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滑轮-人教八下优质课教学设计精品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案第12章第2节《滑轮》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案第12章第2节《滑轮》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对于教案设计有着丰富的经验。
下面是我设计的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案第12章第2节《滑轮》的内容。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滑轮的原理和应用。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滑轮的构造、工作原理和特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滑轮的构造、工作原理和特点,能够运用滑轮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滑轮的构造、工作原理和特点。
难点:滑轮组的设计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滑轮组、绳子、重物、剪刀、胶带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带等。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滑轮小游戏,引发学生对滑轮的兴趣,然后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滑轮应用,如吊车、滑轮组等,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介绍滑轮的构造、工作原理和特点,通过示例和图示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滑轮的工作原理。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滑轮组的制作,使用剪刀和胶带将滑轮固定在合适的位置,然后用绳子和重物进行实验,观察滑轮组的工作效果。
4.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制作的滑轮组的工作效果,讨论滑轮组的优缺点,以及如何改进滑轮组的设计。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滑轮的构造、工作原理和特点。
难点:滑轮组的设计和应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滑轮的构造、工作原理和特点,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在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滑轮组的制作和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讨论环节,学生分享了自己的制作经验,讨论了滑轮组的优缺点,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意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二节滑轮-(教案)
《滑轮》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知道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
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
了解其他简单机械(轮轴、斜面等)的一些应用。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定滑轮、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
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实践中的滑轮、轮轴、斜面的工作特点具有好奇心。
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
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探究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及实质,滑轮组省力情况的判断。
【教学难点】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是变形的杠杆。
【教学方法】演示法探究交流【教学用具】砝码一盒、弹簧测力计、滑轮、细绳、多媒体课件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们用力向下拉绳子,国旗上升,你知道旗杆的顶部有什么装置吗?以此引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一)定滑轮和动滑轮滑轮:主要部分是能绕轴转动的轮子滑轮结构:想想议议:1、你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2、下面两个滑轮在使用上有什么不同呢?旗杆顶端的滑轮电动机下面的滑轮国旗上升时,旗杆顶端的滑轮不随物体一起移动。
货物上升时,电动机下面的滑轮随物体一起移动。
滑轮的分类轴固定不动——定滑轮轴随重物移动——动滑轮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播放多媒体视频定滑轮特点:(1)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2)既不省力也不费力,也不省距离。
(3)本质上,相当于一个等臂杠杆。
动滑轮特点:1、可以省一半的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
2、力的关系:F=(G物+G动)/23、距离关系:S = 2h4、实质上是一个动力臂为阻力臂 2 倍的省力杠杆。
思考:动滑轮中,若拉力F沿斜上方拉,F=1/2G吗?因为动力臂L1减小,所以动力F增大要使动滑轮省一半的力(省力最多),必须使绳子沿竖直方向拉。
思考:使用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八年级物理下册 12.2 滑轮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教案
第2节滑轮【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能够识别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滑轮。
2.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3.能够根据滑轮及滑轮组的特点解决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定滑轮、动滑轮以及滑轮组的特点和作用。
3.通过实验探究,学习数据信息处理的方法,有初步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实验探索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分析数据,感受收集数据信息的重要性。
2.通过了解滑轮及滑轮组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研究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
