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七章-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七章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第七章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一)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1.社会形态及其活动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阶段。
(1)五种社会形态社会形态是一定生产力基础之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观念形态的统一体。
到目前为止,人类历史已经形成了五种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形态、奴隶社会形态、封建社会形态、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
(2)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把人类社会看做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是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历史的唯物辩证本性的揭示。
这一思想表明,人类社会虽然有着与自然迥然不同的特点,但本质上同自然界一样,是一种物质体系,其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
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的主要含义是:第一,从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存在的基础看,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的存在离不开自然界,其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就是每日每时都必须进行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活动,即采取一定的生产方式进行的物质生产活动。
第二,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看,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本质上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人类社会正是在这两对矛盾的推动下,依次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这是一个不依任何个人、任何阶级以至整个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发展过程。
第三,社会现象尽管是不可逆的,但在不可逆的社会现象背后,历史规律却有着“重复性”。
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某种合乎规律的现象就必然重复出现。
确认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发展看做是自然历史过程。
这是因为:①生产力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和根源。
第七章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第七章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第一节社会发展一、社会形态理论及其意义1、社会形态(了解)社会形态是指同一定的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特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经济基础是指同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组织设施。
社会形态理论把由生产力最终决定的复杂的社会关系区分为社会的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前者主要是指生产关系,后者包括政治关系、道德关系、精神文化关系等。
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
任何社会形态都有特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都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
任何社会形态都不是“纯粹”的,都有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和相适应的上层建筑,规定着该社会的本质特征,同时又往往存在着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残余以及未来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萌芽。
21、“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这段话说明:A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社会形态更替的最终原因;B一种生产关系的产生需要客观的物质条件;C无论哪一种社会都不能使生产力充分发展;D社会形态总是具体的、历史的。
(2005年多选)2、社会形态理论对分析社会历史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理解)(1)它指出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存在抽象的“一般”社会,要求我们具体地分析和把握社会,了解一定社会形态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过程。
(2)它指出了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有机统一体,揭示了社会形态的共同本质,为我们区分和认识社会形态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3)它指出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为我们科学把握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提供了一把钥匙。
6、“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这一句话说的是:A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完全相同;B社会发展是纯粹自发的过程;C社会发展不受人的思想动机的影响;D社会发展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7章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及其规律 笔记 考研笔记-精品
第七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知识框架】【考情分析】第七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第一节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9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
20世纪初,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
这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飞跃。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局限性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即两大发现),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 奥秘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把争取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斗争建立在社会 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所写的党纲《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问世。
从此,科学社会主义便成为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思想武器,揭开了伟大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篇章。
三.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马克思、恩格斯在指导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过程中,阐述了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相互关系的重要原则: 一是坚持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
二是坚持各国党的独立自主和完全平等。
四.十月革命胜利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列宁根据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得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 利”的结论,即著名的“一国胜利论"。
