.(2016年山西太原三模)1961—1965年,全国共精简城市职工约18.87万人,压缩城镇人口2600万人;城市化水平由1960年的19.8%下降到1964年的14.6%,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出现了大幅度回落。
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1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讲苏联的社会主义
必修模块第十一单元第2讲根底训练题组(A)一、选择题1.1921年,苏俄谷物播种面积为7 980万亩,粮食征收了23 300万普特;1922年,谷物播种面积为6 620万亩,粮食征收了36 100万普特。
这一变化( ) A.抑制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B.见证了土地所有制的变革C.推动了工农联盟政权巩固D.扩大了粮食税的征收X围【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3月苏俄开始推行新经济政策,农业由实行余粮收集制转变为征收粮食税。
粮食税是农民按国家规定交纳一定的粮食,超过税额的余粮归个人所有,这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巩固了工农联盟,故C项正确。
2.20世纪俄国的一段资料这样记载:“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可以用来改善和巩固自己的经济,也可以用来提高个人的消费,用来交换工业品、手工业品和农产品。
允许在地方经济流通X围内实行交换。
〞这说明( ) A.农奴制改革后农民处境有了较大改善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以保国家税收为要C.新经济政策注重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D.赫鲁晓夫试图革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新经济政策中实行粮食税的内容,农民可以全权处理纳税后剩余的粮食、原料和饲料明显是在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C项正确。
3.面对1928年的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反对危机是因为价格不合理、农产品价格偏低的认识。
他认为危机的真正原因是富农勾结投机商采取囤积粮食、抬高粮价的方法进攻苏维埃价格政策,进而阻挠粮食收购工作,解决的方法就是必须把农户多余的粮食按照国家的价格收购上来。
材料反映出(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思想影响仍然存在B.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已成为必然要求C.苏维埃政权面临着敌对分子的进攻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必须把农户多余的粮食按照国家的价格收购上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除了口粮和种子之外,农户的余粮都要上交给国家,材料反映出1928年苏联仍然存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思想影响,故A项正确。
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卷十一中国古代的思想含解析岳麓版
单元质检卷十一中国古代的思想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21·江苏苏北七市三模)战国时期,士人们往来于各国之间,以期得到人主的承认和采纳,获得出仕行其道的机会。
如孟子、荀子等就曾得到齐国国君的优待,在齐国著名的稷下学宫停留过,荀子还曾三为祭酒主持学宫工作。
他们享受上大夫的待遇,“不任职而论国事”,使稷下学宫成为当时各学派荟萃的中心。
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A.齐国国君推行礼乐仁政B.士人流动利于思想文化繁荣C.齐国重用儒学士人治国D.儒学适应统治者的迫切需要2.(2021·湖南永州三模)下表所示为春秋战国时期儒、法、道、墨四家治国主张的相关论述。
据此可知,这些主张( )A.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诉求B.勇于突破礼制的束缚C.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D.具有朴素的民本思想3.(2021·四川达州二模)西汉以来,经学大师纷纷以经解律,东汉时许慎、马融、郑玄等人各立门户,歧见增多,以至于朝廷出面规定了郑玄的正统地位。
这主要反映了( )A.儒家学者决定法律解释B.儒家学说影响加深C.郑玄注经较为透彻系统D.儒学思想纷乱发展4.(2021·河北邯郸一模)孟子在宋代以前的地位一直隐而不显,他的地位甚至不及周公、颜回,至多与荀子比肩齐名;然而到了宋代,一场声势浩大的孟子升格运动确定了孟子在中国历史上的稳固地位。
这主要是因为( )A.儒家思想升格为封建正统思想B.儒学已实现与佛学的合流C.孟子思想有利于儒学摆脱困境D.孟子思想优于孔子的思想5.(2021·辽宁锦州一模)黄宗羲认为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有三大问题:不分土地好坏都统一征税;农民种粮食却要转卖为货币交税,并受商人盘剥;历代赋税改革,都不断加重农民负担。
