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次课物流法律法规教案
《物流法律法规》教学案例
第一章物流法律法规基础知识案例一2019年9月13日是中秋佳节。
8月1日,某食品配送中心通过E-mail向某月饼生产企业订购月饼,具体内容是:订购贵厂月饼10 000盒,每盒月饼6块,每块250克,每盒价格80元,交货时间是9月1日前,以保证节前连锁店的销售。
月饼生产企业接到订单后,同意订购但要求食品配送中心先行支付总价20%的定金。
食品配送中心于8月6日向月饼生产企业支付了合同定金。
9月4日,食品配送中心未收到货物,申请人又通过E-mail方式向月饼生产企业表示解除合同,并要求双倍返还定金和赔偿损失。
月饼生产企业不同意,9月11日将货物发送到食品配送中心。
食品配送中心拒绝收货。
问题: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食品配送中心是否有权解除合同,为什么?参考答案:食品配送中心有权解除合同。
因为月饼生产企业没有按期交货的违约行为,已经够成根本违约,影响了食品配送中心实现订立合同的根本目的,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可以解除合同。
案例二甲公司在天津设立的物流服务分理处管理不严,经营状况恶化,甲公司决定撤销该分理处,取消其代理权,并于2019年9月正式撤销该机构。
2019年10月,该分理处原负责人在未征得甲公司同意的情况下与某进出口公司签署了国际物流服务合同,并加盖了保存在其处的甲公司的公章。
如果履行该合同对甲公司极为不利,所以甲公司不承认该合同。
某进出口公司诉至法院。
问题:甲公司与某进出口公司签署了国际物流服务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参考答案:有效。
因为这种情况属于“表见代理”,虽然该分理处原负责人不具有代理权限了,但是由于其持有公司的公章,表面上有代理权,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表见代理情况下签订的合同是有效的,所以本案中签署的合同是有效的。
第二章物流企业的法律问题案例一甲物流综合服务公司下设六大部门,包括包装部、运输部、装卸部等。
2019年6月,该公司运输部在进行运输服务时与某货站取得业务联系,某货站许诺从2019年7月起其所有运输业务都委托给该运输部做,双方签订简单协议,该运输部为确保,特别使用了其随带的部门印章,某货站也表示同意。
物流政策与法规》教案
《物流政策与法规》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物流政策与法规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掌握我国物流政策与法规的主要内容。
3. 能够运用物流政策与法规分析物流行业的问题。
4. 提高学生对物流政策与法规的遵守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物流政策与法规的基本概念物流政策的定义物流法规的定义物流政策与法规的关系2. 物流政策与法规的作用规范物流市场秩序促进物流行业健康发展保护企业和消费者权益3. 我国物流政策与法规的主要内容物流行业发展政策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政策物流技术创新政策物流标准化政策4. 物流政策与法规的运用物流企业合规经营物流行业监管与执法物流纠纷解决5. 物流政策与法规的遵守意识物流企业的法规意识物流从业人员的法规意识社会公众的法规意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物流政策与法规的基本概念、作用和主要内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物流政策与法规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物流政策与法规的运用和遵守意识,促进学生互动。
4. 情景模拟法:模拟物流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物流政策与法规。
四、教学资源1. 教材:《物流政策与法规》2. 课件:教学PPT3. 案例资料:典型物流政策与法规案例4. 视频资料:物流政策与法规相关视频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报告质量。
3. 情景模拟演练:评估学生在情景模拟中的实际操作能力。
4.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物流政策与法规知识的掌握情况。
5.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物流政策与法规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计划:课时1-4:讲解物流政策与法规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课时5-8:讲解我国物流政策与法规的主要内容。
课时9-12:讲解物流政策与法规的运用。
课时13-16:讲解物流政策与法规的遵守意识。
课时17-20:案例分析与讨论。
物流法规教案
教师授课教案
No2
授课日期
3.2
3.2
3.3
授课班级
物流1501
物流1502
WZ1501
授课课题
第一章 物流法基础知识
§2、物流法的渊源及物流法律规范分类
§3、物流企业法律制度
授课时数
2
教学目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了解物流法律制度的概念,掌握物流法的渊源及分类;理解物流企业的含义、特征、职能、任务、性质、法律地位和分类,掌握物流企业的形式及设立、变更、终止、解散与清算
3、定义(物流术语国家标准):
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通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二.物流法的概念及法律特征
(一)物流法的概念
——是指调整在物流活动中产生的以及与物流活动有关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主要类别:
1、有关物流的民事法律规范
1、物流企业的基本职能
2、物流企业的基本任务
(三)物流企业的性质和法律地位
(四)物流企业的分类
二、现代物流企业的主要形式(重点、难点)
(一)公司的概念和特征(重点)
1、公司的概念
2、公司的特征
(1)以赢利为目的
(2)具备法人资格
(3)具有社团性
(4)依法定条件和程序设立
(二)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概念及特征(难点)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教 案
