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旧体诗词创作与研究述评

合集下载

当代旧体诗词研究述评

当代旧体诗词研究述评

s p e c t i v e s , y e t n o s y s t e m h a s b e e n f o r me d u p t i l l n o w, a n d m a n y d i i f c i e n c i e s s t i l l e x i s t i n t h e r e s e a r c h o b j e c t s , r e —
研 究等几个方 面, 其成果丰 富, 角度 多元 , 但还 没有形成 系统 , 在研 究对 象、 研 究方法等 方面也存在诸 多不足 。
[ 关键词 ] 当代 旧体诗词 ; 名称及格律 ; 诗 词价值 ; 个案研 究 ; 群体研 究 [ 中图分类号] I 2 0 7 . 2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6 7 4一l 1 7 X( 2 0 1 5 ) 0 4—0 0 7 8— 0 6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1 1 7 X . 2 0 1 5 . 0 4 . 0 1 7
当 代 旧体 诗 词 研 究 述 评
彭敏 哲
( 中山大学 中文 系 , 广东 广州 5 1 0 2 7 5 ) [ 摘 要] 当代 旧体诗词研 究主要 集 中在“ 旧体诗词” 名称及格律 问题探讨 、 旧体诗词 的价值认识 、 当代 旧体诗人 个案及群 体
A Re v i e w o f t he Re s e a r c h o n t h e Co nt e mp o r a r y Ol d S t y l e Po e t r y
PENG Mi nz h e
( C h i n e s e D e p a r t me n t , S u n Y a t —S e n U n i v e r s i t y , G u a n g z h o u , 5 1 0 2 7 5 C h i n a )

20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回顾和反思

20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回顾和反思

20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回顾和反思20世纪以来,中国的社会和思想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和变化,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也处于从研究观念到研究方法的转型期。

概括起来可划为四个阶段:渐变期、突变期、一元发展期、多元开放期。

一20世纪初至五四(1900-1918)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观念和方法转型的渐变期。

也可以说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新时代的发轫期。

20世纪以前的中国学术界,弥漫着浓厚的信古、崇古之风。

几千年来的学术思路基本上是沿着“注经”和“解经”路子,遵循着“注不破传”和“疏不破注”的尊经信古的原则,没有大的发展。

虽说十三经的注疏洋洋几百万言,但都是阐述“圣人”的思想,作者本人不敢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

即使是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也是打着对经书注释的方式,来贩卖自己的“私货”——来阐述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的。

如北宋的王安石,清代的戴震(注:王安石著《三经新义》借训释《诗经》《尚书》《周礼》来阐述他的变法思想。

戴震的《孟子字义疏证》一书,借训释字义,批判程朱理学的唯心主义,坚持“理在气中”的唯物主义哲学。

)等人,他们的新思想和新见解都淹没在对“圣人”思想的注疏中。

在文学研究方面也是如此,对诗歌、散文、戏曲和小说的研究,大都体现在学者对诗文集和戏曲小说的注释和评点中,既没有系统的理论体系,也没有科学的说明,只能是科学研究的资料,而不是学术研究的最终成果。

清代乾嘉学派的考证,算是比较接近历史学研究的科学方法了,但也只是“准科学”,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

直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由于受到维新变法思潮的影响和西学东渐的沾溉,才有个别先知先觉的思想家和学者打破了旧的治学框子,尝试着用新的治学观念和方法,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做了新的试探。

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梁启超和王国维。

梁启超在20世纪初为推行其政治维新的学说而提倡“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

他论诗能以西方诗歌与中国诗歌对比,主张中国诗歌革命以“旧瓶装新酒”,“以旧风格含新意境”(注:梁启超《饮冰室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51页。

20世纪旧体诗词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20世纪旧体诗词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中互不通 气 。 老死不 相往 来 ” “ 。古代 文学研 究者 守
的, 是新 历史 条 件下 的文 学新 品 种 。这 样 , 于它 便
名 正 言顺 地步 入 中国现 代 文学 的殿 堂 。 ” 把它 定 “ 名 为 ‘ 代 旧 体诗 词 ’ 也是 为 了求 得 研 究 现 代 文 现 . 学 的人 们 的承认 。”】 语 中透 出一种命 名 的无 奈 。 【 1 话
随后 当人 们 意 识 到 “ 中华 诗 词 ” 好 , 也 旧体 诗 词 也
好。 都属 于 “ 诗 , 非 主流 的新 诗 。很 多 研究 者 旧” 而 主张 新诗 与 旧诗 平 起平 坐 ,诗歌 评 论 界推 出了一 个 概 括 性 极 广 的新 名 词 “ 现代 汉 诗 ” 体 现 了 当下 。 诗歌 观念 、 学 观念 的不 断变 化 . 学史 正 在 慢慢 文 文 走 出过去 的阴影 。命 名 的变 化 , 意味着 旧体诗 词努
其本 位 。 不关 注现 当代 诗 词 的创 作 ; 当代 文学 研 现
究者更是 视 旧体 诗词 创作 为 “ 文学 复古 ” 认 为缺 乏 ,
文学的“ 现代性 ”这使 旧体 诗词 长 期 “ 野 ”处 于 , 在 ,
冷落弃置的境地 。实际上 , 作为潜在的文学创作和 精 神活 动 ,旧体诗 词在 整个 2 O世 纪没 有消 滞 , 0 8
2 第2 ( 第期) 0 5 总 5
ACADEM C … ’ 。/ FORUM
学 术 论 坛
NO. 2 1 4, 0 2
( u ua v l N 2 5 C m l ie O。 ) t y 5
2 纪 1 诗词 研 究 的 回顾 与 前 瞻 0世 日体
江 腊 生
代 学人 把 “ 创造 新诗 ” 为 文 学革 命 和 思想 变 革运 作 动的一 场攻 坚 硬仗 来 打 , 打破 旧格 律 、 以 引入 新文

