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园林造景手法

合集下载

中国古典园林中有哪些点景艺术?

中国古典园林中有哪些点景艺术?

中国古典园林点景的技术与艺术方法可概括为;重天然,不强为,因地制宜,因景制宜,因势利导地完善表现诗情画意。

归结起来,常见的点景技法有以下几种:首先,要画中有诗,寓意造景。

园林的景观如画,景意如诗,刻意追求意境美。

松的苍劲、竹的潇洒、海棠的娇艳、杨柳的多姿、腊梅的傲雪、牡丹的华贵、兰草的典雅等,都表达一定的意境。

如果发觉有的景观缺乏诗画意境时,可以通过点景赋予诗情画意。

比如在柳树林荫中点缀一个小亭,便有“万绿丛巾一点红,动入春色不须多”的诗意;在临水竹丛边点缀几株桃花,便有“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诗意等等。

其次,静中有动,秀中有野。

静中有动的点景技艺就是增添动感效果,比如在溪边点缀竹筒水车,崖边点缀泉瀑,水中饲养水禽和游鱼,寺院点缀钟磬声等。

若在园内多植浆果类灌木,便可招引飞鸟入园,起到“鸟鸣园更幽”的作用和效果。

秀中有野就是不单讲究叠山理水,种植入工栽培花木,而是增加“天然图画”风韵,植物配置力求奇葩异卉、古树名木,保留一些自然景观,增添一些山野景物,使园林生态更多一些自然之趣。

再次,要讲究自然天成。

要着意为之,无意出之,使点景艺术达到不留“斧凿痕”的境界。

另外,园林设计点景中有八项注意,或叫八项要求:一、衬托、烘托要相称。

如(红楼梦)中“大观园稻香村”一景,除有杏花村诗意的主景,菜畦、油菜花、土井、辘轳等配景外,贾珍又提出“只养些鸭、鹅、鸡之类才相称”。

这“相称”二字便是点景妙谛。

二、是平衡画面要相宜。

即点景要使原景在色调凤格上、主宾关系上、景观质量上更显轻重得宜,浓淡有致。

三、是对比照应要有目的。

有时发觉主宾、浓淡、轻重等关系不够明显时,可通过对比照应的手法,在原景物的旁边再增加一组在比例上、体量上和色度上有较大反差变化的景物,达到以此显彼的目的。

四、是联络要有节奏变化,若断若续。

园林景区景点之间或景观景物之间距离过大,有分散感时,可于其间点缀一些景物作“过渡”,达到联络有致。

五、是镇定画面要有力。

中国古典园林空间营造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空间营造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营造技法指要中国古典园林以“道法自然”为根本指导理念,在自然景观的设计营造上追求树无行次、石无定位的布局。

山有宾主朝揖之势、水有迂回萦绕之情,完全是一派峰回路转、水流花开的自然风光。

人文建筑物本身在园林中,也是按山水总体风骨走势,高低曲折、参差错落、量体裁衣、烘云托月、点染着自然山水的艺术情趣。

这种在有限的空间内,用中国传统的叠山理水造园手法将山、水、植物、建筑等巧妙构配,组合成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有机整体,从而令人感受“天人合一”之境界和状态。

中国园林艺术大师陈从周先生在《中国诗文与中国园林艺术》一文中曾指出,“造园之高明者,运文学绘画音乐诸境,以山水花木,池馆亭台组合出之。

人临其境,有诗有画,各臻其妙。

故’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这点出了营造中国古典园林之四大要素——山石、泉水、花木、建筑。

如承德避暑山庄之“金山”岛,就是古典园林这种营造技法的实践典型。

避暑山庄的金山岛,仿江苏镇江金山寺修建,以石为基,石上建阁,用水环抱,水内植荷。

康熙皇帝曾称赞其:“仰接云霄,俯临碧水,如登妙高峰上。

北固烟云,海门风月,皆归一览。

”一、堆山磊石“园林之胜,唯是山与水二物。

”古典园林中,蕴涵得最深、最广的,应该是古代文人雅士时时魂牵梦萦的山水情,正所谓“一池之水,包容江海;几撮山石,喻指众岳”。

唯其如斯,才能满足文人士子“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审美情怀。

园中山景,有真假之分。

大型苑园,常包入真山,有些地方小园,亦引入山之余脉来造景。

小型的文人园林,主要还是靠堆叠假山来创造苍郁的山林气氛。

假山的堆砌,离不开峰石。

古人认为,石是天地至精之气的凝集,一拳一石,包孕了自然山林之美,在古典文人园林中,山石的峰态变幻多姿,无一类同,它是渲染山林气氛的主要手段。

堆山叠石是营造古典园林的重要手法,它师法于自然,而高于自然。

李渔《闲情偶记》云:“磊石成山,另是一种学问,别是一番智巧。

”1、选石园林选石,看重石质。

如著名的扬州个园的四季假山,就运用了四种不同的石质,营造了不同的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水体植物造景方式

中国古典园林水体植物造景方式

中国古典园林水体植物造景方式
中国古典园林水体植物造景方式有以下几种:
1. 池塘造景:在古典园林中,常常设置有池塘,如莲花池、荷花池等,池塘中种植着各种水生植物,如荷花、睡莲等,营造出恬静、清幽的氛围。