授课教师:
课程名称:物流法律法规
周 课 时:
总 课 时:
授课班级:
授课学期:
教师授课教案
No1
授课日期
物流法律法规教学设计
物流法律法规教学设计一、课程概述物流法律法规是一门基于法律法规体系,以物流业领域应用为基础,对物流活动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种法律法规进行深入解读和探讨的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会了解到物流业领域内与法律法规有关的各种知识点,包括法律法规体系、合同法、知识产权法、合同解决争议的法律途径等内容。
同时,课程还将重点关注物流企业在日常经营中所应注意的法律事项,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法律素养和应对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物流法律法规基本知识,具备掌握物流业务相关法律法规的能力。
2.了解物流业购销合同、保险合同、租赁合同等方面的法律要求。
3.了解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和保护方法,知晓日常办公事中避免侵权的方式。
4.了解合同争议解决途径,掌握日常合同纠纷的调解方法。
5.了解其他重要的法律法规,如税务法律法规、劳动法律法规等。
6.能够理解物流企业日常经营中的法律法规要求,并具备一定的应对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第一讲物流法律法规体系(2学时)1.1 法律法规体系的概述•介绍我国法律法规的体系,并突出重要的法律法规对物流企业的意义。
1.2 合同法•介绍合同法的基本概念;•解读物流合同中应注意的关键点。
1.3 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介绍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和知识产权的类型;•突出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并谈谈常见侵权案例。
第二讲物流业务相关法律法规(4学时)2.1 物流企业的物流流程•介绍物流企业不同物流环节中的法律法规要求,如货物交接、装卸等。
2.2 物流业购销合同、保险合同、租赁合同等相关法律要求•介绍物流业最常用的购销合同、保险合同、租赁合同等,以及这些合同中的法律要求。
第三讲合同争议解决途径(2学时)3.1 合同争议解决的基本流程•介绍合同纠纷的解决方法,包括协商、仲裁等。
第四讲其他法律法规(2学时)4.1 税务法律法规•介绍物流企业在税务方面应注意的各种法律法规要求。
4.2 劳动法律法规•介绍物流企业在劳动方面应注意的各种法律法规要求。
《物流法规》—教学教案
多媒体电化教学
互相点评、打分、回答问题、听讲
10分钟
总结
教师对讨论的情况总结,肯定成绩,指出不足。
讲授法
教师对成果进行点评
听讲
回答问题
10分钟
作业
根据要求,拟写买卖合同。
查找资料、完成作业
教材阅读、答疑、质疑
分组查找资料,完成作业
课外进行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案首页设计
本单元课标题
产品质量相关法规
能够解释买卖合同、标的物、采购人、供应商、采购代理机构等相关概念;能够描述买卖合同、政府采购的特点,会分析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内容。
能
力
训
练
任
务
及
案
例
能力训练任务:
1、通过公司实例导入,让学生直观了解相关合同签订及其法律法规基础。
2、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了解合同各方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3、指导学生拟写物流合同。
10分钟
总结
教师对讨论的情况总结,肯定成绩,指出不足。
讲授法
教师对成果进行点评
听讲
回答案首页设计
本单元课标题
货物运输法概述、水路货物运输法
授课班级
上课时数
2
上课地点
教室
教
学
目
标
能力(技能)目标
认知目标
进行货物运输合同的起草操作;具有准确理解合同内容、对水路货物运输相关法规正确理解和把握的能力。
案例:
A、B两公司签订《工业品买卖合同》后的纠纷处理
教
材
及
参
考
资
料
二、教学设计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物流法律法规全套教案
物流法律法规全套教案一、概述物流是现代经济社会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货物的运输、仓储、配送以及相关的交易和合同等事务。
为了保护物流业的正常运行,维护各方的权益,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物流法律法规,并对物流从业人员进行相关的教育培训。
本教案将全面介绍物流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以及教授学生如何遵守并运用这些法律法规的知识。
二、物流法律法规的分类物流法律法规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运输法律法规:主要涉及到货物的运输环节,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运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航运法》等。
2. 仓储法律法规:主要涉及到货物的仓储环节,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仓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旅馆业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等。
3. 合同法律法规:物流业务中的各方之间通常需要签订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益和义务,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
4. 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对于物流业中涉及到的知识产权问题,有一些专门的法律法规进行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
5. 保险法律法规:物流运输过程中,对于货物的损失和风险,可以通过投保来进行保障,相关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实施条例》等。