20世纪唐诗研究述略(一)

20世纪唐诗研究述略(一)

20世纪唐诗研究述略(一)大致说来,20世纪初期,传统的学术形态仍有所衍流,而新型的唐诗观已然发端。

属于前一类型的,如陈衍《石遗室诗话》及其《续编》、王kǎi@①运《湘绮楼说诗》《湘绮楼老人论诗册子》《王志论诗》及其选批的《唐诗选》(订补本)、沈曾植《海日楼札丛》、宋育仁《三唐诗品》、朱宝莹《诗式》、高步瀛《唐宋诗举要》以及光明甫《论文诗说》(未刊稿)等,不仅多还承袭以往的诗话、诗品、笔记、选批、论诗诗等形式来解说和品评唐诗,在思想见解上也大抵未越出前人的樊篱,尽管具体论述中时有精义可参。

但就在这个时候,某些新的观念已开始萌生。

胡适于1915年发表《读白居易〈与元九书〉》和《读香山诗琐记》两文,以理想主义与实际主义(即写实主义)的分派来解说唐诗,称白居易为实际派领袖,上承杜甫《咏怀五百字》、《北征》、“三吏三别”诸作的创作倾向,而与并时的李绅、元稹等同气相求,开了引西方文论入唐诗研究的新风气。

同年9月起,吴宓在《清华周刊》上连续载出其《余生随笔》,其中多则论及唐诗,他以唐宋诗之变迁为贵族派向平民派之转移,杜甫正当交接之会,乃“取贵族派之词华入以平民派之情理”,至白居易则已纯然平民派,这个观点不仅成为“五四”时期倡扬“平民文学”的先导,对后来的文学史家影响尤巨。

至1922年,又有梁启超发表其讲演稿《情圣杜甫》,他把历来加于杜甫身上的“诗圣”徽号改作“情圣”,实际上反映着他不以“言志”、“载道”为依归,而认“诗为表情之具”(见《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附录二)的思想立场,在唐诗研究领域鲜明地树起了人本的旗帜。

经过世纪之初的酝酿和发动,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之交,一批具有新观念和新形态的唐诗研究著作陆续产生。

概述性的如费有容《唐诗研究》(大东书局1926)、许文玉《唐诗综论》(北京大学出版部1929)、胡云翼《唐诗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苏雪林《唐诗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杨启高《唐代诗学》(南京正中书局1935),专题性的如胡云翼《唐代的战争文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陆晶清《唐代女诗人》(上海神州国光社1931)、孙liang@②工《唐代的劳动文艺》(上海东亚图书馆1932)、刘开荣《唐代诗中所见当时妇女生活》(上海商务印书馆1943),或从整体概括,或就局部开发,均能自出手眼,不囿于传统,其表述的系统性和论证的严密性亦迥异于前人的诗话、诗论。

文学评论:20世纪诗歌创作的变革与发展

文学评论:20世纪诗歌创作的变革与发展

文学评论:20世纪诗歌创作的变革与发展介绍本文将探讨20世纪诗歌创作在形式、主题和艺术手法方面所经历的重大变革与发展。

20世纪是一个充满动荡和变革的时代,这些社会和文化的转变也深刻地影响了诗歌创作。

形式变革自由诗20世纪初,自由诗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韵律和格律约束,使得诗人可以更加自由地表达内心情感和思想。

自由诗推崇个人表达和语言实验,以非结构化的形式呈现,给予了诗人更多审美上的可能性。

意象派诗意象派诗是20世纪早期一种重要的流派。

它强调通过图像和感官印象来表达情感、思想,引导读者进行直观而不是理性的体验。

意象派诗探索了语言声音、视觉元素和隐喻等手法,在形象描写上具有极高的敏感度。

抽象表达随着现代科技和社会变革的推进,抽象表达在20世纪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诗人开始以符号、象征和非线性方式来触及虚幻、隐秘之事物,并将其转化为艺术表达。

