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创新方案“6+1”考前天天练(十)

合集下载

2020年高考生物考前冲刺 考前天天练 十(含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生物考前冲刺 考前天天练 十(含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生物考前冲刺考前天天练十1.科研人员利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等培育出了乳汁中含有人凝血因子Ⅸ医用蛋白的二倍体转基因绵羊,简易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过程为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该步骤用到的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步骤得到的“A”中应具有一些特殊的DNA片段,其中________用于②过程。

(2)进行图中③过程前,卵母细胞要进行去核处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获得绵羊胎儿的单个成纤维细胞,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使用胃蛋白酶处理绵羊组织块,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④过程所用培养液的成分比较复杂,除一些无机盐和有机盐,还需添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三种即可)。

(5)在进行图中⑤过程前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进行性别鉴定,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图2表示小麦开花数天后测定种子中几种物质的变化,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构成小麦植株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______,种子成熟后期,含水量________,结合水/自由水的比例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进而改变干物质的量,干重的变化主要与________元素密切相关。

(2)小麦成熟过程中糖类物质之间可以发生转化,________含量增多,用________试剂检测还原糖的量,还原糖的多少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

(3)红薯和土豆都富含淀粉,但红薯吃起来比土豆甜。

某兴趣小组猜测土豆中可能不含________酶,所以淀粉不能被分解成甜度比较高的还原糖。

为验证这一说法,他们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帮助其完成以下实验。

2020高考生物独家必刷题“6+1”天天练 (15)

2020高考生物独家必刷题“6+1”天天练 (15)

“6+1”天天练(15)一、选择题1.(2019广东深圳调研)自由基学说认为,自由基能攻击和破坏细胞内多种执行正常功能的生物分子,最终致使细胞衰老。

下列有关自由基的说法错误的是( )A.攻击蛋白质降低某些酶的活性B.攻击DNA可能引发基因突变C.攻击磷脂直接导致中心体损伤D.攻击生物膜引发新的自由基产生答案 C 自由基是正常代谢的中间产物,其反应能力很强,可使细胞中的多种物质发生氧化。

自由基产生后,攻击和破坏细胞内各种执行正常功能的生物分子。

最为严重的是攻击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磷脂分子,引发雪崩式的反应,对生物膜的损伤比较大。

此外自由基还会攻击DNA,可能引发基因突变;攻击蛋白质,使蛋白质活性下降,致使细胞衰老。

因此自由基产生后会攻击蛋白质,若该蛋白质属于酶,其活性则会降低,A正确;自由基攻击DNA,进而可能引发基因突变,B正确;自由基若攻击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磷脂分子,会产生更多的自由基,这些新的自由基又会攻击其他磷脂分子,进而引发雪崩式的反应,对生物膜损伤极大,但自由基并未直接导致中心体损伤,中心体无膜,不含磷脂,C错误,D正确。

2.(2019河北省级示范性高中联考)某些蛋白酶在生产和使用前需要测定酶活性。

如图表示科研人员选用酪蛋白对多种蛋白酶的活性进行测定的实验结果(注:实验在30 ℃、pH=9.0的条件下进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在上述实验条件下,蛋白酶K和α-胰凝乳蛋白酶的活性最高B.在实验过程中,部分菠萝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可能失活C.这几种蛋白酶均能分解酪蛋白,说明这些酶不具有专一性D.可用盐析的方法从各种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出蛋白酶答案 C 在题中所给实验条件下,蛋白酶K和α-胰凝乳蛋白酶的活性最高,A正确;该实验是在30 ℃、pH=9.0的条件下进行的,菠萝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在实验中的活性较低,部分酶可能失活,B正确;酶的专一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该实验中虽然多种蛋白酶都能分解酪蛋白,但不能得出酶不具有专一性的结论,C错误;题中几种酶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能溶于盐溶液,可用盐析的方法把这几种蛋白酶从各自的提取液中沉淀出来,D 正确。