据此推断,黄宗羲主张( )A.政府实行合理的赋税制度B.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C.以均田制代替土地私有制D.禁止商品流通以稳定社会6.(2021·湖北十一校二联)据下表中信息推断合理的是( )A.宋代杭州雕版印刷品精美程度最高B.北宋交子制作原料为“柔木”和楮纸C.福建是宋代活字印刷三大中心之一D.成都印刷业发展得益于造纸业的发达7.(2021·华中师大一附中押题卷)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全面记载了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经验技术,他引用《尚书》的内容写道,“润下作咸,王访箕子而首闻其义”,强调制盐是圣王也要重视的事,在一幅《治丝图》中,他所绘的纺织工人戴着指套和绑腿,俨然知识分子装束。
新高考2023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1单元模块总结课件(共12张PPT)
第十一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 生、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模块总结Biblioteka 〔网络构建〕〔阶段特征〕
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18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世界工业文明 的确立与拓展
1.政治: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英法美等国政党政治、公 民参与、自由竞选、胜者执政的现代资本主义政治模式基本定型;由于 多种因素的作用,俄德日等国的专制色彩较为浓厚。
4.世界: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 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列强把世界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 殖民体系建立,亚非拉国家开展了谋求独立的民族解放运动。列强对外 经济侵略由工业革命后的商品输出为主过渡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资本 输出为主阶段。
〔拓展深化〕
一、工业革命后世界的三股进步潮流 1.自由主义: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高举自由主义大旗,逐渐确 立了对世界的统治地位。政治上,世界许多国家先后走上资本主义道 路;经济上,自由贸易、自由经营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基本的经济政策; 思想上,启蒙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3.思想文化:工业革命后,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民族主义多 种思想并存。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自由主义思想逐渐衰微,反映从自由 竞争向垄断过渡时期资产阶级要求和愿望的新思想占据上风;社会主义 思潮出现了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的分歧,帝国主义时代产生了列宁主 义。近代科学理论取得巨大突破;文学艺术空前繁荣。
2.社会主义:工业革命后,面对资本主义的弊端,社会主义运动 兴起。逐渐从空想变为科学,从理论探讨到勇于实践,从失败走向成 功,社会主义运动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深刻改变了世界,冲 击了资本主义统治秩序。
人教版高中历史(浙江专版) 专题十 专题小结与测评
在战在海战役西海和线上索发发姆生生河凡日战尔德役登兰;同挫击量权已盟折日溃转,国益同移各协增盟到国强国约协都,,国约遭但战虽国到略军然手严主事未中重动力能
阶段 时间
重大事件或战役
影响
(1)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 美国的参战使
全球
集团,对德宣战 (2)1917年中国北洋政府向同盟 国宣战
战争变成全球 范围的战争,
阶段 的战
1917~
(3)1917年俄国发生十月革命,
并加速了同盟 国的崩溃;俄
争进 1918年 退出大战
国在十月革命
程
(4)1918年10月德国基尔港水兵 起义,11月柏林工人起义 (5)1918年11月11日停战协定签 署,一战结束
后退出战争对 战局产生了重 大影响
二、正确认识人类战争 1.战争的类型 (1)国内革命战争,如俄国的十月革命、德国的十一月革命。 (2)国际战争,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2.战争的原因 战争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国内阶级矛盾斗争的结果,二是 国家之间利益斗争的结果。如俄国的十月革命就是国内阶级斗争的 结果。而一战就是各个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和对殖民地 半殖民地的控制权而进行的斗争。
专题小结与测评 系统梳理知识,理清发展脉络;仿真高考
检测,零距离触摸高考!
