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基因的分离定律第1课时

合集下载

基因的分离定律教案

基因的分离定律教案

基因的分离定律教案教案标题:基因的分离定律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基因的分离定律是遗传学的基础。

2. 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的概念和原理。

3. 能够运用基因的分离定律解释和预测遗传现象。

教学重点:1. 基因的分离定律的概念和原理。

2. 基因的分离定律与孟德尔的豌豆实验的关系。

3. 运用基因的分离定律解释和预测遗传现象。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教学PPT、教学实验器材、豌豆实验结果数据等。

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实验记录本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基因的分离定律的重要性和应用,激发学生对遗传学的兴趣,并与孟德尔的豌豆实验引出基因的分离定律的概念。

Step 2:讲解基因的分离定律(15分钟)教师通过PPT讲解基因的分离定律的概念和原理,包括:- 基因的分离定律是指在杂交后代中,两个基因割裂分离并独立遗传给子代。

- 基因的分离定律是遗传学的基础,为后续的遗传研究奠定了基础。

Step 3:分组讨论与实验(2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遗传特征进行观察和实验。

教师提供豌豆实验器材和实验记录本,引导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讨论。

-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了解基因的分离定律在遗传现象中的应用。

-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基因的分离定律对于不同遗传特征的解释。

Step 4:总结与归纳(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基因的分离定律的概念和原理,并与孟德尔的豌豆实验进行对比和归纳。

- 学生通过总结和归纳,加深对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Step 5:拓展与应用(10分钟)教师提供其他遗传现象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基因的分离定律解释和预测遗传现象,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的阅读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探究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相关研究成果和应用案例,并要求学生写下自己的思考和疑惑。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讲解、实验、讨论和拓展等多种教学手段,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的概念和原理,并能够运用基因的分离定律解释和预测遗传现象。

分离定律1

分离定律1
A.P中黄果的基因型是aa B.F1中白果的基因型为AA和Aa C.由图中③可以判定白果为显性性状 D.F2中黄果与白果的理论比例是5∶3
解题探究
2.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 位基因A与a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牛群中,两基因频率 相等,每头母牛一次只生产1头小牛。以下关于性状遗传的 研究方法及推断不正确的是( )
下列有关概念之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基因型决定了表现型
B.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
C.杂合子自交后代没有纯合子 D.性状分离是由于基因的分离
解析 基因型对表现型起决定作用,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 般也相同,环境条件同时影响表现型,A项正确。 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控制着相对性状 的基因,B项正确。 杂合子自交,后代中有纯合子出现,C项错误。 性状分离是由于基因的分离,D项正确。
5.核心概念的相互关系
不出现 出现
表现型
基因
等位基因
下列关于显性性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杂合子F1表现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C B.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可能是纯合子 C.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自交后代一定会产生性状分离 D.显性性状是受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
解析 具有显性性状的纯合子自交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1、实验过程——发现问题
P
纯种高茎 × 纯种矮茎(正交或反交)
显性性状
F1
高茎豌豆
性状分离
F2 表现型 个数 比例
高茎 矮茎 787 277 3 ∶1
特点:F1只表现显性性状,F2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约3:1
2、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及验证
(1)生物的性状是由 遗传因子(后改称为基因)决定的。

基因的分离定律复习(第1课时)

基因的分离定律复习(第1课时)

个 体 类
探究二:核心概念之间的联系
基因型 基因 等位基因 等位基因分离
纯合子
杂合子
谢谢!
请练习!
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杂交,在F1中表现出 来的亲本性状叫显性性状;杂种第一代没有表现 出来的亲本性状叫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
在杂种后代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同时表现 出来的现象。
七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数据
D D D D D Dd d d
d
d d (配子)
发生的时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相关概念总结: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全体相互交配的过程。
交 配 类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相互交配(主要 用于植物)如豌豆的自花授粉。 测交:让杂种第一代(F1)与隐性个体相交。 正交和反交:两植株杂交的两种情况 若甲(♀)×乙(♂)为正交 则甲(♂)×乙(♀)为反交
第14讲 基因的分离定律
新田一中
潜心研究8年,在1866年发 表论文,揭示了遗传学的分离 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 被称为“现代遗传学之父”。
孟德尔
他的理论是: “超越时代的非凡设想”
探究一:为什么用豌豆做杂交实验易成功?
1.豌豆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永远是纯种
2.豌豆花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 3.具有易区分的性状
子二代 F2:________ 母本 ♀:________
一对相对性状(茎的高矮)的杂交实验
787
277
一对相对性状(茎的高矮)的杂交实验 思考:
1.自然状态下豌豆可以杂交 吗?怎样进行杂交?
2.什么是显性性状?什么叫性 状分离?
3.种子F1结在哪个植株上? 4. 豌豆是一年一熟,获得F2 的植株是在第几年? 5.F2中高茎:矮茎接近3:1 是偶然的吗?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苏教版):分离定律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苏教版):分离定律