三、物流法律法规的内容和要求1. 运输法律法规在运输法律法规中,主要包括了运输合同的签订、运输费用的支付、货物的运输安全和责任、运输工具的安全和维护等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运输方式(如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等)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运输过程中的权益和义务。
2. 仓储法律法规在仓储法律法规中,主要包括了仓储合同的签订、仓库的安全和责任、仓库保管费用的支付等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仓储合同的要素和常见条款,以及仓库管理的规范和注意事项。
物流法律法规 教案
物流法律法规教案教案标题:物流法律法规教学目标:1. 了解物流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和作用;2. 掌握物流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和内容;3. 能够运用物流法律法规解决实际问题;4.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合规意识。
教学重点:1. 物流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和内容;2. 物流企业在运营中的法律责任和义务;3. 物流合同的要素和法律效力。
教学难点:1. 如何运用物流法律法规解决实际问题;2. 如何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合规意识。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PPT、案例分析材料、相关法律法规资料;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电子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引入案例或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物流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和作用。
二、理论讲解(20分钟)1. 物流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和内容;2. 物流企业在运营中的法律责任和义务;3. 物流合同的要素和法律效力。
三、案例分析(30分钟)1. 分发案例分析材料,让学生小组讨论并撰写解决方案;2. 学生代表汇报解决方案,并与全班进行讨论。
四、知识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在实际运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五、课堂练习(15分钟)教师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并交卷。
六、课堂反思(5分钟)教师和学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法律法规和案例,进一步深入了解物流法律法规的具体内容;2. 学生可以参与物流企业的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物流法律法规的应用。
教学评估:1.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表现;2. 学生课后练习成绩;3. 学生对物流法律法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1. 物流法律法规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2. 相关法律法规的电子版或纸质版资料;3. 案例分析材料。
备注: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教案中的时间分配可以适当调整。
《物流法律法规》课程标准
《物流法律法规》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物流类专业必修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类平台课程,其任务是让物流类各专业学生掌握常用的现代物流法律法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培养其行业通用能力提供课程支撑,同时也为相关专业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72学时,4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突出专业基础知识和职业能力培养,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物流活动、物流企业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技能学习和职业精神培养。
1.依据物流专业类行业面向和职业面向,以及《中等职业学校物流专业类课程指导方案》中确定的人才培养定位、综合素质、行业通用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现代物流业务操作过程中知法守法、学法用法等能力的培养,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课程目标,以及从事现代物流业务操作活动的岗位需求,对接国家职业标准(初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初级)中涉及物流法律法规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职业操守,兼顾职业道德、职业基础知识、安全知识,反映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体现科学性、前沿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按不同类别的物流法律法规主线,设置模块和教学单元,将物流法律法规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入。
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序化教学内容。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现代物流法律法规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养成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职业素养。
