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合并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涂荣芳

合集下载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抗体及肝外疾病研究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抗体及肝外疾病研究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抗体及肝外疾病研究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 PBC)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小胆管,导致胆汁淤积和破坏,最终引发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

PBC通常表现为胆碱酯酶升高、血中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肝脏纤维化和胆汁动力学异常。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PBC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其中包括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抗体及其在肝外疾病中的研究。

1.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抗体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抗体是PBC的特异性标志物之一,主要是指抗线粒体抗体(AMA)和抗核小体抗体(ANMA)。

抗线粒体抗体是最为常见的PBC抗体,其阳性率在PBC患者中达到90%以上。

AMA对PBC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临床上是非常重要的生物标志物。

抗核小体抗体是一种较新的PBC特异性抗体,它可以帮助诊断一些AMA阴性的PBC患者。

除了这些特异性抗体外,还有一些非特异性的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等,在PBC的诊断中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 PBC与肝外疾病的关联研究除了PBC主要累及胆管和肝脏外,它还可影响人体的多个器官和系统,导致一系列的肝外疾病。

临床上已经发现,PBC患者通常伴有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干燥综合征、飞扬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等。

PBC还可能引起骨骼系统疾病、肾脏损伤、胃肠道疾病等。

这些肝外疾病的发生与PBC患者的病情进展、预后和临床治疗有着密切的关系。

目前,关于PBC及其相关肝外疾病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进展。

有学者发现PBC患者在干燥综合征的发病中,AMA可作为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指标。

PBC患者伴发的飞扬性红斑狼疮患者往往病情更为严重,治疗难度也更大。

针对这些情况,相关研究者在探讨PBC及其相关肝外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临床诊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3. 未来展望随着对PBC的认识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PBC及其相关肝外疾病的研究。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抗体及肝外疾病研究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抗体及肝外疾病研究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抗体及肝外疾病研究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的自身免疫性胆道疾病,其特征是胆道树小管的炎症、破坏和纤维化,导致肝功能损害、肝硬化和肝衰竭。

目前认为PBC的发病机理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自身免疫反应等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有关。

但是PBC的病因和诊断仍然存在很多困惑和争议,因此对PBC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了多种PBC相关的自身抗体,包括抗线粒体抗体、抗核糖体P 蛋白抗体、抗胆汁酸运输蛋白2(BSEP)抗体等。

其中,抗线粒体抗体(AMA)是PBC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PBC自身抗体。

AMA主要与线粒体内的膜蛋白(如第二磷酸酰肌酸转移酶、亚羧酸脱氢酶等)结合,其阳性率在PBC患者中很高(达到90%以上),但在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正常人群中也有少量阳性。

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anti-Ro/SSA)也被认为与PBC相关,但其阳性率较低,约为10%。

抗BSEP抗体被认为与PBC发病机制中的炎症和破坏过程密切相关,目前也正在引起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此外,近年来还有研究证明,PBC患者中不仅存在胆管炎症和纤维化,还可能合并肝外疾病,如甲状腺自身免疫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这些肝外疾病的存在可能与PBC的免疫异常和自身免疫反应相关,也可能与治疗药物或药物副作用有关。

因此,在PBC的临床治疗中,除了要针对其胆管炎症和肝脏损伤,还应注意筛查和预防肝外疾病的发生和进展。

总之,PBC是一种进展性的胆道疾病,其机制和治疗仍存在很多困惑和挑战。

目前,针对PBC的自身抗体的研究取得了很多进展,但疾病的生物学特征和治疗方法仍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在临床上,针对PBC的治疗需个体化,同时应注意预防和治疗其可能合并的肝外疾病。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诊断和预后研究进展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诊断和预后研究进展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诊断和预后研究进展摘要: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是一种典型的自我免疫性肝疾病,具有累积胆囊的临床症状,血清中的特殊颗粒抗体和其他生物标志物的增加。

近年来,简化疾病的新机制建议在国家和国际两级更新诊断和治疗准则,并开发疾病前模型。

本文件总结了这些要点。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诊断;预后;研究进展前言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临床症状有高度异质性,主要表现为瘙痒、乏力、黄疸等,严重者可出现肝功能失代偿。

血清学特征为抗线粒体抗体或抗线粒体抗体-M2亚基阳性,同时伴有碱性磷酸酶等指标升高。

随着对疾病认识不断加深,加之自身抗体检测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总体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目前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极少数发展成终末期肝病[1],这主要得益于确诊时间的提前和新型治疗药物的研发,由此可见,合适的诊断标志物和风险分层方法,对及早明确患者诊断,准确评估风险,合理判断预后,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改善患者临床结局至关重要。

1.发病机制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胆汁淤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与自身免疫系统紊乱有关,机体对自身抗原的耐受性被打破,肝脏小胆管受到自身免疫系统的攻击,肝内外胆管被破坏,胆汁不能正常排泄,逐渐引起肝脏炎症及坏死,最终可造成肝硬化。

该病的发病具有一定的年龄和性别倾向,女性多见,是普通人群的3倍。

同时还有遗传易感性[2],家族中有此疾病的患病率远远高于无家族史的人群,也可与其他免疫性疾病同时发病,若家族中有人罹患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干燥综合征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民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患病率也要远高于无自身免疫性疾病人群。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起病隐匿,病情进展快慢不一,有的可以几十年没症状,有的则在很短时间迅速进展为失代偿肝硬化、肝衰竭,甚至需要肝移植。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主要症状包括疲劳、乏力、食量减少、皮肤瘙痒、骨质疏松、高胆固醇血症和皮肤的黄色瘤等,常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早期常常只是觉得乏力和皮肤瘙痒,由于没有特异性表现很多患者辗转皮肤科、内科就诊,往往没有得到及时的确诊,过去75%的患者确诊时已经肝硬化,届时患者出现了明显的肝功能损害,如身目黄染和消化道症状,甚至一小部分患者在体检时发现肝硬化[3],追溯病源才发现是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这是由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发病隐匿,早期并无明显的临床表现,但长期肝内胆汁淤积造成了疾病进展成肝硬化,而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可谓是肝脏的隐形杀手!大部分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常常悄无声息的发展至肝硬化、肝衰竭,因此被称为威胁生命的“沉默的肝脏杀手”。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并发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研究进展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并发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研究进展

ChineseHepatology,Jan.2020,Vol.25,No.1·综 述·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并发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研究进展胡晨波 蒋春花 金宏慧 严蓉妹 黄春红 基金项目: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系统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资助(PWRd2018 20)作者单位:201300 上海 浦东新区南华医院肝病科(胡晨波,金宏慧,严蓉妹,黄春红),上海市奉贤区庄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蒋春花)通信作者:胡晨波,Email:hcb197836@163.com共同第一作者:蒋春花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biliarycholangitis,PBC)原称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以进行性胆汁淤积为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肝病,最终导致终末期肝病[1]。

虽然PBC的发病机制至今仍不完全清楚,但该病以女性为主,有非器官特异性自身抗体的存在,常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联,故目前多数的病因学研究认为PBC是机体在遗传因素和某些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诱发体内免疫功能失衡,进而导致疾病发生。

众所周知,患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更容易发展为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PBC的肝外表现一般为自身免疫性,先前发表的研究表明,PBC患者可能有61%的风险同时并存不止一种与免疫相关的疾病[2],表1概述了PBC患者的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以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utoimmunethyroiddisease,AITD)最为常见。

本文就近些年PBC相关的AITD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表1 与PBC相关性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疾病种类 疾病名称风湿性疾病干燥综合征硬皮病CREST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多发性肌痛内分泌疾病甲状腺疾病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胃肠道疾病腹腔疾病胰腺疾病炎症性肠炎皮肤病白癜风扁平红苔藓大疱性天疱疮肺部疾病纤维性肺泡炎结节病 一、AITD是PBC最常并发的肝外自身免疫病AITD有多种类型,但主要的是两种类型:第一种是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或称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thyroiditis,HT),通常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第二种是格雷夫斯病(Gravesdisease,GD),以甲亢为特征[3]。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抗体及肝外疾病研究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抗体及肝外疾病研究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抗体及肝外疾病研究作者:和重祥来源:《医学信息》2019年第12期摘要: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以胆汁淤积为特点的慢性自身免疫性肝病,可发展至肝硬化甚至肝衰竭,早期诊断PBC十分重要。