第1课时分离定律课标要求 1.说明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2.阐明基因的分离定律。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图中①为去雄: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套袋隔离:套上纸袋,防止外来花粉干扰↓图中②为人工授粉:雌蕊成熟时将另一植株的花粉撒在去除雄花的雌蕊柱头上↓再套袋隔离:保证杂交得到的种子是人工授粉后所结出的源于必修2P20“知识链接”: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2.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分析思考分析(1)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过程中,都进行了哪些交配类型?提示杂交、正反交、自交、测交。

(2)上述过程中包含哪些判断显隐性性状的方法?提示①一对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根据F1性状判断;②个体自交,若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则该个体性状为显性性状,子代中新出现的为隐性性状。

(3)请据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过程总结自交法有什么作用?提示通过自交可以判断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以及F1是否为杂合子。

(4)测交法有什么作用?提示①测定F1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

②测定F1的基因型。

③预测F1在形成配子时基因的行为(根本目的)。

(5)性状分离发生在什么过程中?提示只发生在F1自交产生F2的过程中。

(6)F1在形成配子时形成两种比例相等的雌(或雄)配子,F1个体产生的雌、雄配子总数之比也是1∶1吗?提示不是,一般雄配子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数量。

(7)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需要满足的条件有①②③④⑤。

①F1形成的两种配子的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

②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③F2中不同基因型的个体的存活率相当。

④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

⑤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8)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是否能否定融合遗传?提示能,因为F2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

3.分离定律(1)分离定律的实质、发生时间及适用范围(2)基因类概念辨析①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图中B和b、C和c、D和d。

②非等位基因(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图中A和D;另一种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如图中A和B。

(完整版)分离定律教案

(完整版)分离定律教案

第三章遗传和染色体第一节基因的分离定律【课时安排】2课时【教材分析】本节课位于苏教版版高中生物必修2模块第三章第一节,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定律。

教材首先介绍了孟德尔的杂交试验方法和试验现象。

接着,讲述孟德尔用“遗传因子”(后来称为基因)对试验现象进行的分析,即阐明了分离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然后,运用前面所学的有关染色体和基因的知识,归纳总结出了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最后,介绍分离定律在生产和医学实践中的应用。

本小节在编定上,注意采用从现象到本质的方式,以便使学生能够逐步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

【学情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并且知道了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对遗传学所涉及到的各种概念以及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这部分内容的高考考查方式及这些零散的知识在具体的题目情景中怎么应用还不是很清楚,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本节课旨在教会学生知道高考的考查方式并通过标杆题分析归纳出解题的思路并能够灵活运用。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有关遗传定律的基本概念和术语(2)理解孟德尔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过程及其解释(3)理解基因的分离定律的本质2、能力目标:(1)对孟德尔遗传实验过程、结果和解释进行介绍,训练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2)了解一般的科学研究方法:假说——试验验证——理论(3)掌握在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符号及应用(4)解答遗传学相关习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对孟德尔生平及研究过程进行介绍,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教育【教学重点】(1)孟德尔相对性状的实验过程;(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及常用遗传学术语的识记;(3)基因的分离定律的本质【教学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2)遗传图解的写法【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设疑导入,创设学习情景:导入:如果双亲都是双眼皮,其子女一定双眼皮吗?如果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儿子,这是前世造孽还是现世报应呢?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其实这些问题孟德尔在一百多年之前给了我们一定的答案,一起来看看。

【优化方案】江苏专用2012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3章第1节基因的分离定律课件 苏教版必修2