在"一国胜利论”的基础上,列宁根据对俄国国内革命形势和国际状况的科学分析,进一 步得出了社会主义可能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结论,并且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苏维埃俄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五.社会主义在苏联一国的实践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过程: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大体上经历了三个时期: 即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即战时共产主义时期; 由战时共产主义转变为新经济政策时期。
社会发展简史第七章心得体会
社会发展简史第七章心得体会
今天,我阅读了《社会主义史》第七章,感慨万千,以下是我的阅读心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8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民族复兴之路、国家强盛之路、人民幸福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
评价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是否正确,首先要看这条发展道路是否适合本国国情,是否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而能够把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在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地创造幸福生活。
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雄辩地证明:中国现在走的这条路是成功的、正确的。
我们看不到世界上还有哪个与中国有可比性的国家比中国发展得更好、更成功。
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坚
定自己的道路自信,始终坚持、不断发展这条来之不易的正确道路。
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
作为一名研究生党员,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懂了的就努力创造条件去做,不懂的就要抓紧学习研究弄懂,来不得半点含糊。
新的时代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凝聚力量,攻坚克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
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1. 引言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密切相关,一个社会的进步往往伴随着人的思维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变革。
本文将探讨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个人和整个社会的影响。
2. 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是指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不断进步和变革。
社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涉及到许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经济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社会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其次,政治的稳定和民主的发展也是社会进步的关键。
民主制度的建立和规范化能够保护个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
最后,文化的交流和创新也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多元文化的融合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3. 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是指个体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层面上的全面提升和成长。
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人的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是社会进步的源泉。
在生理层面,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健康和生理机能的正常发展。
在心理层面,人的发展包括智力、情感、意志力等方面的提高。
在社会层面,人的发展包括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4. 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发展的影响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社会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新的知识和技能,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其次,社会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社会福利和保障。
社会福利体系的建立能够保障个人的基本权益,并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
再者,社会的发展为人们创造了更多的社会角色和机会。
人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职业和生活方式,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目标。
5. 人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的影响人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人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础和动力。
人的智力和创造力的提升推动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其次,人的发展对社会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起着重要作用。
人的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能够推动文化的多元化和繁荣。
最后,人的发展对社会稳定和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第七章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
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客观发展的规律。
生物界的必然 太阳系中的必然
必 然
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客观发展的规律。
思维中的必然
社会中的必然
自 由
是对客观必然性的认 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必然性
认识
改造
自由
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 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 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 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 。
典型的小农经济
封建社 会,中国最 具典型意义 。
典型的封建专制制度
封建社 会,中国最 具典型意义 。
发达的科技文化
繁荣富庶的社会生活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在由较低的社会形态向较高 的社会形态转变时所采取的过渡形式各有特点。 的社会形态转变时所采取的过渡形式各有特点。
攻占巴士底狱
日本明治维新
法国通过革命进入资本主义,而日本则通过改革。 法国通过革命进入资本主义,而日本则通过改革。
第七章 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
第一节 社会进步的辩证特性 第二节 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第三节 共产主义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第一节
社会进步的辩证特性
一、社会进步过程的决定性与选择性 1、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与主体选择性的含义 (1)社会发展的决定性
社会发展的决定性,是指社会历史发展具有客 观规律性、必然性和因果制约性,即社会经济运动 对人类历史进程的最终的决定性和制约性,使社会 运动过程呈现出一定的轨迹和趋势。
一般趋势、一种平均数
其次, 其次,社会规律所揭示的社会过程之间的 内在联系,不是单值对应的线性因果关系, 内在联系,不是单值对应的线性因果关系,而 是多值的非线性的因果关系,即或然决定。 是多值的非线性的因果关系,即或然决定。
社会发展与个人成长演讲稿
社会发展与个人成长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关于社会发展与个人成长的主题。