难点: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会根据实际要求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演示法、归纳总结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滑轮、铁架台、弹簧测力计、直尺、钩码、细线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屏幕展示图片(四幅图片),边指着图上的滑轮,边讲述:升国旗时,要用到滑轮;起重机上有滑轮;晾衣架上有滑轮;升降机上要用到滑轮;滑轮有哪几种呢?使用滑轮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呢?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新知识。
(二)进行新课1.定滑轮和动滑轮:(1)认识滑轮。
由于多数学生不认识滑轮,因此可先出示滑轮实物,让学生认识滑轮是一个周边有凹槽,可以绕轴转动的轮子。
教师可分别用定滑轮和动滑轮实物组装提升重物的装置,让学生观察定滑轮和动滑轮工作时的特征。
也可配合观看视频或者动画,让学生发现它们的区别。
有一种滑轮在提升重物时,始终固定在支架上不动,这种滑轮叫做定滑轮。
还有一种滑轮在提升重物时,会整体随着重物一起上升,这种滑轮叫做动滑轮。
(2)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实验方案,然后分组实验,让学生经历实验研究的过程。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及应用:①定滑轮: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2节 滑轮 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人教版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2节滑轮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能够识别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滑轮。
2.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3.能够根据滑轮及滑轮组的特点解决简单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定滑轮、动滑轮以及滑轮组的特点和作用。
3.通过实验探究,学习数据信息处理的方法,有初步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实验探索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分析数据,感受收集数据信息的重要性。
2.通过了解滑轮及滑轮组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然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定滑轮、动滑轮及滑轮组的特点及作用难点:定滑轮及动滑轮的本质,实验探究过程及滑轮组绕绳。
教学方法:实验法引导法教学准备:滑轮铁架台钩码弹簧测力计细线国旗国歌ppt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激趣生疑 1.情境:模拟升国旗仪式2.怎样实现人站在地上就可以把国旗升到旗杆顶?引入课题ppt 展示3.请同学们举出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或机械用到滑轮。
Ppt 展示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些滑轮可以分成几类?ppt 展示二、合作互动 交流分享(一)探究定滑轮特点1.探究任务:各小组组装定滑轮,第一二组提升物体为一个钩码,让其匀速升高2厘米;第三四组提升物体为两个钩码,让其匀速升高3厘米;第五六组提升物体为三个钩码,让其匀速升高5厘米。
测出所需拉力F 的大小,及绳头拉出的距离S ,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强调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2.各组分享数据,完成数据记录,并探讨定滑轮使用时哪些特点?(是否省力,是否省距离,力的方向能改变吗)ppt 展示3.各小组交流分享定滑轮特点,老师指导并归纳汇总。
Ppt 展示拉力F物重G大小 方向物体上升距离h(cm )绳端(拉力作用点)移动距离s (cm )2的等臂杠杆ppt展示5.定滑轮中,若拉力方向改变F=G吗?ppt展示(二)探究动滑轮特点1.探究任务:各小组组装动滑轮,第一二组提升物体为1N的钩码,让其竖直匀速升高2厘米;第三四组提升物体为2N的钩码,让其竖直匀速升高3厘米;第五六组提升物体为4N的钩码,让其竖直匀速升高5厘米。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2节滑轮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2节滑轮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2节滑轮2. 详细内容:a. 滑轮的定义和分类b. 滑轮组的原理和应用c. 滑轮的力学性质和计算方法二、教学目标1. 了解滑轮的定义和分类,能够识别各种滑轮;2. 掌握滑轮组的原理和应用,能够设计简单的滑轮组;3. 理解滑轮的力学性质,能够计算滑轮组的工作效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滑轮组的原理和应用,滑轮的力学性质的计算;2. 教学重点:滑轮组的原理和应用,滑轮的力学性质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滑轮组模型,绳索,重物;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滑轮组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滑轮组的工作原理;2. 讲解滑轮的定义和分类:介绍滑轮的定义,区分动滑轮和定滑轮,展示不同类型的滑轮;3. 讲解滑轮组的原理和应用:解释滑轮组的原理,展示滑轮组在实际中的应用,如吊车、滑轮背包等;4. 讲解滑轮的力学性质:介绍滑轮的力学性质,如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变化,计算滑轮组的工作效率;5.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有关滑轮的例题,如滑轮组的计算,滑轮的使用等;6. 随堂练习: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滑轮组,计算其工作效率,讨论其优缺点;7. 板书设计:列出滑轮的定义、分类、原理、力学性质等关键概念;8. 作业设计:a. 绘制一个滑轮组的示意图,并标注各部分名称;b. 设计一个滑轮组,计算其工作效率,并写出计算过程;c. 思考滑轮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
六、板书设计1. 滑轮的定义和分类a. 动滑轮b. 定滑轮2. 滑轮组的原理和应用a. 原理:力的传递和改变方向b. 应用:吊车、滑轮背包等3. 滑轮的力学性质a. 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变化b. 工作效率的计算七、作业设计1. 绘制一个滑轮组的示意图,并标注各部分名称;2. 设计一个滑轮组,计算其工作效率,并写出计算过程;3. 思考滑轮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 第二节 滑轮》优秀教案
