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第二课时)
燃烧与灭火(第二课时)教案 鲁教版
假如你是消防大队的总指挥,你将如何去做?(从可燃物用哪种方式灭火、人员分配、救助伤员等方面去考虑)
经典题目剖析: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 燃烧必定引起爆炸 B 只要是发光发热的反应就是燃烧
C 所有的氧化反应都是燃烧 D爆炸有可能是物理变化
快乐自测:
1、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常需要采取一些安全措施。下列措施不当的是()
乙炔的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
当氧气的量充足时,乙炔会发生充分燃烧,生成
和,文字表达式为;当氧气的量不足时,乙炔就会发生不完全燃烧,生成和,文字表达式为。
知识点二:促进燃烧的方法
你知道吗?
1、(1)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有什么优越性?
(2)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是在氧气中却能燃烧的原因是什么?
(3)“人要实,火要虚”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燃烧的更旺的实例有哪些?
旗城学校理化生学科教师备课活页
年级主任签名处:学科主任签名处:
拓展延伸:
1、燃料不完全燃烧的危害有:
①浪费燃料;②产生有害气体(如:CO)或烟尘(如;炭黑)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境造成污染。
2、CO中毒的原因:
CO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相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输氧的功能,从而使人缺氧窒息死亡。
归纳总结:
1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
2、结合生活实例,请同学们总结一下能使可燃物燃烧的更旺的实例有哪些?
我会总结:
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
(1)
(2)。
知识点三:爆炸是如何发生的?
实验探究:氢气的燃烧和爆炸
用一根烧红的细铁丝将一个塑料瓶的瓶盖中间切开大约0.5cm直径的小孔,用一块湿润的纸片盖住瓶口,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满纯净的氢气后,将塑料瓶固定在桌面上,揭开纸片,点燃氢气,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燃烧与灭火 燃烧与燃料(第2课时)
图6-1-4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2)下列情况下,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___________①_②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金属筒不加盖时 ②蜡烛没有点燃时 ③塑料筒中装的是煤粉时 (3)面粉厂为了避免爆炸事故发生,应采取的 安全措施是严__禁_烟__火__(合__理_即__可__) _____(写出一种即可 )。
考查角度 1
2
3
4
上一页 下一页
考查角度3: 探究燃烧需要的条件
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不能实现的 探究目的是( A )
A.甲图中①②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植物油是否有关
B.甲图中①③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水是否有关
C.乙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
D.乙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接触
属材料做容器盛放汤料,当酒精燃烧时纸张不会燃烧.对此现象,下
列解释合理的是( B )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水蒸发时吸收热量,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
C.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D.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考查角度 1
2
3
4
上一页 下一页
解析 燃烧的条件是:(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知识点二 爆炸是如何发生的
1.氢气的燃烧和爆炸 (1)实验探究 将一个塑料瓶的瓶底剪下,在瓶塞处插入一根带有止水夹的尖嘴 玻璃管。用_排__水___法集满纯净的氢气后,将塑料瓶移出水面,固 定在铁架台上。打开止水夹,在尖嘴处点燃氢气,一开始氢安气静 ______地燃烧,片刻后就发爆生炸了______。
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 不可.纸张是可燃物,也与氧气接触,潮湿的纸张不燃烧的原因是水 蒸发时吸收热量,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 故选B.