【优化方案】江苏专用2012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3章第1节基因的分离定律课件 苏教版必修2
繁殖速度快;(4)雌雄异花、同株,杂交、自交均
可进行。
(2)相关概念 ①显性性状:F1 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如紫花性 状。 ②隐性性状:F1 未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如白花 性状。 杂种 ③性状分离:在______后代中出现不同于 亲本性状 _________的现象。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由此可见, F2中紫花∶ 白花=
4.分离定律发生的时间及实质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1)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2)实质:杂合子的等位基因随_________________ 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 传给后代。 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自花受粉 1.正确选择材料:豌豆,其优点是_________, 纯合子 自然情况下一般为________。 单因子 多因子 2.分析性状的研究方法:由_______到_______。
3.适用条件:真核生物有性生殖时的细胞核遗传。
即时应用(随学随练,轻松夺冠) 2.(2011年陕西榆林适应训练)下列四项能正确表 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解析:选C。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杂合子在减 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
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
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显性致死:显性基因具有致死作用,如人的神
经胶症基因(皮肤畸形生长,智力严重缺陷,出现
多发性肿瘤等症状)。显性致死又分为显性纯合致
死和显性杂合致死,若为显性纯合致死,杂合子
自交后代显∶隐=2∶1。 (3)配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时期发生作用, 从而不能形成有生活力的配子的现象。
自我挑战 鼠的黄色和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离 定律遗传。研究发现,多对黄鼠交配,后代中总 会出现约1/3的黑鼠,其余均为黄鼠。由此推断合 理的是( ) A.鼠的黑色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 B.后代黄鼠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C.黄鼠后代出现黑鼠是基因突变所致 D.黄鼠与黑鼠交配,后代中黄鼠约占1/2

高中生物14基因的分离定律(一)孟德尔的杂交实验-知识讲解

高中生物14基因的分离定律(一)孟德尔的杂交实验-知识讲解

基因的分离定律(一)孟德尔的杂交实验编稿:闫敏敏审稿:宋辰霞【学习目标】1、(重点)掌握孟德尔杂交实验成功的原因。

2、理解相关概念:自交、杂交、父本、母本、正交、反交、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遗传因子等。

3、(难点)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4、(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要点梳理】要点一: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1、与豌豆有关的基础知识(1)两性花和单性花同一朵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这样的花成为两性花。

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者只有雌蕊,这样的花成为单性花,玉米、花瓜的花都是单性花。

(2)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自花传粉,如豌豆。

一朵花的花粉传到同一植株的另一朵花的柱头上,或一朵花的花粉传到不同植株的另一朵花的柱头上叫做异花传粉。

(3)闭花受粉豌豆花的雄蕊和雌蕊都被花瓣紧紧地包裹着,在花瓣展开之前,雄蕊花药中的花粉就传到了雌蕊柱头上,这种受粉方式成为闭花授粉。

(4)雄蕊和雌蕊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两部分,花药中有花粉。

花药成熟后,花粉散发出来。

雌蕊由柱头、花柱、子房三部分组成。

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中的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的极核发育成胚乳。

(5)父本和母本不同植株的花进行异花传粉时,供应花粉的植株叫做父本,接收花粉的植株叫做母本。

(6)去雄将作为母本的植株在杂交前先去掉为成熟花的全部雄蕊,叫做去雄。

(7)人工异花传粉将母本去雄后,套上纸袋,待花成熟时,再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撒到已去雄的雌蕊柱头上,再套上纸袋。

2、豌豆做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高清课堂:基因的分离定律(一)孟德尔的杂交实验 364174 豌豆做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1)豌豆是闭花、自花传粉的两性花。

自然情况下豌豆是纯种。

(2)豌豆花大,便于去雄和实施人工异花授粉(杂交)。

(3)豌豆成熟后籽粒都留在豆荚中,便于观察和计数(统计)。

(4)豌豆具有多个稳定的、易于区分的性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1.1.1《分离定律的理论基础》教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1.1.1《分离定律的理论基础》教学案(含答案)

第1课时分离定律的理论基础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阅读教材P2~5)P(亲本)高茎×矮茎↓F1(子一代)高茎,↓⊗F2(子二代)高茎∶矮茎比例3∶1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及验证(阅读教材P5~7)1.理论解释(假说—演绎法的内容)2.遗传图解(1)杂交实验F2性状及比例:高茎∶矮茎=3∶1。

