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劳动法的产生与发展

合集下载

第二、三章 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三章 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

5.切实承认集体谈判的权利和在不断提高生产
率的情况下劳资双方的合作,以及工人和雇主制订 与实施社会经济措施方面的合作; 6.扩大社会保障措施,以便使所有需要此种保 护的人得到基本收入,并提供完备的医疗; 7.充分地保护各业工人的生命和健康; 8.提供儿童福利和产妇保护; 9.提供充分的营养、住宅和文化娱乐设施; 10.保证教育和职业机会均等。
国际劳工组织的特点:
三方性原则,即国际劳工大会需有政府、雇 主、劳工三方代表参加。
(二)国际劳工组织的主要任务
国际劳工组织的主要任务是制定 和通过国际劳工公约和国际劳工建议 书。 其主要依据,在二战前是《国际 劳动宪章》的9项原则,二战后是 1944年通过的《费城宣言》中的原则。
《国际劳动宪章》的9项原则:
(三) 国际劳工组织与中国的关系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旧中国 政府时期先后批准了14年国际劳工公约, 并于1944年成为国际劳工组织常任理事国。 新中国自1983年第69届国际劳工大会开始, 参加了国际劳工组织的活动并陆续批准了 22个国际劳工公约。
(四)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劳动立法的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国际资本及各国劳动 力将逐渐在世界范围内互动的背景下,国 际劳动标准在世界劳工运动以至国际贸易 中受到关注。
第四节

国际劳动立法
狭义上的国际劳动立法,一般主 要指国际劳工组织的章程、国际劳工 公约、国际劳工建议书。 广义上的国际劳动立法还包括联 合国以及区域组织的有关公约和条约 等。
一、国际劳动立法思想的产生

国际劳动立法思想开始于19世纪 上半叶。一些政治活动家、社会活动 家、社会改良主义者提出了社会改良 的主张,包括在劳动上进行国际间的 约束。
第三节

劳动法原理与实务课件

劳动法原理与实务课件
路漫漫其悠远
讲义目录
第一章 劳动法概述 第二章 劳动法产生与发展 第三章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第四章 劳动法律关系 第五章 附随劳动法律关系 第六章 促进就业制度 第七章 劳动合同
路漫漫其悠远
• 第八章 集体合同 第九章 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制度 第十章 工资制度 第十一章 劳动安全卫生制度 第十二章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 第十三章 社会保险制度 第十四章 劳动争议处理 第十五章 劳动保障监察制度 第十六章 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
路漫漫其悠远
3、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的范围
《劳动法》第2条 •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
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 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 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 本法执行。
路漫漫其悠远
《劳动合同法》第2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 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 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 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 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 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路漫漫其悠远
一、劳动法产生的条件
劳动法产生的经济前提:
工业革命使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一无所有的劳动者 ,货币资本
劳动法产生的社会(阶级)基础:
是工人阶级壮大及斗争的结果,也是生产力发展客 观要求
劳动法产生的理论基础:
人权理论的兴起:职业自由、反对强迫劳动。劳动立 法在一定程度上是人权理论的落实。
路漫漫其悠远
路漫漫其悠远
第一章:劳动法概述 一、劳动法的概念及其调整对象 二、劳动法的理论基础 三、劳动法的地位与作用 四、劳动法的渊源和体系