第2节滑轮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2.知道简单机械的一些应用.3.知道轮轴和斜面也能省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2.通过探究,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重点难点【重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难点】对滑轮、斜面和轮轴特点的探究.教学过程知识点一定滑轮和动滑轮【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81-83,完成以下问题:1.滑轮是边缘有凹槽,能绕轴转动的小轮.2.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物体和滑轮一起移动,这样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合作探究】1.我们可以直接用手将物体提升,但如果高度太高,手够不到怎么办呢?比如把国旗提升到顶端.这个时候就要用到滑轮了.升国旗时使用的滑轮有什么样的特点?答:滑轮的轴不随物体一起运动,我们将这样的滑轮称为定滑轮.2.滑轮除了刚才的用法,还可采用如图所示的用法来提升物体,该滑轮有什么样的特点?答:滑轮在转动,滑轮的轴随物体一起运动,将这样的滑轮称为动滑轮.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使用定滑轮、动滑轮能否省力(或更费力)?能否省距离(或需要移动更大的距离)?通过实验来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答: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钩码(多个)、滑轮、铁架台、细线、刻度尺.进行实验:实验一:①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的重力.②如图乙所示竖直向下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与钩码所受的重力的大小进行比较.③改变钩码个数或更换不同定滑轮,进行多次实验,并记录数据.实验二:①如图右侧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的重力.②如图左侧所示竖直向下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与钩码所受的重力的大小进行比较.③改变钩码个数或更换不同动滑轮,进行多次实验,并记录数据.实验数据:表一定滑轮力,也不省距离.若不考虑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等于物体所受到的重力.结论二:使用动滑轮提升物体时,省力,但费距离.拉力F略大于物体和动滑轮总重的一半.【教师点拨】1.定滑轮中沿各个方向拉动时拉力大小都一样;定滑轮的实质是l1=l2的等臂杠杆.2.动滑轮的特点是可以省一半力(只有竖直方向拉动时,才能省一半的力);动滑轮的实质是l1=2l2的省力杠杆.【跟进训练】定滑轮左端绳子下端挂着相同的重物,若在定滑轮右端的绳子自由端分别沿三个方向用力(如图所示),力的大小分别为F1、F2、F3,则( D )A.F1最大B.F2最大C.F3最大D.三个力一样大知识点二滑轮组【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83,完成以下问题:1.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即可构成滑轮组.2.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合作探究】1.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那么如果想省力又想改变用力方向,该怎么办?答:可以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 2.由此可知滑轮组有何特点?答: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3.使用滑轮组时能省多少力?答: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若动滑轮的重力和所有摩擦不计,动滑轮被几股绳子吊起,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F =1nG .【教师点拨】使用滑轮组水平拉动物体时,不计绳、轮重力及摩擦,滑轮组用几段绳子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大小就是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几分之一.则F 拉=1nf ;物体移动距离与绳自由端移动距离的关系s 绳=ns 物.【跟进训练】下列关于使用滑轮组的优点的论述,较全面的是( C ) A .一定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B .一定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C .有时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有时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D .肯定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省力与否要具体分析知识点三轮轴和斜面【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83-84,完成以下问题:1.轮轴是由轮和轴组成,并且都是绕固定的轴线转动的机械.2.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使用斜面也可以省力,斜面越平缓越省力,但同时也就越费距离.【合作探究】1.轮轴实质上一个什么机械?答:轮轴实质是一个可连续转动的杠杆,支点在轮和轴的轴线上.2.轮轴的计算公式是?答:如图所示的轮轴中,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F1R=F2r或F2F1=R r.3.常见的轮轴有哪些?答:井上打水的辘轳、汽车的方向盘、水龙头、船舵、门的把手、螺丝刀、单车的踏板.4.常见的斜面有哪些?答:盘山公路、螺纹等.课堂小结练习设计完成本课对应训练.温馨提示:实验视频见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第2节滑轮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教学内容选自新版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2章第2节,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
1.滑轮的类型与特点:介绍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构造、工作原理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2.滑轮组:探讨滑轮组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计算方法,包括滑轮组的省力特点、绳子的绕法以及提升重物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拉力计算。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滑轮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滑轮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滑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滑轮的基本概念。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它在工程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够帮助我们更有效地提升重物。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滑轮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以及滑轮组的省力原理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滑轮组的工作原理:强调滑轮组由多个滑轮组合而成,通过多个滑轮的协同作用实现省力效果。
