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第1课时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上 (1)
七年级地理上册4.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纬度因素教案新版湘教版
课题
第四章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
——纬度因素
主 备人
教学目标
1.学会分析地球形状(纬度位置)如何影响太阳辐射的强弱,从而影
响气候;
2.分析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重点
教学目标1、2
难点
教学目标1、2
预设流程
个性化设计
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本78——81页的内容及地图,完成:
1.阅读课本78页的内容,找出: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哪些?
◆地球形状与气候
阅读课本79页的内容,找出:
2.照射到地球上的太阳光线是怎样的位置关系?
地球表面是什么形状?什么是太阳高度?
3.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是多少?
4.太阳直射赤道时,随纬度的增高,太阳高度、太阳辐射强度
发生怎样的变化?
◆地球运动与气候
5.阅读课本80页的内容 ,找出:地球五带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
②哪一天北极圈内全部出现极昼现象?
③在你所居住的地区,每年5月1日、10月1日的昼夜长短情况如何?
④夏季温度高,冬季温度低,这与太阳高度有什么 关系?
专题二:
完成课本82页“活动”的④~⑦题。
三、展示提升
四、总结 归纳
五、训练巩固
■完成《地理基础训练 》第47——48页。
教学反思
二、合作探究
专题一:
1.地球自转产生了现象。自转的方向 是,所以在同纬度地区,位置偏东的地方与位置偏西的地方相比,先看到日出的位置,即东边时间早。
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一天中,从早晨到中午,再到晚上,气温有着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2.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
①分别说出太阳光线直射在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上的日期。
4.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上册)(1)
课题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课型新授课使用时间备课教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会分析海陆分布、地形地势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了解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1、学会根据安第斯山东西两侧景观差异示意图,通过比较、概括等思维过程理解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1、了解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树立气候变化的全球观念及关心环境从我做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重点学会分析海陆分布、地形地势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三、海陆分布与气候:性质差别对气温的影响对降水的影响夏季冬季年温差海洋受热慢、散热慢升温慢、降温慢→偏____ 偏___ 近海地区降水陆地受热快、散热快升温快、降温快→内陆地区降水1、课本71页活动,思考:纬度相同的地方,一年内,靠近海洋的地方,和远离海洋的地方,哪里温差大些?为什么?2、海洋的最高月份和最低月份比陆地出现的_______(早、迟)。
四、地形地势与气候1、屏障作用:阴坡气温湿度,阳坡气温湿度小2、阻挡作用:迎风坡降水,背风坡降水。
3、垂直作用: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升高100米约降低摄氏度,导致高山高原气温,平原气温。
4、某一山岭,山麓B处与山顶A处的垂直高差为5000米。
如果 B处的气温为200C,请问,A处的气温应该是多少摄氏度?__________5.完成课本72页活动2。
五、人类活动与气候1、影响局部气候:如人工造林、和工程,可以使当地气温变化趋于缓和;如果任意砍伐森林,可以使当地气候。
2、导致气候反常:等温室气体的增加产生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等灾害频繁。
排放的氯氟化合物破坏高空的,危及人类健康。
3、城市热岛效应:中心城区的气温比郊区气温,风速比郊区,上升气流显著,和低云增多。
4、读课本73页阅读后回答,地球变暖的结果是:海平面,热带风暴猖獗,干旱面积,生物多样性的良性平衡受到威胁。
【反思总结】影近海地区温差小,降水______响海陆分布内陆地区温差大,降水______气气温:山上_____、山下______;阴坡_____、阳坡_____ 候地形地势降水:阴风坡多地形雨,降水____ ;背风坡降水_____因影响局部气候素人类活动导致气候反常城市热岛效应【达标检测】1、小青从北京到新疆旅游,火车上看到沿途有草原、沙漠的景观变化,这是()A.海陆位置差异的结果B.河流差异的结果C.地形差异的结果D.纬度差异的结果2、“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说明气温的分布深受的影响是()A.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C.地势影响D.季风的影响3、某山山脚下温度为22℃,山顶温度为10℃,这座山相对高度为()A.600米B.3666米C.200米D.2000米4、夏季可以作为避暑胜地的一组是()A武汉、哈尔滨、昆明 B.黄山、北戴河、武夷山C.庐山、广州、九寨沟D.北京、海南岛、重庆5、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C.地形因素D.人为因素6、将下列气候现象与其相应的影响因素连起来:气候现象影响因素江西庐山是夏季避暑胜地:纬度位置海南岛是我国南方旅游避寒胜地:海陆位置天津的年降水量比乌鲁木齐多:地形地势安第斯山南段西侧降水多于东侧:人类活动城市热岛效应:。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第1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材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从影响全球气候的基本因素——太阳辐射入手,总结出了,由于地球在宇宙中的状态(形状、运动)造成了各地太阳辐射的不同,进而出现了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气候的纬度变化规律;知识处理上,主要采用地图和思考题相结合的形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与分析能力,避免提供给学生枯燥的结论。
教学目标1.通过太阳直射与斜射下太阳辐射强弱的差异,分析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
2.了解地球运动造成的地球表面太阳辐射的时空分布差异。
3.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点和各自产生的地理现象。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知道纬度高低导致的气温差异。
2.知道地球运动的基本情况。
3.理解公转产生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所带来的四季变化及昼夜长短变化。
【教学难点】公转产生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所带来的四季变化及昼夜长短变化。
