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古诗词三首

合集下载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
乡村四月闲人少, 结束 才了蚕桑又插田。
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一片葱茏
,而稻田里波光粼粼,满目亮白 ,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 叫。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农 活,没有人闲着,刚结束了蚕桑 的事又要插秧了。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
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后两句写人,突 出了“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给 人一种“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启示。整首
1、背诵并默写三首诗词,并能 用自己的话大致说说其意思。
2、选择其中的一首改写成一篇 短文。
夏日田园杂兴(其二)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唐代词人,原 名龟龄,字子同,自号 玄真子,婺州(今浙江 金华)人。他自幼聪明 好学,年纪不大就明经 及第。唐肃宗即位后, 因向肃宗献策,被授予 左金吾卫录事参军,赐 名“志和”。后因事遭 贬,不再复出,到处漂 泊,四海为家。 他的 词仅存《渔歌子》五首。
23 古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翁卷:字续古,一 字灵舒,永嘉(今 浙江省温州)人。 南宋诗人,一生没 有做官。与赵师秀、 徐照、徐玑合称 “永嘉四灵”。他 的诗大多讲求技巧, 诗风清苦。
乡村四月 山陵和原野 绿遍山原白满川, 杜鹃鸟 子规声里雨如烟。
诗就像一幅色彩明亮的图画,不仅表现 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 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 赞美。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范成大:字致能, 号石湖居士,吴郡 (今江苏苏州)人。 他与杨万里、陆游、 尤袤合称南宋“中 兴四大诗人”。晚 年所作《四时田园 杂兴》六十首是其 代表作。

【教育专用】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教案1新人教版

【教育专用】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教案1新人教版

四时田园杂兴【教材解读】《古诗词三首》该组教材是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一专题编排。

《四时田园杂兴》是由南宋诗人范成大所作的一首田园诗,是其所创组诗《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中的一首,诗人抓住村庄男女的劳动场面描写,男的外出劳作,女的在家忙碌,就连那小孩也深受父母勤劳品质的影响,学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真实地再现夏日乡村农忙时的质朴生活,那生活充满辛劳,也充满恬适,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劳动人民的赞扬。

全诗语言平白、朴实、自然,具有浓浓的乡村生活气息,是陶冶情操的好教材。

要让现在的孩子体会乡村田间劳动的场面,有着生活经验匮乏的艰难。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疏通大意的基础上,通过诗文的朗读,看插图补画面,展开想象展现意境,使学生对乡村生活的印象更为丰满、更为灵动、更为深刻,让学生产生热爱和向往之情。

教学目标:1、自主识字,认识“昼、耘”两个生字,并会正确书写。

2、随机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会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

通过看插图、想象画面等方式帮助学生体验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背诵古诗。

4、拓展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之二,从比较阅读中体会诗人采用不同的写法再现乡村夏季忙碌、和谐的意境,激发学生积累更多田园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1、学习借助注释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2、理解诗句,引导学生想象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诗1.我们刚学了一首古诗,题目叫《乡村四月》,谁来背背?一起来吧!(学生背诗)背得真好,那诗呀,就是一幅清新、美好的画面,向我们展现了充满着乡土气息的田园生活。

今天我们将走进另一位诗人带给我们的田园世界,去感受那浓浓的乡土味儿!(板书课题)2.读诗题,解题意。

请同学来读课题。

(“兴”在这儿读第四声,在文中,他指:兴致;“杂兴”就是——各种兴致;“四时”在这儿表示的是——一年四季,那么整个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就是——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

四年级下册语文23古诗词三首

四年级下册语文23古诗词三首

重难点点拨
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四时田 园杂兴》,说说你的感受。
《四时田园杂兴》描绘了乡 村大人耕织,孩子也学耕种 的情景,展现了农村儿童的 天真,勤劳,流露出作者对 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 是一副具有浓浓生活气息的 农家耕织的图画。
资料宝袋
张志和(730?-810?),唐代 诗人。字子同,初名龟龄,金华(今 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自号玄真 子,又自称烟波钓徒。 善歌词、能 书画、击鼓、吹笛。著有《玄真子》, 今流传《渔歌子》五首。
朗读指导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试 一 试
朗读指导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西塞山前白鹭在展翅飞翔, 江岸桃花盛开,溪水中鳜鱼 肥美.
试 一 试
重难点点拨
“不须归”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渔翁在这优美的景 色中忘情山水,陶醉于自 然的悠然自得。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这两句是怎样具体写农村田园生活 的?
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乡村里男耕女 织,日夜辛劳的情形,表达了诗人对劳 动人民的敬重之情。
重难点点拨
“也傍/桑阴/学种瓜。”“学”字 表现了什么?
一个“学”字,使天真可 爱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 写出了农村儿童从小喜 爱劳动,表现了农村儿童 的天真情趣。
具 体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孩童 勤劳
板书设计