主题变革现代生活的反映20世纪是一个充满战争、科技进步和社会变革的时代,诗歌也成为了反映现代生活的重要媒介。

诗人开始关注都市生活、技术进步带来的改变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

他们试图通过诗歌来探索现代社会所带来的挑战和困惑。

个人心灵体验20世纪诗歌注重深入个人内心体验。

无论是喜悦还是痛苦,饱含情感和情绪的个人体验成为了许多诗歌创作的核心。

诗人通过直接而真实地展现自我独特的思考和感受,与读者建立起更密切的联系。

社会批判与政治意味在20世纪流行了大量具有强烈社会批判色彩或政治意味的诗歌。

诗人通过抒发对社会不公、政治压迫和战争等问题的愤怒和反思,借此来唤起读者对社会变革和公正性的关注。

艺术手法发展意象与隐喻的运用20世纪诗歌中意象与隐喻的运用比以往更加突出。

在富有感官细节的描写中,诗人通过鲜明而独特的意象来表达深层次的情感体验,或通过隐喻来暗示出某种含义。

碎片化与断裂感以现代生活为背景,20世纪诗歌常常具有碎片化和断裂感。

这种艺术手法使得诗歌表达不再线性连贯,而是通过碎片化或割裂的形式来传达信息和情感。

二十世纪中国旧体诗词的合法性和现代性_陈友康

二十世纪中国旧体诗词的合法性和现代性_陈友康
二十世纪中国 旧体诗词的合法性和现代性
陈 友 康
长期以来 , 20 世纪中国旧体诗词的合法 性处于 被怀疑 、 否 定或悬 置的状 态 , 致使它 被摒弃 在 文学研究和文学史写作之外 , 从而造 成一部 分文学 精神资 源的人 为遮蔽 。 有 研究者 怀疑和 否定 旧 体诗词的合法性 , 有研究者没有对传 统文体 在古代 与现代 社会的 命运和表 现加以 区别 。 要 改变 对 旧体诗词的歧视和压迫 , 首先 需 要 理解 其 合理 性 , 也 有 必 要重 新 厘定 “ 现 代文 学” 的 范畴 , 用 “ 现代汉诗” 这一概念来整合 20 世纪中国诗 歌 , 消弭 新 、 旧诗词 的对抗 和对立 。 20 世纪 中国旧 体 诗词表现了鲜明的现代性追求 , 自足地构 成一种 新的历 史传统 。 在 新的 世纪 , 必 须打 破新 、 旧 诗 词二元对立的模式 , 把旧体诗词作为 中华民 族在新 的历史 时期创 造的文化 成果进 行研 究 , 既有 助 于旧体诗词的发展 , 又有助于文学和文化观念的改进 。 关键词 20 世纪中国文学 旧体诗词 合法性 现 代性 超越意向 作者陈友康 , 1963 年生 , 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 昆明 650031)。
中国社会科学 2005 年第 6 期
论问题时 , 只把它作为新诗对应或对立的一面进行讨论 , 根本无视旧诗自身的理论探讨和理论 建设 。 二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所有新 、 旧诗词的两栖作家 , 都只讨论他们的新文学而无视旧 体诗词创作 , 显然是不承认旧体诗词在现当代文学中的合法身份 。 由唐弢 、 严家炎主编的 《中国现代文学史》 是 20 世纪 80 年代以前写得最为严谨也最富于代 表性的现代文学史著作 , 它的学术思想和构架深刻地影响了现代文学及现代文学史学科的建设 和发展 。 它对旧体诗词的处理方式也反映了一个时代共同的学术观念 。 全书共 3 册 20 章 70 余万 字 , 每个时期的新诗都有专门的章节进行评述 , 但对旧体诗词没有任何章节进行讨论 。 同时期 的其他现代文学史也是照这样的模式编纂的 。 在编写者看来 , 旧体诗词不能入现代文学史是无 需讨论的问题 。 丁易的 《中国现代文学史略》 和刘绶松的 《中国新文学史初稿》 大体上与唐弢 本属于同一个时段和同一种类型 , 只是政治倾向和文化态度更为激进 , 因而它们对旧体诗词的 态度也更为决绝 。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 , 中国社会开始了历史性转型 。 旧体诗词获得较大的生存空间 , 创作成 果和社会影响达到 “ 五四” 以来一个高点 。 90 年代以后 , 诗界和学界对旧体诗词的态度变得冷 静和宽容 , 新 、 旧诗的对立和对抗明显缓解 。 一些现代文学研究专家呼吁正视 20 世纪中国文学 发展过程中旧体诗词的存在 , 并希望对之开展研究 。 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也与时俱进 , 从文学 观念 、 作家作品选择乃至于行文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变 , 并逐步完成了学术范式的转换 。 但 在现代文学史写作中 , 研究者对旧体诗词依然保持了高傲的沉默和拒绝 , 其态度并没有与时俱 进 。 由钱理群 、 温儒敏 、 吴福辉著的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 由程光炜 、 吴晓东等主编的《中 国现代文学史》 , 由朱栋霖 、 朱晓进主编的 《中国现代文学史》 可为代表 。 这些教材都没有把旧体 诗词作为研究对象 , 在这一点上它们与唐弢本一脉相承 。 在此时期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看来 , 旧体诗词不能进入现代文学史仍是个自明的问题 。 这与已有的现代诗歌史 、 现代诗歌理论史著 作与现代文学史著作保持高度的一致 。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 , 早期文学史著作由于特定的时代背景 , 还设专章介绍毛泽东等老一 辈革命家的诗词 , 兼及赵朴初等旧体诗家 。 如郭志刚 、 董健等主编的 《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 设一章介绍革命家诗词 。 但旧诗入史并不是理直气壮的 , 写他们似乎不是出于文学而是政治的 考虑 。 到 20 世纪 90 年代之后 , 即使已有聂绀弩 、 启功等的诗词引起广泛的关注和好评 , 认为在 旧诗中别开生面 , 而且在现代汉诗中也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成果 , 而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这方面 的观念不但没有改变 , 内容不但没有增加 , 反而把原来入史的旧体诗家驱逐了 , 旧体诗词的非 法性被进一步强化 , 它的生存空间更加逼仄 。 如这一时期影响较大的两部当代文学史著作 , 一 是由洪子诚主编的 《中国当代文学史》 、 陈思和主编的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都不涉及旧诗 。 这些著作突出了被主流意识形态遮蔽的非主流文学 , 将地下文学如手抄本等写入历史 , 在一定 程度上实现了对褊狭文学史观的超越并重构了当代文学史 , 但对当代诗词却保持沉默和漠视 。

试论20世纪“潜在写作”下的旧体诗词

试论20世纪“潜在写作”下的旧体诗词

试论20世纪“潜在写作”下的旧体诗词作者:陆浩来源:《世界家苑》2017年第04期摘要:在20世纪末期,以陈平原、黄子平和钱理群对于新文学史的建构,文学史的写作呈现的多元的态势。

