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1107

合集下载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江苏省扬州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选修)期中试卷08.11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 1 C 12 O 16 Na 23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30分)1.2007年3月8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轿车生产国,汽车尾气正成为城市的主要空气污染源。

NO和CO都是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它们能缓慢反应生成N2和CO2,为控制汽车污染有人提出以下建议,你认为合理的是A.增大压强B.使用催化剂C.降低压强D.升高反应温度加快反应速率2.准确量取25.00 mL 高锰酸钾溶液,可选择的仪器是A.50mL 量筒 B.50mL 移液管C.50mL 酸式滴定管 D.50mL 碱式滴定管3.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溴水中有平衡:Br2+ H2O HBr+ HBrO,当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B.对CO(g) + NO2 (g) CO2 (g)+ NO(g),平衡体系增大压强可使颜色变深C.升高温度能够增大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D.合成NH3反应,为提高NH3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相对较低温度的措施4.当化学反应的△H<0,△S>0时,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下列反应属于该情况的是A.2H2(g)+O2(g) = 2H2O(l)B.Zn(s)+2HCl(aq) = ZnCl2(aq)+H2(g)C.CaCO3(s)=CaO(s)+CO2 (g)D.2NH4Cl(s) + C a(O H)2(s) = 2NH3(g) + CaCl2 (s) + 2H2O(l)5.下图表示可逆反应m A(g)+n B(g)p C(g)在不同温度(T)、压强(P)下,生成物C的物质的量分数x(C)的变化情况。

下列关于该正反应热效应及方程式中A、B、C的化学计量数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吸热反应,m+n<pB.吸热反应,m+n>pC.放热反应,m+n<pD.放热反应,m+n>p6.在一条件下,可逆反应2A(气)+B(气)n C(固)+D(气)达平衡。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 (3).docx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 (3).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2016-2017学年浙江省嘉兴一中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把0.05mol NaOH 固体分别加入到100mL 下列液体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最小的是( )A .自来水B .0.5 mol •L ﹣1盐酸C .0.5 mol •L ﹣1 CH 3COOH 溶液D .0.5 mol •L ﹣1 KCl 溶液2.下列关于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需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 .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一定能发生C .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别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D .当△H <0时表明反应为吸热反应3.已知:H 2(g )+F 2(g )═2HF (g ) 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氟化氢气体分解生成氢气和氟气的反应是放热反应B .1 mol H 2与1 mol F 2反应生成2 mol 液态HF 放出的热量小于270 kJC .在相同条件下,1 mol H 2与1 mol F 2的能量总和大于2 mol HF 气体的能量D .断裂1 mol H ﹣H 键和1 mol F ﹣F 键放出的能量大于形成2 mol H ﹣F 键放出的能量4.改变外界条件可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针对H 2(g )+I 2(g )⇌2HI (g ),其中能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的是①增加反应物浓度 ②增大气体的压强 ③升高体系的温度 ④使用催化剂(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5.在恒温、容积为2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SO 2和一定量O 2.发生反应2SO 2+O 2⇌2SO 3,当反应进行到4min 时,测得n (SO 2)=0.4mol .若反应进行到2min 时,容器中SO 2的物质的量是( )A .等于1.6 molB .等于1.2 molC .大于1.6 molD .小于1.2 mol6.一定温度下,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发生反应:①H 2(g )+I 2(g )═2HI (g ); ②C (s )+H 2O (g )═CO (g )+H 2(g ),下列状态能表明两反应都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 .各物质的浓度不变;b .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c .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变;d .容器内气体颜色不变;e .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或质量分数不变;f .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不变.A .aeB .aefC .abcD .ac7.在一真空容器中,充入10mol N 2,30mol H 2,发生反应N 2(g )+3H 2(g )⇌2NH 3(g ),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N 2的转化率为25%.若在同一容器中,在相同温度下,向容器中充入NH 3,欲使达到平衡时各成分的质量分数与上述平衡相同,则起始时NH 3的量和达到平衡时NH 3的转化率为( )A .20 mol 、25%B .20 mol 、75%C .40 mol 、30%D .10mol 、50%8.有一可逆反应2A (g )+3B (g )⇌4C (g )+D (g ),已知起始浓度c (A )=2mol/L ,c (B )=3mol/L ,c (C )=c (D )=0,反应开始20min 后达到平衡状态,此时D 的平衡浓度为0.5mol/L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前20 min 的平均反应速率v (C )=0.1 mol/(L •min )B .A 的转化率为50%C .C 的平衡浓度c (C )=4 mol/LD .B 的平衡浓度c (B )=1.5 mol/L9.反应X (g )+Y (g )⇌2Z (g );△H <0,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减小容器体积,平衡向右移动B .加入催化剂,Z 的产率增大C .增大c (X ),X 的转化率增大D .降低温度,Y 的转化率增大10.已知:2H 2(g )+O 2(g )═2H 2O (l )△H=﹣571.6kJ •mol ﹣12CH 3OH (l )+3O 2(g )═2CO 2(g )+4H 2O (l )△H=﹣1452kJ •mol ﹣1H +(aq )+OH ﹣(aq )═H 2O (l )△H=﹣57.3kJ •mol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 2(g )的燃烧热为571.6 kJ •mol ﹣1B .同质量的H 2(g )和CH 3OH (l )完全燃烧,H 2(g )放出的热量多C . H 2SO 4(aq )+Ba (OH )2(aq )═BaSO 4(s )+H 2O (l )△H=﹣57.3 kJ •mol ﹣1D .3H 2(g )+CO 2(g )=CH 3OH (l )+H 2O (l )△H=+135.9 kJ •mol ﹣111.将浓度为0.1mol/LHF 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A .c (H +)B .Ka (HF )C .D .12.对室温下100mL pH=2的醋酸和盐酸两种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加水稀释至溶液体积为200mL ,醋酸溶液的pH 变为4B .温度都升高20°C 后,两溶液的pH 不再相等C .加水稀释至溶液体积为200mL 后,两种溶液中c (OH ﹣)都减小D .加足量的锌充分反应后,两溶液中产生的氢气体积可用上图表示13.已知水在25℃和95℃时,其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95℃时,pH=4的H 2SO 4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 (OH ﹣)=1×10﹣10mol/LB .15℃时,pH=7的溶液呈酸性C .AB 连线上的点均表示中性溶液D .B 点对应的温度高于A 点对应的温度14.等量的苛性钠溶液分别用pH 值为2和3的醋酸溶液中和,设消耗醋酸溶液的体积依次为V a 和V b ,则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A .V a >10V bB .V b =10V aC .V a <10V bD .V b >10V a15.在一定温度下,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加入a mol A 和b mol B ,发生反应:A (g )+2B (g )⇌2C (g )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生成n mol C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再充入少量A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K 值不变B .起始时刻和达到平衡后容器中的压强之比为(a+b ):(a+b ﹣)C .当2v 正(A )=v 逆(B )时,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D .充入惰性气体(如Ar )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16.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可逆反应:4L (g )⇌2M (g )+N (g )△H >0,其平衡状态与温度(T )和压强(P 1>P 2)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y 轴是指( )A .气体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B .气体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浓度C .L 在气体混合物的体积分数D .气体混合物的密度17.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冰镇的啤酒打开后泛起泡沫B .由H 2(g )、I 2(g )、HI (g )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C .工业制取金属钾Na (l )+KCl (l )⇌NaCl (l )+K (g )选取适宜的温度,使K 成蒸汽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D .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18.一定条件下,CH 4与H 2O (g )发生反应:CH 4(g )+H 2O (g )⇌CO (g )+3H 2(g )设起始=Z ,在恒压下,平衡时CH 4的体积分数φ(CH 4)与Z 和T (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的焓变△H >0B .图中Z 的大小为b >3>aC .图中X 点对应的平衡混合物中=3D .温度不变时,图中X 点对应的平衡在加压后φ(CH 4)增大19.某小组为了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X 和Y 不连接时,铜棒上会有金属银析出B .X 和Y 用导线连接时,银棒是正极,发生氧化反应C .若X 接直流电源的正极,Y 接负极,Ag +向铜电极移动D .无论X 和Y 是否用导线连接,铜棒均会溶解,溶液都从无色逐渐变成蓝色20.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查阅相关资料知氧化性:Cr 2O 72﹣>Fe 3+,设计了盐桥式的原电池,见图.盐桥中装有琼脂与饱和K 2SO 4溶液.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甲烧杯的溶液中发生还原反应B .乙烧杯中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Cr 3++7H 2O ﹣6e ﹣=Cr 2O 72﹣+14H +C .外电路的电流方向是从b 到aD .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SO 42﹣ 移向乙烧杯21.镍镉(Ni ﹣Cd )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电解质溶液为KOH 溶液,电池反应为:Cd+2NiO (OH )+2H 2O Cd (OH )2+2Ni (OH )2,下列有关镍镉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B .充电时阳极反应为Cd (OH )2+2e ﹣═Cd+2OH ﹣C .放电时电池内部OH ﹣向正极移动D .充电时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发生Ni (OH )2转化为NiO (OH )的反应22.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 2SO 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 、cd 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 +和SO 42﹣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通电后中间隔室的SO 42﹣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pH 增大B .该法在处理含Na 2SO 4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 和H 2SO 4产品C .负极反应为2H 2O ﹣4e ﹣=O 2+4H +,负极区溶液pH 降低D .当电路中通过1mol 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5mol 的O 2生成23.如图装置中,有如下实验现象:开始时插在小试管中的导管内的液面下降,一段时间后导管内的液面回升,略高于U 型管中的液面.以下有关解释不合理的是( )A .生铁片中所含的碳能增强铁的抗腐蚀性B .雨水酸性较强,生铁片开始发生析氢腐蚀C .导管内墨水液面回升时,正极反应式:O 2+2H 2O+4e ﹣═4OH ﹣D .随着反应的进行,U 型管中雨水的酸性逐渐减弱24.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用CH 3COOH 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很暗,证明CH 3COOH 是弱电解质B .pH 相同的醋酸和盐酸,取等体积的两种酸溶液分别稀释至原溶液体积的m 倍和n 倍,稀释后两溶液的pH 仍然相同,则m <nC .常温下,在0.10 mol •L ﹣1的NH 3•H 2O 溶液中加入少量NH 4Cl 晶体,能使溶液的pH 减小且c (NH 4+)/c (NH 3•H 2O )的值增大D .常温下,CH 3COOH 的K a =1.7×10﹣5,NH 3•H 2O 的K b =1.7×10﹣5,CH 3COOH 溶液中的c (H +)与NH 3•H 2O 的溶液中的c (OH ﹣)相等二、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52分)25.(1)常温下,0.1mol/L 的CH 3COOH 溶液中有l%的CH 3COOH 分子发生电离,则溶液的pH= ;可以使0.10mol •L ﹣1 CH 3COOH 的电离程度增大的是 。a .加入少量0.10mol •L ﹣1的稀盐酸b .加热CH 3COOH 溶液c .加水稀释至0.010mol •L ﹣1d .加入少量冰醋酸e .加入少量氯化钠固体f .加入少量0.10mol •L ﹣1的NaOH 溶液(2)将等质量的锌投入等体积且pH 均等于3的醋酸和盐酸溶液中,经过充分反应后,发现只在一种溶液中有锌粉剩余,则生成氢气的体积:V (盐酸) V (醋酸)(填“>”、“<”或“=”).(3)0.1mol/L 的某酸H 2A 的pH=4,则H 2A 的电离方程式为(4)25℃时,将pH=9的NaOH 溶液与pH=4的盐酸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6,则NaOH 溶液与盐酸溶液的体积比为 .26.肼可作为火箭发动机的燃料,与N 2O 4反应生成N 2和水蒸气.已知:①N 2(g )+2O 2(g )=N 2O 4(l )△H 1=﹣19.5kJ •mol ﹣1②N 2H 4(l )+O 2(g )=N 2(g )+2H 2O (g )△H 2=﹣534.2kJ •mol ﹣1(1)写出肼和N 2O 4反应反应生成N 2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 ;(2)火箭残骸中常现红棕色气体,当温度升高时,气体颜色变深,原因是存在如下反应:N 2O 4(g )⇌2NO 2(g )△H >0,一定温度下,将1mol N 2O 4充入一恒压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3)肼﹣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是20%~30%的KOH 溶液.肼﹣空气燃料电池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4)传统制备肼的方法,是以NaClO 氧化NH 3,制得肼的稀溶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7.化学反应原理对化学反应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机动车废气排放已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①气缸中生成NO 的反应为:N 2(g )+O 2(g )⇌2NO (g )△H >0.汽车启动后,气缸内温度越高,单位时间内NO 排放量越大,请分析两点原因 、 .②汽车汽油不完全燃烧时还产生CO ,若设想按下列反应除去CO :2CO (g )=2C (s )+O 2(g )△H >0,该设想能否实现? (选填“能”或“不能”),依据是 .28.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投入物质A 和物质B 在适宜的条件下发生反应:A (s )+2B (g )⇌2C (g )+D (g )(1)相同的压强下,充入一定量的A 、B 后,在不同温度下C 的百分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则T 1 T 2(填“>”、“<”或“=”),该反应的正反应的△H 0(填“>”、“<”或“=”).(2)若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①由图可见,反应在t 1、t 3、t 7时都达到了平衡,而t 2、t 8时都改变了条件,则t 8时改变的条件是 .②若t 4时降压,t 5时达到平衡,t 6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请在图中画出t 4~t 6时逆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线.29.某同学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烧碱的纯度,实验过程如下:(1)配制待测液:称取4.1g 固体烧碱样品(杂质不与酸反应)配制成250mL 溶液.(2)滴定①用 量取10.00mL 待测液.②向锥形瓶中加入几滴酚酞,用0.201 0mol •L ﹣1的标准盐酸滴定待测烧碱溶液,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直到 时停止滴定.(3)数据处理实验次 序编号 盐酸溶液体积 V/mL 氢氧化钠溶液体积V/mL1 19.90 10.002 20.10 10.003 22.00 10.004 20.00 10.00根据上述表格,选取合适的数据,计算待测烧碱溶液的浓度为 ,烧碱的纯度为 (保留两位小数).(4)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和酸碱中和滴定是中学化学中两个典型的定量实验.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配制盐酸标准溶液,然后用其滴定某未知浓度的NaOH 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多选)A .实验中所用到的滴定管、容量瓶,在使用前均需要检漏B .如果实验中需用80mL 的稀盐酸标准溶液,配制时应选用100mL 容量瓶C .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会导致所配标准溶液的浓度偏小D .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即装入标准浓度的稀盐酸,则测得的NaOH 溶液的浓度将偏大E .配制溶液时,定容时俯视读数,则导致实验结果偏大F .中和滴定时,若在最后一次读数时俯视读数,则导致实验结果偏大G .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浄后,有少量蒸馏水残留,则导致实验结果偏小H .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则导致实验结果偏大.30.将2molSO 2和1molO 2混合置于体积可变,压强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2SO 2(g )+O 2(g )⇌2SO 3(g );△H <0,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测得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为2.1mol .则平衡时SO 2的体积分数为 .3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有关电化学的问题(甲、乙、丙三池中溶质足量),当闭合该装置的电键K时,观察到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了偏转.当乙池中C极质量减轻10.8g 时,回答下列问题.(1)甲池中B电极理论上消耗O的体积(标准状况下)ml.2(2)若丙池中溶液的体积为1000mL,此时丙池中溶液的pH为.2016-2017学年浙江省嘉兴一中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把0.05mol NaOH固体分别加入到100mL下列液体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最小的是()A.自来水B.0.5 mol•L﹣1盐酸C.0.5 mol•L﹣1 CHCOOH溶液 D.0.5 mol•L﹣1 KCl溶液3【考点】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分析】溶液导电能力与自由移动离子浓度成正比,溶液中导电能力变化最小,说明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化最小,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自来水自由移动离子浓度较小,NaOH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出自由移动阴阳离子而导致自来水中离子浓度变化较大,所以导电能力变化较大,故A不选;B.盐酸和NaOH的物质的量相等,且HCl是强电解质,将NaOH固体加入稀盐酸中,二者恰好反应生成0.05mol/L的NaCl,NaCl是强电解质,所以溶液离子浓度变化不大,则溶液导电能力变化不大,故B选;C.醋酸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醋酸和氢氧化钠物质的量相等,且醋酸钠和醋酸浓度相等,二者反应生成强电解质醋酸钠,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化较大,溶液导电能力变化较大,故C不选;D.KCl、NaOH是强电解质,且NaOH和KCl不反应,加入NaOH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化较大,则溶液导电能力变化较大,故D不选;故选B.2.下列关于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需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一定能发生C.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别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D.当△H<0时表明反应为吸热反应【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分析】A.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与反应的条件无关;B.有些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不能发生反应,如铝热反应;C.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不等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反应前后的能量差值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D.吸热反应,△H<0;放热反应,△H>0.【解答】解:A.需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但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发生,故A错误;B.有些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不能发生反应,如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但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发生,故B错误;C.放热反应是指: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的总能量,在反应中会有一部分能量转变为热能的形式释放,反之,就是吸热反应.故C正确;D.吸热反应,△H>0;放热反应,△H<0,所以当△H<0时表明反应为放热反应,故D错误;故选C.3.已知:H 2(g )+F 2(g )═2HF (g ) 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氟化氢气体分解生成氢气和氟气的反应是放热反应B .1 mol H 2与1 mol F 2反应生成2 mol 液态HF 放出的热量小于270 kJC .在相同条件下,1 mol H 2与1 mol F 2的能量总和大于2 mol HF 气体的能量D .断裂1 mol H ﹣H 键和1 mol F ﹣F 键放出的能量大于形成2 mol H ﹣F 键放出的能量【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分析】A 、由图象可知,2molHF (g )的能量小于1molH 2(g )和1molF 2(g )的能量;B 、2 mol 液态HF 的能量小于2molHF (g )的能量;C 、根据1molH 2(g )和1molF 2(g )生成2molHF (g )放热来分析;D 、根据反应热△H=断键吸收的能量﹣成键放出的能量<0来分析;【解答】解:A 、由图象可知,2molHF (g )的能量小于1molH 2(g )和1molF 2(g )的能量,故氟化氢气体分解生成氢气和氟气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故A 错误;B 、2 mol 液态HF 的能量小于2molHF (g )的能量,对于放热反应,当反应物相同时,产物的能量越低,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故放出的热量大于270KJ ,故B 错误;C 、1molH 2(g )和1molF 2(g )生成2molHF (g )放热,故1molH 2(g )和1molF 2(g )的所具有总能量大于2molHF (g )所具有的能量,故C 正确;D 、由于1molH 2(g )和1molF 2(g )生成2molHF (g )放热,而反应热△H=断键吸收的能量﹣成键放出的能量<0,故断裂1 mol H ﹣H 键和1 mol F ﹣F 键放出的能量小于形成2 mol H ﹣F 键放出的能量,故D 错误.故选C .4.改变外界条件可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针对H 2(g )+I 2(g )⇌2HI (g ),其中能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的是①增加反应物浓度 ②增大气体的压强 ③升高体系的温度 ④使用催化剂(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升高温度或加入催化剂可提高反应物中的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浓度、增大压强时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目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据此进行判断.【解答】解:①增大反应物浓度,增大了单位体积的活化分子数,没有改变活化分子百分数,故①错误;②增大压强,相当于增大了浓度,活化分子数目增大,没有改变活化分子百分数,故②错误; ③升高温度,升高了分子能量,增大了活化分子百分数,故③正确;④加入催化剂,降低了反应能量,增加了活化分子百分数,故④正确;故选D .5.在恒温、容积为2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SO 2和一定量O 2.发生反应2SO 2+O 2⇌2SO 3,当反应进行到4min 时,测得n (SO 2)=0.4mol .若反应进行到2min 时,容器中SO 2的物质的量是( )A .等于1.6 molB .等于1.2 molC .大于1.6 molD .小于1.2 mol【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分析】依据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进行分析计算,并注意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来解答.【解答】解: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可知,进行到4min 时,测得n (SO 2)=0.4mol ,此时反应的速率为V (SO 2)==0.2mol/L •min ;反应进行到前2min 末时设二氧化硫物质的量为x ,依据速率定义可得V ′(SO 2)=;进行到2min 时的物质浓度大于4min 时的物质的浓度,所以反应时4min 的反应速率小于2min 的反应速率,即V ′(SO 2)=>0.2mol/L •min ;整理得,x <1.2mol ,故选D .6.一定温度下,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发生反应:①H 2(g )+I 2(g )═2HI (g ); ②C (s )+H 2O (g )═CO (g )+H 2(g ),下列状态能表明两反应都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 .各物质的浓度不变;b .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c .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变;d .容器内气体颜色不变;e .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或质量分数不变;f .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不变.A .aeB .aefC .abcD .ac【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分析】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不变,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不变,注意①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化学反应,所以不能用压强判断平衡.【解答】解:a .各物质的浓度不变,说明①②中各物质的量不变,都达平衡状态,故a 正确;b .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①压强始终不变,所以压强不变无法判断①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b 错误;c .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变,由于①反应的两边气体的体积相同且都是气体,容器的容积不变,所以密度始终不变,无法判断①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c 错误;d .容器内气体颜色不变,由于②反应容器内气体颜色始终不变,故d 错误;e .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或质量分数不变,说明①②中各物质的量不变,都达平衡状态,故e 正确;f 、反应①中气体的质量和物质的量始终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始终不变,所以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不能说明反应①达到平衡状态,故f 错误;故选A .7.在一真空容器中,充入10mol N 2,30mol H 2,发生反应N 2(g )+3H 2(g )⇌2NH 3(g ),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N 2的转化率为25%.若在同一容器中,在相同温度下,向容器中充入NH 3,欲使达到平衡时各成分的质量分数与上述平衡相同,则起始时NH 3的量和达到平衡时NH 3的转化率为( )A .20 mol 、25%B .20 mol 、75%C .40 mol 、30%D .10mol 、50%【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分析】恒温恒容下,若开始只充入NH 3,欲达到平衡时的各成份的百分含量与原平衡时相同,二者为等效平衡,由于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不相等,故平衡时对应组分的物质的量相等,根据极限法计算氨气的物质的量,根据方程式计算原平衡时氨气的物质的量,进而计算开始只充入NH 3时氨气的转化率.【解答】解:恒温恒容下,若开始只充入NH 3,欲达到平衡时的各成份的百分含量与原平衡时相同,二者为等效平衡,由于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不相等,故平衡时对应组分的物质的量相等,需要氨气的物质的量=10mol ×2=20mol ,原平衡中参加反应氮气为10mol ×25%=2.5mol ,由方程式可知平衡时氨气的物质的量=2.5mol ×2=5mol ,故若开始只充入NH 3,氨气的转化率=×100%=75%,故选B .8.有一可逆反应2A (g )+3B (g )⇌4C (g )+D (g ),已知起始浓度c (A )=2mol/L ,c (B )=3mol/L ,c (C )=c (D )=0,反应开始20min 后达到平衡状态,此时D 的平衡浓度为0.5mol/L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前20 min 的平均反应速率v (C )=0.1 mol/(L •min )B .A 的转化率为50%C .C 的平衡浓度c (C )=4 mol/LD .B 的平衡浓度c (B )=1.5 mol/L【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分析】利用三段式法计算:2A (g )+3B (g )⇌4C (g )+D (g ),起始(mol/l ) 2 3 0 0转化(mol/l ) 1 1.5 2 0.5平衡(mol/l ) 1 1.5 2 0.5结合对应的数据计算各物理量及转化率.【解答】解:利用三段式法计算:2A (g )+3B (g )⇌4C (g )+D (g ),起始(mol/l ) 2 3 0 0转化(mol/l ) 1 1.5 2 0.5平衡(mol/l ) 1 1.5 2 0.5A .前20 min 的平均反应速率v (C )==0.1mol/(L .min ),故A 正确;B .A 的转化率为×100%=50%,故B 正确;C .C 的平衡为浓度为2mol/L ,故C 错误;D .B 的平衡浓度为1.5mol/L ,故D 正确.故选C .9.反应X (g )+Y (g )⇌2Z (g );△H <0,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减小容器体积,平衡向右移动B .加入催化剂,Z 的产率增大C .增大c (X ),X 的转化率增大D .降低温度,Y 的转化率增大【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A 、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减小容器体积压强增大,平衡不变;B 、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C 、两种反应物,增加一种物质的量增大另一种物质转化率,本身转化率减小;D 、反应是放热反应,降温平衡正向进行;【解答】解:A 、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减小容器体积压强增大,平衡不变,故A 错误;B 、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Z 的产率不变,故B 错误;C 、两种反应物,增加一种物质的量增大另一种物质转化率,本身转化率减小,增大c (X ),X 的转化率减小,故C 错误;D 、反应是放热反应,降温平衡正向进行,Y 的转化率增大,故D 正确;故选D .10.已知:2H 2(g )+O 2(g )═2H 2O (l )△H=﹣571.6kJ •mol ﹣12CH 3OH (l )+3O 2(g )═2CO 2(g )+4H 2O (l )△H=﹣1452kJ •mol ﹣1H +(aq )+OH ﹣(aq )═H 2O (l )△H=﹣57.3kJ •mol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 2(g )的燃烧热为571.6 kJ •mol ﹣1B .同质量的H 2(g )和CH 3OH (l )完全燃烧,H 2(g )放出的热量多C . H 2SO 4(aq )+Ba (OH )2(aq )═BaSO 4(s )+H 2O (l )△H=﹣57.3 kJ •mol ﹣1D .3H 2(g )+CO 2(g )=CH 3OH (l )+H 2O (l )△H=+135.9 kJ •mol ﹣1【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分析】A .燃烧热是指1mol 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根据2H 2(g )+O 2(g )═2H 2O (l )△H=﹣571.6kJ •mol ﹣1知H 2(g )的燃烧热为285.8kJ •mol ﹣1;B .假设取H 2(g )和CH 3OH (l )各为1克,依据H 2(g )和CH 3OH (l )的热化学方程式计算比较;C .硫酸和氢氧化钡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的硫酸钡过程中需放热,中和热指稀的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 水所放出的热量;D .依据已知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计算分析判断.【解答】解:A .依据燃烧热概念分析,选项中由已知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可知H 2(g )的燃烧热为285.8 kJ •mol ﹣1,故A 错误;B .同质量的H 2(g )和CH 3OH (l )完全燃烧,设质量为1g ,2H 2(g )+O 2(g )═2H 2O (l )△H=﹣571.6kJ •mol ﹣1 2 571.6KJmol 142.9KJ2CH 3OH (l )+3O 2(g )═2CO 2(g )+4H 2O (l )△H=﹣1 452kJ •mol ﹣12 1452KJmol 22.69KJ所以H 2(g )放出的热量多,故B 正确;C .中和热指稀的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 水所放出的热量,硫酸和氢氧化钡发生中和反应,反应中有BaSO 4(s )生成,而生成BaSO 4也是放热的,所以放出的热量比57.3 kJ 多,即△H <﹣57.3 kJ •mol ﹣1,故C 错误;D .①2H 2(g )+O 2(g )═2H 2O (l )△H=﹣571.6kJ •mol ﹣1②2CH 3OH (l )+3O 2(g )═2CO 2(g )+4H 2O (l )△H=﹣1452kJ •mol ﹣1按盖斯定律计算①×3﹣②得到6H 2(g )+2CO 2(g )═2CH 3OH (l )+2H 2O (l )△H=﹣262.8 kJ •mol ﹣1.可知正确的是3H 2(g )+CO 2(g )═CH 3OH (l )+H 2O (l )△H=﹣131.4 kJ •mol ﹣1,故D 错误; 故选B .11.将浓度为0.1mol/LHF 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A .c (H +)B .Ka (HF )C .D .【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分析】根据HF 属于弱电解质,则在加水不断稀释时,电离程度增大,电离平衡保持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并注意温度不变时,电离平衡常数不变来解答.【解答】解:A 、因HF 为弱酸,则浓度为0.1mol •L ﹣1HF 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促进电离,平衡正向移动,电离程度增大,n (H +)增大,但c (H +)不断减小,故A 错误;B 、因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则K a (HF )在稀释过程中不变,故B 错误;C 、因稀释时一段时间电离产生等量的H +和F ﹣,溶液的体积相同,则两种离子的浓度的比值不变,但随着稀释的不断进行,c (H +)不会小于10﹣7mol •L ﹣1,c (F ﹣)不断减小,则比值变小,故C 错误;D 、因K a (HF )=,当HF 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促进电离,c (F ﹣)不断减小,K a (HF )不变,则增大,故D 正确;故选D .12.对室温下100mL pH=2的醋酸和盐酸两种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加水稀释至溶液体积为200mL ,醋酸溶液的pH 变为4B .温度都升高20°C 后,两溶液的pH 不再相等C .加水稀释至溶液体积为200mL 后,两种溶液中c (OH ﹣)都减小D .加足量的锌充分反应后,两溶液中产生的氢气体积可用上图表示。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docx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Cl 35.5 Fe 56 Zn 65第I卷(选择题共42分)一、单项选择题(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B.铁船底镶嵌锌块,锌作负极,以防船体被腐蚀C.钢铁腐蚀的正极反应:Fe-3e-=Fe3+D.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的阳极反应:2Cl--2e-=Cl2↑8.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Ca2+、H+、CO32-、ClO- B.Na+、Ba2+、OH-、SO42-C.NH4+、Cl-、Na+、SO42- D.H+、Cl-、Fe2+、NO3-9、微型钮扣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有一种银锌电池,其电极分别是Ag2O和Zn,电解质溶液为KOH,电极反应为:Zn + 2OH--2e-==ZnO + H2O;Ag2O + H2O + 2e-==2Ag + 2OH- 根据上述反应式,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使用过程中,电池负极区溶液的碱性增强B.使用过程中,电子由Ag2O极经外电路流向Zn极C.Zn是负极,Ag2O是正极D.Zn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Ag2O电极发生氧化反应10、2007年10月24日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由长三甲火箭送入预定的轨道。