2020版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6+1”考前天天练(七) Word版含解析

2020版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6+1”考前天天练(七) Word版含解析

“6+1”考前天天练(七)1.植物体为避免过量的光能对光合作用保护装置的氧化性损伤,而产生了一种光保护蛋白Psbs。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Psbs的活性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B.Psbs镶嵌在类囊体薄膜上,与光反应有关C.光能经转化后存于ATP中,用于暗反应D.Psbs合成后由高尔基体的囊泡运输到叶绿体内解析:选D过酸、过碱和高温都会破坏蛋白质的结构,进而影响其活性,所以光保护蛋白Psbs的活性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A项正确;依题意可推知,Psbs镶嵌在类囊体薄膜上,与光反应有关,B项正确;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光能经转化后存于ATP中,而ATP可用于暗反应中的三碳化合物的还原,C项正确;Psbs为胞内蛋白,其合成后不经过高尔基体的囊泡运输,D项错误。

2.家蚕中,茧色与蚕血液的颜色有关,即白色血液的蚕结白色茧,黄色血液的蚕结黄色茧。

黄血基因(Y)对白血基因(y)完全显性,位于2号常染色体上。

黄血抑制基因(I)能抑制Y基因的作用,位于9号常染色体上。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黄色血蚕的基因型有2种B.白色血蚕的基因型有7种C.白色血蚕的后代只结白色茧D.黄色血蚕的后代可结白色茧解析:选C依据题意可知,Y和y、I和i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黄色茧为Y_ii,白色茧为Y_I_、yyI_、yyii,所以黄色血蚕的基因型有2种:YYii、Yyii,A项正确;白色血蚕的基因型有7种:YYII、YYIi、YyII、YyIi、yyII、yyIi、yyii,B项正确;基因型为YYIi或YyIi的雌雄个体交配或与基因型为yyIi或yyii 的个体交配,后代都会出现结黄色茧的个体,C项错误;基因型为Yyii的黄色血蚕的后代可出现基因型为yyii的结白色茧的个体,D项正确。

3.图示为一组植物向光性实验,其处理和实验现象如下。

实验1:给予植物芽顶端单侧光照,向光弯曲(图1);实验2:植物芽顶端遮光,再给予单侧光照,向上伸长生长(图2);实验3:植物芽顶端下遮光,再给予单侧光照,向光弯曲(图3)。

高考生物考前强化训练

高考生物考前强化训练

高考生物考前强化训练1、操纵不同性状的基因之间进行重新组合,称为基因重组。

下列各选项中能够表达基因重组的是()A、利用人工诱导的方法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B、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培养生产干扰素的大肠杆菌C、在海棠枝条上嫁接苹果的芽,海棠与苹果之间实现基因重组D、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涂抹授粉的雌蕊柱头,以获得无子番茄2、乙酰胆碱(Ach)是一种神经递质。

实验人员欲研究Ach浓度与反应时刻的关系(简图如下),在除去突触小泡的前提下自①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②处给予恒定刺激,③、④处分别为灵敏锐应时刻测量点。

测得不同浓度Ach条件下③、④两处感受到信号所用时刻如下表所示。

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Ach浓度(mmol·L-1)③处感受信号的时刻(ms)④处感受信号的时刻(ms)0.1 5.00 5.560.2 5.00 5.480.3 5.00 5.310.4 5.00 5.24A、图中⑤、⑥与⑦共同构成一个突触B、实验中除去突触小泡的目的是防止实验结果受到相关因素的干扰C、表中数据说明高浓度Ach能促进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D、表中数据说明Ach浓度的增加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无明显阻碍3、右图为哺乳动物某组织示意图,其中①是毛细血管壁,②是成熟红细胞,③是血浆,④是细胞内液,⑤是组织液。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②通过体外细胞培养即可形成细胞株B、组织胺能使①通透性增大,从而导致⑤中液体减少C、过敏反应产生的抗体要紧分布在③中,③和⑤的成分有区别D、②中的氧气到达④至少需要通过4层生物膜,②处氧气浓度高于④4、右图表示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过程,下列有关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a点时种群由理想环境进入有限的生活环境B、b点时进行捕捞最有利于该种群的连续生存C、c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种群密度达到最大D、d点时微生物群体的初级代谢产物总量最多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马拉松运动员在长跑时,一方面要通过非糖物质转化和肝糖元分解来补充血糖,另一方面还要靠出汗排出余外的水分等途径来坚持机体的稳固B、人体内磷脂合成受阻是导致“脂肪肝”的缘故之一C、当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衡时,会显现酶促反应加快,细胞代谢紊乱D、参加短跑等剧烈运动的人,体内会产生大量的乳酸,致使血浆pH显著下降6、用含32P的完全培养液培养大麦幼苗,几天后测试大麦根尖不同区域32P的累积量和运输情形,结果如下表。