教学过程【课程引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思考:为什么有的地方冰天雪地,有的地方四季如春?为什么树木会落叶?为什么会有四季的轮转?(过渡)不同的地区,气候是有差异的,今天我们将学习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板书)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新课学习】世界上各地气候之所以千差万别,主要是由太阳辐射的差异导致的,这是气候的根本影响因素。
而地球形状、地球运动、海陆分布以及地表的起伏和人类活动通过影响太阳辐射,从而对气候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过渡)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地球形状和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板书)1.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非常遥远,并且太阳的体积非常巨大,因此,从太阳到地球的光线可以近乎看成是平行的。
如果,地球的表面是平坦的,平行的太阳光线到达地球时的高度角就是相同的,那么地表上各个地区所得到的太阳光热是相同的。
世界上也就没有炎热地区和寒冷地区之分了。
(过渡)那么,地球表面是平坦的吗?地球上所有地区得到的热量都是相同的吗?生:不是!地球时一个不规则的球体!地球时一个球体,平行的太阳光线到达地球表面时,不同纬度的太阳高度角是不一样的,据此完成:活动1:观察ABC点的太阳高度角,比较它们得到的太阳光热情况。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道太阳直射与斜射下太阳辐射强弱的差异,能分析出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
2、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的规律、四季更替、极昼和极夜现象、五带的形成,能分析出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目标问题化,通过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和相关图片独立思考,培养学生从图片中获取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
运用读图分析法、讨论法、归纳法,解决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达到教学目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统一,培养其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知道太阳直射与斜射下太阳辐射强弱的差异,能分析出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
2、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的规律、四季更替、极昼和极夜现象、五带的形成,能分析出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难点: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的规律、四季更替、极昼和极夜现象、五带的形成,能分析出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三、教具准备板图、课本插图、地球仪、手电筒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前面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世界各地气温与降水的千差万别。
那么大家是否考虑过,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差别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第四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板书)(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板书)1.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从早晨到中午再到晚上,感受到的气温的变化是怎样?(早晨冷、中午热、晚上冷)2.设问:为什么早晨、晚上冷,中午热呢?(早晨、晚上和中午太阳的照射角度不同)3.用手电筒从不同的角度照射墙壁:先直射,后斜射,引导学生观察墙壁上光线明亮程度的不同。
问: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墙面上光照明暗程度不同:直射时光束明亮而集中,斜射时光束分散而暗淡)4.有谁观察到或能解释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差异?(手电筒照射的角度不同)5.读太阳光照图,学生自主探索纬度、太阳辐射、气温之间的关系教师在此引出并简单介绍什么是“太阳高度角”。
4.3湘教版初一地理上册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第一课时
3、了解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学习重点:
地球形状、地球运动、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学习难点:
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课前预习
理清思路:气候现象的能量来源是,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等都是在影响太阳辐射的强弱和变化,从而对气候产生巨大的影响。
看书p78-79,了解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
从3月21日至9月23日,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反之
从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反之
产生五带
五带
范围
特点
热带
oS至oN
有太阳直射,气候终年炎热
北温带
oN至oN
气候的四季变化明显
南温带
oS至oS
北寒带
oN至oN
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终年寒冷
南寒带
(6)二分二至
①春分(月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无极昼极夜现象。
②夏至(月日前后):太阳直射(23.5oN),北极圈以内出现,南极圈以内出现。
③秋分(月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无极昼极夜现象。
④冬至(月日前后):太阳直射(23.5oS),南极圈以内出现,北极圈以内出现。
(7)意义
昼夜长短的变化,中纬度出现明显的更替。
看书p79-82及完成活动,了解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2、地球的运动与气候
定义:地球绕旋转
方向:自向
1、地球自转周期:
结果:更替,影响一天的天气变化
2、地球公转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义:地球绕旋转
(2)方向:自向
(3)周期:
(4)产生现象:、、
地理七年级上湘教版4.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初一年级地理教学设计第四单元第3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第1课时)(一)预习学案(二)课堂实施(三)课堂限时作业班级:姓名:成绩:1、海南岛终年如夏,降水多;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多冰雪。