2. 水流造景:通过在园林中设置水流,如小溪、瀑布等,流水经过不同的水景拐弯、落差和缓急变化,形成了宛转起伏的水景,水流上种植竹子、芦苇等植物,营造出清凉、静谧的景观。

3. 走廊造景:古典园林中经常有走廊,走廊两侧通常种植有花木,如厚重的树木、开花的藤蔓等,形成自然的绿色隧道效果。

4. 石阶造景:在水体附近设计石阶,石阶两侧种植茂盛的花草,使人在上下行走时能感受到清新的花香和湿润的空气。

5. 壁画造景:在水体周围的墙壁上绘制壁画,常常绘制山水画或花鸟画来装饰,增加园林的艺术感和文化氛围。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园林水体植物造景方式以池塘、水流、走廊、石阶和壁画等多种方式来营造自然、恬静、清幽的园林环境。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简答题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简答题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简答题摘要:一、中国古典园林概述二、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1.主景升高或降低法2.轴线对称法3.百鸟朝凤或托云拱月法4.借景手法三、中国古典园林特点四、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正文: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造景手法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

本文将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及特点,并探讨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主要包括:1.主景升高或降低法:通过升高或降低主峰的高度,使主景在景观中更加突出。

客山则需奔趋,形成众星捧月之势。

如苏州拙政园中的主峰,以及四周环绕的客山。

2.轴线对称法:包括绝对与相对的对称手法。

在园林布局中,通过轴线的设置,使景物在空间上形成对称的关系。

如颐和园昆明湖与玉泉山的关系。

3.百鸟朝凤或托云拱月法:也称为动势向心法,即将主景置于周围景观的动势集中部位。

例如,通过设置屏障、曲径通幽等方式,把美好的风景营造出一种神秘感,使人产生继续探索的兴趣。

4.借景手法:借助园外景象,将不属于本园的景观借用成为本园的景观一部分。

如颐和园借西山、玉泉山之景,拙政园借北寺塔之景等。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包括:注重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强调山水构图、讲究诗情画意等。

在古典园林中,自然景观与建筑景观相互交融,形成了富有诗意、情景交融的景观效果。

在现代园林设计中,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和特点仍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现代设计师可以借鉴古典园林的布局、手法,将传统元素与现代景观相结合,打造出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

如上海世博园区的江南园林、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山水园林等,都是将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设计相结合的成功案例。

总之,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和特点为现代园林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借鉴和启示。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中国古典园林常见的造景类型可归纳为借景、对景、框景、漏景、障景等等。

借景是将园外景象引入并与园内景象相叠合的造园手法,也是中国古典园林最重要的造园手法之一,这种手法可弥补空间尺度小且耗费财力的不足。

典型的借景佳例,如颐和园昆明湖远借西山、玉泉山,拙政园远借北寺塔,沧浪苍邻借葑溪水等等。

对景是主客体之间通过轴线确定视线关系的造园手法,由于视线的固定,视觉观赏远不如借景来得自由。

对景有很强的制约性,易于产生秩序、严肃和崇高的感觉,因此常用于纪念性或大型公共建筑,并与夹景、框景相结合,形成肃穆、庄严的景观。

框景是有意识的设置框洞式结构,并引导观者在特定位置通过框洞赏景的造景手法。

框景对游人有极大的吸引力,易于产生绘画般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

杜甫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则是框景效应的最佳写照。

漏景又称泄景,一般指透过虚隔物而看到的景象。

虚隔物包括花窗、栅栏和隔扇等。

景物的漏透一方面易于勾起游人寻幽探景的兴致与愿望,别一方面透漏的景致本身又有一种迷蒙虚幻之美。

利用漏景来促成空间的空灵与渗透是中国造园的重要手法之一。

障景是在游路或观赏景点上设置山石、照壁和花木等,挡住视线,从而引导游人改变游览方向的造景手法。

障景使园林增添“藏”的韵味,也是造成抑扬掩映效果的重要手段,因此为历代园林所广泛应用。

园林造景有如撰文画画,有法而无定式。

同一景色画家可用不同笔法表现之,摄影师可从不同角度拍摄之,同一园林也可用不同构思设计。

几百座江南庭园千变万化,各有所妙。

故园林造景有独特的立意,做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就可称为佳作。

每个庭园造景时,不可忽视动观和静观的景色,通常狭小的庭园应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

遵循"小中见大"的原理,创造出"有限中见无限"的美景,更重视障景、框景、借景等手法的应用。

在相对较大的园林中,应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更应注重空间的分割,通过对景,夹景、添景等各种形式,造成或开郎,或收敛,或幽深,或明畅的空间,使景色更为丰富。

中国古典园林构景方法(九种全)

中国古典园林构景方法(九种全)

中国古典园林构景方法1、抑景俗称“先藏后漏”,“欲扬先抑”。

如进门见假山,则为山抑;见树丛,则为树抑。

中国传统艺术历来讲究含蓄,所以园林造景也决不会让人一走进门口就看到最好的景色,最好的景色往往藏在后面,这叫做“先藏后漏”,“欲扬先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采取抑景得办法,才能使园林显得有艺术魅力。

