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判断句的确认问题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形式和内容分析
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夫鲁,齐晋之唇。(《左传·哀公八年》)
秦,虎狼之国,不可信。(《屈原列传》)
这种形式只是把主语和谓语放在一起,因此读这种句子,在主语后总有或大或小的停顿,再重读谓语来表示断定。
在文言文中,以“……者,……也”和“……,……也”的形式多见,有人说这两种是判断句的标志,这一提法不够准确。因为判断句不只是这两种形式,而这两种形式也并不都是判断句,如:
2·3语气助词常参与其中。判断句常常在主语后面用语气助词“者”字表示提示,在谓语后用语气助词“也”字煞句。主语是“者”字短语的,“者”字不是语气助词,而是代词,是主语的一部分,从表达效果看,也有提示的作用。“者”“也”的使用相当灵活,有同时使用,有只用“者”字的,有只用“也”字的,有“者”“也”都不用的,还有在平行的两个判断句之后用一个“也”字的。如:
这种形式的判断句,主语后常有一个停顿,用来代替“者”,“也”在此同样起加强语气作用。
3·1·3有“者”无“也”,其结构形式为“……者,……”,如:
粟者,民之所种。(《论贵粟疏》)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柳敬亭传》)
这种形式的判断句使用的极少,“者”仍然是起提顿作用,常用于判断人物身份、籍贯,事物的性质、特点等。
这类判断句中的“乃、即、则、亦”有肯定语气,但肯定语气又不是特别强。
3·2·2谓语前加上“必、固、诚、真”等表示的语气更加肯定的判断句,如: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斯固百世之遇也。(《五人墓碑记》)
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游黄山记》)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齐桓晋文之事》)
6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二、指示代词“是”和判断词“是”
现代判断句要用判断词“是”,古汉语相反,一般不用,这 是古今汉语判断句最重要的差别,先秦汉语中,有很多“是” 字,很象判断词: ①是吾师也。(左传· 襄31) ②是社稷之臣也。(论语· 季氏) 从现代汉语的眼光去看,似乎都可以用判断词“是”的 意思去理解,其实“是”为指示代词作主语,相当于“此”。
①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荀子· 劝学) ②弃其杖,化为邓林。 ③晋为盟主,诸侯或相侵也,则讨之。(左传· 襄26) ④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 子张)
只有在极少数句子中,“为”才和现代汉语 中的判断词“是”相当: ⑤尔为尔,我为我。(孟子· 公孙丑上)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中,在谓语前面可以加副词“乃”、 “即”或语气词“维(惟)”。
“乃、即、必”等用在判断句中,不是判断词,而 是副词,起加强肯定语气的作用。
10)是乃仁术也。(孟子· 梁惠王上) 1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12)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史记· 项羽本纪) 13)汝之子即吾之子也。(三国志· 失街亭) 1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3.主语+者,谓语。
⑤情者,文之经;辞者,文之纬。(文心· 情采) ⑥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柳敬亭传) 判断意味没有带“也”的强。
4.主语,谓语。
⑦秦,虎狼之国。(史记· 屈贾列传) ⑧刘豫州,王室之胄。(资治通鉴· 汉献建安十三)
判断意味更用在主语和名词谓语中间, 有人认为是判断词,认为是“为”的较古的形式,其实这种 看法是欠妥当的,“维”“为”上古根本不同音,“维、惟” 是句中语气词。起引出谓语和加强语气的作用。它们不仅用 在判断句中,也用在描写句或叙述句中。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特点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特点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特点是指通过语法结构和词汇选取等方面来判断一个句子是否为判断句。
古代汉语中,判断句又称为断定句,是一种表达判断、肯定或否定观点的句子。
下面将列举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特点。
1. 主谓结构:古代汉语判断句通常采用主谓结构,主语位于句首,谓语动词位于句末。
例如:“天下太平”、“人生自古谁无死”。
2. 肯定或否定的词语:判断句常常使用肯定或否定的词语来表达观点。
例如:“必然”、“绝不”。
3. 语气助词:古代汉语判断句常常使用语气助词来增强肯定或否定的语气。
例如:“的确”、“果然”。
4. 修饰成分:判断句常常使用修饰成分来进一步说明观点。
例如:“全然”、“尽管”。
5. 并列结构:判断句中常常使用并列结构来表达多个观点。
例如:“非此即彼”、“或是或非”。