两地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洋流分布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3.在_____月日和_____月日,阳光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4、读地球公转图回答:⑴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球公转方向。
⑵当地球公转到B位置时,正值北半球的__节气,此时阳光直射在____。
⑶当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南极圈以南地区出现____现象,泰安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
⑷我国航天员杨利伟与2103年10月15日乘坐载人航天飞船首飞成功。
当时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大致正运行在上图中的____(区间范围)。
A.AB之间 B.BC之间 C.CD之间 D.AD之间第1课时第3页初一年级地理教学设计第四单元第3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第2课时)(一)预习学案(二)课堂实施(三)课堂限时作业班级:姓名:成绩:1、下列各地中,有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是A(30°N ,120°E) B(70°S ,115°E)C (65°N,120°E )D (20°S,115°W )2、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相比()A、冬季大陆气温高B、夏季大陆气温高C、全年大陆气温高D、海洋冬夏气温都低3、小青从北京到新疆旅游,火车上看到沿途有草原、沙漠的景观变化,这是()A.海陆位置差异的结果B.河流差异的结果C.地形差异的结果D.纬度差异的结果4、受海陆的影响,同一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
那么,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夏季陆地气温高 B.夏季海洋气温低 C.冬季陆地气温高D.冬季海洋气温高5、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比较湿润。
影响因素主要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洋流分布6、读图(1)在纬线右侧写出纬度。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设计1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3》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实例和图表,帮助学生认识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气候有一定的认识。
但影响气候的因素较多,学生需要系统地了解和掌握。
通过分析,发现学生对气候现象产生原因的好奇心较强,但部分学生对气候现象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理解仍有困难。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例和图表,提高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关爱,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难点: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实例和图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实例和图表。
2.设计好课堂提问和讨论问题。
3.准备好PPT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关注气候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展示世界各地的气候差异,让学生谈谈对气候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呈现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
并用PPT课件展示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3.操练(15分钟)分析具体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如:通过分析我国南北方气候差异,让学生理解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4.巩固(5分钟)课堂提问: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各因素是如何影响气候的?让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内容。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世界的气象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名师教案1 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象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名师教案1 湘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时内容在教材第67-73页。
具体教学内容包括地球的形状与气候、地球的运动与气候、海陆分布与气候、地形地势与气候、人类活动与气候。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会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了解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
3.了解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本节内容的教学,采用地图和活动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然后再通过分析从而得出合理的结论,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采取合作探究、讨论、动手画示意图等参与性强的学习形式开展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气候变化的全球观念及关心环境从我做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及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是本节内容的重点。
难点地球公转的特点及影响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突破结合七年级学生的思维特征,从现实生活入手,贴近生活进行教学,指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学好这节课的关键。
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动画演示地球运动等)来突破难点、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手电筒,用来演示太阳的直射与斜射。
2.地球仪,用来演示地球自转与公转或地球运动的动画演示。
