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文艺思想生成的历史语境
钱钟书诗学思考的语境与意义——读《管锥编·周易正义·乾》
对 于诗 学思考 诗意表 达的追 求 以及个人过分 的才情 , 某种程度 上导致 了语言迷 宫的产 生, 部分误 导 了后学 在 也
对 其思想 的理 解。对 于钱钟 书的诗 学思想的理解 , 同时也是 一个 新时期的学术研究如何 与传统 沟通 的问题 。
关键词 :语境 ; 学范式;迷宫 诗
他还认为 : 由于我们身在此 山, 所以我们也无法认识
山外之物 ( 验 意识 ) 真 面 目。 [] P7) 于 山 先 的 ” 2 (27 对
方, 任何信仰 都是传统 的‘ 异端 的权利 ’ 为前提。而几乎所有 的信仰一旦立足 , 都会化 ‘ ’ ‘ ’立 即迫 不及 矛 为 盾 ,
已作出自我解释——即使是生 自常人知性的解释也 思想的产生 , 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语境。 离开时代背景与文化语境 , 对于思想 的阐释只能是 种架空的臆想。对于作为历史人物 的钱钟书与作 为历 史 文本 的《 管锥 编 》 学 者 的 阐释必 须 建 立在 对 ,
一
罢 。所 有 的解 惑 死都 暗含 着某 种东 西 。一切 存在 论
于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 的了解上 。陈寅恪在《 冯友 兰( 中国哲学史 ) 审查报告》 中说 : ……凡著 中国古 “
收稿 日期 :0 6 4 1 20 - .8 0
作者简介 : 刘顺 ( 98 ) 男 , 17 一 , 安徽 定远人 , 华东 师范大学 中文系博士研究生 。
一
56 —
维普资讯
上的问题 都在实际上有所 预备。没有生存上 的领 会 , 切生 存 论结 构 分析 就 都是 向壁 虚 构。 [ ] 一 ”1 (16海德 格尔 的观 点用 一 句话 来 概 括 即是 : P9) 此在 , 就是理解 。伽达默尔 同样 主张 : 由于我们身 在此 “ 山( 人类 此 在 ) 因 而 无 法认 识 此 山 的真 面 目; 且 , 而
钱钟书翻译理论与实践——化境
钱钟书翻译理论与实践——化境钱钟书学贯古今,被称为“文化昆仑”。
其作品《林纾的翻译》比较全面地反映了钱钟书的翻译观,另有大量见地独到的论述翻译的片段,散落在《管锥编》、《谈艺录》等著述中。
他所标举的“化境”说,更是在中国译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钱钟书提出翻译的最高理想是“化境”。
他认为:“文字翻译的最高理想可以说是‘化’。
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为另一国文字,既能不以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格,那就算得入于‘化境’。
”这表明翻译既要用译入语再现原语信息,又能完全保持原作的风味;既要在内容、形式等诸多方面忠实于原作,有要求译文自然流畅,不可生硬牵强。
例1、 One man was lamed in his legswhile another has lost his eyesight. The blind mantaking the lame man on his shoulderskep t a straight course by listening to the other’s orders. It was bitterall-daring necessity which taught them howby dividing their imperfections beeen themto make a perfect whole.译文:一人腿脚不好,另一人眼睛不好。
盲人揹着瘸子,听着他指路。
但教他们如何通过分开他们之间的缺陷,组合为一个完美的整体却需要莫大勇气,因为这有点残忍。
钱译:一跛一盲,此负彼相,因难见巧,何缺成全。
解析:此段摘自《管锥编》,以极简的语言说明了一位盲人和一位跛者相互扶助,取长补短,彼此协作的情况。
译文相较于原文来说,更加精炼,但对原文意思的表达却没有任何删减。
例2、A rotten carcass of a buttnot rigged/ Nor tacklesailnor mast; the very rats/ Instinctively have quit it.译文:传位已腐烂,没有装载,/无轳无帆,也无桅杆; 那只老鼠 /本能地已经弃船。
解析钱钟书“化境”说产生时代背景
解析钱钟书“化境”说产生的时代背景摘要钱钟书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学者,其翻译思想“化境”说是我国传统翻译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从钱钟书所处时代的政治、意识形态和文化等环境因素入手,分析其“化境”说产生的历史原因。
关键词:“化境”时代背景翻译阐释学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钱钟书是一位学贯中西、融汇古今的学术大师,他在译学方面的论述,作为其比较文学的一个分支,在中国译学界和文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钱钟书标举的“化境”说集其翻译思想之大成,是中国传统译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的翻译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但任何理论的形成都离不开特定的时代背景,特别是整个国家在那一时期的政治、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
正如奈达所说:“历史的发展有助于不同的翻译原则和标准的探讨。
”所以研究钱钟书的“化境”说,也应该在其相应的时代背景下进行。
新中国的成立,国内一系列的政治活动,钱钟书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学术经历,以及哲学研究的语言学转变、国外阐释学和现象学的兴起和发展都发生在那一时期。
一国内环境1翻译实践发展的要求王克非认为,“翻译活动包括关于翻译的论述,带有功利的色彩,受到时代亦即当时民族文化的制约”。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包括钱氏理论在内的所有翻译理论的提出,都是为了满足当时文学翻译迅猛发展的需要。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我国当代翻译文学历史的序幕。
从此,我国的翻译文学也进入了崭新的时期。
“第一届翻译工作会议”(1951)和“全国文学翻译工作会议”(1954)相继成功召开之后,中国的文学翻译事业本着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宗旨,步入一个欣欣向荣的时期,大量的译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而且范围广范、种类繁多。
但遗憾的是,由于20世纪50年代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当时被译成汉语的主要是一些进步的革命性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大多来源于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前苏联。
法国文学、英国文学、美国文学仅有屈指可数的数十部古典文学名著被翻译出版。
文学与社会《围城》的时代背景