如园林入口处常迎门挡以假山,这种处理叫做“山抑”。

2、透景美好的景物被高于游人视线的地物所遮挡,须开辟透景线,这种处理手法叫透景。

要把园内外主要风景点透视线在平面规划设计图上表现出来,并保证在透视线范围内,景物的立面空间上不再受遮挡。

在安排透景时,常常与轴线或放射型直线道路和河流统一考虑,这样做可以减少因开辟透景线而移植或砍伐大量树木。

透景线除透景外,还具有加强“对景”地位的作用。

因此沿透景线两侧的景物,只能做透景的配置布景,以提高透景的艺术效果。

3、添景当远方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如果中间或近处没有过渡景观,眺望时就缺乏空间层次。

如果在中间或近处有乔木或花卉作中间或近处的过渡景,这乔木或花卉便是添景。

添景可以建筑小品、树木绿化等来形成。

体型高大姿态优美的树木,无论一株或几株往往能起到良好的添景作用。

远景在水平方向视界很宽,但其中又并非都很动人,因此,为了突出理想景色,常将左右两侧以树丛,树干,土山或建筑等加以屏障,于是形成左右遮挡的狭长空间,这种手法叫夹景,夹景是运用轴线,透视线突出对景的手法之一,可增加园景的深远感。

夹景是一种带有控制性的构景方式,它不但能表现特定的情趣和感染力(如肃穆、深远、向前、探求等),以强化设计构思意境、突出端景地位,而且能够诱导、组织、汇聚视线,使景视空间定向延伸,直到端景的高潮。

4、夹景当风景点的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建筑(如塔,桥等),他们本身都很有审美价值,如果视线的两侧大而无当,就显得单调乏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者树木花卉屏障起来,使得风景点的更显得有诗情画意,这就是夹景。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技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技法
6
具体地讲,园林艺术处理山水(即叠山理水)的规 律就是“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理贯通,全园生 动”。其实,山有脉络走向,水有源头流向,这是 自然山水风景最一般的规律。要是园林中的山无脉 络,混成一堆,园中的水又是无源的死水,那末即 使亭台建筑设计得再精巧,花木品种再多,整座园 林也是生动不起来的。因此,造园的第一步就是要 确定山的脉络走向,疏通园中的水源,并使山水自 然地交融在一起。如果园林建在自然山林之中,那 么就应该按照自然山岭的脉理走向来构山,这也就 是明代计成说的“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 而悬, 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要是平地造园,也要 “高出可培,低方宜挖”,按照景色的需要使全园 山石脉理协调并统一起来。
它们的形成规律,作为自己艺
术创作的依据。
5
“活泼泼地”是苏州留园西部的一座 横跨溪上的水阁,同时也作为溪涧景 色的收头。一条清澈的小溪缓缓从枫 林中流出,到此水阁下隐去,好像穿 阁而过,水虽止而动意未尽。流水、 小阁、青翠的小岗,充满了自然风景 的活泼生气,实在是园林造景中以人 工创自然的妙着,以“活泼泼地”来 题名,真是再恰当不过了。唐代诗论 家司空图在《诗品》中这样写道:“ 生气,活气也。活泼泼地,生气充沛 ,则精神进露,远出纸上。”园林风 景要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 艺术效果,就要让园林充满活气,顺 应自然地组织山水。像“活泼泼地” 一景就是如此,小建筑置于以土为主 、间以黄石的假山平岗之中,溪水曲 折流出,两岸枫树咸林,要是在秋高 气爽的日子里,在此小憩片刻,定会 使人感到满眼生气,精神舒畅。
为控制外河和内水而设立的(如《红楼梦》)
大观园中的重要一景沁芳桥便是闸桥)。有些
城市园林,实在没有办法接通活的地表水,造
园家便因地制宜地在溪池的最深处,打几口井

中国古典园林的八种构景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八种构景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八种构景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八种构景手法:
(1)抑景,将美景先加遮挡,使美景欲扬先抑,达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2)添景,在远景与近景之间添加过渡景,使景色更具层次美。

(3)夹景,通过两侧用不醒目的建筑物或树木花卉遮蔽起来,把游人的视线引向远方的风景点。

(4)对景,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是美景,从乙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也是美景的构景方法。

(5)框景,用门、窗、洞或乔木树枝合成的景框围成美景的构景方法。

(6)漏景,通过漏窗使游人观赏到美景的构景方法。

(7)借景,将园外景观从视觉上与园内景观交融的构景方法。

借景分为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和应时而借。

(8)移景,即在园中仿建美好景物。

中国古典园林的手法_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手法_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手法_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中国早在步入春秋战国时代,就进入和亲协调的阶段,所以在造园构景中运用多种手法来表现自然,下面由店铺为你整理中国古典园林的手法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中国古典园林的手法(一)抑景中国传统艺术历来讲究含蓄,所以园林造景也绝不会让人一走进门口就看到最好的景色,最好的景色往往藏在后面,这叫做“先藏后露”、“欲扬先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采取抑景的办法,才能使园林显得有艺术滋力。

如园林入口处常迎门挡以假山,这种处理叫做山抑。

(二)添景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塔,如没有其他景点在中间、近处作过渡,就显得虚空而没有层次;如果在中间、近处有乔木、花卉作中间、近处的过渡景,景色显得有层次美,这中间的乔木和近处的花卉,便叫做添景。