学生准备查找有关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方面的资料。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1.新课导入引出疑问,引起探究兴趣2.用小实验和情境创设,解决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结合生活体验,理解知识3.通过指导看图和演示,讲授地球自转观察演示,得出地球自转的特点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出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提问:赤道地区气温___,降水___;两极地区气温___,降水___;同纬度的沿海与内陆气温和降水相同么?同纬度的大陆上呢?看气温和降水图,回忆上节课的知识回答:赤道地区气温高,降水多;两极地区气温低,降水少;同纬度沿海与内陆降水和气温不相同。
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第二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4.3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第1课时)教学案 湘教版
课题 4.3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学习目标1.总体了解、熟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地表形态、海陆分布、人类活动)。
2.重点分析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掌握地球的自转与昼夜交替的关系,地球的公转产生的气候现象。
3.通过活动锻炼学生动手、动脑和空间想象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1)地球的形状对不同纬度地区获取太阳辐射能量的影响。
(2)地球的公转对昼夜长短的影响,五带的产生。
难点:地球的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法选择合作探究法课型新授课课前准备地图册,多媒体课件是否采用多媒体是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时数第 1 课时备课总数第 20 课时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出示学习目标1.总体了解、熟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地表形态、海陆分布、人类活动)。
2.重点分析地球的形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3.重点分析地球的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三:探究学习任务1、学生自读教材67页前言部分,初步归纳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地表形态、海陆分布、人类活动。
2、探究地球的形状是如何影响全球气候的?展示图片导入新课出示目标,简要强调学习方法。
出示任务一,鼓励学生认真阅读。
看图思考回答教师提问阅读目标,了解重难点。
回忆,口头交流并回答。
按照老师的引导思考,讨论,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a、设问:我们的地球是一个温暖而适宜生物居住的星球,源于太阳的恩泽,那世界各地获取的太阳能量是否相等?b、举例:日出、正午、傍晚三个时间段,那个时间气温最高?问什么?学生会回答是正午时。
教师追问为什么?调动学生思考。
c、解疑:结合教材67页活动,让学生思考、比较太阳光同时照射到平面上和球面上,平面物体和球面物体得到的热量是否相同?为什么?教师演示:用手电筒或激光灯直射黑板和斜射黑板,让学生观察,得出结果。
总结:受地球形状的影响,全球气温总体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白天气温高夜晚气温低3、地球的运动与气候(1)、明确地球的自转轨道——赤道,地球的公转轨道——黄道,黄赤夹角。
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24-延清—4.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太阳直射与斜射下太阳辐射强弱的差异,引导学生能分析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
2.指导学生能举例说明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会分析四季的形成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3.知道并能简单分析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4.能举例说明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5.认识人类活动对气候状况产生的深刻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教学重难点】重点:地球的形状、运动,海陆位置、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难点:地球的运动与气候【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太阳直射与斜射下太阳辐射强弱的差异,引导学生能分析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
2.指导学生能举例说明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会分析四季的形成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学会分析四季的形成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2分钟)(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导入语: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世界各地气温与降水的千差万别。
那么,同学们是否考虑过,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差别?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1.知道太阳直射与斜射下太阳辐射强弱的差异,能分析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
2.能举例说明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会分析四季的形成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学生齐读。
过渡语:明确了学习目标,让我们带着目标开始今天的学习。
二、先学环节(15分钟)(一)出示自学指导(阅读课本78-82页内容,在课本上划出并记住下列问题。
)1.世界各地气候的差别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 的差异所致。
地球的、地球的_______ 、海陆的分布、地表的______ 等都影响着太阳辐射的强弱和变化。
2.地球形状与气候(1)太阳高度:是指与的夹角,太阳高度最大为度。
(2)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____ _ ,太阳辐射___ ____。
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赤道时,随着纬度的增高,太阳高度变,太阳辐射的强度逐渐___ _。
湖南省耒阳市冠湘学校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3 影响气候的因素第一课时 的教学设计
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课标要求第四章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及“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自转和公转(部分内容)”。
◆教材分析气候的纬度变化规律归根结底是太阳辐射的纬度变化,而造成太阳辐射的纬度变化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
本节课是本节内容的基础、整章内容的基础、气候知识体系的基础。