社会发展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而个人成长则是社会发展的基石。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地适应和成长,才能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立足。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社会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我们所处的社会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新技术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全球化的影响拉近了各国之间的距离,社会结构不断地发生着变革。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适应,才能跟上社会的步伐,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而个人成长则是社会发展的基石。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部分,每个人的成长都会对社会产生影响。
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我们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
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我们才能在这个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因此,社会发展与个人成长是相辅相成的。
社会的发展为个人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而个人的成长又为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思考,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最后,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够珍惜这个时代所赋予我们的机遇,不断地学习和成长,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努力,共同成长,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谢谢大家!。
第七章社会发展规律及动力选择题
13.阶级斗争是:
A 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 C 无阶级社会向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 D 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4.社会革命是:
A同一个社会形态内部生产关系的调 整 B社会发展中的非根本性的量变过程 C 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转变的决定 性环节 D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重大变革
9.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是:
A 根本经济制度的改革 B根本政治制度的改革 C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D 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方 面和环节的调整 E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方 面和环节的调整
4.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 用具体表现在:
A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B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C 经济基础的变更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 D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独立性 E 经济基础的任何变化都会立即引发上层 建筑的根本变革
5.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表现在:
A 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 B决定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发展变化的趋势 C 同危害自己经济基础的各种势力进行斗 争 D 摧毁旧上层建筑.改造旧经济基础 E维护和帮助自己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的形 成.巩固和发展
A 二者相互决定,相互制约 B 二者并行不悖 C 以前者为基础,二者相互联系, 相辅相成 D 以后者为基础,推动前者矛盾解 决
5.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与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之间的关 系是:
A 二者相互决定,相互制约 B 二者并行不悖 C 以前者为基础,二者相互联系, 相辅相成 D 以后者为基础,推动前者矛盾解 决
2.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 系中:
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
第三节 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二、科技革命及其社会影响
济领域来,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出生
产关系来,并把它当作决定一切关系 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 (2)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 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 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 做自然历史过程。(P263) 3、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思想 在当代中国的发展(P264) (1)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 (2)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社会主义改革的重大意义(P272) (1)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 (2)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发展和优
越性的发挥 (4)为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实现社会主 义现代化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 4、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条件和基础 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共产党领导、 安定团结政治环境、深厚群众基础。
三、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 接动力 1、社会改革及其同社会革命的本质区
别(P269—270) (1)社会改革定义(P269) (2)本质区别:改革不改变社会根本 制度,社会革命有改变社会根本制度; 社会改革由统治阶级自上而下发动和 展开,社会革命由革命阶级自下而上 发动和展开;受到的阻
及其不断循环发展的最终发动力。 (1)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促使人 类去改造自然界,从而形成人类的生 产力及其发展。 (2)在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 础)—上层建筑的社会基本矛盾总体 运动及其不断循环发展中,生产力是
最终的发动力。 (3)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大体已经过手
工生产、大机器生产、自动化生产三 个阶段(P262) (4)在最终动力即生产力发展的推动 下,社会形态相应地不断由低级向高 级发展。(P261) 2、理解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 动力的方法论(P263) (1)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出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纲8第七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七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第一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⑴识记:无产阶级革命。
答: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
无产阶级专政。
