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先生的翻译思想于翻译理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钟书的翻译思 想和成就
• *人物简介 • *翻译思想 • *翻译成就
人物简介
• 钱钟书(1910年11月21日-1998年12月19日), 出生于江苏无锡县,原名仰先,字哲良,字 默存,号槐聚,毕业于清华大学,后赴牛津 大学就读,曾用笔名中书君,是著名的作家, 文学研究家,翻译家。曾为《毛泽东选集》 英文版翻译小组成员。晚年就职于中国社会 科学院,任副院长。钱钟书在文学,国故, 比较文学,文化批评等领域的成就,推崇者 甚至冠以“钱学”。
钱先生的翻译给予中国文化的主要影响:
• 1、是以一种文化批判精神观照中国与世 界。 • 2、是以一种新的学术规范发展和深化中 国学研究。 • 3、是以一种现代意识统领文学创作。 • 4、是以一种高尚的形象为中国知识分子 树立人格上的榜样。
主要著作
• • • • • • • • • • • • 1941 《写在人生边上》 1945 《猫》(《文艺复兴》1月10日);《人?兽?鬼》(著名短篇小说集 1947 《围城》(著名长篇小说集) 1948 《谈艺录》(开明书店1949年6月版) 1978 《古典文学研究在现代中国》(《明报月刊》7月) 1980 《诗可以怨》(《文学评论》1981年1期) 1981 《管锥编》、《管锥编增订》(中华书局1982年9月出版) 1984 《也是集》(香港广角镜出版社3月版);《谈艺录》(补订本) 1985 《七缀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2月版) 1988 《模糊的铜镜》(《随笔》1988年第5期) 2003 《钱钟书手稿集 荣安馆札记》 2005 《宋诗纪事补订》
• • • • • • •
• •
•
不受教育的人,因为不识字,上人的当;受教育的人,因为识了字,上印刷品 的当。 —— 钱钟书,《围城》 牛惯做牺牲,可以显示‘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并且,世人好 吹牛,而牛决不能自己吹自己,至少生理构造不允许它那样做。 —— 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 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 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 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 ——钱钟书《围城》 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假使人生真是这样,那么,我们一大半作者只能算 是书评家,具有书评家的本领,无须看得几页书,议论早已发了一大堆,书评 一篇写完交卷。 ——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 序》 有一种人的理财学不过是借债不还,所以有一种人的道学,只是教训旁人, 并非自己有什么道德。 —— 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 论教训》
文言译文读来亲切不隔,相反,若硬用白话 迻译,令古人操今语,则有不伦不类之憾。
• 以上第一句是苏格拉底弟子撰野史,记 皇子问克敌之道,他的父亲教诲他的话, 言者的慧黠跃然纸上; • 第二句是荷马史诗中奥德修斯的话,虽 心有悲伤但不废饮食,显示出言者的洒 脱; • 第三句是古希腊俗语,俚俗但又无伤大 雅。
• 凭借传统的典雅文言,钱钟书将大批深负卓识的西学 理论要义翻译过来,与中国传统文论互相阐发。他的 做法得以直接深入到与西方当下对话的内核,证明西 方学界津津乐道的所谓“新锐创见”,用中国的文言 也完全可以明确清楚地表述。最重要的是,钱钟书从 实践层面对后现代学派解构一切的方法论进行了反拨。 他吸收、借鉴了解构主义的批判性,打破了原来结构 的封闭性和自足性;同时又有效地避免了解构主义建 构性缺失的不足,破中有立。
• The man must be designing and cunning, wily and deceitful, a thief and a robber, overreaching the enemy at every point. 必多谋善诈,兼黠贼与剧盗之能 • Even as I bear sorrow in my heart, but my belly ever bids me eat and drink, and brings forgetfulness of all that I have suffered. 吾虽忧伤,然思晚食。吾心悲戚,而吾腹命吾饮食, 亦可稍忘苦痛 • All women are the same when the lights are out. 灭烛无见,何别媸妍
2)信美兼具的翻译效果
