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3练习:第4单元 秋水(节选) 非攻(节选) 训练提升试题含答案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同步训练:第四专题《秋水》《非攻》 Word版含答案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四专题《秋水》《非攻》同步训练(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一、基础巩固(每题3分,共15分)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涘.渚崖之间涘:水边、岸。
B.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殆:危险。
C.众闻则非.之非:诽谤。
D.以亏.人自利也亏:损害。
解析C项“非”为形容词作动词,非难,责怪。
答案 C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B.①野语有之.曰②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C.①望洋向.若而叹曰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D.①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②策之不以其道.解析A项“见”均表被动。
B项“之”,①代词,俗语的内容;②结构助词“的”。
C 项“向”,①面对;②假使。
D项“道”,①道理;②方法。
答案 A3.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不辩牛马B.望洋向若而叹曰C.始吾弗信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解析A项,“辩”同“辨”,分辨,区分。
答案 A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B.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C.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解析A项“至于”是“到达”的意思;现代汉语中指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B项“面目”用的是本义,即指“脸”;现代汉语中指脸的形状,人的相貌。
C项“以为”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都是“认为”的意思。
D项“大方”指深明大道理的人;现代汉语中则是指:①不吝啬,②自然,不拘束,不俗气。
答案 C5.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我尝闻少仲尼之闻B.秋水时至C.今我睹子之难穷也D.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解析A项“少”,形容词的意动用法;B项“时”,名词作状语;D项“亏”,动词的使动用法。
答案 C二、课内精读(20分)(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10题。
(12分)……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高中语文第四专题《秋水》《非攻》同步训练苏教版必修3
《秋水》《非攻》(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一、基础巩固(每题3分,共15分)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涘.渚崖之间涘:水边、岸。
B.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殆:危险。
C.众闻则非.之非:诽谤。
D.以亏.人自利也亏:损害。
解析C项“非”为形容词作动词,非难,责怪。
答案 C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B.①野语有之.曰②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C.①望洋向.若而叹曰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D.①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②策之不以其道.解析A项“见”均表被动。
B项“之”,①代词,俗语的内容;②结构助词“的”。
C项“向”,①面对;②假使。
D项“道”,①道理;②方法。
答案 A3.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不辩牛马B.望洋向若而叹曰C.始吾弗信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解析A项,“辩”同“辨”,分辨,区分。
答案 A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B.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C.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解析A项“至于”是“到达”的意思;现代汉语中指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B 项“面目”用的是本义,即指“脸”;现代汉语中指脸的形状,人的相貌。
C项“以为”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都是“认为”的意思。
D项“大方”指深明大道理的人;现代汉语中则是指:①不吝啬,②自然,不拘束,不俗气。
答案 C5.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我尝闻少仲尼之闻B.秋水时至C.今我睹子之难穷也D.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解析A项“少”,形容词的意动用法;B项“时”,名词作状语;D项“亏”,动词的使动用法。
答案 C二、课内精读(20分)(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10题。
(12分)……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 专题四《秋水》(节选)《非攻》(节选)测试题 苏教版必修3