《燃烧与灭火》教学课件(鲁教版(五四制))
①用CO2气体灭火。 ②木材着火时,用水扑灭。 ③炒菜时油锅中的油着火, 用锅盖盖灭。 ④扑灭森林火灾时,将大火 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⑤用嘴吹灭蜡烛。
新知学习 经典例题 知能训练
几 种 常 用 的 灭 火 器
新知学习 经典例题 知能训练
逃 生 自 救 常 识
新知学习 经典例题 知能训练
二、促进燃烧的方法
第1节 燃烧与灭火
内容提要
1
灭火的原理
2
促进燃烧的方法
3
爆炸是如何产生的
学习目标
1、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灭火方法分析,学会从 化学反应角度认识燃烧和灭火的原理; 2、通过对乙炔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条件的探究, 知道促进燃烧的方法; 3、知道爆炸产生的原因,了解防爆炸的措施。
❖火的使用标志着人类文明的伟大进 步
工人师傅进行金属切割或金属焊接时使用氧炔焰, 是乙炔(C2H2) 跟氧气产生氧化反应的火焰。
新知学习 经典例题 知能训练
乙炔的充分燃烧与不充分燃烧
通过调节乙炔和氧气进气阀门,可以改变 两种气体的比例,从而控制氧炔焰的温 度。 当氧气的用量相对于乙炔不足时,乙炔不充分 燃烧,生成炭黑(或一氧化碳)和水;当氧气足 量时,就产生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分析以下的促进可燃物燃烧的原理
1.增大氧气浓度; 2.增大可燃物与 氧气的接触面积。
①工厂烧锅炉用的煤通常要加工成粉末状; ②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汽缸; ③用煤炭烧锅炉时,要用鼓风机不断往锅 炉中鼓入空气; ④家庭用的煤通常要加工成蜂窝煤; ⑤在空气中加热铁丝时,铁丝不会产生燃 烧,如果在纯氧气中加热铁丝,它就会火 星四射,剧烈燃烧 。
小结
灭火的原理
1.要有可燃物。 2.要有氧气(或空气)。 3.温度要到达可燃物的 着火点。
_燃烧与灭火_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朱明斌
2008 年, 第 1 期
教学设计
47
4.1
[ 引 导 探 究 ] 聆听 呈现:
分组实 你能设计实验
探究方案
验
证实你的猜想
吗?
[ 引 导 探 究 ] 思考
若用大屏幕上
出示的方案,
它们能验证你
的设想吗? 能
验证你的哪些
设想呢?
[ 组织探究]
现 在 , 以 前 分组探 分组教
出 示 教 具 “大 三 角 观看
具
板 ”, 指 出 三 角 聆听
形与三条边之
间的联系。
教具展示
2 提供
有限器 材, 培 养学生 “因 地 制宜” 的能 力。
体验 科学探 究过 程。
7 以音
乐为信 号, 营 造轻松 愉快有 序的氛 围。
2
由分 组实验 到综合 性、对 4 比性更 强的视 频实 验。由 简单到 复杂, 由分散 到集 中, 有 利于学 生对燃 烧条件 的全面 完整认 识。
为燃烧下定义
吗?
随学生回答 依次呈现表格 内容。
4. 燃 烧 [ 引 导 探 究 ] 条件的 燃烧需要哪些 探究 条件呢?
请 结 合 你 已 讨论 学知识和生活 经 验 , 猜 猜 回答 看。
呈现问题
认识 1 火的两
面性。
了解历 史, 拓 宽视 3 野, 激 发兴 趣。
从旧 知中寻 找新的 生长 3 点。培 养学生 分析归 纳的能 力。
②文字: 火能造福于
人类; 火也能给人
类带来灾难。
③视频: 火的发现与
利用。
3. 回 忆 [ 设 问 ] 火 为 聆听
现 象 , 何物呢?
归纳特 火为一种燃
燃烧和灭火_学习任务单_第二课时
燃烧和灭火(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灭火的原理,学习常用灭火的方法,针对不同火情选择适当的灭火方法。
2.运用燃烧模型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灭火知识和防爆知识。
3.了解易燃物易爆物安全知识。
课前学习任务
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灭火实例。
2.关注身边的灭火知识。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情况一:炒菜时油锅着火应该怎么处理?
情况二:做实验时不慎打翻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起来,应该怎么处理?
情况三:纸张、纸箱着火怎么处理?
情况四:森林着火怎么灭火?