劳动法第一编 第二章 劳动法的产生与发展

劳动法第一编  第二章 劳动法的产生与发展
• 在原始社会 、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不存在调整 劳动关系的劳动法。
二、劳动法产生以前资本主义国家的“工厂法 规”
• “工厂法规”不是现代劳动法的起源
三、英国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的颁布是现代劳动法的起点19世纪劳动法的发展
• 英国《学徒健康与道德法》 • 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制定了相应的
有关工厂的立法。 • 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随着工人斗争的要
三、德、意、日法西斯政权一度出现的在 劳动立法中的倒退倾向
20世纪后半期的劳动法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的最初阶段,许多 资本主义国家相继颁布了一批反工人立法。
• 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在改善 工人劳动条件方面相继出台了一些新的法律。
• 职工就业问题;反歧视问题;劳动标准法; 社会保险法;
求而逐步增加了内容。 • 19世纪中期以后劳动争议案件大量上升,
这促使了处理劳动争议立法的出现。 • 社会保险立法;有关工会的立法
20世纪前半期的劳动法
一、苏维埃劳动法的产生及其对劳动法的
• 《苏俄劳动法典》,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以法典的形式使劳动法彻底脱离了民法 的范畴,为使劳动法成为法律体系中一个 独立的法律部门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劳动法产生以前资本主义国家的工厂法规工厂法规不是现代劳动法的起源三英国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的颁布是现代劳动法的起点第二节19世纪劳动法的发展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有关工厂的立法
劳动法第一编 第二章 劳动法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古代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与 现代劳动法的产生
一、古代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概况
【意义】:
2、这部劳动法典反映了社会主义劳动法的 优越性。
3、《苏维埃劳动法典》的出台对世界各国 制定劳动法起到了促进作用,有力地推动 了各国政府对劳动法制的关注。

第二章劳动法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劳动法的产生与发展

2、二战后西方国家劳动法的发展情况 、
(1)劳动标准不断提高 ) 劳动安全卫生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提高;每周40 小时工作制普遍实行;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 保护进一步加强。 (2)社会保障立法不断完善 ) 内容不仅涉及疾病、伤害、生育、老年、残疾、 遗属、失业等项目,还增加了最低生活保障和 提供医疗补助等社会优抚措施。
旧中国的劳动立法
3、共产党领导的劳动立法运动 、 (1)1922年5月1日,全国第一次劳动大会通过《八小时工作 ) 年 月 日 全国第一次劳动大会通过《 制案》 制案》 (2)1922年8月拟定了《劳动立法原则》:保障政治上自由、改 良经济生活、参加劳动管理、劳动补习教育。 3)1922年8月制定了 劳动法大纲》 月制定了《 (3)1922年8月制定了《劳动法大纲》 第五条规定:“每日昼间劳动不得超过8小时,夜工不得超过6小 时,每星期予以连续24小时的休息” 第18条规定:“各种劳动者,一年劳动期间中应有一个月之休假, 半年中应有两星期之休假,其期间有受领工资之权。” (4)革命根据地的劳动立法 ) 1930年6月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通过并公布了《劳动保护 法》。 1931年11月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劳动法》。
第二节 我国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
一、旧中国的劳动立法 1、1923年北洋政府颁布《暂行工厂规则》是 旧中国第一部工厂法 2、南京国民政府的劳动立法
1928年6月颁布《劳动争议处理法》, 1929年10月颁布《工会法》,12月颁布 《工厂法》,1930年公布《集体合同 法》,1932年制定《工厂检查法》。
三、我国劳动法产生与发展的意义
1、为保护劳动者和劳动力聘用者的合法权益 提供了法律依据。 2、促进了我国法律制度的健全。 3、为劳动制度改革的深入进行奠定法律基础。 4、为及时化解劳动者和劳动力聘用者的矛盾 提供了法律武器。 5、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国家 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

