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诗经》三首1
高二语文第三册(人教版)
13 灯下漫笔(节 选)
14 漫话清高
14 漫话清高
15 巴尔扎克葬词
15 巴尔扎克葬词
16 短文两篇
16 短文两篇
第五单元
第五单元
17 六国论
17 六国论
18 游褒禅山记
18 游褒禅山记
19 伶官传序
伶官传序
20 石钟山记
20 石钟山记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第六单元
第六单元
21 项脊轩志
21 项脊轩志
22 五人墓碑记
22 五人墓碑记
23 登泰山记
23 登泰山记
24 病梅馆记
24 病梅馆记
综合性学习 山水与文化
综合性学习 山水 与文化
文言常用句式
文言常用句式
写作、口语交际
写作、口语交际
第一单元 议论要有理有据
第一单元 议论要 有理有据
综合性学习 解意象,品诗 歌
其他古诗词读背篇章
其他古诗词读背篇 章
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
9 记念刘和珍君
9 记念刘和珍君
10 故都的秋
10 故都的秋
11 道士塔
11 道士塔
12 泪珠和珍珠
12 泪珠和珍珠
中国现当代散文欣赏
中国现当代散文欣 赏
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
13 灯下漫笔(节选)
3 孔雀东南飞(并序)
3 孔雀东南飞(并 序)
4 汉魏晋诗三首
4 汉魏晋诗三首
其他古诗读背篇章
其他古诗读背篇章
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
5 梦游天姥吟留别
5 梦游天姥吟留别
6 琵琶行(并序)
6 琵琶行(并序)
7 近体诗六首
高二语文诗经三首1
教学目标1、学习《诗经》的有关常识。
2、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
3、《氓》的情节和主题。
重点难点1、能够准确地诵读本诗,并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通过阅读注释来自己翻译课文。
3、《氓》是一首叙事诗,理清诗歌的叙事情节是个重点。
教学过程一、简介《诗经》《诗经》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
原本只称《诗》,是儒家的经典之一。
(儒家奉有“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乐》《春秋》)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称15国风,大都是民间的歌谣,它和屈原的《离骚》后人经常把它们并称为“风骚”,本用来指两大文学流派,后人多用来指文人如“迁客骚人”。
但是再后来的许多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风骚”其意却大相径庭,如“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卖弄风骚”等。
“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
它是一种正统音乐。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表现手法来分可分为赋、比、兴三类。
赋,指铺陈排比,使诗歌显得整齐匀称,有气势。
比,即比喻,是《诗经》开创的修辞方法。
兴,即由此物引起他物。
如《信天游》中的“羊群要有领头的羊,共产党是我们的领路人。
”兴也是《诗经》首创的修辞形式。
二、简介《氓》《卫风氓》是一首叙事诗。
作者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叙事,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由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氓》在回忆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前后恋爱、生活的对比,思想感情的对比,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性格变化。
比兴手法的运用,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增强了意蕴,产生了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高二语文必背古诗
高二语文必背古诗1、《静女》(《诗经》)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2、《无衣》(《诗经》)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3、《离骚》(屈原)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4、《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5、《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6、《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7、《拟行路难·其四》(鲍照)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高二语文试卷诗经三首随堂练习582
《诗经》三首练习洛阳市轴一中鲁建波一、文学常识:1、《诗经》是我国诗歌总集,通称为或,共首,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
全书收集了从到近五百年间的诗歌,分、、、三个部分,其中“风”指15国风,“雅”分“大雅”、“小雅”。
以诗为主,普遍运用、、的艺术手法。
2、《诗经》六义:、、、、、。