答: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⑵领会: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答:19世纪初期欧州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有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工人运动的实践中,在总结、吸收前人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空想社会主义者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但因为他们没有正确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不能揭示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和客观必然性。
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则正好相反,它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答: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答: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答:⑶简单应用: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
答:⑴无产阶级革命是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社会革命,这是以住不同私有制之间相互取代所产生的革命不可比拟的。
以前的社会经济制度变迁一直是以一种私有制取代另一种私有制,这之中也会发生革命,例如资产阶级革命。
但与社会主义革命比较起来,资产阶级革命并不要求消除私有制,而是代之以资本主义私有制。
⑵无产阶级革命是最终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以住的革命是以一个阶级的剥削与统治代替另一个阶级的剥削与统治,无产阶级革命则是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并最终消灭阶级和阶级统治。
⑶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无产阶级没有自己的权利,它们的存在与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总方向没有矛盾和冲突。
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它的阶级利益同广大劳动者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因此,无产阶级革命必然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最广泛的革命。
第七章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马哲
第七章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新大纲要点一、社会形态及其更替1.社会形态是一定生产力基础之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观念形态的统一体。
2.到目前为止,人类历史已经形成了五种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形态、奴隶社会形态、封建社会形态、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社会发展的客观性与主体的选择性是内在统一的。
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3.社会发展从总的方向、趋势和内容上是上升的、前进的,具体道路和形式则是迂回的、曲折的,不是直线上升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二、人的本质1.人性或人的属性主要有三个方面,即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
2.精神属性本质上属于人的社会属性,因此,也可以把人性分为两个方面: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人的自然属性是社会属性得以存在的前提,离开了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也就不可能存在了。
人的社会属性又制约着人的自然属性,并在其中打上了社会的烙印,从而使人的自然属性成为社会化的自然属性。
离开了社会,人的自然属性就退化成为动物的属性。
3.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社会性是具体的、历史的。
在人的本质问题上,要注意把握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与资产阶级人性论的区别。
三、人的价值及其实现1.人的价值就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与意义,它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2.人的价值就在于人对自身的价值,即人能以特殊方式创造价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
3.人的价值的具体表现:价值是人的创造物,是作为主体的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人的价值具有自我目的性;人是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工具性与目的性的有机统一。
4.宗教神学认为人的价值就在于对上帝和神的意志的服从。
唯心主义则认为人的价值是绝对理念或精神的客体化。
这两种观点都把人的价值神秘化了,并且否定了人的价值的主体性。
社会和谐发展和人的发展
社会和谐发展和人的发展社会和谐发展和人的发展,是一个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的关系。
社会和谐发展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又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动力。
本文将从社会和谐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路径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和实现途径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社会和谐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的关系。
社会和谐的发展能够为人的个体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一个和谐的社会必须有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和良好的社会关系,才能为每个人提供平等机会和公平竞争的环境。
这样的社会环境有助于激发每个人的潜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同时,人的全面发展又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动力。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物质、精神、道德、智力等多个方面,只有每个人都有机会得到全面发展,才能在社会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为社会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如果有部分人的发展被限制或受到不公正待遇,必然会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阻碍社会的和谐发展。
其次,要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走上一条有序、平衡、可持续的路径。
这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等各方共同努力。
政府需要制定公平正义的政策与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推动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实现。
企业需要履行社会责任,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有机结合。
个人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做人原则,发扬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等美德,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动力。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物质、精神、道德、智力等多个方面。
物质方面,要保证每个人都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发展机会,实现物质上的平等。
精神方面,要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人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让每个人都能实现个人价值,拥有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道德方面,要加强道德建设,培养公民的道德观念和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智力方面,要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智力素质的提高。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主要包括教育体制的,营造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提供多样化的发展机会等。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七章 社会发展和人发展