归纳:灭火原理。
【学习任务二】:
了解常见灭火器使用及注意事项。
【学习任务三】:
如何科学控制化学反应灾逃生手册
3.图书《火灾的防范与自救》、《消防安全常识》
6.1 燃烧与灭火课件 (共32张PPT)(2024)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通过探究我们知道,物质跟氧气发生的燃烧反应必须同时 满足如下三个条件才能发生:
(1)物质本身是可燃的(可燃物); (2)可燃物与充足的氧气接触; (3)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通常所说的燃烧,都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 反应。虽然不同可燃物的着火点各不相同,燃烧时产生的现 象也不完全一样,但都有氧气参加,并且反应都会伴有发光、 放热的现象。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四、爆炸是如何发生的
你见过爆炸的场面吗?在露天的空地上引燃少量火药粉末 不会发生爆炸,爆竹里只有少量火药,却为什么会爆炸?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氢气的燃烧和爆炸
将一个塑料瓶的瓶底剪下,在瓶塞处插入 一根带有止水夹的尖嘴玻璃管。用排水法集满 纯净的氢气后,将塑料瓶移出水面,固定在铁 架台上。打开止水夹,在尖嘴处点燃氢气。观 察现象。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增大氧气的浓度或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都能 促进可燃物燃烧。
常用燃料的主要组成元素是碳。在氧气供给充足时,燃 料中的碳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若氧气供给不足,碳燃 烧不充分,生成一氧化碳。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此外,在高温下,炽热的木炭也可使二氧化碳转变成一氧化碳。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从钻燧取火到冶炼金属,从工业革命时代蒸汽推动的滚滚 车轮,到信息时代新型燃料推动的飞天神舟,人类从认识火、 利用火,到控制火、改造火,每前进一步都有非比寻常的意义。 只有不断深化和拓展对火的认识,才能有力地驾驭和利用火, 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1.用氧气传感器测量木条在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容器 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发现当容器内氧气的体积分数降到11.7%时,木 条燃烧停止了。
《燃烧和灭火》第二课时创新实验教学
《燃烧和灭火》第二课时创新实验教学【摘要】《燃烧和灭火》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的内容,本课重点探究第二课时易燃易爆物的安全常识,在教学中以创新实验为指导,调动小组讨论积极性,理论结合实际,总结方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通过创新改进向学生传达积极向上教研精神,达到实在的课堂效果,激发学生的科技创造热情!【关键词】燃烧与灭火面粉易燃易爆创新实验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与作用:本内容在中考化学中属于化学与能源板块,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突出化学在科技、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体现化学的应用价值。
爆炸实验的成功改进很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增强学科素养,难度不算大,但是中考的热点之一。
2、教材背景:本实验是初中化学经典兴趣实验!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机会,但是教材中的面粉爆炸演示实验成功系数较低,教学中很多老师是直接说实验或用视频教学代替,效果不佳,让学生感到失望。
二、学情分析初中生的认识感性多于理性,学生刚学习了燃烧和灭火的相关知识,学习兴趣浓厚,虽然该实验是老师的演示实验,但是感兴趣的学生已经在课余时间进行尝试,结果不成功,很想知道爆炸的成因和形成条件。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影响可燃物剧烈燃烧的因素,理解爆炸原理,学会易燃易爆物安全常识。
2、过程与方法:采用新闻引入,提出问题,利用实验现场验证,得出爆炸结论,拓展生活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进社会,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问题,使学生对化学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同时树立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爆炸原理,加强易燃易爆物安全知识的认识,增强安全意识。
教学难点:爆炸成因分析,避免爆炸灾害的发生。
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设计:环节一新闻引入,提出问题据报道,不少地方的习俗抛洒面粉庆祝各种特殊的节日或者恶搞等等,比如下面新闻报道的大学生用面粉庆生的事故,面粉真的会燃烧吗?你见过面粉的燃烧吗?燃烧是否一定发生爆炸?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实验来揭晓答案。