西塞上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景色 优美 山水皆画意
风雨满诗情
渔 歌 子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悠闲 自在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3课古诗词三首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3课古诗词三首
后两句诗描写了乡村四月家家户户 忙碌的场面,形象地再现了农家劳动极 其辛苦、紧张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劳 动人民的同情之心与赞美之意。
带着诗中蕴含的情感,再读诗歌。 读出节奏,读准字音。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学习古诗词的方法
解诗题 四时田园杂兴
“四时”“兴”是什么意思?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四时”——“一年四季”。 “兴”——“兴致”。 题目意思为——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 了许多感想。
初读诗歌
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读出节奏,读准字音。
点我播 放朗读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绿遍山原白满川 , 子规声里雨如烟。
这两句诗描写了哪些江南特有的景物?
绿原 白川 子规 烟雨
➢ 这两句诗描写了哪些江南特有的景物?
绿原、白川、子规、烟雨
农村初夏美景
明诗意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①蚕桑又插田。
① 了:结束。
诗意: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农活,没有人闲着, 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诗意:西塞山附近,白鹭展翅飞, 桃花夹岸的溪水中,鳜鱼肥美。
明诗意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诗意:头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 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不想回家。
悟诗情
请同学们根据配乐朗读课文,找一找 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词人主要描写了怎 样的情景?为什么渔父“不须归”?
词中主要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初读诗歌
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读出节奏,读准字音。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 《古诗词三首》【公开课PPT精品课件】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 《古诗词三首》【公开课PPT精品课件】

“渔歌子”为词牌名。字面意思为古人打渔时 喜欢咏的歌词。词牌本身与词的内容无关,只是 填词用的曲调名称。
精读感悟
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鳜鱼: 一种淡水鱼,味道鲜美。 箬笠: 用竹篾、箬叶编制的斗笠。 不须: 不想。 归: 回去,回家。
明诗意
精读感悟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事……
精读感悟
后两句的诗句描述 了孩子们在干什么?
模仿大人样子, 学着种瓜。
从一个“学”字,我们体会到了 孩子们的天真、勤劳、可爱。
精读感悟
学习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呢?
诗歌中描写的农家夏忙时热烈的 劳动场面,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 里。
初读感知
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精读感悟
学习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完本课,让我们了解了 江南初夏的旖旎风光,也让 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乡村生 活的热爱。
精读感悟
回忆学习古诗 词方法:
读诗句--知作者--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
初读感知
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作业布置
1.背诵三首古诗词, 默写《乡村四月》和 《四时田园杂兴》。
2.积累其它描写乡村的古 诗词。
板书设计
23.古诗词三首 乡村四月:山原、川、子规、雨 四时田园杂兴:昼耕田、夜绩麻、学种瓜 渔歌子: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
孩童们虽然不懂得耕田、织麻 ,却同样在靠近桑树旁的田里忙 着学种瓜呢!
明诗意
精读感悟
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前两句, 这两句写了什么内容?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23古诗词三首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23古诗词三首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23古诗词三首语文四年级下册课文《古诗词三首》是《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和《渔歌子》,店铺为四年级师生整理了第23课《古诗词三首》课文,希望大家有所收获!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23课《古诗词三首》原文乡村四月[宋] 翁卷绿遍山原①白满川②,子规③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不,才了④蚕桑又插田。

注释①山原:山陵和原野。

②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

川,平地。

③子规:杜鹃鸟。

④了:结束。

四时田园杂兴①[宋] 范成大昼出耘田②夜绩麻③,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④供⑤耕织,也傍⑥桑阴学种瓜。

注释①杂兴:各种兴致。

②耘田:除去田里的杂草。

③绩麻:把麻搓成线。

④未解:不懂。

⑤供:从事。

⑥傍:靠近。

渔歌子[唐] 张志和西塞山①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②肥。

青箬笠③,绿蓑衣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①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②鳜鱼:一种淡水鱼,味道鲜美。

③箬笠:用竹篾、箬叶编制的斗笠。

④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防雨用具。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23课《古诗词三首》教材解读乡村,一个多么诱人的名词:那里有田园绿野、小桥流水,那里有炊烟袅袅、牧童短笛。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那是农村最怡人的时候,蛙声传佳音,丰收在眼前,农民们别提有多高兴;“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村晚》),那是村居生活悠然自得的情境,•牧童短笛的袅袅余音,飘浮在炊烟袅袅的村庄上空,渲染的是村居生活的意趣和迷人的暮景。