长三甲火箭第三级推进剂采用低温液氧/液氢。

已知在298K时,2g氢气与氧气完全反应生成液态水放热285.8kJ,则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A.2H2(g) + O2(g) === 2H2O(l) △H=-285.8KJ·mol-1B.2H2(g) + O2(g) === 2H2O(l) △H=+285.8KJ·mol-1C.H2(g) + 1/2 O2(g) === H2O(l) △H=-285.8KJ·mol-1D.H2(g) + 1/2 O2(g) === H2O(g) △H=-285.8KJ·mol-111、下列图示中关于铜电极的连接错误的是()铜锌原电池电解精炼铜镀件上镀铜电解氯化铜溶液12.一定条件下,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应 X(g) + 2Y(g) 2Z(g) 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①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② 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③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④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Z,同时生成2n mol Y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④13.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 2C(g),若经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用物质A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②用物质B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1·s-1③2 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④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1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17、(14分)(1)反应A(g)+B(g) C(g)+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E1>0,E 2>0),回答下列问题。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选修)试题.docx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选修)试题.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扬大附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选修)期中试卷2012.11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本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第I卷(选择题共40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乙炔的电子式:B.对甲基苯酚的结构简式:C.3,3-二甲基-1-戊烯的键线式:D.乙醇分子的比例模型:2.下列说法或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有机物的熔点低,受热易分解,都能燃烧B.同分异构现象是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之一C.沸点:正戊烷>2—甲基丁烷>2,2—二甲基丙烷D.同物质的量的物质完全燃烧耗O2量:已烷>环已烷>苯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红外光谱图的分析可以初步判断有机物中具有哪些基团B.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通过石油分馏得到C.间二溴苯仅有一种空间结构可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结构D.1H核磁共振谱能反映出有机物中不同环境氢原子的种类和个数4.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2g C3H6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一定..为0.1N AB.17g羟基(-OH)所含有的电子数是9N AC.1mol C6H14分子中共价键总数为20 N AD.标准状况下,11.2L CCl4所含分子数为0.5N A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同分异构体由于结构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一定不相似B.同系物一定同类,且电子数之差一定为8的整数倍C.凡是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物质,彼此一定是同系物D.两种化合物组成元素相同,各元素质量分数也相同,则两者一定是同分异构体6.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A.2-甲基-3-丁炔B.2-甲基-1-丙醇CH2Cl—CH2ClC.二氯丙烷D.2—甲基丁烷7.下列各组转化,属于同一有机反应类型的是A.由溴乙烷制乙烯;由乙炔制乙烯B.乙醛转化为乙酸;乙醛转化为乙醇C.乙烯使溴水褪色;甲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由硝酸与苯反应制硝基苯;由硝酸与甘油反应制硝化甘油8.下列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①CH3CH2CH2CH3②CH3CH2CH(CH3)2③(CH3)2CHCH2Cl④CH3(CH2)3Cl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9.某有机物结构简式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1mol该有机物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最多能和4 molH2反应B.该有机物能使溴水褪色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该分子中最多有9个碳原子共平面D.该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消去反应或取代反应10.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括号中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混合物试剂(足量)分离方法A 苯(苯酚)浓溴水过滤B 乙烷(乙烯)酸性KMnO4溶液洗气C 乙酸乙酯(乙酸)饱和Na2CO3溶液分液D 乙酸(乙醛)新制Cu(OH)2过滤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试卷(有机化学基础)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试卷(有机化学基础)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江苏省王集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试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 :12、H :1、O :16、N :14、Na :23、S :32、 Br :80、Cl :35.5第Ⅰ卷 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把选择题的答案填到..........第.Ⅱ.卷.的答题栏中)。

.......1.“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

下列说 法与“低碳经济”不符合...的是 A .大力研发新型有机溶剂替代水作为萃取剂B .加强对煤、石油、天然气等综合利用的研究,提高燃料的利用率C .利用CO 2合成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 D. 开发太阳能以减少使用化石燃料排放气体对大气的污染 2.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①CH 3CH=CH 2+Br 2CH 3CHBrCH 2Br②CH 3CH 2OHCH 2=CH 2↑+H 2O③CH 3COOH+CH 3CH 2OH CH 3COOCH 2CH 3+H 2O④C 6H 6+HNO 3C 6H 5NO 2+H 2O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3. 下列选项中说明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的是( )① 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 ② 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浓H 2SO 4 170℃③ 乙醇是一种再生能源 ④ 燃烧时放出大量热量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B .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区分己烷和3-己烯C .用水可区分苯和溴苯D .用饱和氢氧化钾乙醇溶液、硝酸银溶液可以检验1-溴丙烷中含有溴元素 5.下列各组液体混合物,用分液漏斗不能分开的是( )A .水与煤油B .氯乙烷和水C .甲苯和水D .乙醇和乙酸 6.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A 邻羟基苯甲酸B . CH 3C(CH 3)2CH 2CH 3 2,2-二甲基丁烷C . 2-甲基-1-丙醇D . 2-甲基-3-丁炔7.已知正四面体形分子E 和直线型分子G 反应,生成四面体形分子L 和双原子分子M 。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试卷.docx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试卷.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桐乡市高级中学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试卷化学试题(实验班)命题人:金国林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Cl- 35.5;Pb-207;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炼铁时增大高炉的高度,能有效减少CO的排放B.明矾在水处理中可作净水剂C.热电厂进行燃煤时将煤块压碎以提高煤的燃烧效率D.在海轮外壳上镶嵌锌块,能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2.反应N 2(g)+3H2(g) 2NH3(g) H<0;若升温,则反应速率v(正)、v(逆)的变化是A.同时减少 B.同时增大C.v(正)增大,v(逆)减少 D.v(正)减少,v(逆)增大3.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因水解而呈碱性的是A.Ba(OH)2 B.FeCl3 C.NaHSO4 D.CH3COONa4.下列属于正确的电离方程式是A.HCO 3- + H2O CO32- + H3O+B.NH4+ + H2O NH3·H2O + H+C.NaHCO 3Na+ + HCO3- D.H2S 2H+ + S2-5.铅蓄电池放电时的反应:PbO2+Pb+2H2SO4 =2PbSO4+2H2O,下列有关放电时的说法正确的是A.PbO2作正极,电极发生氧化反应B.当转移的电子数为3.01×1023时,参与反应的Pb的质量为103.5 gC.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Pb + SO42- - 2e- =PbSO4D.溶液中H+移向负极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B.汽车尾气的催化转化装置可将尾气中的NO和CO等有害气体快速地转化为N2和CO2,其原因是催化剂可增大NO和CO反应的活化能C.在“反应热的测量实验”中测定反应后温度的操作方法:将量筒中的NaOH溶液经玻璃棒引流缓缓倒入盛有盐酸的简易量热计中,立即盖上盖板,并用环形玻璃搅拌棒不断搅拌,准确读出并记录反应体系的最高温度D.研制性能优良的催化剂既可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又能起到很好的节能效果7.下列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如下所示:H2(g) + Cl2(g) = 2HCl(g) Δ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H—H键比Cl—Cl键稳定B.ΔH= —184.5 kJ·mol-1C.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高D.在相同条件下,1mol H2(g)和1mol Cl2(g)分别在点燃和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2mol HCl(g),重新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时ΔH相同8.能说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的事实是A.常温下,0.1 mol·L-1 CH3COOH溶液的pH=3B.CH3COOH溶液能和NaOH溶液反应C.往CH3COOH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D.0.1 mol·L-1CH3COOH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光较暗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室温下用广范pH试纸测得某氯水的pH=4B.酸式滴定管的润洗操作:关闭滴定管活塞,往上口加入3~5mL待装液,倾斜着转动滴定管,使液体润湿滴定管内壁,然后将液体从上口倒出,重复此操作2~3次C.若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则测定结果偏高D.酸碱中和滴定的终点是指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一定呈中性10.下列措施或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新制的氯水在光照下颜色逐渐变浅B.H2、I2、HI平衡混合气缩小体积加压后颜色变深C.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SO2在催化氧化时条件控制为常压,而不是高压D.工业上合成氨气时温度选择450℃左右,而不是常温11.下列各组微粒在指定的环境中一定大量存在的是A.与铝反应产生H2的溶液中:Na+、K+、S2-、CO32-B.加入酚酞显红色的溶液中:K+、Na+、Cl-、CH3COO-C.pH=2的溶液中:NH4+、Na+、Fe2+、NO3-、Cl-D.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 mol·L-1的溶液中:K+、Na+、Cl-、Al3+12.常温下,对于0.1 mol·L-1的氨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H+)减小B.加入少量NaOH固体,电离度增大,溶液的pH增大C.加入少量NH4Cl固体,氨水电离平衡向右移动D.通入少量HCl气体后,电离平衡常数不变13.下列四种NaHCO3溶液分别加入到四个盛有10mL 2 mol·L-1盐酸的烧杯中,均加水稀释到50mL,则反应最快的是A.10℃20mL 3 mol·L-1的NaHCO3溶液 B.20℃30mL 2 mol·L-1的NaHCO3溶液C.20℃10mL 4 mol·L-1的NaHCO3溶液 D.10℃10mL 2 mol·L-1的NaHCO3溶液14.某一可逆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气体,改变下列条件一定能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A.恒压下充入稀有气体 B.减小反应容器的体积C.升高反应温度 D.分离出生成物15.磷酸铁锂电池结构如右图所示。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doc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口岸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考试时间:100分钟分值:120分可能用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16 Na- 23 Mg- 24 Cl- 35.5选择题(共44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