而在文学史中,关于旧体诗的讨论和关注程度在新世纪之交前后显得格外明显。

学术界对于旧体诗的生命力、合法性、现代性等旧体诗词诸多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

本文意在从旧体诗词的传承与断裂、旧体诗词的发展状况以及旧体诗词的入史问题三个方面来展开讨论。

希望通过这三个方面对20世纪“潜在写作”下的旧体诗词有个大致的梳理和整体感知。

关键词:潜在写作;传承;断裂;现代性在未进入正文之前,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论文题目中的“潜在写作”加以阐释和区别。

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陈思和教授,他意在说明当代文学创作的复杂性,即有许多剥夺了正常写作权利的作家,在万马齐喑的时代,依然保持了对文学的热爱和创作的激情,他们写出了许多在当时客观社会环境下不能公开发表的文学作品。

近言之,“潜在写作”是在没有写作自由的特定时代下的地下写作。

而笔者所论述的20世纪“潜在写作”下的旧体诗词是意指在20世纪至今关于旧体诗的书写有着庞大的人群以及由此所引发的极大地关注度和争议。

一、旧体诗词的传承与断裂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中,“旧体诗词”或者说“旧诗”的概念是与“新诗”的概念是同步产生的,谁也离不开谁。

这里就涉及到了旧体诗词的传承问题了。

中国是个有着诗歌传统的古老国度。

反观中国诗歌史,“古体诗”和“近体诗”的概念是相对而言的,就如同今天“新诗”和“旧诗”的概念是相对而言一样。

唐宋元明清的人照样古体诗,有时创作出来的作品照样比近体诗要好。

近代的黄遵宪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所以在对待旧诗词的问题上,应该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旧”的并不比“新”的差,“新”的也不全都比“旧”的好。

其实,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一些浸染着新思潮的诗人们在进行新诗创作时也同样汲取着“旧诗”的养料。

新月派的闻一多所倡导诗歌要遵循的三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也一定程度上传统了旧体格律诗的一些理论;“新潮社”的主将,“白话诗”的主要倡导者康白情先生在进行诗歌创作中对于意象的选择大都从《诗经》中寻找端倪,且具有诗情画意:还有五四时期诗人朱湘对于古代民歌(民谣)的化用都是出神入化的……实际上,在中国诗歌发展进入20世纪以来,诗歌的种类一直是不断增加的。

20世纪《古诗十九首》研究综述[1]

20世纪《古诗十九首》研究综述[1]

20世纪《古诗十九首》研究综述王庆梅《古诗十九首》最早著录于梁萧统主持编纂的《文选》,是一组代表着汉代文人五言诗最高成就的诗歌,它对魏晋以来文人五言诗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刘勰誉之为“五言之冠冕”。

此后历代诗论家不断探求《古诗十九首》千古不朽的艺术魅力,或对它作画龙点睛式的评点;或写专书进行研究。

他们的评论为《古诗十九首》罩上了美丽的光环,使其成为继《诗经》、《楚辞》之后获得高度赞誉的诗歌。

承近代《古诗十九首》研究之余绪,20世纪的《古诗十九首》研究,在古诗文本的解读、研究资料的整理、研究内容的深化、研究方法的更新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瞻目的研究成果。

本文根据不同时期的研究特点,分三个阶段论述:一、1900~1949年如果说传统的《古诗十九首》研究或侧重于事理的诠释、出处的罗列、语词的探寻;或以“比兴”、“寄托”的方法揭示诗歌的内在意蕴;那么,本世纪前半期的诸多学者,从对《古诗十九首》的注释、解说、考证等传统的研究方法入手,既注重“事象层面”的探求,又注重“意象层面”的开掘,在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考辨中多有创获。

贺灵扬的《古诗十九首研究》一书,对《古诗十九首》的作者、作品产生的时代、艺术特色、各家之拟作等作了较为系统地研究。

[1]这一时期,发表在期刊上的二十多篇论文,既对《古诗十九首》文本进行诠释、笺注、解说、考疑等,也对《古诗十九首》的作者、时代、表现的情感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初步地探讨。

较具代表性的是徐中舒的《〈古诗十九首〉考》,他结合相关典籍及后人拟诗,严于考证,慎于论断,认为《古诗十九首》产生于东汉以后。

[2]关于《明月皎夜光》一诗中“玉衡指孟冬”一句,因李善注引《淮南子》、《汉书》中“明是汉之孟冬,非夏之孟冬”、“汉之孟冬,今之七月”所引起的千余年的争论,金克木《古诗“玉衡指孟冬”试解》一文,寻绎诗意,查考星图,并引证天象,即景解文,认为“玉衡指孟冬”并不指月份及节候,而是说一日的时刻,他的这一说法,合乎天文的理论与实际,比较前人与时贤之说似乎较少牵强,从而动摇了《明月皎夜光》成诗于“太初改历以前西汉初年”的推论。

二十世纪以来陶诗接受研究述评

二十世纪以来陶诗接受研究述评

二十世纪以来陶诗接受研究述评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对其人其诗研究的论著甚多,本文拟对陶诗的接受研究作一总览,梳理二十世纪以来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指出在陶诗接受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于陶诗接受研究的深入与拓展。

标签:陶渊明;接受;述评陶诗接受研究的意义不言而喻,通过考察陶渊明诗歌在后世流传过程中被接受的情况,考察其在不同时期读者中的接受反应,在此基础上把握其诗歌的意义与价值的历史变化轨迹,才能更好地论定陶渊明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另一方面,不同时期的陶渊明诗歌接受都体现着时代的印记,反映的是不同时期文学文化思潮以及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有其独特的文化意蕴。