多少文人墨客,陶醉在远离尘世、民风朴实的乡村那迷人世界,又有多少诗人用自己的诗心与小桥流水撞击,用情浓意切的诗笔勾勒农村景色的优美秀丽。

宋代翁卷和范成大两位诗人,就是以同样的视角,目光盯紧农村夏初这一特定时刻,勾勒出农村特有的生活画面。

1、两首诗都形象再现了夏日农忙的景象:一到初夏,农村顿时便忙活起来,夏收夏种,有收获又播下希望,农民们自然要夜以继日,不辞辛劳了。

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就全方位地再现出农民们繁忙的生活情景:一是从早到晚忙。

23课古诗词三首

23课古诗词三首

23课古诗词三首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3课古诗词三首,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23课古诗词三首篇1独坐敬亭山①[唐] 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②。

相看两不厌③,只有敬亭山。

注释①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州市郊。

②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③厌:满足。

23课古诗词三首篇2望洞庭①[唐] 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②,潭面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④。

注释①洞庭:湖名,在湖南省北部。

②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③潭面:指湖面。

④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23课古诗词三首篇3忆江南①[唐] 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②。

是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③。

能不忆江南?注释①忆江南:词牌名。

原题下有词三首,这里是其中第一首。

②谙:熟悉。

③蓝:一种植物,叶蓝绿色,可提取青蓝色染料。

23课古诗词三首篇4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23课古诗词三首篇5 静夜思李白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23课古诗词三首篇6 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3课古诗词三首篇7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耸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3课古诗词三首篇8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上课课件-四年级(下)-23课古诗词三首--乡村四月

上课课件-四年级(下)-23课古诗词三首--乡村四月

表现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 情之心与赞美之情。
板 书 上一句
乡 村 四 月
江南农 村初夏 美景 绿遍山原 白满川 , 子规 声里雨如烟。
③ ① ②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 蚕桑又插田。
返回 解释1 解释2

乡 村 四 月
江南农 村初夏 美景 紧张繁 忙的劳 动景象 绿遍山原 白满川 , 子规 声里雨如烟。
解释


绿遍山原 白满川 , ③ 子规 声里雨如烟。


意思是:山陵和原野一片绿色,稻 田里的水色迎着天空的光辉。只听 见杜鹃鸟不停地在蒙蒙细雨中叫着。
绿原、白川、子规、烟雨
板 书
返回
下一句
乡村四月闲人少, ④ 才了 蚕桑又插田。
意思是: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 农活,没有人闲着。刚结束了蚕桑 的事又要插秧了。
返回
翁 卷 [ju什么?
写景的时间和地点
2.说说诗题的意思。
写乡村四月的景色和人们的忙碌景象。
返回
三部曲:明诗意
乡 村 四 月
[ 宋] 翁 卷
① ②
写 景 写 人
绿遍山原 白满川 ,
子规 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 蚕桑又插田。
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熟读并背 诵 这首诗歌。

谢!
四年级 语文(下)
第23课 古诗词三首
乡 村 四 月
[宋] 翁 卷
绿遍 / /山原 / / 白/满川, 子规/ /声里/ /雨如烟。 乡村 / /四月 / / 闲人少, 才了/ /蚕桑 / /又/插田。
学习古诗四部曲
1.知诗人 2.解诗题 3.明诗意 4.悟诗情
知诗人 解诗题 明诗意 悟诗情

第23课《古诗词三首》

第23课《古诗词三首》

描写的景物:绿原、白川、 子规、烟雨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意思是: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 忙农活,没有人闲着,刚结束了蚕桑 的事又要插秧了。
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 情之心与赞美之情。
乡 村 四 月
江南农 村初夏 美景 紧张繁 忙的劳 动景象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兴”在这儿读第四声,在文中指: 兴致;“杂兴”就是各种兴致;“四时” 在这儿表示的是一年四季;田园:田地 和园圃,泛指农村。
那么整个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就 是——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 色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四时田园杂 兴》共60首。分“春日”“晚春”“夏 日”“秋日”“冬日”五组。
四时田园杂兴
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村庄儿女——耘田 织布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童孙——学种瓜
朗读古诗,思考全诗表达了诗 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赞美农民勤劳,喜欢 热爱劳动的农村孩子的思想感情 。
补充赏析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江上一位 老翁头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 在斜风细雨中悠然自得地垂钓, 他被美丽的江南春景迷住了,久 久不愿回家。
【词句赏析】
青箬笠
绿蓑衣
思考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 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 有生活情趣的思想感情 。
作业: 完成导学案达标测评。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23.古诗词三首(一)