-绕绳方法与拉力计算:详细介绍绕绳的两种方法(一绳法和多绳法),并通过实例计算分析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的拉力。
2.教学难点
-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区别。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 第2节 滑轮 教案
F 1F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教案第2节 滑轮教学目标: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
3、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
4、了解其他简单机械(轮轴、斜面等)的一些应用。
教学重难点:探究滑轮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生活中常见的滑轮抢修现场用到的滑轮 旗杆上的滑轮 吊车上的滑轮 二、新课教学 一、滑轮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轮子. 滑轮的分类:滑轮在使用时,根据轴的位置是否移动,又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两种. 1、使用时,轴固定不动,叫定滑轮. 2、使用时,轴和重物一起移动,叫动滑轮. 探究活动一 定滑轮的使用特点: (1) 能否改变用力方向? 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2) 能否省力? 定滑轮不能省力. (3) 能否省距离? 定滑轮不能省距离.F 1G 物F 1杠杆的支点在O 点处ll 1=2动G G F +=受力分析: 物体匀速上升: F 1 = G 物理论上 不省力也不费力. F 1>G 物 绳子与定滑轮之间有摩擦,拉力略大. 假如摩擦忽略不计,使用定滑轮,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探究活动二: 动滑轮的使用特点: (1) 能否改变用力方向? 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2) 能否省力? 动滑轮能省力. (3) 能否省距离? 动滑轮不能省距离. 理论分析: G·R = 2R·F ; F = GR/2R = 1/2 G 优点:在使用动滑轮拉物体时,可以省力. 缺点:拉力的方向不能改变.实质:是一个动力臂等于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思考:定滑轮虽然能改变动力的方向,使我们工作方便,但不能省力;而动滑轮虽然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使用时经常感觉不方便.怎样才能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呢? 二、滑轮组: 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组合.滑轮组: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 性质: 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应用:使用滑轮组时,动滑轮和重物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总结:当定滑轮和动滑轮个数相同时,滑轮组有两种绕线方式,已知吊在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为n,当n为偶数时,绳的起始端应先结在定滑轮上,向动滑轮绕线.当n为奇数时,绳的起始端应先结在动滑轮上,向定滑轮绕线.思考题:在右图所示的滑轮组中,分析:图中吊起动滑轮的绳子段数为5(a)若动滑轮重G/不计,拉力F是多少?F=1/5 G(b) 若动滑轮重G/不能忽略,那么图中的拉力F应等于多少?F=1/5 (G+G/)课堂小结:1.定滑轮:(1)特点: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不省力也不费力;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2)实质:等臂杠杆.2.动滑轮:(1)特点: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要多移动一倍距离.(2)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3.滑轮组(1)s=nh (2)优点:既可省力,又可改变动力的方向;但不能既省力又省距离.动滑轮被几股绳子吊起,所用力就是物重和动滑轮的几分之一.(3)公式:F=G总/n=(G物+G动滑轮)/n (不计滑轮摩擦)。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二节滑轮教学设计3
教学设计3: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二节——滑轮一、教学内容1. 滑轮的定义和分类:了解滑轮的概念,区分动滑轮和定滑轮,掌握等臂滑轮和杠杆的关系。
2. 滑轮的工作原理:通过实例分析,理解滑轮的工作原理,掌握滑轮组的使用方法。
3. 滑轮的优缺点:分析滑轮的优点和缺点,了解滑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滑轮的定义、分类和特点,能够正确使用滑轮组。
2. 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让学生理解滑轮的工作原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滑轮组的使用方法,滑轮工作原理的理解。
2. 教学重点:滑轮的定义、分类和特点,滑轮组的使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滑轮组、绳子、重物、杠杆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滑轮,引导学生思考滑轮的作用和原理。
2. 知识讲解:讲解滑轮的定义、分类和特点,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滑轮组的使用方法。
3. 实验演示:进行滑轮组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滑轮的工作原理。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滑轮组的重力等。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滑轮的优缺点,以及滑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滑轮的定义、分类和特点2. 滑轮组的使用方法3. 滑轮的优缺点及实际应用七、作业设计1. 请描述一下动滑轮和定滑轮的区别,并说明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动滑轮可以随物体一起移动,而定滑轮则固定在某个位置。
动滑轮常用于提升重物,如吊车;定滑轮常用于改变力的方向,如滑轮组。
(1)如果用一个滑轮组提升一个10N的重物,需要多长的绳子?答案:需要10N的绳子。