在这种动态的历史变迁中考察读者对陶渊明诗歌的阅读和理解,可以考知时代风气和审美观念的变迁,进而理解与陶渊明接受相关的文学批评理论。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对其人其诗研究的论著甚多,本文拟对陶诗的接受研究作一总览,梳理二十世纪以来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指出在陶诗接受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于陶诗研究的深入与拓展。

一、二十世纪初至七十年代的陶诗接受研究二十世纪初期,已有学者从接受角度对陶诗进行研究,比如此期关于陶集版本流传的梳理,有日本学者桥川时雄《陶集版本源流考》(文字同盟社1931年版),姚实的《陶渊明集版本考》(《学风》1937年第7卷第3期),特别是郭绍虞《陶集考辨》(《燕京学报》1936年12月第20期),对历代陶集版本作了较为详细的考察。

在陶诗接受资料的整理方面,近代文人郑文焯评点陶澍《靖节先生集》的文字,由日本汉学家桥川时雄辑录出来,于1924年底连载于《顺天时报》的《艺林》专栏,1927年由文字同盟社排印,题名为《陶集郑批录》。

朱太忙《陶渊明诗话》(上海大达图书供应社1934年)辑录了部分后世关于陶渊明的评价的文字。

新中国成立后,《陶渊明诗文汇评》(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教师、56级四班同学编,中华书局1961年版)、《陶渊明研究资料汇编》(北京大学中文系教师同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师同学编,中华书局1962年)二书辑录历代有关陶渊明及其诗文的研究、评述资料,为陶渊明的接受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20世纪八九十年代诗歌艺术研究

20世纪八九十年代诗歌艺术研究

20世纪八九十年代诗歌艺术研究【摘要】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中国诗歌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本文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探讨了相关研究。

在引言中介绍了背景和研究意义,引发了读者对该主题的关注。

正文部分分析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诗歌艺术的特点、主要研究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并给出了实证分析案例。

结论部分总结了该时期诗歌艺术研究的启示,同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探讨,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20世纪八九十年代诗歌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同时也可以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1. 引言1.1 背景介绍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中国诗歌艺术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中国文学走向现代化的关键阶段。

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许多重大变革,文学创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诗歌作为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八九十年代经历了许多新的探索和突破,展现出丰富多样的艺术风貌。

八九十年代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重要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和思想解放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土壤。

诗歌艺术在这一时期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作品风格和题材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了时代的多元变化和个人的情感体验。

八九十年代,诗歌艺术的创作形式和表现手法也得到了不断的探索和创新。

诗人们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进行着对话和碰撞,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作风格和语言表达方式。

这一时期的诗歌作品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时代的精神风貌和个人的审美追求。

1.2 研究意义研究20世纪八九十年代诗歌艺术的意义在于深入挖掘这一时期诗歌创作的特点和背景,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和解读当时的文学现象。

这一时期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关键阶段,诗歌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诗歌艺术的研究,可以揭示出诗人们在政治、社会背景下的创作精神和表现方式,反映出当时社会风貌和文化特征。

研究20世纪八九十年代诗歌艺术也有助于扩大我们对文学研究的视野,拓展研究领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文化的多元发展,诗歌艺术的研究也日益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十世纪末诗歌的转型

二十世纪末诗歌的转型

二十世纪末诗歌的转型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在二十世纪末经历了一次意义重大的转型。

在过去的百年间,诗歌不仅在形式、内容和风格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还与社会、政治和文化因素密不可分。

本文将探讨二十世纪末诗歌的转型,以及这些变化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一、非传统形式的出现二十世纪末,非传统形式的诗歌开始出现,并逐渐成为一种主流。

传统诗歌往往采用规范的韵律和格律,但二十世纪末的诗歌摒弃了这些限制,追求形式的自由和创新。

例如,自由诗的出现让诗人能够更加自由地表达内心的情感,没有了传统形式的束缚。

此外,诗歌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也成为一种趋势,比如视觉诗歌、表演诗歌等,使诗歌表达更加多样化和丰富。

二、主题与内容的多元化二十世纪末的诗歌主题和内容也呈现出多元的趋势。

传统诗歌往往以自然景观、爱情和宗教为主题,而二十世纪末的诗歌则开始关注社会、政治、人类存在等更加广泛和现实的议题。

这些诗歌通过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反思,传达出时代的情感和思考。

此外,一些诗人还尝试以个人经历和感受为素材,展现出独特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使诗歌更加个性化和直观。

三、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二十世纪末诗歌的转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后现代主义对线性叙事和真实性提出了挑战,宣称一切都是相对的,真理是不确定的。

这种思潮推动了诗歌形式和内容的创新,使诗歌更加多样、自由和开放。

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在二十世纪末的诗歌中表现为对语言的扭曲和重新组合,对传统诗歌形式的颠覆,以及对现实和存在的探索。

这使得诗歌的表达更加富有隐喻和多义性,呈现出独特的审美风格。

四、社会变革与文化冲突二十世纪末诗歌转型的背后,是社会变革和文化冲突的推动。

在这个时期,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等。

这些变革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也对诗歌的创作和表达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此外,社会的文化冲突也促使诗人关注社会问题和身份认同,使诗歌更加批判和反思。