如当人们站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南岸的垂柳下观赏万寿山远景时,万寿山因为有倒挂的柳丝作为装饰而生动起来。

(三)夹景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建筑(如塔、桥等),它们本身都很有审美价值,如果视线的两侧大而无当,就显得单调乏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树木花卉屏障起来,使甲风景点更显得有诗情画意,这种构景手法即为夹景。

如在颐和园后山的苏州河中划船,远方的苏州桥主景,为两岸起伏的土山和美丽的林带所夹峙,构成了明媚动人的景色。

(四)对景在园林中,或登上亭、台、楼、阁、谢,可观赏堂、山、桥、树木…… 或在堂桥廊等处可观赏亭、台、楼、阁、檄,这种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的方法(或构景方法),叫对景。

(五)框景园林中的建筑的门、窗、洞,或乔木树枝抱合成的景框,往往把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这便是框景。

(六)漏景园林的围墙上,或走廊(单廊或复廊)一侧或两侧的墙上,常常设以漏窗,或雕以带有民族特色的各种几何图形,或雕以民间喜闻乐见的葡萄、石榴、老梅、修竹等植物,或雕以鹿、鹤、兔等动物,透过漏窗的窗隙,可见园外或院外的美景,这叫做漏景。

中国古典园林之构景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之构景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之构景手法
目录 古典
CONTENTS
一、抑景 二、夹景 三、添景 四、对景
五、框景 六、漏景 七、借景 八、障景Fra bibliotek一、抑景
中国传统艺术历来讲究含 蓄,所以园林造景也不会一 走进门就看到最好的景色, 最好的景色往往藏在后面, 这叫“先藏后露”“欲扬先 抑”。抑景又有山抑、树抑、 曲抑之分。
二、夹景
当甲风景点在远方,如果视线 的两侧大而无挡,就显得单调乏 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树木花 卉屏障起来,使甲风景点更显得有 诗情画意,这种构景手法即为夹景。
在颐和园后山的苏州河中划船,远方的苏州桥 主景,为两岸起伏的土山和美丽的林带所夹峙,构 成了明媚动人的景色,便是夹景。
三、添景
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塔等,如没有其他景点在中间、近处作过渡,就显得虚空 而没有层次;如果在中间、近处有乔木、花卉作中间、近处的过渡景,景色就显得有层次美,这中间的 乔木和近处的花卉,便叫作添景。
感谢观看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园林巧于因借”
近借:苏州沧浪亭不用围墙用假山,巧借了园外的流水
仰借:借空中的飞鸟
俯借:借池塘中的鱼
应时而借:借四季的花或其他自然景象
八、障景
任何园林中,总有一些不足之处,或者是必须遮 挡之物。用山、石、花木加以掩盖和处理,也可以形 成一种美景,这叫障景。
上海豫园鱼乐 榭有一上实下空的 墙,遮挡了原来流 水较近的短处,产 生了源远流长的效 果,这是障景的神 来之笔。
四、对景
在园林中,从甲风景 点可观赏乙风景点,从乙 风景点可观赏甲风景点 的构景方法,叫对景。
杭州西湖北面的保俶塔,与南面重建的雷峰塔,就是一组绝妙的对景。
五、框景

古典园林造景手法

古典园林造景手法

古典园林造景手法手法:主景与配景、抑景与扬景、实景与虚景、夹景与框景、前景与背景、俯景与仰景、内景与借景、季相造景特点:1)主景与配景主景升高,能使背景简化,也突出了主景。

2)抑景与扬景在入口区段设障景,对景和隔景,引导游人通过封闭、半封闭、开敞相间,明暗交替的空间转折,再通过透景引导,终于豁然开朗,从而达到开阔园林空间。

3)实景与虚景园林或建筑景观往往通过空间围合状况,视面虚实程度形成人们视觉清晰与模糊,并通过虚实对比,虚实交替,虚实过渡创造丰富的视觉感受。

4)夹景与框景在人的观景实现前设障碍,左右夹峙为夹景,四方围框为框景,常利用山石狭谷、林木树干,门窗、洞口等限定视景点和赏景范围,从而达到深远层次的美感,也是在大环境中摘取局部景点加以观赏的手法。

5)前景与背景为了突出表现某一景物,常把主景适当集中,并在其背后或是周围利用建筑墙面、山石、林从或者草地、水面、天空等作为背景,用色彩、体量、质地、虚实等因素衬托主景,突出景观效果。

6)俯景与仰景利用改变地形、建筑高低的方法,改变游人视点的位置,必然出现各种俯视或仰视的视觉效果。

7)内景与借景借景能增加层次扩大空间感,丰富园景,增加变化,且不费分文。

园内景物也可以相互因借,实质为园内外和园内各空间景观的相互渗透或互为对景和相互烘托的关系。

8)季相造景利用四季变化创造四时的景观。

在配置中,可运用单色表现,多色配合,对比色处理以及色调和色度,逐渐过渡等不同的配植方式,实现园林景观的色彩构图。

在同一空间内,一般以体现一季或两季的季相效果较为明显,因此,采用不同花期的花木分层配置,或将不同花期的花木和显示一季季相的花木混栽,或用草本花卉来弥补木本花卉花期较短的缺陷等,可以延长景观的观赏期,表现花木的季相变化。