第二章劳动法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劳动法的产生与发展

4、柏林会议是第一次由各国政府正式派出 代表讨论国际劳动立法的会议。 5、1919年6月,国际劳工组织正式成立, 国际劳动立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柏林会议于1890年3月召开,有15个国家参 加。但由于所通过的议案内容过于空泛, 而且缺乏国际公约的效力,所以并没有付 诸实施,然而,柏林会议是第一次由各国 政府正式派代表讨论国际劳动立法的会议, 因此,对于促进国际劳动立法的产生仍然 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 劳动法的产生与发展 一、劳动法的产生 (一)前提 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分别归属于不同主体, 即劳动力的所有者和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或 占有者不是同一主体,双方主体为实现劳 动过程才会形成劳动关系。
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并不具备劳动法产生的 前提。到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农民被 驱出土地而成为除了载于自己人身的劳动力 以外一无所有的自由人,生产资料被集中于 少数人也即资本家手中。 无产者为谋生存,只得把自己的劳动力出卖 给资本家使用,以取得用于购买生活资料的 工资;资本家为使资本增值,就必须以支付 工资的方式购买无产者的劳动力,使之与其 生产资料结合,以实现劳动过程。至此,才 大量出现了劳动关系,从而具备了劳动法产 生的前提。
国际劳动立法的形式包括( A.国际劳工组织章程 B.国际劳工公约 C. 建议书、区域性有关文件 D. 联合国有关文件
)。
国际劳工组织的组织机构主要有 ( )。 A.国际劳工大会 B.理事会 C.仲裁局 D.国际劳工局
在国际劳工各种组织和会议上,各国 代表团必须由( )各方代表组 成。 A.政府 B. 雇主 C.工会 D.工人
(7)关于疾病、年老、失业及综合性社会 保障方面的规定; (8)关于集体谈判与集体合同的规定; (9)关于劳动争议调解与仲裁的规定; (10)关于劳动检查与劳动行政方面的规 定等。 (11)关于移民工人、土著工人、非本部 领土工人、海员、渔民、内河航运工人等 特殊问题的规定。

劳动法复习概要(自考)

劳动法复习概要(自考)

劳动法复习纪要第一章劳动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1、劳动法的概念A:狭义上的劳动法——一般指国家最高立法机构制定颁布的全国性、综合性的劳动法,即法典式的劳动法。

B:广义上的劳动法——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标准总称。

劳动法学上的劳动法研究范围是广义上的劳动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通过和实施的时间——1994年7月5日通过,1995年1月1日开始实施。

3、劳动法中劳动的特征——〔1〕一般是人们在争取与实现劳动权过程中的劳动。

〔2〕是有偿性劳动,它区别于无偿的义务性劳动。

〔3〕劳动法上的劳动关系双方具有管理与被管理关系。

4、劳动法的渊源——〔1〕宪法中的有关规定。

如:宪法规定了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规定了劳动者的休息权;规定了退休制度;规定了社会保险制度及对特殊困难群体的保护;规定了公民遵守劳动纪律的义务等。

〔2〕法律。

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指定的标准性文件。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等。

〔3〕行政法规。

是指国务院制定的标准性文件。

如:《劳动保险条例》、《尘肺病防止条例》、《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等等。

〔4〕部门规章。

是指国务院所属各部委制定的规章。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单独或与其他部门制定了大量的劳动规章。

部门规章就其名称一般有“方法”、“通知”、“意见”等。

〔5〕其他法律标准中有关劳动问题的规定。

如经济法中的企业法、公司法、税法等也包含了与劳动相关的内容。

〔6〕地方性法规和经济特区法规。

〔7〕地方规章。

〔8〕国际法律文件。

主要包括:联合国的国际公约;国际劳工公约;国际间的双边协议。

〔9〕国际惯例。

〔10〕法律解释。

5、劳动法调整对象的概念——是指其所调整的劳动关系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

劳动法调整的对象包括:〔1〕劳动关系。

〔2〕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

劳动法的概述

劳动法的概述

三、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1、劳动关系的概念与特征 2、劳动关系的种类 职业劳动关系和附随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的种类
(1)职业劳动关系 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基于职业劳动而产生
的社会关系。 四类劳动者不适用劳动法: ※公务员和比照适用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
团体的工作人员; ※农村劳动者 ※现役军人 ※家庭保姆
2、劳动权是生存权,也是发展权 3、劳动权是一种综合权利
劳动权的类型
1、应然劳动权、 法定劳动权 实有劳动权 2、可诉劳动权 不可诉劳动权
第四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一、劳动合同概述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 三、劳动合同的效力 四、劳动合同的履行 五、劳动合同的终止与解除 六、违约责任及损害赔偿 七、集体合同
一、劳动合同概述
1、概念和特征 概念——又称劳动契约、劳动协议,一些国家亦称雇
用(佣)合同。《劳动法》No16条:“劳动合同是劳 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 关系的协议”。
特征:A.劳动合同主体具有特定性。B.劳动合同内容 具有双重性,是劳动权利义务的统一性和对应性。C. 劳动合同具有从外部关系向内部关系转化的性质。 D. 劳动合同具有双务、有偿、诺成合同的特性。
自己劳动权益的自由 (2)用人单位的用工自由
2、劳动协调原则
(1)劳动法目的性原则要求 A、劳动权利义务统一:确立劳动既是权利也是
义务;确保劳动法的主体既享有劳动权利又负有 劳动义务;确保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实现对应。 B、劳动关系的契约化 C、劳动法主体利益的平衡 D、劳动法上各种力量的有机组合 (2)劳动法手段性原则要求,注重和平谈判、 协商、调解、仲裁这些调整手段。

