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翻译实践论

合集下载

钱锺书翻译理论与实践

钱锺书翻译理论与实践

钱锺书翻译理论与实践钱锺书学贯古今,被称为“文化昆仑”。

接下来,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钱锺书翻译理论与实践,欢迎大家参考与借鉴。

钱锺书翻译理论与实践其作品《林纾的翻译》比较全面地反映了钱钟书的翻译观,另有大量见地独到的论述翻译的片段,散落在《管锥编》、《谈艺录》等著述中。

他所标举的“化境”说,更是在中国译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钱锺书提出翻译的最高理想是“化境”。

他认为:“文字翻译的最高理想可以说是‘化’。

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为另一国文字,既能不以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格,那就算得入于‘化境’。

”这表明翻译既要用译入语再现原语信息,又能完全保持原作的风味;既要在内容、形式等诸多方面忠实于原作,有要求译文自然流畅,不可生硬牵强。

例1、 One man was lamed in his legs, while another has lost his eyesight. The blind man, taking the lame man on his shoulders, kept a straight course by listening to the other’s orders. It was bitter, all-daring necessity which taught them how, by dividing their imperfections between them, to make a perfect whole.译文:一人腿脚不好,另一人眼睛不好。

盲人背着瘸子,听着他指路。

但教他们如何通过分开他们之间的缺陷,组合为一个完美的整体却需要莫大勇气,因为这有点残忍。

钱译:一跛一盲,此负彼相,因难见巧,何缺成全。

解析:此段摘自《管锥编》,以极简的语言说明了一位盲人和一位跛者相互扶助,取长补短,彼此协作的情况。

译文相较于原文来说,更加精炼,但对原文意思的表达却没有任何删减。

关于翻译家钱钟书先生

关于翻译家钱钟书先生

关于翻译家钱钟书先生目录摘要 (1)关键字 (2)正文 (2)一、钱老简介 (2)二、“诱”、“讹”、“化”的翻译思想 (3)三、翻译例文欣赏 (4)四、我的观点 (5)参考文献 (5)摘要钱钟书先生不仅是一位著名作家,也是一名翻译家,他对中国的翻译理论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本文主要对钱钟书先生在翻译方面的理论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通过举例展示了钱钟书老先生在翻译方面独特的手法。

同时,在本文中还提到了我对翻译的理解,和我认为的要成为一名好的翻译的必要条件。

AbstractMrQian is not only a famous writer but a translator, who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translation theory of China. I will give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his translation theory in my paper, and analyze the unique methods of his translation.I also give my own opinion of the requirementswhich is necessary for being a good translator.关键字成就翻译观点理论原则Key wordsachievement translation views theoretical principles正文一、钱老简介中学时代,在语文课本上第一次接触到了钱钟书老先生。

那时候只知道钱老先生是一个作家,只知道他写的文章很好,很受欢迎。

后来才知道,原来钱老还是一个著名的翻译家。

在课上,通过高老师的讲解才知道,一个好的翻译,原来需要将两种语言所处的文化背景有一个很好的了解,掌握好两种语言才能将一种语言的意思尽量完整的去转化到另一种语言中去。

翻译,不仅仅是将文字的意思转化过去,能否将原文中所包含的意思很好的翻译出来也是极其重要的一方面。

钱钟书提出的翻译标准

钱钟书提出的翻译标准

钱钟书提出的翻译标准
钱钟书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和语言学家,他提出的翻译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忠实原意:翻译应该忠实于原文的意思,尽可能地传达原文的表达和情感。

通顺易懂:翻译应该通顺易懂,避免生硬、繁琐、拗口的语言表达,使读者能够轻松理解。

文字精炼:翻译应该精简语言,尽量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达,而不是用冗长的句子来表达相同的意思。

文化传承:翻译应该注重文化传承,尊重原著的文化背景和表达方式,将原著的文化内涵传递给读者。

美感再现:翻译应该追求美感再现,不仅要传达原著的意思,还要尽可能地体现原著的文学美感和艺术价值。

这些翻译标准在翻译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帮助翻译人员更好地完成翻译工作,同时也有助于提高翻译的质量和效果。

钱钟书的翻译思想及其译例赏析

钱钟书的翻译思想及其译例赏析

钱钟书的翻译思想及其译例赏析作者:江梦晔来源:《读书文摘(下半月)》2017年第10期摘要:钱钟书先生是我国近现代的国学大师,文化昆仑。

从翻译方面来看,钱钟书先生具有创新性的翻译理论观点和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

他的翻译理论观点言简意赅,意蕴丰富,在文学翻译界独树一帜,对以后的翻译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本文将根据有关资料,对钱钟书的翻译思想与实践做出总结、论证以及不同层面的梳理,对其译例进行赏析,希望有利于人们对“钱氏”翻译思想与实践的研究,并且为全球化交际过程中的文化转型提供借鉴思路。

关键词:钱钟书;翻译思想;译例一、引言钱钟书,江苏无锡人,字默存。

他精通数国外语,在许多文化领域都取得了极高建树。

他是当代中国的国学大师之一,更是见解独到的翻译理论家,对翻译界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钱钟书翻译的专著不多,而且他对翻译问题的研究比较零散,但十分独到、全面。

《林纾的翻译》《汉译第一首英文诗及有关二三书》等专文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翻译思想,此外,大多散见于《管锥编》《谈艺录》等著作中。

