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六指导方案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六》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了阅读理解、字词句的训练、作文训练等多个方面。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走进科学”,通过一系列的课文和练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在教材内容上,既有科学知识的介绍,也有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和方法的训练,以及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培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科学知识也有一定的兴趣和好奇心。

但是,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对一些科学概念和科学方法的理解可能还比较肤浅,需要通过具体的事物和实例来进行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复杂。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2.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方法。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课文中的科学知识。

2.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和体验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互动教学法: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3.探究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文和相关资料,制作PPT。

2.准备相关科学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

3.准备相关科学知识的问题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设置一个科学实验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5分钟):通过PPT展示课文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中的科学知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相关的阅读理解练习,巩固他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六》是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通过不同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课内阅读、课外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环节,旨在培养学生全面的语言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对于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在写作和口语交际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提高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写作和口语交际,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教学难点:在写作和口语交际过程中,如何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进行创新性的表达。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素养。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活动。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完成相关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语文小游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教师针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案)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围绕“语文园地六”的主题展开,教学内容包括古诗、现代文、作文和语文实践活动。

学生将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本单元所涉及的古诗、现代文、作文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同时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本单元所涉及的古诗、现代文、作文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感受文学作品的美,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难点:1. 对古诗、现代文、作文的理解和掌握。

2. 语文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用书、学生用书。

2. 投影仪、电脑、音响等电教设备。

3. 相关的教学辅助资料和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古诗教学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引起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古诗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古诗的美。

3. 朗读:学生齐读、分组读、个别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4. 背诵:学生背诵古诗,巩固学习成果。

第二课时:现代文教学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引起学生对现代文的兴趣。

2. 讲解:讲解现代文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现代文的美。

3. 阅读:学生自主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阅读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第三课时:作文教学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引起学生对作文的兴趣。

2. 讲解:讲解作文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引导学生掌握作文的写作方法。

3. 写作:学生自主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 评讲:教师评讲学生的作文,指导学生改进和提高。

第四课时:语文实践活动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引起学生对语文实践活动的兴趣。

2. 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

3. 总结:教师总结活动成果,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六》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节课主要通过一篇课文、一篇阅读理解和一些语文活动,让学生学习语言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文字、图片、活动等多种形式,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能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但部分学生在阅读理解、写作等方面还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大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团结协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中的生字词,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2.难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媒体资源,为学生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学习法:小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文和相关阅读材料。

2.准备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音频、视频等。

3.准备教学卡片,用于生字词的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与本节课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概括课文的大意。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巩固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通过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优秀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优秀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六》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课以“语文园地”为载体,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

本课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口语交际、习作、阅读、写字和开心阅读。

内容丰富,旨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于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逐渐提高。

但在口语交际、写作等方面,部分学生仍需加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的能力;在实践中学会运用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学会关爱他人,体验助人为乐的快乐。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难点: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在实践中学会运用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环节。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准备参与课堂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例如,讲述一个与课文相关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 六》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 六》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六》优质课教案及教
学反思
一、课程内容
1. 课时安排
•课时:1课时
•主题:《语文园地六》
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语文园地六》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1. 教学资源
•课本:《语文园地》四年级下册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等
•教具:图片、动画等
2. 教师准备
•熟悉教学内容
•准备课堂教学设计
•调整课堂氛围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一个有趣的问题或故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内容
•通过课文朗读和解释,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分组讨论,共同探讨文中的难点和重点
3. 拓展延伸
•组织学生展开相关主题活动,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教学反思
1. 教学亮点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表现积极
2. 待改进之处
•部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进一步巩固
•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多与学生互动,深入引导
五、课后作业
•完成课文相关练习题
•复述课文内容
六、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语文园地六》的理解和掌握有了较大提高。

希望在未来的教学中继续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案及教学反思,希朋友们能够积极参考,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语文园地六》教案(共两课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语文园地六》教案(共两课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语文园地六》教案(共两课时)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六》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第六单元,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了对本单元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阅读和写作技巧,对语言表达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本节课的目标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语言表达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一部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不够强,对一些复杂的句子和词语的理解还有困难。

