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钢板和克氏针在断指再植中的临床观察
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

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目的观察并对比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以2013年5月~2015年7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掌指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其中60例纳入本次研究,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其中采取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26例患者为观察A组,采取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34例患者为观察B组。
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手术时间等指标,结果均显示具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微型钢板内固定较之克氏针内固定手术时间有一定延长,但临床诊疗效果及术后患者康复速度均有显著提高,故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微型钢板内固定;克氏针内固定;掌指骨骨折;临床疗效掌指骨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手部骨折类型之一,临床治疗方法较多,传统治疗多以克氏针内固定术为主[1],但近年来随着临床医疗水平的不断进展,微型钢板内固定在临床得以推广应用。
本文分析了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2013年5月~2015年7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掌指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其中60例纳入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为新鲜骨折。
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上述患者分为2组,其中采取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26例患者为观察A组,其中男16例,女10例。
患者年龄:19~53岁,平均年龄为(35.2±6.8)岁。
其中15例为开放性骨折,11例为闭合性骨折。
采取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34例患者为观察B组,其中男21例,女13例。
患者年龄:20~52岁,平均年龄为(35.3±6.7)岁。
其中20例为开放性骨折,14例为闭合性骨折。
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础病例资料,结果均显示无显著差异(P>0.05),组间可比性理想。
1.2方法1.2.1观察A组在骨折远端皮肤作纵向手术切口,并将骨折远端断端充分暴露,选用1.0~1.2mm的克氏针由骨折远端进入,从手术外侧穿出,注意針尖要在一定程度上偏向掌骨头两侧被面,穿出骨皮质以及皮肤。
克氏针与微型钢板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克氏针与微型钢板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比较克氏针与微型钢板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差异,指导临床合理治疗掌指骨骨折。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掌指骨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克氏针组40例与微型钢板组40例,分别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及微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并采用TAFS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判。
结果:①克氏针组和微型钢板组的优良率分别为97.5%比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304,P<0.05,克氏针组和微型钢板组的伤口感染分别为12.5%比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333,P<0.05;②克氏针组和微型钢板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28.8±11.5 min比34.7±13.3 min,4.8±1.6 d比5.2±1.5 d,67.6±13.7 d比48.5±9.6 d,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差异不明显,但微型钢板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微型钢板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疗效优于克氏针,且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短、康复速度快、并发症少的优点,因此可优先选用微型钢板治疗掌指骨骨折。