名句赏析~~~~~不限主题不限抒情四季山水天气人物人生生活节日动物植物食物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____佚名《越人歌》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

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

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
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在现代园林设计中仍然有着重要的应用,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设计空间以小见大:中国古典园林通常雅致、圆润和小巧。

通过采用遮景、借景、象征等设计手法,达到先抑后扬的设计效果。

例如,代表皇家园林的颐和园,在群山的包围下更显气势恢宏,山虽然不在园中但却成为了园的一部分,这就是巧妙借用远景的手法。

2. 因地制宜、借势造园:古典园林设计强调与园林地形地有机匹配,因地制宜运用周边的山水,使之成为造园元素。

如苏州园林中常见的水景,很多都是利用现有的溪、湖进行造景,不仅是一种设计上的巧妙之处,也是营造自然特色的重要因素。

3. 追求自然:古典园林设计尊重自然,充分利用所在地及其背景文化来打造一个完整的景观体系。

4. 新中式园林:在现代园林设计中,有些园林景观会被称为广义上的新中式园林。

这一风格继承发扬了中国传统园林的精华,提取古典园林的特色和符号,并在现代语境下进行再组合再设计。

5. 借景手法的应用:借景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传统手法,为了扩大景物的深度和广度,丰富游赏的内容,造园者常常运用借景的手法。

这种手法因距离、视角、时间、地点等不同而有所不同,通常可分为直接借景和间接借景。

6. 对景造景手法的应用研究:这是以衬托主体景观为主的园林造景手法,即以主要景观为核心,在此基础上对园林空间在整体上进行构图与重塑,从而全面体现出整个园林的功能性,突出现代园林的主题。

综上所述,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不仅在现代园林设计中仍有广泛应用,而且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这些传统手法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为我们创造了许多既尊重传统又具有现代感的优美园林空间。

古典园林意境营造

古典园林意境营造

古典园林意境营造古典园林的造园过程中,⼀般要通过三个创作境界。

即“⽣境”、“画境”和“意境”。

⾸先是“⽣境”,⽣境就是⾃然美。

园林的模⼭范⽔,取局部之景⽽⾮缩⼩。

⼭贵有脉,⽔贵有源,脉源相通,全园⽣动。

其次是“画境”,所谓画境就是艺术美。

即将⾃然和⽣活素材通过取舍、概括,经过艺术加⼯,使其“源于⾃然,⾼于⾃然”。

最后是“意境”,即使⽤多种艺术⼿法,从“⽣境”和“画境”升华,感受到美的境界。

在传承中国古典园林意境营造上的典型⼿法主要表现在以下⼏个⽅⾯:1.1咫尺⼭林,⼩中见⼤——有限的空间创造⽆限的意境计成《园冶》说:“多⽅胜景,咫尺⼭林”;⽂震亨《长物志》也说过:“⼀峰则太华千寻,⼀勺则江湖万⾥”。

咫尺⼭林式的园林造景其实就是把⼤⾃然的精华浓缩在有限的空间中,⽤以追求⽆限的意境。

⼩中见⼤,则是调动景物与诸要素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反衬等⼿法的运⽤,造成视觉上的错觉和联想,合理利⽤⽐例和尺度等形式法则来构建空间,以达到在感官上扩⼤有限空间的效果。

中国画的创作中经常使⽤咫尺⼭林,⼩中见⼤的⼿段,这同样也是体现园林意境的重要⼿法。

中国⼭⽔画以“咫尺之图,写千⾥之景”,给园林创作以极⼤启⽰。

通过把⼤地⼭川等⾃然景⾊浓缩在园林中,创造出⽆限的意境。

园林中的⼤⼩是相对⽽⾔的,即以有限的⾯积,创造⽆限的空间。

园林中常常利⽤空间组合关系的变化来造成“⼩中见⼤”的错觉,如采⽤园中园的⽅式来创造和扩⼤空间:通过园林建筑、园墙、假⼭、植物等分隔空间;利⽤多种题材进⾏组景,使空间愈见其⼤。

陈从周先⽣指出:“中国园林,往往在⼤园中包⼩园……它们不但给园林以开朗与收敛的不同境界,同时⼜巧妙的把⼤⼩不同,结构各异的建筑物与⼭⽯树⽊,安排的⼗分恰当……耐⼈寻味。

”2.2欲露⽽藏,含蓄有致——藏露得宜,平中见奇在园林中,不论是近景还是远景,⾼⼤的楼台还是⼩巧的亭榭,全部袒露,⼀览⽆余总不如半藏半露显得含蓄、深远。

我国古典园林吸收了中国画含蓄有致的创作⽅法,反对⼀览⽆余,主张“⼭重⽔复疑⽆路,柳暗花明⼜⼀村”的愈露先藏的抑景⼿法。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古代中国,园林建筑是皇帝与贵族展示财富、体现地位的非常重要的手段,因此,造园技巧的运用是非常精湛的,古代建筑师们善于运用自然的优势,将自然景观和建筑物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一个个龙蟠虎跃、独具韵味的古典园林。

在中国的古典园林中,造景手法主要包括山水景观、水景、建筑和植物等方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些手法的特点。

一、山水景观山水景观的构造主要是依托于山、水、石、洞、林等自然景观,运用园林建筑奇巧的手法,将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幅自然山水的美好景色,使人们仿佛身临其境、不忘归途。