另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参差不齐,需要进一步的训练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并解释课文中的复杂句子和词语。

2.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词语和句型进行有效的表达。

3.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使学生能够欣赏并理解文学作品。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复杂句子和词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所学的词语和句型进行有效的表达,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问题来理解和解释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的词语和句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语文园地六》的相关内容。

2.教学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3.教学材料:课文打印稿、练习题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的主题,引起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阅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中的复杂句子和词语。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理解和解释课文内容。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词语和句型进行表达,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或个人写作的方式。

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拓展活动,如朗读、表演、制作小作品等,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训练。

《语文园地六》(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六》(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六》(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理解和欣赏,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语文园地的魅力,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语文园地六》中的课文,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生字词学习: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能够正确书写。

3. 语文园地活动:通过语文园地的各种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语文园地的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检查学生对上节课的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课文阅读(10分钟)1. 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教师辅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一些生字词,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生字词学习(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让学生能够正确书写。

2.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生字词的意思。

四、语文园地活动(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参加语文园地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2. 学生通过参加语文园地活动,培养阅读兴趣,提高语文能力。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通过小结,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提高学习效果。

板书设计:语文园地六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语文园地活动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案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案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提高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

2.通过学习诗歌,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情趣。

3.能够熟练朗读和理解所学诗歌内容。

4.能够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并背诵诗歌。

•难点:理解诗歌中的隐喻与象征意义。

三、教学准备1.课本《语文园地六》2.精心准备的教案与板书设计3.彩色课件或图片素材4.课堂活动准备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利用课件或图片展示一些美丽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于自然的美好情感。

•提问:你们平时喜欢观察哪些景色?自然界中有哪些美好的事物?二、学习诗歌•讲解并解析本课诗歌内容,带领学生朗读练习。

•学生跟读、理解诗歌,并尝试解读隐喻和象征意义。

三、诗歌欣赏•分组让学生互相朗读诗歌,并分享各自的理解与感悟。

四、诗歌表达•让学生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或图画表达诗歌中的情感与意境。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让学生诗歌朗读,巩固诗歌内容。

二、课文学习•分段讲解诗歌,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内涵。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诗歌背后的意义。

三、诗歌赏析•请学生谈谈自己对诗歌中的疑问与感悟。

•分组合作,展示他们对诗歌的理解。

第三课时一、诗歌背诵•学生背诵诗歌,讲述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分角色小组表演,展示对诗歌的不同理解。

二、诗歌创作•鼓励学生模仿诗歌风格,创作自己的小诗歌。

•分享学生创作的诗歌,激励他们对语文的兴趣。

五、课后作业1.回家背诵本节课的诗歌。

2.思考并完成一篇短文,表达对自然美好事物的体会。

六、教学小结在本节课中,通过学习诗歌《XXX》,学生不仅仅提高了对诗歌的理解能力,更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潜能。

希望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多地去欣赏与创作美好的文字。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语文园地》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语文园地》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语文园地》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能够掌握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提高其语文表达和理解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语和古诗词的意义。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联想和思考,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图片等3.教学环境:课堂布置整洁,气氛活跃四、教学过程1. 热身•初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进行歌曲或口号等活动。

2. 导入•利用图片或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好奇心。

3. 学习课文•逐段教授课文内容,解释生字生词,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主题和情节发展。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意义和寓意,展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 反馈交流•收集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相互交流思考,激发学生对课文的独立思考能力。

6. 拓展延伸•可以邀请学生背诵课文中的古诗词,拓展课文相关的知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7. 总结归纳•总结课文内容,强调重点知识,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五、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2.鼓励学生背诵本单元古诗词,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表达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老师们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部编(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带教学反思

部编(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带教学反思

部编(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带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故事情节。

2.学习掌握生字词“”。

3.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重难点词语。

### 能力目标4.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

5.培养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解读能力。

6.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 情感目标7.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8.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精神。

9.引导学生感受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故事情节。

2.运用课文中的重要词语进行阅读理解。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难点词语的含义。

2.引导学生真正理解课文所传达的思想,并进行适当的拓展。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通过图片、视频或故事引入本单元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学习1.听读课文,学生跟读。