一、一战的进程和重大事件
阶段 时间 重大事件或战役
影响
欧洲 阶段 的战 争进 程
1914年
1915~ 1916年
在西线发生马恩河 战役;在东线俄军 打败奥军,深入奥 地利境内
宣告了德军“速战速决” 战略的破产;西线的战 争转入持久阵地战
4.战争的启示 (1)战争就是灾难。战争不仅给被侵略国也给决 不能让大战的悲剧重演。 (2)人类命运休戚相关,为了应对人类发展的共同挑战,不 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应该和平共处,团结友好。
高考历史人教版总复习单元小结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阶段质量检测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荀子·富国载:“故天子朱裷衣冕,诸侯玄裷衣冕,大夫裨冕,士皮弁服.”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de)制度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封建礼制解析:这段话(de)意思是:天子穿戴赤色画龙(de)衮衣和冠冕,诸侯穿戴黑中带红(de)衮衣和冠冕,卿大夫朝觐或祭祀时穿戴裨衣礼冠,位次于大夫(de)士则穿皮弁之衣.材料体现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不同(de)等级序列,反映了分封制(de)特点,故选A.答案:A2.右图是山西太原晋祠(周成王之弟叔虞立国之处),晋国属于( )A.功臣封国B.姬姓封国C.商族后裔(de)封国D.周人恢复(de)被商灭掉(de)古国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de)能力.晋国是周成王之弟叔虞立国之处,故选B项.A、C、D三项都与材料不符,均排除.答案:B3.花木兰(de)故事家喻户晓,她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十二载,屡建功勋,忠孝两全,被唐代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这主要体现了古代哪一制度(de)影响( )A.世袭制度B.分封制度C.宗法制度 D.皇帝制度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宗法制.分析材料中“忠孝两全”“孝烈将军”所隐含(de)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答案为C项.答案:C4.西周一诸侯(de)妻室和子嗣状况见下表,能继承该诸侯爵位(de)应是( )(de)是妻所生(de)“二哥(20岁)”.答案:A5.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某一官职“金印紫绶,掌武事”.该官职应当是( )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廷尉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朝三公九卿制.从“掌武事”来看,该官职应当是太尉,因为秦朝太尉管理全国军务.答案:B6.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de)两个制分别是指( )A.分封制和郡县制B.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C.分封制和宗法制D.宗法制和郡县制解析:“周之失,在于制”,是指西周分封制后来导致强国兼并弱国(de)形势出现,周天子权威逐渐削弱.“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是指秦亡于暴政,而不在于郡县制(de)推行.答案:A7.中国古代某一朝代出现“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de)现象.这说明当时( )①分封制和郡县制并行②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③郡县制能够消除内乱④分封制有利于加强王权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①④解析:从材料信息不难看出分封制不利于中央权力(de)加强,而郡县制虽然够强化中央集权制度,但不能消除内乱.故③④均不符合题意.答案:A8.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生过多次重大变革.创立省制,使省成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是在( )A.秦朝B.汉朝C.唐朝D.元朝解析:元朝实行行省制,开创了省制,不同于A、B、C三个朝代(de)郡县制.答案:D9.历史发展证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有助于提高政府(de)管理水平和执政能力.下列我国古代(de)选官标准中能体现这一认识(de)是( ) A.按军功选官B.按门第选官C.科举考试选官D.按品德选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de)分析判断能力,从题干来看关键信息即选官标准注重文化素质,四个选项里只有C项能够体现.答案:C10.下图分别反映了汉、唐、明、清四朝中枢(de)演变过程,空白处应该填写( )A.三公九卿制B.内阁制C.二府三司制D.一省制解析:本题考查学生(de)分析判断能力.明代废除丞相,设立了内阁,A属于秦代,C属于宋代,D属于元代.答案:B11.清嘉庆皇帝说:“我朝列圣相承,乾纲独揽,大权从无旁落.”导致这一局面(de)主要原因是( )A.行省制(de)推行B.丞相制度(de)废除C.内阁地位(de)上升D.军机处(de)设立解析:本题考查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de)强化.“乾纲独揽……大权无从旁落”反映了君权(de)空前强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应为军机处(de)设立.答案:D12.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封建王朝官员上朝(de)礼仪,实际上代表了君臣关系(de)变化.其反映(de)实质问题是( )A.中央对地方(de)管理日益加强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专制皇权不断加强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解析:从我国古代不同封建王朝官员上朝礼仪(de)变化,反映出中央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答案:C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王嬴政初并天下,对丞相、御史等大臣说:“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群臣提出,“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应上尊号为“泰皇”.嬴政并不以此为满足,决定从“三皇”中取一个“皇”字,又取上古“五帝”中(de)“帝”,合成“皇帝”,作为自己(de)名号.材料二唐朝(de)三省六部制示意图:材料三“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落,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能有荣辱人、能生死人者.”