下列符合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①天然气②煤③石油④太阳能⑤生物质能⑥风能⑦氢能A.①②③④ B.④⑤⑥⑦ C.③⑤⑥⑦ D.③④⑤⑥⑦2.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而且△H>0的是A.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C.铝片与稀H2SO4反应 D.甲烷在O2中的燃烧反应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收能量的反应C.释放能量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D.是吸收能量的反应还是释放能量的反应,必须看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4、已知化学反应2C(s)+O2(g)2CO(g);2CO(g)+ O2(g) 2CO2(g)都是放热反应。

据此推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相同条件下)A.56gCO和32g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88gCO2所具有的总能量B.12gC和32g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44gCO2所具有的总能量C.12gC所具有的能量一定高于28gCO所具有的能量D.将两份质量相等的碳燃烧,生成CO2的反应比生成CO的反应放出的热量多5、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表示可燃物燃烧热的是A.C(s) + 1/2 O2(g) = CO(g) △H=-110.5 kJ/molB.CO(g) + 1/2 O2(g) = CO2(g) △H=-283.0kJ/molC.CH4(g) + 2O2(g) = CO2(g) + 2H2O(g) △H=-802.3kJ/molD. 2H2(g) + O2(g) = 2H2O(l) △H=-571.6kJ/mol6、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改用98%的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B.100mL2mol/L盐酸跟锌片反应,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反应速率不变C.SO2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减慢D.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可缓慢反应生成N2和CO2,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7、设反应C+CO22CO(正反应吸热)反应速率为v1,N2+3H22NH3(正反应放热),反应速率为v2。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选修).docx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选修).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江苏省扬州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选修)化学试卷2012.11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a-40 Br-80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在试验室制得了尿素,突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界限B.在有机化学发展的进程中,德国化学家李比希的“基团理论”对有机化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C.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质谱仪、焰色反应都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分析D.由于生产生活的需要,人们学会了合成、分离和提纯有机物,目前人类发现和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已经超过3000万种2.下列化学用语或化合物的命名中正确的是A.苯分子球棍模型:B.CH3 CH2 CH CH3OH3-丁醇C.OHCH3甲基苯酚D.CH3 CH CH3CH2 CH32—甲基丁烷3.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 mol的碳烯(︰CH2)含电子数为6 N AB.一定温度下,15 g甲醛和乙酸的混合物含O原子数为0.5 N AC.常温常压下,4.6 g乙醇中含有C-H键的个数为0.6 N AD.标准状况下,11.2 L庚烷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分子数为3.5 N A 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溴乙烷与热的氢氧化钠的醇溶液煮沸:C2H5Br + OH-C2H5OH + Br-B.苯酚与碳酸钠反应:2C6H5OH+CO32-2C6H5O-+CO2↑+H2O C.甲醛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银氨溶液并加热HCHO+2[Ag(NH3)2]++2OH-−→−∆HCOO-+NH4++2Ag↓+3NH3+H2O除去甲烷中的乙烯测定乙醇的结构式 D .实验室用液溴和苯在催化剂作用下制溴苯:5.下列有机化合物中,其核磁共振氢谱图中不可能只出现一个峰的是A .C 2H 6B .C 3H 8 C .C 2H 6OD .C 2H 4O6.菲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 , 若菲分子中有1个H 原子被Cl 原子取代,则所得一氯取代产物有A .4种B .5种C .6种D .7种7.在有机物中,在同一平面上碳原子最多有几个,在同一直线上的碳原子最多有几个 A . 11、4 B .10、3 C .12、3D .13、4 8.按图示装置,实验能够成功的是A B C D9.用括号内试剂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正确的是A .溴苯中的溴(KI 溶液)B .溴乙烷中的乙醇(水)C .甲苯中的苯(酸性KMnO 4溶液)D .苯中的苯酚(Br 2水)10.某有机物分子中含有n 个-CH 2-,m 个-CH -,a 个-CH 3,其余为-OH ,则羟基的个数为A .2n +3m -aB .n +m +aC .m +2-aD .m +2n +2-a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 (2).docx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 (2).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2016-2017学年福建省莆田二十五中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75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电解池中,物质在阴极发生氧化反应B .在电解池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是阴极C .在原电池中,物质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D .在原电池中,电子由正极流向负极2.若要在铜片上镀银时,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①将铜片接在电源的正极 ②将银片接在电源的正极 ③在铜片上发生的反应是:Ag ++e ﹣═Ag ④在银片上发生的反应是:4OH ﹣﹣4e ﹣═O 2+2H 2O ⑤可用CuSO 4溶液作电解质溶液 ⑥可用AgNO 3溶液作电解质溶液.A .①③⑥B .②③⑥C .①④⑤D .②③④⑥3.下列事实上,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 )A .在空气中,金属银的表面生成一层黑色物质B .镀银的铁制品,镀层部分受损后,露出的铁表面易被腐蚀C .埋在潮湿土壤里的铁管比埋在干燥土壤里的铁管更易被腐蚀D .为保护海轮的船壳,常在船壳上镶入锌块4.含NaOH 20.0g 的稀溶液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放出28.7kJ 的热量,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NaOH (aq )+HCl (aq )═NaCl (aq )+H 2O (l );△H=+28.7kJ/molB .NaOH (aq )+HCl (aq )═NaCl (aq )+H 2O (l );△H=﹣28.7kJ/molC .NaOH (aq )+HCl (aq )═NaCl (aq )+H 2O (l );△H=+57.4kJ/molD .NaOH (aq )+HCl (aq )═NaCl (aq )+H 2O (l );△H=﹣57.4kJ/mol5.下列因素中,对发生在溶液中且无气体参加的反应的速率不产生显著影响的是( )A .浓度B .温度C .压强D .反应物的性质6.要增大铁与盐酸反应的速率,所采取的下列措施中无效的是( )A .用铁粉代替铁片B .增大压强C .提高反应的温度D .增大盐酸的浓度7.已知:(1)H 2(g )+O 2(g )═H 2O (g );△H=a kJ/mol(2)2H 2(g )+O 2(g )═2H 2O (g );△H=b kJ/mol(3)H 2(g )+O 2(g )═H 2O (l );△H=c kJ/mol(4)2H 2 (g )+O 2(g )═2H 2O (l );△H=d kJ/mol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a <c <0B .b >d >0C .2a=b <0D .2c=d >08.仅改变下列一个条件,通过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率来提高反应速率的是( )A .升高温度B .加压C .加负催化剂D .加大反应物浓度9.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合成氨反应N 2(g )+3H 2(g )⇌2NH 3(g ).根据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速率最快的是( )A .υ(H 2)=0.1 mol •L ﹣1•min ﹣1B .υ(N 2)=0.2 mol •L ﹣1•min ﹣1C .υ(NH 3)=0.15 mol •L ﹣1•min ﹣1D .υ(H 2)=0.3 mol •L ﹣1•min ﹣110.下列变化中,一定不存在化学能与热能相互转化的是( )A .铝热反应B .干冰气化C .燃放爆竹D .Zn 粉与盐酸反应11.如图是电解CuCl 2溶液的装置,其中c 、d 为石墨电极,则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 .a 为负极,b 为正极B .d 为阳极,c 为阴极C .电解过程中,d 电极质量增加D .电解过程中,氯离子浓度不变12.下列变化过程中,△S <0的是( )A .NH 3(g )与HCl (g )反应生成NH 4Cl (s )B .氯化钠溶于水中C .CaCO 3(S )分解为CaO (S )和CO 2(g )D .干冰(CO 2)的升华13.当可逆反应2SO 2(g )+O 2(g )⇌2SO 3(g )达到平衡后,通入18O 2气体,再次达到平衡时18O 存在于( )A .SO 2、O 2、SO 3中B .SO 3中C .SO 2、O 2中D .SO 2、SO 3中14.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H 2(g )+I 2(g )⇌2HI (g ),在温度T 1和T 2时,产物的量与反应的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符合图示的正确判断是( )A .T 1>T 2,△H >0B .T 1<T 2,△H <0C .T 1<T 2,△H >0D .T 1>T 2,△H <015.下列哪个说法可以证明反应N 2+3H 2⇌2NH 3已达到平衡状态( )A .1个N ≡N 键断裂的同时,有1个H ﹣H 键形成B .1个N ≡N 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 ﹣H 键断裂C .1个N ≡N 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 ﹣H 键断裂D .1个N ≡N 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H ﹣H 键形成16.对于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X+Y ⇌W+Z ,增大压强则正、逆反应速率(v )的变化如图所示,分析可知X 、Y 、Z 、W 的聚集状态可能是( )A .Z 、W 为气体,X 、Y 中之一为气体B .Z 、W 中之一为气体,X 、Y 为非气体C .X 、Y 、Z 皆为气体,W 为非气体D .X 、Y 、Z 、W 皆为气体17.某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盛有适量的A 和B 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3B 2C 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V 升,其中C 气体的体积占10%,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①原混和气体的体积为1.2V 升;②原混和气体的体积为1.1V 升;③反应达平衡时气体A 消耗掉0.05V 升;④反应达平衡时气体B 消耗掉0.05V 升.A .②③B .②④C .①③D .①④18.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当物质的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A (g )+2B (g )⇌C (g )+D (g )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混合气体的密度B .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C .混合气体的压强D .混合气体的总体积19.在理论上不能用于设计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A .HCl (aq )+NaOH (aq )═NaCl (aq )+H 2O (l )△H <0B .2CH 3OH (l )+3O 2 (g )═2CO 2 (g )+4H 2O (l )△H <0C .2FeCl 3(aq )+Fe (s )═3FeCl 3(aq )△H <0D .2H 2(g )+O 2(g )═2H 2O (l )△H <020.将X 、Y 、Z 三块金属分别用导线两两相连浸入稀H 2SO 4中组成原电池.X 、Y 相连时,X 为负极;Z 、Y 相连时,电流由Y →Z ;Z 、X 相连时,Z 极上产生大量气泡.这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正确的是( )A .X >Z >YB .Z >X >YC .X >Y >ZD .Y >Z >X21.将氯酸钾加热分解,在0.5min 内放出5mL 氧气,加入二氧化锰后,在同样温度下,0.2min 内放出50mL 氧气.则加入二氧化锰后的反应速率是未加二氧化锰时反应速率的( )A .10倍B .25倍C .50倍D .250倍22.用铂电极分别电解下列物质的溶液,阴极和阳极上同时都有气体产生且溶液的pH 下降的是( )A .KClB .CuSO 4C .HClD .H 2SO 423.已知反应X+Y=M+N 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X 的能量一定高于M ,Y 的能量一定高于NB .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以发生C .X 和Y 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 和N 的总能量D .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大于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24.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在反应过程中,破坏1mol H 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 1 kJ ,破坏1mol Cl 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 2 kJ ,形成1mol HCl 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 3 kJ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Q 1+Q 2>Q 3B .Q 1+Q 2>2Q 3C .Q 1+Q 2<Q 3D .Q 1+Q 2<2Q 325.反应4NH 3(g )+5O 2(g )⇌4NO (g )+6H 2O (g )在10L 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mol ,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 (X )(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 )A .(NH 3)=0.01 mol/(L •s )B .(O 2)=0.00l0 mol/(L •s )C .(NO )=0.00l0 mol/(L •s )D .(H 2O )=0.045 mol/(L •s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36分)26.在密闭容器里,通入x mol H 2(g )和y mol I 2(g ),发生反应H 2(g )+I 2(g )⇌2HI (g )△H <0.改变下列条件,反应速率将如何改变?(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升高温度 ;(2)加入催化剂 ;(3)充入更多的H 2 ;(4)扩大容器的体积 ;(5)容器容积不变,通入氖气 .27.键能是断裂1mol 共价键所吸收的能量.已知H ﹣H 键能为436KJ/mol ,H ﹣N 键能为391KJ/mol ,根据化学方程式:N 2(g )+3H 2(g )⇌2NH 3(g )△H=﹣92.4KJ/mol ,则N ≡N 键的键能是 KJ/mol .28.在25℃、1.01×105Pa 条件下,反应2N 2O 5(g )═4NO 2(g )+O 2(g )△H=+56.7kJ •mol ﹣1能够自发进行.从能量上分析,生成物的总能量比反应物的总能量 ,从反应前后的熵值看,反应后的熵值 (填“增加”、“减小”或“不变”).29.一种“人工固氮”的新方法是在常温、常压、光照条件下,N 2在催化剂表面与水发生反应生成NH 3:N 2+3H 2O ⇌2NH 3+O 2进一步研究NH 3生成量与温度的关系,部分实验数据见表(反应时间3h ):T/℃ 30 40 50生成NH 3量/(10﹣6 mol ) 4.8 5.9 6.0请回答下列问题:(1)50℃时从开始到3h 内以O 2物质的量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mol •h ﹣1.(2)该反应过程与能量关系可用如图表示,则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30.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图中C 1、C 2均为石墨棒.请回答下列问题.(1)锌极为 极,电极反应式为: ;石墨棒C 1为 极,电极反应式为: ;石墨棒C 2附近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2)当C 2极析出224mL 气体(标准状态)时,锌的质量减小 g ,A 池中溶液的质量变化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g .三、实验题31.已知H +(aq )+OH ﹣(aq )═H 2O (l )△H=﹣57.3kJ •mol ﹣1,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 的名称 ;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 .(2)环形玻璃搅拌棒不能用环形铜质搅拌棒代替,其原因是 .(3)若通过实验测定中和热的△H 的绝对值常常小于57.3kJ/mol ,其原因可能是 a .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b .量取NaOH 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c .分多次把NaOH 溶液倒入盛有盐酸的小烧杯中d .用温度计测定盐酸初始温度后,直接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四、附加题:32.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 2(g )+H 2(g )⇌CO (g )+H 2O (g ),其化学平衡常数K 和温度t 的关系如下表:t ℃ 700 800 830 1000 1200K 0.6 0.9 1.0 1.7 2.6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2)反应是 反应.(选填“吸热”、放热).(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a .容器中压强不变b .混合气体中c (CO )不变c .v 正(H 2)=v 逆(H 2O )d .c (CO 2)=c (CO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 (CO 2)•c (CH 2)=c (CO )•c (H 2O ),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33.恒温下,将a mol N 2与b mol H 2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N 2(g )+3H 2(g )⇌2NH 3(g )(1)若反应进行到某时刻t 时,n 1(N 2)=13mol ,n 1(NH 3)=6mol ,则a= mol .(2)反应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体积为716.8L (标准状况下),其中NH 3的含量(体积分数)为25%,平衡时NH 3的物质的量= mol .(3)原混合气体与平衡混合气体的压强之比(写出最简整数比)p (始):p (平)= .(4)达到平衡时,H 2和N 2的转化率之比α(H 2):α(N 2)= .34.PCl 5 的分解反应如下:PCl 5(g )⇌PCl 3(g )+Cl 2(g )已知某温度下,在容积为10.0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00mol PCl 5,达到平衡时,测得容器内PCl 3的浓度为0.150mol/L ,(1)计算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2)计算该温度下PCl 5的转化率.2016-2017学年福建省莆田二十五中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75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电解池中,物质在阴极发生氧化反应B .在电解池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是阴极C .在原电池中,物质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D .在原电池中,电子由正极流向负极【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原电池放电时,负极上的物质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的物质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电流从正极沿导线流向负极;电解池中,与电源负极连接的电极是阴极,与电源正极连接的电极是阳极,阴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阳极上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解答】解:A .电解池中,物质在阴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A 错误;B .