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中气功偏差
为什么有些人练气功会出偏?
为什么有些人练气功会出偏?
人们在学练气功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出现一些练功效应,这些效应中,很多是正常效应,但有时也可出现异常效应。
一些异常效应持续时间较短,经过适当调整后会很快消失。
也有一些异常效应没有得到及时纠正,持续存在,逐渐引起持久的心理和行为异常,严重者可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与生活。
我们将这种因学练气功而造成的各种不同程度的心身障碍,叫做练功出偏。
古人将它称为“着相”、“走火入魔”等。
常见的气功出偏中,最多见的是各种感觉障碍,如周身气串感、气冲头部感、胸闷憋气感等;此外,还可出现各种外动不已的现象;而学练气功后出现精神异样改变,有时也可见到。
为什么大多数的人练气功获得了良好效益,而有的人却会出偏?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从学练气功的过程来分析。
学练气功的过程实际上是练功人学习有关气功理论和方法,并在此指导下进行具体练功实践,将这种练功行为变成条件反射逐步深化固定下来的过程。
由此可见,对有关理论认识的正确与否,以及练功方法得当与否,均可决定学练气功时是否出偏,当然,还与练功人自身的心理素质和体质有关。
功理本身错误引起出偏,例如有的功法创编者在功理方面宣传:“生命在于运动,一动百病皆消,越动越好”、“真气的力量是很强的,一旦发动起来,想控制也控制不了”,从而造成不少人练功时一味追求所谓“自发运动”,出现大动不已的现象。
功理正确,但学功人学练气功时理解错误,或教功人水平低,不能正确表达,教错了方法,均可引起练功出偏。
除上述原因外,学功人自身的心理素质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
【太极气功十八式】
【太极气功十八式】
【太极气功十八式】太极气功十八式展导引派功法由林厚省根据太极拳的特点,结合气功调身、调心、调息三要素创编,发表于1981年。
临床应用:高血压、心脏病、肺气肿、肥胖症、糖尿病、神经衰弱,慢性胃炎,肝炎等。
练功方法:太极十八式,主要介绍3式。
起式调息:自然站桩式,双目平视,含胸拔背,两手自然下垂。
双臂慢慢向前平举略高于肩,手心向下,同时吸气。
两膝下蹲不过脚尖,两手轻轻下按,掌心向下,平脐,同时呼气。
意念:人像喷水似地绵绵不断地上下升降。
开阔胸怀;接上式,将下按的两手提至胸前,膝关节伸直,掌心相对,平行向两侧拉开做扩胸运动至尽处,同时吸气,两手平行向中间靠拢至胸前,掌心向下,屈膝下按,同时呼气。
意念:人像站于高山上,高瞻远瞩。
挥舞彩虹:接上式,将下按的两手平提至胸前,膝关节伸直,两臂伸直,掌心向下.同时呼气。
两手上升至头顶,重心右移,右脚微屈,左脚伸直左手向左伸直,平放,掌心朝上.右手弯曲成半圆形,掌心朝下,吸气。
重心左移,左脚微屈,左脚微屈,右脚伸直,右手向右平放,掌心朝上,左手提至头顶,弯曲成半圆形,掌心朝凡,呼气。
意念:人像飞入彩虹,尽情挥舞。
武术套路规则和裁判法动作规格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
表1 长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动作规格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类别动作名称编码错误内容搬脚朝天直立、侧踢抱脚直立10 ▼支撑腿弯曲▼抱脚腿弯曲后踢抱脚直立11 ▼支撑腿弯曲▼上体前倾超过45度仰身平衡12 ▼前举腿低于水平平衡十字平衡13 ▼躯干低于水平▼支撑腿弯曲卧鱼平衡14 ▼躯干低于水平▲后举腿大腿低于水平扣腿平衡、盘腿平衡15 ▼支撑腿大腿未达水平探海平衡16 ▼支撑腿弯曲▼后举腿弯曲提膝平衡17 ▼提膝未过腰▼提起腿脚未内扣前扫腿20 ▼支撑腿大腿高于水平▼扫转腿脚掌离地▼扫转腿弯曲后扫腿21 ▼扫转腿脚掌离地▼扫转腿弯曲腿法跌竖叉22 ▼前腿脚内扣触地▼后腿明显弯曲弹腿、蹬腿、踹腿23 ▼腿未由屈至伸正踢腿、侧踢腿24 ▼膝关节弯曲▼支撑腿脚跟离地里合拍脚、摆莲拍脚、单拍脚25 ▼拍脚时脚尖未过肩▼击拍落空腾空飞脚、腾空斜飞脚、腾空双飞脚、旋风脚、腾空摆莲30 ▼拍脚时脚尖未过肩▼击拍落空腾空正踢腿31 ▼悬垂腿弯曲跳跃侧空翻、侧空翻转体360°32 ▼腾空腿弯曲旋子、旋子转体33 ▼转体时上体高于水平45度▼腾空腿弯曲腾空箭弹、腾空蹬腿34 ▼起跳腿未由屈到伸▼弹(蹬)出腿低于水平弓步50 ▼前腿膝部未达脚背▼前腿未达水平▼后腿脚跟离地▼后腿脚尖未内扣马步51 ▼上体明显前倾▼屈蹲腿未达水平▼两脚间距过小▼脚跟离地▼脚尖外展步型虚步52 ▼屈蹲腿未达水平▼屈蹲腿脚跟离地仆步53 ▼屈蹲腿未全蹲▼仆腿未伸直▼仆腿全脚掌未内扣着地歇步54 ▼两腿未交叉靠拢▼臀部未贴近小腿坐盘55 ▼两大腿未交叉▼臀部未贴及地面或前脚离地拳01 ▼拳面不平▼拇指未压在中指第二指节上手型掌02 ▼四指未伸直并拢勾手03 ▼勾手五指未撮拢▼未屈腕手型剑指04 ▼食指与中指未伸直并拢▼拇指未压在无名指上挂剑、撩剑60 ▼直腕▼未成立圆缠头裹脑61 ▼刀背远离身体器械拦、拿、扎枪62 ▼枪尖未划弧▼后手留把▼平扎枪臂与枪未成水平直线立舞花枪、立舞花棍、双手提撩花棍63 ▼未呈立圆方法平抡棍64 ▼未呈平圆握剑66 ▼食指扣握在剑盘前沿触及剑刃器械抛接67 ▼抱接器械▼未单手接握剑柄、刀柄注:1.动作规格出现错误内容,扣0.10分;一个动作出现多种规格错误,均一次性扣0.10分。