(2)如果用一个滑轮组提升一个20N的重物,需要多长的绳子?答案:需要20N的绳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让学生掌握了滑轮的基本知识,但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滑轮组的使用方法还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二节滑轮教学设计3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二节滑轮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滑轮的构造和作用原理;2.掌握滑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3.能够运用滑轮解决简单的力学问题;4.发展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和重点1. 教学内容滑轮的构造和作用原理,滑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教学重点滑轮的作用原理和解决力学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通过提问方式导入滑轮的概念和作用:你们平时听说过滑轮吗?它是用来干什么的?2. 展示滑轮的构造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滑轮的构造,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滑轮的组成部分和基本原理。
3. 讲解滑轮的作用原理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解滑轮的作用原理:滑轮通过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来减小或增大施加力的效果。
4. 示范滑轮的使用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实物滑轮的使用方法进行操作,让他们亲自体验滑轮的作用。
5. 解决滑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答一些与滑轮相关的问题,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通过滑轮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7. 总结回顾教师总结滑轮的作用原理和使用方法,并帮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
四、教学评价1. 个人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和回答问题的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理解程度和实践能力等进行评价。
2. 小组评价学生在小组中互相评价,评价小组内成员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和贡献。
3. 教师评价教师对整体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五、教学反思1. 教学亮点通过实物展示和实践操作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滑轮的构造和作用原理,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不足之处教师应提前准备好实物滑轮,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亲自操作,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学改进在课堂教学中,加入一些案例分析和实际应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滑轮的作用和应用价值。
以上是关于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二节滑轮教学设计的简要概括。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2节滑轮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2节滑轮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对于孩子们的教育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
我始终坚信,孩子们应该在快乐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
下面,我将以第一人称,向大家分享我设计的一次幼儿园教学活动。
一、设计意图:我设计的这节课,主要围绕滑轮展开。
我希望通过这节课,让孩子们了解滑轮的原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我也希望通过这节课,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滑轮的定义和原理。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滑轮的定义和原理。
难点:如何让孩子们理解和掌握滑轮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滑轮模型、绳子、重物。
2.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个滑轮模型、绳子和重物。
五、活动过程:1. 引入:我通过一个简单的滑轮小游戏,让孩子们初步接触到滑轮。
我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呢?”孩子们纷纷举手回答,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滑轮。
2. 讲解滑轮的原理:我拿出滑轮模型,向孩子们讲解滑轮的定义和原理。
我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孩子们看到滑轮是如何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鼓励孩子们积极提问,解答他们的疑惑。
3. 动手实践:让孩子们自己动手,用滑轮模型、绳子和重物进行实践。
我指导他们如何正确地使用滑轮,观察滑轮的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我巡回指导,帮助孩子们解决遇到的问题。
4. 团队协作:我将孩子们分成小组,让他们团队合作,用滑轮模型、绳子和重物完成一个任务。
这个任务旨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滑轮的原理,同时也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活动重难点:1. 重点:滑轮的定义和原理。
2. 难点:理解和掌握滑轮的原理。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反思这节课的优点和不足。
优点在于孩子们积极参与,动手能力强,团队协作良好。
第十二章第2节滑轮(教案)-2023春八年级下册物理(人教版)
教案:第十二章第2节滑轮(教案)2023春八年级下册物理(人教版)一、教学内容1. 滑轮的定义和分类:介绍滑轮的概念,区分动滑轮和定滑轮,以及它们的优缺点。
2. 滑轮组的原理:解释滑轮组的组成和原理,以及如何计算滑轮组的工作效率。
3. 滑轮在实际中的应用:通过实例分析,展示滑轮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吊车、晾衣杆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滑轮的定义、分类和原理,能够运用滑轮组计算工作量和工作效率。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加深对滑轮原理的理解。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滑轮组的原理和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2. 教学重点:滑轮的定义、分类和应用,滑轮组的原理和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滑轮组模型、吊车模型、实验器材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尺子、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吊车的工作原理,引导学生思考滑轮的作用和原理。