《秋水》(节选) 《非攻》(节选)——智者的叮咛一、语言积累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A.⎩⎪⎨⎪⎧百.川灌河众多的今我睹子.之难穷也指海神若B.⎩⎪⎨⎪⎧秋水时.至按照时令两涘.渚崖之间水边,岸C.⎩⎪⎨⎪⎧旋.其面目掉转众闻则非.之指责D.⎩⎪⎨⎪⎧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缺少其不仁兹.甚同“滋”,更加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野语有之.曰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C.⎩⎪⎨⎪⎧以.其亏人愈多私见张良,具告以.事D.⎩⎪⎨⎪⎧望洋向.若而叹曰向.吾不为斯役3.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B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C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D .从而..誉之,谓之义 4. 下列各句中,不含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 .百川灌河B.顺流而东行C.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D.今我睹子之难穷也5.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B.以为莫己若者C.大王来何操D.君何以知燕王二、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①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辩:______________②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端:______________③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长:______________7.下列句子中,加点“之”的意思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B.野语有之.曰C.少仲尼之.闻D.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伯起初觉得自己的天地最广大,是因为他所拥有的天地确实阔大,他当初的认识有局限是情有可原的。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第4专题 《秋水(节选)》阅读练习
《秋水(节选)》阅读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涉务①夫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谈虚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也。
吾见世中文学之士,品藻古今,若指诸掌,及有试用,多无所堪。
居承平之世,不知有丧乱之祸;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阵之急;保俸禄之资,不知有耕稼之苦;肆吏民之上,不知有劳役之勤。
故难可以应世经务也。
晋朝南渡,优借士族,故江南冠带有才干者,攫为令、仆以下,尚书郎、中书舍人以上,典掌机要。
其余文义之士,多迂诞浮华,不涉世务,纤微过失,又惜行捶楚,所以处于清名,盖护其短也。
至于台阁令史、主书、监帅。
诸王签省,并晓习吏用。
济办时须,纵有小人之态,皆可鞭杖肃督,故多见委使,盖用其长也。
人每不自量,举世怨梁武帝父子爱小人而疏士大夫,此亦眼不能见其睫耳。
梁世士大夫皆尚褒衣博带,大冠高履,出则车舆,入则扶侍,郊郭之内,无乘马者。
周弘正为宣城王所爱,给一果下马②,常服御之。
举朝以为放达。
至乃尚书郎乘马,则纠劾之。
及侯景之乱,肤脆骨柔,不堪行步,体赢气弱,不耐寒暑,坐死仓猝者,往往而然。
古人欲知稼穑之艰难,斯盖贵谷务本之道也。
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
三日不粒。
父子不能相存。
耕种之,薅锄之,刈获之,载积之,打拂之,簸扬之,凡几涉手而入仓廪,安可轻农事而责末业哉!江南朝士,因晋中兴而渡江。
本为羁旅,至今八九世,未有力田,悉资俸禄而食耳。
假令有者,皆信僮仆为之,未尝目观起一坺土,耘一株苗,不知几月当下,几月当收,安识世间余务乎?故治官则不了,营家则不办,皆优闲之过也。
(选自《颜氏家训》,有删节)[注]①涉务:涉及、从事实际事务。
②果下马:一种矮小的马,可在果树下行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徒.高谈虚论徒:只是B.及有试用,多无所堪.堪:胜利C.至乃尚书郎乘马,则纠.劾之纠:纠正D.本为羁旅..羁旅:寄居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标明当时士大夫“崇尚空谈”和“养尊处优”的不良习气的一组是( ) A.品藻古今,若指诸掌出则车舆,入则扶侍B.肤脆骨柔,不堪行步至今八九世,未有力田C.治官则不了,营家则不办晋朝南渡,优借士族D.体赢气弱,不耐寒暑多迂诞浮华,不涉世务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主张士大夫要应世经务,不要白白浪费君王的俸禄。
苏教版语文高一-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检测 第四专题秋水Word版含答案
《秋水(节选)》测评练习一、基础题1、文学常识(1)本文节选自《庄子·外篇》中《秋水》篇的前部分,作者庄子,战国时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名周,宋国蒙人。
(2)庄子与老子合称为“老庄”。
(3)秋水指“清澈的眼波”,水,这里指秋天的洪水。
2、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C)A、泾流(jìng)殆(dài)B、渚崖(zhù)睹(dǔ)C、仲尼(zhòng)矣(sì)D、伐纣(zhòu)伯夷(yì)涘(sì)渚(zhǔ)少(shǎo)殆(daì)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百川灌河(注入)两矣渚崖(俟:水边)(渚:水中的小块陆地)(崖:高的河岸)欣然自喜(喜悦)至于北海(到达)东面而视(向东望去)不见水端(尽头)望洋向若而叹曰(叹息)(望洋:迷茫直视的样子)旋其面目(转变态度)大方之家(有很高学识的人)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天下的美景看作完全存在于自身)于是焉(在这个时候)秋水时至(按季节到来)泾流之大(泾流:直流,通流河面宽广)4、翻译下列句子。
(1)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面朝东边一望,看不见大海的尽头。
(2)“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
(3)河伯欣然自喜于是河神很喜悦(4)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我必定会永远受到修养极高的人的耻笑。
(5)望洋向若而叹曰面对着海神仰首慨叹道(6)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这里。
(7)顺流而东行河神顺着水流向东而去(8)河伯始旋其面目于是河神方才改变先前洋洋自得的面孔,(9)两矣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两岸和水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不能分辨。
(10)少仲尼之闻孔丘懂得的东西太少5、默写(1)《秋水》中写河伯骄傲自大的句子是:“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2)河伯见到海神若后自我反省的句子是:“野语有之曰),‘闻道百(10),以为莫己若’者(11),我之谓也。