2.教师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讲解生字词和难点词语。

3.小组讨论课文内容,学生互相交流。

4.学生个人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第三步:巩固1.背诵课文片段。

2.课文理解题,让学生简单回答问题来检查理解情况。

第四步:拓展1.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人物特点和思想意义。

2.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展示对课文的理解和想法。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中,学生的参与度和思维能力有所提升,但是在课堂氛围的营造和引导上还可以再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的思维拓展,多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让课堂更加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上是关于部编(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的教案和教学反思。

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将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内容,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六》 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六》 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六》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综合性学习内容。

本单元的主题是“科学探索”,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了解和感受科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科普文章阅读、科学实验、科学探究活动等。

在《语文园地六》的教学中,我们将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实验等活动,深入了解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科普知识,对科学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和科学思维的培养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训练。

此外,学生对实验的兴趣较高,通过实验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读懂科普文章,了解相关的科学知识;学生能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实验和探究,提高科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对于生活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读懂科普文章,了解相关的科学知识;学生能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实验和探究。

2.难点: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互动式教学法: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能力。

3.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提前阅读相关科普文章,了解科学知识,准备相关的实验材料和设备。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预习课文,了解科普文章的内容,准备好实验所需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例如,教师可以讲述一个有趣的科学小故事,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六》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综合性学习内容。

本单元的主题是“走进大自然”,《语文园地六》通过一系列富有诗意的课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的朗读、理解、欣赏和创作,以及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训练。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能够独立阅读和理解简单的课文,对自然景物有一定的认识和感受。

但部分学生在朗读和表达能力上还有待提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鼓励。

此外,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也需要进一步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自然的美好。

2.能够欣赏并描述课文中的自然景物,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简单的写景作文创作。

4.增强环保意识,学会保护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四. 教学重难点1.课文的理解和朗读。

2.欣赏和描述自然景物的能力培养。

3.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写景作文创作。

4.环保意识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朗读、欣赏和创作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和写作,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情感教学法:通过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

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自然景物的图片或视频。

3.写作纸张和文具。

4.教学课件或黑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自然景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受,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带,让学生跟读课文,注意朗读的语气和情感。

然后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模仿录音中的语气和情感。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语文园地六》教案(共两课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语文园地六》教案(共两课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语文园地六》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朗读课文《谁顶照顾大姐妹》并理解其中的情节。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勇于负责的品质。

教学重点
1.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表达。

2.理解课文中的情节发展和主题。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中隐含的情感和态度。

2.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进行相关讨论。

教学过程
1.师生互动:提问导入课文内容,引发学生的兴趣。

2.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3.分段解析课文,讲解生词和句子结构。

4.学生小组讨论课文内容,展示讨论结果。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背诵诗歌《乌鸦故事》并理解其中的寓意。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背诵能力和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的观察和体验。

教学重点
1.背诵诗歌《乌鸦故事》。

2.理解诗歌中的寓意。

教学难点
1.理解诗歌中的比喻和象征。

2.运用诗歌中的语言特点进行表达和欣赏。

教学过程
1.教师讲解诗歌内容及其背景。

2.学生跟读诗歌,理解其中的情感和意义。

3.学生分组背诵诗歌,并展示背诵成果。

4.学生自由讨论诗歌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以上是《语文园地六》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并提高语文能力。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1. 教学目标•理解故事情节,能够简单复述•能够发表自己的看法•能够初步学会自己撰写短文•了解相关的作文技巧2. 教学重点•故事情节的理解•简单复述能力•发表自己的看法能力3. 教学难点•初步自己撰写短文•作文技巧的运用4. 教学准备•课文《语文园地六》•板书•教学工具5. 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复习上节课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2.导入新课:简要复述本单元的故事情节,引发学生对话题的讨论。

3.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进行简单复述。

4.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进行自己的想象和体验,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看法。

5.拓展练习: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指导他们运用作文技巧。

6.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进行巩固。

二、教学反思1. 教学亮点•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表达,培养了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

•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 教学不足•部分学生在自主写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进一步进行指导和训练。

•教学过程中有时容易陷入板书和讲解,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

3. 教学改进•增加学生间互动的环节,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针对学生不同的写作能力,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辅导。