2. 理论知识讲解:讲解滑轮的定义、分类和原理,让学生理解滑轮的工作机制。
3. 滑轮组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滑轮组的工作原理,并记录实验数据。
4. 滑轮组计算:教授滑轮组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工作量和工作效率。
5. 实例分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滑轮在实际中的应用。
6.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滑轮的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第十二章第2节滑轮一、滑轮的定义和分类1. 动滑轮2. 定滑轮二、滑轮组的原理1. 组成和原理2. 计算方法三、滑轮在实际中的应用1. 吊车2. 晾衣杆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滑轮组的工作效率已知:重物的重量为200N,滑轮组由两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动滑轮的摩擦系数为0.2,定滑轮的摩擦系数为0.1。
求:滑轮组的工作效率。
2. 答案:滑轮组的工作效率 = (重物的重量 / 输入的力) / (重物的重量 / 输出的力)输入的力 = 重物的重量 / 动滑轮的个数 = 200N / 2 = 100N输出的力 = 输入的力 / (动滑轮的摩擦系数 + 定滑轮的摩擦系数)= 100N / (0.2 + 0.1)= 100N / 0.3 ≈ 333.33N滑轮组的工作效率 = (200N / 100N) / (333.33N / 200N)≈ 2 / 1.5 ≈ 1.33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掌握了滑轮的定义、分类和原理,以及滑轮组的计算方法?是否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2. 拓展延伸:除了滑轮,还有哪些简单机械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请学生课后调查并简要介绍。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第2节滑轮优质教案
第二节滑轮(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2)知道简单机械地一些应用2、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地结构(2)通过探究,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地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简单机械地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地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地结构、特点及作用2、难点: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三)教学准备定滑轮、动滑轮、钩码、细绳、测力计、铁架台、刻度尺。
(四)教学过程一、总述学好本节应注重实验。
通过自己地探究活动,体会各种简单机械地特点。
在探究活动之前,最好先画出简单机械地草图,用自己地知识和经验去分析会有什么结果,然后再用实验验证。
如果有出入要去认真分析原因,必要时请老师参与。
例如,探究定滑轮地特点时,先画草图、再分析:一根绳子,通过定滑轮转了一弯,估计不能省力,但明显能改变力地方向,然后实际做做看。
做后我们发现实际情况与分析有出入,想想是什么原因?(是实验误差还是分析有问题)找出原因就是提高了自己。
二、引入让同学们观看书上地漫画。
问:为什么瘦子却拉不住这个物体?三、定滑轮和动滑轮1、介绍滑轮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地轮子。
2、请学生用滑轮把钩码提升到一定地高度。
(学生自由组装)这个时候学生应该会出现不同地方法。
在学生实验完成后,选取不同地类型放在讲台上进行讲解。
(1)定滑轮:提升物体时滑轮不随物体一起移动。
(2)动滑轮:提升物体时滑轮随物体一起移动。
3、探究:定滑轮与动滑轮地特点学生自己动手探究,明确探究目地,设计数据表格,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如右图,在学生自己探究时,引导是非常重要地,强调学生在提升物体时一定要匀速移动。
分析: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地方向; 动滑轮不能改变力地方向,但能省一半力。
动滑轮在省力地同时,却费了一倍地距离。
此时,教师可以根据情况,用杠杆地知识分析一下,定滑轮、动滑轮地特点。
第2节 滑轮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第2节 滑轮教案教案
滑轮【教材分析】本节是在杠杆的基础上,学习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探究这些滑轮的特点,激发学生继续探索各种简单机械原理的兴趣。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探究,已经知道杠杆的分类及其作用,已基本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
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探究能力,并且明确了观察探究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意义,对观察探究的兴趣比较高。
本节探究的滑轮是继杠杆之后的又一种简单机械,多数学生虽然见过滑轮,但平时并未仔细观察研究过。
本节的探究学习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各种简单机械原理的兴趣。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定滑轮、动滑轮。
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3.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定滑轮、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
2.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心生活、生产中有关滑轮的实际使用。
2.对实践中的滑轮工作特点具有好奇心。
3.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
4.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探究滑轮的作用。
【教学难点】探究滑轮的作用。
【教学器材】学生器材:滑轮(单2个双2个),铁架台,钩码,细线,弹簧秤,刻度尺。
学生两人一组。
教师器材:多媒体设备及课件,另一套同学生使用的器材。
【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新课用多媒体动画演示课本漫画的全过程。
提出问题:这有什么科学道理?这样用动画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习习相关。
二、进行新课(1)学生实验探究理解定滑轮、动滑轮。
①教师出示滑轮,介绍:这就是滑轮,你们能否用手边的一个滑轮将桌上的钩码用不同的方法吊起来?②学生活动。
学生探索着完成任务,并且出现两种方案。
学生完成后教师选出其中不同的两种方案,让该组同学演示。