首先历史进步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社 会基本矛盾推动人类社会必然不断地向前 发展;
其次,历史进步的原因还在于社会发展 是一个量变和质变的过程,这里既有量的积 累,又有质的飞跃,这种飞跃以辨证否定的 形式继承和发展了人类社会;
最后,历史进步的主体原因在于,人民 群众不但希望社会进步,而且还是推动历史 进步的主体力量。
24
2、人的价值问题就是人活着的意义问题。 唯物史观认为,人的价值首先在于人能够创造 价值。因为人的本质首先是劳动,正是人的劳 动活动才创造了一切满足人的需要的东西,即 创造了一切价值。因此,普天之下人为贵,贵 在人能够创造价值,这是人区别万物的根本价 值。
3、人作为创造价值的价值实际上是人的自我 价值。在这里人既是价值主体,又是价值客体, 人的自我价值就是人自己对自己所具有的价值。
13
四、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1、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是一个历史进步过程。 历史进步就成为唯物史观用来表达人类社会发 展过程前进性趋势的哲学范畴。坚信历史进步, 相信人类社会发展的前进性,就会对人类社会 的未来抱乐观主义的态度。
14
2、唯物史观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作出历史进 步的判断不是盲目的乐观主义和纯粹的理想主 义,而是有充分的逻辑理由和历史根据。
22
3、劳动是人的类本质,社会关系是人的群 体本质,无论是人的类本质还是人的群体本 质,都说明人的本质是社会性,不是自然性。 自然性是人的先天性,社会性是人在后天的 活动中所产生的性质。
23
二、人的价值
1、要理解人的价值问题,我们必须先了解什 么是价值。价值是人的需要和满足需要的东西 之间的关系,在价值关系中,人是价值主体, 满足人的需要的东西就是价值客体。因此,价 值是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东西所具有的特性。
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演讲稿
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这一重要的话题。
社会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而个人发展则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社会发展离不开每个个体的努力和奉献,而个人的发展也受制于社会的环境和机遇。
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和个人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成长。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社会发展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为个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在这样的环境下,个人有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空间,可以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
同时,社会的进步也为个人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支持,让个人的发展变得更加顺利和有利。
因此,可以说社会的发展为个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机遇。
然而,个人的发展也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每个人都是社会发展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个人的努力和创新为社会的进步贡献着力量。
正是因为有了每个人的奋斗和贡献,社会才能不断地向前发展,不断实现自身的进步和完善。
因此,可以说个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在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关系中,我们要认识到,社会的发展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和奉献,而个人的发展也需要社会的支持和帮助。
只有当社会为个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资源,个人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而只有当个人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更多的贡献,社会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的进步和繁荣。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社会为我们创造的条件和机遇,努力奋斗,不断提升自己,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同时,我们也要关注社会的发展,为社会的进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让社会更加和谐、进步、美好。
最后,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社会更加繁荣,让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
谢谢大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第七章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第七章内容在第七章中,讨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之后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发展。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诞生以来,封建制度从我国消失,人民获得解放,新中国宣告正式诞生。
第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从中国的不平等的封建社会彻底清除,几十年的战争结束了,在中国大陆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宣布成立,原有国家结构被摧毁,分裂和侵略停止,新中国以和平的方式把南北重新统一起来,促进了内部社会稳定,并使中国重新走上了一条健康的发展道路。
第二,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巨大的成就。
中国发展了一个有效的计划经济体制,实施大规模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革,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组织,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成就,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取得了高速发展。
第三,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开创了历史上最宽松的文化政策,促进了社会繁荣发展。
中国实施了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了新农村和新城镇,形成了国家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加快了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第四,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革。
技术改革不仅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催生了新业务,使经济更加具有活力。
中国当前的发展成就,主要得益于科学技术、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中国的技术改革为实现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重要依据。
最后,中国积极正面地参加国际事务,积极发展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国际社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中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积极参与国际贸易、投资和文化交流,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和共同繁荣。
总之,中国从1949年到今日已经征服了许多难关,取得了长足进步,推动了国家经济、社会、文化和科技发展,为世界繁荣发展作出了显著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第七章讨论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在过去的70多年里,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历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重要篇章,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以来的辉煌成就。