二、翻译思想(一)“诱”、“媒”、“讹”在《林纾的翻译》一文的开始,钱钟书就首先分析了“译”字中相互关联的意义。

在后面的文章中,他对“诱”“讹”“化”做出了详细的阐述,把翻译的性质、作用、易犯的错误和翻译的理想做出了独特的概括。

这一段话意蕴丰富,引人深思。

所谓“诱”就是我们常说的“媒”,钱钟书用二字形象地说明了翻译的作用。

从广义上来说,即翻译在文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

也就是说,翻译是个“居间者”和“联络人”,诱使人们去了解外国作品,好像“做媒婆”似的,促使各国文化缔结“文学姻缘”。

从狭义来说,一方面,读者可能会因为阅读了翻译作品而对原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另一方面,随着读者阅读量的增加,可能渐渐对翻译作品产生质疑,故想阅读原作。

这就是钱钟书所说的“讹”。

所谓“讹”,就是译文和原作之间总有“失真”的地方,在意义理解或语气上与原文的风格不同。

钱钟书翻译理论

钱钟书翻译理论
领域所起的作用,即诱导人认 识外国文学。 • 林纾的翻译起的是“媒”的作用
• 二、“讹”: • 讹主要指的是翻译作品中的“讹错”。 • 钱钟书先生认为正是讹错起到了抗腐作用。
• 三、“化”:
• 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 一国文字转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 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 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才能说算得上人 于“化境”。
• 格言、谚语用语诙谐形象,对比新颖,并且悦耳、直接, 富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趣味性。结构上的稳定性、语义上的 相对独立性与完整性,以及暗含的情态表达力是其共同特 点,翻译起来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如果过于拘泥于字面意 思的“信”,则难“达”深层意蕴,而恰恰后者才是其鲜 活生命力所自。钱钟书在翻译时,以绵里藏针的机智微妙, 以尺幅万里的浓缩,尽传格言、谚语和成语之妙;有时甚 至直接套用中国固有的表达方式,看似信手拈来,却准确 传神: If you run after two hares, you will catch either. 脚踏两只船。 After rain comes sunshine. 苦尽甘来。 A good conscience is a soft pillow. 白天不做亏心事,夜半敲门心不惊
• The man must be designing and cunning, wily and deceitful, a thief and a robber, overreaching the enemy at every point. 必多谋善诈,兼黠贼与剧盗之能。 Even as I bear sorrow in my heart, but my belly ever bids me eat and drink, and brings forgetfulness of all that I have suffered. 吾虽忧伤,然思晚食。吾心悲戚,而吾腹命吾饮食, 亦可稍忘苦痛 All women are the same when the lights are out. 灭烛无见,何别媸妍 以上第一句是苏格拉底弟子撰野史,记皇子问克敌之 道,他的父亲教诲他的话,言者的慧黠跃然纸上;第二句 是荷马史诗中奥德修斯的话,虽心有悲伤但不废饮食,显 示出言者的洒脱;第三句是古希腊俗语,俚俗但又无伤大 雅。文言译文读来亲切不隔,相反,若硬用白话迻译,令 古人操今语,则有不伦不类之憾。

钱钟书 翻译 例句

钱钟书 翻译 例句

钱钟书,一座文化昆仑,一代博学鸿儒。

他博学多能,兼通数国外语,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翻译三方面均做出了卓越成绩。

钱钟书的翻译恣肆传神信属鬼工。

他译英国诗人拜伦写给情人的一封信,走笔典雅,一不留神,竟超过了原文,成了倾诉离别之苦的绝唱;也完美地实践了他提出的翻译的“化境”(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之说。

拜论原文:Everything is the same, but you are not here, and I still am. In separation theone who goes away suffere less than the one who stays behind.钱钟书译文:此间百凡如故,我仍留而君已去耳。

行行生别离,去者不如留者神伤之甚。

译文用典浑然天成,丝毫不露翻译之痕;令人玩味再三,拍案叫绝。

从1950年到1956年,钱先生几乎没有文章发表。

这六七年时间,一个大学问家怎能无论著问世?一直让学界感到不可思议。

原来在这段时间里,钱钟书先生担任《毛泽东选集》英译委员会主任委员。

刘继兴考证,钱钟书先生曾在1955年填写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表》中说:“自1950年7月起至去年(1954)2月皆全部从事《毛泽东选集》英译工作,故无暇顾及其他活动”。

《毛泽东选集》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体现。

把“毛选”四卷准确地译成英文,是极为严肃的政治任务。

谁能领衔担此重任,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自然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钱钟书当年从清华考取牛津大学留学生时,其考试成绩名列榜首。

他在牛津大学爱克赛特学院潜心攻读英国文学,其时牛津大学出版一套“东方哲学、宗教、艺术丛书”,聘请钱钟书担任特约编辑,他是编辑组中惟一的一个中国学生,其英文水平可见一斑。

钱钟书的学术代表作《管锥编》中征引西方学者和作家达千余人,征引包括数种语言的著作1780多种。

很多引用的外文是钱钟书先生凭他超人的记忆默写出的。

钱钟书的翻译语妙天下

钱钟书的翻译语妙天下

钱钟书的翻译语妙天下钱钟书,一座文化昆仑,一代博学鸿儒。

他博学多能,兼通数国语言,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翻译三方面均做出了卓越成绩。

钱钟书的翻译恣肆传神信属鬼工。

他译英国诗人拜伦写给情人的一封信,走笔典雅,一不留神,竟超过了原文,成了倾诉离别之苦的绝唱;也完美地实践了他提出的翻译的“化境”(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之说。

拜论原文:Everything is the same, but you are not here, and I still am. In separation theone who goes away suffere less than the one who stays behind.钱钟书译文:此间百凡如故,我仍留而君已去耳。