燃烧与灭火(2)
课题:燃烧与灭火(2)主备人:钱兴勇审核:教学目标1、了解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的区别2、了解爆炸发生的条件3、了解预防爆炸的措施及安全处理办法教学重难点1、了解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2、预防爆炸的措施及安全处理办法教学过程集体备课补充栏一、课前预习检测1、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区别:2.由燃烧引起爆炸的条件:(1)达到可燃物的爆炸极限(2)急速燃烧发生在_____的空间。
但要区分有限空间里气体受热膨胀引起爆炸,没有生成新物质是_____变化。
如车胎爆炸、蒸汽锅炉爆炸。
二、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区别:产物不同、放热量不同、对环境的影响不同。
2.由燃烧引起爆炸的条件:(1)达到可燃物的爆炸极限(2)急速燃烧发生在_____的空间。
但要区分有限空间里气体受热膨胀引起爆炸,没有生成新物质是_____变化。
如车胎爆炸、蒸汽锅炉爆炸。
三、师生互动,导学达标1.燃烧.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的区别和联系(1)本质特征:(2)讲解:缓慢氧化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扩散,积累热量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引起自燃。
自然界的缓慢氧化很普遍如动植物呼吸.金属生锈.食物腐败都属于缓慢氧化。
2.可燃性气体的爆炸极限:可燃性气体与空气形成_____气体,遇明火发生爆炸的______范围。
3.讨论:家庭内出现火灾可做怎样相应措施?油锅着火应该怎样做?燃气罐着火应该怎样做?家用电器或线路着火应该怎样做?救火时不要贸然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加速火势蔓延。
四、当堂训练1、通常所说的燃烧.爆炸.缓慢氧化的相同点是()A都发光放热B都需要达到着火点C都需要点火才引发反应D都是氧化反应2、下列变化不存在缓慢氧化过程的是()A.运动员正在进行百米冲刺B.蔬菜场上的青菜发出腐臭味了C.暴露在空气中的白磷自燃D.不纯的氢气遇火发生剧烈爆炸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即可发生燃烧B.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引起的C.煤矿的矿井里必须采取通风,严禁烟火等安全措施D.在易燃易爆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衣服4、迷信的人把荒野中出现的忽明忽暗的亮光称为“鬼火““天火”,这种现象,既不是鬼火也不是天火,实际是()5、A.爆炸 B.自燃 C.缓慢氧化 D.燃烧五、学习体会,课堂小结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六、作业布置1、下列几种物质:浓硫酸.白磷.汽油.酒精.丁烷气(打火机燃料).烧碱都是禁止旅客随身带上汽车.火车.飞机等的物品。
教案 燃烧与灭火2
《燃烧与灭火》说课稿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上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燃烧与灭火》姜堰市溱潼第二中学徐树春一、说教学总体设计理念本节课着重体现化学元素学习内容的现实性,同学们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应用意识。
二、说教材1、教材地位及其作用本节课位于上教版化学教材第四章第一节,是初中阶段的一个教学重点。
上承“我们身边的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等知识,下接第五章“金属与矿物”。
对于旧的知识是一种补充和完善,对于新的知识起铺垫的作用。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是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座桥梁。
2、教材处理本节内容设为二课时,我将此课内容稍作调整,第一课时讲解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第二课时讲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和爆炸。
3、教学目标分析⑴、知识和技能:认识燃烧发生的条件和知道灭火的简单原理和方法。
⑵、过程和方法:①.通过研究燃烧的条件,认识探究问题的方法;②.利用实验学习比较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③.通过活动和探究,体会对获得的事实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认识燃烧实质及其对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②.了解火灾危害与防护方法,具有安全用火的意识,学习简单的灭火技能和逃生方法。
③.使学生体会到人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4、重点、难点、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难点: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三、说教法整体教学运用我校实施的“自互导”教学模式。
