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季对乐府民歌的继承和发展

合集下载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一、现代汉语部分1.普通话儿化词的读音与意义2.普通话轻声词的运用问题3.普通话中“啊"的变读与运用4.词的结构方式与词义理据5.简论复合词的语义构成6.词语意义的创新与演变7.论词义误用的原因8.缩略词语与新词语9.缩略方式与缩略词的形成10.汉语缩略词语的方法、特点和发展11.成语意义的常规与变异(如“道貌岸然")12.成语变用与广告策划(成语变用的正负效应)13.报刊标题中成语的运用14.歇后语与言语幽默15.汉语中新词新语面面观16.汉语中的外来词研究17.青少年口头语的语用分析18.手机短信的言语风格初探19.试论汉语广告用语中的同音呼应现象20.试论网络语言对汉语的影响21.词语运用中的肯定否定不对称现象22.现代汉语中亲属称谓的传承与变迁23.怎样对待古语词、方言词和外来词24.汉语声调的辨义作用25.《围城》中比喻的运用26.《骆驼祥子》的语言艺术27.语法化现象举隅28.普通名词作状语现象的语用考察29.量词的运用30.“副+名"结构研究(例如“很男人”、“很中国”等)31.现代汉语句式考察(例如:把字句、被字句、把被共现句、存现句、比较句、连动句、兼语句、由字句等)32.特殊结构和句式考察(例如“将……进行到底”句式考察、“动宾+宾”结构考察、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结构考察、“A不A,B不B”句式等)33.联合短语的语义分析34.复句关联词语的功能浅析(如:标示复句关系,兼作句子成分,单句中突出某种意义等)35.歧义现象和语境研究36.语序在汉语语法中的作用37.现代汉语词汇的双音节化38.方言词所反映的文化心理(以本人所用方言为例)39.××市(或县、乡镇)地名研究40.××方言的特殊词汇(如亲属称谓等)调查研究41.××方言中量词研究42.××方言的代词研究43.××方言与普通话的语序比较44.网络词语的文化内涵45.时髦用语与校园文化46。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代乐府诗与民歌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代乐府诗与民歌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代乐府诗与民歌古代乐府诗和民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与情感。

它们在中国古代音乐艺术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将从起源、特点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三个方面来探讨古代乐府诗和民歌的重要性。

1. 起源与发展古代乐府诗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歌谣和音乐剧。

乐府最早出现在秦汉时期,是供应乐府官署的职权部门。

乐府的歌谣多以辽阔的自然景色、丰收与团结等为主题,表达了人们朴素的感情和对生活的赞美。

由于古代乐府诗的艺术魅力和社会价值,它在唐代达到了巅峰,并且对宋代诗歌和元曲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比之下,民歌则是广大民众创作的歌曲,主题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表达了普通人对生活、爱情和社会的情感与思考。

2. 特点与形式古代乐府诗的特点在于其朴实、质朴和优美的语言表达。

它通常采用五言律诗或七言律诗的形式,以抒发情感、描绘景物或歌颂伟人等主题。

乐府诗的语言简洁明了,常常以口语化的表述形式赋予了其独特的韵味。

与之相对比的是,民歌则更加自由奔放,旋律朗朗上口,歌词质朴而抒发真情。

3. 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古代乐府诗和民歌作为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重要形式,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乐府诗不仅记录了历史事件和社会风貌,还保留了许多有价值的文化传统。

例如《长恨歌》、《白头吟》等都是乐府诗中的经典之作,文化内涵深厚,流传至今。

民歌则通过直接的方式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反映了中国农民的生命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今天的中国,古代乐府诗和民歌仍然保留着独特的地位和价值。

它们不仅丰富了中国的音乐文化,也承载着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国内许多现代音乐家和诗人都从中汲取灵感,并将古代乐府诗和民歌融入到现代的音乐作品和文学创作中。

这些作品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也为现代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综上所述,古代乐府诗和民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丰富了中国的音乐艺术,记录了历史与风俗,传承了民族的智慧和情感。

浅谈乐府诗的发展流变

浅谈乐府诗的发展流变

浅谈乐府诗的发展流变浅谈乐府诗的发展流变乐府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瑰宝,其发展历程中不断流变的特点使其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其起源、发展流变以及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乐府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其最早出现在古代乐府(即乐舞之所)中。

乐府诗最初是为了配合乐舞而创作的歌谣诗,以抒发人们对生活的喜悦、对爱情的思念以及对社会不公的愤慨。

这些诗歌往往富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语言简练、易于传唱。

由于乐府诗的广泛传播,很多人开始模仿其形式与风格,使得乐府诗创作逐渐从乐舞中独立出来,并在唐代达到鼎盛。

唐代是乐府诗的黄金时代,诗人们在这个时期推动了乐府诗的发展。

通过继承和创新,唐代的乐府诗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

乐府诗在唐代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描写民俗、故事为主,如《白头吟》、《木兰诗》等;另一类则是以表达政治、社会抱负为主,如《登鹳雀楼》、《登高》等。

这些诗歌凝练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与情感,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乐府诗的流变日益明显。

到了宋代,乐府诗逐渐走下坡路。

宋代的乐府诗开始流行一种更为糅合民歌与雅乐的民间形式,诗人们开始注重创作技巧与写作技法,逐渐弱化了乐府诗的原始特征。

这一时期的乐府诗中出现了大量附庸风雅的作品,与唐代的经典之作相比,广告效应较强,但创作的内涵和品质却有所下降。

元明清时期,乐府诗进一步沦为文学的附属品。

乐府诗逐渐消失于文坛,与其相关的文学形式也日渐衰落。

尽管如此,乐府诗却在后世的文学创作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许多后来的文人学士在其作品中保留了乐府的一些特征元素,表达自己对古代的怀念、对乐府诗的敬仰。