文学与社会《围城》的时代背景《围城》的时代背景《围城》是中国现代作家钱钟书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首次于1947年在《现代评论》上连载出版,后于1949年以书籍形式出版。
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社会为背景,聚焦了当时中国社会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和矛盾,具有深刻的文学意义和社会价值。
一、社会动荡的大时代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也是《围城》的时代背景。
那个时代,国共两党的斗争加剧,军阀混战,社会动荡不安。
在小说中,这种不安定的局势通过人物形象和情节得到了真实地反映。
例如,主人公方鸿渐在小说中一直处于迷茫和无所适从的状态,这种状态无疑是整个社会氛围的一种写照。
二、旧文化的冲击与碰撞《围城》中塑造的一些人物形象,如潘益民和孙少平等,具有浓厚的旧文化氛围。
他们对于现代社会的变革感到无所适从,试图通过传统文化的坚守来寻求心灵的安慰。
然而,在一个日益开放和多元的社会中,这种旧文化面对着现代思潮的冲击与碰撞。
三、政治背景对社会个体的影响《围城》所描绘的时代背景中,政治的变局对个体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主人公方鸿渐的家庭中,父亲方明正正是因为政治局势的变化而下岗失业,不得已将家庭的生活重担转嫁给了儿子。
这种家庭生活的变化,使方鸿渐早早地失去了安稳的港湾,被迫直面艰难的现实。
四、文化与社会的交织与冲突文学作为一个社会现象和文化表达,与社会的关系密不可分。
《围城》是一部对当时社会进行了批判性反思的作品,小说中塑造的各个人物形象和情节设置,都是对社会现象和困境的反映。
小说通过对社会的描绘,表现和矛盾与挣扎,传达出作家对时代的观察和文化的关怀。
五、阶级困境与道德抉择小说中的许多人物都身处于阶级困境中,他们在利益和道德之间作出抉择。
例如,方鸿渐的母亲明玉珍,为了维持家庭的生计,不得不去投靠富商;而方鸿渐本人则面对着婚姻和事业的抉择,最终选择了一个钱权地位更高的妻子,但内心却感到空虚和无奈。
这些抉择和困境在小说中反映了当时社会中的普遍问题。
浅谈钱钟书的“化境”翻译观
浅谈钱钟书的“化境”翻译观摘要:本文将首先简要介绍钱钟书先生,其次将着重介绍钱钟书的翻译思想并对钱钟书的“化境”说做重点描述。
钱钟书的“化境”说既传承了中国传统艺术哲学,又吸收了西方的艺术思想;既阐明了翻译艺术的特点,又揭示了艺术创造的普遍规律。
而这些正是我们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关键词:翻译思想化境钱钟书先生一、简介钱钟书是中国著名学者、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文学史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著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长篇小说《围城》等。
但是,他在翻译方面的成就也很突出。
早在1935年,钱钟书为温源宁一本英语文集作书评,将Imperfect Understanding译作《不够知己》,深得“两脚踏中西文化”的林语堂的赏识。
虽然他在翻译学上的成就只是学术研究中的一个“雕栏”,但对译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钱钟书的翻译思想每个译家在提出一个翻译思想或理论时,首先关心的是这个思想或理论能否用来指导翻译的实践性操作,基于这样,翻译理论的注意力主要放在翻译方法和技巧的研究。
钱钟书用“诱”、“讹”、“化”三字对翻译的性质、功用、易犯的毛病和理想的最高境界做出了独特的概括。
所谓“诱”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媒”。
钱钟书认为,“媒”和“诱”所指的是翻译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也就是说翻译是个“居间者”和“联络人”,诱使我们去了解外国作品,去阅读外国作品,好像“做媒婆”似的,促使各国文化结下“文学姻缘”,使国与国之间和平友好相处。
所谓“讹”,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中说:“一国文字和另一国文字之间必然有距离,译者的理解和文风跟原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之间也不一样,而且译者的理解和自己的表达能力之间还时常不尽相同。
”所以译文和原作之间总有“失真”和“走样”的地方,在意义理解或语气上也和原文的风格不符。
也就是说,翻译中,劣等的译文不是“居间而是离间”,就不能吸引读者去读原著,同时也破坏了原著的名誉。
钱钟书认为“化”是文学翻译的最高境界,他提出,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换成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言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不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算得入于“化境”。
钱钟书
浅谈钱钟书“化境”理论基础钱钟书先生是我国当代最博学的学者之一,他学贯中西,博大精深,在很多重要的文化学术领域都有着卓越的建树,尤其是在翻译领域,更是因其独到的见解对当代译学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钱钟书先生的“化境”理论,本文就探讨“化境”的理论基础。
译界所熟知的“化境”说,就是指原文的思想、情感、风格、意韵都原原本本地化到了译文的境界里。
也就是说化即是转化(conversion),即将一种语言转成另一种语言”,也是归化(adaptation),将外文用自然而流畅的本国文字表达出来,即能表达出原文的意思,又不失原文的风韵。
而这些理论自然不是凭空设想的,首先,它受中国传统的翻译理论所影响。
自玄奘进行佛经翻译之后,在中国就出现了一大批翻译活动,产生了翻译理论。
钱钟书对中国古代的佛经翻译进行了评价,并考证了翻译的历史材料,其翻译理论就是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来的。
其次便是西方的翻译理论,除了中国的翻译理论,钱钟书还阅读了许多西方翻译家的作品,并在他的相关文章中予以引用,在《管锥编》和《七缀集》中,他征引了摩尔根斯特坦,塞万提斯,雨果,叔本华等人的话,来说明他对翻译的含义和性质的理解。
这些足以说明他的理论起源于西方的翻译理论。
除却国内及国外理论对化境理论的基础作用,哲学也对翻译产生了影响,首先是中国传统哲学,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生在中国,与古代哲学观念和美学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直接反映在思维模式及讨论翻译时使用的术语上。
例如,早期佛经翻译重质轻文的倾向就深受道家尚素朴,反浮华以及玄学的所谓“得象忘言",“得意忘象”的影响。
严复的“信达雅”更是直接来自儒家的文章,钱钟书的“化境”说脱胎于上述提到的理论中,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中国传统哲学理论的影响。