马克思第七章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提法正确的是: D4.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DA 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B 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社会价值C 前者和后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 D.前者和后者互为前提和基础5. 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是: D A 人们选择的主动性B 人能够随心所欲,为所欲为C 人类能够摆脱必然性D 人们在对必然认识的基础之上对客观的改造6.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
这是: A共产主义原理》中的一段话 资本论》中的一段话B 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 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 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 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DB 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D 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C历史性概念 D 物质性概念 DA 奴隶社会B 封建社会C 资本主义社会D 共产主义社会 12.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 AA 两种不同的状态B 两种不同的选择C 两条不同的道路D 两种不同的理想13. 自由王国是指人们: D A 处于绝对自由的原始社会状态 B 不再受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支配的状态C 允许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状态D 摆脱了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主人的状态 14.马克思主义认为,消灭“三大差第七章习题及答案A 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C 只有唯心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2 •“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是: B 只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D 许多思想家都预见了未来社会 BA 空想社会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C 唯物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3.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 DB 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D 唯心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A 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B 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C 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D 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A 《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BC 《哥达纲领批判》中的一段话 D7.“人的依赖性关系”是:AA 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C 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8.“物的依赖性关系”是:BA 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 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9. 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 A 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的生存状态C 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别”的关键在于:DA消灭工业与农业的差别 B 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差别C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D消灭利益差别15.“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 : CA 是矛盾的B 是两回事C 是有着内在联系的D 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16.江泽民说: “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 理想,就会脱离实际。
浅析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
浅析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首先,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是相互推动的。
个人的进步和发展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个人的才能和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不仅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创新和发展动力,也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和价值。
反过来,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和机遇。
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秩序为个人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更多的机会可以让个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其次,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是相互制约的。
个人的发展受到社会环境和制度的限制,也受到社会阶层和地位的影响。
一个相对落后的社会往往难以提供良好的教育和培训资源,使个人难以获得全面的发展。
同时,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平等现象也会限制个人的发展,使一部分人在个人发展的机会和权益上处于不公平的状态。
因此,只有在社会公平和公正的环境中,个人发展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和促进。
再次,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是相互矛盾的统一体。
个人的发展并不是完全独立于社会的,个体的成长和进步是在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中实现的。
因此,个人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与社会发展矛盾的情况。
个体的追求和个人主义倾向与社会的整体利益和团队合作之间会存在冲突。
个人的利益和社会的利益之间的平衡和统一是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重要矛盾。
最后,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个人的进步和发展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支撑。
个体的才智和创造力为社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动力。
在个人追求自身发展和实现自己价值的同时,也为社会的变革和进步作出了贡献。
社会发展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资源和机会,为个体的成长和进步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综上所述,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推动的。
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和促进,社会的发展也需要个体的进步和发展为基础。
只有在个人和社会之间建立良好的协调机制和平衡关系,才能实现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推动社会持续进步和个人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七章 社会发展和人发展
首先历史进步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社 会基本矛盾推动人类社会必然不断地向前 发展;
其次,历史进步的原因还在于社会发展 是一个量变和质变的过程,这里既有量的积 累,又有质的飞跃,这种飞跃以辨证否定的 形式继承和发展了人类社会;
最后,历史进步的主体原因在于,人民 群众不但希望社会进步,而且还是推动历史 进步的主体力量。