乐府诗的影响远不止于文学领域,它还渗透到音乐、舞蹈等其他艺术形式中。

乐府诗的词牌曲和舞蹈形式深受人们的喜爱,被广泛传唱和演绎。

乐府诗在带给人们欢乐的同时,也成为了人们了解古代社会风貌、情感表达的窗口。

总之,乐府诗的发展流变伴随着中国古代文学的历程,起源于乐舞的乐府诗逐渐演变成独立的诗歌创作形式,并在唐代达到了鼎盛时期。

乐府诗发展线索

乐府诗发展线索

乐府诗发展线索
乐府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类诗歌体裁,起源于汉代,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延续至隋唐。

以下是乐府诗的发展线索:
1.起源(汉代):乐府诗最早的形式出现在汉代,最初是由宫廷的官方歌咏之类的文艺活动发展而来。

这些诗歌以歌谣的形式传唱,通常富有音乐感。

2.《风雅颂》的影响:在汉代,《风雅颂》成为了一种宫廷音乐,对乐府诗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这也是乐府诗形成的一部分背景。

3.魏晋南北朝时期:乐府诗在这一时期达到了巅峰。

由于社会动荡、民歌盛行,乐府诗逐渐走向繁荣。

在这个时期,乐府诗多以表现社会风貌、民间风俗、军旅生活等为题材。

4.《乐府杂录》的编纂:在南北朝时期,《乐府杂录》成书,它收录了大量的乐府诗篇,使乐府诗的形式和题材更加丰富多样。

5.隋唐时期:隋唐时期,乐府诗仍然继续发展,成为文学的一个独立体裁。

在这个时期,乐府诗逐渐超越了宫廷音乐的局限,成为文人雅士们表达抒发感情、描绘社会风景的一种方式。

6.《全唐诗》的整理:唐代时,《全唐诗》的编纂整理使得大量的乐府诗被保留下来,成为后人了解和研究乐府诗的重要资料。

7.后续影响:乐府诗的影响一直延续至宋代,后来的文学作品中仍能找到其影子。

它对后来诗歌发展、民间歌谣、曲艺等文学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乐府诗的发展线索可以追溯到汉代,经历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繁荣,到隋唐时期的巅峰,并在后来的文学发展中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民间文学习题与试卷集

民间文学习题与试卷集
3
) )
1、越剧六十年前还是浙江嵊县西乡的一种民间小戏,原来叫( )。 A.的笃戏 B.落子 C.小歌戏 D.蹦蹦戏 E.花鼓戏 2、评书又称( )。 A.快书 B.评话 C.说书 D.琴书 E.弹词 3、“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这则歇后语采用的艺术手法是( )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谐音 E.对仗 4、旧时代抒情长诗以悲歌为多,如( )。 A.《妈妈的女儿》 B.《铁牧牛》 C.《流沙河之歌》 D.《我的么表妹》 E.《傣家人之歌》 5、诗人李季与闻捷吸取了民歌的丰富营养,分别写出了优秀诗歌( )。 A.《漳河水》 B.《王贵与李香香》 C.《回延安》 D.《天山牧歌》 E.《死不着》 6、《蛇郎》和《石榴》这两个故事,分别表现家庭人伦关系中的( )。 A.父子关系 B.婆媳关系 C.姐妹关系 D.兄弟关系 E.母女关系 7、地方传说是民间传说的一种,属地方传说的是( )。 A.《玉龙山和金沙江》 B.《青稞种子的来历》 C.《马头琴》 D.《白菜王》 E.《望娘滩》 8、傣族有一类长诗,是描写爱情政治主题的,如( )。 A.《重缝调》 B.《召树屯》 C.《生产调》 D.《娥并与桑洛》 E.《葫芦信》 9、下列长诗,属于史诗的有( )。 A.《游悲》 B.《阿诗玛》 C.《格萨尔王传》 D.《重逢调》 E.《玛纳斯》 10、创作鼓词“子弟书”最著名的有“东韵”子弟书作家和“西韵”子弟书作家,他们是( )。 A.贾凫西 B.归庄 C.杨慎 D.罗松窗 E.韩小窗 五、名词解释(每题 4 分,共 20 分) 1、名间文学 2、民间文学的口头性 3、谚语 4、史诗 5、民间小戏 六、简答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民间文学习题与试卷集 民间文学半期考试题 一、 单项选择 1、民间文学的功能与一般文学相比较,其最大的特点是( ) A、审美价值高 B、教育意义大 C、认识价值深刻 D、直接参与人民生活 2、"土帮土成墙,穷帮穷成王。"是( ) A、成语 B、谚语 C、歇后语 D、谜语 3、 《赵州桥》是一则( )传说。 A、人物 B、史事 C、风物 D、技艺 4、 《虎门烧烟》是一则( )传说。 A、人物 B、史事 C、风物 D、技艺 5、第一次使用"童话"一词的人是( ) A、阿尔奈 B、瞿秋白 C、山东京传 D、庄子 6、郭沫若指出"秦汉以来的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是在他的影响之下发展 "。"他"指 的是( )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老子 7、流传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本菲 B、库仑父子 C、格林 D、胡适 8、 《粤风》的编者是( ) A、屈大均 B、冯梦龙 C、李调元 D、黄遵宪 9"米筛筛米壳在心,嘱妹恋郎要真心,莫学米筛千只眼,要学蜡烛一条心。"这首民歌用的 是( )手法。 A、双关 B、托物起兴 C、比喻 D、白描 10、"买梨莫买蜂咬梨,心中有病无人知。因为分梨故亲切,谁知亲切转伤梨。"这首客家山 歌用的修辞手法是( ) 。 A、比兴 B、借喻 C、双关 D、叠韵 11、谜语一则:"多多多多"(打二民间节目,谜底:七夕,除夕) 。这则谜语的败笔是( ) 。 A、浅露 B、底面相犯 C、谜面不成文 D、闲字无着落 12、谜语一则:月巴(打一城市名,谜底:合肥) 。这则谜语的主要毛病是( ) A、谜面不成文 B、扣合不紧 C、底面相犯 D、浅露 二、多项选择题 13、社会主义时期民间文学范围界限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A、作者的范围扩大了 B、民间文学概念发生变化 C、作品的内容,已经不是确定民间文学 的重要条件 D、流传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E、体裁发生了变化 14、郭沫若同志说过,如果回想一下中国文学的历史,就可以发现中国文学遗产中最基本, 最生动,最丰富的就是( ) A、神话 B、民间文艺 C、作家文学 D、童话 E、经过加工的民间文学 15、民间文学单项整理的内容有( )