4. 教学反思本教案针对语文园地六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和设计,但在实际教学中仍需不断调整和改进。

通过教学反思,可以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效果,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语文园地六-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语文园地六-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语文园地六-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学生能够正确的朗读全文。

2.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信息,并能够进行意义的理解。

3.通过书写练习,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信息,形成一定的文学素养。

教学难点1.学生在理解课本中如何运用个人经验进行思考的能力。

2.如何准确把握课文中的重要信息,进行有效的解读。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对本课进行简单的导入,让学生能够理解本课的主要内容和思路,了解学习本课程的必要性。

语文老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对本课有初步的了解和认知。

给学生时间阅读课文(10分钟)教师将本课文进行分段,然后让学生独立地阅读每一段内容。

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信息,并通过学生自己的理解来诠释课文。

在这个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在课本上进行标注,或是将自己的理解声音化,举起自己的手发言。

学习理解课文(15分钟)在学生对本课文有了初步的理解之后,教师主动介绍学习对象词汇,让学生有一个词汇概念的认识。

并通过课文配合图片的方式,让学生对学习对象一定的了解。

同时,教师自行编排习题让学生加深对学习对象的理解,例如在课文中加加号。

同时,让学生自己动手练习,让学生在书写的过程中对学习内容进行加强。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15分钟)学生组成小组,进行本次课程中的角色扮演。

让学生通过扮演其他人物,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思想的表达能力。

同时,在小组扮演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表达方式,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课堂讨论(10分钟)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以学生的思路为主轴,开展小组讨论,梳理学生的思路和理解。

同时,教师可以在讨论过程中,不断的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问题的解决方法。

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课文进行一定的梳理,让学生有一个更清晰、更系统的认知。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案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六》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综合性语文学习材料。

本单元的主题是“语文实践活动”,通过一系列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活动,使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园地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阅读理解、词语辨析、句子仿写、口语交际、作文创作等。

这些内容旨在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课文,通过词语辨析和句子仿写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口语交际和作文创作提高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经过前期的语文学习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词汇积累和语言表达能力。

但是,对于一些较复杂的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进一步的练习和指导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掌握词语的用法,提高词汇积累和运用能力。

3.提高句子仿写和语言表达能力。

4.提高口语交际和作文创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

2.词语的用法和积累。

3.句子仿写和语言表达。

4.口语交际和作文创作的技巧。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词语用法和句子仿写技巧。

2.示范法:教师示范口语交际和作文创作,学生跟随练习。

3.练习法: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练习,促进互动和合作。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文本和教学参考书。

2.相关词语和句子的示例。

3.口语交际和作文创作的素材。

4.教学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相关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宣布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课文文本,让学生自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然后,教师进行讲解,解释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结构。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词语,让学生进行词语辨析和句子仿写练习。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示例,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练习。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进行口语交际和作文创作的练习。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六》 集体备课教案(共2课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六》 集体备课教案(共2课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六》集体备课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能够理解诗歌《植树》的含义,朗读流畅。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植树》的含义。

2.朗读流畅。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植树》的抽象含义。

教学准备
1.诗歌《植树》教材。

2.录音机。

教学过程
1.教师先播放《植树》的录音,让学生听一遍,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2.教师讲解诗歌中的生僻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3.学生进行分组朗读《植树》,并进行互相评价。

课堂小结
在本课中,我们学习了诗歌《植树》,理解了植树的重要性,希望同学们能够
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认识和理解寓言《青蛙和小鱼》的寓意。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理解团结友爱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理解寓言《青蛙和小鱼》的寓意。

2.对文中角色情感态度的理解。

教学难点
理解寓言故事中的寓意和道理。

教学准备
1.寓言《青蛙和小鱼》教材。

2.PPT。

教学过程
1.教师呈现PPT,简要介绍寓言的概念和特点。

2.通过故事《青蛙和小鱼》,让学生理解团结友爱的重要性。

3.学生分组合作,讨论寓言故事中的寓意,并展示讨论结果。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团结友爱的力量是伟大的,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也能学会团结友爱,共同进步。

