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热类总论
温热论1~10条
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固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
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也。
3、不而,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为水主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于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4、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
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
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
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
5、若斑出热不解,胃津亡也,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
或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
6、若其邪始终在气分留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慌,频频呼唤,忧其元神使其烦躁。
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忧不卧,肤冷汗出,便为脱之证矣。
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7、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尤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8、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温热类温病主要证治
气分(无表证)燥热化火,津气受
伤
病位-肺
-清肺润燥养阴
津伤失润
桑杏汤 (咽干鼻燥, 肺卫(有表证)津伤较轻-辛凉甘润
咳嗽少痰)
3.肺热腑实(多见于风温) 【证候】身热(多为潮热),痰涎壅盛,喘促不
宁,腹满,便秘,苔黄腻或黄滑,脉右寸实大。 【分析】 病机:痰热阻肺,肺失肃降,热结肠腑; 辨证要点:痰喘,潮热,便秘。 【治法】 宣肺化痰,泄热攻下。 【方药】 宣白承气汤
【治法】 辛凉解表,宣肺泄热。
【方药】 银翘散,桑菊饮。
银翘散加减法:
(1)胸膈闷-加藿香、郁金 (2)口渴甚-加花粉 (3)项肿咽痛-加马勃、元参 (4)衄血-去荆、豉,加白茅根、侧柏炭、
栀子炭
(5)咳嗽甚-加杏仁 (6)热渐入里-加生地、麦冬 (7)热伤津液,小便短少-加知母、黄芩、
栀子、麦冬、生地
(温者宜凉)
(燥者宜润)
透邪不伤津,润燥不碍表
附:凉燥
证候:发热恶寒,头痛,无汗,鼻塞,咽 干唇燥,咳嗽,吐稀痰,苔薄白欠润。
病机:凉燥之邪侵袭肺卫 治疗:辛开温润-杏苏散
注意点:
(1)秋燥与风温初起的鉴别
秋燥
风温
相同点 病变均在上焦肺卫,均可见肺卫表热证
发病季节
秋季
冬春
病邪
燥热病邪
风热病邪
证候特点 肺卫表热证
桑菊饮加减法:
(1)气粗如喘-加石膏、知母 (2)肺热甚-加黄芩 (3)渴甚-加花粉 (4)入营-加元参、犀角 (5)入血-去薄荷、芦根加麦冬、生地、
玉竹、丹皮
注意点: (1)银翘散与桑菊饮比较:
银翘散-辛凉平剂,辛散透表力较强,偏治卫表症 状明显者(表热较重)-发热恶寒,咽痛为主症者
温热病
上编总论第一章绪论中兽医温热病学是研究动物四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
它的任务在于阐明温热病的发生原因、病理变化、转变规律,从而揭示温热病的本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讨温热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更重要的是研究预防措施,以便有效地与温热病作斗争,保护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温热病学在中兽医临床学科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因为动物温热病目前仍是临床上的常见病。
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不分种类、性别、年龄的畜禽皆能罹患;且其发病大多来势急骤、发展迅速、甚致造成大流行。
因此,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对于保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兽医温热病学是我国劳动人民和广大兽医工作者长期与外感热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