行行生别离,去者不如留者神伤之甚。

译文用典浑然天成,丝毫不露翻译之痕;令人玩味再三,拍案叫绝。

从1950年到1956年,钱先生几乎没有文章发表。

这六七年时间,一个大学问家怎能无论著问世?一直让学界感到不可思议。

原来在这段时间里,钱钟书先生担任《毛泽东选集》英译委员会主任委员。

刘继兴考证,钱钟书先生曾在1955年填写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表》中说:“自1950年7月起至去年(1954)2月皆全部从事《毛泽东选集》英译工作,故无暇顾及其他活动”。

《毛泽东选集》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体现。

把“毛选”四卷准确地译成英文,是极为严肃的政治任务。

谁能领衔担此重任,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自然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钱钟书当年从清华考取牛津大学留学生时,其考试成绩名列榜首。

他在牛津大学爱克赛特学院潜心攻读英国文学,其时牛津大学出版一套“东方哲学、宗教、艺术丛书”,聘请钱钟书担任特约编辑,他是编辑组中惟一的一个中国学生,其英文水平可见一斑。

钱钟书的翻译思想详解

钱钟书的翻译思想详解

翻译作品
• • • • 1955年翻译德国海涅的《精印版<堂· 吉可德>引言》 1979年出版《林纾的翻译》 1976年由钱钟书参与翻译的《毛泽东诗词》英译本出版 《七缀集》的完成
青 衣
钱氏翻译理论及思想
• 钱钟书梳理传统译论中的“信、达、雅”原则,第一次系 统论述了三者的辩证统一关系;旗帜鲜明地提出以诗译诗 的主张,并以典雅文言的翻译风格独步当代译坛。钱钟书 在译学方面的论述,在中国译界引起广泛关注,特别是他 所标举的“化境”说,更产生了深远影响。但长期以来, 不少人认为钱钟书的翻译理论特别是“化境”说抽象、玄 妙、可操作性不强,对其称引颇多,全面系统的论述和阐 发甚少。
• 1966年,56岁, “文化大革命”爆发。钱钟书、

• •


杨绛均被“揪出”作为“资产阶级学术权威”, 经受了冲击。 1969年11月,钱钟书作为“先遣队”去河南省 罗山县的“五七干校”。 1972年3月回京,开始写作《管锥编》。 1979年 六十九岁《管锥编》 1—4册由中华书 局相继出版 1991年 八十一岁。全国18家电视台拍摄《中国 当代文化名人》,钱钟书为首批36人之一,但 他谢绝拍摄。 1998年 八十八岁。12月19日,上午7时38分, 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当晚,江泽民总书 记亲自给钱先生的夫人杨绛打电话,对钱先生的 青 逝世表示深切哀悼。 衣
主要文学作品
• • • • • • • • • • 《十七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论文) 《写在人生边上》(散文集) 《猫》(讽刺小说) 《人· 兽· 鬼》(短篇小说集) 《围城》(著名长篇小说) 《谈艺录》(1949年6月版) 《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8月版) 《管锥编》、《管锥编增订》 《也是集》《谈艺录》(中华书局9月版) 青 《七缀集》

钱钟书翻译理论

钱钟书翻译理论
(苏格拉底弟子撰野史,记皇子问克敌之道,他的父亲教诲他)
Even as I bear sorrow in my heart, but my belly ever bids me eat and drink, and brings forgetfulness of all that I have suffered. 钱译:吾虽忧伤,然思晚食。吾心悲戚,而吾腹 命吾饮食,亦可稍忘苦痛 (荷马史诗---奥德修斯 )
我是昔人而非昔人水是此河而非此河文言白话两者各自具有不可否定的存在价值可以互相补充
翻译特色
情貌兼似,意切形存: Making small thing appear great and great thing small. 钱译:“小物说似大,大物说似小”;
贯通融会,意达形新 Not too slender nor too stout,but the mean between the two. 钱译:“不太纤,不太浓,得其中”。
钱钟书译文: 嗔骂、嬉笑、啼泣,各态咸宜,七 情能生百媚。
因难见巧,臻于化境
----《管锥编》
One man was maimed in his legs, while another has lost his eyesight. The blind man, taking the lame man on his shoulders, kept a straight course by listening to the other’s orders. It was bitter, all-daring necessity which taught them how, by dividing their imperfections between them, to make a perfect whole.

最新 钱锺书文学翻译化境实现-精品

最新 钱锺书文学翻译化境实现-精品

钱锺书文学翻译化境实现在钱锺书先生《林纾的翻译》一文中,开篇即用训诂之法诠释了“译”字所包涵的“诱”、“讹”、“化”三重意思。

“翻译能起的作用(“诱”)、难于避免的毛病(“讹”)、所向往的最高境界(“化”)”本文即是围绕“译”的“诱”、“讹”、“化”这三重内涵,按照它们在翻译活动的不同阶段的作用,将该三个部分划分为翻译活动的三个环节,并由此展开对“化境”学说的本质及“化境”实现方法的探讨。

首先,钱氏译论中“诱”是翻译能起到的作用,钱文表述为“‘媒’和‘诱’当然说明了翻译在文化交流里所起的作用。

做媒似的缔结了“文学因缘。

”由常理可知,姻缘的缔结是“诱”和“媒”两者的功劳,即“诱”的作用包括了两层含义:第一层,“诱”。

此中“诱”体现为翻译活动对原作本身价值的认可,“诱”是导致翻译活动发生的根本因素;第二层,“媒”。

“诱”是一个双向施受的过程,“媒”即是对这一过程的概括。

所以,此时“诱”体现为对翻译活动所必备的过程性的描述,是对翻译的“原点”和“目的地”的确定,也是对原作价值通过翻译活动的传递在译文中再次实现这一翻译过程的精辟概括。