中国传统哲学最突出的一个思想就是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这种思维模式也是被儒家,道家和佛教思想公认的,而且,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还包括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不必通过政治或法律来实现,而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社会道德和情感约束就能实现的意蕴,也就是儒家的“仁"和孟子的人性善论,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浅谈钱钟书的“化境”
浅谈钱钟书的“化境”作者:李莹莹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0年第09期摘要:“化境说”自上个世纪60年代提出以来,在译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钱钟书先生“化境说”渊源、内涵等的阐述,及钱先生一些翻译实践的赏析,旨在让读者对其翻译理论有更深刻的了解。
关键词:化境;内涵;诱;讹;化;翻译实践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7-0116-02一、绪论中国翻译事业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在长期的翻译实践中,有一个翻译家们所不能回避的问题,就是翻译标准,这也是翻译的根本性问题。
翻译的标准是什么?清代翻译家严复曾经提出:优秀的译文应该做到“信”“达”“雅”。
即忠实于原文,文笔流畅,文字典雅。
自严复“信、达、雅”三字说问世以来,我国译界几乎从未间断过对此问题的探讨。
综述起来大体上分三类:一是主张继承发扬“信、达、雅”标准,但要赋予它各种新的含义,如劳陇先生的《“雅”义新释》,周煦良先生的《还是信、达、雅好》等;二是主张摒弃译界争议最大的“雅”字,在“信”、“达”的基础上对严复的翻译标准加以发展,给前人的理论注入新的内容,如刘重德教授的“信、达、切”,许渊冲教授的“信、达、优”,海外学者思果的“信、达、贴”等;第三种主张是在对严复的“信、达、雅”全面剖析之后,用新的标准取而代之,如二三十年代陈西滢先生的“神韵”说,傅雷先生的“神似”说,钱钟书先生的“化境”说等,在所有这些译论中,钱钟书先生的“化境”说尤为引人注目,译界对它的理解和评价也特别耐人寻味。
钱钟书先生是我国当代最博学的学者之一,他不光是文学研究者、文艺研究者、翻译理论家、小说家,同样也是一个翻译实践者,或曰翻译家。
人们曾经这样评论他:“他的有关译学方面的论述不过是其巍峨的学术宫殿的一雕栏,一基础,然而已在当代译学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然而,这么一位权威性的人物却没有为翻译实践设定唯一正确的标准。
浅析钱钟书的“化境说”
钱钟书的“化境”说简介摘要:钱钟书不仅是国学大师,而且在翻译理论方面也有独到见解。
本文主要对钱钟书先生的翻译理论——“化境”说,从它的起源,背景以及内涵等方面进行简单的阐释,旨在让广大读者对钱先生以及他的“化境”说有更深的了解。
关健词:化境;翻译理论;起源;背景;内涵Abstract: Qian Zhongshu, a learned and versatile scholar, is well versed in both Chinese and Western learning. He is not only a master of Chinese national culture, but also an original theorist in translation・ His most famous translation theory is sublimaion. This paper mainly explains the origincs, backgrounds and connotations of sublimaion in order to let readers better understand Mr Qiaii and his theory of sublimaion・Key words: sublimaion; translation theory; origincs; backgrounds; connotations一. 引言翻译的标准是什么?关于翻译的标准,清代翻译家严复提出:优秀的译文应该做到“信”“达”“雅”。
即忠实于原文,笔译流畅,文宇雅典。
自严复“信、达、雅”三字说问世以来,我国译界对此问题的探讨几乎从未间断过。
综观起来大体上分三类:一是主张继承沿用“信、达、雅”标准,同时赋予它各种新的含义,如劳陇先生的《“雅”义新释》;二是主张扬弃译界争议最大的“雅”字,在“信”、“达”的基础上对严复的标准加以发展,给前人的理论注入新的内容,如刘重德教授的“信、达、切”;第三种主张是在对严复的“信、达、雅”全面剖析之后,用新的标准取而代乙如傅雷先生的“神似”说,钱钟书先生的“化境” 说等。
对话语境中的钱钟书文学批评理论
和局限性。
结合实证研究与跨学科方法的研究
01
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钱钟书文学批评理论进行实证
分析和验证。
02
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如心理学、社会学、文
化学等,对钱钟书文学批评理论进行跨学科研究。
03
结合实证研究和跨学科方法,探究钱钟书文学批评理
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和价值。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促进对话
对话语境的关注可以促进读者与 作者、作品之间的对话,激发思 考和交流,推动文学批评的发展 。
02
钱钟书文学批评理论概述
钱钟书生平与背景
钱钟书(1910-1998),中国现代 著名学者、作家和文学评论家,出生 于江苏无锡,毕业于清华大学和牛津 大学。
钱钟书在文学、哲学、历史等领域都 有广泛涉猎和独到见解,其文学批评 理论深受中国传统文学批评和西方文 学理论的影响。
03
对比研究对话语境理论与其他文学批评理论的异同 ,挖掘其独特的理论贡献。
钱钟书文学批评理论的深入研究与拓展
01
深入挖掘钱钟书文学批评理论的核心思想和理论框架,探究其 对中国文学批评的贡献。
02
拓展钱钟书文学批评理论的研究领域,将其应用于不同文体的
文学作品分析。
对比研究钱钟书与其他文学批评家的理论观点,分析其独特性
难以验证与推广
由于缺乏实证研究的验证,钱钟书的文学批评理论难以得到广泛认可和推广, 其有效性也难以得到证明。
06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对话语境理论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
01
深入研究钱钟书文学批评理论中的对话语境,探讨 其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和价值。
02
拓展对话语境理论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文化研究 、语言学、哲学等。
“对话”语境中的钱钟书文学批评理论
与西方文学批评的对话
1
钱钟书文学批评理论与西方文学批评在文化背景 、理论依据等方面存在差异和碰撞。
2
钱钟书对西方文学批评的普遍性和适用性提出质 疑,认为其不适用于中国文学。
3
钱钟书通过对话西方文学批评,强调中国文学的 独特性和价值,主张建立适合中国文学的评价体 系。
04
CATALOGUE
“对话”语境下的钱钟书文学批评理论的 创新与影响
03
CATALOGUE
“对话”语境在钱钟书文学批评理论中的 应用
与传统文学批评的对话