PBC患者多数合并自身免疫性相关肝外疾病,包括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症、甲状腺疾病等。

本文总结了PBC相关抗体及相关肝外疾病的研究,帮助临床医生对PBC的诊断及治疗。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抗体;肝外疾病中图分类号:R575.7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 ; ; ; ;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9.12.016文章编号:1006-1959(2019)12-0050-03Abstract: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 (PBC) is a chronic autoimmune liver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cholestasis, which can progress to cirrhosis and even liver failure. It is important to diagnose PBC early. Most patients with PBC have autoimmune-related extrahepatic diseases,including Sjogren's syndrome, systemic sclerosis, and thyroid disease.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study of PBC-related antibodies and related extrahepatic diseases to help clinicians diagnose and treat PBC.Key words: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Antibody;Extrahepatic disease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旧称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病理表现为免疫介导的胆道上皮细胞损伤、胆汁淤积和进行性纤维化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最终发展为胆汁性肝硬化[1]。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抗体及肝外疾病研究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抗体及肝外疾病研究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抗体及肝外疾病研究【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抗体及其在肝外疾病中的研究。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该抗体不仅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中扮演重要角色,还在其他肝外疾病的发展和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通过分析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揭示了这一抗体在各类肝外疾病中的表达和作用机制。

结论部分总结了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抗体及肝外疾病的深入认识,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展望。

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对该抗体的理解,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抗体、肝外疾病、研究、背景、意义、发现、应用、方法、结果、讨论、认识、未来研究、结论、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慢性胆道疾病,主要特点是胆汁淤积和肝内胆管破坏,最终导致肝硬化和肝功能损害。

PBC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但研究表明自身免疫因素在其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与PBC相关的特异自身抗体,即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抗体(PBCA)。

PBCA是一种对线粒体抗原的自身抗体,它在PBC患者的血清中高度阳性,成为PBC的重要诊断标志之一。

除了在PBC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外,近年来的研究表明,PBCA在其他肝外疾病的研究中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深入研究PBCA及其在肝外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对于揭示PBC的发病机制、提高对PBC的诊断准确性以及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抗体及其在肝外疾病中的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促进对PBC及相关疾病的认识和研究。

1.2 研究意义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致病机制仍不完全清楚,在临床上难以确诊和治疗。

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的自身抗体,即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抗体,对于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着重要作用。

在肝外疾病中,该抗体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以为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抗体及肝外疾病研究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抗体及肝外疾病研究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抗体及肝外疾病研究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的自身免疫性肝病,主要影响女性,特征是肝内小胆管受到炎症和破坏,导致胆汁淤积和肝脏功能不全。

对于PBC的研究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而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抗体及其在肝外疾病中的作用也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抗体是PBC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之一,包括抗线粒体抗体(AMA)和抗核酸酶抗体(ANA)。

这些抗体的检测对于PBC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非常重要。

除了在PBC中的作用之外,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这些抗体在其他肝外疾病中也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些研究表明,AMA可能与类风湿关节炎、硬皮病等结缔组织疾病相关联。

特别是在硬皮病中,AMA阳性率明显较高,且常常伴随着肝脏损害。

这表明AMA可能是这些肝外疾病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对于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而抗核酸酶抗体在自身免疫性肝病以外的疾病中的作用也逐渐受到重视。

一些研究发现,A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阳性率较高,且与肝脏损害密切相关。

这提示抗核酸酶抗体可能不仅仅是PBC的特异性标志物,还可能在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些研究还发现AMA和ANA在肝外疾病中可能存在交叉反应,即在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可以检测到PBC的特异性抗体,而在PBC患者中也可以检测到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特异性抗体。

这提示PBC抗体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抗体可能存在某种共通的免疫学机制,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除了抗体的研究,近年来对PBC的研究还发现了一些新的生物标志物,比如PBC患者血清中可溶性成分的改变,这些生物标志物与疾病的进展和预后密切相关。

这些新的生物标志物可能为PBC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和手段,对于PBC及其相关的肝外疾病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抗体及其在肝外疾病中的作用是当前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对于PBC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抗体及肝外疾病研究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抗体及肝外疾病研究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抗体及肝外疾病研究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是一种慢性进展的肝胆管疾病,主要表现为胆汁淤积和胆管破坏,最终导致肝功能不全和肝硬化。

PBC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自身免疫因素已经成为公认的主要因素之一。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PBC与肝外疾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这些肝外疾病包括甲状腺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硬皮病等。

本文将从PBC患者中检测到的抗PBC抗体以及与肝外疾病的关系方面进行综述。

PBC患者血液中发现的抗PBC抗体包括抗线粒体抗体(AMA)、抗核仁抗体(ANR)、抗核小体抗体(ASMA)及抗微粒体抗体(AMA-M2)等。

这些抗体的检测可以作为PBC诊断及早期预测的重要手段。

AMA是PBC的特异性抗体,被认为是PBC病变的早期标志。

AMA阳性患者通常具有较长的中度慢性胆汁淤积和胆管炎症过程,病变呈渐进性,最终导致肝功能不全。

ANR和ASMA抗体的检测也是PBC的辅助诊断手段,它们通常与AMA共存,但在少数PBC患者中也会出现单独存在的ANR和ASMA抗体阳性。

AMA-M2抗体则是PBC的最新发现,它主要与线粒体内膜上的PDC-E2(脱羧酶-E2)抗原具有特异性结合能力。

AMA-M2阳性患者具有较早发病,并且在病变进展期间往往伴随较严重的胆管炎性改变。

这些抗体的检测可以为PBC患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提供帮助。

PBC与肝外疾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临床研究发现,PBC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最为密切。

约25%的PBC患者同时存在甲状腺自身免疫疾病,其中以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和Graves病最为常见。

类风湿关节炎与PBC的关系也不容忽视。

观察研究发现,PBC患者中类风湿因子阳性率较高,而且类风湿关节炎的患病率也比一般人群高。

此外,PBC患者还容易并发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硬皮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总之,PBC是一种进展缓慢的肝胆管疾病,与自身免疫因素密切相关。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抗体及肝外疾病研究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抗体及肝外疾病研究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抗体及肝外疾病研究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 PBC)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胆管炎症性疾病,主要影响胆汁的产生和从肝脏排出。

该疾病常伴有肝功能异常以及肝外疾病,如骨质疏松、甲状腺功能异常等。

本文将探讨PBC患者中的抗体与肝外疾病的关系。

PBC的病因尚不明确,但一般认为存在免疫介导的病理过程。

在PBC患者中,常出现多种自身抗体的阳性结果,其中最具特异性的是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ies, AMA)。

AMA在PBC患者中的阳性率高达90%-95%,并且是PBC的诊断标志之一。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抗体可能与PBC肝外疾病的发生和严重程度有关。

抗核小体抗体(Anti-Nuclear Pore Complex, ANP)在PBC患者中的阳性率较高,并与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关。

抗黑色素皮质激素受体抗体(Anti-Melanocyte-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or, anti-MSHR)在PBC患者中的阳性率也较高,并与口腔黏膜溃疡的发生有关。

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ies, anti-TPO)和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hyroglobulin Antibodies, anti-TG)也在PBC患者中常见。

这些抗体与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有关,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甲状腺功能减退。

PBC患者还常伴有其他免疫介导的肝外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硬皮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这些疾病相信与免疫功能失调有关,部分与PBC共享相似的风险因素。

PBC患者中出现的不同种类抗体与肝外疾病的关系复杂且多样化。

这些抗体的存在可能反映了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的异常攻击,从而导致肝外疾病的发生和进展。

进一步研究这些抗体和肝外疾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揭示PBC的发病机制,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抗体及肝外疾病研究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抗体及肝外疾病研究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抗体及肝外疾病研究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罕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肝脏胆小管。

其临床特征包括胆道梗阻、胆汁淤积和胆汁酸代谢紊乱。

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自身免疫反应和遗传因素被认为是其发病的关键因素。

抗体是人体免疫系统对抗外界病原体的一种重要防御机制。

在PBC患者中,一些特定的抗体被发现与疾病的发展和临床表现相关。

其中最重要的抗体是抗线粒体抗体(AMA),可以在大部分PBC患者中检测到。

AMA被认为是PBC的特异性标志物,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其他一些抗体,如抗核糖体P抗体(tRNP)和抗核小体抗体(Sp100),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这些抗体的检测可以提供PBC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有价值的指标。