劳动法 第二章 劳动法概述

劳动法 第二章  劳动法概述

3.劳动法的兴起—— 独立劳动法阶段(20世纪以来)
法国《劳动法典》(第一卷,1910年)、 《苏俄劳动法典》(1922年)、美国《国家
劳动关系法》(1935年)等。
各国劳动法相继脱离民法,开始独立发 展,并在世界各国普及。
二、中国劳动立法
(一)旧中国的劳动立法
(二)新中国的劳动立法
(一)旧中国的劳动立法
(3)国际劳工公约的批准情况
(二)劳动服务关系
(三)劳动团体关系
(四)劳动争议处理关系
第三节
劳动法的地位
一、劳动法地位的含义
是指劳动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 位,即劳动法在法律体系中是否属 于一个独立法律部门以及它与其他 法律部门有何关系的问题。
二、关于劳动法地位的分歧
(一)劳动法是社会法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劳动法是经济法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国际劳工组织的劳动立法
1. 国际劳工组织简介
1919年成立。是联合国下属的负责
全世界劳工事务的专门机构 。
国际劳工组织的宗旨 :通过促进
全世界劳动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 高,最终在实现社会正义的基础上建立 世界的持久和平。
国际劳工组织的基本原则:
(1)劳动不是商品; (2)言论自由和结社自由是不断进步的必要条件; (3)任何地方的贫穷对一切地方的繁荣构成危害; (4)反对贫困的斗争需要各国在国内以坚持不懈 的精力进行,还需要国际间作持续一致的努 力,在此努力中,工人和雇主代表享有和政 府代表同等的地位,和政府代表一起参加自 由讨论和民主决议,以增进共同的福利。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第六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 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 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 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 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照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 前款规定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 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 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

第二章 劳动法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 劳动法的产生与发展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劳动法
社会主义劳动法是在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劳 动人民掌握了国家政权的条件下开始出现的。劳动法 典是社会主义国家劳动立法的基本形式,它首先开始 于前苏联。 1918年苏维埃政权通过了第一部《苏俄劳动法典》, 把十月革命后颁布的各项劳工法令用法典形式固定下 来。 《苏俄劳动法典》一直沿用到20世纪60年代末。 1970年苏联最高苏维埃又通过了《苏联和各加盟共和 国劳动立法刚要》。
工人与资本家在表面上有了 平等的关系,可是由于劳动力是
商品,这使劳动关系成为一种劳
动力的买卖关系。因此,很多资 本主义国家把调整雇佣关系的法
律规范,列入民法的债篇中。例
如,资产阶级最典型的民法—— 法国拿破仑法典,就是将劳动关 系作为民法的调整对象而纳入自 己的范围之内的。
私法公法化
(劳动条件:基准制度)
人身 所有 人身 依附
封建主 农民
雇主
雇工 (劳动合同:合同制度)
契约 关系
私法
《拿破仑法典》-《法国民法典》
劳动力租赁 房屋租赁:
房东-所有权 房客-使用权 租赁:契约自由

奴隶主 人身 所有 奴隶

封建主 人身 依附 农民
③ 劳工法规:规定工时下限 工资上限 强化剥削 ④
雇主 契约 关系 雇工
以英国立法为开端,在其他工业发达的资本主义 国家也先后出现了“工厂法”。德国于1839年颁布了 《普鲁士工厂矿山规则》;法国于1841年和1879年分别 颁布法律,对限制童工工作时间以及限制女工工作时 间和女工的工资等问题作了规定;1848年加利福尼亚州 颁布了一项禁止9种工厂使用12岁以下儿童的法律;瑞 士于1848年颁布了第一个限制成年人工作时间的法律。