以上是本节课的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并积极践行。

新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六》优质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六》优质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六》优质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六》是新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这一单元的主题是“语文实践活动”。

通过一系列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

本节课将围绕着教材内容,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提高语文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于一些基本的语文知识点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但是,学生在语言表达、写作技巧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综合素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掌握,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2.教学难点:写作技巧的运用,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新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2.课件:与教材内容相关的PPT课件。

3.学习材料:与教材内容相关的阅读材料、写作素材等。

4.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本节课的主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讲解教材内容,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

如:阅读理解、写作训练、口语交际等。

4.巩固(10分钟)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让学生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新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 六》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新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 六》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新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六》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竹篮》的基本内容和故事情节。

2.能够理解课文的核心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相关问题。

3.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竹篮》的内涵和主题,启发学生对人性和友情的思考。

•难点:引导学生运用多元素分析文本,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意图。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PPT课件,包含课文内容、生字解释和相关图片资料。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了解课文背景和主要内容。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教师播放一段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第二步:讲解课文
教师呈现课文内容,并逐段讲解,注重生字解释和情节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第三步:讨论分析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课文主题和情感表达,激发学生对故事背后
的含义思考。

第四步:启发思考
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和写作,鼓励学生表达个人观点和看法。

第五步:课堂展示
学生代表展示讨论成果,交流学习心得,鼓励互相学习和借鉴。

五、教学反馈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全面评价,引导学生总结教训和反思不足之处,为下一堂课的学习提供参考。

六、课后作业
1.阅读并背诵课文《竹篮》。

2.完成课后习题,巩固课文内容和重点生字。

3.思考课文的主题和启示,写一篇读后感。

以上是本次新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六》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够对教学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园地指导方案教学分析语文园地六由“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三个板块构成。

“交流平台”主要归纳阅读本单元长文章的方法。

“词句段运用”则由两方面训练内容构成:一是综合修改病句、段来训练学生字、词、句的运用与搭配等能力;二是仿照例句写比喻句。

这是四年级重要的训练内容。

“日积月累”主要是了解背诵古诗《独坐敬亭山》。

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平台”,了解篇幅较长的文章可以分成几部分来读,体会每个部分之间的联系。

2.借助“词句段运用”,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3.体会例句中加点部分所表达的不同情感,照样子改写句子。

4.通过日积月累,正确朗读古诗,了解古诗的意思。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阅读精彩语段,搜集一些运用比喻修辞方法的句子。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学习交流,掌握方法1.回忆交流:本组教材中有哪几篇课文?2.这几篇课文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呢?3.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组长汇报交流。

生1:这几篇课文篇幅都很长。

生2:每篇课文都分成几个部分。

《小英雄雨来》用序号标示每个部分,《我们家的男子汉》用小标题,《芦花鞋》用空行的方式。

生3:这样,我们只要把每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就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今后,遇到类似的文章,我也要运用这样的方法把握主要内容。

生4:每个部分都是有联系的。

我在阅读长文章的过程中,有时还会停下来,思考一下前面的内容,想想讲了什么,这样就会与当前阅读内容联系起来。

当遇到感兴趣或者有疑问的地方,我也会采用阅读策略进行大胆的预测,然后通过阅读下文来验证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

4.小结:是的,对于篇幅较长的课文,我们可以通过每段之间的联系串联起全文,还可以用我们之前学过的给每段拟小标题的方法,更好地理解梳理课文的内容。

二、火眼金睛,修改得当1.(课件出示病句)读一读,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2.学生交流:此句是病句。

3.回顾之前学过的修改符号,学生交流。

教师相机板书。

4.用黑板上的修改符号试着修改这段话。

5.学生交流讨论并修改病句。

第一处:“工夫”改为“功夫”。

第二处:“竟赛”改成“竞赛”。

在“竞赛”后面增添:“我参加了这次竞赛。

”第三处:把“忍不住”删除。

第四处:“功夫不负有心人”应该放在“我果然获得了一等奖”的前面。

第五处:“果然”改成“居然”。

第六处:把“是否”删除。

四、布置作业,拓展阅读课外拓展阅读长篇小说。

第二课时一、表情达意,学会比喻1.课件出示两组句子。

(1)第一组句子:①妈妈还是死命追着不放,到底追上了,可是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qiū),怎么也抓不住。