高中语文4.5秋水(节选)非攻(节选)课时训练(含解析)苏教版必修3
秋水(节选)非攻(节选)一、夯基训练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吾非.至于子之门非:如果不是众闻则非.之非:指责,非议B.轻.伯夷之义者轻:轻视攘.人犬豕鸡豚攘:骚扰C.见笑.于大方之家笑:耻笑杀不辜.人也辜:罪行、罪过D.不辩.牛马辩:同“辨”,分辨苟.亏人愈多苟:假如解析:B项,攘:偷盗、偷窃。
答案:B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秋水时.至A.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B.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C.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D.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解析:A项,意动用法;B项,使动用法;C项与例句都是名词作状语;D项,形容词作名词。
答案:C3.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东面..而视B.此何故..也C.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解析:B项,古今意义相同。
A项,古义为面向东;今义指东边。
C项,古义指脸;今义指脸的形状、相貌。
D项,古义指指深明道理的人或专通某种学问的人;今义为不吝啬,不拘束,不俗气。
答案:B4.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以亏人自利也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B.我之谓也C.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D.闻道百解析:B项与例句都是宾语前置句。
A项,被动句;C项,状语后置句、省略句;D项,定语后置句。
答案:B5.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译文:两岸和水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不能分辨。
B.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译文:在这时候河神欣然自喜,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这里。
C.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译文: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的”,我就是这么说的了。
D.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
译文:如果损人越严重,他就越不仁,罪越大。
解析:C项,“我之谓也”意思是“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三习题:第四专题+秋水(节选)+Word版含答案.doc
*融会贯通秋水(节选)一、课外阅读(2017·广西名校高三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原杰,字子英,阳城人。
正统十年进士。
巡按江西,捕诛剧盗,奸宄敛迹。
复按顺天府。
大水,牧官马者乏刍,马多毙,有司责偿,杰请免之。
开中盐引入米振饥。
疏入,为部所格,景帝卒从杰议,超擢江西按察使...。
发宁王奠培淫乱事,革其护卫。
治行闻,赐诰旌异。
成化二年就拜右副都御史,巡抚其地。
岁凶振救,民无流移。
召为户部左侍郎。
时黄河迁决不常,彼陷则此淤。
军民就淤垦种,奸徒指为园场屯地,献王府邀赏,王府辄据有之。
杰请献者谪戍..,并罪受献者。
江西盗起,以杰尝再莅其地得民,诏往治。
捕戮六百余人,余悉解散。
荆、襄流民数十万,朝廷以为忧。
祭酒周洪谟尝著《流民图说》,谓当增置府县,听附籍为编氓,可实襄、邓户口,俾数百年无患。
都御史李宾以闻帝善之遂命杰出抚遍历山溪宣朝廷德意诸流民欣然愿附籍。
其初至,无产及平时顽梗者,驱还其乡,而附籍者用轻则定田赋。
民大悦。
因相地势,以襄阳所辖郧县居竹、房、上津、商、洛诸县中,道路四达,去襄阳五百余里,山林阻深,将吏鲜至,猝有盗贼,府难遥制。
乃拓其城,置郧阳府,以县附之。
又于西安增山阳,南阳增南召、桐柏,汝州增伊阳,各隶其旧府。
制既定,荐知邓州吴远为郧阳知府..,诸县皆择邻境良吏为之。
流人得所,四境安。
将还,以地界湖广、河南、陕西,事无统纪,因荐御史吴道宏自代。
诏即擢道宏大理少卿,抚治郧阳、襄阳等六府。
郧阳之有抚治,自此始也。
杰以功进右都御史。
杰数扬历于外,既居内台,不欲出。
荆、襄之命,非其意也。
事竣,急请还朝。
会南京兵部缺尚书,以杰任之。
杰疏辞。
不许。
遂卒于南阳,年六十一。
郧、襄民为立祠,诏赠.太子太保。
(选自《明史,卷一百五十九·列传第四十七》,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都御史李宾以闻帝/善之/遂命杰出抚/遍历山溪宣朝廷德意/诸流民欣然愿附籍。
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3练习:第4单元秋水(节选)非攻(节选)训练提升试题含答案
1.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组是()【分析】 B 项,攘:偷窃,盗窃。
【答案】B2.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同样的一组是() 【导学号: 76722099】我之谓也.A.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望洋向若而叹曰.B.认为莫己若.者顺水而东行,至于北海.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D.上为政者得则.罚之【分析】 D 项都是连词,那么,就。
A 项,助词,宾语前置的标记/ 助词,的。
B 项,名词,海神名 / 动词,比得上,赶得上。
C 项,介词,到/ 介词,表被动。
【答案】D3.以下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导学号: 76722100】例句:秋水时.至A.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B.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C.顺水而东.行,至于北海D.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分析】 C 项与例句均为名词作状语。
A 项,意动用法。
B 项,使动用法。
D 项,形容词用作名词。
【答案】C4.以下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导学号: 76722101】A.东面而视..B.此何故也..C.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分析】 A 项,古义:面向东。
今义:方向词,东边。
C 项,古义:脸。
今义:相貌或面子,脸面。
D 项,古义:深明道理的人,专通某种学识的人。
今义:关于财物不计较;自然,不拘束;不庸俗。