钱氏译论中“诱”这一环节,两个层面,涵盖了翻译活动第一个阶段的内容:翻译活动的组织和翻译活动的目的等要素的确立。

其次,继翻译活动确立了标的和目的之后,接下来就是具体的翻译工作,概括起来可分为:原作语言和译作语言,原作和译者,译者和译作这三方面的关系。

钱氏译论当中不乏对于这三方面的论述,归结起来核心就是围绕着“讹”而展开的。

钱文对“讹”的表述可谓生动,“翻译总是以原作的那一国语文为出发点而以译成的这一国语文为到达点。

从最初出发以至终竟到达,这是很艰辛的历程不免有所遗失或受些损伤。

因此,译文总有失真和走样的地方,在意义或口吻上违背或不很贴合原文。

那就是‘讹’。

”译事之难已是共知的事实,而对于翻译过程中“失真”、“走样”、“违背”及“不贴合”等层出不穷的问题,钱文仅用一“讹”字来概括,可见钱氏对此“讹”字用意之深。

[钱钟书翻译观浅析]钱钟书翻译观

[钱钟书翻译观浅析]钱钟书翻译观

[钱钟书翻译观浅析]钱钟书翻译观钱钟书作为中国20世纪以睿智和博学著称的国学大师,不仅深谙中国古典文化,而且对西方主流学术思想也有着深刻的见解。

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钱钟书的影响从学术界、知识界逐步扩大到大众文化领域,并在国内外形成了“钱学”这一文化现象。

本文从钱钟书《林纾的翻译》着手介绍了其“化境”翻译观极其影响。

一、钱钟书小传钱钟书,字默存,号槐聚,笔名中书君,1910年出生于江苏无锡。

十岁在无锡东林小学就读,十三岁考入美国圣公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

他读书过目不忘,幼年时读了许多古代小说,并能流畅无碍的背出其中章节。

1929年,十九岁的钱钟书被破格录取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数学仅得15分,但国文和英文成绩突出。

1933年,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1935年至1938年在欧洲留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1941年出版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1946年出版短篇小说集《人•兽•鬼》;1947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围城》;翌年出版《谈艺录》。

1949年后,在清华大学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从事文学研究。

1998年,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二、“化境”翻译观文学翻译的最高境界可以说是“化”。

把作品从一国文字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言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

《林纾的翻译》――钱钟书1、“化境”“化境”是钱钟书1964 年在一篇谈论翻译的文章《林纾的翻译》中提出的翻译主张,颠覆了以“信”为基本的传统翻译主张,开创了以追求“美”为标准的现代翻译理论,比较全面地反映了钱先生的翻译思想,也为当代翻译理论研究指明了新的方向。

2、“化境”在《林纾的翻译》中的体现文章开始,钱钟书叙述了许慎在《说文解字•诂林》的一节中关于翻译的话:�,译也。

从“口”,化“声”。

南唐以来,小学家都申说“译”就是“传四夷及鸟兽之语”,好比“鸟媒”对“禽鸟”的引“诱”,“�”、“讹”、“化”和“�”是同一个字。

钱钟书先生的翻译思想于翻译理论

钱钟书先生的翻译思想于翻译理论

1947 《围城》(著名长篇小说集)
1948 《谈艺录》(开明书店1949年6月版)
1978 《古典文学研究在现代中国》(《明报月刊》7月)
1980 《诗可以怨》(《文学评论》1981年1期)
1981 《管锥编》、《管锥编增订》(角镜出版社3月版);《谈艺录》(补订本)
牛决不能自己吹自己,至少生理构造不允许它那样做。
—— 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
钱钟书的翻译思想和成 就
*人物简介 *翻译思想 *翻译成就
人物简介
钱钟书(1910年11月21日-1998年12月19日),出生 于江苏无锡县,原名仰先,字哲良,字默存,号 槐聚,毕业于清华大学,后赴牛津大学就读,曾 用笔名中书君,是著名的作家,文学研究家,翻 译家。曾为《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翻译小组成员 。晚年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副院长。钱钟 书在文学,国故,比较文学,文化批评等领域的 成就,推崇者甚至冠以“钱学”。
1)典雅文言的翻译风格
翻检钱钟书的翻译,首先引人注目的是典雅的文言行文。 同一种语言也有雅、俗之分,正、奇之判,骈、散之别, 文、白之辨。刘勰指出:“斟酌乎质文之间,而隐括乎雅 俗之际,可与言通变矣”,就是主张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文 学的正奇、雅俗。钱钟书在《与张君晓峰书》中对五四新 文化运动以来的文言与白话之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 文言、白话两者各自具有不可否定的存在价值,可以互相 补充。用中国古代语言翻译外国文学作品不是没有先例, 晚清和民国初期也曾一度盛行用骚赋体写作来虚饰模仿古 典的高雅风格。钱钟书借助典雅文言翻译西方作品,并将 二者完美地结合起来。
The man must be designing and cunning, wily and deceitful, a thief and a robber, overreaching the enemy at every point. 必多谋善诈,兼黠贼与剧盗之能

钱锺书论翻译-2 versions

钱锺书论翻译-2 versions

原文: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

十七世纪有人赞美这种造诣的翻译,比为原作的“投胎转世”,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姿致依然故我。