实践证明,它的理论与经验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长期以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特别是解放后,在继承发扬祖国兽医学遗产,开展中西兽医结合预防畜禽疾病的群众运动中,中兽医学在治疗畜禽急性传染病方面更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可喜成果,为控制多种急性传染病和急性感染性疾病的发生、蔓延,保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作出了贡献。
我们开这门课同时,还要开《家畜传染病学》、《家畜寄生虫病学》,这两门课所讲的疾病的范围基本上涵盖了《中兽医温热病学》所讲的范围,但为什么我们学校还把《中兽医温热病学》纳入教学计划呢?这是因为:1.中兽医治疗疾病有独到之处:如现在兽因临床上有很多病特别是病毒性病,西兽医只讲预防不讲治疗,因为西兽医尚未研究出特效的抗病毒药。
而中兽医通过辨证论治,很多病都能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如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猪传染性胃肠炎等。
2.中药治疗疾病无耐药性:临床上长期应用抗生素和化学药品,容易产生抗药性,而中药就很少出现这一弊端。
原因是中药多为复合作用,一般应用多为复方,随症加减药物,以复方中多种成份从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能量代谢的各个环节来干扰细菌代谢。
例如黄连、黄柏、大黄、甘草四味药组成一个处方,其中黄连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呼吸和核酸代谢:黄柏能抑制其核糖核酸(RNA)的合成;大黄能抑制其脱氢酶;甘草能阻止其脱氧核糖核酸(DNA)代谢。
温热类1—4节
四 辨证治疗原则:
(一) 辨证要点
1 辨别伏邪 外发的部位 2 辨新感引发 之邪的属性 发于气分:发热、烦渴、尿赤、苔黄。 发于营分:身热夜甚、心烦谵语、舌质红绛。 发于血分:斑疹显现,出血,舌深绛。 风寒引发:兼见恶寒、头痛项强、肢体酸痛。 风热引发:兼见微恶风,咳嗽,口渴咽痛。
3 辨层次、传变趋势 (见前示意) 4 辨邪正之间 的关系 正气损伤较轻:预后好。 正气亏虚:内闭外脱,虚风内动,正虚邪陷
(二) 治则治法:
1 治则
清泄里热为主,透邪外出,顾护阴津。
清热― 辛寒、苦寒 甘寒、咸寒 宣郁透表、 透邪― 辛寒宣泄 或轻清透转气分, 或泄卫透络,导邪出阴。
养阴― 凉润生津,
或厚味滋补。
治法:
热郁少阳——苦寒清透。 热在营分——清营透转。 热在阳明——辛寒泄热或通腑泄热。 热盛动风——凉肝息风。 热盛动血——清热凉血解毒。 肝肾阴伤——滋养肝肾。 虚风内动——柔筋潜阳息风。 阴虚火炽——滋阴清热。 邪留阴分——领邪出阴。 兼见表证——兼以解表。
暑热闭窍——清营泄热化痰开窍。 暑热动风——清热涤暑,息风定痉。 暑热犯肺——清暑宣肺,化痰止咳。 暑伤肺络——清宣肺络,泄火解毒,凉血止血。 暑伤心肾——清心泄火,滋肾养阴。 痰热留滞包络——清热化痰,清心开窍。 痰瘀阻滞经络——清热化痰,活血祛瘀,祛风 搜络。 瘀血阻滞,筋脉失养——滋阴养血,活血通络。
3 本病传变迅速,必要时采用“截断疗法”。
如在气分阶段即加营血药物,以截断病势发展。 临床证明乙性脑炎患者早使用下法可泄毒存阴, 有利于控制病情,有降温止痉之效。
温热论PDF
《温热论》之热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
【邪在肺卫】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
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流连气分】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噪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里结阳明】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
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也。
亦须用下法不可以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
但伤寒邪热在里劫烁津液下之宜猛此多湿邪内搏下之宜轻。
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粪燥为无湿矣。
再人之体脘在腹上其地位处于中按之痛或自痛或痞胀当用苦泄以其入腹近也。
必验之于舌或黄或浊可与小陷胸汤或泻心汤随证治之或白不燥或黄白相兼或灰白不渴慎不可乱投苦泄。
其中有外邪未解里先结者或邪郁未伸或素属中冷者虽有脘中痞闷宜从开泄宣通气滞以达归于肺如近俗之杏、蔻、橘、桔等是轻苦微辛具流动之品可耳。
《温病学》总论
金元时期,随着医学界学术争鸣的兴起,温病学在理 法方药上有了重大突破,贡献最大的当属金元四大家 之一的刘完素。
刘完素,字守真,别号宗真子, 居于金代的河间(河北河间 市),故又名刘河间。号河间 居士,又号通元处士。生于公 元1120年(金天辅四年), 卒于公元1200年(金承安五 年)左右,享年80岁。
• 预防 —《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太乙流金散烧烟