因此,诗歌转型不仅是艺术风格的变化,也反映了社会和文化的巨大变革。

20世纪初东北旧体文学研究

20世纪初东北旧体文学研究

<div class="article_tit"> 20世纪初东北旧体文学研究 </div> <span>作者&nbsp;:&nbsp; 薛勤</span> <p> 摘要:20世纪初的东北旧体诗创生于东北社会加速近现代化的新陈代谢时段,密切关涉了清末民初东北社会的生活状貌和变迁,其中新旧因素的交织、生灭、移位诸现象较为集中,尤其是传统文学观念与现代文学观念在文学场中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关系。

这些创作既体现出社会形态中文学的变化,又于文学中显示着社会的改变。

其中,感时感事诗成为最为直接体现社会情感的文学选择,实然的社会生活如对现代人性的建设和对现代国家制度的追求在诗中有了更多的表达,景物诗保留了东北在自然、人文发展中的优美景致。

在署名方式、创作方法、文本结构方面有新的文学、美学质素呈现,传统的全知视角转为有限视角,创作中的主客体关系出现了向现代文学的改变。

<br/> 关键词:旧体文学;20世纪初;《盛京时报》 <br/> 基金项目:2011年度辽宁社会科学院课题项目,项目编号:Lnsky11B095 <br/> 作者简介:薛勤,女,辽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从事文艺学、东北近现代文学研究。

<br/>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11)06-0119-07 收稿日期:2011-09-12 <br/> <br/> 在以20世纪东北文学为时空设定的框架中考察,世纪初期的东北文学的类特征仍体现为旧体文学,无论是以诗为代表的抒情文学还是以小说为代表的叙事文学,从体裁、技术层面看,它们的文体特征表现为对传统文类的传续,叙事文体在传统史传演义的余响中渗入了主题学、修辞学的时代因素,此一脉日后仍成为新文化运动后现代叙事文学的潜流,这一文类表现出了承载新的现代文学观念的能力,而仍为20世纪中国文学中呈显象的一支。

旧体诗词创作

旧体诗词创作

旧体诗词创作
旧体诗词创作是一种追寻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

它源于古代中国,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旧体诗词以其独特的形式和艺术风格,展示了古人的文化智慧和审美观念。

旧体诗词创作的核心是运用古代诗词的形式和格律,通过优美的语言和含蓄的意境,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创作旧体诗词需要对古代文学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并能够运用其中的技巧和表达手法。

旧体诗词创作不仅要求诗人有扎实的文学功底,还需要有灵感和创新力。

在创作过程中,诗人可以借鉴古代诗人的作品,但也要注重个性化和创新,使作品具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旧体诗词创作可以表达各种情感和主题,如爱情、自然、人生哲理等。

它既可以抒发内心的情感,也可以反映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

无论是描绘美丽的山水风景,还是抒发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旧体诗词都能够通过独特的韵律和意象,给人以深刻的感受和思考。

旧体诗词创作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

通过创作旧体诗词,可以增强诗人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培养对美的敏感和欣赏能力。

同时,也能够培养人们对于语言和文学的热爱,使诗词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旧体诗词创作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艺术活动。

它通过传统诗词的形式和格律,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展示了古人的智慧和审美观念。

同时,它也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有助于人们增强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

因此,在当代社会中,推广和发展旧体诗词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20世纪杜甫研究述评

20世纪杜甫研究述评

20世纪杜甫研究述评
20世纪杜甫研究述评
杜甫作为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关注他的学者不计其数,也促进了杜甫研究的新发展。

尤其是20世纪的六十年代,由于历史的状况及新的学术理念的引入,
使得杜甫研究这一范畴取得了许多新的突破。

正是由于这些研究者们不辞辛苦,努力推动杜甫文学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跃进,惠及着长期以来学术界研究杜甫问题的人们。

20世纪杜甫研究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对历史文献学习的无法明确概括,杜
甫著作丰富而庞大于古今间文论,这都使得学者们无法高效地探索杜甫的著作,尤其是后诗学术的内涵。

虽然学者们不断地努力探索这些方面,但杜甫文学研究中各个不同的主题之间的联系仍然是一个重要而棘手的问题。

另一个需要关注的地方是对词语和构思细节的研究。

在此过程中,杜甫研究引入了大量工具,以便有效解析出他的文学思维方式和诗句中隐藏的意义,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

有的研究者也提出另类的针对性解释来给出关于杜甫诗作的更多解读,从而使得关于杜甫的学术探索越来越深入。

总而言之,20世纪的杜甫学研究取得的成果让人钦佩,杜甫的著作也因此得
到全新的诠释。

由于当下研究资料的丰富,跨学科的合作也带来了新的发展,将有助于发掘更多关于杜甫的新知识。

只有精心研究,才能解放演绎出一个有趣而充满灵魂的杜甫。

20世纪杜甫研究述评

20世纪杜甫研究述评

20世纪杜甫研究述评摘要:20世纪中国大陆的杜甫研究深受新旧文化、东西文化交互撞击及多次政治思潮的影响,以1949年、1976年为界呈现出三个时期,依次表现出剥去封建时代加给他的“圣化”的外衣、只把他作为普通诗人来研究,将他视为时代的代言人;被送以“人民诗人”的桂冠与将“扬李抑杜”推到惊世骇俗地步的大转折;正本清源后全方位的中兴、总结及努力建构杜诗学史的特点。

中图分类号:1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1-4721(2001)02-0013-0920世纪中国大陆的杜甫研究基本经历了肯定、否定、再肯定的曲折过程,杜甫“情圣”、“诗圣”、“集大成”和世界文化名人的历史地位最终得以确认。

现分三部分加以综述。

一、1949年以前的杜甫研究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化思想的输入对儒家思想体系形成不小的冲击,学者们努力把所谓愚忠道德体现者的杜甫还原为普通诗人,剥去封建时代加给他的“圣化”的外衣,只把他作为诗人来研究,梁启超“情圣说”、胡适“表现人生”说堪为代表。

