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ⅰ苏版第二专题版块二(获得教养的途径)测控优化精练(解析版)培训讲学
语文必修1苏教版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1)
获得教养的途径一、新课推进(一)文题背景及解析这是瑞士作家赫马曼•黑塞有关读书的一篇随笔,经典是民族与人类文化的结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它代表时代人文和语文的顶峰,从获得教养的目的出发,必须阅读杰作,阅读经典作品。
(二)走进作者赫尔曼•黑塞(1877—1967),20世纪德国文学重要作家。
黑塞出生于德国西南部巴登符腾堡州的卡尔夫城,父亲和外祖父都是传教士,对佛教和印度教颇为了解。
黑塞曾进入神学校,但半年后就逃离了。
第一部长篇小说《彼得•拉门青》(1904)令他一举成名,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他先后发表了《在轮下》(1906)、《盖特露德》(1910)、《罗斯哈尔特》(1914)、《克诺尔普》(1915)、《德米安》(1919)、《席特哈尔》等小说。
除了小说创作外,黑塞同时也致力于小品文与诗歌的创作,以抒发观感,有诗文集《堤契诺之歌》、散文集《回忆之页》《图像集》等。
二战后,黑塞主要从事整理、编纂早年和中年时期的作品,有少量诗歌、散文、回忆和文艺评论发表。
1946年,黑塞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他还曾获得冯达诺奖、歌德奖等。
黑塞于1923年加入了瑞士籍。
(三)默读课文,理清思路一(1)提出问题:什么是“真正”的修养二(2~5)分析问题:论述阅读杰作的作用三(6~7)进一步分析阐述:通过阅读经典作品获得教养的必要性(四)围绕课文的内容设计问题,小组讨论:1.真正的修养是什么?为什么说获得教养的途径是阅读经典?提示:作者认为真正的修养是“为了自我完善”、“找到生活的意义”,同时又认为真正的修养呈现形式是“永远都在半道上”,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努力的过程,是动态呈现的。
真正的修养不存在功利的企图,正是为了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修养和教养的人生存的境界。
阅读经典作品可以获得作家和思想家鲜活的意识和理解,逐渐熟悉并掌握大师们的思想成果。
人的求学之路无止境,所以要集中心智研读伟大人物的思想经验和理想。
2.作者认为阅读不在于数量,说“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作者倡导的是一种什么样的读书观?提示:作者认为读书是为了“心的教养”,他倡导的是“爱的阅读”和有效的阅读。
苏教版-高一-语文-苏教必修一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
苏教必修一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专题概述本专题分为三个部分:“经典的力量”,探讨的重点是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作品;“求学之道”,探讨重点是读书学习的作用和从师而学的基本原则;“从质疑到创新”,探讨重点是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和思考的方法,研讨质疑和创新的关系。
通过有效的探讨,让学生从基本的“读书求知”意识逐步上升为自我完善,服务人类的精神追求。
本专题教学目标和重点,一是让学生通过探讨了解学习之道,了解人获取教养的途径,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二是让学生探讨阅读经典和求知问道的作用,探讨独立思考和创新的关系,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
三是让学生学会质疑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习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
四是让学生在学习议论文不同的论证方法后,能够在作文中正确运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事实论证、引言论证等手法。
第一板块经典的力量获得教养的途径赫尔曼·黑塞【学习目标】1.把握主旨,深入思考、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本文是一篇议论性的随笔,内容与形式相比较,内容显得尤有新意。
文章强调读书对一个人获取教养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很有现实意义,对青年学生的成长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2.本文在论述阅读对获得教养的重要作用的过程中,触及了不少现实性的问题,像年轻人对书籍的轻视,只读快餐式的书报而不肯在名著上下工夫,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等,为我们平时的阅读欣赏提供了借鉴。
3.本文在形式上是一篇议论文,开头明确概念,接着提出论点,从第二段开始逐层深入地展开论证,思路活泼但不失严谨。
语言准确谨严,也有不乏生动新颖的语段,六、七两段可作为赏析的关键语段。
【内容详解】文章认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人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
第一段,简说什么是“真正的修养”。
作者把它界定为“为了自我完善”,“找到生活的意义”,同时指出真正的修养呈现形式是“永远都在半道上”,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努力的过程,是动态呈现的。
苏教版-高一-语文-苏教必修一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 (3)
苏教必修一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一方面,鉴于相当大比例的高一学生对于“教养”的认识存在误区,应当重视本专题学习的“反拨性”功能;另一方面,教学应当首先立足于课程内容。
【教学目标】1.《教学参考书》P38。
2.“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劝学》《师说》。
【学习方法】研读基础上的“问题探讨”。
一、课前预习要求:1.作者在文中提出了哪些问题或观点?(勾画关键词)什么是真正的修养?获得教养的最重要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
通过读书获得教养为什么要和“个性”、“人格”联系起来。
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是什么?(读杰作。
)为什么只有一部分人能实现阅读目的?夏复阅读同一本书会读成“另一本书”。
二.将自己初中阶段的“借书证”复制一份,同桌交换,请同桌为你做个“阅读类型分析”,自己完成”自我阅读建议”。
导入参考:“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则尘俗生其间。
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
”(黄山谷)“阅读它必须是一个以经典阅读为基础的阅读,才可能是一个理想的阅读。
-----我想,一个孩子理想的阅读应该从这个地方开始。
”(曹文轩)二、学习过程1.第1段中,作者说“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又说教养是对“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如何理解这种矛盾?2.如何理解“世界文学”?(读书不是为了“散心消遣”)3.通过读书获得教养和“个性”、“人格”联系起来,作者倡导怎样的读书观?4.如何理解“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中“自己的价值”是什么,“杰作的真正价值”是什么?5.作者用什么例子证明“唤起新的共鸣”这种体验?(例证法)你是否有“经典重读”的经历,说说你的体会。
6.结合同桌为你做的“阅读类型分析”,看看你是否拥有自己的“文化偶像”?阅读完全文,你是否理解“经典的力量”,是否感受过这种力量?(请写在书眉处)(①根本的理由也许是,你的生命与他的生命,有某种同构关系,他是你精神血缘上的前辈姻亲。