3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人在自己的活动中争取的自由有两个层 次:第一个层次是人类自由,它使人类在自然 界面前所获得的自由;第二个层次是个人自由, 这是个人在发展过程中,从社会中所获得的自 由。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个人的自由 解放程度是不同的,我们可以通过人的发展的 历史形态认识个人的自由解放程度问题。
31
四、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 1、人的发展的第一个历史形态,是个人对
要让每个人都能进入自由王国,自由全面 的发展自己的一切才能,就必须一方面发展生 产力,为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物质条件 和自由时间;另一方面必须消灭阶级、消灭私 有制、消灭剥削制度,使每个人都成为自食其 力的劳动者。
38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原始社会处于必 然王国,阶级社会一部分人进入了自由王国, 大部分人仍然处于必然王国,只有共产主义社 会才能使每个人都进入自由王国。因此,我们 说共产主义是人类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 跃。
1
第七章 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
第一节 社会发展是一个历史进步过程 第二节 人的发展是一个自由解放过程 第三节 共产主义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 本章知识点、难点、重点和思考题
2
第一节 社会发展是一个历史进步过程
一、社会发展与社会形态演变 二、社会发展过程的决定性和选择性 三、社会发展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四、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第七章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2)
三、简述题 1.简述社会进步及其客观必然性。
答:(1)社会进步是指社会由低级到⾼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合乎规律的前进性、上升性运动,包括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经济⽣活、政治⽣活和⽂化⽣活的进化与变⾰。
正确理解社会进步要注意:①社会进步是社会的前进性、上升性运动、各种形式的复辟、倒退、逆转等,是对社会进步的反动。
②社会进步是社会的整体发展。
只有社会的物质⽂明与精神⽂明共同发展,社会经济、政治、⽂化等全⾯进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进步。
(2)社会进步主要表现在两个⽅⾯:①社会进步突出地表现在新的社会形态取代旧的社会形态,使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化都有全⾯的发展,社会形态发展到更⾼⼀级的阶段。
②社会进步还表现在同⼀社会形态内进⾏的必要改⾰和调整,也或多或少地推动着⽣产⼒的发展和社会⽣活的进步。
(3)社会之所以必然地从低级向⾼级不断进步,其根源在于社会本⾝的内部⽭盾。
①社会基本⽭盾不仅推动社会的运动变化,⽽且推动着⽣产⽅式、上层建筑乃⾄整个社会⽣活也必然从低级向⾼级的不断进步。
②社会进步的必然性还在于它是⼀个辩证否定即"扬弃"的过程,每⼀次社会进步都使社会上升到更⾼更新的⽔平。
③社会进步的必然性还在于它符合⼈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总是得到⼴⼤⼈民群众的⽀持和拥护,所以虽有曲折,但终会成功。
2.简述社会进步的价值尺度和⽣产⼒标准的⼀致性。
答:(1)社会进步的价值尺度,是指作为社会主体的⼈从⾃⾝的利益和需要出发对客体进⾏选择和评价时所参照的标准。
⼈们总是⽤合乎⾃⼰的需要、符合⾃⼰的利益的标准所确定的价值尺度去衡量社会是否进步以及进步的程度。
(2)所谓社会进步的价值尺度与⽣产⼒标准相⼀致,是指在阶级社会⾥,⾰命的、进步的阶级的价值尺度与⽣产⼒标准相⼀致。
因为这些阶级是先进⽣产⼒的代表,代表⽣产⼒发展的⽅向,是新的⽣产关系的承担者。
按照它们的利益和需要所确定的标准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的价值尺度,就能够正确评价社会是否进步及进步的程度,因⽽就与社会进步的标准-⼀⽣产⼒的发展相⼀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第一节社会发展一、社会形态理论及其意义1、社会形态(了解)社会形态是指同一定的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特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经济基础是指同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组织设施。
社会形态理论把由生产力最终决定的复杂的社会关系区分为社会的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前者主要是指生产关系,后者包括政治关系、道德关系、精神文化关系等。
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
任何社会形态都有特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都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
任何社会形态都不是“纯粹”的,都有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和相适应的上层建筑,规定着该社会的本质特征,同时又往往存在着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残余以及未来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萌芽。
21、“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这段话说明:A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社会形态更替的最终原因;B一种生产关系的产生需要客观的物质条件;C无论哪一种社会都不能使生产力充分发展;D社会形态总是具体的、历史的。
(2005年多选)2、社会形态理论对分析社会历史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理解)(1)它指出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存在抽象的“一般”社会,要求我们具体地分析和把握社会,了解一定社会形态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过程。
(2)它指出了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有机统一体,揭示了社会形态的共同本质,为我们区分和认识社会形态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3)它指出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为我们科学把握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提供了一把钥匙。
6、“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这一句话说的是:A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完全相同;B社会发展是纯粹自发的过程;C社会发展不受人的思想动机的影响;D社会发展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2003年单选)24、“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这一命题的根据是:A社会发展是历史“合力”运动的结果;B生产力从根本上决定社会的发展;C社会发展与历史主体的作用无关;D社会与自然一样,其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
(2005年多选)22、人类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的深刻含义主要是:A社会和自然界一样本质上是客观的物质体系;B社会和自然界一样也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C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界发展规律是等同的;D社会和自然界一样,它的一切发展无需人有意识地进行。
(2008年模多选)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和选择性(了解)社会发展的决定性是指历史决定论(波普尔《历史决定论及其贫困》),社会发展的选择性是指主体的选择作用(依据社会历史条件和民族特点,选择不同的道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承认历史决定论和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是一致的、不矛盾的。
1、纯粹的必然性只存在于逻辑中。
在现实生活中,规律是直接的,只是作为一般趋势、一种平均数而存在。
(大数决定,概率论)2、社会规律所揭示的社会过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是单值对应的线性因果关系,而是多值的非线性的因果关系(一元多线历史观)。
因此,社会规律给人的活动所提供的并不是一种唯一的现实可能性,而往往是提供一个由多种现实可能性组成的可能性空间。
3、每一种可能性的实现,又会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即多种具体的模式或途径。
历年考题30、人们不能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态(T)(2007年判断)第二节人的发展一、人的本质1、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理解)凡是人身上具有的特性和属性,都可以叫做人性。