第二节劳动法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劳动法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劳动法的产生与发展一、劳动法的起源现代意义劳动法起源于19世纪初期的“工厂立法”,是从以英国为首的西欧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开始的,“工厂立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劳动法对劳动者保护的要旨。

劳动法产生的则是工人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进行长期斗争的结果。

国际劳动法思想发源于19世纪上半叶。

第一次由国家政府提出召开国际劳动会议、开展国际劳动立法的倡议是瑞士。

《国际劳动宪章》是国际劳动立法的重要依据。

1919年6月国际劳工组织正式宣告成立,中国是国际劳工组织的创始会员国。

1944年我国成为国际劳工组织常任理事国。

1944年6月在美国费城召开第二十六届劳工大会,通过著名的《费城宣言》。

第一次劳动立法会议展开地点-柏林。

1、劳动法成为独立法律部门的时间较晚,一般认为是在20世纪初。

2、1802年英国议会通过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是第一个限制工作日长度的法律,一般认为这是资产阶段“工厂立法”的开端。

3、北洋政府于1923年由农商部公布了《暂行工厂规则》,是我国第一个劳动立法。

4、政务院1951年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二、外国劳动立法概况(一)资本主义国家的劳动立法1802年英国议会通过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是第一个限制工作长度的法律。

(现代意义上劳动法产生的标志)三、中国劳动立法概况(一)旧中国的劳动立法广州召开第一次劳动大会,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哈尔滨召开。

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职工运动当前任务的决议》。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劳动法是北洋政府于1923年由农商部公布了《暂行工厂规则》。

1924年11月,孙中山以大元帅的名义颁布了《工会条例》,承认了公人与雇主团体立于对等之地位。

(二)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劳动立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农村根据地的最重要、最完备的劳动立法。

(三)新中国的劳动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劳动法发展1949-1956建立和形成期1957-1976复苏到低谷时期;1976-现在恢复到大发展时期。

《劳动法学》习题及答案集

《劳动法学》习题及答案集

《劳动法学》习题及答案集目录第一章劳动法学概述第二章劳动法的产生与发展第三章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第四章劳动法律关系第五章附随劳动法律关系第六章促进就业制度第七章劳动合同第八章集体合同第九章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制度第十章工资制度第十一章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第十二章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第十三章职业培训制度第十四章社会保险制度第十五章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第十六章劳动监察制度第十七章违反劳动法的责任第一章劳动法学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的是( C )。

A.劳动者甲与劳动者乙发生借款关系B.某公司向职工集资而发生的关系 C.某民工被个体餐馆录用为服务员 D.两企业之间签订劳务输出合同2.我国劳动法生效的时间是( C )。

A.1995年7月5日 B.1994年7月5日C.1995年1月1日 D.1995年7月l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适用于( D )等劳动者。

A.国家机关公务员 B.现役军人C.家庭保姆 D.企业职工4.劳动关系的双方为( A )。

A.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B.工会与企业行政C.劳动者与劳动行政部门 D.工会与劳动行政部门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劳动关系中,适用《劳动法》的规定的是( ACDE )。

A.乡镇企业与其职工之间的关系B.某家庭与聘用的保姆之间的关系C.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与实行劳动合同制的工勤人员之间的关系D.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E.个体工商户与其雇工之间的关系2.以下社会关系中,属于劳动法的调整对象的是( CD )。

A.某作家将其书稿交出版社出版而形成的出版关系B.个体户与其家庭成员共同劳动所形成的共同劳动关系C.因处理劳动争议发生的关系D.工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E.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与人民法院之间的诉讼关系3.我国劳动法调整的其他社会关系有( ABCDE )。

A.管理劳动力方面的关系B.社会保险方面的关系C.处理劳动争议方面的关系D.工会组织与用人单位的关系E.监督劳动法执行方面的关系三、判断说明题1.劳动法所调整的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之间在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课件第二章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课件第二章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