【答案】B5.以下各句中,与例句句式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例句:以亏人自利也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B.我之谓也C.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D.闻道百【分析】 B 项与例句均为宾语前置句。
A 项为被动句。
C 项为介词短语后置句、省略句。
D项为定语后置句。
【答案】B阅读《秋水 ( 节选 ) 》,达成 6~ 9 题。
6.以下各句中,与“认为莫己若者”句式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何以知之B.震之以威怒C.城北徐公,齐国之漂亮者也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分析】 A 项与例句均为宾语前置句。
苏教版必修三高中语文专题四秋水(节选)非攻(节选)应用体验之旅训练及详解答案
高中语文专题四第18课秋水(节选)非攻(节选)应用体验之旅训练苏教版必修3 "YiNG YON G(时间:40分钟分值:60分)、基础巩固(2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涘渚崖之间涘: 水边、岸B.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殆: 危险C.众闻则非之非: 诽谤D.以亏人自利也亏:损害解析:C项“非”为形容词作动词,非难,责怪。
答案:C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①野语有之.曰B.②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①望洋向若而叹曰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①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②策之不以其道解析:A项“见”,均表被动;B项“之”,①代词,代俗语的内容,②结构助词,的; C项“向”,①面对,②假使;D项“道”,①道理,②方法。
答案:A3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B.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C.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解析:A项“至于”是“到达”的意思;现代汉语中指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B项“面目”指“脸色,面部表情”;现代汉语中指脸的形状,人的相貌。
C项“以为”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都是“认为”的意思。
D项“大方”指“深明大道理的人”;现代汉语中则是指:①不吝啬,②自然,不拘束,不俗气。
答案:C4•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我尝闻少仲尼之闻B.秋水时至C.今我睹子之难穷也D.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解析:A项“少”,形容词的意动用法;B项“时”,名词作状语;D项“亏”,动词的使动用法。
答案:C5.下列断句有误的一项是()A.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B.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C.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D.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解析:D项,应为“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3(江苏专用)课时训练:4.5 秋水(节选) 非攻(节选)
秋水(节选)非攻(节选)课时达标训练15秋水(节选)非攻(节选)一、夯基训练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吾非.至于子之门非:如果不是众闻则非.之非:指责,非议B.轻.伯夷之义者轻:轻视攘.人犬豕鸡豚攘:骚扰C.见笑.于大方之家笑:耻笑杀不辜.人也辜:罪行、罪过D.不辩.牛马辩:同“辨”,分辨苟.亏人愈多苟:假如解析:B项,攘:偷盗、偷窃。
答案:B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我之谓也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B.望洋向若而叹曰以为莫己若者C.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D.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上为政者得则罚之解析:A项,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助词,的。
B项,名词,海神名/动词,比得上、赶得上。
C项,介词,引出对象/介词,表被动。
D项,都是副词,那么,就。
答案:D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秋水时.至A.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B.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C.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D.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解析:A项,意动用法;B项,使动用法;C项与例句都是名词作状语;D项,形容词作名词。
答案:C4.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东面..而视B.此何故..也C.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解析:B项,古今意义相同。
A项,古义为面向东;今义指东边。
C项,古义指脸;今义指脸的形状、相貌。
D项,古义指指深明道理的人或专通某种学问的人;今义为不吝啬,不拘束,不俗气。
答案:B5.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以亏人自利也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B.我之谓也C.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D.闻道百解析:B项与例句都是宾语前置句。
A项,被动句;C项,状语后置句、省略句;D项,定语后置句。
答案:B6.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译文:两岸和水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不能分辨。
苏教版语文高一-高中语文4.9 秋水节选《 非攻节选》精练精析试题 苏教版必修3