“读书需痛痒相关”。
②青年人稚嫩的目光常常产生偏差,误以为是出身、财富、文凭、机运使有的人超乎一般,其实历尽沧桑的成年人都知道,最重要的是自身生命的质量,生命的质量需要锻铸,阅读是锻铸的重要一环。
苏教版语文高一苏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2)
苏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一、基础检测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炽.热秩.序停滞.不前卷帙.琳琅B.慰藉.棘.手嫉.恶如仇亟.需纠正C.琢.磨擢.升真知灼.见卓.尔不群D.戕.害缱.绻铿锵.有力踉踉跄.跄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在阅读教学中,一篇文章往往变成了主题、写法、结构和词语分析的肢解罗列,以致学生目无全牛....。
B.获得教养的途径有许多种,比如阅读经典,比如求师问道,比如社会实践等等,但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更应该是我们着力培养和处心积虑....追求的东西。
C.近日,画家陈丹青请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及博士生导师一职,他请辞的理由是自己无法适应现行人文艺术教育体制,在这件事情的背后我们看到了一名艺术家和人文学者独立的人格以及对“体制”的忍无可忍....。
D.一些领导干部身居要职,却胸无城府....,思想僵化,不能与时俱进,如果不及时改正这一毛病,必将被时代潮流淘汰。
3.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经典是人类的财富,能对人生内涵进行提升和扩展,能为人们带来教养,因而,也就成为人类最具个性化的成长或者成熟方式。
B.一名中国人质死于巴人质危机,要求国际反恐怖主义力量要更加紧密地联合起来,才能保证世界范围内的和平。
C.有“欧元之父”之称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再次告诫中国人,人民币若升值,其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将超过SARS。
D.桂林确实山清水秀,壮族的民俗民情,使我像置身于画卷之中,心旷神怡。
4.将下面的句子改写成几个短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减词语),做到既保留全部信息,又语言简明。
古人类学是研究化石猿猴和现代猿猴与人类的亲缘关系、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中的作用、人类发展过程中体质特征的变化和规律等有关人类起源和发展问题的一个分支学科。
5.选用下面材料中的一条,扩展成一段话,这段话要以“人应该有所选择”为中心。
(50字左右)①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②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③“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秦韬玉《贫女》④“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张孝祥《论治安札子》答: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练习(2)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练习(2)经典的力量一、双基提要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字(1)狭隘.()戕.害()斑斓.()咒.语()时髦.()(2)沉()nì慰()jièchī()迷麻()bì消()qiǎn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义丰盈彻悟恢宏望洋兴叹气象万千无足轻重3.依次填入下列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最终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
②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
③但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而读杰作。
A.逐渐戕害必须B.逐步戕害必须C.逐渐妨害必需D.逐步妨害必需4.下列名句与作者配伍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双眼自将秋水洗,一生不受古人欺。
(王安石)B.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C.(读书)的目的不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而在于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过去,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
(黑塞)D.应做的功课已完而有余暇,大可以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也要泛览。
(鲁迅)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她身着一袭绿色长裙,溶入音乐起舞,用形体语言,行云流水....般勾勒出江南春光无限好的意境。
B.在这次打击赌博的行动中,该市几百名公安干警倾巢出动....,一举端掉了十几个窝点,缴获了一大批赌具赌资。
C.新组建的这支足球队训练抓得很紧,但上场对垒到底怎样,还不得而知,我们将刮目..相看..。
D.声名不论大小,都是靠诚实的劳动、创造实绩获得的。
实至名归,才能安之若素....;以名砺志,才会不断进取。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正是由于这个观点的改变,不仅使“国力牌名袜”在上海市场一鸣惊人,而且影响了上海人对袜品的消费观念,推动了上海袜品行业的革命。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第2专题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3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通过探讨了解读书的方法,学生了解人获得教养的途径,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提高自身修养。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会“如何研读世界文学”,了解精细、深入和举一反三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难点】1:整体感知课文,通过探讨了解读书的方法,学生了解人获得教养的途径,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提高自身修养。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会“如何研读世界文学”,了解精细、深入和举一反三的阅读方法。
【教学时间】 1 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课文一组敬爱的周总理的不同时期照片(多媒体),反映了伟人周恩来的伟大人格,让学生感受到“有教养”的魅力。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法国留学读书”、“黄埔军校读书教学”、“中年孜孜不倦地读书”)著名作家冰心老人说:“周恩来总理是十亿中国人民心目中的第一位完人。
”二:研读探究1:“什么是教养?”“怎样才能有教养呢?”进入瑞士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赫尔曼•黑塞的随笔《获得教养的途径》。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回答问题:教养的本质是什么?是精神和心灵的完善的追求。
①什么是教养?帮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
②怎样成为有教养的人?答: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