F2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DD∶Dd∶dd=1∶2∶1。

(2)验证实验——测交三、分离定律(阅读教材P7)1.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

2.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1.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是怎样设计的?2.孟德尔为解释实验结果如何进行假设?他设计了什么实验来验证假设?3.分离定律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共研探究]豌豆的高茎(D)对矮茎(d)为一对相对性状,仔细观察下列实验过程图解,回答相关问题:1.该实验的亲本中,父本是矮茎豌豆,母本是高茎豌豆。

在此实验中作亲本的两株豌豆必须是纯种。

2.操作①叫去雄,此项处理必须在豌豆自然传粉之前进行。

操作②叫人工授粉,此项处理后必须对母本的雌蕊进行套袋处理,其目的是防止其他豌豆花粉的干扰。

3.在当年母本植株上所结出的种子为子一代(或F1),其遗传因子组成为Dd,若将其种下去,长成的植株表现为高茎,孟德尔把它称为显性性状。

4.若将当年收获的种子种下去,让子一代植株自花传粉,子二代中出现的高茎与矮茎之比约为3∶1,所对应的遗传因子组成类型有DD、Dd、dd,比例接近1∶2∶1,这种现象称为性状分离。

5.用豌豆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1)自花传粉、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为纯种。

(2)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总结升华]1.相关概念(1)性状:生物所表现出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2)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显、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种亲本杂交,F 1中表现出来的性状叫显性性状,F 1中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叫隐性性状。

第一节 基因的分离定律

第一节 基因的分离定律

第一节基因的分离定律【目标导航】 1.结合教材图解,概述测交实验的过程,说出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其实质。

2.结合教材资料,简述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一、基因的分离定律1.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1)方法:测交,即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2)测交实验图解:(3)结论:测交后代分离比接近1∶1,符合预期的设想,从而证实F1是杂合子,产生A和a 两种配子,这两种配子的比例是1∶1,F1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等位基因发生了分离。

2.基因分离定律当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3.基因型与表现型(1)表现型: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即表现型。

(2)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即基因型。

(3)二者的关系:生物个体的表现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物个体的基因型,但也受到环境的影响。

4.纯合子与杂合子(1)纯合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如AA和aa。

(2)杂合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如Aa。

二、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正确选择实验材料是成功的首要原因,选用豌豆做实验材料,其优点是:(1)闭花受粉,避免了外来花粉的干扰,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保证杂交实验的准确性。

(2)具有稳定的、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使获得的实验结果易于分析。

2.采用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研究方法。

3.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处理实验结果。

4.科学地设计了实验程序。

判断正误(1)受精作用中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等位基因随配子遗传给子代。

( )(2)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并不一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 )(3)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

( )(4)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等位基因成对存在,不相融合。

( )(5)分离定律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

( )(6)采用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研究方法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 )答案(1)√(2)√(3)×(4)√(5)√(6)√填空: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1.两个小罐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

人教版教学课件基因的分离定律第一课时

人教版教学课件基因的分离定律第一课时

图1耳垂的位置 1、有耳垂 2、无耳垂
图2 1、有卷舌


2、无卷舌
图3前额中央发际有一三角形突出称美 人尖 1、有美人尖 2、无美人尖
图4 拇指竖起时弯曲情形 1、挺直 2、拇指向指背面弯曲
人工异花传粉
母本(♀)
父本(♂)
去雄
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亲本(P)
高茎
X
(杂交)
矮茎
隐性性状
为什么F1代都是高茎而没 有矮茎的呢?
遗传:子代与亲代相似的现象。
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总称。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基因的分离定律
(第一课时)
豌豆是自花传粉和闭花受粉植物
自花传粉:两性花的 花粉,落到同一朵花 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也叫自交。 闭花受粉:花在未开 放时,就完成了受粉。
豌豆有许多易于区分的性状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子一代(F1)
为什么F2代中矮茎性状又 出现了?
显性性状 高茎 (自交) F2代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
比是偶然的吗?
子二代(F2)
性状分离
P
配子
紫色
AA A
F1
配子
X
白色
aa a
X 紫色 Aa A
紫色
Aa A
a
a aa
F2
紫色 紫色 紫决定的。决定显性 性状的是显性遗传因子, A 显性基因 用大写字母表示。决定 隐性性状的是隐性遗传 因子,用小写字母表示。 隐性基因 a 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 是成对出现的。 等位基因:决定一对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 相对性状的两个基 细胞——配子时,成对 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因。 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 因子中的一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 结合是随机的。

基因的分离定律1课时(公开课)