第四专题秋水(节选)非攻(节选)一、阅读《秋水(节选)》,完成1~7题。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直)B.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掉转,这里指改变)C.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像)D.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危险)【解析】选C。
若:比得上。
2.下列各项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B.少仲尼之闻C.我之谓也D.轻伯夷之义【解析】选C。
“之”为宾语前置句的标志,其余均为助词“的”。
3.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秋水时至,百川灌河.B.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D.至于北海,东面..而视【解析】选B。
A.河:古代专指黄河。
C.大方:古义为修养很高、明白大道理的人。
D.东面:古义为面向东。
4.以下六句,能够显示河伯愧疚的一项是( )①东面而视,不见水端②望洋向若而叹③“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④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⑤睹子之难穷⑥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A.①②③B.②③⑥C.①④⑤D.④⑤⑥【解析】选B。
①④⑤均为客观事件的叙述,没有情感特征。
5.对原文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开篇描写秋天百川灌河的宽广浩瀚,起笔不凡,气势雄伟。
河伯对此暗暗高兴,“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一个“天下”,一个“尽”字,把河伯那踌躇满志、飘飘然的神态描写得淋漓尽致。
B.两个“于是焉”领起的内容将河与海的不同境界,河伯的不同心态加以对比,塑造了先沾沾自喜而后幡然醒悟的河伯的形象。
C.这篇文章用河神见海神的寓言故事说明哲理,通篇都是设喻,显得趣味横生,通俗形象,易为人所接受和理解。
D.本文引用野语,意在批评自己的盲目自大,“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是说明这种盲目自大是不可救药的。
【解析】选D。
河伯的“盲目自大”不是不可救药的,他醒悟后改正了错误。
6.这则寓言包含着什么哲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或:求学之路,永无止境)。
苏教版语文必修3:第4单元 秋水(节选) 非攻(节选) 训练—落实提升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解析】 B 项,攘:偷盗,偷窃。
【答案】 B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导学号:76722099】A.⎩⎨⎧我之.谓也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B.⎩⎨⎧望洋向若.而叹曰以为莫己若.者 C.⎩⎨⎧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D.⎩⎨⎧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上为政者得则.罚之 【解析】 D 项都是连词,那么,就。
A 项,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助词,的。
B 项,名词,海神名/动词,比得上,赶得上。
C 项,介词,到/介词,表被动。
【答案】 D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导学号:76722100】例句:秋水时.至A.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B.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C.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D.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解析】C项与例句均为名词作状语。
A项,意动用法。
B项,使动用法。
D项,形容词用作名词。
【答案】 C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导学号:76722101】A.东面..而视B.此何故..也C.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解析】A项,古义:面向东。
今义:方位词,东边。
C项,古义:脸。
今义:面貌或面子,脸面。
D项,古义:深明道理的人,专通某种学问的人。
今义:对于财物不计较;自然,不拘束;不俗气。
【答案】 B5.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以亏人自利也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B.我之谓也C.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D.闻道百。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检测:第4单元 寻觅文言津梁 秋水(节选) 非攻(节选) Word版含解析.doc
秋水(节选)非攻(节选)本课话题——谦虚朗读——课文中的名段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中有个海神叫若,有个河神叫河伯,河伯居于黄河,自视清高。
后来,他看到了烟波浩渺、水天相接的大海,才自知不足,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和浅陋,由原来的沾沾自喜变得自惭形秽。
庄子为我们塑造了一位由骄傲自满到虚心认错的河伯形象,也阐述了人应该谦虚谨慎、不断自新的哲理。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在中国历史上,马谡骄傲轻敌痛失街亭,被诸葛亮挥泪斩首;关羽骄傲自大、目中无人,兵败荆州走麦城;诸葛孔明“一生唯谨慎”,辅佐刘备成大业;唐朝名相魏徵“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等等,都表明了品格谦虚与否关乎事业成败的道理。
背诵——相关的名言警句1.谦虚是最高的克己功夫。
——莎士比亚2.谦虚是不可缺少的品德。
——孟德斯鸠3.当我们谦虚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
——泰戈尔4.一个真正认识自己的人,就没办法不谦虚。
——老舍5.一知半解的人,多数不谦虚;见多识广的人,多数谦虚。