——清·乾隆(1736~1796年在位)(1)嬴政以“皇帝”为名号(de)主要意图是什么下一代“皇帝”是通过何种方式产生(de) (6分)(2)据材料二指出,唐太宗如果欲下令治理黄河,最后负责实施(de)是哪个职能部门材料二中(de)这种制度有何影响唐朝(de)中书省与元朝时(de)中书省在职能上有何区别 (10分)(3)材料三中乾隆(de)言论反映出我国古代君臣之间是一种怎样(de)关系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代政治(de)基本特征是什么 (4分)解析:本题以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de)发展演变为主题,组织三则材料,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归纳历史问题(de)能力.第(1)问(de)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可得出“意图”;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知道皇帝是世袭产生(de).第(2)问(de)第一小问根据三省六部制(de)内容,可知工部负责工程建设;第二、三小问结合教材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根据材料中“从无旁落”等信息,可知君臣是一种主仆关系,反映了君主专制(de)强化.答案:(1)强调功绩,神化皇权.皇帝产生方式:世袭.(2)工部.保证了君权(de)独尊,提高了行政效率.唐朝(de)中书省是决策机构,掌政令(de)草拟和颁布皇帝(de)诏令;元朝(de)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统领六部.(3)关系:主子与奴才(de)关系.基本特征:君主专制.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东汉时期(de)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直(耿直)如弦,死道边,曲(投机取巧)如钩,反封侯”.材料二材料三在漫长(de)科举考试中,曾产生出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至于秀才就更不计其数了).中国历史上,善于治国安邦(de)名臣、名相,有杰出贡献(de)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外交家、军事家等大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西方人将中国(de)科举制度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1)材料一中反映(de)是什么制度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中选拔官员(de)方式和主要标准是什么 (4分)(2)根据材料二中(de)图片分析,图片反映(de)是一种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有何弊端 (8分)(3)科举制度兴起于何时与材料二相比有何进步 (8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de)人才选拔制度.第(1)问根据材料中“举秀才”“举孝廉”分析出制度和标准;第(2)问要仔细观察图片,可知前三品对官员选拔(de)垄断,结合相关知识回答;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用科举制(de)积极意义来回答.答案:(1)察举制度.推荐.才学和品德.(2)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垄断仕途,有才学出身低微(de)人很难得到任用.(3)隋唐时期.打破了特权垄断,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2018北师大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第11单元单元高效整合含答案
单元高效整合知识网络·脉络清晰|框图纵览,用联系的观点牢记历史知识整合·无障通达|专题归纳,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历史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基本过程时间推动因素主要表现世界市场雏形15、16世纪之交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商品输出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市场最终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整体世界的形成1.第一阶段(战后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1)概况:美国拥有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具有雄厚的工业实力和丰富的黄金储备,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控制国际金融和世界市场。
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国家从战争的破坏中恢复过来。
(2)原因:通过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美国大发横财,实力强大。
而欧洲在世界大战中损失惨重,处于普遍衰落的时期。
2.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后期)(1)概况:世界经济开始向多极化方向演变。
日本和欧洲共同体与美国在世界市场上激烈竞争.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2)原因:20世纪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欧洲共同体国家和日本在许多领域赶上或超过美国.3.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1)概况:世界经济呈现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
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加速了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进程。
(2)原因:生产力和国际分工进一步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三、中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关系[中外关联]。
高考历史件单元小结与测评10
括,其最本质的特征是
()
A.在动荡中进入中世纪
B.在演变中走出中世纪
C.在革命中实现民主化
D.在变革中实践工业化
解析