小结 • 成绩 —温病的资料积累时期。医家对温病的因证脉治 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内容简单
• 不足 —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温病在概念上仍 隶属于伤寒,只是伤寒范围内的一个类型,未形 成自身独立的辨证论治体系,理论比较朴素。 《素问》“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
《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並治》:“經為血,血 不利則為水,名曰血分。……實則失氣,虛則遺 溺,名曰氣分”
《伤寒论》提到了温病这一名称,但与现在温病涵 义不同,为伤寒误汗后的坏证。
《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学说对后世创立的卫气营血 辨证和三焦辨证有很大的启发
《伤寒论》中未提出温病的具体治法方药,但许多 治法方剂,如清热(白虎汤)、攻下(承气汤)、 养阴(竹叶石膏汤)等法为后世温病的治则治法发 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丰富了诊断学内容-辨舌、验 齿,辨斑疹、白陪
提出了温病治疗大法,“在衛 汗之可也,到氣才可清氣,入 營猶可透熱轉氣,入血就恐耗 血動血,直須涼血散血”
留下了丰富的诊疗经验《临证 指南医案》
薛雪,(1681-1770) 字生白,号一瓢,苏州南 园人,气宇洒落,风度俊 雅,为清代康熙乾隆年间 颇有声望的大方家,秉性 孤傲,工八法,诗画俱佳, 因母多病,而究心岐黄之 学,博览群书遂精于医术。 著有《医经原旨》、《湿 热病篇》等,晚年尚著有 《扫叶庄医案》四卷,今 已刊入《珍本医书集成》
《温热论》
<目录>第八章·察舌
Hale Waihona Puke <篇名>四、紫舌
属性:再有热传营血,其人素有瘀伤宿血在胸膈中,舌色必紫而暗,扪之潮湿,当加散血之品,如琥珀、丹参、
桃仁、丹皮等,否则瘀血与热相抟,阻遏正气,遂变如狂发狂之症。若紫而肿大者,乃酒毒冲心;紫而干晦者,
层次作为辨证的根据,并指出温病的传变模式有顺传与逆传二种∶顺传由卫而气而营而血,逐步传入;逆传由卫
分直入营分。至于卫、气、营、血如何分辨,主要是根据温病的诊断特点,运用察舌、验齿以及辨斑、疹、白
,作为要点,然后结合证情,作出诊断,决定治法。全篇从原则到具体,有一套完整的理法方药,对临
床实践起着指导作用。兹重编分章论述如下。
急养正,微加透邪之药;若神已昏,此内匮,不可救药矣。
再有不拘何色舌生芒刺者,皆是上焦热极也,当用青布拭冷薄荷水揩之,即去者轻,旋即生者险矣。
舌苔不燥,自觉闷极者,属脾湿盛也;或有伤痕血迹者,必问曾经搔挖否?不可以有血而便为枯症,仍从
湿治可也。再有神情清爽,舌胀大不能退场门者,此脾湿胃热,郁极化风(按∶此语费解),而毒延于口也,用
<篇名>一、白苔
属性:再舌苔白浓而干燥者,此胃燥气伤也,滋润药中加甘草,令甘守津还之意;舌白而薄者,外感风寒也,当
疏散之;若薄白而干者,肺液伤也,加麦冬、花露、芦根汁等轻清之品,为上者上之也;若苔白而底绛者,湿
遏热伏也,当先泄湿透热,防其即干也,此可勿忧,再从里而透于外,则变润矣;初病舌即干,神不昏者,宜
若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耳。
温病学经典选读《温热论》《湿热病篇》
温病学经典选读《温热论》《湿热病篇》叶天⼠《温热论》⼀、重点背诵原⽂[原⽂]1.温邪上受,⾸先犯肺,逆传⼼包。
肺主⽓属卫,⼼主⾎属营。
辨营卫⽓⾎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异也。
(1)[原⽂]2.⼤凡看法,卫之后⽅⾔⽓,营之后⽅⾔⾎。
在卫汗之可也,到⽓才可清⽓,⼊营犹可透热转⽓:如犀⾓、⽞参、羚⽺⾓等物。
⼊⾎就恐耗⾎动⾎,直须凉⾎散⾎,如⽣地、丹⽪、阿胶、⾚芍等物。
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变错,反致慌张矣。
(8)[原⽂]3.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
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包,邪尚在肺,肺主⽓,其合⽪⽑,故云在表。
在表初表⾟凉轻剂。
挟风则加⼊薄荷、⽜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2)[原⽂]4.不尔,风夹温热⽽燥⽣,清窍必⼲,谓⽔主之⽓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经不移,以此为辨。
(3)⼆、名词1、上受:见于叶天⼠《温热论》,指温病的感邪途径,即温邪从⼝⿐⽽⼊,先犯⼿太阴肺,即见肺卫表证。
2、逆传:温邪⾃⼿太阴肺卫传⾄⼿厥阴⼼包的过程,被称为逆传。
3、透风于热外:此语出⾃叶天⼠《温热论》,指出温热挟风的治疗⽅法,即挟风宜⾟凉中加轻清疏散之品,如薄荷、⽜蒡⼦等,使风从表⽽出,不与热相搏。
4、渗湿于热下:此语出⾃叶天⼠《温热论》,指出温热挟湿的治疗⽅法,挟湿宜⾟凉中加⽢淡渗湿之品,如芦根、滑⽯等,使湿邪分利从下泄,不与热相搏。
5、两阳相劫:此语出⾃《温热论》,两阳:指风与温热皆属阳邪;两阳相合,耗劫津液,临床导致清窍⼲燥的病候。
6、浊邪害清:此语出⾃叶⼤⼠《温热论》,湿与热合谓之"浊邪",湿热相搏热蒸湿动、蒙蔽于上,阻遏清阳,清窍为之壅塞,出现⽿聋、⿐塞等症,故称为浊邪害清。
7、战汗:凡在温病发展中正邪相持⽓分,正⽓奋起⿎邪外出,病者突然战栗,继之全⾝汗出即称之为战汗。