2020高考生物独家必刷题“6+1”天天练 (13)

2020高考生物独家必刷题“6+1”天天练 (13)

“6+1”天天练(13)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衰老时会发生细胞的形态改变B.迅速判断细胞是否死亡时可以采用染色排除法C.原癌基因的表达是细胞癌变的原因之一D.细胞坏死往往会引起炎症反应答案 C 细胞衰老时细胞体积缩小,形态改变,A正确;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染色剂不能进入细胞,细胞死亡后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染色剂可以进入细胞,从而使细胞被染色,所以可以采用染色排除法判断细胞是否死亡,B正确;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C错误;细胞坏死导致细胞内容物流出,从而引起炎症反应,D正确。

2.(2019福建莆田联考)同位素标记法是生物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相关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A.用14C标记的CO2供给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可探明碳的转移途径B.用荧光标记人、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观察细胞膜的流动性C.用32P或35S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细菌,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将15N标记的细菌转移到14N的培养液中,可探究DNA的复制方式答案 B 卡尔文用14C标记的CO2供应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探明了暗反应中碳的转移途径,即CO2→C3→有机物,A正确;用荧光标记人、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观察细胞膜的流动性,属于荧光标记技术而不是同位素标记技术,B错误;科学家分别用同位素32P和35S标记的噬菌体,通过对照实验,证明了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C正确;将15N标记的细菌转移到14N的培养液中,再采用离心方法,可证明DNA分子半保留复制方式,D正确。

3.(2019广东深圳二模)给脑桥(位于大脑和小脑之间)注射能阻止γ-氨基丁酸与相应受体结合的物质后,小鼠的排尿阈值(引起排尿反射的最低尿量值)降低。

相关推理正确的是( )A.脑桥释放的γ-氨基丁酸能抑制排尿B.γ-氨基丁酸使高位截瘫患者排尿顺畅C.人体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位于脑桥D.不同年龄段的人排尿阈值都是相同的答案 A 本题通过对γ-氨基丁酸功能的分析与判断,考查考生的科学思维素养。

课标专用高考生物二轮复习“6+1天天练”3含解析

课标专用高考生物二轮复习“6+1天天练”3含解析

课标专用高考生物二轮复习“6+1天天练”3含解析“6+1”天天练(3)一、选择题1.(2019四川成都二诊)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没有原生质层,不能发生渗透作用B.动物细胞都有呼吸酶,能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C.植物根尖细胞没有叶绿体,不能发生能量的转换D.植物细胞间都有胞间连丝,细胞膜上没有受体蛋白答案 B 动物细胞没有原生质层,但细胞膜有选择透过性,可以发生渗透作用,A错误;动物细胞无论是进行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都需要呼吸酶催化分解有机物并释放能量,B正确;植物根尖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但有线粒体,不能发生光合作用,可以通过细胞呼吸进行能量的转换,C错误;并非所有的植物细胞间都有胞间连丝,如某些低等植物细胞间无胞间连丝,D错误。

2.(2019重庆质检)在生物学中经常利用颜色反应来鉴定物质,下表是相关物质的颜色反应,其中搭配错误的是( )选项物质试剂及处理颜色变化A 麦芽糖斐林试剂(水浴加热) 浅蓝色→棕色→砖红色B CO2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蓝→黄→绿C 酒精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橙→灰绿色D 脂肪苏丹Ⅲ橘黄色答案 B 麦芽糖是还原糖,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是浅蓝色→棕色→砖红色,A正确;CO2溶于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后,其产生的颜色变化是蓝→绿→黄,B错误;酒精与橙色的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呈现灰绿色,C正确;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现橘黄色,D正确。