01
钱钟书文学批评理论与传统文学批评在审美观念、价
值判断等方面存在分歧。
02
钱钟书认为传统文学批评过于强调主观感受,缺乏客
观标准,导致对作品的评价不够客观。
03
钱钟书通过对话传统文学批评,提出以客观标准来评
价作品,强调作品的内在价值与美感。
钱钟书文学批评理论的核心思想
钱钟书的文学批评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对话”。他认为, 文学是一种对话,是作者与读者、作品与社会的交流。这 种对话不仅存在于作品之中,也存在于作者与读者之间、 读者与社会的交流之中。
他强调文学的独立性和审美性,认为文学应该摆脱政治、 社会等外部因素的束缚,追求自由和独立。同时,他也强 调文学的社会功能,认为文学应该反映社会现实,引导读 者思考和反思。
对文学批评理论的创新
跨文化对话
钱钟书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学理论相结合,开创了跨文化对话的文学批评方法,为我国文学批评理论注入新的活 力。
文本细读
钱钟书注重对文本的细致解读,挖掘文本中的深层意义和内涵,为文学批评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综合研究
钱钟书将文学、哲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融合在一起,为综合研究文学现象提供了范例。
钱钟书的写作特点及风格
钱钟书的写作特点及风格钱钟书(1910-1998)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和学者。
他以小说、散文、戏剧等多种文体的作品闻名,其写作特点和风格独特,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和文学享受。
以下是钱钟书的写作特点和风格的分析。
一、写作特点:1.必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钱钟书的作品往往涉及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元素。
他借助历史背景和故事情节,深入研究社会问题和人类命运,并通过对过去的回顾和反思来传达他的思想和情感。
2.革新和反传统的态度:钱钟书对于传统观念和社会制度持有批判的态度。
他尖锐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体制的弊端,对封建伦理和权威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
他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自由,提倡科学、民主和人文主义的价值观。
3.精细入微的叙事方式:钱钟书的作品以细腻、细致的描写著称。
他善于通过细节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对人物形象进行丰满的刻画。
他的叙事风格细腻而富有感染力,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和人物。
4.语言的鲜活与富于变化:钱钟书的语言富有活力和变化。
他灵活运用不同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使作品显得更加生动和有趣。
无论是对话、描述还是叙述,他都能选用合适的词语和句式,使文本表达更加准确、生动。
5.文学与学术的融合:钱钟书既是一名文学家,也是一名学者。
他的作品融合了文学艺术和学术思考,具有很高的思想深度和艺术价值。
他的作品不仅讲述了故事,更融入了对人类精神境遇和命运的深入思考。
二、写作风格:1.冷峻而幽默的态度:钱钟书的作品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冷峻幽默。
他的语言幽默风趣,以幽默的手法揭示出社会的荒谬和人性的悲喜,让读者既可以在笑声中领略到人类的悲喜情感,又可以在幽默中思考人类的命运。
2.铺陈和善于悉心描写:钱钟书的作品往往倾向于铺陈的叙述风格,善于悉心描写人物的情感和思绪。
他通过大量的描写,刻画出多个层面的人物性格,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成长历程。
3.语言的隐喻和比喻:钱钟书的语言富有隐喻和比喻。
他往往使用富有想象力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以此拓展读者的思维空间。
钱钟书《诗可以怨》解读
钱钟书《诗可以怨》解读
《诗可以怨》是钱钟书带给后人的一首古老的安魂曲,他笔下的句子直抒胸臆,写出了当时中国传统社会的事实状况,是钱钟书文学思想的一次完美体现,同时也引发我们对中国文化更深入的思考。
《诗可以怨》让我们看到中国传统社会的苦涩,也为当时的沧桑境况发出无尽
的悲叹。
作为《九歌》之一,钱钟书在诗歌中抒发了他心中的痛苦,描写了那个时代曲折的历史历程。
诗中反复夹带着罪恶,被盗,被害,暗示着旧时代不正义的现实。
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到生死轮回的痛苦,也可以看到权贵的垄断和主宰的残暴,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父辈们在社会动荡的背景下所承受的压力和苦恼,有着写照当时社会的普遍现象,也是对苦难痛苦的演绎。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诗可以怨》让我们看到人性的美丽与暗中激情,它告诉
我们,凡事都有两面性,任何一件事不是只简单地做或不做,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意义,而怨声载道,伤心欲绝的文化氛围,也可以让我们感受生活本身的乐趣,找到自我感受的真实态度,可以看到被压抑的凄凉,但也可以尝试反思这种体验。
在读完钱钟书的《诗可以怨》之后,我们会有一种感受,生活不止是由悲伤和
痛苦构成,而是一场人生的探 c 索,一场漫长的旅程,让我们不断地探索、深刻
地思考,去坚定信念,去追求生活的幸福、激情、力量,去见证真挚思想,去唤起沉睡的内心,让自己憧憬未来,重新做起,去完成未竟的使命。
钱钟书写作的语言特点
钱钟书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学者、作家,被誉为“博学鸿儒”和“文化昆仑”。
他的写作语言特点非常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
他的语言风格既有古典文学的韵味,又有现代文学的创新,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魅力。
以下是对钱钟书写作语言特点的详细分析:一、简练明了钱钟书的语言简练明了,用词精准,避免了冗长的词汇和复杂的语法结构。
他的文字简练有力,言简意赅,读起来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表达力。
这种简练明了的表达方式不仅让读者更容易理解作者的意图,也让作品更具有艺术美感。
二、幽默风趣钱钟书的文笔幽默风趣,常常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诙谐的氛围。
他的幽默不是刻意为之,而是自然而然地融入作品中,使得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这种幽默风趣的表达方式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乐观态度和豁达胸襟。