PBC不仅可累及肝脏,还可引起一系列的肝外疾病。

其中最常见的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乳糜尿、肾小管酸中毒和全身性硬化等。

研究表明,PBC患者中40-70%的患者会出现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PBC患者的抗体水平和肝外疾病之间的关系。

一些研究表明抗体的检测可以作为预测PBC患者发生肝外疾病的指标,进一步指导诊断和治疗。

高水平的AMA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发生率显著相关,且可以作为预测其发生风险的因子。

一些研究还发现抗体的检测可以帮助区分不同类型的PBC。

抗核小体抗体在晚期PBC患者中的阳性率显著增高,而抗核糖体P抗体在中期PBC患者中的阳性率较高。

尽管已有一些研究对PBC抗体及其与肝外疾病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但目前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和全面。

未来的研究应该进一步明确抗体的作用机制,加强对特定抗体与肝外疾病之间关联的研究,并提供更准确和可靠的抗体检测方法,以指导PBC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抗体及肝外疾病研究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抗体及肝外疾病研究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抗体及肝外疾病研究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 PBC)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肝脏疾病,主要特点是肝内胆管的炎症和慢性破坏,导致胆管狭窄和肝功能异常。

PBC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一些与PBC发展和预后相关的抗体,并开始认识到与PBC相关的其他肝外疾病。

第二组与PBC发展和预后相关的抗体是抗核小体抗体(Anti-nuclear Pore Complex Antibodies, ANoA)。

ANoA主要识别核小体蛋白(Nuclear Pore Complex Proteins),在PBC患者中检测率较高。

研究表明,ANoA与PBC临床特征(如肝硬化、胆汁淤积和胆汁酸合成异常)之间存在关联,并且ANoA阳性患者的预后更差。

除了AMA和ANoA,还有一些其他的抗体与PBC相关,如抗gp210抗体、抗sp100抗体和抗PML抗体。

这些抗体通常与PBC的特定临床表现相关,如肝硬化、发热或瘙痒等。

抗gp210抗体主要与肝硬化相关,而抗sp100抗体与脾脏肿大和发热相关,抗PML抗体与发热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相关。

除了与PBC相关的抗体,还有一些与PBC发展和预后相关的肝外疾病。

其中最常见的是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

研究发现,PBC与RA之间存在共同的遗传因素和免疫异常。

其他与PBC相关的肝外疾病包括肝硬化相关胃食管静脉曲张、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骨骼肌脂肪营养不良、非酒精性脂肪肝和肝脏肿瘤等。

PBC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肝脏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了一些与PBC发展和预后相关的抗体,如AMA和ANoA,并开始认识到与PBC相关的其他肝外疾病。

这些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PBC的发展和预后,并为PBC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策略。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抗体及肝外疾病研究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抗体及肝外疾病研究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抗体及肝外疾病研究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是一种以慢性炎症累及肝内外小胆管为主要病理改变的肝脏疾病。

该病主要表现为胆淤积引起的黄疸、瘙痒和肝功能异常。

近年来,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寻找相关抗体和深入探究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以及与其他肝外疾病的关系。

研究人员发现,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血清中存在一系列特定的抗体,包括抗线粒体抗体M2型(AMA-M2),抗核孔复合物抗体(ANCA),抗肌原纤维束抗体(AMAb)等。

AMA-M2抗体是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特异性抗体,它可以与线粒体内膜上的抗原(PDC-E2)结合,导致线粒体损伤和自身免疫反应。

ANCA和AMAb抗体则与肌原纤维束和核孔复合物等结构相关,可能参与炎症的发生和进展。

这些抗体的检测有助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监测。

研究还发现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与其他肝外疾病存在一定的关联。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中合并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PSS)的比例较高,两者可能存在共同的免疫异常基础。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还与甲状腺疾病、萎缩性胃炎、二甲基叠氮化物中毒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

进一步了解这些关联关系有助于揭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病因及疾病机制。

针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研究还涉及其治疗策略和预后评估。

目前,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主要手段是使用胆酸合成抑制剂和免疫抑制剂,但对于一些难治性患者效果较差。

研究人员致力于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和替代疗法,以提高治疗效果。

预后评估也是研究的重点之一,通过观察疾病进展和相关因素的影响,可以更好地预测患者的预后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当前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抗体及肝外疾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寻找相关抗体、探究与其他疾病的关联以及优化治疗策略和预后评估等方面。

希望通过不断深入的研究,能够对该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手段有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为临床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好的依据。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抗体及肝外疾病研究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抗体及肝外疾病研究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抗体及肝外疾病研究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是一种慢性的进展性肝病,其特征为肝内胆汁管受损,炎症和破坏性胆汁淤积。

PBC主要影响中年女性,女性患者比例约为9:1。

目前认为PBC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之前的大量研究提示,PBC的发病和患病风险与某些基因、病毒感染、环境因素和免疫系统的功能障碍相关。

此外,许多研究表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的免疫系统中出现了许多自身抗体。

这些自身抗体往往与病理生理和诊断有关。

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PBC患者中存在一种特定的抗体,即“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抗体”(Anti-PBC Antibody,APA)。

这种抗体检测可以用于PBC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目前APA的检测主要有两个方法: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法。

ELISA是通过特定的抗原与患者血清中的APA结合,然后用特殊试剂检测出反应的结果。

而间接免疫荧光法则是将血清样本与人-鼠胆碱酯酶结合,检查是否存在APA结合的情况。

许多研究表明,APA检测在PBC的早期诊断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同时,APA 测试不仅可用于PBC的诊断,还可以用于区别PBC和其他肝病,如自身免疫性肝炎和肝硬化等。

除了APA抗体的检测,研究者也注重探索其他与PBC相关的自身抗体。

例如,许多研究表明,对于PBC患者,抗线粒体抗体(AMA)和抗核小体抗体(ANoA)的检测也具有重要意义。

AMA与PBC的病理生理有关,而ANoA的存在则可能提示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存在。

除了检测具有预测PBC风险的自身抗体外,许多研究也探究了与PBC相关的肝外疾病。

其中一些研究表明,PBC患者有更高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可能因为PBC引起的胆汁酸代谢紊乱和脂质代谢紊乱。

此外,许多研究还发现,PBC患者存在更高的肾脏疾病的风险、甲状腺疾病、关节炎、脊柱关节炎、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率也高于一般人群。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重叠综合征的诊治进展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重叠综合征的诊治进展