二、通假字: 1、于嗟鸠兮:2、于嗟女兮:3、士之耽兮,犹可说也:4、女之耽兮,不可说也:5、淇则有岸,隰则有泮:6、与子同泽:7、爱而不见:8、说怿女美: 9、自牧归荑:三、词类活用:1、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2、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四、解释加点的词语:1、氓之蚩蚩..:..: 2、匪我愆期3、乘彼垝垣..:..: 4、体无咎言5、无与士耽.:6、以我贿.迁:7、不可说.也: 8、其黄而陨.:9、自我徂.尔: 10、渐.车帏裳:11、女也不爽.: 12、无毫发爽.:13、爽.约: 14、屡试不爽.:15、士也罔.极: 16、靡.室劳矣:17、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18、奢靡.:19风靡.: 20、所向披靡.:21、咥.其笑矣: 22、言.既遂矣,至于暴矣:23、隰则有泮.: 24、言笑晏晏..:25、静女其姝.: 26、俟.我于城隅:27、搔首踟躇..: 28、静女其娈.:29、贻.我彤管: 30、作《诗说》以贻.之:31、彤管有炜..: 32、说怿.女美:33、自牧归.荑: 34、洵.美且异:五、填出古代年龄称谓:1、少年时代把头发梳成髻:2、女子十三岁:3、女子十五岁:4、男子二十岁:5、三十岁:6、四十岁:7、五十岁:8、六十岁:9、七十岁: 10、八九十岁 11、一百岁:六、一词多义:1、言:载笑载言:静言思之:2、女:静女其姝:匪女之为美:3、见:爱而不见:不见复关:4、罔:士也罔极:置若罔闻:5、夙:夙兴夜寐:平生夙愿6、载:载歌载舞:千年万载:车载船装:7、体:体无咎言:四体不勤:身体力行:体贴入微七、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他当职员时对小丽还是一片真情,炒股发财后就二三其德....,与别的女子打得火热。
《诗经三首》的高二语文教案
《诗经三首》的高二语文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上古至春秋中期的古代社会生活,陶冶高尚道德情操2、运用联想、想像的思维方式,培养创新能力。
3、领悟“我”的形象塑造,把握艺术技巧。
教学重点1、形象思维及人物形象。
2、典型情节及精练语言。
3、树立“历史的”“美丽”的观念。
教学设想教学方法1、“切入情节,激发想像”法如《卫风·氓》:“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兄弟不知,其笑矣”,“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这些典型情节可引发学生想像女主人公的具体生活情节和“悔”且“恨”的情调。
2、“运用对比,探讨开拓”法如将《卫风·氓》与《邶风·静女》两首诗对比,从“怨”“兴”中把握形象,探知当时社会的“民情”和“制度”。
3、“语言分析,体味神韵”法如《卫风·氓》抓住语言的暗示性探究:“蚩蚩”“旦旦”“贸”“车”“不见”的暗示性,进行推断想像“士”的“贰”“二三”及“不思其反”,进而把握形象。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孔子曾经说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什么叫“思无邪”呢,就是思想纯正的意思,并由此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同学们想不想做文质彬彬的君子啊?那么什么是“文质彬彬”呢?(可让学生回答,也可由教师明确)“文质彬彬”原义是文华和质朴配合得恰到好处,今义是形容人文雅而有礼貌。
同学们,让我们就来学习、接近“文质彬彬”吧。
(解说:让同学们在情境中激发研读兴趣。
)二、研习课文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①检查并深化预习效果,贮存文字、词语所传达的信息。
(解说:应在联系对原句理解的过程中检查,以教给学生运用语境体察语义的方法,并且通过字、词的理解,疏通诗的内容。
)②依据情节,激疑发问,总理三首诗。
A.三首诗均选自《风》,即民间歌谣。
结合历史知识,扼要说明当时社会生活的主要特点。
明确:a、奴隶制社会,奴隶和奴隶主阶级尖锐对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大学语文诗经三首教案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学习《诗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让他们更好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本教案针对《诗经》中的三首诗歌进行教学,旨在通过深入分析,使学生掌握诗歌的意境、形象和艺术特色。
一、教学目标1. 知识能力目标:让学生掌握《诗经》中的三首诗歌《关雎》、《蒹葭》、《式微》的基本内容,理解诗歌的意境和形象,把握诗歌的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诗经》的魅力,激发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关雎》:这首诗歌描绘了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表现了爱情的美好和曲折。
2. 《蒹葭》:这首诗歌通过描绘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景象,表达了主人公对伊人的倾慕之情和苦苦追寻的过程。
3. 《式微》:这首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形势的动荡和衰微,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析诗歌的意境、形象和艺术特色,让学生感受《诗经》的魅力。