古代中国的设计师们在造山水景观时,善于运用「比心法」、「半山法」、「山在水中法」、「曲径通幽法」、「水逆山坡法」、「对险峰峦法」等手法,以使园林中的山水景观更具有奇妙的美感。

二、水景古代中国的园林建筑在建造水景方面的技巧也是相当地高超。

古代设计师们善于运用奇怪的建筑形式,将水景与建筑物无缝地结合在一起。

古代中国的水景主要包括池泉、瀑布、水幕、流水、喷泉等。

而在造水景的手法上,设计师们更是精于世故,运用巨石、石桥、假山、荷花等,将自然景观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们沉浸在这幅美景之中。

三、建筑园林建筑是整个园林的灵魂和核心,同时也是古代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代中国,园林建筑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

例如,设计师可以在园林建筑上刻意刻画龙、麒麟、凤凰等神兽,或者将字、诗、画作等文学艺术元素融于建筑设计之中。

这些细节都体现了中国古代的高超建筑技艺和丰富文化内涵。

四、植物古代中国的园林建筑在选植方面也相当讲究。

古代设计师们不仅在造园的过程中要考虑到植物的功能,而且还要考虑到植物的形态和颜色等因素,以保证植物的全貌与园林的整体设计相得益彰,相互协调。

在盆景和花卉种植方面,中国的造园师们使用了许多技巧和方法,例如在适当的地方种上适合观赏的花卉、栽种适合园林建筑的盆景等。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四版 第六章 中国古典园林 第三节 中国古典园林构景手法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四版 第六章 中国古典园林 第三节 中国古典园林构景手法

框圆,则是圆形的画面
透过圆形花窗可以看到外面 的黄石假山。
框方,则是方形的画面
在夹墙中种植了竹子, 把竹子作为画中主角, 再配以对联。
如海棠、宝瓶、月窗、 长八方、葫芦等各式 各样的外框形状。
空窗框景 框景莫妙于空窗,通过一扇窗户,截取一
段风景,将园林得以无限的扩展,让想象可 以自由的延伸。
落地罩框景
苏州艺圃 画框框住水面、松柏、 亭子里的游客等。

艺圃品茶的地方,临池而建,可以边
品茶边欣赏池中的鱼儿及对面的假山。
苏州网师园中的一列花窗,窗框四周饰以乱 纹图案,透过中间玻璃可以看到外面的景致。
扬州瘦西湖的钓鱼台被誉为中国造园框景艺 术的典范,它的一面是五亭桥,另一面是白 塔,五亭桥色彩华丽,白塔色泽淡雅,相互 对比,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极美的画面。
拙政园之漏窗
7.借景 19
借景是将园外的景色和风光,巧妙 地收进园内游人眼中,以丰富园内景 色,使园内外景色融为一体,让游人 扩展视觉和联想,以小见大。
7.借景
(1)远借 (3)邻借 (5)虚借
(2)近借 (4)实借 (6)仰借
(7)俯借
7.借景
(1)远借
在不封闭的园林中看远处的景物, 例如靠水的园林,在水边眺望开阔 的水面和远处的岛屿。
3.添景
在空间较空旷、景观较单调、景深层次缺 乏之地,添置某景以改变此状况的构景手法。
树枝往外伸展开来,起到了过渡作用
3.添景
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 文的塔等,如没有其他景点在中间、近处 作过渡,就显得虚空而没有层次;
如果在中间、近处有乔木、花卉作中间、 近处的过渡景,景色就显得有层次美,这
所谓“对”,就是相对之意 。我把你作为 景, 你也把我作为景。 即从甲观赏点看 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看甲观赏点。

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段

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段

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段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段是以自然景观为基础,通过巧妙的设计和布局,营造出与自然融合的艺术空间。

下面将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段。

首先,中国古典园林注重空间的层次感和透视效果。

通过构建主次分明的景观空间,使人们在游览中逐渐感受到不同景观的层层递进,从而产生出虚实结合的美感。

在造园过程中,常常通过布局主体建筑物和相应景观的位置和大小,使景观空间具有透视效果,增强了空间的深远感和广阔感。

其次,中国古典园林注重园林的疏密有致。

在园林造景中,不同的景点应有所呼应,形成疏密有致的布局。

一般来说,景点之间的距离会根据其重要性和特点而有所调整,从而形成前后呼应、左右相对的美感。

同时,古典园林还常常利用树木、花草和奇石等元素来增加景观的疏密感,使景点之间形成相互衬托、形成对比的效果。

另外,中国古典园林注重园林中水的运用。

水被视为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水乡意识"。

在园林中,常常通过修建池塘、小溪和水榭等水景来展现水的韵味和美感。

水景可以增加园林空间的变化和动感,使得整个园林显得更加生动活泼。

此外,中国古典园林注重园林的视觉效果。

在园林的设计中,常常通过设计建筑物、围墙、拱门和廊桥等元素来制造窗口和小框架,引导游客观赏景点。

通过巧妙的布局和安排,能够锁定景点和构建出迷人的画面,同时提供了不同角度和视角的游览选择。

最后,中国古典园林注重园林的意境和意义。

园林被广泛认为是以人为本的艺术空间,通过设计和营造特定的景观,表达出主人的情感和理想。

园林中的建筑物、装饰品和自然景观等元素相互呼应,形成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整体。