• 钱钟书指出:“译事之信,当包达、雅;达正以尽信,而雅非 为饰达。依义旨以传,而能如风格以出,斯之谓信。……雅之 非润色加藻,识者犹多;信之必得意忘言,则解人难索。译文 达而不信者有之,未有不达而能信者也。”钱钟书继承并发展 了我国传统译论从文艺学和美学的角度揭示翻译的本质特征这 一优点,提出“等类(the principle of equivalent or approximate effect)”的标准,意即对等或效果基本一致的原则。钱钟书凭借 惊人的语言才华,将看似不可能直译的地方创造出汉语中相等 的表现来:诸如 “唯唯诺诺汉”(yes-man)、“颔颐点头人” (nod-guy)、“无知即是福”(ignorance is bliss.)等,准确 贴切、生动传神。
翻译成就
钱钟书是中国当代最令人骄傲的社会科学家 之一,也对翻译理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 用“诱”、“讹”、“化”三字对翻译的性 质、功用、易犯的毛病和理想的最高境界作 了科学论述。同时,他对翻译的准则:“信、 达、雅”三字,也作了精湛的评论 。虽然他 在翻译学上的成就只是其学术研究中的一个 “雕栏”,但对译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翻译思想
• 钱钟书对翻译问题的研究虽然失之零散却十 分严肃,而且是全方位的。他早在1934年就 明确使用过“翻译学”和“艺术化的翻译 ” 钱钟书梳理传统译论中的“信、达、雅”原 则,第一次系统论述了三者的辩证统一关系; 旗帜鲜明地提出以诗译诗的主张,并以典雅 文言的翻译风格独步当代译坛。钱钟书在译 学方面的论述,在中国译界引起广泛关注, 特别是他所标举的“化境”说,更产生了深 远影响。
1)典雅文言的翻译风格
Fra Baidu bibliotek
• 翻检钱钟书的翻译,首先引人注目的是典雅的文言行 文。同一种语言也有雅、俗之分,正、奇之判,骈、 散之别,文、白之辨。刘勰指出:“斟酌乎质文之间, 而隐括乎雅俗之际,可与言通变矣”,就是主张用发 展的观点看待文学的正奇、雅俗。钱钟书在《与张君 晓峰书》中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文言与白话之争 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文言、白话两者各自具有不 可否定的存在价值,可以互相补充。用中国古代语言 翻译外国文学作品不是没有先例,晚清和民国初期也 曾一度盛行用骚赋体写作来虚饰模仿古典的高雅风格。 钱钟书借助典雅文言翻译西方作品,并将二者完美地 结合起来。
• *人物简介 • *翻译思想 • *翻译成就
人物简介
• 钱钟书(1910年11月21日-1998年12月19日), 出生于江苏无锡县,原名仰先,字哲良,字 默存,号槐聚,毕业于清华大学,后赴牛津 大学就读,曾用笔名中书君,是著名的作家, 文学研究家,翻译家。曾为《毛泽东选集》 英文版翻译小组成员。晚年就职于中国社会 科学院,任副院长。钱钟书在文学,国故, 比较文学,文化批评等领域的成就,推崇者 甚至冠以“钱学”。
钱先生的翻译给予中国文化的主要影响:
• 1、是以一种文化批判精神观照中国与世 界。 • 2、是以一种新的学术规范发展和深化中 国学研究。 • 3、是以一种现代意识统领文学创作。 • 4、是以一种高尚的形象为中国知识分子 树立人格上的榜样。
主要著作
• • • • • • • • • • • • 1941 《写在人生边上》 1945 《猫》(《文艺复兴》1月10日);《人?兽?鬼》(著名短篇小说集 1947 《围城》(著名长篇小说集) 1948 《谈艺录》(开明书店1949年6月版) 1978 《古典文学研究在现代中国》(《明报月刊》7月) 1980 《诗可以怨》(《文学评论》1981年1期) 1981 《管锥编》、《管锥编增订》(中华书局1982年9月出版) 1984 《也是集》(香港广角镜出版社3月版);《谈艺录》(补订本) 1985 《七缀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2月版) 1988 《模糊的铜镜》(《随笔》1988年第5期) 2003 《钱钟书手稿集 荣安馆札记》 2005 《宋诗纪事补订》
• • • • • • •
• •
•
不受教育的人,因为不识字,上人的当;受教育的人,因为识了字,上印刷品 的当。 —— 钱钟书,《围城》 牛惯做牺牲,可以显示‘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并且,世人好 吹牛,而牛决不能自己吹自己,至少生理构造不允许它那样做。 —— 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 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 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 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 ——钱钟书《围城》 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假使人生真是这样,那么,我们一大半作者只能算 是书评家,具有书评家的本领,无须看得几页书,议论早已发了一大堆,书评 一篇写完交卷。 ——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 序》 有一种人的理财学不过是借债不还,所以有一种人的道学,只是教训旁人, 并非自己有什么道德。 —— 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 论教训》