三、含蓄深沉钱钟书的语言充满了内涵和深度,表面上看似随意挥洒,但实际上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哲理。
他的作品常常通过一些看似平凡的事物或场景,表达出对人生、人性、爱情等方面的深刻思考。
这种含蓄深沉的表达方式让读者在品味作品时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深度和人文精神。
四、反讽幽默钱钟书在文章中经常使用反讽幽默,通过微妙的方式来表达作者的观点,让读者产生出乎意料的共鸣。
他常常以幽默的方式嘲讽社会现象和人物,这种反讽幽默的表达方式既能够让读者会心一笑,又能够让读者深思其中的道理。
五、文化底蕴深厚钱钟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之一,他的作品不仅具有高超的文学价值,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
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都有深入的研究,善于从中西文化交融的角度审视问题,展现出独特的文化视角和思考。
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六、语言运用娴熟钱钟书在语言运用上非常娴熟,他能够根据不同的题材和语境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使得作品既有文学性又有学术性。
他的语言既典雅优美又通俗易懂,既幽默风趣又深刻含蓄,这种多样化的语言风格使得他的作品更具有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
钱锺书的文学创作和文化熔铸
钱锺书的文学创作和文化熔铸钱锺书是中国现代作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他的文学作品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还蕴含了深刻的思想内涵。
他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发掘,对现代文学的探索与创新,使他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一、传统文化的呈现钱锺书的文学作品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呈现是十分显著的。
他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对古诗词、典籍、传说等的阅读和体验,将其中的精髓融入自己的创作当中。
例如,他的小说《围城》便是充满了中国文化元素的杰出代表。
小说以城市为背景,通过对城市人物的刻画,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城市背景下的生存状态。
同时,他还在小说中广泛使用成语、歇后语等语言表达方式,不仅展示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为小说增色不少。
比如,在小说中出现的“花好月圆”,“长江后浪推前浪”,就是一个个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语言符号。
二、西方现代文学的融入钱锺书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也不忘为现代文学作出贡献。
他借鉴西方现代文学的表现手法,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
比如,在小说《围城》中,他运用异步叙述的手法,即通过先预示后讲述的方式,让读者感受到小说中乌云密布的氛围。
这种表现手法与西方现代文学中的流派相似,却又充满了中国文化元素,使小说更具特色和魅力。
此外,钱锺书的文学作品中也融入了一些西方文化因素。
比如,在小说《围城》中,他将男主角林世荣送到美国留学,描述了美国的风土人情和文化震撼,使小说更显现出跨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三、文化熔铸的意义钱锺书的文学创作中,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的相融、交织,展示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他让读者感受到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学的融合,展示了中西文化的相通和相融,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同时,他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精髓,为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推广做出了贡献。
总之,钱锺书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他在文学创作中借鉴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学,在文化熔铸方面做出了十分重要的探索和尝试,使他的文学作品充满了精神层面的深刻意义和丰富内涵,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
钱钟书中国近代文学与文化的重要代表
钱钟书中国近代文学与文化的重要代表钱钟书:中国近代文学与文化的重要代表中国近代文学与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一代杰出学者、作家和文化人的贡献。
他们通过其独特的创作风格、思想深度和文化触觉塑造着中国文学的面貌,为中国近代文学的发展拓展了新的思路和路径。
在这些杰出人物中,钱钟书被公认为中国文学与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本文将围绕钱钟书的生平、主要作品以及他对中国文学和文化的贡献进行探讨。
一、钱钟书生平与学术背景钱钟书于1910年生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一个文化世家。
他的父亲是清末名士钱泽四,母亲则是近代教育家闻一多的妹妹。
受家庭环境的熏陶,钱钟书从小就对文学和艺术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钱钟书青年时期前往英国留学深造,先后就读于剑桥大学和伦敦大学。
在英国的学习经历为他的学术生涯和文化触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既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又深入了解了西方的文学和哲学思想。
二、钱钟书主要作品钱钟书的主要作品包括小说《围城》和文化随笔集《人生》。
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思考吸引了广大读者的关注。
《围城》是钱钟书最著名的小说之一,被誉为中国现代小说的经典之作。
小说以一个名叫方鸿渐的主人公为中心,通过对其在婚姻、事业和人生观方面的心理描写,展现了一种独特而深刻的对个体命运的思考。
小说中的主题与中国社会的困境和个人的选择息息相关,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
《人生》是钱钟书的一部文化随笔集,收录了他在生活中的感悟与思考。