2.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和时代背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诗经》的背景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三首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和形象。
3. 合作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4. 分析讲解:教师对三首诗歌进行详细讲解,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5. 朗读欣赏: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经》的音乐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6.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诗经》的价值和意义,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五、课后作业1. 抄写三首诗歌,加强记忆。
2. 选取一首诗歌,进行深入分析,写一篇心得体会。
高二语文教案 语文-诗经三首9篇
高二语文教案语文-诗经三首9篇语文-诗经三首 1【教学目标】1、了解两首诗歌反映的古代社会生活及思想情感;2、了解《诗经》概况、代表作及其赋比兴的手法及其艺术效果;3、背诵课文,默写名句;4、了解四言诗的节奏和押韵。
【教学重点】介绍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背诵课文,默写名句。
【教学难点】了解四言诗的节奏和押韵。
【课型】精读课【教学方法】诵读法、讲解法、问答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同学们,大家听过这几句诗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那原诗出自哪里的呢?好,让我来告诉大家吧,它们源自《诗经》“爱情三部曲”之一的《蒹葭》。
爱情并不是现代社会才有的,它自古便存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诗经》的一首民间情歌,了解古代人们的爱情。
二、介绍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反映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近5XX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
诗歌创作多用现实主义手法。
《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十五“国风”占160篇,多是各个诸侯国的抒情性的民间歌谣,后人把“国风”与屈原的《离骚》并称为“风骚”,后多用来泛指文学;“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它是一种正统音乐;“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主要有三种表现手法(引号内容为朱熹《诗集传》语)。
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即铺陈叙事(包括一般陈述和铺排陈述)。
《静女》主要运用的正是“赋”的手法。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借物托情。
如李季《王贵和李香香》:“一对大眼水汪汪,像露水珠在草上淌。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
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
如李季《王贵和李香香》:“二道糜子碾三遍,香香自小就爱庄稼汉。
玉米开花半中腰,王贵早把香香看中了。
”风、雅、颂、赋、比、兴,文学史上合称“六义”。
三、全班同学朗读一遍。
人教版高二语文文言文及古诗
人教版高二语文文言文及古诗1.人教版高二语文文言文及古诗篇一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观刈麦(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2.人教版高二语文文言文及古诗篇二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人教版高二语文文言文及古诗篇三送东阳马生序(宋濂)余幼时即嗜学。
高二语文必修上下古诗词
课后有背诵要求的篇目有:《诗经三首》:背诵《无衣》《静女》全诗和《氓》前两章;《离骚》:背诵“帝高阳之苗裔兮——来吾道夫先路也”;《孔雀东南飞》:背诵“鸡鸣外欲曙——二情同依依”,“府吏闻此变——千万不复全”;《汉魏晋诗三首》全背;《梦游天姥吟留别》全背;《近体诗六首》全背;《词七首》全背;《六国论》全背;《游褒禅山记》全背。
原文:《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离骚〉〉要求背诵部分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孔雀东南飞》要求背诵部分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
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必背篇目
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必背篇目1.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必背篇目篇一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赤壁赋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河南省信阳市第六高级中学高二语文《诗经》三首教案