6. 比较结构:判断句中常常使用比较结构来进行观点的对比。
例如:“与其……不如”。
7. 状语的运用:判断句中常常使用状语来进一步说明观点的情况或条件。
例如:“唯有如此”、“因此”。
8. 反问句的使用:判断句中常常使用反问句来表达观点。
例如:“难道不是吗?”、“岂有此理?”9. 倒装结构:判断句中常常使用倒装结构来强调观点。
例如:“岂止如此”、“不仅如此”。
10. 表示时间和地点的词语:判断句中常常使用表示时间和地点的词语来限定观点的范围。
例如:“当下”、“此地”。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特点包括主谓结构、肯定或否定的词语、语气助词、修饰成分、并列结构、比较结构、状语的运用、反问句的使用、倒装结构和表示时间和地点的词语等。
这些特点在句子结构和词汇选取等方面都有所体现,能够准确地表达判断、肯定或否定观点的含义。
古汉语判断句详解
古汉语判断句详解分类1、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不用判断词,而是在判断句的谓语后面加语气词“也”帮助判断。
格式:主语+谓语+也例: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
《左传·齐桓公伐楚》王,人君也;斶,人臣也。
《战国策·齐策四》张骞,汉中人也。
《汉书·张骞传》2、在主语后面加上代词“者”复指,引出谓语。
格式:主语+者+谓语+也例:南冥者,天池也。
《庄子·逍遥游》吾所欲者,土地也。
《韩非子·五蠹》陈胜者,阳城人也。
《史记·陈涉起义》3、在主语后面加上代词“者”复指,省略“也”字。
格式:主语+者+谓语例:兵者,不祥之器。
《老子》陈轸者,游说之士。
《史记·张仪列传》4、省略“者”、“也”,这是“……者……也”的省略形式。
格式:主语+谓语例:夫鲁,齐晋之唇。
《左传·哀公八年》荀卿,赵人。
《史记·孟轲荀卿列传》5、判断句的主语有时根本不出现,有时承上文省略,这时,句末的“也”字必不可少。
例:明日,子路行,以告。
子曰:“隐者也。
”《论语·子路从而后》酣战之时,司马子反渴而求饮,竖谷阳操觞酒而进之。
天子曰:“嘻!退,酒也!”谷阳曰:“非酒也。
”《韩非子·十过》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区分“是”为判断动词还是指示代词。
①先秦时代,“是”字往往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用和“此”一样。
例:公曰:“是吾宝也。
”《左传·僖公二年》是社稷之臣也。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曰:“是何也?”曰:“无何也。
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
”《荀子·天论》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
是何故也?《墨子·非攻上》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
《荀子·天论》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
《左传·哀公元年》国平养侠儒,难至用介士,所利非所用,所用非所利,是故服事者简其业,而游学者日众。
6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5) 在“……者,……也”式及其省略形式的谓语前 面加上“乃”、“即”、“皆”、“必”、“诚”、 “亦”等副词,加强肯定判断的语气。 例如:
《战国策·赵策》:“吾乃梁人也。” 《史记·项羽本纪》:“梁父即楚将项燕。” 《史记·留侯世家》:“所诛者,皆生平所仇怨。” 《史记·项羽本纪》:“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孟子·公孙丑上》:“子诚齐人也。” 《战国策·赵策》:“今秦万乘之国,梁亦万乘之 国。”
17
《孙子兵法·势》:“终而复始,日月是 也。”
《韩非子·难言》:“以智说愚必不听, 文王说纣是也。”
《战国策·魏策》:“若士必怒,伏尸二 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庄子·逍遥游》:“汤之问棘也是已。”
18
大约从战国末期开始,“是”有时被当作判 断词使用(在更多的情况下“是”仍作代词)。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1
判断句是表示某种事物是什么东西、属于某一 类或不属于某一类的句子。
在现代汉语中,肯定性的判断句,必须在主语 和宾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表示。例如:“北京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王老师是重庆人。” 否定性的判断句,则必须在“是”前加上否定副词 “不”字,例如:“封主任不是我的邻居。”
11
但在古汉语中,用来复指前面所述之 事的代词“是”、“此”,有时也可不用; 这样,看起来判断的形式不明显,但实际 上仍是判断句。例如:
《左传·僖公三十年》:“许君焦瑕, 朝济而夕设版焉,(是)君之所知也。”
12
第二,有些判断句的主语省略,只出现谓语。 这是因为主语所指的人或事物已在上文出现过, 省略之后并不影响文意表达。这种情况在对话 中较多。例如:
9
(6) 在“……者,……也”式及其省略形式的 谓语前面加上否定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非”的作用是否定整个谓语,译成“不是”, 但“非”并不是判断词,而是副词。 例如:
古代汉语6判断句
〈12〉丹山西卽巫山者也。 〉丹山西卽巫山者也。 巫山·巫峽 巫峽) (巫山 巫峽) 〈13〉若此者甚衆,皆崩 〉若此者甚衆, 崖所隕。(同上) 崖所隕。(同上) 。(同上 〈14〉亡鄧國者必此人也。 〉亡鄧國者必此人也。 左傳·莊 ) (左傳 莊6)
〈15〉其北則大月氏、康居 〉其北則大月氏、 之屬。(漢書·張騫傳) 之屬。(漢書 張騫傳) 。(漢書 張騫傳 〈16〉乃歌夫“長鋏歸來” 〉 歌夫“長鋏歸來” 者也。(馮諼客孟嘗君) 。(馮諼客孟嘗君 者也。(馮諼客孟嘗君) 。(廉頗 〈17〉相如素賤人。(廉頗 〉相如素賤人。( 蔺相如列傳) 蔺相如列傳)
丁、主語+謂語 主語+ 〈8〉是炎帝之少女。 〉是炎帝之少女。
(精衛填海) 精衛填海)
〈9〉堂邑父,胡人。 〉堂邑父,胡人。
張騫傳) (漢書·張騫傳) 漢書 張騫傳
主語(者)+謂語(也) 主語( )+謂語( 謂語 古代漢語中表示否定判斷 的方式是在判斷謂語的前 面加上否定副詞“ 面加上否定副詞“非”。
(鄭伯克段於鄢) 鄭伯克段於鄢)
〈2〉劫天子,惡名也。 〉劫天子,惡名也。
司馬錯論伐蜀) (戰國策·司馬錯論伐蜀) 戰國策 司馬錯論伐蜀
乙、主語+者+謂語+也 主語+ 謂語+ 〈3〉兵者,凶器也。 〉兵者,凶器也。
(韓非子·存韓) 存韓) 韓非子 存韓
〈4〉陳勝者,陽城人也。 〉陳勝者,陽城人也。
〈18〉潁考叔爲潁谷 18〉 封人。 鄭伯克段於鄢) 封人。(鄭伯克段於鄢) 〈19〉四體不勤,五 19〉四體不勤, 穀不分,孰爲夫子? 穀不分,孰爲夫子?
微子) (論語·微子) 論語 微子
〈20〉德之不修,學之不講, 20〉德之不修,學之不講, 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 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 是吾憂也。 論語·述而) 是吾憂也。(論語·述而) 21〉知之爲知之, 〈21〉知之爲知之,不知爲 不知,是知也。 論語·爲政) 不知,是知也。(論語·爲政) 22〉富與貴, 〈22〉富與貴,是人之所欲 論語·里仁) 也。(論語·里仁)
文言文中判断句的标志及例句
文言文句式之判断句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
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也”。
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即”“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
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下文判断。
(1)“为”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中蛾冠儿多髯者为东坡。
(2)“乃”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3)“即”表肯定判断,可译为“就是”例:吟鞭东指即天涯。
(4)“则”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是”做动词,表肯定判断例:斯是陋室,惟吾德闻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6)“非”表否定判断,可译为“不是”非天质之卑兵革非不坚利也。
(7)“……,……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8)“……者,……也”。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9)“……者,……”例: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0)“……,……也”例: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夫战,勇气也。
(11)“……也”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文言文句式之被动句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
二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
(1)没有标志词语,意念上的被动。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被……所感动。
(2)有标志词语a “为”表被动: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
b “为……所……”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为所吞”即“被……吞掉”。
c “于”表被动:管夷吾举于士“举于……”即“在……被举荐”。
d、固定格式。
初中文言课文中固定结构有:“不亦……乎”“有……者”“得无……乎”“如……何”“奈……何”“然则……”等。
(1)“不亦……乎”相当于“不是……吗”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易君子乎?(2)“如……何”相当于“对……该怎么办”“把……怎么样”,例:……如太行王屋何?即“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其如土石何:即“能把土石怎么样呢”。
