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的翻译思想(展示版)解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评家夏志清先生认为小说《围 城》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 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是最伟大 的一部”。 钱钟书在文学,比较文学,文化 批评等领域的成就,推崇者甚至冠 以“钱学”;他被称为民国第一才 子;其夫人杨绛也是著名作家,育 有一女钱瑗。
钱钟书以一种文化批判精神观照中国与世界。在精熟中国 文化和通览世界文化的基础上,钱先生在观察中西文化事 物时,总是表现出一种清醒的头脑和一种深刻的洞察力。 他不拒绝任何一种理论学说,也不盲从任何一个权威。他 毕生致力于确定中国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宫殿中的适 当位置,从而促使中国文学艺术走向世界,加入到世界文 学艺术的总的格局中去。
青 衣
批评
钱钟书在《毛选》中,将 “吃一堑,长一智” 译为:A fall into the pit, a gain in your wit.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9月29日环球文汇版转载《文汇 报》陈怡的文章,称陈怡赞叹此译文“形音义三美俱备, 令人叫绝” 青
衣
吃一堑,长一智:受一次挫折,长一分见识。堑:壕沟, 比喻挫折,教训。 ——《汉语大词典简编下》P1214,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这句中文,跟英文的正式短语 learn one’s lesson 意思很 接近: learn one‘s lesson: Acquire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through a particular unpleasant or stressful experience. --《新牛津英语词典》P1057,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青 牛津大学出版社
衣
Biblioteka Baidu
《管锥编》
是一部多卷本学术著作。三联书店版近130万字,是钱老研读《周易 正义》《毛诗正义》《左传正义》《史记会注考证》《老子王弼注》 《列子张湛注》《焦氏易林》《楚辞洪兴祖补注》《太平广记》《全 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十种古籍时,所作的札记和随笔的总汇。 此书考论词章及义理,打通时间、空间、语言、文化和学科的壁障, 其间多有新说创见,皆发前人之覆者,颇能开拓万古之心胸,推倒一 时之豪杰。书中引述四千位著作家的上万种著作中的数万条书证,所 论除了文学之外,还兼及几乎全部的社会科学、人文学科。 这部著作是钱先生数十年心血的结晶。
衣
“A fall into the pit” 在 English speakers 看来,只是一个偶 然事件,掉进坑里,在他们的观念中,可能是好事,也可 能是坏事,很难马上联想到挫折。中文的这种联系,是因 为王阳明等人表达过类似概念,所以才进入中国人的观念 中。 明· 王阳明《与薛尚谦书》:“经一蹶者长一智,今日之 失,未必不为后日之得。” 其次,从前面定义看,这里的“智”,是见识 (understanding, experience) 的意思,不应该理解成智慧 ,也不应该理解为 wit(才思,理解力,头脑)。显然, 这里的翻译把“理解”和“理解力”相混淆。 青
青 衣
钱钟书:信达雅的辩证观
钱钟书先生指出:“译事之信,当包达、雅;达正以尽信,而雅非 为饰达。依义旨以传,而能如风格以出,斯之谓信。支 (谦 )严 (复 )于此 ,尚未推究。雅之非润色加藻,识者犹多;信之必得意忘言, 则解人难索。译文达而不信者有之,未有不达而能信者也。”
青 衣
小结
• 在这段话里钱钟书先生第一次深入探讨了“信、达、雅” 三者的辨证关系。按照钱钟书的理解,“信”、“达”、 “雅”是一个系统整体,不可分割,其中“信”处于统摄 全局的地位,它包含“达”与“雅”。达是“信”的必要 条件,译文没达到“达”就不可能忠于原作; “雅”并不 是润饰美化 。钱钟书在《论不隔》中指出:“在翻译学里 ,‘不隔’的正面就是‘达’。”“好的翻译,我们读了 如读原文;好的文艺作品,按照‘不隔’说,我们读着须 青 像我们身经目击着一样。”
青 衣
• 严复译《天演论》: “译事三难: 信、达、雅”。
• 严复先生曾指出:按照原文的义旨和风格进行翻译,这就 是“达”和“雅”,同时也是“信”。