太极气功十八式第一套
太极气功十八式第一套太极气功是中国传统的健身功法之一,它以柔和、缓慢而有力的动作为特点,通过调整呼吸和配合水平的身体运动,达到调和阴阳、促进身体健康的效果。
太极气功有着丰富多样的套路和表演形式,其中最基础也是最为广泛传播的一套是太极气功十八式第一套。
本文将深入了解太极气功十八式第一套的具体内容及其益处。
太极气功十八式第一套是太极气功的入门套路,它总共包含18个动作,每个动作都有其独特的运动方式和呼吸方法。
第一式是起势,通过缓慢的起身运动,帮助身体逐渐放松,达到准备开始练习的状态。
接下来的动作主要包括开合、张弛、扩展、回收等,每个动作都注重身体的平衡和呼吸的调节。
最后一式是收式,通过缓慢的动作将整套动作的能量收入丹田,以便最大限度地实现身体的放松和调整。
通过练习太极气功十八式第一套,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 改善身体柔软度:太极气功的动作以柔和为主,通过缓慢的运动帮助身体进行拉伸和扩展,提高肌肉和关节的柔软度,增强身体的灵活性。
2. 增强身体控制力:太极气功的动作注重身体的平衡和协调,通过不断反复练习可以提高身体的控制力和稳定性,减少因失衡而导致的跌倒和受伤的风险。
3. 改善呼吸功能:太极气功注重呼吸的调节,通过深吸、缓吐的方式帮助身体放松,增强肺部的容积和弹性,改善呼吸功能,增加身体氧气的摄取量。
4. 促进血液循环:太极气功的动作通过身体的运动和呼吸的调节,可以刺激全身的血液循环,提高血液的供应能力,加速废物的排出,帮助身体排毒,增强免疫力。
5. 缓解压力和焦虑:太极气功的练习需要专注和内心的平静,通过缓慢而有节奏的动作,可以帮助身心放松,缓解压力和焦虑,改善睡眠质量。
太极气功十八式第一套作为太极气功的入门套路,适合各种年龄和身体状况的人进行练习。
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可以通过练习太极气功十八式第一套来提高身体的健康水平。
对于那些长期坐姿工作的人来说,太极气功十八式第一套可以帮助他们纠正不良姿势,减轻腰背酸痛的问题。
太极气功18式.
5
6
第三式 : 揮舞彩虹
姿勢:接上式動作。 (1)將下按兩手平行上提至胸前,這時膝關節逐漸伸直,兩臂伸直, 兩掌心向下,同時吸氣。 (2)兩手繼續上升至頭頂,重心向右腳移動,右腳微屈,全腳掌著地 左腳伸直,左手從頭頂向左側伸直,平放至水平線,掌心朝上, 右手肘關節彎曲成半圓形,右掌心朝下,成右體側動作,繼續吸氣。 (3)重心向左腳移動,全腳掌著地,左腳微屈,右腳伸直,右手從頭頂 向右側伸直,平放至水平線,掌心朝上,左手肘關節彎曲成半圓形, 左掌心朝下,成左體側動作,繼續吸氣。 要點:兩手揮舞時,與體側呼吸動作要協調,看起來很柔和的樣子。 意念:不僅觀賞到五顏六色的彩虹,而且似飛入彩虹之中,盡情地揮舞。 呼吸:手往左時吸氣,手往右時呼氣。 作用:治療腰酸背痛,減少腰部脂肪積聚。 練習次數六次(一呼一吸為一次)。
11
12
第六式 : 湖心划船
姿勢:接上式動作。
(1)當左手推掌在胸前與右手相擦之際,將兩手掌朝下,經腹前向下
向後劃弧(像划船)。兩腿彎曲,上體保持持正直,眼往前看,兩 手繼續往後到盡處,繼續呼氣。 (2)在兩腿伸直的同時,兩掌外翻,兩臂伸直,掌心逐漸朝上、朝前 同時吸氣。 要點:手臂注意伸直,下蹲時呼氣,站立時吸氣。 意念:悠然自得地在湖心划船。
3
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二式 : 開闊胸懷
姿勢:接上式動作。
(1)將下按兩手平行上提至胸前,膝關節逐漸伸直,把向下的掌心
改為掌心相對,平行向兩側拉至盡處,做擴胸動作,同時吸氣。 (2)將兩側的手平行向中間靠攏到胸前,將兩手掌心改為向下,在 下按過程中屈膝,同時呼氣。 要點:兩手臂伸直至胸前時,人就逐漣站立,兩手下按時人才開始下蹲。 提與站、按與蹲、呼與吸等對作,要注意連貫、協調。 意念:胸懷開闊,像站在高山上,目光遠視,高瞻遠矚。 呼吸:手往上做擴胸動作時吸氣,手往裡收並往下時呼氣。 作用:治療肺氣腫、心藏病、氣急、心跳、胸悶、神經衰弱、神經官能症 有一定療效 。 練習次數六次(一呼一吸為一次)。
气功纠偏——精选推荐
鹤翔庄等气功出偏防治10例一、鹤翔庄气功出偏防治某人学习鹤翔庄气功已获好处,但一次夜间12时正在练站桩时,突然受列强大声音的惊吓,因而出了偏差,感到心慌,全身乏力,失眠多梦,精神不振,时而左腿颤抖,服药针灸,效果不显,于是仍坚持练功,收到了满意的疗效。