但是,一国文字和另一国文字之间必然有距离,而且译者的体会和他自己的表达能力之间还时常有距离。

因此,译文总有失真和走样的地方,在意义或口吻上违背或不尽贴合原文。

那就是“讹”,西洋谚语所谓“翻译者即反逆者”。

中国古人也说翻译的“翻”等于把绣花纺织品的正面翻过去的“翻”,展开了它的反面。

译文1 蔡力坚‟s versionSublimation is reached when a discourse is transformed from one language into another without a trace of awkwardness typically resulting from the tension in reconcil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languages, while whatever is present in the source text is still there in the target text, and hence what is called …the transmigration of souls‟, to quote a seventeenth century scholar, is flawlessly engineered. As a result, the spirit and stylistic flavor of the original remain intact despite the change of their container, i.e. the coding system. There is, however, an unbridgeable divide between languages and between the translator‟s appreciation of the original and his ability to present what‟s in his mind to the target reader. Some losses and d amages are inevitable along the way. One should not be surprised when deviations from the original do occur whether in meaning or tone, leading to such accusations as …traduttore, traditore‟ (Translator, you‟re a traitor) in the West and …Translating is like turning over an embroidered picture and showing its back‟ in ancient China.译文2 (adapted version based on Cai‟s ):Huajing, or the acme of perfection, is attained when a literary work is translated from one language into another with whatever style in the original retained but no trace of awkwardness in the translation typically resulting from the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use. Such a brilliantly crafted translation was acclaimed by a seventeenth century scholar as the transmigration of souls: the spirit and stylistic flavor of the original remain intact despite a changed body. There exists, however, an inevitable gap between the two languages involved and, what‟s more, the frequent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translator‟s appreciation of the original and his ability to present it in the target language. Hence instances of distortion and misrepresentation can always be found in the translation, departing to a greater or lesser degree from the original either in meaning or tone. Such is what has been called "deviation", as is reflected also in the proverbial criticism “Traduttore, traditore” (Translator is traitor) in the West and the lament in ancient China that translating amounts to turning over a piece of embroidery, only to find its wrong side to be seen.。

钱钟书的翻译思想

钱钟书的翻译思想
The end justifies the means. 目的正,则手段之邪者亦正
Every little helps,” as the old lady said, when she pissed in the sea. 老青妪小遗于大海中,自语曰:“不无小补!”

二、信美兼具的翻译效果
• 钱钟书指出:“译事之信,当包达、雅;达正以尽信,而雅非为饰 达。依义旨以传,而能如风格以出,斯之谓信。……雅之非润色加藻, 识者犹多;信之必得意忘言,则解人难索。译文达而不信者有之,未 有不达而能信者也。”

• 此前有人不止一次地标举信、达、雅,但钱钟书第一次辩 证地阐述了三者间的关系,并且在翻译实践中达到了信息 与美学并重的效果。钱钟书继承并发展了我国传统译论从 文艺学和美学的角度揭示翻译的本质特征这一优点,提出 “等类(the principle of equivalent or approximate effect)” 的标准,意即对等或效果基本一致的原则。
青 衣
• one two three four, / we don’t want the war! / five six seven eight, / we don’t want the state! 一二三四,战争停止! 五六七八,政府倒塌
• Tomorrow come never. 明日遥无日
• “神话说”
青 衣
参考文献
• 1. 王秉钦:《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3
• 2.臧仲伦:《中国翻译史话》,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 • 3.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 4.豆丁文档 /p-99757279.html

钱钟书简介、主要作品与翻译思想

钱钟书简介、主要作品与翻译思想


翻 明 清佛译末朝经史清末翻上初年译曾的的有西西三学学个翻翻重译译要阶段,促毕文其达使生里是、从申在翻雅事述《译,西了天理这方他演论标社在论与志会翻》着实科译序信践学中中达得翻遵提雅到译循出翻的的很了译严原大译理复则事发论在,三展在几尤难:历篇:经信序、

千年的翻译实践与理论探索之上,汲取与创

新后形成雏形。
• 支谦《法句经序》: “仆初嫌其为词不雅。 维祗难曰: `佛 言依其义不用饰 ,取其法不以严 ,其传经者 ,令易晓勿失 厥义 ,… …。’(“雅”源此。)座中咸曰: 老氏称: ‘美言不 信 ,信言不美’ ; …… 今传梵义 ,实宜径达。 (“信”和“达 ”均源于此。)是以自偈受译人口 ,因顺本旨 ,不加文饰。”
青 衣
钱钟书简介、主要作品和翻译思想
• 严复译《天演论》: “译事三难: 信、达、雅”。
• 严复先生曾指出:按照原文的义旨和风格进行翻译,这就 是“达”和“雅”,同时也是“信”。
“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我国近代、
现代以至当代的翻译活动都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钱钟书简介、主要作品和翻译思想
Hale Waihona Puke 但钱钟书先生认为,虽然支谦也提到了“信、达、雅”这三个 字,甚至严复明确地提出“信、达、雅”作为翻译的准则,但 他们并未深入研究三者的辨证关系。
青 衣
钱钟书简介、主要作品和翻译思想
“信达雅” 理论之渊源
• 中国翻译史,有文字记载, 始于周, 据《礼记·王 制》 记载: 五方之民, 言语不通, 嗜欲不同。达其志, 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 周管翻译叫舌人。此后, 直至佛教传入前, 翻译并不 是广泛存在。佛经传入后,译者在“译” 字前加“翻” ,成为“翻译” 一词 , 一直流传至今。

钱钟书翻译观浅析

钱钟书翻译观浅析

钱钟书翻译观浅析作者:董梓杨来源:《青年文学家》2010年第19期摘要:钱钟书作为中国20世纪国学大师对东西方古典文化和主流学术思想都有这深刻的见解。

本文从钱钟书《林纾的翻译》着手介绍了其“化境”翻译观极其影响。

关键词:钱钟书化境诱讹化钱钟书作为中国20世纪以睿智和博学著称的国学大师,不仅深谙中国古典文化,而且对西方主流学术思想也有着深刻的见解。

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钱钟书的影响从学术界、知识界逐步扩大到大众文化领域,并在国内外形成了“钱学”这一文化现象。