中间应用下列两种教学法:1.引导探究实验法:这节课的主要教学方法是引导探究实验法。
中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课程应当通过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还应当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等活动来实现教育目标。
引导探究法能很好的体现《标准》中的思想,它不仅重视知识的获得,而且还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
其模式为: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归纳总结——联系生活。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既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又能将探究的方案,讨论的情景提前准备好,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动手、思考、讨论。
新编: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第一节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掌握燃烧的方法和灭火方法2、了解促进燃烧的方法3、初步掌握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二、重点:燃烧的的条件和灭火方法难点:燃烧条件的探究三、学习过程预习案请预习课本P118-121回答下列问题:1、燃烧的条件(1)燃烧:可燃物与发生的一种、、的剧烈的。
○1;(2)燃烧的条件:○2;○3达到燃烧所需的(即)注意: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有的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如:2Mg + CO22MgO + C2、灭火的方法(1)原理:破坏,使燃烧反应停止。
○1清除或使与其他物质隔离;(2)灭火的方法:○2隔绝;○3使温度降低到以下。
(1)增大;3、促进燃烧的方法(2)增大。
探究案探究活动一: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学生活动一:在日常生活中,你知道哪些方法可以灭火?为什么这些方法可以灭火?小组内交流讨论,然后全体同学间展示。
学生活动二:把同学们想到的灭火方法按照主要目的进行分类,并填入下表灭火的方法采取这些方法的主要目的降低温度隔绝氧气移走可燃物学生活动三:反思:根据灭火的原理都是阻止燃烧反应的发生,你认为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什么?学生活动四:交流共享:回想一下前面学过的物质跟O2反应的现象,结合上面的内容,你认为什么是燃烧呢?学生活动五:尝试练习:1、使物质燃烧应具备的条件()A、只要有充分的氧气B、只要是可燃物质C、只要是可燃物达到了一定的温度D、可燃物达到了一定的温度,并有充足的氧气2、用水可以熄灭着火的木材,这是因为()A、水蒸发吸热,降低了木材的着火点B、水的密度比木材大C、水蒸发吸热,提高了木材的着火点D、水蒸发吸热,使温度降低到木材的着火点以下,且水蒸气还使木材与空气隔绝3、下列情况下所采取的灭火方法中,不恰当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B、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时,用湿抹布扑盖C、电器因短路着火时,用水浇灭D、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室的火灾探究活动二:探究促进燃烧的方法学生活动六:我们遇到过这样一些现象:(1)铁丝在空气中加热不能燃烧,但是在纯氧中加热能剧烈燃烧:(2)一张纸被揉成一团时燃烧不旺,而打开时燃烧很旺;(3)湿稻草不宜燃烧,且冒烟,干稻草却燃烧很旺。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第一节燃烧与灭火第二课时促进燃烧的方法爆炸是如何发生的课件新版鲁教版
你能对下列现象做出解释吗?
1. 工厂烧锅炉用的煤通常要加工成粉末状。 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2. 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气 缸。
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3. 用煤炭烧锅炉时,要用鼓风机不断往炉 膛中吹入空气。
使空气流动加快
4. 家庭用的煤通常要加工成蜂窝煤。 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5. 在空气中加热铁丝,铁丝不会燃烧;在 氧气中加热铁丝,就会剧烈燃烧,火星四 射。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第二课时 促进燃烧的方法
新课导入
工人师傅进行金属焊接时使用的是什么? 乙炔(C2H2)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火焰
二、促进燃烧的方法
乙炔的不充分燃烧和充分燃烧
乙炔在空气中燃烧 C2H2+O2 点燃 C+H2O C2H2+O2 点燃 CO+H2O
乙炔在氧气中燃烧 C2H2+O2 点燃 CO2+H2O
增大氧气的浓度