上焦篇: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
上焦篇: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1.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
此九条见于王叔和伤寒例中居多,叔和又牵引难经之文,以神其说,按时推病,实有是证,叔和治病时,亦实遇是证,但叔和不能别立治法,而叙于伤寒例中,实属蒙混。
以《伤寒论》为治外感之妙法,遂将一切外感,悉收入伤寒例中,而悉以治伤寒之法治之,后人亦不能打破此关,因仍苟简,千余年来,贻患无穷,皆叔和之作俑,无怪见驳于方有执,喻嘉言诸公也。
然诸公虽驳叔和,亦未曾另立方法,喻氏虽立治法,仍不能脱却伤寒圈子,弊与叔和无二,以致后人无所遵依。
本论详加考核,准古酌今,细立治法,除伤寒宗仲景法外,俾四时杂感,朗若列眉,未始非叔和有以肇其端,东垣,河间、安道、又可、嘉言、天士宏其议,而瑭得以善其后也。
风温者,初春阳气始开,厥阴行令,风夹温也。
温热者,春末夏初,阳气弛张,温盛为热也。
温疫者,厉气流行,多兼秽浊,家家如是,若役使然也。
温毒者,诸温夹毒,秽浊太甚也。
暑温者,正夏之时,暑病之偏于热者也。
湿温者,长夏初秋,湿中生热,即暑病之偏于湿者也。
秋燥者,秋金燥烈之也。
冬温者,冬应寒而反温,阳不潜藏,民病温也。
温疟者,阴气先伤,又因于暑,阳气独发也。
按诸家论温,有顾此失彼之病,故是编首揭诸温之大纲,而名其书曰?温病条辨?。
2.凡温病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
伤寒由毛窍而入,自下而上,始足太阳。
足太阳膀胱属水,寒即水之气,同类相从,故病始于此。
古来但言膀胱主表,殆末尽其义,肺者皮毛之合也,独不主表乎(按人身一脏一腑主表之理,人皆习焉不察,以三才大道言之,天为万物之大表,天属金,人之肺亦属金,肺主皮毛。
经曰:皮应天,天一生水,地支始于水,而为天门,乃贞元之会。
人之膀胱为寒水之腑,故俱同天气,而俱主表也。
)?治法必以仲景六经次传为祖法。
温病由口鼻而入,自上而下,鼻通于肺,始手太阴,太阴金也。
温者,火之气;风者,火之母;火未有不克金者,故病始于此。
温热类温病总结
温热类温病总结一、概述温热类温病是一种由温热邪气引起的疾病,常见于夏季和秋季。
其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咳嗽、口渴、喉咙痛等。
本病可通过药物治疗和日常护理得到有效控制。
二、病因温热类温病的病因主要是由于外界气候的炎热或潮湿,人体正气不足,无法抵御外邪,导致体内热毒积聚,从而引发疾病。
此外,过度劳累、饮食不当等因素也会诱发此病。
三、治疗原则治疗温热类温病应以清热解毒、解表散湿为主。
治疗方法包括中药内服、针灸、拔罐等。
在具体治疗方案上,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体质强弱而有所不同。
对于轻症患者,可采用单方、食疗等方法辅助治疗。
四、预防措施为了有效预防温热类温病,人们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时增减衣物,避免过度疲劳。
饮食方面,宜清淡易消化,少吃油腻辛辣之物。
此外,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早发现并治疗潜在疾病,也是预防该病的重要手段。
五、病例分析张某,男性,45岁。
因近期天气炎热,经常熬夜工作,出现发热、头痛、口渴等症状。
经中医诊断为温热类温病,给予清热解毒中药汤剂口服,同时嘱咐清淡饮食、多喝水。
一周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继续服药两周后痊愈。
本案中,患者年轻体壮,通过及时就医和正确调养,成功战胜了疾病。
六、总结温热类温病是一种常见的夏季疾病,其发病原因多样。
治疗方法以清热解毒、解表散湿为主,结合个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
预防措施包括合理调节生活作息、注意饮食健康、定期体检等。
正确的预防和治疗能使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了解温热类温病的特点和应对策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身体健康。
当我们面对温热类温病时,除了积极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2. 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手、保持口腔清洁,避免感染传播。
3.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早发现并治疗潜在疾病,有助于预防和控制温热类温病及其他疾病。
4. 学习健康知识。
了解疾病的成因、症状和治疗方法,以便在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够及时就医或自我调理。
《温病学》各论--温热类温病 ppt课件
ppt课件
10
第二节 春温
病机要点
1.初起即见里热证,有在气、在营之分 郁热内蕴,复感温热,热势亢盛
2.易伤阴液,后期肝肾阴亏尤为突出 素体阴精亏损,且温热久郁不退,故极易伤阴 张景岳:“阳邪之至,害必归阴;五脏之虚,穷 必及肾。”
3.发病及传变迅速,病情较重,变化较多 “路径多歧,随处可发”
ppt课件
本病后期多为肺胃阴伤,宜甘寒养阴为要