1.掌握物流法律关系的概念、要素,掌握物流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终止的内涵,会识别物流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
2.了解物流合同的概念和特征;理解物流合同的基本原则,物流合同的变更、转让和终止的法定情形;掌握物流合同的内容、订立和履行;能有效运用物流合同法律知识起草、阅读、修改和订立常见物流合同。
3.了解我国物流企业的市场准入条件,掌握设立物流企业的要求,掌握不同性质企业的特征、设立条件以及设立程序,会模拟设立物流企业。
教案首页--物流法律法规
15分钟
15分钟
15分钟
15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课后小结
本章主要阐述了货物包装的有关法律规定。1.从总体上介绍了货物包装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
备注
教案首页
授课章节
第6章配送与流通加工法律法规6.1流通加工与配送概述6.2配送合同
授课序号
11
授课方式
讲授
授课班级
10物流1班
10物流2班
10物流3班
10物流4班
授课时间
目的
与
要求
1.掌握各种法律法规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2.掌握违反法律法规应当承担的责任。
重点
与
难点
违反法律法规应当承担的责任;
授课方法
讲授法、案例讨论法
授课提纲与
时间分配
授课提纲(内容概要)
时间分配
4.4.1政府采购法概述
4.4.2政府采购当事人
4.4.3政府采购方式
4.4.4政府采购程序
授课提纲与
时间分配
授课提纲(内容概要)
时间分配
6.3.1承揽合同的含义与法律特征
6.3.2承揽合同的主要内容
授课序号
7
授课方式
讲授
授课班级
10物流1班
10物流2班
10物流3班
10物流4班
授课时间
目的
与
要求
1.了解采购活动涉及的各种法律法规;
2.了解国际贸易术语在实际中的应用;
重点
与
难点
无
授课方法
讲授法、案例讨论法
授课提纲与
时间分配
授课提纲(内容概要)
时间分配
[引导案例]
《物流法律法规》全套教案
第一章物流法律法规基本知识一、教学目标掌握物流法的渊源、物流的分类;了解物流法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物流法律法规的调整对象;了解我国物流立法的现状。
能运用法律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明确物流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客体和内容;具有在物流公司中处理日常性事务的基础法律能力。
二、课时分配本章应授课时数为2学时三、教学内容第一节物流概述一、物流的发展及定义我国在2006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以下简称《物流术语》)中将物流定义为:“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二、物流的分类(一)按照物流的作用分类1. 供应物流2. 生产物流3. 销售物流4. 回收物流5. 废弃物物流(二)按照物流系统的性质分类1. 社会物流2. 企业物流(三)按照物流企业的经营模式分类1. 自主物流2. 第三方物流3. 第四方物流4. 虚拟物流(四)按照物流的专业性质分类1. 一般物流2. 特殊物流第二节物流法律法规概述一、物流法的概念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物流法是指调整在物流活动中产生的及与物流活动有关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物流法的渊源目前,从法律效力角度来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1. 法律2. 行政法规3. 规章4. 地方性法规5. 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6. 物流标准三、物流法发生冲突时法的效力的确定1. 物流法律法规内容互相冲突时效力的确定2. 规章间的规定发生冲突时效力的确定四、物流法的特点1. 技术性2. 广泛性物流系统的运行过程和物流活动内容决定了物流法的广泛性,具体表现如下:(1)主体的众多性。
(2)内容的综合性。
(3)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3. 复杂性4. 国际性五、物流法的作用1. 保护物流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2. 规范物流行为3. 促进和扶持物流行业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第三节物流法律关系一、物流法律关系的含义和构成要素物流法律关系是指物流法律法规在调整物流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具体社会关系。
新物流法规教案
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物流法律法规课程代码 04020360课程学分 3任课教师授课班级 09物流1-2起止周数 1-10每周时数 6说明1.教案是教师精心组织和设计教学活动的重要教学文件,凡是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规定的所有必修课和开出的选修课均需编写教案。
授课教师(包括实践指导教师)应在课前认真做好这一工作。
2.教案的教学进度应与“课程教学进度表”相符。
3.教案主要栏目的填写要求:(1)授课时间——按授课单元安排的日期和节次填写,例如:08年10月20日第3、4节;同一次课在平行班级进行,应分别填写。
(2)授课班级——合班课的班级名称应填写在一个单元格内。
(3)授课课题——可按备课笔记的章节填写。
例如:第一章总论第四节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4)授课时数——按授课单元的学时填写,例如:2学时(理论课程,含课内实践)、半天(单独设置的实践课程);(5)教学目标——是指本授课单元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以及对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的要求;(6)教学重点——是指本授课单元的教学核心内容,应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来确定,教学过程中,要保证足够的时间进行重点讲解;(7)教学难点——是指本授课单元的教学内容中学生不易掌握的部分。