乐府诗的演变及文学价值

乐府诗的演变及文学价值

乐府诗的演变及文学价值乐府诗的演变及文学价值作者: 惜泉发表时间 2007-05-07 19:57:56 人气:811编辑按:乐府,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所代表的现实主义精神,上承《诗经》,下至明清,绵延两千余年;它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记载了两千年来发自人民最质朴的声音,体现了中国文学的风骚传统,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功绩不可磨灭。

作为音乐官署的乐府,创始于汉武帝,废置于汉哀帝。

其实,乐府机关早在汉武帝以前就有了,而汉初乐府原来制定的乐章形式呆板,字句古奥,内容艰深,无从配合新乐调,自然就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

这种合过乐的曲辞,两汉人称为“歌诗”,六朝人才把它叫做“乐府”,为的是同那些没有合过乐的“徒诗”区分开来。

《文选》、《文心雕龙》、《玉台新咏》都把“歌诗”标为“乐府”,这样,“乐府”就成为一种诗体的名称,与诗经、楚辞、汉赋同为一种文学体裁了。

到了唐代,乐府又有了新的涵义。

唐代诗人丢开音乐而从内容实质着眼,把那种继承和发扬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的诗歌,也称为乐府。

所以唐代曾掀起轰轰烈烈的“新乐府运动”。

但除宋元时的“乐府”重音乐外,汉以后的乐府主要是从内容上的现实主义精神来命名的,有的虽用乐府古题,但也只取材其题材和意境,于音乐并没多大关系了。

从内容上看,两汉乐府上承《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下启魏晋文人拟作乐府诗之源,在乐府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难怪它与北朝的《木兰诗》一起被称为“乐府双璧”。

南北朝文人也写了很多拟乐府的诗,但南北朝的乐府民歌更引人注目。

隋代乐府多为文人拟作,有反映战争徭役的;反映思妇怀念之情的;有反对战争的;在这时,乐府接近于它的原始意,即合乐而歌的歌辞。

乐府,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所代表的现实主义精神,上承《诗经》,下至明清,绵延两千余年;它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记载了两千年来发自人民最质朴的声音,体现了中国文学的风骚传统,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功绩不可磨灭。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文学基础#》多项选择题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文学基础#》多项选择题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文学基础#》多项选择题参考答案(共80道题目,下载后可利用查找功能完成任务)1、下列关于《诗经》说法正确的是()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B、《诗经》以四言为主而又灵活的语言体式、用韵方式为我国古代诗歌所继承和发展。

C、《诗经》中的六义是指风雅颂赋比兴,它们是六种表现手法。

D、《诗经》中的绝大部分作品是抒情诗,它们运用各种手法抒发着作者的感情。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远古的神话和歌谣是我国文学的源头。

B、远古歌谣是我们祖先生产劳动时歌唱的口头文学。

C、我国诗歌文学的源头是远古的歌谣,散文文学的源头是远古的神话D、远古神话是人类在其幼年时代想象和幻想的产物,它是人类最早的小说形式的书面创作。

3、下面属于汉初著名文学家贾谊的作品有()A、《论贵粟疏》B、《过秦论》C、《论积贮疏》D、《吊屈原赋》4、贾谊是西汉初的著名赋家,其最为著名的两篇辞赋著作是()A、《招隐士》B、《吊屈原赋》C、《鹏鸟赋》D、《悲士不遇赋》5、根据诗歌所描写的内容可将《诗经》分为()A、劳动农事诗B、爱情婚姻诗C、战争行役诗D、社会政治诗6、下列杜甫的诗歌中写于安史之乱后长安陷落中的两首是()。

A、《兵车行》B、《春望》C、《丽人行》D、《羌村》7、下列历史散文作品,出自《战国策》的两篇是()A、《冯谖客孟尝君》B、《曹刿论战》C、《弦高犒师》D、《邹忌讽齐王纳谏》8、下列是陆游诗句的是()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伤心桥下春波渌,疑是惊鸿照影来。

”C、“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D、“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9、从保存下来的神话看,按其内容可以分为三类,即()A、自然神话B、起源神话C、社会神话D、异人异物神话10、以边塞为题材的诗在唐代极为流行,下列诗人中属于边塞诗派的三位是()A、孟浩然B、岑参C、王昌龄D、高适11、唐代诗人中,最终完成五言律诗定型工作的两位是()A、王勃B、上官仪C、沈佺期D、宋之问12、魏晋南北朝时期最重要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专著是()A、《典论·论文》B、《水经注》C、《文心雕龙》D、《文赋》13、汉代散文的最高成就是历史散文中的两部著作,即()A、《史记》B、《后汉书》C、《三国志》D、《汉书》14、汉代传习《诗三百篇》的共有“四家”,后来只有《毛诗》流传下来,其他“三家诗”即()先后亡佚。