电解池中,与电源正极连接的电极是阳极,与负极相连的是阴极,故B 错误;C .原电池中,负极上的物质失去电子而发生氧化反应,故C 正确;D .原电池中,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故D 错误.故选C .2.若要在铜片上镀银时,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①将铜片接在电源的正极 ②将银片接在电源的正极 ③在铜片上发生的反应是:Ag ++e ﹣═Ag ④在银片上发生的反应是:4OH ﹣﹣4e ﹣═O 2+2H 2O ⑤可用CuSO 4溶液作电解质溶液 ⑥可用AgNO 3溶液作电解质溶液.A .①③⑥B .②③⑥C .①④⑤D .②③④⑥【考点】电解原理.【分析】若在铜片上镀银时,铜做电解池的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电解质溶液中的银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银;银做电解池的阳极和电源正极相连,铜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铜离子;电解质溶液为硝酸银溶液;【解答】解:阳极电镀原理,若在铜片上镀银时,铜做电解池的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电解质溶液中的银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银;银做电解池的阳极和电源正极相连,铜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铜离子;电解质溶液为硝酸银溶液;①将铜片应接在电源的负极上,故①错误;②将银片应接在电源的正极上,故②正确;③在铜片上发生的反应是:2Ag++2e﹣=2Ag 故③正确;④在银片上发生的反应是:2Ag++2e﹣=2Ag,故④错误;⑤用硫酸铜溶液为电镀液,阴极析出铜,故⑤错误;⑥需用硝酸银溶液为电镀液.故⑥正确;综上所述①④⑤错误;故选C.3.下列事实上,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A.在空气中,金属银的表面生成一层黑色物质B.镀银的铁制品,镀层部分受损后,露出的铁表面易被腐蚀C.埋在潮湿土壤里的铁管比埋在干燥土壤里的铁管更易被腐蚀D.为保护海轮的船壳,常在船壳上镶入锌块【考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分析】A.银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发生化学腐蚀;B.镀银的铁制品铁破损后发生电化腐蚀,铁做负极;C.生铁中含有碳,在电解质溶液中形成原电池反应,铁做原电池的负极;D.轮船水线下的船壳装上锌块和铁在海水中会形成原电池反应,锌做负极.【解答】解:A、银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发生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无关,故A无关;B、镀银的铁制品铁破损后发生电化腐蚀,因Fe比Ag活泼,因而是铁被腐蚀,发生原电池反应而可用电化学知识解释,故B有关;C、埋在潮湿土壤里的铁管,铁、C和潮湿的空气形成原电池,加快了铁的腐蚀,而干燥土壤里的缺少电解质溶液,不能形成原电池,不易腐蚀,属于此现象与电化学知识有关,故C 有关;D、轮船水线下的船壳装上锌块后,可保护船壳在海水中不被腐蚀,因为Zn比Fe活泼,Zn 与Fe构成原电池,在海水中锌被腐蚀,从而保护船壳,发生原电池反应可用电化学知识解释,故D有关.故选A.4.含NaOH 20.0g的稀溶液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放出28.7kJ的热量,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O(l);△H=+28.7kJ/molA.NaOH(aq)+HCl(aq)═NaCl(aq)+H2O(l);△H=﹣28.7kJ/molB.NaOH(aq)+HCl(aq)═NaCl(aq)+H2C.NaOH(aq)+HCl(aq)═NaCl(aq)+HO(l);△H=+57.4kJ/mol2O(l);△H=﹣57.4kJ/molD.NaOH(aq)+HCl(aq)═NaCl(aq)+H2【考点】热化学方程式.【分析】A、酸碱反应是放热反应;B、焓变是对应化学方程式计量数条件下的反应热效应;C、酸碱反应是放热反应;D、依据化学方程式计量数计算反应的焓变.【解答】解:A、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B、含NaOH 20.0g的稀溶液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放出28.7kJ的热量,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HCl(aq)=NaCl(aq)+HO(l)△H=﹣57.4kJ/mol,故B错误;2C、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故C错误;D 、含NaOH 20.0g 的稀溶液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放出28.7kJ 的热量,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 (aq )+HCl (aq )=NaCl (aq )+H 2O (l )△H=﹣57.4kJ/mol ,故D 正确; 故选D .5.下列因素中,对发生在溶液中且无气体参加的反应的速率不产生显著影响的是( )A .浓度B .温度C .压强D .反应物的性质【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影响溶液中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只针对有气体的参加的反应.【解答】解:压强只影响有气体参加,且在密闭容器中的反应,对于溶液中的反应,改变压强,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选C .6.要增大铁与盐酸反应的速率,所采取的下列措施中无效的是( )A .用铁粉代替铁片B .增大压强C .提高反应的温度D .增大盐酸的浓度【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增大铁与盐酸反应的速率,则增大接触面积、酸的浓度、温度等,该反应为溶液中的反应,受压强影响不大,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 .用铁粉代替铁片,增大了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加快,故A 不选;B .该反应为溶液中的反应,受压强影响不大,则增大压强,不能增大Fe 与盐酸的反应速率,故B 选;C .提高反应的温度,反应的速率加快,故C 不选;D .增大盐酸的浓度,氢离子浓度变大,反应速率加快,故D 不选.故选B .7.已知:(1)H 2(g )+O 2(g )═H 2O (g );△H=a kJ/mol(2)2H 2(g )+O 2(g )═2H 2O (g );△H=b kJ/mol(3)H 2(g )+O 2(g )═H 2O (l );△H=c kJ/mol(4)2H 2 (g )+O 2(g )═2H 2O (l );△H=d kJ/mol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a <c <0B .b >d >0C .2a=b <0D .2c=d >0【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分析】根据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H <0,由系数确定 d=2c <0;b=2a <0;d 中生成的是液态水,热量多,绝对值比b 气态水的大,但绝对值越大相应数值越小所以d <b <0,c 中生成的是液态水,热量多,绝对值比a 气态水的大,但绝对值越大相应数值越小所以c <a <0;【解答】解:A 、c 中生成的是液态水,热量多,绝对值比a 气态水的大,但绝对值越大相应数值越小所以c <a <0,故A 错误;B 、d 中生成的是液态水,热量多,绝对值比b 气态水的大,但绝对值越大相应数值越小所以d <b <0,故B 错误;C 、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H <0,由系数确定 d=2c <0;b=2a <0,故C 正确;D 、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H <0,由系数确定 d=2c <0;b=2a <0,故D 错误; 故选:C .8.仅改变下列一个条件,通过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率来提高反应速率的是( )A .升高温度B .加压C .加负催化剂D .加大反应物浓度【考点】活化能及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分析】增大压强、浓度,单位体积活化分子的数目增多,升高温度、加入催化剂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解答】解:升高温度、加入催化剂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但增加反应物浓度,增大体系压强只增大单位体积活化分子的数目,百分数不变;加负催化剂会减少活化分子百分数, 故选A .9.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合成氨反应N 2(g )+3H 2(g )⇌2NH 3(g ).根据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速率最快的是( )A .υ(H 2)=0.1 mol •L ﹣1•min ﹣1B .υ(N 2)=0.2 mol •L ﹣1•min ﹣1C .υ(NH 3)=0.15 mol •L ﹣1•min ﹣1D .υ(H 2)=0.3 mol •L ﹣1•min ﹣1【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分析】同一化学反应中,同一时间段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先把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换算成同一物质的反应速率进行比较,从而确定选项.注意单位是否相同.【解答】解:反应为N 2(g )+3H 2(g )⇌2NH 3(g ),以氢气的反应速率为标准进行判断.A 、υ(H 2)=0.1 mol •L ﹣1•min ﹣1,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所以ν(NH 3)=0.0667mol •L ﹣1•min ﹣1;B 、υ(N 2)=0.2 mol •L ﹣1•min ﹣1,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所以ν(NH 3)=0.4mol •L ﹣1•min ﹣1;C 、υ(NH 3)=0.15 mol •L ﹣1•min ﹣1,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所以ν(H 2)=2.25mol •L ﹣1•min ﹣1,D 、υ(H 2)=0.3 mol •L ﹣1•min ﹣1,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所以ν(NH 3)=0.2mol •L ﹣1•min ﹣1;故选B .10.下列变化中,一定不存在化学能与热能相互转化的是( )A .铝热反应B .干冰气化C .燃放爆竹D .Zn 粉与盐酸反应【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分析】存在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是指发生化学反应过程中伴随有能量的变化,能量以热能体现,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题中铝热反应、燃放爆炸、Zn 粉与盐酸反应都为化学反应,且反应放出热量,干冰气化为物理变化,不存在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故选B .11.如图是电解CuCl 2溶液的装置,其中c 、d 为石墨电极,则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 .a 为负极,b 为正极B .d 为阳极,c 为阴极C .电解过程中,d 电极质量增加D .电解过程中,氯离子浓度不变【考点】电解原理.【分析】在电解池中,电流的流向和电子的移动方向相反,根据电子或电流的流向可以确定电解池的阴阳极,进而确定电极反应.【解答】解:在电解池中,电流的流向和电子的移动方向相反,电流是从正极流向阳极,所以c 是阳极,d 是阴极,a 是正极,b 是负极.A 、a 是正极,b 是负极,故A 错误;B 、c 是阳极,d 是阴极,故B 错误;C 、电解过程中,d 电极是阴极,该电极上铜离子得电子析出金属铜,电极质量增加,故C 正确;D 、电解过程中,氯离子在阳极上失电子产生氯气,氯离子浓度减小,故D 错误. 故选C .12.下列变化过程中,△S <0的是( )A .NH 3(g )与HCl (g )反应生成NH 4Cl (s )B .氯化钠溶于水中C .CaCO 3(S )分解为CaO (S )和CO 2(g )D .干冰(CO 2)的升华【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分析】混乱度增大时△S >0,混乱度减小时△S <0,结合反应中气体的化学计量数判断混乱度,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 .NH 3(g )与HCl (g )反应生成NH 4Cl (s ),气体减少,则△S <0,故A 选;B .氯化钠溶于水中,混乱度增大,则△S >0,故B 不选;C .CaCO 3(S )分解为CaO (S )和CO 2(g ),气体增多,则△S >0,故C 不选;D .干冰(CO 2)的升华,气体增多,则△S >0,故D 不选;故选A .13.当可逆反应2SO 2(g )+O 2(g )⇌2SO 3(g )达到平衡后,通入18O 2气体,再次达到平衡时18O 存在于( )A .SO 2、O 2、SO 3中B .SO 3中C .SO 2、O 2中D .SO 2、SO 3中【考点】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分析】从化学键角度来说,化学反应本质是旧键断裂,形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键.可逆反应不可能100%地全部转化,据此判断.【解答】解:反应过程中化学键断裂,存在原子有S 原子、16O 原子、18O 原子,原子重新组合生成物质,二氧化硫、氧气在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生成三氧化硫;而三氧化硫在同样的条件下可分解为二氧化硫和氧气,所以18O 2中的18O 通过化合反应存在于SO 3中,SO 3 中的18O 通过分解反应会存在于SO 2中,最终SO 3、SO 2、O 2中都含有18O .故选A .14.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H 2(g )+I 2(g )⇌2HI (g ),在温度T 1和T 2时,产物的量与反应的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符合图示的正确判断是( )A .T 1>T 2,△H >0B .T 1<T 2,△H <0C .T 1<T 2,△H >0D .T 1>T 2,△H <0【考点】体积百分含量随温度、压强变化曲线.【分析】根据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分析,温度越高,则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平衡用的时间越少,曲线的斜率越大.【解答】解: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平衡用的时间越少,曲线的斜率越大,所以T 1<T 2;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导致产物的量降低,说明该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逆反应方向是吸热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即正反应的△H <0,故选B .15.下列哪个说法可以证明反应N 2+3H 2⇌2NH 3已达到平衡状态( )A .1个N ≡N 键断裂的同时,有1个H ﹣H 键形成B .1个N ≡N 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 ﹣H 键断裂C .1个N ≡N 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 ﹣H 键断裂D .1个N ≡N 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H ﹣H 键形成【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分析】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解答】解:A 、1个N ≡N 键断裂的同时,有1个H ﹣H 键形成,变化量之比不等于计量数之比,故A 错误;B 、1个N ≡N 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 ﹣H 键断裂,都体现正反应方向,故B 错误;C 、1个N ≡N 键断裂等效于6个N ﹣H 键形成的同时有6个N ﹣H 键断裂,故C 正确;D 、1个N ≡N 键断裂的同时,应有3个H ﹣H 键形成,故D 错误;故选C .16.对于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X+Y ⇌W+Z ,增大压强则正、逆反应速率(v )的变化如图所示,分析可知X 、Y 、Z 、W 的聚集状态可能是( )A.Z、W为气体,X、Y中之一为气体B.Z、W中之一为气体,X、Y为非气体C.X、Y、Z皆为气体,W为非气体D.X、Y、Z、W皆为气体【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由图可以看出,增大压强,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说明反应物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大于生成物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以此解答.【解答】解:由图可以看出,增大压强,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说明反应物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大于生成物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则只能存在X,Y为气体,Z,W中之一为气体的情况,故选C.17.某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盛有适量的A和B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3B2C 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V升,其中C气体的体积占10%,下列推断正确的是()①原混和气体的体积为1.2V升;②原混和气体的体积为1.1V升;③反应达平衡时气体A消耗掉0.05V升;④反应达平衡时气体B消耗掉0.05V升.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等效平衡;化学平衡的计算.【分析】在反应A+3B2C中,A、B的消耗量和C得生成量之比为1:3:2,反应后,C体积变化量为0.1V,可以获得A、B的消耗量;根据C的体积增加量确定原来混合气体体积.【解答】解:根据反应:A+3B 2C各物质体积变化量 0.05V 0.15V 0.1V则生成气体C的体积等于反应中混合气体减少的总体积,即为0.1V,气体A所消耗的体积等于混合气体减少的总体积的一半,气体B所消耗的体积等于混合气体减少的总体积的1.5 倍,由于平衡时总体积减少10%V L,则原混合气体的体积应为1V L+10%V L=1.1V L,建立平衡时,气体A的消耗为:0.5×10%V L=0.05V L,气体B的消耗为:1.5×10%V L=0.15V L.故选A.18.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当物质的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A(g)+2B(g)⇌C(g)+D(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混合气体的密度B.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C.混合气体的压强D.混合气体的总体积【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分析】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由此进行判断.【解答】解:A .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气体,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相等,定容密闭容器中气体体积不变,所以密度始终变化,所以当密度不再发生变化时不能证明达到了平衡状态,故A 错误;B .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不相等,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 正确;C .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同的化学反应,压强不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 正确;D .定容密闭容器中气体体积始终不变,混合气体的体积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 错误;故选BC .19.在理论上不能用于设计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A .HCl (aq )+NaOH (aq )═NaCl (aq )+H 2O (l )△H <0B .2CH 3OH (l )+3O 2 (g )═2CO 2 (g )+4H 2O (l )△H <0C .2FeCl 3(aq )+Fe (s )═3FeCl 3(aq )△H <0D .2H 2(g )+O 2(g )═2H 2O (l )△H <0【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原电池反应是能自发进行的、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 .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所以不能设计成原电池,故A 选;B .该反应中有电子转移且是放热反应,所以是自发进行的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能设计成原电池,故B 不选;C .该反应中有电子转移且是放热反应,所以是自发进行的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能设计成原电池,故C 不选;D .该反应中有电子转移且是放热反应,所以是自发进行的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能设计成原电池,故D 不选;故选A .20.将X 、Y 、Z 三块金属分别用导线两两相连浸入稀H 2SO 4中组成原电池.X 、Y 相连时,X 为负极;Z 、Y 相连时,电流由Y →Z ;Z 、X 相连时,Z 极上产生大量气泡.这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正确的是( )A .X >Z >YB .Z >X >YC .X >Y >ZD .Y >Z >X【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作正极,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电流从正极沿导线流向负极,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作正极,X 、Y 相连时,X 为负极,则金属活动性顺序为X >Y ;电流从正极沿导线流向负极,Z 、Y 相连时,电流由Y →Z ,则金属活动性顺序为Z >Y ; 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X 、Z 相连时,Z 极上产生大量气泡,则金属活动性顺序为X >Z ;则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X >Z >Y .故选A .。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化学试题