同时,古典园林也注重传统文化和道德伦理的体现,通过它们来展现东方文化的独特魅力。

总而言之,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段多样而独特,注重层次感、透视效果、空间布局、水景运用、视觉效果和意境体现等方面。

这些手段使得中国古典园林成为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舒适、美丽和富有艺术气息的游览环境。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简答题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简答题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简答题摘要:一、中国古典园林概述二、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1.主景与配景2.借景3.对景4.缀景5.点景6.障景7.主景升高或降低法8.轴线对称法9.动势向心法三、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与价值正文: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其造景手法丰富多样,注重表现自然美,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一、中国古典园林概述中国古典园林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以自然山水为基础,创造出诗情画意的景观。

古典园林的布局灵活多变,注重表现自然美,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1.主景与配景主景是园林中起主导作用的景物,往往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寓意。

配景则是用来衬托主景的景物,使主景更加突出。

2.借景借景是将园外景象引入并与园内景象相叠合的造园手法,使园林空间得以扩展,增加了景物的层次感。

3.对景对景是通过轴线确定视线关系的造园手法,使景物呈现出秩序、严肃和崇高的感觉。

4.缀景缀景是对园林内的景观特点的一个概括,通过山、石、花草等来美化场景,起到点题的作用。

5.点景点景是通过设置屏障,不让人一眼看穿,营造出曲径通幽的效果,使景观更具神秘感。

6.障景障景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将不属于本园的景观借用而成为本园的景观一部分,增强了园林的艺术效果。

7.主景升高或降低法通过主峰升高或降低,以及客山的奔趋,营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

8.轴线对称法轴线对称法包括绝对与相对的对称手法,使景物呈现出平衡、稳定的感觉。

9.动势向心法动势向心法是将主景置于周围景观的动势集中部位,使景观更具动感。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与价值中国古典园林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其独特的造景手法和审美观念,为世界园林艺术做出了重要贡献。

古典园林不仅是一种景观,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态度。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

浅析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总述培根说:“园林景观是人类一切乐章中最纯洁的艺术”。

中国的古典园林是一种以模拟自然山水为目的,把自然或经过人工改造的山水、植物和建筑物,按照一定的审美要求组成的建筑综合艺术。

欣赏、学习、研究园林,应抓住园林建筑的艺术特点,把握园林景观常见的构景类型和常用的构景手法,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出造园者的匠心和园林的意境。

中国古代园林构景,十分注重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运用多种构景手法表现自然之美,以求得渐入佳境、小中见大、步移景异的理想境界,以取得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效果。

园林的构景类型和手段很多,但无论是庄严雄浑、风格粗犷的北方园林,还是明媚秀丽、淡雅朴素的江南园林,或是畅朗玲珑、简洁轻盈的岭南园林,在微观处理中, 构景基本手法有借景、添景、框景、漏景、对景、抑景、障景等,其手法因园林性质、规模,因地而宜、因时而宜。

自然的动人之处, 在于变化与不可重复性。

中国古典园林正是通过向自然学习,利用各种构景的方法,使得园内景物虚实相生, 真正达到了园林本于自然,高于自然的境界。

我们小组主要以框景、借景、障景这三者为例来总结分析这三种造景手法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应用及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应用这三种造景手法的一些优秀案例,最后我们小组对在现代景观设计如何更好地运用这三种造景手法给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第一部分框景一、释义:1、概念:框景是在园林中用门、窗、树木、山洞等来框取另一个空间的优美景色。

主要目的是把人的视线引到景框之内,故称框景。

2、典籍解说:《园冶》中说“藉以粉墙为纸,以石为绘也。

理者相石皴纹,防古人笔意植黄山松柏、古梅、美竹,收之园窗,宛然镜游也”。

3、使用原理和意义效果:框景利用“佳则收之,俗则屏之”[2]的手法,把景象框限在从框中所看到范围之内,有意识有目的地优化组合审美对象,达到纯真、精炼、集中展现景观的目的。

在古典园林中,主要是通过“框”来观“景”,人们不是直面景物本身,而是通过“框”来进行构景认知,实现具有自然美、建筑美、意境美的艺术境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园林造景手法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园林造景手法
1.主景:
凡在全园或景区起主导作用的景叫主景,主景与配景:能起到控制作用的景叫主景,它是整个景观区域的核心、重点,往往呈现主要的使用功能和主题,也是该区域视线控制的焦点。

突出主景的方法一般有升高主体、正南朝向布局、坐落于轴线(视线)焦点或构图的中心、运用动势的指向等。

2.配景:
对主景起衬托作用的景为配景,可使主景突出,在同一空间范围内,许多位置、角度都可以欣赏主景,而处在主景之中,此空间范围内的一切配景,又成为欣赏的主要对象,所以主景与配景是相得益彰的。