1.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一、古代漢語的判斷句(12)
第六, 在“„„者,„„也”式及其省略形式的謂語前面加 上否定詞“非”,表示否定判斷。“非”的作用是否定整個謂語, 譯成“不是”,但“非”並不是判斷詞,而是副詞。例如: 《左傳·成公四年》:“楚雖大,非吾族也。” 《論語·憲問》:“管仲非仁者與?” 《戰國策·趙策》:“吾乃今然後知君非天下之賢公子也。” (表示否定判斷的主謂詞組“君非天下之賢公子”作動詞“知” 的賓語)
一、古代漢語的判斷句(5)
(三) “„„者,„„”式 這種形式也可以看成“„„者,„„也”式的省略。例如: 《老子》:“兵者,不祥之器。” 《老子》:“是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 資。” 《史記·張儀列傳》:“陳軫者,遊說之士。” 《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天下者,高祖天下。” 《史記·項羽本紀》:“陳嬰者,故東陽令使。” 晁錯《論貴粟疏》:“粟者,民之所種。”
一、古代漢語的判斷句(6)
(四) “„„,„„”式 這種形式也可以看成“„„者,„„也”式的省略。例如: 《史記·孟軻荀卿列傳》:“荀卿,趙人。” 《史記·孝文本紀》:“農,天下之本。” 《漢書·文帝紀》:“朕,高皇帝側室之子。” 《詩·關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詩·兔罝》:“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Hale Waihona Puke 一、古代漢語的判斷句(3)
一、古代漢語判斷句的基本形式及其變體 古代漢語典型的判斷句,是不用判斷詞的。 其表現形式主要有四種: (一)“„„者,„„也”式 這種格式中的“者”是輔助性代詞,它的作用是復指前面的名 詞主語;“也”是語氣詞,其作用是幫助判斷,“也”前是直接作 謂語的名詞、名詞性詞語或代詞。例如: 《莊子·逍遙遊》:“南冥者,天池也。” 《戰國策·趙策》:“彼秦者,棄禮義而尚首功之國也。” 《史記·陳涉世家》:“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吳廣者,陽夏 人也,字叔。” 《史記·項羽本紀》:“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 韓愈《師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有時,判斷句的主語是“者”字結構,如《孟子·離婁下》: “追我者,誰也?”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判断句:表示某种事物是什么东西或不是什么东西,某种事物属于某一类或不属于某一类。
形式如下:一、肯定形式:1、不用判断词,在判断句的谓语后面加语气词“也”帮助判断。
(——也)例如:王,人君也;斶chu51四声,人臣也。
《战国策·齐策四》严斶面折齐宣王2、在主语后面,还可以加上代词“者”复指,引出谓语。
(——者,——也。
)如:南冥者,天池也。
《庄子·逍遥游》(冥:古义黑,五行中以黑代水,故本义水。
)吾所欲者,土地也。
《韩非子·五蠹》陈胜者,阳城人也。
《史记·陈涉起义》3、有时候“也”字可不用(——者)如:兵者,不祥之器。
《老子》4、“者”“也”都不用。
如:夫鲁,齐晋之唇。
《左传》二、否定形式:在判断句的谓语之前加上“非”字(非——也)例:楚虽大,非吾族也。
《左传》耕渔与陶,非舜官也。
而舜往为之者,所以救败。
《韩非子》(官:职责。
败:社会的败坏风气。
韩非子引孔子讲学)三、省略形式:“也”字必不可少判断句的主语句有时根本不出现,有时应承上文而省略。
在这种情况下,句末的“也”字就是必不可少的了。
例:明日,子路行,以告。
子曰:“隐者也。
”《论语》四、附加形式:判断句中,在谓语前面可以加副词“乃”和“即”或语气词“维”和“惟”例如:是乃狼也。
《左传》梁父即楚将项燕。
《史记》我马维骐。
《诗经》尔惟旧人。
《尚书》非其父兄,即其子弟。
《左传》问题:乃、即、和维、惟的异同同:1、都不是判断词2、都可以加在谓语前面3、还常常和副词非结合起来使用异:1、经常出现的时间不同:加乃、即的先秦不太多,后代用的较多。
加维、惟的先秦常见,后代不多见。
2、词性不同:乃、即是副词,用来加强肯定语气,大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便(是)、就(是),因此出现了判断动词是以后,它们可以加在是前面,构成乃是、即是,作用和“非”相近都是加在判断句谓语前的副词。
维、惟是放在句中的语气词,起引出谓语的作用,在多数情况下后面的谓语并不能和前面的主语发生判断关系。
古代汉语常识之判断句.docx
古代汉语常识之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是古代汉语的一种常用句式。
其特点是名词性词语直接充当谓语。
也就是说,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主体结构往往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前一个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充当主语,后一个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充当谓语。
翻译时一般译为“某某,是什么”或“某某,不是什么”。
判断的标准是翻译中是否有判断词“是”或“不是”。
一、判断句常用形式1.用“者”或“也”表示肯定的判断。
例如:①陈胜者,阳城人也。