1、本试卷包含选择题、非选择题共两部分。

选择题答案请答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答案请答在答题纸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作答选择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并将考试号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考试号相应的数字涂黑。

作答非选择题前,请将考试号、姓名、班级写在非选择题答题纸密封线内的的相应位置。

答非选择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的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Na :23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本部分15题,每题3分,共45分)。

1、下列物质属于合成有机高化子化合物的是A .羊毛B .油脂C .聚丙烯D .淀粉2、无论在化学实验室还是在家中进行实验或探究活动,都必须注意安全。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为防止试管破裂,加热固体时试管口一般要略低于试管底B .不慎将酒精洒到桌面上引起着火,应立即用较多的水浇灭C .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NaOH 溶液冲洗D .配制H 2SO 4溶液时,先在容量瓶中加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H 2SO 43、下列实验装置、操作或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出现砖红色沉淀B .干燥氢气C .称量NaOH 固体D .石油的分馏 4、除去NaCl 溶液中的SO 42-离子,依次加入的溶液顺序正确的是A .Na 2CO 3、HCl 、 BaCl 2B .BaCl 2 、HCl 、Na 2CO 3C .Na 2CO 3、BaCl 2 、HClD .BaCl 2 、Na 2CO 3、HCl5、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23g Na 变为Na +时失去的电子数为N A B .32g O 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2N AC .在标准状况下22.4L H 2中含有的氢分子数为N AD .1 L0. 1 mol/LNa 2CO 3溶液中含有的钠离子数为0.2N A6、下列溶液中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与50mL 2mol·L -1 MgCl 2溶液中Cl -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A .150 mL 2 mol·L -1 的NaCl 溶液B .75mL 2 mol·L -1 的CaCl 2溶液C .100mL 1mol·L -1 的KCl 溶液D .50 mL 1 mol ·L -1 的AlCl 3溶液7、下图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过程示意图。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docx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2016-2017学年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可以表示分子的个数B .热化学方程式中只需标明生成物的状态C .反应热指的是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D .伴随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2.常温下c (H +)最小的是下列各项中的( )A .pH=0的溶液B .0.5mol •L ﹣1H 2SO 4C .0.5mol •L ﹣1HClD .0.5mol •L ﹣1CH 3COOH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A .HCOOH+H 2O ═HCOO ﹣+H 3O +B .CO 2+H 2O ═HCO 3﹣+H +C .CO 32﹣+H 2O ═HCO 3﹣+OH ﹣D .HS ﹣═S 2﹣+H +4.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装置中能量转化方式为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 .电子从锌片流出,经导线流向铜片C .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溶液颜色逐渐变蓝D .锌片发生还原反应5.下列表述中合理的是( )A .在101kPa 下,1g 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热值B .把FeCl 3的水溶液加热蒸干可得到FeCl 3固体C .用25mL 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mL 高锰酸钾溶液D .太阳能电池是把太阳能转化为内能的装置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任何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 2O 的过程中,能量变化均相同B .中和热的实验过程中,环形玻璃搅拌棒材料若用铜代替,则测量出的中和热数值偏小C .若①2H 2(g )+O 2(g )═2H 2O (g )△H=﹣akJ •mol ﹣1,②2H 2(g )+O 2(g )═2H 2O (l )△H=﹣bkJ •mol ﹣1,则 a >bD .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7.下列物质中能抑制水的电离且使溶液呈现出酸性的是( )A .Na 2CO 3B .Al 2(SO 4)3C .K 2SO 4D .H 2SO 48.用已知浓度的NaOH 溶液测定某H 2SO 4溶液的浓度,参考图,从下表中选出正确选项( ) 锥形瓶中的溶液 滴定管中的溶液 选用指示剂 选用滴定管A 碱 酸 石蕊 (乙)B 酸 碱 酚酞 (甲)C 碱 酸 甲基橙 (甲)D 酸 碱 石蕊 (乙)A .AB .BC .CD .D9.下列水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 .pH=7的溶液B .c (H +)=1.0×10﹣7mol •L ﹣1的溶液C .c (H +)=c (OH ﹣)D .pH=3的酸与pH=11的碱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10.某学习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 和b 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B .a 和b 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 2++2e ﹣=CuC .a 和b 分别连接足够电压的直流电源正、负极时,Cu 2+向铜电极移动D .无论a 和b 是否用导线连接,铁片均溶解,溶液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11.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CO (g )的燃烧热是283.0kJ/mol ,则2CO 2(g )=2CO (g )+O 2(g )反应的△H=+2×283.0kJ/mol B .HCl 和NaOH 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 ,则H 2SO 4和Ca (OH )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C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 .1mol 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12.若用HAc 表示醋酸,则在0.1mol •L ﹣1NaAc 溶液中,下列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c (Na +)=c (Ac ﹣)+c (HAc )B .c (Na +)+c (OH ﹣)=c (Ac ﹣)+c (H +)C .c (Na +)>c (OH ﹣)>c (Ac ﹣)>c (H +)D .c (Na +)>c (Ac ﹣)>c (H +)>c (OH ﹣)13.某学生欲完成反应2HCl+2Ag=2AgCl+H 2↑而设计了下列四个实验,你认为可行的是( )A .B .C .D .14.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 (H +)=1.0×10﹣10mol/L ,则下列各组离子在该溶液中肯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K +、Na +、HCO 3﹣、Cl ﹣B .Na +、K +、NO 3﹣、Cl ﹣C .K +、Na +、S 2﹣、NO 3﹣D .Mg 2+、Na +、SO 32﹣、CO 32﹣15.金属铬和氢气在工业上都有重要的用途.已知: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亚铬(CrSO 4).铜铬构成原电池如图所示,盐桥中装的是饱和KCl 琼脂溶液,下列关于此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盐桥的作用是使整个装置构成通路、保持溶液呈电中性,凡是有盐桥的原电池,盐桥中均可以用饱和KCl 琼脂溶液B .理论上1molCr 溶解,盐桥中将有2molCl ﹣进入左池,2molK +进入右池C .此过程中H +得电子,发生氧化反应D .电子从铬极通过导线到铜极,又通过盐桥到转移到左烧杯中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95℃纯水的pH <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B .25℃时,在纯水中加入强碱溶液不会影响水的离子积常数C .pH=3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10倍后pH=4D .pH=3和pH=5的盐酸各10mL 混合所得溶液的pH=417.LED 系列产品是被看好的一类节能新产品,如图是一种氢氧燃料电池驱动LED 发光的装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 处通入氢气,发生了还原反应:H 2﹣2e ﹣+2OH ﹣=2H 2OB .b 处通入氧气,为电池的正极C .该装置中只涉及两种形式的能量转化,电池中的KOH 溶液也可用稀硫酸溶液代替D .P ﹣型半导体连接的是电池负极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根据溶液中有CH 3COOH 、CH 3COO ﹣和H +即可证明CH 3COOH 达到电离平衡状态B .根据溶液中CH 3COO ﹣和H +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即可证明CH 3COOH 达到电离平衡状态C .当NH 3•H 2O 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NH 3•H 2O 、NH 4+和OH ﹣的浓度相等D .H 2CO 3是分步电离的,电离程度依次减弱19.已知化学反应A 2(g )+B 2(g )═2AB (g )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每生成2分子AB 吸收b kJ 热量B .断裂1mol A ﹣A 和1mol B ﹣B 键,放出a kJ 能量C .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 .该反应热△H=+(a ﹣b )kJ •mol ﹣120.下列事实可以证明MOH 是弱碱的有( )①0.1mol/L MOH 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②常温下,0.1mol/L MOH 溶液的pH=12③0.1mol/L MOH 溶液的导电性比0.1mol/L NaOH 溶液弱④等体积的0.1mol/L MOH 溶液与0.1mol/L HCl 溶液恰好完全反应.A ..①②③B ..②③C .②④D .③④21.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3Zn+2K 2FeO 4+8H 2O 3Zn (OH )2+2Fe (OH )3+4KOH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B .放电时每转移3 mol 电子,正极有1mol K 2FeO 4被还原C .充电时锌极与外电源负极相连D .充电时阳极反应为:Fe (OH )3﹣3e ﹣+H 2O=FeO 42﹣+5H +22.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①I 2(g )+H 2(g )⇌2HI (g )△H=﹣9.48kJ •mol ﹣1②I 2(s )+H 2(g )⇌2HI (g )△H=+26.48kJ •mol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反应①的产物比反应②的产物稳定B .254g I 2(g )中通入2gH 2(g ),反应放热9.48 kJC .反应②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①的反应物总能量低D .1 mol 固态碘与1 mol 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17.00 kJ23.常温下有A 、B 、C 、D 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CH 3COONa 溶液、NH 4C1溶液、盐酸和Na 2SO 4溶液中的一种.已知A 、B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A 、C 溶液的pH 相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D 溶液的PH=7B .四种溶液相比,C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C .A 与C 等体积混合,溶液中有c (C1﹣)>c (NH 4+)>c (H +)>c (OH ﹣)D .B 与D 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有c (OH ﹣)=c (CH 3COOH )+c (H +)24.常温下,有关①100ml 0.1mol/L NaHCO3、②100ml 0.1mol/L Na2CO3两种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均存在电离平衡与水解平衡 B.c(OH﹣):①>②C.存在的粒子种类相同D.②溶液中:c(HCO3﹣)>c(H2CO3)25.室温下,将1.000mol•L﹣1盐酸滴入20.00mL 1.000mol•L﹣1氨水中,溶液pH和温度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点由水电离出的c(H+)=1.0×10﹣14mol/LB.b点:c(NH4+)+c(NH3•H2O)>c(Cl﹣)C.b点时加入的盐酸体积小于20.00mL,而c点时加入的盐酸体积大于20.00mLD.d点后,溶液温度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NH3•H2O电离吸热二、填空题(共9小题,共50分)26.家用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甲烷,当16kg甲烷完全燃烧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8.9×105 kJ.已知1mol液态水汽化时需要吸收44kJ热量.试写出甲烷燃烧生成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27.有同学用甲烷与空气为原料制作一燃烧电池,若以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时,其负极反应式为.28.已知拆开1mol H﹣H键,1molN﹣H键,1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akJ、bkJ、c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9.如图所示三个烧瓶中分别装入含酚酞的0.01mol•L﹣1 CH3COONa溶液,并分别放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然后向烧杯①中加入生石灰,向烧杯③中加入NH4NO3晶体,烧杯②中不加任何物质.(1)含酚酞的0.01mol•L﹣1 CH3COONa溶液显浅红色的原因为.(2)实验过程中发现烧瓶①中溶液红色变深,烧瓶③中溶液红色变浅,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解反应为放热反应B.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C.NH4NO3溶于水时放出热量D.NH4NO3溶于水时吸收热量(3)向0.01mol•L﹣1CH3COONa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浓盐酸、NaOH固体、Na2CO3固体、FeSO4固体,使CH3COO﹣水解平衡移动的方向分别为、、、(填“左”“右”或“不移动”).30.如图1为某加碘盐标签的一部分.已知:①KIO 3+5KI+3H 2SO 4=3K 2SO 4+3I 2+3H 2O②I 2+2Na 2S 2O 3=2NaI+Na 2S 4O 6(无色)某同学想定量测定此加碘盐中碘元素的含量,进行以下实验:步骤1:称取ag 市售食盐,配成溶液,全部转移至锥形瓶中,加入适量新制KI 溶液,滴入几滴稀硫酸,溶液变黄色,再加入3滴淀粉溶液.步骤2:取一支50mL 碱式滴定管,用bmol •L ﹣1的新制Na 2S 2O 3溶液润洗2~3次后,装满溶液,调节液面高度至0刻度.步骤3:开始滴定直至终点,重复操作2~3次,实验数据记录如下:编号 碱式滴定管读数 消耗体积(mL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1 0 如图22 0 23.98 23.983 0 24.02 24.02(1)第一次读数为 mL .(2)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 .(3)经过计算,此碘盐碘元素的含量为 mg •kg ﹣1(用含a 、b 的最简表达式表示).(4)下列操作可能会导致测量结果偏低的是 .A .步骤1中称取食盐时将砝码放在左盘,食盐放在放在右盘,游码读数为0.5gB .步骤1所配食盐溶液未完全转移至锥形瓶C .步骤2中滴定管洗涤后未润洗D .步骤3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5)请在答题纸的方框内画出正在排气泡的碱式滴定管(仅画出刻度以下部分)31.常温下,50mL pH=1的稀H 2SO 4和盐酸的混合液与50mL Ba (OH )2溶液相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得0.466g 沉淀,滤液的pH 值变为13.求:(1)原混合液中SO 42﹣ 和Cl ﹣的物质的量;(2)Ba (OH )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32.电离平衡常数是衡量弱电解质电离程度强弱的量.已知如表数据.化学式 电离平衡常数(25℃)HCN K=4.9×10﹣10CH 3COOH K=1.8×10﹣5H 2CO 3 K 1=4.3×10﹣7、K 2=5.6×10﹣11(1)25℃时,有等浓度的NaCN 溶液、Na 2CO 3溶液、CH 3COONa 溶液,三种溶液的pH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25℃时,pH=3的CH 3COOH 溶液和pH=11的NaOH 溶液混合,若所得溶液显酸性,则c (Na +) c (CH 3COO ﹣)(填“>”、“<”或“=”).(3)NaCN 溶液中通入少量CO 2,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25℃时,pH=8的CH 3COONa 溶液中,c (Na +)﹣c (CH 3COO ﹣)= .33.常温下有0.1mol •L ﹣1四种溶液NaOH 、NH 3•H 2O 、HCl 、CH 3COOH(1)已知CH 3COOH 溶液的pH=3,其电离度为 ,由水电离的c (H +)= mol •L ﹣1.(2)相同pH 的CH 3COOH 溶液和HCl 溶液加水稀释,其pH 变化情况如图,其中表示HCl 溶液的是曲线 ,a 、b 两点中,导电能力更强的是 .(3)NH 3•H 2O 溶液和HCl 溶液混合,已知体积V (NH 3•H 2O )>V (HCl ),当溶液中c (NH 3•H 2O )=c (NH 4+)时,溶液的pH= .[已知:K b (NH 3•H 2O )=1.77×10﹣5,lg 1.77=0.25].34.如图所示的装置,X 、Y 都是惰性电极.将电源接通后,向(甲)中滴入酚酞溶液 ,在Fe 极附近显红色.丙池中盛有100mL3.00mol •L ﹣1的CuSO 4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1)在电源中,B 电极为极(填电极名称,下同);乙装置中粗铜为极.(2)在甲装置中,石墨(C )电极上发生反应(填“氧化”或“还原”);甲装置中总的化学方程式是 .(3)如果乙装置中精铜电极的质量增加了0.64g ,请问甲装置中,铁电极 上产生的气体 在标准状况下为 L .(4)在丙装置中,X 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 .(5)在此过程中,若丙池中两电极产生的气体恰好相等时,理论上在乙池中精铜增加了 g .2016-2017学年浙江省温州中学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可以表示分子的个数B .热化学方程式中只需标明生成物的状态C .反应热指的是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D .伴随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考点】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热和焓变.【分析】A 、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B 、反应热与物质的聚集状态有关;C 、依据反应热的概念分析判断;D 、伴随能量变化也有物理变化.【解答】解:A 、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可表示分子的个数,故A 错误;B 、反应热与物质的聚集状态有关,所以在热化学方程式中无论反应物还是生成物都必须标明聚集状态,故B 错误;C 、反应热是一定条件下的化学反应吸收和放出的热量,故C 正确;D 、伴随能量变化也有物理变化,如浓硫酸的溶解是放热,故D 错误;故选C .2.常温下c (H +)最小的是下列各项中的( )A .pH=0的溶液B .0.5mol •L ﹣1H 2SO 4C .0.5mol •L ﹣1HClD .0.5mol •L ﹣1CH 3COOH【考点】pH 的简单计算.【分析】pH=﹣lgc (H +),结合物质的组成特点和浓度大小判断.【解答】解:A .常温下pH=0的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1mol/L ;B .硫酸为强电解质,0.5 mol •L ﹣1H 2SO 4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0.5mol/L ×2=1mol/L ;C .氯化氢为强电解质,0.5mol/L 的氯化氢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0.5mol/L ;D .醋酸为弱酸,0.5mol/L 的醋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一定小于0.5mol/L .则c (H +)最小的是D .故选D .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A .HCOOH+H 2O ═HCOO ﹣+H 3O +B .CO 2+H 2O ═HCO 3﹣+H +C .CO 32﹣+H 2O ═HCO 3﹣+OH ﹣D .HS ﹣═S 2﹣+H +【考点】盐类水解的原理.【分析】水解反应中有水参加反应,为弱酸离子或弱碱离子与水电离的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 .为甲酸的电离,甲酸电离生成甲酸根和氢离子,故A 不选;B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电离生成碳酸氢根与氢离子,不是水解,故B 不选;C.碳酸根水解生成碳酸氢根与氢氧根,为水解方程式,故C选;D.为硫氢根离子电离生成硫离子和氢离子,故D不选;故选C.4.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装置中能量转化方式为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电子从锌片流出,经导线流向铜片C.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溶液颜色逐渐变蓝D.锌片发生还原反应【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由电子转移方向可知锌为负极,铜为正极,原电池工作时,锌被氧化,失去电子,铜极上发生还原反应,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为原电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A错误;B.锌为负极,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故B正确;C.锌为负极,被氧化生成硫酸锌,溶液无色,故C错误;D.锌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故D错误.故选B.5.下列表述中合理的是()A.在101kPa下,1g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热值B.把FeCl3的水溶液加热蒸干可得到FeCl3固体C.用25mL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mL高锰酸钾溶液D.太阳能电池是把太阳能转化为内能的装置【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分析】A、根据热值的概念来分析;B、根据三氯化铁在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从平衡移动的角度分析并解答;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腐蚀碱式滴定管的胶管;D、太阳能电池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解答】解:A、1g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热值,故A正确;B、在FeCl3溶液中,Fe3+发生水解生成Fe(OH)3:FeCl3+3H2O⇌Fe(OH)3+3HCl,由于加热蒸发,使HCl挥发,破坏平衡,使平衡不断向右移动,结果生成Fe(OH)3,又由于灼热发生2Fe(OH)3Fe2O3+3H2O,使Fe(OH)3分解生成Fe2O3,故B错误;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腐蚀碱式滴定管的胶管,所以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0.00m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故C错误;D、太阳能电池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而不是内能,故D错误;故选A.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任何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 2O 的过程中,能量变化均相同B .中和热的实验过程中,环形玻璃搅拌棒材料若用铜代替,则测量出的中和热数值偏小C .若①2H 2(g )+O 2(g )═2H 2O (g )△H=﹣akJ •mol ﹣1,②2H 2(g )+O 2(g )═2H 2O (l )△H=﹣bkJ •mol ﹣1,则 a >bD .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分析】A .弱电解质电离吸热,浓硫酸稀释放热,且生成沉淀时放热;B .铜导热性能强于玻璃;C .气态水变成液态水要放热;D .吸热反应也可能自发进行.【解答】解:A .弱电解质电离吸热,浓硫酸稀释放热,且生成沉淀时放热,则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 2O 的过程中,能量不一定相同,故A 错误;B .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金属铜的导热效果好于环形玻璃搅拌棒,所以测量出的中和热数值偏小,故B 正确;C .气态水变成液态水要放热,所以反应①2H 2(g )+O 2(g )═2H 2O (g )△H=﹣akJ •mol ﹣1,②2H 2(g )+O 2(g )═2H 2O (l )△H=﹣bkJ •mol ﹣1,则 a <b ,故C 错误;D .吸热反应也可能自发进行,如碳酸氢铵常温下能自发进行,但是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D 错误.故选B .7.下列物质中能抑制水的电离且使溶液呈现出酸性的是( )A .Na 2CO 3B .Al 2(SO 4)3C .K 2SO 4D .H 2SO 4【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分析】酸或碱能抑制水的电离,且溶液呈酸性,说明溶液中存在的溶质是酸,含有弱根离子的盐能促进水电离.【解答】解:水电离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所以向水中加入酸或碱能抑制水电离,要使溶液呈现酸性且能抑制水电离,则必须向溶液中加入酸,故选D .8.用已知浓度的NaOH 溶液测定某H 2SO 4溶液的浓度,参考图,从下表中选出正确选项( ) 锥形瓶中的溶液 滴定管中的溶液 选用指示剂 选用滴定管A 碱 酸 石蕊 (乙)B 酸 碱 酚酞 (甲)C 碱 酸 甲基橙 (甲)D 酸 碱 石蕊 (乙)A .AB .BC .CD .D【考点】中和滴定.【分析】根据酸碱中和滴定时,酸液应盛装在酸式滴定管中,碱液应盛装在碱式滴定管中,酸碱指示剂一般不能用石蕊,其变色范围大,会引起较大误差.【解答】解:A、不能用碱式滴定管盛装酸性溶液,不能用石蕊做酸碱指示剂,否则会引起较大误差,故A错误;B、不能用酸式滴定管盛装碱性溶液,故B错误;C、用甲基橙做指示剂,到达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有黄色变为橙色,并且滴定管使用正确,故C正确;D、不能用石蕊做酸碱指示剂,否则会引起较大误差,故D错误.故选:C;9.下列水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A.pH=7的溶液B.c(H+)=1.0×10﹣7mol•L﹣1的溶液C.c(H+)=c(OH﹣)D.pH=3的酸与pH=11的碱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考点】水的电离;溶液pH的定义;测定溶液pH的方法.【分析】溶液的酸碱性是根据溶液中H+浓度与OH﹣浓度的相对大小判断,当c(H+)>c(OH﹣),溶液就呈酸性;当c(H+)=c(OH﹣),溶液就呈中性;当溶液中c(H+)<c(OH﹣),溶液就呈碱性;注意不能根据溶液的pH值大小判断.【解答】解: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中H+浓度与OH﹣浓度的相对大小有关,当c(H+)=c(OH ﹣),溶液就呈中性,A、pH=7的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如100℃时,水的离子积常数是10﹣12,当PH=6时溶液呈中性,当PH=7时溶液呈碱性,故A错误.B、c(H+)=10﹣7mol•L﹣1的溶液,溶液的pH=7,如A所分析,溶液不一定成中性,故B错误.C、c(H+)=c(OH﹣),溶液呈中性,故C正确;D、没有告诉为酸碱的强弱,无法计算溶液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无法判断反应后溶液中H+浓度与OH﹣浓度的相对大小,故D错误;故选C.10.某学习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B.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C.a和b分别连接足够电压的直流电源正、负极时,Cu2+向铜电极移动D .无论a 和b 是否用导线连接,铁片均溶解,溶液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A .a 和b 不连接时,发生置换反应;B .a 和b 用导线连接时,Cu 为正极,在正极上阳离子得电子;C .a 和b 分别连接足够电压的直流电源正、负极时,形成电解池,b 为阴极,阳离子向阴极移动;D .无论a 和b 是否用导线连接,均发生Fe+Cu 2+=Cu+Fe 2+.【解答】解:A .a 和b 不连接时,发生Fe+Cu 2+=Cu+Fe 2+置换反应,则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故A 正确;B .a 和b 用导线连接时,Cu 为正极,在正极上阳离子得电子,则发生Cu 2++2e ﹣=Cu ,故B 正确;C .a 和b 分别连接足够电压的直流电源正、负极时,形成电解池,b 与负极相连为阴极,阳离子向阴极移动,所以Cu 2+向Fe 电极移动,故C 错误;D .无论a 和b 是否用导线连接,均发生Fe+Cu 2+=Cu+Fe 2+,则铁片均溶解,溶液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故D 正确;故选C .11.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CO (g )的燃烧热是283.0kJ/mol ,则2CO 2(g )=2CO (g )+O 2(g )反应的△H=+2×283.0kJ/mol B .HCl 和NaOH 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 ,则H 2SO 4和Ca (OH )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C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 .1mol 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分析】A .根据燃烧热的定义分析;B .根据中和热的定义分析;C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为吸热反应,有些放热反应必须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D .应生成液态水.【解答】解:A .燃烧热是1mol 纯净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则2CO 2(g )=2CO (g )+O 2(g )反应的△H=+2×283.0kJ/mol ,故A 正确;B .中和热是指生成1mol 水放出的热量,H 2SO 4和Ca (OH )2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故B 错误;C .有些放热反应必须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如铝热反应,故C 错误;D .燃烧热是1mol 纯净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应生成液态水,故D 错误. 故选A .12.若用HAc 表示醋酸,则在0.1mol •L ﹣1NaAc 溶液中,下列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c (Na +)=c (Ac ﹣)+c (HAc )B .c (Na +)+c (OH ﹣)=c (Ac ﹣)+c (H +)C .c (Na +)>c (OH ﹣)>c (Ac ﹣)>c (H +)D .c (Na +)>c (Ac ﹣)>c (H +)>c (OH ﹣)【考点】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盐类水解的应用.【分析】A .利用物料守恒来分析;B .利用电荷守恒来分析;C .醋酸根离子水解,溶液显碱性;D .醋酸根离子水解,溶液显碱性,显性离子大于隐性离子.【解答】解:A.由0.1mol•L﹣1NaAc溶液,可知物料守恒式为c(Na+)=c(Ac﹣)+c(HAc),故A正确;B.溶液不显电性,则电荷守恒式为c(Na+)+c(H+)=c(Ac﹣)+c(OH﹣),故B错误;C.醋酸根离子水解,溶液显碱性,显性离子大于隐性离子,则c(Na+)>c(Ac﹣)>c(OH ﹣)>c(H+),故C错误;D.醋酸根离子水解,溶液显碱性,显性离子大于隐性离子,则c(Na+)>c(Ac﹣)>c(OH ﹣)>c(H+),故D错误;故选A.13.某学生欲完成反应2HCl+2Ag=2AgCl+H2↑而设计了下列四个实验,你认为可行的是()A.B.C. D.【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盐酸和银不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所以不能设计成原电池,只能设计成电解池,失电子的物质作电解池阳极,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作电解池阴极,失电子的物质作电解质溶液.【解答】解:2HCl+2Ag=2AgCl↓+H2↑不能自发进行,所以必须设计成电解池,该反应中银失电子,所以银作电解池阳极,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作电解池阴极,该反应中氯化氢得电子生成氢气,则选取盐酸作电解质溶液,所以A项符合条件,故选A14.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0﹣10mol/L,则下列各组离子在该溶液中肯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K+、Na+、HCO3﹣、Cl﹣B.Na+、K+、NO3﹣、Cl﹣C.K+、Na+、S2﹣、NO3﹣D.Mg2+、Na+、SO32﹣、CO32﹣【考点】离子共存问题.【分析】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0﹣10mol/L,为酸或碱溶液,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能大量共存,以此来解答.【解答】解: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0﹣10mol/L,为酸或碱溶液,A.HCO3﹣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则一定不能共存,故A错误;B.该组离子在酸碱溶液中均不反应,则一定能共存,故B正确;C.在酸溶液中S2﹣、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不能共存,故C错误;D.酸溶液中氢离子分别与SO32﹣、CO32﹣反应,则不能共存,故D错误;故选B.15.金属铬和氢气在工业上都有重要的用途.已知: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亚铬(CrSO4).铜铬构成原电池如图所示,盐桥中装的是饱和KCl琼脂溶液,下列关于此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盐桥的作用是使整个装置构成通路、保持溶液呈电中性,凡是有盐桥的原电池,盐桥中均可以用饱和KCl琼脂溶液B.理论上1molCr溶解,盐桥中将有2molCl﹣进入左池,2molK+进入右池C.此过程中H+得电子,发生氧化反应D.电子从铬极通过导线到铜极,又通过盐桥到转移到左烧杯中【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A.盐桥中不是都可以用饱和KCl琼脂溶液,要考虑能否与电解质溶液反应;B.1molCr反应,转移2mol电子;C.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D.盐桥中是离子移动,无电子通过.【解答】解:A.盐桥中不是都可以用饱和KCl琼脂溶液,若电解质溶液为硝酸银溶液时,会生成沉淀,故A错误;B.1molCr反应,转移2mol电子,为保持电荷守恒,盐桥中将有2molCl﹣进入左池,2molK+进入右池,故B正确;C.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C错误;D.盐桥中是离子移动,无电子通过,故D错误;故选B.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95℃纯水的pH<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B.25℃时,在纯水中加入强碱溶液不会影响水的离子积常数C.pH=3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10倍后pH=4D.pH=3和pH=5的盐酸各10mL混合所得溶液的pH=4【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分析】A.纯水呈中性;B.水的离子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C.醋酸是弱电解质,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加水稀释促进醋酸电离;D.根据c(H+)=计算,再根据pH的计算方法计算其混合溶液的pH.【解答】解:A.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促进水电离,所以95℃纯水的pH<7,但纯水中氢离子浓度等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所以纯水仍然呈中性,故A错误;B.水的离子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故B正确;C.醋酸是弱电解质,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加水稀释促进醋酸电离,所以稀释后溶液中氢离子浓度:0.001mol/L<c(H+)<0.0001mol/L,则溶液的pH小于4,故C错误;D.c(H+)===5.5×10﹣4mol/L,所以溶液的pH小于4,故D错误;故选B.。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诏安一中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考试范围:专题1-2 命题:木一相对原子质量:H:65 I:127 Zn:65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可降低活化能B.废电池需回收,主要是要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C.乙醇和汽油都是可再生能源,应大力推广“乙醇汽油”D.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氢能,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2.下列各个装置中铁棒被腐蚀由易到难...的顺序正确的是A.③①②④B.④①③②C.①③②④D.②④①③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埋在潮湿地下的铁管道比地上的铁管道更耐腐蚀B.在钢铁表面涂上一层油漆,不能达到防止钢铁锈蚀的目的C.镀层破损后,白铁皮(镀锌铁板)比马口铁(镀锡铁板)更耐腐蚀D.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时,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4.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正确的是A.铜锌原电池中铜是负极B.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粗铜作阴极C.在镀件上电镀铜时可用铜作阳极D.电解食盐水时铜作阳极5.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① I2(g) + H2(g)2HI(g) △H =-9.48 kJ·mol-1② I2(s) + H2(g)2HI(g) △H =+26.48 kJ·mol-1。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反应①的产物比反应②的产物稳定B.254g I2(g)中通入2gH2(g),反应放热9.48 kJC.反应②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①的反应物总能量低D.1 mol固态碘与1 mol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17.00 kJ6.有关右图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电子由Pt流向FeB.这是电解NaOH溶液的装置C .该装置中Fe 为阴极,电极反应为:Fe -2e -+2OH -=Fe(OH)2D .该装置中Pt 为正极,电极反应为:O 2 + 2H 2O + 4e -=4OH -7.如右图所示,a 、b 是两根石墨棒。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选修)化学期中试卷.docx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选修)化学期中试卷.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江苏省清江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O-16 Mg-24 Al-27 K-39 Fe-56 Cu-64第Ⅰ卷 (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电池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能量来源,各式各样电池的发展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