23.古诗词三首(一)
学习总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蚕桑、耘田”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二首古诗。
3.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学习任务分解
对应学习目标
学习过程的导学要点
快乐学习单设计
了解诗与词
了解诗与词的区别。
1.说说自己家乡四月的田野风光。
2.四月的田野草木茂盛,四月的田间地头到处是忙碌着的农民,四月的大地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首描写田野风光的古诗词。
3.说说诗与词的区别。
词与诗歌最明显的区别是:诗的句式整齐,词的句子长短不一,又叫长短句,词可谱曲来唱。今天先来学习两首诗。
了解作者。
丰士小学教学任务单
年级四(3)学科语文设计者顾新峰
课题
23.古诗词三首(一)
学情分析
1.学习材料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感受田园诗情,体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这篇精读课文的三首古诗词都是描写田园风光。《乡村四月》是宋代诗人翁卷所作。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后两句写人。《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范成大。诗人描写了乡村农人耕织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耕种田地的情景。展现了农家夏忙时热烈的劳动场面,塑造了农村儿童天真、勤劳、可爱的形象。
附:板书设计
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靠近桑树的下面学着种瓜。
3.颂读,欣赏。
4.比较阅读:相同之处——田园诗
5.你还知道哪些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
作业
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1.完成作业本部分作业。

23、古诗词三首

23、古诗词三首

教师四课型教案课型新授年级四授课人课题23、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过程与方法目标:3.通过诵读,并结合课文插图,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学工具小黑板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一、由题入手,弄清题意1.板书课题。

2.自由读题,说说题意。

“乡村四月”是指江南农村初夏的时节。

3.出示插图,观察感受。

4.简介诗人及背景。

翁卷,南京诗人,一生未做官,描写了许多田园生活的诗篇。

设计意图:从课题入手,通过诗人简介,欣赏乡村风光,将学生引入诗意的课堂,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反复诵读,弄懂诗意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诵读的节奏和诗的画面。

2.学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注意“蚕”“桑”都是平舌音。

3.指名朗读,相互学习,相互欣赏。

4.组内轮读,试着利用工具书或文中注释弄清句意。

5.全班交流,讲讲诗意,谈一谈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范读,学生反复诵读,借助工具书和注释,了解诗文大意。

三、品评朗读,感悟诗情1.自由诵读,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2.逐句品评,交流感受。

预设:第一句主要写了江南水乡初夏时的景色。

第二句主要写了劳动人民紧张繁忙的劳作,也同时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赞美。

“少”“才”“又”突出了劳作的繁忙。

3.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文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让学生近距离触摸古诗所描写可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体会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背诵,积累语言自学《四时田园杂兴》1.按照学习《乡村四月》的方法自学,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2.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点拨。

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

4.背诵。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利用学习《乡村四月》的学习方法,学习新诗,感受乡村农人耕织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耕种田地的情景,体会朴实、自然的语言,和浓浓的生活气息。

四年级下册23古诗词三首

四年级下册23古诗词三首
23
古 诗 词 三 首
渔 歌 子 四 时 田 园 杂 兴 乡 村 四 月
学习古诗的方法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乡村四月 (宋)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liǎo)蚕桑又插田 。
解诗题 知作者
翁卷
南宋诗人,一生没 有做官。能诗,与徐玑 (jī)、徐照、赵师秀并 称“永嘉(jiā)四灵”。 他的诗大多讲求技巧, 诗风清苦。
西 塞 山 前 白 鹭 飞 ,
【 唐 】 张 志 和
渔 歌 子
渔歌子
【唐】张志和Βιβλιοθήκη 西塞山前白鹭飞,● ● ●
桃花流水鳜鱼肥。
● ●
青箬笠,绿蓑衣,
● ● ● ●
斜风细雨不须归。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这两句的意思是:西塞山 附近,白鹭展翅飞,桃花 夹岸的溪水中,鳜鱼肥美。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抓字眼 明诗意
多诵读 悟诗情
古诗小擂台
填:
在空白处填一种动物名称:
①月黑( 雁 )飞高,单于夜遁逃。
②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 鸟 )。
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 蜻蜓 ) 立上头。 ④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 白鹭 ) 上青天。
联:
说出诗的上句或下句
①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
②(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 似剪刀。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 汗青 )。 ④(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 天际流。
我当小诗人: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 又 。
范成大
四 时 田 园 杂 兴
范成大(1126~1193) 南宋诗人。绍兴二 十四年中进士。淳熙十年,58岁病 辞。此后10年隐居石湖。范成大是 一个关心国事、勤于政务、同情人 民疾苦的士大夫。他的忧国恤民的 一贯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 分的体现。范成大的诗,以反映农 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 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 兴》,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23课 古诗词三首-渔歌子| 人教版(新课程标) (共12张PPT)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23课 古诗词三首-渔歌子| 人教版(新课程标) (共12张PPT)