该句是用“……者,……也”的形式表示判断,可译为:“陈胜,是阳城人。
”②陈轸者,游说之士。
该句是用“……者,……”的形式表示判断,可译为:“陈轸,是游说的人。
”③此晋国之宝也。
该句是用“……也”的形式表示判断,可译为:“这是晋国的宝物。
”④莲,花之君子者也。
该句是用“……,……者也”的形式表示判断,可译为:“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2.用“非”表示否定的判断。
例如:余本非文人画士。
该句是用“非”表示否定判断,可译为:“我原本不是文人画士。
”3.直接表示判断。
例如:刘备,天下枭雄。
该句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而是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翻译时,可根据语意的需要,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直接补出“是”作判断,可译为:“刘备,是天下的枭雄。
”二、判断句常见错误1.“者”或“也”的形式虽为判断句常见的形式,但并非一用“者”“也”就是判断句。
例如:①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这两句都不是判断句,①句中的“者”可译为“……的人”,②句中的“者”可译为“……的原因”。
2.副词“乃”“则”“即”“皆”等有时也表判断,但这种情况一般较少见。
如果是判断句,句中有“者”或“也”,则“者”“也”表判断;如果句中没有“者”或“也”,而翻译时又必须译出“是”或“不是”,则用副词来表判断。
例如: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该句是判断句,但表判断的是句末的“也”,句中的“则”是为了加强语气,可译为“就”。
在文言文中判断句的用法
在文言文中判断句的用法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
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应该立为王储的是公子扶苏)
(2)斯是陋室《陋室铭》
(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这都是忠贞贤良、为气节而牺牲的大臣)
(6)臣本布衣《出师表》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1)七略四库,天子之书《黄生借书说》
(2)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黄生借书说》
(搬运起来使牛马(累得)流汗,放在家里塞满屋子的,是富贵人家的藏书)。
文言句式的判断技巧
怎么判断文言句式?与词汇相比,文言语法变化不大,只是几种特殊句式的表示方法与现代汉语不同,下面分别加以说明: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倒装句式省略句式疑问句式否定句式判断句式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者,......也。
”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
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
如:“陈涉者,阳城人也。
”(《史记.了涉世家》)“......,......也。
”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
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资治通鉴》)“......者,......。
”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
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者也。
”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
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
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战国策.齐策》)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如:“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被动句式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1、表达比喻内容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 王制》)
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 汉纪五十七》)
2、表达因果关系
良庖岁更刀,割也。(《庄子· 养生主》) 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韩非子· 五蠹》)
3、表达条件关系
夫战,勇气也。(《左传· 庄公十年》) 百乘,显使也。(《战国策· 齐策四》
2、“是”由指示代词演变为判断词