具体方法是:回四、真气运行法出偏防治一例一位练功者3年前开始练“真气运行法”,获益匪浅。
前一阶段,因情绪不佳,一度出偏,大概是不能很好放松的缘故。
有一次练完小周天后,自觉脖颈强硬,转侧不灵。
当时没有在意,仍坚持每天早晚各练1小时。
不料上述疾状越练越加重,且有沉重感,在第5、6颈椎离第3、4胸椎的一段椎管内,自觉有异物感,低头仰面,左右摆动皆感疼痛。
做放松和局部按摩,疼、重感稍减;移时复重。
几天后两肩胛区也有轻微沉痛感。
于是暂停练功,进行调治。
自做左右转颈活动,自我按摩。
一个月后,自我感觉稍好,但一运动,尤其是活动两上肢,则上症复现,很是苦恼。
他仔细琢磨,因练功而出现上症,无非是气郁滞在该部位而引起。
若能用引气下行,也许有效。
便试着守会阴穴,但气不但不下行,痛反更甚,意守涌泉穴亦无明显效果。
有一次试着用中指按在百会穴上,觉得疼痛好象轻了些。
于是面东而立,全身放松,调匀呼吸,意守两涌泉穴,同时先用左手按压百会穴5分钟,又用右手按压5分钟,抬起手后,疼痛竟然消失了,颈部转动也灵活多了。
继续练了几次,巩固效果之后,又已恢复练功。
每次练完,除按要求收功外,还加做意守涌泉并指压百会如上法,再未出现偏差。
五、五禽戏动功出偏防治一例一个晚上,一位练功者在室内练自发五禽戏动功。
突然,有几个人从他门外经过,路人高声唱闹,一时受了惊,只觉得内气到处窜,浑身抖得厉害,颤得出奇,头晕目眩,口苦舌干。
就象突然中暑,热得难受,晕车似的昏昏沉沉。
不一会儿,就连续拉了好几次稀屎。
连夜送到医院后,经过打针吃药,也未见好转。
这以后许多天,只要一躺下,偏差的感觉就明显出现。
后来参加了10来天的纠偏练功,同时电针涌泉、神门两穴,1日3次,1次20分钟左右,但病体依旧。
太极气功十八式第一套 气功是中华民族宝贵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瑰丽明珠
太极气功十八式第一套气功是中华民族宝贵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瑰丽明珠,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
气功的练功方法较多,有静功、动功和动静结合功。
太极气功十八式属气功中的动静结合功,简单易学,安全、有效。
通过锻炼疏通经络,阴阳平衡,精神安宁。
体强体弱者都可参加锻炼。
是根据太极拳功法的某些特点,结合气功调身、调心、调息三要素编写而成。
据报道,印度尼西亚已将此功法定为国操。
作者是上海气功研究所林厚省
太极气功十八式能起到腹腔按摩作用有前俯后仰、左右转腰和弯腰,以及环转等动作,起到腹腔按摩作用。
练功时唾液分泌增加,横膈肌活动范围比平时增加3-4倍,腹腔内压周期性的变化能按摩胃肠,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和吸收功能。
太极气功十八式能发挥人体潜力人体有很大潜力尚未很好发挥出来。
体内的毛细血管很多经常处与关闭的状态;大脑神经细胞约有140亿个,而经常活动运用的只有十几亿个。
练习太极气功十八式后,脑电波发生明显变化,肺活量明显增加,血管容积明显提高。
第一式起势调息
第二式开阔胸怀
第三式挥舞彩虹
第四式抡臂分云
第五式定步倒卷肱
第六式湖心划船
第七式肩前托球
第八式转体望月
第九式转腰推掌
第十式马步云手
第十一式捞海观天
第十二式推波助浪
第十三式飞鸽展翅
第十四式伸臂冲拳
第十五式大雁飞翔
第十六式环转飞轮
第十七式踏步拍球
第十八式按掌平气。
气功偏差纠正
气功偏差纠正少林气功或其它功法,初练不当往往会导致气血逆行,脏腑功能紊乱,所谓“走火入魔”。
其实不必过于担心。
清楚纠正方法即可。
1,泰山压顶自觉气聚头顶,头部有明显的胀痛和重压之感。
此偏差可通过改练其他功法,使全身或局部放松来予以纠正。
也可根据自己体质采用补泻法,用手指点按太阳、风池、合谷、涌泉等穴,每穴点按30-50次,片刻即可消疾。
2,前额凝粘自觉气聚前额,有前额贴了张膏药之感。
此症状可通过练习“十段功”中“韦驮捧杵”,使局部肌肉放松,予以解除。
也可用手指点按上星、太阳、风府、昆仑等穴,施泻法来缓解纠正。
3,气困缠身自觉热气缠身,犹如火烧。
此症状可能过改练“风摆柳”一势,或用手指点按百会、曲池、气海、三里等穴来解除。
4,心慌意乱此偏差可通过改练“行功三十一式”中的一、二式,或用手指点按内关、神门、心俞、和三里等穴来纠正。
5,胸背寒热自觉胸前和背部灼热燃烧或冰冷寒颤。
如有此症状要立即停练。
胸背发冷者,可用温水浴洗;胸背发热者,可自用手指点按大椎、风池、曲池、三阴交等穴,即能解除。
6,昏沉思睡练坐功或卧功时,练功者不知不觉地昏昏欲睡。
此时气功师或教练可用手指点按练功者人中、百会、合谷等穴,即可复苏。
7,腿部麻木可施补法,用手指点按阳陵泉、足三里等穴予以解除。
8,头紧舌强自觉头紧如裹,舌强难言。
此症可通过改练风摆柳、八段锦等柔功或用手指点按夹车、百会、合谷等穴来缓解。