乐府民歌知识点总结

乐府民歌知识点总结

乐府民歌知识点总结一、乐府民歌的起源与发展乐府民歌起源于秦汉时期的民歌、宴乐和宫廷音乐,是一种古老的音乐形式。

它的发展始于东汉,盛于魏晋南北朝,持续至唐代。

唐代是乐府民歌的鼎盛时期,当时诗人们纷纷参与创作乐府民歌,使其成为当时社会的重要文化形式。

在这个过程中,乐府民歌不仅受到了汉乐、西域乐和胡乐的影响,还吸收了民间音乐、节庆音乐和宴乐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它的题材广泛,包括爱情、离别、乡愁、婚姻、悲欢、农事等,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与情感。

同时,乐府民歌的音乐形式多样,有乐府乐曲和乐府歌辞两大类,其中乐府乐曲包括翩翩舞曲和格调曲,乐府歌辞则包括引经据典、长短句、吟诵曲等形式。

二、乐府民歌的艺术风格乐府民歌的艺术风格体现了古代文学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具有浓厚的民间风情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乐府民歌中,音乐和诗歌相得益彰,互相补充,构成了独特的音乐形式。

在音乐方面,乐府民歌的曲调优美,旋律流畅,节奏轻快,给人以舒适愉悦的感觉。

在诗歌方面,乐府民歌的语言朴实、简洁,行文流畅,抒发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由于乐府民歌是一种以歌唱为主的文艺形式,因此演唱艺术是其最主要特征。

在古代,乐府民歌多由宫廷歌手和艺人演唱,他们通过婉转动听的歌声,将诗歌的真情实感传达给听众,赢得了人们的欢心与赞誉。

同时,乐府民歌的演唱艺术还有一些特殊的技巧和表现手法,如吐字清晰、声音婉转、抑扬顿挫,使得歌曲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三、乐府民歌的文学价值乐府民歌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珍贵遗产,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乐府民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与民俗风情,为后世研究古代社会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其次,乐府民歌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流派,对后世诗歌产生了积极影响。

唐代诗人李白、杜甫等都深受乐府民歌的影响,他们的诗作中不乏乐府民歌的风格和格调。

此外,乐府民歌还对后世音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上,乐府民歌是中国古代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后世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乐府诗与民歌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乐府诗与民歌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乐府诗与民歌传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乐府诗与民歌是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乐府诗指的是古代以乐府为名的官署,负责音乐和文艺的职能,而乐府诗则是由这些官署创作的一种特殊诗体。

而民歌,则是人民群众创作并传承的一种歌曲形式。

这两种传统文化形式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影响深远且至今仍被广泛传颂。

乐府诗起源于汉代,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乐府诗以其朴素质朴、真实生动的特点而备受推崇。

它的诗体属于古体诗的一种,以五言、七言为主。

在内容上,乐府诗多以民间故事和民间风俗为素材,抒发了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

例如《木兰诗》即是乐府诗中的经典之作,以木兰代父从军的感人故事为题材,向人们展现了木兰的坚韧和勇敢。

乐府诗以其朴实感人的表达方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拥有独特的地位。

而民歌则是中国乃至世界各地广泛存在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

民歌以其自由自在、朴实无华的特点而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歌不仅仅是音乐形式,更是人民群众情绪的抒发和文化的传承。

民歌的内容多样,反映了中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俗。

例如,在中国西南地区的彝族民歌中,表现了他们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对生活的喜悦;而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吉林民歌中,则体现了那里人们对严寒冬天的坚韧和不屈。

民歌通过朴实的歌词和融入当地方言,将人们的真实情感传递给听众,成为人民群众的精神寄托。

乐府诗和民歌传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仅是文学和音乐形式,更是中国人民对于生活的感悟和对于美好的追求。

它们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流传至今,对于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当代,乐府诗与民歌传统的传承和发展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乐府诗的朴实风格和民歌的自由表达方式仍然能够触动人们的内心世界。

许多当代诗人和音乐家在创作中汲取乐府诗与民歌的灵感,创造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这些新兴的乐府诗和民歌作品既保留了传统的特点,又融入了现代社会的元素,向人们传递了时代的精神。

总之,乐府诗与民歌传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两大瑰宝。

乐府诗的发展历程

乐府诗的发展历程

乐府诗的发展历程
乐府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起源于汉代。

它最初是用于宫廷娱乐的歌谣,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文学形式。

在汉代,乐府诗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乐府”,即乐舞戏曲。

这些
诗歌多半描写民间生活、自然景观和历史人物,语言简练、朗朗上口,节奏明快、欢快轻松,深受民间喜爱。

隋唐时期,乐府诗开始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它成为了官方文学的一种,许多官员和文人都开始创作乐府诗。

这些诗歌的内容也更加广泛,涉及了政治、哲学、宗教等方面。

唐代的乐府诗更加成熟,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流派之一。

唐代乐府诗的代表作品有《长恨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

这些诗歌不仅描写了人物与事物的形象,更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感人至深的意蕴,表达了深刻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宋代以后,乐府诗的影响逐渐减弱。

但它仍然对后来的文学和音乐产生了重要影响。

现代的一些音乐、电影、电视剧等作品中,也常常出现乐府诗的影子。

总的来说,乐府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不断发展和演变,成为了中国文化宝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1 -。