代词“是”多指代前文的内容。当指代的内容少时,指 代作用降低,判断作用增强,进而演变为判断词。 国平养儒侠,难至用介士,所利非所用,所用非所 利,是故服事者简其业,而游学者日众。是世之所 以乱也。(《韩非子· 五蠹》)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论语· 里仁》) “是”在汉代演变为判断词(王力1958年著《汉语史稿》 认为西汉末年就有了判断词“是”)。 此必是豫让也。(《史记· 刺客列传》) 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论衡· 死伪》) 是是帚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彗星图) 是是苦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彗星图)
访之,乃是逸少。(《世说新语》)
4、即
副词,加强肯定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就”、“便”。
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 项羽本纪》)
民死亡者,非其父兄,即其子弟。(《左传· 襄公八年》) 陈述句用例: 贱即买。贵即卖。(《盐铁论· 本议》) 修饰判断词例: 枯体即是荣体。(范缜《神灭论》) 结论:文言语言中没有与现代汉语中的“是”相同的作用单 一 而又十分典型的判断动词。
二、古汉语判断句的形式 1、肯定形式
无“者”、“也”句(基本形式) 荀卿,赵人。(《史记· 孟轲荀卿列传》) 夫鲁,齐晋之唇。(《左传· 哀公八年》) 有“者”句 陈轸者,游说之士。(《史记· 张仪列传》) 兵者,不祥之器。(《老子》) 有“也”句 张骞,汉中人也。(《汉书· 张骞传》) 王,人君也。(《战国策· 齐策四》) 有“者”、“也”句(完美形式) 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 陈涉起义》) 南冥者,天池也。(《庄子· 逍遥游》)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吴 立 友
重庆文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2010·09·17
1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2
判断句是表示某种事物是什么东西、属于某一类
或不属于某一类的句子。
在现代汉语中,肯定性的判断句,必须在主语和
宾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表示。例如:‚北京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王老师是重庆人。‛
否定性的判断句,则必须在‚是‛前加上否定副词
26
判断句的活用,主要有三种类型:
(1) 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比喻
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比喻,这既是 语法问题,也是修辞问题。在修辞上,
这叫暗喻(隐喻)。 例如:
27
《左传· 哀公八年》:‚夫鲁,齐晋之 唇。‛ 《资治通鉴· 赤壁之战》:‚曹公,豺虎
也。‛
《荀子· 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 水也。‛
者,……也”式及其省略形式,在多
数情况下“是”仍作指示代词。
23
(2) 用判断词‚为‛的判断句 ‚为‛在古汉语中主要作动词用,很少作判断词 用。有时,‚为‛在句中的作用很像判断词,而且 似乎也可以译成‚是‛,例如: 《左传· 襄公二十六年》:‚晋为盟主,诸侯或 相侵也,则讨之。‛ 《论语· 子张》:‚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 夫子?” 《史记· 项羽本纪》:‚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 肉,何辞为?” 24
坠。‛
《战国策· 魏策》:‚此庸夫之怒也,非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士之怒也。‛
15
第四,有些判断句的主语后面用“也者”,
而在谓语后面则用“者也”或“耳”等。例如:
《国语· 鲁语上》:‚夫君也者,民之川泽 也。‛ 《韩非子· 外储说右上》:‚故吏者,民之木 纲者也。‛ 《史记· 平原君虞卿列传》:‚白起,小竖子 耳!”
(七)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二、古汉语判断句的形式 1、肯定形式
无“者”、“也”句(基本形式): 荀卿,赵人。(《史记孟轲荀卿列传》) 夫鲁,齐晋之唇。(《左传哀公八年》) 有“者”句: 陈轸者,游说之士。(《史记张仪列传》) 兵者,不祥之器。(《老子》) 有“也”句: 张骞,汉中人也。(《汉书张骞传》) 王,人君也。(《战国策齐策四》) 有“者”、“也”句(完美形式) 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起义》) 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
四、“为”、“惟”、“乃”、“即”在判断句中 性质和作用 1、为
是普通动词,表达“成为”、“作为”等含义。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劝学》) 晋为盟主,诸侯或相侵也,则讨而使归其地。(《左 传襄公二十六年》) 借用来表示判断,相当于现代的“是”,但不是专职的判断词。 余为伯鲦,余而祖也。(《左传宣公三年》) 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论语微 子》)