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状况分析难点所在;(8)时间分配——指右侧某一部分教学内容(或模块、环节)的计划用时,以分钟为单位。
(9)授课方法——授课形式指讲授、学生上机、演示、学生实验、学生练习、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电化教学、挂图、模型展示、CAI课件辅助教学手段等,填写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授课方式和教学手段作较具体的表述;(10)教学主要内容——指本授课单元的教学活动的内容(包括课题导入、课程小结、各分项内容、各模块、各环节教学活动的主题和必要的板书设计);以及课后作业及预习的布置。
(11)教学小结——在授课单元的教学活动结束后填写,主要包括本授课单元的教学内容完成情况、教学效果、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等方面;4.课程结束时,应将教案封面和教案文本按顺序装订成册,作为课程基础教学资料归档。
《物流法律法规》课程标准
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物流法律法规》课程标准一、前言(一)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现代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从事物流岗位工作的必修课程。
其功能是在学生学习现代物流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物流领域所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为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设计思路本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以现代物流专业相关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构建任务引领型课程。
课程结构以物流法规为线索进行设计,包含内外物流操作中应遵循的法律、法规、国际公约等有关规定,分别对物流管理中涉及的合同、与物流过程密切关联的商品买卖过程、物流过程中直接包括的包装、配送、仓储、装卸、搬运、运送、口岸管理等各个环节所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了分析。
课程内容和要求的确定充分考虑了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物流员》四级的相关要求。
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思想,将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个工作任务,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引出相关专业知识,以物流法规为基础,展开物流法规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设计由易而难,多采用观察、考察、实践、师生互动的课内外活动形式,予师生以创新的空间。
本课程要求充分运用现代职教理念与技术,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学习,培养兴趣;培养一切从实践而来,尊重科学的理念;在与身边的老师、同学共同讨论中深化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为进一步学习专门化课程形成基础的职业能力。
本课程参考学时为72学时。
二、课程目标物流法规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掌握物流法规的理论知识的,要求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
能够用相关法律知识解决物流活动中的纠纷和法律问题。
(一)方法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处理数据并得出结论的能力。
2.形成学法用法的习惯。
3.形成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4.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社会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物流法规教案
1、物流法律关系的主体
(1)民商事物流法律关系的主体
(2)行政物流法律关系的主体
2、物流法律关系的内容
?
3、物流法律关系的客体
教师授课教案
No4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
】
物流1501
物流1502
WZ1501
授课课题
第二章 物资采购法律规范
§1、物流采购及物资采购法概述
§2、买卖合同
授课时数
2
¥
教学目标
掌握物资采购的概念、分类,了解物资采购的法律制度;了解买卖合同的概念,理解买卖合同的特征和内容,掌握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内容,标的物所有权的转移和风险责任承担的相关规定
教学重点
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内容,标的物所有权的转移和风险责任承担的相关规定
教学难点
标的物的瑕疵和标的物权利的瑕疵担保义务,标的物风险责任承担
3、物流法律关系的客体
(四)物流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终止
1、物流法律关系的发生
2、物流法律关系的变更
3、物流法第关系的终止
》
二、物流合同概述
(一)物流合同的含义
(二)现代物流合同的特点(重点、难点)
1、物流合同是双务合同
2、物流合同是有偿合同
3、物流合同是要式合同
提问
讲授
案例讨论
分析
/
讲授
CAI课件辅助教学
三、物流企业的设立、变更和终止
(一)物流企业的设立
《
1、物流企业的设立原则
2、物流企业的设立条件
3、物流企业的设立登记
(二)物流企业的变更
(三)物流企业的终止
四、物流企业的清算(难点)
(一)对以公司形式设立的物流企业的清算程序
物流法律法规教学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和影响力日益扩大。
然而,在物流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物流企业面临诸多法律风险。