《走绛州》课件

《走绛州》课件

主题动作一
舞者右脚向前迈出一步,同时双手向两侧 打开,掌心向下。接着左脚跟上,双手在 胸前交叉。
表演实践及注意事项
熟练掌握舞蹈动作
注重情感表达
在表演前,舞者需要反复练习舞蹈动作, 确保动作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在表演过程中,舞者需要充分理解《走绛 州》的情感内涵,通过舞蹈动作展现出内 心的情感世界。
保持舞台形象
歌曲风格与特点
歌曲风格
《走绛州》是一首具有浓郁山西风格 的民歌,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展现 了山西人民朴实、豪放的性格特点。
音乐特点
歌曲采用山西民歌中常见的徵调式, 旋律进行以级进为主,音程跨度较大 。同时运用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等手 法,使得歌曲更具动感和表现力。
02 歌词解析与意境描绘
歌词内容概述
03
旋律结构特点
01
旋律起伏较大,音域宽广
歌曲中旋律的起伏较大,音域宽广,要求演唱者具备良 好的音准和音域控制能力。
02
民族调式运用
歌曲采用了具有山西民歌特色的民族调式,使得旋律具 有独特的韵味和风格。
03
装饰音和滑音的运用
歌曲中大量运用装饰音和滑音,使得旋律更加生动、形 象,富有感染力。
节奏、速度和力度变化
节奏明快,速度适中
多种节奏型的运用
歌曲的节奏明快,速度适中,要求演 唱者能够准确把握节奏和速度的变化 。
歌曲中运用了多种节奏型,如切分节 奏、附点节奏等,增加了歌曲的律动 感和表现力。
力度对比鲜明
歌曲中力度对比鲜明,既有轻柔的吟 唱,也有激昂的高潮部分,要求演唱 者能够灵活掌握力度的变化。
演唱技巧指导
与主旋律的协调配合
伴奏与主旋律的和谐统一
在伴奏《走绛州》时,要注意与主旋律的和谐统一。伴奏 乐器要紧密跟随主旋律的节奏和旋律变化,保持音乐的整 体性和协调性。

结合作品分析汉乐府民歌的内容和艺术成就 (1)

结合作品分析汉乐府民歌的内容和艺术成就 (1)

结合作品分析汉乐府民歌的内容和艺术成就“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是民歌的创作传统,汉乐府民歌与《诗歌》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自是一脉相承。

汉代与先秦有着相同的宗法制度和相同的阶级剥削、阶级压迫,下层人民的现实生活、精神生活大致相似,汉乐府民歌与《诗经》民歌的思想内容因而不应该有质的区别。

今存乐府民歌多反映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可看作汉代人民生活的实录。

首先,控诉战争罪恶、抒写行役之苦,是乐府民歌的一个重要内容。

汉代前期经过文、景两代的休养生息,到武帝时国家财富日增,统治者也就趾高气扬,忘乎所以。

武帝不仅招致方士,幻想长生久视,而且穷兵黩武,奴役平民百姓。

平民百姓受害深重,有些民歌也就表现出强烈的反战情绪。

如《战城南》:全诗描写激战后凄凉恐怖的战场和人乌间一场惊心动魄的对话,构思奇特,催人泪下,非但是对死者的哀伤,也是幸存者的自悼。

末尾数句,岂止诅咒战争,更有对统治者的严重警告。

这类作品格调悲凉,既写了漂泊者的愁肠和整个家庭的苦痛,也控诉了封建社会对个人物质与精神生活的蔑视和践踏。

其次,汉乐府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反映了人民的悲苦和反抗。

两汉统治的数百年间,社会矛盾日趋尖锐,豪族日富,黎庶日贫。

《妇病行》就是一篇反映民瘼的典型作品: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一言,当言未及得言,不知泪下一何翩翩······病妇牵挂孤儿的遗恨,丈夫抚养孤儿的艰辛,孤儿啼哭索母的惨状,非亲历其境者难以写出。

《孤儿行》写的是另一种类型的悲剧。

父母双亡,孤儿脱身兄嫂,备受虐待。

他常年外出经商,回家又供杂役。

“东无复襦,夏无单衣。

居生不乐,不如早去,下从地下黄泉!”孤儿的不幸,还不限于家庭。

“三月蚕桑,六月收瓜。

将是瓜车,来到还家。

瓜车反覆,助我者少,啖瓜者多。

愿还我蒂,兄与嫂严,独且急归,当兴校计。

”社会的冷漠自私,更加剧了孤儿的痛苦。

孤儿的悲剧,不在于兄嫂的贫富与否,穷其根源,在于财产私有而导致的道德沦丧。

诗人气质的革命者——李季

诗人气质的革命者——李季

诗人气质的革命者——李季一、时代背景:新中国成立之后,社会各方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伴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工作的大规模开展,大西北(包括新疆、甘肃、青海)第一次引起全中国人民的关注。

玉门、敦煌、柴达木、克拉玛依、天山等都以其新的魅力进入到人们视野。

五六十年代,有相当多的诗人为天山南北的牧区和油田写下了众多的诗句,在甘肃的玉门油矿,从解放区走来的诗人李季也以其新作《玉门诗抄》和长篇叙事诗《杨高传》再一次赢得当时诗坛的欣赏。

二、作者简介:李季(1922—1980),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原名李振鹏,出生于河南省唐河县一个中农的家庭里。

曾用笔名:杜寄、章何紫、李寄、里记、于一凡等。

兄弟共三人,老大老二都没有读过什么书,只有他不仅念完了小学,还考上了初中。

1938年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之所以称诗人为“诗人气质的革命者”是因为诗人本身就是一名战士,一位革命者,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进入鲁迅艺术学校之前,他学习写一些几百字的消息向报社投稿,可如同石沉大海,一次也没有被采用过。

后来,在《解放日报》发表了一篇通讯《在黎明前的黑暗里》,这是他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文稿。