钱钟书用生动的文字和独到的见解,探讨了人生、自然、艺术和教育等各个方面的议题。
这些随笔充满了智慧和温情,洋溢着对人类文明和普世价值的思考。
三、钱钟书的思想贡献钱钟书以其独特的思想和学术见解贡献了中国近代文学与文化的发展。
首先,钱钟书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有重要贡献。
他深入研究传统文化,从中吸取灵感,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他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理解和改造,既保持了传统的韵味,又注入了现代的元素,使得作品充满了前瞻性和创新性。
其次,钱钟书的思想触动了中国社会的思考与反思。
走近大家钱钟书的“化境”说
走近大家钱钟书的“化境”说走近大家钱钟书的“化境”说【中英摘要】“化境”说自上个世纪60年代提出以来,虽然在译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对其理论研究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
钱钟书的"化境"说对于我国翻译理论的影响却相当重要,本文通过钱钟书对传统的"信、达、雅"分析,进一步对钱钟书所谓的“化境”做了阐释。
Although the theory of "Perfection” had a great impact on the translation since the 1960s was put forward to, but their theory does not make substantial breakthroughs. Qian Zhongshu's "Perfection" for the impact of translation theory is quite important. The paper analyses the traditional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 of Qian and further explains the perfection.【关键词】化境,信、达、雅,神似【引言】钱钟书是一位学贯中西、融汇古今的学术大师。
他标举的“化境”说作为其翻泽思想的集大成,在中国译界享有崇高的威望。
然而,鲜有译界人士真正领会其内涵并对其进行系统、全面的论述,这是因为“化境”说犹如空中楼阁,抽象、玄妙而不可企及。
针对这种现状,本文就“化境”进一步较为详细的阐释,使之清晰、具体,广为译界接受和认可,成为独树一帜的中国翻译理论,并在实践中指导译者如何引“诱”、避“讹”、求“化”,使译文尽善尽美,达到文学翻译的最高境界。
【分析与讨论】(一)钱钟书眼中的“信达雅”;钱钟书指出:“译事之信,当包达、雅;达正以尽信,而雅非为饰达。
钱钟书“化境”
钱钟书先生提出的“化境”的来源,意义并评述。
——280851 刘玲一.“化境”的来源钱钟书的“化”,是从《说文解字》的一段训诂文字中引申出来的。
在1964年《林纾的翻译》的开头,他写道:汉代文字学者许慎有一节关于翻译的训诂,义蕴颇为丰富。
《说文解字》卷六《口》部第二十六字:“‘囮’”,译也。
从‘口’,‘化’声。
率鸟者系生鸟以来之,名曰‘囮’,读若‘言为’。
”南唐以来,“小学”家都申说“译”就是“传四夷及鸟兽之语”,好比“鸟媒”对“禽鸟”的引“诱”,“言为”、“讹”、“”化、“囮”是同一个字。
“译”、“诱”、“媒”、“讹”、“化”这些一脉通连,彼此呼应的意义,组成了研究诗歌语言的人所谓“虚涵数意”(mainfold meaning ) ,把翻译能起的作用(“诱”) 、难以避免的毛病(“讹”) ,所向往的最高境界(“化”) ,仿佛一一透视出来了。
二.“化境”的意义1.“诱”,说明了翻译的作用。
钱先生在《林纾的翻译》中对翻译的作用有如下生动的叙述:“它挑动了有些人的好奇心,惹得他们对原作无限向往,仿佛让他们尝到一点儿味道,引起了胃口,可是没有解馋过瘾。
”2.“媒”,翻译的重要功能在于做媒,“它是个居间者或联络员,介绍大家去认识外国作品,引诱大家去爱好外国作品,仿佛做媒似的,使国与国之间缔结了‘文学姻缘’。
”同“诱”一样,“媒”也是翻译的原动力,藉以实现翻译的文化交流功能。
3. “讹”,指翻译中存在由于主观或客观原因造成的忠实度的缺失,“译文中总有失真和走样的地方,在意义和口吻上违背或不尽贴合原文,就是‘讹’。
关于“讹”,钱钟书说:“一国文字和另一国文字之间必然有距离,译者的理解和文风跟原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之间也不会没有距离,而且译者的体会和自己的表达能力之间还时常有距离。
……因此,译文总有失真和走样的地方,在意义或口吻上违背或很不贴合原文。
那就是‘讹’,西洋谚语所谓‘翻译者即反逆者’。
”4.“化”,指的是翻译“所向往的最高境界”。
从同一性走向一体性——钱钟书文艺思想之精神的开题报告
从同一性走向一体性——钱钟书文艺思想之精神的开题报告本文将探讨钱钟书文艺思想中“从同一性走向一体性”的精神。
在钱钟书的文学、戏剧、文化等多个领域,均可看到他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同文化间的对话、以及实现“和谐”的探索。
而这一切,都基于他对“从同一性走向一体性”的充分思考和倡导。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讨:一、同一性与差异性的关系钱钟书在其所写的多篇文论中强调,“同一性是先天赋予的,差异性是后天所习得的”。
他认为,在个体的差异性之上必须建立和谐、共享和承认相似性的基础,才能使不同个体得以共存。
因此,他强调人们应当追求自身的内在一致性,同时也尊重他人的差异性,以此来建立一个充满和谐与生机的文化秩序。
二、文化的对话在21世纪的今日,文化的多样性已经成为现实,而文化的对话也应运而生。
钱钟书在其作品中,始终强调不同文化间的沟通与交流。
他认为,文化是多样性的,但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能够更好地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他在大量研究中国古代戏剧、文学和文化的基础上,将自己的文化视野拓展到了亚洲和世界其他地方。
三、和谐的探索在钱钟书的文艺思想中,和谐是一种关键概念,它被运用到各个领域中去。
他认为,和谐不仅仅是在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中体现出来,而且还能够在社会各个层面上得到扩大应用。
钱钟书在长期思考乡土文化、现代文化与世界主流文化的互动关系的过程中,不断寻找“和谐”的可能性,将自身文艺成果贡献于时代。
综上,钱钟书文艺思想中的“从同一性走向一体性”是一种超越个体、超越文化差异的思想。
它强调同一性和差异性的相互补充关系,强调文化的对话和倡导和谐的共存。
这种思想不仅对我们当前建立和谐社会有启示,也对加强世界各地文化的互动和交流有积极指导意义。
从“神韵”、“气韵”和“神似”三方面探讨钱钟书的 “化境”论——以《谈艺录》为例
2272019年14期总第454期ENGLISH ON CAMPUS从“神韵”、“气韵”和“神似”三方面探讨钱钟书的“化境”论——以《谈艺录》为例文/李雨欢 费 红样一方面,任何一个有情感的人都可能与美学相关。
所以,本文旨在把“神韵”、“气韵”和“神似”放在翻译美学的角度来与探讨钱钟书“化境”说中的美学体现与联系,并与翻译美学相结合,从而更好地把“化境”说指导于文学翻译中。
三、《谈艺录》中“化境”的美学具体体现从美学渊源上来看,“神韵”、“气韵”、“神似”实际上体现了一种“人化”的特征。
用钱钟书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把文章看成我们同类的活人”。