为了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法律素养,加强物流行业的规范化管理,我国高校纷纷开设物流法律法规课程。
本案例以某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为例,探讨物流法律法规教学实践。
二、案例概述某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于2018年秋季学期开设了物流法律法规课程。
该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物流行业的法律法规体系,掌握物流企业运营中的法律风险,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本案例选取了该课程的一个教学案例,旨在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使学生深入了解物流法律法规在实践中的应用。
三、案例内容1. 案例背景某物流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货物运输、仓储、配送等业务的物流企业。
2017年,甲公司与某制造业企业(以下简称“乙公司”)签订了一份货物运输合同,约定甲公司为乙公司提供货物运输服务。
合同约定,甲公司应在约定的时间内将货物从乙公司工厂运送到指定地点,并承担货物运输过程中的风险。
2. 案例经过2017年12月,甲公司按照合同约定将货物从乙公司工厂运送到指定地点。
然而,在运输过程中,由于驾驶员操作失误,导致货物在途中发生损坏。
乙公司发现货物损坏后,要求甲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甲公司认为,货物损坏是由于驾驶员操作失误造成的,责任应由乙公司承担。
双方因此产生纠纷。
3. 案例分析(1)合同法律关系在本案中,甲公司和乙公司之间存在货物运输合同法律关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甲公司作为承运人,有义务将货物安全、及时地运输到指定地点。
乙公司作为托运人,有义务按照约定支付运费。
(2)法律风险本案中,甲公司在运输过程中发生货物损坏,存在以下法律风险:①违反合同约定:甲公司未能按照约定将货物安全、及时地运输到指定地点,违反了合同约定。
②承担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甲公司作为承运人,应当承担货物运输过程中的风险。
物流法律法规 教案第二章
二、物流企业经营法律制度
(一)合同法律制度 (二)担保法律制度 1.保证 2.抵押 3.质押 4.留置 (三)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1.关于不正当行为范围的规定 2.对于不正当竞争的监督检查和处罚
三、物流企业内部管理法律制度
(一)企业财务会计法律制度 1.有关会计核算方面的规定 2.有关会计监督方面的规定 (二)企业劳动法律制度 1.劳动关系方面的法律制度 2.劳动基准方面的法律制度 3.劳动力市场方面的法律制度 4.社会保险方面的法律制度 5.劳动权利保障与救济方面的法律制度
(四)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务准入法规 (1)申请主体的限定。 (2)法人资格的限定。 (3)从业人员资格的限定。 (4)营业场所以及设施的限定。 (5)货源的限定。 企业市场准入的法规
第二节 物流企业法律制度
一、物流企业组织法律制度 (一)公司法 1.公司设立的法律规定 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股东符合法定人数。 (2)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 (3)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 (4)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 组织机构。 (5)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 件。
第一节 物流行业准入法律制度
一、我国物流行业发展概况 在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物流作业一体化。 (2)物流管理信息化。 (3)物流资源社会化。 (4)物流体系综合化。 (5)三流一体化。
二、物流行业准入制度的宗旨和原则 1.公开 2.合法 3.必要 4.效能 5.责任
三、物流业市场准入审批制度——《行政许可法》 (一)《行政许可法》简介 (二)《行政许可法》中关于物流业市场准 入的要求 (三)《行政许可法》中关于物流业市场准 入的实施机关
四、内资物流业市场准入的法律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4.3政府采购方式
政府采购有以下六种方式:
1.公开招标
2.邀请招标
3.竞争性谈判
4.单一来源采购
5.询价采购
4.4.4政府采购程序
政府采购程序是政府采购活动应当遵循的步骤和次序。
政府采购程序在政府采购制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政府采购原则的表现形式和行为准则,也是监管部门实施监督管理的基础。
4.4.5政府采购合同
政府采购合同履行中,采购人需追加与合同标的相同的货物、工程或者服务的,在不改变合同其他条款的前提下,可以与供应商协商签订补充合同,但所有补充合同的采购金额不得超过原合同采购金额的百分之十。
政府采购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不得擅自变更、中止或者终止合同。
政府采购合同继续履行将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双方当事人应当变更、中止或者终止合同。
有过错的一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
的,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案例:
某市级医院招标采购一批进口设备。
由于该医院过去在未实行政府采购前与一家医疗设备公司有长期的业务往来,故此次招标仍希望这家医疗设备公司中标。
于是双方达成默契,等开标时,该医院要求该公司尽量压低投标报价,以确保中标,在签订合同时再将货款提高。
果然在开标时,该公司的报价为最低价,经评委审议推荐该公司为中标候选人。
在签订合同前,该医院允许将原来的投标报价提高10%,作为追加售后服务内容与医疗设备公司签订了采购合同。
结果提高后的合同价远远高于其他所有投标人的报价。
(经济参考报:政府采购阳光下交易存在日全食2005年08月03日)
问题:操作中有哪些不当的地方?