——谢觉哉[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泾.流( ) 涘.( ) 崖( ) 圃.( )犬豕.( ) 豚.( ) 厩.( )【答案】 jīnɡ sì zhǔ pǔ shǐ tún jiù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泾流之大 ( )(2)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 )(3)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 ( )【答案】 (1)“泾”同“径”,直 (2)“辩”同“辨”,分清,辨别(3) “兹”同“滋”,更加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见⎩⎨⎧不见.水端(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2)若⎩⎨⎧望洋向若.而叹曰( )以为莫己若.者(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若.毒之乎( )(3)故⎩⎨⎧此何故.也(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君安与项伯有故.( )此物故.非西产( )(4)之⎩⎨⎧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我之.谓也(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5)以⎩⎨⎧以.亏人自利也( )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作《师说》以.贻之(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 (6)当⎩⎪⎨⎪⎧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 )各当.时而立法( )当.高罪死(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安步以当.车( )(7)闻⎩⎨⎧闻.道百( )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 (8)于⎩⎨⎧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至于.北海(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 (9)则⎩⎪⎨⎪⎧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答案】 (1)动词,看见/介词,与“于”一起表示被动/动词,召见,接见(2)名词,海神名/动词,比得上/连词,假如/代词,你 (3)名词,原因,缘故/形容词,旧/名词,老朋友,引申为交情/副词,原来,本来 (4)结构助词,的/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不译 (5)介词,因为/介词,凭借/连词,表目的,来/介词,把,拿,用 (6)介词,指处在某个时候/动词,挡住/动词,适应/动词,判罪/副词,应当/动词,当作 (7)动词,听到/名词,见闻,学识 (8)介词,在/介词,表被动/介词,引出地点/介词,对、对于(9)连词,表转折关系,却/副词,是,就是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秋水时.至()(2)顺流而东.行()(3)东.面而视()(4)从而誉.文()(5)以亏.人自利.也( )(6)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3练习:第4单元_秋水(节选)_非攻(节选)_训练—落实提升_word版有答案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解析】 B 项,攘:偷盗,偷窃。
【答案】 B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导学号:76722099】 A.⎩⎪⎨⎪⎧我之.谓也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B.⎩⎪⎨⎪⎧望洋向若.而叹曰以为莫己若.者 C.⎩⎪⎨⎪⎧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D.⎩⎪⎨⎪⎧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上为政者得则.罚之 【解析】 D 项都是连词,那么,就。
A 项,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助词,的。
B 项,名词,海神名/动词,比得上,赶得上。
C 项,介词,到/介词,表被动。
【答案】 D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导学号:76722100】例句:秋水时.至 A .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B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 C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D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解析】 C 项与例句均为名词作状语。
A 项,意动用法。
B 项,使动用法。
D 项,形容词用作名词。
【答案】 C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导学号:76722101】A.东面..而视B.此何故..也C.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解析】A项,古义:面向东。
今义:方位词,东边。
C项,古义:脸。
今义:面貌或面子,脸面。
D项,古义:深明道理的人,专通某种学问的人。
今义:对于财物不计较;自然,不拘束;不俗气。
【答案】 B5.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以亏人自利也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B.我之谓也C.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D.闻道百【解析】B项与例句均为宾语前置句。
A项为被动句。
C项为介词短语后置句、省略句。
D项为定语后置句。
【答案】 B阅读《秋水(节选)》,完成6~9题。
6.下列各句中,与“以为莫己若者”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何以知之B.震之以威怒C.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解析】A项与例句均为宾语前置句。
语文苏教版必修三:《秋水(节选)》测试练习.doc
《秋水》测试练习一、语言积累1.下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泾jing淡yi渚zhflB.泾jing渎si 渚zheC.泾jing淡si渚zhflD.泾jing渎yi 渚zhe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径流渚崖辩别望洋向若B.泾流劝谏旋转欣然自喜C.争辩穷匮孀妻遗笑大方3.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是林则徐的自题联,你能体会林则徐想通过这幅对联勉励自己做怎样的人呢?二、课堂点击1.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意义:①秋水时至时:②百川灌河河:③河伯始旋其面目旋:④不见水端端:2.指出下列“之”的含义。