二、促进燃烧的方法
一氧化碳的产生
1. 若氧气供给充足时,碳的燃烧是完全的,燃烧的产物是 二氧化碳 C+O2(充足)点燃 CO2
2. 若氧气供给不足时,碳的燃烧是不完全的,燃烧的产物 是一氧化碳 2C+O2(不充足)点燃 2CO
3. 在高温下,炽热的碳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C+CO2 高温 2CO
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2 。CO+CuO △Cu+CO2 ③ 毒性:一氧化碳被吸入肺里,能跟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成稳定的
碳氧血红蛋白,随血流遍布全身。由于CO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的结 合力要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大300倍,故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 地与氧气结合,造成机体急性缺氧。因此一氧化碳有剧毒。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燃烧与灭火 燃烧与燃料教学课件(第2课时)
C.会浮上水面 D.不能确定
二、溶解的过程
3.溶液的组成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 成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
溶液的命名:某溶质的某溶剂溶液。如氯化钠的水溶液。
= + m溶液 m溶质 m溶剂
≠ + V溶液
V溶质 V溶剂
二、溶解的过程
【练习】
判断下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分别是什么? 并读出以下溶液。
六、课堂练习
B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液体 B.空气也是溶液 C.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得到100mL溶液 D.盐水和糖水都是溶液,两者混合在一起,则不是溶液了
F.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的水溶液。
三、溶液的用途
生长在营养液中的无土栽培的植物
溶液在医疗上的应用
四、物质溶解时的温度变化
实验探究3-1:物质溶解时的温度变化
1.取两只小烧杯,分别加入约50 mL蒸馏水,用温度计测量水温T1。
2.向一只小烧杯中加入约5 g氢氧化钠,搅拌,用温度计测量溶液的 温度T2。
4. 燃着的酒精灯,盖上灯帽后熄灭,这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
一是( )
A
A.氧气
B.可燃物
C.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可燃物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上一页 下一页
考点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解析 破坏物质燃烧的条件,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常用的灭 火方法有移走可燃物,隔绝氧气,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以下;熄灭酒精灯时,盖上灯帽能使酒精和氧气隔绝,从而使 酒精熄灭.所以燃着的酒精灯,盖上灯帽后熄灭,这说明燃烧 需要的条件之一是氧气.
均一、透明、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二、溶解的过程
沪教版“燃烧与灭火”(第2课时)教学设计
填表
在上 述 活动 的基 础上 , 成 表 1 投 完 (
坏性 , 而体会生较 好地认 识爆 炸 的 又
条 件。 另外 , 安排的跟踪练 习具有针对性 、 基础性 和 典 型性 , 有利于学生及时巩 固知 识 、 发展 能力。 教学 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 的要求 和班 级学 生 的实际 , 确 定本课时教学 目标如下 : 1记 住碳 、 O燃烧反应 的文 字表达式 ; . C 2 知道 C 炭黑 的主要性 能 ; . O、
灭火” 依次编排 了 4部分 内容 : 燃烧 的条件 、 完全
燃 烧与不完全燃烧 、 爆炸 、 火的原理。笔者调整 灭 了课本上 的知识 呈现顺 序 , “ 烧 的条件 、 将 燃 灭火 的原理” 作为第 1 时 , “ 课 把 完全 燃烧 与不完 全燃 烧、 爆炸 ” 为第 2课 时。 作
影) 。教 师巡视 、 与 、 参 指导 、 小结 。
表 1 完 全 燃 烧 与 不 完 全 燃 烧 的 不 同 点
燃烧 条件
完全
燃烧 释放
燃烧产物 重要 危 害 性
速率 热量 ( 以碳为例) 性
燃烧 不完全
燃烧
小结并板 书 完全燃烧 节约能源 、 环境 , 保护
强 学生的安全意识 和 自我 保护 能力 , 同时很 自然 地 引出碳 、 O的燃烧反应 。 C 通过 演示“ 面粉爆炸 ” 验 , 介生产 生活 中 实 简 的各类爆 炸 , 使学生感 受到 爆炸 的 巨大威力 和破
态空气 里燃烧 , 然后用 白瓷 板罩住 火焰 使其 不完 全燃烧 ) 引导学生观察现象 。 ,
讲述
板书
氧气充足时 , 可燃物发生完全燃烧 ; 氧
4.1燃烧与灭火(第二课时)
怎样防止爆炸的发生?
1、严禁烟火(此标志一般贴在哪里?); 2、储存易燃物和易爆物要防止撞击和高温, 并配备消防器材,有明显的安全标志。
思考:燃烧是剧烈的发光发热象, 如果不剧烈会怎么样呢?