下列有关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A .原电池反应均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B .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氢气在正极被氧化C .氢氧燃料电池是将热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D .铅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负极质量减小,正极质量增加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B .任何能使熵值增大的过程都能自发进行C .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小或不变D .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焓决定了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3.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 .铝片与稀硫酸反应B .Ba(OH)2·8H 2O 与NH 4Cl 的反应C .灼热的炭与CO 2反应D .甲烷在O 2中的燃烧4.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 A .加热 B .加入硝酸钠固体C .滴加少量CuSO 4溶液D .不用铁片,改用铁屑5.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4NH 3+5O 24NO+6H 2O(g),以下是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其中最快的是A .v(O 2)=0.001mol/(L ·S)B .v(NH 3)=0.002 mol/(L ·S)C .v(H 2O)=0.003 mol/(L ·S)D .v(NO)=0.008 mol/(L ·S)6.汽车尾气净化中的一个反应如下:NO(g)+CO(g)21N 2(g)+CO 2(g) △H =-373.4kJ ·mol -1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改变某一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7.下列有关工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 .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将NH 3液化分离,可加快正反应速率,提高N 2、H 2的转化率B .粗锌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比纯锌快,是因为粗锌比纯锌还原性强C .镀层破损后,镀锡铁板比镀锌铁板更耐腐蚀D .生铁浸泡在食盐水中发生吸氧腐蚀8.有关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与对应表述均正确的是A .稀醋酸与0.1 mol /LNaOH 溶液反应:H +(aq)+OH -(aq) = H 2O(l) △H = -57.3kJ/molB .氢气的燃烧热为285.5 kJ/mol , 则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2H 2O(l)=2H 2(g)+O 2(g) △H = +285.5kJ/molC .密闭容器中,9.6 g 硫粉与11. 2 g 铁粉混合加热生成硫化亚铁17 .6 g 时,放出19.12kJ 热量。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第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第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高中化学学习资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余姚三中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Ca 40 Cl 35.5O 16说明:所有答案都一定做在答题卷标定的地点上。

考试结束后交答题卷。

第Ⅰ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切合题意,1-12题 2分, 13-22 题 3分,共 54分。

)1.以下各项与反响热的大小没关的是A .反响物和生成物的状态B.反响的快慢C.反响物的性质D.反响物量的多少2.某反响的反响过程中能量变化以以下图所示(图中 E1表示正反响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响的活化能 )。

以下相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该反响为放热反响B.催化剂能降低反响的活化能C.催化剂能改变反响的焓变D.逆反响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响的活化能22(g) 3 18O2气体,当3.当可逆反响 2SO (g)+O 2SO (g)达到均衡后,向均衡系统中充入必定量的反响再次达到均衡时,18 O原子2中B.只存于 SO3中A.只存在于 OC.同时存在于 O2和 SO3中D.同时存在于 O2、 SO2和 SO3中4.反响 A(g) +3B( g)═ 2C(g) +2D( g),在不一样状况下测得的反响速率以下,此中反响速率最大的是A. v( D) =0.4 mol ?L﹣ 1?s﹣ 1C. v( B) =0.6 mol ?L﹣ 1?s﹣ 15.金属活动次序表中氢前金属与酸溶液中的应制取 H2的速率的是B. v( C) =0.5 mol ?L﹣ 1?s﹣ 1D. v( A) =0.15 mol ?L﹣ 1?s﹣ 1H+反响可生成 H2。

以下方法不可以加速 Fe与稀硫酸反..A.用 98%的浓硫酸取代稀硫酸制取H2B.适合加热反响系统C.用粉末状的铁取代块状或片状的铁D.加入几滴硫酸铜溶液6.反响 4NH 3(g)+5O 2 = 4NO(g)+6H 2O(g)在一个 1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响 30 秒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添了 0.45mol ,则在这 30 秒内此反响的均匀速率υ(X)可表示为— 1· s — 1—1— 1A . υ (H 2O)=0.45 mol · LB . υ (O 2)=0.010 mol · L · s— 1— 1—1— 1C . υ (NO)=0.010 mol · L · sD . υ (NH 3)=0.10 mol · L · s7.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高升温度,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添,化学反响速率必定增大B . 增大压强,使活化分子数量增添,化学反响速率必定增大C .活化分子间所发生的分子间的碰撞均为有效碰撞D .加入反响物,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添,化学反响速率必定增大8.罗马大学的 Fulvio Cacace 等人获取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 4 分子。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上期中化学答卷1107.docx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上期中化学答卷1107.docx

唐玲出品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唐玲出品 杭七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理)20141107 化 学 答 题 卷 题型 二 三 四 总分 积分人 核分人 满分 37 12 11 60 得分 第I 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40分) 注意: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第II 卷(非选择题,共605分) 二、 简答题(本大题包括6小题,共37分) 21.(6分)(1)__ ,(2) ,(3) ,(4) ___。

(5) , 。

22.(7分)(1) ; (2)A 、 , ; B 、 。

23.(6分)(1)阳极 。

(2)原因 。

(3) 。

24.(6分)(1) , ;(2) , 。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试场号_________ 座位号________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装……………………………………订………………………线………………………………………唐玲出品 (3) , 。

25.(5分)(1) , , 。

(2) 。

26.(7分)(1) 。

(2) 。

(3) , , 。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2分)27.(6分)(1)__ ____,错误 。

(2) ;(3)ΔH= 。

28.(6分)(1) 或 。

(2)原因 ,。

四、 计算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1分)29.(6分)(1) 。

(2) 。

(3) 。

30.(5分)(1) ,(2) , , 得分 评卷人得分 评卷人。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上)期中联考.doc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上)期中联考.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二(上)期中联考化学试卷(理科)命题:许华丽(安溪一中)审核:颜巧艺(养正中学)(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满分为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e:56 Cu:64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根本原因是()A.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相等B.正逆反应都还在继续进行C.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变 D.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2.下列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的是()A.二氧化碳与碳生成一氧化碳 B.碳与水蒸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C.碳酸钙受热分解 D.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3. 下列事实不能用电化学原理解释的是()A .铝片不需要特殊的保护方法 B.炒过菜的铁锅未清洗易生锈C.轮船水线以下的船壳上镶有一定数量的锌 D.镀锌铁比镀锡铁耐腐蚀4. 反应A(g)+3B(g) 2C(g)+2D(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υ(D)=0.4 mol / (L·s) B.υ(C)=0.5 mol / (L·s)C.υ(B)=0.6 mol / (L·s) D.υ(A)=0.15 mol / (L·s)5.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B.用铜片做阳极,铁片做做阴极,电解氯化铜溶液,铁片表面出现一层铜C.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D.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6.某化学反应其△H= —122 kJ·mol-1,∆S=231 J·mol-1·K-1,则此反应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自发进行() A.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B.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C.仅在高温下自发进行 D.仅在低温下自发进行7.用电解法提取氯化铜废液中的铜,方案正确的是()A.用铜片连接电源的正极,另一电极用铂片B.用碳棒连接电源的正极,另一电极用铜片C.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阴极产物D.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阳极产物8.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CuSO4溶液。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选修)试题(无答案).docx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选修)试题(无答案).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江苏省江阴市第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选修)试题命题人:孙赞平一、选择题(22×3每小题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创建和谐社会,保护生存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是A.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处理B.对聚乙烯等塑料垃圾进行深埋或倾倒入海C.使用沼气、太阳能、风能等能源替代传统的煤炭D.采用可降解塑料制一次性饭盒2.据央视报道,自2005年12月1日起在武汉九市进行车用乙醇汽油封闭推广行动。

车用乙醇汽油是把变性燃料乙醇和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形成的一种新型汽车燃料。

经多项检测结果表明,它不影响汽车的行驶性能,还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

在美国.巴西等国早已推广使用。

下列有关乙醇汽油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醇汽油是一种纯净物B.乙醇汽油作燃料不会产生碳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其优点是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C.乙醇和汽油都可作溶剂,也可相互溶解D.乙醇和乙二醇互为同系物3.有机物的种类繁多,但其命中是有规则的。

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4、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碳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却减小的是:A.烷烃同系物B.烯烃同系物C.环烷烃同系物D.苯的同系物5、法国化学家伊夫·肖万获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