㊃综述㊃通信作者:霍丽娟,E m a i l :m ym a i l 5296@163.c o m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重叠综合征的诊治进展游琪琪1,霍丽娟2(1.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山西太原030001;2.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山西太原030001) 摘 要:自身免疫性肝病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 u t o i mm u n eh e p a t i t i s ,A I H )㊁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 r i m a r yb i l i a r yc h o l a n g i t i s ,P B C )㊁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㊂临床上部分患者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㊁生化及病理特征,称为重叠综合征,其中P B C -A I H 重叠综合征最常见㊂与独立诊断的P B C 或A I H 患者相比,P B C -A I H重叠综合征的肝脏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更高,疾病进展速度更快,预后更差㊂本文就P B C -A I H 重叠综合征的诊治进展作一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㊂关键词:肝炎,自身免疫性;胆管炎;诊断;治疗中图分类号:R 57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583X (2024)01-0084-04d o i :10.3969/j.i s s n .1004-583X.2024.01.016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由各种因素导致免疫反应紊乱引起的肝脏炎症性病变,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 u t o i mm u n eh e p a t i t i s ,A I H )㊁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 r i m a r y b i l i a r y c h o l a n gi t i s ,P B C )㊁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 r i m a r y s c l e r o s i n g c h o l a n gi t i s ,P S C )[1]㊂部分患者会在初次诊断或疾病进展过程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㊁生化及病理特征,称为自身免疫性肝病重叠综合征,其中P B C -A I H 重叠综合征最常见[2]㊂P B C -A I H 重叠综合征目前在国际上仍缺乏公认的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案,发病机制及患病率也不明确[3-4]㊂有相关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为2%~20%[5]㊂目前尚不明确重叠综合征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还是P B C 或A I H 的变体[4,6]㊂与独立诊断的P B C 或A I H 患者相比,P B C -A I H 重叠综合征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㊁消化道出血㊁腹腔积液㊁肝移植等发生率更高,疾病进展速度更快,预后更差[6-8]㊂本文就P B C -A I H 重叠综合征的诊治进展作一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㊂1 P B C -A I H 重叠综合征的诊断1.1 巴黎标准 1998年法国学者C h a z o u i l l èr e s等[9]首次提出了P B C -A I H 重叠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即巴黎标准(P a r i s 标准),其具体内容概括为同时满足P B C 和A I H 诊断标准中的至少两条㊂P B C 的诊断标准:(1)血清A L P ȡ2ˑU L N 或血清G G Tȡ5ˑU L N ;(2)血清抗线粒体抗体(a n t i -m i t o c h o n d r i a l a n t i b o d y,AMA )或AMA -M 2阳性;(3)肝脏组织学表现为汇管区非化脓性胆管损伤㊂A I H 的诊断标准:(1)血清A L Tȡ5ˑU L N ;(2)血清I g Gȡ2ˑU L N 或者血清抗平滑肌抗体(a n t i -s m o o t h m u s c l e a n t i b o d y,A S MA )阳性;(3)肝脏组织学表现为中重度界面性肝炎㊂A I H 的肝脏组织病理学表现为诊断P B C -A I H 重叠综合征的必备条件㊂目前巴黎标准已普遍应用于诊断P B C -A I H 重叠综合征,并且已得到欧洲肝脏研究协会(E A S L )和美国肝病协会(A A S L D )的认可[10]㊂有研究评估了巴黎标准和经修订和简化的A I H 评分系统在P B C -A I H 重叠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和准确性,得出巴黎标准检测P B C -A I H 重叠综合征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和97%[11]㊂修订和简化的A I H 评分系统敏感度和特异度较低,临床价值并不可靠㊂然而L i u 等[12]的研究却显示简化标准诊断P B C -A I H 重叠综合征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0%和98.2%,而巴黎标准显示出高特异度(100%),但敏感度相对较低(20%)㊂张骏飞等[13]研究得出,中国患者血清自身免疫性抗体阳性率低,采取巴黎标准诊断P B C -A I H 重叠综合征时,因其灵敏度低易漏诊部分患者,建议及时行肝穿刺活检㊂因此,是否采取巴黎标准诊断P B C -A I H 重叠综合征仍值得探讨及验证㊂1.2 I A I H G 积分系统 1999年国际自身免疫性肝炎小组(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A u t o i mm u n e H e p a t i t i s G r o u p,I A I H G )提出的修订积分系统在临床中也被用来诊断P B C -A I H 重叠综合征,该积分系统具体的条目包括:女性㊁A L P 与A S T (或A L T )的比值(<1.5㊁1.5~3.0㊁>3.0)㊁血清γ-球蛋白或I g G 与正常值的比值(>2.0㊁1.5~2.0㊁1.0~1.5㊁<1.0)㊁㊃48㊃‘临床荟萃“ 2024年1月20日第39卷第1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 ,J a n u a r y 20,2024,V o l 39,N o .1A N A,A S MA或L KM-1滴度(>1ʒ80㊁1ʒ80㊁1ʒ40㊁<1ʒ40)㊁AMA阳性㊁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㊁阴性)㊁药物史(阳性㊁阴性)㊁平均乙醇摄入量(g/d) (<25㊁>60)㊁肝组织学检查㊁胆管改变㊁其他改变㊁其他免疫性疾病㊁其他可用参数㊁H L A-D R3或D R4㊁对治疗的反应,不同的条目对应不同的分值,但其诊断价值及准确性受到了很多学者的质疑[14]㊂2011年I A I H G在‘O v e r l a p s y n d r o m e s:T h e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A u t o i mm u n e H e p a t i t i s G r o u p (I A I H G)p o s i t i o n s t a t e m e n t o n a c o n t r o v e r s i a l i s s u e“中指出[15],积分系统的提出是为了诊断A I H,并提高A I H与其他疾病的鉴别,因此将该积分系统广泛应用于PB C-A I H重叠综合征的诊断中是不合理的㊂在I A I H G修订积分系统[16]中,有关P B C的诊断项目如AMA阳性㊁胆管改变均为负分,若使用该积分系统诊断P B C-A I H重叠综合征易造成部分患者漏诊,导致其未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而加重病情㊂因原始及修订I A I H G积分系统条目较多,较为复杂,适用性有限,2008年I A I H G提出了A I H简化诊断积分系统[17],具体的条目包括:A N A或S MA㊁L KM-1㊁S L A㊁I g G㊁肝组织学㊁排除病毒性肝炎,缩减了很多条目,减轻了临床医师工作负担,给临床实践带来便利㊂N e u h a u s e r等[18]通过368例明确诊断为P B C患者的回顾性研究来评估简化积分系统的诊断价值及准确性,并与修订I A I H G积分系统比较,在该队列中,使用修订I A I H G积分系统,约有12%的P B C患者可能存在P B C-A I H重叠,但只有6%的P B C患者符合简化积分系统的重叠标准㊂研究得出A I H简化积分系统对P B C患者更具有特异度㊂尽管A I H简化积分系统比原始和修订的I A I H G评分系统更易于使用,但在重叠综合征诊断中的使用也存在类似的限制㊂1.3新评分系统2018年,Z h a n g等[19]在I A I H G 修订积分系统的基础上,通过改变一些变量,提出了一种新的评分系统(评分ȡ21,明确诊断为 重叠综合征 ;评分为19或20,归类为 可能重叠综合征 ;评分<19,提示为 非重叠综合征 ),该系统综合了P B C-A I H重叠综合征患者生化㊁免疫㊁组织学表现等方面的特征,并评估其有效性㊂该研究评估了272例慢性肝病患者(包括105例A I H患者㊁102例P B C 患者以及65例P B C-A I H重叠综合征患者),通过使用21分这一临界点,64例(98.5%)患者被诊断为P B C-A I H重叠综合征,而P B C和A I H分别为9例(8.8%)和6例(5.7%)㊂该研究还比较了巴黎标准与新的评分系统的诊断价值及准确性,采用巴黎标准,仅能从65例P B C-A I H重叠综合征患者中检测到38例,敏感度为58.46%,但特异度为99.52%㊂与巴黎标准相比,新的评分系统具有更好的敏感度(98.46%),但特异度较低(92.75%)㊂该研究结果提示,通过新的评分系统可以早期诊断症状较轻的P B C-A I H重叠综合征患者,并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进展,但该诊断标准仍需要更多的前瞻性研究来进一步证实其有效性㊂2P B C-A I H重叠综合征的治疗最新P B C诊治指南[3]中指出,熊去氧胆酸(u r s o d e o x y c h o l i c a c i d,U D C A)为P B C一线治疗药物,该药具有较强亲水性㊁有细胞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胆固醇在肠道中的重吸收和降低胆固醇向胆汁中的分泌,来改善胆汁淤积症状,同时还可以延缓肝脏组织学进展,且药物副作用较少,安全性较高[20-21]㊂最新A I H诊治指南中提到,泼尼松单药或联合硫唑嘌呤(a z a t h i o p r i n e,A Z A)为目前A I H 公认的治疗方案,糖皮质激素可发挥抗炎㊁抑制免疫等作用有效改善肝脏生化指标,延长患者生命[22-23]㊂目前对于P B C-A I H重叠综合征的治疗策略及与治疗反应相关的因素尚不明确,主要以临床医师的经验性治疗为主[5,24]㊂2.1 U D C A单药治疗P B C-A I H重叠综合征部分研究显示单用U D C A治疗P B C-A I H重叠综合征即可获得较好疗效㊂张晓梅[25]将80例P B C-A I H重叠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单用U D C A治疗,对照组在观察组基础上加用醋酸泼尼松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脏生物化学指标水平及其应答率变化情况,并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㊂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肝脏生化指标均低于治疗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7.5%)明显低于对照组(25%),该研究结果证明单用U D C A治疗P B C-A I H重叠综合征疗效可且安全性高㊂郭丽萍等[26]通过对41例P B C-A I H重叠综合征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得出,在1年的时间窗内,U D C A联合醋酸泼尼松片㊁A Z A片或U D C A 单药治疗P B C-A I H重叠综合征患者肝脏生化指标的缓解效果相当㊂2.2 