②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

(2)第二组句子:①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②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都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2.说一说:两组句子中的加点部分让你感受到了什么?3.全班交流:第一组句子让我们感受到雨来的调皮可爱;第二组句子让我们感受到德军的凶残与冷酷。

4.师总结:同样是比喻句,不同的喻体能表达出作者不同的情感。

5.练一练。

学生练习改写教材上的句子,体会不同的喻体所表达的不同的情感。

6.学生交流。

二、积累诵读,日积月累(一)谈话:同学们,李白是我们十分熟悉的诗人。

我们学过他的很多诗,大家能背诵几首吗?(学生背诵古诗)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诗——《独坐敬亭山》。

(板书课题,生书空、齐读)(二)知诗人,解诗题。

1.知诗人。

李白,唐代诗人,他写的诗又多又有名,所以人们称他为“诗仙”。

(介绍历史背景)2.解诗题。

“独”是指独自。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了解敬亭山。

师:李白一个人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了什么?他想到了什么呢?请大家朗读全诗,体会李白的心情。

(三)品悟诗意,感受意境。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诗的前两句,说一说你的理解。

1.重点引导“众”与“孤”之中蕴含的多与少之意。

“尽”与“闲”对比教学,结合历史背景,理解诗人当时的心情。

2.小结前两句:仰望天空,只见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一片白云慢悠悠地越飘越远,四周一片寂静。

3.师:请同学们读一读后两句。

作者又看到了什么?4.生读诗句,小组讨论诗句含义。

5.小结后两句:我静静地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着我,好像在相互交流,彼此谁也看不够,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敬亭山了。

6.过渡:作者为何心中什么也不想,只有那座不言不语的高山呢?(了解李白不同时期的诗和他当时的境遇,体会本诗抒发的情怀。

)四、朗诵全诗,熟读能诵五、总结全课,课外背诵9短诗三首(繁星)教案设计设计说明《繁星》是诗集,由164首组成,作者是冰心。

冰心一生信奉“爱的哲学”,她认为“有了爱,便有了一切”。

在《繁星》里,她不断唱出了爱的赞歌。

《繁星》(七一)写母亲的爱是伟大而慈祥的,让作者留下了永不漫灭的记忆。

《繁星》(一三一)通过描写面朝大海时心中的感受和慨叹,赞美了大海的广阔与博大。

《繁星》(一五九)赞扬了最崇高、最无私的母爱,表达了对母亲由衷的感激之情。

诗歌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教学时,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和领会作者的情感。

充分利用学习诗歌“读”这个手段,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朗读,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理解感悟,吸引学生穿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走进诗歌所描绘的世界和作者的心灵,真正领会诗歌的内容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刻情感。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字卡、词卡。

2.搜集作者相关资料。

学生准备:1.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2.阅读《繁星》《春水》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1.今天,上班途中见到这样的景致:朝阳含笑微风轻盈花儿自在争芳蜜蜂快乐耕耘其实,他们在倾诉学生初次接触诗歌,可引导学生说说“与其他课文在语言上有什么不同”。

老师以小诗的形式表达,你觉得写得如何?2.学生点评。

3.好的诗歌中应闪烁着启迪灵性的光芒。

冰心的小诗如繁星一样晶莹璀璨,总会给凝望者带来很多思考。

今天,我们撷取其中的三颗,共同欣赏。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老师的观察习作中试着通过景物体会氛围,联想画面,为深入赏析《繁星》三首做准备。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1.了解作者。

将课前对“冰心”的资料收集做汇报。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主要作品有《繁星》《春水》《小桔灯》等。

2.介绍冰心创作背景。

冰心写作《繁星》和《春水》的时候,正值“五四”新文学活动的高潮期至高潮刚刚过去之后。

《繁星》共164首,《春水》共182首,小诗均无单独标题,1923年两组诗歌先后结集。

冰心在后来回忆了自己当初写诗时的情景。

在她求知欲最旺盛的时候,课上课下贪婪地读着各种书报,遇到自己喜欢的句子,就三言两语歪歪斜斜地抄在笔记本的眉批上,这样做惯了,有时也把自己随时随地的杂感和回忆写上去,日子多了,数量也就相当可观。