一九四二年回陕北三边做过小学教员、县政府秘书、地方小报编辑。

这一段生活经历,使他熟悉了陕北人民革命斗争历史、当地的风俗、人情、语言以及民间文艺,了解各种人的思想性格。

在这其间,他创作过通讯、小说、散文,写的很艰难,有的被退稿,有的写完了却从未给人看过。

1945年,根据灭蝗经历,李季创作了第一篇章回体小说《老阴阳怒打虫螂爷》,这是他公开发表的第一篇小说。

1946年底,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指导下,李季创作了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长诗以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讲述了一对劳动青年男女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描绘和歌颂了陕北人民的革命斗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在我国现代诗歌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李季作为专业诗人的生涯实际是从解放后开始的。

文学10题

文学10题

文学10题第一篇:文学10题1.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亚里士多德的文艺理论著作是《诗学》B.古希腊悲剧三大诗人是: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C.莫里哀是十七世纪法国最重要的喜剧作家D.歌德是法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是《浮士德》2.下面诗词搭配正确的是()。

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李白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C.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陶渊明D.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凉州词》王昌龄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骚体”又称“楚辞体”,得名于屈原的“离骚”,特点之一是多用“兮”字B.散曲包括套曲和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曲子形式,形式比较自由C.《白洋淀纪事》是孙犁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部作品集D.惠特曼是美国伟大诗人,他的诗对我国五四以来的诗影响很大 4.初唐四杰指的是以下哪四个人?()A.王之涣、杨炯、卢照邻、李贺B.王之涣、李贺、孟浩然、王维C.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D.王勃、李贺、高适、岑参5.下列关于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阐述错误的是()。

A.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B.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C.法家的代表人物是墨子、商鞅 D.兵家的代表人物是孙武 6.以下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A.按表达方式分,诗歌可以分为抒情诗、叙事诗,《木兰诗》、《周总理,你在哪里》都是叙事诗B.《背影》和《春》都是朱自清的散文,《藤野先生》、《社戏》都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C.《最后一课》和《竞选州长》都是短篇小说,前一篇的作者是都德,后一篇的作者是马克·吐温,他们都是法国人D.《捕蛇者说》的作者柳宗元,《陋室铭》的作者刘禹锡和《石壕吏》的作者杜甫,都是唐朝人7.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顾拜旦被誉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 B.邓稼先被称为我国的“两弹元勋” C.林则徐是近代史上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D.关汉卿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朴刀pō 朴树pò】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汉乐府民歌的代表作

汉乐府民歌的代表作

汉乐府民歌的代表作汉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两汉所谓乐府是指的,乐即音乐,府即官府,这是它的原始意义。

汉乐府的任务,除了将文人的诗制成曲谱并制作、演奏新的歌舞外,它不同于后代的一个最大特点,或者说一项最有意义的工作,便是采集民歌。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汉乐府民歌的代表作,希望对你有帮助。

汉乐府简介汉乐府,是指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

乐府初设于秦,是当时少府下辖中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

公元前112年,正式成立于西汉汉武帝时期。

乐府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

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汉乐府代表作《孔雀东南飞》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

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

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诗人气质的革命者——李季

诗人气质的革命者——李季

诗人气质的革命者——李季一、时代背景:新中国成立之后,社会各方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伴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工作的大规模开展,大西北(包括新疆、甘肃、青海)第一次引起全中国人民的关注。

玉门、敦煌、柴达木、克拉玛依、天山等都以其新的魅力进入到人们视野。

五六十年代,有相当多的诗人为天山南北的牧区和油田写下了众多的诗句,在甘肃的玉门油矿,从解放区走来的诗人李季也以其新作《玉门诗抄》和长篇叙事诗《杨高传》再一次赢得当时诗坛的欣赏。

二、作者简介:李季(1922—1980),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原名李振鹏,出生于河南省唐河县一个中农的家庭里。

曾用笔名:杜寄、章何紫、李寄、里记、于一凡等。

兄弟共三人,老大老二都没有读过什么书,只有他不仅念完了小学,还考上了初中。

1938年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之所以称诗人为“诗人气质的革命者”是因为诗人本身就是一名战士,一位革命者,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进入鲁迅艺术学校之前,他学习写一些几百字的消息向报社投稿,可如同石沉大海,一次也没有被采用过。

后来,在《解放日报》发表了一篇通讯《在黎明前的黑暗里》,这是他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文稿。

一九四二年回陕北三边做过小学教员、县政府秘书、地方小报编辑。

这一段生活经历,使他熟悉了陕北人民革命斗争历史、当地的风俗、人情、语言以及民间文艺,了解各种人的思想性格。

在这其间,他创作过通讯、小说、散文,写的很艰难,有的被退稿,有的写完了却从未给人看过。

1945年,根据灭蝗经历,李季创作了第一篇章回体小说《老阴阳怒打虫螂爷》,这是他公开发表的第一篇小说。

1946年底,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指导下,李季创作了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长诗以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讲述了一对劳动青年男女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描绘和歌颂了陕北人民的革命斗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在我国现代诗歌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李季作为专业诗人的生涯实际是从解放后开始的。

乐府诗集历程

乐府诗集历程

乐府诗集历程篇一:乐府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诗歌体裁,最初出现在战国时期,是道家思想的重要体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乐府诗歌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完备体系的诗歌形式,其内容涵盖了战争、爱情、行政管理等多个方面。

在乐府诗歌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诗人和作品。

战国时期的屈原创作了《楚辞》,成为楚国诗歌的代表人物。

汉代时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乐府诗人,如张衡、司马迁、霍去病等人。

他们的诗歌内容涵盖了政治、历史、地理、人情等方面,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各种现象。

随着乐府诗歌的不断发展,其形式也在不断变化。

汉代时期的乐府诗歌已经发展出了比较成熟的韵律和格律,如《孔雀东南飞》中的“三句对仗,一句押韵”等。

到了唐代,乐府诗歌进一步升华,成为了唐诗的主干。

唐代诗人如杜甫、白居易、王之涣等人,他们的诗歌不仅继承了乐府诗歌的传统,还融入了自己的风格和思想。

除了唐代,乐府诗歌在宋代、元代等时期也出现了一些重要的诗人和作品。

宋代的诗人如苏轼、辛弃疾、陆游等人,他们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派的《赤壁怀古》、婉约派的《水调歌头》等,也有注重思想性的《登高》等。