U D C A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P B C-A I H重叠综合征一些研究认为,联合治疗在改善肝脏生物化学指标及组织学方面均优于U D C A单药治疗㊂E A S L在P B C最新指南中提到具有P B C和A I H典型特征的患者除U D C A外还可受益于免疫抑制剂,建议对严重界面性肝炎患者进行免疫抑制治疗,中度界面性肝炎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8]㊂㊃58㊃‘临床荟萃“2024年1月20日第39卷第1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J a n u a r y20,2024,V o l39,N o.1C h a z o u i l lèr e s等[27]进行的一项回顾性研究共纳入17例P B C-A I H重叠综合征患者,6例联合治疗后胆红素㊁A L T㊁A L P㊁G G T㊁I g G㊁I g M水平均显著下降, 11例单用UD C A治疗后仅有3例生化指标改善,对U D C A无应答者中的7例加用了皮质类固醇后,获得了较好的疗效㊂O z a s l a n等[28]的一项有关88例P B C-A I H重叠综合征患者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表明,在接受U D C A作为一线治疗的患者中,37%的患者对其无应答㊂严重界面性肝炎是U D C A无应答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㊂U D C A和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对73%既往未接受治疗或对U D C A无反应的患者有效㊂F a n等[29]的一项队列研究共纳入了28例根据巴黎标准诊断的经活检证实的P B C-A I H重叠综合征患者,单药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各14例,该研究得出接受U D C A和甲强龙㊁A Z A联合治疗的患者表现出更高的生化缓解率㊁较少的肝脏相关不良事件和更长的无移植生存期,这意味着联合治疗可能是P B C-A I H重叠综合征患者更好的治疗选择㊂一项荟萃分析也得出类似结论,认为对于P B C-A I H重叠综合征患者,联合治疗优于单药治疗[30]㊂2.3其他治疗二线免疫抑制剂,包括吗替麦考酚酯㊁环孢素㊁他克莫司等,可用于对标准免疫抑制剂治疗无应答或出现严重副作用的P B C-A I H重叠综合征患者[10,14,31-33]㊂O z a s l a n等[28]的一项回顾性研究评估了二线免疫抑制剂对P B C-A I H重叠综合征患者的疗效,结果显示13例对初始免疫抑制剂无反应的患者中有7例使用二线免疫抑制剂治疗后进入生化缓解期㊂另有研究评估了吗替麦考酚酯作为A I H和重叠综合征患者A Z A不耐受或A Z A无应答后二线治疗的疗效,在A I H患者中,A Z A无应答组有13%的患者获得生化缓解(A L T和/或A S T正常化),A Z A不耐受组有67%的患者获得生化缓解;在重叠综合征患者中,A Z A无应答组和不耐受组的生化缓解率分别是57%和63%[31],该研究认为吗替麦考酚酯是A I H和重叠综合征患者有价值的二线治疗㊂目前关于二线免疫抑制剂治疗P B C-A I H重叠征患者疗效的大型研究及数据仍较少,仍需要多中心合作开展相关研究来观察治疗效果㊂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有效方法,但P B C-A I H 重叠综合征患者移植术后复发率较单一P B C或A I H患者高[34-35]㊂3小结P B C-A I H重叠综合征的出现使得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治更加复杂,目前该病的诊治仍面临很大的挑战㊂与独立诊断的P B C或A I H患者相比,P B C-A I H重叠综合征患者对治疗的反应更差㊁出现广泛肝纤维化的频率更高㊁肝移植率或病死率更高[36-38]㊂因此,尽早诊治㊁及时对P B C-A I H重叠综合征患者进行干预,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㊂目前对于P B C-A I H重叠综合征的研究,多为小样本的回顾性研究㊁临床特点分析及病例报道,因其低发病率,很难开展大规模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㊂加强临床多中心合作,开展相关的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构建疾病模型㊁制定指南共识仍旧是目前及今后亟需解决的问题㊂参考文献:[1] M o n t a n o-L o z a A J,A l l e g r e t t iJ R,C h e u n g A,e ta l.S i n g l et o p i c c o n f e r e n c e o n a u t o i mm u n e l i v e r d i s e a s e f r o m t h eC a n a d i a nA s s o c i a t i o n f o r t h e s t u d y o f t h e l i v e r[J].C a nL i v e rJ,2021,4(4):401-425.[2] T h e C o mm i t t e e o f t h e A u t o a n t i b o d i e s D e t e c t i o n o fR h e u m a t o l o g y a n d I mm u n o l o g y P h y s i c i a n s C o mm i t t e e o fC h i n e s e M e d i c a lD o c t o r A s s o c i a t i o n.E x p e r t c o n s e n s u s o nc l i n i c a l a p p l i c a t i o no f a u t o a n t i b od ie sd e t e c t i o n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a u t o i mm u n e l i v e rd i s e a s e[J].C h i nJI n t e r n M e d,2021,60(7):619-625.[3]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21)[J].中华肝脏病杂志,2022,30(3):264-275.[4]S c h u l z L,S e b o d e M,W e i d e m a n n S A,e t a l.V a r i a n ts y n d r o m e s o f p r i m a r y b i l i a r y c h o l a n g i t i s[J].B e s tP r a c tR e sC l i n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2018,34-35:55-61.[5] L iZ,L i u Y,Y a n g F,e ta l.D y s r e g u l a t i o n o fc i r c u l a t i n gF G F19a n d b i l e a c i d s i n p r i m a r y b i l i a r y c h o l a n g i t i s-a u t o i mm u n eh e p a t i t i s o v e r l a p s y n d r o m e[J].B i o m e dR e s I n t,2020,2020:1934541.[6] T oU,S i l v e i r aM.O v e r l a p s y n d r o m e o f a u t o i mm u n e h e p a t i t i sa n d p r i m a r yb i l i a r yc h o l a n g i t i s[J].C l i nL i v e rD i s,2018,22(3):603-611.[7] Y a nY L,X i n g X,W a n g Y,e ta l.C l i n i c a lu t i l i t y o ft w o-d i me n s i o n a ls h e a r-w a v e e l a s t o g r a p h y i n m o n i t o r i n g d i s e a s ec o u r s ei n a u t o i mm u n e h e p a t i t i s-p r i m a r y b i l i a r y c h o l a n g i t i so v e r l a p s y n d r o m e[J].W o r l dJ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2022,28(18): 2021-2033.[8] E u r o p e a nA s s o c i a t i o n f o r t h e S t u d y o f t h eL i v e r.E A S L c l i n i c a lp r a c t i c e g u i d e l i n e s:T h e d i a g n o s i s a n dm a n a g e m e n t o f p a t i e n t sw i t h p r i m a r y b i l i a r y c h o l a n g i t i s[J].JH e p a t o l,2017,67(1): 145-172.[9] C h a z o u i l lèr e sO,W e n d u m D,S e r f a t y L,e t a l.P r i m a r y b i l i a r yc i r r h o s i s-a u t o i mm u n e h e p a t i t i s o v e r l a p s y nd r o m e:C l i n i c a lf e a t u r e s a n dr e s p o n s et ot h e r a p y[J].H e p a t o l og y,1998,28(2):296-301.[10]倪萍,凡小丽,杨丽.自身免疫性肝病重叠综合征的研究现状[J].临床肝胆病杂志,2020,36(4):743-748.[11] K u i p e rE M,Z o n d e r v a nP E,V a nB u u r e n H R.P a r i sc r i t e r i aa r ee f f e c t i v ei n d i a g n o s i s o f p r i m a r yb i l i a r yc i r r h o s i s a n da u t o i mm u n e h e p a t i t i s o v e r l a p s y n d r o m e[J].C l i n㊃68㊃‘临床荟萃“2024年1月20日第39卷第1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J a n u a r y20,2024,V o l39,N o.1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H e p a t o l,2010,8(6):530-534.[12] L i u F,P a n Z G,Y e J,e t a l.P r i m a r y b i l i a r y c i r r h o s i s-a u t o i mm u n eh e p a t i t i s o v e r l a p s y n d r o m e:S i m p l i f i e d c r i t e r i am a y b e e f f e c t i v e i n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i nC h i n e s e p a t i e n t s[J].JD i gD i s,2014,15(12):660-668.[13]张骏飞,许何明,宋海燕,等.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重叠综合征:巴黎标准诊断中国患者灵敏度低[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9,22(4):537-540.[14]杨宁,刘雁声,韩英.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重叠综合征的诊治[J].临床肝胆病杂志,2020,36(3):697-700.[15] B o b e r g KM,C h a p m a nRW,H i r s c h f i e l dGM,e ta l.O v e r l a ps y n d r o m e s:t h e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A u t o i mm u n e H e p a t i t i s G r o u p(I A I H G)p o s i t i o ns t a t e m e n to nac o n t r o v e r s i a l i s s u e[J].JH e p a t o l,2011,54(2):374-385.[16] A l v a r e z F,B e r g P A,B i a n c h i F B,e t a l.