《诗经》三首教案河南省信阳市第六高级中学庞旭一、教学目的:1.了解上古至春秋中期的古代社会生活,陶冶高尚道德情操。
2.运用联想、想象的思维方法,提高鉴赏水平,培养创新能力。
轻松提高英语水平:大量英语图书免费下载、阅读3.掌握有关《诗经》的基本知识。
二、教学设想:1、运用“联想与想象”的教学方法。
2、运用对比阅读的教学方法。
3、分析语言,体味神韵。
三、教学时数:2课时(总第课时)。
四、教学日期:第一课时:学习《卫风·氓》教学过程:一、导语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的发展,从《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到现代的新诗,可谓源远流长,星汉灿烂。
而《诗经》中的作品正以其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内涵,新颖而独特的艺术形式,感情真挚充沛,风格淳朴自然,手法多种多样,语言生动优美,不愧是我国古代诗歌辉煌的开端。
早在春秋时期,《诗经》就已广泛流传。
孔子曾经这样极力赞美《诗经》:“《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思想纯正)’”又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意为:《诗经》可以激发人的意志和感情,可以提高观察能力,可以合群,可以抒发怨恨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主;还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字。
)“不学诗,无以言”,并常用诗来教育自己的弟子。
孔子以后的儒家学派人物,都把《诗经》当作教本,传授不绝。
一直到今天,《诗经》所开创的文学传统和艺术特色仍在不断滋润着我们民族文艺的生长,《诗经》的许多语言仍活跃在我们民族的现代语汇中,《诗经》所表现的民族情感和思想魅力仍奔涌在我们民族的血脉里。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去探一探《诗经》这民族诗河的清新的源头、璀璨的诗空中的耀眼明星吧。
二、《诗经》简介(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收集了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6世纪)500年间的诗歌,共305篇。
先秦时代通称为《诗》或举其整数称《诗三百》。
高二第一册语文必背古诗词
高二第一册语文必背古诗词高二第一册语文的必背古诗词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必背篇目,供同学们学习和背诵:1. 《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2. 《离骚》(节选)屈原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3. 《滕王阁序》(节选)王勃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4. 《岳阳楼记》(节选)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5. 《赤壁赋》(节选)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6.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7.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8. 《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9.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0. 《滕王高阁临江渚》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些古诗词不仅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学们在学习时,不仅要背诵,更要理解诗词的意境和内涵,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不断的朗读和背诵,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高二年级语文必背古诗文
【导语】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还要复习以前的旧知识,肯定会累,所以要注意劳逸结合。
只有充沛的精⼒才能迎接新的挑战,才会有事半功倍的学习。
⾼⼆频道为你整理了《⾼⼆年级语⽂必背古诗⽂》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年级语⽂必背古诗⽂【篇⼀】 1、《诗经·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涉淇,⾄于顿丘。
匪我愆期,⼦⽆良媒。
将⼦⽆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
尔⼘尔筮,体⽆咎⾔。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2、《迢迢牵⽜星》 迢迢牵⽜星,皎皎河汉⼥。
纤纤擢素⼿,札札弄机杼。
终⽇不成章,泣涕零如⾬。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许? 盈盈⼀⽔间,脉脉不得语。