使全体学生明确可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将钩码吊起。
③教师提问:这里两种提起钩码的滑轮,一个叫定滑轮,一个叫动滑轮,大家分析一下,哪一个是定滑轮,哪一个是动滑轮?你是怎样分析得出的?④学生实验、比较、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12.2 滑轮 教学设计
第十二章第二节滑轮(公开课)一、课标分析课标要求在本节课中体现的是: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简单的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二、教材分析在本节课的内容编排上,教材呈现的顺序是:以生动有趣的科学漫画引出了滑轮等其他简单机械的课题,紧接着一副电梯上的滑轮图片、一段升旗场景的描述展现了定、动滑轮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然后针对这些应用提出探究的问题--------使用滑轮有和好处?定、动滑轮的工作特点是怎样的?此后,细致的指导了学生探究定、动滑轮工作特点。
在得出两滑轮工作特点的基础上,引出了滑轮组的作用。
最后,在科学世界中介绍了常见的轮轴和斜面的功能。
透过内容可以看出,本节教学还是重在学生的动手探究能力的培养。
三、学情分析在本节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杠杆这种简单机械的相关知识,并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得出了杠杆平衡的条件,具备了熟练使用弹簧测力计、巧妙测量力臂的技能。
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还应该了解了简单机械的使用源于广大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经验的积累,简单机械中渗透着人类的聪明才智,它们的使用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b、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c、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d、了解其他简单机械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a、经历探究定滑轮、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
b、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关心生活、生产中有关滑轮、轮轴、斜面的实际使用。
b、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五、教学重难点1、重点:探究定滑轮、动滑轮的使用特点。
2、难点:滑轮组的组装及作用六、教学准备PPT课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铁架台、单滑轮若干个、双滑轮若干个、足够多的细线等七、教学方法讲授法、启示法、演示法、探究法八、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同学们每到周一我们都会升旗到周五就会降旗,在升、降旗时旗杆顶端上的滑轮会随着红旗的上升而上升吗? 请看课本上的图想想仪仪,大人利用滑轮将重物吊到二楼,孩子想帮忙,却把自己调上去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滑轮》教学设计
课题§12~2 滑轮
设计思想
本节采用教师演示与学生分组实验相结合,并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教师边演示、边导控,学生边观察、边思考,通过学生合作,动手实验来收集信息,思考分析并得出结论。
用课件来揭示规律与实质,同时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帮助创设问题情境,增加信息量和提高课时效率。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正处于抽象思维形成的重要阶段,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必须把抽象知识形象化、简单化,尽量使用直观教具、学具,也要及时将具体知识抽象化,形成一般规律,促成抽象思维能力的养成。
由于学生对动手操作兴趣浓,但深入思考的习惯未形成。
因此必须在保持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进行有目的、有深度、有程度的思维训练,既学习知识,也形成能力。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由“定滑轮和动滑轮”和“滑轮组”两部分构成。
教学的重点是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教学的难点是滑轮组。
要引导学生完成好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找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加深对滑轮的认识并为学习滑轮组做好知识储备。
教学目标知识与
技能
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能够识别生活中常见的滑轮;
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及滑轮组的使用特点;
3.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4.了解定滑轮、动滑轮及滑轮组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
方法
1.通过观察并组装定滑轮、动滑轮及滑轮组,了解定滑轮、动滑轮及滑轮组的结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通过探究定滑轮、动滑轮及滑轮组的使用特点,培养学生处理数据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组装及探究定滑轮、动滑轮及滑轮组的使用特点,体会简单机械的优点,建立利用简单机械方便生产生活的意识;
3.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知道定滑轮、动滑轮及滑轮组的使用特点;会组装定滑轮、动滑轮及滑轮组;
难点:探究定滑轮及动滑轮的使用特点;认识定滑轮及动滑轮的实质;会根据要求使用并组装滑轮组。
教学
方法
实验探究法、讲授法、观察对比法
使用器材
定滑轮、动滑轮若干、细线、铁架台、带格子的背板、弹簧测力计、可拆卸滑轮、多媒体课件和动画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
环节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入
新课
展示图片:
提问: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点火仪式上,运动员是借助什么装置实现自我提升的?观察、
回答
从学生熟知
的残奥会入手引
入滑轮,激发学
生的民族自豪
感,使学生体会
到滑轮就存在于
我们的日常生活
之中。
二、探究
新知展示图片:生活中常见的滑轮
一、滑轮
展示:滑轮实物
讲授:滑轮: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轮子。
◆探究活动1:如何组装滑轮?有几种组装方法?
有何区别?
二、滑轮的类型
1.定滑轮:使用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2.动滑轮:使用时,轴随着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
三、滑轮的使用特点
◆探究活动2:定滑轮和动滑轮在使用上有何区
别?