2.有西方学者指出:“政府权力扩展,新的理念使得政治变成 了更为复杂的事情,信仰发生了变化,科学开始成为近代西 方社会生活的核心,这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上尚属首 次。”该学者所说的这些变革出现的深刻社会背景是 ( ) A.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B.宗教权威地位的不断动摇 C.启蒙运动思想的迅速传播 D.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壮大 解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壮 大,使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推动了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以 及近代科学的发展,故D项正确。 答案:D
单元小结与测评
(从更高更深处整合知识、解读高考)
一、知识纵横贯通——思维拓广度
(一)工业革命前夕西方社会的时代特征 1.近代西方社会转型的主要表现 (1)经济——手工劳动向机器生产转化,商品经济取代 自然经济。 (2)政治——专制独裁向民主法制转化,以法律为标志 的国家权力取代以君主为代表的贵族特权。 (3)思想——愚昧迷信、思想专制向民主科学、人文主 义、理性主义转化。 (4)阶级构成——世俗王权取代天主教会,工商业资产 阶级取代地主阶级,公民取代臣民。从本质上看,近代社
答案:C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 E,内阻为 r.开关 S 闭合 后,电灯 L1、L2 均能发光.现将滑动变阻器 R 的滑片 P 稍向上移 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灯 L1、L2 均变亮 B.电灯 L1 变亮,L2 变暗 C.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D.电源的总功率变小
[满分观摩] 论题:全球化有利于文明的交流。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 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 个整体,世界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文明的交流。 论证:新航路开辟后,中国的茶叶、瓷器大量输往欧洲, 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明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美洲的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有利于农产 品商品化,有利于中国人口的增殖。欧洲传教士东来,传播了 天主教,也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同时传教士也把中国文 化传播到欧洲,推动了欧洲的进步。
2022北师大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 第11单元 单元高效整合 Word版含答案
单元高效整合学问网络·脉络清楚|框图纵览,用联系的观点牢记历史学问整合·无障通达|专题归纳,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历史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历程基本过程时间推动因素主要表现世界市场雏形15、16世纪之交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进展,新航路开拓;殖民扩张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商品输出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次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整体世界的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其次次世界大战后初期1929—1933年经济危机和其次次世界大战,第三次科技革命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国际贸易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20世纪90年月科技进展,两极格局结束,跨国公司,市场机制区域性经济组织、国际贸易,市场经济体制1.第一阶段(战后初期到20世纪70年月)(1)概况:美国拥有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具有雄厚的工业实力和丰富的黄金储备,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把握国际金融和世界市场。
美国推行马歇尔方案,挂念西欧国家从战斗的破坏中恢复过来。
(2)缘由:通过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美国大发横财,实力强大。
而欧洲在世界大战中损失惨重,处于普遍衰落的时期。
2.其次阶段(20世纪70年月到80年月后期)(1)概况:世界经济开头向多极化方向演化。
日本和欧洲共同体与美国在世界市场上激烈竞争。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2)缘由:20世纪70年月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进展不平衡,欧洲共同体国家和日本在很多领域赶上或超过美国。
3.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月末以来)(1)概况:世界经济呈现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
资本主义世界消灭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加速了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进程。
(2)缘由:生产力和国际分工进一步进展,各国经济相互依靠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三、中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关系[中外关联]阶段表现自我隔绝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7世纪至1840年)明清时期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被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840—1949年)中国的国门被西方列强打开,中国成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游离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1949—1978年)新中国成立后受到西方国家的敌视,中国推行高度集中的方案经济体制快速融入世界市场,迎合经济全球化的潮流(1978年至今)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高考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大一轮复习单元综合测评11 Word版含解析
单元综合测评(十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图表示,二战前后国际货币体系发生了很大变化。