9,丹田鼓胀自觉气聚脐下的丹田穴处,下腹鼓胀。
此症可用手指点按天枢、气海、三里和涌泉等穴,片刻即可缓解。
10,气机冲窜自觉气机上冲,呼气时犹如气流从口喷出,吸气时好似一股气流直窜丹田,导致心慌不适。
此症可通过改练其他功法或进行自然呼吸来纠正。
也可用手指点按神门、气海、三里、涌泉等穴,即可引气归原。
11,翻胃欲吐自觉气逆上冲,胃脘翻腾,恶心欲吐。
此症可通过改练卧禅功或用手指由上往下点按中脘、气海、三里等穴来解除。
当练气功出现偏差时该怎么办
当练气功出现偏差时该怎么办
当练气功出现偏差时该怎么办
本文Tag标签:健康护理
一旦出现了偏差,要认真、正确的对待,但亦不必过分恐惧、惊慌,可采取以下方法纠正:
1.停止练功,消除紧张的思想情绪,保持思想意识的外向。
2.选用延年益寿六字诀的“呵”,“嘘”,“嘻”字音,每字单独吐字发音36次,每日二次,此时不必意守,采用自然呼吸。
3.可多走逍遥步,即行进势,出左脚足跟着地,趾尖上翘时,双臂自然甩向左侧,头身亦半转体向左,眼微闭,呼吸、用意自然,然后出右脚动作同左,交替逍遥前进,每次半小时,每日2次即可。
4.内气不止限于局部者,可对局部进行拍打,自我按摩,在全身周流者,指导人员可用全身拍打法,即依次以空掌拍打病人肺俞穴、膏肓穴、命门穴各三下,每一拍打,嘱病人以鼻用力呼气一次;然后再依次顺经拍打督脉、膀胱经、胆经,各做3~5遍,拍打时手掌用力要轻灵,切忌蛮力。
此法可由他人操作。
5.外动不已者,可令端坐,嘱从头到脚自然放松,指导者可用突击法,突然以空掌击其背后数下,或猛然拍击某一家具等物件,大声喝令停止,有时也可收效。
6.走火者嘱注意力外向,多观外景,舌体在口腔内伸缩、搅动,产生大量津液,即行咽下,此法不拘次数,多行可熄心火,醒窍健脑。
7.入魔者在清醒时,可做劝导工作,精神错乱时可选用针灸、推拿、中药等对症处理。
总之,对待气功偏差,不必提心吊胆,谈虎色变或因噎废食地中断练功,只要能够正确掌握练功的要领等,并在出现偏差后能谨慎纠正,及时处理,还是能确保练功顺利进行和养生效果的。
正确对待练功反应,预防偏差
40《中医健康养生》 2018年5月刊练功反应是在练习气功的过程中,出现的特殊感觉和身心变化,也可延续到练功后,持续时间一般不长,可分为正常反应和异常反应。
正常反应莫惊奇正常的练功反应是功法效果的一种体现,是常规、自然出现的,故此又称“功效反应”。
动触反应最常见“动触反应”,动是运动,包括肢体动作、肌肉跳动等;触是感觉,包括感官感觉和机体感觉等。
隋朝僧人智觊所著的佛家气功著作《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又名《童蒙止观)中记载着“痛(或动)、痒、冷、暖、轻、重、涩、滑”等 八种感觉,又称为“八触”,又有“ 掉(动摇)、猗(修长)、冷、热、浮、沉、软、坚”等八触之说,合称“十六触”(文中的“八”“十六”泛指多次,并不只限于八或十六)。
其中以热感为最为多见,肌肉跳动感次之,再次为其它感觉(或见身体感觉缺失、自感增高或矮小等)。
动触反应多出现于局部,且多为短暂出现,无不良影响,对待这种反应要尽量顺其自然。
疏经通脉会出现明代中医药大家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指出“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
功法习练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出现疏经通脉的感受,如感到经络循行部位的跳动、气机运行,经络敏感者可能出现循经传感现象(经行部位发热等)。
这也是古人观察、体会经络的主要方式。
预防偏差40《中医健康养生》 2018年2月刊正确对待练功反应文/张海波 北京中医药大学 副教授气功笔谈④部分患者练功后,因体内真气充沛,经络疏通,冲击病灶,而出现患处疼痛等症状比以前明显,或旧病的症状重新出现,这在练功中被称为“翻病”。
这种反应虽有痛苦,但令人神清气爽,与通常患病的重滞感不同。
此时可适当减少练功时间,调整练功量,坚持练下去,待病灶瘀滞之气疏通后,症状会随之消失。
机能改善是表现练功后一般会出现消化机能改善的现象,表现为胃肠蠕动加快而产生肠鸣、排气增多、大便通畅、食欲增加、消化能力加强等。
或见练功者唾液分泌增多的现象,正如《素问·刺法论遗篇》中记载“肾有久病者……饵舌下津令无数”,这是练功得法的表现,应缓缓咽入腹中,既有助消化,又能滋肾养阴。
出偏5因及纠偏18法
出偏5因及纠偏18法气功偏差,古今皆有之。
即古谓“着魔”出偏。
古人练坐禅(打坐)怕“着魔”(即狂幻不止),常有明师一旁监护,是为护功。
这就是说大动不已出偏。
即阳性反应(神经错乱)。
另有一种阴性反应(即九窍不通,窒息而死),这种出偏一般人缺少了解。
有的反从宗教迷信角度出发认为这是“得道升天”了。
《内经·素问·生气通灭论》中说:“阴不胜其阴,则脉流薄疾,并乃狂。
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净,九窍不通”。
这段话就是指练功发生偏差的原因。