4.5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CISG)
4.5.1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概述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是由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主持制定的,1980年在维也纳举行的外交会议上获得通过。
公约于1988年1月1日正式生效。
1986年12月11日我国交存核准书,在提交核准书时,提出了两项保留意见:1.不同意扩大《公约》的适用范围,只同意《公约》适用于缔约国的当事人之间签订的合同。
2.不同意用书面以外的其他形式订立、修改和终止合同。
4.5.2《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的适用范围
1.适用公约的合同
2.不适用公约的合同
4.5.3《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的订立
订立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法律步骤一般包括询价、发价、还价和接受。
其中发价和接受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环节。
1.询价
2.发价
3.还价
4.接受
4.5.4《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确定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1.卖方的义务
公约第30条至第44条主要规定了卖方的义务。
卖方的义务主要包括:
(1)交付货物 (2)品质担保 (3)权利担保 (4)交付单据
2.买方的义务
公约第53条至60条规定了买方的义务。
买方的义务主要有两项:
(1)支付货款(2)接收货物
4.6国际贸易术语
4.6.1关于国际货物买卖的国际惯例
国际贸易惯例:指在国际贸易实践中逐渐自发形成的,某一地区、某一行业中普遍接受和经常遵守的任意性行为规范。
国际贸易惯例本身并不是法律。
贸易双方当事人有权在合同中达成不同于惯例规定的贸易条件。
但许多国家在立法中明文规定了国际惯例的效力,特别是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惯例的约束力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6.2《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适用范围
《2000年通则》明确了适用范围,该《通则》只限于销售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中与交货有关的事项。
其货物是指“有形的”货物,不包括“无形的”货物,如电脑软件等。
《通则》只涉及与交货有关的事项,如:货物的进口和出口清关,货物的包装,买方受领货物的义务、以及提供履行各项义务的凭证等,不涉及货物所有权和其它产权的转移、违约、违约行为的后果以及某些情况的免责等。
有关违约的后果或负责事项,可通过销售合同中其它条款和适用的法律来解决。
4.6.3国际贸易术语的分类
1.E组(启运)
本组仅包括EXW(工厂交货)一种贸易术语。
2.F组(主要运费未付)
本组包括FCA(货交承运人)、FAS(装运港船边交货)和FOB(装运港船上交货)三种贸易术语。
在采用装运地或装运港交货条件成交而主要运费未付的情况下,即要求卖方将货物交至买方指定的承运人时,应采用F组术语。
对FOB、CFR和CIF术语仍规定买卖双方承担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以货物在指定的装运港超过船舷为界。
但同时又规定,如合同当事人无意采用越过船舷交货,可相应的采用FCA、CPT和CIP术语。
3.C组(主要运费已付)
本组包括CFR(成本加运费)、CIF(成本、保险费加运费)、CPT(运费付至目的地)和CIP(运费/保险费付至目的地)四种贸易术语。
4.D组(到达)
本组包括DAF(边境交货)、DES(目的港船上交货)、DEQ(目的港码头交货)DDU(未完税交货)和DDP(完税后交货)五种贸易术语。
采用D组术语,卖方应负责将货物运至边境或目的的港(port)或进口国内约定目的地(Place)或点(Point),并承担货物运至该地以前的全部风险和费用。
按D组术语订立的销
售合同是属于到货合同。
案例七:
某出口公司向外商出售一级大米300吨,成交价格条件FOB上海。
装船时货物经检验符合合同要求,货物出运后,卖方及时向买方发出装船通知。
但是航运途中,因海浪过大,大米大半被海水浸泡,品质受到影响。
货物到达目的港后,只能按三级大米价格出售,于是买方要求卖方赔偿差价损失。
问题:为什么买方要求卖方赔偿差价损失。
解析:
采用FOB贸易术语,卖方按时将货物交至买方指定船上即履行了交货义务,货物的风险已从买方转移到买方。
至于买方货物受损,如果属于保险公司承包责任范围内的损失,则应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卖方可协助办理。
本章小结
本章从采购所要涉及到的各个活动领域的为出发点,介绍了规范采购活动的各项法律法规制度。
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招投标法》和《政府采购法》。
由于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效率和公平,《招投标法》和《政府采购法》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采购结果和程序的公平性。
而熟练掌握国际贸易惯例和国际贸易术语,能够使企业在采购业务中避免陷入被动状况,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
思考与练习:
1.采购的重要性?
2.一般的交易方式相比招标的特点有哪些?
3.竞争性谈判适用于哪些情形?
4.买卖合同中的货物风险何时转移?
5.FOB贸易术语下买卖双方各自承担的义务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