❖ 2.包身工。包身工最早出现于清光绪二十三年 (1897年)英商怡和纱厂。当时,外商在中国办厂,
因语言不通,风俗习惯不同,无法直接管理工人,
采用买办包工制,通过包工头来招用、管理包身工,
它是包工制的一种特殊形式。以后,华商纺织厂也 采用包工制。民国26年(1937年),制是以签
订定期包身契约的方式招收工人。包身工多半是 11—16岁的贫苦农家少女。包工头付给包身女工家
庭很低的包身费,与包身工家长订立包身工契约。 包身期一般为3年,实际要4—5年才能期满。在契
约期内,包身工的工资全部归包工头,包工头只供
给包身女工极低的生活需要。包身工集中居住,一 般不准外出和与外人接触,行动上受严密监视。
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劳动立法
❖ 在内容和范围上,较之初期阶段,有了较大的进展, 具体表现在:
❖ 1.进一步缩短劳动时间并扩大了适用范围。 ❖ 2.增加改善劳动条件的一些规定。 ❖ 3.出现了工资保障法律。 ❖ 4.有了承认工会组织合法地位的法律。 ❖ 5.出现了社会保障法 ❖ 6.出现了解决了解决劳资纠纷的法律。
❖ 欧洲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先后制定了类似的法律, 以保障资本家能够榨取工人更多的剩余劳动。当时 人们把这种“血腥立法”统称为“劳工法规”。
❖ “劳工法规”虽然是调整资本主义劳动关系的法律, 但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劳动法,因为其与现代意义 的劳动立法的宗旨是背道而驰的。
一、劳动法的产生
❖ 1802年英国颁布《学徒健康与道德法》,这是第一 个限制工作日长度的法律,是资产阶级“工厂立法” 的开端,也是现代意义劳动法的起源。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劳动 立法状况
❖ (一)“文革”前17年的劳动立法(建立和 发展时期)