他发现了烯烃里的碳-碳双键会被拆散、重组,形成新分子,这种过程被命名为烯烃复分解反应。

烯烃复分解反应可形象地描述为交换舞伴。

(如图所示)烯烃复分解反应中的催化剂是金属卡宾(如CH2==M),金属卡宾与烯烃分子相遇后,两对舞伴会暂时组合起来,手拉手跳起四人舞蹈。

随后它们“交换舞伴”,组合成两个新分子,其中一个是新的烯烃分子,另一个是金属原子和它的新舞伴。

后者会继续寻找下一个烯烃分子,再次“交换舞伴”。

把C6H5CH2CH==CH2与CH2==M在一定条件下混合反应,下列产物不可能存在的是A. C6H5CH2 CH2 C6H5B. CH2= CH2C. C6H5CH2CH==MD. C6H5CH2CH==CH CH2 C6H5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①化学性质相似的有机物是同系物②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是同系物③若烃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它们必定是同系物④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两种有机物的物理性质有差别,但化学性质必定相似A. ①②③④B. 只有②③C. 只有③④D. 只有①②③7.居室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们使用的装饰材料、胶合板、内墙涂料会释放出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是A.甲烷B.氨气C.甲醛D.二氧化硫8.只用水就能鉴别的物质组是A.苯、乙酸、CCl4 B.乙醇、乙醛、乙酸C.乙二醇、乙醛、硝基苯 D.乙醇、甘油、苯酚9、下列各组有机物中,其一氯代物的数目相等的是A.正戊烷和正己烷B.苯和乙烷C.对二甲苯和2,2-二甲基丙烷D.甲苯和2-甲基丙烷10、从烷烃(C n H2n+2),烯烃(C n H2n),二烯烃(C n H2n-2)的通式分析,得出碳氢原子的个数与分子中所含双键有一定关系,某种烃的分子式为C x H y,其中所含双键数目为:A.y/2B.(y-x)/2C.(y+2-x)/2D.(2x+2-y)/211、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甲苯(已经其密度比水小)、己烯、四氯化碳、碘化钾溶液区分开来,这种试剂是:A.溴水B.溴化钾溶液C.硝酸银溶液D.酸性KMnO4溶液12、某烃的分子式为C10H14,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分子结构中只含有一个烷基,则此烷基的结构共有:A.2种B.3种C.4种D.5种13、10 mL某种烃,在50 mL O2中充分燃烧,得液态水和体积为35 mL 的混合气体(所有气体体积在同温同压下测定),则该烃是A.乙烷B.丙烷C.丙烯D.1,3-丁二烯14.警察常从案发现场的人体气味来获取有用线索,人体气味的成分中含有以下化合物:①辛酸;②壬酸;③环十二醇;④5,9一十一烷酸内酯;⑤十八烷⑥己醛;⑦庚醛。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docx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2016-2017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屏东中学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理科)一、选择题(共16题,每题2分,单选)1.反应CO+H 2O (g )⇌CO 2+H 2在1000K 达到平衡时,分别改变下列条件,K 值发生变化的是( )A .将压强减小至原来的一半B .添加催化剂C .将反应温度升高至1200 KD .增大水蒸气的浓度2.下列事实不能用电化学原理解释的是( )A .常温条件下,在空气中铝不容易被腐蚀B .镀锌铁片比镀锡铁片更耐腐蚀C .用锌与硫酸制氢气时,往硫酸中滴少量硫酸铜D .远洋海轮的尾部装上一定数量的锌板3.关于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子从铜电极通过电流计流向锌电极B .盐桥中的阳离子向硫酸铜溶液中迁移C .锌电极发生还原反应,铜电极发生氧化反应D .铜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2H ++2e ﹣=H 2↑4.1g 碳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CO 和H 2,需吸收10.94KJ 热量,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 .C+H 2O ═CO+H 2 △H ═+131.3KJ •mol ﹣1B .C (s )+H 2O (g )═CO (g )+H 2(g )△H=+10.94KJ •mol ﹣1C .C (s )+H 2O (l )═CO (g )+H 2(g )△H=+131.3KJ •mol ﹣1D .C (s )+H 2O (g )═CO (g )+H 2(g )△H=+131.3KJ •mol ﹣5.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明矾水解形成的Al (OH )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B .可将地下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以保护它不受腐蚀C .“静电除尘”、“燃煤固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都能提高空气质量D .电解MgCl 2溶液,可制得金属镁6.在一密闭容器中,用等物质的量的A 和B 发生如下反应:A (g )+2B (g )⇌2C (g ),反应达平衡时,若混合气体中A 和B 的物质的量之和与C 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这时A 的转化率为( )A .40%B .50%C .60%D .70%7.已知H 2(g )+Cl 2(g )═2HCl (g )△H=﹣184.6kJ •mol ﹣1,则反应HCl (g )═H 2(g )+Cl 2(g )的△H 为( )A .+184.6kJ •mol ﹣1B .﹣92.3kJ •mol ﹣1C .﹣69.2kJ •mol ﹣1D .+92.3kJ •mol ﹣18.对一个有气体参与的反应,下列能加快反应速率且不改变活化分子百分数的是( )A .定容容器中通入ArB .增大压强C .升温D .加入催化剂9.反应3A (g )+B (g )⇌2C (g )+2D (g ),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v (B )=0.4mol •L ﹣1•s ﹣1 B .v (C )=0.5mol •L ﹣1•s ﹣1C .v (D )=0.6mol •L ﹣1•s ﹣1 D .v (A )=1.5mol •L ﹣1•s ﹣110.下列反应中,在高温下不能自发进行的是( )A .2CO (g )═2C (s )+O 2(g )B .NH 4Cl (s )=NH 3(g )+HCl (g )C .(NH 4)2CO 3(s )═NH 4HCO 3(s )+NH 3(g )D .MgCO 3(s )═MgO (s )+CO 2(g )11.反应Fe (s )+CO 2(g )⇌FeO (s )+CO (g ),700℃时平衡常数为1.47,900℃时平衡常数为2.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B .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 .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D .增大CO 2浓度,平衡常数增大12.在可逆反应2NO 2(g )⇌N 2O 4(g )中,下列可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NO 2和N 2O 4浓度相等B .NO 2和N 2O 4分子数之比为2:1C .体系颜色不再发生变化D .N 2O 4不再分解13.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 2S 2O 3+H 2SO 4=Na 2SO 4+SO 2↑+S ↓+H 2O ,可以通过出现浑浊的快慢来判断反应的快慢程度,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 实验 反应温度/℃ Na 2S 2O 3溶液 稀H 2SO 4V/mL c/(mol •L ﹣1) V/mL c/(mol •L ﹣1)A 25 5 0.1 10 0.1B 25 5 0.2 5 0.2C 35 5 0.1 10 0.1D 35 5 0.2 5 0.2A .AB .BC .CD .D14.下列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加压或降温都能使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 .2NO 2(g )⇌N 2O 4(g )△H <0B .C (s )+CO 2(g )⇌2CO (g )△H >0C .N 2(g )+3H 2(g )⇌2NH 3(g )△H <0D .H 2S (g )⇌H 2(g )+S (s )△H >015.反应2A(g)⇌2B(g)+C(g);△H>0,达平衡后,要使v(正)降低、c(A)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A.降温 B.加催化剂 C.升温 D.加压16.用惰性电极分别电解下列各物质的水溶液一段时间后,向剩余溶液中加入适量水能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浓度的是()A.CuSO4B.Na2SO4C.CuCl2D.NaCl二、选择题(共6题,每题3分,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17.已知C(s)+H2O(g)═CO(g)+H2(g)△H=akJ•mol﹣12C(s)+O2(g)═2CO(g)△H=﹣220kJ•mol﹣1H﹣H、O=O和O﹣H键的键能分别为436、496和462kJ•mol﹣1,则a为()A.﹣332 B.﹣118 C.+350 D.+13018.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红棕色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B.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C.SO2催化氧化成SO3的反应,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D.压缩H2与I2(g)反应的平衡混合气体,颜色变深19.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可逆反应2X(g)⇌2Y(g)+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ψ)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A.B.C.D.20.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X(g)+bY(g)⇌cZ(g)+dW(g)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气体压缩到原来的体积,当再次达到平衡时,W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a+b>c+dC.Z的体积分数减小D.X的转化率增大21.用酸性氢氧燃料电池为电源进行电解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燃料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B.a极是铁,b极是铜时,b极逐渐溶解,a极上有铜析出C.a极是粗铜,b极是纯铜时,a极逐渐溶解,b极上有铜析出D.a、b两极均是石墨时,在相同条件下a极产生的气体与电池中消耗的H2体积相等22.将一直流电源的正、负极,用玻璃片分别压在一张用食盐水、碘化钾淀粉溶液和石蕊试液浸透的滤纸上,经过一段时间后,两极附近滤纸的颜色分别是()A B C D阳极蓝白红蓝阴极白蓝蓝蓝A.A B.B C.C D.D二.第Ⅱ卷(非选择题50分)23.已知1mol SO2(g)生成1mol SO3(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C分别表示、.(2)2SO2(g)+O2(g)═2SO3(g)△H= (用含“E1”、“E2”或“E3”的代数式表示).(3)已知:在一定条件下,64g SO2气体氧化为SO3气体时放出99kJ的热量,请写出SO2氧化为SO3的热化学方程式.24.对于可逆反应:mA(g)+nB(g)⇌xC(g);△H=?,在不同温度及压强(p1,p2)条件下,反应物A的转化率如图所示,判断△H 0,m+n x(填序号)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能确定.25.在容积为1.0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发生反应N2O4(g)⇌2NO2(g),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的△H 0(填“大于”或“小于”);100℃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在0~60s时段,反应速率v(N2O4)为 mol•L﹣1•s﹣1(2)100℃时达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T ,c (N 2O 4)以0.002 0mol •L ﹣1•s ﹣1的平均速率降低,经10s 又达到平衡.T 100℃(填“大于”或“小于”),判断理由是 .(3)温度T 时反应达平衡后,将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平衡向 (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判断理由是 .26.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 2(g )+H 2(g )⇌CO (g )+H 2O (g ),其化学平衡常数K 和温度t 的关系如表:t/℃ 700 800 900 1000 1200K 0.6 0.9 1.0 1.7 2.6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2)该反应为 反应(选填吸热、放热).(3)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 (CO 2)•c (H 2)=c (CO )•c (H 2O ),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4)900℃时,在1L 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 CO 2和1mol H 2,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测得CO 的浓度为0.5mol/L ,则此时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填“是”或“否”),此时v (正) v (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达到平衡时CO 2的转化率为 .(5)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同样也适用于溶液中的平衡,已知在氨水中存在下列平衡:NH 3+H 2O ⇌NH 3•H 2O ⇌NH 4++OH ﹣①向氨水中加入MgCl 2固体时,平衡向 移动(填“左”或“右”),溶液中OH ﹣的浓度 (填序号,下同),NH 4+离子的浓度 .A .变大B .变小C .不变②向浓氨水中加入少量的NaOH 固体,上述平衡向 移动(填“左”或“右”),溶液中OH ﹣的浓度 (填序号,下同),NH 4+离子的浓度 .A .变大B .变小C .不变.27.23.大气中的部分碘源于O 3对海水中I ﹣的氧化.将O 3持续通入NaI 溶液中进行模拟研究.(1)O 3将I ﹣氧化成I 2的过程由3步反应组成:①I ﹣(aq )+O 3(g )=IO ﹣(aq )+O 2(g )△H 1②IO ﹣(aq )+H +(aq )⇌HOI (aq )△H 2③HOI (aq )+I ﹣(aq )+H +(aq )⇌I 2(aq )+H 2O (l )△H 3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反应△H=(2)在溶液中存在化学平衡:I 2(aq )+I ﹣(aq )⇌I 3﹣(aq ),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28.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原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1)下列反应能设计成原电池的是 .①2FeCl 3+Fe ═3FeCl 2②AlCl 3+3NH 3•H 2O ═Al (OH )3↓+3NH 4Cl③NaOH+HCl═NaCl+HO2(2)根据(1)中所选的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如图1,请在图中完成电极材料及电解质溶液的标注.写出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电池工作的时候,盐桥中的阴离子移向(填“负极”,“正极”或“不移动”).(3)①欲完成2HCl+2Ag=2AgCl↓+H↑,设计了图2四个实验,你认为可行的实验是.2②根据所选的装置,写出阳极(或负极)的电极反应式:,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变化是(填序号).A.变大B.变小C.不变③若有1.08g Ag被消耗,该原电池转移的电子数目是.2016-2017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屏东中学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理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6题,每题2分,单选)1.反应CO+H2O(g)⇌CO2+H2在1000K达到平衡时,分别改变下列条件,K值发生变化的是()A.将压强减小至原来的一半B.添加催化剂C.将反应温度升高至1200 K D.增大水蒸气的浓度【考点】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分析】化学平衡常数只随温度变化,不随其他条件改变.【解答】解:A、将压强减小至原来的一半,压强变化,平衡常数不变,故A不符合;B、加入催化剂,对平衡常数无影响,故B不符合;C、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变化,故C符合;D、增大水蒸气的浓度,平衡常数不变,故D不符合;故选C.2.下列事实不能用电化学原理解释的是()A.常温条件下,在空气中铝不容易被腐蚀B.镀锌铁片比镀锡铁片更耐腐蚀C.用锌与硫酸制氢气时,往硫酸中滴少量硫酸铜D.远洋海轮的尾部装上一定数量的锌板【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A.铝被氧化生成氧化铝,为化学反应;B.金属活泼性Zn>Fe>Sn,原电池中活泼金属易被腐蚀;C.滴少量硫酸铜,置换出Cu,构成原电池;D.加锌后,金属性Zn>Fe,Zn易被腐蚀.【解答】解:A.铝被氧化生成氧化铝,为化学反应,与电化学无关,故A选;B.金属活泼性Zn>Fe>Sn,原电池中活泼金属易被腐蚀,则镀锌铁片比镀锡铁片更耐腐蚀,故B不选;C.滴少量硫酸铜,置换出Cu,构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故C不选;D.加锌后,金属性Zn>Fe,构成原电池,Zn易被腐蚀,故D不选;故选A.3.关于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从铜电极通过电流计流向锌电极B.盐桥中的阳离子向硫酸铜溶液中迁移C .锌电极发生还原反应,铜电极发生氧化反应D .铜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2H ++2e ﹣=H 2↑【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图为铜锌原电池,原电池工作时,锌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Zn ﹣2e ﹣=Zn 2+,铜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Cu 2++2e ﹣=Cu ,电子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解答】解:A .原电池工作时,锌为负极,铜为正极,电子从锌电极通过检流计流向铜电极,故A 错误;B .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铜电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故B 正确;C .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铜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C 错误;D .铜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Cu 2++2e ﹣=Cu ,故D 错误.故选B .4.1g 碳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CO 和H 2,需吸收10.94KJ 热量,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A .C+H 2O ═CO+H 2 △H ═+131.3KJ •mol ﹣1B .C (s )+H 2O (g )═CO (g )+H 2(g )△H=+10.94KJ •mol ﹣1C .C (s )+H 2O (l )═CO (g )+H 2(g )△H=+131.3KJ •mol ﹣1D .C (s )+H 2O (g )═CO (g )+H 2(g )△H=+131.3KJ •mol ﹣【考点】热化学方程式.【分析】由1g 碳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CO 和H 2,需吸收10.94kJ 热量,则1mol 碳与水蒸气反应,吸收10.94kJ ×12=131.28kJ ,并注意物质的状态来解答.【解答】解:由1g 碳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CO 和H 2,需吸收10.94kJ 热量,则1mol 碳与水蒸气反应,吸收10.94kJ ×12=131.28kJ ,则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 (s )+H 2O (g )═CO (g )+H 2(g )△H=+131.28kJ •mol ﹣1, 故选D .5.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明矾水解形成的Al (OH )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B .可将地下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以保护它不受腐蚀C .“静电除尘”、“燃煤固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都能提高空气质量D .电解MgCl 2溶液,可制得金属镁【考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分析】A .利用胶体具有大的表面积,有吸附作用分析;B .作电解池的阴极被保护;C .采取“静电除尘”、“燃煤固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等方法,减少了空气污染物;D .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得到金属镁.【解答】解:A .明矾水解形成的Al (OH )3胶体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故A 正确;B .可将地下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作电解池的阴极被保护,所以能保护它不受腐蚀,故B 正确;C .采取“静电除尘”、“燃煤固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等方法,减少了空气污染物,提高空气质量,故C 正确;D .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得到金属镁,电解MgCl 2溶液得到氢氧化镁,不能制得金属镁,故D 错误.故选D .6.在一密闭容器中,用等物质的量的A 和B 发生如下反应:A (g )+2B (g )⇌2C (g ),反应达平衡时,若混合气体中A 和B 的物质的量之和与C 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这时A 的转化率为( )A .40%B .50%C .60%D .70%【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分析】假定A 和B 的物质的量都是1mol ,根据平衡时A 和B 的物质的量之和与C 的物质的量相等,结合反应方程式,利用三段式解题法,列方程,求出参加反应A 的物质的量,再根据转化率的定义计算其转化率.【解答】解:设参加反应的A 的物质的量为xmol ,则:A (气)+2B (气)⇌2C (气)开始(mol ) 1 1 0变化(mol ) x 2x 2x平衡(mol )(1﹣x ) (1﹣2x ) 2x所以,(1﹣x )mol+(1﹣2x )mol=2xmol ;解得:x=0.4A 的转化率为×100%=40%,故选A7.已知H 2(g )+Cl 2(g )═2HCl (g )△H=﹣184.6kJ •mol ﹣1,则反应HCl (g )═H 2(g )+Cl 2(g )的△H 为( )A .+184.6kJ •mol ﹣1B .﹣92.3kJ •mol ﹣1C .﹣69.2kJ •mol ﹣1D .+92.3kJ •mol ﹣1【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分析】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反应与反应热关系的方程式,书写和应用热化学方程式时必须注意:反应热与反应方程式相互对应.若反应式的书写形式不同,则相应的化学计量系数不同,故反应热亦不同;反应方向改变,焓变数值符号改变.【解答】解:依据热化学方程式 的书写原则和方法,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为:H 2(g )+Cl 2(g )=2HCl (g )△H=﹣184.6kJ •mol ﹣1,改变方向,焓变变为正值,系数除以2,焓变也除以2,得到热化学方程式为:HCl (g )=H 2(g )+Cl 2(g )△H=+92.3kJ •mol ﹣1,故选D .8.对一个有气体参与的反应,下列能加快反应速率且不改变活化分子百分数的是( )A .定容容器中通入ArB .增大压强C .升温D .加入催化剂【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升高温度或加入催化剂可提高反应物中的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浓度、增大压强时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目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据此进行判断.【解答】解:A 、定容容器中通入Ar ,活化分子数目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A 错误;B 、增大压强时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目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故B 正确;C 、升高温度可提高反应物中的活化分子百分数,故C 错误;D 、加入催化剂可提高反应物中的活化分子百分数,故D 错误;故选B .9.反应3A (g )+B (g )⇌2C (g )+2D (g ),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v (B )=0.4mol •L ﹣1•s ﹣1 B .v (C )=0.5mol •L ﹣1•s ﹣1C .v (D )=0.6mol •L ﹣1•s ﹣1 D .v (A )=1.5mol •L ﹣1•s ﹣1【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分析】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化学计量数之比进行计算,以同一个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进行比较.【解答】解:A .v (B )=0.4mol •L ﹣1•s ﹣1;B .v (C ):v (B )=2:1,故v (B )=0.5v (C )=0.5×0.5mol •L ﹣1•s ﹣1=0.25mol •L ﹣1•s ﹣1;C .v (D ):v (B )=2:1,故v (B )=0.5v (D )=0.5×0.6mol •L ﹣1•s ﹣1=0.3mol •L ﹣1•s ﹣1;D .v (A ):v (B )=3:1,故v (B )=v (A )=×1.5mol •L ﹣1•s ﹣1=0.5mol •L ﹣1•s ﹣1; 故D 反应速率最快,故选D .10.下列反应中,在高温下不能自发进行的是( )A .2CO (g )═2C (s )+O 2(g )B .NH 4Cl (s )=NH 3(g )+HCl (g )C .(NH 4)2CO 3(s )═NH 4HCO 3(s )+NH 3(g )D .MgCO 3(s )═MgO (s )+CO 2(g )【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分析】选项中均为吸热反应,△H >0,△H ﹣T △S <0的反应可自发进行,则高温下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中△S <0,以此来解答.【解答】解:B 、C 、D 中△H >0、△S >0,由△H ﹣T △S <0的反应可自发进行,可知高温下能自发进行;只有A 中△H >0、△S <0,由△H ﹣T △S <0的反应可自发进行,可知高温下不能自发进行, 故选A .11.反应Fe (s )+CO 2(g )⇌FeO (s )+CO (g ),700℃时平衡常数为1.47,900℃时平衡常数为2.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B .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 .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D .增大CO 2浓度,平衡常数增大【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A .升温,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B .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为常数,不列入平衡常数的表达式;C .根据温度变化,平衡常数的变化情况,判断反应的热效应;D .根据平衡常数的大小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判断.【解答】解:A .升温,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故A 错误;B .固体浓度视为常数,不列入平衡常数的表达式,故该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故B 错误;C .升温,平衡常数增大,表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C 正确;D .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故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常数不变,故D 错误. 故选C .12.在可逆反应2NO 2(g )⇌N 2O 4(g )中,下列可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NO 2和N 2O 4浓度相等B .NO 2和N 2O 4分子数之比为2:1C .体系颜色不再发生变化D .N 2O 4不再分解【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分析】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 .当NO 2和N 2O 4浓度相等时,该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与反应物初始浓度及转化率有关,故A 错误;B .当NO 2和N 2O 4分子数之比为2:1时,该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与反应物初始浓度及转化率有关,故B 错误;C .体系颜色不再发生变化时,说明二氧化氮浓度一定,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 正确;D .无论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四氧化二氮都在分解,只是在平衡状态其分解速率和生成速率相等,故D 错误;故选C .13.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 2S 2O 3+H 2SO 4=Na 2SO 4+SO 2↑+S ↓+H 2O ,可以通过出现浑浊的快慢来判断反应的快慢程度,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 实验 反应温度/℃ Na 2S 2O 3溶液 稀H 2SO 4V/mL c/(mol •L ﹣1) V/mL c/(mol •L ﹣1)A 25 5 0.1 10 0.1B 25 5 0.2 5 0.2C 35 5 0.1 10 0.1D 35 5 0.2 5 0.2A .AB .BC .CD .D【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温度越高、浓度越大,则反应速率就越快,在实验中就最先出现浑浊.【解答】解:因35℃>25℃,则选项C 和D 中的反应速率大于选项A 和B 中,又D 中反应物的浓度大于C 中反应物的浓度,则D 中反应速率最快,即在实验中就最先出现浑浊,故选D .14.下列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加压或降温都能使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 .2NO 2(g )⇌N 2O 4(g )△H <0B .C (s )+CO 2(g )⇌2CO (g )△H >0C .N 2(g )+3H 2(g )⇌2NH 3(g )△H <0D .H 2S (g )⇌H 2(g )+S (s )△H >0【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进行;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着吸热方向进行,据此结合选项解答.【解答】解:A 、正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故A 不选;B 、正反应为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正反应是吸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故B 选;C 、正反应为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故C 不选;D 、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正反应是吸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故D 不选;故选B .15.反应2A (g )⇌2B (g )+C (g );△H >0,达平衡后,要使v (正)降低、c (A )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A .降温B .加催化剂C .升温D .加压【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达平衡时,要使v 正降低,可采取降低温度、减小压强或减小浓度的措施,使c (A )增大,应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解答】解:A .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 (A )增大,故A 正确;B .加入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化学平衡不会发生移动,故B 错误;C .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 (A )减小,故C 错误;D .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故D 错误;故选A .16.用惰性电极分别电解下列各物质的水溶液一段时间后,向剩余溶液中加入适量水能使溶液恢复到电解前浓度的是( )A .CuSO 4B .Na 2SO 4C .CuCl 2D .NaCl【考点】电解原理.【分析】惰性电极电极电解质溶液,溶液中的阳离子移向阴极,阴离子移向阳极;向剩余溶液中加少量水,能使溶液浓度和电解前相同说明是电解水.【解答】解:A 、电解硫酸铜溶液电解的是硫酸铜和水,电解结束后加水不能回复原溶液的浓度,故A 错误;B 、电解硫酸钠溶液实质是电极水,电解结束后,向剩余溶液中加少量水,能使溶液浓度和电解前相同,故B 正确;C 、电解氯化铜实质是电解氯化铜,电解结束后,向剩余溶液中加少量水,不能使溶液浓度和电解前相同,故C 错误;D 、电解氯化钠实质是电极水和氯化钠,电解结束后,向剩余溶液中加少量水,不能使溶液浓度和电解前相同,故D 错误;故选B .二、选择题(共6题,每题3分,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17.已知C (s )+H 2O (g )═CO (g )+H 2(g )△H=akJ •mol ﹣12C (s )+O 2(g )═2CO (g )△H=﹣220kJ •mol ﹣1H ﹣H 、O=O 和O ﹣H 键的键能分别为436、496和462kJ •mol ﹣1,则a 为( )A .﹣332B .﹣118C .+350D .+130【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分析】根据盖斯定律计算水分解反应的焓变,化学反应的焓变△H=H 产物﹣H 反应物再结合化学键能和物质能量的关系来回答.【解答】解:已知①C (s )+H 2O (g )═CO (g )+H 2(g )△H=akJ •mol ﹣1>0,②2C (s )+O 2(g )═2CO (g )△H=﹣220kJ •mol ﹣1①×2﹣②得:2H 2O (g )═O 2(g )+2H 2(g )△H=(2a+220)kJ •mol ﹣1>0,4×462﹣496﹣2×436=2a+220,解得a=+130.故选D .18.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红棕色NO 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B .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C .SO 2催化氧化成SO 3的反应,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D .压缩H 2与I 2(g )反应的平衡混合气体,颜色变深【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勒夏特列原理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使用勒夏特列原理时,该反应必须是可逆反应,否则勒夏特列原理不适用.【解答】解:A 、红棕色NO 2加压后,化学平衡为2NO 2⇌N 2O 4,加压浓度增大气体颜色加深,但破坏正向进行,所以颜色先变深后变浅,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 不符合;B 、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氯气和水反应是化学平衡,Cl 2+H 2O ⇌H ++Cl ﹣+HClO ,饱和食盐水中氯离子浓度大,平衡逆向进行,减少氯气溶解度,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 不符合;C 、SO 2催化氧化成SO 3的反应,使用过量的空气,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正向进行,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 不符合;D 、压缩H 2与I 2(g )反应的平衡混合气体,化学平衡反应前后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H 2+I 2⇌2HI ,颜色变深是因为体积减小,物质浓度增大,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 符合; 故选D .19.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 1<P 2)下,可逆反应2X (g )⇌2Y (g )+Z (g )中,生成物Z 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ψ)与反应时间(t )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 )A.B.C.D.【考点】产物百分含量与压强的关系曲线.【分析】一定温度下,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增大,到达平衡的时间缩短,该反应正反应是体积增大的反应,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减小,据此结合选项解答.【解答】解:A、图象中压强p1到达平衡时间短,故图象中p1>p2,与题意不符,故A错误;B、图象中压强p2到达平衡时间短,图象中p1<p2,增大压强,平衡时生成物Z的物质的量减小,与实际相符,故B正确;C、图象中压强p1到达平衡时间短,故图象中p1>p2,与题意不符,故C错误;D、图象中压强p2到达平衡时间短,图象中p1<p2,增大压强,平衡时生成物Z的物质的量增大,与实际不相符,故D错误;故选B.20.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X(g)+bY(g)⇌cZ(g)+dW(g)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气体压缩到原来的体积,当再次达到平衡时,W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a+b>c+dC.Z的体积分数减小D.X的转化率增大【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分析】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X(g)+bY(g)⇌cZ(g)+dW(g),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不考虑平衡移动,只考虑体积改变,W浓度应为原来的2倍,题干中W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说明平衡逆向进行,依据平衡移动方向分析选项.【解答】解:A、依据条件改变分析判断平衡逆向进行,故A正确;B、压缩容器体积,压强增大,平衡逆向进行,所以逆向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所以a+b <c+d,故B错误;C、反应平衡逆向进行,Z的体积分数减小,故C正确;D、平衡逆向进行,X转化率减小,故D错误;故选BD.21.用酸性氢氧燃料电池为电源进行电解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燃料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为:O 2+2H 2O+4e ﹣=4OH ﹣B .a 极是铁,b 极是铜时,b 极逐渐溶解,a 极上有铜析出C .a 极是粗铜,b 极是纯铜时,a 极逐渐溶解,b 极上有铜析出D .a 、b 两极均是石墨时,在相同条件下a 极产生的气体与电池中消耗的H 2体积相等【考点】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分析】左边装置是氢氧燃料电池,所以是原电池,原电池放电时,燃料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投放燃料的电极为负极,投放氧化剂的电极为正极,正极上氧化剂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由于电解质溶液呈酸性,正极反应为:O 2+4e ﹣+4H +=2H 2O ;右边装置有外接电源,所以是电解池,连接负极的b 电极是阴极,连接正极的a 电极是阳极,阳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阴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解答】解:A .因该燃料电池是在酸性电解质中工作,所以正极反应为:O 2+4e ﹣+4H +=2H 2O ,故A 错误;B .a 与电池正极相连,a 为电解池阳极,b 与电池的负极相连,b 为电解池正极,所以应该是a 极的Fe 溶解,b 极上析出Cu ,故B 错误;C .a 极是粗铜,b 极是纯铜时,为粗铜的精炼,电解时,a 极逐渐溶解,b 极上有铜析出,符合精炼铜原理,故C 正确;D .电解CuSO 4溶液时,a 极产生的气体为O 2,产生1molO 2需4mol 电子,所以需要燃料电池的2molH 2,二者的体积并不相等,故D 错误.故选C .22.将一直流电源的正、负极,用玻璃片分别压在一张用食盐水、碘化钾淀粉溶液和石蕊试液浸透的滤纸上,经过一段时间后,两极附近滤纸的颜色分别是( )A B C D阳极 蓝 白 红 蓝阴极 白 蓝 蓝 蓝A .AB .BC .CD .D【考点】电解原理.【分析】将一直流电源的正、负极分别接在一张用食盐水、碘化钾淀粉溶液和石蕊试液浸透的滤纸上,电解氯化钠溶液在阳极产生氯气,在阴极上产生的是氢气,阴极区域生成碱,遇到石蕊显示蓝色,电解碘化钾溶液,在阳极上产生的是碘单质,据此回答.【解答】解:将一直流电源的正、负极,分别接在一张用食盐水和石蕊试液,在阴极上产生的是氢气,阴极上氢离子减少,氢氧根浓度增大,生成碱,能使石蕊变成蓝色;碘化钾淀粉溶液浸湿的滤纸上,在阳极上产生的是氯气,能将碘化钾氧化为碘单质,遇到淀粉显示蓝色,故选:D .二.第Ⅱ卷(非选择题50分)23.已知1mol SO 2(g )生成1mol SO 3(g )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学期期中考试.docx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学期期中考试.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试题(选修)命题人:(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选择题(共40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现阶段我国的能源结构仍以化石能源为主,为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提出了“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口号。