3.(2019湖北武汉调研)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

有些疫苗需接种两次,初次接种产生免疫后,按规定时间间隔再次接种。

若提前进行再次接种,则会减弱二次免疫效果,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提前接种导致初次免疫产生的记忆细胞凋亡数目少B.提前接种导致初次免疫产生的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少C.疫苗会与初次免疫后存留的抗体结合被迅速清除D.疫苗会与初次免疫产生的效应T细胞结合被裂解答案 C 若提前接种刺激了初次免疫产生的记忆细胞,使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则二次免疫效果会增强,与题意不符,A错误;初次免疫时浆细胞产生抗体的数量与提前进行再次接种无关,B错误;提前进行再次接种时疫苗会与初次免疫后存留的抗体结合,从而被迅速清除,则会减弱二次免疫的效果,C正确;效应T细胞菌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效应T细胞不直接作用于疫苗,D错误。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练 大题1题多练十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练 大题1题多练十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大题1题多练十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2018重庆4月调研测试,38)透明质酸酶在临床上常用作药物渗透剂,目前主要从动物组织中提取。

科研人员尝试将透明质酸酶基因转入大肠杆菌,使其得到高效表达。

下图中NcoⅠ和XhoⅠ为限制酶,重叠延伸PCR是一种定点突变技术。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的目的是保护,PCR 的原理是;PCR扩增的过程是:目的基因DNA受热变性后解链为单链,引物与单链相应互补序列结合,然后,如此重复循环。

(2)若图中的透明质酸酶基因来自cDNA文库,则在进行步骤②之前需在其前、后端分别接上特定的,否则该基因就不能转录。

步骤②需要用(酶)切割质粒。

(3)图中A是;早期实验人员利用大肠杆菌作为受体,后来发现用毛霉或酵母菌作受体更具优势,从生物体结构角度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

(4)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是否可以稳定地维持和表达其遗传特性,只有通过检测和鉴定才能知道。

检测转基因生物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的方法是。

答案:(1)透明质酸酶基因,防止NcoⅠ破坏目的基因DNA双链复制在DNA聚合酶作用下延伸(2)启动子、终止子NcoⅠ和XhoⅠ(3)基因表达载体毛霉或酵母菌是真核细胞,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可以对初始形成的蛋白质进行加工(4)利用目的基因制作成的探针进行DNA分子杂交2.(2018黑龙江哈尔滨第三中学二模,38)草莓是无性繁殖的作物,感染的病毒很容易传播给后代,病毒在作物体内逐年积累,就会导致产量变低,品质变差。

可以利用细胞工程培育脱毒草莓或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病毒草莓。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获得脱毒草莓,外植体往往取自植物分生区附近(如茎尖),其原因是。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能获得试管苗,其原理是细胞具有全能性,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

(2)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可出现不同的结果,这些结果的出现主要与培养基中两种激素有关,这两种激素是;在培养形成完整新植株过程中,对这两种激素的调控关键是。

2020高考生物独家必刷题“6+1”天天练 (20)

2020高考生物独家必刷题“6+1”天天练 (20)

“6+1”天天练(20)一、选择题1.(2019山西晋城三模)生物膜上的蛋白质称为膜蛋白。

下列有关膜蛋白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性腺细胞内质网膜上的某些膜蛋白能催化磷脂的合成B.甲状腺细胞膜上的某些膜蛋白能与促甲状腺激素结合C.吞噬细胞膜上的某些膜蛋白能特异性地识别抗原D.肝细胞膜上的某些膜蛋白能作为转运葡萄糖的载体答案 C 性腺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性激素,性激素的化学成分是固醇类脂质,内质网是脂质合成车间,故性腺细胞的内质网膜上的某些膜蛋白能催化磷脂等脂质的合成,A正确;甲状腺细胞能识别促甲状腺激素,其细胞膜上的受体能与促甲状腺激素特异性结合,受体的成分是糖蛋白,B正确;吞噬细胞膜上的某些膜蛋白能识别所有的非己抗原,这种识别不具有特异性,C错误;肝细胞能将葡萄糖转运到细胞内,以肝糖原的形式储存,当血糖含量低时,肝糖原又能分解成葡萄糖,运出肝细胞,故其膜上的某些膜蛋白能作为转运葡萄糖的载体,D正确。