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

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劳动合同的订立 一、 原则 1、 平等自愿原则 2、 协商一致原则 3、 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原则 主体 内容 订立程序 不的的违法 二、 劳动合同的订立程序 (一)、要约 (二)、承诺
16.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劳动合同可以由用人单位拟定,也可以由双方当事人共同 拟定,但劳动合同必须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后才能签订,职工被迫签订的劳动合同或未经协 商一致签订的劳动合同为无效劳动合同。
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形成的法律上的劳动权里和劳动义务关系。 律关系有哪些表现形式 劳动关系和集体劳动关系 二、 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 1、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具有平等性和隶书性 2、 劳动法律关系以国家意志为主导、当事人意志为主体 3、 劳动法律关系在会劳动中形成和实现的 三、 与劳动关系的区别 1、 范畴不同 2、 前提不同 3、 内容不同
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
一、 分类 (一)、按期限分类 1、 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2、 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第二十条 劳动合同的期限分为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 劳动者在同 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以上,当事人双方同意续延劳动合同的,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 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3、 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二)、按身份分类 (三)、按用人方式 (四)、劳动合同存在的方式 1、口头 2、书面
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工资制度及形式 一、 形式 1、 计时工资 2、 计件工资 3、 奖金 4、 津贴 5、 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不属于工资的范围是 社会保险费 劳动保护方面的费用 其他
第三节 工资制度 一、 最低工资概念 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其所在用人单位必须 按法定最低标准支付的劳动报酬。 第四十九条 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战后西方国家劳动法的发展情况
(3)就业保障立法得到加强 ) 英国于1972年通过了《劳动合同法》, 1975年制定出台了《就业保障法》, 1990年又制定了《就业法》,1993年颁 布了《工会改革与就业权利法》。美国 1973年通过了《综合就业与培训法》, 日本于1966年制定了《就业措施法》。
旧中国的劳动立法
3、共产党领导的劳动立法运动 、 (1)1922年5月1日,全国第一次劳动大会通过《八小时工作 ) 年 月 日 全国第一次劳动大会通过《 制案》 制案》 (2)1922年8月拟定了《劳动立法原则》:保障政治上自由、改 良经济生活、参加劳动管理、劳动补习教育。 3)1922年8月制定了 劳动法大纲》 月制定了《 (3)1922年8月制定了《劳动法大纲》 第五条规定:“每日昼间劳动不得超过8小时,夜工不得超过6小 时,每星期予以连续24小时的休息” 第18条规定:“各种劳动者,一年劳动期间中应有一个月之休假, 半年中应有两星期之休假,其期间有受领工资之权。” (4)革命根据地的劳动立法 ) 1930年6月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通过并公布了《劳动保护 法》。 1931年11月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劳动法》。
2、二战后西方国家劳动法的发展情况 、
(1)劳动标准不断提高 ) 劳动安全卫生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提高;每周40 小时工作制普遍实行;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 保护进一步加强。 (2)社会保障立法不断完善 ) 内容不仅涉及疾病、上海、生育、老年、残疾、 遗属、失业等项目,还增加了最低生活保障和 提供医疗补助等社会优抚措施。
二、劳动法产生的标志和意义
(一)劳动法产生的标志
1802年英国通过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 该法规定:禁止纺织工厂使用9岁以下学徒; 18岁以下学徒每天的劳动时间不得超过12小 时;禁止学徒在晚上9点至翌日5点从事夜班 劳动。
(二)劳动法产生的意义 从加强对工人的剥削而立法到为 保护工人的利益而立法, 保护工人的利益而立法,揭开了 立法史上的新篇章, 立法史上的新篇章,对缓和阶级 矛盾, 矛盾,实现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 义。
三、我国劳动法产生与发展的意义
1、为保护劳动者和劳动力聘用者的合法权益 提供了法律依据。 2、促进了我国法律制度的健全。 3、为劳动制度改革的深入进行奠定法律基础。 4、为及时化解劳动者和劳动力聘用者的矛盾 提供了法律武器。 5、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国家 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
二、新中国的劳动立法
1、《共同纲领》中有关劳动法的内容 2、《工会法》于1950年6月公布 3、1950年5月劳动部《工厂卫生暂行条例(草案)》 4、1950年5月政务院《关于救济失业工人的指示》《劳动保险条例》 5、1951年2月政务院《劳动保险条例》 6、1952年8月政务院《关于劳动就业问题的决定》 7、1954年9月《宪法》中调整劳动关系的内容 8、1981年五届人大常委会批准了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 9、1982年4月国务院《企业职工j罚条例》 10、1988年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11、1988年七届人大通过《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 12、1992年七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工会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 13、1994年2月3日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14、1994年7月5日八届人大八次会议通过了《劳动法》