本文从钱钟书《林纾的翻译》着手介绍了其“化境”翻译观极其影响。

一、钱钟书小传钱钟书,字默存,号槐聚,笔名中书君,1910年出生于江苏无锡。

十岁在无锡东林小学就读,十三岁考入美国圣公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

他读书过目不忘,幼年时读了许多古代小说,并能流畅无碍的背出其中章节。

1929年,十九岁的钱钟书被破格录取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数学仅得15分,但国文和英文成绩突出。

1933年,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1935年至1938年在欧洲留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1941年出版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1946年出版短篇小说集《人•兽•鬼》;1947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围城》;翌年出版《谈艺录》。

1949年后,在清华大学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从事文学研究。

1998年,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二、“化境”翻译观文学翻译的最高境界可以说是“化”。

把作品从一国文字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言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

《林纾的翻译》——钱钟书1、“化境”“化境”是钱钟书1964 年在一篇谈论翻译的文章《林纾的翻译》中提出的翻译主张,颠覆了以“信”为基本的传统翻译主张,开创了以追求“美”为标准的现代翻译理论,比较全面地反映了钱先生的翻译思想,也为当代翻译理论研究指明了新的方向。

2、“化境”在《林纾的翻译》中的体现文章开始,钱钟书叙述了许慎在《说文解字•诂林》的一节中关于翻译的话:囮,译也。

钱钟书翻译实践论

钱钟书翻译实践论

聂友军中国比较文学2008年3期钱钟书翻译实践论钱钟书对翻译问题的研究虽然失之零散却十分严肃,而且是全方位的。

他早在1934年就明确使用过“翻译学”和“艺术化的翻译”(translation as an art)[1:111]两个术语;《林纾的翻译》一文比较全面地反映了钱钟书的翻译观;另有大量见地独到的有关翻译的片断论述,散见于《管锥编》、《谈艺录》等著述中。

钱钟书对翻译研究中的常规问题和热门问题,从翻译的基本理论、翻译的性质、方法、规则到翻译中的文化问题、社会功用等,都有广泛而深入的论述。

钱钟书梳理传统译论中的“信、达、雅”原则,第一次系统论述了三者的辩证统一关系;旗帜鲜明地提出以诗译诗的主张,并以典雅文言的翻译风格独步当代译坛。

钱钟书在译学方面的论述,在中国译界引起广泛关注,特别是他所标举的“化境”说,更产生了深远影响。

但长期以来,不少人认为钱钟书的翻译理论特别是“化境”说抽象、玄妙、可操作性不强,对其称引颇多,全面系统的论述和阐发甚少。

本文拟对钱钟书翻译实践的不同层面进行梳理,以期为当今全球化语境下跨文化传通和文化转型提供有借鉴价值的思路。

典雅文言的翻译风格翻检钱钟书的翻译,首先引人注目的是典雅的文言行文。

同一种语言也有雅、俗之分,正、奇之判,骈、散之别,文、白之辨。

刘勰指出:“斟酌乎质文之间,而隐括乎雅俗之际,可与言通变矣”,就是主张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文学的正奇、雅俗。

钱钟书在《与张君晓峰书》[2:410]中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文言与白话之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文言、白话两者各自具有不可否定的存在价值,可以互相补充。

用中国古代语言翻译外国文学作品不是没有先例,晚清和民国初期也曾一度盛行用骚赋体写作来虚饰模仿古典的高雅风格。

钱钟书借助典雅文言翻译西方作品,并将二者完美地结合起来。

早在1935年,钱钟书为温源宁一本英语文集作书评,将书名Imperfect Understanding译作《不够知己》,深得“两脚踏中西文化”的林语堂赏识,誉之为“雅切”[3:1]。

钱钟书和傅雷的翻译理论比较

钱钟书和傅雷的翻译理论比较

我们的观点
我们赞成化境论和神似论。翻译时不能过 于迁就原文字面、原文句法 ,而要精读熟 读原文,把握好原文的意义、风格。翻译 不仅在于形似,更在于神似。中西文化的 差异导致中西思维方式的很大不同,翻译 最好保留原作的精神和美感特征,努力做 到“ 神形兼备” 、 传神达意 。
From: GROUP 2 11—20号
神似论和化境论的比较
“神似”主要是指以傅雷为代表的“神似说”。 学人在承认“神似”与“化境”大同的同时,也 谈到了其间的承继和发展。 比如,钱先生“化境”论虽与傅雷“神似”说一 脉相承,却把后者推上了更高的高度。 “化境”论比“神似”论在要求和难度上更深一 层。以“化境”解释文学翻译活动的心理本质, 较“ 神似” 更加具体贴切, 涵盖也更加广大。
更深深地为钱钟书译笔的鬼斧神工所折服译文读来十分丌忍感伤的氛围顽时笼罩住读者心头钱钟书的化境说建立在其英汉翻译的丰富实践基础乊上他本人在翻译实践上的巨大成就丌仅在很大程度上证明了化境说是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同时也为其实践性提供了最为有力的证结论虽然说化是翻译所向彽的最高境界是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彻底呾全部的化是实现的理想
实例2
“LE PERE GORIOT”译成“高老头”,译得多好,这是 意译。至今未曾听说过有人对此有非议,主张一定要直译 成“高里奥爸爸”才心满意足的。何况,高老头的形象决 不是一个什么姓高的中国老汉,他在读者眼里始终是一个 法国19世纪落魄的面粉商。
实例3
“以意为主”,用字遣词一定要顺理成章,照顾左邻右舍。请看傅 译两例:A cette nouvelle,il (Zadig)tomba sans conscience;sa douleur le mit au bord du tombeau.一听这消息,查弟格当场 昏倒,痛苦得死去活来。 —Etes-vous sujet a cette cruelle maladie?—Elle me met quelquefois au bord du tombeau,...“这种痛苦的病,你可是常 发的?”“有时候几乎把我命都送掉;……”(伏尔泰:《查弟格》) Mettre qqn. au bord du tombeau直译为“将某人置于坟墓的边 缘”。上面两句直译便是:“他的痛苦将其置于坟墓的边缘”, “它有时候将我置于坟墓的边缘”。在规范化汉语中,这样的句子 读起来不通顺,会使译文欧化;原文流畅、自然的风格会荡然无存。 傅雷并不拘泥于个别字眼,这里将同一词组还作了不同的译法,所 以他的译笔文从字顺,前后衔接得天衣无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聂友军中国比较文学2008年3期钱钟书翻译实践论钱钟书对翻译问题的研究虽然失之零散却十分严肃,而且是全方位的。