2.(2019河南中原名校联盟模拟)研究表明某些肿瘤细胞中MDR基因高度表达后,会使这些癌细胞对某些化疗药物的抗性增强。

MDR(多耐药基因1)的表达产物是P-糖蛋白(P-gp),该蛋白有ATP依赖性跨膜转运活性,可将药物转运至细胞外,使细胞获得耐药性。

而P-gp低水平表达的癌细胞内,某些化疗药物的浓度明显升高。

结合上述信息,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gp转运物质的方式属于协助扩散B.P-gp可将各种化疗药物转运出癌细胞C.化疗药物可提高P-gp基因高度表达的癌细胞比例D.提高癌细胞P-gp的活性为癌症治疗开辟了新途径答案 C 由题意可知,P-gp转运化疗药物要消耗能量,不属于协助扩散,A错误;P-gp主要影响某些化疗药物的浓度,B错误;化疗药物会对癌细胞起到选择作用,P-gp基因高度表达的癌细胞的抗药性强,生存下来的比例高,C正确;提高癌细胞P-gp的活性即提高了癌细胞的抗药性,不利于癌症的治疗,D错误。

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提升练10现代生物科技专题A

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提升练10现代生物科技专题A

专题提升练10(A)1.(2023·四川遂宁模拟)基因敲除技术是将外源基因定点整合入靶细胞基因组上某一确定的位点,以定点修饰改造染色体上某一基因。

研究人员利用基因敲除技术将猪的肌生成抑制蛋白基因敲除,从而得到了高骨骼肌含量的克隆猪。

回答下列问题。

(1)相对传统的转基因技术,基因敲除技术的最大优点是。

要实现敲除肌生成抑制蛋白基因的目的,首先要构建替换型打靶载体,该过程中需要的工具酶有。

(2)将替换型打靶载体通过显微注射法导入猪胚胎干细胞进行培养。

胚胎干细胞在功能上具有的特点是。

培养猪胚胎干细胞时,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3)将筛选出的靶细胞导入猪的中,再将其植入代孕猪体内,使其发育并生产。

为了快速扩大基因敲除猪的种群,除进行有性生殖外,还可以采取等技术。

(4)若要证明肌生成抑制蛋白基因敲除后确实改变了猪的表现型,实验思路是:。

2.(2023·安徽宣城模拟)2018年1月我国科研人员利用体细胞核转移技术克隆出了第一批灵长类动物——食蟹猴。

该动物可为癌症、帕金森症等人类疾病的研究提供模型。

请回答相关问题。

(1)从理论上分析,体细胞仍具有全能性,其原因是;受体细胞一般选择处于时期的去核卵母细胞。

去掉卵母细胞细胞核的目的是。

(2)体外培养体细胞常用液体培养基(即培养液),其原因是;在体细胞培养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应采用的措施是。

(3)构建猕猴模型比鼠更适合用于研究人类疾病和进行药物试验,其原因是。

3.(2023·广西柳州二模)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传友团队提出了一种利用多重基因编辑技术以红果番茄(双子叶植物)为材料,快速定向创制七种不同果色番茄的策略。

该研究利用多重基因编辑系统靶向敲除了红果番茄中控制三类色素合成或代谢的关键基因。

下图是科研人员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定点敲除目标基因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CRISPR-Cas9系统能精准识别相关基因,依据的原理是发生碱基互补配对;Cas9蛋白能使目标DNA中的(填化学键名称)断裂,从而实现对(填“DNA单链”“DNA双链”“RNA单链”或“RNA双链”)的剪切。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题型增分选择题天天练十(无答案)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题型增分选择题天天练十(无答案)

选择题天天练(十)1.下列关于各种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脂肪与糖类相比在细胞呼吸时耗氧少、放能多B.细胞膜上的载体和基因工程中的运载体的化学本质相同C.DNA和RNA分子的碱基组成相同D.蛋白质肽链的空间结构被破坏时,其功能发生改变2.(2018·山东聊城一模)将红细胞分别放在等渗的NaCl和KC1溶液中一段时间,前者不会引发溶血现象(血细胞破裂)而后者会出现。