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A u t o i mm u n e H e p a t i t i s G r o u p r e p o r t:R e v i e w o fc r i t e r i af o rd i a g n o s i so fa u t o i mm u n ehe p a t i t i s[J].J H e p a t o l,1999,31(5):929-538.[17] H e n n e sE M,Z e n i y aM,C z a j aA J,e t a l.S i m p l i f i e d c r i t e r i a f o rt h e d i a g n o s i s o f a u t o i mm u n eh e p a t i t i s[J].H e p a t o l o g y,2008, 48(1):169-176.[18] N e u h a u s e r M,B j o r n s s o n E,T r e e p r a s e r t s u k S,e t a l.A u t o i mm u n e h e p a t i t i s-PBC o v e r l a p s y n d r o m e:A s i m p l i f i e ds c o r i n g s y s t e m m a y a s s i s t i n t h e d i a g n o s i s[J].A m J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2010,105(2):345-353.[19] Z h a n g W,D e D,M o h a mm e d K A,e t a l.N e w s c o r i n g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p r i m a r y b i l i a r y c h o l a n g i t i s-a u t o i mm u n eh e p a t i t i so v e r l a p s y n d r o m e[J].H e p a t o lC o mm u n,2018,2(3):245-253.[20] H a r m s MH,v a n B u u r e n H R,C o r p e c h o t C,e t a l.U r s o d e o x y c h o l i c a c i d t h e r a p y a n d l i v e r t r a n s p l a n t-f r e e s u r v i v a l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p r i m a r y b i l i a r y c h o l a n g i t i s[J].J H e p a t o l,2019,71(2):357-365.[21] G o r d o nS C,W u K H,L i n d o rK,e ta l.U r s o d e o x y c h o l i ca c i dt r e a t m e n t p r e f e r e n t i a l l y i m p r o v e s o v e r a l l s u r v i v a l a m o n gA f r i c a nA m e r i c a n sw i t h p r i m a r y b i l i a r y c h o l a n g i t i s[J].A mJ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2020,115(2):262-270.[22]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21)[J].中华肝脏病杂志,2022,30(5):482-492.[23] C h e n R L,W a n g Q X,M a X.P r e c i s i o n m e d i c i n e f o ra u t o i mm u n eh e p a t i t i s[J].JD i g D i s,2019,20(7):331-337.[24]王绮夏,马雄.自身免疫性肝病重叠综合征诊治进展[J].胃肠病学,2018,23(5):283-286.[25]张晓梅.熊去氧胆酸单药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肝炎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7,22(4): 487-489.[26]郭丽萍,周璐,李树倩,等.熊去氧胆酸单药或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重叠综合征的疗效分析[J].中华消化杂志,2016,36(3):155-160. [27] C h a z o u i l lèr e sO,W e n d u m D,S e r f a t y L,e ta l.L o n g t e r mo u t c o m e a n dr e s p o n s e t ot h e r a p y o f p r i m a r y b i l i a r y c i r r h o s i s-a u t o i mm u n e h e p a t i t i s o v e r l a p s y n d r o m e[J].JH e p a t o l,2006,44(2):400-406.[28] O z a s l a n E,E f e C,H e u r g ué-B e r l o t A,e t a l.F a c t o r sa s s o c i a t e dw i t hr e s p o n s et ot h e r a p y a n do u t c o m eo f p a t i e n t sw i t h p r i m a r y b i l i a r y c i r r h o s i s w i t hf e a t u r e so fa u t o i mm u n eh e p a t i t i s[J].C l i n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H e p a t o l,2014,12(5):863-869.[29] F a n X,Z h u Y,M e n R,e t a l.E f f i c a c y a n d s a f e t y o fi mm u n o s u p p r e s s i v et h e r a p y f o rP B C-A I H o v e r l a p s y n d r o m ea c c o m p a n i e db y d ec o m p e n s a t e dc i r r h o s i s:Ar e a l-w o r l ds t ud y[J].C a n J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H e p a t o l,2018,2018:1965492.[30] F r e e d m a nB L,D a n f o r dC J,P a t w a r d h a nV,e t a l.T r e a t m e n to f o v e r l a p s y n d r o m e s i n a u t o i mm u n e l i v e r d i s e a s e:As y s t e m a t i c r e v i e wa n dm e t a-a n a l y s i s[J].JC l i n M e d,2020,9(5):1449.[31] B a v e n-P r o n kAM,C o e n r a a dM J,V a nB u u r e nH R,e t a l.T h er o l e o f m y c o p h e n o l a t e m o f e t i l i n t h e m a n a g e m e n t o fa u t o i mm u n eh e p a t i t i sa n d o v e r l a p s y n d r o m e s[J].A l i m e n tP h a r m a c o lT h e r,2011,34(3):335-343.[32] E f eC,H a g s t röm H,Y t t i n g H,e t a l.E f f i c a c y a n ds a f e t y o fm y c o p h e n o l a t em o f e t i la n dt a c r o l i m u sa ss e c o n d-l i n et h e r a p yf o r p a t i e n t sw i t ha u t o i mm u n eh e p a t i t i s[J].C l i n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H e p a t o l,2017,15(12):1950-1956.[33] H a n o u n e h M,R i t c h i eMM,A s c h aM,e t a l.Ar e v i e wo f t h eu t i l i t y o f t a c r o l i m u s i n t h e m a n a g e m e n t o f a d u l t s w i t ha u t o i mm u n eh e p a t i t i s[J].S c a n dJ 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2019,54(1):76-80.[34] F a i s a l N,R e n n e r E L.R e c u r r e n c e o f a u t o i mm u n e l i v e rd i se a s e saf t e rl i v e rt r a n s p l a n t a t i o n[J].W o r l d J H e p a t o l,2015,7(29):2896-2905.[35] L i b e r a l R,Z e n Y,M i e l i-V e r g a n i G,e t a l.L i v e rt r a n s p l a n t a t i o n a n d a u t o i mm u n e l i v e r d i s e a s e s[J].L i v e rT r a n s p l,2013,19(10):1065-1077.[36]S i l v e i r a M G,T a l w a l k a rJ A,A n g u l o P,e ta l.O v e r l a p o fa u t o i mm u n eh e p a t i t i s a n d p r i m a r yb i l i a r yc i r r h o s i s:L o n g-t e r mo u t c o m e s[J].A m J 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2007,102(6):1244-1250.[37] P a r k Y,C h o Y,C h o E J,e ta l.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a n a l y s i so fa u t o i mm u n e h e p a t i t i s-p r i m a r yb i l i a r yc i r r h o s i s o v e r l a ps y n d r o m e i n K o r e a: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t r e a t m e n t s,a n do u t c o m e s[J].C l i n M o lH e p a t o l,2015,21(2):150-157.[38] Y a n g F,W a n g Q,W a n g Z,e ta l.T h en a t u r a lh i s t o r y a n dp r o g n o s i s o f p r i m a r y b i l i a r y c i r r h o s i sw i t hc l i n i c a l f e a t u r e so fa u t o i mm u n eh e p a t i t i s[J].C l i nR e vA l l e r g y I mm u n o l,2016,50(1):114-123.收稿日期:2023-02-15编辑:王晶璇㊃78㊃‘临床荟萃“2024年1月20日第39卷第1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J a n u a r y20,2024,V o l39,N o.1。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抗体及肝外疾病研究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抗体及肝外疾病研究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抗体及肝外疾病研究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也被称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影响肝脏胆管的病变。