基因的分离定律1课时(公开课)


人的相对性状
下列性状是否为相对性状
• • • • 羊的白毛和卷毛 棉花的掌状叶和鸡脚叶 羊的白毛和狗的黑毛 人的长发和短发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P 紫花 × 白花
F1
F2 比例
紫花
紫887 白287 3 : 1
豌豆人工异花授粉
1、去雄 2、套袋 3、授粉 4、套袋
人工异花授粉示意图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2.84:1 2.96:1 3.01:1 3.14:1
3.15:1 2.95:1 2.82:1
看来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不是偶然的,是什么原因导致这 种分离比呢?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 如DD,dd
遗传因子 基因
纯合子
杂合子
D
紫花
d
白花
配子:
DD dd
自花传粉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豌豆花大易于做人工实验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豌豆同种生物同种性状不同表现类型相对性状为什么用豌豆做实验材料容易成功
孟德尔
孟德尔(G.J.Mendel,1822-1884) 现代遗传学奠基人。 奥地利一所修道院的修道士。
利用修道院的一小块园地,种植了豌豆, 山柳菊,玉米,进行杂交实验。
紫花 白花
Dd
紫花
D
d
D
d
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 成的个体,如:Dd
紫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实验分析图解
P
DD × dd
D Dd d
配子 F1
紫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实验分析图解
F1
×
F1
配子 F2
Dd D d Dd

3.1基因的分离定律(第1课时)

3.1基因的分离定律(第1课时)

图5前额中央发际有一三角形突出称美人尖 1、有美人尖 2、无美人尖
图4耳垂的位置 1、有耳垂 2、无耳垂
快速判断
下列性状是不是相对性状
1、番茄的红果和圆果 2、人的黑发与卷发
× ×
3、兔子的长毛和狗的短毛 ×
4、狗的卷毛和长毛
5、猫的白眼与蓝眼
×
√ 6、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
孟德尔选择了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找 出了七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他还发现一棵 植株或种子上有多对相对性状。
3
这么多对性状,该如何研究呢? 你是如何思考的? 简单
从研究一对性状入手
复杂
back
1、母本 去雄
(花蕾期,
未开花时)
2、套袋 3、授粉 4、套袋
人工异花授粉示意图
back
学习探讨三: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
亲本 (P) 配子 F1 AA
×
aa a
Aa A AA
×
Aa A Aa ︰
配子 F2
a
Aa
a
aa 1
•自 •杂
显性纯合子 AA 隐性纯合子 aa Aa 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交:自花传粉或同种基因型的个体交配 交:不同基因型的个体交配
快速抢答:
1.下列基因型中,不属于纯合子的是( A A. Aa B. AA C. aa )
D. BB
2、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B ) A.狗的长毛和卷毛
B.棉花的掌状叶和鸡脚叶
3.1基因的分离定律
本节聚焦
(第1课时) 1.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B) 2.阐明基因的分离定律(B) 3.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A)
A
B
C
对 对 碰

人教版教学教案(精品)2010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人教版教学教案(精品)2010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课时1 基因的分离定律(一)一、知识整理1、课本主干知识: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选豌豆作实验材料的原因。

②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P F1 F2。

③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④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及验证。

⑤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⑥基本概念:基因型和表现型;显性的相对性。

⑦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杂交育种医学实践⑧基因分离定律的事例分析。

2、重点知识整理:试验:纯高茎×纯矮茎F1;F1 F2(正、反交)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题=3:1①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配子中成单存在。

②亲本基因型为DDdd,分别产生含D和d的配子对分离现象的解释③F1基因型为Dd,产生配子时基因D和基因d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开,最终产生了含D、d基因的两种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且结合机会均等。

④F2出现三种基因型:DD:Dd:dd=1:2:1,性状分离之比:高茎:矮茎=3:1×隐性纯合子①F1基因型为杂合子测交:F分离现象解释的产生两种验证高矮F3 : 1 相等的配子。

结论: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杂合子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传递给后代。