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是( )A.C1-大量进入红细胞引起红细胞吸水B.KC1溶液浓度大于红细胞内溶液浓度C.K+大量进入红细胞引起红细胞吸水D.K+破坏了红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3.有一种肾小球炎症常由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体检会发现患者体内存在抗原-抗体复合物,并出现蛋白尿。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尿,呈现出紫色B.患者血浆蛋白经尿液流失而使血浆渗透压下降,可出现组织水肿C.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D.该病与系统性红斑狼疮都是因免疫系统防卫功能过低引起的4.(2018·安徽安庆二模)基因在转录形成mRNA时,有时会形成难以分离的DNA—RNA杂交区段,这种结构会影响DNA复制、转录和基因的稳定性。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DNA复制和转录的场所仅在细胞核中B.DNA—RNA杂交区段最多存在5种核苷酸C.正常基因转录时不能形成DNA—RNA杂交区段D.mRNA难以从DNA上分离可能跟碱基的种类和比例有关5.(2018·贵州贵阳一模)假设某一定面积的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速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点时和C点时种群年龄组成不同B.维持在B点可持续提供最大捕获量C.从B→D该种群密度呈下降趋势D.N代表环境容纳量,始终保持不变6.(2018·广东佛山质检)红绿色盲是一种常见的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高考生物创新试题押题系列

高考生物创新试题押题系列

开躲市安祥阳光实验学校高考生物创新试题押题系列一日常生活中的生物创新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根据疾病预防中心有关资料统计,全球约有3.5亿乙肝病毒携带者,我国有60%的人群感染过乙肝病毒(HBV),其中乙肝病毒携带者已超过1.2亿,肝癌发病率也在增加。

其中约80% 左右的肝癌患者是由乙肝病人转变而来的,这一事实说明()A.乙肝病人的肝细胞中有原癌基因存在B.乙肝病人又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C.乙肝病人又经常吃含有亚硝酸盐的食物和霉变食物D.乙肝病人体内的乙肝病毒能使病变的肝组织发生癌变2.青少年时期是长身体的最佳时期,因而每天都必须摄入足量的蛋白质,有关原因叙述正确的是()①蛋白质在体内不能贮存②蛋白质不能全部由糖类和脂肪在体内转化而成③蛋白质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大部分能量④体内的蛋白质每天要少量分解和更新⑤蛋白质是青少年长身体的重要原料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④⑤ D.①②④⑤3.科学家试验研究发现,用“汽水”浇灌植物比用“纯水”浇灌更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原因是“汽水”能()A.加强植物呼吸作用 B.加强植物光合作用C.改良酸性土壤,调节pH值 D.加强植物蒸腾作用4.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表明,到全球糖尿病患者已多达3亿,在我国糖尿病患者将近4000万,潜在的糖尿病人群不低于3000万。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下列有关糖尿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医疗上判断糖尿病病情的方法用班氏糖定性试剂测定患者尿中的C6H12O6 B.现在有多种糖尿病的方法C.糖尿病是因为病人体内的胰岛B细胞受损而引起的D.C6H12O6和乳糖都是动物细胞中的二糖5.在“马拉松”最后冲刺阶段,有的运动员会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发冷等症状,这是由于随着人体大量出汗而向外排出过量的()①Ca2+ ②水③Na+④K+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6.关于“中耕松土”能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原因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能增强植物根的呼吸作用,为吸收矿质离子提供更多的能量B.能促进土壤中硝化细菌的活动,从而提高氮肥的利用率C.促进农作物体内水分和矿质元素的运输D.有利于微生物分解农家肥,提高土壤肥力7.在炎热的晴天,正午时分植物的光合作用出现一个低谷,这个低谷被称为光合作用“午休”现象。