3.对景:
在园林中,当我们登上亭、台、楼、阁,可以观赏对面的堂、山、桥、树木;在对面的堂、桥、廊等处又可观赏这面的亭、台、楼、阁,这种构景方法叫对景。

对景所谓“对”,就是相对之意。

我把你作为景,你也把我作为景。

这种景在园林中很多,但要做好这种景也不易。

景贵自然,这里的自然是多义的,自然也与距离有关,在某种距离上,景观似会觉得不自在。

景如人,若是两个相互不认识的人,距离不到2米相对而立,就会觉得很别扭。

景也一样,若一个小院两边相对观之,也有这种不愉快的感觉,这就叫“硬对景”。

如果景不能扩大,是否有某种手法可以弥补这种缺陷呢当然有的。

4.障景:
障景是古典园林艺术的一个规律,就是“一步一景、移步换景”,最典型的应用是苏州园林,采用布局层次和构筑木石达到遮障、分割景物,使人不能一览无余。

古代讲究的是景深,层次感,所谓“曲径通幽”,层层叠叠,人在景中。

现代园林源于古代园林的一部分理论,结合了西方理念,理论构造上比较杂糅,但是基本上是对古代理念的阐述和丰富。

使观者跳脱,虽在景中,但处处是景。

室外环境中除了园林,障景多见于一些非常精美的楼盘设计,比如万科地产旗下的一些楼盘,楼宇布局就非常值得称道,北京的观唐也是典型的例子,离开学校很多年了,理论概念的书面阐述都忘记了,只能凭印象说一点了。

5.框景:
空间景物不尽可观,或则平淡间有可取之景。

利用门框,窗框,树框,山洞等,有选择地摄取空间的优美景色。

框景:园林中的建筑的门、窗、洞、或者乔木树枝抱合成的景框,往往把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这便是框景。

《园冶》中谓:“藉以粉壁为纸、以石为绘也。

理者相石皴纹,防古人笔意,植黄山松柏、古梅、美竹,收之圆窗,宛然镜游也”。

李渔也谈于室内设“尺幅窗”、或“无心窗”以收室外佳景,也是框景的应用。

6.夹景:
远景在水平方向视界很宽,但其中又并非都很动人,因此,为了突出理想景色,常将左右两侧以树丛,树干,土山或建筑等加以屏障,于是形成左右遮挡的狭长空间,这种手法叫夹景,夹景是运用轴线,透视线突出对景的手法之一,可增加园景的深远感。

夹景是一种带有控制性的构景方式,它不但能表现特定的情趣和感染力(如肃穆、深远、向前、探求等),以强化设计构思意境、突出端景地位,而且能够诱导、组织、汇聚视线,使景视空间定向延伸,直到端景的高潮。

当风景点的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建筑(如塔,桥等),他们本身都很有审美价值,如果视线的两侧大而无当,就显得单调乏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者树木花卉屏障起来,使得风景点的更显得有诗情画意,这就是夹景。

比如颐和园后山的苏州河中划船,远方的苏州桥是主景,为两岸起伏的土山和美丽的林带所夹峙。

7. 漏景:
漏景是从框景发展而来。

框景景色全观,漏景若隐若现,含蓄雅致。

漏景可以用漏窗、漏墙、漏屏风、疏林等手法。

疏透处的景物构设,既要考虑定点的静态观赏,又要考虑移动视点的漏景效果,以丰富景色的闪烁变幻情趣。

例如,苏州留园入口的洞窗漏景,苏州狮子林的连续玫瑰窗漏景等。

8. 借景:
借景指借园林外之景引入到园内来,有收无限于有限之中的妙用。

借景分近借、远借、邻借、互借、仰借、俯借、应时借7类。

其方法通常有开辟赏景透视线,去除障碍物;提升视景点的高度,突破园林的界限;借虚景等。

借景内容包括:借山水、动植物、建筑等景物;借人为景物;借天文气象景物等。

如北京颐和园的“湖山真意”远借西山为背景,近借玉泉山,在夕阳西下、落霞满天时赏景,景象曼妙。

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视景范围中来。

借景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传统手法。

一座园林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为了扩大景物的深度和广度,丰富游赏的内容,除了运用多样统一、迂回曲折等造园手法外,造园者还常常运用借景的手法,收无限于有限之中。

9. 添景:
添景是指当远方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如果中间或近处没有过渡景观,眺望时就缺乏空间层次。

如果在中间或近处有乔木或花卉作中间或近处的过渡景,这乔木或花卉便是添景。

添景可以建筑小品、树木绿化等来形成。

体型高大姿态优美的树木,无论一株或几株往往能起到良好的添景作用。

10. 点景:
点景是指根据景物特点,采用题咏等手法画龙点睛地点明风景,即用点缀的方法装饰景点或者景物,使景点更加丰富,生动。

我国善于抓住每一景观特点,根据它的性质、用途,结合空间环境的景象和历史,高度概括,常做出形象化、诗意浓、意境深的园林题咏,其形式多样,有匾额、对联、石碑、石刻等。

题咏的对象更是丰富多彩,无论景象、亭台楼阁、一门一桥,一山一水。

甚至名木古树都可以给以题名、题咏。

如颐和园万寿山、爱晚亭、天涯海角、南天一柱、泰山颂、将军树、迎客松、兰亭、花港观鱼、正大光明、纵览云飞、碑林等。

它不但丰富了景的欣赏内容,增加了诗情画意,点出了景的主
题,给人以艺术联想,还有宣传装饰和导游的作用。

各种园林题咏的内容和形式是造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我们把创作设计园林题咏称为点景手法。

它是诗词、书法、雕刻、建筑艺术等的高度综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