3、《短歌⾏》 曹操 对酒当歌,⼈⽣⼏何? 譬如朝露,去⽇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衿,悠悠我⼼。
但为君故,沉吟⾄今。
呦呦⿅鸣,⾷野之苹。
我有嘉宾,⿎瑟吹笙。
明明如⽉,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相存。
契阔谈讌,⼼念旧恩。
⽉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不厌⾼,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
4、《⼭居秋暝》 唐·王维 空⼭新⾬后,天⽓晚来秋。
明⽉松间照,清泉⽯上流。
⽵喧归浣⼥,莲动下渔⾈。
随意春芳歇,王孙⾃可留。
5、《离骚》 屈原 帝⾼阳之苗裔兮,朕皇考⽈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唯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正则兮,字余⽈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兰兮,⼣揽洲之宿莽。
⽇⽉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唯草⽊之零落兮,恐美⼈之迟暮。
不抚壮⽽弃*兮,何不改乎此度也?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6、《归园⽥居》 南北朝·陶渊明 少⽆适俗韵,性本爱丘⼭。
【高中语文】高二语文教案 《诗经》三首
【高中语文】高二语文教案《诗经》三首【高中语文】高二语文教案《诗经》三首一、导言我们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璀璨,特别是在卷帙浩繁的古代文学长河中,我们的祖先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诗歌财富。
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陆游、李清照等等这些伟大诗人的名字,几乎已是家喻户晓,他们的许多优秀诗句在今天已是脍炙人口。
饮水思源,当我们顺河而上追其源头时,便会看到那闪烁着耀眼光辉的起点,这起点就是作为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的《诗经》。
今天,就让我们一道来探究一下这源头里的无穷奥秘吧!第二,了解《诗经》的文学知识(一)引导阅读课文前的提示短文以及注释①,可设计问题帮助尽快掌握重点:1.《诗经》反映了中国的哪个历史时期?2.既然是诗,为何后来又被改称为《诗经》呢?3.《诗经》是如何编辑的?明确:1.(略)2.此乃主要是汉代学者认为《诗经》为儒家创始人孔子所编辑,故将此视为儒家经典,因此,称其为《诗经》。
3.(略)(二)教师补充介绍:《诗经》中广泛使用了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在教科书第30页的练习中解释)。
以下是对“比”和“兴”的解释。
旧教科书曾选过一首诗《说老鼠》,这是一首运用“比较”技巧的非常典型的诗。
作者把奴隶主比作老鼠高中化学诗人发出了“老鼠,老鼠,没有食物,我是小米。
一个三岁的女孩,我是愿意关注的愤怒的指控”;有一句话“江水清澈涟漪”,可用作“兴”,即作者说黄河水是“假”,指责剥削者的行为是“真”;此外,诗《关居》的前两句是典型的“兴”。
作者称“鸟爱”为“人类之爱”;在单元7中的“孔雀东南徘徊”诗中,也有一首“孔雀东南徘徊”的诗。
根据对上述解释的理解,同学们在完《氓》这首诗后,做一做课后练习第二题。
第三,引导学生阅读提示,理解三首诗的基本内容(以便于更好地疏通文字)思考问题:1.三首诗写的各是什么内容?2.从提示的文本来看,你对哪首诗更感兴趣?为什么?四导读全诗,疏通文字(一)教师阅读(或录音,或多媒体课件)1.学生给生字注音2.体验诗歌的阅读节奏(二)学生自读,并结合课下注解掌握诗中词义。
高二语文诗经三首3
诗经》三首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译文:氓(卫风)农家小伙笑嘻嘻,抱着布币来换丝。
原来不是来换丝,找我商量婚姻事。
我曾送你渡淇水,直到顿丘才告辞。
并非我要拖日子,你无良媒来联系。
请你不要生我气,重订秋天作婚期。
我曾登那缺墙上,遥望复关盼情郎。
望穿秋水不见人,心中焦急泪汪汪。
既见郎从复关来,有笑有说心欢畅。
你快回去占个卦,卦无凶兆望神帮。
拉着你的车子来,快用车子搬嫁妆。
桑叶未落密又繁,又嫩又润真好看。
唉呀班鸠小鸟儿,见了桑堪别嘴馋。
唉呀年青姑娘们,见了男人别胡缠。
男人要把女人缠,说甩就甩他不管。
女人若是恋男人,撒手摆脱难上难。
桑树萎谢叶落净,枯黄憔悴任飘零。
自从我到你家来,多年吃苦受寒贫。
淇水滔滔送我回,溅湿车帘冷冰冰。
我做妻子没过错,是你男人太无情。
真真假假没定准,前后不一坏德行。
结婚多年守妇道,我把家事一肩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那汉子满脸笑嘻嘻。抱着布匹来换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即:靠近。谋:商量。] 换丝哪儿是真换丝,悄悄儿求我成好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顿丘:地名。涉,渡诃。] 那天送你过淇水,送到顿丘才转回。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匪,非。子,你。愆(音qiān):过, 错误。] 不是我约期又改悔,只怨你不曾请好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将:愿,请。] 我求你别生我的气,重订了秋天好日期。
第二章
•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乘,登上。垝垣(音guǐyuán):破
颓的墙。复关:诗中男子的住地。 ]