元代的诗人如王冕、马致远等人,他们的诗歌也具有独特的风格,表现了当时社会的各种现象。

乐府诗歌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也体现了诗人的创作思想和风格。

通过对乐府诗歌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中国的文化和艺术。

篇二:乐府是中国最早的诗歌体裁之一,起源于战国时期。

其最初是指古代的曲调,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记录歌词和音乐的文学形式。

在乐府诗集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许多变化和演变,下面是简要的正文和拓展:1. 起源和发展据史书记载,乐府诗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

当时,随着战争和贸易的发展,楚国的文化也得到了广泛传播。

乐府诗最初是作为一种歌唱的歌词出现的,主要用于记录当地的民间故事、传说和音乐。

随着时间的推移,乐府诗逐渐演变为一种文学形式,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

乐府诗的来源与发展

乐府诗的来源与发展

乐府诗的来源与发展概述乐府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经过隋唐盛世的发展开花结果。

乐府诗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内容吸引了无数读者,并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乐府诗的来源以及在各个时期的发展。

来源乐府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

汉武帝时期,设立了负责音律和歌谣创作的机构——"乐府",负责编纂演唱曲牍和选定演唱者。

这些曲牍中记载了大量民间歌谣、传说故事等内容。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乐府逐渐演变为一种以反映社会民情、表达人民心声为目标的文学形式。

这些歌谣常常通过音调优美、节奏明快而深得人心。

发展随着时间推移,乐府逐渐从宫廷音律和节奏规范转向了原本百姓们所唱的乐府歌曲。

其内容也多样化,包括讴歌英雄事迹、赞美君主、描绘军事壮丽场景等。

到了隋唐时期,乐府诗达到了巅峰。

在这个时代,大量优秀的乐府诗被创作出来,其中最著名的代表有《孔雀东南飞》、《登鹳雀楼》等。

这些作品以其抒情、豪放的风格,在当时很受欢迎,并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然而,随着唐朝的衰落和五代十国的动荡时期,乐府诗逐渐式微。

音律和节奏也开始发生变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形式。

结论乐府诗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分,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它既是古代社会民情和百姓心声的记录,也是文人墨客琢磨才情和表达自我感受的载体。

它通过其独特的形式与内涵,在中国文学发展中留下了深刻而不可替代的印记。

乐府诗的来源与发展使得我们对古代社会和文化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继续研究和传承。

乐府诗集历程

乐府诗集历程

乐府诗集历程篇一:乐府诗集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起源于战国时期的魏国,历经秦、汉、魏晋南北朝等几个时期的发展和演变,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乐府诗体。

下面是乐府诗集历程的正文和拓展:一、起源和发展据史书记载,乐府诗起源于战国时期的魏国。

当时,魏国公子魏无忌在朝廷任职,他手下的乐师创作了一些诗歌,后来这些诗歌被收集起来,成为了最早的乐府诗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乐府诗逐渐演变为各种风格的诗歌,如叙事诗、抒情诗、田园诗等。

在汉代,乐府诗成为了宫廷文学的主要形式,大量创作了大量宫廷歌舞和乐章。

同时,乐府诗的表现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出现了许多表现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的诗篇。

魏晋南北朝时期,乐府诗的风格更加多样化,出现了一些具有个性化的诗人和作品。

同时,一些诗人将乐府诗与外来文化相结合,创作了一些具有独特风格的乐府诗,如《西厢记》中的乐府古诗。

二、唐代的高峰唐代是乐府诗发展的一个高峰,也是乐府诗的黄金时代。

唐代诗人以杜甫、白居易、王之涣等为代表,创作了大量的乐府诗,开创了唐代乐府诗的高峰。

在唐代,乐府诗的题材也更加广泛,包括叙事、抒情、议论等多种类型。

同时,唐代的乐府诗在音乐性和艺术性上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宋代的继承和发展宋代是乐府诗的继承和发展时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诗人和作品。

宋代诗人以苏轼、辛弃疾、陆游等为代表,创作了大量的乐府诗,对乐府诗的形式和内容都进行了继承和发展。

宋代的乐府诗不仅在形式和内容上得到了继承和发展,而且在音乐性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宋代的乐府诗常常使用专业的音乐术语,使得乐府诗更加具有音乐性。