• 注释: • 1.霅溪湾:水名,在浙江吴兴。 • 2.蚱艋:船名。极其小而灵便。 • 3.浦边:江河边。
ruò lì suō 青箬 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学习方法我知道:
1.字正腔圆反复读。 2.理解意思方法多:结合注释、借助工 具书、联系上下文等。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你更棒。

渔歌子
(唐)张志和•源自Zhàzé měng
• 霅溪湾里钓渔翁,舴艋为家西复东。
渔歌子
唐·张志和
渔歌子
唐·张志和
sài 西塞山前白鹭飞,
guì 桃花流水鳜鱼肥。
ruò lì suō 青箬 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ruò lì 箬笠
suō 蓑衣
渔歌子
唐·张志和
sài 西塞山前白鹭飞,
guì 桃花流水鳜鱼肥。
ruò lì suō 青箬 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词中有画,画中有词

zhuó
• 江上雪,浦边风,笑著荷衣不叹穷。

• 注释: • 1.霅溪湾:水名,在浙江吴兴。 • 2.蚱艋:船名。极其小而灵便。 • 3.浦边:江河边。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 桃花流水鳜鱼肥。 • 青箬笠,绿蓑衣, • 斜风细雨不须归。

渔歌子
• (唐)张志和
• 霅溪湾里钓鱼翁,蚱艋为家西复东。 江上雪,浦边风,笑着荷衣不叹穷。
渔歌子
唐·张志和
sài 西塞山前白鹭飞,
guì 桃花流水鳜鱼肥。
ruò lì suō 青箬 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ruò lì suō 青箬 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23.古诗词三首渔歌子

23.古诗词三首渔歌子

鳜鱼:( ɡuìyú)
即民间所说 桂鱼,细鳞, 淡黄带褐色 斑纹,味道 鲜美。
淡黄色的
鳜鱼
箬:斗笠。
用竹片和 竹叶编制 的帽子, 用来挡雨
蓑衣:
用茅草和棕麻编制 的防雨衣服。
1、归:回去,回家。 2、不须:不想。 3、箬笠:用竹篾编成的斗笠。 4、鳜鱼:俗称“花鱼”“桂鱼”。
【译文】
句子分析
课后练习
渔歌子
张志和
拼音
朗读
作者简介
译文
退出
词是古代诗歌的一个分支,又因句子参差不齐而 称长短句。最早是入乐的,要按照曲调的要求来写, 所以作词也叫“填词”。每一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 叫“词牌”。
渔歌子:原是曲调名,后来人 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
作者简介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 ● ●
桃花流水鳜鱼肥。
● ●
青箬笠,绿蓑衣,
● ● ● ●
斜风细雨不须归。
句子分析
课后练习
拼音朗读作者简介 Nhomakorabea译文
退出
句子分析
课后练习
拼音
朗读
作者简介
译文
退出
句子分析
课后练习
拼音
朗读
作者简介
译文
退出
句子分析
课后练习
拼音
朗读
作者简介
译文
退出
句子分析
课后练习
拼音
朗读
作者简介
译文
退出
西塞山:在今浙江吴兴县西南。
思考:诗歌中“斜风 细雨不须归”的原因。
诗人完全融于大 自然,沉醉于无限的 诗情画意中,悠然自 得,自由自在,因此 “斜风细雨不须归”。

人教课标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乡村四月》《四时

人教课标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乡村四月》《四时

人教课标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23古诗词三首《乡村四月》《四时23古诗词三首教学内容:23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23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1、认识“蚕、昼、耘”3个生字,读准“蚕、桑、了、昼、供、傍、耘”7个字的字音,会写“蚕、昼、桑、耘”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两首古诗,并能默写。

3、借助注释、插图自主学习,正确理解诗意。

在诵读品味、情景想象中感受优美的田园风光,体验繁忙、紧张的乡村生活,激发学生对乡村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的热爱。

4、激发学生对祖国古诗的热爱,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正确理解诗意,在诵读品味情景想象中感受优美的田园风光,体验繁忙紧张的乡村生活,激发学生对乡村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的热爱。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赏画入诗,轻叩诗门。

那乡间的小路,那瓜果的飘香,那青蛙的歌唱,那牛羊的成群,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吸引我们走进田园,热爱乡村。

老师也带来了两幅乡村生活画,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课件出示:《乡村四月》插图和《四时田园杂兴》插图】同学们自由说说自己所看到的。

谁来说说?是啊,多么清新自然的乡村生活画,宋代有两位诗人分别看到这样的画,诗兴大发,各自写下一首诗来赞美乡村生活。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两首古诗。