七、古代汉语 判断句
一、古汉语判断句与现代汉语判断句的比较 1、不用判断词“是”,由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直接 作谓语构成,靠主语与谓语之间的语义关系进行判断。
荀卿,赵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史记孟轲荀卿列传》) 现代汉语不用“是”例: 今天星期一。 老王山东人。
2、主语后常出现“者”,谓语后常出现“也”。“者” 是代词,复指主语,引出谓语,并能舒缓语气;“也” 为语气词,表达判断语气。
2、“是”由指示代词演变为判断词
古汉语判断句中的“是”,指代的是前文的内容。当 其指代的内容减少时,其指代作用降低,判断作用增强, 进而演变为判断词。 国平养儒侠,难至用介士,所利非所用,所用非所 利,是故服事者简其业,而游学者日众。是世之所 以乱也。(《韩非子五蠹》)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论语里仁》) “是”在汉代演变为判断词(王力1958年著《汉语史稿》 认为西汉末年就有了判断词“是”) 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 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论衡死伪》) 是是帚慧。(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彗星图) 是是苦慧。(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彗星图)
关于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几个问题
关于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几个问题【摘要】迄今为止,人们对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认识和掌握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古代汉语判断句这方面的教学。
本文通过对古代汉语判断句本质特点的阐释与分析,以求达到准确把握古代汉语判断句的目的。
【关键词】判断句本质特点系词名词谓语句判断句的活用判断句是古代汉语中特殊的句类之一,也是古代汉语中比较重要的句类之一。
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分析与研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判断句的确认标准是什么;“……者……也”句式是否是判定判断句的唯一或主要的特征;是否所有名词谓语句都是判断句;“是”字、“为”字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当作判断句的系词;“判断句的活用”说是否是正确的。
关于以上几个问题学术界还存在着歧见,并没有定论,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本文通过追根溯源,比较分析学术界观点,力求排除不准确的观点,准确把握古代汉语判断句本质特点,进而准确掌握古代汉语判断句。
一、古代汉语判断句的本质特点关于古代汉语判断句的确认问题,学者王力认为“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为谓语,表示判断的”。
【1】学者郭锡良补充,“判断句表示某种事物是什么东西或不是什么东西,某种事物属于某一类或不属于某一类”。
【2】学者刘忠华则坚持以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原则来判定判断句。
他认为判定某个句子是判断句需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名词性质的词语作谓语,一是主语所指与谓语所指是同一事物或同一类别”。
【3】我们赞同学者刘忠华的观点,他指出了判断句与非判断句的本质性的区别,即一个句子如果被判定为判断句,那么这个句子必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在形式特点这个方面,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谓语必须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那么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词组以及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就一定不是判断句;一是在语义关系方面,谓语必须对主语作出判断,即判定主语所指是或不是某一事物,属于某一类别或不属于某一类别。
如果只着重考虑一个方面而忽略另一个方面,就很可能把非判断句也误认为是判断句,影响我们正确地判定判断句,从而影响古代汉语教育教学实践。
古汉语判断句三种主要定义
古汉语判断句三种主要定义
古汉语判断句三种主要定义:
1.王力《古代汉语》:“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
组为谓语,表示判断的。
”
2.郭锡良《古代汉语》:“判断句表示某种事物是什么
东西或不是什么东西,某种事物属于或不属于某一类。
”
3.朱振家《古代汉语》:“判断句是用名词、代词、名
词性词组直接作谓语表示判断的,谓语所表示的内容和主语所表示的内容是同一关系或类属关系。
”判断句的活用:
1.表示比喻
曹公,豺虎也。
2.种曲折复杂的内容
夫战,勇气也。
3.表示原因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稿 日期 】 20 一82 收 0 1 —8 O
[ 者 简介 】 刘 忠 华 (94一) 男 , 西 省 洋 县人 , 作 16 , 陕 陕西 理 工 学 院 中文 系讲 师 , 士 , 究 方 向 为汉 硕 研
维普资讯
汉 中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 会 稃 学 ・ 0 2年 第 1 ( 第 6 社 20 期 总 9期 )
V 12 N . 0 .0 01
古 代 汉 语 判 断 句 的 确 认 问 题
刘 忠 华
( 西 理 工 学 院 中 文 系 .陕 西 汉 中 73 0 ) 陕 2 00
[ 要 】 确 定 一 个 句子 是 否 是 判 斯 句 , 坚持 形 式 与 意 义相 结 夸 的 原 则 , 一 是 名 词 摘 要 即 性 质 的 词 语 做 谓 语 , 是 主 语 所 指 与 谓语 所 指 是 同一 事 物 或 同 一 类 别 。 凡 不 符 合 该 原 则 一
的 就 不 是 判 断 句 。 还 着 重 分 析 了 “ 断 句 的 活 用 ” 所 存 在 的 问 题 。 最 后 指 出 古 代 汉 语 的 判 说 名词谓 语 句不都是判 斯 甸
归 纳 古代 汉 语 判 断 句 的 基 本 形 式 , 大致 有 如 下 几 种 : () 语( ) 1主 者 +名 词性 词语 ( ) 也 () 语( ) 2主 者 +副 词 +名 词 性 词 语 ( ) 也
( ) 语 +为 +名 词 性 词 语 3主 ( ) 语 +是 +名 词 性 词 语 4主
一
是 名 词 性 质 的词 语 作 谓 语 , 是 主 语 所 指 与 谓 语 所 指 是 同一 事 物 或 同一 类 别 , 论 是 古 一 无
在 现 代 汉 语 里 , 断 句 的 主 语 和 谓 语 之 间 一 般 要 用 系 词 “ ” 来 联 系 的 , 代 汉 语 判 是 字 古
代 汉 语 还 是 现 代 汉语 , 判 断句 应 该 同 时 满足 这 两 个 条 件 。 凡
【 键 词 】 古代 汉语 ; 断句; 断旬的活 用; 词谓语 句 关 判 判 名 [ 图 分 类号 ] 4 中 H1 1 [ 献标 识码 ] 文 A [ 章 编 号 ]0 70 4 ( 0 2 0 —0 20 文 10 .8 2 2 0 ) 1 2 .4 0
Hale Waihona Puke 判 断 句 是 古 今 汉 语 中很 有 特 点 的 一 种 句 子 。 古 代 汉 语 的 判 断甸 在 结 构 形 式 上 和 现 代 汉 语 有 较 大 的差 别 , 是 迄 今 为 止 , 们 对 古 代 汉 语 判 断 句 的 认 识 和 把 握 , 某 些 方 面 还 但 人 在 存 在 着 问题 , 影 响 了古 代 汉 语 教 学 中关 于 判 断 句 的 认 定 和 辨 别 。 本 文 坚 持 形 式 和 意 义 也 相 结 合 的 原 则 , 古 代 汉 语 判 断 句 的 本质 特 点 进 行 分 析 , 图 排 除在 这 个 问 题 上 的 片 面 认 对 力
识 , 求 准 确 把 握 古 代 汉 语 的判 断 甸 。 以
汉 语 的 判 断旬 是 根 据谓 语 的性 质 及 谓 语 所 指 与 主 语 所 指 在 意 义 上 的关 系 划 分 出来
的 一 种 句子 类 别 。从 谓 语 的 性 质 来 看 . 是 以名 词 性 的 词语 作 谓 语 的 句 子 , 主 谓 间 的 关 它 从
在 上 古 汉 语 书 面 语 和 后 代 仿 古 的 文 言 作 品 中 . 1 、 2 两 种 格 式 的 判 断 句 比较 常 见 , ( )( ) 且 以句 末 用 “ ” 煞 尾 者 居 多 , 用 “ ” 的判 断句 要 少 一 些 , 语 后 面 的 “ ” 可 以 出 也 字 不 也 字 主 者 字
系 看 , 是 以谓 语 所 指 来 断定 主 语 所 指 是 什 么 或 属 于 什 么 种 类 的 句 子 , 两 者 要 么是 同一 它 即
事 物 , 么 是 同一 种 类 。坚 持 形 式 和 意 义 相 结 台 的 原 则 来 确 定 y 断 句 , 遵 守 两 个 原 则 : 要 - 0 得
现 , 可 以 不 出 现 。 第 ( ) 格 式 的 判 断 句 是 现 代 汉 语 判 断 句 的 一 般 格 式 , 在 战 国 后 期 也 4种 它
语 史和语 言文 字 。
一
22 ・
维普资讯
的判 断 旬 所 没 有 的 , 如 古 代 汉 语 的 判 断 句 在 主 谓 之 间 可 加 上 副 词 , 见 格 式 是 句 尾 带 例 常 “ ” 等 。但 是 , 些 结 构 特 征 只 不 过 是 一 般 性 区别 性 特 征 , 不 是 判 断 句 与 非 判 断 句 及 也 字 这 还 古 今 汉 语 判 断 句 的本 质 性 的 区别 特 征 就 古 代 汉 语 的 判 断 句 而 言 , 词 性 谓 语 与 主 语 具 名 有 等 同 或 类 属 的 语 义关 系 , 其 本 质 特 点 。如 果 忽 略 语义 关 系 , 着 重 考 虑 谓 语 的 名 词 性 是 只 质 或 句 式 特 点 , 把 一 些非 判 断 句误 会 为判 断 句 , 而 导 致 对 判 断 句 的 认 识 混 乱 , 现 不 会 从 出 良后 果 , 响 教 学 。长 期 使 用 的王 力 、 锡 良等 主 编 的 大 学 本 科 《 代 汉 语 》 材 及 目前 通 影 郭 古 教 用 的 其 它 一些 《 代 汉 语 》 材 中 所 主 张 的 “ 断 句 的 活 用 ” , 存 在 这 样 的 问 题 。 古 教 判 说 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