• 食物为什么会腐烂? • 人类为什么会衰老? • 2、缓慢氧化: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 氧化反应,但反应进行得比较缓慢,一般 没有明显现象,这种氧化反应,叫做缓慢 氧化。
清除可燃物; 防范 隔绝空气或氧 措施 气;使温度降 低到着火点以下
相同
严禁烟火
都是氧化反应,都会放出热量
练习1:
1.在篝火晚会时,为使木材燃烧更旺 些,通常把木材架起来燃烧,是因 为( C )
A.散热快
B.降低了木材的着火点
C.使木材和空气充分接触
D.木材是可燃物
中考实战
2.(2011
辽宁省7)厨房炒青菜时, 油锅过热着火,下列灭火措施适宜的 是( C ) A.加少量水 C.倒人大量菜 B.倒掉油 D.撒上沙子
二、使燃料完全燃烧的方法
①燃料燃烧时要有充足的空气 ②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三、爆炸
1 、爆炸是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由于急速 燃烧,骤然产生大量气体、放出大量能量的 现象。 当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或 可燃性粉尘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一定的范围(爆
炸极限)时,点火或遇火星都有可能发生爆炸。
可能引起
自燃
燃烧 可燃物与氧气 发生的一种发 含义 光发热的剧烈 氧化反应
发生 条件
爆炸 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 反应进行的 内急剧的燃烧,在短 慢甚至不易 时间内积聚大量是的 被察觉的氧 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 化反应 胀而引起的爆炸 剧烈燃烧; 有限空间
缓慢氧化
爆炸是如何发生的(1)
学
过
程
学生活动
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
⑵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⑶灭火的原理是什么?
【播放视频】:原子弹爆炸
提问:大家还见过哪些爆炸的场景?
让学生意识到爆炸
教师点燃爆竹,发生什么现象?
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也是有条件的
然后教师将另一只爆竹剪开然后点燃观察实验现象。
为什么同样的爆竹产生不同的现象?爆炸发生需要 讨论交流,尝试回答
教学课题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第一节燃烧与灭火2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共2课时教学课时第2课时教学目标a知识目标1了解爆炸的原理及防范爆炸的措施2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b能力目标根据燃烧和爆炸的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从微观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识爆炸的条件及其对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 分组讨论并尝试回答
〔提出问题〕当可燃性气体在其与空气的混合气 体中的浓度超出爆炸极限的范围,会不会爆炸?为什 么?
分析讨论出:空气过少或可燃物过少,爆炸都不 能进行。
【讲解】:生活中易燃、易爆物很多,如果不注意使 阅读课本
用就可能发生严重的事故。
【板书】:二、常见易燃物和易爆炸的安全知识
受热急剧膨胀即引起爆炸。所以在油库、面粉加工厂、 学生观察实验
纺织厂一些车间都写有“严禁烟火”的警告,
学生意识到不仅可 燃性气体会发生爆 炸,可燃性固体的粉 尘也可能会发生爆 炸。
[设问]可燃性气体中混有空气一定会发生爆炸 吗?
学生讨论后,引出可燃性气体的爆炸极限,要强 调是可燃性气体与混合气体的体积之比。
间都写有“严禁烟火”的警告,为什么?
因为在油库、面粉厂、煤
[学生交流] 各学习小组结合自己的实际调查 矿的矿井等场所的空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喻屯一中 孟伟伟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 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古埃及人利用燃 烧冶炼铜
燃烧与人类的生活以及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利用燃烧加工食物
利用燃烧推动火 箭升空
工人师傅进行金属切割或金属焊接时使用氧炔 焰,是乙炔(C2H2)跟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的火焰。 工人师傅通过改变乙炔和氧气进气阀门的大小,调 节两种气体的比例,从而控制氧炔焰的温度。
可燃性气体或易燃物的粉尘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爆炸极
限时,遇到明火就会剧烈燃烧。
与燃烧一样,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在 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因此,通过控制 反应条件可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使之 满足人们的需要。愿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 中细细观察,多多思考,用我们的课堂所 学去指导生活!
爆炸极限:
可燃性气体占混合气体的体积分数范围
燃气类别 爆炸极限 (%) 燃气类别 爆炸极限 (%)
氢气
一氧化碳 液化石油气
4~75
12.5~74 1.5~9.5
天然气
丁烷气 乙炔气
5~15
1.9~8.44 2~82
上限以上:只燃不炸
下限以下:不燃不炸
一、促进燃烧的方法 增大氧气的浓度或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二、爆炸的发生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煤炉,煤气灶及燃气热 水器等易产生一氧化碳,使用时一定要保 持良好的通风和有效的排气。
小强同学的疑惑
• 今年春节,小强的爸爸点燃一只爆竹发 生了剧烈的爆炸,然后在露天的空地上引 燃5只爆竹量的火药粉末却未发生爆炸,对 此小强同学百思不得其解,聪明的你能帮 小强解除疑惑么?