下列节约化石能源的措施不切实际....的是( ) A.大力开发氢能源B.充分利用太阳能C.不使用含碳的能源D.提高能源利用率2.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Zn(S)+1/2O2(g)=ZnO(S)△H1;Hg(l)+1/2 O2(g)=HgO(S)△H2;则Zn(S)+ HgO(S)= Hg(l)+ ZnO(S)△H值为( )A.△H2-△H1B.△H2+△H1C.△H1-△H2 D.-△H1-△H2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H=3和pH=4的盐酸各10mL混合,所得溶液的pH=3.5B.溶液中c(H+)越大,pH值也越大,溶液的酸性就越强C.液氯虽然不导电,但溶解于水后导电情况良好,因此,液氯也是强电解质D.当温度不变时,在纯水中加入强碱溶液不会影响水的离子积常数4. 20℃时,将10 mL 0.1 mol/L Na2S2O3溶液和10 mL 0.1 mol/L的H2SO4溶液混合,2 min后溶液中明显出现浑浊。

已知温度每升高10℃,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50℃时,同样的反应要同样看到浑浊,需要的时间是A.40 s B.15 s C.48 s D.20 s5.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 2+H2O HBr+HBrO,当加入硝酸银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B .合成氨反应,为提高氨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降低温度的措施C .反应CO (g )+NO 2(g )CO 2(g )+NO (g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平衡后,升高温度体系颜色变深 D .对于2HI (g )H 2(g )+I 2(g ),达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可使体系颜色变深6.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中和滴定实验中指示剂不宜加入过多,通常量控制在1至2mLB .用50mL 酸式滴定管可准确量取25.00mLKMnO 4 溶液C .用量筒量取5.00mL1.00mol ·L -1盐酸于50mL 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可配制0.100mol ·L -1盐酸D .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分液时有机层从分液漏斗的下端放出 7. 将固体NH 4I 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①NH 4I(s)NH 3(g)+HI(g)②2HI(g)H 2(g)+I 2(g) 达到平衡时,c(H 2)=0.5 mol ·L -1,c(HI)=4 mol ·L -1,,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 ) A. 9 B. 16 C. 20 D. 25 8. 对于反应2NO 2(气)N 2O 4(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在温度不变时,欲使)O N ()NO (422c c 的比值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体积不变,增加NO 2的物质的量 B .体积不变,增加N 2O 4的物质的量C .使体积增大到原来的2倍D .充入N 2,保持体积不变9. 可逆反应:2NO 22NO+O 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 2的同时生成2n molNO 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 2的同时生成2n molNO③用NO 2、NO 、O 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2: 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 .①④⑥ B.②③⑤C.①③④D.①②③④⑤⑥10.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是( )A .在pH=12的溶液中,K +、Cl -、HCO 3-、Na +可以大量共存 B .在pH =0的溶液中,Na +、NO 3-、SO 32-、K +可以大量共存C .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HCl 和CH 3COOH 反应时,消耗NaOH 的物质的量相同D .由0.1 mol/L 一元碱BOH 溶液的pH =10,可推知BOH 溶液存在BOH =B ++ OH-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1107.docx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1107.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杭七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理)20141107化学试卷命题人:赵如岺校对人:董燕考生须知:1、本卷分试卷(第Ⅰ、Ⅱ卷)和答卷,有四个大题30小题,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班级和姓名。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只需上交答题卷。

4、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Fe-56,Cu-64,Zn-65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漏选均不得分,共40分)1.下列各项与反应热的大小无关的是A.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B.反应的快慢C.反应物的性质D.反应物量的多少2.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C.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焓变D.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3.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Δ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① C(s)+O2(g)CO2(g)ΔH1C(s)+O2(g)CO(g)ΔH2② S(s)+O2(g)SO2(g)ΔH3S(g)+O2(g)SO2(g)ΔH4③ H2(g)+1/2O2(g)H2O(l)ΔH52H2(g)+O2(g)2H2O(l)ΔH6④ CaCO3(s)CaO(s)+CO2(g)ΔH7CaO(s)+H2O(l)Ca(OH)2(s)ΔH8鼎尚图文鼎尚图文A .①B .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4.锌溴液流电池是一种新型电化学储能装置(如图所示),电解液为溴化锌水溶液,电解液在电解质储罐和电池间不断循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放电时左侧的电解质储罐中的离子总浓度增大B .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Zn-2e -=Zn 2+C . 充电时电极a 为电源的负极D .阳离子交换膜可阻止 Br 2和Zn 直接发生反应5.食品包装中常见的脱氧剂组成为还原性铁粉、氯化钠、炭粉等,其脱氧原理与钢铁的吸氧腐蚀相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精心收集**整理制作)杭七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理)20141107化学试卷命题人:赵如岺校对人:董燕考生须知:1、本卷分试卷(第Ⅰ、Ⅱ卷)和答卷,有四个大题30小题,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班级和姓名。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只需上交答题卷。

4、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Fe-56,Cu-64,Zn-65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漏选均不得分,共40分)1.下列各项与反应热的大小无关的是A.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B.反应的快慢C.反应物的性质D.反应物量的多少2.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C.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焓变D.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3.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Δ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① C(s)+O 2(g)CO2(g)ΔH1C(s)+O2(g)CO(g)ΔH2② S(s)+O 2(g)SO2(g)ΔH3S(g)+O2(g)SO2(g)ΔH4③ H 2(g)+1/2O2(g)H2O(l)ΔH52H2(g)+O2(g)2H2O(l)ΔH6④ CaCO 3(s)CaO(s)+CO2(g)ΔH7CaO(s)+H2O(l)Ca(OH)2(s)ΔH8A.①B.④C.②③④D.①②③4.锌溴液流电池是一种新型电化学储能装置(如图所示),电解液为溴化锌水溶液,电解液在电解质储罐和电池间不断循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左侧的电解质储罐中的离子总浓度增大B.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C.充电时电极a为电源的负极D.阳离子交换膜可阻止Br2和Zn 直接发生反应5.食品包装中常见的脱氧剂组成为还原性铁粉、氯化钠、炭粉等,其脱氧原理与钢铁的吸氧腐蚀相同。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含有1.12g铁粉的脱氧剂,理论上最多能吸收氧气336mL(标准状况)B.脱氧过程中铁作原电池正极,电极反应为:Fe-3e-=Fe3+C.脱氧过程中碳做原电池负极,电极反应为:2H2O+O2+4e-=4OH-D.脱氧过程是吸热反应,可降低温度,延长食品保质期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①锌跟稀硫酸反应制H2,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能加快反应速率;②镀层破损后,白口铁(镀锌的铁)比马口铁(镀锡的铁)更易腐蚀;③电镀时,应把镀件置于电解槽的阴极;④冶炼铝时,把氧化铝加入液态冰晶石中熔融后电解;⑤钢铁表面常易锈蚀生成Fe2O3·nH2O。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③⑤D.②④7.关于如图所示各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装置①是原电池,总反应是:Cu+2Fe3+=Cu2++2Fe2B.装置④研究的是金属的析氢腐蚀,Fe上的反应为Fe-2e- = Fe2+C.若用装置③精炼铜,则d极为粗铜,c极为纯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D.装置②通电一段时间后石墨Ⅱ电极附近溶液红褐色加深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B.增大压强,使活化分子数目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C.活化分子间所发生的分子间的碰撞均为有效碰撞D.加入反应物,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9.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C(s)+CO2(g)2CO(g)⊿H=+QkJ/mol,达到平衡状态,现进行如下操作:①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②增加反应物C的用量;③缩小反应体系的体积:④减少体系中CO的量。

上述措施中一定能使反应的正反应速率显著加快的A.①③B.①②③④C.②④D.①③④10.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物质的量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物质的量的增加B.化学反应速率为0.8 mol /(L·s)是指1s 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mol/LC.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D.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11.将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同时向a中加少量的CuSO4溶液,如各图中产生H2的体积V(L)与时间t(min)的关系,正确的是12.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2NO22NO+O2,下列能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标志的是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③用NO2、NO、O2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2∶2∶1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A.②③⑤⑦B.①④⑥⑦C.①③④⑤D.全部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因为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因此焓变或熵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B.NH 4HCO3(s)NH3 (g)+H2O(g)+CO2(g)ΔH=+185.57 kJ·mol-1能自发进行,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C.ΔH<0、ΔS>0的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D.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速率14.某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盛有适量的A和B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A + 3B 2C,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V L,其中C气体的体积占10%,下列推断正确的是①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2VL ②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1VL③反应达平衡时,气体A消耗掉0.05VL ④反应达平衡时,气体B消耗掉0.05V L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15.对于可逆反应C(s)+H2O(g)CO(g)+H2(g),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其平衡常数表达式正确的是A.K=[c(C)·c(H2O)]/[c(CO)·c(H2)] B.K=[c(CO)·c(H2)]/[c(C)·c(H2O)]C.K=[c(H2O)]/[c(CO)·c(H2)] D.K=[c(CO)·c(H2)/[c(H2O)]]16.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X(g)+3Y(g)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零),达到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1、0.3 mol·L-1、0.08 mol·L-1,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c1∶c2=3∶1 B.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C.c1的取值范围为0<c1<0.14 mol·L-1D.X、Y的转化率不相等17.对于可逆反应:2A(g)+B(g)2C(g);△H<0,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18.下列叙述及解释正确的是A.2NO(g)(红棕色)N2O4(g)(无色)ΔH<0,在平衡后,对平衡体系采取缩小容积、增大压强的措施,因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体系颜色变浅B.对于N 2(g)+3H2(g)2NH3(g),平衡后,保持压强不变,充入Ar,平衡左移C.FeCl 3+3KSCN Fe(SCN)3(红色)+3KCl,在平衡后,加少量KCl固体,因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体系颜色变浅(g)+I2(g) 2HI(g)ΔH<0,在平衡后,对平衡体系采取增大容积、减小压强的措施,D.H因为平衡不移动,故体系颜色不变19.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①NaOH固体②H2O ③NH4Cl固体④CH3COONa固体⑤NaNO3固体⑥KCl溶液A.②③⑤B.①②C.②④⑥D.②④⑤⑥20.可逆反应:3A(g)3B(?) + C(?),正反应为吸热反应,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有变小的趋势,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B和C可能都是固体B.若C为固体,则B一定是气体C.B和C一定是气体D.B和C不可能都是气体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简答题(本大题包括6小题,共37分)21.(6分)21.下表中的数据是破坏1 mol物质中的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kJ):物质Cl2Br2I2HCl HBr HI H2能量/kJ 243 193 151 432 366 298 436根据上述数据回答(1)~(5)题。

(1)下列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最低的是▲。

A.Cl2B.H2C.Br2D.I2(2)下列氢化物中,最稳定的▲。

A.HI B.HBr C.HCl(3)X2+H2=2HX(X代表Cl、Br、I )的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4)相同条件下,X2(X代表Cl、Br、I)分别与氢气反应,当消耗等物质的量的氢气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最少的是▲。

(5)若无上表中的数据,你能正确回答出问题(4)吗?▲,你的根据是▲。

22、(7分)(1)甲烷是一种高效清洁的新能源,0.25mo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222.5KJ热量,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科研人员新近开发出一种由甲醇(CH3OH)和氧气以及强碱做电解质溶液的新型手机电池,可供手机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据此请回答以下问题:A、甲醇是▲极,电极反应为▲B、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3.(6分)氢氧化钾是重要的工业产品。

工业品氢氧化钾的溶液中含有某些含氧酸根杂质,可用离子交换膜法电解提纯。

电解槽内装有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请回答:(1)该电解槽的阳极反应式是▲。

(2)通电开始后,阴极附近溶液pH会增大,请简述原因▲。

(3)从B出口的液体是▲。

24.(6分)反应物与生成物均为气态的某可逆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历程分别为A 、B ,如图所示。

试回答:(1)据图判断该反应是 ▲ (填“吸”或“放”)热反应,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物的转化率 ▲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其中B 历程表明此反应采用的条件为 ▲ ,作出正确的判断的理由为 ▲ 。

(3)若△H 的数值为220KJ/mol ,则x 值应为 ▲ KJ/mol.此反应在A 反应历程中的正反应的活化能为 ▲ KJ/mol 。

25.(5分)在体积固定的密闭体系中发生下列反应:A(g)+3B(g) 2C(g) △H <0,下图是某一时间段中反应速率与反应进程的曲线关系,完成下列问题:(1)t 1、t 3、t 4时刻体系中所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 、▲ 、 ▲ (选填下列序号字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