【课件出示:两首诗题目】齐读课题。

比较这两首诗的题目,你发现了什么?(这两首诗都是写乡村的诗,“乡村”与“田园”的意思差不多;“四月”和“四时”有区别,“四月”是农历四月,“四时”是四季。

)你是从哪儿知道的?1、【课件出示:两首古诗】自由读这两首诗一遍,要求读准读通。

2、指名读。

【课件出示生字:蚕、昼、耘、塞、箬、笠、蓑】3、男女生相互读二诗,相互评价。

4、【课件出示:两首古诗】齐读两首古诗。

三、学习古诗,撞击诗心。

A、叩响古诗《乡村四月》1、乡村四月是一副怎样的画面?人们在做什么呢?【课件出示:《乡村四月》全诗】请全班女生来读一读。

四年级下语文同步阅读及答案-23.古诗词三首-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语文同步阅读及答案-23.古诗词三首-人教新课标

【精品】四年级下语文同步阅读及答案|人教新课标23.古诗词三首故乡的山溪课内阅读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描写了江南农村(时节)的景象,我能从“,”想象出山原翠绿、杜鹃啼鸣、细雨如烟的画面。

2.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中的山原指的是,白满川的意思是,子规表示鸟。

3. “子规声里雨如烟”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B.拟人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4.给下列黑体字加拼音。

鳜鱼( ) 箬笠( )5.下面是对以上诗歌的分析,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 )A.诗作描绘了春江水涨,烟雨迷濛、鸟飞鱼肥,悠然垂钓的图景。

B.青山,白鹭、红花、流水,景物色彩鲜明,再现了桃花汛期南国特有的色彩。

C.“青箬笠,绿蓑衣”用借代手法勾画出一幅剪影式垂钓图,表现了隐者恬然安适的情趣。

D.“斜风细雨不须归”表现诗人敢于迎击风雨、不怕困难、决不屈服的斗争精神。

故乡的山溪今年暑假,我随爸爸回到山东老家。

家乡青青的山,绿绿的水,崭新的瓦房,清脆的蝉鸣……一下就让我陶醉了,但更使我陶醉的是村东的山溪。

一天清晨,我闹着要爸爸带我去找山溪的源头。

走到一座山前,爸爸说:“源头在山的那一边。

”我是无力爬上那座山峰的,只好跟着爸爸往回走。

我渴极了,蹲在溪边,捧一捧溪水,一饮而尽。

好凉爽的水啊,喝一口全身清凉;好清澈的水啊,蓝天、白云、野花、蝴蝶,都清晰地映在水中。

山溪给了我欢乐。

我和村里的小伙伴经常到山溪里捉鱼摸虾,这里的鱼虾可真肥。

只一小会儿,小伙伴们就摸了不少,可我连个鱼鳞虾皮也没有摸到。

小伙伴告诉我,摸的时候不能着急,动作轻轻的,要不,鱼虾就会被惊跑的。

我照着做了,果然摸到一只好肥大的虾。

小伙伴们瞅着我笑,我也不由自主地笑了。

好多天不下雨,田里的小苗儿卷起了叶子。

村里的孩子们就引山溪的水,主动浇一位军属老伯伯的田。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3古诗词三首》word教案(6)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3古诗词三首》word教案(6)

古诗词三首
一、创设情境,理解课题:
1老师范读《渔歌子》,你能感受到什么?
2你们了解词吗?试着说一说。

3简介词的内容。

4简介作者背景:
张志和:在朝廷作国小官,后来隐居在江湖上,自称“烟波钓徒”。

这首词就借表现渔夫生活来再现自己隐居生活的乐趣。

一、渲染气氛,理解词义:
1配乐朗读,营造气氛。

2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

3指名朗读,师生正音。

4自由学习,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逐句理解,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画出来。

5小组交流学习成果。

6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指导。

7教师小结:
这首诗有鲜明的湖光山色,有渔翁闲适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成的山水画。

二、反复吟诵,感悟意境:
1教师范读,再入意境。

2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象每一个画面。

3指名朗读,教师指导。

4小组轮读,相互欣赏。

5感情朗读,感悟意境。

三、积累语言,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背诵《渔歌子》。

2到课外找一找有关描写景物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

3默写两首古诗。

23《古诗词三首之乡村四月》课件

23《古诗词三首之乡村四月》课件

乡村四月
(宋 )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
乡村四月
(宋 )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liǎo)蚕桑又插田 。
乡村四月
(宋 )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
乡村四月 (宋)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liǎo)蚕桑又插田 。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夏夜追凉》宋· 杨万里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约客》 宋· 赵师秀 斜光照墟(xū)落,穷巷牛羊归。《渭川田家》 唐· 王维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山清水秀、杨柳依依,乡村是美丽的; 鸟语花香、鸡鸣犬吠,乡村是 ; 、 , 。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
——《约客》宋· 赵师秀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过故人庄》 唐· 孟浩然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宋· 杨万里
乡村四月 (宋)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
翁卷
南宋诗人,一生没 有做官。与徐玑(jī)、 徐照、赵师秀并称“永 嘉(jiā)四灵”。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清)高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正确读写“蚕桑、耘田、白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