原文有形貌,有神韵和气韵,这些共同构成了原文的风格。
1.“神韵”在《谈艺录》中的体现。
《谈艺录》第六章则写道,“余尝作文论中国文凭特色,谓其能进取诸身,以文拟人;以文拟人,斯形神一贯,文质相宣矣”,这正说明了钱钟书先生对于“神韵”二字的见解。
而且大赞“神韵为诗中最高境界”。
在文中,他以《新约全书》中的“Not of the letter, but of the spirit; for the letter killeth, but the spirit given life”为例,指出了“神”有二义,第一是“养神”之神,而第二即谈艺者所谓“神韵”、“诗成有神”、“神来之笔”,皆指上学之“神”。
英国翻译理论家泰特勒1970在《翻译原理简论》一文中说:“好的翻译是把原作的优点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区,使得译文的语言所属国家的人们能够清新地领悟,强烈地感受,正像使用原作语言的人们所领悟、所感受的一样”。
笔者认为把“神韵”二字融入进翻译实践中,让美学“神韵”与翻译相结合,可以让译文更加自然流畅,能让读者更好的体验和感觉原文所想要表达的意思。
就现代翻译而言,笔者认为“神韵”二字在现代翻译中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
由于文化背景、思想意识的不同,国内的译者很难表达出国外作品原文的风格,而外国译者也很难表达出中国诗歌等各种形式的作品的风格和意味。
钱钟书的文艺复兴情结的开题报告
钱钟书的文艺复兴情结的开题报告
钱钟书先生,是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者、作家
和翻译家。
他在文学、语言、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的贡献和成就备受赞誉。
其中,他对于欧洲文化和文艺复兴的研究、理解和传播,对于中国的文
艺复兴与现代化思潮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重点关注钱钟书先生的文艺复兴思想和情结,旨在探究钱先生
在研究欧洲文化和文艺复兴思潮时的体验、观察和反思,以及这些思想
在中国文化和教育领域中的影响和贡献。
首先,本文将简述文艺复兴运动的定义和历史背景,并探究钱先生
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所处的时代和环境,以及他对欧洲文化和文艺复兴运
动的理解和认识。
其次,本文将深入探讨钱先生对于文艺复兴的情结和热情,以及他
对于这一时期欧洲文化和艺术所持续的兴趣和研究。
通过对钱先生相关
著作的研究,本文将展示他在研究欧洲文化和文艺复兴思潮时所体现的
深刻洞察力和学术见解。
最后,本文将探讨钱先生在中国文化和教育领域中所带来的影响和
贡献。
通过分析钱先生的观点和精神,在中国文化和教育领域中提倡文
艺复兴与现代化的思想,推动了中国文化与世界接轨的进程,为中国现
代文化和教育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综上所述,本文将通过对钱钟书先生的文艺复兴情结的探究,以展
现他对于欧洲文化和思想的独特理解和洞察,同时也说明他对于中国文
化和教育领域的思考和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钟书文艺思想生成的历史语境罗新河(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株洲412008)摘要:钱钟书是中国现当代著名的文艺批评家和理论家,他在中西对话的学术研究过程中形成了自己深宏广博、中西贯通、自成一体的文艺思想。
他的文艺思想是思想开放时代的必然产物,反映了把传统与当代文化的创新需求调合起来的历史要求,为中国现代文论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关键词:钱钟书;文艺思想;对话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31X (2011)01-0087-04收稿日期:2010-11-18作者简介:罗新河(1973-),男,湖南株洲人,湖南工业大学讲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
钱钟书是中国现当代著名的文艺批评家和理论家。
钱钟书曾说:“我的原始兴趣是文学作品,具体作品引起了一些问题,导使我探讨文艺理论和文艺史”[1]204因此他广泛深入地研读了中西方大量文化文学典籍,在一种中西古今对话与沟通的宏阔视野下,充分挖掘和探究人类“莫逆冥契”的诗心文心,并结合自己独特的审美和创作体验,做出了许多精彩透辟的理论阐述,最终形成了自己深宏广博、中西贯通、自成一体的文艺思想,从而为中国文论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然而钱钟书独特的文艺理论和思想,绝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特定的时代思想背景。
一二十世纪是一个思想大解放、大碰撞、大融合的时代,反映在文学理论上呈现为一种开放性、现代性、和创新性的时代品格,它一方面从纵向上内在承继着中国古老文艺的精神血脉,另一方面,又在横向上,吸吮着西方的文化养料,从而在一种中外文化及文学的交流和碰撞的历史语境中不断生发和变迁。
20世纪中国文艺理论的发生发展一开始就体现了文化观念和心态的转换和更新,体现了中国文艺美学从传统向现代、从中外隔绝向中外融合的、开放性的形态的转变。
这一点由王国维、梁启超等学术大师们建构其学术大厦,创立其文学理论的过程首肇其端。
王国维是接受、借鉴和消纳西方文艺理论方面的前驱者和典型人物。
他几乎是中国最早自觉地借鉴西方文艺理论方法来进行文学研究和批评的学者,更重要的是他的学术实践和理念在古老中国封闭保守的学术语境中带有一种学术启蒙的意味,他对于中外文化相互借鉴、交流和融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文艺美学的世界性人类性性质和意义的意识,无疑深刻启发了后来者。
他提出的“学无新旧也,无中西也,无有用无用也”的观念,是其学术实践的一大特色。
陈寅恪曾对王国维的学术成就和方法做过如是评价:“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凡属于文艺批评及小说戏曲之作,如《红楼梦评论》及《宋元戏曲考》是也。
”此种评价无疑是对王国维贯通新旧中西的学术实践的最恰如其分的说明。
《〈红楼梦〉评论》以西方古典(亚里士多德)和现代(叔本华)的悲剧理论,来解析中国传统经典文学著作《红楼梦》的美2011年2月第11卷第1期Fe b.2011Vo l.11,No .1湖南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nan First NormalUniversity学和伦理价值,《宋元戏曲考》在分析中国古典戏曲的美学品格时也同样运用了西方悲剧理论,王国维中西会通的学术尝试,别开生面,颇有创获,堪称中国文学研究领域的开风气之举。
尽管《〈红楼梦〉评论》以叔本华理论来讨论和解读《红楼梦》的人生意义和艺术价值的初步尝试,现在看来不无牵强偏颇、生搬硬套之处,如钱钟书先生就认为:“王氏附会叔本华以阐释《红楼梦》不免作法自弊也。
盖自叔本华哲学言之,《红楼梦》未能穷理窟而掘道根;而自《红楼梦》小说言之,叔本华空扫万象,敛归一律,尝滴水之大海味,而不屑观海之澜。
夫《红楼梦》、佳著也,叔本华哲学玄谛也;利导则两美可以相得,强合则两贤必至相轭”,但这种尝试却为中西文学的交汇融通奠定了基础,使人们极大地认识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西二学,盛则俱盛衰则俱衰,风气既开,互相推助”[2],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时代气象,做学问再也不能拘于一孔之见,一隅之得了。