ppt课件
9
第二节 春温
概念:感受温热病邪所引起的以里热炽盛为初起证候 特征,病位多变、阴伤突出的一种急性外感热病 外因-温热病邪 “温热者,春末夏初,阳气弛张,温盛为热也。” 内因-阴精素亏,正气不足 “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温病条辨》:“不藏精三字须活看,不专指房劳说, 一切人事之能动摇其精者皆是。” 摄身不慎,过度操劳,思虑多欲,房事不节,汗泻过 度,大病之后,禀赋不足
起病较急,初起先犯肺卫 传变迅速,顺传与逆传
病变以肺为中心 易化燥伤阴,后期多肺胃阴伤
ppt课件
5
病理传变
口鼻
冬春 风热病邪 邪犯肺卫
卫外失固
顺传
第一节 风温 逆传心包 内闭外脱
肺热炽盛
热在阳明
肺胃阴伤
热灼营阴
热燔血分
风温病理传变pp示t课件意图
6
第一节 风温
诊断要点
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季及冬季居多 诊断依据:发病初起有发热、恶风、咳嗽、口 微渴、舌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等肺卫症 侯,继则出现邪热壅肺、热伤肺络等气分证, 后期呈现肺胃阴伤证候 病变过程中,部分病例出现发热、神昏、谵语 等热陷心包证候,表现特殊,较易误诊。诊断 时,应注意询问病史,警惕本病的可能性
第七章温热类温病
(三) 病变经过
病变经过示意图
风热病邪─→卫─→风热袭肺卫──┐
│ 邪热壅肺
│
顺 │ 肺热腑实
│
传 │ 肺热移肠
│逆
↓ 肺热发疹
│传
气─ 热炽阳明││ 热结腑││ 胃热阴伤
│
↓ 热陷心包───┘
营─ 热入心包兼阳明腑实
热灼营阴
后期:肺胃阴伤
三、诊断要点 1、发病季节:春、冬多见。 2、发病较急,初起以肺卫表热证为特征。 3、传变较速,易见逆传心包证候。 4、病程中以肺经病变为主, 也有阳明胃
新感温病: 1、清 叶天士:“风温者,春月受风,其气已温, 《经》谓春病在头, 治在上焦。 ” 2、 陈平伯《外感温病篇》12条—专论风温。 3、 吴鞠通: “风温者,初春阳气始开, 厥阴 行气,风夹温也。 ”
与西医学的关系:相当于西医急性呼吸道感染 性疾病。
• 二、 病因病机 • (一) 病因
肠病变之证。
四、辨证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 1、初起宜辛凉疏表 2、传至气分宜用清下 3、逆传心包,应清心开窍 4、病后余热, 宜甘寒清养肺胃
治疗禁忌: 1、 初起大忌辛温消散
叶天士: “初病投剂,宜用辛凉” 2 初起不可重用寒凉
第七章 温热类温病 主讲:史志云教授
病邪性质:阳热性质,具有火热、酷烈、 活动。
特征:起病较急,热象明显,易伤津耗液, 传变较快,易内陷生变。
治疗:清热祛邪为主,并注意时时顾护阴津。
第一节 风温
温病概论汇总课件
避免外感邪气
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外感风 寒、暑湿等邪气。
接种疫苗
按照国家规定接种相关疫苗,预防传染病的 发生。
调护方法指导
中药调理
根据个体体质差异,选用适 当的中药进行调理,如养阴
清热、祛湿解毒等。
1
食疗保健
通过食疗保健,如食用具有 清热解毒、养阴生津作用的 食物,以辅助治疗和康复。
针灸推拿
地域性:温病的发生与地域环境密切相 关,如南方多湿热,北方多干燥。
季节性:温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如春温、风温等。
特点 传染性:温病具有传染性,易于流行。
温病分类方法
按病证性质分类
将温病分为温热类温病和湿热类温病两大类。温热类温病包括风温 、春温、暑温、秋燥等;湿热类温病包括湿温、伏暑等。
按发病季节分类
忽视中医药治疗。中医 药在温病防治方面具有 独特优势,应根据个体 情况选用合适的中医药 治疗方法。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 不良生活习惯,以免降 低机体免疫力。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 期开窗通风,有助于降 低病毒传播风险。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
关键知识点总结
温病基本概念
明确温病定义、分类及发病特点。
03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各类温病典型症状分析
01
02
03
04
风热感冒
发热、恶风、头痛、咳嗽 、咽痛、口渴、苔薄黄、 脉浮数。
暑湿感冒
身热不扬、汗出不畅、头 重如裹、胸闷脘痞、口黏 不渴、苔薄白腻或黄腻、 脉濡数。
湿热痢疾
腹痛、腹泻、里急后重、 下痢赤白脓血、肛门灼热 、小便短赤、舌苔黄腻、 脉滑数。
温毒发斑
高热、烦躁、口渴、斑疹 外发、色泽鲜红或深红、 舌红绛、苔黄燥或黑苔、 脉洪数。
温热病
上编总论第一章绪论中兽医温热病学是研究动物四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
它的任务在于阐明温热病的发生原因、病理变化、转变规律,从而揭示温热病的本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讨温热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更重要的是研究预防措施,以便有效地与温热病作斗争,保护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温热病学在中兽医临床学科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因为动物温热病目前仍是临床上的常见病。