到时候城上来等待,盼望你回到关门来。 •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复关:借代复关地方的那个男子] 左盼右盼不见你的影,不由得泪珠滚过腮。 •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载……载……:一边……一边……] 一等再等到底见你来,眼泪不干就把笑口开。
第六章
淇水虽宽总有它的岸,漯河虽阔也有它的边。 •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总角:古时儿童两边梳辫,如双角。指童年。
宴,欢聚。晏晏,欢乐之状。言,音节助词。 ]
记得当年我小他也小,说说笑笑哪儿有愁烦。 •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信,真实;旦旦,诚恳 ;反,违反] 当年你许愿多诚恳,从未想过你会违反。 •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是,这。已,了结。焉哉,了吧。] 你违背这誓言想都不想,只好跟你了结了吧! 第六章,写她决心与他决裂,表现她清醒刚烈的性 格。“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反衬男子的反复无常。
决绝
鉴赏要点1
• 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 《卫风· 氓》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 的诗体格局,是它的最大特色,对我国后 世诗歌创作,有至为重要的影响,是《诗 经》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鉴赏要点2
• 对比的写法
《氓》是在女主人公的回忆中叙事抒情的, 回忆中运用了对比写法。
婚前:生活幸福,性格热情、温柔、纯真。 女主人公 婚后:受尽屈辱,性格刚烈,认识清醒。
“说泽女美”这句话,语带双关,既指女子 所赠的草,又指赠草的人。这里写女子把一 支小草作为馈赠。小草并不是什么贵重的礼 物,送草给对方这固然是了传情,而我们从 这位调皮的姑娘看,大约也正如“爱而不见” 一样,有试他逗他的意思,也就是看看会引 起对方什么反应。而男子接过小草以后,就 说,这支小草光彩美丽极了,喜爱得不得了。 这里写这个男子早已摸准了姑娘的心思,通 过凑趣来表示自己的深情。他表面上在夸小 草,实际在夸送他礼物的人。
邶风·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开头用“静女其姝”写那女子,表示了男子 对女子的赞美,同时也流露了一种十分倾慕 的感情。同下面“俟我于城隅”一句,就生 动地写出了那个男子在赴约会时的那种欢欣、 愉快、幸福,迟到于不无得意的心情。但紧 接下面却突然一转,写男子依约而至,到了 会面地点,却不见那女子,“爱而不见”。 这句是写那女子见男子来了,却故意找个地 方把自己隐藏起来了。原来这是一个天真活 泼的调皮的姑娘。
2《诗经》内容上分为《风》《雅》《颂》 。 基本表现手法为 “赋、
比、
兴 ”。
《诗经》的编排分类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风”有十五国风,共160篇,为各国当地 的土风民谣。风格清新质朴,民歌情调浓厚, 多出自下层人民之手。 “雅”是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分为 “大雅”和“小雅”,大雅31篇,主要用于统 治者的朝会宴享,以歌功颂德为主;小雅74篇, 多为贵族所作,表现当时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 想。 “颂”是统治者用于宗庙祭祀的舞乐,包括 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内容以颂扬为 主。
卫风 . 氓(méng)
• 《卫风 . 氓》表现女主人公从恋爱、 结婚到被遗弃的生活经历和怨恨感情, 鲜明的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 的妇女形象。 • 全诗六章,以“我”(女主人公)的 口吻叙述,采用对比写法。
注释译文和简析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氓:民,男子。蚩蚩:忠厚老实的样子。
一说戏笑的样子。布:货币。一说布匹。贸,换,买。]
《诗经》概貌
• • • • 《诗经》简介 《诗经》的编排分类 《诗经》的表现手法 《诗经》的特色和影响
《卫风· 氓》的讲析
• 情节和主题 • 回忆和对比 • 《诗经》开创比、兴的艺术手法
《诗经》简介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 西周初期(公元前十一世纪)至春秋中叶(公 元前六世纪)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 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
静女
教学目标 1、注意诗歌的写景和心理描写以及两 者间的联系。 2、引导学生领悟采用第一人称“我” 的抒情特点。 重点难点 诗歌细节描写的艺术效果。
一、 解题
选自《诗经邶风》,静,文静,美丽。这 是一首爱情诗,他们约定在城楼地方幽会 ,男 的等了好久,女的才来。本篇作者或许是男的 本人;或者是当时的人民大众的集体创作。 这是东周时期产生于邶地(今河南汤阴县 境)的民歌。诗的内容是写一对青年男女幽会 的情景,全诗以男子的口吻写出,生动地描绘 了他约会的过程。先写男子去赴约,后写女子 向男子赠送物品来表达爱情,整篇诗充满着愉 快而幽默的情趣。
•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体:卜筮的卦象。咎:灾祸] 只为你求神问过卦,卦词儿偏偏还不坏。
•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贿:财物,这里指嫁妆] 我让你打发车儿来,把我的嫁妆一起带。
1-2章,追叙恋爱生活。姑娘既痴情,又温柔, 充满幸福的憧憬。