三四十年代民族灾难期间,对后世影响最为深刻的爱国诗人杜甫成了时代的代言人与志士仁人的师友,战争促使人们去体验杜甫的为人与杜诗的精神。

(一)杜甫研究的新拓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学东渐,“民主”与“科学”的启蒙主义鼓荡人心,为杜甫研究开辟出新的境界。

1922年5月21日,梁启超在诗学研究会上的演讲《情圣杜甫》针对道德标准第一的“诗圣”提法,首开以西方文论中的“真善美”标准论杜的风气,并封杜甫“情圣”的徽号——包括情感内容的丰富、真实、深刻性与表情方法的极精熟、鞭辟入里。

杜诗“价值最大者”在于以“半写实派”的手法“描写出社会状况”,“讴歌出时代心理”;即使是“哭声”也“是三板一眼的哭出来,节节含有真美”〔1〕。

接下来用“真善美”、“写实主义”评论杜诗的是胡适、苏雪林、吴经熊等人。

胡氏在其《白话文学史》中用较系统的社会学方法、从文学思潮与时势变迁的关系中研究杜甫和杜诗,认为安史之乱是“呼号愁苦的文学”、“痛定思痛的文学”的时代,这正是杜甫“问题诗”——“表现人生”,即表现“民间的实在痛苦,社会的实在问题,国家的实在状况,人生的实在希望与恐惧”——产生的土壤。

旧体诗词创作[技术与艺术之间当代旧体诗词创作的困境与出路]

旧体诗词创作[技术与艺术之间当代旧体诗词创作的困境与出路]

旧体诗词创作[技术与艺术之间当代旧体诗词创作的困境与出路]泱泱中华向来号称诗的国度,几千年来流传的诗歌不但是文学皇冠上的明珠,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自20世纪初新文学兴起以后,传统诗歌(为了与白话诗或曰新诗区别开来,一般被称作旧体诗词)就逐渐没落,虽然仍然不乏爱好者(就作者数量而言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可惜作品数量虽多,质量却很难保证,其整体的创作水准显然在严重下滑。

如何继承和发扬旧体诗词这种优秀文化,是值得当代诗人思考和探索的一个问题。

一、技术与反技术:诗词创作之没落文学创作的主体是作者,当今旧体诗词创作没落,论内在原因当然要归咎于作者群。

胡适曾说:“文学史上有一个逃不了的公式。

文学的新方式都是出于民间的。

久而久之,文人学士受了民间文学的影响,采用这种新体裁来做他们的文艺作品。

文人的参加自有他的好处:浅薄的内容变丰富了,幼稚的技术变高明了,平凡的意境变高超了。

但文人把这种新体裁到手之后,劣等的文人便来模仿;模仿的结果往往学得了形式上的技术,而丢掉了创作的精神。

”[1]各体文学大多都是起源于民间(当然也有例外,如赋、骈文和八股文就是纯粹的文人创作),这是因为“民间”意味着一个巨大的作者基数,所以从中能够经常产生新的东西。

一般说来,民间文学的长处在于率真、鲜活,而缺点则在于浅俗,这个缺点一旦经过文人的改造,便能够达到某种合适的平衡,这就是“艺术”。

而一旦文人投入过多,求“雅”的倾向便会越来越强,最终不免流于繁琐、造作,从而失去鲜活的本真——这就是“技术化”。

诗由古体而格律化,便是“技术化”的最明显表现。

有人说:“唐以前诗是长出来的,唐诗是嚷出来的,宋诗是想出来的,宋以后诗是仿出来的”[2],这段话也生动地说明了诗创作嬗变的技术化趋势。

清末“同光体”“宋诗派”的出现,更是一次技术化的回光返照。

一切思想和艺术,在其发生期和上升期,往往都是鲜活的,因为那是一种源乎天籁的简单人工,自有其直指人心的感发力量;而当这种内在感发的生命逐渐消磨之后,就必须依靠外在的形式技巧来继续其演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达夫 的 旧体 诗在 这个 时期堪 称两座 高 峰 。( ) 以孙 中山、廖仲 恺 、胡汉 民、于右任 、谭延 9
闽、叶楚伧等为代表的国民党人在本期创作 了不少 旧体诗词。(O 1)以李大钊、邓 中夏、恽 代 英 、瞿秋 白、毛泽 东 、周 恩来 、朱德 等为代 表 的共产党 人在 本期 创作 了不 少 旧体 诗词 。 尤 其是 毛泽 东在本 期创 作 的诗 词 ,是他 一生 中 旧体 诗词创 作 的第 一个 高 峰 ,在 中 国现 代 旧
陈衍 ,浙 派 的沈 曾植等众 多名 家 。() 以王 闾运 、陈锐 、 曾广 钧 、杨度 等为代 表 的 “ 3 汉魏
诗 派”诗 人在 民国时期依 然创 作强劲 。( ) 以梁鼎 芬 、樊增祥 、 易顺鼎 等为代 表 的 “ 4 中晚
唐 诗派” 诗人进 入 民 国后 的 晚年创作 也有 一定 的影 响 。 () 以康有 为 、梁启超 、夏 曾佑 、 5
夕 (9 7 13 ) 1 1- 9 6 ,一个是 “ 战”和 “ 抗 战后 ” 时期 (9 7 14 ) 13- 99 。
在前 一个 时期 里 ,尽 管 “ 新诗 ”创 作处 于 “ 军突 起” 的强 势话语 状态 ,但 “ 异 旧体诗 词 ”创作 并未 衰歇 ,主 要史证 有 : ( ) 以吴宓 主编 的 《 1 学衡》 杂 志为 首 ,包 括梅 光迪 、胡 先 骗等在 内的一批 捍卫 古典诗 词传 统 的学者 与 “ 诗” 阵营 展开 了持久 的 学术对 峙 。以往 新 的现代文 学 史提及 这段论 争 ,站在 新文 学 的立 场上 ,一 味地 否定和 贬抑 “ 衡派 ”文人 , 学 而 近些年 来 ,学术 界 出现 了越 来越 多 的替他们 辩护 的声 音 。 () 晚清 的 “ 2 同光体 ”诗人 群 进 入 民国后一 直坚 持 旧体 诗词 创作 。如 赣派 的陈三 立 、夏敬观 ,闽派 的郑孝 胥 、陈宝琛 、