某公司欲招聘一名秘书,招聘广 告中要求的条件是:女性、25岁 以下、1.法律上应如何评价?
第二章 劳动法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西方国家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 一、劳动法产生历史背景 资本主义初期的“劳工法规” (一)资本主义初期的“劳工法规”产 生的 恶果 (二)工人运动的发展是现代劳动法产 生的客观条件
二战后西方国家劳动法的发展情况
(4)许多国家相继制定了就业和劳动报酬的反歧视立法 ) 1963年美国通过了《同酬法》 1964年通过的《民权法》第七章规定了禁止在就业和工资上的性 别和种族歧视。 《1991年民权法》增加了因性别、宗教和残疾歧视而解雇工人的 雇主应受到惩罚和赔偿雇员的损失。 1967年通过的《消除就业中的年龄歧视法》规定,不得对40岁以 上的人进行歧视。 英国1963年和1976年通过了《种族关系法》 英国1986年了《性别歧视法》 德国1994年通过的《平等机会法》,均规定就业和劳动报酬上的 歧视是违法行为。
三、劳动法的历史发展
(一)19世纪西方劳动法的发展 世纪西方劳动法的发展
1、1819年、1833年英国两次修订《学 、 年英国两次修订《 年 年英国两次修订 徒健康与道德法》 徒健康与道德法》。 2、英、法、德等国家的“工厂立法”适 德等国家的“工厂立法” 、 用范围的不断扩大。 用范围的不断扩大。 3、“工厂立法”的内容不断充实 、 工厂立法”的内容不断充实----安全卫生、工人教育、职业病防治。 安全卫生、工人教育、职业病防治。
(二)20世纪西方国家劳动法的发展 世纪西方国家劳动法的发展
1、二战前劳动法的发展情况 、
(1)“工厂立法”有了新的发展 ) 工厂立法” 第一,适用范围扩大
第二,实行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48小时 工作制 第三,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 第四,劳动保护制度得到加强
20世纪西方国家劳动法的发展 世纪西方国家劳动法的发展
新中国的劳动立法
15、 1996年5月15日颁布《职业教育法》
16、 2001年10月27日修订《工会法》 17、 1992年11月7日颁布《矿山安全法》 18、 2002年6月29日修改《安全生产法》 19、 2007年6月29日颁布 《劳动合同法》 20、2007年8月30日颁布《就业促进法》 21、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通过 《职工带薪年 休假条例》 21、2007年12月29日颁布《劳动争议调解仲 劳动争议调解仲 裁法》 裁法》
(2)普遍制定了最低工资立法 )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19世纪末即开始在试行最 低工资制度,20 世纪初形成法律。1909 年英 国通过了最低工资的法律。二战前,资本主义 国家普遍制定了最低工资法。 (3)社会保险立法得到普及 ) (4)劳资关系立法有了进展 ) 英国1913 年的《工会法》,美国1935年通过的 《国家劳动关系法》均规定,工会有代表工人 与雇主进行集体谈判和签订集体协议的权利。
中国的空姐
中国的空姐
中国的空姐
国外的空姐
国外的空姐
国外的空姐
案例一
NBA的其他球队能否高价挖走姚明? 2005年姚明与休斯敦火箭队签下了 5年7600万美元的合同。假如姚明与 火箭队的合同于今年6月底到期,其 他球队能否以12000万美元的价格与 姚明签订6年的合同?
案例二
2003年10月24日,温家宝在重 庆三峡库区走访移民时,为农妇 熊德明的丈夫讨回打工的钱。 我们应当如何评价这一旧闻?
第二节 我国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
一、旧中国的劳动立法 1、1923年北洋政府颁布《暂行工厂规则》是 旧中国第一部工厂法 2、南京国民政府的劳动立法
1928年6月颁布《劳动争议处理法》, 1929年10月颁布《工会法》,12月颁布 《工厂法》,1930年公布《集体合同 法》,1932年制定《工厂检查法》。
19世纪西方国家劳动法的发展 世纪西方国家劳动法的发展
4、工会立法由绝对禁止转变为基本承认 、
1871年英国通过的《工会法》和法国制定的《工会法》 承认工人有结社的权利,工会是合法组织。
5、劳动争议立法产生 、
德国于1890年通过了《工业裁判所法》, 1892年法国 制定了《调解与仲裁法》, 1896年英国颁布《调解 法》。1894年新西兰通过了强制调解和仲裁的法案, 规定调解协议或仲裁法院的判决在三年内有强制的约 束力。
19世纪西方国家劳动法的发展 世纪西方国家劳动法的发展
6、社会保险立法的产生 、
德国是第一个创制比较完整的社会保险立法的国 德国皇帝威廉一世在1881年11月17日发 家。德国皇帝威廉一世在 年 月 日发 表的《黄金诏书》中说: 表的《黄金诏书》中说:“一个期待养老金的 人是最守本分的,也是最容易统治的” 人是最守本分的,也是最容易统治的”,社会 保险是“一种消灭革命的投资” 保险是“一种消灭革命的投资”。1883年通 年通 过了《疾病保险法》(工人疾病保险法), 过了《疾病保险法》 工人疾病保险法), 1884年通过了《伤害保险法》(事故保险 年通过了《 年通过了 伤害保险法》 ),1889年通过了《老年和残疾保险法》 年通过了《 法), 年通过了 老年和残疾保险法》 养老金保险法)。 (养老金保险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