“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我国近代、 现代以至当代的翻译活动都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青 衣
但钱钟书先生认为,虽然支谦也提到了“信、达、雅”这 三个字,甚至严复明确地提出“信、达、雅”作为翻译的 准则,但他们并未深入研究三者的辨证关系。
衣
在雅虎论坛征询了 native speakers 的意见后得出: 吃一堑,长一智 1. learn one's lesson 2. school of hard knocks (once bitten, twice shy) http://bbs.tianya.cn/post-english-162147-1.shtml
钱钟书
(1910.11.21-1998.12.19)
翻译思想
一、生平简介 二、主要文学作品与翻译作品 三、翻译思想 四、总结
一、生平简介
钱钟书,江苏无锡人,原名仰先, 字哲良,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 名中书君,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 学研究家。曾为《毛泽东选集》英 文版翻译小组成员。晚年就职于中 国社会科学院,任副院长。 晓畅多种外文,包括英、法、 德语,亦懂拉丁文、意大利文、希 腊文、西班牙文等。
青 衣 千年的翻译实践与理论探索之上,汲取与创 新后形成雏形。
• “信达雅” 翻译理论, 源于古代, 成于近代, 在翻译史 上有着重要地位和影响。在不断的继承与出新中逐步走向 成熟,这个进程始终没有停顿过。
青 衣
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中专门讨论了“信达雅”三字的 来历,指出支谦的《法句经序》可能是“信达雅”的出处 • 支谦《法句经序》: “仆初嫌其为词不雅。 维祗难曰: ` 佛言依其义不用饰 ,取其法不以严 ,其传经者 ,令易晓勿 失厥义 ,… …。’(“雅”源此。)座中咸曰: 老氏称: ‘ 美言不信 ,信言不美’ ; …… 今传梵义 ,实宜径达。 (“信”和“达”均源于此。)是以自偈受译人口 ,因顺本 旨 ,不加文饰。”
青 衣
二、主要文学作品
《十七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论文) 《写在人生边上》(散文集) 《猫》(讽刺小说) 《人· 兽· 鬼》(短篇小说集) 《围城》(著名长篇小说) 《谈艺录》(1949年6月版) 《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8月版) 《管锥编》、《管锥编增订》 《也是集》《谈艺录》(中华书局9月版) 青 《七缀集》
青 衣
钱钟书的翻译思想,现有文献记载并不多。《中国翻译词典》 提及的主要有三项:一是所谓的“补偿原则”,即“此‘本’ 不失便不成翻译”,“盖失于彼(原文)乃所以得于此(译文) 也”,二是认为“译本应该对原作忠实得以至于读起来不像译 本”,三是标举“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可以说是‘化’”。 《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对“钱钟书翻译思想”的介绍也仅
青 衣
2.“诱、化、讹”
钱钟书用“诱”、“讹”、“化”三字高度概括了翻译的 性质,功用,易犯的毛病和理想的最高境界,并以此指导 翻译工作者“正确认识翻译的性质,严格执行翻译的任务 (〈林纾的翻译〉)。 同时,从钱钟书对翻译思想的论述也体现了他的动态、多 元、开放的文化观,这种思想为当今全球化语境下进行跨 文化传通和文化转型提供了颇具借鉴价值的思路。
有“化境”说和“出原著头”论。 青
衣
翻译的作用: 林译之“诱”
《林纾的翻译》是钱先生评论翻译的扛鼎之作,在文中,他既提出了不少重要 的翻译思想,也对林纾本人及其译作给与了详尽而又不失客观的评析。 《说文解字》 卷六 《口》 部第二十六字: “囮, 译也。 从 ‘口’ , ‘化’ 声。 率鸟者系生鸟以来之, 名曰 ‘囮’读若 ‘譌’ 。 ” 南唐以来, “小 学” 家都申说 “译” 就是 “传四夷及鸟兽之语” , 好比 “鸟媒” 对 “禽 鸟” 所施的引“诱” , “譌” 、 “讹” 、 “化” 和 “囮” 是同一个字。 “译” 、 “诱” 、 “媒” 、 “讹” 、 “化” 这些一脉通承、彼此呼应的 意义,把翻译能起的作用、 难于避免的毛病、 所向往的最高境界, 仿佛一一透 青 视了出来。 衣
衣
鲁钱对严复这一翻译标准态度的看法: • 翻译家沈苏儒以专著《论信达雅》 (商务 , 1999)论述并充 分肯定严复提出的这一翻译标准 ,认为鲁迅和钱钟书对之 均持“大体肯定或不否定而代之以新说 ”的态度。 • 翻译家冯世则与沈苏儒持不同观点 ,通过解读严氏《译例 言》以及鲁、钱两先生的有关文字 ,认为鲁、钱两位对严 说其实均持异议而均以“信 ”为翻译唯一原则。