引导:组装滑轮,并从三个方面进行实验研究:
(1)方向:注意观察并比较,在竖直提升钩码时,
钩码运动方向和拉力方向的关系。
观察
观察
思考、
实验
思考、
实验
介绍生活中
的滑轮,体现从
生活走向物理的
教学理念。
通过学生亲
身体验,探究滑
轮的不同绕线方
式,培养学生的
动手能力和发散
思维。
通过问题引
导,使学生明确
研究的方向,提
高研究效率。
(2)力:在匀速竖直提升钩码时,钩码重力和绳自
由端拉力的大小关系。
(3)距离:在竖直提升钩码时,钩码移动距离s跟绳
自由端移动距离h的关系。
总结:
1.定滑轮的使用特点
(1)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拉力方向。
(2)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和物体移动的距离相等,
即s=h
2.动滑轮的使用特点
(1)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拉力方向。
(2)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物体上升距离的2倍,
s=2h。
四、滑轮的实质
提问:为什么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使用动滑轮就可以省力呢?
展示:可拆分滑轮
讲授:
1.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
2.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五、滑轮的应用
展示:flash课件:旗杆顶部的定滑轮
展示:图片:固定在底部的定滑轮——帆船中的定滑轮。
演示:利用固定在侧壁的定滑轮拉动小车。
展示:图片:利用动滑轮提升物体交流、
总结
思考
观察
观察
激发学习主
动性,培养学生
良好的实验操作
习惯和实事求是
的态度。
通过总结实
验数据,总结定
滑轮和动滑轮的
使用特点,培养
学生根据处理数
据信息的能力及
归纳能力。
通过自制教
具,帮助学生形
象地理解滑轮的
实质。
运用变式,
从不同的角度展
展示:图片:利用动滑轮在水平方向拉动小车六、滑轮组
提问:残奥会上侯斌实现自我提升,既需要改变拉力方向,又需要省力,简单的定滑轮和动滑轮无法完成,那么侯斌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探究活动3:如何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滑轮组,从而提升钩码?
总结:一动一定的滑轮组的绕线方式。
引导:通过受力分析得到滑轮组的拉力及物重和动滑轮重的关系。
演示:滑轮组在距离上的关系
总结:
(1)使用滑轮组时,忽略轮与轴间的摩擦及绳重,
物体和动滑轮被几段绳子吊起,所用拉力就是
物体和动滑轮总重的几分之一;
(2)使用滑轮组时,动滑轮和物体被几段绳子吊起,
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就是物体移动距离的几倍。
引导:分析两动两定滑轮组在力和距离上的关系
引导:分析滑轮组的绕线方法——奇动偶定
七、滑轮组的应用
展示:电梯、健身器械、起重机、高压电线上的滑思考、
回答
思考、
实验、
展示、
交流、
观察
思考、
讨论、
总结
示定滑轮和动滑
轮的各种使用方
式,加深学生对
定滑轮和动滑轮
的理解。
通过学生活
动自主探究滑轮
组的绕线方式,
增强学生对滑轮
组绕线的认识。
引导学生通
过对比归纳的方
法,总结出滑轮
组的使用特点,
锻炼学生的归纳
总结能力。
轮组
观察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滑轮组,使学生认识到滑轮组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将物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的愿望。
三、巩固
练习1.汽车陷进泥潭后,司机按如图所示甲、乙两种
方法来拉汽车,甲方法没能将汽车拉动,是由于
甲是____滑轮,它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乙方法将汽车拉动,是由于乙是
____滑轮,它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一名中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提起了一头
小象,已知小象重为3 000 N,若忽略滑轮、铁
笼和绳的重力及轮轴间摩擦,问该生至少需多大
拉力才能提起这头小象?
思考、
回答
通过习题练
习巩固所学知
识,加深学生对
滑轮和滑轮组的
认识。
四、课堂
小结一、定滑轮、动滑轮及其使用特点
二、定滑轮、动滑轮的实质
三、滑轮组的绕线方式及使用特点
思考、
总结
五、布置
作业
课本:P84 动手动脑学物理1~4
板书设计
§12~2 滑轮
一、滑轮
二、滑轮的类型
1.定滑轮
2.动滑轮
三、滑轮的使用特点
1.定滑轮
(1)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拉力方向。
(2)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与物体移动的距离相等,即s=h
2.动滑轮
(1)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拉力方向。
(2)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二倍,即s=2h
四、滑轮的实质
1.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
2.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五、滑轮的应用
六、滑轮组
1.一定一动的滑轮组
2.使用滑轮组时,忽略轮与轴间的摩擦及绳重,物体和动滑轮被几段绳子吊起,所用拉力就是物体和动滑轮总重的几分之一。
3.使用滑轮组时,动滑轮和物体被几段绳子吊起,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就是物体移动距离的几倍,即s=nh。
4.两定两动的滑轮组
5.滑轮组的绕线方式:偶定奇动七、滑轮组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