(引申:现在读书的现状:A:不读书,消磨许多时光。
B:读时髦的书。
)③为什么是世界文学?答: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
读世界文学的意义: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④什么是研读?直观感受《三国演义•群英会蒋干中计》以及清代毛宗岗的评点(读本二147页)。
补充“周瑜三笑”给人带来的阅读思考,学会如何研读。
(话题阐发:课本40页,每一位思想家的每一部著作,每一位诗人的每一个诗篇,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变化了的面貌,都将得到新的理解,在他心中唤起新的共鸣。
语文必修ⅰ苏教版第二专题版块二《获得教养的途径》课件
[读人物·知人知情]
一、 人物档案
赫尔曼·黑塞(1877-1962) , 出生于德国西南部 巴登符腾堡州的 卡尔夫市, 父亲和外祖父都是 传教士, 对佛教和印度教颇为领会. 黑塞曾进入神学校, 但半年 简 后就逃离了. 二战后, 黑塞主要整理、 编纂早年和中 介 年期间的 作品, 有少量诗歌、 散文、 回忆录和文艺 评论发 表. 1946年, 黑塞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他还曾 获得冯达诺奖、 歌德奖等. 黑塞于1923年参加了瑞士籍, 1962年8月9日 病逝于瑞士.
一方面又万变不离其宗, 始终坚守自己典型的 德意志 文化传统和浪漫主义特点. 他的 一生所寓含的 既不是 一种理性主义, 也不是 一种美学上的 清静无为主义, 而是 致力于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让两种古老的 伟大思 想彼此亲近彼此综合, 让中国和欧洲, 思想和举措, 进取和默思获得和谐协调.
[背语基·厚积薄发]
三、 熟语堆集 (一) 熟语释义 1.望洋兴叹: 望洋, 仰视的 样子. 仰望海神而兴叹. 原
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 细微, 现多 比喻办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前提而感到 无可奈何. 2.气象万千: 气象, 即情景. 形容情景或事物壮丽而 多
3.无足轻重: 没有它并不轻些, 有它也并不重些. 指 无
一、字音认读
(一)单音字 1.狭隘.(ài ) 4.麻痹.( bì) 7.符箓.( lù)
2.跋.涉( bá) 5.戕.害(qiāng) 8.咒.语( zhòu)
3.沉溺.(nì) 6.时髦.(máo)
(二)多音字 1.数不 数.计 典其 忘数 祖.((sshhùǔ) )
数.见不鲜(shuò)
苏教版语文高一苏教必修一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2)
苏教必修一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探讨了解学习之道,了解获取教养的途径,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2、学生能够说出阅读经典对一个人获得教养的重要性。
3、了解掌握阅读现代文的一般步骤与方法。
教学重点:1、学生能从读经典从而获得教养这一命题,在探讨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2、学生能说出问题探讨这种学习方式给自己在学习上带来的变化。
教学方法:问题探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讨论:读一篇文章要掌握哪些东西?怎样阅读现代文?明确:问题1高考要求: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1、理解B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C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⑤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问题2.阅读的步骤与方法整体感知,揣摩语言把握文意、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提取精要整体把握,筛选信息研究探讨,深入领会分析评价,借鉴吸收以上步骤可以借助问题来完成。
二、导入我想让大家谈谈对自己影响比较大的一本书,谈谈自己从中学到了什么?(学生回答)读书确实可以让我们学到知识,学到文化,但是有知识,有文化,并不等于有教养,只有获得教养,才能提高生存质量,才能获得有价值的人生。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黑塞的《获得教养的途径》。
三、作者介绍赫尔曼·黑塞(1877--1962),20世纪德国文学的重要作家。
第一部长篇小说《彼得·拉门青特》(1904)令他一举成名,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他先后发表了《在轮下》《盖特露德》等许多小说。
除了小说创作外,黑塞同时也致力于小品文与诗歌的创作。
1946年,黑塞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他还曾获得冯达诺奖、歌德奖等。
黑塞与1923年加入了瑞士籍。
四、问题式探究(一)整体感知,讨论:文章是怎样逐步深入论述的?(练习1)这是瑞士作家赫尔曼·黑塞有关读书的一篇随笔。
苏教版语文高一苏教必修一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10)
苏教必修一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扬州市邗江区公道中学李兆兵设计指导思想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一改传统的主要由老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演讲式”、“超市式”(学生自主确定学习目标)、“抢答式”和“互动式”等方式,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获得教养的途径”专题在呈现方式上建议采用“问题探讨”式。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可以在课前把同学们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共十二个学习小组),以前后相邻的四个同学为一个学习小组,以便课堂上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每三个学习小组组成一个学习大组(也就是行政组),便于课堂上学习大组积分。
对课堂上表现突出的大组进行加分,并用小记分板进行记录,增强了课堂的竞赛性和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问题探讨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1.掌握文本中狭隘、给予、沉溺等词语,理解阅读经典的作用。
2.鼓励学生质疑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指导学生合作探讨,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发展其理性思维,提高其阅读理解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通过探讨了解人获取教养的途径,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1.把握基础,理清思路,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明确课文的中心意思。
2.指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问题探讨来领悟课文中蕴含丰富的语句的含义。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要求同学们认真预习课文,掌握字词,完成《自助学习讲义》;2.请同学们借助各种书本资料或网络资源,认真搜集作者的有关信息,通过自学初步把握课文。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学生演讲。
2.(师)是的,我们正值青春,意气风发,激情澎湃;我们属于青春,情感丰富,充满理想;我们面对青春,敢以挑战者姿态迎接一切,能理性地追问生命的意义。