气温的变化,日常生活中可感可知,但对地理事象的成因分析却是地理学习的一大难点。
◆学生情况分析虽然初一的学生探究的能力有限,但仍具有一定观察能力。
“太阳高度”这一概念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十分抽象,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尽可能入手从现实生活入手,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景,借助多媒体、板图、实验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突破难点,训练空间思维,注重科学实验精神、实验观察方法、分析问题能力等的培养,而不是对结论的简单识记。
◆学习目标:1、通过图解太阳直射和斜射下太阳辐射强弱的差异,说明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
2、通过实验模拟观察不同纬度太阳高度对太阳辐射强弱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3、结合图文分析说明地球自转对气候的影响。
4、通过观察实验、记录过程、分析图表培养学生读图析图、发现问题,以图释文、归纳总结的地理学科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学习重点: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学习难点:太阳高度与太阳辐射的关系◆学习方法:实验法、读图分析法、探究归纳法、讲授法、观察法等◆学习课时:1课时◆学习过程:导入:海口市12月7日天气图谁来播报一下海口市今天的天气状况?空气温度的高低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地面的热量又来自哪里?太阳辐射的强弱受什么因素的影响?板书: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过渡:地面的热量来自太阳辐射。
由于太阳距离地球非常遥远,并且体积十分巨大,因此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线,可以看成是平行的。
活动一:图解太阳辐射角(先版图,后PPT总结)讲述: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我们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太阳高度角”,一般简称“太阳高度”问题:1、光照面积的大小与单位面积获的热量多少有关系吗?2、太阳高度的大小与太阳辐射强弱有何关系?小结:直射(太阳高度最大90°):照射面积小→光照集中→太阳辐射强斜射(太阳高度小于90°):照射面积大→光照分散→太阳辐射弱推论:太阳高度的大小影响太阳辐射的强弱过渡:由此可见,太阳辐射地球表面单位面积小,光热集中,单位面积获得的热量多,气温高;相反,太阳辐射地球表面单位面积大,光热分散,单位面积获得的热量少,气温低。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4.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第1课时)教学脚本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第一课时教学脚本〔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节〕一、自我介绍同学们好,我是观澜的林老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第1课时〕二、展示学习目标和重难点学习目标:1、知道太阳直射与斜射下太阳辐射强弱的差异,能分析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
2、了解地球运动造成地球外表太阳辐射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差异,能举例说明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重点:1、分析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
2、举例说明地球运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难点:举例说明地球运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师:我们来盘点世界上气候最极端的地方,首先我们先来看世界的热极,它位于伊拉克的巴士拉,这里每年气候十分炎热,在1921年测得全球最高气温58.8℃;地球上有一个叫奥伊米亚康的地方,因出现人类定居点最低温而闻名,历史上测得最低气温-71.2℃,被称为世界寒极;地球上有一个地方降水量非常惊人,它位于印度的乞拉朋齐,夏季的降水量甚至超过上万毫米,被称为世界雨极;而位于南美洲的阿塔卡马沙漠被称为世界干极,这里年降水量缺乏0.1毫米,曾经91年从未下雨。
问:世界的气候为什么会千差万别?师:简单地说,世界地气候千差万别是由于地球太阳辐射差异所致。
太阳辐射是太阳向外传递地能量,地球外表地热量。
问:那什么会影响着太阳辐射的强弱和变化,进而对气候产生影响?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地球形状与气候师: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
问:地球是一个什么样的形状?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回忆一下生:回忆并答复师: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问:地球的球体形状对各地太阳辐射的强弱产生什么影响?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来先了解一个概念:什么是太阳高度角?当太阳光线照射在地球外表,会与地面产生一个夹角,这个夹角就叫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
问:太阳光线照射在地球的球状外表,各地的太阳高度有什么特点?师:接下来,我们就来探究同一时刻各地的太阳高度特点。
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4.3 影响气候的因素(第一课时)教案 湘教版 教案
利用演示动画,形象直观,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更易接受和理解。又通过实际的生活体验,更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和对知识的掌握。
地球公转对气候的影响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己动手进行模拟演示,,把地理知识由抽象变为形象,不可见变为可见,更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突破难点。同时为学生营造出一种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的思维状态处在开放的系统当中,这样学生才能不必迎合教师,不必顺从他人,充分的自由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其次,激发并保持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思维远离平衡态,想去知道为什么,这样在我们的教学中,应该是重过程而不是重结果轻过程,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魅力所在。
在本节课中,太阳高度与气温的关系贯穿本节课始终,是本节课的主线,无论是地球的形状还是地球的运动,都是因为影响了不同纬度地区的太阳高度,从而影响了太阳辐射,进而影响气温的,所以首先清楚什么是太阳高度对本节课的学习至关重要。
课本上呈现给我们的活动非常形象直观,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加深了对太阳高度的理解,同时让太阳高度,太阳辐射和气温这些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直观,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回答