四、明代的衰落明代是乐府诗的衰落时期,由于政治腐败、文化专制等原因,乐府诗的创作逐渐减少。

明代著名的诗人有吴伟业、唐伯虎等,但他们的诗歌大多数都属于乐府诗的变体。

五、清代的复兴清代是乐府诗的复兴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乐府诗的创作重新兴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u g.2 2 00
李 季 对 乐 府 民歌 的 继 承 和 发 展
于 丽 丽
( 德 民族 师专 中文 系 , 河北 承德 承 07 0 ) 6 0 0
摘 要 : 中国几 千年 的文 学长 河 中, 在 民歌 一 直 以其 独特 的 艺术 形 式 为各 个 时代 、 个 时期 的文 各
形 成 了一 种 文学 潮 流 , 这个 潮 流很 明显 地 是 与 中 而
当时 , 季深 人 到陕 北 “ 李 三边 地 区 ” 生活 和 写作 , 在长期积累、 体察 的基 础 上 , 作 了长 篇 叙 事 诗 《 创 王 贵 与李 香 香 》 而 这 首 长 篇叙 事诗 一 经 发 表 , 刻 引 , 立 起 巨大 反响 。继 之 阮 章竟 的《 河水 》 张志 民 的《 漳 、 王 九诉 苦 》 田间 的《 车 传 》 相 继 发 表 , 些 诗 都 是 、 赶 等 这 采 用 民歌 形式 , 通 俗 易懂 的形 式 写成 的 。 用 而且 这 种 影 响 还不 只局 限在诗 人 之 中 , 它还 波及 到 民间 文学 。 如农 民诗 人李 有 源 的《 方 红 》 艺人 韩 起祥 的《 巧 东 、 刘 团 圆 》 民间 歌谣 《 好 人 》 《 女 们 , 产 忙 》 内 蒙 , 选 、妇 生 , 民歌 《 们 的骏 马 》 都是 在 当时 诗 歌运 动 中 出现 的 我 等
女形 象 。但 是在 婆 婆 的淫威 下 , 难 以与 丈夫 团 聚 。 却
优 良传 统 , 力从 中汲 取 丰 富 的养料 , 而创 作 出新 努 从 时代 的“ 乐府 民歌 ” 在 这 些诗 人 中 , 就 最 突 出的是 。 成 李 季 。李 季 的代 表 作 是《 王贵 与李 香 香 》 。 14 9 2年 以后 , 国 的新 诗 领 域 以李 季 为代 表 , 中 承继 乐府 诗 歌运 动 的优 秀传 统 , 起 了一 场有 理论 、 掀
有 创作 的“ 时代 的 乐 府运 动 ” 新 。
兰 芝 被遣 回家 , 阿兄 摆 出家 长身 份逼 迫 她 改嫁 , 母 阿
又 不 肯 为 她 做 主 , 是 她 内 怀死 志 , 示 顺 从 , 性 于 外 索

口应 允 。她 和 仲卿 密定 死 计 、 誓死 反抗 , 以维 护 他
们 的爱 情 和人 格 的尊 严 。兰 芝 的性格 特点 是 坚 强 不 屈 。她 始 终 在 抗 争 , 有 对 任何 压 迫 她 的恶 势 力 妥 没 协 。她不 存 在 任何 幻想 , 冷静对 待 自己不幸 的遭遇 。
了她 美 丽 的 外 貌 , 且 更着 力 刻 画 了她 那 和 外 表 同 而
样 美 丽 的心 灵 。 香香 对 爱情 的追 求 是纯 洁无 暇 的 , 诗 人 用 了 不少 抒 情 诗 句 来 描 绘 她 这种 内心 情 感 , 这 使

如 此 巨大 的 规模 和 影 响 , 们 不 能不 承认 它 已 我
维普资讯
第2 2卷第 3期
20 0 2年 8月 Leabharlann 承 德 民族 师专 学 报
J u n l f e g eTe c e sColg o to aiis o r a o Ch n d a h r l ef rNa in l e e t
Vo1 22 NO.3 .
《 贵 与 李香 香 》 女 主 人 公 李 香 香 形 象 俊 美 、 王 的
心地 善 良、 劳 勇敢 、 憎 分 明 , 勤 爱 而且 具 有坚 强 的反
抗 性 格 。 香是 在 苦水 中泡 大 的 , 难 的生 活 赋予 她 香 苦
强烈 的 爱憎 情 感 。诗人 一 开始 不但 以优美 诗 句描 绘
我 国 古代 诗歌 源 远 流长 , 从 出现 的最 初 阶段 , 它 便 深 深植 根 于 现实 生 活 的土壤 之 中。而 从汉 乐 府 民 歌 到 魏晋 南 北朝 乐 府 民歌 , 到唐 代新 乐府 民歌 , 再 在
它 们 之 间有 一个 继 承 、 发扬 光 大 的过程 。 也正 是在 这 个 过程 中 , 府 民歌 取 得 了令人 瞩 目的成就 。 在 现 乐 而 代诗 歌作 者 中 , 不少 诗人 , 们继承 “ 有 他 乐府 民歌 ” 的
学注 入 鲜 活的 生命 源 流 , 而其 中的“ 乐府 民歌 ” 更是 在 这 中间始 终 闪耀 着璀 灿 的光 辉 。 汉 乐府 民歌 从
到 魏 晋 南北 朝 乐府 民歌 , 到 唐代 新 乐府 民歌 , 再 以至 于到 现 代 形成 的 以李 季 为代 表 的 “ 时 代 乐府 新
民歌 ” 在 它们 之 间形 成 了一个 继承 、 , 发展 的关 系。
关 键词 : 乐府 民歌 ; 李季 ; 轨迹 ; 源流
中图分 类 号 : 0 . 2 I 7 2 2 文献标 识 码 : B 文章 编号 :0 5 1 5 ( 0 2 0 — 0 2 —0 10 ~ 54 20 )3 08 2 朝 乐府 民歌 , 到唐 代新 乐 府运 动 , 到现 代乐 府 民 再 又
优 秀作 品 。
她 的反 抗 性 格 , 在 封 建 家长 的压 迫 下 逐 步 发 展 形 是
成 的 , 争 愈 激 烈 , 的性 格 愈 是 坚强 , 斗 她 最后 不 惜 以 死 来反 抗 破 坏他 们 幸福 生 活 的封建 势力 。刘兰 芝 是 我 国古 典诗 歌 中一个 富 于反 抗性 的妇女 形象 。
歌, 它们 从 古 至 今 有 一 条 自己运行 的轨 迹 。下 面将
《 雀 东南 飞 》 《 贵 与李香 香 》 孔 与 王 进行 比较 。


大 致 相 近 的 女 主 人 公 形 象
《 雀 东南 飞 》 女 主人 公 刘 兰 芝 是一 个 勤 劳 、 孔 的
善 良 、 丽 、 干 、 情专 一 、 抗 旧礼 教 的坚强 的妇 美 能 爱 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