现在一般练功出偏都以阳性反应为主,临床症见:轻者头痛、胸闷、腹泻、狂舞,重者精神失常。
可见练气功而出编差,深受其害者,不乏其人。
那么气功偏差究其原因何在?概括起来主要是以下几点:(一)为师不明,误人子弟有的教功师自己不求甚解,以错传错,以讹传讹。
有的则自鸣清高,故弄玄虚,将练功中出现的幻觉进行大肆宣扬,将学者引入邪途,使人想入非非。
更有甚者,宣扬迷信,使人着魔入邪。
(二)学者自惑,急于求成有的学功者认识不足,好高鹜远,道在近而求诸远,道在易而求诸难。
总想-口吃成个胖子,或者朝秦暮楚,功法频换。
当然,还有些是因为生理性和病理性原因,不适合练功,或不适合练某种功而换功的。
(三)不明其静而强求其动练功应以清静为本,无欲才能静。
练静功者先要摒除一切私心杂念。
只有无欲,才能入静。
有不少练功者为片面追求气盛,狂热地导引气机发动,在内气尚未充盈之时,急于求成,导致气机出现各种紊乱状态。
练动功者如不明动静合练互用之理,盲目追求所谓动,势必走向反面。
练功者首先要明动静之理。
盖动极当静,不静则阳盛而伤神;静极当动,不动则阴盛而伤气。
动静失宜,则有阴阳偏盛之患。
练动功须以动求静,动中有静,自然而练。
(四)不明其柔而强练其刚练硬气功者首先应请教明师,务必获得正确的方法。
有许多学功者欲求神奇硬功,单纯追求,急于求成,以致产生偏差。
练功者应明刚柔之理,刚柔兼具,是谓阴阳合德。
练柔为刚,刚柔得中,方见阴阳。
气功偏差的表现及其原因
气功偏差的表现及其原因什么是气功偏差所谓偏差,是指练功到一定程度发生的一些症状和体征,因此而感到心身痛苦不堪,并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
偏差的表现可以千差万别,各不相同,但就其本质而言,大致可归纳为主观感觉和客观表现两方面。
症状轻的,称为偏差,重的叫做走火入魔,属于精神障碍,即现代医学的精神病范畴。
但真正算得上偏差的,仍属少数。
一般因练功不得法而出现轻度胸闷憋气、心慌、遗精、疲乏等,不能称为差。
而正常的练功效应,即感到冷、热、轻、重、滑、涩、动痒等所谓“八触”,更不能视为偏差。
对练功后出现的全身肢体动作,即所谓“自发动功”,只要能自然收功停止,是有益于心身健康和疾病康复的,也不能视作偏差。
气功偏差有哪些表现1.感觉异常如自觉有一股“气”在体内到处乱窜,上窜头部则感头胀、头昏、头痛,阻于胸腹则感胸闷气急,腹胀疼痛,或则阵寒阵热,或在身体某一部位出现“气块”,感到躯体形成凹凸或左右两侧分离。
2.肢体异常动作身体剧烈摇摆晃动,或者手舞足蹈而不能自已,欲罢而不能。
3.精神行为失常类似于精神病的强迫症,或有疑病倾向;或怒目而视,动辄打人;或语无伦次,内容荒诞;或自掴耳光,左右开弓,不能自已;或连续刷牙,长达数小时;或幻视幻听,甚至到处乱跑,登高历险而毫无恐惧发生偏差的原因发生偏差的原因,大致上有三种(1)练功者神经类型比较脆弱敏感,或强而不均衡型,或孤独内向型性格,平时日不善与人交际,沉默寡言,离群索居,有与众不同的爱好。
(2)对气功过于迷信,抱有极高的信仰和神秘感,常常认真钻研,刻意追求书本上看来的气功效应,如丹田发热、气流的出现、打通大小周天等,或执著地希望出现身体摆动或自发功。
(3)原来就患有神经官能症一类疾病,具有疑病倾向精神障碍症状。
以上三种情况如在缺乏指导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气功偏差的发生。
从上述三种偏差原因来看,离不开意念的偏差,个体心理特性是偏差的基础,加上缺乏正确指导,产生恶性意念而造成气功偏差。
气功偏差的原因
气功偏差的原因、表现、机理与防治练功既可获得诸多效益,又可把人们带入一个别有洞天,引人入胜的境地。
但不悟气功真谛,不谙练功妙诀者,反会饱尝气功偏差之苦。
气功偏差是由于练功不当而引起的一系列病象反应,因此应当被称之为“气功综合症”。
鉴于“气功偏差”之名广为流传,故仍用此名来论述其有关问题。
练功可以出偏,但未必一定出偏,只要善习功法,彻悟功理,气功偏差又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一般来讲,动功少偏,静功多偏,而高级静功尤易致偏。
习练高级静功乃是一种“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发展过程,其历程尽管艰险,但有志之士皆应发奋向高级静功之巅攀登,因为“无限风光在险峰”。
意欲防患于未然,须知产生偏差的原因、表现与防治方法。
一、偏差原因分类偏差原因纷繁复杂,按其性质和产生条件,可分为思想、躯体、心理、方法、练功和环境六类因素。
偏差可因单一因素而引起,也可由诸因素的复合作用所造成。
1.思想因素:缺乏正确指导思想,是引起偏差的常见因素。
实践表明,在捕珍猎奇、急于求成、心妄枉戒、心术不正等错误思想支配下练功,很少幸免偏差祸端。
凡抱有猎珍捕奇主导思想者,功中常因怀操希冀之心,刻求羽化奇景,而致虚景幻象、行为错乱等病象;凡有急于求成主导思想者,功中必犯强取豪夺、操之过急等弊端而引起气乱不知、心浮神躁等病象;凡犯心妄枉戒之过者,功中常因思想不规,贪念妙色而招致走阳败道、神不守舍等病象;凡心术不正者,功中常因不依正道,专营邪术,而招致损人害己之果。