这一变化( )A.促进了战后整个世界经济的恢复发展B.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C.使世界贸易从此进入平等合作的轨道D.完全是为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解析:布雷顿森林体系只涉及资本主义国家,A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规定,事实上确立了美元的中心地位,故B项正确;该体系有利于世界贸易进入平等合作的轨道,但并不能说当时就已经进入平等合作的轨道,C项错误;该体系的建立有利于美国的对外经济扩张,但也有利于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D 项错误。
答案:B2.(2016·合肥市质检一)《冷战(1945~1991)》中写道:“1945年后,无论是苏联还是美国都需要安全保障,但是,它们对此的解释各不相同。
……而美国是一个全球性的经济大国,‘安全’对其而言则意味着一个金钱、货物和人才都能自由交换的开放的世界。
”为实现“安全保障”,美国于1945~1991年在经济上采取的举措是( )①维护布雷顿森林体系②倡导建立关贸总协定③推行马歇尔计划④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A.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④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于1992年,排除④,其他都是美国在这一时期所采取的措施,故选C项。
答案:C3.(2016·湖南考前猜题卷)1971年,由于美国经济的衰弱,美国的黄金储备已无力支撑日益泛滥的美元,尼克松政府被迫宣布放弃按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美元“金本位制”,实行黄金与美元比价的自由浮动。
这意味着布雷顿森林体系在运行中( )①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扩大了世界贸易②失去了维持美元固定汇率的义务③美元将不再成为各国货币围绕的中心④美国经济竞争力削弱,体系基础丧失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随着美国经济竞争力的衰弱,出现了美元全球性“过剩”,各国纷纷抛出美元兑换黄金,美国的黄金储备再也支撑不住日益泛滥的美元,于是美国放弃了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兑换黄金的美元“金本位制”。
高中历史专题一专题小结与测评同步试题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
专题一专题小结与测评一、中央体制——二、地方体制——(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史书上载“益(当时一部落首领)干启位,启杀之”。
启这一做法,对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A.开创了王位世袭制 B.建立了奴隶制国家C.实行了禅让制 D.确立了皇权至上原则解析:选A 启这一做法不再是禅让制,而是继承了王位,中国开始确立了一个新的制度——王位世袭制,答案是A项。
2.据史料记载:“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
”说明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对象是( )A.先代贵族 B.少数民族首领C.王族 D.功臣解析:选C 周王室姓姬,兄弟与姬姓都属王族,故C项正确;兄弟与姬姓不属于先代贵族、少数民族及功臣,故A、B、D三项错误。
3.周灭商后,以崭新的政治风格实行统治,“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
形成这种政治风格的制度基础主要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C.郡县制 D.察举制解析:选A “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体现天子为诸侯之君主。
这种政治风格的制度为分封制,而分封制是以宗法制为基础,故A项正确。
4.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 )A.分封制和郡县制B.宗法制和郡县制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解析:选A 春秋战国时期,周的分封制使地方诸侯国相互征伐;秦朝亡于暴政,而非郡县制,郡县制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A项正确。
5.《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这段话表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朝议裁决 B.集权独断C.世袭传承 D.政务繁忙解析:选B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反映了君主专制集权、独断专行的特点,故选B项。
6.台湾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二 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 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 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 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 蚀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 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不可剥夺。这说明巴黎公社
()
A.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B.注重群众的监督作用
C.实行了社会主义革命 D.得到了马克思的指导
解析
二、主观题专题研究
——备考上高度
1 单元
好题
2017•全国卷Ⅰ•第41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 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 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 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 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 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 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 人组成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 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