①野语有之曰() ②我之谓也()③少仲尼本闻) ④泾流之大()3.翻译下列句子。
⑴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⑵“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4.填空:⑴庄子,名, 中期国人,他继承并发展了—的思想,为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2)《庄了》有篇,七篇十五篇,《杂篇》H^一篇,研究者的多认为是庄了所作。
三、选段在线①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②泾流之大,两渎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③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美为尽在己。
④顺流东行,至于北海。
⑤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⑥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了之难穷也,吾非至于了之门,则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对文段层次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2.文段中两个通假字是:通, 通o3.请根据文中的有关内容,归纳出两个四字成语,。
4.判断下列句了的对错,(对的打J,错的打X)⑴文中有两处用了“于是焉”,都当“这时候”讲,其作用都是指代,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⑵“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句中,一个“天下”,一个“尽”,把河伯踌躇满志的神态描写得淋漓尽致。
高中语文(秋水(节选) 非攻(节选))练习 苏教版必修3 试题
第四专题秋水(节选)非攻(节选)【学业达标评价】一、阅读《秋水(节选)》,完成1~7题。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直)B.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掉转,这里指改变)C.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像)D.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危险)【解析】选C。
若:比得上。
2.下列各项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B.少仲尼之闻C.我之谓也D.轻伯夷之义【解析】选C。
“之”为宾语前置句的标志,其余均为助词“的”。
3.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秋水时至,百川灌河.B.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D.至于北海,东面..而视【解析】选B。
A.河:古代专指黄河。
C.大方:古义为修养很高、明白大道理的人。
D.东面:古义为面向东。
4.以下六句,能够显示河伯愧疚的一项是( )①东面而视,不见水端②望洋向若而叹③“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④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⑤睹子之难穷⑥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A.①②③B.②③⑥C.①④⑤D.④⑤⑥【解析】选B。
①④⑤均为客观事件的叙述,没有情感特征。
5.对原文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开篇描写秋天百川灌河的宽广浩瀚,起笔不凡,气势雄伟。
河伯对此暗暗高兴,“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一个“天下”,一个“尽”字,把河伯那踌躇满志、飘飘然的神态描写得淋漓尽致。
B.两个“于是焉”领起的内容将河与海的不同境界,河伯的不同心态加以对比,塑造了先沾沾自喜而后幡然醒悟的河伯的形象。
C.这篇文章用河神见海神的寓言故事说明哲理,通篇都是设喻,显得趣味横生,通俗形象,易为人所接受和理解。
D.本文引用野语,意在批评自己的盲目自大,“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是说明这种盲目自大是不可救药的。
【解析】选D。
河伯的“盲目自大”不是不可救药的,他醒悟后改正了错误。
6.这则寓言包含着什么哲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或:求学之路,永无止境)。
高中语文 第4单元 秋水(节选)非攻(节选)学业分层测评 苏教版必修3(2021年最新整理)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秋水(节选)非攻(节选)学业分层测评苏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秋水(节选)非攻(节选)学业分层测评苏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秋水(节选)非攻(节选)学业分层测评苏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秋水(节选) 非攻(节选)错误!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76722102】A.两涘.渚崖之间涘:水边、岸B.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殆:危险C.众闻则非.之非:诽谤D.以亏.人自利也亏:损害【解析】C项,“非”为形容词作动词,非难,责怪.【答案】C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导学号:76722103】A.错误!B.错误!C.错误!D.错误!【解析】A项“见”,均表被动;B项“之”,①代词,代俗语的内容,②结构助词,的;C项“向”,①面对,②以前;D项“道”,①道理,②方法.【答案】A3.下列各句中,不含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秋水时至B.众闻则非之C.望洋向若而叹曰D.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解析】A项,“时”名词作状语,按时节。
B项,“非”形容词作动词,非难、指责。
D 项,“美”形容词作名词,壮美(之景)。
【答案】C4.下列句式和“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相同的一项是( )A.以为莫己若者B.大王来何操C.沛公安在D.吾属今为之虏矣【解析】A、B、C三项都是宾语前置句。
D项和例句都是被动句。
【答案】D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名周,战国中期宋人。
【高一】2020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3第4单元秋水节选非攻节选版含答案