文言译文读来亲切不隔,相反,若硬用白话 迻译,令古人操今语,则有不伦不类之憾。
• 以上第一句是苏格拉底弟子撰野史,记 皇子问克敌之道,他的父亲教诲他的话, 言者的慧黠跃然纸上; • 第二句是荷马史诗中奥德修斯的话,虽 心有悲伤但不废饮食,显示出言者的洒 脱; • 第三句是古希腊俗语,俚俗但又无伤大 雅。
• 凭借传统的典雅文言,钱钟书将大批深负卓识的西学 理论要义翻译过来,与中国传统文论互相阐发。他的 做法得以直接深入到与西方当下对话的内核,证明西 方学界津津乐道的所谓“新锐创见”,用中国的文言 也完全可以明确清楚地表述。最重要的是,钱钟书从 实践层面对后现代学派解构一切的方法论进行了反拨。 他吸收、借鉴了解构主义的批判性,打破了原来结构 的封闭性和自足性;同时又有效地避免了解构主义建 构性缺失的不足,破中有立。
• The man must be designing and cunning, wily and deceitful, a thief and a robber, overreaching the enemy at every point. 必多谋善诈,兼黠贼与剧盗之能 • Even as I bear sorrow in my heart, but my belly ever bids me eat and drink, and brings forgetfulness of all that I have suffered. 吾虽忧伤,然思晚食。吾心悲戚,而吾腹命吾饮食, 亦可稍忘苦痛 • All women are the same when the lights are out. 灭烛无见,何别媸妍
2)信美兼具的翻译效果
• 钱钟书指出:“译事之信,当包达、雅;达正以尽信,而雅非 为饰达。依义旨以传,而能如风格以出,斯之谓信。……雅之 非润色加藻,识者犹多;信之必得意忘言,则解人难索。译文 达而不信者有之,未有不达而能信者也。”钱钟书继承并发展 了我国传统译论从文艺学和美学的角度揭示翻译的本质特征这 一优点,提出“等类(the principle of equivalent or approximate effect)”的标准,意即对等或效果基本一致的原则。钱钟书凭借 惊人的语言才华,将看似不可能直译的地方创造出汉语中相等 的表现来:诸如 “唯唯诺诺汉”(yes-man)、“颔颐点头人” (nod-guy)、“无知即是福”(ignorance is bliss.)等,准确 贴切、生动传神。
翻译成就
钱钟书是中国当代最令人骄傲的社会科学家 之一,也对翻译理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 用“诱”、“讹”、“化”三字对翻译的性 质、功用、易犯的毛病和理想的最高境界作 了科学论述。同时,他对翻译的准则:“信、 达、雅”三字,也作了精湛的评论 。虽然他 在翻译学上的成就只是其学术研究中的一个 “雕栏”,但对译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翻译思想
• 钱钟书对翻译问题的研究虽然失之零散却十 分严肃,而且是全方位的。他早在1934年就 明确使用过“翻译学”和“艺术化的翻译 ” 钱钟书梳理传统译论中的“信、达、雅”原 则,第一次系统论述了三者的辩证统一关系; 旗帜鲜明地提出以诗译诗的主张,并以典雅 文言的翻译风格独步当代译坛。钱钟书在译 学方面的论述,在中国译界引起广泛关注, 特别是他所标举的“化境”说,更产生了深 远影响。
1)典雅文言的翻译风格
Fra Baidu bibliotek
• 翻检钱钟书的翻译,首先引人注目的是典雅的文言行 文。同一种语言也有雅、俗之分,正、奇之判,骈、 散之别,文、白之辨。刘勰指出:“斟酌乎质文之间, 而隐括乎雅俗之际,可与言通变矣”,就是主张用发 展的观点看待文学的正奇、雅俗。钱钟书在《与张君 晓峰书》中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文言与白话之争 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文言、白话两者各自具有不 可否定的存在价值,可以互相补充。用中国古代语言 翻译外国文学作品不是没有先例,晚清和民国初期也 曾一度盛行用骚赋体写作来虚饰模仿古典的高雅风格。 钱钟书借助典雅文言翻译西方作品,并将二者完美地 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