【关键词】掌指骨骨折克氏针微型钢板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4-0187-01掌指骨骨折是最常见的四肢骨折之一,骨折复位与固定的难度较大,应采取合理有效的固定处理,否则可能造成手部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
克氏针内固定及AO微型钢板内固定均是临床常用的两种固定方式,克氏针内固定应用临床的时间较早,是手外科临床最常用的固定物,但其应用效果越来越不能满足临床的需求,效果不是令人满意[2],AO微型钢板内固定在国内临床的应用时间较短,但其应用越来越广泛,不少医师认为AO微型钢板内固定比克氏针内固定具有明显优势[3]。
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比较引言掌指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其疗效与治疗方法密切相关。
当前,微型钢板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是两种较为常用的方法,但其疗效比较仍有争议。
本文旨在比较微型钢板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基本原理微型钢板和克氏针内固定均是经皮内固定技术,其基本原理有所不同。
微型钢板固定微型钢板固定是通过使其成为成骨组织的一部分,来保持骨折片的位置和方向的。
在手术时,医生在骨折部位接近骨的表面切开缝隙,用一组可旋转、自稳定的微型钢板将骨筋膜切开,用过程中自带的螺丝将微型钢板固定在骨板上。
通过引力和压力的作用,在治疗期间微型钢板的初始位置唇向成骨组织移位,跟随组织生长发生固定,从而使骨折片固定在正确的位置上,促进愈合。
克氏针内固定克氏针内固定是将符合骨塑性形变的肌肉、骨、关节移位固定成血管成骨组织,使其达到骨髓壳的强度,并在松弛负荷的闭合红素中维持该状态的内固定方法。
该方法是通过对骨折片方向的控制和特异性的金属内固定以及居于骨擦伤面的压力治疗来促使组织生长、骨质恢复。
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应用微型钢板固定微型钢板固定的优势在于其固定力和稳定性较强,不易受到外力干扰,对于髓内骨折和波及关节面时的手术效果较好。
微型钢板固定适用于幼骨、骨密度低、组织薄弱的患者,特别是在四支手上使用。
根据病情,可以选择单钢板或多钢板固定。
另外,微型钢板固定可以垂直于骨折面固定,并且微型钢板上带有锁螺丝,可以将骨折片牢固固定在一起。
克氏针内固定克氏针内固定的优势在于使用方便,固定部位可选择多个部位。
克氏针治疗的疗效较好,尤其适合关节面骨折,能充分保留关节面的形态结构、及时纠正骨折强弱在半月板处的较小位置偏移和扭转。
该方法操作简单,创伤小,修补术后,能因体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减少创伤性伤害,避免操作后的炎症;固定力强,和细针性钢针的具有相同的固定力。
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临床分析

平均 ( 4 1 . 6±2 . 5 ) 岁 ,其 中开放性骨折 6 8例 ,闭合性 骨折 5 5 例。 所有 患者均 为首 次受伤 ,掌 骨无既 往受伤史 。其 中粉 碎性骨 折 骨折 1 6例 ; 2 1 例患者 合并关节 内骨折 1 7处 ;其 中 5 9例患者 为 急诊手术 ,3 1 例 患者伴随着 血管 、肌腱 、神经损伤 。采 用随机 数字表法将其 分为观察组 6 2例和对照组 6 1 例 。两组 患者年龄 、
1 2 3例 掌 指 骨 骨 折 患 者 ,男 8 l 例 ,女 4 2例 ,年 龄 l 7 ~ 6 2岁 ,
察组 1 6例合并肌腱损 伤患者外 固定时间为 1 ~ 2 4 d ,平均 1 3 . 9 d 。 对 照组 1 5例 合 并 肌腱 损 伤 患 者外 固定 时 间为 1 0 — 4 0 d ,平 均
例( %)
并发症
克 氏针将 掌指骨 的头部 骨折 、游离骨 块或 者基底 部骨折部 位进
侧 面放置 微型 钢板 ,钻孔 后拥微 型螺钉进 行 固定 。用螺钉 或者
< 0 . 0 5 )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 出现关节僵硬 、畸形 等现象明显少
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 0 . 0 5 ) 。详见表 1 。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比较
组别 痊愈 显著好转 好转 未好转 总优 良率
2 . 2 治疗效果 观察组 治疗 总优 良率 明显优于对 照组 ,差 异有统计 学意义
观察 组取 患者平 卧 ,在患者 臂丛处 实行麻 醉。闭合 性骨折 患者在指背弧 或者手背切开 ,将指伸 肌腱 旁边 的筋膜进 行切开 ; 开放性 骨折患 者在伤 口处切开 ,对骨折 部位嵌入 软组织 及血凝 块 进行 清除 ,为保 留有血 运的骨折 片避 免骨膜 剥离 [ 2 】 。医生对 患 者 的骨 折端进 行复位 ,保证解 剖复位 。在掌指 骨侧面 或者背
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在不同节段掌指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在不同节段掌指骨骨折的疗效分析目的探讨分别使用微型钢板与克氏针治疗不同节段掌指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以掌指骨骨折为诊断的患者103例,随机分为微型钢板组与克氏针组。
微型钢板组患者51例,采取微型钢板固定法;克氏针组52例,采取克氏针固定法。
按骨折部位(掌骨、近端指骨、中指指骨)分组进行比较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愈合时间与TAFS评分。