默写前两首诗。

3.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1.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2.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难点)【教学准备】1.教学挂图。

2.搜集有关词的资料以及三位作者的生平和创作情况。

3.制作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生字生词。

2.理解《乡村四月》这首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朗读并能背诵两首古诗。

【教学过程】一、解题1.第六单元的课文,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乡村生活的画面,随着课文的学习,我们走进了自然和谐的乡村人家,游览了辽阔宁静的牧场之国,今天让我们一起步乡村四月。

(齐读课题)2.读了题目,你就了解到什么?你知道吗?这四月就是指江南农村春末初夏的时侯,这正是江南农民春耕的时节。

二、读通诗句,书写生字1.久居江南的南宋诗人翁卷,如何用诗句记下这时的情景呢?让我们自由读读这首诗。

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正音,齐读。

3.蚕桑的平舌音读得真准,它们是今天要学习的生字,会写吗?(范书)蚕,天虫为蚕,第一笔是横,可别写成撇;桑叶的桑要想把它写得美观,上面的三个“又”就要讲究穿插,写得富有变化,给人高低错落之感。

来,自己抄写一遍。

三、疏通字词,了解诗意,想象画面,体会意境1.刚才我们学写了生字,读通了诗句: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我们学了很多古诗,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古诗的?首先要借助注释,疏通字词, 接着读通诗句,了解诗意,最后想想画面,体会情感。

下面我们借助注释,疏通字词,了解诗意,如果还有不懂的地方请作上记号。

2.借助注释,你知道哪些词的意思?(理解山原、白满川、子规、了的意思)3.大家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第二句过渡:第一句写出乡村景美,第二句写人,乡村的人又怎样呢?这句里你们还有哪些词理解有困难?(1)“蚕桑”的意思?刚才我们借助注释知道了是结束的意思,再把蚕桑放进句中读一读──刚刚结束蚕子和桑叶又插秧,通吗?蚕桑该做什么讲?(点播:看来理解古诗,不能用常用的分解法或简单的从字面上理解,要放到诗句中去读。

)谁能借助注释,再说这行诗的意思?(2)乡村人家多忙呀!难怪诗人说:“乡村四月闲人少”,这里的闲是什么意思呢?你能组词说一说吗?(清闲、悠闲、空闲、休闲)哪些词的解释放在这最合适?你能说说原因吗?(你们说得言之有理,老师总结一下你们的说法,其实你们都想说,乡村每个人都很忙,没有人闲着呀!由此可见,他们就是这样勤劳,来,让我们赞一赞勤劳的人吧!(男女指读、齐读第二句诗)第一句过渡:这句写人赞人,而第一句写景,这句里你们还有哪些词理解有困难?(1)雨如烟:雨像烟雾一样又轻又小。

用你的话连起来说说这行诗的意思。

(自说、抽说)你能试着把雨如烟的解释调到前面来说一说吗?我们说诗意时,调换一下词语的顺序,这样就会更通顺些,不信你再说第一行诗的诗意,也用这种方法试试。

(2)简单疏通诗意后,我们感受到乡村的景色很美,来读一读。

(齐读)(3)现在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诗句,品味其中的关键词句,或许你对诗人笔下的乡村四月有些新的认识。

(4)范读,边听边想象,乡村四月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5)引导:绿遍山原就像什么?放眼望去,山陵和原野满是的绿色,这绿色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碧绿的毛毯。

(你抓住“遍”字想开去,一用上比喻句,画面就变得更活了,更美了,更丰满了。

)在大好的春光下,这绿绿得怎样?到处都是绿色,有深有浅,有明有暗,绿得鲜亮、绿得耀眼,绿得充满了生机。

(这一串排着的话连在一起,让我们看到的绿色是那么丰富,是那么有层次,你的感受细腻了!)(6)抓住能引起你想象的词,联系生活的场景,选一行诗,写写乡村四月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用上学过得好词佳句就更好了。

(放音乐自己写,再交流)(评:随着你的描述,我仿佛看到看到一块块明镜似的水田,泛着点点银光,使乡村得更纯,如同无瑕的翡翠。

你丰富的想象,让我听到了杜鹃鸟清脆的鸣声,和着沙沙的雨声,让这幅画卷充满生机,这真是一首动听和谐的春之曲呀!)(7)再来读一读,这次读的感觉一定不一样!(自读、轮读相机指导)(8)乡村四月有声有色,有静有动,色彩鲜亮,充满生机,多美的田园风光!合上书,闭上眼,想象着画面,读出你的感受。