氢气的燃烧和爆炸
•可燃物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的比较
完全燃烧 氧气的充足情况 燃烧速率的快慢 放出热量的多少 不完全燃烧
O2充足
快
O2不足 慢
少 •CO等有毒气体、
多
二氧化碳和水
燃烧产物
意义或危害
•炭黑等小颗粒和水 节约燃料 保护环境 浪费燃料、污染环境
活动一 探究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
猜想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实验
在酒精灯上点燃一根 木条,然后将其伸入 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完全相同的两张纸, 将一张揉成纸团,分 别在酒精灯上点燃纸 片和纸团
现象
结论
木条伸入氧气后 增大氧气的浓度能 燃烧更剧烈(充 促进可燃物燃烧 分) 纸片比纸团燃烧 增大可燃物与氧气 更剧烈(充分) 的接触面积能促进 可燃物燃烧
学以致用
小强同学的疑惑
• 今年春节,小强的爸爸点燃一只爆竹发 生了剧烈的爆炸,然后在露天的空地上引燃 5只爆竹量的火药粉末却未发生爆炸,对此 小强同学百思不得其解,聪明的你能帮小 强解除疑惑么?
常见几种消防安全标记
禁止 烟火
禁止 吸烟
禁止放 鞭炮
禁止带 火种
当心 爆炸
当心 火灾
一定要严禁烟火,严格遵守安全规程, 防止燃烧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碳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 + O2 ==== CO2
点燃
碳不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C + O2 ==== 2CO 此外,在高温条件下,炽热的碳可使二氧化碳转变 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高温 C + CO2 ==== 2CO 点燃
一氧化碳的来源:碳及燃料气体的不充分燃 烧和煤气泄露等
一氧化碳的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有毒
温度达到着火点以后,乙炔分子和氧气分子接触碰
撞,就能发生燃烧。同一时刻、一定空间内,相互接触
碰撞的分子越多,燃烧就越剧烈。
乙炔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C2H2 +5O2 —— 4CO2 +2H2O
燃料不充分燃烧的危害 燃料不充分燃烧,既浪费资源,又会产生有
点燃
害气体,污染空气。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意义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活动一 探究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
认识乙炔的不充分燃烧和充分燃烧
乙炔在空气中燃烧
乙炔在氧气中燃烧
活动一 探究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
认识乙炔的不充分燃烧和充分燃烧
实验现象 发出黄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 黑烟 发出白光,放出热量,无黑烟
乙炔在空气中燃烧
乙炔在氧气中燃烧 结合木炭在空气、氧气中燃烧现象的微观分析,请你从 微观的角度解释乙炔的充分燃烧与不充分燃烧?
请解释下列现象,并据此归纳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
(1)工厂烧锅炉的煤加工成粉末状 (2)用化油器将油喷成雾状燃烧、 (3)烧锅炉时用鼓风机不断鼓入空气 (4)家庭燃煤制成蜂窝煤 (5)铁在空气不燃烧在氧气剧烈燃烧 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 (1)增大氧气的浓度。 (2)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1)增大与氧气接触面积 (2)增大与氧气接触面积 (3)增大氧气浓度 (4)增大与氧气接触面积 (5)增大氧气浓度
现象:1.开始平静的燃烧,
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有水珠生成
2.而后发生爆炸 问题讨论: 为什么刚开始时氢气在导管的 尖嘴处能够安静燃烧,而片刻 后瓶内的氢气就会发生爆炸呢?
氢气的燃烧和爆炸
根据下列三幅图解释以上现象。
爆炸的条件:
1 在有限的空间内 2 可燃物急速的燃烧,放出的热 来不及散失 3 达到爆炸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