结果①掌骨骨折:微型钢板组患愈合时间、TAFS评分优于克氏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近节指骨骨折:微信钢板组患者在愈合时间优于克氏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AFS 评分中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中节指骨骨折:两组患者在愈合时间上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愈合时间中,克氏针组明显优于微型钢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掌骨骨折中,微型钢板法能够显著提高疗效,降低愈合时间,增强TAFS评分,近节指骨骨折中,微型钢板在愈合时间上显著高于克氏针组,在中节指骨骨折中,克氏针法疗效优于微型钢板法。
标签:微型钢板;掌骨骨折;近节指骨骨折;克氏针;中节指骨骨折不同掌指骨骨折是外科常见的一类骨折类型,治疗方法一直困扰着外科手术医师[1]。
微型钢板法与克氏针法是临床两种常用手术方法,本文通过比较不同骨折部位患者应用两种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而明确两种手术方法应用的适应证,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4年3月以掌骨骨折为诊断而收入院的患者103例,随机将患者分成微型钢板组与克氏针组。
微型钢板组患者51例,男26例,女25例,平均年龄36.4±8.29岁。
其中掌骨骨折患者17例,近端指骨骨折患者18例,中指指骨骨折患者16例。
开放性骨折患者24例,闭合性骨折患者27例。
克氏针组患者52例,男27例,女25例,平均年龄35.6±9.73岁。
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效果对比分析

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效果对比分析[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微型钢板和克氏针内固定用于治疗掌指骨骨折的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掌指骨骨折患者7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选择治疗方法的差异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各69例。
研究组患者采用微型钢板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克氏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手功能恢复良好率和术后并发症出现的情况,并进行综合效果判定。
结果研究组患者骨折愈合的良好率为94.8%,明显高于对照组(69.2%),并发症发生率为5.2%,明显低于对照组(25.7%)(P<0.05)。
结论在掌指骨骨折的治疗中,采用微型钢板固定的疗效要明显优于克氏针内固定,有着积极的临床治疗价值。
[关键词]微型钢板;克氏针内固定;掌指骨骨折;效果比较[中图分类号] R68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8(c)-0046-03在临床骨科的治疗中,掌指骨骨折是常见的一类骨折。
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会导致骨折畸形愈合、关节僵硬、软组织粘连等并发症出现,对手的功能产生严重影响。
手是人体重要的器官,其结构精密,功能复杂,因此在对掌指骨骨折进行治疗时需要保证解剖精细,坚强固定,允许早期功能锻炼,减少患者的治疗痛苦和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克氏针固定是临床上应用较多的骨折治疗方法,其适应证较广,但容易出现固定不稳固的情况。
微型钢板是骨科治疗的新型方法,其稳定性好,术后不易感染,在掌指骨骨折治疗中发挥了很好的效果[1]。
本文对比分析了应用克氏针和微型钢板治疗掌指骨骨折的效果,为手掌骨骨折的治疗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在2014年2月~2015年5月月收治的掌指骨骨折患者78例作为本次对照分析的手术治疗对象,并且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各39例,患者病例资料纳入标准:患者均为外伤致开放性或者闭合性的掌指骨骨折,经由X线照射诊断确诊,排除患者有骨质疏松、骨折块过小无法采用内固定治疗、骨折导致关节面严重受损等会影响本次研究结果的情况,患者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可以配合[2]。
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足跖)骨骨折的疗效对比

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足跖)骨骨折的疗效对比摘要】目的:观察比较采用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足跖)骨骨折的疗效。
方法:实验对象均为我科在2015年6月—2016年1月收治的掌指(足跖)患者,共98例,利用抽签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法治疗;实验组则采用微型钢板固定法治疗,术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恢复时间、术后感染率及术后关节活动度(TAFS)评分。
结果:实验组在治疗时间、恢复时间、术后感染率及术后关节活动度方面比较对照组均具有明显优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和克氏针内固定法相比,微型钢板内固定法治疗掌指(足跖)骨骨折具有高效、安全等特点,应用前景广阔,值得推广。
【关键词】掌指骨折;足跖骨折;微型钢板;克氏针【中图分类号】R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2-0139-02掌指与足跖骨折在骨科十分常见,是骨科中的外伤性疾病,在所有手外伤与足外伤中所占比例约为25%,如果不及时医治或医治不当,会对患者手足部功能及手足外形产生不可逆的影响[1]。
当前能治疗的固定材料较多,主要两种为微型钢板与克氏针[2]。