批 知名 学者 在 民国初 期也创作 了大 量 的诗词 。 () 以陈独 秀 、胡适 、鲁迅 、郁达 夫 、闻 8

多、刘 大 白、沈 尹默 、康 白情 、王 统照 、俞平伯 、 田汉等 为代表 的一大批 新文学 家在 民 国初 期 同样 创作 了大 量 的 旧体诗 词 ,而且达 到 了很高 的思想 和艺术 水平 。尤 其是鲁 迅和郁
且 得到 公开 发表 。如 郭沫若 、茅盾 、 叶圣陶 、朱 自清 、老 舍 、胡风等 新文 学大 家纷纷 把 曾
体 诗词史 上亦堪 称翘 楚 。 外 ,本期 还有 一些书 画家 的诗 词创 作也值 得重视 。总之 ,从 “ 此 五
四”到 “ 抗战 ”前夕 , 中国现 代 旧体诗词 成绩 巨大 。
在第 二个 时期里 , 即抗 日战争和解 放 战争期 间 ,民 国1 体诗 词创 作在 战乱 的环 境 中继 日
的诗歌 史段 落 。历史 表 明:“ 新诗” 并没有 “ 战胜”所 谓 “ 旧体诗词 ” 旧体诗词 ”不仅没 ,“ 有死亡 ,而 且一 直在坚 韧地 存活 着 ,并且在 新世 纪 的传统 文化热 潮 中 日渐 引起 社会和 学术
界 的关 注 。


民国时期 的 旧体诗词创作
撇开 “ 新诗” 和 “ 旧体 诗词 ”的文 体对 立不 谈 ,客 观地 看 , 民国时期 的 旧体 诗词 创作 不仅十 分繁盛 ,而 且取得 了很 高的思想 和艺 术成就 。 民国时 期的 旧体诗 词创 作大体 上可 以分 为两 个阶段 :一个是 从 “ 四”到 “ 战”前 五 抗
关键词 :旧体诗词 创作状貌 研究现状
自11 9 7年 “ 学革命 ”和现代 白话文 运动 以来 ,随着胡 适等人 的 “ 文 新诗 ”实验 ,中国
传 统诗词便 只 能 以 “ 旧体 诗词 ” 的名 义而 存在 。可 以说 ,五 四 以后 中 国 “ 旧体 诗词 ”实 际 上是 和 “ 新诗 ”如影 随形地 共存着 的 ,没有 “ 新诗 ”就没 有所谓 “ 旧体诗 词” ,反之亦然 。 九十 多年来 ,“ 新诗 ” 已然成 为 了 “ 国现 当代文 学史 ”的主体 ,而 “ 中 旧体 诗词”却 始终在 绝大 多数 文学 史 中被 付诸 阙如 。事实上 ,“ 0世纪 旧体 诗词 史” 已经 构成 了一个 绵 延不绝 2
承 中 国古 典诗歌 的现 实主义 传统 ,使 “ 战诗词 ”达到 了又 一个 新 的高峰 。这 同样 可 以在 抗 多个 方面 的史 实 中得 到证 明 :()抗 战军兴 ,民族 矛盾 上升 , 中国新文 学家们 暂 时打破 了 1 “ 文体 ”壁垒 ,而在 文学和 文化 上建立 抗 日统 一战线 。一大 批新文 学家 公开 写作 旧体 诗词 并
金松 岑等 为代表 的 “ 诗界革 命派 ”诗 人进入 民国后 的诗 词创 作也 不容忽视 。( )以柳 亚子 、 6
l 8
参 学 0 ・ 囊 书21 3 0
陈去病 、 高旭 、 高燮 、苏曼殊 、林庚 白等 为代表 的 一批 “ 南社 ”诗人 词客在 民国初期 的诗 词创作 影 响巨大 。 () 以严复 、林 纾、王 国维 、章太 炎 、刘师培 、黄 侃 、黄 节 等为代 表 的 7
梳理和描述 了民国时期、 中国成立以来大 陆以及 台港澳和海外华人旧体诗词创作 的基本状貌和主要成就 , 新 认为不应忽视或 否认二十世纪旧体诗词的文学史价值。在此基础上 ,本文还 探讨 了九十年代 以来 国内旧体 诗词热潮出现 的背景和意义 ,以及 国内外旧体诗词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 问题。
参 学 21 ・ 知 0 3 0
l 7
匣虱 『 曼 i c


傩诗
雒 要 :二十世纪旧体 诗词研 究近年来 已经成为 了中国文学研 究的一个 重要 的学术领域。无论赞成还
是反对 ,人们都不 能轻易地抹煞 旧体诗词 在二十世纪 中国文学史上 的思想和艺术成就。本文着 重从宏观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