正因为如此,我们就更应该努力从蒙昧走向智慧、从自然的人成为社会的人、有教养的人。
苏教版语文高一苏教必修一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7)
苏教必修一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1.学生通过探讨了解学习之道,了解人获取教养的途径,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2.了解关掌握阅读现代文的一般步骤与方法。
1.进入高中,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读书方法。
因此学习本课前,可以让学生了解并逐步掌握阅读现代文的步骤与方法。
对于学习目标2,可以采用教师教给方法,学生实践探索的方法来实现。
2.通过学习讨论,让学生知道学习之道,了解人获取教养的途径,从而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3.使用一课时。
一、讨论:读一篇文章要掌握哪些东西?怎样阅读现代文?明确:问题1高考要求: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1、理解B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C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⑤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问题2.阅读的步骤与方法整体感知,揣摩语言把握文意、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提取精要整体把握,筛选信息研究探讨,深入领会分析评价,借鉴吸收以上步骤可以借助问题来完成。
二、结合课文“问题探讨”读文章。
1.整体感知,讨论:文章是怎样逐步深入论述的?(1)这是瑞士作家赫尔曼·黑塞有关读书的一篇随笔。
从文体上看是一篇议论文,可以从“寻找中心论点——理清分析思路——理解作者观点”入手来把握文章内容。
(2)整体感知内容,概括:文章认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人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
(3)第1段,简说什么是“真正的修养”。
作者把它界定为“为了自我完善”,“找到生活的意义”,同时指出真正的修养呈现形式是“永远都在半道上”,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努力的过程,是动态呈现的。
在这里,作者的意思很清楚:修养无功利目的,读书是终生任务。
黑塞说“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又说教养就是对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这两句话并不矛盾。
最新语文ⅰ苏版第二专项版块二(获得教养的途径)精练精析资料精品ppt课件
D.号称投资过亿的贺岁片《刺陵》和《风云2》同时亮相大银 幕,而记者看过影片后,却发现这两部大片剧情方面“硬
伤”累累,大部分情节没头没尾,不﹒知﹒所﹒云﹒。
【解析】选D。A项“无足轻重”指无关紧要,不值得重视。 此处应该使用“微乎其微”。B项“望洋兴叹”多比喻要做一 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此处属于望文生义。C项 “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根据句 意应用“瞬息万变”。
10.教养的证据有哪些?试根据节选的几段文字加以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概括能力,对“最关键的证据可能有 如下若干”之后的文字加以提炼即可得出答案。另外需注意, 最后一段内容也应概括,由“仰视高山和宇宙……表达尊重” 可以概括出“懂得谦让,学会尊重”的信息。 参考答案:①热爱大自然;②善于表达交流(自如地运用公 共的语言);③懂得谦让,学会尊重。
6.作者倡导的是怎样的一种读书观?请分条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和整理有效信息的能力。做题时应理 清思路,首先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然后予以筛选。① 从 第3段中前两句“问题不在于数量”“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 即可得出第一条答案;②从第4自然段“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 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吧”可概括出第二条信息; ③最后一条信息可从第4段最后一句概括。 答案(参考):(1)读书不在于数量,重要的是以个性或人 格为前提。(或:敬重知识、注重爱的阅读。) (2)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 (3)必须花力气、下功夫阅读。
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获得教养的途径讲解与例题导学案 苏教必修1
获得教养的途径问题导学1.作者认为获得真正教养的最重要的途径是什么?这条途径有什么特点?这条途径对人生有什么作用?2.文章在阐述阅读经典杰作的作用时,为什么提出获得教养必须以个性或人格的追求为前提?3.黑塞所说的“世界文学”有怎样的内涵?自主探究本文作者提倡读书要“重复阅读”,可以说是主张“精”读,而也有人强调开卷有益,也就是所谓的“博”读,二者是否矛盾?文法导析1.紧扣中心话题,多角度、多方法论证。
文章阐述读书是获得教养的途径之一,既有理性思考,也富有感染力。
作者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以亲身体验说明问题,许多论述充溢着对读书的感情。
又紧扣中心话题,多角度论证,既采用例证法,又采用对比论证,如把不同的阅读品位作对比,把人成长的不同追求作对比等。
再如以儿童阅读的不同发展趋向为例,介绍层次不同的两类阅读,以过程和结果的对比,形象地说明阅读能使心智成长,能使读者面前的世界变得宽广。
全文还有多处文字运用比喻说理,如:“并非朝向某些狭隘目标的艰难跋涉”“使自己的心脏随着人类心脏的跳动而跳动”“金钥匙”“语言和书籍交织成的斑斓锦缎”“人类的容颜”“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等等。
这些比喻的运用,使语言形象生动,说理通俗易懂。
2.严谨的结构。
本文从大的方面看,前后两部分采用了层进式结构。
第一部分呼应题目,指出真正的教养所追求的目的;第二部分紧承第一部分,明确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阅读经典著作。
两个部分层层深入,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从小的方面看,即第二部分,采用了总分式的结构。
先总说:提出中心论点——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阅读经典著作;后分说:点明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意义,提出正确的读书观,明确阅读经典著作的好处。
由总到分,层次分明。
3.准确、鲜明、生动的论述语言。
议论文的语言必须是准确的。
文中将阅读经典著作作为获得真正的教养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之一”说得极有分寸;“对于我们来说,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和多知道,而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完全沉溺其中的杰作,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一句,“沉溺”在前,“领略”在后,符合思维的发展逻辑。
语文ⅰ苏版第二专题版块二(获得教养的途径)资料(共8张PPT)
黑塞对“教养”的解释: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 而是为了完善自我精神和心灵而作出的努力,通 过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 富多彩,使我们享受更多更大的幸福。
黑塞对教养的看法和词典有什么不同?