2.躯体因素:素质不良、生理失调、疾病反应等躯体因素是酿成气功偏差的病理生理基础。
素质包括体质和性格两方面。
依据神经、内分泌等系统的生理特性,体质有强有弱,性格常有变化。
体质严重虚弱兼有敏感善疑等不良性格者,功中易出现虚弱反应、无端恐怖等病象。
生理功能状态存在着个体差异,这种差异在练功出偏过程中明显地表现出来。
凡生理功能失调或呈高反应状态者,较易出现内气走漏、气机妄动等病象。
生理状态与年龄、性别有关,例如,儿童期基于大脑发育尚未完善,青春期基于心理波动,更年期基于功能紊乱,老年期基于功能衰退,以及女性基于特殊生理特性等因素,在功中分别易出现神经功能失调、精神分裂、更年期忧郁症、痴呆性精神障碍及周期性精神症状等。
练气功出偏原因
练气功出偏原因气功具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文化,我们坚持锻炼,不仅是对自己有很多好处,还可以发扬传承气功文化。
练习气功时要注意掌握正确的气功方法避免身体发生气功出偏的现象。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练气功出偏原因。
欢迎阅读!练气功出偏原因练气功出偏原因1、功德不够,杂念太多练气功出偏的人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他们本身的功德不够,思想上有邪念引起出偏的。
如有的人老想着用黑气打别人;有的人老想着争名夺利;有的人偷了东西老怕被人发现;有的人老想着低级趣味的事等。
由于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影响了练气功,心不正气也不正,心主神明,神明乱了,自然要出偏。
因而有的人看见有黑气朝自己压来,有的人老看见有人来给自己献皇冠,有的人老觉得有东西捆住手脚,有的人看见有美女来找自己等,诸如此类的现象,大都是思想意识不健康引起出偏的。
练气功出偏原因2、违反练功规定有些功法不能几种同练,因为信息高的功法之间信息不同会产生较大的反应。
有些练功者认为所练功法越多越好,因而不分青红皂白,将几种功同练,也有的早上练一种,晚上练另一种,或半不同功法中的特点硬拼凑在一起练。
那样练即使把原来各种功法中的精华凑在一起成为一种,也是大杂烩,也不一定能有练一种功法的作用大,弄不好还会出偏。
因为这里有一个“气合”与“气不合”的问题,气不合时不仅会互相抵消,有时还会产生不良反应,更有甚者就会出偏。
练气功出偏原因3、精神受刺激练功的人在大气、大怒之后,或精神受刺激、或长期精神郁闷、或原来有精神病的人练功往往容易出偏。
因为按照中医理论肝在志为怒,大怒则伤肝。
肝在五脏之中是主疏泄的,肝伤则疏泄失调,气机不畅,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就会产生气郁、气滞、气逆。
又因为“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凝”,因而气机不畅又会产生气滞、血凝之疼痛。
如心前区疼痛、胸胁串痛、头痛身痛等。
由于肝经通巅顶,大怒则肝气上升,肝火上头,因而有的出偏人有头沉、头胀、头痛如裂、头顶似冒火等症。
如何纠正气功偏差
如何纠正气功偏差●详细病情及咨询目的:练气功出现偏差,表现为太阳穴附近气胀,询问该如何纠偏? ●本次发病及持续时间:16天答复1: 气功偏差,或称练功出偏,这是在练功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笔者将30年来对气功偏差的观察和体会作一整理,供气功同道和气功爱好者参考。
气功偏差,是由练功方法不对,或操作不得法,或未能掌握修练要领所致。
凡大动着相、呼吸紊乱、惊功、病情加重、气乱妄行、练功抑郁症、冲头、遗精、心律紊乱等,均属偏差范围。
兹分述如下:一、大动(又称走火) 练静功后,有少数人可以出现肢体或躯干轻微的摆动或颤动,多为自发,练功者意识清楚,动象可被意念控制,此为练功真气充沛所致,属正常现象。
个别人因追求外动,或因意念加强,可由小动转为大动,由缓慢柔和转为强烈而不能控制者,此为走火。
动起来表现为蹒跚跳跃、滚动、打斗等,往往难以控制或强行控制后,全身极度不适,而后精疲力竭,体力消耗很大。
处理方法:出现小动,切莫恐惧,严戒诱导加强。
功前不要追求外动出现。
当小动逐渐加甚时,要有意控制或点穴制动,也可暂时停练数日。
动甚者要停止练功,转移思想,适当服用镇静安神类药物,以助消除,二、着相指在练功中意守内容在脑海中清晰显现,甚或不能摆脱。
一般多见的是呼吸着相,因为不少功法都要求形成腹式呼吸,练功者急于求成,往往呼吸用力,强行加深,并意念集中于呼吸的强度也大,而致呼吸出入感觉清晰可察。
如不及时纠正,继续加强,则可造成意念不能摆脱呼吸,使练功者情绪烦躁,精神紧张。
另外,如在意守丹田、足三里、涌泉时,由于强度过大,以致意守内容廓清楚,常显现于脑海,甚至不能摆脱。
处理方法:练功者要掌握自然、松静的原则。