他早在1934年就明确使用过“翻译学”和“艺术化的翻译”(translation as an art)[1:111]两个术语;《林纾的翻译》一文比较全面地反映了钱钟书的翻译观;另有大量见地独到的有关翻译的片断论述,散见于《管锥编》、《谈艺录》等著述中。

钱钟书对翻译研究中的常规问题和热门问题,从翻译的基本理论、翻译的性质、方法、规则到翻译中的文化问题、社会功用等,都有广泛而深入的论述。

钱钟书梳理传统译论中的“信、达、雅”原则,第一次系统论述了三者的辩证统一关系;旗帜鲜明地提出以诗译诗的主张,并以典雅文言的翻译风格独步当代译坛。

钱钟书在译学方面的论述,在中国译界引起广泛关注,特别是他所标举的“化境”说,更产生了深远影响。

但长期以来,不少人认为钱钟书的翻译理论特别是“化境”说抽象、玄妙、可操作性不强,对其称引颇多,全面系统的论述和阐发甚少。

本文拟对钱钟书翻译实践的不同层面进行梳理,以期为当今全球化语境下跨文化传通和文化转型提供有借鉴价值的思路。

典雅文言的翻译风格翻检钱钟书的翻译,首先引人注目的是典雅的文言行文。

同一种语言也有雅、俗之分,正、奇之判,骈、散之别,文、白之辨。

刘勰指出:“斟酌乎质文之间,而隐括乎雅俗之际,可与言通变矣”,就是主张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文学的正奇、雅俗。

钱钟书在《与张君晓峰书》[2:410]中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文言与白话之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文言、白话两者各自具有不可否定的存在价值,可以互相补充。

用中国古代语言翻译外国文学作品不是没有先例,晚清和民国初期也曾一度盛行用骚赋体写作来虚饰模仿古典的高雅风格。

钱钟书借助典雅文言翻译西方作品,并将二者完美地结合起来。

早在1935年,钱钟书为温源宁一本英语文集作书评,将书名Imperfect Understanding译作《不够知己》,深得“两脚踏中西文化”的林语堂赏识,誉之为“雅切”[3:1]。

钱钟书在书评中将《中国评论周报》的一个栏目“Intimate Portraits”译作“亲切写真”,把温源宁描写吴宓的一句话“Like nothing on earth: once seen, never forgotten.”译作:“入得《无双谱》的;见过一次,永远忘不了”[4],真乃神来之笔。

选用雅言还是俗语、文言抑或白话,除了学科、文体的客观要求外,还取决于作者的偏好,然而“至精之艺,至高之美,不论文体之雅俗,非好学深思者,勿克心领神会”[5:107]。

正是基于这一公允的认识,钱钟书在半个多世纪的文学创作与学术著述中,除了用外语写作一些论文外,一直都用典雅纯正的文言与清晰明澈的白话两种语体齐头并进。

《谈艺录》、《管锥编》等学术著作的撰写主要运用典雅文言,相应地,涉及西方文献,一律用典雅文言译就,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许多人对钱钟书《管锥编》的写作与翻译使用文言不明就里,甚至口出怨言。

钱钟书在1934年就曾指出:“一切学问都需要语言文字传达,而语言文字往往不能传达得适如其量;因此,不同的学科对于语言文字定下不同的条件,作不同的要求。

”[6:331]本文认为:从目的看,学术著述既不同于普及读物,与小说等文学创作也大相径庭;从对象看,“作者选择了什么读者,什么层次的读者,他的语言便随之而变化。

”[7:239]从内容看,钱钟书在《管锥编》中探讨的是中国古代典籍,用文言行文,直接深入到古人的语言天地里去,省却古汉语今译的麻烦,况且许多篇章谈论字的构造本身,繁体字写作简体、文言转换为白话后这种讨论将无法进行。

因此以诗话方式衡文谈艺,探讨古代文化典籍,以典雅文言行文不仅是可以接受的,而且不失为一种明智的做法。

另一方面,穿插其间的外语引文以古典作品或理论为主,用文言翻译,既符合原作原貌,又与上下文的汉语行文一致,更是无可厚非。

如:The man must be designing and cunning, wily and deceitful, a thief and a robber, overreaching the enemy at every point.必多谋善诈,兼黠贼与剧盗之能[8:188]。

Even as I bear sorrow in my heart, but my belly ever bids me eat and drink, and brings forgetfulness of all that I have suffered.吾虽忧伤,然思晚食。

吾心悲戚,而吾腹命吾饮食,亦可稍忘苦痛[8:239]。

All women are the same when the lights are out.灭烛无见,何别媸妍[8:570]。

以上第一句是苏格拉底弟子撰野史,记皇子问克敌之道,他的父亲教诲他的话,言者的慧黠跃然纸上;第二句是荷马史诗中奥德修斯的话,虽心有悲伤但不废饮食,显示出言者的洒脱;第三句是古希腊俗语,俚俗但又无伤大雅。