高三新生物(10)——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doc

高三新生物(10)——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doc

高三新生物第一轮复习单元测试(10)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第Ⅰ卷(选择题60分)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60分)1.基因工程中科学家常采用细菌等原核生物作为受体细胞,这样做的原因不包括()A.结构简单,多为单细胞B.繁殖速度快C.遗传物质的含量少D.DNA为单链,变异少2.下列关于DNA连接酶的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单个核苷酸加到某DNA片断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B.将断开的两个DNA片断的骨架连接起来,重新形成磷酸二酯键C.连接两条DNA链上碱基之间的氢键D.只能将双链DNA片断互补的黏性末端连接起来,而不能将双链片断平整末端进行连接3.蛋白质工程在设计蛋白质结构时依据是()A.基因功能B.蛋白质功能C.氨基酸序列D.mRNA密码子序列4.表示限制酶切割某DNA分子的过程,从图中可知,该限制酶能识别的碱基序列及切是()A.CTTAAG,切点在C和T之间B.CTTAAG,切点在G和C之间C.GAATTC,切点在G和A之间D.GAATTC,切点在C和T之间5.在转基因技术中,把目的基因(共1000个脱氧核苷酸对,其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460个)放入DNA扩增仪中扩增4代,在扩增仪中放入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个数至少应是()A.640 B.8100 C.600 D.8006.抗病毒的转基因植物成功表达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抗病毒转基因植物可以抵抗所有的病毒B.抗病毒转基因植物对病毒的抗性具有局限性或特异性C.抗病毒转基因植物可以抗害虫D.抗病毒转基因植物可以稳定遗传,不会变异7.1976年,美国某教授首次将人的生长抑制素释放因子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体内,并获得表达,这是人类第一次获得的转基因生物,这里的“表达”是指该基因在大肠杆菌体内A.合成人的生长激素B.进行转录和翻译()C.合成人的生长抑制素释放因子D.进行DNA的复制8.哪项不是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部分()A.启动子B.终止密码C.标记基因D.目的基因9.蛋白质工程中,直接需要进行操作的对象是()A.氨基酸结构B.蛋白质空间结构C.肽链结构D.基因结构10.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是否可以稳定维持和表达其遗传特性,只有通过鉴定和检测才能知道。

生物创新实验试题及答案

生物创新实验试题及答案

生物创新实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加倍发生在哪个阶段?A. 间期B. 有丝分裂前期C. 有丝分裂中期D. 有丝分裂后期2. 下列哪项不是细胞膜的主要功能?A. 物质交换B. 细胞间通讯C. 细胞核的保护D. 维持细胞形态3. 基因重组通常发生在哪种生物过程中?A. 有丝分裂B. 减数分裂C. 细胞分化D. 胚胎发育4. 以下哪个选项是真核细胞特有的结构?A. 核糖体B. 内质网C. 质粒D. 核膜5. 以下哪个是细胞周期的阶段?A. G0期B. G1期C. S期D. 所有选项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细胞的_______是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

2. 细胞凋亡是一种受_______控制的程序性死亡过程。

3. 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内含有_______,是细胞遗传信息的储存和表达中心。

4. 基因表达包括_______和_______两个阶段。

5. 细胞周期中,DNA复制发生在_______期。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细胞周期的各个阶段及其主要特点。

2. 描述一下克隆技术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

3. 解释什么是基因编辑技术,以及它在生物研究中的重要性。

四、实验设计题(共30分)1. 设计一个实验来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请描述实验材料、步骤和预期结果。

答案一、选择题1. D2. C3. B4. D5. D二、填空题1. DNA2. 基因3. DNA4. 转录,翻译5. S三、简答题1. 细胞周期包括G1期、S期、G2期和M期。

G1期为细胞生长和准备DNA复制的阶段;S期为DNA复制阶段;G2期为细胞进一步生长和准备进入分裂的阶段;M期为细胞分裂阶段。

2. 克隆技术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包括:治疗性克隆用于疾病治疗,如克隆器官移植;生殖性克隆用于生育技术,如试管婴儿。

3. 基因编辑技术是指对生物体基因组进行精确的修改,如CRISPR-Cas9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考前天天练(十)
1.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Na+和Cl-的含量
B.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C.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导致细胞代谢紊乱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解析:选B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Na+和Cl-的含量,A正确;丙酮酸的彻底氧化分解发生在线粒体中,丙酮酸的不彻底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错误;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导致细胞代谢紊乱,C正确;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D正确。

2.如图表示一家族中某遗传病的家系图及其致病基因(A、a)的测定。

已知控制性状的基因是位于人类性染色体的同源部分,则Ⅱ4的有关基因组成应是图中的()
解析:选CⅡ4为该病患者,含有A基因,A错误;B图表示Ⅱ4的基因型为X A Y a,其女儿均患病,儿子可能不患病,与系谱图不符,B错误;C图表示Ⅱ4的基因型为X a Y A,其儿子均患病,女儿可能不患病,与系谱图相符,C正确;D图表示Ⅱ4的基因型为X A Y A,其儿子和女儿均患病,与系谱图不符,D错误。