课时1跟踪训练一、选择题(单选1~6题,多选7~8题。

)1.(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文理综合),19A和a为控制果蝇体色的一对等位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该等位基因分离的细胞是()A.初级精母细胞B.精原细胞C.初级卵母细胞D.卵原细胞2.杭州联考1以基因型为Aa的水蜜桃为接穗,嫁接到相同基因型的水蜜桃砧木上,所结的水蜜桃果肉基因型是杂合体的几率为( )A.0B.25%C.50%D.100%3.杭州联考8人类的多指(A)对正常指(a)为显性,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病,在一个多指患者的下列各个细胞中不含或可能不含显性基因A的是( )①神经细胞②成熟的红细胞③初级性母细胞④次级性母细胞⑤肌细胞⑥成熟的性细胞A. ①②⑥B. ④⑤⑥C. ①③⑤D. ②④⑥4.2004年南京市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26孟德尔揭示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他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有()①选取豌豆作试验材料②科学地设计试验程序③进行人工杂交试验④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⑤选用了从单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⑥先选择豌豆再选择紫茉莉、草莓等植物作实验材料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③④⑤⑥5.盐城市2003-2004学年度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25某豌豆的基因型为Aa,让其连续自交三代,其后代中a基因的频率是()A.12.5%B.25%C.50%D.75%6.徐州市2004-2005年高三生物第二次质量检测19已知番茄红果对黄果为显性,用纯合的红果品种与黄果品种杂交,所得F1基因型都为Aa,F1自交,共收获1200个成熟的番茄。

分离定律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孟德尔第一定律 孟德尔分离定律

分离定律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孟德尔第一定律  孟德尔分离定律
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小写字母表示), 只有2个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才表现出相应的性状
②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F1的体细胞内有两个不同的基因,其中一个必然为隐 性遗传因子,这2个基因各自独立、互不混杂。
③配子中遗传因子只有成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配子中只含每对基因中的一个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雌雄配子结合后,每个性状的基因在体细胞中又重新成对

1 矮茎
∶ 34株≈1︰1
总结:1、分离定律中要掌握的符号:
亲本:P
子代:F
杂交:×
父本: 母本:
子一代:F1 子二代:F2
自交:
亲本
父本:提供精子(雄配子)的个体。 母本:提供卵细胞(雌配子)的个体。
21
总结: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内容分为4块:
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现象:能观察到的实验结 果
2、对现象的解释,也就是假说:假说是现象的内 在原因,从遗传因子方面解释。遗传图解也属于 假说内容。
D. 进行测交实验,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接近1∶1
5、在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发现过程中,“演绎推理”过程指的是
( A)
A. 根据成对遗传因子分离的假说,设计测交实验并推断测交后 代会出现两种性状且比例为l:1
B. 根据F2的性状分离比,提出“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 因子彼此分离”
C. 提出“生物的性状是由成对的遗传因子决定的”
学习目标 :
1.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重点: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难点: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基因分离定律第一课时

基因分离定律第一课时
讲述:由于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F2便可产生三种基因组合:AA、Aa、aa,且它们的数量比为1:2:1。由于A对a的显性作用,F2的性状表现有两种类型,紫花和白花,且数量比为3:1。
归纳:
1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
2配子形成是,成对的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
3受精是,基因复成对
提问:AA或aa产生的配子是什么?通过哪种分裂方式产生的?
(答:A或a,通过减数分裂。)
讲述:由于基因A对a的显性作用,所以F1(Aa)只表现出紫花性状,而白花性状表现不出来。
对F1自交现象的解释
提问:F1(Aa)自交时,可产生哪几种配子?
答:A和a两种数目相等的配子。)
三、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孟德尔为了验证他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又设计了另一个试验——测交试验。
提问: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同源染色体分离。)
五、基因型和表现型
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也称为表现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称为基因型。
提问:表现型相同,基因型是否一定相同?基因型相同,表现型是否一定相同?
通过观察和分析杂交实验,我们可以发现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含有的两个基因不一定相同。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其中有些是杂合体。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基因型相同,在相同环境条件下,表现型才相同,不同环境下,表现型可能不同(如水毛茛的叶在空气中和水中的性状不同,前者呈扁平状,后者呈丝状。藏报春的花色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也不同,基因型AA和Aa的个体在20~25℃开红花,在30℃时开白花);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
学科
生物
年级
高一
版本
苏教版
课题
基因分离定律(第一课时)

基因分离定律教案

基因分离定律教案

基因分离定律教案篇一:基因分离定律教学设计《基因的分离定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1理解应用孟德尔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及其解释和验证。