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不分种类、性别、年龄的畜禽皆能罹患;且其发病大多来势急骤、发展迅速、甚致造成大流行。
因此,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对于保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兽医温热病学是我国劳动人民和广大兽医工作者长期与外感热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
实践证明,它的理论与经验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长期以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特别是解放后,在继承发扬祖国兽医学遗产,开展中西兽医结合预防畜禽疾病的群众运动中,中兽医学在治疗畜禽急性传染病方面更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可喜成果,为控制多种急性传染病和急性感染性疾病的发生、蔓延,保障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作出了贡献。
我们开这门课同时,还要开《家畜传染病学》、《家畜寄生虫病学》,这两门课所讲的疾病的范围基本上涵盖了《中兽医温热病学》所讲的范围,但为什么我们学校还把《中兽医温热病学》纳入教学计划呢?这是因为:1.中兽医治疗疾病有独到之处:如现在兽因临床上有很多病特别是病毒性病,西兽医只讲预防不讲治疗,因为西兽医尚未研究出特效的抗病毒药。
而中兽医通过辨证论治,很多病都能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如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猪传染性胃肠炎等。
2.中药治疗疾病无耐药性:临床上长期应用抗生素和化学药品,容易产生抗药性,而中药就很少出现这一弊端。
原因是中药多为复合作用,一般应用多为复方,随症加减药物,以复方中多种成份从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能量代谢的各个环节来干扰细菌代谢。
例如黄连、黄柏、大黄、甘草四味药组成一个处方,其中黄连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呼吸和核酸代谢:黄柏能抑制其核糖核酸(RNA)的合成;大黄能抑制其脱氢酶;甘草能阻止其脱氧核糖核酸(DNA)代谢。
温热病杂谈
温热病杂谈温热病是指感受外邪而出现的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这类疾病也越来越多见。
现代医学认为这一类外感发热疾病大多数是由微生物感染而引起,因此对这类疾病的治疗也往往以抗菌、抗病毒为主,再辅以一些对症治疗,如物理降温、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
如果感染人体的微生物对抗生素不敏感,就靠大量的激素使体温逐渐恢复正常,但是大量或长期地使用激素,又会带来新的问题。
比如对人体免疫功能和骨骼系统的损害、激素依赖等,很多人在这样的治疗下,发烧是好了,但终生留下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后遗症。
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遇到现有抗生素不能杀灭的微生物引起的发热,或是以前未发现过的微生物引起的发热,我们该怎么办?除了使用激素是否还有更好的办法?对于不明微生物引起的发热我们是否就束手无策了?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引起发热的根源,这样才能从中找出治疗的方法。
微生物感染人体而引起发热,它的主要机理不外乎两个。
第一,微生物的内毒素扰乱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使人体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上移而造成发热。
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就好比是一个温度控制按钮,在正常情况下,它的调定点是37℃左右。
也就是说,通过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人体的产热和散热在37℃左右达到平衡,如果微生物的内毒素扰乱了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使调定点上移,这时人体就会通过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的方式,使机体体温在高于37℃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平衡,这就产生了发热症状。
第二,微生物感染人体后,血液中的白细胞就会和侵入人体的微生物进行“争斗”并大量吞噬入侵的微生物,白细胞在吞噬微生物后自身也会死亡,并被人体所分解,在分解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热量,这也是引起人体发热的主要原因。