做到意守似守非守,勿忘勿助,似有似无,绵绵若存,如此可避免着相的发生。
当着相形成后,应及时停练原来功法。
呼吸着相者,放弃呼吸调练;意守着相者,放弃意守内容。
待着相解除后,再行练习原来功法,或改练其他功法。
着相明显者,可暂停练功数日,作好思想转移,当可渐渐消除。
太极归元养生功18式
太极归元养生功1.无极桩:要求松(放松)、静(精神入静)、正(立身中正)2.浑元桩:松、静、正同上,双手抱圆,虎口撑圆,掌心夹圆。
产生效果:身体麻、热、涨。
呼吸要细(呼吸气不粗)、匀(呼吸均匀)、长(呼吸由短至长)。
3.运转乾坤:左右运球(拉式、推式各九次,共十八次)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向右远转。
4.劳官贯气:阴阳开合右手在上(野马鬃分后高探马),九次;上手劳官穴向下手劳官穴压下去。
5.二郎担山:(刀撵猴),九次;左手在前后手伸直180度掌心向天上,眼看后手。
6.合谷贯气:(走马扬鞭),九次;左手在前,右手掌心劳官穴向左手合谷穴贯气,反之一样相同。
7.腰身八卦:(运8字)(阴式,阳式各先向右运行九次);双手平衡在腰部运行8字。
8.海府托舟:(涮腰肾),九次前掌心向外、眼看肘尖向后转,再看脚跟。
9.灵龟戏水:手掌心向上向前尽手后反转双手向后划圆,好像游蛙泳一样。
10.大鹏展翅:身形向下手往上,身形向上手往下,好像大鹏展翅飞翔。
11.揉球式:九次;右手在下,、双手将球上下滚动。
12.开合拉气:九次,想象掌心有一气球,一开一合。
13.棒拉气:九次,想象怀中有一个大气球,由后向前向上慢慢棒起。
14.波浪式拉气:(双,单各九次);由外到里,由下而上好像大海的波浪一样双手,单手起伏。
15.浑元桩:同上第二式。
16.无极桩:同上第一式。
17.百会贯气:由头顶百会穴向脚下涌泉穴贯气(三次),按腹,手鱼际按肚脐,掌心劳官穴对准气海穴。
18.干淋浴:(1)双手擦撑、(2)搓面、(3)梳头、(4)搓耳朵、(5)揉听宫、(6)鸣鼓、(7)捏颈、(8)撵大椎穴、(9)撵玉枕穴、(10)双手按眼,全身敲打经络放松肌肉,收式。
全套功法练习时要做到松,柔,慢,静,意。
练功偏差
精神症状
是练功者感知、思维、 是练功者感知、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发生的障 碍。 感知障碍:是人的感觉和知觉障碍, 1.感知障碍:是人的感觉和知觉障碍,常见的有内 感性不适(气在体内乱窜),错觉( ),错觉 感性不适(气在体内乱窜),错觉(把天空中的云彩 感知成飞天仙女),幻觉、幻视、幻听。 ),幻觉 感知成飞天仙女),幻觉、幻视、幻听。 思维障碍:常妄想有被人偷气,被人伤害, 2.思维障碍:常妄想有被人偷气,被人伤害,被别 人控制。或夸大妄想, 人控制。或夸大妄想,认为自己有拯救人类的特殊使 命。 情感障碍:七情的夸张、混乱和减退。 3.情感障碍:七情的夸张、混乱和减退。常见有情 感高涨、情绪低落,看破红尘,悲观厌世, 感高涨、情绪低落,看破红尘,悲观厌世,焦虑与恐 惧。
入魔治疗:
三调不当
调身不当出现肢体的酸痛不适, 调身不当出现肢体的酸痛不适, 疲乏劳累; 疲乏劳累; 调息不当出现胸闷憋气, 调息不当出现胸闷憋气,呼吸不 顺畅,腹部胀满,心慌气短等; 顺畅,腹部胀满,心慌气短等; 调心不当,用意过于执著出现烦 调心不当 用意过于执著出现烦 心慌、头晕等不良反应。 躁、心慌、头晕等不良反应。
药物治疗
练功中或练功后,出现精 练功中或练功后, 神抑郁狂躁、神情恍惚、幻听幻视、 神抑郁狂躁、神情恍惚、幻听幻视、哭笑 无常等现象。这是最严重的偏差。 无常等现象。这是最严重的偏差。纠治方 法: 1.对患者做心理治疗与疏导。 对患者做心理治疗与疏导。 对患者做心理治疗与疏导 2.配合针灸按摩治疗。 配合针灸按摩治疗。 配合针灸按摩治疗 3.药物治疗。据清代《张氏医通》记载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据清代《张氏医通》 走火入魔”如用豁痰安神降火药不效, “走火入魔”如用豁痰安神降火药不效, 可用天王补心丹等治疗。 可用天王补心丹等治疗。最后亦可按照精 神病常规治疗。 神病常规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不明其静而强求其动
练功应以清静为本,无欲才能静。练静功者先要摒除一切私心杂念。只有无欲,才能入静。有不少练功者为片面追求气盛,狂热地导引气机发动,在内气尚未充盈之时,急于求成,导致气机出现各种紊乱状态。练动功者如不明动静合练互用之理,盲目追求所谓动,势必走向反面。练功者首先要明动静之理。盖动极当静,不静则阳盛而伤神;静极当动,不动则阴盛而伤气。动静失宜,则有阴阳偏盛之患。练动功须以动求静,动中有静,自然而练。
18.功中矢气现象(即漏气出偏)。纠治方法:在练功中若有矢气排出之后应微提肛,不要有意用力外送,当顺其自然。并揉腹及肾俞数次。
2.因出偏心神不安,心惊失眠。纠治方法:于睡前搓热劳宫穴,上下擦耳后安眠穴数次;再搓劳宫穴数次,分别拍打两手内关、神门各数次;再搓热劳宫穴,分别拍打足三里、涌泉穴各数次后就寝。