在PBC患者的血清中可以检测到多种抗体,这些抗体在诊断和疾病进展的监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PBC也与其他肝外疾病存在一定的关联,研究这些关联有助于深入了解PBC的病因和病理生理。

目前,已经确认与PBC相关的抗体有抗线粒体抗体M2(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ies M2,AMA-M2)和抗核抗体。

AMA-M2是PBC的特异性标志物,其阳性率可达到90%以上,因此对于PBC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

抗核抗体是较为敏感但不太特异的标志物,其阳性率约为50%左右。

除了这两种主要抗体,还有一些与免疫病理过程相关的抗体也可以在PBC患者中检测到,包括抗肝小管抗体、抗硬脂酰辅酶A抗体、抗热休克蛋白60抗体等。

PBC与其他自身免疫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存在一定的关联。

研究表明,在PBC患者中合并类风湿关节炎的比例约为3-7%,而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比例约为1-2%。

早期的研究认为这些联合存在是巧合,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PBC和这些免疫疾病存在共同的遗传因素和免疫异常,可能共享相同的免疫病理机制。

近年来的研究还发现PBC与Sjögren综合征、硬皮病、非透析型高渗性昏迷等疾病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联。

除了免疫疾病,PBC还与许多其他肝外疾病有关。

最常见的是PBC合并脂肪肝,两者的共现率可达到40-90%。

PBC还可合并胆结石、骨质疏松症、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疾病。

合并胆结石的患病率约为20-30%,与PBC的肝内胆汁淤积、胆盐代谢障碍等因素有关。

骨质疏松症是PBC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可能与肝内胆汁淤积引起的钙吸收障碍、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抗体及肝外疾病研究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抗体及肝外疾病研究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抗体及肝外疾病研究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慢性、破坏性胆道疾病,其免疫学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近年来,有研究发现PBC患者体内存在一些自身抗体,这些自身抗体可能参与了PBC 的发病机制,并且也与其他肝外自身免疫疾病有关。

现将PBC抗体及其在肝外疾病中的研究进行探讨。

PBC患者体内广泛存在PBC抗体,在PBC的诊断和治疗中有重要价值。

PBC抗体包括:抗线粒体抗体M2型(AMA-M2)、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抗卵黄磷脂抗体、抗甲状腺组织细胞抗体、抗基底细胞膜抗体等。

其中,AMA-M2是最具特异性和敏感性的PBC诊断标志物之一,由于其抗原性质和临床表现不同,PBC抗体可能与不同亚型的PBC发病机制存在差异。

除PBC外,PBC抗体在其他肝外自身免疫疾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中也有一定的检测价值。

Davis等人曾对多种自身免疫疾病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抗AMA-M2抗体在不论肝功能是否正常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均有异常表达,表明AMA-M2与某些系统性疾病的免疫病理过程存在相关性。

另有研究表明,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中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的患者中,AMA-M2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抗甲状腺球蛋白和抗TPO抗体。

此外,PBC抗体还可在肝外恶性肿瘤中出现。

Zhang等人对肠胃道肿瘤患者进行研究,发现抗AMA-M2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不发生肝外转移和肝内转移的患者,提示AMA-M2抗体可能与肠胃道肿瘤的转移相关。

然而,目前对PBC抗体在其他肝外自身免疫疾病中的作用尚不明确,还需要大量的实验和病例研究来验证。

综上所述,PBC抗体在PBC的诊断和治疗中有重要价值,在其他肝外自身免疫疾病的研究中也有一定的检测价值。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自身抗体可能有不同的临床意义,仅凭自身抗体阳性并不足以准确判断患者的诊断和预后。

因此,对PBC及相关疾病的综合评估仍需要严谨的检测策略和临床判断。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合并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进展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合并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进展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合并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进展刘雨薇;杨松;成军【期刊名称】《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年(卷),期】2017(9)4【摘要】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 (PBC) is a progressive cholestatic liver disease characterized serologically by cholestasis and specific autoimmune antibodies and histologically by chronic nonsuppurative cholangitis and granulomata.PBC patients often have concomitant autoimmune diseases,including Sjogren's syndrome,Systemic sclerosis,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so on.In this review we highlightpathogenesis,prevalence,diagnosis,treatment and prognosis in 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 patients with extrahepatic autoimmune diseases.%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肝硬化)是一种进行性胆汁淤积性肝脏疾病,血清学以胆汁淤积和特异性自身抗体为特点;组织学以慢性非化脓性胆管炎和肉芽肿为特征.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常伴随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和类风湿关节炎等.现拟就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流行情况、诊疗以及预后进行综述.【总页数】4页(P27-30)【作者】刘雨薇;杨松;成军【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肝病三科北京10001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肝病三科北京10001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肝病三科北京100015【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抗体及肝外疾病研究 [J], 和重祥2.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合并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J], 涂荣芳; 杨雪; 唐映梅3.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合并血脂异常研究进展 [J], 刘晓;刘亚平;高学松;段雪飞4.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J], 高瑞霄;孙晓晨;唐亮5.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合并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 [J], 尹月姗;徐智媛;杨晋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抗体及肝外疾病研究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抗体及肝外疾病研究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抗体及肝外疾病研究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 PBC)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肝胆管疾病,主要影响细小胆管。

其主要特征是肝内胆汁淤积、胆色素沉着和胆汁淋巴细胞浸润。

目前,研究者们已经发现了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相关的自身抗体。

最重要的自身抗体是抗线粒体抗体,即抗线粒体抗体M2(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y, AMA-M2)。

这一自身抗体存在于PBC患者的血清中,并且被广泛应用于PBC的诊断。

还有其他的自身抗体如抗线粒体抗体M4和抗核糖体抗体,它们在PBC的诊断中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PBC患者还有可能伴发其他肝外疾病。

PBC患者中,高达30%的人会伴发肝硬化,而肝硬化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病变,肝脏组织逐渐纤维化并失去正常功能。

PBC还可伴发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硬皮病等。

PBC也与肝癌的风险增加相关。

近年来,研究者们针对PBC及其相关抗体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以深入了解这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诊断标志物,以及与PBC相关的肝外疾病。

研究表明,抗线粒体抗体M2在PBC 的诊断中具有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抗线粒体抗体M2的产生可能与基因和环境因素有关,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

研究者还发现PBC与肠道菌群的异常有关。

肠道菌群异常可能导致免疫系统的异常激活,并进一步促进PBC的发生发展。

目前有研究者在探索调节肠道菌群的方法,试图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改善PBC患者的病情。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抗体及肝外疾病的研究为我们深入了解PBC的发病机制、诊断标志物和相关并发症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这些研究为改进PBC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并有望为PBC患者的临床管理带来更好的效果。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抗体及肝外疾病研究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抗体及肝外疾病研究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抗体及肝外疾病研究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其主要特点是肝内小胆管的慢性炎症和慢性破坏,导致胆道淤积和肝纤维化。

该病主要影响女性。

由于该病的特定自身抗体的存在,因此该病也被称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idiopathic biliary cirrhosis,IBC)。

本文将介绍PBC的抗体及其与肝外疾病的研究。

1. 抗线粒体抗体PBC患者的血清中常检测到抗线粒体抗体(AMA),AMA是一种比较特异的PBC诊断指标。

AMA主要靶向于线粒体内常见的抗原PDC-E2,PDC-E2是一个催化载体,与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过程中的电子转移反应有关。

AMA是PBC患者80%以上具有的一种抗体,但在其他肝脏疾病患者中也可以检测到AMA,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该将AMA与其他PBC诊断指标联合使用。

2. 核仁抗体核仁抗体(ANA)是一类常见的抗体,是PBC患者中较为常见的抗体类型之一。

在PBC 患者中,ANA可能是与逆转录酶抑制剂有关的环状核仁抗体(anti-SP100、anti-gp210)或细胞核内RNA结合蛋白(anti-Ku、anti-U1-RNP)等。