3-5 婚变
劳 于(吁)嗟(xū jiē)鸠兮 无(毋)食桑葚 女之耽也,不可说(脱)也 暴 淇(qí )水汤汤(shāng) 渐(jiān)车帷裳(cháng) 悼 士也罔(wǎng)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mǐ)室劳(认为劳苦)矣 言(助词,无义)既遂矣,至于暴矣 静言(助词,无义)思之,躬自悼矣
回忆和对比
《氓》是女主人公在回忆中叙事、抒 情的。在回忆中运用对比的手法。 通过对女主人公前后恋爱、生活的 对比,思想感情的对比、婚前婚后 的对比,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 点和性格变化。
《诗经》开创比、兴的艺术手法
第三、四章用了比、兴的艺术手法,用 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 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 诗句,激发读者联想,增强意蕴,产生 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第三章,“自牧归荑,洵美且 异”,是说女子是把从牧场带回来 的一支荑草赠给一男子,所赠给他 的这支荑草,实在美得出奇。其夸 赞的语气比“彤管有炜”更进了一 步。“匪女之所美,美人之贻”, 这两句是说,并不是这支草本身有 什么美,而是因为它是美人送的, 所以,也就觉得它愈加美丽了。
二、鉴赏要点: 这首小诗,把民间男女相约的那种天真、活泼、互相逗 趣的一番情景,描摹得如此逼真和生动。诗中写一对恋人 相会,先是这位调皮的姑娘故意逗他,躲起来不露面,害 得小伙子心急如焚,抓耳挠腮;再又郑重地赠给对方小草 ,试控其对自己的情意。而这小伙子也知趣、凑趣,说是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洵美且异。……美人之贻” ,用双关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的深情,显示了自己的一片 爱人及物的诚挚、痴迷之心。诗很短,仅有三章十二句, 但它却生动地写出了一对情人幽会时的有趣场面,写出了 人物的心理和感情,在一定程度上还刻画出人物性格,即 生动地表现了一个天真活泼聪明慧美的少女和一个憨厚痴 情的男子的形象。总之,这首恋歌,不仅思想内容是健康 的,艺术上也是成功的,其语言的简炼、构思的灵巧,人 物心理和形象刻画的生动,心脏生活气息的浓烈,都不能 不使我们两千年以后的读者感到惊异。
《诗经》的特色和影响
• 《诗经》的诗体格式以四言为 主,兼有杂言,时而重章叠句、 反复咏唱。其语言生动传神,并 时常运用叠字、双声、叠韵等修 辞手法。 《诗经》的这些艺术特点对后世 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情节和主题
《氓》是一首叙事诗。叙事诗有 故事情节,在叙事中有抒情、议论 。 作者用第一人称“我”来叙事,采用 回忆追述和对比手法。 全诗分六章,每章十句(十个分句, 可分成五个复句)。
第三章
•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沃若:新鲜润泽的样子] 桑树叶儿不曾落,又绿又嫩真新鲜。 • 于(xū)嗟鸠兮,无食桑葚![于:通“吁”。叹息
声]
斑鸠儿啊,见着桑椹千万别嘴馋! •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耽,沉迷。] 姑娘们啊,见着男人不要和他缠! •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 男人们沉溺于爱情,说甩马上甩; •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女人们沉溺于爱情,摆也摆不开。 总说自己的生活教训。“桑之未落,其叶沃 若”使用了“兴”的手法 。
《诗经》的表现手法
《诗经》的艺术特点以写实为 主,大多数作品是作者以自己的生 活为素材,进行具体逼真的表现, 很少有幻想、夸张的内容,即所谓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其 基本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赋”即直接铺陈叙述,详加 描述;“比”即比喻;“兴”指的 是一种先写某一事物并以此发端引 出所要表现对象的手法,具有联想 和象征的意味。
婚前:“氓之蚩蚩”、“信誓旦旦” 氓 婚后:“二三其德”、“至于暴矣”
讨论:女子遭遗弃,从婚前能不赏要点3
• 比、兴艺术手法的运用
第三章“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第四章“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既引 起联想,增强意蕴,引发下文,有以 桑叶由鲜嫩而枯黄来比喻爱情生活由 幸福而至痛苦。产生形象鲜明、诗意 盎然的艺术效果。
第四章
•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陨:坠落。 ] 桑树叶儿离了枝,干黄憔悴真可怜。 • 自我徂(cú)尔,三岁食贫。[徂尔:往你家,嫁与你。 徂,往 ] 打我嫁到你家去,三年挨穷没怨言。 • 淇水汤汤(shāng),渐(jiān)车帷裳。[渐:浸湿] 一条淇水莽洋洋的水,车儿过河湿了半截帷。 •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爽:差错。贰:有二心] 做媳妇的哪有半点错,男子汉儿口是心又非。 •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罔,无。极,准则。德,心 意。] 男子的爱情,朝三暮四哪儿有个准。 概说自己的不平遭遇。“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使 用了“兴”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