3.因精神紧张,造成功后头昏脑胀。纠治方法:搓热劳宫穴,上下搓风池数次;再搓热劳宫穴,分别拍打左右手内关各数次。
15.天目胀痛,如贴膏药。纠治方法:施术者五指成爪形,运气于手尖,向天目穴抓排数次。
16.功后休克。纠治方法:施术者向患者施功,点按中冲,向百会穴放外气,并拍打左右内关数次。
17.功后贪睡、厌食,兼有发烧。纠治方法:盘坐、放松入静,舌抵上腭,自然呼吸。片刻后,先以右手按摩左脚心(涌泉穴)数次;再以左手按摩右脚心数次。
9.前后阴漏气。纠治方法:①揉腹引气归元,男子以左手(女子以右手)鱼际穴贴在脐上,右手内劳宫贴在左手外劳宫(女子以左手内劳宫贴右手外劳宫)。由左下向上绕脐转圈,稍停,意想“五心归一”,把两脚心、两手心、头顶心的气用意引入脐内。②小便时提肛。
10.气冲病灶不适感。纠治方法:松静站立,从头到脚依序放松,以意念打开涌泉穴,意想身上不适之气,下行从涌泉穴排出。
7.功后胸闷,胁痛。纠治方法:①搓热劳宫穴,右手放在左胸,由上往下向右上方圈揉胸部数次;再搓热劳宫穴,以左手放在右胸,由”字音数次。③搓热劳宫穴,拍打左右手内关各数次。
8.功后呕吐。纠治方法:搓热劳宫穴,拍打左右手内关各数次;再搓热劳宫穴,拍打足三里数次。
4.因意守太重腹胀,脐痛。纠治方法:端坐,闭目垂帘,内视意守两脚大趾片刻。搓热劳宫穴,拍打足三里数次。
5.动怒心烦练功,功后肝区发闷胀痛。纠治方法:傍树,面东站立,迈出右脚,跷起脚尖,意守大敦,意想肝区,胀气从大敦穴排出。
6.功后发冷。纠治方法:搓热劳宫穴,拍打左右内关各数次;再搓热劳宫穴,拍打足三里数次。
(四)不明其柔而强练其刚
练硬气功者首先应请教明师,务必获得正确的方法。有许多学功者欲求神奇硬功,单纯追求,急于求成,以致产生偏差。练功者应明刚柔之理,刚柔兼具,是谓阴阳合德。练柔为刚,刚柔得中,方见阴阳。刚柔相济,是为得其自然。具体应掌握以意运气,以气拨力,内外兼修,半练半养等运动原则,而
有的练功者出于无知的虔诚,以为不必避忌,肆意习练。殊不知天有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人有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如不知避忌,处置无方,均会种下各种偏差的祸根。故练功者应明天时、地利、人和之宜,应避天之六淫、人之七情之忌。如:练功者应选择风和日暖的清晨为最佳练功时间。春、夏、秋应早起,冬季必待日出方练。至于练功场所,应尽量选择景物清幽、花木相映,或青山绿水之地。忌在荒山、坟地,或阴暗潮湿之处练功。风、雪、雨、雾、雷鸣、电闪之际,应避免练功。又如生活方面,应节制“七情”、“六欲”。在情绪波动过大的情况下要避免练功。
11.功后燥热,大便秘结。纠治方法:①搓热劳宫穴拍打足三里数次。②端坐、垂帘、内视,意守两脚大趾隐白穴片刻。
12.功中小腹、两肾火煎难受。纠治方法:放弃意守,或改意守小腹丹田为涌泉穴。
13.功后头昏脑胀,有重压感。纠治方法:以五指轻敲头部、继五指如爪形,抓甩头部病气数次。
14.自发功收功后余动不止。纠治方法:①男子以右手(女子左手)拍打左肩井穴,再以左手拍打右肩井穴,一左一右为一次,反复进行数次。②男子以左手(女子右手)轻放头上,封住百会穴,散步片刻。
练功一旦出现偏差,应请有经验的气功师帮助纠治。如无此条件,也可服用适当的镇静药物先予抑制。除此以外,介绍以下18种常见偏差简易自纠法:
1.心脏病患者功后出现心跳。或因巨响、幻觉受惊吓,产生心惊、心慌难受者。纠治方法:端坐、松身、静心,搓热劳宫穴,左手置在左膝上,右手轻轻拍打左手内关数次。再搓劳宫穴,右手置右膝上,左手轻轻拍打右手内关数次。继以右手拍打左手神门数次,再左手拍打右手神门数次。
气功偏差,古今皆有之。即古谓“着魔”出偏。古人练坐禅(打坐)怕“着魔”(即狂幻不止),常有明师一旁监护,是为护功。这就是说大动不已出偏。即阳性反应(神经错乱)。另有一种阴性反应(即九窍不通,窒息而死),这种出偏一般人缺少了解。有的反从宗教迷信角度出发认为这是“得道升天”了。《内经·素问·生气通灭论》中说:“阴不胜其阴,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净,九窍不通”。这段话就是指练功发生偏差的原因。现在一般练功出偏都以阳性反应为主,临床症见:轻者头痛、胸闷、腹泻、狂舞,重者精神失常。可见练气功而出编差,深受其害者,不乏其人。那么气功偏差究其原因何在? 概括起来主要是以下几点:
(一)为师不明,误人子弟
有的教功师自己不求甚解,以错传错,以讹传讹。有的则自鸣清高,故弄玄虚,将练功中出现的幻觉进行大肆宣扬,将学者引入邪途,使人想入非非。更有甚者,宣扬迷信,使人着魔入邪。
(二)学者自惑,急于求成
有的学功者认识不足,好高鹜远,道在近而求诸远,道在易而求诸难。总想-口吃成个胖子,或者朝秦暮楚,功法频换。当然,还有些是因为生理性和病理性原因,不适合练功,或不适合练某种功而换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