但值得注意的是,若仅仅出现ANA阳性,而没有其他PBC的典型表现(如AMA阳性),PBC的诊断将会很困难,需要多种方法辅助诊断。

核分裂体抗体(AMA-M2)是一种针对线粒体抗原的抗体,被认为是PBC的标志性抗体。

在进行PBC诊断时,AMA-M2比AMA更具有特异性和敏感性,但与AMA不同,AMA-M2在其他自身免疫性肝病中很少见。

4. 抗肝脏平滑肌抗体抗肝脏平滑肌抗体(ASMA)是一种对肝脏平滑肌细胞而言的免疫抗原。

ASMA阳性可以作为PBC的辅助诊断指标,但其在其他自身免疫性肝病和感染性疾病中也可以出现。

5. 抗蛋白酶抗体抗蛋白酶抗体(APA)是一种新发现的自身抗体,最近在PBC患者中发现并受到广泛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险相关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和人类全基因组学关联研究的 熊去氧胆酸(UDCA)是目前唯一被国际指南推荐用于治疗
进展,很多学者认为基因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共存中发挥着重 PBC 的药物,可改善PBC 患者的生化指标,延缓对UDCA 有生
要作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4 及干扰素调节因子5 是 化应答的PBC 患者的疾病进展。PBC 患者合并肝外自身免疫
3. 5% ~ 73% 2% ~ 15%
1. 8% ~ 17% 1. 3% ~ 5. 2%
发生。这些肝外并发症可改变PBC 患者的疾病进展及预后,增 甲状腺疾病
5. 6% ~ 42. 3%
加其诊治的难度,迅速识别肝外疾病能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 质量[2]。研究发现PBC 合并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涉及多个器 官及系统,本文就PBC 合并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进展进行 综述。 1 PBC 合并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疾病谱
炎、膜性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等疾病作为PBC 的罕见合并 PDC。系统性硬化与PBC 均可以导致靶组织纤维化,从而推测
症,国内外均有相关病例报道,但目前尚缺乏大型流行病学 两种疾病的靶抗原中可能存在一些相似的表位或序列。Mayo
调查。
等[37]发现,与单纯患有PBC 的患者相比,合并系统性硬化的
2 PBC 合并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
: ; ; ; ; Key words 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 autoimmune diseases pathologic processes therapeutics prognosis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 表1 PBC 合并风湿性疾病和甲状腺疾病的发生率
患者肺弥散功能的降低还与肝病的严重程度、抗着丝粒抗体 均以免疫介导的上皮组织破坏为特征,干燥综合征患者的唾液
(ACA)阳性以及是否合并CREST 综合征有关。目前,PBC 患 腺和泪腺为主要靶器官,而PBC 患者主要以小胆管受损为主。
者合并皮肤病的发生率尚存在争议。Terziroli 等[26]认为尚无 在拥有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干扰素调节因子5、HLA
PBC 患者体内T 淋巴细胞受体8 链可变区3 阳性T 淋巴细胞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遗传基因、感染、环境等多种因素共 明显升高,因此推测其可能参与PBC 和系统性硬化的发病
同参与而发生的,不同自身免疫性疾病在遗传背景和致病机制 过程。
之间存在交叉从而出现自身免疫重叠现象。随着分子遗传学、 3 PBC 合并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1 型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 性疾病时,需在UDCA 治疗的基础上选用适当的治疗方案,并
节炎、干燥综合征、炎症性肠病和PBC 的突出风险基因[28]。此 且在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肝功能的变化。
外,人类全基因组学关联研究还发现PBC 与类风湿关节炎存在 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
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胃肠道、肺、风湿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多个器官及系统。 对 PBC 合并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疾病谱、发
病机制、治疗及预后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自身免疫疾病; 病理过程; 治疗学; 预后 中图分类号:R575. 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 ) 1001 - 5256 2020 06 - 1398 - 04
PBC 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重叠现象的遗传背景,但仍需 用M3 受体激动剂[20]。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是治疗雷诺综合征
进行更为具体的研究和验证。
的一线药物[1]。甲氨蝶呤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首选药物,对
PBC 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之间存在共同抗原及抗原交 于PBC 合并类风湿关节炎的部分患者,需采用甲氨蝶呤联合
Research advances in 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 with extrahepatic autoimmune diseases
, , ( , , TU Rongfang YANG Xue TANG Yingmei.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 ) Kunming 650101 China
涂荣芳,等.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合并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1399
乳糜泻患者中PBC 的患病率比普通人群高20 倍。同时,短时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质饮食后PBC 患者的组织学和生化学指标均有显著 白 与 Ⅱb/ Ⅲa AMA - M2 之间存在交叉反应[33],而在炎症性肌
收 基 作 通doi稿 金 者 信:1日 项 简 作0.期 目 介 者39::::62国 涂 唐目90/1家 荣 映(j9.Di自 芳 梅s--s1n然(,22.电101科9-10子9602学3217信9-;基-)修箱)5金,2回:女5t(a6日8,n.1主g2期6y06i要2n:00g21从m.0002e2事60i)_.-;m肝0云40e胆6d2南@-疾省11病61高3。的. 层c研om次究。人。才培养项
病理特点为进行性、非化脓性、破坏性肝内小胆管炎症,最终出 合并疾病
发生率
现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衰竭。血清抗线粒体抗体(AMA)阳 性,尤其是AMA - M2 阳性对PBC 的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及
干燥综合征 系统性硬化
特异性。73% 的PBC 患者合并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1]。合并 类风湿关节炎
的肝外疾病通常在PBC 病程中发生,也可早于或与PBC 同时 系统性红斑狼疮
的PBC 患者同时还患有其他结缔组织病[23 -24]。研究[25]显示, 作用[35]。
高达39% 的PBC 患者中存在肺弥散功能下降,且在合并干燥 干燥综合征作为PBC 最常见的肝外合并症,在遗传背景和
综合征的PBC
患者中更为显著。其他研究[22

还发现, ] 25
PBC
发病机制方面与PBC 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干燥综合征和PBC
1398
临床肝胆病杂志第 卷第期 年月 , , 36 6 2020 6 J Clin Hepatol Vol.36 No.6 Jun.2020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合并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涂荣芳,杨 雪,唐映梅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昆明650101
摘要: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PBC) 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肝病,以肝内小胆管进行性破坏为主要特征。 PBC 患者常合并肝外
态性与PBC 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发病显著相关[30]。而趋 主要药物,部分患者还需配合使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进行治
化因子受体5 和酪氨酸蛋白质激酶2 则与PBC 和系统性红斑 疗。PBC 合并干燥综合征的患者应戒烟、戒酒,可使用人工泪
狼疮的遗传易感性有关[29,31]。这些共同的风险基因可能是 液、人工唾液、凝胶等局部替代品以缓解干燥症状,必要时可服
: ( ) Abstract 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 PBC is a chronic autoimmune liver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progressive destruction of the small in
, trahepatic bile ducts. Patients with PBC often have extrahepatic autoimmune diseases which can involve multiple organs and systems inclu , , , ding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lung rheumatoid immune system and endocrine system.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advances in the , , , disease spectrum pathogenesis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PBC with extrahepatic autoimmune disease.
风的发生率为4. 2% ,银屑病的发生率为2. 8% 。
凋亡小体打破,形成以CD4 阳性T 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细胞免
除上述疾病外,重症肌无力、炎症性肌病、血管炎、1 型糖尿 疫反应和以IgA 为主的黏膜免疫反应[8]。此外,有学者[36]研究
病、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结膜 证实,PBC 合并干燥综合征的患者唾液腺上皮细胞中存在
出现,尚无研究表明PBC 患者中克罗恩病的发病率升高[20 - 。] 21 乳糜泻是一种遗传易感个体摄入含麸质蛋白及其相关醇溶蛋 白后引起的以小肠受累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同时也是PBC 患者常见的胃肠道合并症。研究[5,22]显示,1. 4% ~ 11% 的PBC 患者合并乳糜泻。一项纳入8000 多名受试者的研究[1]证实,
不同国家和地区报道的PBC 合并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 比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以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类风湿关 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风湿性疾病及甲状腺疾病最为常 见 (表)。 [ ] 2 -17 1 PBC 合并系统性硬化的患者多表现为CREST 综合征。 CREST 综合征是系统性硬化的一个特殊亚型,是一组表现为钙 质沉着、雷诺现象、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指端硬化和毛细血管扩 张的综合征。Powell 等[12]回顾性分析显示,558 例美国PBC 患 者中3. 9% 合并CREST综合征。意大利相关研究[13]则显示,
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4、细胞毒性T 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趋化 疮、多发性肌炎等风湿性疾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对于合并风
因子受体5 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Ⅱ类抗原HLA - DQB1 等 湿性疾病的PBC 患者而言,治疗主要以缓解症状及控制病情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