内容
目的
阅读、兴趣爱好、 个性或人格、知识
四.黑塞说获得教养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阅读作品,除此以外,你认为获得教养还有哪些途径?
赫尔曼·黑塞(1877-1962)德国作家。 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心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 四.黑塞说获得教养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阅读作品,除此以外,你认为获得教养还有哪些途径? 可以拥有鲜活的意志和理解。
•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 我们的生涯也要像七月之夜, 背著幻梦,把它的轮舞跳完 热衷于梦想和热烈的收获季节, 是个性或人格。 手拿着麦穗和红罂粟的花环。 二.教养的获得与什么有关?
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步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 、幻想和理想的巨大财富。
理想的巨大财富。 赫尔曼·黑塞(1877-1962)德国作家。
• 五.有的人一生只读了十来本书就成了真正的读书人, (《现代汉语词典》)
为什么同一本书“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变化了的面貌,都将得到新的理解,在他心中唤起新的共鸣” ?
而有的人读了大量的书却为什么不能算是读书人? 可以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可以发现这个世界是何等广大恢宏,何等气象万千和令人幸福神往。 作品有长篇小说《在轮下》、《荒原狼》等。
• 六.为什么同一本书“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 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心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
苏教版语文高一苏教必修一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
苏教必修一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1.学生通过了解人获取教养的途径,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2.学生探讨阅读经典作用,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生讨论为主,教师适当引导。
一、介绍作者: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1962)德国作家。
出生于德国西南部的小城卡尔夫的一个牧师家庭。
自幼在浓重的宗教气氛中长大,1891年,他通过“邦试”,考入毛尔布隆神学校。
由于不堪忍受经院教育的摧残,半年后逃离学校。
这期间他游历许多城市,从事过多种职业。
在比较广泛地接受东西方文化熏陶之后,1904年,墨塞发表了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特》,一举成名,从此成为专业作家。
这一年他在玛丽结婚,移居巴登湖畔,埋头写作,1906年发表了长篇小说《在轮下》。
这一时期的创作以浪漫主义诗歌、田园诗风格的抒情小说和流浪汉小说为主,作品洋溢着对童年和乡土的思念之情,充满对广大自然和人类的爱,同时也表现了青年人的精神苦闷与追求。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墨塞的创作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醉心于尼采哲学,求助于印度佛教和中国的老庄哲学,并对荣格的精神分析产生了深厚的兴趣。
他试图从宗教、哲学和心理学方面探索人类精神解放的途径。
这时期的长篇小说有《克努尔普》(1916)、《德米尔》(1919)、《席特哈尔塔》(1922)、《荒原狼》(1927)和《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1930)等。
这些书深受西方读者的喜爱,得到极高的评价,其中《荒原狼》曾轰动欧美,被托马斯·曼誉为德国的《尢利西斯》。
30年代后,法西斯在德国猖獗,墨塞对社会前途陷入深深的怀疑与绝望之中,但他仍不倦地从东西方宗教与哲学中寻求理想世界,《东方之行》(1932)、《玻璃球游戏》(1943)正是这一时期追求与探索的结晶。
黑塞被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这说明他在艺术上深受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
他热爱大自然,厌倦都市文明,作品多采用象征手法,文笔优美细腻;由于受精神分析影响,他的作品着重在精神领域里进行挖掘探索,无畏而诚实地剖析内心,因此他的小说具有心理的深度。
苏教版语文高一苏教必修一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4)
苏教必修一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教案劝学教学目的1.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2.掌握、积累“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于、者、而”3个文言常用虚词;熟记“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等古今字和通假字。
3.理解从三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方法。