另一个在近代学术现代转向上开风气的重要人物是梁启超。
梁启超曾对中外文化交融创新之现象,有一段颇为形象而贴切的比拟:“生理学之公例,凡两异性结合者,其所得结果必加良。
此例殆推诸各种事物而皆同也……今则全球若比邻矣,埃及安息印度墨西哥四祖国,其文明皆已灭,故虽与欧人交,而不能产新现象,盖大地今日只有两文明,一泰西文明欧美是也;二泰东文明,中华是也。
二十世纪则两文明结婚之时代也。
吾欲我同胞张灯置酒迓轮俟门,三揖三让,以行亲迎之大典,彼西方美人,必能为我家育宁馨儿以亢我宗也。
”[3]从后来历史发展的现实情况来看,说“大地今日只有两文明”,当然是极其错误的,但其对文明之间的交融和结合的特别强调,在当时顽固保守、思想闭塞的时代却是一种革命的举动。
梁启超此种理念是站在历史时代以及世界文化融合的高度俯瞰文明的走势而发出的一种希冀和要求,它也是后来中国新文化发展的一种准确预言。
当新文学在欧风美雨滋养下,结出它的第一批果实时,无怪乎它的研究者,即呼之为时代的宁馨儿。
而且梁启超也曾经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进行了此种学术实践,并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屡屡首开风气。
张荫麟曾对梁启超在近代中国学术史上的贡献进行过认真总结,认为,“自戊戌政变以后至辛亥革命成功时止,是为介绍西方思想,并以新观点批评中国学术之时期。
”[4]在这一时期,“先生所贡献国人者,除应时之政论、及激发国民之爱国心之宣传外,尚有三焉:一则介绍西方学问。
国人得闻之亚里士多德、倍根、笛卡尔、斯宾挪莎、康德、卢梭、霍布士、边沁诸家之学说,实自先生之著作始也。
……其于形上之学激发好奇之心,引起探讨之兴趣,实为此后新文化运动之伏线矣。
二则以新观点批评学术,换言之,即我国学术之第一次重新估价,其论管子、墨翟,其论商鞅,其论王安石、论孔教、佛教,皆一扫传统观念,而为今日吾人大多数对于此诸家之观念之根基。
……三则以新观点考察中国历史,而提出史学革命方案。
……后有作中国近代史学史者,不能不以先生之名冠其篇矣。
”由此看出,梁启超对现代学术的转型所起的开拓之功是很大的。
然而,梁启超本质上是一个政治活动家,他的主要精力是在“应时之政论、及激发国民之爱国心之宣传”,学术实践非常有限,并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其学术实绩作为学者相比王国维也较为逊色。
但在当时对于学术风气的改变,其功却是丝毫不亚于王国维的。
在前辈学人的倡导下,到了五四时代,此种中西交融和创新的现象,更加自觉和普遍,蔚为一时风气。
新文学的开拓者鲁迅、胡适、陈独秀、周作人、茅盾等人,都是西方文艺理论的“拿来者”。
新文学的文学理论从对文学的本质认识、美学价值,以及文学的接受等理论范畴都带有鲜明的西方的痕迹和色彩。
在新文学作家中提倡西学最力和最早的人是鲁迅。
早在1908年,鲁迅在其《摩罗诗力说》的题引就采用了尼采的话语:“求古源尽者将求方来之泉,将求新源。
蹉我昆弟,新生之作,新泉之涌于渊深,其非远矣。
”这段引言透露出鲁迅后来的文化走向,以及中国新文化的趋势,那就是在继承中国文化命脉的同时,积极探求和“拿来”西方的精神之泉,以浇灌中国的文艺之花。
这里的“新泉”与法国学者阿兰·李维比所说的“新的模式”如出一辙,依阿兰·李维比看来,在“封闭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的情况下,“这就要求我们时刻准备接纳新的模式,那些能够描绘未来世界的新的社会模式、知识模式。
我们所要准备的是对世界的再次发现”[5]。
“新泉”也好,“新的模式”也罢,都是指称一种异质的话语系统,其功用就在于对原初文化语境世界的“再次发现”,这种发现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的交融与沟通。
这在后来新文学的发展中得到充分实践和印证。
与五四新文学相对立的学衡派,创办《学衡》第1期2011年湖南学院学报杂志,从一开始就打出“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旗号,其成员吴宓在1915年的日记中谈到要编辑一种杂志以“发挥国有文化,沟通中西事理”。
虽然学衡派因为反对新文学运动,一直倍受批判,在很长一段时间,其理论的内涵和价值没有得到充分清理和重视,但在现在看来,他们沟通中外的理论主张在本质上却与当时新文学的主张是不谋而合的。
随着新文学以及现代学术交融创生的气候的不断变迁和发展,到了三四十年代,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便是孕育诞生了一位集大成者:钱钟书。
美国学者胡志德说:“他(指钱钟书———引者注)的文学批评显示了对传统文学全部遗产的真知,显示了他对欧洲文学的灼见,这些真知灼见足以令许多西方学者汗颜。
”[6]这种概括无疑是非常确实的,但这种修养在王国维以来的现代中国学者中却是一种普遍现象,也是一种基本的学术要求,只不过钱钟书是其中一个特别突出的例子而已。
傅斯年先生就曾指出:“研治中国文学,而不解外国文学,撰述中国文学史,而未读外国文学史,将永无得真之日。
”[7]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下,钱钟书说出下面的话,就是自然而然的了:“为了充实我们的审美经验,我们必须走向外国文学;为了充实我们的另一些审美经验,我们必须回归自身。
文学研究中的妄自菲薄固然不可取,拒接接受外国文明的爱国主义就更不可取。
”[8]“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学,我们也许该研究一些外国文学;同样为了更好地了解外国文学,我们该研究一点中国文学。
”[1]186应该说,两者意思几乎是一致的,但就研究的境界来说,作为后学的钱钟书无疑更开阔,他不单单讲外国文学的知识及审美经验对于中国文学研究的价值,这在近代海通以还的中国成为一种共识,甚至都不自觉渗染了一层西方中心论的色彩,以致谈中国文学而不谈外国文学,就给人一种严重缺失之感;钱钟书强调外国文学的研究,中国人的审美经验和文论话语的重要参考价值,在那样一个言必称希腊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即使放到现在来说,也不为过时。
在乐黛云先生看来,“今天,东西方文化的接触只能是和过去完全不同的,以互补、互识、互用为原则的双向自愿交流,这种交流正是后殖民时代比较文学的基础。
”[9]5可以说,钱钟书沟通中西的学术实践及其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思想文化成果,正是那个思想开放的时代的必然产物。
二王瑶先生曾对中国学术的现代转型的内涵及历程有过非常精辟的阐述,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他以王国维发其端,而承之梁启超,直至胡适、陈寅恪、鲁迅等,而以钱钟书作为终结(指作为中西贯通的标志性的大学者而言),构成一条近代学术发展的线索和链条,他说:从中国文学研究的状况说,近代学者由于引进和吸收了外国的学术思想、文学观念、治学方法,大大推动了研究工作的现代化进程。
……从王国维、梁启超,直至胡适、陈寅恪、鲁迅以至钱钟书先生,近代在研究工作方面有创新和开辟局面的大学者,都是从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地引进和汲取了外国的文学观念和治学方法的。
他们的根本经验就是既有十分坚实的古典文学的根底和修养,又用新的眼光、新的时代精神、新的学术思想和治学方法照亮了他们所从事的具体研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