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处境下教师权威的获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国当今教育处境下教师权威的获得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07级杨茂华 1044407126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教育界种种针对教师权威的不良事件屡屡发生,几乎时刻在挑战着教师权威。而教师权威问题也越来越受人们关注。作为未来教师的我们不得不开始考虑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当今教育处境下教师权威到底如何获得?面对这个疑问,我们必须以教师权威这个理论为核心,结合中国教育领域教师权威现状做具体分析。

一、教师权威基本理论

M.韦伯曾指出权威有以下三种类型:传统权威、感召权威以及法理权威。传统权威类型的教师要求学生服从他的理由是:这是我的权利,这也是你的责任,依照惯例,处于你这样位置的人应该服从我这样身分的人;感召权威类型的教师的理由是:我有权利要求你服从,假如你听从我,我会给你更多的奖励,你因而也会更好;法理权威类型的教师认为:我有权利你也有义务这样做,既有的秩序及合理的因素要求我们双方有这样的责任。

由此,我们可以明确教师权威的内涵:“学高为师,身正是范”。学高即教师“知识上位者”角色要求教师具有相应的知识权威,身正即教师“社会法定文化代理者”角色要求教师是具有示范作用的象征权威,而操弄是教师知识权威与象征权威的变量是:教师的个人权威,它包括基于教师个人学识、专长的“知识权威”与基于人格魅力、同情心的“感召权威”;教师的制度权威,它包括社会制度赋予教师的“合法权威”与文化传统赋予教师的“传统权威”。从教师权威这个理论出发,我们可以明确教师权威对于我国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同时,拥有了相应的理论指导。在中国当下的教育处境中,如何获得教师权威也就相应的减少了压力,至少是有根可循。

二、中国当今教育处境下的教师权威现状:

在拥有理论支撑的同时,我们还必须考虑中国教育领域教师权威的现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症下药,并一一解决当下中国教育处境下的教师权威问题。

综合各方面现状,我国中小学教师权威具有以下特征:

(一)我国中小学教师知识权威的边缘性特征

作为知识上位者的教师拥有相应的知识权威。古代中国社会肯定教师的知识权威,早时就把君师并列起来。读书人更是将“天、地、君、师”刻在牌位上。教师因拥有深奥丰富的知识资源而跻身于特权之列,教师成为知识的垄断者,教师的知识权威是不容怀疑的,学生更多地成为教师的“信徒”而非平等的“知识追求者”。但是,经师、孰师这类童子之师与名颂千古的鸿学大儒有泾渭之分,唐人韩愈在强调“师道尊严”时还不忘提醒:“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童子之师的处境始终是卑微的,在俗民社会的价值分类中,他们大多是贫士,除了教蒙童之外别无出路。在知识阶层看来,童子之师是科举考试中被淘汰出局的失败者,他们才疏学浅,不足以为一类。

教师知识权威在现代社会中一个重要标志是教师是否为专门性职业。专门性职业的常见特征指:1.具有一门建立在理论知识基础上的技巧;2.提供训练和教育;3.测验成员的能力;4.组织;5.恪守一定的行为规则;6.利他主义的服务。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近年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在现代城市社会中仅有大专或中专教育背景的小学教师很难称为“知识上位者”;教师资格制度虽已建立,但实施尚有一定的难度。中小学教师的情况却全然不同,法定的义务教育要求适龄儿童必须入学,众多的教师从业者使教育领域显得平淡无奇,教师工作也让人感到平凡甚至平庸,很难有新鲜感和成就感。我们再来比较一下专业工作者的报酬,美国一个医师一年至少挣十万美元,律师年收入也可达六、七万美元,工程师一年能挣五、六万美元,而一位教师平均只能挣两万美元,从这些比较中可看出,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不高,中小学教师至多称为“准专业职业”。

教师知识权威的另一参照是关于教育权力之争论。弗雷德森认为:专门职业最主要的特征是专业自主——有控制自己工作的权力作为专门职业的教师应有教师自主权,而教师的教育自主权是教师各项权力中最遭非议的内容,日本的松本公亘认为:大学中所以作为确认教学自由的理由是因为自古以来大学就具有作为学术研究中心的地位,如果让大学从属于外部势力的价值判断,就妨碍真理的探究……但是下级教育机构不存在上述情况。作为下级教育机构主体的中小学教师的教育自主权极为单薄,这严重地影响中小学教师的知识权威。据此可知:

中小学教师因其众多的从业人数及广泛的地域分布而处于知识系统金字塔的底部,教师在知识生产系统中传授性而非生产性的角色决定教师知识权威的边缘性特征。

信息社会中的学生由“读写时代”走入“视听时代”。知识信息的获取途径由单一变为多元,学生获取信息时间也不再滞后于教师,有时甚至超前于教师。上述特征对教师的知识权威有无影响?我们在南京市的三所中学、四所小学发放了250份问卷,在140份有效问卷中,94.5%的教师认为教师的知识权威没有受到根本性的影响,因为知识有系统性和逻辑性,80%的教师认为除应具有系统的专门知识和教学知识外,还应力求知识广博,见多识广以维持在学生面前的知识权威。

(二)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象征权威的脆弱性特征

教师的象征权威指教师践行社会所倡导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并由此具有的示范作用。教师的象征权威在不同的权威对象那里有不同的权威内涵。社会制度赋予“作为一个教师的人”的象征权威,而俗民社会真正确定“作为一个人的教师”的象征权威。

我们首先来剖析一对概念的不同内涵:“作为一个教师的人”与“作为人的教师”。“作为一个教师的人”关键词是教师,强调教师的“应是”层面,即教师职业规定教师从业者的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其内容主要是由居于社会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教师的管理体系确定的。“作为人的教师”的关键词是“人”,指承担教师职业的具体人,“作为一个人的教师”的象征权威是由俗民社会来认可的。俗民社会是指与居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作为一个教师的人”更多的是在观念中构建的,“作为一个人的教师”却真实地生活于日常世界中。“作为一个教师的人”最重要的两大角色为:“知识的传授者”与“道德氛围的营造者”。“知识的传授者”决定教师是知识的守门人,教师决定哪些信息与技能重要且宜于儿童接受与之相应,教师应有广博开阔的知识背景同时应清楚地决定要求学生掌握的最低限度的东西;“身教重于言教”,“道德氛围的营造者”要求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应是社会法定文化的价值示范者。上述诸种责任最后落在“作为一个人的教师”肩上,“作为一个人的教师”又在其真实生活境遇中程度不同地践行诸种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