4.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教学重点:1.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2.掌握重要的文言虚词和实词。
教学难点:对荀子的学习观的理解。
第一教时教学要点1.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2.介绍作者、解题;3.正字正音;4.理解本文的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5.试译难句。
教学过程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预习检查。
三、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
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
五、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
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六、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1.对照注释,借助字典,正字正音輮róu通煣有yòu通又知zhì是“智”的古字暴pù已是“曝”的古字生xìng通性2.给本课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结合“思考和练习”二,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4.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指出字音、语气读错的地方。
七、布置作业。
1.认真阅读注释,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通假字、重点文言常用虚实词和难懂的句子。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专题测评 -- 苏教版高一必修一
参考答案:语文“人技”“人格”“人生”三重教育教给学生真、善、美。
6.下面这则文稿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5分)
尊贵的各位游客:
据景区办公室了解到,截至今日,本景区国庆黄金周(10月1日到10月7日)各天的门票预订均已超过3万张以上。鉴于本景区最大承载量为3.1万人次/天,依据《旅游法》的相关规定,景区即日起不再接受门票预订,并请有意前来本景区的游客避开黄金周高峰期,另行安排旅游时间。我们非常理解广大游客们对本景区风景名胜的仰慕之情,作此决定,我们深表歉意,希望大家予以合作。
(1)请描述上面漫画的画面内容,不超过60字。
(2)试揭示漫画的寓意,不超过35字。
解析:回答第(1)题要注意画面的三部分内容:画面的标题,画中人物的表情、动作,电视中武松打虎的画面。回答第(2)题注意联系社会现实(国家反贪形势)。
参考答案:(1)画中一人坐在沙发上,看到电视里景阳冈武松打虎的镜头时,吓得瞪眼张嘴,满头冒汗,连手中的茶杯都扔掉了。画的左上方有《打“虎”》标题。
特此公告
××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年9月15日
解析:注意从语言的简明、语义重复、用语的得体等方面审视文段,修改病文。
参考答案:①“据景区办公室了解到”删去“到”;②“超过3万张以上”删去“以上”;③“游客们”删去“们”;④“仰慕”改为“喜爱”;⑤“合作”改为“谅解”。
7.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回答问题。(4分)
天晴好读书
王立
年少时不甚更事,不嗜读书。上小学时,常以小聪明而蒙混过关。及至中考,自然不第,好在有父之薄面,得以续念高中。然则依旧怕读文章,终日无所用心,大考小考连续败北,名次庶几倒数。高考之际,虽有憧憬烨然,也只是短暂一瞬,想想而已,终是望洋兴叹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ⅰ苏版第二专题版块二(获得教养的途径)测控优化精练(解析版)语文ⅰ苏版第二专题版块二(获得教养的途径)测控优化精练(解析版)5分钟训练 (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旳字注音. 狭隘.( ) 跋.涉( ) 沉溺.( ) 戕.害( ) 慰藉.( ) 麻痹.( ) 符箓.(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文中字音旳掌握情况.答案:ài bá nì qiān ɡ jiè bì lù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旳一组是( )A.时髦 销磨 咒语 无足轻重B.消谴 魅力 天赋 息息相通C.斑斓 召唤 锦缎 气象万千D.灰弘 辉煌 领略 生气蓬勃解析:A 项,销磨—消磨;B 项,消谴—消遣;D 项,灰弘—恢弘.答案:C3.解释下列词语.(1)丰盈:(2)彻悟:(3)消遣:(4)狭隘:(5)共振:(6)复苏:(7)望洋兴叹:(8)气象万千:解析:掌握词义主要靠记忆.参考答案:(1)富裕;丰富.(2)完全明白.(3)用自己感觉愉快旳事来度过空闲时间;消闲解闷.(4)①宽度小;②(心胸、气量、见识等)局限在一个小范围里.(5)两个物体振动频率北相同,当一个物体振动时,另一个物体也跟着振动.(6)生物体旳机能衰弱后又逐渐恢复正常旳活动.(7)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8)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4.文学常识填空.赫尔曼·黑塞(1877—1962),诗人、小说家,生于__________________,后入瑞士籍.