文言译文读来亲切不隔,相反,若硬用白话迻译,令古人操今语,则有不伦不类之憾。

钱钟书在翻译过程中也不是一味追求典雅,而是身体力行地实践自己“如风格以出”的追求:The end justifies the means.目的正,则手段之邪者亦正[8:1541]。

“Every little helps,” as the old lady said, when she pissed in the sea.老妪小遗于大海中,自语曰:“不无小补!”[8:1257]上引第一句是耶稣会标举的基督教教义,言简而意丰,意思约略是,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因为最终有评判权的还是结果。

但其寓意又明显不同于汉语中的“成者为王败者寇”,与西方“历史是统治者书写的历史”一说亦判然有别。

其本意是鼓励人们为达致正义目的,不妨采取非常手段。

钱钟书在翻译过程中,将原文字面上中性的“end”和“means”分别加上“正”与“邪”两个限定成分,不折不扣地表达出原文的内涵和意蕴。

而第二句则是英语俚语,译文酷肖老妪的自谑、自嘲的口吻,幽默诙谐之态毕现。

《管锥编》产生年代的严酷政治风气及作者的高龄都不允许像一般论文写作那样铺展详论。

钱钟书自己也承认:“《管锥编》……采用了典雅的文言,也正是迂回隐晦的…伊索式语言‟(Aesopian language)。

”[9:191]钱钟书在艰苦的物质条件和严峻的政治环境下,坚持在思想层面关怀学术与科研,体现了一种恢宏的悲悯情怀。

其开创性贡献之一体现在《管锥编》,它激起学界的浓厚兴趣,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建制和发展进程。

凭借传统的典雅文言,钱钟书将大批深负卓识的西学理论要义翻译过来,与中国传统文论互相阐发。

他的做法得以直接深入到与西方当下对话的内核,证明西方学界津津乐道的所谓“新锐创见”,用中国的文言也完全可以明确清楚地表述。

最重要的是,钱钟书从实践层面对后现代学派解构一切的方法论进行了反拨。

他吸收、借鉴了解构主义的批判性,打破了原来结构的封闭性和自足性;同时又有效地避免了解构主义建构性缺失的不足,破中有立。

信美兼具的翻译效果钱钟书指出:“译事之信,当包达、雅;达正以尽信,而雅非为饰达。

依义旨以传,而能如风格以出,斯之谓信。

……雅之非润色加藻,识者犹多;信之必得意忘言,则解人难索。

译文达而不信者有之,未有不达而能信者也。

”[8:1101]按照钱钟书的理解,“信”、“达”、“雅”是一个系统整体,不可分割,其中“信”处于统摄全局的地位,它包含“达”与“雅”。

钱钟书在《论不隔》中指出:“在翻译学里,…不隔‟的正面就是…达‟。

”“好的翻译,我们读了如读原文;好的文艺作品,按照…不隔‟说,我们读着须像我们身经目击着一样。

”[1:113]“雅”并不是润饰美化。

被钱钟书称道为“吾国翻译术开宗明义,首推此篇”[8:1262]的《摩诃钵罗密经钞序》,提出了影响深远的“五失本”、“三不易”:人们不通异域之言而需要译者传达,翻译面临时代差异、古俗适应今时等困难,但不能为迁就或迎合读者的阅读习惯,而完全抛弃原文的语言习惯,对译文进行文饰、删削。

笼统地说“文胜质”或“质胜文”都是欠妥切的,因为要充分考虑原文的特征。

尽管此前有人不止一次地标举信、达、雅,但钱钟书第一次辩证地阐述了三者间的关系,并且在翻译实践中达到了信息与美学并重的效果。

钱钟书继承并发展了我国传统译论从文艺学和美学的角度揭示翻译的本质特征这一优点,提出“等类(the principle of equivalent or approximate effect)”[8:1263]的标准,意即对等或效果基本一致的原则。

钱钟书凭借惊人的语言才华,将看似不可能直译的地方创造出汉语中相等的表现来:One two three four, / we don‟t want the war! / five six seven eight, / we don‟t want the state!一二三四,战争停止!五六七八,政府倒塌[8:64]!Tomorrow come never.明日遥无日[8:901]。

Two distincts, division none.可判可别,难解难分[8:444]。

The smyler with the knyf under the cloke.面上笑,衣下刀[8:700]。

钱钟书的创造性才能更多地体现在普通用语的创新性使用上,有时甚至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

他认为:“词头、套语或故典,无论它们本身是如何陈腐丑恶,在原则上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它们的性质跟一切譬喻和象征相同,都是根据着类比推理(analogy)来的,尤其是故典,所谓…古事比‟”。

[8:1082]钱钟书化用现成的汉语成语或熟语,诸如“唯唯诺诺汉”(yes-man)、“颔颐点头人”(nod-guy)、“无知即是福”(ignorance is bliss.)[8:498]等,准确贴切、生动传神。

一些照字面生硬翻译会引起歧义的句子,钱钟书也一样处理得游刃有余:The King is dead! Long live the King!先王千古,新王万寿[8:792]。

Next dreadful thing to battle lost is battle won.战败最惨,而战胜仅次之[8:897]。

Get a livelihood, and then practice virtue.先谋生而后修身[8:899]。

以第一句为例,原文并没有区分两个King,倘若照字面直译,前面刚说完死,紧接着又高呼万寿无疆,令人费解;译文在准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用先王与新王将两个King区别开来,是真正意义上的“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