为更清晰地比较两种材料固定法的疗效,我科针对98例患者进行对照试验,整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此次实验选取的98例掌指(足跖)患者均是我科在2015年6月—2016年1月收治的。
采用抽签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9例,每例患者只有一处骨折。
其中对照组男31例,女18例;开放性骨折26例,闭合性骨折23例;年龄19~59岁,平均(37.34±3.12)岁。
实验组中男30例,女19例;开放性骨折24例,闭合性骨折25例;年龄20~58岁,平均(38.03±2.93)岁。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骨折类型等基本资料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可用于临床比较。
微型钢板螺钉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手部掌指骨骨折的对比分析

微型钢板螺钉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手部掌指骨骨折的对比分析摘要:目的比较采用AO微型钢板螺钉与克氏针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组22例28处骨折,术后随访2—10个月,平均4.3个月。
克氏针固定治疗组32例41处骨折,术后随访1年以上。
以TAPS标准评价术后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功能和术后感染及骨折愈合时间。
结果微型钢板固定组优良率为82.1%(23/28),克氏针固定组优良率为70.7(29/41),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微型钢板组19处开放性骨折中3处发生感染,克氏针组29处开放性骨折中5处发生感染。
骨折愈合时间微型钢板组为4-6周,平均4.8周;克氏针组为6-9周,平均7-8周,2例发生骨不连。
结论从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感染率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相比,AO微型钢板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克氏针组。
关键词:骨折;掌指骨;内固定;微型钢板螺钉;克氏针[keyword] fracture metacarpal and phalangeal internal fixation,mini plate screws,Kirschner wireThe palm of hand surgery for traumatic phalangeal fracture disease common,accounting for about 1 / 4.of the hand injury treatment is a difficult problem in hand surgeons.At present,many of the palm,surgical methods and phalangeal fractures,but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most of the instruments or Kirschner wire and micro plate.Especially at present application of mini plate screw internal fixation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1].for this purpose,w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in May 2007 December 2012 54 patients with 69 metacarpal and phalangeal fractures,cases,were fixed with K-wires and mini plate,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clinical results.掌、指骨骨折为手外科常见的创伤性疾病,约占手外伤的1/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3
较满意
轻Hale Waihona Puke 作2大于健侧 50%
S2
尚可
有部分功能
1
小于健侧 50%
S0~1
不满意
无功能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 x±s 表示,行 t 检验,计数 资料行 字2 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骨折愈合时间对比 微型钢板组骨折愈合时间 为(2.7±0.3)个月,短于克氏针组的(3.1±0.4)个月,差异有统
【关键词】 断指再植 微型钢板 克氏针 指骨内固定 DOI:10.19435/j.1672-1721.2018.22.039
断指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手创伤。断指再植中固定指骨 可用克氏针、微型钢板、外固定支架等,其中克氏针和微型钢板 最常用。针对二者在断指再植中的疗效,本文选取我院 2015 年 1 月—2017 年 1 月收治的 52 例断指再植患者进行分组研究。 现报道如下。
突出症的临床观察[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44(4): 472-475. [4] 孙德舜,李庆斌,苏佰芳,等.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中医正骨,2015,27(6):29-32. [5] 李行浩,陶海涛,张志,等.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实 用骨科杂志,2013,19(12):1121-1124.