学生通过动手模拟演示,利用卡纸模拟地球表面,铁签模拟太阳光线,去发现太阳高度是如何随着纬度的变化而变化的,从而总结出地球的形状对太阳高度的影响,进而总结出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
学生观察并回答:地球自转过程中产生了什么现象?
学生利用手中的地球仪和模拟太阳光线,演示地球的自转,并观察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小组合作讨论,归纳总结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重点对二分二至点进行理解掌握。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道太阳直射与斜射下太阳辐射强弱的差异,能分析出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
2、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的规律、四季更替、极昼和极夜现象、五带的形成,能分析出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目标问题化,通过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和相关图片独立思考,培养学生从图片中获取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
运用读图分析法、讨论法、归纳法,解决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达到教学目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统一,培养其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知道太阳直射与斜射下太阳辐射强弱的差异,能分析出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
2、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的规律、四季更替、极昼和极夜现象、五带的形成,能分析出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难点: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的规律、四季更替、极昼和极夜现象、五带的形成,能分析出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三、教具准备板图、课本插图、地球仪、手电筒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前面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世界各地气温与降水的千差万别。
那么大家是否考虑过,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差别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第四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板书)(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板书)1.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从早晨到中午再到晚上,感受到的气温的变化是怎样?(早晨冷、中午热、晚上冷)2.设问:为什么早晨、晚上冷,中午热呢?(早晨、晚上和中午太阳的照射角度不同)3.用手电筒从不同的角度照射墙壁:先直射,后斜射,引导学生观察墙壁上光线明亮程度的不同。
问: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墙面上光照明暗程度不同:直射时光束明亮而集中,斜射时光束分散而暗淡)4.有谁观察到或能解释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差异?(手电筒照射的角度不同)5.读太阳光照图,学生自主探索纬度、太阳辐射、气温之间的关系教师在此引出并简单介绍什么是“太阳高度角”。
七年级地理上册 4.3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湘教版(2021学年)
七年级地理上册4.3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新版)湘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地理上册 4.3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新版)湘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地理上册4.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新版)湘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学会分析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2。
了解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
过程与方法: 采用读地图和活动相结合学习,通过观察、感知,然后再通过分析从而得出合理的结论,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气候变化的全球观念及关心环境从我做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分析地球形状、地球运动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
难点:地球运动对天气、气侯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合作探究读图分析三、教学过程5。
板书设计地球形状↘ ↙ 气温:低纬高,高纬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地球运动 ↗ ↖ 6.作业布置: 自绘“地球上的五带示意图",标注上四条分界线、度数。
列表比较五带的范围,获得热量的差异,各自具有的特殊现象。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可以编辑修改。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希望各位朋友能借助这个阶梯不断进步。
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这一切逐渐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和休闲的方式。
很多人已经不再如饥似渴地追逐一篇文档了,但只要你依然有着这样一份小小的坚持,你就会不断成长进步,当纷繁复杂的世界牵引着我们疲于向外追逐的时候,阅读一文或者做一道题却让我们静下心公转-气候自转-气温来,回归自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第一课时
、学会分析地球形状、地球运动、纬度位置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了解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
在教师的演示中培养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
地球运动、纬度位置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了解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
导入新课,出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赤道和两极气温和降水方面的不同。
(赤道地区气温高降水多;两极地区气温低降水少。
)
设问:大家想一想,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世界气候的千差万别呢?