成为城市手工 促进了机器的 业作坊和家庭 普及和推广,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 手工业过渡到 使资本主义世 展,使资本主义世 资本主义生产 界体系初步形 界体系最终形成 的最初形式 成
[针对训练]
1.《世界文明史》载:“最初的机器价格低廉,纺纱工人可以
在家庭里工作,但随着机器体积的增大,机器越来越不再能
4.由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 二战后,东欧出现了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罗马 尼亚等八个社会主义国家,亚洲也出现了中国、朝鲜、 越南、蒙古四个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地跨欧亚的社会 主义阵营,社会主义由一国胜利发展到多国胜利。
[针对训练]
4.有学者认为,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为资产阶级和
无产阶级设定了“同归于尽”的历史命运。对“同归于
2.由理论到实践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传播,社会主义运动迅速蓬勃 发展起来,1871年法国爆发了巴黎公社武装起义,建立了无 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权,社会主义由理论发展到实践。 3.由理想到现实 《共产党宣言》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用暴力推 翻资产阶级,建立自己的统治,进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 义社会。1917年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人类历 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由理想
影响
工场制度
工厂制度
垄断组织
16 世 纪 中 叶 到 18世纪
工业革命时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 期
以手工劳动为 以机器大生产 主要依靠科技提高
基础
为基础
生产率
相对于城市手 工业作坊和家 庭手工业,规 模较大
相对于工场手 工业,规模较 大,工人集中
垄断组织通过大企 业兼并中小企业或 强强联合形成,规 模空前强大
够设在纺纱工人的茅舍里,而是设立在作坊或设立在河流近
旁能利用驱动机器的地方。最后,进—步发展成为用蒸汽驱
动的装置,这时造厂的厂房就可以建立在企业家认为合适的
地方。”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手工工场逐步向机器大工业过渡
B.垄断组织开始取代了小家庭生产
C.技术革新推动了工厂布局的调整
D.蒸汽动力替代了手工纺织的劳动
单元小结与测评
(从更高更深处整合知识、解读高考)
一、知识纵横贯通——思维拓广度
(一)工场制度、工厂制度和垄断组织的联系与区别 1.联系 (1)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都是资本主 义生产关系变化的重要表现。 (2)都是资本主义经济生产的重要组织形式,促进了资 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3)工场手工业为工厂制度的形成提供了经验,垄断组 织是在工厂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 化大生产的需要。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 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 《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 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
尽”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两个阶级都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
B.两个阶级势均力敌且无法分出胜负
C.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将不存在阶级
D.无产阶级将取代资产阶级并成为统治阶级
解析
5.巴黎公社成立后,公社委员会规定:公社行政、司法等
各部门的职位都交由普选产生的人担任,同时规定选举
者可随时撤换被选举者,并特别强调罢免权任何时候都
解析
2.从工厂制到股份公司制,从个人所有及合伙制到行业垄断的 形成,工业化又走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发展阶段( ) A.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B.培育了科技为先导的经济理念 C.推动了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D.促进了近代化城市的逐渐兴起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这一发展阶段出现在第二次工业 革命后,培育了科技为先导的经济理念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 后,故B项正确;A、C、D三项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 响,排除。 答案:B
(二)法国和德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比较
项目
国家元首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
国家元首任期 国家元首权力
政府首脑
法国共和制
总统 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 席会议选出
任期制 掌握国家实权(行政权)
总统
德意志君主立 宪制
德意志皇帝
世袭
终身制 掌握国家实权
宰相
政府首脑与议会关系
总统对议会负责
政府宰相不对 议会负责
政府的产生 国家权力的中心
解析
(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 1.由空想到科学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 提出了一些天才的设想。19世纪三四十年代,无产阶级作 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为科学理论的创立提 供了必要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 论研究中创立了科学理论。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 表,标示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 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经众议院同意总统任 命
议会
由皇帝任命 皇帝和宰相
[针对训练]
3.“首相在内阁中拥有绝对的权力,各部部长是首相的助
手。只要得到皇帝的赏识,首相便是帝国全部权力的化
身,就是这个‘帝国的监护人’。”与材料描述相符的
法律文献是
()
A.《权利法案》
B.《德意志帝国宪法》
C.1787年宪法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