虽然大致不过三五行,但这三五行背后,总有些与亲身经历有关的事,看到这些字,便想起很亲切很真实的情景,舍不得丢掉。

这时她偶然看到郑振铎译的泰戈尔的《飞鸟集》连载,都是充满诗意和哲理的。

她心里一动,觉得自己记在笔记本眉批上的那些三言两语,也可以整理一下,抄录出来。

在抄的时候,她选择那些更有诗意的,更含蓄一些的,放在一起,因为是零碎的思想,就选了其中的一段,以“繁星”两个字起头的,放在第一部,命名为《繁星》。

3.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把生字用笔圈一圈。

(2)与小组同伴合作,轮读课文,相互纠正读音。

2.学习字词。

课件出示小星星图片,瞧,小星星为我们带来了本课的会认字和会写字,快来念一念!第一组:漫、涛(指名读并正音、齐读、开火车读)。

第二组:繁、漫、灭、藤、萝、膝、涛、躲。

(1)学生自由认读。

(2)指名认读生字,教师在课件上圈出学生认读有困难的生字,学生交流讨论。

(3)小组讨论: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大家准确而又快速地记住这些字?(4)汇报交流,重点识记。

“藤”“萝”:借助图片,利用形声字特点识记。

繁:拆分“敏-幺-小”,上下结构,下部不是“系”。

漫:与“慢”区分记忆。

灭:字理图帮助记忆。

膝:“月”与身体的某一部分有关,右部与“漆”的右部相同。

躲:形声字“身”为形,“朵”为声。

本义为隐藏。

把这些会写字放到词语中,你还能流利地读一读吗?出示词语:藤萝繁星漫灭膝盖躲藏(1)学生自由认读词语,读准字音。

(2)指名认读词语,相互纠正字音,针对学生的共性错误,反复领读。

(3)开小火车读好词语。

3.过渡:能把生字和词语都读准确了,你们真了不起,相信读句子也难不倒大家。

出示句子:(1)永不漫灭的回忆(2)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设计意图:字词是学习的基础,鼓励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并且在识记生字时,鼓励学生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字,内化记忆。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学生良好语感。

三、品读诗句,领悟情感1.小组合作,学习第一首,读一读,你感受到了什么?2.作者心中永不漫灭的回忆指的是什么?3.想象:“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会是怎样的情景?会有谁?在做什么?发生了什么事……4.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想象情景,进行汇报。

5.儿时的你与母亲相处时,有哪些温馨的场面,与大家分享。

结合学生的表达内容对学生进行尊母爱母的教育。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设计意图:在读中理解、感悟。

读书必须读懂内容,抓住中心,否则阅读就是无效的。

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结合诗歌中的意境展开想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四、观察指导,练写生字1.学生观察课后写字表,当小老师交流写字方法。

2.教师利用课件演示“繁”“藤”“膝”的书写过程,组织学生仔细观察,帮助学生记住字形,学会笔顺。

3.学生再次观察课后写字表,先描红,再练写两个。

4.指导反馈,集体评议后修改自己的书写。

设计意图:教师结合学生已有的书写能力,并抓住重点进行书写指导,提高书写指导的针对性、有效性。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教师总结学生课堂学习情况。

2.布置作业:将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给家人听。

设计意图:及时肯定学生的学习表现,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把自己的课堂学习分享给家长,体验学习的乐趣。

第二课时一、回顾诗歌,导入新课1.指名朗读第一首诗歌,说说:从中感受到了什么?2.冰心对母爱的赞扬从未停止过,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冰心的诗歌,走进冰心的情感世界。

设计意图:回顾上节的诗歌内容,唤起诗歌的记忆,情感的记忆。

二、品读诗歌,体会情感(一)学习第二首诗歌1.指名读诗歌,你有什么发现?2.三个反问句组成了一个排比句。

引导学生了解:反问的修辞方法,是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意思,答案含在问句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