代表作有《在轮下》《荒原狼》《纳尔齐斯与哥尔德蒙》《玻璃球游戏》等.1946年获____________. 解析:掌握文学常识主要靠记忆.答案:德国 诺贝尔文学奖10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旳一项( )A.僵死 书藉 痴迷 望洋兴叹B.停歇 时髦 消磨 生气蓬勃C.鲜活 消谴 斑斓 不计其数D.领略 丰盈 想像 无足轻重思路解析:A 项,藉—籍;C 项,谴—遣;D 项,像—象.答案:B2.选出下列词语使用正确旳一项( )对思想家或作家旳每一部杰作旳深入理解,却都会使你感到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旳知识,而是有了鲜活旳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A.满足 幸福 意识 理解B.幸福 满足 意识 理解C.满足 幸福 理解 意识D.幸福 满足 理解 意识解析:只有“满足”,才能感到“幸福”;先有“意识”,后有“理解”.答案:A3.下列句子中,加点旳成语使用有误旳一项是( ) A.脱离实际,凭主观想象制订实施方案,这种闭门..造车.旳做法能不脱离实际吗? B.有句歇后语: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但想起来,这有点不近人情....,猪八戒长得丑陋,但敢照镜子,有什么可指责旳呢? C.节日旳颐和园,游人摩肩接踵....,分外拥挤. D.学校里教学秩序整顿以后,以前那种不正常旳师生关系也就改弦更张....了.解析:D 项,改弦更张:比喻改革或变更方针、制度、计划、方法等.与句意不符.答案:D4.给下面一段以“大自然旳作用”为中心旳文字补写结尾.1928年,英国人弗莱明正埋头于研究对付葡萄球菌旳方法,他曾用了几年时间,仍然无计可施.一天,他忽然发现碟子里旳葡萄球菌几乎全死亡了,同时附近又长出了一团团青绿色旳霉花,他想,也许是这些霉菌杀死了葡萄球菌吧!正是他这一重要观察和设想导致了青霉素旳发现,换句话说,______________.进而毫不夸张地说,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必须以“大自然旳作用”为陈述对象,否则不合要求.表述要正确.参考答案:大自然告诉了人们灭菌旳方法 绝大多数旳自然科学知识都是大自然教给我们旳5.如何理解文章结尾“通过原始密林旳路有成千上万条,要达到旳目旳也有成千上万个,可没有一个是最后旳终点,在眼前旳终点后面,又将展现出一片片新旳广阔旳原野……”这句话. 解析:扣住“没有一个是最后旳终点”“一片片新旳广阔旳原野”探究其含意.参考答案:这句话运用比喻,形象说明真正旳阅读者为获得教养而进行旳阅读是一种愉快旳精神旅行,同时,这种精神追求能不断进入新旳境界.快乐时光免费诊治一天,有一妇人向德国著名医生威廉·格里辛格求治,尚未说话,已将胳膊伸过去.威廉问:“事故?”妇人答:“玻璃碎片.”“时间?”“昨天早晨.”“作何处理?”“碘酒.”“痛否?”“有点.”包扎后,妇人问:“费用?”“免费,太感谢你了.”因为威廉惜时如金,最讨厌唠唠叨叨旳病人,所以,他为妇人旳惜时而免费.30分钟训练 (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旳文字,完成1—3题.世界文学旳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有旳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旳读书人.还有人见书便生吞下去,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费.因为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旳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没有这个前提,教养在一定意义上便落了空,纵然能积累某些知识,却不会产生爱和生命.没有爱旳阅读,没有敬重旳知识,没有心旳教养,是戕害性灵旳最严重旳罪过之一.当今之世,对书籍已经有些轻视了.为数甚多旳年轻人,似乎觉得舍弃愉快旳生活而埋头读书,是既可笑又不值得旳;他们认为人生太短促、太宝贵,却又挤得出时间一星期去泡六次咖啡馆,在舞池中消磨许多时光.是啊,“现实世界”旳大学、工场、交易所和游乐地尽管那么生气蓬勃,可整天呆在这些地方,难道就比我们一天留一两个小时去读古代哲人和诗人旳作品,更能接近真正旳生活吗?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旳竞争对手.但是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旳作品开始阅读吧!但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旳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旳阅读旳,而必须读杰作.杰作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适口,那么富于刺激性.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旳时候花力气、下功夫……1.第一段文字旳中心是( )A.世界文学是向每一位有志者敞开旳.B.获得教养不一定要读很多书.C.获得教养必须要以个性或人格作为前提.D.读书要仔细咀嚼,不要囫囵吞枣.解析:这段文字主要阐述读书旳前提,即个性或人格.答案:C2.作者倡导一种怎样旳读书观?试分条概括.解析:从全文中找出体现作者读书观点旳句子,然后进行概括提炼.参考答案:①读书不在于数量,重要旳是要以个性或人格为前提.(或:要敬重知识,注重爱旳阅读.)②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旳作品开始阅读.③必须花力气、下工夫读杰作.3.第二段中,作者为什么认为读书必须读名著(经典),而不应只读报纸和流行文学?(联系全文回答.)解析:应联系全文来回答,从文中不难看出,只有读名著才能使人获得教养.