所谓“诱”,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媒”。钱钟书认为 ,“媒”和“诱”所指的是翻译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也 就是说翻译是个“居间者”和“联络人”,诱使我们去了 解外国作品,好像“做媒婆”似的,使国与国之间和平友 好相处。
青 衣
“媒”即“诱”
钱钟书在《谈艺录》“序”中指出“译”作为“媒”介,其作用主要表现 在“取资异国,岂徒手乐器用”,也就是说各国之间的交流不仅是物质上的, 而且更应是在语言、思想和文化层面上,即在于“诱”。通过翻译,使两种 语言结缔“姻缘”,建立文化的“可接近性”。在此,语言的作用就是工具, 然而,同时语言也是一种障碍。当人们没有掌握该种语言体系时,这种语言 所传达的思想和文化对于我们就是“隔壁之烛”,朦朦胧胧,无法理解。 青 衣
化境说
“化境”是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中对许慎关于翻译的一段训诂的 理解: 《说文解字》 卷六 《口》 部第二十六字: “囮, 译也。 从 ‘口 ’ , ‘化’ 声。 率鸟者系生鸟以来之, 名曰 ‘囮’读若 ‘譌’ 。 ” 南唐以来, “小学” 家都申说 “译” 就是 “传四夷及鸟兽 之语” , 好比 “鸟媒” 对 “禽鸟” 所施的引“诱” , “譌” 、 “讹” 、 “化” 和 “囮” 是同一个字。 “译” 、 “诱” 、 “媒” 、 “讹” 、 “化” 这些一脉通承、彼此呼应的意义, 把翻译能起的作用、 难于避免的毛病、 所向往的最高境界, 仿佛一 一透视了出来。 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 。 把作品从一国文 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 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 痕迹, 青 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 那就算得入于 “化境” (钱钟 书 1981 衣 : 18)。
青 衣
翻译作品
1955年翻译德国海涅的《精印版<堂· 吉可德>引言》 1979年出版《林纾的翻译》 1976年由钱钟书参与翻译的《毛泽东诗词》英译本出版 《七缀集》
青 衣
三、翻译思想
1.“信达雅” 2.“诱、化、讹”
青 衣
“信达雅” 理论之渊源
• 中国翻译史,有文字记载, 始于周, 据《礼记· 王 制》 记载: 五方之民, 言语不通, 嗜欲不同。达其志, 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 周管翻译叫舌人。此后, 直至佛教传入前, 翻译并不 是广泛存在。佛经传入后,译者在“译” 字前加“翻” ,成为“翻 译” 一词, 一直流传至今。 • 翻译史上曾有三个重要阶段,促使翻译理论与实践得到很大发展: 毕生从事西方社会科学翻译的严复在几篇序 佛经翻译 文里申述了他在翻译中遵循的原则,尤 明末清初的西学翻译 其是在《天演论》 序中提出了译事三难: 信、 清朝末年的西学翻译 达、 雅, 这标志着信达雅翻译理论在历经
青 衣
他既深刻地阐发了中国文化精神的深厚意蕴和独特价值, 也恰切地指出了其历史局限性和地域局限性。 他既批评中国人由于某些幻觉而对本土文化的妄自尊大, 又毫不留情地横扫了西方人由于无知而以欧美文化为中心 的偏见。
青 衣
•
钱钟书故居,钱绳武堂, 建于1923年,系七开间三 进明清风格又吸取西式建 筑之特点。
青 衣
发展
• 钱钟书先生继承并发展了我国传统译论,从文艺学和美学 的角度揭示翻译的本质特征这一优点,提出“等类(the principle of equivalent or approximate effect)”的标准, 意即对等或效果基本一致的原则,以求在翻译实践中达到 信息与美学并重的效果。
“媒”的辩证认识
翻译本来是要省人家的事,免得他们去学外文、读原作的,却一变而为导 诱一些人去学外文、读原作。它挑动了有些人的好奇心,惹得他们对原作无 限向往,仿佛让他们尝到一点儿味道,引起了胃口,可是没有解馋过瘾。他 们总觉得读翻译象隔雾赏花,不比读原作那么情景真切。 同理,“媒”也有它反的一面,即“好译本的作用是消灭自己,它把我们 向原作过渡,而我们读到了原作,马上掷开了译本......倒是坏翻译会产生 消灭原作的功效,拙劣晦涩的译文无形中替作者拒绝读者:他对译本看不下 去,连原作也不想看了”。 青 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