【关键字】高一秋水(节选) 非攻(节选)本课话题——谦虚朗读——课文中的名段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中有个海神叫若,有个河神叫河伯,河伯居于黄河,自视清高。
后来,他看到了烟波浩渺、水天相接的大海,才自知不足,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和浅陋,由原来的沾沾自喜变得自惭形秽。
庄子为我们塑造了一位由自豪自满到虚心认错的河伯形象,也阐述了人应该谦虚谨慎、不断自新的哲理。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在中国历史上,马谡自豪轻敌痛失街亭,被诸葛亮挥泪斩首;关羽自豪自大、目中无人,兵败荆州走麦城;诸葛孔明“一生唯谨慎”,辅佐刘备成大业;唐朝名相魏徵“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等等,都表明了品格谦虚与否关乎事业成败的道理。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谦虚是最高的克己功夫。
——莎士比亚2.谦虚是不可缺少的品德。
——孟德斯鸠3.当我们谦虚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
——泰戈尔4.一个真正认识自己的人,就没办法不谦虚。
——老舍5.一知半解的人,多数不谦虚;见多识广的人,多数谦虚。
——谢觉哉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泾流( ) 两涘( ) 渚崖( ) 园圃( )犬豕( ) 鸡豚( ) 栏厩( )【答案】jīnɡsìzhǔpǔshǐtún jiù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泾流之大( )(2)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3)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 )【答案】(1)“泾”同“径”,直(2)“辩”同“辨”,分清,辨别(3) “兹”同“滋”,更加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见(2)若(3)故(4)之(5)以(6)闻(7)于(8)则【答案】(1)动词,看见/介词,与“于”一起表示被动/动词,召见,接见(2)名词,海神名/动词,比得上/连词,假如(3)名词,原因,缘故/形容词,旧/名词,老朋友,引申为交情(4)结构助词,的/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不译(5)介词,因为/介词,凭借/连词,表目的,来/介词,把,拿,用(6)动词,听到/名词,见闻,学识(7)介词,在/介词,表被动/介词,引出地点/介词,对、对于(8)连词,表转折关系,却/副词,是,就是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秋水时至( )(2)顺流而东行( )(3)东面而视( )(4)从而誉文( )(5)以亏人自利也( )(6)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解析】 B 项,攘:偷盗,偷窃。
【答案】 B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导学号:76722099】 A.⎩⎪⎨⎪⎧我之.谓也以天下之.
美为尽在己 B.⎩⎪⎨⎪⎧望洋向若.而叹曰以为莫己若.
者 C.⎩⎪⎨⎪⎧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吾长见笑于.
大方之家 D.⎩⎪⎨⎪⎧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上为政者得则.
罚之 【解析】 D 项都是连词,那么,就。
A 项,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助词,的。
B 项,名词,海神名/动词,比得上,赶得上。
C 项,介词,到/介词,表被动。
【答案】 D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导学号:76722100】
例句:秋水时.
至 A .少.
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B .苟亏.
人愈多,其不仁兹甚 C .顺流而东.
行,至于北海
D.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解析】C项与例句均为名词作状语。
A项,意动用法。
B项,使动用法。
D项,形容词用作名词。
【答案】 C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导学号:76722101】
A.东面
..而视
B.此何故
..也
C.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
D.吾长见笑于大方
..之家
【解析】A项,古义:面向东。
今义:方位词,东边。
C项,古义:脸。
今义:面貌或面子,脸面。
D项,古义:深明道理的人,专通某种学问的人。
今义:对于财物不计较;自然,不拘束;不俗气。
【答案】 B
5.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以亏人自利也
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B.我之谓也
C.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
D.闻道百
【解析】B项与例句均为宾语前置句。
A项为被动句。
C项为介词短语后置句、省略句。
D项为定语后置句。
【答案】 B
阅读《秋水(节选)》,完成6~9题。
6.下列各句中,与“以为莫己若者”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何以知之
B.震之以威怒
C.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解析】A项与例句均为宾语前置句。
B项为状语后置句。
C项为判断句。
D项为被动句。
【答案】 A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与“今我睹子之难穷也”中的“穷”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B.穷.寇莫追
C.觉宇宙之无穷.
D.不忍穷.竟其事
【解析】C项与例句中的“穷”都解释为“尽”。
A项,困厄,处于困境。
B项,困厄,处于困境。
D项,寻根究源。
【答案】 C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B.廉颇闻.之
C.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D.闻所未闻.
【解析】A、B、D三项均为“听说”之意。
C项为“见闻”之意。
【答案】 C
9.翻译下面的句子。
(1)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译文: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译文:
【答案】(1)这时候,河伯才掉转(或“转过”)他的脸来,仰视面对着海神若迷惘地感叹说。
(2)我将长久地被修养很高明白事理的人(或“大方之家”)耻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