从这两个原因中我们不难看出,人体的产热和散热平衡的失调才是发热的根源所在,微生物在发病的过程中只是一个诱导因素而已,它是引起发热的一个原因而不是发热的本质。
原因和本质之间有什么差别?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来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诊断:风温。 辨证:邪伤肺络,肺气受郁。 • 治则: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加减。 • 桑叶12克 菊花12克 桔梗10克 连翘12克 北杏 仁10克 岗梅根20克 板蓝根20克 薄荷4.5克(后下) 蝉蜕3克 甘草3克 。一日一剂,连服三日后低热 已退,恶风已消除,咽痛、咳嗽等症减轻,仍有 头微痛、大便三日末解。诊其脉舌基本同前,遂 原方去薄荷、蝉蜕,加瓜蒌仁12克,大黄3克(后 下),再进三剂而愈。
• 据新华社上海9月27日电上海市城市环境气 象研究 中心和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就 “气象因素对SARS爆发 和流行程度影响” 共同展开研究,取得初步成果:SARS爆 发和流行的最适宜温度为17℃-28℃,冷空 气后的降温和升温引起的温度剧烈变化则 导致SARS的集中高发。
• 根据对广州、香港、太原和北京四个城市 的有关数据对比分析发现,SARS发病人数 与气象因素如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等有 非常密切的关系。四个城市SARS病例集中 出现在平均最高温度17- 28℃之间,占总病 例数的95.8%。平均风速越大,SARS病 例数量越多。分析相对湿度与 SARS的关 系发现,除了香港、广州外,太原和北京 均表现为气候越干燥、发病率越高。
邪热盛极,阴伤渐重 气阴两伤,或动风、
动血、闭窍 虚多邪少 易致肝肾阴亏,甚或虚风内动之候
• 总之,本病由感受温热病邪所致,邪热极 易炽盛,致使起病急骤,病情较重,变化 较多;具有郁热内伏,热势亢盛,易伤阴 液和动风动血等病理特点。
四、辨治要点
辨证论治
• 1、辨部位:气分或营分或血分 • 2、辩初起有无外感 • 3、辩邪实与正伤
• “是以寒气之中人也,其重者即时成病,即冬令之 伤寒也。其轻者微受寒侵,不能即病,由皮肤内 侵,潜伏于三焦脂膜之中,阻塞气化之升降流通, 即能暗生内热,迨至内热积而益深,又兼春回阳 生能发其热,或薄受外感以激发其热,是以薄其 热自内爆发而成温病,即后世方书所谓伏气成温 也。”————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医论》
治疗禁忌: 1、 初起大忌辛温消散 一则劫夺心液,二则耗散心阳,易致昏谵;再者,温病 最善伤阴,发汗则加重阴伤,加速病情变化。 叶天士: “初病投剂,宜用辛凉” 邵新甫:“风为天之阳气,温乃化热之邪,两阳熏灼先 伤上焦,种种变幻情状,不外手三阴为病薮,头胀、汗出、 身热、咳嗽并见,当与辛凉轻剂,清解为先,大忌辛温消 散,劫灼津液”。 2 初起不可重用寒凉(中医因势利导思想)
• 邪热盛极,引动肝风则见抽搐挛急之候。
• 营血,可引起热闭心包或动血伤络之变而出现神 昏、狂乱或斑疹、出血等表现。 • 气营(血)两燔 既有壮热、口渴、苔黄等气分 热盛表现,又可见烦躁、斑疹、出血、舌绛等营 血分热盛表现。
• 病变后期,虽然肝肾阴伤上升为主要矛盾,仍要注意分 辨有邪无邪、邪多邪少。 • 心火仍炽——身热、心烦不得卧、脉细数 • 真阴亏损,虚多邪少——身热不甚、手足心热甚于手足 背热、神疲咽干、舌干绛、脉虚细等 • 虚风内动,邪气衰微,甚至纯虚无邪—— • 手足蠕动、筋惕肉瞤、心中憺憺大动、时时欲脱、形消 神疲、舌干绛、脉虚细促。 • 余邪留于阴分——夜热早凉、热退无汗
• 根据本病的发病季节和证候特点,发生于 春季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毒性脑炎、 重症流感等发病即见里热较重的病证,可 参照本病内容辨证施治。
春温病因病机
• 温热病邪是春温病的主要致病因素。 • 温热病邪的产生是由于冬天感受寒邪,潜伏于体内,郁久 化热而成,在春季阳气回升的特殊气候条件下,引动郁热 外发而致病。 • 邪气之所以能伏藏于体内,与人体正气的强弱和感邪的微 甚有关。 • 素体阴精亏虚,邪气内伏,蕴生内热,自内而发,或新感 引发而致病。
温热类温病
• 温热类温病是指由不兼湿邪的温邪如风热 病邪、温热病邪、暑热病邪、燥热病邪等 所引起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 主要包括风温、春温、暑温、秋燥等。
• 致病邪气特性 : 阳热性质,阳邪具有火热、 酷烈、活动等特性。 • 病变特点: 起病较急、热象明显、易伤津 耗液、传变较快、易内陷生变。 • 治疗以清热祛邪为主,并注意时时顾护阴 津。
前人的认识:
1)风温的病名---首见于汉代张仲景«伤寒论»。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 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 唐代孙思邈《备急要方》引《小品方》之葳蕤汤作 为治疗张仲景所述风温的主方。 2)多把伏气温病认作风温 “病人素伤于风,因复伤于热,风热相搏,则 发风温。四肢不收,头痛身热,常自汗出不解, 治法在少阴厥阴,不可发汗,汗出则谵语。”— ———宋代庞安时《伤寒总病论· 卷五》
伏邪的部位及传变
•
邪郁内发