3.在正常与遮光条件下向不同发育时期的豌豆植株供应14CO2,48 h后测定植株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14C的量。

两类器官各自所含14C量占植株14C总量的比例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与本实验相关的错误叙述是()
A.14CO2进入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后被转化为光合产物
B.生殖器官发育早期,光合产物大部分被分配到营养器官中
C.遮光70%条件下,分配到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中的光合产物量始终接近
D.实验研究了光照强度对不同发育期植株中光合产物在两类器官间分配的影响
解析:选C14CO2进入叶肉细胞后,在叶绿体基质中通过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被转化为葡萄糖等光合产物;据图分析,生殖器官发育早期,营养器官中14C的量占植株14C总量的比例都远大于生殖器官,说明光合产物大部分被分配到营养器官中;遮光70%条件下,生殖器官发育早期,营养器官中14C的量占植株14C总量的比例远大于生殖器官,说明分配到营养器官中的光合产物量大于分配到生殖器官中的;通过该实验可以研究光照强度对不同发育期植株中光合产物在两类器官间分配的影响。

4.(2016·全国丙卷)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

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
B.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
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
D.鹰的迁入改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解析:选C根据文字信息写出食物链:植物→蝉→螳螂→黄雀→鹰,鹰的迁入会导致黄雀减少、螳螂增加、蝉减少等系列变化。

细菌一般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分解者从动植物遗体、遗物中获得的能量大部分会通过分解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不会再被生产者利用。

鹰的迁入使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由4个营养级变为5个营养级,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

鹰的迁入使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营养级增加,但食物链还是只有一条,所以能量流动的方向未改变。

5.在真核细胞中,如图所示的生物膜可能是()
A.细胞膜或细胞核膜
B.叶绿体内膜或液泡膜
C.线粒体内膜或类囊体薄膜
D.内质网膜或高尔基体膜
解析:选C真核细胞中合成ATP的过程作用有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产生ATP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无氧呼吸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即真核细胞中能合成ATP 的生物膜是线粒体内膜和类囊体薄膜(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不是生物膜)。

6.下列有关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将新鲜梨汁与斐林试剂混合后会出现砖红色
B.提取菠菜叶片中的色素需用70%的酒精
C.用花生子叶为实验材料进行脂肪鉴定时,需用50%盐酸溶液洗去浮色
D.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实验中,无需设置空白对照组
解析:选D新鲜梨汁与斐林试剂混合并水浴加热后会出现砖红色沉淀,A错误;提取菠菜叶片中的色素需用95%的酒精,B错误;用花生子叶为实验材料进行脂肪鉴定时,需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C错误;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实验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在时间上形成自身对照,无需设置空白对照组,D正确。

7.某生态系统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形成一定的营养结构,下表列出了各种群同化的能量。

图1表示有关种群乙的能量变化,其中A代表摄入量,①~⑦表示能量的具体数值。

图2是种群乙在10年内种群数量变化的情况,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上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

(1)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种群乙是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甲的数量减少,戊的数量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3)图1中________(填字母)=2×107,C表示________。

(4)图2中________点的种群年龄组成是衰退型。

(5)乙种群中雌雄个体通过气味相互识别,这属于______信息传递,说明________离不开信息传递。

解析:(1)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和能量传递效率以及表中数据可知,丙是第一营养级,甲和丁都是第二营养级,乙是第三营养级,戊是第四营养级。

因此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
为。

(2)种群乙是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中的第三营养级;若甲的数量减少,乙的食物来源还有丁,因此戊的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3)图1表示种群乙的能量变化,其中A表示摄入能量,B表示同化能量(2×107),C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D 表示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E表示分解者分解利用的能量。

(4)图2是种群乙10年内种群数量变化的情况,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上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

λ>1表示种群数量不断增加;λ<1表示种群数量不断减少。

a、e两点时λ>1,种群数量增加;c、d 两点时λ<1,种群数量减少;b点时λ=1,种群数量保持稳定,因此,c、d两点的种群年
龄组成是衰退型。

(5)乙种群中雌雄个体通过气味相互识别,这种气味是某种化学物质散发出来的,属于化学信息,这说明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

答案:(1)(2)第三营养级(或次级消费者) 不会(3)B(或C+D)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4)c、d (5)化学种群的繁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