(齐背) 4.春天是万物复苏的时节,是农家耕种的时节,看着乡村四月大好的春光,看着家家户户忙碌的身影,我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一年之计在于春”,你能体会乡下人家此时的心情吗(他们享受着大好的春光,憧憬着幸福的生活,累并快乐着。

)5.诗人就这样饱含赞美之情,写下了这充满活力的乡村美景,放声朗读,读出你心中的情感吧!(齐背全诗)6.对着画面,配上音乐,再吟一吟诗吧。

(齐背、抽背)四、默写古诗1.多么精炼的字词,多么优美的画卷,那么短小的诗句,那么丰富的情感,让我们背着写下来,回家后推荐给你的朋友吧!2.刚才学的这首诗描绘的是春末夏初是江南人家的生活画面,《田园四时杂兴》又写的什么时候田园生活呢?下节课接着学习。

【板书设计】乡村四月绿原白川景美子规烟雨闲人少人勤才……又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四时田园杂兴》这首诗,理解诗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教学过程】一、回顾学习方法,导入新课1.指名背诵《乡村四月》。

2.简介诗人背景同学们对南宋诗人陆游很熟悉,当时还有一位诗人与他齐名,被称为“南宋四大家”之一。

他就是范成大。

范成大是中国田园诗的集大成者,晚年作《四时田园杂兴》60首,全面而深刻的描写了农村四时的风光景物、风俗习惯,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困苦生活。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时田园杂兴》中的一首。

3.(板书课题)释题:“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二、自由读诗,整体感知1.正字正音,朗读古诗。

2.指名朗读古诗。

3.学生自读并思考:4.借助注释理解这首诗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三、理解诗意,感悟诗歌感情1.小组内交流,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2.全班交流,理解诗意。

3.全班交流。

①昼:白天。

②耘:除草。

③耘田:在田里除草。

④绩麻:把麻搓成线。

⑤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

⑤未解:不懂。

⑦供:参加。

⑧耕织:耕田织布。

⑨傍:靠近。

⑩桑阴:桑树下。

4.引导学生试着解释全诗:白天除田草,夜里搓麻条,村里的男女都担家。

幼童不懂耕田织布,也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呢!5.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后两句表现孩童天真可爱的行为,目的是什么(有力地衬托出农民勤劳简朴的生活)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描述画面内容。

(抓住儿童神态、动作、想象其语)6.放声自由读诗,想象其意境,体会农民一家辛勤劳动的生活。

7.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泥土气息。

描写了紧张而又愉快的劳动场面和田园生活的美好。

8.在理解的基础上自由朗读,形成画面。

四、作业背诵并默写这首古诗。

【板书设计】四时田园杂兴大人们:昼耕田夜绩麻孩童:学种瓜第三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词”的有关常识。

2.有感情地朗读《渔歌子》这首词,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养成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指名背诵《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

2.指导学习方法3.简介作者背景:诗人张志和,唐朝金华人。

在朝廷做过小官,后来隐居在江湖上,自称“烟波钓徒”。

“渔歌子”,词牌名,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

作者写了五首《渔歌子》,这是第一首。

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刺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真卿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

4.解题。

渔歌子,词牌名二、自读全词,整体感知1.正字正音,朗读古词。

2.自由读《渔歌子》,说说有什么感觉。

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说说这首词主要讲的是什么?3.再读这首词,通过查找资料,借助注释理解这首词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4.小组内交流,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5.全班交流。

(1)指名讲解对这首词的理解,其他同学可以问难质疑,可以补充、更正,教师给予适当点拨。

(2)总结词意。

(3)学生看图描绘这首词所描写的景物。

三、品味感悟,指导朗读1.江南的春雨是什么样的?你身临其境会有怎样的感受?2.为什么说“不须归”呢?因为作者十六岁时,开始做官,经常献策于肃宗,官越做越大。

后被贬官,不再复仕,放浪江湖间,自称“烟波钓徒”。

作者写此词是为了表现自己闲适、安逸、恬淡的生活情趣。

3.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形成画面。

白鹭、桃花、流水、鳜鱼、微风、细雨,这是一幅多么生动自然的春景图。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展示这一幅春的画面吗?4.有感情地朗读,指名读,齐读。

5.教师小结:这是一幅垂钓的画面,白色的鹭和红色的桃花点缀其间,色彩本来极其鲜明,而由于斜风细雨的笼罩,却又呈现出迷迷蒙蒙的意境。

同柳宗元《江雪》中的“独钓寒江雪”的孤寂与冷峭相比,这首词所表现的平和与怡悦,自然别有一番韵致。

四、积累语言,拓展延伸1.有感情地背诵《渔歌子》2.拓展阅读。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板书设计】春景:白鹭、桃花、鳜鱼渔歌子渔翁垂钓不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