归纳起来说,人性或人的属性主要有三个方面,即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
精神属性本质上属于人的社会属性。
因此,也可以把人性分为两个方面: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所谓人的自然属性,是指人的肉体特征和生物特征;人的社会属性,是指人作为社会存在物而具有的特征。
马克思认为,人是什么取决于他们生产什么和如何生产(人能做成什么取决于当时社会的物质条件),生产实践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的社会性。
人所具有的社会属性,离开了人所依赖的生产实践及其社会关系是无法理解的。
2、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理解)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5、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表明(2002)(1)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而非自然属性(2)人的本质属性是自然属性,而非社会属性(3)人的本质要通过各种社会关系表现出来(4)人的本质是历史的、变化的(5)人的本质超社会、超历史的永恒不变的本质10、人的本质:A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B是自私自利的;C在于是有思想、有意识的;D是纯粹的自然属性。
(2004年单选)7、人的本质是:A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B一种亲属关系;C一种宗教关系;D一种师徒关系。
(2006年单选)9、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的本质的出发点是:A人的自身需要;B人类的共同利益;C人的自然属性;D人的社会关系。
(2007年单选)这一论断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1)现实的人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同动物具有质的不同,人以社会性同动物区别开来。
(2)规定人的本质的社会关系,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关系的总和。
生产关系是其它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因此只有把人放在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中考察,才能全面的把握人的本质。
(3)人的本质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4)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而人的本质主要表现为阶级性。
二、人的价值及其实现1、人的价值(掌握)价值是反映主体和客体关系的范畴。
是指客体对主体的意义,表示客体对主体的满足。
人的价值反映的是人与自身、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类通过自己的实践特别是物质生产活动改造世界,以满足自己的需要,维持自身的存在和发展。
人对人自身的意义就在于能够创造价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的价值是一种能够创造价值的价值,是一切价值形态中最有价值的价值或是最高的价值。
2、人的社会价值和人的自我价值(掌握)(1)作为客体的社会和他人对作为主体的个人需要的满足,就是人的自我价值。
作为客体的个人对作为主体的他人和社会的需要的满足,就是人的社会价值。
(2)人的自我价值和人的社会价值是辩证统一的。
一方面,个人的社会价值并不排斥个人的获取和享受,没有个人便没有社会;另一方面,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又是社会性的,它以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为前提。
历年考题30、人的价值在于自由,它是通过个人的“自由选择”实现的,萨特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A离开社会和集体来谈个人;B离开社会历史规律来谈自由;C抹杀了人的社会性;D坚持抽象的人生价值观。
(2004年多选)10、人的价值中的基本关系是:A工具和目的的关系;B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反映和创造的关系;D具体和抽象的关系。
(2005年单选)10、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A个人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B个人的自我选择和自由发展;C个人主体性的增强和摆脱社会的制约;D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
(2007年单选)10、人的价值是:A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统一;B潜在价值和现实价值的统一;C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D创造价值和实现价值的统一。
(2008年单选)3、人的价值的实现(掌握)人的价值的实现过程就是人的潜在价值向现实价值转化的过程。
人的价值实现需要一定的条件。
(1)创造价值的实践是人的价值实现的根本基础。
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创造能力,使之成为创造客体价值的现实力量,从而实现自己创造价值的价值。
(2)在实践的基础上,人的价值的实践及其程度还取决于主体的总和素质和一定的社会条件。
个人创造价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关系,离不开一定的群体或集体。
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反对极端个人主义。
历年考题1、如何正确认识人的价值的实现。
(2001年简答)三、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1、自由与必然自由是一个标志人的活动状态的概念。
一般意义上,自由是同受限制或受约束相对而言的,自由的反面是约束。
约束是对人的活动的限制或束缚。
自由与解放有相近之处,或者说,它们是同等程度的概念。
人类在实践中把握必然、争取自由,其最高境界就是人类解放。
人的自由受着条件的限制,而且有的条件的限制是必然的,既不能摆脱和绕开,也不能加以排除。
因此,研究人的自由就必须考察自由与必然的关系。
(1)作为历史观的范畴,必然王国是指人们受盲目必然性的支配,特别是受着自己所创造的社会关系的奴役(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异化)这样一种社会状态;自由王国是指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的主人,从而也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这样一种社会状态。
(了解)(2)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
一个必然王国被自由王国取代后,另一个新的必然王国又将出现在人们面前;一个必然王国被掌握了,另一个新的必然王国又会等待人们去认识它、支配它,这个历史永远不会完结。
(了解)2、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过程根据社会关系的历史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内在关系,马克思把人的发展概括为三个基本的历史阶段或历史形态。
(1)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缺乏独立自由、个性极其不发展的形态。
这一形态存在于前资本主义社会时期。
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人直接依附于社会共同体,缺乏独立性。
人们只能在狭小的范围内发生联系,人的独立性和个性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
人与人的狭隘关系制约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对自然力的征服能力的弱小反过来又限制了人们的交往。
(了解)(2)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具有较多的独立性、丰富的关系和较多样的才能的形态。
这一形态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阶段。
资本主义条件下,成了以商品交换形式表现出来的普遍的社会联系,自然经济条件下占统治地位的人身依附关系、宗法等级关系遭到瓦解。
人们的个性、才能、交往关系有了较大的发展,是依然受到社会关系的束缚和压抑。
(了解)(3)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形态。
在这个阶段,社会关系不再作为人的异己力量支配人,而是置于人们共同的控制之下。
人们将在丰富、全面的社会关系中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
(了解)3、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1)社会主义是人类解放的真正开始。
(理解)第一,社会主义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消灭阶级奠定物质基础。
第二,提高全体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道德水平,为消灭阶级提供精神前提。
第三,通过改革完善自身,摸索向新的社会组织转变的具体形式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