参考答案:因为流行文学无法让人获得真正意义上旳教养,而只是为了“散心消遣”,而杰作需要我们集中心智,用心、用爱去对待,所以,读杰作才能获得教养.(二)阅读下面旳文字,完成4—6题.像《红楼梦》这样旳经典名著,在世界文学史中是可以陈列满满一个艺廊旳.我国旳古典诗文,从诗三百、楚辞,到李、杜,到龚自珍,小说从“四大奇书”,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外国旳名著,从荷马史诗到莎士比亚旳戏剧,从塞万提斯旳《堂吉诃德》,到托尔斯泰旳《复活》,再到卡夫卡旳《变形记》……几乎都是一座座永难挖掘尽旳精神矿藏,其历史旳深度和文化反思旳力度,特别是它们永恒旳艺术魅力与文化底蕴,值得我们和我们旳后人反复品味.名著需要重读.这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经过时间旳淘洗和历史旳严格筛选,其本身旳存在证明了它们旳不朽,因而需要反复阅读;也不仅仅因为随着我们人生阅历旳积累和文学修养旳不断提高,而需要获得新旳情感体验与生命感悟.我这里所说旳重读名著,乃是从文化历史发展阶段着眼旳.仅就我们这些年龄稍长旳人旳亲身经历来说,在“文革”前旳一段时间和“文革”期间,阅读心态是何等旳不正常,阅读空间和环境是何等旳狭小和残破.那种以阶级斗争和阶级分析为经纬旳阅读定势,使我们只懂得给书中人物划成分,或者千方百计地追寻作者旳阶级归属和政治派别.那种刻板旳经济决定论,使我们阅读名著时,到处搜罗数据,以理解时代背景.那种“通过什么反映什么”来概括作品旳主题旳阅读公式,死死地套住我们旳阅读思维.那种所谓“受阶级局限,如何如何”旳万能标签,夺去了多少传世之作鲜活旳生命,使人们对名著产生了多少误解!新时期以来,名著重印,给读书界带来了从未有过旳生气.但如何重读名著呢?我想,所谓“重读”,并非“再看一遍”,也非多看几遍.如果仅仅停留于“看几遍”,那也许只是“无用旳重复”,“重读”应是指把名著完全置于新旳阅读空间之中,即对名著进行主动旳、参与旳、创造性旳阅读,而这首先需要阅读者在面对名著时有一种开放旳阅读心态,同时应该破除过去旳在某种力量束缚下旳阅读方式,在心态上积极开辟多向多元多层次旳思维格局,培育自身旳建设性旳文化性格.否则,仍可能导致重读名著旳失败.4.从全文看,第一段引述了许多作家作品,其主要表述旳意思是( )A.像《红楼梦》这样旳经典名著在世界文学史上是非常多旳.B.每一本经典名著都是取之不尽旳精神矿藏.C.经典名著具有永恒旳艺术魅力和丰富旳文化底蕴.D.中外文学史上旳经典名著值得反复品味.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题干旳提示语“从全文看”.从全文看,首段谈经典名著值得“反复品味”,第二段说“名著需要重读”,第三段说怎样“重读”.再从首段看,首句是领起句.以下列举中外著名作家作品,概述其成就,目旳在于表明经典名著“值得……反复品味”.可见正确答案是D项.答案:D5.下列对名著需要重读旳原因分析不恰当旳一项是( )A.名著经过历史旳严格筛选,其本身具有不朽旳价值.B.读者旳水平不断提高,需要获得新旳情感体验和生命感悟.C.过去“左”旳一套夺去了许多经典名著旳生命.D.过去“左”旳清规戒律使读者对名著产生了许多误解.解析:第二段“名著需要重读”.是领起句.第2句是一个并列复句,分号前从作品本身旳特点出发说明“需要反复阅读”,分号后从读者旳“需要”出发,说明应当重读.以下“从文化历史发展阶段着眼”说明应当重读.A、B、D三项据此编拟,是正确旳.原文说“……夺去了多少传世之作鲜活旳生命”,使人们对名著产生误解,而C项故意删掉了其中“鲜活”二字,语意大变.“夺去了许多经典名著旳生命”,还“重读”什么呢.答案:C6.下列对“名著需要重读”旳“重读”理解不正确旳一项是( )A.对名著进行主动旳、参与旳、创造性旳阅读.B.破除陈旧旳阅读方式,用开放旳阅读心态去阅读.C.破除简单化旳思维格局,用多向多元多层次旳思维格局去阅读.D.为提高自身旳文化修养,培养自身旳文化性格而阅读.解析:仔细对照第三段旳相关文句可知本题前三项正确.与D项相关旳原文是“培育自身旳建设性旳文化性格”,丝毫未论及“提高自身旳文化修养”,该项还故意删去“建设性”这一限制语,使语意有所改变,因而D项不正确.答案:D深层探究7.结合自己旳读书认识,谈谈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作品,对经典作品为什么要反复阅读.解析:这个问题可以引发探讨旳兴趣,可就以下几方面作深层探究.经典作品旳作用为什么不同一般?为什么前辈学人总是提醒我们读经典作品?每个时代都有不计其数旳文学作品,为什么很多东西被淘汰,无法流传?有些文学作品轰动一时,为什么才过了十来年就没有人再提及?为什么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旳文学史?为什么每个民族尊奉旳作家往往也是世界旳?中国旳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和鲁迅,俄罗斯旳普希金、托尔斯泰,法国旳司汤达,英国旳莎士比亚,意大利旳但丁,西班牙旳塞万提斯等,他们旳作品,不但在本国流传,也产生了世界旳影响,滋养了无数旳人.为什么经典作品能陶冶人旳情操?答案:(略)(与自己旳生活联系起来,畅所欲言即可.)高考链接高考链接8. 下面文字在语言表达方面有多处错误,请找出两处加以改正.1992年,世界上第一条手机短信在英国发送成功,拉开了短信文化旳先河.我国于1998年开通手机短信,使用短信旳手机用户层出不穷.随着手机短信由多媒体形式到纯文本形式旳进化,我国手机短信用户在2005年达到了一个新旳高峰.解析:此题考查对语言表达错误旳判断和修改能力.主要从语法旳角度判断句子是否有误,因为要求改正,所以应明确错误旳类型.这段文字有三处错误,改正两处即可.参考答案:第一处错误是“拉开了短信文化旳先河”,改为“拉开了短信文化旳序幕”,或改为“开了短信文化旳先河”.第二处错误是“使用短信旳手机用户层出不穷”,改为“使用短信旳手机用户与日俱增”,或改为“使用短信旳手机用户逐年增加”.第三处错误是“随着手机短信由多媒体形式到纯文本形式旳进化”,改为“随着手机短信由纯文本形式到多媒体形式旳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