邪热发于气分 邪热郁发于营分 血分(或耗伤下焦肝肾之阴) 阴竭正虚,预后较差
• • •
里热炽盛
春温初起虽以里热证为主,但少数因“新感引动伏邪”而发病者可有短暂的卫表见 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病程中每因阴液耗损严重而呈虚实错杂之候 • 初期 里热炽盛而兼有阴津不足,邪实为关键
• 极期
• • 后期
• 根据本病的好发季节及临床表现,与西医 学中的大叶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或冬春 季节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急性支 气管炎等疾病相似,这些疾病可参考风温 辨证论治。
风温病因病机
• “风温者,初春阳气始开,厥阴行令,风夹 温也”。————吴鞠通 • “凡天时晴燥,温风过暖,感其气者即是 风温之邪” ————吴坤安 • 风温的发生多因感受春季或冬季的风热病 邪所致
• 初期 辨在气在营是关键。
• • 发于气分 多从少阳而发,病情尚轻,症见身热,口苦 而渴,心烦溲赤,舌红苔黄,脉数等。 发于营分 病情较重,症见身热夜甚,心烦躁扰,甚或 时有谵语,咽燥口干,口反不甚渴饮,斑疹隐现,舌红绛, 脉细数等。
• 新感引动伏邪,可兼见短暂的恶寒、无汗等卫表 见症。
• 气分 可见阳明经气热盛或腑实热结之证,并伴有 不同程度阴津亏损之象而见唇咽口干、舌燥或焦, 甚或倦怠少气、目昏神迷、脉沉细或弱等气阴两 虚的表现。
• 从气象因素分析,秋季虽然气温通常在1728℃,但是冷空气活动不如春季频繁,冬 季则温度偏低,因此对于SARS的威胁,秋 冬季节可能比春季乐观。
春温
• • • • 一 二 三 四 概述 病因病机 诊断要点 辨证治疗原则
春温概述
• 春温是由温热病邪内伏而发的急性热病。 • 其特点为起病即见里热证候,临床常见发 热、心烦、口渴、舌红、苔黄等表现,严 重者可见神昏、痉厥、斑疹等。 • 本病多发生在春季或冬春之交或春夏之际。 • 本章所论之春温乃伏邪温病。
温热类温病
•
• • •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风温 春温 暑温 秋燥
风温
• • • • 一 二 三 四 概述 病因病机 诊断要点 辨证治疗原则
1、定义:感受风热病邪所引起的以肺卫表热证为初 起症候特征的急性外感热病。 2、特征:初起以肺卫表热证为主要证候,临床常见 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咳嗽等表现。 3、发病季节: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两季多见, 发于冬季者,也叫冬温。
临床举要
• 如陈民将31例大叶性肺炎按风温辨为风热犯肺型、 痰热壅肺型、肺阴虚型等,分别治以纯中药银翘 散或桑菊饮、麻杏石甘汤、沙参麦冬汤等,有效 率100%,治愈率87%,与中西医结合和西医治疗 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湖北中医杂志,1997, (5):30]。
• 曹氏认为,小儿支气管肺炎主要临床表现 为热、咳、喘,其病理基础为肺热壅盛, 以麻杏石甘汤加瓜蒌、僵蚕、地龙、山药 等治疗92例,痊愈64例,总有效率为88% [ 陕西中医函授,2000,(2):24]。
病因病机
• 病因 外因——温热病邪 内因——阴精亏虚,里热内结
诱因:阳升、新感、其他(饥饱劳碌,房劳,情志) 发病 类型 初起即呈里热炽盛证 兼有卫表(恶寒,头疼) 伏气自发 新感引发
病机特点:
• 1.发病急骤,热象偏盛,初起即见里热证候。 • 2.病情较重,病程中易见斑疹、闭窍、 动风、 甚则内闭外脱证候。 • 3.阴液耗损明显,后期易伤肝肾之阴。
•
• 风热病邪 •
春季风木当令
风温 素禀不足 、起居不慎
•
• • •
风热之邪的特点/肺的生理特点
肺 顺传于胃 逆传心包
肺胃阴伤
叶天士:“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 邪热壅肺而出现痰热喘急 • 邪热窜扰血络而外发红疹 • 肺经病变严重者,肺之化源欲绝,可出现 骤然大汗淋漓,喘咳不止,鼻煽,脉散乱, 甚则咳唾粉红色血水,烦躁欲竭 • 西医所讲的急性左心衰 • 吴鞠通“若吐粉红血水者,死不治。”
• 总之,人体感受风热病邪,病变以肺经为 主。初起以肺卫表热证为特征,肺卫之邪 内传,即可顺传气分,壅塞肺气,或入阳 明,或郁于胸膈;亦可逆传直接内陷心营。 病变过程中易化燥伤阴,后期多见肺胃阴 伤病变。
三、诊断要点
1、发病季节:春、冬多见。 2、发病较急,初起以肺卫表热证为特征。 3、传变较速,易见逆传心包证候。 4、病程中以肺经病变为主, 也有阳明胃肠病 变之证。
3) 清代· 叶天士---提出风温乃新感温病以及 病机特点、传变趋向,治疗原则。 “风温者,春月受风,其气已温….治在上焦, 肺位最高,邪必先伤…失治则入手厥阴心 包络 ”叶天士《三时伏气外感篇》
4)陈平伯---风温专著:《外感温病篇》 “风温为病,春月与冬季居多,或恶风,或不 恶风,必身热,咳嗽,烦渴”
前人对本病的认识
• “昔贤以黄芩汤为主方,苦寒直清里热,热伏于阴,味 苦坚阴,乃正治也。知温邪忌散,不与暴感门同法。若 因外邪先受,引动在里伏热,必先辛凉以解新邪,继进 苦寒以清里热。” ——叶天士《三时伏气外感篇》 • “伏温内发,新寒外束,有实有虚,实邪多发于少阳募 原,虚邪多发于少阴血分、阴分。” • ——清代俞根初《通俗伤寒论》 清陆子贤在其《六因条辨》中列“春温条辨”专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