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
目标要求:让学生明白正是由于地球的形状导致了各地太阳高度的不同,从而造成了纬度位置不同的地方获得太阳辐射的不同,则气候条件不同,如果地球为一平面则不然。
师:从早晨到中午到晚上感受到的气温变化怎样?
生:早晨冷、中午热、晚上冷。
师:为什么早晨、晚上冷,中午热?
活动:想一想早上我们影子的长短和感觉到的气温高低与中午时有什么不同?(早上影子长,气温低;中午影子短,气温高。
)
演示:观察手电筒照射到黑板上的情况,比较直射与斜射照射面积的大小和明亮程度——直射时照射的面积小但明亮度大。
做一做:动手在练习本上画出近似为平行直线的太阳光照射到球面上,观察每条
光线与球面交角的大小。
(平行的太阳光照射到球面上时,各地的太阳高度角不同,获得的太阳热量不同,气温高低不同。
)
讨论:假如地球不是球体而是平面,太阳照射时,各地照射角度的大小有区别吗?各地的气温高低会有不同吗?
小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太阳斜射的地方,太阳高度低,太阳辐射弱。
由于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所以同一时间内各地太阳高度角不同,所获得的太阳辐射不同,气温高低不同。
承转:不仅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气候有差异,而且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气候也有差异。
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
目标要求:让学生明白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造成了各地一天当中太阳高度的变化,导致气温的变化;地球的公转似的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气候发生变化,四季更替.
1、自转
演示:手电筒配合地球仪演示“昼夜交替现象”(强调:地球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
活动:当北京是正午12点时,美国纽约是什么时间?
教师:多媒体课件演示地球的自传,观察由于地球的自转,北京地区一天当中,太阳照射角度的变化。
讨论:由于地球自转,同一地点在不同时间气温会发生什么变化?
学生:人们经历清晨——正午——傍晚——子夜——清晨的连续变化,感受天气的变化。
想一想:当太阳照射地球时,世界各地会同时出现早上、中午和晚上的变化吗?(世界各地随地球自转出现昼夜交替,因而一天当中,彼此存在着差异。
)
2、公转
演示:电脑多媒体课件——“地球的公转”
师:地球公转轨道是什么形状?
生:近似圆形的椭圆。
师:地球在公转时是直着身子还是斜着身子?
生:斜着身子。
观察:“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交角”(正是因为地球是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的,所以同一地点在一年中太阳照射角度发生了变化,气温也发生了季节性的变化。
)
师:太阳直射点总在什么范围之间移动?哪些地区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学生合作探究活动,完成下题:
春分:月日,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昼夜;
夏至:月日,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昼夜;
秋分:月日,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昼夜;
冬至:月日,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昼夜
讨论:你能说出春夏秋冬四季气温变化的原因吗?大家都来试一试。
想一想:如果地球不是斜着身子而是直着身子绕太阳公转的,世界各地在一
年中,还会有太阳照射角度的变化,还会有四季的交替吗?
小结:由于地球公转,地球上除赤道地区外,各地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发生变化,接受太阳辐射的强度不同,各地获得的热量也不同,中
纬度地带产生了明显的四季更替。
拓展:你能说出焦作(35°14′N,113°16′E),在5月1日和10月1日昼夜长短的情况吗?
阅读:P.69正文,系统了解地球公转造成的影响.
自主练习:完成“地球上的五带”知识,三道练习题.
课堂总结: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造成了地球上不同纬度地区太阳照射情况不同,获得的热量也不同,从而导致了各地气候的有规律变化。
[板书设计]
课后活动:
观察居民楼顶上的太阳能装置,想一想怎样才能使太阳能装置在冬、夏季都能获得最佳的太阳能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