2.3 2 组手指恢复综合功能评定效果对比 随访 6 个月
对手指功能恢复综合评定,微型钢板组:优 12 例,良 9 例,可 2 例,差 1 例;克氏针组:优 8 例,良 10 例,可 6 例,差 4 例,2 组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04,P<0.05)。
3 讨论
断指再植中对骨折的处理,传统使用克氏针固定。克氏针 固定有操作简单、价格便宜、软组织损伤较小、取出简单等优
定。克氏针组使用克氏针进行固定。术后常规卧床休息 7 d,石
膏外固定患肢,抬高患肢,戒烟,保温,予防感染、抗凝、抗血管 痉挛,改善微循环,止痛等治疗。术后 12 d~14 d 拆线。微型钢板 组 2 周后进行功能锻炼,强度不宜过大;3 周后进行系统的康 复训练。克氏针组在 4 周 ~6 周拔除克氏针后再进行系统的康
作者简介:段超,男,硕士在读,主治医师。 基层医学论坛 2018 年 8 月第 22 卷第 22 期
龄 21 岁 ~45 岁,平均年龄(31.7±8.5)岁;近节损伤 21 指,中
节 损 伤 27 指 ;受 伤 原 因 :皮 带 钢 绳 绞 伤 9 例 ,重 物 压 砸 伤 10 例,切割伤 9 例。2 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 比性。
1.2 方法 仰卧位,臂丛麻醉后常规使用气压止血带。止 血带充气后,拆除伤口敷料,常规进行患肢清洗,然后在伤口处
使用大量生理盐水、碘伏清洗,若伤口污染严重可用双氧水消 毒。经处理后再次常规消毒,铺巾,手术显微镜下清创,探查血 管神经肌腱,刮除骨折断端污物,适当短缩指骨以便血管和神
经无张力缝合。微型钢板组使用微型钢板对断指骨折进行固
点[2],但克氏针固定不能对骨折块产生压力,相反可能维持骨块 间的分离[3],也存在破坏指间关节面[4]、针尾影响功能锻炼、逆行 感染、松动退出、手指功能锻炼延迟等弊端。
临床与实践
综上所述,采用 PTED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理 想,创伤小,术后腰椎功能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广松,乔荣慧,刘伟,等.经椎间孔脊柱内窥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
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5,15(6):522-526. [2] 赵小义.临床骨外科学[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 [3] 田胜兰,谭伟,冯丹,等.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 般 资 料 选 取 我 院 2015 年 1 月—2017 年 1 月符合研究标准的 52 例住院患者,分为 2 组其中微型钢板 组 24 例,共 40 指;克氏针组 28 例,共 48 指。纳入标准:①常见 原因受伤;②2~4 指近、中节单处离断;③年龄在 20 岁 ~50 岁 之间,④既往无特殊病史;⑤指间关节无融合。微型钢板组男 15 例,女 9 例,年龄 23 岁 ~48 岁,平均年龄(34.5±7.8)岁; 近节损伤 18 指,中节损伤 22 指;受伤原因:皮带钢绳绞伤 7 例, 重物压砸伤 8 例,切割伤 9 例。克氏针组男 18 例,女 10 例,年
(收稿日期:2018-04-23)
微型钢板和克氏针在断指再植 中的临床观察
段 超 邹永根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四川 泸州 646000)
【摘要】 目的 比较微型钢板和克氏针在断指再植中的临 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5 年 1 月—2017 年 1 月满足研究 标准的 52 例断指患者,分为 2 组,微型钢板组 24 例采用微型 钢板治疗,克氏针组 28 例采用克氏针治疗。对比 2 组骨折愈合 时间、血管危象发生率和手指综合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微型 钢板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克氏针组 (P<0.05);2 组血管危象发 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微型钢板组手指功能综合恢复 评定优于克氏针组(P<0.05)。结论 在断指再植中,恰当地运 用微型钢板较克氏针治疗效果好。
计学意义(t=2.475,P<0.05)。 2.2 2 组血管危象发生率对比 微型钢板组 40 指中有
6 指发生血管危象,发生率为 15%;克氏针组 48 指中有 6 指
发 生 血 管 危 象 , 发 生 率 为 12.5% ,2 组 对 比 无 统 计 学 差 异 (字2=0.091,P>0.05)。
复训练。
1.3 观察指标 对比 2 组骨折愈合时间、血管危象发生
率和手指恢复综合功能评定效果。 1.4 手指功能恢复综合评判标准 使用“顾玉东(2000)
断指再植评定标准[1]”进行评定,见表 1。 表 1 顾玉东(2000)断指再植评定标准
评分
运动
感觉
外观
工作能力
4
TAM 正常
>S3
正常
原工作
3
大于健侧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