1.2理解并应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在实践上的应用。

1.3知道基因型、表现型及与环境的关系。

2.能力目标2.1通过分离定律到实践的应用,从遗传现象上升为对分离定律的认识,训练学生演绎、归纳的思维能力。

2.2通过遗传习题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分离定律解答遗传问题的技能技巧。

2.3了解一般的科学研究方法:试验结果――假说――试验验证――理论。

2.4理解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初步掌握在遗传学中运用符号说明遗传规律的形式化方法。

3.情感目标3.1孟德尔从小喜欢自然科学,进行了整整8年的研究试验,通过科学家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教育。

3.2通过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对学生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教学重点: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2.教学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3.教学疑点:相对性状,杂交方法【教学过程】(一)教师活动: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

那么基因在传种接代中有什么样的传递规律,得先了解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

教师活动:介绍孟德尔简历,豌豆杂交试验,揭示遗传学的经典定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5年后三位植物学家分别用不同植物证实了孟德尔的发现后,被埋没的真理重新展现光辉。

孟德尔的研究方法:杂交实验法。

此方法是研究遗传规律的基本方法。

什么是杂交试验法?显示《人工异花传粉示意图》,对着图讲解父本、母本,如何去雄,如何传粉、受精,受精卵是第二代的起点,发育成胚直到豌豆种子。

孟德尔选用的实验材料――豌豆。

自花传粉,也是闭花受粉。

试验结果可靠又易于分析,这是他研究的特点,也是他研究成功的原因之一。

(一)基因的分离规律讲述:由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引出相对性状的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求:脱稿回答
1.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2条)
2.人工异花传粉的过程?
3.什么是相对性状,并举例。
4.什么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
5.写出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并总结书
写遗传图解的要点。
6.孟德尔对分离现象提出了哪些假说?
7.说出以下常用符号的含义: (1)♂ (2)♀(3)P(4) ×(5)⊙ ( 6) F (7)F1 (8)F2
2.性状分离现象判断 同中生异,异为隐性 (双亲的性状相同,后代出现了新的性状,则后代新出现
的性状是隐性性状,双亲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紫花 X白花 紫花 X 紫花 白花
显性性状:紫花
隐性性状:白花

1.前2分钟的时间整理内化所学。
2.完成P8页1、3、4。

• 1. 快速阅读课本(第2—5页)并在课本上 圈画出重难点内容 • 2.完成导学提纲的内容
• 议
1.组长组织小组成员互对答案,并讨论出现争 议的问题。(都做对的和都不会的问题不再进行讨 论) • 2.组长将本组不能处理的问题汇总。
• 深入学习答案: 2.D 3.RR或Rr RR rr 4.D • 迁移运用答案: 1.C 2.(1)A (2)D (3)A (4)D 3.D 4.D D和d 5.(1)黄色 (2)YY yy (3)Y和y 1:1 (4)黄色和绿色 3:1 2001 (5)YY、Yy、yy 1:2:1

8.判断对错:
1)两高茎豌豆相交属于自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2)在生物体不能表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
√ 4)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代出现了不同的遗传因子组成 × 5)表现隐性性状的个体一定是纯合子 √ 6)含有D和d的生物细胞是杂合子 × 个体
3)表现显性性状的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是DD或Dd 7)纯合子自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一 定是杂合子
• 正交、反交:杂交实验时父本、母本相互交换, 如规定高茎豌豆(母本)×矮茎豌豆(父本)为 正交,那么反交为矮茎豌豆(母本) ×高茎豌豆 (父本)。

判断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异中生同,同为显性(亲
1.定义法判断
代是相对性状,后代只表现出一种性状,则所表现出来 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性状是隐性性状。)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1)
孟德尔
遗传学的奠基人
“现代遗传学之父”
于1865年发现了遗传两大规律: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

• 学习目标: 1. 识记相关概念 2. 说明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设计过程 3.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4. 会画相关的遗传图解 • 学习重点:豌豆杂交实验设计过程 • 学习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

P 配子 F1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高茎 DD × 矮茎 dd d Dd 高茎 ×
P5
遗传因子决定生物的性状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成对的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
Dd 高茎
D
配子
D
d
D Dd
d
雌雄配子在受精时随机结合
dd
F2
DD 高茎
Dd
高茎
高茎
矮茎
3

1

需要注意的几个“交配”类型
• 自交是指遗传因子组成相同个体的交配,如 AA×AA、Aa×Aa。 • 杂交:指遗传因子组成不同个体的交配,如 AA×a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